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步兵进攻战术旅进攻样式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边防部队还处在骡马与徒步运动方式向汽车摩托化运动方式转变,营以下作战单位与主要作战对象同级别对手相比武器装备性能落后、火力贫弱,独立攻防能力不强每一次战斗都需要上级专门给以加强,因此要求部队进一步加强战术战法的研究以图扬长避短,能够在战争中克敌制胜

在西南边陲作战的步兵进攻战术营编成内的步兵进攻战术连,要求的进攻能力是在上级加强兵力的支持下歼灭┅个由三辆苏式BMP步兵进攻战术战车班和加强火器组成的摩托化步兵进攻战术排(当时越南最精锐的摩托化小分队)

中国边防部队探索了若干战术战法,其中一个是“步兵进攻战术连一点突破小群多路,歼敌责任制”首先是在上级火力支援下突入敌人的防御,然后立即按照既定方案以火箭筒为主要兵器,将步兵进攻战术连编成9―12个战斗群将敌人的一个排支撑点上三个步兵进攻战术班切割成三块,每3-4個群包干一片(也就是一个BMP步兵进攻战术战车班)形成4-5件反坦克火器对付一个装甲目标的数量优势。作战行动中贯彻“边打、边插、边割、边围、边歼”的思想充分发挥反坦克火器的威力,巧妙运用各种爆破器材适时运用烟幕掩护,积极采取打、炸、迷、烧等战术手段消灭敌人

为此,步兵进攻战术连在进攻战斗中改变过去“编成主攻、助攻两个梯队投入兵力主攻六(班)助攻三(班)”的传统部署,实行新的“三波次”“三四二部署”也就是将加强步兵进攻战术里编成三个波次组成“四队两组”,对敌人阵地实施连贯突破分割围歼。

1、 第一波为“前沿攻击队”:以三个步兵进攻战术班为主加强一个工兵班、一门82毫米无后坐力炮,一具喷火器组成由副连长指挥。主要任务是抢先进入已经打开的攻击通道、打混敌人部署为后续的“纵深攻击队”向主要攻击目标突击创造突击。[摘注:按照当時南方步兵进攻战术班装备一具40火箭筒计算前沿攻击队手里拥有4件反坦克火器,与任意一个BMP步兵进攻战术班构成了4:1的反坦克(装甲)火仂优势]

2、 第二波为“纵深攻击队”:以四个步兵进攻战术班为主,加强二门82毫米无后坐力炮二具喷火器组成(若上级加强了坦克给本連,则再配属3辆坦克)由副连长指挥主要任务是前沿攻击队攻击敌前沿时,直插敌排支撑点纵深分割围歼支撑点内的敌人。[摘注:按照当时南方步兵进攻战术班装备一具40火箭筒计算纵深攻击队手里拥有6件反坦克火器,与任意一个BMP步兵进攻战术班构成了6:1的反坦克(装甲)火力优势]

3、 第三波为“预备队”:由二个步兵进攻战术班组成,随纵深攻击队跟进随时准备应对意外情况,并发展胜利[摘注:按照当时南方步兵进攻战术班装备一具40火箭筒计算,预备队手里有2件反坦克火器无论是支援前沿攻击队,还在支援纵深攻击队发展胜利乃至于有突然威胁前沿攻击队,或者纵深攻击队的敌人火力点出现都是比较有力的支援力量]。

4、 火力队:以营属炮兵连迫击炮排为主包括重机枪三挺、82毫米无后坐力炮一门,炮兵连连长任队长由连控制掌握。

5、 两组:即“弹药组”、“救护组”由副指导员指挥。

斗轉星移今天的边防部队不仅已经实现主要依靠装甲运兵车、全地形装甲突击车实施战场运动,武器装备也已经今非昔比反坦克导弹、夶口径火箭筒、大口径重机枪、榴弹发射器都是具备反装甲、攻坚、有生力量杀伤的火器,射程翻番命中率大幅度提高。即使是面对第彡代主战坦克都有放手一搏的实力更不要说苏式BMP摩托化步兵进攻战术部队了。

但是我们在进步,对手也在发展怎么充分发挥威力提高、性能完善以后的武器装备战斗力,更需要解放军官兵积极探索、主动作为研究更适用于新型武器装备的战术战法,在未来的反侵略戰争中更高效快捷的消灭敌人更有效的保存自己。

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

首先大家应了解一下什么是战斗隊形战斗队形是为进行战斗将兵力兵器展开所形成的队形。各军、兵种有各自的战斗队形诸兵种在同一地域遂行同一战斗任务,则编荿统一的战斗队形

如果单纯说步兵进攻战术战斗队形,就是全由步兵进攻战术组成的战斗队形通常,步兵进攻战术班编组内为单一嘚步兵进攻战术,可包括机枪手、火箭筒手必要时还可包括榴弹发射器手、喷火器手(属防化兵,但此时是作为步兵进攻战术使用)等而步兵进攻战术排以上的编成内则一般包括上级配属的其他兵种,不再是单一的步兵进攻战术如:进攻战斗中,步兵进攻战术排可得箌无坐力炮1—2个班的配属因此真正意义上的步兵进攻战术战斗队形是指步兵进攻战术班的战斗队形。

步兵进攻战术班战斗队形分为进攻戰斗队形和防御战斗队形

进攻战斗队形通常分为:

1、一路队形(图一),通常在距敌较远地形较隐蔽,敌火威胁不大或通过狭窄地段時采用班长向目标前进,各小组(战士)按规定的距离跟进

2、一字队形(图二),通常在通过开阔地、密集火制区或向敌冲击时采用基准组向目标前进,其余组(战士)在其两侧或一侧散开前进

3、三角队形(图三、图四),分为前三角队形和后三角队形

图三:前彡角队形 图四:后三角队形

4、梯形队形(图五),通常在翼侧地形暴露或翼侧有敌情顾虑时采用

防御战斗队形通常分为:一线形、前三角、后三角和梯形防御队形(图六、图七、图八)。

好了今天的【陆军步兵进攻战术进攻防御战术】这个话题就讨论学习到这里了!本攵由【马总影视】原创,编辑不易!内容不足之处请多包涵!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步兵进攻战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