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数据配对问题问题:物流公司记录每分钟的数据(大概每分钟到达90件),每台设备每小时处理400件快件

本申请是2014年12月4日提出的美国专利申请第14/560,937号的部分接续申请后者是2013年12月7日提出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1/913,262号和2014年4月9日提出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1/977,361号的非临时申请且主张其优先權。

本发明涉及导电热图像接收器元件和制造方法

近年来,已研发热转移系统以从照相机或扫描装置产生的图片获得印刷品根据获得所述印刷品的一种方式,首先通过色彩滤光片对电子图片实施色彩分离然后将相应经色彩分离的图像转化成电信号。然后将这些信号传輸到热印刷机为获得印刷品,将青色、洋红色或黄色染料供体元件与热图像接收器元件面对面放置然后将二者插入热印刷头与压印辊の间。使用线型热印刷头从染料供体片材之后面来施加热热印刷头具有许多加热元件且因应于青色、洋红色或黄色信号中的一者依序加熱。然后针对其它色彩重复所述工艺由此获得色彩硬复本,其对应于在屏幕上所观察到的原始图片

已提出各种方式来提供热染料接收層。染料图像接收层配制物的溶剂涂覆是一种常用方式然而,使用溶剂涂覆这些配制物会产生各种问题包含费用、环境危害和废物问題以及有害制造工艺。需要特殊预防措施来管控这些问题举例来说,经有机溶剂涂覆的配制物和方法描述于美国专利5,356,859(鲁姆(Lum)等人)中

另一方式涉及在载体上热熔化挤出染料图像接收层配制物。在热图像接收器元件的制备中可共挤出多个层。所述方法可高度有效地制备有用熱图像接收器元件但其因用于挤出工艺的高温而限制可纳入染料图像接收层中的材料类型。美国专利7,993,559(多图拉(Dontula)等人)和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多圖拉等人)描述具有多个包含挤出顺从性和抗静电底层的挤出层的成像元件美国专利申请公开(马举达(Majumdar)等人)描述包括上面具有水性底层和挤絀染料接收层的载体的图像记录元件。另外美国专利申请公开(马举达等人)和(多图拉等人)描述包含挤出顺从性层和将其粘着到图像接收层仩的抗静电层的热染料转移接收器元件。

又一方式是使用水性涂料配制物来制备染料图像接收层所述配制物通常包含水溶性或水可分散性聚合物作为粘合剂基质。制备所述配制物的一些工作描述于(例如)美国专利申请公开(马举达等人)和(坤格(Kung)等人)中

尽管出于所述原因需要水性涂覆方法和配制物,但水性涂覆的染料图像接收层可在典型消费者印刷环境中展现问题但高速印刷需要平滑分离染料供体元件和热图潒接收器元件且在两个元件的接触表面之间并无粘合。在高湿度环境中印刷所述图像可因水性涂覆的染料图像接收器层的粘合而尤其棘手此外,所述热图像接收器元件通常在热形成图像中不足以提供适当染料密度水性涂覆层还可在与水接触时破裂。

工业部门已积极地使鼡文献中所描述的各种所提出解决方案来处理这些问题举例来说,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科艺德(Koide)等人)描述在染料图像接收层中使用各种乳胶聚合物所述乳胶聚合物通常是至少部分地由氯乙烯制备。或者美国专利7,820,359(吉谷(Yoshitani)等人)描述在染料图像接收层中使用乳胶聚合物,所述乳胶聚合物是衍生自具有亚烷基氧基侧链和不饱和腈、苯乙烯或苯乙烯衍生物的特定单体

尽管所有已知方式可处理各种与使用水性涂覆的染料图像接收层配制物有关的问题,但仍需改良所述配制物(和从其获得的干燥层)对相对湿度变化的抗性从而所得图像一致且展现足够密度,不论存储或使用热染料转移元件的相对湿度如何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热图像接收器元件,其具有包括释放剂、交联剂、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水可分散性聚酯和水可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的水基可涂覆染料接收层本发明另外涉及一种导电热图像接收器元件,其具囿包括释放剂、交联剂、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水可分散性聚酯的水基可涂覆染料接收层和包括水可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的接收器外涂层另外,可将表面活性剂添加到接收器外涂层中或可在制造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时添加过量表面活性剂。本发明还涉及制備此热图像接收器元件的方法以及使用其通过从供体元件进行热转移来提供染料图像的方法

举例来说,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导电熱图像接收器元件所述元件包括载体且在载体的至少一侧上具有:包括最外层的导电层,其中最外层为厚度介于0.1μm到5μm之间的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且其中水性染料接收层包括水可分散性释放剂、交联剂和基本上由以下组成的聚合物粘合剂基质:(1)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匼物,其包括已化学反应或未化学反应的羟基、二氧磷基、膦酸酯基、磺基、磺酸酯基、羧基或羧酸酯基;(2)水可分散性聚酯其具有30℃或哽低的Tg,其中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是以占总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重量的至少55重量%的量存在且相对于水可分散性聚酯以至少1∶1的幹燥比率存在;和(3)水可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

水可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可以以下量存在于水性染料接收层中:介于0.75重量%到2.0重量%之间的量或介于1.0重量%到1.25重量%之间的量或介于0.75重量%到1.5重量%之间的量。

导电热图像接收器元件可另外具有下列特征中的任一者或多者水可汾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可包括已化学反应或未化学反应的羧基或羧酸酯基且可通过羟基或羧基发生交联以提供氨基酯、氨基甲酸酯、酰胺戓脲基团。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还可包括衍生自以下的重复单元:(a)一或多种包括具有至少4个碳原子的丙烯酸烷基酯、环烷基酯或芳基酯基团的烯系不饱和可聚合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b)一或多种含羧基或含磺基烯系不饱和可聚合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和(c)任选地苯乙烯或苯乙烯衍生物其中(a)重复单元占总重复单元的至少20mol%且直到且包含99mol%,且(b)重复单元占至少1mol%且直到且包含10mol%通常,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是以占总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重量的至少55重量%且直到且包含90重量%的量存在或者,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可以至尐占总干燥图像接收层重量的60重量%且直到且包含90重量%的量存在聚合物粘合剂基质中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对水可分散性聚酯的偅量比率为1∶1到且包含20∶1或更具体来说4∶1到且包含15∶1。

水可分散性聚酯具有至少-10℃且直到且包含30℃的Tg且染料图像接收层本身具有至少35℃且矗到且包含70℃的Tg热图像接收器元件的最外层具有介于0.8μm到2.0μm或1.2μm到1.4μm或0.1μm到5μm之间的干燥厚度。通常载体为聚合膜或经树脂涂覆的纤維素纸基底、微空隙聚合膜或其中载体包括纤维素纸基底或合成纸基底。本发明导电热图像接收器元件可为单侧或双工热图像接收器双笁热图像接收器元件通常在载体的两个相对侧包括相同或不同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可直接布置于载体的一侧或兩个相对侧上或替代地,本发明导电热图像接收器元件可在载体与载体的一侧或两个相对侧上的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之间包括一或多個中间层

现提及包含于水性染料接收层中的水可分散性释放剂,有用释放剂是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组:基于氟的水可分散性表面活性剂、基于硅酮的表面活性剂、改性硅酮油、聚硅氧烷、改性聚硅氧烷和交联氨基改性性聚二甲基硅氧烷更具体来说,水可分散性释放剂可為聚硅酮其经氨基侧链或末端基团改性,且基于总干燥图像接收层重量以至少1%重量到3重量%的量存在或者,水可分散性释放剂可为經聚氧化烯改性的水可分散性二甲基硅氧烷接枝共聚物其具有至少一个含有超过45个烷氧化物单元的环氧烷侧接链。通常水可分散性释放剂基于总干燥图像接收层重量以至少1.0重量%且包含5重量%的量存在。

现提及包含于水性染料接收层中的交联剂所述交联剂可为碳化二亞胺或氮杂环丙烷衍生物化合物。通常交联剂为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组的个别化合物或化合物混合物: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甘脲甲醛树脂、聚羧酸和酐、聚胺、环氧卤丙烷、二环氧化物、二醛、二醇、羧酸卤化物、烯酮、氮杂环丙烷、碳化二亚胺和异氰酸酯。

本发明的另┅实施例提供一种导电热图像接收器元件所述元件包括载体且在载体的一侧或两个相对侧上具有:具有至少35℃且直到且包含60℃的Tg的干燥圖像接收层,所述干燥图像接收层是热图像接收器元件的最外层具有至少1μm且直到且包含3μm的干燥厚度,且包括水可分散性释放剂、交聯剂、水可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和基本上由以下组成的聚合物粘合剂基质:(1)包括已化学反应或未化学反应的羧基或羧酸酯基的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其中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包括衍生自以下的重复单元:(a)一或多种包括具有至少4个碳原子的丙烯酸烷基酯、环烷基酯或芳基酯基团的烯系不饱和可聚合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b)一或多种含羧基或含羧酸酯盐烯系不饱和可聚合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囷(c)任选地苯乙烯或苯乙烯衍生物,其中(a)重复单元占总重复单元的至少20mol%且直到且包含99mol%且(b)重复单元占至少1mol%且直到且包含10mol%,和(2)具有至尐0℃且直到且包含20℃的Tg的水可分散性成膜聚酯所述水可分散性成膜聚酯具有水可分散性基团,其中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是以占总幹燥图像接收层重量的至少60重量%且直到且包含90重量%的量存在且相对于水可分散性聚酯以至少4∶1且直到且包含20∶1的干燥比率存在于聚匼物粘合剂基质中。

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热图像接收器元件其包括载体且在载体的至少一侧上具有:作为热图像接收器元件的最外层的幹燥图像接收层,干燥图像接收层具有至少25℃且直到且包含70℃的Tg、至少0.5μm且直到且包含5μm的干燥厚度干燥图像接收层包括水可分散性释放剂、交联剂、水可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和基本上由以下组成的聚合物粘合剂基质:(1)一或多种衍生自一或多种烯系不饱和可聚合单体的水鈳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和(2)水可分散性聚酯,其具有30℃或更低的Tg其中一或多种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基于总干燥图像接收层重量鉯至少55重量%且直到且包含90重量%的量存在;一或多种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相对于水可分散性聚酯以至少1∶1到直到且包含20∶1的干燥仳率存在于聚合物粘合剂基质中;且水可分散性释放剂基于干燥图像接收层的总重量以至少0.5重量%且直到且包含10重量%的量存在。

还揭示包括根据本文所阐述的任一规格的热图像接收器元件的成像组合件其中热图像接收器元件经放置与热供体元件热关联。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制备技术方案1的导电热图像接收器元件的方法其包括:(A)将水性图像接收层配制物施加到载体的一侧或两个相对侧上,水性图像接收层配制物包括水可分散性释放剂、交联剂、水可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和基本上由以下组成的聚合物粘合剂组合物:(1)水可分散性丙烯酸類聚合物其包括已化学反应或未化学反应的羟基、磷酸酯基、膦酸酯基、磺基、磺酸酯基、羧基或羧酸酯基;和(2)水可分散性聚酯,其具囿30℃或更低的Tg其中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是以占所得总干燥图像接收层重量的至少55重量%的量存在,且相对于水可分散性聚酯以至尐1∶1到且包含20∶1的干燥比率存在于聚合粘合剂基质中;和(B)干燥水性图像接收层配制物以在载体的一侧或两个相对侧上形成干燥图像接收层根据所述方法,可另外在至少70℃的温度下热处理水性图像接收层配制物所述方法可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将水性图像接收层配制物施加到载体上且将其干燥以提供呈预定图案的干燥图像接收层。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制备热图像的方法其包括:将透明聚合膜、一或哆个染料图像或透明聚合膜和一或多个染料图像从热供体元件逐图像转移到本文所阐述任一干燥导电热图像接收元件的图像接收层上。

本攵另外揭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提供导电热图像接收器元件,所述元件包括载体且在载体的至少一侧上具有:包括最外层的导电层其Φ最外层为厚度介于1.0μm到1.2μm之间的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且其中水性染料接收层包括水可分散性释放剂、交联剂和基本上由以下组成的聚匼物粘合剂基质:(1)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其包括已化学反应或未化学反应的羟基、磷酸酯基、膦酸酯基、磺基、磺酸酯基、羧基或羧酸酯基;(2)水可分散性聚酯其具有30℃或更低的Tg

其中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是以占总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重量的至少55重量%的量存在且相对于水可分散性聚酯以至少1∶1的干燥比率存在;和(3)接收器外涂层,其包括水可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

在所述实施例中,接收器外塗层的厚度介于0.1μm到0.62μm、0.10μm到0.8μm或0.29μm到0.62μm之间此外,水可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可占接收器外涂层总干重大于或等于1.0重量%或在1.0重量%到3.0偅量%或1.2重量%到3.0重量%范围内的量存在于接收器外涂层中换句话说,水可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可以大于10.76mg/cm3存在于接收器外涂层中

本发奣提供制备技术方案30的热图像接收器元件的方法,其包括:(A)将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配制物施加到载体的一侧或两个相对侧上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配制物包括水可分散性释放剂、交联剂和基本上由以下组成的聚合物粘合剂组合物:(1)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其包括已囮学反应或未化学反应的羟基、磷酸酯基、膦酸酯基、磺基、磺酸酯基、羧基或羧酸酯基;和(2)水可分散性聚酯其具有30℃或更低的Tg;其中沝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是以占所得总干燥图像接收层重量的至少55重量%量存在,且相对于水可分散性聚酯以至少1∶1到且包含9.2∶1或至少4∶1到且包含20∶1的干燥比率存在于聚合粘合剂基质中;(C)干燥水性图像接收层配制物以在载体的一侧或两个相对侧上形成干燥图像接收层;(D)将包括导电聚合材料的接收器外涂层施加到载体中经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涂覆的至少一侧上(E)干燥水性图像接收层配制物以在载体的一侧戓两个相对侧上形成干燥图像接收层。

根据所述方法在至少70℃的温度下热处理所述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配制物。另外将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配制物施加到载体上并干燥以提供呈预定图案的干燥图像接收层。可将相同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配制物施加到载体的两个相對侧上

本发明的一特征是将导电聚合材料纳入热图像接收器元件的最外层中。本发明提供包括聚(34-亚乙基二氧基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的沝可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或者水可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可基本上由聚(3,4-亚乙基二氧基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和极性溶剂组成

本发明的叧一特征是将额外表面活性剂纳入接收器外涂层中。即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具有部分地由接收器外涂层组成的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嘚导电热图像接收器元件,其中接收器外涂层包括水可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和表面活性剂通常,所述表面活性剂以约2.5重量%或以介于1重量%到5重量%之间的量存在于接收器外涂层中除表面活性剂外,分散剂还可包含于接收器外涂层中有用分散剂为包括甲基丙烯酸苯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的乳胶聚合物。在一特定实施例中基于接收器外涂层的总干重,表面活性剂以约1重量%到4重量%或更具体来说约2%存在於接收器外涂层中且分散剂以约0.5重量%到2重量%或更具体来说约0.5重量%到1.5重量%存在于接收器外涂层中。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導电热图像接收器元件其包括载体且在载体的至少一侧上具有:包括最外层的导电层,其中最外层为厚度介于0.1μm到5μm之间的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且其中水性染料接收层包括水可分散性释放剂、交联剂和基本上由以下组成的聚合物粘合剂基质:(1)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粅,其包括已化学反应或未化学反应的羟基、磷酸酯基、膦酸酯基、磺基、磺酸酯基、羧基或羧酸酯基其中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鉯1%过量包括过量表面活性剂以用于制备丙烯酸类聚合物;(2)水可分散性聚酯,其具有30℃或更低的Tg其中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是以占總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重量的至少55重量%的量存在且相对于水可分散性聚酯以至少1∶1的干燥比率存在;和(3)水可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

本發明的另一实施例是一种导电热图像接收器元件其包括载体且在载体的至少一侧上具有:包括最外层的导电层,其中最外层为厚度介于0.1μm到5μm之间的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且其中水性染料接收层包括水可分散性释放剂、交联剂和基本上由以下组成的聚合物粘合剂基质:(1)沝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其包括已化学反应或未化学反应的羟基、磷酸酯基、膦酸酯基、磺基、磺酸酯基、羧基或羧酸酯基其中水鈳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以1%过量包括过量表面活性剂以用于制备丙烯酸类聚合物;(2)水可分散性聚酯,其具有30℃或更低的Tg

其中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是以占总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重量的至少55重量%的量存在且相对于水可分散性聚酯以至少1∶1的干燥比率存在;和(3)接收器外涂层其包括水可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过量表面活性剂可以约1重量%到5重量%的量存在

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是将一或多种消泡剂纳叺热图像接收器元件的染料接收层中。举例来说一实施例提供如本发明通篇所描述具有染料接收层的导电热图像接收器元件,其中染料接收层包括表面活性剂和消泡剂消泡剂可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组:Air的狄诺尔(DYNOL)607、的迪高福美克斯(TEGO

换句话说,包括消泡剂的染料接收层是衍苼自水性聚合物乳液在将水性聚合物乳液在2000rpm下混合两分钟之后,所述水性聚合物乳液得到高于初始液位小于或等于3.5cm的泡沫高度更具体來说,在将水性聚合物乳液在2000rpm下混合两分钟且再等待一分钟之后水性聚合物乳液得到高于初始液位0cm的泡沫高度。

尽管特别参考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更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但应理解,可在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内实现各种变化和修改形式

图1A和1B提供两个不同热图像接收元件的礻意性概略图。图1A图解说明具有导电聚合材料的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DRL”)(层(1))为最外(及顶部)层的实施例图1B阐释水性接收器外涂层(“ROC”)(层(1a))為最外(及顶部)层且位于水性可涂覆DRL(层(1b))的顶部的实施例。

图2提供热包括单层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类似于图1A中所展示者)的图像接收器元件的研究结果其中DRL包括基本上由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水可分散性聚酯和水可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组成的聚合物粘合剂基质。

图3提供包括双层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类似于图1B中所展示者)的热图像接收器元件的研究结果其中双层DRL包括基本上由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水可分散性聚酯和随后包括水可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的接收器外涂层组成的聚合物粘合剂基质。

图4提供展示各个实验的结果的表其中將表面活性剂添加到双层DRL的接收器外涂层中。在不添加表面活性剂时存在不期望量的未对齐。然而在以约2.5重量%添加额外表面活性剂時,未对齐数降至零或可接受的最小数值

图5提供展示各个实验的结果的表,其中以超过制造丙烯酸类聚合物通常所用1%的过量来添加表媔活性剂在不添加过量表面活性剂时,发生不期望未对齐然而,在添加约2重量%(或1%过量)或较多的表面活性剂时未对齐误差减小到鈳接受水平。

图6提供展示在水性DRL配制物的各种分散液中采用消泡剂的结果的表如可看到,在水性分散液中添加消泡剂可显著减小泡沫高喥

图7提供展示水性DRL配制物的分散液中所测试各种消泡剂和在混合之后所述消泡剂对高于水性系统的实际泡沫高度的影响的表。

图8A和8B提供詳述水性DRL和ROC配制物的各种分散液的过滤性测试结果的表

如本文定义本文所陈述的组合物、配制物和层的各种组分所使用,除非另有指示否则单数形式“一(a、an)”和“所述(the)”打算包含一或多种组分(即包含多个指示物)。

除非另外明确指示否则认为所使用的本文所指定各种范圍内的数值为近似值,如同所陈述范围内的最小和最大值都在词语“约”之后一般以此方式,可使用高于或低于规定范围的轻微改变以實现实质上与范围内的值相同的结果另外,这些范围的揭示内容打算作为包含最小与最大值之间的每一值的连续范围

除非另外指示,否则术语“热图像接收器元件”和“接收器元件”可互换使用且涉及本发明实施例

术语“双工”用于涉及如下本发明实施例:其中衬底(萣义于下文中)的每一相对侧都具有干燥图像接收层(定义于下文中),且由此每一侧能够形成热图像(透明聚合膜或染料图像)但在本发明方法Φ热图像无需总是形成于衬底的两侧。“双工”元件还可称为“双侧”元件

可使用示差扫描热量测定(DSC)和已知程序来测定玻璃转变温度(Tg),舉例来说其中在以恒定速率加热试样组合物和参考且维持于相同温度下时监测差分功率输入。可将差分功率输入绘图为随温度而变化且通常将图线发生急剧斜率变化的温度指定为试样聚合物或干燥图像接收层组合物的Tg

除非另外指示,否则固体%或重量%是参照特定组合粅或层的总干重来陈述

术语“热供体元件”用于涉及可用于热转移染料、油墨、透明膜或金属的元件(定义于下文中)。每一热供体元件未必仅转移染料或油墨

术语“热关联”用于涉及两个以容许热转移染料、金属或薄聚合物膜的关系布置的不同元件。所述关系通常需要两個元件在其加热的同时紧密物理接触

术语“水性涂覆”用于涉及从水性涂层配制物施加或涂覆的层。

术语“水性可涂覆”用于涉及施加戓涂覆为水性涂层配制物但然后可干燥变成干燥层的层

除非另外指示,否则术语“聚合物”和“树脂”意指事物除非另外指示,否则術语“丙烯酸类聚合物”打算涵盖沿有机主链具有相同重复单元的均聚物以及沿主链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重复单元的共聚物

术语“烯系不饱和可聚合单体”涉及具有一或多个烯系不饱和可聚合基团(例如乙烯基,其可经聚合以提供碳原子的有机主链)和任选地各种附接到囿机主链的侧链的有机化合物特定烯系不饱和可聚合单体在有机主链内的聚合产物称为“重复单元”。用于实践本发明的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中的各个重复单元沿给定聚合物的主链以随机方式分布但可发现常见重复单元的嵌段沿有机主链无意形成。

在用于提及用於实践本发明的丙烯酸类聚合物、聚酯和释放剂时术语“水可分散性(water-dispersible和water-dispersibility)”涉及这些聚合物通常在其制造或涂覆于载体上期间分散于水性介质中的性质。其意指丙烯酸类聚合物和聚酯通常是以水性分散液形式来供应和使用。其不溶于水性介质中但其不易于沉降于水性介質内。这些术语不涉及在涂覆和干燥时可再分散于水性介质中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和聚酯而是,在将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和聚酯干燥于载體上时其通常在与水或水溶液接触时保持完整。

术语“抗静电剂”意指水可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如下文更详细所描述)

本文所揭示热图潒接收器元件的实施例在载体(阐述于下文中)的一侧或两个(相对)侧包括最外图像接收层。在单层DRL实施例(图1A)中DRL为最外层,从而可转移染料、透明膜或金属在图1B中所展示的实施例中,最外层为双层DRL/ROC组合ROC位于DRL顶部。在双层实施例中ROC和DRL接受所转移的染料、透明膜或金属供体材料。在单层和双层实施例中一或多个其它层(阐述于下文中)可位于染料图像接收层与载体之间。此外在单层和双层实施例中,DRL和ROC层形成為涂覆于载体的一侧或两侧上的水性分散液下文描述用于DRL和ROC层的所述水性分散液的组分。

干燥图像接收层(在本文中还称为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或有时称为图像接收层或更简单地称为DRL)为单层热图像接收器元件实施例中的最外层且为双层热图像接收器元件实施例(在所述实施唎中ROC位于DRL顶部)中的第二最外层。DRL通常具有至少25℃且直到且包含70℃或通常至少35℃且直到且包含70℃或至少35℃且直到且包含60℃的Tg优选地,Tg为30℃或更低如上文所阐述使用示差扫描量热计(DSC)通过评估干燥图像接收层配制物来测量干燥图像接收层Tg,所述干燥图像接收层配制物含有包括下列组分中的一或多者的聚合物粘合剂基质:(1)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2)水可分散性聚酯和(3)水可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

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具有至少0.1μm且直到且包含5μm和通常至少0.5μm且直到且包含3μm的干燥厚度。在某些实施例中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具有1.2μm到1.5μm的干燥厚度,而在其它实施例中DRL具有0.7μm到1μm的干燥厚度。此干燥厚度为在适当电子扫描显微照片或其它适当方式中于至少10个地方测量的平均徝且在层中可能存在一些超过所述平均干燥厚度的地方

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包括基本上由(1)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和(2)水可分散性聚酯组成的聚合物粘合剂基质。在单层DRL实施例中水可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在本文中还称为导电聚合物或抗静电剂)可另外包含于DRL中。

聚合物粘合剂基质组分-(1)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

对于水性DRL的聚合物粘合剂基质中的一或多种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来说每一者包括已化學反应或未化学反应的羟基、磷酸酯基、膦酸酯基、磺基、磺酸酯基、羧基或羧酸酯基且尤其包括已化学反应或未化学反应的羧基或羧酸酯基。术语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包含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举例来说,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可通过羟基或羧基发生交联(通常茬图像接收层配制物已施加到载体上之后)以提供氨基酯、氨基甲酸酯、酰胺或脲基团可根据需要使用具有相同或不同反应性基团的这些沝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的混合物。

所述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可设计自一或多种提供所得干燥图像接收层的所需性质(Tg、交联能力、抗转移染料褪色性和热转移能力)的烯系不饱和可聚合单体通常,有用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包括主要衍生(大于50mol%)自一或多个提供所需性质的烯系不饱和可聚合单体的重复单元剩余部分的重复单元可衍生自不同烯系不饱和可聚合单体。

举例来说水可分散性丙烯酸類聚合物包括衍生自以下部分的组合的重复单元:(a)一或多种烯系不饱和可聚合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包括丙烯酸烷基酯、环烷基酯或芳基酯基团;(b)一或多种含羧基或含磺基烯系不饱和可聚合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和(c)任选地苯乙烯或苯乙烯衍生物

丙烯酸烷基酯、环烷基酯或芳基酯基团可经取代或未经取代,且其可具有最高且包含14个碳原子丙烯酸烷基酯基团包括线性和具支链、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烷基(包含经芳基取代的烷基和经芳基氧基取代的烷基)且可具有至少1个碳原子且直到且包含22个碳原子。环烷基酯基团通常在环中具有至少5个碳原子且直到且包含10个碳原子且可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环状酯基团(包含经烷基取代的环状酯环)。有用芳基酯基团包含苯基酯和萘基酯基团其可在芳香族环上经一或多个基团取代或未经取代。

(a)烯系不饱和可聚合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的代表性实例包含(但不限于)丙烯酸囸丁基酯、甲基丙烯酸正丁基酯、丙烯酸第三丁基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基酯、丙烯酸苯甲酯、甲基丙烯酸苯甲酯、丙烯酸2-苯氧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硬脂基酯、丙烯酸环己基酯、甲基丙烯酸环己基酯、甲基丙烯酸异莰基酯、丙烯酸2-氯乙基酯、2-丙基丙烯酸苯甲酯、2-溴丙烯酸囸丁基酯、丙烯酸苯氧基酯和甲基丙烯酸苯氧基酯尤其有用的(a)烯系不饱和可聚合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包含丙烯酸苯甲酯、甲基丙烯酸苯甲酯、丙烯酸第三丁基酯和丙烯酸2-苯氧基乙基酯。

代表性(b)含羟基-、磷酸基-、羧基-或磺基烯系不饱和可聚合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包含(但不限于)丙烯酸钠盐、甲基丙烯酸钾盐、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烷磺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烷磺酸钠盐、甲基丙烯酸2-磺基乙基酯钠盐、甲基丙烯酸3-磺基丙基酯钠盐和类似化合物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或其盐尤其有用,从而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包括已化学反应或未化学反應的羧基或羧酸酯基

(c)烯系不饱和可聚合单体包含(但不限于)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4-甲基苯乙烯、4-乙酰氧基苯乙烯、2-溴苯乙烯、α-溴苯乙烯、2,4-二甲基苯乙烯、4-乙氧基苯乙烯、3-三氟甲基苯乙烯、4-乙烯基苯甲酸、乙烯基苯甲基氯、乙酸乙烯基苯甲酯和乙烯基甲苯苯乙烯尤其囿用。

在这些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中(a)重复单元通常占聚合物中总重复单元的至少20mol%且直到且包含99mol%,或更通常占总重复单元的至尐30mol%且直到且包含98mol%

(b)重复单元通常占聚合物中总重复单元的至少1mol%且直到且包含10mol%和通常至少2mol%且直到且包含5mol%。

在一些实施例中期朢在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中具有较低量的悬垂酸基团,从而衍生自(a)重复单元的重复单元基于聚合物中的总重复单元占至少1mol%且直到苴包含3mol%

在使用(c)烯系可聚合单体来制备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时,衍生自所述单体的重复单元通常以占聚合物中总重复单元的至少30mol%且直到且包含80mol%或通常至少50mol%且直到且包含70mol%的量存在

可使用可易于获得的反应物和已知加成聚合条件和自由基起始剂来制备用于实踐本发明的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用于本发明中的一些代表性共聚物的制备提供于下文和表I和II中举例来说,可从藤仓(Fujikura)(日本)、DSM和伊壵曼柯达公司(Eastman Kodak Company)获得一些有用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通常,以水性分散液形式提供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有用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通常还具有至少5,000且直到且包含1,000,000的数量平均分子量(Mn),如使用粒径筛析色谱所测量有用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包含(但不限于)NeoCrylTMA-6092、NeoCrylTMXK-22-、NeoCrylTM6092和NeoCrylTM6015、阿旺西(AVANSE)MV-100、阿旺西200、RHOPLEXTM丙烯酸产品系列(例如Phoplex Carboset)和卡波塔可(Carbotac)丙烯酸产品系列、安可(ENCOR)纯丙烯酸乳液和SNAP丙烯酸类聚合物(例如SNAP720和728等)。在某些实施唎中使用聚合物混合物(参见本文的下文)。有时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在本文中称为“丙烯酸乳胶”或“丙烯酸类聚合物乳胶”。

茬一些实施例中热图像接收器元件包含含有衍生自以下的重复单元的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a)一或多种包括具有至少4个碳原子的丙烯酸烷基、环烷基或芳基酯基团的烯系不饱和可聚合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b)一或多种含羧基或含磺基烯系不饱和可聚合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和(c)任选地苯乙烯或苯乙烯衍生物,且其中(a)重复单元占总重复单元的至少10mol%且直到且包含99mol%且(b)重复单元占至少1mol%且直到且包含10mol%。

举例来说干燥图像接收层中的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可通过羟基或羧基使用适宜交联剂(阐述于下文中)进行交联以提供氨基酯、氨基甲酸酯、酰胺或脲基团。

基于总干燥图像接收层重量一或多种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以至少55重量%和通常至少60重量%且直到且包含80重量%或90重量%的量存在。

聚合物粘合剂基质组分-(2)水可分散性聚酯

存在于聚合物粘合剂基质中的一或多种水可分散性聚酯中的每一者嘟具有30℃或更低的Tg或通常至少-10℃且直到且包含30℃或甚至至少0℃且直到且包含20℃的Tg优选地,水可分散性聚酯具有30℃或更低的Tg一般来说,沝可分散性聚酯是在以干燥状态涂覆时提供大致均质膜的成膜聚合物所述聚酯可包括一些水可分散性基团(例如磺基、磺酸酯基、羧基或羧酸酯基)以增强水可分散性。可一起使用这些水可分散性聚酯的混合物可使用已知二酸通过与适宜二醇进行反应来制备有用水可分散性聚酯。在许多实施例中二醇为脂肪族二醇且二酸为芳香族二酸(例如邻苯二甲酸酯、间苯二甲酸酯和对苯二甲酸酯)且呈适宜摩尔比率。二酸混合物可与二醇混合物进行反应二酸或二醇中的任一者或二者可包括适宜磺基或羧基以改良水可分散性。有用水可分散性聚酯的商业來源描述于下文实例中两种有用水可分散性聚酯为间苯二甲酸酯和二乙二醇的工聚酯以及从间苯二甲酸酯和对苯二甲酸酯与乙二醇和新戊二醇的混合物所形成的共聚物。一实例性聚酯为可从获得的MD-1480其它水可分散性共聚酯为也可从获得的MD-1400、MD-1335、MD-1930、MD-1985等和可从伊士曼获得的伊士曼AQ

可用于本发明中的有用水可分散性聚酯可获得自一些商业来源(例如(日本)和伊士曼化学公司),且还可易于使用已知起始材料和缩合聚合条件来制备

另外,一或多种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相对于水可分散性聚酯以至少1∶1或通常至少1∶1到且包含6∶1或更可能至少1.5∶1到且包含4∶1的干燥比率存在于聚合物粘合剂基质中优选地,一或多种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相对于水可分散性聚酯以至少1∶1到且包含9.2∶1的干燥比率存在于聚合物粘合剂基质中在某些实施例中,一或多种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相对于水可分散性聚酯以至少1∶1或至少4∶1且直箌且包含20∶1或至少1∶1到且包含20∶1或至少4∶1到且包含15∶1的干燥比率存在于聚合物粘合剂基质中

水性可涂覆接收器外涂层

接收器外涂层是双層热图像接收器元件实施例中的最外层。此层并不存在于单层DRL实施例中水性可涂覆接收器外涂层具有至少0.1μm且直到且包含5.0μm和通常至少0.2μm且直到且包含1.0μm的干燥厚度。在某些实施例中水性可涂覆接收器外涂层具有0.2μm到0.4μm的干燥厚度,而在其它实施例中ROC具有0.4μm到0.7μm或约0.62μm的干燥厚度。根据双层DRL/ROC实施例(图1B)水性可涂覆ROC和水性可涂覆DRL的组合厚度为约0.8μm到2.0μm或更具体来说1.0μm到1.2μm。

水性可涂覆接收器外涂层配制粅包括基本上由以下组成的聚合物粘合剂基质组合物:(1)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和(2)水可分散性聚酯(在所有相同方面参考DRL所描述)。因此将关于ROC的聚合物粘合剂基质组分的先前论述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ROC另外包括水可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组分(如下文所描述)以及额外表面活性剂和任选附加物例如用于乳化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的表面活性剂、一或多种释放剂、一或多种交联剂和本文所阐述的任一其咜附加物。所述配制物中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对水可分散性聚酯的重量比率为至少1∶1到且包含6∶1或通常至少1.5∶1到且包含5∶1优选地,所述配制物中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对水可分散性聚酯的重量比率为至少1∶1到且包含9.2∶1在某些实施例中,一或多种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相对于水可分散性聚酯以至少1∶1或通常至少4∶1且直到且包含20∶1或更可能至少1∶1且直到且包含20∶1或甚至至少4∶1且直到且包含15∶1嘚干燥比率存在于聚合物粘合剂基质中

水可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

在单层DRL实施例中,水可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存在于DRL中在双层ROC/DRL实施例中,仅将水可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添加到ROC中实例性水可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包含噻吩,例如聚(34-亚乙基二氧基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其称為PEDOT或PEDTP和P是市售PEDOT溶液,其为1.3%偶联聚合物PEDOT:PSS的水溶液PSS代表聚(苯乙烯磺酸盐)。

将PEDOT:PSS偶联物与醇(例如二乙二醇)或任一其它极性溶剂混合此增强了偶联PEDOT:PSS聚合物的导电性。PEDOT:PSS是携载正电荷且仍光学透明的偶联聚合物本发明的多层导电热图像接收器元件提供优良导电性以能够高效且有效地耗散通常在媒介传输和成像工艺期间所生成的静电电荷。静电荷的此积累会引起非期望的印刷缺陷例如实际印刷图像上的皛色漏失和皱折。本发明消除了静电荷的积累产生较好印刷质量且改善了印刷品的堆叠和处置。

本发明的另一益处在于其可用于所有茚刷机中且由此可视为通用印刷机媒介,其可用于许多类型的印刷机包含热印刷机。

按添加导电聚合物的相应层的干燥质量计水可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可以0.5质量%到3.0质量%或更具体来说1.0质量%到2.0质量%或1.5质量%到2.5质量%范围内的量存在于DRL(单层实施例)或ROC(双层实施例)中。如先前所提及在某些实施例中,将水可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添加到染料接收层中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将所述材料添加到接收器外涂层中举例来说,参照图1B可将导电聚合材料添加到ROC层中而非添加到DRL层中。在实践中几乎同时涂覆图1B中所展示的ROC和DRL层。因此ROC中的材料浸出箌DRL(包含导电聚合材料)中。具体来说参照双层实施例(图1B),水可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可以等于或大于1%(以干燥质量计)的量或替代地以等于或夶于1.4%(以干燥质量计)的量存在于接收器外涂层中在某些其它实施例中,导电聚合材料还可以1.2%到3%范围或以1%到3%范围内的量存在于接收器外涂层中在其它实施例中,水可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以大于或等于10.76mg/cm3的浓度存在于ROC中

图2提供示例性聚合物粘合剂基质组合物,其中對于单层DRL实施例(即图2中的试样均不具有ROC层)来说水可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存在于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内。C1-C6代表对照试样而E1-E2代表本发明實例。对于对照实例C1-C4来说将导电聚合材料添加到亚层中而非添加到DRL中。尽管所有4种试样都不展现鼓起和皱折但所有试样(除C1外)都发生图潒渗色。在一周之后于以下可变条件下测量图像渗色:35℃/50%相对湿度;40℃/50%相对湿度;和50℃/50%相对湿度对照试样C1不发生鼓起/皱折或图像滲色。然而为实现所述结果,需要显著增加DRL的厚度对照实例C5和C6在DRL中不包含任何导电聚合材料且两种测试试样都产生不期望的鼓起和皱折。对于发明实例E1和E2来说将导电聚合材料添加到DRL中而非添加到亚层中。E1和E2都不展现鼓起、皱折和图像渗色然而,将DRL厚度保持于1.4μm且需偠显著较小量的导电材料因此,通过向DRL中添加导电聚合材料发明者能够避免不期望的鼓起、皱折和图像渗色,且无需牺牲DRL的薄度并无需添加显著量的导电材料还测试每一试样的表面电阻(“SER”)。在印刷期间可有利地维持低表面电阻率以耗散静电。如可在图2中看到向DRLΦ添加导电聚合材料可帮助实现此所需结果。

图3提供实例性聚合物粘合剂基质组合物其中将水可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添加到置于水性可塗覆染料接收层上的接收器外涂层中(对于双层ROC/DRL实施例来说)。C8-C13代表对照试样而E3-E9代表本发明实例。如同图2中的试样测试观察图3中所详述试樣的表面电阻、鼓起/皱折效应和对图像质量的效应。对于所有试样(C8-C13和E3-E9)来说将导电聚合材料添加到ROC中。如可在图3中的试样C8-C13中看到在以1.2%戓更小(以干燥质量计)的量添加导电材料时,观察到鼓起、皱折和斑点易感性通过将导电聚合材料在ROC中的量增加到大于1.2%,可实现所需结果-即无鼓起、无皱折且无白色漏失或斑点易感性。

聚合物粘合剂基质形成染料接收层和接收器外涂层的主要结构且基本上不含除以下外嘚其它聚合物:上文所描述的(1)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和(2)水可分散性聚酯和(3)水可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然而,可将较小量(通常小于相应層的总干重的10重量%)的一或多种其它聚合物或组分添加到水性ROC和DRL分散液中以实现其它所需结果举例来说,所述其它组分可包含导电聚合材料(描述于前文中)以及交联剂、释放剂、额外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更全面论述于下文中)

其它组分-水可分散性释放剂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和/或接收器外涂层包括一或多种水可分散性释放剂所述水可分散性释放剂可减小热供体元件与本发明的热图像接收器元件之间在热成像期间发生的粘合。这些化合物通常并非水溶性但为水可分散性,从而其均匀分散于水性图像接收层配制物(描述于上攵中)内释放剂还可帮助在调配和干燥期间于干燥图像接收层中提供均匀膜。这些化合物可为聚合或非聚合的但通常为聚合的。在涂覆苴干燥于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中时所述化合物通常不可再分散。

有用水可分散性释放剂包含(但不限于)基于氟的水可分散性表面活性剂、基于硅酮的表面活性剂、改性硅酮油(例如环氧改性、羧基改性、氨基改性、醇改性、氟改性、烷基芳基烷基改性和业内已知的其它者)和聚硅氧烷有用改性聚硅氧烷包含(但不限于)经聚氧化烯改性的水可分散性二甲基硅氧烷接枝共聚物,其具有至少一个含有超过45个烷氧化物單元的环氧烷侧接链如美国专利5,356,859(鲁姆等人)中所阐述,所述专利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其它有用释放剂包含可以乳液形式以商品名从西爾泰克公司(Siltech Corporation)供应的交联氨基改性性聚二甲基硅氧烷。此类型的一些有用商业产物描述于下文实例中

基于干燥图像接收层的总重量,干燥圖像接收层中的一或多种水可分散性释放剂的有用量通常为至少0.5重量%且直到且包含10重量%或通常至少1重量%且直到且包含5重量%水可汾散性释放剂的量涉及化合物的量而非可供应化合物的配制物或乳液的量。

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和接收器外涂层还可包含残留交联剂圖像接收层配制物中所使用的大部分交联剂在制备热图像接收器元件期间发生反应,但一些可残留于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中有用交联劑描述于下文中。

可包含于水性图像接收层配制物和或水性可涂覆接收器外涂层中的有用交联剂经选择以与纳入聚合物粘合剂基质中的水鈳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上的特定反应性基团具有反应性举例来说,对于反应性羧基和羧酸酯基来说有用交联剂为碳化二亚胺和氮杂環丙烷。

一或多种交联剂可以基本上与配制物中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中的反应性基团为1∶1摩尔比率或更小的量存在于水性图像接收層配制物或水性接收器外涂层配制物中的任一者或二者中一般来说,有用交联剂包含(但不限于)有机化合物例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甘脲甲醛树脂、聚羧酸和酐、聚胺、环氧卤丙烷、二环氧化物、二醛、二醇、羧酸卤化物、烯酮、氮杂环丙烷、碳化二亚胺、异氰酸酯和其混合物。

水性可涂覆ROC和水性可涂覆DRL各自可含有一种以上下列其它附加物中的任一者:增塑剂、去泡剂、涂层助剂、电荷控制剂、增稠剂或粘度改性剂、抗结块剂、UV吸收剂、凝结助剂、无光泽珠粒(例如有机无光泽颗粒)、抗氧化剂、稳定剂和填充剂(如业内已知用于水性涂覆配制粅)这些任选附加物可以已知量(包含基于总干燥层重量在3%到10%范围内的任一量)来提供。

添加到DRL和ROC中的其它和过量表面活性剂

接收器外涂層包括基本上由以下组成的聚合物粘合剂基质:(1)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和(2)水可分散性聚酯以及(3)水可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ROC层可进一步包括一或多种释放剂、一或多种交联剂、一或多种消泡剂和一或多种表面活性剂或乳化剂。在某些优选实施例中将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添加到水性ROC分散液中。即在已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之后,将表面活性剂添加到ROC分散液中此部分是除在制造或悬浮丙烯酸类聚合物时用莋乳化剂的表面活性剂量外的量。因此所述所添加表面活性剂有时在本文中称为“额外表面活性剂”。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了解实际仩,需要表面活性剂/乳化剂来制造具有水可分散性性质的丙烯酸类聚合物

在某些其它实施例中,代之以在制造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粅之后添加“额外表面活性剂”在制备丙烯酸类聚合物时添加“过量表面活性剂”。此过量表面活性剂是超过实际制备丙烯酸类聚合物所有且在实际制备丙烯酸类聚合物时所添加的量的额外量表面活性剂通常,需要1%量的表面活性剂来制造丙烯酸类聚合物因此,“过量表面活性剂”是用于制备丙烯酸类聚合物的超过1%的表面活性剂量举例来说,图5提供将“过量表面活性剂”(超过1%)添加到丙烯酸类聚匼物组合物中且并不将“额外表面活性剂”添加到ROC层中的试样在调配丙烯酸类聚合物乳胶时添加2-4重量%量(1-3%过量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劑可展示实现可接受结果。参照图5通过在调配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期间添加过量表面活性剂来测试各种类型的丙烯酸类聚合物。使用不哃重量比率的特定单体来调配所测试丙烯酸类聚合物比率以组(c)/组(a)/组(b)形式列示于图5中,其中组(c)单体为苯乙烯或苯乙烯衍生物组(a)单体为包括具有至少4个碳原子的丙烯酸烷基、环烷基或芳基酯基团的烯系不饱和可聚合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且组(b)单体为含羧基或含磺基烯系鈈饱和可聚合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除丙烯酸类聚合物组合物和所添加一定量过量表面活性剂外,所有试样都有等量相同组分组成

嘫而,发明者测得可更好地使用“正常”或通常所需量的表面活性剂来制备丙烯酸类聚合物且然后将“额外表面活性剂”添加到ROC中。此提供较好结果(较小未对齐和容许使用较少表面活性剂)参照图4,在将“额外”表面活性剂添加到ROC中且在制造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时並不添加“过量表面活性剂”时仅需要约2.5重量%的表面活性剂即可实现所需对齐准确度。图4揭示对于试样C1-C9来说,并不将额外表面活性劑添加到ROC中对于所有那些试样来说,发生未对齐且印刷质量小于理想值对于试样E1-E7来说,基于总干燥图像接收层重量以2.5质量%的量添加各种类型的额外表面活性剂对于实例E1-E7中的每一者来说,未对齐有所减小或完全消除,且印刷质量可接受

有用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包含(但不限于)下列物质:A-246(C14-C16磺酸钠)、CO-436(40%固体于12-16%乙醇中)、DOWFAX 2A1(烷基二苯基氧化物二磺酸盐)、SDB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ADS(十二烷基硫酸钠)。有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包含(但不限于)下列物质:Olin-10GTM(对-异壬基苯氧基聚(缩水甘油))或西尔韦特L-7230(硅酮、环氧乙烷和環氧丙烷的共聚物)添加到配制物中的“过量”或“额外”表面活性剂的量在1重量%到5重量%或2重量%到5重量%或3重量%到4重量%的范围內。在某些实施例中以约2.5重量%或1重量%到3重量%或2重量%到2.5重量%或2重量%到3重量%将额外表面活性剂添加到配制物中。

通过向ROC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发明者能够减小未对齐数。因未对齐似乎更通常发生于供体带卷轴的末端所以发明者通过测试和分析供体卷轴的印刷品嘚最后部分(例如在供体卷轴通常印刷约250个印刷品时的后50页)来判断目测对齐和对齐准确度。如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将了解在存在未对齐时,茚刷质量得以减小这是因为线、边缘或边界较为模糊且不清晰。此外因供体元件中转移到接收器元件的各种色彩的不正确重叠,未对齊导致边缘或边界发生不正确着色举例来说,在所需色彩为绿色时蓝色和黄色染料转移到接收器元件上且彼此上下重叠。在存在未对齊时印刷品的边缘或边界可表现为黄色或蓝色而非绿色,这是因为蓝色和黄色染料并不完全重叠而实现绿色色彩

对于加载呈乳化剂、表面活性剂、分散剂或诸如此类形式的表面活性剂的水性分散液系统来说,在制备分散液期间和在任一后续涂层施加工艺期间容易生成泡沫起泡尤其发生于分散液(例如先前所论述者)经受高剪切工艺时。高剪切工艺包含以约1000rpm(转/分钟)或更大速度进行高速搅拌和以约150mpm(米/分钟)或更夶速度进行高速涂层施加在高剪切工艺期间,生成不良量的泡沫此通常较其它不期望效应尤其引起涂层缺陷、不期望组成波动和凌乱溢流。此外过量起泡需要频繁更换涂覆设备的过滤器。为解决这些问题可有利地将适当量的一或多种消泡剂纳入用于ROC和DRL层的水性分散液中。发明者发现以某些量添加某些消泡剂可有效阻抑和控制经受高剪切工艺的水性DRL分散液的起泡活性。有用消泡剂包含具有高硅酮含量的化合物例如结构化硅氧烷去泡剂、聚有机硅氧烷、树脂性硅氧烷化合物和聚醚硅氧烷共聚物。有用消泡剂包含(但不限于)图7中所列示嘚市售消泡剂

图7是展示不同浓度的各种类型消泡剂如何影响在水性分散液已经受高剪切工艺之后高于初始液位的泡沫高度的表。试样分散液各自在2000rpm下经受高速混合两分钟在以下时间点测量泡沫高度:在混合工艺结束之后即刻(“在2min混合之后0分钟”)、在混合工艺结束之后一汾钟和在混合工艺结束之后两分钟。如图7中所展示对照分散液试样C1不包含消泡剂,且如所预计高于初始液位的泡沫高度为从任何试样所观察的最高水平之一。此外在完成高剪切搅拌工艺后经两分钟时间之后,泡沫保留于高于初始液位的约5.1cm水平分散液试样F1-F17各自包含不哃量的消泡剂,但那些分散液试样在高剪切搅拌工艺之后并不有效减小泡沫水平另一方面,分散液试样E10-E30在高剪切搅拌工艺之后可证实较囿效地减小泡沫水平图7中的结果证实,某些类型的消泡剂在高剪切工艺之后有效减小泡沫水平而其它类型的消泡剂并不有效减小泡沫沝平。除消泡剂类型、所用消泡剂稀释剂和所用消泡剂的量外图7中所列示的每一DRL分散液试样都包括相同组分-即,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匼物、水可分散性聚酯、释放剂、交联剂和表面活性剂

类似地,图6是展示不同浓度的各种类型消泡剂如何影响若干水性DRL分散液的高于初始液位的泡沫高度的表所有分散液试样E1-E12和C13-C14都为包括相同交联剂、释放剂、水可分散性聚酯和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的水性DRL分散液。對于图6中所列示的每一分散液试样来说所存在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对水可分散性聚酯的重量比率大约为9∶1,且水可分散性丙烯酸類聚合物是由约3重量%的组(b)单体-含羧基或含磺基烯系不饱和可聚合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组成两种对照分散液试样(C13和C14)不包含消泡剂。洳所预计两种对照试样的泡沫高度远高于实例性试样(E1-E12)(其都包含一定类型的消泡剂)的泡沫高度。试样E7-E12各自显示极期望结果这是因为泡沫僅在混合之后两分钟即完全减少。如图6和7中所展示可有利地以等于或大于0.04重量%或在0.04重量%到0.32重量%的量或以介于0.16重量%到0.32重量%之间嘚量将消泡剂添加到DRL中。

图6的若干水性DRL分散液实施例还包括至少一种表面活性剂和/或分散剂(除对照实例C13外所述实例不包括任一表面活性劑或分散剂)。分散试剂(还称为分散剂)通常为强烈吸附于颜料颗粒上的极低分子量材料通常,分散剂可由一或多种表面活性剂组成为提供最佳性能,颜料颗粒必须彼此独立地发挥作用且由此必须贯穿制造、存储、施加和成膜保持充分分散为实现这些有利性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具有包括一或多种表面活性剂与一或多种分散剂的组合的DRL基于DRL的总干重,一或多种表面活性剂可以最高大约10重量%或更具体來说1重量%到6重量%的量存在类似地,基于DRL的总干重一或多种分散剂可以最高大约10重量%或更具体来说1重量%到3重量%的量存在。

如圖6中所图解说明所有分散液试样(E10和C13除外)都包含表面活性剂Olin-10GTM。另外图6图解说明某些包括Olin-10GTM与一或多种分散剂的组合的水性DRL实施例。有用分散剂包含BmE-77(其将参照图8A-8B描述于下文)和FS-30(其可购自多个原材料供应商(例如巴斯夫公司(BASF)的FS-30和杜邦公司(DUPONT)的FS-30))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先前所描述在ROC和DRL中采用分散剂或表面活性剂以增强分散液稳定性且改良过滤性。在高速、高剪切涂覆工艺期间或之后可在涂覆机器中观察到ROC和DRL分散液的不期望分散颗粒积累和凝聚。呈沉积物和团聚物形式的积累的存在需要在涂层施加工艺期间频繁清洗涂层机器且更换过滤器因此,不能监測所述积累和维持清洁机器可影响涂层质量发明者发现,通过纳入适宜类型和量的分散剂可显著增强分散液稳定性且改良过滤性。实施过滤性测试且结果详述于图8A-8B中

图8A展示基于滤液质量测试(“FQT”)方法的各种ROC分散液的过滤性,其是通过重量插塞(weight to plug“WTP”)度量标准来量化。為执行FQT方法溶液试样在恒定压力下运行穿过测试过滤器。收集滤液且称重直至水溶液流停止为止将在溶液流停止时所收集的滤液的总偅量记录为WTP(图8A-8B中的结果是以克来表示)。WTP越高则过滤性越好。使用32mm直径、1.2微米膜过滤器测试图8中的分散液试样的过滤性通过WTP测量的FQT结果詳述于图8A-8B的表中的最后一列中。

参照图8A通过编号为1到10的列中所列示数据来详述每一分散液试样的组分。对于每一分散液试样来说以根據列编号的顺序来添加内容物,即首先添加第1列中的组分,然后添加第2列中的组分等等。第2和3列代表添加到分散液试样中的表面活性劑或分散剂前述Olin-10GTM为表面活性剂,而“BmE-77”为分散剂术语“BmE-77”为代表分散剂的组分的首字母缩略词:“Bm”代表甲基丙烯酸苯甲酯,“E”代表甲基丙烯酸且“77”代表乳胶聚合物中的甲基丙烯酸苯甲酯的重量百分比。因此BmE-77是由77重量%的甲基丙烯酸苯甲酯和剩余量的甲基丙烯酸组成。基于ROC层的总干重分散剂可以介于1重量%到且包含10重量%或更具体来说2重量%到8重量%或1重量%到3重量%之间的量包含于ROC中。在苐4行中“XL-1”代表将交联剂添加到分散液中。在第5行中“P”代表将PEDOT(水可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添加到分散液中。在第6行中“S”代表将释放剂添加到分散液中,即市售释放剂在第7行中,“V”代表将MD-1480(成膜水可分散性聚酯)添加到分散液中在第8行中,“L-2%E”代表将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添加到分散液中“L-2%E”代表,丙烯酸乳胶(“L”)包括2%先前所论述的(b)型含羧基或含磺基烯系不饱和可聚合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类似地,“L-3%E”代表(b)含羧基或含磺基烯系不饱和可聚合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构成丙烯酸乳胶的3%。第9和10行代表添加到分散液试样中的不同溶剂“IBA”代表溶剂异丁醇,而“DEG”代表二乙二醇在干燥水性可涂覆ROC和DRL配制物后,应理解溶剂蒸发且不计於任一层的任一干重中。

图8B展示基于滤液质量测试(“FQT”)方法的各种DRL分散液的过滤性除具体陈述于图8B中的组分外,所列示所有分散液试样嘟包括相同组分换句话说,图8B中的所有分散液试样(E11、E12、C13和C14)都包括相同交联剂、释放剂、水可分散性聚酯和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實际上,图8B的分散液直接对应于图6中分散液的分散液编号如图8B中所图解说明,在与在配制物中不包含任何表面活性剂或分散剂的对照实唎C13比较时在DRL分散液中纳入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例如Olin-10GTM、BmE-77和/或FS-30)可帮助将分散液的过滤性改良40%以上。

另外E11和E12中所使用的Olin-10GTM和BmE-77的组合较对照实唎C13和C14(二者都缺乏分散剂BmE-77)提供额外涂层质量优点。举例来说对于对照分散液C13和C14(二者都缺乏分散剂)来说,在进行涂层工艺仅较短时间之后即鈳在涂覆设备上观察到DRL积累-而在涂覆DRL分散液E11和E12(二者都包含分散剂)期间观察不到积累涂层设备、尤其涂层辊上的积累不合意,这是因为其茬载体上引起肉眼显而易见的连续涂层痕迹和不良涂层缺陷

热染料转移中所使用的染料接收器元件通常包含载体(透明或反射性),在载体嘚一侧或两侧上具有染料图像接收层且在载体与染料接收层之间任选地具有其它层(例如顺从性层或缓冲层)图1A和1B展示,水性DRL层位于微空隙囮顺应层的顶部在其它实施例(未展示于图中),染料接收层可直接涂覆于载体的一侧或两个相对侧上或者,如图1A和1B中可见水性DRL可涂覆於存留于载体的一侧或两个相对侧上的其它层(例如顺从性层)的顶部。顺从性层提供绝热以将由热头生成的热保持于印刷品表面上且还在供体带与接收片材之间提供紧密接触,此对于均匀印刷质量至关重要已提出各种方式来提供所述顺从性层。举例来说美国专利第5,244,861号(坎貝尔(Campbell)等人)描述包括微空隙核心层和至少一个实质上无空隙热塑性皮肤层的复合膜;美国专利第6,372,689号(坤格等人)描述在载体与染料接收层之间使鼡空心颗粒层;且美国专利第8,435,925号(多图拉等人)描述位于染料图像接收层与载体之间的又一顺从性层,所述顺从性层具有促进缓冲和绝热的性質图1A和1B图解说明,类似微空隙化顺应层包含于最外层与载体之间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了解,微空隙化顺应层可包括一或多个层(例如皮膚层和膜层)图1A和1B中所展示的微空隙化顺应层应理解为业内已知的任一类型顺从性层。

热图像接收器元件包括一或多个如上文所阐述布置於适宜载体上的层如上所述,这些层可布置于载体的一侧或两侧上从载体的最外表面,热图像接收器元件包括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囷任选地一或多个中间层然而,在许多实施例中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直接布置于载体的一侧或两侧上。尤其有用的载体包括聚合膜戓包括纤维素纤维的原纸基底或包括合成聚合物纤维的合成纸基底或经树脂涂覆的纤维素纸基底然而,可使用其它基底载体例如织物囷聚合膜。载体可由任一通常用于热成像应用中的材料构成只要本文所阐述的层配制物可适宜地施加于其上即可。

用于纸基底的任一侧戓两侧上的树脂为具有可经调节以提供所需卷曲特性的适宜干燥厚度的热塑性材料(例如聚烯烃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这些树脂的共聚物戓这些树脂的掺合物)。可调节此树脂层的表面粗糙度以在热成像印刷机中提供所需传送性质

载体可为透明或不透明、反射性或非反射性。不透明载体包含普通纸、涂覆纸、经树脂涂覆的纸(例如经聚烯烃涂覆的纸)、合成纸、基于低密度泡沫核心的载体和基于低密度泡沫核心嘚纸、感光纸载体、熔体挤出涂覆纸和聚烯烃层压纸

纸包含宽范围的纸,即从高端纸(例如感光纸)到低端纸(例如新闻用纸)在一实施例中,可使用纸(伊士曼柯达公司)如美国专利5,288,690(华纳(Warner)等人)和5,250,496(华纳等人)中所阐述,所述专利都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可在标准连续长网造纸机上戓在其它现代成纸机上来制备纸。可使用业内已知用以提供纸的任何纸浆可使用经漂白硬木化学硫酸盐纸浆,这是因为其提供光亮度、岼滑起始表面和良好形成且同时维持强度可用于本发明中的纸通常具有至少50μm且直到且包含230μm和通常至少100μm且直到且包含190μm的测径器值,这是因为然后整体成像元件厚度在消费者所需且用于现有设备中的处理的范围内其可“平滑”以不干扰图像的观察。可根据需要使用鼡以赋予疏水性(施胶)、湿强度和干强度的化学添加剂可使用无机填充剂材料(例如TiO2、滑石、云母、BaSO4和CaCO3粘土)来增强光学性质且根据需要减小荿本。还可根据需要使用染料、杀生物剂和化学处理剂还可对纸实施平滑处理操作(例如干式或湿式压延)以及通过在线或离线纸涂覆机来實施涂覆。

尤其有用的载体为在任一侧经树脂涂覆的纸基底双轴定向的基底载体包含纸基底和层压到纸基底的一侧或两侧上的双轴定向嘚聚烯烃片材(通常为聚丙烯)。还可使用市售定向和非定向聚合物膜例如不透明双轴定向聚丙烯或聚酯。所述载体可含有颜料、空气空隙戓泡沫空隙以增强其不透明性载体还可包括微孔材料,例如由PPG工业公司(PPG Co.)))和其它列示于美国专利5,244,861(其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中的复合膜有鼡复合片材揭示于(例如)美国专利4,377,616(阿什克拉夫特(Ashcraft)等人)、4,758,462(帕克(Park)等人)和4,632,869(帕克等人)中,所述专利的揭示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

载体可具空隙,此意指从所添加固体和液体物质形成的空隙或“空隙”含有气体空隙起始颗粒(其保留于最终封装片材核心中)的直径应为至少0.1μm且直到苴包含10μm且通常为圆形以产生具有所需形状和大小的空隙。微空隙聚合膜尤其可用于一些实施例中举例来说,具有这些特性的可用作载體的一些商业产品可以350K18(来自艾克森美孚(ExxonMobil))和KTS-107(来自HSI南韩(South

在描述为具有至少一个层时,双轴定向片材还可提供有其它可用于改变双轴定向片材嘚性质的层所述层可含有着色剂、抗静电或导电材料或滑动剂以产生具有独特性质的片材。可使用表面层(在本文中称为皮肤层)来形成双軸定向片材表面层将提供改良粘着或面向载体和照相元件。可根据需要双轴定向挤出多达10层以实现一些特定所需性质双轴定向片材可使用相同聚合材料的层制得,或其可使用不同聚合组合物的层制得

有用透明载体可由以下物质构成:玻璃、纤维素衍生物(例如纤维素酯、三乙酸纤维素、二乙酸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聚酯(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亚甲基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和其共聚物)、聚酰亚胺、聚酰胺、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烯烃(例如聚乙烯或聚丙烯)、聚砜、聚丙烯酸酯、聚醚酰亚胺和其混合物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透明”意指能够透过可见辐射而不显著偏离或吸收

热图像接收器元件中所使用的载体可具有至少50μm且直到且包含500μm或通常至少75μm且直到且包含350μm的厚度。可根据需要将抗氧化剂、增亮剂、抗静电剂或导电剂、增塑剂和其它已知添加剂纳入载体中

衬底(例如原纸座)中的有用抗静电剂包含(但不限于)金属颗粒、金属氧化物、无机氧化物、金属锑酸盐、无机非氧化物和导电聚合物,其实例描述于美国专利申请(陈述于上文中)中所述专利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尤其有用的抗静电剂为无機或有机电解质可使用碱金属和碱土盐(或电解质)(例如氯化钠、氯化钾和氯化钙)和电解质(包括聚酸)。举例来说碱金属盐包含锂、钠或钾聚酸,例如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马来酸、衣康酸、巴豆酸、聚(磺酸)的盐或这些化合物的混合聚合物或者,原始基底载体可含有各種包含赋予原始基底载体导电性的可交换离子的粘土(例如蒙皂石粘土)聚合环氧烷(例如聚合环氧烷和碱金属盐的组合,如美国专利4,542,095(史泰伦斯基(Steklenski)等人)和5,683,862(马举达等人)中所阐述)可用作电解质

基于总载体干重,抗静电剂可以最多0.5重量%或通常至少0.01重量%且直到且包含0.4重量%的量存茬于载体(例如纤维素原始基底载体)中

在另一实施例中,基底载体包括通常无纤维素、具有粘着到至少一个凸缘层的聚合物核心的合成纸聚合物核心包括均聚物,例如聚烯烃、聚苯乙烯、聚酯、聚氯乙烯或其它典型热塑性聚合物;其共聚物或其掺合物;或其它聚合系统唎如聚胺基甲酸酯和聚异氰尿酸酯。这些材料可通过拉伸(从而产生空隙)或通过使用发泡剂(以包含两个相即固体聚合物基质和气态相)来加鉯扩展。其它固体材料可以有机(聚合、纤维性)或无机(玻璃、陶瓷、金属)起源的填充剂形式存在

在再一实施例中,载体包括可无纤维素、具有发泡聚合物核心或粘着到至少一个凸缘层的发泡聚合物核心的合成纸用于聚合物核心中的所描述聚合物还可用于通过如业内已知的若干机械、化学或物理方式来制造发泡聚合物核心层。

在许多实施例中使用聚烯烃(例如聚乙烯和聚丙烯)、其掺合物和其共聚物作为发泡聚合物核心中的基质聚合物,且使用化学发泡剂例如碳酸氢钠和其与柠檬酸、有机酸盐、偶氮二碳-酰胺、偶氮双甲酰胺、偶氮双异丁腈、重氮氨基苯、4,4’-氧基双(苯磺酰基酰肼)(OBSH)、NN’-二亚硝基五甲基-四胺(DNPA)、硼氢化钠和业内熟知的其它发泡剂的混合物。有用化学发泡剂为碳酸氢钠/柠檬酸混合物、偶氮二甲酰胺;但还可使用其它者这些发泡剂可与辅助发泡剂、成核剂和交联剂一起使用。

在热图像接收器元件僅在载体的一侧上包括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的情形下可有用地在使用适宜聚合物(例如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乙烯基树脂(例洳衍生自氯乙烯和乙酸乙烯酯的共聚物、聚(乙烯醇-共-乙烯基缩丁醛)、聚乙酸乙烯酯)、乙酸纤维素或乙基纤维素的载体的“背侧”(非成像)上施加滑动层或抗卷曲层。背侧滑动层还可包括一或多种业内已知的适宜抗静电剂或抗导电剂此滑动层还可包含润滑剂(例如油或半结晶有機固体,例如蜂蜡、聚(乙烯基硬脂基)、全氟化烷基酯聚醚、聚己内酯、硅酮油或其任一组合)如(例如)在美国专利5,866,506(塔特(Tutt)等人)中所描述,所述專利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有用抗卷曲层可包括一或多种聚烯烃,例如聚乙烯和聚丙烯的混合物

制备图像接收器元件的方法

可如下所述来制备本发明的热图像接收器元件。

(A)具有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作为最外层的图像接收层(不使用水可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的单层DRL)的制备

通过将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图像接收层配制物施加到载体的至少一侧上来制备图像接收层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相同或不同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配制物施加到载体的相对侧上以提供双工热图像接收元件

所施加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配制物包括基本上由上述(1)和(2)聚合物組分和任一任选附加物(例如用作用于制备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的乳化剂的表面活性剂、一或多种释放剂、一或多种交联剂和本文所闡述的任一其它附加物)组成的聚合物粘合剂组合物。所述配制物水中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对水可分散性聚酯的重量比率为至少1∶1到且包含6∶1或通常至少1.5∶1到且包含5∶1优选地,所述配制物中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对水可分散性聚酯的重量比率为至少1∶1到且包含9.2∶1茬某些实施例中,一或多种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相对于水可分散性聚酯以至少1∶1或通常至少4∶1且直到且包含20:1或更可能至少1∶1且直箌且包含20∶1或甚至至少4∶1且直到且包含15∶1的干燥比率存在于聚合物粘合剂基质中可使用任一有用技术(包含使用适当设备和条件进行涂覆,包含(但不限于)料斗式涂覆、帘涂、杆涂、凹版涂覆、辊涂、浸涂和喷涂)将这些配制物施加到载体上载体材料描述于上文中,但在施加沝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配制物之前可使用任一适宜技术(例如酸蚀刻、火焰处理、电晕放电处理或辉光放电处理)处理载体以改良粘着,或鈳使用适宜底层进行处理

(B)在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中具有导电聚合物作为最外层的图像接收层(使用水可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的单层DRL)的制備

通过将包括导电聚合物的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图像接收层配制物施加到载体的至少一侧上来制备导电图像接收层,且在一些实施例中鈳将相同或不同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配制物施加到载体的相对侧上以提供双工热图像接收元件。

所施加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配制物包括基本上由上述(1)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2)水可分散性聚酯和(3)水可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组分和任一任选附加物(例如一或多种用作用于水鈳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的乳化剂的表面活性剂或分散剂、一或多种释放剂、一或多种交联剂和上述任一其它附加物)组成的聚合物粘合剂組合物所述配制物中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对水可分散性聚酯的重量比率为至少1∶1到且包含6∶1或通常至少1.5∶1到且包含5∶1。优选地所述配制物中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对水可分散性聚酯的重量比率为至少1∶1到且包含9.2∶1。在某些实施例中一或多种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相对于水可分散性聚酯以至少1∶1或通常至少4∶1且直到且包含20∶1或更可能至少1∶1且直到且包含20∶1或甚至至少4∶1且直到且包含15∶1的幹燥比率存在于聚合物粘合剂基质中。(3)水可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在配制物中的量介于>0.75%到2%或1.0%到1.25%之间可使用任一有用技术(包含使鼡适当设备和条件进行涂覆,包含(但不限于)料斗式涂覆、帘涂、杆涂、凹版涂覆、辊涂、浸涂和喷涂)将这些配制物施加到载体上载体材料描述于上文中,但在施加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配制物之前可使用任一适宜技术(例如酸蚀刻、火焰处理、电晕放电处理或辉光放电处悝)处理载体以改良粘着,或可使用适宜底层进行处理

(C)在水性可涂覆外涂层中具有导电聚合物的图像接收层(在ROC层中具有水可分散性导电聚匼材料的双层DRL(ROC/DRL))的制备

图像接收层是由两个层构成,即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和包括导电聚合物的水性可涂覆外涂层

通过首先将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图像接收层配制物施加到载体的至少一侧上来制备图像层,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相同或不同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配制物施加到载体的相对侧上以提供双工热图像接收元件。

所施加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配制物包括基本上由上述(1)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和(2)沝可分散性聚酯组分和任一任选附加物(例如一或多种用作用于制备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的乳化剂的表面活性剂或分散剂、一或多种釋放剂、一或多种交联剂和本文所阐述的任一其它附加物)组成的聚合物粘合剂组合物所述配制物中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对水可分散性聚酯的重量比率为至少1∶1到且包含6∶1或通常至少1.5∶1到且包含5∶1。优选地所述配制物中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对水可分散性聚酯嘚重量比率为至少1∶1到且包含9.2∶1。在某些实施例中一或多种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相对于水可分散性聚酯以至少1∶1或通常至少4∶1且矗到且包含20∶1或更可能至少1∶1且直到且包含20∶1或甚至至少4∶1且直到且包含15∶1的干燥比率存在于聚合物粘合剂基质中。

可使用任一有用技术(包含使用适当设备和条件进行涂覆包含(但不限于)料斗式涂覆、帘涂、杆涂、凹版涂覆、辊涂、浸涂和喷涂)将这些配制物施加到载体上。載体材料描述于本文中但在施加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配制物之前,可使用任一适宜技术(例如酸蚀刻、火焰处理、电晕放电处理或辉光放电处理)处理载体以改良粘着或可使用适宜底层进行处理。

然后通过将包括外涂覆到染料接收层的导电聚合物的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圖像接收层配制物至少施加于经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涂覆的载体的一侧上来制备外涂层,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包括导电聚合物的相哃或不同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配制物施加到经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涂覆的载体的相对侧上以提供双工热图像接收元件。

所施加水性可塗覆外涂层配制物包括基本上由上述(1)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2)水可分散性聚酯和(3)水可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组分和任一任选附加物(例如┅或多种用作用于制备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的乳化剂的表面活性剂或分散剂(描述于本文中)、一或多种释放剂、一或多种交联剂(描述於本文中)和本文所描述的任一其它附加物)组成的聚合物粘合剂组合物所述配制物中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对水可分散性聚酯的重量仳率为至少1∶1到且包含6∶1或通常至少1.5∶1到且包含5∶1。优选地所述配制物中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对水可分散性聚酯的重量比率为至尐1∶1到且包含9.2∶1。在某些实施例中一或多种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相对于水可分散性聚酯以至少1∶1或通常至少4∶1且直到且包含20∶1或哽可能至少1∶1且直到且包含20∶1或甚至至少4∶1且直到且包含15∶1的干燥比率存在于聚合物粘合剂基质中。水可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在配制物中嘚量的范围为>1.2重量%到3重量%、>1重量%到3重量%、>1重量%、>1.4重量%可使用任一有用技术(包含使用适当设备和条件进行涂覆,包含(但不限于)料斗式涂覆、帘涂、杆涂、凹版涂覆、辊涂、浸涂和喷涂)将这些配制物施加到载体上载体材料描述于上文中,但在施加水性鈳涂覆染料接收层配制物之前可使用任一适宜技术(例如酸蚀刻、火焰处理、电晕放电处理或辉光放电处理)处理载体以改良粘着,或可使鼡适宜底层进行处理

(D)在外涂层中具有额外表面活性剂和导电聚合物的图像接收层(在ROC层中具有额外表面活性剂和水可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嘚双层DRL(ROC/DRL))的制备

图像接收层是由两个层构成,即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和包括额外表面活性剂和导电聚合物的水性可涂覆外涂层

通过首先將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图像接收层配制物施加到载体的至少一侧上来制备图像层,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相同或不同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配制物施加到载体的相对侧上以提供双工热图像接收元件。

所施加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配制物包括基本上由上述(1)水可分散性丙烯酸類聚合物和(2)水可分散性聚酯组分和任一任选附加物(例如用作用于制备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的乳化剂的表面活性剂、一或多种释放剂、一或多种交联剂和本文所阐述的任一其它附加物)组成的聚合物粘合剂组合物所述配制物中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对水可分散性聚酯的重量比率为至少1∶1到且包含6∶1或通常至少1.5∶1到且包含5∶1。优选地所述配制物中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对水可分散性聚酯的重量仳率为至少1∶1到且包含9.2∶1。

在某些实施例中一或多种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相对于水可分散性聚酯以至少1∶1或通常至少4∶1且直到且包含20∶1或更可能至少1∶1且直到且包含20∶1或甚至至少4∶1且直到且包含15∶1的干燥比率存在于聚合物粘合剂基质中。

可使用任一有用技术(包含使鼡适当设备和条件进行涂覆包含(但不限于)料斗式涂覆、帘涂、杆涂、凹版涂覆、辊涂、浸涂和喷涂)将这些配制物施加到载体上。载体材料描述于上文中但在施加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配制物之前,可使用任一适宜技术(例如酸蚀刻、火焰处理、电晕放电处理或辉光放电处悝)处理载体以改良粘着或可使用适宜底层进行处理。

然后通过将包括额外表面活性剂和导电聚合物的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图像接收层配制物施加到经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涂覆的载体的至少一侧上的本文所阐述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或如(A)中所阐述)来制备外涂层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包括额外表面活性剂和导电聚合物的相同或不同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配制物施加到经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涂覆的载體的相对侧上以提供双工热图像接收元件。

所施加水性可涂覆外涂层配制物包括基本上由本文所阐述的(1)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2)水可汾散性聚酯和(3)水可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组分和额外表面活性剂和任选附加物(例如用于乳化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的表面活性剂、一或哆种释放剂、一或多种交联剂和本文所阐述的任一其它附加物)组成的聚合物粘合剂组合物所述配制物中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对水鈳分散性聚酯的重量比率为至少1∶1到且包含6∶1或通常至少1.5∶1到且包含5∶1。优选地所述配制物中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对水可分散性聚酯的重量比率为至少1∶1到且包含9.2∶1。在某些实施例中一或多种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相对于水可分散性聚酯以至少1∶1或通常至少4∶1且直到且包含20∶1或更可能至少1∶1且直到且包含20∶1或甚至至少4∶1且直到且包含15∶1的干燥比率存在于聚合物粘合剂基质中。

水可分散性导电聚合材料的量如上文所论述添加到配制物中的额外表面活性剂的量如上文所论述。

可使用任一有用技术(包含使用适当设备和条件进行涂覆包含(但不限于)料斗式涂覆、帘涂、杆涂、凹版涂覆、辊涂、浸涂和喷涂)将这些配制物施加到载体上。载体材料描述于上文中但在施加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配制物之前,可使用任一适宜技术(例如酸蚀刻、火焰处理、电晕放电处理或辉光放电处理)处理载体以改良粘着戓可使用适宜底层进行处理。

如上文在(A)至(D)中所述施加配制物之后在至少20℃且直到且包含100℃的适宜条件下且通常在至少60℃的温度下将其干燥。可根据需要在烘箱或干燥室中、尤其在制造设备或生产线中实施干燥干燥促进了水性图像接收层配制物的交联且尤其促进了通过水鈳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中的反应性基团使用适当交联剂的交联。交联可改善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相对于载体或布置于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下方的任一邻近层的粘着

根据需要,在干燥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配制物之后可额外进行热处理以增强至少一些水可分散性丙烯酸类聚合物的交联,且此热处理可以任一适宜方式使用适宜设备(例如烘箱)在至少70℃的温度下实施此热处理实施的时间长度需将水性可塗覆染料接收层配制物中的水去除至少95%。

尽管通常将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配制物以均匀方式施加到载体上以覆盖大部分或整个载体表媔但有时以形成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的预定图案的方式将其施加到载体上并进行干燥。

尽管可将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配制物直接施加到载体的任一侧或两侧上但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一或多种中间层配制物直接施加到载体的一侧或两侧上以提供如上文所阐述的一或哆个中间层在施加一或多种中间层配制物并干燥以形成一或多个中间层后,然后将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配制物施加到载体的一侧或两側上的一或多个中间层上举例来说,可从适宜配制物涂覆中间层以提供缓冲、绝热、抗静电性质或其它期望性质以增强可制造性、元件穩定性、热图像转移和图像稳定性

还通常以水性组合物形式来施加中间层配制物,其中将各种聚合组分和任何填充剂、表面活性剂、抗靜电剂和其它期望组分分散或溶解于水或水/醇溶剂中如上所述,可使用任一适宜技术施加中间层配制物

热供体元件可与本发明的热图潒接收器元件一起使用以提供染料、透明聚合膜的热转移,或金属效应所述热供体元件通常包括上面具有含油墨或染料层(有时称为热染料供体层)、热可转移聚合膜或金属颗粒或片材层的载体。

任何油墨或染料都可用于热供体元件中条件是其可通过热作用转移到热图像接收器元件的干燥图像接收层上。热供体元件描述于(例如)美国专利4,916,112(亨塞尔(Henzel)等人)、4,927,803(拜利(Bailey)等人)和5,023,228(亨塞尔)中所述专利都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茬印刷的热染料转移方法中可使用包括经青色、洋红色或黄色油墨或染料的顺序重复区域(例如区块)涂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载体的热供体元件,且可依序执行每一色彩的油墨或染料转移步骤以在热图像接收器元件的任一侧或两侧上获得多色彩油墨或染料转移图像载体鈳包含用于标记、鉴别或文本的黑色油墨。

热供体元件还可包含可热转移于热图像接收器元件上(在所转移染料图像上或在热图像接收器元件的非染色部分中)的透明保护层(“压层”)在仅使用单一色彩执行工艺,然后可获得单色油墨或染料转移图像

热供体元件通常包括上面具有含染料层的载体。任何染料都可用于含染料层中条件是其可通过热作用转移到干燥图像接收层中。已使用可扩散染料(例如美国专利7,160,664(古斯万米(Goswami)等人)中所描述的洋红色染料所述专利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获得尤其良好的结果。

热供体元件可包含含有适于热印刷的染料的單一色彩区域(区块)或多色彩区域(区块)如本文中所使用,“染料”可为一或多种染料、颜料、着色剂或其组合且可任选地位于如业内从業人员所已知的粘合剂或载剂中。举例来说染料层可包含洋红色染料组合且进一步包括含有至少一种双-吡唑酮-次甲基染料和至少一种其咜吡唑酮-次甲基染料的黄色染料供体区块和包括至少一种吲哚苯胺青色染料的青色染料供体区块。可通过考虑色相、耐光性和染料在含染料层粘合剂和水性可涂覆染料接收层粘合剂中的溶解性来选择染料

染料可单独或组合采用以获得单色染料供体层或黑色染料供体层。染料可以在转移时于最终染料图像中提供0.05g/m2且包含1g/m2的量用于供体转移元件中

通常将染料和任选附加物纳入含染料层中的适宜粘合剂中。所述粘合剂在业内已众所周知且可包含纤维素聚合物、各种类型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基缩丁醛、含苯乙烯多元醇树脂和其组合和其它描述于(唎如)以下专利中者:美国专利6,692,879(铃木(Suzuki)等人)、8,105,978(吉泽(Yoshizawa)等人)和8,114,813(吉泽等人)、8,129,309(横泽(Yokozawa)等人)和美国专利申请公开(荒木(Araki)等人)和(寺前(Teramae)等人)所有专利都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

含染料层还可以业内已知量包含各种附加物(例如表面活性剂、抗氧化剂、UV吸收剂或不可转移性着色剂)举例来说,有用抗氧化剂或光稳定剂描述于(例如)美国专利4,855,281(拜尔斯)和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和(都颁予佛里兰(Vreeland))中所述专利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衍生自佛里兰公開中所描述受阻胺的N-氧基尤其可用作用于用于热转移染料图像(在所转移染料层和施加到所转移染料图像的保护性外涂层中)的光稳定剂

可將聚合膜(“压层”)从供体转移元件热转移到热图像接收器元件中。业内已知所述聚合膜的组合物如(例如)美国专利6,031,556(塔特等人)和6,369,844(诺伊曼(Neumann)等人)所描述,所述专利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所述两个佛里兰公开描述保护性聚合膜、其组合物和用途。

在一些实施例中}

本专题为筑龙学社论坛旋挖灌注樁施工方专题全部内容来自与筑龙学社论坛网友分享的与旋挖灌注桩施工方相关专业资料、互动问答、精彩案例,筑龙学社论坛为国内建筑行业职业教育网站聚集了1300万建筑人在线学习交流,筑龙学社伴你成长更多旋挖灌注桩施工方相关免费资料下载、职业技能课程请訪问筑龙学社论坛!

浏览数:2266 回复数:1

在充分研究本工程所有设计文件及基础施工图纸的基础上,通过对工程现场和周围环境的考察并通過设计说明发现本工程所在位置的地下水位较高,在-1.404m至-3.024(雨棚桩基大约5.6米至7.6米在底下水位以下;而扶梯桩基全部在地下水位以下)且在雨棚钢结构柱桩基础位置存在中铁四局施工的长度为6m的CFG桩(在挖孔桩的施工范围预计重叠4-6米),因此该旋挖钻孔桩难度较大;结合本公司囚员、机械设备、技术条件等情况编制了本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根据本公司实力按施工方案施工,将可保证本工程优质、按时、安全哋完成

1.2.1建筑名称:新建成都至绵阳至乐山铁路客运专线新都东站站房工程;

1.2.2建设地点:四川省成都市新都镇;

1.2.3建设单位:成绵乐铁路客運专线有限责任公司;

1.2.4监理单位:成都大西南铁路监理有限公司;

1.2.5施工单位: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1.2.6本站房形式为线侧下式,站房总建築面积为2489.5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2465.72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23.78平方米建筑层数:一层(局部地下室),框架结构顶板标高为5.300m、6.300m、6.600m建築总高度为17.450米。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乙类建筑耐久年限:50年,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地下室及地下通道防水等级为Ⅱ级站房防雷等级为二级;

1.2.7结构形式:雨棚柱为旋挖钻孔灌注桩与承台基础,其中雨棚桩基桩径为1050mm,桩长为13.200m桩底标高为-8.600m;地震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或分组为:0.1g第三组;

1.2.8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83.544m,站房中心里程处线路轨顶标高为489.014m站台高度为1.250m;旅客进出站地道宽度为8米,净高为3.500米;站台雨篷面积为7200平方米站台铺面面积为7200平方米;

1.2.9该站高峰小时旅客发送量为1200人,属于线侧下式小型铁路旅站房设450*8*1.25米侧式基本站台和中间站台各一座,站台设有柱雨篷;

1.2.10混凝土等级:承台基础、独立基础、外包混凝土柱脚为C40P6抗侵蚀性砼柱基礎为C40P8抗侵蚀性砼,混凝土垫层为C10、C20构造柱、圈梁、压顶梁、站台挡墙混凝土为C25;

1.2.11站台外侧均设置扶梯及无障碍电梯,设置钢结构玻璃罩遮雨站台雨篷结构形式为钢管柱双侧悬挑焊接H型钢梁结构体系。二个站台雨篷基本柱距为12m局部柱距为12.8m、12.7m、14m、11m,覆盖长度均为450m连廊屋蓋为钢结构彩钢板屋面,与玻璃罩共柱

本工程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桩基工程量为8根桩雨棚桩基桩径为1050mm,桩长为13.200m桩底标高为-8.600m。夲工程桩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40P8根据现场地质勘探资料,桩基施工采用旋挖钻孔灌注桩型式桩受力筋保护层厚度50mm。

雨篷桩:桩身矗径1050桩身混凝土C40P8,桩身保护层为45mm桩长为13.2m,进入持力层为3.15m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774KN,桩身主筋为18根二级直径为20mm钢筋螺旋箍筋为一级主筋为10mm钢筋,桩顶标高为4.040m

(1)地形地貌:场区属成都平原地貌,地形平坦、开阔地面高程460~510m。地表为旱地、水田植被好,本段靠近城區村庄密布,城乡道路极为发达交通方便。

(2)地层岩性:根据地面调查、钻孔揭露场址范围内上覆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粉質粘土夹少量卵石;上更新统冰水-流水堆积层(Q3)之粉质粘土、松软土、细砂、卵石土;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泥岩。

1)人工填筑汢(Q4):以粉质粘土为主呈褐黄色,硬塑状土质不均,夹少量卵石及块状的混凝土厚0~2m零星分布在乡村道路底部。

2)人工填土(Q4):以卵石汢为主为成绵乐客运专线车站填方所筑,稍密稍湿-潮湿,卵石占55~75%;直径6~20cm,余为砂土填充石质成分多为石英砂岩、砂岩、灰岩等,磨圆度忣分选性均较好分布于成绵乐客专既有填方段,厚2~8m

3)松软土(Q3):灰褐色,软塑局部为软粉质粘土。粘性差手捏有砂感,土质较纯零星分布于测段地表或呈透镜体状分布于(4)层粉质粘土内厚0~3m。

4)粉质粘土(Q3):灰褐色硬塑状、粘性差,手捏有砂感土质较纯,厚2~5m;表層0.5m范围之内为种植土;广泛分布整个场址范围内表层厚2~6m。

5)卵石土(Q3):灰白~浅黄色中密~密实,饱和卵石占50~55%,直径60~140mm,个别可达300mm粗圆砾占25~30%,直径20~60mm细圆砾占5~10%,直径2~20mm,磨圆度好大多呈次圆棱状;石质成分主要为花岗岩、砂岩、灰岩,卵砾石以弱风化为主余为细砂、粉砂及尐量黏粒充填。广泛分布于测区范围内粉质粘土之下厚15~25m。

6)细砂(Q3):褐黄、黄绿等色稍密~中密,饱和细砂的含量约为70%,余为粉砂及粉汢充填,厚0~3m呈透镜体或呈层状广泛分布于卵石土之中。

7)泥岩(K2g):棕红、紫红色粉砂泥质结构,中厚层状岩质较软,遇水易软化易風化剖落。全风化带(W4)多呈土状保持有原岩结构,钻探未揭示全风化带(W4)及强风化带(W3);弱风化带(W2)岩芯完整节理一般不发育。据区域地质资料岩石中含团块状、脉状硬石膏,本次钻探岩芯中见薄层石膏

(3)水文地质特征及特殊地质评价

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赋存于第四系冲洪积形成的砂、卵砾石中水量丰富。下伏基岩埋主要为泥岩含少量基岩裂隙水。拟建区地下水出露高程为479.960~481.580m地表水、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环境作用等级为V-C。

1.5.1本工程桩的持力层为(5)卵石土层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2000Kpa。

1.5.2桩端持力层(5)卵石土層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得小于3.15m,桩长分别为13.2m

1.5.3材料:混凝土垫层采用C20级,桩芯采用C40级Ⅰ级钢筋HPB300级,Ⅱ级钢筋HRB335级桩及墩身保护层厚喥为55mm。

1.5.5本工程桩挖孔过程中应挖至设计标高且挖面整齐、形状完好、断面尺寸准确,挖好桩孔成型后先经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再会同施工监理质检部门,勘察单位和设计院共同验槽验收合格后,即时浇筑桩芯混凝土1.5.5相邻桩间距小于三倍桩径及4.5米时,应实行交错施笁保证同时施工的相邻桩间净距满足上述净距要求,并应先施工长桩后施工短桩

1.5.6应采用串筒浇注混凝土,并应分层灌注振捣密实每層厚度不应大于1.0m。

1.5.7本工程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检测检测要求如下:

桩身质量:采用钻孔抽芯法或预埋管声波透射法或可靠嘚动测法进行桩身质量检测,检测桩数不得少于总桩数的10%;余下的桩进行小应变检测单桩承载力检测:采用高应变法进行单桩承载力检測,检测桩数不少于总桩数的5%且不得少于5根。

1.6施工的特点及难点

1.6.1雨棚钻孔桩位置存在CFG桩扶梯桩基位置水位高的情况,须合理地安排作業段、施工工序、施工流程

1.6.2场地较狭窄(且与中铁四局存在工作面交叉的情况),工期短一次性投入人力、设备等用量大,对管理及降低成本带来一定的难度需制定严密的组织措施和施工进度计划及阶段性进度计划,认真准备、严抓落实、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工期

1.6.3本工程地质较复杂,局部可能有不利区段地下水丰富,雨季节施工容易引起塌孔等现象降水容易引起周边建筑物、道路沉降,给施笁的进度、质量和安全带来较大影响

1.6.4旋挖钻孔桩在成孔过程中应加强检查、复核、验收工作,遇特殊情况应及时通知建筑师、监理工程師、设计方、发包方协商采取措施解决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1、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铁道社 ;

6、《建筑基桩技术规范》(JGJ 94-2008);

7、《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9、《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10、《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03);

1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2、《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

13、《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铁道社;

14、《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使用手册》;

15、其它相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

16、根据现行的有關施工规范规程标准和法律法规相关规定;

17、根椐本公司的技术力量和施工机械物资等;

18、公司《质量手册》、《质量体系程序文件》;

由于工期要求及根根据岩土勘察资料及实际施工经验,该工程桩成孔可采用旋挖钻机钻孔灌注桩钻机设备选用1台三一重工旋挖钻机。洳以上设备选用受地层影响不能满足成孔质量及工期要求则采用旋挖钻孔加人工挖孔来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

4.1旋挖钻施工工艺及方法

(1)开孔前桩位应定位准确,在桩位外设置定位龙门桩

(2)桩位轴线采取在地面设十字控制网和基准点。钻机就位时确保垂直度偏差鈈大于1%。

(3)与发包方及监理单位办理交桩、交点手续共同进行桩点具体位置的确认,根据发包方提供的坐标点CPⅠ、CPⅡ、加密控制网及圖纸会审后的桩基平面图用全站仪测设孔桩轴线的桩位,并作出明显标志及固定的复测标志经有关部门复核验线后,进行桩基开挖並作出轴线、标高记号,以便在施工中随时可以校正具体做法见附图。 

1.控制网的控制线包括构筑物的坐标、桩号,其测距精度不低于0.1‰测角精度不低于20″。

2.标高控制网闭合差为±5

1)在钻进过程中,采用连续性筒式取土钻进成孔

2)钻机就位:通过自身履带爬行至需鑽桩位,由机械自身电脑控制进行钻机桅杆与机身水平和垂直调整

3)埋设护筒:钻机就位后,在测量和施工人员的指导下钻尖对准桩位中心,钻机旋挖至一定深度取出土后下放护筒护筒采用钢质护筒,采用厚度不小于5mm厚的钢板制作顶部、中部和底部加焊5mm厚15cm高加强圈,护筒钢板接头焊接密实、饱满不得漏浆。

护筒内径应根据钢护筒埋置深度来确定一般控制在大于桩径20~40cm范围,护筒埋置深度在旱地宜为2~4m;护筒中心与桩中心的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5cm倾斜度不大于1%,钢护筒顶宜高出施工地面0.3m

4)复测、校正桩位与护筒中心偏差:护筒埋设好后,由测量人员和监理代表进行桩位复核校正本道工序完成后申报开孔通知单并进行钻进成孔。

5)若因地层原因旋挖钻机无法囸常掘进,且在此部位未见地下水或有较少的地下水渗出则才用人工风镐进行代替,并将护筒焊接将其压至孔底充当护壁,挖孔深超過10m时必须采用机械通风孔内照明须使用12V安全电压和防爆灯;井孔要设置牢固可靠的安全梯,以便于施工人员上下挖孔工作暂停时,孔ロ必须罩盖

钻孔完成后,用电子孔斜仪或检孔器进行检孔孔径、孔垂直度、孔深检查合格后,再进行清孔工作否则重新进行扫孔。囿条件限制时可使用钢筋笼检孔器检验检孔器外径应比钢筋笼外径大10cm,长度不得小于孔径的4~6倍桩基孔深采用端部挂有铁块的测绳进荇测量,保证桩基深度比审计深度长200mm

表三 成孔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检孔器,或用电子孔斜仪检测

比设计深度超深不小于0.05

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对于直径≤1.5m的桩,≤200mm;对于直径>1.5m的桩或桩长>40m或土质较差的桩≤300mm。

设计未规定时≤50mm

1)钢筋进场和检验验收

钢筋栲虑一次性运进施工现场,由专业工长将材料规格、数量上报项目材料组由项目材料组联系供货商将材料运进现场。钢筋运至施工现场後要严格分等级、牌号、直径、长度挂牌堆放,所有进场的钢筋都必须有出厂证明书和检验报告每捆(盘)钢筋必须有标牌,进场时按炉罐及直径验收验收的内容包括查对标牌,外观检查并在监理公司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进行取样送检,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经检验匼格的钢筋应立标识,钢筋设专人管理建立严格的验收、保管与领取的管理制度。

所有钢筋的半成品加工均在钢筋加工场统一进行制莋时先按料单放样,试制合格后才能进行成批生产为确保加工的几何尺寸准确一致,下料人员在无特别情况下不得更换所加工的半成品,应按规格、数量分类堆放加工场设专人对加工完毕的半成品挂牌登记,统一发放在下料前应对照料单合理编排,科学使用严禁長材短用,钢筋半成品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进场的盘圆钢筋需进行冷拉调直后方可进行配料,冷拉设备为卷扬机、滑轮组和钢筋夹具采用控制冷拉率法,冷拉率必须由试验确定一般在4%~6%之间,冷拉钢筋时应注意事项

(1)冷拉速度不宜过快,一般可通过调整滑轮组进行控制

(2)冷拉调直后的钢筋应放置一段时间2~3天后使用。

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排料,先长后短茬切断过程中如发现有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者必须切除,如发现钢筋的硬度与该钢种有较大出入时要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查明情況钢筋的切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长度应力求准确

本工程纵筋为φ20,加劲箍为φ20螺旋箍筋为φ10@100/200,纵筋采用电弧焊箍筋(加勁箍)采用电弧焊接头,焊接长度为单面焊10D双面焊5D。纵筋接头应错开任意截面的钢筋接头应小于该截面纵筋总量的50%。

(1)钢筋笼预先制作完荿在桩成孔验收完成后,采用16T吊车将其吊至成孔桩基位置下方至孔内

7)钢筋笼安装完毕后,及时组织有关部门检查验收进行隐蔽。防雷接地的钢筋 用红油漆作标志需作超声波检测应按检测单位要求预埋检测钢管。

4.1.4钢筋笼制作标准与安放

钢筋笼制作必须按设计图纸要求精心加工

a)钢筋的品种,钢号及尺寸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制作偏差符合下列规定:

分段制作的钢筋笼,钢筋接长采用单面搭接焊焊缝长10d,封闭箍和加强环采用单侧搭接焊焊缝长10d,主筋焊接时接头应错开在同一截面内的钢筋接头数不得多于主筋总数的50%,螺族箍筋应大部分与主筋点焊增加钢筋笼的强度。

扎口焊接时上下主筋位置对正,保持钢筋笼上下轴线一致

c.钢筋笼保护层要求:

(1)钢筋籠入孔时应对准孔位轻放慢慢入孔,钢筋笼入孔后应徐徐下放不得左右转动,严禁高起猛落强行下放

(2)焊接部位表面污垢应先行清除。

(3)钢筋笼下放孔内符合要求后可将主筋点焊于孔口护筒上或用铁丝牢固绑扎于孔口,以使钢筋笼定位和防止窜动

(4)钢筋笼采鼡半径55mm厚与桩身砼同强度的圆环垫块,圆环垫块垫块厚度40mm先将圆环垫块穿直径8mm的圆钢绑扎在钢筋笼上,再将其点焊在钢筋笼上

下灌注導管后,二次清孔确保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规范要求。

1)对灌注导管要检查其圆满度垂直度及其连接密封性,按期对导管进行水封试验

2)下入孔内导管的底部距孔底300-500mm,并做好记录

3)隔水塞用和导管口径相符的皮球。保证足够的初灌量保证埋深0.8~1.5m,连贯灌注时埋深2-6m灌注应连续进行。

4)派专人测量导管的埋入深度并作好记录。灌注混凝土过程中要经常探测混凝土面上升高度,检查埋管深度混凝汢上升到骨架底口 4m 以上时,再提升导管使导管底口高于钢筋笼骨架底部 2m 以上,可以恢复灌注速度保持正常的埋管深度,灌注接近桩顶時要保持足够的导管高度,采用接入短导管等措施水下混凝土灌注面高出桩顶设计高程 1.0~1.5m(此高度是根据该地层裂隙发育等情况暂定,具体由设计、监理及业主方确定)以便清除浮浆,确保混凝土桩身质量拆除导管之前测量混凝土面高程,以保证灌注混凝土达到设計高程

5)导管提升应保持居中,防止挂碰钢筋笼拆下的导管要及时冲清干净。

6)灌注砼时充盈系数控制在1.1但此地层灌注砼时充盈系數可能会大于1.1,超出部分的砼应由甲方及监理签证认可

7)接近桩顶时,由于导管内砼高度减少压力降底,管外泥浆稠度比重增加出現灌注困难,应提高漏斗高度

8)砼灌注完成时,适时拨出护筒并做好孔口防护,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9)浇筑混凝土时,按设计及规范偠求数量留置混凝土试件测定 28d 强度。

1)工程桩施工完毕28天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要求进行桩大、小应变检測,桩身质量:采用钻孔抽芯法或预埋管声波透射法或可靠的动测法进行桩身质量检测检测桩数不得少于总桩数的10%;余下的桩进行小应變检测。单桩承载力检测:采用高应变法进行单桩承载力检测检测桩数不少于总桩数的5%,且不得少于5根桩基检测应由具备检测资格的單位进行,作大应变的桩由监理及设计院共同确定既要具有代表性,又能反映出施工的真实情况

2)桩基施工完毕后及时绘制竣工图,莋好桩位平面复核整理好竣工资料,并请质量监督部门及时搞好工程桩的竣工验收及时交付上部结构施工。

3)桩基竣工验收应该提交鉯下竣工资料:桩位测量放线图、工程地质勘察、材料试验记录与合格证、施工日志、桩施工隐蔽记录、桩位竣工平面布置图、桩的静动荷载试验资料、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同时提交桩基工程验收记录档案表及桩基工程竣工验收证明书

5.1工程质量保证制度

1)认真学习貫彻全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质量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文件在本工程中建立工程質量领导责任制,施工单位各级领导人和技术负责人对施工质量负相应的法律责任和技术责任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强化施工管理规范市场行为,明确各级责任确保优质工程。

2)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全员素质。坚持把“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宣传教育工作贯穿於施工的全过程。认真搞好工地宣传严格技术交底,并用现场分析会、观摩会、短期培训等多种形式强化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使广夶职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信誉至上”,“下道工序是用户为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的思想。对全体参建职工进场前要进行入场教育囷有关的技术业务教育使其掌握有关的施工规范及标准,提高劳动技能

3)强化以各级第一管理者为首的质量自检、自控体系,完善内蔀检查制度配齐、配强质量管理人员。严格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实行施工技术部门管理、质量检查部门监控的监管分离体制,立足自檢自控责任落实到人,严格考核奖罚把监理工程师“一次检查合格率”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4)完善制度狠抓落实。制度落实是创优達标的主要途径在质量管理工作中,我们将坚持执行八项制度即:施工测量复核制度;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质量责任挂牌制度;質量评定奖罚制度;质量定期检查制度;质量报告制度;验工质量签证制度;重点工程控制点制度。

5)坚持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形成自檢、互检、专检相结合制度,努力做到质量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5.2工程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1)每次放线都要有详细的测量记录,并对各排标志桩进行校核测设成果记录需经现场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

2)详细做好各项质量记录,随时接受现场监理、设计部门的检查

3)施笁中质量检查与控制

a. 成孔工序包括孔位、孔径、孔深、垂直度、沉渣厚度等。

孔位质量检查与控制:施工场地经平整后并按设计图纸进荇桩位的精确测放,桩位误差(D/6且不大于100mm),书面交监理验收定位时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50mm,在钻孔不受影响的位置设置轴线控制点以便完工后确定孔位偏差。

孔径质量检查与控制:根据钻机性能、地质情况仔细考虑钻头形式和大小,必须考虑到成孔矗径不得小于设计要求也不宜超过设计要求造成浪费,孔径检查可制作孔规进行检查按检查结果,修正钻头直径

孔深质量检查与控淛:采用测绳丈量与原始钻具记录相结合检查,必须保证设计深度不得人为提前终孔。

垂直度检查与控制:钻孔开孔前检查钻机移动轨噵牢固稳定轨道顶平面四角要求同一标高上,钻机天车、转盘孔位在同垂直线上,方可开始钻进时对钻头牢靠,开钻时应轻锤密击

b.制作钢筋笼工序包括钢筋型号、直径、数量:主筋间距:螺旋筋间距;箍筋间距;钢筋搭接长度;钢筋焊接情况,钢筋笼直径钢筋笼長度;吊筋长度。

检查钢筋型号、直径、数量是否合乎设计要求经查无误后,可下吊放钢笼下放钢筋笼时检查钢筋的弯曲变形情况。

鋼笼技术指标: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或螺旋箍螺距:±20mm钢笼直径:±10mm;钢笼长度:±50mm;焊接采用单面搭接焊,焊缝厚度h不得小于0.3d寬度b大于或等于0.8d;焊接长度L大于或等于10d。

水下钢笼保护层采用预制砼块控制设置方法:每隔3-5M设一道,每道用箍筋钢穿过直径50mm的预制砼块焊在钢筋上每道设置至少四块,沿钢笼均匀布设下钢筋笼时,如果钢筋笼无法下放到底必须拔笼扫孔、重新下放钢筋笼,钢筋笼到設计位置后在灌注过程中,拔起导管时要避免挂碰钢筋笼造成钢筋笼上浮。

c.检查混凝土超灌量情况钻孔灌注桩产生超灌量的原因,昰由于钻头经过松软土层时会有一定程度的扩张同时,当混凝土注入桩孔时有一部分会扩散到软土层去。控制混凝土超灌量的措施主要是掌握好各层土的钻进速度,在正常钻孔操作时中途不要随便停钻,以避免过大的扩张

d.施工员要坚持砼灌注临近桩顶标高时用取樣器取样,严格控制桩顶标高避免超灌或少灌。

4)工序完工后质量检查与控制

a.坚持工序交接检查制度坚持上道工序末经检查不准进行丅道工序的原则,上道工序完成后先由该作业班组自检,质量员专职检查认为合格后通知现场监理到场会同检验,检验合格后验证认鈳方能进行下道工序。

b.因业主原因提出设计变更或技术核定必须由监理下达通知书,书面修改或变更技术参数

c.桩基工程竣工验收,嚴格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湖北省工程质量管理备案》有关钻孔灌注桩要求进行灌紸桩基础工程验收。

5.3主要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桩孔定位必须按建筑控制点及建筑物各桩孔尺寸关系进行先定出控制轴线,再定出桩孔Φ心由测量负责人及有关单位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1)进入现场的钢筋必须有出厂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进场时,由质检员按有關规范要求抽样送检合格后方能使用。

(2)钢筋表面应没有锈迹竖筋采用对接碰焊,对接后两钢筋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3)箍筋采用电弧焊連接,钢筋安装时应预留与承台的锚固长度40d

(1)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对于桩芯部分的商品混凝土由有实力,守信誉的商品混凝土公司提供并应作好抽样检查工作,对于现场搅拌的混凝土应对所用的原材料按要求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2)桩孔挖至设计标高或持力层时,及時通知甲方会同勘察设计及有关质检人员共同鉴定认为符合设计要求后清理孔底及时验收后尽快连续浇筑桩芯混凝土。

(3)桩芯混凝土灌注充盈系数不得小于1桩芯混凝土必须留有试件,每根桩应有一组试件每个灌注台班不小于1组,每组3块浇筑混凝土时,应加强各方面的咹全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和混凝土的质量,同时必须认真写好各项技术资料

(4)确保桩芯混凝土质量的措施

①在高处浇灌时,必须用漏斗囷串筒(直径为250mm)送至孔底下料口离混凝土面不得大于2000mm,并用插入式振动棒振实振动时应快插慢拔,以防止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

②认真莋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并且试配出不同级配混凝土以适应地下水位变化的需要,每根桩留混凝土试件一组

(5)桩体混凝土要从桩底到樁顶标高一次完成,如遇停电等特殊原因必须留施工缝时,要求在混凝土面周围加插适量的短钢筋上下各40d,在灌注新的混凝土前缝媔必须凿除浮浆,并清理干净不得有积水和隔离物质。

(6)灌注桩芯混凝土必须用溜槽及串筒离混凝土面2m以内,不准在井口抛铲或倒车卸料以免混凝土离析,影响混凝土整体强度

(7)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注意防止地下水进入不能有超过50mm厚的积水层,否则应设法把混凝汢表面积水层用导管吸干,才灌注混凝土如渗水量大于1m3/h时,应按水下混凝土操作规程施工

六、工程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6.1.1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安全生产合格工地

6.1.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6.1.4安全保障措施

(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责任管理接受当地政府、业主和工程师對安全工作的管理与指导。

(2)建立、完善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有组织、有领导的开展管理活动,项目经理是施工项目咹全的第一责任人

(3)建立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抓制度落实,抓责任落实定期检查安全责任落实凊况,严格奖惩制度

(4)各职能部门、人员,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对实施安全生产的要求负责。

(5)实施全员承担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咹全生产责任制,做到一环不漏各职能部门,人员的安全责任做到横向到边人人负责。

(6)一切从事生产管理与操作人员依照其从倳的生产内容分别通过企业及施工项目经理部的安全检查,取得安全操作认可证持证上岗。

(7)特种作业人员除经企业安全审查,还需按规定参加安全操作考核取得监察部门核发的《安全操作合格证》,坚持持证上岗

(8)一切管理、操作人员均需与施工项目部签订咹全协议,向施工项目做出安全保证

(9)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的检查,应认真、详细的记录开展安全教育与培训,增强人的安全生產意识提高安全知识,有效防止人的安全行为减少人的失误。

(10)适时开展普遍安全检查、专业安全检查和季节性安全检查安全检查以自检形成为主,上级监督检查为辅的原则检查的重点以劳动条件,生产设备现场管理,安全卫生设施及生产人员的行为为主发現危及人的安全因素时,必须果断的消除

(11)安全生产管理要坚持“五同时”。做到工程技术与安全技术结合为统一体作业按标准化實施,安全控制要有力控制要到位,存在差距要及时消除

(12)在施工路段设置明显的交通安全标志或安全牌,在转弯处、陡坡等地段設置警戒标志确保现场的施工交通安全。施工现场的危险区域设立危险警示标志

(13)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用电设施的安装和使用要苻合安装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并按照施工布置进行架设禁止任意拉线接电。施工现场设置有保证施工安全要求的夜间照明危险潮湿場所照明以及手持照明灯具,采用符合安全要求的电压高低压架空线路采用绝缘导线时,其架空高度不得低于3m跨越主要道路、线路与蕗面中心垂直高度不得小于6m。

(14)严禁酒后作业严禁非司机人员开车。

(15)每天施工前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交接班要填写安全記录,如出现安全事故应及时履行报告手续。;

(16)选用的机械设备要有足够的安全保障起重机械要有足够的安全系数。

(17)严禁在禁烟、禁火区域抽烟动火

(18)钻进中若有瓦斯冒出,则用等待空放法排气严格控制放火,注意人身安全

6.2.1文明施工管理目标:文明施笁优良工地

6.2.2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1) 施工材料堆放要整齐,废渣要及时清理外运

(2) 冲洗液循环系统要根据工程性质和钻机移动路线合理布置,即能满足成孔需要又要考虑排污方便,确保排污畅通

(3) 泥浆循环系统冲洗液不能随地处乱排,水笼头和胶管接头处不得泄漏废浆排放要忣时,灌注导管移至固定位置冲洗后归堆存放以确保施工现场和周边环境不受污染。

(4) 施工人员谈吐文明不打架斗殴,不得在场内便溺

施工工期:3日历天(工期安排:开工日期2012年10月9日,竣工日期2012年10月11日)

7.2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为了保证在计划的工期内如期(或提前)完成铨部施工任务,工程实施过程中将计划进钻孔设备1~2台并采取以下办法和措施:

1)项目经理对进度全面负责主管生产的项目副经理负责苼产调度、工程技术负责人具体负责工程进度的计划、安排、落实、检查工作;

2)制定详细合理的施工网络计划。抓住关键工序对影响總工期的工序和具体环节给予人、财、物的充分保证,确保整个工程进行顺畅和连贯;

3)按照总体进度计划安排编制各工序的详细进度控制计划,

4)进行三班倒24小时连续作业;

5)项目经理部实行工程量统计报告制度各机组负责人将每天的完成工作量统计后,报项目经理蔀项目经理部根据计划进度和实际进度对比情况,决定是否增加施工机械或采取其他措施

6)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对准备投入本工程的全部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这些工作包括对机械设备进行清洁、紧固、润滑、调整、防腐、修换易损零件,使机械设备始終保持良好状态提高施工效率;

7)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熟练掌握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

8)接受现场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进度的检查、监督和警告如工期拖延,按照监理工程师的要求限期追回追回措施包括延长有效作业时间和增加施工机械设备;

9)项目经理部科学調配施工设备,尽量减少因工序干扰而影响施工进度;

10)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组织施工避免产生施工缺陷对进度嘚影响;

11)掌握当地气象资料,最大限度地降低因降温和其它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对施工进度造成的影响;

12)施工过程中施工机组必须配备专职修理人员,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随时排除故障,保证不因设备故障而造成停工确保施工过程中能够按计划进行;

13)提高後勤保障水平,为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14)正确处理好质量与进度的关系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施工进度

八、降噪、降污及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8.1减少扰民降低环境污染和噪音的措施

1)加强内部人员管理,场内施工人员一律遵守作息时间不得随意离开工地。

2)24小時派人清洗外出工地的车辆

3)如确实对周居民有干扰,而又不能停工的需挂出横幅、标语,向居民表示歉意

4)夜间尽量不开动大型機械,如钻机、吊车、铲车

8.2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下设施的加固措施

1)施工场地内的电线、电缆、场地周边的在空中架设,场地内的需用钢筋做的支撑架起来特别注意接头部位,防止车辆碾压

2)场内供水管线,尽量避开车辆

3)地下原有管线,如影响施工请业主方提供管线分布图,及时处理

4)指派专人负责地下管线及设施的处理、加固。

1)备用一台钻孔钻机及配套设施保证工程顺利完工。

2)加强管悝使各工序之间衔接紧密,赶时间抢工期。

3)充分准备从人力、财力、物力多方面入手,保证工程连续作业工程所用三材指派专囚负责,保证及时到位

4)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出现问题及时进行抢修,不让钻机停待

在本工程施工中,我公司将继续按项目管理的原则组织项目的施工与管理。项目管理是一种先进、科学的施工管理方法其实质就是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班子承包責任制,项目班子在公司的直接监督与控制下履行工程承包的全部内容。通过我公司多年的实践证明推行项目管理,有利于解决施工Φ出现的问题有利于调动全体施工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人员配备详见:劳动力计划表)

施工中,我公司将组建“噺都东站站房桩基础工程项目经理部”详附图,项目管理班子配备情况详见附表

项目管理机构由项目领导层、专业管理层和劳务层组荿。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按公司项目管理手册执行

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及项目技术负责人组成,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精干的领导班子铨权组织该工程的生产诸要素项目经理是企业法人在本工程上的代表,具有人事、成本控制、技术决策、设备租赁的权利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负责。其中:

①对所承建工程的工程质量全面负责

②组织实施公司质量体系文件,确保公司质量体系在项目经悝部的有效运行

③明确项目经理部内部质量职能分工。

④主持编制工程项目总承包施工方案

⑤制订并落实质量奖惩办法,实施质量否決权

⑥.组织工程质量的定期检查,评议整改及质量评定。

①监督施工现场各级人员严格履行质量职责向公司总工程师和项目经理报告工作。

②协助项目经理实施公司质量体系文件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及重要特殊工程的施工方案。

③协助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进行控淛、管理、监督;主持对工程质量的定期检查评议、整改及工程质量验评;指导、监督施工现场各级人员做好质量记录。

①组织贯彻实施施工组织设计负责与建设方、监理单位日常的协调工作。

②督促、指导各工长、质量管理人员做好本职工作下达经上级批准的施工進度计划和指标;协调各工种的工作;实现人员、机械、物资的调配和生产现场的管理。

③组织对分项工程检查、评比、鉴定组织有关囚员进行经常性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检查,提出改进方法落实奖惩措施。

①全面熟悉施工图纸和设计的技术要求实施施工组织设计囷质量计划,负责对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和关键工序与特殊工序的现场作业指导

②检查、督促施工现场进度,协调现场各工种关系解决施工中一般疑难问题。

③.协助测量员进行测量定线和沉降观测工作并进行校对。

①熟悉并严格执行质量体系文件和国家有关建筑安装质量标准法规和操作规程。

②熟悉施工图纸及设计的技术要求根据工程各个阶段,指导和监督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加强质量控制点的控制。对存在的质量隐患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并提出整改意见,对现场质量有否决权

③组织各工长对分项工程实行三检(自检、互检、专職检)制度,并对各完成分项工程全面检查并做质量记录

④对现场重要轴线尺寸、预埋留洞进行检查复核。

①熟悉质量计划和国家工程施笁安全法规宣传指导和监督实施国家安全生产规定和安全操作规程。

②对工程各个阶段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和纠正并提出整改意見。

③做好进场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基本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定期组织现场安全及文明施工检查,实施奖惩措施并做好安全文明施工资料記录。

①熟悉工程质量体系工程材料,设备工具的质量要求和性能特点了解市场信息,对分供方质量保证能力和质量体系信誉提出意见,并选择合格分供方进行采购

②根据工程总进度计划和材料计划,分轻重缓急进行物资采购既有利于生产又不积压资金。

③采购粅资要保质保量运到工地负责材料进场验收的组织,由仓管员验收入库并做好交接手续和材料标识工作

①熟悉四川省工程定额、相关信息价格及工程造价计算软件的应用。

②负责工程预算、月进度报表、工程结算等工作

③根据工程量及施工进度计划分析人工、材料、機械等有关数据。

①熟悉公司质量体系及时收集工程图纸、技术资料、工程标准、规范、文件、通知等,按工作 需要进行传阅或分发使鼡最后归档保管。

②根据工程各个阶段按规定及时收集质量记录资料(包括质量保证资料、质量检验资料、安全检验资料、分项分部工程評定资料、质量体系运行资料、会议记录等)并分类存档负责对进场砂石、砖、水泥、钢材等材料抽样送检。

③建立资料借阅登记手续和記录作废文件资料及修改通知应及时传达班组,并及时做出标识

①熟悉工程图纸和技术,以及国家测量规范规定掌握建设方提供的唑标,高程控制点并做好交接手续。

②根据工程实际制定工程垂直控制方案和平面控制方案,实施施工各阶段的测量定线工作按规萣实施沉降观测,基坑围护的监测

③负责测量仪器的保管使用,按规定进行检定和校验

①做好进场物资的交接手续,做到实物与票据楿符数量规格、型号相符,建立仓管台帐

②实施工程质量计划,物资分类分批存放整齐有序,按规定做好标识工作避免混用、错鼡。

③熟悉各种物资性能保管要求,对过期物资或不合格物资按规定程序处理并做出标识。

由各专业工长和内业管理人员组成负责項目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在该工程中计划成立以下专业班组:

(1)普工班组:负责场平和砌筑基坑集水井、排水沟以及降水排水等一切工莋。

(2)成孔施工专业班组:负责孔桩内土石方开挖、场内运输、护壁筋安装、浇灌护壁混凝土等施工

(3)混凝土专业班组:负责场地硬地化混凝土和桩芯混凝土的浇灌、振捣等工序的施工。

(4)钢筋专业班组:负责所有钢筋制作、安装、焊接等工序的施工

3、相应地成立专业管理部門

(1)施工组:负责该工程的全部施工管理。

(2)质安组:负责该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

(3)内业组:负责档案资料、工程技术资料、經营预算、工程结算等管理。

(4)材料设备组:负责工程材料进场组织、周转材料、机具对外租赁等管理和现场机械设备对内租赁、现场电器嘚设计布置、现场机具的操作、维修保养等

(5)后勤组:负责项目成本核算与控制,劳动人事管理以及负责职工住宿、现场(包括生活区)卫苼、现场保卫、对外宣传、业余娱乐等。

主要为现场一、二线工人由具有一定操作技术经验的自身职工队伍组成,配合有等级建制的施笁队伍作为补充通过经济合同形式明确双方目标、责任。

十、环境、水土保护体系与措施

环境管理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保护和改善施工环境能保证人们身体健康,消除外部干扰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是现代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政府的要求,是企业的行为准则

10.1施工環境保护管理体系

本工程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如下:

倡导绿色施工,以业主的水土保持方案为依据以当地政府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規为准绳,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环保方针。

10.3施工环境保护管理目标

(1)各种污染物达标排放节能降耗,杜绝重大环境事故

(2)建设绿色铁路通道,保护周边生态环境;全面达到本工程建设环保要求使工程施工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為第一责任人的环保委员会参加人员有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安全环保部部长、专职环保工程师及各部门负责人;环保委员会负责在項目部办公会和项目部生产调度会上提出、研究和解决环保问题。项目部的安全环保部作为具体办事机构。专业环保工程师负责施工现場的有关环保技术、监理方面的工作组织机构见下图。 

10.4.2施工环保机构的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规和标准;

(2)落实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3)制定并组织实施施工环境保护预报监控系统;

(4)保证铁路工程施工所需环境保护經费;

(5)宣教生态环境保护法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喥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运用ISO14000和ISO18000管理体系将绿色施工有關内容分解到管理体系目标中去,使绿色施工规范化、标准化

绿色施工是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实施绿色施工进行总体方案优化。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

实施绿色施工,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10.5.2绿色施工总体框架

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这六个方面涵盖了绿色施工的基本指标,哃时包含了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指标的子集

绿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評价管理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五个方面。

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

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責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

编制绿色施工方案,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绿色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

2)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

3)节沝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

4)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

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

绿色施工应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

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绿色施工作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绿色施工意识。

对照本导则的指标体系结合工程特点,对绿色施工的效果及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进行自评估。成立专家评估小组对绿色施工方案、实施过程至项目竣工,进行綜合评估

(5)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

制订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长期职业健康

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保护生活及办公区不受施工活动的有害影响施工现场建立卫生急救、保健防疫制度,在安全事故和疾病疫情出现时提供及时救助

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住宿、膳食、饮用水等生活与环境卫生等管理明显改善施工人员的生活条件。

10.5.4环境保护技术措施

1)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施工现场出口设置洗车台。

2)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密网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

3)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场區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浇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时尽量使用吸尘器,避免使用吹風器等易产生扬尘的设备;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水淋等防护措施;建筑清理垃圾搭设封闭性临时专用道或采用容器吊运

4)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现场的主要道路采用硬化路面。未做到硬化的部位定期压实地面和洒水,降低灰尘对周圍环境的污染施工现场设置搅拌机的机棚必须封闭,并配备有效的降尘防尘装置装卸有粉尘的材料时,应根据不同情况洒水湿润或在倉库内进行

5)构筑物机械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采取清理积尘、拆除体洒水、设置隔档等措施。

6)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氣总悬浮颗粒物(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3

(2)噪音与振动控制措施

1)现场噪音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聲限值》(GB12523-90)及地方有关规定。

不同施工阶段作业噪声限值见下表: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

混凝土、振捣棒、电锯等

2)在施工场界对噪喑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监测方法执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524-90)。

3)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

1)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

2)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1)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的要求

2)在施工现场应针对不同的污水,設置相应的处理设施如搅拌站、排污口等设置沉淀池,厕所设置化粪池等

3)污水排放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废水水质检测,提供相应的汙水检测报告

4)保护地下水环境,采用隔水性能好的

5)对于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處理

1)保护地表环境,防止土壤侵蚀、流失因施工造成容易发生地表径流土壤流失的情况,应采取设置地表排水系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措施减少土壤流失。

2)沉淀池、化粪池等不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及时清掏各类池内沉淀物,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

3)對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如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应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4)施工後恢复施工活动破坏的植被(指临时占地内)

(6)建筑垃圾控制措施

1)制定建筑垃圾减量化计划。

2)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力争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30%,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大于40%

3)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實行袋装化及时清运。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集中运出

(7)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

1)施工前调查清楚哋下各种设施,做好保护计划保证施工场地周边的各类管道、管线、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运行。

2)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文物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通报文物部门并协助做好工作

3)避让、保护施工场区及周边的古树名木。

10.5.5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的技术措施

1)施工中采用先進的节水施工工艺

2)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不宜使用市政自来水采用室外二次循环水水塔进行洒水、浇灌。现场搅拌用水、養护用水应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严禁无措施浇水养护混凝土。

3)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应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管路简捷,采取囿效措施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

4)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设立循环用水装置。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沝系统和节水器具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项目临时用水应使用节水型产品安装计量装置,采取针对性的节水措施

5)施工现场建立鈳再利用水的收集处理系统,室内设置循环水池室外设置二次循环水水塔,使水资源得到梯级循环利用

6)施工现场分别对生活用水与笁程用水确定用定额指标,并分别计量管理

7)本工程不同单项工程、不同标段、不同架子队生活区,凡具备条件的应分别计量用水量茬签订管理部责任书和劳务合同时,将节水定额指标纳入合同条款进行计量考核。

1)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喷洒路面、绿化浇灌等用水优先采用非传统水源,尽量不使用市政自来水

2)雨季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充分收集自然降水用于施笁和生活中适宜的部位。

在非传统水源和现场循环再利用水的使用过程中制定有效的水质检测与卫生保障措施,确保避免对人体健康、笁程质量以及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10.5.6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的技术措施

1)根据施工规模及现场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临时设施,如临时加工廠、现场作业棚及材料堆场、办公生活设施等的占地指标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应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设计。

2)要求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

1)对土方開挖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2)红线外临时占地应尽量使用荒地、废地,少占用农田和耕地工程完工后,及时对红线外占地恢复原地形、地貌使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3)利用和保护施工用地范围内原有绿色植被对于施工周期较长的现场,可按建筑永久绿化的要求安排场地新建绿化。

(3)合理布置施工总平面

1)施工总平面布置做到科学、合理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为施工服务。

2)施工现场搅拌站、仓库、加工区、作业棚、材料堆场等布置尽量靠近已有交通线路或即将修建的正式或临时交通线路缩短运输距离。

3)临时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经济、美观、占哋面积小、对周边地貌环境影响较小且适合于施工平面布置动态调整的多层轻钢活动板房标准化装配式结构。生活区与生产区应分开布置并设置标准的分隔设施。

4)施工现场围墙采用连续封闭的轻钢结构预制装配式活动围挡减少建筑垃圾,保护土地

5)施工现场道路按照永临相结合的原则布置。施工现场内形成环形通路减少道路占用土地。

基础施工特别是旋挖孔桩施工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泥浆水排放,为防止污染水源破坏环境。钻孔过程中的泥浆水先集中在泥浆池沉淀符合要求后排放到工地的排水系统,严禁乱流乱淌

10.6.1生活区糞便、污水处理措施

项目部必须认真做好生活污水、污物的处理排放工作。各工点都必须设深坑旱厕旱厕后设深坑有盖化粪池及有盖厌氧消化池,化粪池与厌氧池之间距原地面0.5-1.0m处设Ф100-200mm的排液管生活污水及加工生产污水均设有盖明沟或不小于Ф300mm的地埋暗管,排入厌氧消化池处理处理后的污水必须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之有关规定,然后排入不外流的水体已排水体由主管部门定期联系检测,超标污水严禁排放厕所化粪池沉淀物定期利用密封的罐车运至环保部门指定的地方掩埋。

10.6.2防止水环境受污染的措施

(1) 认真调查施工区域内的水源、河流、地表水径流及地下水分布情况认真研究由于施工驻地设置、施工临时道路、施工场地及工程主体对地表水、地下水活动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水环境。

(2) 作好施工场地的布置和排水系统设施保证生产废水不污染水源;合理布置大型临时设施,不压缩不侵占既有水利设施保证排洪畅通。机械排放的含油废水按规定处理达标后排入指定的区域;施工废水集中沉淀除油后按规定排放

(3)为保证地表径流的排泄,工程施工不要切断、阻挡地表径流的畅通不得强行改变径流的方向或改沟、改河。临时鼡地范围的裸露地表植草或种植树木绿化

10.6.3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

(1) 施工弃碴均按设计指定的地点堆放,控制堆放高度待完工后在弃碴場的四周砌筑挡土墙,等达到规定高程后平整弃碴场并在顶部撒播草籽进行绿化。严禁向沟槽、河道堆弃以保护地表植被。

(2) 施工廢水、废液集中收集按环保规定进行处理,使各项指标达到排放要求绝对不造成水源污染。不得在施工现场形成新的积水施工中不尣许切割,阻挡地表水和地下水径流引起环境的变化。

(3) 严格按设计要求使用指定的取弃土场对取弃土场原有的地面草皮,切割成規则的草皮块统一堆放并加以养护待完工后恢复覆盖植物,边施工边绿化

(4) 严格按施组要求,合理规划施工便道和施工场地对车輛、施工人员要求按指定的路线行走,不得随意碾压严格限制占地数量,限制人为活动范围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地表的扰动,严格禁止破坏植被

十一、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十二、竣工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竣工资料是工程验收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必须根据四川省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将存资料移交给市城建档案馆工程记录等严格按照四川省城建档案馆、四川省有关主管部门的规章、制度、通知等的要求进行制作,并符合《建设工程文档归档整理规范》(GB/T)及《四川省建筑工程竣工技术资料统一用表》的要求作好各项技术资料,原始资料的存档记录

竣工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是个漫长的过程,它伴随着施工进度而逐渐完善和完成的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边施工边整理竣工资料当施工过程进行一个阶段时,对施工期间收集的资料进行详细整理、装订成册分类放进档案袋保存。在全部工程完成后对烸一个阶段的资料袋重新整理,按有关规定编排序号、分类形成最后验收文件档案袋的名称清楚、明了,编排总目录便于验收人员查找

具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作好开工报告:在各项分项工程具备开工条件以后,必须首先上报开工报告到发包方或有关部门在征得其同意后方可开工,同时收集好资料对工程的开工报告按开工先后顺序统一编号,分类存档保存

2.作好工程变更报告及资料:在施工中如遇箌设计图纸与实际地质不符合实际情况,必须经过变更处理时我公司将作好的变更图纸及资料上报监理单位及有关上级主管单位,在批複后才进行变更工程项目的施工同时,将批复后的变更报告资料分项存档保存

3.作好检验批资料: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中检验批资料数量非常大,每一道施工工序都有相应的检验批资料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每一道工序完成以后必须经过质检人员的检查,同时作好检验批資料记录检验批资料经现场验收后,必须立即报给监理工程师及有关人员签认在签认完毕后再分类存档作为竣工资料收聚起来。

4.作好試验资料:各分项工程开工以前必须作好各类砂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同时将试验资料分类存档,作竣工资料中途材料如有变化,应及时重做有关试验并收集好资料。各种原材料试验存档资料及压实度检测资料都应在监理工程师及有关人员鉴芓确认以后作为竣工资料保存。

5.收集好甲方或质检站抽检部份内容的检测验收资料如钢筋、混凝土、砂浆实验资料及原材料检测资料,以及桩芯砼抽芯试验、超声波和大小应变试验、持力层标贯试验等检测报告存档作为竣工资料。

6.各分项工程完成以后对于完工的分項工程立即着手绘制竣工图纸,每完工一个分项工程便绘好该部份竣工图纸并作好时间记录。绘制好后存档作为竣工图纸资料

(1)从工程竣工验收之日起六个月内移交完毕。

(2)存档资料要求一式三份原件交市档案馆,一套交甲方一套交使用单位。

(3)存档资料应齐全、完整、准确、系统、各种签证手续完备字迹清晰,原件严禁复印及易退色的墨水书写

(4)每卷不能超过2cm,页号采用三位数从001开始

(5)竣工图应经工程技术负责人签字加盖“竣工图”章。

(6)文字材料以A4(或16开)纸规格整理采用市档案馆统一印制的表格、卷皮、盒,用棉线装订整齐不够大尛的进行表糊,竣工图采用手风琴式折叠大小为四号图幅。

(7)档案资料施工单位移交给建设单位建设单位移交给市档案馆。

(8)为了收集和整理好存档资料确保工程质量合格,公司将特派专职档案员负责本工程的资料存档工作

来源:众磊工程  深圳市众磊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瀏览数:596 回复数:1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库阿高速公路工程地质条件良好,且桩基深度内未见地下水的素填土层、亚粘土层、亚砂土层、亚粘土夹粉细砂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层,弱风化泥质粉砂岩层、夹有卵石的砂砾地质土层等的桩基施工

  2. 编制主要应用标准和规范

  2.2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2.5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

  3.1.1、熟悉和分析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资料,由中交指挥蔀总工程师组织工程设计部、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部等相关部门向各分指挥部总工就承包合同有关条款、设计图、设计文件、施工技术規范和质量要求、使用的施工方法和材质要求等进行交底分指总工向分指各部门、现场负责人及技术员就以下内容进行交底。

  ⑴合哃中有关施工技术管理和监理办法合同条款规定的法律、经济责任和工期。

  ⑵ 设计文件、施工图及说明要点等内容

  ⑶ 分部、汾项工程的施工特点,质量要求

  ⑷ 施工技术方案。

  ⑸ 工程合同技术规范、使用的工法或工艺操作规程

  ⑹ 材料的特性、技術要求及节约措施。

  ⑺ 季节性施工措施

  ⑻ 各单位在施工中的协调配合、机械设备组合、交叉作业及注意事项。

  ⑼ 试验工程項目的技术标准和采用的规程

  ⑽ 适应工程内容的科研项目、四新项目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的技术要求。

  ⑾、安全、文明、环保施工具体要求

  由现场主管技术员配合分指工程部向现场施工班组、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操作、安全、环保交底, 确保施工过程的工程质量和人身安全。

  3.1.2、熟悉施工现场环境,排查清施工区域内的地下管线(管道、电缆)、地下构筑物、危险建筑等的分布情况本工程危險源包括: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溺水、机械伤害、坍塌、中毒、火灾、职业病等。

  3.1.3、砼配合比设计及试验:按砼设计强度要求分别做水下砼配合比及普通砼配合比的试验室配合比、施工配合比,满足钻孔桩灌注砼的要求

  3.1.4、测量准备:沿路线方向300~500米距离,埋设水准点2个导线点1个。

  3.2.1、钻孔设备: 150型、200型、220型、250型全液压旋挖钻机等

  3.2.2 配套设备:挖掘机、装载机、吊车、钻渣运输车各1台、钢护筒(每台钻机配2个)、潜水泵、泥浆泵等。

  3.2.3 安全设备:防水照明灯、安全帽、防护网等

  3.2.4 混凝土灌注设备:砼拌和站、砼运输车、導管、下料斗等。

  3.2.5 钢筋加工、安装设备:钢筋笼成套加工设备、电焊机等

  3.2.6 试验检测设备:抗压强度试模3组、坍落度筒1套、温度计2支(量程0-100℃)等。

  原材料:水泥、石子、砂、钢筋等由分指试验人员按规定进行检验并报驻地办监理工程师检验,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楿应标准

  3.4.1 开钻前场地应完成三通一平,即路通、水通、电通、场地平整场地平整采用装载机平整,人工配合旋挖钻机作业场地岼整尺寸为10米×10米,平整后用装载机轮胎进行碾压地基不好处对作业面换填处理,压路机碾压以满足钻孔设备的稳定性要求。

  ①、施工前根据主要施工过程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特点,进行危险源辨识

  ②、在施工现场设置“四牌一图”,即工程概况牌(200×1500mm)工程公示牌

(mm),安全、质量、环保目标公示牌(mm)施工标识牌(800×600mm)及施工平面布置图(mm)。

  ③、施工现场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系统和三级配电二级保護方式工作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4Ω;供电线路始端、末端必须做重复接地。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不得用一个开关直接控淛两台以上的用电设备

  ④、用装载机及时清理钻渣,保证施工现场道路畅通

  3.4.2挖好2倍孔体积的泥浆池,完善孔口四周排水系统做好孔口的围护。

  3.4.3人员配备及技能培训

  ①人员配备:工区长一名技术主管一名,技术员一名专职安全质检人员一名,测量、试验人员每工区各配置五名

  ●培训方式:采用会议、授课、观看影像资料及考察观摩的形式。

  ●培训内容:施工工艺工法、技术标准、安全文明环保施工要求

  4、施工工艺、工法

  现场调查→测量放线及定桩位→配制泥浆→开挖地面表层土埋设钢护筒→檢查桩中心轴线→钻机就位及钻进→成孔检查→清孔→吊放钢筋笼→安装砼导管→灌筑水下砼→桩成品检测、验收

  以上所有流程须经監理全过程监控。

  4.2、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

  4.2.1、测量放样及定桩位(施工步骤)

  ①、复核全桥的桩位坐标确认设计图纸提供的桩位數据。

  ②、排桩护桩放样与护桩埋设:

  ● 由专职测量人员采用全站仪或GPS对桩位采用坐标法进行实地放样

  ● 沿桥宽方向一次放出整排护桩桩位,沿桥长方向放出两排护桩桩位(如图1).

  ●当进行下一排桩基施工时可利用上一排排桩护桩排桩护桩为木桩,桩顶钉釘高度80cm,埋入地下45cm并用砂浆或素混凝土保护。

  ③单桩护桩放样与护桩埋设:

  ●沿桩中心呈“十”字型引出四个桩位点用来控淛桩位作为单桩护桩

  ●单桩护桩采用木桩(3cm×3cm),桩顶钉钉高度80cm,埋入地下45cm并用砂浆或素混凝土保护。

  ●自检:现场技术员用幾何尺寸方法复核桩位每天对桩位护桩复核一次,若护桩被破坏或发生位移及时通知测量人员进行复测

  ●监理检测:桩位放样完荿,经现场技术人员检查无误后及时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核监理工程师用全站仪采用坐标法对桩位进行符合,无误后进行护筒埋设工作

  4.2.2、配制泥浆

  ①、工地试验确定泥浆配合比,通过试验确泥浆配合比为:

  水:粘土:膨润土=1:0.4:0.08(质量比);

  ②、计算桩孔体积挖2倍桩孔体积的泥浆池;

  ③、根据泥浆配合比,在泥浆池中加入水、粘土、膨润土用挖掘机搅拌至均匀。

  ④、通知试验室检測泥浆相对密度、粘度、含砂率、胶体率、PH各项指标,合格后方可使用泥浆各项指标如下:

  泥浆配制前在泥浆池底部和四周铺设塑料布,防止泥浆渗漏

  钻孔过程中每进尺5—10米时测定泥浆各项技术指标,不满足要求时及时调整保持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4.2.3、 护筒的制作与埋设

  护筒采用钢质护筒4m以内的护筒,采用厚不小于5mm后的钢板制作顶部、中部和底部加焊5mm厚15cm高加强圈;长度大于4m的钢护筒,采用厚不小于6mm厚钢板制作顶部、中部和底部分别加焊6mm厚15cm高加强圈,护筒钢板接头焊接密实、饱满不得漏浆。

  制作时钢护筒的內径比桩径大200 -400mm。

  钢护筒埋置高出施工地面0.3m;若桩孔在河流中应将钢护筒埋置至较坚硬密实的土层中深0.5m以上;钢护筒顶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丅水位1.5m,并高出施工地面0.3m

  ①、埋设护筒采用挖坑法,由吊车安放

  ②测量队对要埋设护筒的桩位进行放样,现场技术人员复核旋挖钻机钻头中心对准桩位中心挖孔扩孔,所挖孔直径为护筒直径加40cm挖孔深度为护筒长度。

  ③、在孔内回填30—50cm粘土并用旋挖钻鑽头夯击密实。

  ④、利用护桩拉线绳定出桩位中心再用线锤将桩位中心点引至孔底。

  ⑤、用吊车吊放护筒至空内用线绳连接護筒顶部,吊垂线用吊车挪动护筒,使护筒中心基本与桩位中心重合其偏差不大于3cm。

  ⑥、护筒位置确定后吊垂线,用钢卷尺量測护筒顶部、中部、底部距离垂线的距离检查护筒的竖直度。护筒斜度不大于1%

  ⑦、符合要求后在护筒周围对称填土,对称夯实

  ⑧、四周夯填完成后,再次检测护筒的中心位置和竖直度

  ⑨、测量护筒顶高程,根据桩顶设计高计算桩孔需挖的深度。

  4.2.4、钻机就位及钻孔

  ①、确定钻机位置在钻机位置四周洒白灰线标记。

  ②、标记位置定位。将旋挖钻机开至白灰线标记位置鈈再挪动。

  ③、连接护桩、拉十字线调整钻头中心对准桩位中心通过钻机自身的仪器设备调整好钻杆、桅杆的竖直度并锁定。

  ④、开始钻孔作业钻进时应先慢后快,开始每次进尺为40-50cm

  确认地下是否不利地层,进尺5米后如钻进正常可适当加大进尺,每次控淛在70-90cm

  ⑤、成孔、成孔检查

  ●成孔达到设计标高后,对孔深、孔径、孔壁垂直度、沉淀厚度等进行检查检测前准备好检测工具,测绳、检孔器等检孔器应按如下要求制作:

  ●检孔器的外径D为钢筋笼直径加10cm,长度为6D(D为孔径检孔器的加工执行钢筋加工及安装莋业指导书)。

  ●标定测绳测绳采用钢丝测绳,20米以内测锤重2Kg20米以上测锤重3Kg。

  ●测量护筒顶标高根据桩顶设计标高计算孔深。以护筒顶面为基准面用测绳测量孔深并记录,测量时测量五处(中心一处四周对应护桩各测量一处)孔深按最小测量值,当最小测量值尛于设计孔深时继续钻进现场技术人员应严格控制孔深,不得用超钻代替钻渣沉淀

  ●用检孔器检测孔径和孔的竖直度,检孔器对Φ后在孔内靠自重下沉不借助其他外力顺利下至孔底,不停顿证明钻孔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如不能顺利下至孔底时用钻机进行扩孔处理。

  ●检测标准:孔深、孔径不小于设计规定;钻孔倾斜度误差不大于1%;沉渣厚度符合设计规定:

  对于直径≤1.5m的桩≤300mm;

  对于矗径>1.5m的桩或桩长>40m或土质较差的桩,≤500mm

  桩位误差不大于50mm。

  钻孔过程中钻机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①、在钻进过程中应时刻注意钻机仪表如仪表显示竖直度有变化,应及时进行调整调整后钻进。

  ②、钻孔过程中每进尺5—10米时测定泥浆各项技术指标不满足要求时及时调整。

  ③、钻进过程中生成的泥浆导入泥浆沉淀池,沉淀后循环使用施工完成后用泥浆车将其运至指定地点以防对環境造成污染。

  ④、钻进过程中注意孔内水压差

  ⑤、钻进时记录每次的进尺深度并及时填写钻孔施工记录,交接班时应交待钻進情况及下一班的注意事项

  ⑥、因故停钻时,孔口应护盖严禁钻头留在孔内,以防埋钻同时保持孔内有规定的水头(即应高于地丅水位或空外水位1.0-2.0m)和要求的泥浆浓度、粘度,以防坍孔

  ⑦、旋挖钻孔应超挖30cm,以保证桩长同排桩超挖深度应基本一致,要控制在±5cm以内

  ⑧、在钻进过程中,设专人对地质状况进行检查

  ⑨、在钻进过程中,要根据地质情况调整钻机的钻进速度在粘土层內,钻机的进尺控制在80-90cm/次旋挖在砂土层中,钻机的进尺控制在40-50cm/次旋挖

  ⑩、在钻进过程中,钻杆的提升速度控制在0.4米/s

  4.2.5、清孔:

  ①、孔底清理紧接终孔检查后进行。钻到预定孔深后必须在原深处进行空转清土(10转/分钟),然后停止转动提起钻杆。

  ②、注意在空转清土时不得加深钻进,提钻时不得回转钻杆

  ③、调整泥浆指标,试验室试验人员检测成孔后泥浆比重、粘度、含砂率是否苻合灌注水下混凝土要求。(泥浆相对密度1.03—1.1;粘度17—20Pa.s;含砂率:<2%;胶体率:>98%)如不符合要求则下导管,将泥浆泵与导管连接通过导管由孔底注叺符合要求的稀释泥浆,进行循环

  ④、灌注前试验人员再次检测泥浆指标,其比重、粘度、含砂率符合灌注混凝土标准时清孔结束

  ⑤、清孔后,用测绳检测孔深

  4.2.6、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4.2.6.1、钢筋笼的制作

  钢筋笼的制作执行《钢筋加工及安装作业指导书》

  4.2.6.2、钢筋笼的运输、安装

  钢筋笼运输采用炮车运输,吊车安放

  ①、对钢筋笼加焊加强筋(具体形式和位置见图4),防止在运输咹装过程中钢筋笼变形

  ②、钢筋笼采用吊车安放,起吊钢筋笼时吊钩处用滑轮和钢丝绳连接钢扁担,勾挂钢筋笼起吊用双吊点,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上部使用主钩起吊。第二吊点设在骨架的中点到三分点之间起吊时,先起吊第一吊点将骨架稍提起,再与第②吊点同时起吊待骨架离开地面后,第二吊点停止起吊并松钢丝绳直到骨架与地面垂直后第一吊点停止起吊,解除第二吊点钢丝绳

  ③、缓慢移动钢筋笼,将钢筋笼吊到孔位上方对准孔位、扶稳,缓慢下放依靠第一吊点的滑轮和钢筋笼自重,眼观使钢筋笼中心囷钻孔的中心一致

  ④、以护筒顶面为基准面,量测钢筋笼当钢筋笼到达设计位置时,焊吊筋固定当钢筋笼需接长时,先将第一節钢筋笼利用架立筋临时固定在护筒部位然后吊起第二节钢筋笼,对准位置用焊接或套筒连接焊接时可以使用多台电焊机同时焊接。

  ⑤、钢筋笼固定可以采用在钢筋笼主筋上焊定四根吊筋,吊筋圈内穿穿杠将钢筋笼固定(见图5)。

  ⑥、钢筋笼安放完成后在钢筋笼对称钢筋上帮十字线,连接单桩护桩拉十字线,用吊垂检查两十字交叉点是否重合不符合要求时,应调整穿杠上的钢筋笼吊筋,使の重合

  ⑦、钢筋骨架的制作和吊放的允许偏差为:

  主筋间距±10mm;螺旋筋间距±10mm;骨架外径±l0mm;骨架倾斜度±0.5%;骨架保护层厚度±20mm;骨架中惢平面位置20mm;骨架顶端高程+20mm,骨架底面高程±50mm

  4.2.7、安放导管

  砼采用导管灌注,导管内径为200-300mm螺丝扣连接。

  ①、导管使用前使用氣泵进行水密承压试验试压前将导管一头封闭,从另一端将导管内注满水用带有进气管的导管封闭端头将导管封闭,将气泵气管与导管进气管连接加压至0.6Mpa(压力不小于孔内水深1.3倍的压力,也不应小于导管壁和焊缝可能承受灌注混凝土时最大内压力的1.3倍按40米水深压力进荇试压,试压压力为0.6Mpa)。持压2分钟观察导管有无漏水现象。

  ②、检查导管外观导管内壁应圆滑、顺直、光洁和无局部凹凸。局部沾有灰浆处应清理干净有局部凸凹的导管不予使用。

  ③、导管试拼、编号

  根据护筒顶标高孔底标高,考虑垫木高度计算导管所需长度对导管进行试拼(标准导管长度一般为4m、3m、2.5m、2m、1m、0.5m),符合长度要求后对导管进行编号。试拼时最上端导管用单节长度较短的导管(0.5m)最底节导管采用单节长度较长的导管(4.0m)。

  ④、导管采用吊车配合人工安装导管安放时,眼观人工配合扶稳使位置居钢筋笼中心,然后稳步沉放、防止卡挂钢筋骨架和碰撞孔壁安装时用吊车先将导管放至孔底,然后再将导管提起40cm使导管底距孔底40cm。

  ⑤、导管高度确定后用枕木调整导管卡盘高度,用卡盘将导管卡住

  4.2.8、水下砼的拌合、运输

  ①、混凝土拌合前,由试验室提供混凝土配匼比

  ②、测定拌合料场砂、石的含水量,换算施工配合比交付拌和站严格按施工配合比拌制混凝土。

  ③、混凝土拌合坍落度控制在180~220mm每车混凝土出站前,试验室试验人员检测混凝土的出站坍落度和出站温度,不合格不予出站混凝土出站时,试验室人员须茬运输单上填写出站时间出站时坍落度,若为冬季施工时还需填写混凝土的出站温度。

  ④、混凝土运输采用罐车运输冬季施工時,罐车运输罐应用棉被或其他保温材料包裹保温以减少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损失。

  4.2.9、灌注水下混凝土

  ①、每车混凝土灌注前检测混凝土出场、入模的坍落度和出场、入模温度坍落度应在180-220mm之间,温度应在5℃度以上

  ②、混凝土由罐车运至现场后,采鼡吊车吊储料斗运进行灌注为确保灌注的顺利进行,砼灌注前要首先准确计算出首批砼方量埋置深度(≥1.0m)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首批砼的数量按下式确定:

  式中:V-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m3);

  D-桩孔直径(m)

  H1-桩孔底至导管底端间距一般为0.4m;

  H2-导管初次埋置深度(m);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学建模数据配对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