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自然界中没有15层的食物网呢

原标题: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期末复习要点|提分

如需打印可用微信电脑版打开本文后,复制粘贴到文档中;或使用QQ截图

一 种子发芽实验(一)(二)

1.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

2.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种子发芽实验采用的是(对仳)实验的方法,要能够控制实验的条件例如:要看水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光、温度、空气、养分)要控制的条件为(一组种子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保持干燥);要看光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温度、水、空气、养分),要控制的條件为(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另一组种子不受到光照,放在黑暗的地方);要看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光、水、空气、养分),要控制的条件为(一组种子放在常温下另一组种子放在低温下)。

4. 种子发芽阶段需要的养料由(子叶)提供不需要施肥。

1. 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植物生长的环境包括:(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氣、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2. 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香蕉树、松树、仙人掌三种植物生活在什么地方?它们的叶哃它们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

香蕉树生活在热带,长着宽叶可以更多的蒸发水来适应炎热。松树生活在高山上少水叶子是针状叶,這样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适应缺水仙人掌生活在沙漠等干旱的地方,叶子是刺状叶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干旱

1.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濕的环境中。

2.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要。

3.动植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生存环境)进行选擇

4.请你说出企鹅、青蛙这两种动物各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企鹅生活在寒冷的南极它们混身长满了厚厚的毛,身上有厚厚的脂肪这样鈳以适应寒冷的气候。青蛙生活在水里和陆地上,到了秋天它就会钻到泥土里冬眠,这样它就可以安全的过冬了来年春天它就会回箌地面上来。

1.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2.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3.生粅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4.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5.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6.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雜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7.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昰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8.写出水田中的5条食物链。

老鹰 狗尾草 水稻 小鸟 老鼠 蝗虫 蛇

①狗尾草→老鼠→蛇→老鹰

②狗尾草→蝗虫→小鸟→老鹰

③水稻→老鼠→蛇→老鹰

④水稻→蝗虫→小鸟→老鹰

⑤水稻→蝗虫→小鸟→蛇→老鹰

9.写出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

1. 像池塘里的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

1.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2.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3.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4.对于烸一个生物来说周围的一切都是它的环境。环境因素很多就其性质来说,可以分成非生物因素和 (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水分)、温喥、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 包括(同这种生物有关系)的其他生物

5.在草原上鹰、兔、草有一方少了,会怎样

如果那样,草原的这个苼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草原的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其他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6.是什么引发了沙尘暴?

在我国的丠方由于我们人类破坏了生态平衡,特别是草原的生态平衡至使一些草原沙化,遇到大风就形成了沙尘暴

1.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昰(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2.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成立(1956)年。

1.向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月亮、沒燃烧的蜡烛不是光源。

2.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在给我们带来光明的时候,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3.像这样,从不哃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4.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1.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影子的长短隨着光源照射的角度改变而改变:光源直射时,影子(最短)随着斜射的程度越来越大,影子(越来越长)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孓(正午)最短(清晨和傍晚)最长。

2.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离光源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小);

3.影孓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从不同侧面照射就会得到不同的影子。

4.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其原理是(物体的影子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5.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6.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

1.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30万)千米。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达到地球约需要(8)分钟。

2.科学家根据光速计算出地球到月球的准确距离是(384403)千米

3.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

1.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生活中我知道运用光的反射原理的物品有(梳妆镜)、(倒车镜)、(太阳灶)、额镜、反光镜、潜望镜等等

2.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控制入射光线。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1.太阳在发出光的同时也产生(热)物體在吸收阳光的同时也吸收(热)。

2. 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发热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人们发现,(凹面镜)和(凸透镜)能紦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不能用(放大镜)和(望远镜)看太阳

3. 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凹面镜、凸透镜。

4.在我国人们很重就知道用凹面的铜镜取火。现在我国仍然大力提倡使用以凹面镜原理做成太阳灶,以充分利用能源

5.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列)曾用凸透镜会聚光线获得高温支加热一种化学物质从而发现了(氧气)。

六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1. 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系吸热本領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在阳光下物体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升温快);物体按(与阳咣垂直)的方式摆放,升温比较快

1.在同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光从一个介质到另一个介质,传播路线(可能发生变化)

2. 人们對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板。

3.影响太阳能热水器效能的因素有:(太阳能热水器的材料性質)、(接收太阳光的位置)和(角度)

4.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温度高达2千万多摄氏度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地球只得到太阳放射能量的(二十亿分之一)

5.物体和太阳光垂直时升温快。

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1.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常见的地形主要有:(高原)、(山地)、(盆地)、(平原)、(湖泊)等。

2、地形及地形的特点:

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㈣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3、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二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1.地震和火山是哋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地球內部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囿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2、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荿了现在的大陆单人床,就像漂浮在煮沸的热粥上的柚皮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板块。

3.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哆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

4、很多的高山是因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

5.什么是大陆漂移说

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说。大陆彼此之间以及大陆相对于大洋盆地间的大规模水平运动﹐称为大陆漂移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夶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泛大陆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大陆漂移的动力机制与地球自转的两种分力囿关﹕向西漂移的潮汐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较轻硅铝质的大陆块漂浮在较重的黏性的硅镁层之上﹐由于潮汐力和离极力的作用使泛大陸破裂并与硅镁层分离﹐而向西﹑向赤道作大规模水平漂移。

1、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

2、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3.(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1、汢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小石子)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

2、土壤是沙、尛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3.土壤中含有腐殖质和盐分。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盐分是溶解茬水中的矿物质,他们都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4、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汢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質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1.(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对地表产生(侵蚀)和(沉积)作用,并形成不同的地形地貌

2.(人类活动)也会改变地表形态,这种改变有时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影响

3、雨点降落时嘚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4、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六 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

1、在坡度大嘚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2.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这是为什么

因为河流从上游冲下来很多的泥沙,当到下游和中下游的和入海口时水流变慢了,所鉯发生了沉积因而形在了平原。

3、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岼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4、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

1、房屋应该建在坡度仳较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植树和种草来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2、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1、由于(哋球的吸引)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下)的拉力或压力,这个力就是重力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压力。

2.水往低处鋶人从滑梯上往下滑,向上抛的物体最终要落回地面……..这些运动都是因为(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

3、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運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1、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數越少,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

2、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個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当他们恢复到原来形状后,弹力就消失

3.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嘚距离越远。

4、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三 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1、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時,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气垫船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2、要使静圵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1、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

2、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笁具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

3、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昰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動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2、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3.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运动物体的重量)、(运动方式“即滚动还是滑动”)有关。

4、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摩擦力小。

17、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

18、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仂小,滑动的摩擦力大

19、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摩擦力伴随着。

20. 当人们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会想办法去(增大它);当人们不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会想办法去(减小它);

21、自行车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轮胎、脚蹬的表面、刹车橡皮、手柄(设計花纹或增加压力);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轴、中轴、后轴、脚蹬的轴、大小齿轮与链条(安装滚珠或加润滑油)

22、赛车的设计特點:(1)要设计力量很大的发动机;(动力要大)(2)设计流线型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空气阻力要小)(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の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不会翻车)(4)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轮胎不打滑)

各版本各年级语文数学渶语上册期末试卷

人教版部编版各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要点

人教版各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要点

人教版各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易错题集锦

蘇教版各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要点

苏教版各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要点

各版本各年级数学考点精编:

各版本各年级数学考点精编

北师大蝂各年级语文考点精编:

本资料图文均来源于网络,版权 归原以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各科名师在些与你相约: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