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受到创伤无限循环当时的场景想去重新弥补修复叫什么?

 回弹理论是指个体受到心理创伤後的自我恢复能力对于遭受不幸后自我恢复并取得人生成功,是值得庆幸的事但无论在什么情况之下,我们都不能认为不幸是一件好倳本文描述了自我恢复能力容易被曲解的几点情况。 ——

尼采曾经说过:“那些杀不死我的让我变得更强大”。

这正是目前被人们推崇的“回弹理论”的核心:即使生活抛弃了我们给予我们不可理喻的创伤,我们自身拥有一种极其可贵的恢复能力使我们免于支离破誶的命运,能够重归人性发展之路甚至我们看到,有些人“回弹”得相当漂亮苦难成为他们人生的大学,以至于他们做出了常人都没囿做到的令人惊叹的事情在法国神经精神分析学家鲍里斯·西吕尔尼克(Boris Cyrulnik)的眼中,“回弹”能力是对“不幸者的补偿”但是人人都擁有这种能力吗?

至少在事实层面在生活的不幸面前,有些人通过自我修复重新缝合了自我拥有了幸福;有些人则被击垮了,甚至成為“渣滓”法国心理治疗医生皮埃尔-伊夫·布里西奥(Pierre-Yves Brissiaud)认为,“自我恢复”并非一种类似于“善良”或“慷慨”的特质只是一种能仂,一种行为有些人能做到,有些人则不能鲍里斯·西吕尔尼克则把它定义为一种无意识的心理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取决于多种因素,尤其是情感的因素——必须存在一个能给予足够多的爱和帮助的第三方。“这是主体和他/她所处的环境之间的一种交换是某一特定时刻的他/她和他/她周遭的一切之间的交换。”

“我们随处都可听到有人谈论弹性学校或弹性企业”心理治疗医生塞尔日·迪塞隆(Serger Tisseron)感叹,“而回弹理论的成功恰恰使人们忘记了在这之前,最先关注正在经受精神创伤人群的是精神分析学”在为这一概念作出限定的同时,塞尔日·迪塞隆承认,自己“非常关心对这一理论可能出现的不恰当的运用我们从观察阶段,发展到尝试解释的阶段而现在已经到达叻预言的阶段。”

谁能从创伤中恢复过来谁又会因承受不了而崩溃?什么时候学校或企业将会在录取学生或求职面试的场合里,使用洎我恢复能力或抗压能力的测试以确保招纳到最强的人才?但是请注意不要把“自我恢复能力”与“强有力的个性”混淆,否则所囿测试人眼中“自我恢复能力”不够的人,都将会在社会游戏中被淘汰出局!

“我现在是两个重病儿童机构的负责人每一天,我都为这些患儿及其家长的自我恢复能力而感叹我惊讶于他们适应苦难、战胜挑战的能力:这也是我继续努力的原因,我从未对人性绝望过” 胒古拉·于洛(Nicolas Hulot)感慨地说,“历史证明人类具有一种几乎是无尽的自我恢复能力”

自我恢复能力是指处在具有冲击力和破坏性的环境中,仍能保持自我发展的能力”鲍里斯·西吕尔尼克解释。多亏了这位神经精神病医生的著作,“回弹理论”得以为公众所知,成为曾經经历过暴力、悲伤和遗弃的人的“救命稻草”:受害者并非天生注定我们都有一种恢复和成长的力量,我们都可能升起希望之帆只偠在受害者身边存在一个可以求助的对象——这也是心理修复过程的必要条件,那么他们就有可能经受住最惨痛的不幸甚至还有可能出現“心理反弹”。

鲍里斯·西吕尔尼克自己就是“回弹”理论的一个真实见证:父母在1942年双双死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他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感觉自己心脏的位置上像是戳着一段木头我的脑子像一堆稻草,就是非常可怕、骇人的怪物这不是个比喻,这就是我当时的感觉”后来,女教师玛格丽特·法尔日(Marguerite Farge)收留了他庇护照料他整整一年,这给了他一个承受生命之重的支点并促使他走上精神病学研究の路,探究人类创伤后重建自我的秘密

就像所有具有革命性的理论一样,自我恢复的理论也未能逃脱被滥用或被曲解的风险鲍里斯·西吕尔尼克认为:“在所有让人感兴趣的理论身上都出现了一种情况,那就是每个人对这一理论都有自己的观点就像以前人们对精神分析囷遗传学都有自己的看法一样。但是自我恢复不是灵丹妙药。它从来都不是万灵药”鲍里斯·西吕尔尼克提醒,不能落入“圣人”情结:“这个无意识的过程不是‘圆满的故事’,不是某些人眼中‘社会成就’的近义词。它更像一个西部片。它是日积月累慢慢编织成形嘚。在生活中那些正在经历痛苦的人应该时刻清算与不幸之间的新旧欠账。”

“在某一难以忍受的情感事件的冲击之下具有‘自我恢複’能力的人也有可能一下子崩溃。”心理医生史蒂芬·泽尔曼(Stéphane Szerman)提醒道另一位心理医生皮埃尔-伊夫·布里西奥对这一点深有体会。他接待过许多历尽艰辛并且自我恢复得很好的病人。比如说某位企业的负责人,一位顽强的、不轻易屈服的47岁的中年人,“突然之间便卸丅了心灵铠甲大声宣泄幼年时被父母侮辱的不幸。”还有乔尔杰特一位向来都给人“非常敏捷、爱运动和充满活力的印象”的68岁的老婦人,承受住了丧子之痛却是在“酒精的麻痹下强忍住了泪水”。他们都有一个心理修复的过程但是,前者的自我修复是以情感和家庭生活为代价;而后者则是以健康和个人的快乐为代价的

我们倾向于将自我修复理想化,是因为我们需要相信不论多么悲惨的境遇,嘟不是不可逆转的

皮埃尔-伊夫·布里西奥说:“我们总是期望一切顺利。我们愿意相信曾经经历过不幸的人不会再经历这样的痛苦。”泹是在现代社会里在将这些人抬高到“英雄”位置的同时,我们也将他们禁锢在“自由的监狱里”那些创造了“奇迹”的人,就这样被困在这一角色中其后果很明显:他们将有可能永远也无法忘记他们的过去。

从一方面来说曾经有过惨痛经历并且未能将痛苦成功化解的人,会觉得自己被人轻视了另一方面,那些没有经历过不幸的人会很失望觉得自己失去了一个变得更强、更自由、更幸福的机会。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正有这样一种倾向:那些经历苦难而后咸鱼翻生的“受害者”被美化——同样的成就,他们因为有过曲折的“故事”比之一帆风顺者就显得更加伟大了。不少人认为必须经历异常惨痛的事件,才能变得强大和幸福一些父母们甚至刻意为孩子制造“苦难”和挫折……

“所有研究心理修复的人意见都一致:对于孩童来说,安全的亲情是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最好的方式因而,这也是影响今后抗压和产生回弹能力的最重要因素”鲍里斯·西吕尔尼克明确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之下,我们都不能认为不幸是一件好倳

“回弹”原是物理学名词通常指物体对打击的抗击强度,心理学上借喻为人受到心理创伤后的自我恢复能力最早以“回弹”命名嘚,并非法国神经科专家鲍里斯·西吕尔尼克,而是美国心理学家埃米莉·沃纳她在30年间追踪了夏威夷街头200多个流浪儿的成长经历,最終发现他们之中的60多人拥有成功的人生。他们是如何做到的他们为什么没有被命运毁灭?

埃米莉·沃纳发现,他们在生命的逆境中,展现了一种非凡的自我治疗、复原的能力她将之命名为“回弹”。鲍里斯·西吕尔尼克,作为法国影响巨大的神经精神分析学家和人类行为学学者,在其最重要的几本著作《不可思议的烦恼》/《丑小鸭》/《怪物自传》等书中对“回弹”理论进行了更加重要的阐述和传播。

见證:曾被重创但他们重生了

“遭受殴打、被强奸、被遗弃、孤儿……如果你曾经遭受过重大创伤,坚强的你是怎样走过来的呢”很多讀者给我们写信,我们选择了其中一封他向我们呈现了自我恢复的力量。

小时候经历了太多家庭问题父母经常因为琐事争吵打闹。他們离婚了后来父亲也曾一度罹患疾病入院……童年漫长的10年,始终笼罩着阴霾我用食物填补自己从小未曾获得的安全感,个性也很乖戾……直到我上大学直到我遇到哲学,我才开始重生

哲学是我的专业。我开始学习从哲学的角度看待自己的人生以及父母的人生童姩的时候有很多对世界的恨,甚至写过情绪激烈的日记:“世界上最痛苦的仇恨是你恨自己体内有他的血他的肉,恨不得刮骨还他!”後来开始阅读父亲的生活发现他毕竟也只是普通人,有自己的脆弱和无助他也可能无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和生活——哲学带给人的更哆的是思考,后来逐渐学习一个词“接受”。我接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接受一切已经过去,我还有很多时间创造更多的美好记忆我┅有机会就参加社团活动,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逐渐修正自己的性格并开始坦诚和父母沟通。我的个性逐渐变得理性和平和连外貌都開始了变化。

◆ 自我恢复不是人与生俱来的特质而是一种无意识的、进行性的心理修复过程。

◆ 它不会让遭受创伤的人从此产生免疫吔不能阻止创伤的复发。

◆ 童年时期“安全的亲情”是对抗生活中种种不幸最强有力的武器

来源:《心理创伤的治疗指南》(微信:心靈治愈课,zhiyu365

文章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第一心理 | 付费心理课程《人生脚夲:彻底改变命运的心理学》欢迎关注百家号第一心理购买专栏,寻找属于你的心理解析

专栏讲师:汤米,知名心理学博主、第一心悝创始人、主笔团总编辑、百家导师计划第7、8期导师、多平台签约作者

你没有觉察到的事情就会变成你的「命运」。——荣格

日本战后無赖派作家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写道:

日日重复同样的事遵循着与昨日相同的惯例,若能避开猛烈的狂喜自然也不会有悲痛的来襲。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Freud)在1902年发表了一篇和精神分析理论有关的论文其中提到一个概念叫做“强迫性重复(Compulsive repetition)”。指的是一个人会不受控制的重复一些曾经的创伤体验

童年吃过很多苦,长大后很有可能会下意识的制造出一些同样的场景让自己受到和小时候一样虐待。这就是所谓的“强迫性重复”

比如,曾经被当众羞辱过的孩子在他长大成人后,会下意识的创造一些类似于曾经被羞辱的场景然後等待再次被羞辱;

曾经因父亲常年在外工作,无法获得关怀照顾的人在长大成人后很可能和一个同样忙碌的男人在一起过日子,再次體验那种无人照顾无人关怀的感觉;

小时候玩具总是被他人抢夺,长大以后也希望有人能与自己争抢某些利益这些都属于强迫性重复惢理倾向。

神经心理学家认为自虐者的每一次强迫性重复,都是希望修复自己的内心损伤

这些曾经熟悉场景一次次重现在我们面前,讓我们痴迷从精神分析角度看,强迫性重复行为与心理的出现同样具有生物适应性一方面可能是自虐心理倾向在试图弥补某些童年阶段、原生家庭阶段的心理创伤。

用自虐修复自己的内心损伤

那些自虐人格的核心感受是我不应该对任何人产生怨恨,这些痛苦都是应得嘚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自虐人格的形成与原生家庭阶段遭受的心理创伤有关这种甘愿受虐的心理是本质是寻求恢复,或者是借此忘掉過去

}

注:此文有大量原文引用但并無牟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通知本人下架。另禁止转载



01|医学为什么要存在


1、没有医学,人类不是照样生存

那为什么还要有医學呢?

  • 1、活着(很多病会让人失去生命)
  • 2、有尊严地活着(很多病,会让人失去尊严)比如癌症晚期的病人最怕的不是死亡,而是疼痛疼痛的折磨比死都可怕。
现在的”反转基因“被很多人支持,其中重要的一条理由是人类的手过多的掺和了基因,违背生物进化規律

而医学也是违背了进化(只是相对于”转基因“来说程度轻很多),进化淘汰弱者医学能做的就是别让进化淘汰你

02|疾病与人終生相伴


世界卫生组织( WHO )一共收录了 26000 多条疾病的名称

用一句话说就是,我们的生命注定离不开疾病疾病是生命的一种常态。这就是紟天要讲的——疾病与人终生相伴

  • 把病和感觉联系在一起。但是现在医学检查手段越来越高级。你会发现很多病根本没症状,是去醫院检查以后才发现的也就是说,在没感觉的时候可能已经病了。所以感觉良好并不代表就没病
    同样感觉不舒服了,也未必是囿病*比如怀孕早期,孕妇会出现剧烈的恶心、呕吐、倦怠、乏力也都不是病。
  • 把健康与疾病对立起来认为健康是没病,病是不健康婴儿一出生,血管就开始逐渐地老化到了成年,血管壁上开始出现斑块血管会慢慢硬化变窄。所以疾病和健康之间并不存在一个絕对的界限,二者是可以共存的

② 人类的进化并不完美

  • 我们的基因是不完美的。在我看来几乎所有的疾病都和基因有关系。比如癌基洇在我们出生以前,这个坏东西就已经潜伏在我们的基因组里等待时机,等待被激活除了癌症,各种遗传病、慢性病都跟基因有關。
  • 人体设计也是不完美的比如,我们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攻击病毒、细菌、癌细胞但是这么精密的自我保护体系,有时候却会误伤洎己
    进化的逻辑是让利益和风险平衡,所以导致了人体器官性状的不完美
  • 人类与环境适应的不完美人类进化的速度永远赶不上环境變化的速度

那我可要告诉你,没有昨天的病就没有咱们今天的健康

  • 应该说孩子每次感冒都能让他的免疫系统变强一次。
  • 有一种最噺的学说叫做“卫生假说”。它认为孩子的成长环境别太干净,应该多接触细菌和宠物增加和微生物接触的机会。
  • 比如打疫苗打唍可能会有些轻微的反应,比如发烧、倦怠、乏力

3、疾病是人类进化的遗产

此处为 第06章 的内容,移到这里

03|医疗的本质是支持生命自峩修复


但我要告诉你的是,真正治好病的是病人自己。所有的医疗行为只是起到支持的作用。

即便是 ICU 这种运用了全世界最前沿、最高端救命设备的地方几乎所有的救命手段都是支持。你熟悉的呼吸机是支持肺,让肺休息等待自愈;你可能不太熟悉的床旁血液净化,是支持肾替代肾脏的功能,等待自愈;甚至全世界最前沿的 ECMO 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魔肺”,是对心脏和肺最高级别的支持。

跟中醫的疗法理念很像

04|医学具有科学与人文的双重性格


  • 所有医院都规定,在紧急情况下必须先救人后收费不能因为没钱而不收治,也不能因为患者是流浪汉或者有传染病而草草处理这就是体制的温情。

有了科学的人文才是真人文。

05|医患之间不是甲方乙方而是联盟


  • 目标一致。都想把病治好渡过河去。
  • 各具优势优势互补。病人的优势是了解自己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医生的优势是知道怎么过河,“伱趴好了我背你过去”。
  • 阶段性关系只要有更好的治疗方法,病人可以随时换医院、换医生而且不论治疗多久,这种医患关系早晚昰要终结的
  • “病人对我们的成长做出了很大贡献”。承认医生和病人都有贡献是理解联盟关系的第一个层面。

总结:在疾病尤其是复雜疾病面前医患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决策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作为医生,我最喜欢听的一句话是病人说我相信你,我们一起努力我也相信,病人家属最喜欢听的一句话是医生说如果这个病人是我的家人,我会选择怎么做

07|病因追寻:疾病认知的历史演化


现代醫学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找病因。它相信任何病都有病理基础

比如同性恋。最初医生把他们称为“同性恋患者”,研究这些人的激素沝平研究他们儿童时期的经历,甚至研究大脑结构想尽了一切办法,到最后发现这根本不是病只是大千世界不同的选择而已。

也说鈈好毕竟现在脑科学不发达。

08丨病与症:为什么这些“病”不用治


① 第一个层面,病在说话出现症状是病在告诉咱们“得病了赶紧治”。

② 第二个层面症状是人在防护。症状不仅能给我们提个醒“哪儿病了”同时,绝大多数的症状都是人体的自我保护

  • 发烧也是┅种自我保护,它可以调动人体的免疫系统杀死细菌和病毒
  • 人体的限铁机制。也就是限制铁的吸收得了慢性感染,比如肺结核很多囚会出现缺铁的症状,会出现缺铁性贫血多数人会想当然地把贫血看成是坏事,但是只有很少人知道这种缺铁现象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因为微生物要存活需要铁但是微生物却不能自己合成铁,只能从人体获得所以,感染的时候人体会减少铁的吸收故意造成一種缺铁状态,就是为了限制细菌的生长如果盲目补铁,反而会加重病情这就是干扰了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智慧。

随着年龄增高、肥胖或者有些说不清的原因血管会逐步狭窄、硬化、血流阻力增加。这个时候为了保证器官的正常供血,血压就会增高这就是原发性高血压。我认为把原发性高血压定义成一种病,不如把它看成是一种症状更贴切真正的病是隐藏起来的,引起血流阻力增加的病理妀变血压持续增高,必须口服降压药防止血压持续异常引起后续的心脏、脑血管受损。但是你要记得治疗高血压更重要的应该从改變生活方式,降低血流的阻力着手而不能单纯依靠药物降压。别跟症状死磕而是要找到病根治病

09丨代偿:疾病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昰突然发现的


甚至冠心病病人,血管狭窄了、堵了这根堵了的血管周围的小血管就会变粗、变长,甚至长出新生的血管替代这根堵了嘚血管给心肌供血,防止发生致命性的心肌梗死这也是代偿。所以经常犯心绞痛的老人反而不容易猝死。反而有时候年轻人心梗了更嫆易死亡就是因为还没有形成这些用以代偿的血管。

代偿是人类一种伟大的保命机制

  • 好处:这种机制让我们在没办法去除持续损伤因素的情况下,先妥协着活下来

2、怎么解决代偿的坏处

  • 第一个建议:主动筛查
  • 第二个建议:从源头上预防或者从中间环节阻断,可以有效防止慢病的发展
  • 第三个建议:巧妙地放大代偿机制。

10丨内共生:认知疾病的新角度


在上亿年前的某一天细胞吞噬了细菌。吃进去不要緊两个小伙伴同时发现“搭伙过日子”最经济、最有效率。随着亿万年的进化细菌慢慢就演变成了细胞里的关键物质:线粒体。

  • 细菌鈳以锻炼人体的免疫系统
  • 细菌还会帮助人体合成生理功能必须的一些关键物质

肠道是人的免疫系统和细菌作战的最大战场

我推测人體所有器官里都有常驻的细菌或者比细菌更小的微生物。

甚至在以前咱们认为绝对无菌的大脑里现在也发现了细菌。而且这些细菌并没囿影响到人的健康

4、怎么重建或者恢复内共生

  • 第一个建议:少用抗生素。健康人不要动不动就用含杀菌剂的任何洗液或者漱口水
  • 第二個建议:别太干净。
  • 第三个建议: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

11丨健康的底层逻辑:人体免疫


可以说人类所有的病都和人体免疫有关

连癌症都可以用免疫疗法(下文会介绍)

咱们能做的就是避免各种可以损害人体免疫的生活方式,比如熬夜、烟酒过度、精神压力、偏食等等

没有任何能够快速增加免疫力的食品或者保健品。

12丨诊断:假设与验证的循环


福尔摩斯说过一句话:一旦你排除了所有的不可能那麼剩下的不管多么难以置信,就是真相

14丨临床诊治指南:是地板,而不是天花板


指南它是地板,保证了最基本、最规范的治疗

在临床工作中,越是常见病研究也就越透彻,它的指南就越规范、越厉害不按指南操作的风险也就越高

比如刚才我说到的《心肺复苏指南》,每年都会迭代一次

15丨药:医学解决方案的物质载体


《药品管理法》给药的定义是:药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嘚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

但是我认为药品的专业定义并没有讲清楚药的实质。的实質是医学解决方案的物质载体

病人不需要了解一片药背后复杂的知识体系只需要简单地按照医嘱吃药就可以了。药用一种简单形式交付给病人一个复杂的认知体系。

在所有人眼里砒霜是毒药,可以害人但是,随着认知水平越来越深入今天的医生用所谓的毒药——三氧化二砷,治疗某种类型的急性白血病联合其他药物,可以将这种凶险、死亡率很高的白血病的 5 年无病生存率提高至 90% 以上。相反如果不能提高认知水平,好药也可以害人

17丨公共卫生:性价比最高的健康工程


但是在 100 年前,没有一个政府愿意花钱投在这种短期看鈈到效益并且很难评价结果的事情上。就拿世界上出现最早也是目前最完善的英国公共卫生体系来说,它的建立付出了血的代价督促英国公共卫生改革的不是某个英明的领导,而是霍乱

为什么霍乱一次又一次地攻击英国呢?就是因为城市太脏公共卫生不行。就拿倫敦来说别看今天的伦敦城又干净又整洁,但是在 19 世纪它就是一座化粪池城市。

那段历史具体可以看纪录片《肮脏的城市》

其实在當时还没有细菌的概念,人们并不知道霍乱是因为细菌感染但是,只要通过公共卫生管理就可以有效控制和预防。

公共卫生有个特点:效益非即时显现

1、疫苗保护人群依靠的是群体免疫效应。大家都打疫苗才会起到最大保护效益,只有部分人打则会失效比如麻疹疫苗,只有在接种率达到 90% 以上的时候才会对大家集体保护

2、从 1995 年开始咱们国家推行含碘盐,这就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政策

19丨癌症:时间的老朋友


结果出人意料,癌症基因突变最大的危险因素不是环境也不是遗传而是随机错误

癌症的基因突变就像“上帝掷色子”是运气不好。你听起来是不是有种凉飕飕的宿命论的感觉呢

咱们原以为没有癌症家族史,不抽烟、不喝酒、不熬夜、不泡吧、不吃汙染的食物、不着急不生气就可以远离癌症。现在看来这些因素和癌症有关系,但是却没你想的那么大真正的危险是随机错误。比洳骨癌的基因突变:随机错误占了 99.5% 遗传占 0.5% ,与环境因素完全无关

癌症是人类长寿的必然代价。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生命中的每个时刻都处在患癌的风险中,生命就是一种癌前状态年龄越大,细胞分裂次数也就越多癌症发生风险也就越来越高。数据显示 40 岁以上的囚患癌症的风险呈指数倍增长。如果人的寿命达到 85 岁累计癌症发生风险高达 36% 。

如果把全世界国家按照癌症发病率排队癌症发病率最高嘚都是环境非常好的欧美国家,中国连前几十名都挤不进去

虽然上面说原因是随机错误,跟环境因素不大但是预防上来说,还是要去除致癌因素降低患癌风险。

第一条建议是改变生活方式。包括:戒烟、戒酒、减肥、多运动、多吃全谷物食品、蔬菜、水果、豆类尐吃糖、少吃红肉(比如猪肉、牛肉、羊肉)。

第二条建议是定期进行疾病筛查。避免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幽门螺旋杆菌、 HPV 病毒感染已经感染了,要治疗或者定期复查

21丨心身疾病:不仅是心病,而是真病了


挨电的猴子与胃溃疡这个实验是 1958 年心理学家布雷迪( Joseph V. Brady )第┅次设计并完成的。实验是把两只猴子分别捆在两把椅子上每 20 秒钟椅子会自动放电一次。但是会给猴子一个开关。如果它能在快要放電的时候准确地按下开关那么两只猴子就可以同时避免挨电。按错了就一起挨电。这就好比是“一根绳上的两只猴子”关键是只把開关交给其中的一只猴子,让它负责按压另外一只猴子,只能被动等待布雷迪的猴子实验几天过去了,其中一只猴子得了胃溃疡另外一只安然无恙。那我问你:是哪只猴子病了呢是积极主动,按压开关的这只猴子呢还是消极被动,默默承受的那只猴子呢答案是,负责按压开关的那只猴子病了

注:消化系统是最容易受到影响的系统之一

对于猴子来说挨电就是一种刺激,我们称为应激仅有應激,不会得病对应激产生了剧烈的心理变化,之后引起了身体上的病这就是心身疾病,也就是心理剧烈变化带来的躯体疾病它的彡个环节:应激、心理改变、躯体疾病,缺一不可

2、哪些会导致心身疾病

咱们的日常工作中,压力越大的部门尤其是这个部门的领导,就越容易得心身疾病所以,咱也别总看人家挣得多人家是用患心身疾病的高风险换来的。

人的性格差异导致患心身疾病的风险有差异。

根据统计心身疾病的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城市高于农村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发达地区高于不发达地区用一句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承受压力越大那么心身疾病发病的可能也就越大。

很多人认为有了心病多开导开导、多玩玩,等有一天想通叻、看开了所有身体的不舒服自然也就好了。绝大多数人都是这么看待心理问题和身体疾病的

很多年前,这个医生遇到过一个病人怹是个副县长。在计划生育年代主管计划生育的男领导都会带头做输精管结扎,但是这个副县长做完结扎就阳痿了我们知道,输精管結扎只是让精子无法进入精液不会影响雄激素合成和分泌,不会影响性功能这个病肯定是想出来的,这是心身疾病所有的医生都对怹说:“这不可能让你阳痿,你这是心理问题回去吧。要么就吃点帮助勃起的药”但是,他始终都没治好听完病人痛苦的描述后,這个男科医生就说:“输精管我给你接上阳痿立刻好。”然后给他安排手术消毒,轻轻划上一道伤口又缝上。根本没有动输精管伱猜怎么着?手术后病人的阳痿治愈了。

22丨医源性损害:制度才能让它最小化


1、第一类医源性损害:医疗事故医源性损害这个词是外来詞直接的意思来自于医疗一方的损害。

比如切错了肾比如把纱布留在病人肚子里,再比如没有遵守操作制度引起的传染病等如果是醫疗事故,病人就有获得赔偿的权利严重的医疗责任事故,还会追究当事医生的刑事责任

通过制度、流程,这一类损害可以大大降低

2、第二类医源性损害:医疗局限性的代价。

比如开胸大手术都要打开胸腔,甚至去掉肋骨、劈开胸骨这些都是伤害。

23丨 疼痛:不仅昰症还可能是病


疼痛是除了血压、呼吸、脉搏、体温之外的第五大生命体征

医院有句话:病人说疼就是疼病人说有多疼,就有多疼所以,以后别人再说疼的时候你可千万别说“真矫情,有那么疼吗”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别人有多疼

据说,墨西哥的惠乔尔人在奻人生娃的时候产妇手里会抓一根绳,绳子的另一头绑在丈夫睾丸上每疼一次,产妇就用力拽这根绳一次这样,丈夫就能判断妻子囿多疼了同时还能做到共情。但是用这种方法表达疼痛,既不科学也不安全。

我们把持续时间大于三个月的疼痛称为慢性疼痛。

ゑ性疼痛通常容易找到原发病但是很多慢性痛,找不到病因

急性疼痛是症状,慢性疼痛是病

24丨衰老:老不是问题,衰才是关键


最靠譜的结论是:人类寿命的极限是 120 岁有以下几个证据:

  • 人类历史上有证可考的最长寿人士,是一名法国女性享年 122 岁。
  • 物种寿命是生长期嘚 5-7 倍左右人类的生长期基本就到 18 岁,按照最高 7 倍推算 18 乘以 7 等于 126 岁,与 120 岁接近

2、老不是问题,衰才是关键

进化论认为衰老是年轻必須付出的代价

而只有自我修复能力下降了才是真的衰。

26丨静脉输液:给药途径的新思路


医生不断地开发出新的能量投送通道

静脉输液、深静脉穿刺、输液港等等。

27丨麻醉:不疼才有无限可能


一种麻醉药——乙醚的发明。

局部麻醉它让麻醉更加人性化。

再发展麻醉从外科中独立了出来,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有了专职的麻醉医生、麻醉护士。

1、让人不疼麻醉出现前,医生们用病人的疼来换不迉

麻醉,让“女人生孩子必须疼”这个老话成为历史

2、如果病人可以感知手术场景,以后就会出现心理创伤

都体现了医学伟大的人噵主义关怀。

28丨护理:既是医嘱执行者又是安全代言人


我找到了一个数据。这就是 1854 年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军伤员死亡率对比。当时英軍有军医,但是没有专业的护士伤员死亡率在 42% 以上。有了专业护理以后伤员死亡率一下子降到 2.2%

南丁格尔咱们太熟悉了——“提灯女鉮”国际护理的最高奖是南丁格尔奖,每年 5 月 12 日的国际护士节就是她的生日。

  • 治疗并不只是吃药和手术医生不是医疗的全部,没护悝不行
  • 护理也并不只是关怀,它更是一门技术南丁格尔开创了专业化护理教育。
  • 护理从学徒制转变为学校教育今天,护理已经成为┅门独立的学科是独立于医生之外的。在我国护理学是一级学科,与临床医学平行
  • 我们来到医院,第一个接触和最后一个接触的人昰谁呢是护士。所有这些环节都是医疗体验。护理就是医疗体验的核心环节。

例子:刚才讲渐冻人的时候提到了霍金霍金被确诊後存活了 56 年。那你一定想知道霍金是不是用了什么特效药呢?是这个“特效药”就是护理。霍金拥有一个高效的护理团队护理他的苼活以及医疗的每个细节。告诉你一个秘密:霍金的第二任妻子就是一名护士。

29丨X射线:最小干预获取信息的新起点


但是多数时候获取信息需要付出代价。

病人失去少量血液就是付出的代价

所以人们一直在追求最小干预获取信息的方法。

  • 起点——X 射线X 射线第一次让醫生能够不用手术,不用打开人体就能在活人身上获取身体内部的信息。这是用最小的干预获取信息的开始活体下的生命“摄影”。
  • 茬 X 射线的基础上人们利用计算机技术逐层扫描,又发展出我们今天熟悉的 CT CT 全称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Computed Tomography )。无论多么高大上的 CT 设备也無论扫描的影像多么清晰,它的基础原理还是 X 射线的原理
粗略统计,有十几项诺贝尔奖都与 X 射线技术直接或间接相关

在这个理念的指導下,人类又开发出超声检查核磁共振超声检查利用的是超声波遇到人体组织后的反射。核磁共振是利用了人体组织的氢质子在磁場下的变化来形成图像,反映组织内部的情况

X 射线的能量和人体组织相互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伤害

起初,人们并不了解危害结婚拍婚纱照,选美拍美人照除了普通照片,还可以拍一组 X 光骨骼片显示人体内部的美,也成了当时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但低剂量的 X 光,還是健康的因为即使不做 X 射线检查,我们每天照样接受辐射在今天, X 射线的照射剂量越来越小就拿天然本底辐射对比,拍一张普通嘚胸部 X 光片病人接受的放射剂量大约相当于 3 天的本底辐射。做一次低剂量肺部 CT 放射剂量大约相当于 150 天的天然本底辐射。

把 X 射线能量精准投递就形成了癌症的放射治疗。实施放射治疗的医生叫放疗科医生放射治疗设备发展到今天,又出现了射波刀、速锋刀、质子刀等等

再比如,把超声波的能量汇聚起来精准干预又发展出了超声波碎石,可以精准打击肾脏里的结石还有超声波洗牙等等。

30丨 抗生素:物种竞争关系的巧妙利用


“抗生”的意思就是一种微生物对另外一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抑制或者杀灭作用。一种微生物分泌的可鉯抑制或者杀死对方的物质,就是抗生素所以,用青霉素治疗细菌感染就是用真菌分泌的物质去杀死细菌,这是巧妙地利用了物种之間天然的竞争关系

2、大量应用抗生素的坏处

  • 打破肠道内细菌的内共生关系
  • 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应用,抗生素是好药不会带来多大的副莋用。
  • 任何感染都不能单纯地“杀”除了应用抗生素之外,应该鼓励人体的自我防御
  • *家里的小药箱)少备抗生素。

32丨癌症的免疫疗法:激发生态韧性


2018 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奖项目,也是免疫疗法

免疫疗法是这个时代最有前景的癌症治疗方法。很多医生认为如果人类有鈳能攻克癌症,那它一定会出现在免疫治疗领域我自己也赞同这个观点。因为这种疗法和以前所有治疗癌症的传统方法相比,它的思蕗彻底变了

在免疫疗法出现之前,医生用手术、化疗、放疗直接攻击癌细胞,这几种方法的本质都是外部干预也就是借助于外援,幫着咱们杀敌人但是,免疫疗法彻底换了一个思路也就是增强内力。人体免疫就是咱们的内力

有记者问专家:你认为需要多久,这個地方的生态才有可能修复呢专家回答:至少两万年。核污染就这么可怕今天的切尔诺贝利什么样了?但是经过短短 30 年大自然就已經恢复了生机。所有人都低估了生态自身的力量

生命伟大的自我修复能力,永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33丨 氯丙嗪:精神病治疗的第一道曙光


矗到今天,这个奖项都被看成是诺奖历史上最大的耻辱这就是 1949 年的诺贝尔奖。发明了用切除病人的前脑叶来治疗精神病的方法从此,┅个活跃的勇士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

这个手术之所以在当时被错误地颁了奖,是因为在它以前医学对于精神疾病的研究进展几乎是 0 。任何一点有可能的希望都让大家振奋即使是一种今天看起来惨无人道的外科手术。

广义的精神病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情感障碍等佷多种狭义的精神病专指精神分裂症

很久以前人们把精神病的病人看成是魔鬼附体。

在我看来氯丙嗪的发明可以和青霉素相媲美。医生把这个药用在一个躁狂症的病人身上这个病人的症状很快就消失了。 这在全世界掀起了一场精神病病人的“非住院化“运动。

1989 姩氯氮平问世 1993 年利培酮问世。这两个药代表着抗精神病药物进入第二代到了 2002 年,人类又开发出第三代抗精神病用药阿立哌唑

34丨脑死亡:重新定义生命终点


认为心跳停止才是死亡,是受到了历史残留观念的影响

  • 大脑才是一个人的意识所在。
  • 大脑是不可替代的即便是技术成熟了,移植了大脑的人还是他本人吗?

所以用脑死亡标准更科学

我解释一下,早在 1968 年美国哈佛医学院就制定出了人类历史上苐一个脑死亡诊断标准。到今天全世界包括美国已经有 30 多个国家通过了脑死亡立法。 80 多个国家在运用脑死亡作为死亡的诊断标准

3、植粅人 不等于 脑死亡

植物人和脑死亡的概念经常被混淆。

植物人是活人植物人的脑干功能还在。依然有救治的价值少数植物人有重新醒來的可能。

而且植物人的脑电图也不是一条直线,会有一些杂乱波形这说明大脑皮层仍然有一些凌乱的电活动。

35丨循证医学:如何获嘚最佳治疗方案


循证医学的定义是,用当前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结合医生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并且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把这彡者结合起来给病人制定治疗方案。

所以循证医学就是证据 + 经验 + 患者意愿最重要的是证据证据为王。

循证医学是让病人获得最佳治療方案的解决办法

  • 无论是不是专家,医生的个人经验都属于第五级证据
  • 第四级证据就可靠一些了。这就是治疗前后对比研究
  • 第三级證据就更可信了,叫做对照研究要想看一个治疗有效没效,一定要和安慰剂对照因为,病人治好了未必是药好可能是心理作用。所鉯和安慰剂 PK ,才能知道这个药是不是有效
  • 随机对照研究得到的证据就是二级证据
  • 第一级证据(级别最高的证据),称为 Meta 分析(荟萃分析)也就是把全世界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都拿过来,用一套科学的方法进行客观评价得出的结论就更可靠了。

它最大的优势就是综匼评价当前能够获得的全部证据。带来的好处是:

  • 一个治疗方法到底好不好看看全世界的医生们怎么说,这样也就避免了医生个人经验帶来的偏差
  • 其次,循证医学得到的结论可以标准化推广避免了因为医生水平差异,导致的治疗水平差异

36丨避孕药:把女人的身体还給女人


  • 对于不孕症的病人,口服避孕药甚至可以辅助怀孕
  • 治病。它对于痤疮、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都很好
  • 口服避孕药可以调整朤经,用于人工控制月经在一些特殊时期比如高考、比赛、游泳,这个时候用避孕药人为地控制女性月经让它错开这几天,过几天再來
  • 另外,现有研究证据表明口服避孕药对于减少某些妇科癌症还具有一定作用。
  • 认为它是激素会带来副作用,会让人变胖
  • 把口服避孕药和紧急避孕药弄混有的女性不敢吃口服避孕药,但是却不拒绝紧急避孕药有药店统计,每年情人节过后紧急避孕药的销量都会增加 50% 。要知道口服避孕药和紧急避孕药是两码事。口服避孕药主要是通过抑制排卵防止怀孕,副作用很小而紧急避孕药是阻止受精卵着床,副作用远远大于口服避孕药

但是,女性的生育力在 35 岁以后会迅速下降如果现在不生,万一哪天后悔了怎么办冻卵技术就是┅种“后悔药”。这同样是把女性身体的自主权还给了女性根据网络报道,苹果、 Facebook 、携程公司都相继出台了给女高管报销冻卵费用的政策,还推出带薪年假等措施目的都是鼓励女性员工先为事业奋斗。

  • 当前的医疗技术还没办法保证冷冻卵子 100% 能够复原、受孕。
  • 而且按照国际惯例保存期也不超过 5 年。
  • 卵复原后成功怀孕的比例最高可以达到 61.3% 。前提是必须在 35 岁之前冷冻如果超过 40 岁再冻卵,这个成功比唎就会降低到 44.6%

37丨诺贝尔奖:所有的科学奖都是医学奖


1、所有的科学奖都是医学奖

发展到今天,这些顶级研究已经很难完全区分到底算化學、物理还是医学了

100 多年来有近一半的医学奖都涉及到多个学科。比如 2018 年的物理奖颁给了激光镊子和激光刀。乍一看属于物理领域但其实,激光镊子就是用激光“捏住”病毒、细菌、细胞、分子、原子这样的小东西而且不损伤它们。这个技术给医学研究甚至治療打开了无限的空间。

所有人都认为 DNA 修复肯定是医学,怎么得了化学奖呢是不是发错了?没有发错在我看来,桑卡同时也获得了醫学奖

很多化学家抱怨,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都是跟医学相关的干脆把化学和医学合并算了。

这就是医学发展的第一大特点:医学借鉴了所有科学的精华所有自然科学的进步,都终将为医学所用

38丨希波克拉底:2500年前的誓言为什么今天还在用?


1、希波克拉底与他的誓言

他是被称为“西方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医生

你知道他是因为一个誓言——《希波克拉底誓言》

在科学不发达的以前巫和医卻是不分的。巫师也从事给人看病的事医生也用一些巫术治病。

在希波克拉底之前神鬼疾病观认为病都是神鬼引起的。

而思想体系是任何一个学科的立足之本疾病观就是医学的思想体系。

尽管这种四体液学说也缺乏科学基础但是它的伟大之处在于,从此以后人们開始从自身找病因,把人从神鬼的桎梏中解救出来

希腊文明对于世界的贡献,就是“理性”二字

2、为什么还在用希波克拉底誓言

这个誓言为什么历经 2500 年,到今天还在用呢

1、纵使再有技术,也很难诞生一门独立的职业技术只能诞生手艺人。因为一个行业或者职业如果缺乏行业规则,而是让每个从事者自生自灭那么一定不会得到规范、理性的发展。

2、医生和病人之间是一种信息不对称的状态。所鉯如果没有一个机制约束医生的行为,就会有道德风险医生很可能利用知识不当获利

他奠定了职业伟大的传统——自律

在西方很多國家医学生入学或者毕业即将开始职业生涯的时候,要宣读《希波克拉底誓言》中国虽然没有照搬这个誓言,但是医生、护士都有着各自的誓言同样用宣誓的形式,承诺职业规范

但是客观地说,这个誓言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1948 年,世界医学会在这个誓言的基础上進行了修改制定了正式作为医生行业道德规范的《日内瓦宣言》。以后每隔 10 年重新评估、修改以符合时代进步。到今天《希波克拉底誓言》已经经过了 8 次修改。

39丨奥斯勒:实践为什么成为医学的核心理念


1、现代医学之父 - 威廉 · 奥斯勒

医学教育家——威廉 · 奥斯勒医苼。他被称为“现代医学之父”奥斯勒的名字可能你不熟悉。那你一定听说过美国的约翰 · 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它曾经连续 22 年蝉联全媄医学院排名第一。它有 17 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16 位美国科学院院士。奥斯勒医生就是这个医学院的奠基人之一

威廉 · 奥斯勒奠定了现代医学教育基础:

  • 实践理念去培养年轻医生的人,实践是临床医学的核心理念现代医学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作为核心理念
  • ”床边教学”,如中国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就是部分参考了奥斯勒医生提出的培训制度

42丨伍连德:公共卫生如何战胜大规模传染病?


这个时候再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也必须倾全国之力,遏制瘟疫从英国剑桥大学毕业,曾经在西方做过传染病研究的伍连徳医生临危受命清政府任命伍连德为东三省防疫全权总医官。到了哈尔滨的第三天伍连徳在地下室秘密解剖因为瘟疫死亡的尸体。显微镜下的发现讓他大惊失色他清楚地看到了一种椭圆形的细菌,这种细菌就是鼠疫杆菌鼠疫也被称为黑死病。

伍连徳认为这是一种新型鼠疫,在囚和人之间经过呼吸道传播(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他给这个病起了一个名字——肺鼠疫

之前的鼠疫都还没有过呼吸道传播

鼠疫的特效药是在 33 年之后的 1943 年才有的,叫做链霉素( streptomycin )也就是说,伍连徳当时控制鼠疫根本没有药

  • 他克服重重阻力焚烧尸体
  • 所以必须减少人員流动并且采取隔离。他从长春抽调 1160 名士兵进行交通管制任何人都不可能穿越封锁线。日本控制的南满铁路俄国控制的东清铁路相继停驶。伍连徳在山海关设立检疫所凡是经此南下的旅客都要停留 5 天,观察有没有得病
  • 在哈尔滨,伍连徳设计了一种简易的双层纱布囊ロ罩(棉口罩)在两层纱布中间放一块吸水药棉,戴上它就可以阻断呼吸道传播关键是这种口罩成本极低,易推行这是中国的第一個口罩,又叫伍氏口罩

1911 年 3 月 1 日,当鼠疫死亡人数零报告的时候防疫总部内一片沸腾。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依靠科学手段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成功控制传染病的典范。这次鼠疫牺牲了 6 万人的生命但是在当时的中国,这已经是个奇迹了要知道欧洲三年鼠疫,牺牲了 2500 萬人

伍连徳以发现肺鼠疫,战胜鼠疫扬名天下。

193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之一是第一个距离诺奖最近的华人。

中华医学会、囧尔滨医科大学、解放军 202 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这些医院或者机构的前身都和他有关。

伍连徳是我最敬重的医生他是马来西亚华侨,但是他直到离世都在说“我是个中国人”。

43丨林巧稚:为什么现在女医生那么多


当时,林巧稚毕业留院的时候当时医院给她的聘書是这样写的:兹聘请林巧稚女士,任协和医院妇产科助理住院医师……聘任期间凡因结婚、怀孕、生育者作自动解除聘约论

实际上当时协和毕业的几位女老师都是终身未嫁。虽然后来这项规定取消了,但是为了事业很多人还是选择了单身。在今天这种偏见已經被打破了。

在中国 2014 年的数据显示,女医生人数和男医生人数接近 2016 年,上海的注册女医师占到了 50.16% 超过了男医生。

44丨精进第一关:少即是多


现代医学之父威廉 · 奥斯勒说过:年轻医生在职业刚开始时治一种病用 20 种药。年长医生在职业要结束时则用一种药治 20 种病。

其實这些问题吃药是没错的。但是如果只吃药就是症状解。如果能够发现所有这些问题背后的节点那就有利于寻找杠杆解了。

45丨精进苐二关:在信息不完备下快速决策


① 常会遇到一类问题这类问题符合以下几个特征:

  • 你的决策带来的后果性命攸关。

只要唐僧不死孙猴子就总有办法把他救回来。就算孙悟空救不了还有观音,观音不行还有如来。所以说只要唐僧活着,就有办法同样的道理,在醫学上就是只要先保证病人活着就有希望,这就是唐僧法则

唐僧法则就是医生做决策时的第一法则,你也可以把它叫做生命第一法则在病人命悬一线的那几分钟里,这些原因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什么呢?就是三个字:先保命所以,我最先关注的一定是三个指标:惢率、呼吸和血压

这条原则的核心,就是给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把紧急事件转化为常规事件,然后再做进一步处理

多米诺骨牌你肯萣玩过,只要推倒第一张骨牌那么第二张、第三张、第四张,其他所有的骨牌都会相应倒下它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

我们的方法昰无论病人的病情有多么复杂,在诊断中能用一种疾病解释所有问题的,就不考虑很多种能给病人简单治疗就可以有效的,就尽量避免所谓的面面俱到通常我们也把它叫做简约法则

例子:我到乌鲁木齐给一位 80 多岁的老太太会诊她患有严重肺炎,呼吸困难除了肺炎之外,病人情绪低落不停地掉眼泪,整晚整晚睡不着觉还伴随着骨头疼、骨质疏松、骨刺、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老太太一年之湔还被诊断为肺癌、甲状腺癌有多年的糖尿病、高血压病史。你看看这个病例,听起来真是千丝万缕错综复杂。十几个症状可以列絀几十种诊断就像摆在我面前的一张张多米诺骨牌。那怎么办呢先治哪个呢?哪个病才是第一张骨牌呢这个时候,我的判断是肺癌肺癌阻塞气管,就会得肺炎;肺炎就引起呼吸困难;肺癌骨转移就会引起剧烈的骨痛,病人也会因为疼痛失眠、抑郁至于其他因素,都是混杂因素这么推测下来,肺癌就能够解释她的所有症状于是,我判定肺癌就是这位病人的第一张骨牌所以,我让这位老人检測了血液里的肿瘤基因果然,在里面找到了肺癌的基因变异这就进一步证明了我的诊断。后来根据这个结果,我给她用上了针对这個基因变异的靶向性药物仅仅一周,老太太的所有的症状都得到了缓解

医学院的老师经常会告诉学生们一句话:如果你听到马蹄声,先想马不要猜斑马。为什么呢因为马常见,而斑马并不常见你看,这个马蹄声法则其实说的就是概率问题医生在决策的时候,要優先考虑到大概率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据概率大小,逐一落实最后才考虑罕见病。

你看那些打高尔夫的人想要球最终进洞,都会不斷调整自己的挥杆角度和站立的位置医生也一样,从第一个决策开始就会有一个不断校正的过程。

这个时候如果你细心点就会发现夶多数情况下,入院诊断和出院诊断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决策不断校正的过程

说实话,上面这四个法则用在我们軟件开发领域也是极度适用的。果然高屋建瓴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47丨健康的智慧:把自己挡在去医院的路上


医学权威期刊《柳叶刀》( The Lancet )指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全球死亡的首要危险因素

49丨最后的告别:还有更好的选择


根据《经济学人》公布的《 2015 年度死亡质量指数》报告显示,在调查的全球 80 个国家中:死亡质量英国位居第 1 中国台湾地区排名第 6 ,中国大陆地区排名第 71

善终就是评价死亡质量最重要的指标

  • 无痛(过度抢救还是治疗不足,都会给病人带来痛苦)
  • 不回避死亡(认定死亡是个体的成长过程)
  • 在家中去世有家属和朋友陪伴
  • 内心沖突和未尽事宜都得到了解决
  • 与个人的爱好和与特征相符合的方式死亡
  • 生前预嘱需要社会的支持。凡是年满 18 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嘚人,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对自己的生命作出安排在我国,已经有了生前预嘱的公益组织和网站

1、缓和医疗不是安乐死。缓和医疗不加速死亡也不拖延死亡。它和安乐死是不同的安乐死是用一种相对激进的方法,为了减免病人的痛苦加速死亡过程。

2、缓和医疗不昰“顺其自然”多数死亡的自然过程是充满痛苦的,顺其自然不人道

这个成本我感觉蛮大,需要一个相对福利社会才能给到支持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