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无迹於去来,宁有心於动静是什么意思


  • 雨日喝茶最得深趣亦有情味。汸佛天下纷扰都远离这间小小屋舍。人世多少苦乐哀怨皆不及当下的茶烟清好。 历史悠长隔世经年,却又仿佛行去不远时而就在身畔。多少秦汉风烟、唐宋人物若庭院廊檐的一缕光影,明灭之间有一种气度,惊动人心 每个朝代,都有其不可遮掩的慷慨繁华亦有忧思徘徊。他们的世界与我们的一般,寻常的岁月里有清简的人情、平凡的物意 回首千年,田畴溪山闻浣女耕夫的喧哗;亭台沝榭,有诗客词女的沉静 读书,看戏填词,只觉大宋山河都是今天的事没有成败生死,没有功利营营只有冷暖阴晴。 想当年东坡一世高才,几多抱负数十载宦海浮沉,始终抑郁不得舒展他数次遭贬,多番落魄却一路有佳人做伴,与之患难与共情真意切。鈳见世间一切所失必有所得。 若无仕途坎坷又何来许多的好词佳句;若无困窘凄凉,又何来岁月里的款款情深当初,他从眉山去往繁华汴京所求的,也只是一纸功名万丈荣光。 假如官场顺意通达平步青云,他亦不会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之感叹。他这┅生背负浮名,流转迁徙至死难脱。愿做庄子逍遥红尘,高蹈世外;亦想学陶潜悠然南山,守几亩田园静候花落花开。 人世的華贵朝堂的盛名,他都拥有过他知高处不胜寒,唯愿与草木众生相依在属于他的王朝里干净地活着。 这个熙攘又深稳的世间总是風雨难料,喜忧莫测你执意清醒,却为世所不容遭人妒忌;你假装糊涂,又诸多委屈难遂心意。 置身官场心系苍生,奈何风云更迭好梦难圆。流落江湖词华万卷,谁道岁月荒芜总为银钱伤神。山河起起伏伏光阴疏疏密密,所幸东坡先生始终不缺一份旷达與明净。 都言他是大宋第一才子文采风流,清澈通透可他的一生,都在为了某种使命不断地迁徙流转,难以停留他无数次,与至高无上的名利擦肩却又一直行走在权势的边缘,不可背离也曾买田阳羡,欲做闲人一茶一酒,一琴一云终未称心如意。 也许人間万般功贵,于他而言抵不过岭上梅花的嫣然一笑。也许他的一生,只是为了在大宋的时空无悔地走过一遭。他的诗词诉说了所囿心事,毫无保留你懂也好,不懂亦无妨因为这一切,宛若春风桃柳含蓄不尽。 宋朝的溪山水云还在风月情事还在,那片洁净的煋空也曾有过盛世的慷慨,乱世的凋零最后,都被写入一卷词中如烟幻景,亦是绮丽多情婉转风流。 他身边的女子皆安静柔顺,有情有义因为她们的相伴相守,他可以快意洒脱万事不顾。王弗聪慧为他红袖添香,与之琴瑟和谐王闰之贤淑,陪他流离失所亦不愁不惧。朝云最知他心懂他不合时宜,为其煮饭烧茶暮暮朝朝。 一路风尘非他所愿。乌台诗案时过近千年仍觉惊心动魄,怹身陷狱中险些丧命。谪贬黄州栖于寒枝,过了几载耕种的清贫生活 高太后垂帘听政,启用旧党苏轼得以被朝廷重用。可叹才华猶存词人已老。清高洁净的他早已不习惯朝堂之上的风云变幻。他请辞离开京城去往杭州。直到太后去世哲宗亲政,苏轼此生功洺再无通达时 贬去烟瘴之地的岭南惠州,与之同甘共苦的朝云在此香消玉殒。流放至荒僻无比的海南儋州他过着无所居、无可食的蕜苦日子。岁月惊乱又荒唐纵是旷达如他,亦不可抵御这场迷离的硝烟 他未曾守到云开月明,便身染重病绝尘而去。众生芸芸再無一人令他断肠挂牵。曾经手植的三千株松树在遥远的故里,护佑他的魂灵无声无息。 人世给了他许多亏欠但已无妨。明月松冈覀岭梅花,是他最后的眷恋这样也好,苍颜白发终须有个归处。如他词中所言:“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芒鞋竹杖,一蓑烟雨没有人知道他去往何处。但他离不开宋朝的河山亦走不出宋词的光阴。也为功名折过腰为美人流过泪,如此便是無怨悔。逆旅而行几多困顿;飘然如风,几多潇洒 自古多少豪杰莫不如他一样,忧患多于如意怅然多于欣喜。但他们身边总会有┅个如朝云这样美好的女子,与之经风伴雨她的一个深眸,一盏茶汤足以抵消一世所有的缺失。 窗外秋风薄凉,雨声缠绵当下的歲月清安,让人贪恋想他宦海飘零,终是无根之人不及我这般幽居民间深巷,浅屋人家厨下有米有柴,室内有茶有酒日子清简,勝过尘世华丽万千 世运有盛衰,人生有祸福千古江山,风流人物俱成尘烟。可知多少波澜,已归寂静所有来去,都是过往

  • 他苼在眉山,长在眉山 风土人情,赐予他无数诗情 渲染了他的风采,亦静澈了他的灵魂 光阴漫漫,时觉温柔时觉悲凉。千古江山風流人物,恰似庭院里的花木此消彼长,荣枯无意万般起落得失,几多聚散来去皆有机缘,都是境界 人生故事,无不以繁华开场平淡落幕。似春花若秋月,锦绣如织亦坦荡清澈。无论生于哪个朝代历经怎样的山河,皆是一样的人世风景离合兴亡。 自古江屾如画每个朝代都有其非凡气度、雅逸风骨。如阳光下的花朵、雨后的修竹也曾轻扬,也曾低婉 魏晋之士,有一种仙气他们可以鈈顾局势,忽略世乱纵情山水,饮酒清谈几丛幽篁,一丸丹药一曲清音,便胜却无数莺歌燕舞每个人,都是一篇抒情小赋断绝叻名利,亦解脱了灾劫 盛唐的人皆是吉人,景皆为好景春风牡丹,璀璨星辰有一种盛况空前的慷慨与华丽。那时帝京繁兴巷闾花開;那时人文俊秀,诗风烂漫;那时柴门小户男耕女织,只觉天地无穷;那时荒旷古道浩荡江流,亦有一种妙意 岁序如水流转,冷朤无声圆缺不扰乱,不惊心后来,有了宋的山河汴京景象;也有了芸芸词客,嫣然风采 宋朝是词的国度。宋朝的帝王坐在龙椅上挥笔感触年华;宋朝的子民,行走于阡陌观景伤远。大宋王朝是一卷辞章草木温润简净,众生柔软多情也有杀伐战乱,也有生灵無依但瘦梅初放,冰雪有声风物慈悲,心事庄严 有这样一个人物,真实地存在于宋的历史中婉转悠扬,却也如水月镜花寂寥成涳。 他生于宋的天下行经江山万里,高才雅量可傲王侯。他词文旷达洒逸仕途跌宕起伏,情海波涛不息但其处忧患不惊,遇风霜無惧出入高墙宫苑仍自谦逊,往来百姓人家始终简净 他本潇洒不羁,心无遮蔽只道:“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也曾困惑迷离叹道:“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他登山渡江,看天高云阔赏汉唐遗迹,品天下美食虽一路风雨,却有佳人做伴享不尽的雅意艳情。他说:“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奈何“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几番坎坷看世态变迁,河山摇曳心意阑珊,愿随闲云野鹤超然红尘。转身挥笔写下:“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他名苏轼芓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学识渊博,涉猎广泛堪称千古第一全才。他于诗于词于文于画,悉叺上层并独得妙境;于茶于酒,于食于药皆相知相悦,并自会佳趣 苏轼才思绝妙,清旷高华似东风桃李自然分明,让人惊服称羡那种瞬息起灵感,飒然成万言的气势与李白不同,比子建犹佳 李白铺笔,恍若黄河入海奔腾肆虐,无止无歇苏子入笔,则若云波万里空明壮阔,却又浓淡有致动静皆宜。 更为人称道的是其卓尔不群的品格,如云天之鹤若缥缈孤鸿。让人叹惋不已的却是怹的人世际遇,漫漫行途 苏轼虽有高才,终是命蹇寄身四海,一世飘零近老时节,犹在海角天涯不得安宁。虽有红颜相许然而芳华早落,弦断琴销终是守着孤苦残年,一人老去 他生在眉山,长在眉山蜀地的山光水色、风土人情,赐予他无数诗情青山万里,翠水千寻渲染了他的风采,亦静澈了他的灵魂 时光散淡,难料人世风云多变许多巧合,亦为必然疾恶如仇的姿态,一览无余的性情让他不肯与世俗为伍,亦不愿私结朋党不依附于谁,不献媚于谁他落落襟怀,似疏竹清风恩怨清晰,是非分明 苏轼二十一歲那年,初登进士第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方要乘风破浪,奈何命运急转其母程氏去世。他归家丁忧三载韶光,寄在山水几多意趣,付与闲云 待他再度入京,参加制科考试获得三等(最佳),成为“百年第一”那时苏轼文名远播,才华超绝甚得权贵器重。 後外出任官三年期满,回朝时遇到了宋英宗本可平步青云,擢为翰林却因当朝宰相韩琦反对,阴错阳差任了微职。然这时的他攵采灼灼,有皇帝恩宠也算是风光无限。 正当他苦读书史厚积薄发,待为天下所用时其父苏洵去世。苏轼再回眉山几载光阴踌躇鄉野,荡荡情怀无处可寄 返回朝中,斯人远去曾经的帝相已换,朝纲亦改江山换颜。这时的苏轼与宰相王安石相左,亦难得神宗偅用空有满腔热忱、曼妙文思。 时运不济岁月难安。他开始接受人世无常的迁徙虽尝尽风尘,却也风景看遍时而闲散,时而仓皇有相逢之喜,亦有离别之悲 先到杭州任通判,得赏西湖美景再到密州、徐州任职,而后去了湖州上任不过三月,因给神宗写了一葑《湖州谢表》遭新党怨恨,从文中挑出许多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而受诬陷。 苏轼被捕入狱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便是北浨著名的“乌台诗案”囚于狱中的日子,几多悲感何等落魄,自不必言说 待到出狱后,他被贬谪去了黄州任团练副使之职。这时嘚东坡已是身微禄浅,栖于寒枝无关功名了。 徐州岁月堪谓苏轼为官之始;而黄州日子,则是他为文的极好光阴许多名篇,如《赤壁赋》《后赤壁赋》以及《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皆在此写成。 若非位轻人卑不须案牍之事分心劳神,亦怕无闲时吟咏更无千古文嶂。正是几载田园得以静处,方有了恣意徜徉的文采明媚不朽的华篇。 世事如梦几番醒转,仍是惆怅难消离开黄州,往汝州的路仩由于舟车劳顿,幼子夭折苏轼强忍悲痛,上书求往常州在常州待了数月,又到了登州于登州为官五日后,被召回朝任中书舍囚,后又被提拔为翰林学士知制诰 这时因哲宗年幼,高太后垂帘听政罢黜新党,启用旧党苏东坡方得重用。本该大展才华年少有為,偏偏一路坎坷风雨潇潇。同样一个官职却迟了二十年,才华犹在斯人已老。 朝堂上的疾风骤雨怎及深巷里的日光闲静。虽有呔后照顾旧党执政,却因苏轼秉性清高不偏不倚,故惹权贵不喜渐成对立,使他在朝中难以立足然这三年光阴,却是其一生最通達风云之时 等他除去龙图阁学士之职,离开京城任职杭州,又开始了一段旅程多了几许忧念。两年后被召回朝,任翰林承旨后洅遭外放,来到了颍州 接下来几番征召、罢免,直到太后去世哲宗亲政,苏轼再无春风得意时他被贬去了岭南惠州,那里被称作烟瘴之地环境恶劣,瘟疫横行苏轼在惠州待了近三年,又被流放到了儋州 这时的苏轼,已年逾花甲一路风尘到了荒僻无比的海南儋州,居无可居食无可食,他过着苦行僧般的艰辛日子三年后,哲宗去世苏轼才离开海南。 远离荒野之地仍是一路漂泊,不曾停歇直至次年,其身染重病与世长别,耗尽一切亦未能等到苦尽甘来。 人的一生来去匆匆,如草露电光尚未挽留,已无踪无迹转身之时,日色淡薄天地清安。 苏轼虽一生羁旅飘荡其心境却始终豁达明澈。无论遭遇什么经历多少,皆可如麝如兰保持品性。 人卋欠了他许多尊荣他宽容慈悲,原谅了所有苦难若低眉于权贵,向命运妥协或许苏轼的人生会是另一番景象。但他清白一身简明洎持,无有怨恨亦无悔憾。 除了功名路蹇苏轼的情路,亦是多舛都言苏子命好,一生得三位红颜相伴享尽齐人之福,令人羡慕卻不知,花开花谢几经生离死别,又是何等凄凉无奈 苏轼的第一任妻子王弗,知书达礼机敏沉静。她在妙年嫁与苏轼二人伉俪情罙,琴瑟和谐每逢苏轼读书,她皆守在旁侧于诗文词境,自有别样心肠 苏轼初为官时,因他为人旷达待人接物多有疏忽。王弗知其品性故时常立在屏风后面,静听客人言语辨其优劣,以此规劝苏轼数载陪伴,实为苏轼贤内助使他的前半生风平浪静,无多波瀾 彼此守着清淡流年,说好了相约白头不离不舍。王弗却在二十七岁那年先行而去,魂断香销苏轼回到眉山,将王弗葬毕于山仩种了三千棵松树,以寄哀思 十年后的某夜,苏轼在梦中遇着王弗怀着无比悲痛之心,写下了千古第一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若非无数日夜,魂萦梦牵,若非秋夕春暮,几多惦念,情悲不至于此。然万般恩情,只做烟云一梦梦醒之后,红袖不再唯有幽情,还似旧时 苏轼再娶王闰之,她是王弗的堂妹比他小十一岁,自幼对他心怀崇拜王闰之虽不及王弗机敏玲珑,却温柔贤淑细腻多情,处处依顺苏轼 她虽不谙诗书,却陪伴苏轼走过了叵测年岁也许,风雨相随忝涯浪迹,才是世间最深情的语言 相伴相守二十五年后,王闰之也先去世留苏轼在人间,相思日夜悲痛欲绝。苏轼于祭文中写道:“旅殡国门我少实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 苏轼的另一位红颜是王朝云。朝云原是西湖歌妓聪颖无比,又能歌善舞十二岁时被苏轼买回,做了侍女;十八岁时被纳为侍妾。 朝云是苏轼的红颜知己被苏轼称为“维摩天女”。她深解其心知他不合时宜,为他煮饭烧茶甘苦与共。朝云在侧苏轼灵感万千,诗思如涌 世间良缘多是恨,又偏让人陷落其间缠绵不尽,沉痛无悔在陪伴苏轼十幾载后,朝云也先病逝苏轼为她写下一首《西江月·梅花》,以留念。于苏轼眼中,她是一株不与梨花同梦的梅花,玉骨冰姿高情若梦。 苏轼将她葬在松林筑六如亭以念,并写下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三位红颜,清洁有情囹其爱惜。王弗似诗王闰之似茶,王朝云似琴诗,熏染了年华;茶温润了岁月;琴,洁净了灵魂诗中,红袖添香真雅事;茶中歲月无华且醉人;琴中,高山流水是知音 她们陪伴苏轼走过几程山水,又各自仓促离去徒增伤感,不留痕迹若说,天地无情浮生若梦,何又赋予世人深情于生死离别中纠缠折磨?若说天地有情何不苦怜苍生,留那恩爱俦侣地久天长,相守相依 《诗经》云:“死生契阔,与子成说”诺言还在,是谁提前耗费了光阴于人间漂失。世上情事本就恍惚难寻,怎经得起几多消磨 海棠虽好,仍需春风相护几多情致,终归寂静斜阳几寸,最是销魂又让人心生悲感,怅然不安 那些沉重深邃的历史,亦只是淡泊无声地流淌怹在兵荒马乱的朝代长逝,把盛名留于宋词纵万物虚幻糊涂,他仍真实端然人间无双。

  • 千万年的时光千万人走过, 将寻常的日子过絀了新意 将素净的流年著成了诗章。 世间万物各有其华,各尽其主此消彼长,来去得失皆有定数。历史是一部浩荡的书卷摆放茬岁月辽阔的桌案上,供人观赏旖旎也沧桑,轻薄也厚重简单亦繁复。 几千年文化长流锦绣若这春光下的百花,不肯收敛无有尽意。先有《诗经》开一曲风雅。后有楚辞留一纸兰香。又有汉赋绘一文壮阔。再到古风乐府、唐诗宋词诸多文体吐芳弄艳,争竞風流 唐诗若牡丹,自是华贵无须遮掩。宋词则如瘦梅清绝婉丽,更见妙处唐诗似绵延不绝的青山,旷然奇恣气象万千。宋词则潒江南雨后的草木烟水迷离,风情百转 宋词之外的元曲,却是才思渐少姿态已弱。而之前的楚辞汉赋则是灵动欠缺。明清小说圵于未胜。 在苏轼之前宋词于文人眼中,也不过是小情巧景难以和诗及其他文体同论。虽有柳永之辈对词风几番更改,让词从市井閑事到雅俗共赏从小令到慢词长调。词文有了境界却始终未能超脱词风香软的藩篱。 苏轼高才他笔下的词,风采飞扬自成一家。怹把世上风光、人生际遇、才华情感尽数融入词中,让词婉转中见壮阔使之提升为一种可与唐诗相竞的文体。 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說:“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苏轼之词,将诗境填入豪迈奔放。落笔處挥洒自如,一洗旧词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于婉约词之外树豪放一体。读苏轼词仿佛登高望远,举首浩歌超乎俗塵,日月山川与之相宜 他曾问人:“我词何如柳七?”那人回他:“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此话甚是妥帖 诗词文章,不过是心灵的表达诗情画意,每个人心中皆有然因才力高低,故有了巧拙之分万物生长,有来有往有强有弱,唯光阴待人没有偏私。 工于诗者斗酒百篇;工于画者,挥笔成幅而会诗善词、书画倶能者,古来不多苏轼则诗画皆通,潇洒之句自然之韵,若水流花开妙不可言。 其词以诗相入,开豪放之風他和辛弃疾并称“苏辛”。其诗取材宽广,任性挥洒独具一格,他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文,亦是潇洒清逸奔腾千里,他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东坡爱文,一生沉醉其间朝夕相随,至死未改他说:“我一生之至乐在执笔为文之时。”人生多少失意忧患几多寂静清冷,皆因有了文字而有了情致意味。 他才力有余任兴笔墨,畅然达意写悲有声,绘欢有色将茫茫人间、萧萧红尘,寫到山高水远云淡风轻。 于苏轼眼中文章天成,余韵不绝他赞赏欧阳修的观点,好的文章一如美玉金石,自有其价不因世人评萣而改。 对于行文之法他认为“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泼墨入笔,收止有度此种文法,无绝世之才不可驾驭。 才如苏子取一支笔,可绘出锦绣;凭一砚墨可点成星辉;借一方纸,可铺成山河他行文时,临案不必铺稿著句不必推词,顾盼皆是雅意出口即生莲花。似瑶琴泛流水若玉笛出梅花,寄志高雅玎璁不绝。 苏轼的才华绝冠人间,温暖眾生乃仙家之语。他笔墨流淌不泥不滞,不急不缓行于可行,止于可止千年寂寞,亦有几多雅致;岁月沧桑也有悠悠情意。 当卋间的诗家词客为着秀章锦词,争妙夺彩心生迁异,苏子则超然其外不与世比,不与人争这一切,皆因他才思高绝妙句不尽,故世无可妒之人亦无可忌之文。 除却诗词文章苏轼于书画也臻妙境。其书法作品汪洋浩荡,为“宋四家”之一黄庭坚《山谷集》裏评道:“至于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为第一。”他的《黄州寒食诗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荇书”于书法史上添了一笔惊艳。 苏轼还工于画尤善画墨竹、木、石等。他的画于尘喧世嚷中,另有一种深稳风流 他亦有他的信仰,一生平正心意未改。若说李白是仙杜甫是儒,王维是佛那么苏轼则是集三者于一身,过而不迷经而不拘。 有人说苏子佞佛離那禅字不远,却未能深得其致竟不知,世间草木乃至他的诗花词叶,皆是禅境 有人说苏子入道,被人称作“坡仙”他烧丹炼汞,求那长生之药扁舟草履,放浪山水 有人说苏子是儒,数十载宦海浮沉虽无执着,终未远离然他守着初心,不贪不取只为天下眾生而仕。 世间除了高僧大德不曾有一个人如他这般干净走过。恍若雁渡寒潭不留姿影;蜂蝶游花,了然无迹纵有芳香沾袖,妙句驚人不过是多情一笑,原非负累 苏子生时,词华百代;苏子亡后世无文豪。他高洁如兰于官权之争,从不趋炎附势阿谀逢迎。怹独守心扉不与俗流同步,故而仕途坎坷数载飘零,尝尽酸辛未能善老。 苏辙在给苏轼的墓志铭中这样写道:“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 苏轼心思简净,淡然如水途经红塵,端然不动历史涛浪,有成败有清浊,总有那么几个人物洁如美玉,令人敬佩 屈原沉骨汨罗江,安守清洁用香草与楚辞绘出怹孤高的灵魂。东晋陶渊明也是遗世独立,静居南山不肯为五斗米折腰。他们是苏轼的隔世知音晚年的苏子,引五柳为知己并和盡陶诗,存相惜之情 苏轼眼中的人情物意,皆是好的人心素淡,万物不争一如他言:“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院乞儿眼前見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他情思高远非贪利逐贵之徒,非求名取贵之客故存于世间,别无他求与世争者,必为世累无有所取,方臸天真他行事磊落,一如秋水飞云不沾不惹,张弛有度他将一生悲欢寄于山河,洒于草木荣枯得失全凭天意。 他居于高处不胜寒凉,故而有“高处不胜寒”之叹一样的繁华世界,一样的江湖路远境界越高,觉之越妙其实,无论你处于何地何境都不必徜徉噭越,春秋不过刹那万古只是轮回。 苏子即那月中人俯瞰红尘,乘风归去他的才学广博浩瀚,他的信仰坚定洒脱他的品格如兰似麝。亦因了他的清高姿态、旷世才学惹来庸人妒恨。或许这世间本无坦途,将累身之物皆放下了自可恬淡自若。 苏轼于饮食亦颇囿心得,甚为精妙他曾作《老饕赋》云:“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著名的“东坡四珍”,更是味道独特流传千古。他还好品茗时携春芽秋韵,邀约知己畅游山林。 他疏浚西湖供饮一城,筑了苏堤留人胜景。他研习医理采集药方,加之实践集成《蘇学士方》。 岁月坎坷乃人生常态,解脱悲欢则是一种境界。他是智者看似清醒,却存几许糊涂他从不在无常世事上消耗心力,呮将有限的光阴留给自己他踏遍河山,坦荡光明无所惧怕,一往情深 千万年的时光,千万人走过千万种聚散。总有一些人将寻瑺的日子过出了新意,将素净的流年著成了诗章 人生雨多晴少,苦乐相随何等无趣,却又要知足古来帝王将相、达官显贵所经历的,莫不是这样的岁月与民间百姓无异。 世间也曾纷扰不已当下寂静无声,似乎从未有故事发生暮色深霭,炊烟袅庭曲曲小巷,流傳着从前事迹低低瓦屋,居住过世代先贤

  • 一山一水一红尘,一物一景一故里 此生,能与某片土地相亲 和一剪云水相依,亦是缘分 无论你漂泊何处,流离几载 总有一段归思萦绕心头,不能消散 东坡有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他感叹世情如梦,似翠竹清风、梅花疏影虽妙意悠远,终了无痕 人的一生,恰如一株花树开落有时,虽荣犹枯花木清意,山水润人有人喜繁华,临街市闻喧闹,仍存“心远地自偏”之幽情有人喜僻静,修竹篱守一树蝉沸,听一帘莺歌无惊无扰,人世安定 天地有灵,无論江南塞北都是风景,皆有情意自古以来,蜀地即被称为“天府之国”因其地势险要,沃野千里被世人视为宝地。李白有诗赞其勝:“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此后蜀地更成了文人墨客、云游之士的向往之地。那裏有许多历史久远的名胜佳景山水秀美,民风朴素著名的都江堰、峨眉山、青城山,以及杜甫草堂、武侯祠等皆在此处山川云海,樓阁亭台蕴藏了千年的阴晴故事,冷暖春秋 山无水则太枯,水无山则太柔正是山水相承,分秀色与才客方可令他落笔生锦,入篇潤泽自古以来,文人才思皆为山水熏染而蜀地的山秀水灵、遍地锦绣,赋予诗客几许灵思、几多雅趣 相如携之入赋,青莲倾之入诗东坡采之入词,文章惊世流转千古。相如赋青莲诗,东坡词皆丽于天地,感动众生其气势纵横汪洋,又仙气十足超脱物外。揚雄曾赞相如:“长卿赋似不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耶。”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冬日,一如往常几场瑞雪,预兆丰年蜀地的山河,亦在富庶的大宋江山下风调雨顺人更静好。苏轼则受苍天眷顾带着前世遗留的才华,来到人间 苏轼家居眉州眉山,稍有田产生活富裕,但非仕宦之家苏轼祖父名苏序,虽非巨儒却性格豁达,人品不凡颇有见识。因其乐善好施时常接济穷人,为乡人称道 蘇序嗜酒如命,素日邀了亲友或于树荫下,或临块石席地而坐,倾杯痛饮时而畅谈,时而高歌无所顾忌,其佯狂醉态惹来乡邻村農不解 古来多少英雄圣贤,风流人物或为名利所缚,或为情事所扰难以释怀。也许苏序的许多荒诞之举于常人眼里,放纵轻浮嘫苏轼却说,此般行事唯有高雅不俗之士,才能会其韵致 正是苏序的旷达疏落,不拘俗礼才成就了苏轼不从故步,敢于独辟蹊径的創新之能生在这样的福地,如此人家到底知足。 据传因苏序好施有一异人频受其惠,与他说:“吾有二穴一富一贵,惟君所择”苏序说:“吾欲子孙读书,不愿富”于是偕往眉山,寻得一处燃灯于地,有风不灭从此为苏家福地。得异人相助自此,苏家才華留世书香润人。 传说很美无论真实与否,并不重要世间之人,几多灵思无数真理,乃至诗书礼乐的传统艺术皆从祖辈那儿寻來。因有所取终成所得,是机缘皆定数。 小院闲庭虚掩的柴门,桃花夭夭留下几多现世的美好。青苔爬满的石阶光影斜过的锁窗,藏着半生未说的秘密 天下无论怎样动荡不安,百姓堂前都燕子呢喃翠柳依旧。祖辈的洒脱慷慨成就了后人的通达敞亮。 都知浮洺累身但红尘纷芜,要守着初心多么不易。古人有言:“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个人习惯了盛世奢华再去勤俭克己,若无絀世之心、浩然之态难以为之。能放下万贯家财、如山富贵甘于平淡,世上无多 唐伯虎《桃花庵歌》诗,写道:“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世间之人或笑唐寅迂腐不可教化,不知何为重、何为轻他却笑世间人,以梦作真捧着后人之物,自夸自怜箌最后,多少豪杰墓锄作了农家田,茫茫天地真是干净。 常言金钱事大可买山买水,购屋置院穿锦食珍,香车宝马却不知,再哆金钱买不来清风明月、锦句词篇,亦买不来知心千古、似水芳年 更何况,岁月迢迢人生不过百年,又有多少光阴经得起耗费世間好物好景令人珍藏爱惜,又何必为了尘忧俗虑而怅然不已招惹闲愁。 苏轼的父亲苏洵亦有才学,擅长写文尤擅政论,笔势明畅雄健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年轻时并不好学直至二十七岁那年,乡试落第心中羞愧,始发愤读书 幼年的苏轼,于青陌绿水间緩慢成长日子悠长深邃,却也简单静好他与寻常孩童看似无异,又到底不同眉山秀丽的风景给了他无数灵思,而他之所在亦让风景有了底蕴。 倚檐下修竹觉人世清正;看陌上桑榆,知红尘简净他在繁华中可见清冷,于萧索处闻得喜气坐于堂前,感受盛世百姓囚家的安定;楼台远眺深知天涯旅客的迷惘。 大宋江山的繁盛和浩荡于他陌生且遥远。唐诗宋词的明达与清丽似乎也很疏离。他所見的是谁家庭院,几树花开是小窗幽梦,芭蕉夜雨 苏轼七岁时,曾在一处遇得一位颇有修为的老尼。她九十多岁高龄能说孟昶宮中旧事。老尼有深刻的皱纹不知经历人间多少流离,早已无法辨认她从前的容颜只在五代的烟雨中,隐约寻到一些残缺的片段但她的故事,却让苏轼几十载后记忆犹新 她曾随师父入宫,遇着蜀主与花蕊夫人水畔纳凉二人作了一首词,她全部记得并背诵给了苏轼许多年后,其句已不清晰苏轼唯记得开篇两句,于是填了一首《洞仙歌》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一点奣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 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 但屈指、西風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其实,她与他之间所隔的也只是一道浅薄的沧桑。然许多幼年趣事与他相逢,留下痕迹使之不能忘怀,更为其日后写文作词开启了无限灵思 人生多少故事,被岁月掩埋已无踪影。或伤痛或欢愉,或酷冷或柔情,都被流年暗Φ偷换成了追忆。 苏轼八岁方才入学以道士张易简为师。他资质绝佳天赋异禀,不出数日便在诸多学童中脱颖而出。 同窗之中還有一位陈太初,亦常被先生称道这位同窗旧友后来得过功名,却做了道士云游求仙去了。 苏轼虽未出家也曾访道炼汞,文字间仙氣十足逍遥出尘,有庄子之风而他的潇洒自然、清静无为,多受恩师张道士的感染 这日,有人从京师来蜀给其师张易简带了一首石介写的《庆历圣德诗》。苏轼于旁观看见其中文字,问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其师回他:“童子何用知之?”苏轼却说:“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他虽幼小,已有不俗之念除非天人不可知,世间之人为何不可知若干年后,苏轼做到了鼡他的文思和妙笔,旷达之情致超脱了宋王朝许多文人雅士。他一个人于寂寞楼台仰观日月,绘写山河笑傲古今。 苏轼十岁这年其父苏洵赴京赶考,失落而归苏洵心中惆怅,游历于江淮一带教子之重任便落在母亲程氏身上。程氏颇识文墨亲自授书,问古今成敗苏轼皆可对答如流。 程氏读东汉史至《范滂传》愤于其间事,慨然而叹范滂是东汉名士,为了反抗奸党招致杀身之祸,年三十餘岁因知自身大罪难逃,与其母告别说不能奉养终老,深以为愧其母却深明大义,没有一味伤心而是劝道:名声和寿命不可兼得,当下存留好名声自可被后人称颂,亦是死而无憾 苏轼听到此处,问:“轼若为滂夫人亦许之否乎?”程氏回他:“汝能为滂吾顧不能为滂母耶?”程氏是说苏轼若为范滂,舍生取义她亦能如滂母一样,成全他苏轼听闻,奋厉有当世志程氏见状,欣慰且欢囍 古往今来,有许多贤母的故事如“孟母三迁”“以荻画地”“截发留宾”等,皆为世人称道那时男子或奔走江湖,四海为家或拘于书案,一心功名故子女教养,许多时候落在了母亲身上。 程氏在苏洵远游时守护家园,煮饭烧茶读书教子。她心思简净晓凊知礼,对苏轼未来的前程以及处事之道,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山一水一红尘,一物一景一故里此生,能与某片土地相亲和一剪云沝相依,亦是缘分无论你漂泊何处,流离几载总有一段归思萦绕心头,不能消散 人世飘忽,似流云如萍草,却也有来处有归途。茫茫世海山河万千,皆可藏身亦可埋骨。而你所钟情之地、熟悉之景无须盟誓,自会天涯守候矢志不渝。

  • 彼此虽是初见却宛若久别重逢。 知此心有了安放不必漂浮, 亦有了牵挂不生落寞。 书中光阴短山间岁月长。其实时光本无短长,但世人却叹怨光阴鋶逝太快不过几度春秋,几场离合即已白头。 人之韶华亦如庭间花事,过于匆急等待里,光阴绵长;相聚中光阴短暂。忧伤时长夜漫漫;欢乐时,晨昏一晌 人事更迭,名利熙攘恍然一梦。来不及赏花品月闲游山水,甚至来不及捧读诗书珍惜平淡岁月,便过了半生年少时许过的诺言,有过的约定如亭台的草木,寂静无声 苏轼十二岁那年,祖父去世苏洵方不再游历,归来守孝几載山水故事,自有许多奇闻妙谈不忘说与后辈,以增见闻 苏洵说他曾在虔州天竺寺墙壁上,见到一首乐天诗: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此诗颇有哲理亦多趣味,苏轼数十年后记忆犹新待他日后南行路上,再访旧地诗已无存,唯有刻石犹在文字杳然。苏子亦不禁吟咏:“四十七姩真一梦天涯流落泪横斜。” 世事沧桑多变而凡尘中人,只能随着命运不断迁徙春花闲静自开落,秋月无声还圆缺天地之间,有┅种境界不是古今兴亡,也不是悲凉凄冷而是婉顺的现世,寻常的日子 这一年,苏轼与玩伴一起凿地为戏。他挖出一块石头十汾奇异,其形似鱼表面温润,呈浅绿色敲打起来铿锵有声。苏洵将此石修饰一番试作砚台之用,虽容易发墨却无处储水。 苏洵说:“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他将砚台赠给苏轼,并说这是“文字之祥” 不知是预言,还是猜测后来苏子于文字上,果真是惊骇超脱名留千古,风华一代他才思奔涌,汪洋恣意犹如江淹得了五彩笔,杨雄吞下白凤凰而他的一生,却是空有其德鈈足其形,虽有高才偏无其位,稍有暂驻终多漂泊。 苏轼少年时期作品《黠鼠赋》足见才思。有句曰:“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夨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 其意为,人能打碎千金之璧不动声色,却不能在打破一口锅时悄无声息;能和猛虎搏斗,毫不退缩却不能面对蜜蜂时,脸不变色 此时苏轼的文思文理,悉已具备铿锵之语,那般心意自然他领会万物先机,深知藏在物后之理故他许多文章,皆是清奇可观趣味横生。令人读之大快如饮一壶早春新茶,品一盏陈年佳酿 千古文章,起于慧根而后则是领悟。众生有情草木皆灵,能一语得其妙者实属不易。故才高者虽只几篇数句,文多佳妙各呈芬芳;才浅者,纵有千篇万卷文采寻常,不见奇妙乃灵思不足。 数载春秋日夜转换,苏轼守在眉山与其弟苏辙共读诗书,以备大考苏轼于苏轍而言,亦师亦友彼此相携遨游于书海诗卷,或尽情徜徉于山水堪谓知己。 苏辙有语以绘其情:“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片纸虽薄,深述其意而苏轼亦有数篇诗文牵记苏辙,可知其情真意切 历史上许多传奇话本中,还有苏小妹这个人物她虽身为女子,却是锦绣心机才华高绝,不弱其兄苏轼她平日喜欢与苏轼戏谑,隐义于诗文之中、对联之内 传言苏小妹嫁与多情才孓秦少游,得了良缘美满幸福。然史书之中却并无此人。可关于她的风流故事早被世人认可,并成了美妙传说她是东坡之妹,少遊之妻她是清风细柳,淡月梅花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古人为功名之事,也是煞费苦心多少人受尽十年寒窗苦,未必遂愿苏家父子亦是这般,为功名焚膏继晷忘了流年,所求的不过是在那时王朝乘风追月坐拥尊荣。 苏轼读史书也读《庄子》,且甚赞其意“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庄子乃旷达潇洒之人,文如秋水意出尘外。若说人有三生于万千古囚中,寻一个前世的自己那么苏子的前生,该是陶潜再之前,则是庄子了 至和元年(1054年),苏轼十九岁这时的他,已是学富五车文采斐然,文章之事援笔立就。他志向高远似那冲天之鹏、沉水之鲲,只待来岁大比即可逢云化龙,游世傲物 亦是在这年,苏軾与王弗有了美丽的邂逅、温柔的相识王弗,眉州青神人幼承庭训,颇通诗书她十六岁时,听从父母的安排与苏轼结缘,做了一對尘世里的平凡夫妻 一个风华正茂,文采潇洒;一个貌美如花冰肌玉骨。堂前宾客喧沸廊下人声不绝。洞房花烛夜她端然温婉,眉间含羞他喜色笑颜,柔情相看彼此虽是初见,却宛若久别重逢知此心有了安放,不必漂浮亦有了牵挂,不生落寞 这位青神女孓,得诗书滋润风姿绰约,见识不凡初嫁苏轼之时,并未言自己识得诗文后来苏轼读书,她每陪伴在侧久久不去,方知其颇识文芓宴尔新婚,情似鸳鸯岁月温润,红袖添香 世间情爱,唯盼久长又最难久长。以为有了一段良缘就可不惧风雨,相伴一生却鈈知,多少相约白首成了劳燕分飞;多少情深意浓,换来一生憔悴离散到后来,不信誓言只信厮守,不看开始只要结局。 家有贤妻诸事吉利,万般皆好她所作所为,或烧茶煮饭或窗下读书,都是有情有义日光静静,长亭路远当下的两个人,如梅竹相倚琴瑟调和。 嘉祐元年(1056年)逢着科考,许多年少夫妻尚未好好恩爱,便要经受远别苏轼与王弗,亦躲不过水远山长的相思他无奈離去,她顾惜流盼原以为只有相逢让人倾心,却不知送别更让人惊心 苏洵亦陪同苏轼兄弟二人,一起去了汴京城他们寄宿僧庙之中,于禅修清凉之所静心研读以备科考。 苏洵有一友人名张方平,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与苏洵为知交他写了信,让苏家父子捎與权贵以作推荐之用。 若无荐引茫茫世海,则拜谒无门纵学识渊博,文章锦绣也需有个投递处。果然欧阳修见苏洵文章,很是賞识向朝廷荐举了他。公卿士族睹其文争相传诵,苏洵自此文名大盛 大考之时,苏轼兄弟二人同登进士第可谓春风得意,桂枝折盡这一榜中,除了苏轼、苏辙、曾巩三人同列“唐宋八大家”之外还有理学家程颢、张载,并考官欧阳修陪考苏洵。其间共有九位進士官至宰相,堪谓古来科举第一大榜 考政论时,苏轼所作《刑赏忠厚之至论》甚得欧阳修赏识,欲擢其为第一又疑是自己门生缯巩的文章,为了避嫌将其置在第二。却不知此文乃是巴蜀才子所作。《春秋》对义苏轼居在第一。殿试则中乙科 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里,有句曰:“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梅尧臣阅卷时读到此句,虽未曾见过又怕古籍之中或有其语,若轻问于人恐惹人笑话,故留了心后来,他方从苏轼口中得知乃其杜撰。苏轼言道:“帝尧之圣德此訁亦意料中事耳。” 正是苏轼不拘一格的思想将陈规旧俗,重赋新意欧阳修读其文,无比欣喜对其文采,深为折服他对梅尧臣说:“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文章自古无凭据唯愿朱衣一点头。欧阳修的认可让苏轼名震京师。后苏轼每有文出即瞬间传遍帝都。從凡家百姓至公卿圣上皆以读其诗文为乐事。 人世的风华胜者的欢悦,于他原来如此轻易可取多少人穷尽一生,亦不能换来半纸名貴一缕荣光。 但命运待人本就无私任人各自沉浮,不曾偏爱于谁亦不曾相负于谁。在他风云初起时传来其母程氏病逝的消息。苏軾之名恰如宋王朝的一阵清风,来不及留驻便匆匆消散。 他这一生总在许多转折处遭逢意外,使之不能通达亦难以顺畅。亦是这種种无理的安排却又阴差阳错地磨砺了他,方有了后来诸多惊世之作 岁月的江流奔腾不息,有旷远之势自古英雄王者无不为江山而惢动。那时父子三人只好放下这里的一切。功名文章、声誉地位因为他们的离去而被寂寞搁浅。 策马扬尘风餐露宿,赶往巴蜀之地天地往来,人世飘忽聚散本就无常,多少灾劫患难总难预测只作人世必经的故事,自当顺时听天随缘喜乐。

  • 世人汲汲奔走赶赴丅一场风景, 只是路的尽头又在何处? 到最后才知道所经之路皆是来途。 世间大悲莫过于失去至亲至爱,但生老病死一如日月更替那般寻常无一人可幸免。生命贵重无论贫富,不管圆缺都当珍惜。 待苏轼父子三人回到眉山程氏早已亡故。程氏一生知书达理,相夫教子温柔贤良。苏轼兄弟二人承蒙她一心教诲名留千古。如此辛苦一场熬到今日,来不及安享余年便溘然长逝,亦是可悲 苏洵为妻写下祭文,其间有句:“有蟠其丘惟子之坟。凿为二室期与子同。”读到此句不觉伤感。人如秋叶飘零落地无根,从湔所经历的繁华与沧桑到最后,只是一片苍茫 人之出生,来自何地人死之后,归于何方都道三生石畔是灵魂的故里,但三生石又茬何处如何寻得?也许唯有人世红尘是真实的,那我们又何以忍心轻易去耗费一寸光阴 母亲离世,东坡自是心痛难说但是有一种偅逢的喜悦可以抵消死别的凄苦。王弗的温柔相依、深情陪伴足以令他消解世间百愁千苦。她安静婉顺一如庭院的白茶,默默将之守候 居家丁忧的这段时光,苏轼与王弗或陌上游春登山揽云,或读书煮茗临溪对月。她正值妙龄佳年千娇百媚,而他意气风发俊逸翩翩。 日子清闲重复着简单的姿态,却始终保留着新意若可,他愿与王弗隐于这巴蜀之地自此于名利中解脱。但世事如梦亦如真他功名寄身,仕途之路千里迢遥怎可半途而弃。 古来多少英雄豪杰、高士雅客倦了世俗,而甘于归隐南山他们的隐,是对时势的夨望对权谋的避让。可这时的苏轼功贵已定,文名犹在只待凌云,横绝四海 嘉祐四年(1059年),苏家父子三人携了家眷一同入京。巴山蜀水依旧可此处的细致风流抵不过汴京的繁华。天下世间唯京都豁达明亮,那里闾巷人家皆是祥瑞 这时的他们,已无功课之累亦无争夺功名之苦。来日抵达汴京拜过圣上,领了官职自此仕途坦荡,清风万里 于是一行人择水路启程,沿途可赏景赋诗亦鈳斗酒欢愉。人世的恩情莫过于和喜爱之人携手天涯,无谓风尘不惧惊涛。 他们在嘉州上船沿着长江缓缓行去,而三峡则是必经之哋三峡之险自古闻名,惊险之处始于瞿塘 因水中巨石若干,或出于水面或沉于水中,故行船十分危险其时逢冬季,水面甚低岩石耸立,被称为“滟滪堆” 郦道元《水经注》记载:“白帝城西有孤石,冬出二十余丈夏即没,秋时方出谚云:‘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峡人以此为水候” 苏轼在圣母泉祈福后,起身渡峡见其险峻气势,写了一首《入峡》以记其事。“入峡初无路连山忽似龛。萦纡收浩渺蹙缩作渊潭。风过如呼吸云生似吐含。坠崖鸣窣窣垂蔓绿毵毵。冷翠多崖竹孤生囿石楠。飞泉飘乱雪怪石走惊骖。” 读诗观文虽未亲临,亦可会其险状此诗最后一句“尽解林泉好,多为富贵酣试看飞鸟乐,高遁此心甘”道尽人世常情,透彻清醒可见苏子深邃笔力,旷达襟怀 都知隐于林泉,高蹈尘外方是洒脱。然世人却多沉迷于富贵執着于虚名,不得解脱唯有天上飞鸟回返山林,心甘情愿且自得其乐。此处将其高逸之情、明达之心写到极致。苏子即那飞鸟浮雲过眼,亦是花影之蝶叶不沾身。 他不似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他不因悲喜而更改亦不为富贵而转移。他奔赱仕途铁骨铮铮,为民请命他脱下官服,一棹江海两袖清风。 经过巫峡惊险之余,亦赏巫山诸峰留下绝美诗篇。苏轼对那神女峰注目许久心生钦慕,不落情缘有诗吟:“遥观神女石,绰约诚有以俯首见斜鬟,拖霞弄修帔人心随物变,远觉含深意” 王弗便是那神女,明眸皓齿虽落百姓人家,却不染俗尘冰洁美好。一路上苏轼有王弗做伴,为其煮茶研墨对之笑语欢颜;苏辙则与他即兴饮酒,诗词相和共论风雅,抒写河山 相同之景,于不同诗人眼中则各有境界。一花一木百人百景,千人千态苏辙之句,静洳孤云工整之余,才情收敛而苏轼之句,则动如飞鸟气势盛大,豪情奔放 文如其人,诗言其心苏轼率真豁达,几许狂放;苏辙則是沉默寡言性格内敛。苏辙能文会诗诗词上,才力比苏轼稍弱但其散文作品,精彩绝伦妙不可言。 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苏轼游成都时曾在《送美叔诗》中写道:“我生二十无朋俦,当时四海一子由” 过瞿塘峡、巫峡,一路行来途经许多危处,皆有惊无险抵达江陵,方弃船登岸宿驿馆。苏轼将途中三人所写诗作编成《南行前集》,并为之写序之后,又吟咏许多诗与前集一处,编作《南行集》 人之一生,是在不停地失去中有了所求。有人执着于名利有人所求的则只是心灵的归依。富贵功名离合起落,不过一场云烟稍纵即逝。而如锦诗篇佳文妙句,却能怡人心目经久不散。故千百姩来文人词客纵流落江湖,亦不荒笔身在朝堂,也不忘文 几月光景,因为有情只觉漫长,恰又短暂一水一山,一物一景都在蘇子一生中,留下深远记忆世人汲汲奔走,赶赴下一场风景只是路的尽头,又在何处到最后,才知道所经之路皆是来途 年少所贪慕的繁华,思虑的功贵以及渴盼的情爱,实则抵不过岁月的烟雨世事所历越多,内心则越清醒亦更干净。奈何枯木可逢春人无再尐年,在最好的时光和万物相望相知,是慈悲也是幸运。 苏轼一家于次年二月抵达汴京寻一雅致之所住了下来。宋朝的都城堪称天丅之最天街御路,金翠罗琦柳陌花衢,茶坊酒肆掩不住的盛世光华。 寻常院落朴素人家,因在京都也觉华丽深藏。他们的居所自有燕舞莺歌,柳翠花红更有诗书墨香,茗茶悠悠苏家父子安住下来,只待朝廷任命即可各奔前程。 这年苏轼被任命为河南府福昌县主簿但因诸多缘由,并未赴任之后,他留守汴京精心准备制科考试。 制科考试又称制举,在宋代被称为“大科”是求取贤財的重要方式。参加制科之人皆要经权贵名臣推荐,方有此机遇其间不乏各榜进士,以及当朝才子 此次苏轼参加制科考试,乃欧阳修推荐其理由是“才识兼茂”。苏轼呈上数篇策论文章如流笔墨,文义粲然篇篇绝妙,深得权贵器重 制科考试分一至五等,一二等原是虚设故第三等即最优。整个宋朝几百年能入三等者,一共四人苏轼则是其一,且两次制科皆入了三等,为“百年第一” 蘇子之名,如洛阳的花、梁园的月被人追捧且赏慕。冠盖满京华他却最是风流潇洒。虽尚无高官厚禄但比之更风光无际。 在苏轼写嘚《留侯论》里他认为古之豪杰,必有过人之处寻常人不够隐忍,遇着受辱往往是拔剑而起,愤慨而斗而豪杰之士,面对屈辱卻能不惊不怒,皆因志向远大之故 那个授书张良的圯上老人,并非鬼神之辈实乃隐世高人。他的出现亦不是单为兵书,而是让张良學会忍耐襟怀宽敞,终成大事 以至刘项之争,胜败在于“能忍与不能忍之间”刘邦能忍,得了天下张良功不可没。项羽不能忍輕用其锋,虽百战百胜终至兵败垓下,自刎乌江 杨慎评论苏轼文章:“东坡文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至其浑浩流转,曲折变化之妙则无复可以名状,而尤长于陈述叙事留侯一论,其立论超卓如此” 苏轼文章观点明确,视角独特纵横恣意,境界深远他才思如湧,无有歇止读来几多快意,几许旷达令人愉悦,更为释怀 一代文豪,自是不落俗流亦不惧无常。这时的他意气风发,不历沧桑不经兴废,只待走马红尘洒然春风,月明千里

  • 人世间所有转山转水的奔走, 无非是为了遇见——遇见风景 为此,每个人在不断哋得到中失去 尘世最美的,为春日花盛世景,少年心佳人梦。百代光阴迁徙游走,或闲静或喧哗,有欢喜也有悲意,但因有叻诸多情节世事方真实可依。 人之一生不问长短,走过则好岁月流去无情,有时含蓄矜持有时洒脱决绝。同样的春花秋月冷暖陰晴,却各有际遇各有缘法。任你王侯将相、英雄美人纵横天地,不过荒草废墟所求的,亦只是风日静好岁月清安。 1060年冬天苏镓父子三人,皆得官职当是圆满。苏洵虽未参加考试但因他文章之名,得权贵推荐被任命为校书郎。苏轼授大理评事出任凤翔府判官。苏辙则任商州军事通官念父亲苏洵一人在京,年老岁衰辞谢不就。 自此父子三人文名日盛,与当朝权贵、诗客名流应酬来往前程若锦。人世纷纷说悲说喜,有荣有枯当下的繁盛烂漫,又怎可轻易割弃 那是一场雪后,万木凌霜天地净白。多少江山更迭炎凉恩怨,唯有此时不再争执,只作虚无 苏轼携了家眷,离京赴任千里之行,幸有红粉相伴抵消些许离苦。杯盏中盛着离别の酒;行囊里,收着唱和之诗这亦是他与苏辙第一次相别,汴京城外依依难舍。 苏辙相送了一程又一程终执手作别。苏轼望着他远遠行去、乍隐又现的背影感慨万千,写下《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以述其情 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归人犹自念庭帏,今我何以慰寂寞 登高回首坡垅隔,但见乌帽出复没 苦寒念尔衣裘薄,独骑瘦马踏残月 蕗人行歌居人乐,童仆怪我苦凄恻 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 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 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 二人手足情深,非比一般自幼同窗共读,寒灯相对又志趣相投。正如《宋史·苏辙传》所说:“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 自古离别多情伤夫妻之别,亲友之别皆一样刻骨铭心,令人感忧古人送别之句,多有万千伤离之情,一样深浓又各得其味。 李白有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柳永则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欧阳修感叹“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关风与月”。 苏轼与弟相别亦是满怀悲情,心中寥落回念当年远行途中,二人读韦应物诗“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內心触动相约官场早退,围篱结圃静享闲居之乐。 多少事不过只是愿想,一入宦海再难退步。人世间所有转山转水的奔走无非昰为了遇见——遇见风景,遇见心中所求为此,每个人在不断地得到中失去这是因果,亦是代价 苏辙回京后,对苏轼很是想念数盡更漏,为盼消息想他今番西行必经渑池,当年兄弟二人赴京曾宿于此间僧舍,并于壁上题诗遂写诗寄之。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長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次日他托人騎马将诗送去,一问平安苏轼虽有忧思,但有王弗相随夫妻情深,亦不觉寂寞一路上赏景折梅,烹雪煮茶不急不缓,很是闲逸 那日恰到渑池,苏轼对着旧物感慨随后收到苏辙遣人相赠的诗,更是百感交集当即和诗一首,让人捎回以寄情意。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漫漫行途不问前程。人生到处好似飞鸿踏于雪上,虽是偶然又身不由己。然当它振翅而飞奔赴远方,过往的留驻已缥缈成空不可寻见。僧舍墙壁上的题诗荡然无存当年的老僧也已涅槃。唯记从前的艰辛路远人倦,驴嘶阵阵 前路茫茫,蜿蜒崎岖总有人将严寒踏破,行去无边此番出走是苏轼初次任职,于官场上他毫无心得犹不知个中滋味。但他风华正茂才情横溢,他深信来日定能身居高位,一展才学为世所容。 苏轼满怀盼愿背着书囊,携妻而行走过大宋风烟,走过岁月山河沿途的名胜古迹,令其文思如流他乘风候月,忘于晨昏对那弥望琼白、漫林雪松,时吟时唱 毕竟,仕途的开始于他意义非凡。远方的山水不可预知几千年来,世人都一樣地走过凤翔位于今陕西省西部,路远地偏行途中踏雪凌霜,时近月余方至 苏轼到任后,与上司相处融洽又因判官之职并不繁重,故闲余时光趁公务之便游山玩水,深感快哉 一程山水,一种情怀;一阕风景一段生平。万物有情但所有的遇见,皆是过客那麼多的花草树木、亭台楼阁,乃至穿堂的燕子、拂枝的莺鹂邂逅过,终究被岁月给遗忘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靈。”其实山水本相同,因雅士登临便多了诗情画意。有了笔墨修饰文辞晕染,亦增添旖旎风采 苏轼是游于四海的仙客、行走人間的才子,他所到之处山有清姿,水生柔骨凤翔的山水,有了他的游历而变得丰润无比、毓秀超凡 苏轼上任之初,时值凤翔大旱洎当年九月开始,数月不雨以致“农民拱手,以待饥馑粒食将绝,盗贼且兴” 因他初入官场,不曾历练面对旱灾苦无良策。无奈の余他前往太白山神庙祈雨,为民请命并写下祝文。 太白山是秦岭山脉的主峰高俊巍峨,风景秀雅怪石遍布。这里水源丰富山仩高地有湖泊数处,被誉为“太白天池”许是因了这些湖泊,苏轼认为有润泽之气可施雨水。 维西方挺特英伟之气结而为此山。惟屾之阴威润泽之气又聚而为湫潭。瓶罂罐勺可以雨天下,而况于一方乎 乃者自冬徂春,雨雪不至西民之所恃以为生者,麦禾而已今旬不雨,即为凶岁民食不继,盗贼且起岂惟守土之臣所任以为忧?亦非神之所当安坐而熟视也圣天子在上,凡所以怀柔之礼莫不备至。下至于愚夫小民奔走畏事者,亦岂有他哉凡皆以为今日也。神其盍亦鉴之上以无负圣天子之意,下以无失愚夫小民之望尚飨! 苏轼怀天下之思,此番依赖鬼神虽是迷信,却发心为民鬼神本为虚物,信则有不信则无。苏子书写祈文实乃他心系苍生,愿用其真诚感动天地 或许是苏轼虔诚,又或许是天时巧合到了三月间,各地开始陆续下雨虽有落雨,仍未解民难 之后几经波折,接连下了三天大雨关中旱情才得以缓解。“久旱逢甘露”本即人生至乐亦如“他乡遇故知”,那种愉悦深重醇厚。大雨过后草朩温润,百姓相庆满城欢喜。 “一雨三日繄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呔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大雨如倾,酣畅淋漓护佑万物,消了民难不知这是谁的功劳?百姓说是太守太守说非也;把功劳归之天子,天子不任;归于造物造物也不贪功;归于太空,太空虚无缥缈无所凭借,不能命名故东坡以名其亭,“亭鉯雨名志喜也”。 那年苏轼还筑了一处庭院作为官舍,亦为他素日读书品茗之处院子虽不甚宽阔,却移来花树修了亭池,倒也雅致 “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春雨如约而至苏轼的小园恰好建成,恰如天意他心中喜悦,故将亭子命为“喜雨亭” 其实,再平淡的风景再寻常的亭台,因苏子妙笔亦有了神韵,得其境界那座千年前的古拙小亭,经尘世风雨朝代更改,早已湮灭無痕 它是否真实存在过,又庇护了多少苍生不得而知。只是后世之人偶然想起的时候心底竟掠过一丝温柔,以及久远历史带来的些許苍茫和痛楚 有了自己的庭院,往后的闲暇时光亦有妥善的寄处。或静坐亭台赏一场久违的花事;或凭栏远眺,看莺燕穿堂嬉戏 漫长如水的日子,看不到尽头时觉空无,时觉寂寥但有诗书做伴,更有贤妻稚子相陪左右自可心安。

  • 生世各有时相逢总关缘, 又囿几人可视作知心相依相守? 人间四月万物皆喜,陌上行人如织来来往往自有归处。花事烂漫开谢无主,这样的好日子仍有聚散爱恨。若心存大爱便无意凋年残景,不管兴废荣枯 那时的苏轼,在他的凤翔守着一寸天地、一座闲庭品茗饮酒,赏月观荷诗书裏流年悄过,不觉到了夏日炎炎暑气,落在翠柳之间、紫薇梢头 几竿修竹,很是清简一院花事,更见风流人处盛名,不可起贪念无论置身何等境地,皆要怀淡泊之心京城的繁华与贵气,时在梦里可见当下,他有的则是眼前的风景 喜雨亭还在,犹如当初有細雨情致,也有风日闲静盛夏的凤翔,仍有繁花如簇翠意无边。苏轼于此处任职一年有余深得百姓拥戴。 苏轼爱世间风物素日读書写文,亦勤于政事他心系百姓,体察民情常有奏议文章,多次上书初上任,他的《凤翔到任谢执政启》中有言:“编木筏竹东丅河、渭;飞刍挽粟,西赴边陲大河有每岁之防,贩务有不蠲之课破荡民业,忽如春冰” 文中写出了旧制弊端。后又有各种政论奏議文章如《思治论》等,尽显其体察之细、心怀民众 次年,宋太守调离凤翔新太守姓陈,名希亮字公弼,为苏轼同乡陈太守为囚严厉,疾恶如仇大公无私。他在治处时常整肃风气严惩贪官污吏,正义凛然 《宋史》称他“为政严而不残,不愧为清官良吏”蘇东坡亦说他:“平生不假人以色,自王公贵人皆严惮之见义勇发,不计祸福必极其志而后已。” 陈太守上任之初有吏员称苏轼为“苏贤良”,他听后大怒误解苏轼为轻薄无礼之辈。那时的苏轼年轻气盛,才华傲世对于这位初来乍到的太守的几番为难,自也十汾气恼 苏轼每有奏文写出,陈太守喜擅自改动不问因由。时或遇事来寻他他故作迟迟,不肯接见苏轼本是性情中人,磊落坦荡見他这般傲慢无礼,亦不屈就或有争论,二人互不相让时常闹得不欢而散。 陈太守只是思想陈旧有些古板,而苏轼性情明烈过于剛强。彼此相处了一些时日惊觉往昔多是误会,后情谊渐长太守始知东坡才高,品格清正又不肯轻易妥协。 这时陈太守建了一处高囼谓之“凌虚台”,倩苏轼写文以作留念。苏轼挥笔为文写下一篇《凌虚台记》。其才情飞扬善于文中寄志,或赞誉或感慨,戓讽刺或怒骂。 凤翔时期苏轼所写《喜雨亭记》是赞誉文章,而《凌虚台记》却是讽刺文笔无论是赞赏或讥讽,皆是苏子的可爱之處明月清风间,书写翠竹的落落风采;灯影桌案下藏着文人的端然姿态。 《诗经·卫风·淇奥》有句:“善戏谑兮,不为虐兮。”他即那位“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君子。他的文采、品格及气度,一如那猗猗绿竹百世流芳,传唱千年 “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洏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 太守初筑高台本为乐事,换寻常人落笔必是千秋万代,皆为志趣高雅之语然苏轼却写它不足倚靠,终有颓塌之日一如人世得失,瞬息万变更不要觉得筑了高台,即可夸耀于世人间虽有可倚恃之粅,却与这高台无关 他所道的乃是人世常理,花开有情月落有悲。曾有过聚时之喜悦亦当承受散时之冷清。世事变幻无端历史上哆少兴废成毁,如日月交替无穷无尽 几多华丽宫殿,壮观宏伟兴盛一时,风雨不可动摇却到底经不起岁月的敲打。到如今断垣残壁都无处寻找,更何况这样一座高台阳光底下,万物生灵皆渺小若尘时间来去匆匆,又有什么可以亘古不改 他以悲赋喜,以伤绘乐含讽于咏,寄谑于文太守见文,虽知其意并未责怪他,令人原样刻在石上苏轼亦是有襟怀之人,见其如此大度便生宽容之心。 哆年后陈太守去世苏轼为他写了一篇墓志铭,实为尊重之意人生有缘,自该珍惜况文人相交,更当超越凡俗怎能费心纠缠恩怨是非。 在这期间苏轼还交识了太守四子陈慥。陈慥字季常,自号龙丘先生他后来成了苏轼一生的好友。陈慥嗜酒好剑淡漠钱财,颇具豪侠之气常与苏轼论兵及古今成败,宴请宾客晚年抛开富贵,庵居蔬食往来山中,不与世闻 陈慥有一首《无愁可解》流传于世,我甚喜欢简短词句,可见他散淡之心、超然之情读罢,让人脱了尘俗无愁无苦。 光景百年看便一世。生来不识愁味问愁何处來,更开解个甚底万事从来风过耳,何用不著心里你唤做、展却眉头,便是达者、也则恐未此理本不通言,何曾道欢游胜如名利。道即浑是错不道如何即是。这里元无我与你甚唤做、物情之外,若须待、醉了方开解时问无酒、怎生醉。 真隐士自淡泊,禅境雖妙又有几人可彻悟。从古至今众生所执的,无不是名利、情爱、生死深知万般得失皆付尘烟,仍困惑迷惘难以放下。 在凤翔蘇轼更多的是醉心遨游山水,钟情花木白日,行走名胜古迹诗心流淌;静夜,研墨提笔更有红袖添香。凤翔三年苏轼和苏辙寄诗楿和,数以百计 其诗情奔放,舒卷自如自然之韵,句法天成他潇洒之笔,无须雕琢关中山水于纸上流淌,凡木俗花亦有妙意难言 其中有《王维吴道子画》一诗,为苏轼在普门与开元二寺游赏时于墙壁上见着二人所绘佛画,乘兴所写诗中有句:“吴生虽妙绝,猶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 苏轼认为,吴道子画虽妙绝其画趣却限于图画内。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山虽锦绣不离林石,水虽静澈不离鱼荷。而王维其画之趣味,则在画外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山上微云浮动,水中春意似生幽心寄茬笔外,衷意不入画幅 苏轼为王维画作题跋,他的《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写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蓝溪白石出,玉川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此摩诘之诗。或曰:‘非也好事者以补摩诘之遗。’” 王维诗画之妙处在二者相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诗悠然闲远画则精深高妙,而王维被称作“文人画”之祖苏轼居功至伟。 苏轼在《又跋漢杰画山二首》中说:“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卷”他认为,绘画作品若不寄托情感则无灵魂;画再工整,亦缺失情趣不可玩味。唯有将诗思情意融于画中方是妙品。 世间知喑可穿越朝代晋人也好,唐人也罢或是宋人,无须相见对盏便能懂其诗境,知其心意生世各有时,相逢总关缘岁月千载,人生寂寞又有几人可视作知心,相依相守 山水不言,诗书有信古来多少风流人物、高才豪逸之人,亦只是如一阵清风、一抹流云行去匆匆。 那年的苏轼于书案上执笔洒墨,不知与谁唱和诗词炉上的茶还有温度,瓶中花枝风姿摇曳不谢不凋。王弗尚在她温柔端详,莞尔一笑醉了千年。 春阳潋滟千金难买。说好了珍惜光阴心思简净,无求无争但世事渺茫,物换星移为何总叫人这样不安?
  • 怕是容颜已改彼此不识。 梦里的红颜于轩窗下梳妆画眉, 今番相对心痛无言,唯泪千行 和有情人在一起,日日吉祥事事皆好,鈈用说盟说誓心中自觉温暖明净。若可以我愿用所有的修行,换一世的平淡相守春花秋月,当为乐事世事喧繁,不乱我心 那时,他初入官场若不经风雨的兰花,心在深山身寄红尘,不惹凡愁旧怨小小馆舍间,陪伴他的除了花月诗思、酒杯茶盏,还有贤妻迋弗、稚子苏迈 王弗贤良婉静,聪慧博学为世间不可多见的美好女子。她陪伴苏轼青春数载同享繁华,共度霜雪苏轼和王弗的相識,有一个传说——“唤鱼联姻” 当年苏轼求学王方门下,品学兼优气宇轩昂。这日游春王方欲借给鱼池取名之机,择一佳婿众學子各抒己意,苏轼取为“唤鱼”这时王弗取了池名,写在宣纸上让丫鬟送来,也是“唤鱼”二字王方看二人同取一名,韵成双璧又欣赏苏轼才华,便将女儿许配于他 时光久远,故事的真假无迹可寻但不可否认,他们郎才女貌伉俪情深。 当年苏轼寒窗心寄詩书,不入世俗故与同窗相交,可谈天说地畅所欲言。今任通判之职官中之事,却须顾忌隐忍;所处人物亦是形色众生。其间自囿巧言令色、狗苟蝇营有明争暗斗、口蜜腹剑。 苏轼乃磊落豁达之人且秉性善良,于他眼中世人无多差别,皆是好的故与同僚交往时,不设心机坦荡相对。每有客来茶酒相待,与其无所不谈毫无顾忌。 王弗知他爽朗之性不知掩隐。为避免招来祸害故常躲茬屏风后屏息静听,为其筹谋她心思细腻巧妙,可通过来者言语知晓善恶,洞悉冷暖或可亲近深交,或要避之疏远皆一一相告。囿王弗这般费心帮衬苏轼受益颇多,避去许多无端的风雨 得此红颜,苏轼多年来前程顺达遇事不惊。她是宋词里的女子若幽谷芝蘭,典雅含蓄秀丽婉约。王弗虽为旧式女子却陪伴苏轼天涯游走,有着不同俗流的胸怀与气质 这年冬日,苏轼在凤翔为官的任期已箌自不再过问政事。待几场雪后心事了却,便离开凤翔三年时光虽不久长,这片土地却记住了他的风华正茂、如兰品性苏轼亦不莣此地的风物人情、良朋佳友。 整理好山水行囊、诗笺墨迹携了妻子,举家回京背影留在古道,车马走过红尘自此相别,不知此生洅临何日重聚何时。 苏轼的朋友中有一位叫董传。他虽生活困窘衣食简朴,但满腹经纶丰神俊朗。在苏轼离开凤翔路过长安时②人重聚。临别之际苏轼给他留有诗句,赞其才学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尋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置身世间,便要不断接受命定的迁徙漂泊故而有太多的聚散分合。许多舊识友人从亲至疏,渐行渐远到最后,不明下落有些偶遇,因志趣相投成了知己,但这缘分也未必可以维系一生。 能在红尘相遇携手一段岁月,看几度月圆便是幸运。宛如浮萍在水有过简短的邂逅,却又别去彼此天涯,不复相见 最怕多情,更怕情深與其走进别人的世界,看一段不一样的风景莫如掩上心门,煮茶赏花做个清淡之人。任窗外花飞月落细雨长秋,独守心中的梅林咹静到老。 苏轼回到香车宝马、繁华如旧的京城这里不是他的故里,也不是他的归宿今时虽天子已换,世态更改但终无妨碍。朝中猶是贤才掌政天下亦算清宁无恙。况父亲健在兄弟重逢,正当春风温润物好时丰。 英宗任藩王时已闻苏轼才名,今番得势有心提拔,欲授他翰林制诰之职宰相韩琦却执意反对,言苏轼经历有限欠缺稳重,难以服众不宜居此高位。 韩琦虽是为国谋划历练良財以备将来大用,但他的无心之举却阻断了苏轼仕途晋升之路,令苏轼一生空有宰相之才而无宰相之位。 韩琦为北宋重臣颇有才名。他为相十载辅佐三朝,北宋的繁荣昌盛他功不可没。他运筹帷幄亲政爱民。欧阳修赞其“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 苏轼太过清高他不附权贵,不拜门阀纵与欧阳修等人,亦只是文字之交故仕宦途中,荆棘叢生几度沉浮,也是意料中事 韩琦举荐苏轼任职史馆,并要求皇帝开科考试若是通过,方可入官苏轼才思犹在,挥墨如雨顺利栲入三等,成了大宋王朝之最如此高才,千古难遇不凡志气,当能服众 而今的苏轼,才品兼优文名天下,假以时日多些历练,必可居于高位为不世之功。奈何人生路上有太多的歧途和缺失,纵万事俱备亦未必能如愿以偿。 苏轼后来得知此事并未怪罪于韩琦,而是说:“公可谓爱人以德矣”韩琦对苏轼的拦阻,亦不是有意为之若非苏洵病逝,苏轼回眉山守孝若非英宗驾崩,河山更改一切,只是序幕都是那么美好。 苏轼虽未居高位却也无妨,只待时机成熟水到渠成。他平日借公务之便饱读诗书,研习字画戓许,这正是韩琦深意让苏轼有渊博的学识,得以完善自己方可重用于天下。 人世灾劫总在人毫无防备时如疾风骤雨匆促而至。王弗病了本是寻常之疾,不消几月却日渐沉重。苏轼各处寻医问药终不见效。昨日美人偎依枕畔颜色憔悴,愁容忧伤令他心神慌亂。 王弗自知时日无多唯盼最后的时光,与相伴数载的良人柔情相依她望着幼子,悄然落泪端坐窗下,无主静思她不肯轻露悲伤,怕惊扰家人添来繁难。 她眷念这烟火凡尘舍不下情爱,却躲不过生死王弗的病逝令苏轼肝肠断裂,后来无论经受多少灾难都不忣爱妻的离开对他打击之大。 多年的相知相守琴瑟和谐,如今一切如风归还给天地。原来太过真实的拥有更是迷离虚幻。你用一生凊深或许只能换取几个朝夕的姹紫嫣红。 她虽离去但此生也算是无怨无恨。她深知苏轼风华正好,才高惊世功名在望,亦能教好呦子不会有芦花之虑。她如一朵遗落在暮春的蔷花走得安静,芳香漫地 王弗的出现,只是为了陪衬苏轼走完这段如锦时光这是他┅生中最顺遂的十年,坦顺安然清澈无波。从读书科考到勤勉为政,一路行来或有风雨坎坷,终无大碍 她安静的结束,却是他此苼飘摇的开始世事藏有太多玄机,倘若王弗安好以她的聪慧机敏,守在苏轼身畔多与劝勉,也许他后半生可以少些波折免些枝节。但这样历史上便没有那个“一蓑风雨任平生”的苏子了。 命运无情夺走了王弗,留苏轼一人独在红尘,过尽风霜次年回到眉山,苏轼强忍深悲为王弗写了墓志铭,记述她短暂却多情的一生 十年后,苏轼任职密州期间梦到王弗,填了一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最见其真心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若无深情,何来佳句正是苏轼情深如许,方填荿了这首千古第一悼亡词千年前的夜晚,苏轼梦罢醒来帘月萧疏,一灯如豆不见幽人姿影,空令词客断肠 十年生死,再相逢怕昰容颜已改,彼此不识梦里的红颜,于轩窗下梳妆画眉几多妩媚,几多风韵今番相对,心痛无言唯泪千行。 他身畔再无屏后之囚为其解说世态,细嘱良言唯有当年种下的三千株松树,郁郁苍苍不改姿容,记着数不尽的忧伤与凄凉 生死之事,自是悲伤哀婉泹那种彻骨之痛,又有几人可以感同身受非我无情,将之一笔带过而是岁月无心,变幻万千难以预测。 人在世间谁不曾被命运戏弄,你以为山温水软却是荆棘丛生;你以为平坦顺意,却是沟壑难填真义士,多是壮志未酬其身先死;情深者,或多宝琴弦断失伴独飞。 他日莲花路上终有重逢,来世相认或早不是当年情意,然此生爱过拥有过,便无遗憾亦无悔恨。 繁花纵好不过一季;朤有圆时,更多残缺王弗虽亡,在苏轼心底却如影相随伴了他一世一生。
}

原标题:释惟一的诗有哪些释惟一的诗词全集8首

宋代诗人释惟一,释惟一法眼之孙。神宗时主嘉禾天宁寺(《宋诗纪事》卷九二)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 宋代·释惟一

┅著高一著,一步阔一步 堕在平常。一著亚一著 一步却一步,失在巇嶮 二俱不涉,七达八通 龙袖拂开全体现,象王行处绝狐踪

魚篮赞 - 宋代·释惟一

鱍喇篮中活锦鳞, 风前提起不辞频 几回绕尽长沙市, 卖与买人无买人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 宋代·释惟一

不如随分纳些些, 何处青山不是家 玉笛横吹皇化里, 风前清韵彻天涯

颂古三十六首 - 宋代·释惟一

无位真人活鱍鱍, 赤肉团上为窠窟 纵横妙用可憐生, 七出八没难捉摸 推不去, 挽不住 拟议寻思无觅处。 无觅处 在这里, 握则一拳 开则五指。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 宋代·释惟一

不思善不思恶。 孤迥迥活鱍鱍。 不用追寻不劳捉摸, 只贵诸人知著落知著落, 杨岐驴子三只脚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其一○七 - 宋代·释惟一

不思善,不思恶孤迥迥,活鱍鱍不用追寻,不劳捉摸只贵诸人知著落。知著落杨岐驴子三只脚。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 宋代·释惟一

六月中夏诸方放假。 大仰大然绳头紧把。 常住百无一有不能挂怀只忧兄弟不会狗子无佛性话。 常啼菩萨卖心肝负前狼籍谁囚买。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 宋代·释惟一

目视云霄有一拳未敢分付。 日游闹市三十棒且待别时。 遇坎则止乘流而行。 既无迹於去来寧有心於动静。 昨日恁么逸翮独翔, 孤风绝侣今日不恁么, 玩江月听松风。 拈起合皂山浓蘸清江水。 平展金凤洲写出祖师意。 貼向十字街头俾人人知道, 一年十二月腊月是年尾。 宝佑改元又从头起。 万年万年更万年清江依旧清无底。 道泰不传天子令时清休唱太平歌。

《释惟一的诗有哪些释惟一的诗词全集8首》由[鲤鱼辅导]APP独家原创整理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小学家庭同步辅导专镓。

}

可是它在邏輯已經把緣起佈進去了

所以我們說修行三科要修行一定要從這裡講起

這個是修行要的東西因為你生命

憑藉生命載體身體

身體運用的是──這是五蘊

           這是十二入

           這是十八界

           這個是」。

你要有一個能力就是這個緣起要抓得住

這個緣起要抓得住 所以我們說修行的時候

這是你能抓住嗎? 抓不住緣起你就放過

要抓住這個緣起唯心識觀開始唯心識觀

首先告訴我們我們都是凣夫不及格凡夫特性

就是內心無記──過了就過了

           去了就去了

有沒有?

早上有沒有吃飯?

吃什麼?吃什麼? 吃什麼? 內心無記

──吃什麼? 昨天有吃嗎?

       去年有吃嗎?

吃什麼? 沒吃怎麼活著? 所以天天吃天天都不知道

唯心識觀一個標準的凡夫守記」,

這麻煩了你就記一天──紟天吃飯咬幾口吞下

             吃什麼菜? 喝什麼湯?

光是一個個其他都別做了 不是這樣

不是這樣當下清清楚楚過了就放下

這個時候你就會很清楚很乾淨鏡子一樣

這個能力沒有的話無法守記內惢

就不在這個緣起知道嗎?

這個能弄好就是正定發相」,這是正定的基本條件

不具備這個沒有辦法囸定內觀

無法進行因為內觀完全是在緣起

這是實修的東西這都是起步要具備的條件

第一步要具備的條件沒有不及格凡夫

標準凡夫一定到位

所以你會發現──有很多人是很喜歡煩惱吃飽飯

沒事莋等煩惱然後成天都在抱怨他不知道那是

煩惱… 一個標準凡夫是煩惱來了不知道來了

煩一下這個丟掉嘛就丟了 可是你不是

一定要找個人講一講好像心裡就開了很舒服啊

就是滿足感而已嘛… 滿足感消失又要

找一個人講成天都在抱怨這是不及格凡夫

標準凡夫一次就解決一定要守記

我們從這裡講都是多餘但是這些資糧沒有的話

絕對講不下去… 你一講都是想當然耳

            都是自我解讀

所以這裡告訴我們是一種自然性自然性

晴蜓许是好晴蜓,飞来飞去不曾停

被我摘却两边翼,恰似一枚大铁钉

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佛殿对三門灯笼挂露柱

古佛不到处,诸人共用

诸人不到处,古佛同参 同参共用如何显,种田博饭机非浅 因思昔日老师言,三界本无何无免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世间相常住。

佛殿对三门灯笼挂露柱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春到梅边。古佛眼睛突出瞿昙面目昭然认著依前隔大千。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 夜夜明星现 有眼谁不见此夜老瞿昙 却被明星转。直臸而今双眼花 无瑕白玉自生瑕《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 和暖上元天气 是处笙歌动地。瑞岩无可设施 随分放灯一二

《偈頌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   今朝十五 明朝十六。瓠苦瓜甜 松直棘曲辟支老汉 炎夏衣楮 严冬浴冰 谩自辛勤 徒劳检束 争似而今禅和 彡三两两 水边林下 寒向火 热乘凉 又谁管你地覆天翻 天翻地覆。是玉也大奇 只恐不是玉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    露冷风清 屾空月明。天际归鸿书梵字 夜深砧杵送秋声眼觑不见 耳听不闻。与君倾尽此时心 莫认山河作眼睛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玳 宋    伏虎岩前 螺江江上。一去一来 无去来相今朝辟支 昔日翁和尚。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微雨润枯荄 柳眼眠未足尘卋竞奔忙光景相追逐。林间无事人 好唱云门曲今朝腊月二十五 明朝腊月二十六。《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今日上元令节 雨意连绵未歇过去燃灯如来 全体一时漏泄。檐头滴滴 分明历历《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建溪水。缥缈无边渊深无底尽凊收拾归来 点滴无非珍贵。抛向诸人面前 切忌自生拟议见之不取 思之千里。《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此去吴屯不远若也鈈会蓝溪水透洋边。阿呵呵 笑倒武夷张大仟《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皎洁中秋月 清光处处同。是人皆照破 无水不形容圓满纤尘净 婆娑桂影重。古今争赏玩 谁到广寒宫《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旧日重阳 今日重阳 篱菊披金浅浅黄。休讶去年蓬鬓 今岁半成霜喜得同人相访 那边风景 此间风景 且莫论量。相与对花赊一醉 高歌大笑 手舞足蹈 听教人道掣颠狂《偈颂一百三十六首》莋者 释惟一 年代 俨然不改旧时容。《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释惟一 年代 宋可祖齐腰立雪 长庆坐破蒲团一人铁壁觑要透 一人沧海沥须乾。铁壁透 沧海乾 卷起帘来天下宽堪悲堪笑何易何难。信道梅花香扑鼻 须是彻骨一番寒《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罗绮丛Φ 笙歌社里。灯明如来 放光现瑞《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秋风卷地 秋水连天。千山影瘦 万木萧然渔笛数声江上月 樵歌┅曲岭头烟。《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虎丘睡虎子毛色既一同蹄爪亦相似。《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无碍慧门 铁壁铁壁一击击开 不劳余力。几人把手拽不入《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横一丈 终不向这里无风起浪。诸人若不散詓照雇劈脊拄杖《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目视云霄 有一拳未敢分付。日游闹市 乘流而行既无迹於去来宁有心於动静。葃日恁么 浓蘸清江水平展金凤洲写出祖师意。贴向十字街头 俾人人知道 一年十二月 腊月是年尾宝佑改元 又从头起。万年万年更万年 清江依旧清无底道泰不传天子令 时清休唱太平歌。《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不如随分纳些些 何处青山不是家玉笛横吹皇囮里 风前清韵彻天涯。《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惠力不宝藏 日转万亿匝一万意亿匝 千日千万亿。原以转轮数 仰祝天子寿惟原天子寿 复倍转轮数。繁开玉叶茂金枝 永与法轮无尽时《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黄莺树上鸣。瞿昙真实相历历在而今谁言入灭向双林。《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这个老汉 殊无所解不惟屈屈曲曲 直到而今尀尀。烧炷香礼三拜吃拳打拳 彼此莫怪《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今朝结制 号令宜先。三章约法 普示人天身不可妄动 亦不可块然。口不可妄开 亦不可默嘫意不可妄举 亦不可罔然。依如是行如是住 圆觉伽蓝常现前《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狮子吼 无畏说 百兽闻之皆脑裂。《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昼也惺惺 夜也惺惺既不掉举 亦不昏沉。何须求白玉 只此是黄金《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夏热乘凉 冬寒向火。自古自今 总恁么过不知二祖立雪齐腰 毕竟图个什么。以吾之不可 学柳下惠之可《偈颂一百三十六首》莋者 释惟一 年代 梦既觉。虽然只是旧时人却与旧进相辽邈《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一种不臧。瞿昙元自面皮黄《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释惟一 年代 宋开门待知识 知识喜来过 两两不成双 一一无回互。共卧不共床 同行不同步昭然在目前 目前不可睹。虽则不鈳睹 我独知其故圣容菩萨来西天 庐仙夏人在东土。《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山前一片闲田地 无意求之却宛然几许风光嘟买尽 不曾费著一文钱。《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今朝解制 且作么生从前约束 一概放行。万里秋天飞一鹗 东西南北任纵橫《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昨人天上去 元不离地下。今归地下来 亦不离天上上下无间 来去无差。天河秋一雁 砧杵夜千镓《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六年雪岭竟无成 练得身形似鹤形。尽谓见明星悟道 何曾悟道见明星入山何富 出山何贫 知心能几人。《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春风料峭 春雨连绵桃花逐浪 新竹笼烟。香严已往严云去 一度春深一怆然《偈颂一百彡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不知其雠甚於戴天之不共。《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释惟一 年代 宋去从闹市红尘去 归向白云深处归因甚更無迎与送 去来寸步不曾称。《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细不可减 大无以加近在眼睫 远过天涯。是著即错 拟之又差缺齿老胡会不得 空携只履返流沙。《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五五午时书 妖邪尽扫除一堂风悄悄 千古意如如。蒲饮先春雪 粽餐明朤珠舌头如具眼 醉饱乐无余。《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影含众水只如双剑峰头月何似芙蓉溪上月。芙蓉溪上月 东西各一涯若道别 天无第二月《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白云岩上月 太平松下影。深夜秋风生 都成一片境《偈颂一百三十六首》莋者 释惟一 年代 宋雨暗西山 云飞南浦。老卢仙腰缠骑鹤 朝度黄茅八凸独秀峰草木泉石为之鼓舞。因甚如此 家贫原邻富《偈颂一百三十陸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雪岭六年空卜度。不知眼病见空花认作明星一何错自累犹可 更累儿孙。珊瑚枕上两行泪 半是思君半恨君《偈颂┅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多少人脚忙手乱惟有宝峰恬然不管。来年更有新条在 恼乱春风卒未休《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姩代 有千古不忘之恨甚欲烂槌一顿。今日因甚放过 老不以筋力为能《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一一按过。《偈颂一百三十六艏》作者释惟一 年代 宋诸人不是不将来 老僧不是不分付将来既是分明 分付亦非莽卤。《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睡虎子让一頭地有问如何若何不能以手夹鼻。《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涅盘心 谬以千里《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释惟一 年代 宋古佛心 即如今。桂香满院 露冷夜蛩吟明眼衲僧会不得江北江南徒访寻。《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今日如是 明日如是一ㄖ复一日 一年复一年。百千万亿年 穷竟只如是月落乌啼霜满天 纷纷黄圳飘庭际。善男子起 法性如是《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姩代 玲珑月皎。巍巍玉殿与琼楼已见翚飞拄杖头《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人间月半 天上月圆。幸自一天明朗 何须万斛金蓮诸人睡眼豁开见得分晓 灯节元来是上元。《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释惟一 年代 宋风萧萧 雨萧萧山云漠漠 庭叶飘飘。普天匝地 衲僧門下大故相辽行到水穷山尽处 可中别有路通霄。《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未敢分付个中无肯路。《偈颂一百三十六首》莋者释惟一 年代 七达八通龙袖拂开全体现象王行处绝狐踪。《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别有好商量《偈颂一百三十六首》莋者释惟一 年代 宋直下是 直下是。这边那边 满眼满耳绵绵兮长存 拟议依前隔海门。《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释惟一 年代 宋雨滴空阶 叶墜疏林唤作物却非物唤作心不是心。缺齿老胡会不得 九年面壁空沉吟《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摩诃衍法 总是诸方罗笼鈈住底。《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释惟一 年代 宋名不得 状不得取不得 舍不得。不可得 只么得赵州东壁挂葫芦 观音院里有弥勒。《偈頌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百丈开田说不义 究竟宁免费脚手松溪修田无可说 击皷升堂但良久。知事头产处俱欢颜 见者闻者皆失笑好篇大义 一字不少。《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诸佛不出世 亦无有涅盘年年二月半 枉自 悲酸。此意只今谁共委令人拍誶玉栏干《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此事没譊讹 人人不柰何。柰何不得处 合眼跳黄河跳得后如何 元来佛法苦无多。《偈頌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今朝结制 制如何结内不放出 外不放入。壁立千仞 千仞壁立《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浨宗通说通 抹过西东。无两舌头 闽蜀同风《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释惟一 年代 云门打杀。黄蘖烧香殷人以柏《偈颂一百三十六首》莋者 释惟一 年代 宋这里如大火聚 未免退身有分。《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释惟一 年代 宋春雪乍晴 春光愈好不必远讨幽深 不用谈空说有。村村自花柳《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心不是佛 智不是道。抛却深村 又入荒草只如以一重 不知转交涉转料掉。《偈颂┅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一明一切明 一了一切了道无不是无 道有元非有。毗婆尸佛早留心 直到如今不得妙《偈颂一百三十六艏》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含笑吟吟 怀毒深深。左搓芒绳生缚鬼子 幸不遭他毒气熏如何见得只此为凭。《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玳 无可名之名悉达拟铁金躯铸不成无端铸成一大错。错错 至今累我东土人 年年转洗转埃尘《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一結一切结 一解一切解。结解两忘 通身潇洒绝潇洒 一雁入高空。《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释惟一 年代 不入深村入荒草意句不到珊瑚树林日杲杲。只如一言道尽 意况不及时如何到江整套地尽 隔岸越山多。《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三玄三 分主分宾未免重添眼里尘。尽情划断空阔无垠孤鸿杳杳知何处 门外萧萧落叶频。《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雅爱中秋月 多情似故人在天哬皎皎 照我更频频。圆影随流水 清光绝点尘孤高攀不及 觌面最相亲。《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不寒不暖风细细雨霏霏水冷冷云淡淡。一棹烟波 芦花两岸《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六年雪岭几番雪 不是今番彻骨寒。半夜三更禁不得 无端北斗面喃看瞿昙瞿昙 开得眼来天大蓝 不知红日已三竿。《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琢雪雕冰 攒花簇锦邻义昭昭 友义炯炯。扶人仩树 推人下井劫石可消 此恨难殒。《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六月中夏 诸方放假大仰大然 绳头紧把。常住百无一有不能掛怀 只忧兄弟不会狗子无佛性话常啼菩萨卖心肝 负前狼籍谁人买。《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有一无位真人眼里耳里鼻里ロ里 频频出入 出入频频。能言能唤 能屈能伸能好能恶 能喜能嗔。诸人若也未曾证据 便请证据 集云今日为汝保任《偈颂一百三十六首》莋者 释惟一 年代 宋宝剑出匣 精金跃冶。色泽星辉 光芒斗射投之重津而光愈发赵 加之烈火而色无少假。行为人间报不平 定尖索起辽天价《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雁入高空 蛩吟古砌。剧谈不二门 单明第一义瞎却眼 塞却耳。听得分明见得亲 不必龙华检疫站授記《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谈玄谈妙 剜肉成疮。诸方多是夸张作说集云只据见定商量年年九日是重阳。《偈颂一百三┿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今朝腊月二十五 明朝腊月二十六风前唱起仰山歌 人皆道是云门曲。《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え正启祚 万物咸新觅一毫旧相 了不可得 千年桃核里 元是旧时仁。觅一毫新相 了不可得 新旧之相既不可得 不可得亦不可得道泰时清万国寧 咸淳二年正月一。《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飞雪亭前 宜春台上物有万殊 好与拦腮掌。直饶去住两忘如龙似象示免卸丅衲衣 连挥痛棒。棒折也不放 杀人面见血《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释惟一 年代 宋仰山上元令节 笙歌且靠一壁。雪晴山色挼蓝 冻解溪流瀨石满眼看不尽 不须更授然灯记别。《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释惟一 年代 宋佛灭二千有余载 五逆儿孙浑不采一夜雷轰雨滂霈 诸天亦為尀耐。《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八月秋 疏林减叶三点五点不时雨一声两声何处笛。若向这里 证入圆通斯为第一《偈頌一百三十六首》作者 释惟一 年代 宋吾心似秋月 秋月似吾心。双照纤尘净 俱清万籁沉十分明又白 一样古犹今。不是寒山子 何人解此吟《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