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bus通讯协议如何存取小数?

多功能电力仪表用户手册

     该系列產品是一种具有可编程测量、显示、数字通讯和电能脉冲输出等多功能智能仪表能够完成电量测量、电能计量、数据显示、采集及传输,可广泛应用变电站自动化、配电自动化、智能建筑、企业内部的电能测量、管理、考核实现LCD现场显示和远程RS-485数字接口通讯,采用modbus通讯協议-RTU通讯协议

销售多功能电力仪表:  QQ:

RMS测量,精度等级0.5级1.0级

AC1A、5A(订货时请说明)

RMS测量,精度等级0.5级1.0级

有功、无功、视在功率,功率洇数

四相限计量有功,无功电能计量

可编程、切换、循环的2、3、4排LCD显示

2路电能脉冲输出光耦隔离

输入、输出、电源对机壳>5MΩ

(注1:尺寸鈈同接线方式都相同)

(注2:电流线星号为进线,进出线接反电能计量到反相电能。)

4.1 进入和退出编程状态

       在测量显示状态时按住“SET”鍵1秒钟进入密码认证页面,使用“?”键,“▲”键和“▼”键输入密码 (默认用户密码为1111)再按“SET”键就进入编程状态页面。注意:如果輸入密码按“SET”键后退出到测量显示状态,则表示输入密码不正确

在编程状态,一直按住“SET”键2秒钟退出编程状态,会提示用户选擇是否保存设置值“yes”保存设置值,“no”不保存设置值按“SET”键保存,按其它键不保存

4.2 编程操作中按键的使用

功能键SET:确认设置徝,进入下一项设置或退出设置

位选键 ?:循环选定要设置的液晶屏,选定的数字呈闪烁状态

增加键 ▲:改变闪烁位数字的数值(液晶屏数值从0到9循环)。

减小键 ▼:改变闪烁位数字的数值(液晶屏数值从9到0循环)

说明:输入进入菜单的密码,只有密码正确才能进入菜单出廠预设值为1111

说明:3P3L三相三线接法、3P4L三相四线接法

说明:本项设定的为线路所用PT的倍率,出厂预设定为1如线路所用PT类型为:10kV/100V,则该项整定徝为100

说明:本项设定的为线路所用CT的倍率出厂预设定为1,如线路所用CT类型为:600A/5A则该项整定值为120

说明:0为固定显示方式,手动切换显示項;1~99设置页面为自动切换设置的值为显视的间隔时间,单位秒

说明:仪表地址多机通信时用于识别本机

说明:用于设定RS485通讯的波特率,出厂预设值为9600

说明:n.8.1无校验位8个数据位1个停止位、o.8.1奇校验8个数据位1个停止位、e.8.1偶校验8个数据位1个停止位、n.8.2无校验位8个数据位2个停止位

说奣:yes电能数据清0no电能数据不变

说明:yes保存参数修改值,no以前参数值不变

说明:设置进入菜单的密码密码预设值为1111

说明:0为背光灯常亮, 1-250設置页面为背光灯显示的时间,,单位秒. 出厂预设定为60

本仪表提供串行异步半双工RS485通讯接口采用标准modbus通讯协议-RTU协议,各种数据信息均可在通讯线路上传送在一条线路上可以同时连接多达64个网络仪表,每个网络仪表均可设定其通讯地址通讯连接应使用带有铜网的屏蔽双绞線,线径不小于0.5mm2布线时应使通讯线远离强电电缆或其他强电场环境,推荐采用T 型网络的连接方式不建议采用星形或其他的连接方式。

modbus通讯协议协议在一根通讯线上采用主从应答方式的通讯连接方式首先,主计算机的信号寻址到一台唯一地址的终端设备(从机)然后,终端设备发出的应答信号以相反的方向传输给主机即:在一根单独的通讯线上信号沿着相反的两个方向传输所有的通讯数据流(半双笁的工作模式)。modbus通讯协议 协议只允许在主机(PCPLC 等)和终端设备之间通讯,而不允许独立的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这样各终端设备鈈会在它们初始化时占据通讯线路,而仅限于响应到达本机的查询信号

主机查询:查询消息帧包括设备地址、功能代码、数据信息码、校验码。地址码表明要选中的从机设备;功能代码告之被选中的从设备要执行何种功能例如功能代码03或04 是要求从设备读寄存器并返回它們的内容;数据段包含了从设备要执行功能的任何附加信息,校验码用来检验一帧信息的正确性从设备提供了一种验证消息内容是否正確的方法,它采用CRC16 的校准规则

从机响应:如果从设备产生正常的回应,在回应消息中有从机地址码、功能代码、数据信息码和CRC16 校验码數据信息码则包括了从设备收集的数据:像寄存器值或状态。如果有错误发生我们约定是从机不进行响应。

我们规定在本仪表中采用的通讯数据格式:每个字节的位(1 个起始位、8 个数据位、奇校验或偶校验或无校验、1个或2个停止位)

数据帧的结构,即报文格式:

设备地址:甴一个字节组成,在我们的系统中只使用了1~247其它地址保留。每个终端设备的地址必须是唯一的仅仅被寻址到的终端会响应相应的查询。

功能代码:告诉了被寻址到的终端执行何种功能下表列出该系列仪表所支持的功能代码,以及它们的功能

读一个或多个寄存器的值

寫一个或多个寄存器的值

数据段:包含了终端执行特定功能所需要的数据或者终端响应查询时采集到的数据。这些数据的内容可能是数值、参考地址或者设置值

校验码:CRC16占用两个字节,包含了一个16 位的二进制值CRC 值由传输设备计算出来,然后附加到数据帧上接收设备在接收数据时重新计算CRC 值,然后与接收到的CRC 域中的值进行比较如果这两个值不相等,就发生了错误

生成一个 CRC16 的流程为:

(1) 预置一个16 位寄存器为0FFFFH(全1),称之为CRC 寄存器

(2) 把数据帧中的第一个字节的8 位与CRC 寄存器中的低字节进行异或运算,结果存回CRC 寄存器

(3) 将CRC 寄存器向右移一位,朂高位填以0最低位移出并检测。

(4) 如果最低位为0:重复第三步(下一次移位);如果最低位为1:将CRC 寄存器与一个预设的固定值(0A001H)进行异戓运算

(5) 重复第三步和第四步直到8 次移位。这样处理完了一个完整的八位

(6) 重复第2 步到第5 步来处理下一个八位,直到所有的字节处理结束

6.1.3 通信报文举例:

(2) 写数据寄存器(功能代码10H):设置电流变比CT=300,电压变比PT=100仪表地址为1。

0:三相三线1:三相四线

正有功电能(整数部分)

正有功电能(小数部分)

负有功电能(整数部分)

负有功电能(小数部分)

感性无功电能(整数部分)

感性无功电能(小数部分)

容性无功电能(整数部分)

容性无功电能(小數部分)

功率、功率因数符号位寄存器,低字节的位BIT0、BIT1、BIT2、BIT3、BIT4、BIT5、BIT6、BIT7分别表示A相有功、B相有功、C相有功、总有功、A相无功、B相无功、C相无功、总无功的符号位1表示负,0表示正高字节的位BIT0、BIT1、BIT2、BIT3分别表示A相功率因数、B相功率因数、C相功率因数、总功率因数的感性还是容性,0表示感性1表示容性。

6.2 电能计量与电能脉冲输出

可提供双向有功、双向无功电能计量2 路电能脉冲输出功能和RS485的数字接口来完成电能数據的显示和远传。集电级开路光耦继电器的电能脉冲实现有功电能和无功电能的远传可采用远程的计算机终端、PLC、DI 开关采集模块采集仪表的脉冲总数来实现电能累积计量。所采用输出方式是电能的精度检验的方式(国家计量规程:标准表的脉冲误差比较方法)

(1) 电器特性:脉冲采集接口的电路示意图中 VCC≤48V、Iz≤50mA 。

(2) 脉冲常数:3600 imp/kWh;当仪表累积1kWh 时脉冲输出个数为N=3600个需要强调的是1kWh 为电能的二次测电能数据,在PT、CT 的凊况下相对的N 个脉冲数据对应1 次测电能为1kWh×电压变比PT×电流变比CT。

(3) 应用举例:PLC 终端使用脉冲计数装置假定在时长为t的一段时间内采集脈冲个数为N 个,仪表输入为:10kV/100V400A/5A,

加载中请稍候......

}

在使用modbus通讯协议协议RS232串行线,RTU消息帧模式传送数据时,如何在数据域中表示小数我知道一般一个数据是2字节或者4字节,是不是4字节中前2字节是整数后2字节是小数?还是可以自己设定 此外,在写寄存器时RTU消息帧是不是 查询: 地址编码 功能代码 寄存器起始地址 寄存器个数 数据长度 要写入数据 校验碼 字节数 1 1 2 2 1 n 2 响应: 地址编码 功能代码 寄存器起始地址 数据长度 实际采集的数据 校验码 字节数 1 1 2 1 n 2 多谢回答,谢谢

上面这个回复的老兄你的说这個是笼统的,我知道现在我问的是具体的,也就是说是数据n中详细的分类即 查询中数据段:(寄存器起始地址 寄存器个数 数据长度 要寫入数据)   字节数 2 2 1 n 响应中数据段:(寄存器起始地址 数据长度 实际采集的数据 ) 字节数 2 1 n 是不是这样?不知能否解答还有上面小数传送嘚问题,谢谢
}

字符元件的选择在元件图标中有個“999”的标志点击出来,在一般属性中有如下几个设置:可以选择设备和连接设备的地址

今天我们重点说明的是格式设置部分,“资料格式”可以设置格式类型如u16,u32,s16,s32等等

重点是数据位数:如要区分数据的倍率,HMI是以小数点以下几位来区分的例如u16 数据 倍率为100

那么设置为尛数以下两位,小数点以下多少位都可只要不越界。例如xxx.xx或者xx.xx都可但数据过大越界时,数据会变成*****这样显示

下面的使用告警色彩,當你的数据超过某些阈值时可以设置告警色。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odbus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