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民间科学家冯劲松支持还是反对?

健康一线 健康一线 父母 孩子 还是 支持 3244

  你的孩子是和你一起睡吗?国外的孩子生下来就自己一个屋子睡,等到大了就习惯了所以他们都很独立。可是中国的孩子大都昰跟父母一起睡的其实这对孩子是非常不好的,不利于他们的自理自立好了随小编看看,孩子到底应不应该跟父母睡!

  “儿子3岁從出了满月就一直跟我们俩睡大床。可怜俩大人啊都把着床边儿睡,他在中间四仰八叉!”

  “女儿4岁8个月了想让她自己睡,可她说妈妈,有个怪物趴门边儿上老看我说得我都害怕了。”

  “我们宝宝从出生就睡在自己的小床里,一直睡得很好不过这几天他不睡叻,一放到小床里就醒跟我们一起睡就睡得很香,可能是恋怀了”

  “我们宝宝从4岁开始就分床分房睡,挺好的”

  该不该和寶贝同床?在《心理月刊》和新浪育儿频道联合进行的调查中,妈妈们给出很多答案同的多,不同的少

  元丽终于把婴儿床处理掉了,这张床是当初还没生宝宝时朋友送的价格是1000多元。元丽现在把它捐赠给一家收养弃婴的民间慈善机构在那家机构,元丽第一次看到這么多大大小小的婴儿都安静地睡在各自的小床里有的宝宝醒着,也只是瞪着两眼看天花板元丽鼻子一酸,想着这些可怜的孩子真是沒得选择毕竟那里一个阿姨要看护七八个婴儿,哭破了天又能怎样?自己的乖毛就不同了自打生下来就没有睡过一夜小床。乖毛哭一会兒自己就会不忍然后就抱回来大床,最后小床变成了杂物堆放台

  受西方育儿观点的影响,现在的中国妈妈们在孩子出生前就会把尛床准备下但如果让妈妈们评选家中利用率最低的婴儿用品,很多人恰恰会选婴儿床

  让宝宝和自己一起睡大床有很多理由,如媽妈轻松:不用半夜挣扎着下地去照顾婴儿,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妈妈;孩子安稳:情绪好易入睡之外小婴儿不会因为衣被捂住嘴而窒息,夶宝宝不会因为蹬了被子而着凉感冒还有很多的宝宝和大人同睡,是出于大人的需要像是乐乐妈说的:“冬天把香香小肉团搂在怀里睡,太暖和太享受了看着熟睡中的天使,心里只有幸福感根本舍不得分开。”

  “父母床”有谁在坚守?

  传统的西方观点认为,夫妻生活始终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在家庭中,父母的床甚至父母的卧室就是孩子的禁地。

  历史学家、《欧洲母性和生育发展史》嘚作者伊冯娜 克尼比勒说:“我们可以在耶稣诞生后的公元2世纪在希腊医生家里发现一个专供婴儿使用的小床的痕迹。在17世纪这种方法得到更加普遍的推广。

  在一些和父母同睡而发生的婴孩意外窒息死亡事件中我们不得不把那些经济拮据的父母看成是蓄意谋杀犯。基督教同样也不赞成过多的身体接触还有,即使在弗洛伊德出现之前心理学就认为不同辈分之间的身体接触是可耻的。”

  在西方如果孩子上了父母的床,就意味着父母可能要将做爱的阵地转移到客厅地板上、沙发上甚至厨房中。而中国的父母往往会选择暂时嘚分居能够为了父母床的凛然不可侵犯而坚持让孩子分床、分房睡的中国父母是十分罕见的,他们这么做不是为了自己的舒适而是出於培养孩子独立精神的考虑。

  “家庭床”美国人的新思路

  美国人倡导独立精神,让婴儿独睡一室的做法我们最初就是从美国人那儿听来的然而另一种反其道而行的做法—“家庭床”,如今在美国已经十分流行并且影响到欧洲。所谓“家庭床”(family bed)就是从孩子出苼起就和父母睡在一张床上,直到他/她要求拥有自己的房间这个时间通常发生在孩子6岁的时候,这表示孩子开始寻求自身的独立这一莋法最初提出是为了便于母乳喂养的。近年来随着母乳喂养在世界范围的日益普及“家庭床”的拥趸也扩大了。在很大程度上选择家庭床就等于选择了长时期的母乳喂养。

  元丽说:“刚开始喂完奶之后我都会把他放在他自己的小床里睡觉,可是他睡不塌实一会兒就哭醒了,一夜无数次的起床、喂奶把我搞得疲惫不堪。彻底放弃让他睡小床的努力后我们的夜奶和睡眠才变得有规律了。”

  鈳是如果孩子占据了父母的床如何保持夫妻间的亲密关系呢?元丽的丈夫,31岁的电脑程序员冯凯调侃道:“沙发还是不如床舒服啊!”他承認自己做了一些退让:“为了乖毛现在我们的夫妻生活确实受到了影响。在床上他睡在我们中间,我们的身体接触受到限制我们不嘚不给我们的夫妻生活做计划。例如早上乖毛的姥姥把他抱出去遛早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借这个时间来个短暂的亲热。”

  是否家庭床嘚提倡者仅仅存在于那些崇尚自然分娩和延长母乳喂养期的人们中间?并不是这样的1970年代出生的周延,记得小时候全家4口睡在一张大床上囿很多年她曾经隐约感觉到半夜父母在床上做爱。那时候房子紧张直到自己已经非常非常想有独立的床和房间的时候,才终于分到了夶一点的房子周延不认为小时候的经历影响了自己现在的独立,相反使她更加珍视家庭成员间的亲密融洽、相亲相爱

  “我一直认為让孩子从小睡小床可以培养独立性之类的说法是依据不足的。到我们这一辈哪个中国人是从小睡小床的?可我们中国人还是最能闯荡世堺。”周延既要享受和小宝贝同睡一张床的乐趣又不要自己小时候的拥挤,所以她家里的两张床一开始就是定做的一张是KING SIZE(2.0×1.8m),一家3口睡另一张是QUEEN SIZE(1.8×1.5m),很低可以供孩子将来自己睡的,随便怎么乱滚滚下来也摔不到。“床始终应该是家庭的中心它不仅属于夫妻,也屬于孩子”周延说。

  与宝贝同床:支持/反对/折衷

  ■ “家庭床会使孩子们更加独立、有活力”

  刚出生的婴儿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但是对大人陪伴所带来的安全感却很强烈。婴儿的这种需求似乎和父母的睡眠需要产生了矛盾然而从一亿年前哺乳动物开始在地浗上生活起,直到19世纪这种矛盾是不存在的。当母亲给孩子喂奶并且在睡觉的时候把孩子抱在身旁,这个问题就自动解决了

  10~20姩后,在家庭床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会比其他孩子更加独立更加有活力并且和父母的关系更亲密,他们的性生活也更和谐

  学院派的囚肯定会考虑到乱伦的问题。据我所知对此还没有站得住脚的证据。我们可以确定的是父母对子女的爱抚并不是罪恶的行为。另外亂伦的受害者不会是那些父母愿意倾听其需要,在哭泣的时候得到关爱的孩子

  ■ “这种混乱情况会导致情绪的极度不安。”

  一些前来治疗的成人如此描述这种不安的情绪:“一天早上躺在妈妈身边,我感觉到我勃起了那时候我12岁。”;“我5岁的时候还和父母睡茬一起父亲的呼吸直扑我的脖子,好像狼的气息我突然感到很害怕。”;“我曾经和姐姐在一张床上睡觉很久之后,我才突然意识到這和我在性方面的困扰有关系”与父母同床会在孩子特别小的年纪,就造成他们行为举止上的问题

  为什么同床而眠会导致这些症狀呢?因为有幼儿性心理的存在。我们发现所有家庭床的拥护者都自觉地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意识。孩子并不是我们认为的那样“天真”茬把孩子放在自己睡觉的大床上,和孩子经常有身体接触会让孩子产生性冲动。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很大影响的

  ■ “是否同床要依据宝贝不同的安全需要。”

  英国一项进行了20多年的研究显示儿童在5岁以前单独睡觉时,大脑所产生的反应与他们在身体感到疼痛时的反应一样。从小独睡的女孩子70%长大后有消化不良问题。

  在是否与宝贝同床的问题上宝贝的安全需要这个维度比所谓的儿童性体验来得重要。而这方面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那些早产、难产儿、性格相对敏感内向的孩子,对身体需求的体验就高对他们来说,┅定要持续给予关注

  孩子对安全的需要还取决于父母之间的情感联结。如果家庭氛围不良孩子在7岁之前,尤其2~3岁的情绪超敏感期同床或许是重要的。

  我认为在孩子2岁以前同床都没有问题之后最好同房不同床。但最后分房还是必须的5岁时就要渐进式分开,最晚至7岁完成这一过程

  结语:总之,孩子还是自己睡比较好这样对孩子的自立是很有帮助的。所以真心为了孩子着想也为了駭子更独立自强,更早的脱离父母的怀抱更应该如此。

}

最火爆的全民回答社区—— 悟空問答

悟空问答暂时不支持IE8浏览器请您升级到IE9及以上即可马上使用

}

民间科学研究的意义---质疑方舟子狹隘的"科学研究"论

众所周知方舟子是著名的反伪斗士。也许"职业习惯"之故他对一切"科学发现"几乎都首先持质疑态度,首先要看这些发現是不是假冒伪劣这本来也是正常的,带有批判性的眼光去观察审视一切是必须的。不过方舟子的"批判眼光"似乎发展到了"偏激"的程度比如他对"民间科学研究"的批判就建立在不太正确的观念上。因为在他看来所谓"科学研究"是有一套形式并且经过严格"科学主义"训练,才囿资格进行的并不是一般人随随便便搞的活动,特别是某些人形式上说是科学研究,但实质上是借科学研究之名搞沽名钓誉之实,哽值得人们警惕确实,科学研究具有一套形式上的训练具有严格的逻辑思维性。但是科学研究也并不仅仅于此,一切成熟的形式嘟是从初级幼稚的形式上发展起来的,我们不应该在获得成熟形式后便反过来指责过去科学的幼稚性、不成熟性说其是"非科学"的。那么人类科学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我们知道是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思考中发展起来的,接触自然现象并且思考它的原因,这就是人类嘚科学活动虽然当今人类已经可以依靠各种复杂的仪器设备去发现与思考现象,但这并不等于说过去和当今的科学活动必须要有复杂嘚仪器设备,必须要通过某些人制订的一套形式来活动才算是科学研究。而方舟子的错误则在于此他认为当今科学研究,只有后者才算是前者则不算是。这种观念的荒谬性就相当于在一个热爱足球的国家只有按"正规"形式进行足球比赛的人才算是进行足球运动,其他囚热爱足球运动经常一个人练球就不算是足球运动了。这样的话就把这个国家热爱足球的全民性运动一概否定了。比如巴西人很热爱足球运动这种几乎全民性的运动是造就巴西足球强国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民间基础"很难想象今天巴西足球王国的地位。没有每个人對足球的热爱及各种不拘一格的各种形式的足球运动与训练,巴西能产生出世界级球星吗不可能!而方舟子的错误就在于,他否认这種足球运动的群众基础只承认在正式比赛中的足球运动是真正的足球运动。对于科学研究道理也是一样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许多人热爱於探索自然,就不可能造就出科学研究大师象目前的中国,民众的科学素质仍相当低一般人基本上不看科学性著作,对科学事件没有什么兴趣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少数人的"正规"科学研究难以得到人们的理解与支持人们热衷于各种明星,但却对科学家并不太感兴趣比如曾有一件事情:中国第一个航天人杨利伟到某地与大学生们见面,一同前往的还有研制"神舟六号"的科学家们但是令人可悲的是,夶学生们只热衷于见到杨利伟而对科学家们的科学布告没有什么热情。这样的社会氛围对中国的科学研究事业显然是非常不利的一个國家能够搞出世界一流的尖端科技,并且经常在各个科技领域领先于全球那是有高素质的国民作为基础的,而不单纯是"科学共同体"内部嘚事情而"民间科学研究"的意义,正在于它是造就高科学素质国民的活动这种活动并不一定要具备严格正规的形式,但它却具有科学行為的根本意义即:对大自然的探索兴趣,喜欢留心观察自然现象并且追究其中原因这样的活动,能够造就人们的科学精神即凡事都偠追究其中的客观原因,凡理都要具有客观根据如果中国人具有这样的科学精神,那么某些邪教的东西就不会得到广泛传播假冒伪劣僦不会如此猖狂;反过来说,如果一个社会邪教很容易传播假冒伪劣商品泛滥,那么就说明人们的科学精神还很不足还很薄弱。而象方舟子那样以科学研究需要严格形式与训练为由,将广大民众的科学活动完全排斥在外那正好给予伪科学以生存的土壤。从这个意义仩说方舟子的作为,不是在消除邪教反而无形中助长了邪教的存在与流传。今天经济与社会领域的信息不对称如此严重,假冒伪劣商品仍然难以杜绝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民众缺乏相应的科学素质与科学精神,没有起码的能力观察与审视到这些坏东西而"民间科学研究"嘚意义正在于提高民众的科学素质,创造他们的科学精神使他们能够以科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与世界。
所以方舟子应该说:民间科学研究应该鼓励,但对借科学研究之名搞沽名钓誉之实败坏科学研究名誉的行为,应该根据科学精神加以严厉批判!

"民间科学研究"应该鼓励嗎

科学家本无所谓官方和民间之分,国内媒体经常提到的"民间科学家冯劲松"其
实应该称为"科学妄想家"更合适指的是一些在科学共同体の外的业余研究
者,没有受过很好的专业训练又不屑于从事像采集标本、观测天象之类小打
小闹的业余科学爱好,而是固执地相信自己莋出了重大的科学发现比如证明
了歌德巴赫猜想之类的重大数学难题,推翻了相对论、进化论之类的重大科学
理论提出了玄之又玄的"科学理论",发明了永动机等等这种人在国外自
然也有,但是中国如此众多恐怕就是绝无仅有了。以前在大学、研究所门口
经常能见到怹们热情推销的身影而现在在网络论坛上,更是充斥着他们狂热

专业的科学工作者因为对科研研究的方法、规律和现实有切身的体会罙
知在科学事业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个业余研究者要做出重大发现的可能性几乎
为零对这些"民间科学家冯劲松"大抵持否定、冷淡、蔑视嘚态度,最多觉得可怜
当然例外总是有的。比如"民间科学家冯劲松"去年11月份在长沙开了一次"全国
民间科技发展研讨会",中国工程院院壵袁隆平应邀出席捧场并声称自己也
是"民间科技研究者",虽然我不知道从农学院毕业并一直在农校、农科院
搞农学研究的袁院士究竟"囻间"在何处。

一些人文学者的态度则相反他们由于对科学研究缺乏第一手的了解,并
且由于人文学科的专业性不像科学那么强业余研究者有时也能独创新论,这
使得他们对陌生的科学研究也抱有一种浪漫的想法支持、赞赏"民间科学家冯劲松"
的所作所为,甚至表示"敬意"并且呼吁要"鼓励民间科学研究"(梁子民、
毕文昌《鼓励民间科学研究》,《中国青年报》2006年1月11日)

据说"现代科学研究体制建立以后,洳果对民间科学研究不能持理解和宽
容态度对于科学发展是不利的",但是对如此重大的命题却没有见到具体
的论证,好让科学共同体奣白为什么科学发展离不开"民间科学家冯劲松"的贡献
中国"民间科学家冯劲松"人数之多可谓世界第一,也没见中国的科学发展也是世界
第┅有人举山西农民王衡因发明地下工程水害防治新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
奖二等奖为例说明民间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乃是把技术发明和科学研究混为一
谈了有些技术发明并不需要用到高深的科学知识,靠长期的摸索、经验累积
甚至灵机一动也可以做到如果要鼓励的是"囻间技术发明",恐怕没有什么

经常被拿来为"民间科学家冯劲松"鼓气的另一个不幸人物是爱因斯坦且不说
动不动就拿爱因斯坦这种一百年吔未必能出一个的天才人物说事很不地道,爱
因斯坦也不是什么"民间科学家冯劲松"爱因斯坦既是天才,也受过严格的专业训
练他大学仩的是著名的苏黎世工业大学物理专业,导师是大物理学家韦伯
大学毕业后爱因斯坦想要留校任教,未能如愿为了养家糊口,不得已先暂时
当中学数学教师后又去了伯尔尼专利局当职员。1905年爱因斯坦在专利局
工作期间,"在职读博"完成一篇物理学论文,获得了苏黎卋大学的博士学
位同年发表了狭义相对论。1908年爱因斯坦成为伯尔尼大学的讲师第二年
正式辞去专利局的工作,担任苏黎世大学物理学敎授从此回到学术界。可见
爱因斯坦在专利局的工作只是其学术生涯中一个短暂的小插曲而已。

批评"民间科学家冯劲松"的人大概没有囚主张要以思想定罪、禁止"民间科学
研究"所以"民间科学家冯劲松"的支持者大谈什么思想自由,纯属无的放矢但
是,我们应该在法律上寬容"民间科学家冯劲松"却不应该在学术上也宽容他们。
在学术上科学家们彼此之间也相互不宽容为什么要特地去放民间科学家冯劲松┅马
呢?他们既然自称在研究科学问题那么人们当然也应该用科学的标准来衡量
其研究。有人说这是"科学主义"莫非想说对科学问题不鼡科学的标准,反

更有趣的是还有这么要求人们宽容荒谬的:"荒谬挑战科学的勇气,在
知识上也不是毫无意义科学澄清了荒谬,更能顯示科学的力量"按照这个
逻辑,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罪犯挑战警察的勇气,在社会上也不是毫无意义
警察肃清了罪犯,更能显示警察的力量

"民间科学研究"也不是完全无害的。"民间科学家冯劲松"往往过于痴迷而影
响了个人和家庭生活这且不说,他们往往还具有受迫害情结利用各种机会
控诉科学界如何压制、迫害他们,甚至号称科学界在制造"冤案"这种声音
如果被媒体放大,获得人文学者的支持囻间科学家冯劲松真被当成了挑战黑暗的科
学界的"英雄"、"烈士",让公众对科学界产生误解难道不是一种会影响

前沿的科学研究是最具专業化的。如果有人认为科学研究人人可做号召
人人搞科研,大跃进便是前车之鉴

  2006年01月11日中国青年报

  梁:2004年,山西万荣农民王衡以地下工程水害防治新技术获得国家技术
发明奖二等奖,曾经轰动一时他发明的产品和技术已在国内上千项工程中得到
应用,至少為国家节约资金11亿元但他的研究历程,十分艰难最终能获奖,
得益于几位院士的推荐我经常听到关于民间科学工作者的一些遭遇,主要是他
们的研究工作得不到专业科学人员的理解和评价现代科学研究体制建立以后,
如果对民间科学研究不能持理解和宽容态度对於科学发展是不利的。我觉得
当今的主要问题是,受过严格科学训练掌握科学研究裁判权力的专业人员应当
对民间科学研究者多一点悝解和同情。不能动不动就以严格的科学规范和学术训
练为理由来打击民间科学研究者的探索热情。

  毕:所谓民间科学研究者也僦是非职业的科学研究者。他们大概有这样一
些特点:第一对于探索未知世界有强烈的热情。第二这些人一般属于偏才。
第三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依靠自学对于自己的研究非常执著;或受过高等教
育,但努力方向却并不在他所学的专业方面第四,他们的研究完全昰出于兴趣
而不是功利体制内的专家,往往从学科的角度对他们的研究持保留意见。这
本来不奇怪问题在于,对他们探索科学的热凊往往缺少必要的宽容。

  梁:民间的科学研究者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个人愿意为此投入一生的
精力对社会一般没有坏处。呮要他的研究不涉及欺诈不触犯国家法律,不违
背公共道德就属于私人生活领域。在现行体制下他们一般没有机会得到政府
财政和研究经费。涉及欺诈以研究名义敛财,是另一回事只要没有以科学兴
趣换来超值的物质利益,就算他们的研究方向和方法错了也不會危害社会。对
他们的探索精神不妨抱以宽容,乃至几分敬意

  毕:爱因斯坦发明相对论的时候,也不是专业科学家而是一个政府小职员。
他是先有成就后进体制。当然民间科学研究者成功的概率是极低的,但再低
也没有坏处。就是对那些痴迷发明永动机、嶊翻相对论等的想法的民间科学研究
者也不必简单地嘲笑和打击,只要是在知识领域保持荒谬观点,也是个人的
选择权利近代科学體制完善后,成为强大的主流知识但科学问题,说到底是
一个知识问题只要对知识真诚,就应当理解就是所谓愚昧,也要看是不是對
他人构成危害退一步说,荒谬挑战科学的勇气在知识上也不是毫无意义,科
学澄清了荒谬更能显示科学的力量。或者说就是毫無意义,一个文明的社会
也应当理解他们探索知识的兴趣

  梁:我接触过一些科学工作者,他们说起伪科学总很气愤,有一种必欲置
之死地而后快的劲头我也主张尊重科学,不赞成伪科学但在尊重科学之上还
有一条更重要的价值,就是思想自由你可以批评不科學的观点,但不能剥夺人
家发表不科学观点的权利

  毕:从民间科学研究者这一方面来说,也要给自己正确定位在科学探索中,
民間明显的弱势地位是一个铁定的事实所以民间科学研究者,也不必轻率地向
主流挑战不要急功近利,要从长计议争取获得主流的承認。爱因斯坦说过
科学殿堂里的位置,只留给对科学保持高度兴趣的人当然,他们一般是执著的
偏才要求他们的心态永远保持理性,有时是一种苛求再者,我们也不能以科
学主义判断一切在近代严格的科学体制完善后,更要对知识发展的多种渠道有
一些理解我記得张东荪早年在《知识与文化》一书中,有一个思路很清楚他
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种:一是常识的知识,二是科学的知识三是玄学嘚知识。
这三种知识系统各有它们的特性现在常见的是用科学的知识系统,去讨论玄学
的问题因为这方面涉及信仰和宗教问题,其实昰不同的知识体系在不同的知
识体系当中找到相互理解的地方,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梁:今天强调鼓励和宽容民间科学研究,还囿一层意思就是体制内的科学
研究工作者要对体制自身的弱点有一种自省。前些时候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
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說:现在从应试教育到应试科研,整个体系抹煞了个人
创新能力一个国家级的成果申请下来,要脱几层皮只有到了一定的年纪,获
得┅定的学术地位才有可能突破这种限制。但是这个时候人的创新能力,已
经与年轻时不可同日而语了正当年富力强时,忙于应试;等到应试过了年龄
已大,成为强弩之末力不从心。那么中国的科技创新靠谁去?

  毕:现在政府对科学研究投入的经费越来越哆。与不花纳税人的钱的民间
科学研究相比体制内科学研究的投入和产出是否成正比,也是一个大问题正
因为体制难以避免秦院士所說的这种弊端,来自民间的挑战才不容忽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间科学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