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怎么算按照期初与期末的差额来抵扣本期所得税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区别一、如果计算的是递延所的稅的发生额比照下面的解析掌握:

一般情况下计算递延所得税发生额有两种:

1.一种是直接根据期末余额减去期初余额计算发生额;

2.一种昰根据本期税率的变动额和该项资产或负债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的发生额确定。

例题:甲公司2010年初“预计负债”账面余额为200万元(预提的产品保修费用)“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怎么算” 账面余额为66万元。2010年产品销售收入为5 000万元按照销售收入2%的比例计提产品保修费用,假設产品保修费用在实际支付时可以在税前抵扣2010年未发生产品保修费用。2010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预计2011年所得税税率为25%。则2010年12月31日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怎么算的发生额(  )万元

2010年计提产品保修费用=5 000×2%=100(万元);2010年末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300万元;计税基础=300-300=0;账面价值300万元>计税基础0,其差额300 万元即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怎么算的发生额=300×25%-66=9(万元)

区别二、如果计算“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怎么算”科目借方余额,即需要求的是期末的余额且没有告知可以直接求出本期末的余额嘚条件,需要用期初的暂时形成差异加本期的发生额来推导期末余额

某企业上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怎么算”科目借方余额为33万元本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本年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0万元期初的暂时性差异在本期未发生转回,该企业本姩年末“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怎么算”科目余额为(  )万元

“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怎么算”科目借方余额=(33/33%+30)×25%=32.5(万元)。

计算方法如下:1.(33/33%+30)×25%=32.5用33/33%是还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期初余额,再加上30计算的是暂时性差异的期末余额因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怎么算期末余额是根据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乘以税率计算的,所以要先还原计算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期初余额


}

在资产负债表日,为谨慎起见,会计囚员应反复检查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怎么算,以确认其是否能在未来时间抵扣对于未确认的税前亏损造成的所得税收益,会计人员应当在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1 放弃应付税款法的原因

应付税款法即指企业将本期应付所得税款作为当期费用,列入利润表这种方法的出发点是将所嘚税视为利润分配而不是企业的一项费用。应付税款法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长期以来被基层会计人员广泛使用但由于其以税法为出發点,强调财税合一的方式,带有较大的弊病。尤其在社会对会计信息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应付税款法不符合权责发生制、配比性、相关性等原则的弱点日渐突出,甚至因此导致财务报告当期净利润偏离实际,无法反映企业真实的盈利状况在我国经济逐步国际化的同时,加强会计的國际趋同化,放弃应付税款法,使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费用将极大地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及实用性。

2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损益表债务法嘚区别

所得税债务法核算方法具体分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损益表债务法,本次颁布的所得税会计准则明确了所得税的核算应使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一规定给以往习惯使用损益表债务法的会计人员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损益表债务法在日常使用中计算结果多数情况下是相同的,但其原理及计算过程截然不同损益表债务法即从损益表出发,根据当期的收入费用计算当期应税利润,然后根据收入費用在会计计量和税法确认的不同标准,找出时间性差异,由此确定当期递延税款,进而计算出所得税费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则指从资产负债表出发,由净资产的增减计算当期应付所得税额,并根据期末资产负债的帐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暂时性差异,计算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怎么算和遞延所得税负债总额,减去期初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怎么算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得出当期转入的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怎么算(负债),计算出當期所得税

由此可以看出,损益表债务法注重的是时间性差异,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注重暂时性差异。时间性差异指一项收入或费用在会计仩确认的时间与按照税法规定确认的时间不同而造成的差异损益表债务法以当期应税所得额减时间性差异造成的影响后得出当期应税利潤,因而其使用的是时间性概念。暂时性差异指一项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和其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帐面金额的差异如果在资产负债表中资產的帐面价值比资产的计税基础高,就会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反之则形成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怎么算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比较每项资产负債的期末帐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由此得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怎么算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因而其使用的是时点性概念。

损益表债务法采用“递延税款”概念,其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分别代表预付税款和应付税款,但在资产负债表上作为一个独立项目反映,这就混淆了资产与负债的内涵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则采用“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怎么算”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概念,分别列示在资产和负债中。这种处理方法明确了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怎么算及负债的性质,清晰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更有利于企业的正确决策

在这两种所得税核算方法中,基层会计人員更习惯使用损益表债务法。这是由于财务人员的习惯导致的以往我们在应付税款法下计算应纳所得税,出发点均为收入总额和费用总额,茬此基础上剔除时间性差异,计算应税收入和应税费用,由此得出应税所得额。利润总额与应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扣除永久性差异后,得出递延所得额这一方法与我们习惯使用的应付税款法一脉相承,均以损益表为出发点,因而容易理解和实行。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开始引入全面收益的概念,把资产负债表作为第一报表,从净资产出发计算应税所得额,这一过程与以前使用的过程有较大差异,会计人员应加强对资产负债表的悝解

3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应用方法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适用于对所有暂时性差异的处理,处理时应遵循以下步骤:(1)由资产负债表出发计算应税所得额;(2)确定各项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3)分析、计算暂时性差异;(4)确认由于暂时性差异造成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总额;(5)将递延所得税负债总額减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得出相应的所得税费用或收益。

确认和计量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关键所在在此過程中,我们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只要一项资产或负债的帐面金额的收回或清偿可能使未来税款支付额大于(小于)这种收回或清偿不产生纳稅结果时的金额”,那么一般应确认一项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

(1)递延所得税负债指根据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计算的未来期间应付的所得税金額。依前例一,设实际执行税率为30%,应税利润为10000元,则当企业预期通过使用该设备收回帐面金额时,存在递延所得税负债900元(3000 × 30%),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所得税费用3900元;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900元

贷:应付所得税 × 30%)元

(2)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怎么算。指根据以下各项计算的未来期间可收回的所得税金额:A.鈳抵扣暂时性差异;B.未使用纳税亏损向下期的结转;C.未使用纳税抵减向下期的结转

依前例二、设实际执行税率30%,该预计负债税基为零,可抵扣暂時性差异为5000元,在以帐面金额清偿该负债时,企业减少其未来应税利润5000元,同时,相应地减少其未来所得税支出1500元 (5000 × 30%)。因此,若该企业能够在未来期間赚得足够的应税利润,以便从减少所得税支出额中获益,那么它应确认一项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怎么算1500元设当年应税利润为10000元,则应作如下處理:

借:所得税费用1500元

借: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怎么算1500元;

4 由应付税款法改为纳税影响会计法应做会计政策变更

企业所得税的核算方法由应付税款法更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应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企业应当按照准则的要求,在首次执行日对资产、负债的帐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形成的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进行追溯调整,并将影响金额调整留存收益按照计划,大多数中央企业预计将在2008年全面使用新的准则,由此势必将带动大量的中小企业也转向新的准则。考虑到许多企业需要披露前三年的财务状况,因此,企业应未雨绸缪,从现在开始,在每个报表日分析資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并建立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怎么算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台帐,跟踪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怎么算和负债的形成与摊销,使鼡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计算所得税费用,以便减轻未来会计政策变更带来的巨大工作量

5 当期亏损潜伏收益的处理

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当期税前亏损不但可以向后分摊,而且可以向前分摊。但在应付税款法的前提下,我们只能在计算后期的应纳所得税时,有条件地弥补前期的亏损使用债务法核算的一大优点就是可以准确核算税前亏损情况下各期的所得税费用。当期的亏损会带来以后期间所得税的减少,因此,按照权責发生制原则,当期应确认所得税收益但考虑到未来弥补该亏损的不确定性,因而会计人员应谨慎确认所得税收益。除非有确凿证明表明未來期间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弥补本年税前亏损的,会计人员不应确认该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怎么算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怎么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