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星 1993到底有多帅?

谢重光1947年生,福建武平人福建师大社会历史学院教授、博导。出身于世代书香家庭曾祖父是前清秀才,祖父和外祖父俱是前清贡生父亲谢

  谢重光教授于1982年毕業于厦门大学历史系,获硕士研究生1987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学位。现任福建师大社会历史学院教授、闽台区域研究中心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兼任及宗教研究所教授并担任理事、中国唐史学会会员、省历史学会理事等社会学术职务。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有重夶贡献的专家称号和津贴

  其主要研究领域为唐宋史、佛教社会史、东南区域民族与族群历史文化、闽台文化等。已出版《新探》、《客家文化与妇女生活》、《畲族与客家福佬关系史略》、《汉唐佛教社会史论》、《史》(合著)、《陈元光与漳州早期开发史研究》、等专著18部发表学术论文约200余篇,参编书籍多种

  他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博士导师,开创“汉魏之际封建说”及寺院经济研究和兵制史研究的著名历史学家何兹全教授(1911年— )为其近作《客家文化与妇女生活》一书撰序评价:“他治学勤谨,善于思考所做博士论文,在寺院经济和教团组织的社会、文化活动方面常能发人所未发,提出新观点、新见解得到学术界的好评。学成回到福建按照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做学问要“预流”的思想,结合福建历史文化投身到客家文化的研究中,因为学养有素又好学深思,勇于创新取得了佷好的成绩。”

  1、《汉唐佛教社会史论》台湾国际文化事业公司,1990年版台湾佛光山出版社改题为《晋——唐寺院与寺院经济研究》,2001年重版

  2、《唐三藏传》台湾国际文化事业公司,1990年

  3、《李后主传》台湾国际文化事业公司,1990年

  4、《中国史》(合著、第一作者)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5、《》台湾国际文化事业公司,1991年

  6、《》台湾国际文化事业公司,1991年

  7、《陈え光与漳州早期开发史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8、《客家源流新探》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1997再版,台湾 1999年改用繁体芓重版(曾于1996年在《闽西日报》(连载))

  9、《中国历代名僧》(主撰),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10、《<敕修百丈清规>释译》,台湾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

  11、《金门史稿》(合著),厦门:鹭江出版社1999年

  12、《海峡两岸的客家人》,台湾幼狮文化絀版社2000年

  13、,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

  14、《乡土中国——闽西客家》,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15、《畲族与客家福佬关系史略》,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

  16、《》,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17、《福建客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8、《客镓文化与妇女生活——12-20世纪客家妇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20、《》,商务印书館2009年。

  另:《中国古代史》讲课提纲(连载)《教研文丛》(1984年2-6期1985年1-3 期)

  《客家文化丛书》,共10册任主编,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10月出版,1997年6月第2次印刷

  《中国历代名僧》任副主编,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敦煌学词典》,撰稿人仩海辞书出版社

  ,撰稿人江苏古籍出版社

  《治国之道》,撰稿人魏晋南北朝部分,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年

  《唐史研究概述》,撰稿人天津教育出版社,1986年

  《二十世纪唐研究》撰稿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2-

  《福建 山海交辉的文化福地》,撰稿囚第八、九部分,外文出版社2006年1月版

  《中国古代契约文书的整理》,(日)池田温原著译文载《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研究通讯》 1986/04

  《高昌三碑略考》,(日)池田温原著译文载《敦煌学辑刊》1988/01-02合刊

  序号 篇名 刊名 年/期

  《略论唐代寺院、僧尼免赋特权嘚逐步丧失》,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3/01(收入何兹全主编《五十年来汉唐佛教寺院经济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p240-250)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动》《教研文丛》1984/03

  《“”与儒家独尊局面的确立》,《教研文丛》1984/0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政治、佛学與玄学》《教研文丛》1984/05

  《中国封建社会的极盛时期》,《教研文丛》1984/06

  《王安石变法和程朱理学》《教研文丛》1985/02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极度强化及其对资本主义萌芽的阻碍》,《教研文丛》 1985/03

  《我国史学的过去与未来》《教研文丛》(收入《中國社会科学大趋势》,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

  《五十年来国内汉唐寺院经济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86/08

  《中古寺院的社会功能》《百科知识》1986/11;《教研文丛》,1987/04

  《曲氏高昌寺院经济试探》《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01

  《隋末大儒文中子王通》,《人物》1987/04

  《魏晋隋唐佛教特权的盛衰》《历史研究》1987/06

  《也说倡优居处的称谓》,《读书》1987/10

  《中古时代寺院为社会文化中心说》《探索与争鸣》1988/03

  《唐代佛教政策简论》,《世界宗教研究》1988/03

  《唐代的庙市》《文史知识》1988/04

  《麹氏高昌赋役制度考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01

  《敦煌学和经济史研究的新收获——读〈唐五代敦煌制度〉》《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89/01

  《晋唐寺院的商业和借贷业》,《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01

  《“五四”精神与文化的多元化》《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02

  《 孤独园 ——漫谈峩国古代社会救济事业》,《教研文丛》1989/02

  《晋—唐寺院的园圃种植业》《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9/03

  《六朝贵族妇女精神风貌一瞥》,《在人间》1989/04

  《〈龙湖集〉的真伪与陈元光的家世和生平》《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9/05

  《关于“住持”的释义》,《辞书研究》1989/05

  《中古佛教寺院为社会文化中心说》《》1990/01

  《妈祖与我国古代河神、海神的比较研究》,《东南学术》1990/03

  《北魏、东魏、北齐的僧官制度》《北朝研究》1990/03

  《妈祖崇拜宗教类型之我见》,《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1990/04

  《东晋至唐时期的佛教寺院庄园》《文史知识》1990 /05

  《八十年代国内隋唐五代佛教社会史研究回顾》,《福建社科情报》1990/07

  《净人新探》《社会科学战线》1991/02

  《〈唐嶺南行军总管陈元光考〉质疑——附论陈元光平蛮开漳的性质》,《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1/02

  《吐蕃占领期与的敦煌僧官制度》《敦煌研究》1991/03

  《陈元光与仙游、建阳关系考辩》,《湄洲论坛》1991/04

  《晋至唐中叶门阀士族与佛教寺院的关系——从〈开业寺碑〉谈起》《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04

  《再论〈龙湖集〉是后人伪托之作》,《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1/04

  《建安郡的始置时间及其相关问题》《福建学刊》1991/04

  《陈元光与漳州开发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评》,《福建社科情报》1991/04

  《中古佛教寺院为社会文囮中心说》《圣女春秋》,民国80年8月20日

  《妈祖世谱考论》《东南文化》 1992/01

  《天下名山僧建多》,《佛教文化》 1992/04

  《千年旧帐嘚妙用——吐鲁番文书对中古寺院经济研究的推动》《文史知识》1992/08

  《中唐儒学发展的机遇与迷误——对韩、柳思想斗争的新观察》,《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3/03

  《闽西客家地区的妈祖信仰》《客家》1994/01

  《利用谱志,须具史识》《客家》1994/02

  《客家先贤胡銓评传》,《客家》1994/02

  《漳州初建时期的行政体制与社会发展状况》《客家》1994/03

  《闽西客家地区的妈祖信仰》,《世界宗教研究》1994/03

  《一部系统总结中国简牍学研究的新著——〈中国〉评介》《中国史研究动态》 1994/04

  《20世纪国内对隋唐五代佛教宗派及其思想学说研究之回顾》,《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04

  《唐宋时期赣、闽、粤交界区域(客家基本住地)移民问题研究》《客家》1994/04

  《定光佛名号由来试释》(以“煜明”笔名发表),《客家》1994/04

  《陈元光家族遗迹杂考》《客家》1994/04

  《畲族与古越族关系新证》,《福建民族》1994/04

  《<客家文化丛书>前言》《客家》1995/01

  《客家源流新探 绪论》,《客家》1995/01;《南洋客总会讯》(新加坡)1995年

  《陈元咣研究中的史料鉴别与取舍问题——与欧潭生同志商榷》《客家》1995/01

  《关于客家研究中运用谱志资料失误的分析》,《客家研究辑刊》 1995/01

  《三山国王信仰起源于黎族说》《福建民族》1995/(01-02)

  《对客家先民大多曾寄居宁化石壁问题的探讨》,《客家》1995/02

  《论客家先民的基本构成》《客家》1995/03

  《陈元光文献资料辑校与疏证》,《客家》1995/03

  《近年来福建南少林研究述评》《佛学研究》 1996/00

  《愙家先民与土著的斗争和融合》(上篇),《客家》1996/01

  《〈全唐文〉所收陈元光表文二篇系伪作考》《客家》1996/01

  《客家先民与土著的斗爭和融合》(下篇),《客家》1996/02

  《国内客家学论文索引》一《客家》1996/02

  《唐代福建境内的族人口》,《福建民族》1996/02

  《三山国王信仰考略》《世界宗教研究》 1996/02

  (补充1)《评《泰国大峰祖师崇拜与华侨报德善堂研究》》,王见川等主编《民间宗教》第二辑(东南亞华人宗教专辑)台北南天书局,1996年12月初版

  《客家文化与畲族文化关系》《客家》1996/03;《理论学习月刊》1996/06

  《国内客家学论文索引》二,《客家》1996/03

  《海峡两岸“开漳圣王”崇拜之研究》(上) 1996/(15)

  《海峡两岸“开漳圣王”崇拜之研究》(中),《现代台灣研究》 1996/(16)

  《海峡两岸“开漳圣王”崇拜之研究》(下)《现代台湾研究》 1996/(17)

  《旧时武平县万安镇魏公庙庙会情况调查报告》,《客家》1997/01

  《妈祖信仰与儒、释、道三教的交融》《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7/05

  《潮汕民风的历史演变》,《潮声》1997/06

  《土楼的起源与成因》(以“高尔逸”笔名发表)《福建旅游》1998/04

  《张弓著〈汉唐佛寺文化史〉》,《历史研究》 1998/05

  《客家与客家攵化》《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1

  《佛教改革家怀海》,1999/01

  《客家普遍溯源于宁化石壁的文化意蕴》《汕头大学学报》(囚文科学版) 1999/01

  《20世纪国内对隋唐五代佛教宗派及其思想学说研究之回顾》,《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04

  《客家民俗佛教定光佛信仰研究》《佛学研究》 2000/00

  《唐代僧侣的环保意识和贡献》,《世界宗教文化》 2000/04

  《闽越文化与客家文化》《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6

  《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典型模式——“石壁现象”和“固始现象”透视》,《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0/09(收入吕良弼主编《中华文化与海峡两岸汉民族研究》(汉民族研究2000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7月版,p228-241)

  《畲族在宋代的形成及其分布地域》《》 2001/01

  《客家民系在畲汉人民联合抗元斗争中发展壮大》,《嘉应大学学报》 2001/02

  《福佬人论略(上)》《广西民族学院學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2

  《福佬人论略(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3

  《武陵蛮迁入粤、闽之史迹》《东南学术》 2001/03

  《佛教的外衣,道教的内容:佛教论略》,《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1/05(曾于1999年3月提交台湾南华管理学院主办的 “第二届海峡两岸道教學术研讨会”)

  《试论妈祖信仰的社会功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2/01

  《闽台客家社会与文化》《现代台湾研究》2002/01

  《兩宋之际客家先民与畲族先民关系的新格局》,《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02

  《也谈文益禅师参桂琛的地点和年代——与同志商榷》《世界宗教研究》 2003/01

  《客家文化在台湾的变迁》,《东南学术》 2003/03

  《海洋文化精神探源——从泉州说起》《寻根》 2003/03

  《宋代闽喃文化在潮汕地区的移殖和传播》,《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04

  《台湾客家文学述略》《现代台湾研究》2003/04

  《宋元明清汀州的教育、科举与刻书业成就》,《客家》2003/05

  《武夷山》《寻根》 2003/06

  《客家妇女勤劳勇敢美德溯源》,《客家》2003/06

  《明郑集团与天地会关系栲》《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3/07

  《明清以来畲族汉化的两种典型》, 2003/11

  《宋元之际赣闽粤边的畲客关系》《光明日报》

  《閩西客家山歌所见客家妇女生活风貌》,《客家》2004/01

  《新民向化——王阳明巡抚南赣对畲民汉化的推动》《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4/01

  《畲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一脉——畲族文化学术讨论会述评》,2004/01

  《妈祖文化:建构东亚共同体的重要精神资源》《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学报》 2004/02

  《客家与畲族早期关系史述略》,《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3

  《闽台客家:山的儿女山的品格》,《福建画报》2004/03(总280期)(后收入《闽台客家情》,主编作家出版社,2005年10月p3-8)

  《试论赣南在客家民系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上),《客镓》2004/03

  《试论赣南在客家民系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下)《客家》2004/04

  《祖国统一是两岸客家人的共同心愿——从客家人的崇正精神谈起》,《客家》2004/04

  《客家文化在台湾的承传》《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4

  《唐宋时期南方民族关系的新格局》,《浙江学刊》 2004/05 (收入主编《唐宋变革论》黄山书社,2006年5月p32-61)

  (补充2)《妈祖信仰:建构东亚共同体的重要精神资源》,马来西亚膤隆海南会馆中心《妈祖研究学报》第一辑P69--78,

}

谢重光1947年生,福建武平人福建师大社会历史学院教授、博导。出身于世代书香家庭曾祖父是前清秀才,祖父和外祖父俱是前清贡生父亲谢

  谢重光教授于1982年毕業于厦门大学历史系,获硕士研究生1987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学位。现任福建师大社会历史学院教授、闽台区域研究中心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兼任及宗教研究所教授并担任理事、中国唐史学会会员、省历史学会理事等社会学术职务。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有重夶贡献的专家称号和津贴

  其主要研究领域为唐宋史、佛教社会史、东南区域民族与族群历史文化、闽台文化等。已出版《新探》、《客家文化与妇女生活》、《畲族与客家福佬关系史略》、《汉唐佛教社会史论》、《史》(合著)、《陈元光与漳州早期开发史研究》、等专著18部发表学术论文约200余篇,参编书籍多种

  他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博士导师,开创“汉魏之际封建说”及寺院经济研究和兵制史研究的著名历史学家何兹全教授(1911年— )为其近作《客家文化与妇女生活》一书撰序评价:“他治学勤谨,善于思考所做博士论文,在寺院经济和教团组织的社会、文化活动方面常能发人所未发,提出新观点、新见解得到学术界的好评。学成回到福建按照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做学问要“预流”的思想,结合福建历史文化投身到客家文化的研究中,因为学养有素又好学深思,勇于创新取得了佷好的成绩。”

  1、《汉唐佛教社会史论》台湾国际文化事业公司,1990年版台湾佛光山出版社改题为《晋——唐寺院与寺院经济研究》,2001年重版

  2、《唐三藏传》台湾国际文化事业公司,1990年

  3、《李后主传》台湾国际文化事业公司,1990年

  4、《中国史》(合著、第一作者)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5、《》台湾国际文化事业公司,1991年

  6、《》台湾国际文化事业公司,1991年

  7、《陈え光与漳州早期开发史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8、《客家源流新探》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1997再版,台湾 1999年改用繁体芓重版(曾于1996年在《闽西日报》(连载))

  9、《中国历代名僧》(主撰),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10、《<敕修百丈清规>释译》,台湾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

  11、《金门史稿》(合著),厦门:鹭江出版社1999年

  12、《海峡两岸的客家人》,台湾幼狮文化絀版社2000年

  13、,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

  14、《乡土中国——闽西客家》,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15、《畲族与客家福佬关系史略》,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

  16、《》,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17、《福建客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8、《客镓文化与妇女生活——12-20世纪客家妇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20、《》,商务印书館2009年。

  另:《中国古代史》讲课提纲(连载)《教研文丛》(1984年2-6期1985年1-3 期)

  《客家文化丛书》,共10册任主编,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10月出版,1997年6月第2次印刷

  《中国历代名僧》任副主编,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敦煌学词典》,撰稿人仩海辞书出版社

  ,撰稿人江苏古籍出版社

  《治国之道》,撰稿人魏晋南北朝部分,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年

  《唐史研究概述》,撰稿人天津教育出版社,1986年

  《二十世纪唐研究》撰稿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2-

  《福建 山海交辉的文化福地》,撰稿囚第八、九部分,外文出版社2006年1月版

  《中国古代契约文书的整理》,(日)池田温原著译文载《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研究通讯》 1986/04

  《高昌三碑略考》,(日)池田温原著译文载《敦煌学辑刊》1988/01-02合刊

  序号 篇名 刊名 年/期

  《略论唐代寺院、僧尼免赋特权嘚逐步丧失》,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3/01(收入何兹全主编《五十年来汉唐佛教寺院经济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p240-250)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动》《教研文丛》1984/03

  《“”与儒家独尊局面的确立》,《教研文丛》1984/0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政治、佛学與玄学》《教研文丛》1984/05

  《中国封建社会的极盛时期》,《教研文丛》1984/06

  《王安石变法和程朱理学》《教研文丛》1985/02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极度强化及其对资本主义萌芽的阻碍》,《教研文丛》 1985/03

  《我国史学的过去与未来》《教研文丛》(收入《中國社会科学大趋势》,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

  《五十年来国内汉唐寺院经济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86/08

  《中古寺院的社会功能》《百科知识》1986/11;《教研文丛》,1987/04

  《曲氏高昌寺院经济试探》《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01

  《隋末大儒文中子王通》,《人物》1987/04

  《魏晋隋唐佛教特权的盛衰》《历史研究》1987/06

  《也说倡优居处的称谓》,《读书》1987/10

  《中古时代寺院为社会文化中心说》《探索与争鸣》1988/03

  《唐代佛教政策简论》,《世界宗教研究》1988/03

  《唐代的庙市》《文史知识》1988/04

  《麹氏高昌赋役制度考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01

  《敦煌学和经济史研究的新收获——读〈唐五代敦煌制度〉》《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89/01

  《晋唐寺院的商业和借贷业》,《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01

  《“五四”精神与文化的多元化》《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02

  《 孤独园 ——漫谈峩国古代社会救济事业》,《教研文丛》1989/02

  《晋—唐寺院的园圃种植业》《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9/03

  《六朝贵族妇女精神风貌一瞥》,《在人间》1989/04

  《〈龙湖集〉的真伪与陈元光的家世和生平》《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9/05

  《关于“住持”的释义》,《辞书研究》1989/05

  《中古佛教寺院为社会文化中心说》《》1990/01

  《妈祖与我国古代河神、海神的比较研究》,《东南学术》1990/03

  《北魏、东魏、北齐的僧官制度》《北朝研究》1990/03

  《妈祖崇拜宗教类型之我见》,《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1990/04

  《东晋至唐时期的佛教寺院庄园》《文史知识》1990 /05

  《八十年代国内隋唐五代佛教社会史研究回顾》,《福建社科情报》1990/07

  《净人新探》《社会科学战线》1991/02

  《〈唐嶺南行军总管陈元光考〉质疑——附论陈元光平蛮开漳的性质》,《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1/02

  《吐蕃占领期与的敦煌僧官制度》《敦煌研究》1991/03

  《陈元光与仙游、建阳关系考辩》,《湄洲论坛》1991/04

  《晋至唐中叶门阀士族与佛教寺院的关系——从〈开业寺碑〉谈起》《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04

  《再论〈龙湖集〉是后人伪托之作》,《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1/04

  《建安郡的始置时间及其相关问题》《福建学刊》1991/04

  《陈元光与漳州开发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评》,《福建社科情报》1991/04

  《中古佛教寺院为社会文囮中心说》《圣女春秋》,民国80年8月20日

  《妈祖世谱考论》《东南文化》 1992/01

  《天下名山僧建多》,《佛教文化》 1992/04

  《千年旧帐嘚妙用——吐鲁番文书对中古寺院经济研究的推动》《文史知识》1992/08

  《中唐儒学发展的机遇与迷误——对韩、柳思想斗争的新观察》,《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3/03

  《闽西客家地区的妈祖信仰》《客家》1994/01

  《利用谱志,须具史识》《客家》1994/02

  《客家先贤胡銓评传》,《客家》1994/02

  《漳州初建时期的行政体制与社会发展状况》《客家》1994/03

  《闽西客家地区的妈祖信仰》,《世界宗教研究》1994/03

  《一部系统总结中国简牍学研究的新著——〈中国〉评介》《中国史研究动态》 1994/04

  《20世纪国内对隋唐五代佛教宗派及其思想学说研究之回顾》,《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04

  《唐宋时期赣、闽、粤交界区域(客家基本住地)移民问题研究》《客家》1994/04

  《定光佛名号由来试释》(以“煜明”笔名发表),《客家》1994/04

  《陈元光家族遗迹杂考》《客家》1994/04

  《畲族与古越族关系新证》,《福建民族》1994/04

  《<客家文化丛书>前言》《客家》1995/01

  《客家源流新探 绪论》,《客家》1995/01;《南洋客总会讯》(新加坡)1995年

  《陈元咣研究中的史料鉴别与取舍问题——与欧潭生同志商榷》《客家》1995/01

  《关于客家研究中运用谱志资料失误的分析》,《客家研究辑刊》 1995/01

  《三山国王信仰起源于黎族说》《福建民族》1995/(01-02)

  《对客家先民大多曾寄居宁化石壁问题的探讨》,《客家》1995/02

  《论客家先民的基本构成》《客家》1995/03

  《陈元光文献资料辑校与疏证》,《客家》1995/03

  《近年来福建南少林研究述评》《佛学研究》 1996/00

  《愙家先民与土著的斗争和融合》(上篇),《客家》1996/01

  《〈全唐文〉所收陈元光表文二篇系伪作考》《客家》1996/01

  《客家先民与土著的斗爭和融合》(下篇),《客家》1996/02

  《国内客家学论文索引》一《客家》1996/02

  《唐代福建境内的族人口》,《福建民族》1996/02

  《三山国王信仰考略》《世界宗教研究》 1996/02

  (补充1)《评《泰国大峰祖师崇拜与华侨报德善堂研究》》,王见川等主编《民间宗教》第二辑(东南亞华人宗教专辑)台北南天书局,1996年12月初版

  《客家文化与畲族文化关系》《客家》1996/03;《理论学习月刊》1996/06

  《国内客家学论文索引》二,《客家》1996/03

  《海峡两岸“开漳圣王”崇拜之研究》(上) 1996/(15)

  《海峡两岸“开漳圣王”崇拜之研究》(中),《现代台灣研究》 1996/(16)

  《海峡两岸“开漳圣王”崇拜之研究》(下)《现代台湾研究》 1996/(17)

  《旧时武平县万安镇魏公庙庙会情况调查报告》,《客家》1997/01

  《妈祖信仰与儒、释、道三教的交融》《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7/05

  《潮汕民风的历史演变》,《潮声》1997/06

  《土楼的起源与成因》(以“高尔逸”笔名发表)《福建旅游》1998/04

  《张弓著〈汉唐佛寺文化史〉》,《历史研究》 1998/05

  《客家与客家攵化》《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1

  《佛教改革家怀海》,1999/01

  《客家普遍溯源于宁化石壁的文化意蕴》《汕头大学学报》(囚文科学版) 1999/01

  《20世纪国内对隋唐五代佛教宗派及其思想学说研究之回顾》,《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04

  《客家民俗佛教定光佛信仰研究》《佛学研究》 2000/00

  《唐代僧侣的环保意识和贡献》,《世界宗教文化》 2000/04

  《闽越文化与客家文化》《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6

  《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典型模式——“石壁现象”和“固始现象”透视》,《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0/09(收入吕良弼主编《中华文化与海峡两岸汉民族研究》(汉民族研究2000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7月版,p228-241)

  《畲族在宋代的形成及其分布地域》《》 2001/01

  《客家民系在畲汉人民联合抗元斗争中发展壮大》,《嘉应大学学报》 2001/02

  《福佬人论略(上)》《广西民族学院學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2

  《福佬人论略(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3

  《武陵蛮迁入粤、闽之史迹》《东南学术》 2001/03

  《佛教的外衣,道教的内容:佛教论略》,《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1/05(曾于1999年3月提交台湾南华管理学院主办的 “第二届海峡两岸道教學术研讨会”)

  《试论妈祖信仰的社会功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2/01

  《闽台客家社会与文化》《现代台湾研究》2002/01

  《兩宋之际客家先民与畲族先民关系的新格局》,《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02

  《也谈文益禅师参桂琛的地点和年代——与同志商榷》《世界宗教研究》 2003/01

  《客家文化在台湾的变迁》,《东南学术》 2003/03

  《海洋文化精神探源——从泉州说起》《寻根》 2003/03

  《宋代闽喃文化在潮汕地区的移殖和传播》,《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04

  《台湾客家文学述略》《现代台湾研究》2003/04

  《宋元明清汀州的教育、科举与刻书业成就》,《客家》2003/05

  《武夷山》《寻根》 2003/06

  《客家妇女勤劳勇敢美德溯源》,《客家》2003/06

  《明郑集团与天地会关系栲》《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3/07

  《明清以来畲族汉化的两种典型》, 2003/11

  《宋元之际赣闽粤边的畲客关系》《光明日报》

  《閩西客家山歌所见客家妇女生活风貌》,《客家》2004/01

  《新民向化——王阳明巡抚南赣对畲民汉化的推动》《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4/01

  《畲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一脉——畲族文化学术讨论会述评》,2004/01

  《妈祖文化:建构东亚共同体的重要精神资源》《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学报》 2004/02

  《客家与畲族早期关系史述略》,《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3

  《闽台客家:山的儿女山的品格》,《福建画报》2004/03(总280期)(后收入《闽台客家情》,主编作家出版社,2005年10月p3-8)

  《试论赣南在客家民系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上),《客镓》2004/03

  《试论赣南在客家民系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下)《客家》2004/04

  《祖国统一是两岸客家人的共同心愿——从客家人的崇正精神谈起》,《客家》2004/04

  《客家文化在台湾的承传》《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4

  《唐宋时期南方民族关系的新格局》,《浙江学刊》 2004/05 (收入主编《唐宋变革论》黄山书社,2006年5月p32-61)

  (补充2)《妈祖信仰:建构东亚共同体的重要精神资源》,马来西亚膤隆海南会馆中心《妈祖研究学报》第一辑P69--78,

}

出版社 北京妇女儿童出版社#5

作鍺 (荷)古利克著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作者 (荷)古利克著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作者 :荷】罗伯特?梵?吉利克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作者 (荷)古利克著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作者 荷】罗伯特?梵?吉利克

出蝂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作者 荷】罗伯特?梵?吉利克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作者 [荷]罗伯特·梵·古利克

出版社 北方妇女兒童出版社

作者 【荷】罗伯特?梵?吉利克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作者 (荷)高罗佩著绘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作者 (荷)古利克著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作者 (荷)古利克著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作者 罗伯特.梵.古利克 等

作者 (荷)古利克著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作者 (荷)罗伯特 芬 古利克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作者 [荷]罗伯特.梵.古利克

出版社 北方妇女兒童出版社

作者 (荷)古利克著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出版社 北方父母儿童出版社

出版社 中国電影出版社

作者 荷]罗伯特·梵·古利克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作者 (荷)古利克著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出版社 北方婦女儿童出版社

作者 (荷)古利克著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作者 (荷)罗伯特....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作者 (荷)古利克著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作者 罗伯特....

出版社 丠方妇女儿童出版社#6

出版社 春风文艺出版社

作者 (荷)古利克著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作者 (荷)古利克著

出版社 北方妇奻儿童出版社

出版社 春风文艺出版社

作者 罗伯特·梵·古利克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作者 [荷]罗伯忒.梵.古利克(高罗佩)著 陈來元译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作者 【荷】罗伯特.梵.古利克 著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徐金星 1993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