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r7 2700x性能是x4 640的多少倍

AMD最新发布的锐龙二代处理器R7-2700X是没囿内置核心显卡的这表示要想使用R7-2700X处理器就必须搭配独立显卡,那么R7-2700X配什么显卡好呢?本文就为大家推荐几款适合R7-2700X搭配的显卡

R7-2700X配什么顯卡好呢伴随着AMD正式发布了锐龙二代处理器,相信后续装机用户会逐渐考虑新平台而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选择这款处理器很显然主偠基于游戏平台因为这款处理器没有内置核心显卡,必须搭配独立显卡对于这样一款旗舰级CPU,搭配的显卡性能自然非常过硬对于后續装机用户纠结R7-2700X搭配什么显卡合适的问题的时候。今天“脚本之家”小编为大家推荐几款适合R7-2700X搭配的游戏显卡推荐DIY新装机玩家,值得借鑒参考


适合R7-2700X搭配的显卡推荐

对于CPU搭配什么显卡好这是本站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关注过小编的文章的网友相信对此非常清楚CPU配显卡最重偠的原则就是看用户预算需求,其次再去考虑搭配均衡性和品牌品质方面的因素而一般情况下,我们已经习惯从均衡角度去抉择也就昰让CPU和显卡两大硬件产品达到最佳发货的状态,彼此可以发挥出最佳的性能以至不会出现性能瓶颈的现象。

AMD锐龙7-2700X处理器是一款适合预算偏高的玩家考虑这款处理器盒装国行售价2699元,价格如此高的显卡自然有着更高的预算。适合高端发烧级的玩家入手选择这套平台预算至少达到了7K5,相信会是资深的电竞玩家用户

由于这款处理器近日才会正式上市,首发指导价2699元短时间不会降价。R7 2700X定位高端旗舰基於全新Zen架构,12nm先进制程八核十六线程设计,基础频率为3.7Ghz加速主频最高可达4.3GHz,拥有3M二级缓存和16M的三级缓存TDP功耗105W,具备非常强悍的性能表现性能基本上跟酷睿i7-8700K一个水准的。

那么R7-2700X配什么显卡好?一般游戏对显卡的要求高于CPU,小编一般建议显卡的预算是处理器的1.2至2倍比较均衡合理此外DIY硬件流行买新不买旧,因此从CPU的预算和优先新显卡原则基本可以锁定R7-2700X适合搭配什么显卡

就目前独立显卡而言主要分为NVIDIA囷AMD两大阵营,也就是俗称的N卡和A卡其中N卡市场份额略高一些,而如今这两大阵营售价在元之间的新显卡主要包括GTX1070、GTX1070Ti、GTX1080、RX580等几种显卡类型,下面我们各自推荐一款相关热门显卡

当然了以上仅仅还是理论方面的适合推荐,而实际上我们有的时候会根据均衡性原则和实际預算来考虑搭配。但在实际装机过程当中我们有的时候会降低或加大显卡预算,比如有的网友就喜欢选择GTX1063显卡和GTX1080显卡等当然了最终的選择还得看用户现实需求和预算综合考虑。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简单推荐几款适合R7-2700X搭配的独立显卡适合不同预算、不同性能要求的游戏用戶推荐。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最近A卡/N卡都被矿工们买疯了,导致不少显卡缺货价格上涨了不少,因此本文的显卡推荐价格仅供参考

作為一款定位中高端的产品,这款显卡也拥有出色的性能表现配置了Polaris 20核心,14纳米14nmLPE工艺制程核心2304个流处理单元也使得计算能力较为出色,适合游戏使用

显存方面,搭载8GB GDDR5超大显存8000 MHz显存频率以及256-bit的显存位宽。另外在散热方面,华硕 RX580搭载了翼型风扇带来了更大的气流和散热效果,也使得噪音控制较为优秀

以上就是脚本之家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款适合R7-2700X搭配的显卡型号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大家如果還有疑问的话,可以在下方的评论框内给我们留言哦我们会尽自己所能的为大家解答。谢谢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也请大家继续关注脚夲之家的后续教程和软件。

}

与2600 共4 颗处理器就来试试这一代嘚性能提升,能超越过去的自己有多少呢

经由GLOBALFOUNDRIES 12LP(Leading Performace)制程,让处理器时脉可提升+300MHz达到4.3GHz 的高时脉,并可全核心超频至4.2GHz更在核心电压控制仩,比起上一代还要出色即便时脉提升之下,功耗亦有把持住

↑ 第2 代Ryzen 处理器,在相同时脉设定下比起上一代功耗更降低了11%。

↑ 根据測试在相同记忆体速度下,新一代R7 2700X 处理器在记忆体、快取延迟上得有提升(单位:ns,数字越小越好因此百分比为负属于正常)

整体來看,这一代Ryzen 7 2700X 有着更高4.3GHz 的超频能力更在多核心性能上比1800X 快上了12%,这性能的提升无疑是Zen+ 的架构优化以及12nm 先进制程,此外还有着Precision Boost 2 与XFR2 的升级让第2 代Ryzen 可拥有更强悍的多核性能。

Ryzen 处理器上所搭载的「SenseMI」技术制订了许多功能可让处理器有着更好的电源控制、精准加速、更高的超頻时脉、预测与预取等设计,而第2 代Ryzen 处理器则具备了Precision Boost 2 与XFR2 两项更新。

Precision Boost 2 延续着上一代25MHz 步阶的超频方式但比起上一代采用的2 Core 或All Core 超频机制,所慥成的非线性时脉调整的问题在这一代Precision Boost 2 中,可获得更线性、平滑的CPU 时脉超频机制

尤以OCCT 进行压力测试时,新一代R7 2700X 的时脉变化曲线更接近於直线并且时脉都维持在4GHz 以上,至于上一代R7 1800X 则在处理2 线程以上之工作时就将时脉降低至保险的3.7GHz,由此可见新一代的Precision Boost 2在玩家预设自动超频下,能有更好的整体表现

↑ 新一代处理器,在自动超频下有着Precision Boost 2 与XFR2 支持可获得更好的性能表现。

Precision Boost 2 通过Opportunistic 机制根据温度、电流来提升CPU 朂高时脉,倘若CPU 散热器有更好的温度压制能力XFR2 即可超频至更高的Turbo 时脉,让玩家在主机板自动超频设定下可获得更强悍的性能。

第2 代Ryzen 处悝器在相同的核心、执行绪设定下大幅提升了基准时脉与Turbo 时脉,另一方面2700X TDP 来到105W而2600X TDP 则是95W,非后缀X 系列的处理器TDP 则是维持65W

↑ 二代处理器嘟附赠散热器,于外包装一样有内部处理器展示以及防伪标签。

↑ Ryzen 2000 系列处理器规格与价格表

新版本Wraith Prism 比起上一代Wraith Max 在设计上有些小改变,Wraith Prism 將大面积铜底改为热导管直触不仅导管直触CPU 同时铜底的面积更大,并且Wraith Prism 也提高了散热鳍片的高度增加更多的散热面积,另一方面为了提升RGB 效果更将风扇改为透明扇叶,并于风扇轴芯加入RGB 灯光让这一代Wraith Prism 变得更潮、更信仰。

↑ 左Wraith Spire 散热器采用下吹式铜柱直触CPU,并有着圆柱状散热鳍片采用螺丝直接固定;右RGB Wraith Prism 散热器,有着热导管直触设计以及较大面积的散热鳍片与RGB 风扇,采用卡扣式固定

旧板沿用新板X470 現身

佛系的AMD,在推出第一代Ryzen 时就提到:「AM4 脚位将沿用到2020 年」,以致于新推出的第2 代Ryzen 处理器、APU 等产品都可沿用既有的X370、B350 等主机板,旧板孓只要更新BIOS 之后即可无痛升级CPU

↑ 简单说X470 有更好的供电设计,提供给2nd Gen 更高时脉的Ryzen 处理器;但若是中高价位的X370 主机板是都能具备伺候 2nd Gen Ryzen 的性能。

而若各位手上的X370、B350 或A320 主机板都可在更新BIOS 之后支援Ryzen 2000 系列处理器。此外X470 主机板免费提供AMD StoreMI 软体,让玩家可打造HDD+SSD 的大容量高速储存空间這技术第1 代、第2 代Ryzen 处理器都支援,只不过X470 主机板免费使用而X370则需付费。

↑ 简单说StoreMI 就是透过软体结合SSD+HDD 的优点,变成一个大的储存池来使鼡

AMD 处理器测试上,采用主机板Auto 超频以及将记忆体调整为3200MHz;至于Intel 处理器,则开启4.7GHz 时脉与记忆体32000MHz 设定;测试平台请参考下图

CPUmark99 测试,单看處理器的单核心执行能力单核心的IPC、时脉高即可获得相当高分。这一代R7 2700X 与R5 2600X 在单核心性能上都上一代提升了14%、12% 的性能

wPrime 则用来衡量处理器哆线程运算能力,透过计算平方根的方式来测量处理器性能测试分为32M 与1024M 运算难度,就看谁的多核心运算能力较强即可用最短的时间完荿计算。

本次测试都以各处理器最大执行绪来进行测试于32M 测试还是由更快的核心速度的i7-8700K 以4.5 秒夺冠;而1024M 测试,则由更多核心、时脉提升的R7 2700X鉯98.6 秒完成计算比起上一代1800X 还要快了8.3 秒,至于R5 2600X 则比上一代快了10 秒左右

↑ wPrime,秒数越低越好

CINEBENCH R15,由MAXON 基于Cinema 4D 所开发可用来评估电脑处理器的3D 绘圖性能。也是目前用来评比CPU 运算性能常见的测试软体

2600X 对比上一代都有进步。

Corona Benchmark 则是相当容易操作的测试工具主要是透过CPU 运算光线追踪的渲染图像,评分为计时以秒为单位从测试结果来看,R7 2700X 只需119 秒完成计算更比超频的i7-8700K 还要快上许多;R5 2600X 则需159 秒计算,亦比上一代还要在快

除记忆体延迟之外,在L2 与L3 快取的延迟时间亦有着不小的时间缩短。由这份数据来计算R7 2700X 与R5 2600X 在记忆体延迟上有15% 的延迟缩短,L1 快取延迟则是降低0.1ns而L2 快取则有38% 的延迟缩短,至于L3 快取则有25% 的延迟缩短

这测试结果与AMD 所提出透过Zen+ 架构更新与12nm 制程下,处理器的快取延迟提升数据相符

↑ AIDA64 记忆体与快取测试,速度越快越好、延迟越低越好

↑ WinRAR 压缩测试,越快越好

↑ 7-Zip 压缩测试,越快越好

电脑整体性能测试,则以PCMark 10 来进荇可分别针对Essentials 基本电脑工作,如App 启动速度、视讯会议、网页浏览性能进行评分而Productivity 生产力测试,则以试算表与文书工作为测试项目至於Digital Content Creation 影像内容创作上,则是以相片/ 影片编辑和渲染与可视化进行测最后Gaming 测试则是分别计算电脑物理运算与绘图分数。

这测试还是以超频的i7-8700K 獲得8032 分的高分但R7 2700X 与R5 2600X 亦都有着7580、7207 的分数,可满足玩家在各种软体的操作所需之性能

从测试结果可见,在循序、4K 随机等测试上AMD 平台亦可唍整发挥NVMe SSD 所该有的性能。

而Time Spy 则是AAA、DX12 游戏性能测试可见i7-8700K 与R7 2700X 在这项目的差距极小,也说明了以往DX11 游戏相对看重高速的2-4 颗核心,无法妥善运鼡多核心处理器的价值

↑ 3DMark,分数越高越好

上述测试可见,新一代Ryzen 7 2700X、R5 2600X 已有相当好的性能表现但即便Zen+ 的架构优化、12nm 的制程,让处理器的時脉得以往上提升并经由Precision Boost 2 与XFR2 的助攻,即便在Auto Turbo 设定下亦可大大发挥处理器应有的性能。

测试遂以4.2GHz、1.487V 核心电压进行测试。

↑ wPrime秒数越低樾好。

↑ 3DMark分数越高越好。

主流游戏性能测试/ 性能相近与上代相似

游戏测试分别使用《斗阵特攻》、《侠盗猎车手V》、《Far Cry 5》与《绝地求苼PUBG》等四款游戏来测试,游戏都设定在1080p 解析度、特效全开的状况进行测试

《斗阵特攻》表现上各有高低,R7 2700X 与R5 2600X 都差不到5 fps与i7-8700K 相比也是,虽說有高低但差距不大;《侠盗猎车手V》相对下就有比较明显的差异但R7 2700X 与R5 2600X 都还有着平均105 fps、103 fps 的高性能比现。

因此温度表现上可能略有高低泹从下方测试来看,待机普遍都在40°C 左右的温度而透过Time Spy Stress Test 模拟运行游戏时的测试,R7 2700X 温度仅49°C比起相同散热器的R7 1800X 的57°C 还要低。

↑ 整平台(電脑)功耗测试

而一般空冷的超频时脉,约莫可在4.2GHz但若要上4.3GHz 则相对需要些运气抽到好体质的处理器,以及使用更好的散热器才有办法稳定超频使用。而AMD 在Tech Day 中透过液态氮超频让R7 2700X 时脉来到5.6GHz、1.7V 电压,CB R15 2492cb 的超高分

Ryzen 2000 系列除了时脉的提升之外,其记忆体延迟提升16%、L2 快取延迟提升38%、L3 快取延迟则提升27% 的延迟缩短带给玩家更强悍的处理器;这一代可说是完整版的Ryzen 处理器,性能与时脉提升之下亦无夸张的温度、功耗飆升问题,就这点该给AMD 掌声鼓励

不论是升级新处理器或整台电脑硬体更新,倘若需要多核心的大力支持AMD Ryzen 处理器绝不会让各位失望;而接下来AMD 可能要再精进单核心性能,并让时脉上至4.5GHz 的另一阶门槛

}
AMD自从去年3月2日推出Ryzen新系列重新點燃CPU竞争战火
将消费级CPU从入门到高阶的核心数明显往上再提升
对于AMD Ryzen系列除了自身优势之外,还有些需要进步的部分
第一代Ryzen拥有较多核心数吔更超值的价位对于多任务用途优势很大
而最高频率、CPU电压、主板规格与兼容性都是可以再加强的环节

4月19日上市的二代Ryzen共有四款,首波還是以高阶系列为主


CPU自动超频技术大多是看使用率高低也就是核心数高低有所变化
基本上使用核心数越低的状况,频率就会越接近自动超频的最高值
最高4.3G基本上会出现在CPU使用率较低大部分都是用到单核心的状态
8C16T全速的频率大约3.8~4.05G,新自动超频技术也会跟散热能力有关

新X470芯爿组与上一代X370芯片组的规格差异并不大主要只是差在两个技术


网络上看到AMD这次送测许多媒体都是整套同捆包,CPU、MB、RAM、PSU、Cooler
个人本篇只有拿2700X莋测试其他都用上一代或手边拥有的硬件做测试
这两款外型有九成以上的相似,估测散热能力其实相差也不会太大
测试了几天2700X用Wraith Max预设戓超频在全速温度都相当地高
改用高阶的一体式水冷做测试,散热能力勉强能接近高阶空冷的等级
2700X在CPU默认值的效能测试时会采用之前个囚测试过的1800X预设做对比
以下各个测试软件中,第一张图是默认值第二张是超频的数据

2700X默认值对比1800X默认值在单核心高出约10%,多核心高出约8.8%

2700X超频4.2G后会比默认值在单核心高出约2.3%,多核心高出约7.7%


因为默认值单核心会在4~4.3GHz左右而8C16T全速时大约只有3.9~4G的缘故

2700X超频4.2G后,单核约高出2.3%多任务約高出5%

以上测试有对比的部分可以看到,2700X与1800X默认值的效能差异


单核心或是8C16T全速都增加约7~10%左右
而2700X默认值跟超频后效能增加的较少单核大约2.3%,多任务大约5~7.8%
不过这边碍于篇幅的问题就没有比较1800X超频4G跟G的效能差异
其实AMD Ryzen X系列都很有效的利用到自身架构的效能与频率
不管一二代皆是洳此,所以看到高阶2700X的最高频率也可以估出空水冷可用范围
2700X当然也可以超频到4.3G以上,不过电压1.4几V起跳还有产生高温要去压制
有机会通過某些测试软件,但烧机软件如果无法稳定就没有长时间使用的意义在

第一代Ryzen DDR4支持频率最高到2667再高要靠超频来达到


第二代开始,从先前2200G與2400G都是最高支持到2933这次2700X同样也是
以手边这对DDR4 2133在第一代Ryzen都可以超频到2933稳定的水平
这次在2700X可以超频至3200,其实这两代Ryzen都是预设最高值再超上一階的水平
带宽因为同架构所以同频率下差异不大不过二代确实让这对DDR4可以再往上高一阶

室内温度约26度,进行2700X散热能力测试


刚开始测试温喥在80度以下还可以8C16T运行
来到Loading更高的项目温度85以上就会有些核心开始停止,电压再加高还是一样的状况
看来2700X多核心在空水冷稳定极限大约昰4.2G上下
第一代Ryzen则是落在4G而且是Prime95从头到尾8C16T都可以通过测试..

想说这次最高标到4.3G~4.35G,搭配高阶空水冷能否通过烧机软件进而长时间使用


一代Ryzen最高鈳超频到4G烧机稳定使用不过电压会落在1.38~1.45V左右
而且就算搭配高阶散热器,温度也是会超过80几度以上低电压低温度约要3.8G以下
目前2700X状况也相姒,8C16T在4G以下可以有1.2XV跟较低的温度表现
拉到4.2G温度跟电压和一代Ryzen 4G全速相似新制程频率进步200MHz左右
最近网络上看到二代Ryzen最高纪录达到5.88G,不过也查箌一代LN2也有5.8G纪录
1920 x 10803D特效都开到最高,开始角色设定画面
看过Youtube上影片在跑绝地求生大部分状态只用到双核心
如此一消一长之下才让预设与超频时的两者页数表现其实是差不多

AMD第二代Ryzen CPU与芯片组小改款推出有小幅度在规格或效能更进步


如果近期在考虑购入Ryzen平台的消费者,那二代確实可以是个不错的参考
不过近期一代也降价过两次以上这两代价差也可以依每个人的预算做选择
如果已经是Ryzen使用者,其实二代同级产品的效能差异并不足以作为升级的动力
但若是想要1600X升级2700X或是1500X升级2600X提升更好的多任务性能还是可以考虑

其实本篇过程也是相当地花费心力,换过三种以上不同等级的散热器


用过几个BIOS版本另外主板前后换过三片,最后才决定用文中这款X370
再来是超频CPU或DRAM的电压或参数调整还要穩定通过大部分测试软件的设定
虽然小咖没有媒体版丰富同捆包测试,但也尽量做出更符合实际体验的心得分享
下一篇PC测试应该是Ryzen 5 2600X想要囿哪些方面的测试可以回文告知
如果手边软硬件可以配合会尽量有消费者想看的测试项目,另外也会再增加游戏测试
您的回文依然是我前進的动力:)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