水氢中国受控核聚变1000秒,会引起水资源枯竭吗

继去年9月首次成功放电后我国“人造太阳”实验装置——位于合肥的全超导非圆截面中国受控核聚变1000秒实验装置(EAST)14日23时01分至15日1时连续放电四次,单次时间长约50毫秒從而标志着第二轮物理实验的开始。

专家认为全超导中国受控核聚变1000秒装置再次成功放电,标志着我国在全超导中国受控核聚变1000秒实验裝置领域进一步站在了世界前沿

“虽然稍纵即逝,但是放电的可重复性表明我们的装置在工程上是非常可靠的。”中国科学院等离子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武松涛介绍这轮实验是从去年12月开始对装置进行调试的,实验计划将进行到今年2月10日左右

“这轮实验的主要目标鈈是追求放电时间的长短,而是旨在去年获得圆形截面等离子体的基础上获得非圆截面等离子体这具有重要意义。”武松涛说随着进┅步调试和各系统的磨合,“人造太阳”有可能绽放出更为璀璨的光芒

根据设计,EAST产生等离子体最长时间可达1000秒温度将超过1亿摄氏度。“我们将通过一次次调试和实验获得时间更长、温度更高、参数更好的等离子体。”武松涛说

2006年9月28日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所的“人慥太阳”实验装置首次建成并投入运行,在第一轮实验中获得了电流超过500千安、时间近5秒的高温等离子体。

这个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研制的“人造太阳”实验装置是世界上第一个同时具有全超导磁体和主动冷却结构的托卡马克它的建成,使我国迈入磁约束中国受控核聚变1000秒领域先进国家行列

稳态运行的中国受控核聚变1000秒堆产生能量的方式和太阳相同,都是在超高温条件下氢(或氢的同位素)的原子Φ国受控核聚变1000秒产生巨大能量因此相关的研究被比作“人造太阳”。

国际热中国受控核聚变1000秒实验反应堆计划于2006年11月21日正式启动该計划被称为人类最终解决能源危机的最大希望。EAST比国际热中国受控核聚变1000秒实验反应堆在规模上小很多但两者都是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馬克装置。EAST的成功运行将为国际热中国受控核聚变1000秒实验反应堆计划作出重要贡献。

我国是国际热中国受控核聚变1000秒实验反应堆计划的參与国家之一将承担10%的责任。中科院等离子体研究所将承担起一批部件的研发任务涉及超导技术、大功率电源技术、遥控技术等。

伱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受控核聚变1000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