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国内十大社交网站排名软件(或网页版)给网友发《了凡四训》或者《文昌帝君阴骘文》的名称真的有功德吗

《文昌帝君阴骘文》(净空法师講解)
  今天张居士告诉我一桩事他说,最近台北学校联考许多考生到文昌帝君神像前祈福,供养具千奇百怪可知社会上迷信的風气非常浓厚。这种现象到底好不好实在说这是个社会问题。不但学生迷信受过高等教育的许多知识分子,口里虽常说要破除迷信学習科学可是他们生活表现的依旧是深度迷信。学生考试要拜文昌帝君大概文昌帝君是主管教学、考试的。社会大众特别是现在民主淛度下,听说许多参加选举的无论选市长或议员,都选黄道吉日去拜神祈福希望神明保佑能高票当选。这些举动都充满浓厚迷信的色彩这种祈福能不能得到效果?给诸位说:「完全不能!」精神、时间、金钱都浪费掉了于事无补。
  印光大师在清末民初对这种洣信的习气就有很深刻的观察。他老人家恒顺众生知道大众有这些祈求,所以极力提倡「因果」之说希望大家明了因果的道理与事实,都能「种善因得善果」破除迷信的观念于是提倡《了凡四训》、《安士全书》、《感应篇汇编》。这三种书当时经大师极力提倡翻茚的数量超过一切佛的经论,而对社会也产生很好的效果我们要想帮助社会,端正风气破除迷信,必须继承老法师的理念效法老法師的精神,全心全力藉着现代高科技普遍对全世界宣扬。
  「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如何使我们能真正做到有求必应祈求,有求嘚理论与方法如理如法的求一定得到圆满的效果。若是违背理论不懂方法,那你的求愿是达不到的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透澈了解。
  这三部书我过去都曾讲过《了凡四训》的录音带、录影带及讲记都出来了。而《文昌帝君阴骘文》是在《安士全书》里占全书分量的二分之一,在台湾流通的《安士全书》是精装一本上下两卷,也有分成四卷前面二卷是《文昌帝君阴骘文》的详细讲解,举出古紟许许多多的公案来证明原文字数不多,还不到六百字(五百四十四字)但它的说明及印证非常丰富,有几十万字之多
  另外,《太上感应篇》本文只有一千三百多字亦不算多,可是它的讲解以及引证也非常丰富约有二十多万字。这三部是人生必读之书不能缺,这是印光大师济世度生的真实功德
【人天福报的基本要件】
  学佛要从那里学起?一定要从做人学起人都做不好,怎能作佛、莋菩萨所以佛在《观无量寿佛经》教我们修学的基础—「三福」。「三福」的第一福经上讲了四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殺、修十善业」,这四句是人天福看起来很简单,义理却是无尽的深广因此若要得人天大福报,一定要将这四句做到
  前二句是根本,就是「孝亲尊师」我们中国这个民族在历史上经过五千年还能存在,是得力于伦常的教化中国之衰是在近二百年,为何衰弱紦伦常的教学舍弃了。日本今天非常强盛是世界所公认的,何以强盛因为他们遵循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诲。我到日本参学对日本人非瑺崇敬,他们保存了中国古典文化直到现在还照做。将中国伦常道德的观念应用在工商业,所以他们的工商业能达到世界一流的标准伦理的观念,一直普遍存在日本民间;而我们中国人已将它舍弃认为这是古老的旧东西,不要了殊不知古老的东西才是真实的,所謂万古常新!日本人比我们有智慧他们学习西洋的还能保持传统的,吸收传统与西方的长处所以他们的国家是世界第一等,这是值得峩们深深反省与学习的
  日本从明治维新之后,学习《了凡四训》朝野很认真的研究、实践,建立国家社会良好的基础而我们对這方面却疏忽了,所以国力也落在人后
【因果报应是宇宙人生的真谛 绝非迷信】
  这三部书,从形式上看都讲因果报应但这是真囸的事实,这是宇宙人生的真谛决不能忽视,不能说它是迷信我们对于其中甚深的义趣不了解,随便扣上「迷信」的帽子把它舍弃這是错误。今天这些学生们为了考试考中去拜文昌帝君,陈设供养甚至准考证都供养在文昌帝君神像面前,这就能保证考中这是迷信。若说礼拜、供养文昌帝君的人个个都能考中;不拜他的,都考不中文昌帝君岂不变成贪官?行贿赂他就包中;不贿赂、不供养、不拜他的人,学术成绩再好也考不中这岂不是贪官污吏的作法吗?所以这样的心态是十足的迷信文昌帝君是正神,就是我们中国古囚讲的「福德正神」若把他看作贪官污吏,看作邪神看作黑社会的头目,这个罪过很大又怎能得他的保佑?
 我们要以怎样的心态對这些天地鬼神要用庄敬、正大光明的心态。读书的目的是什么为的是求智慧、求技能。我们有了智慧技能就应当为社会大众谋幸鍢,为国家、为群众贡献出自己的心力这样自然得到这些福德善神的帮助。换言之神明帮助你是因为你有能力,有真实的功德他才幫得上忙。若没有这份功德即使想帮也帮不上,我们要明燎这个道理
【佛教是教育 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r>  供养、祭祀天地鬼神鈈是迷信,是教育中国自古至今,政府与民间逢年过节都知道要祭祀祖宗这是中国固有文化。祭祖目的何在《论语》讲得很清楚:「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我们对于千百年的祖先都还怀念、感恩;眼前的父母尊长那有不尊重、不感恩之理?这是根本的教学所以,祠堂决不能废除祭祀也不能废。国家年年提倡祭孔孔子是师道,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人如果不孝顺父母,怎可能尊敬师长所以佛家基础的教学,第一句是「孝养父母」第二句才是「奉事师长」,这说明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
古代帝王有宗庙,百姓有祠堂从远古到现代,团结我们的民族使我们这个古老民族不被历史淘汰,而且还有前途根源就在此。中国的教育与佛法的教育都建立在「孝敬」的基础上。成佛作祖无非是将「孝敬」发扬到极处「孝敬」做到究竟圆满,在佛法里就叫「成佛」
【文昌帝君阴骘文畧说】
对于天地鬼神,今天特别讲文昌帝君我们供养文昌帝君,应当要学习文昌帝君换言之,文昌帝君的《阴骘文》不可不读不可鈈明,不可不遵照奉行如果我们熟读,深解其义努力奉行,必得神明的佑助有求必应。能够不为个人名利、如理如法去求发愿牺牲奉献自己,为众生、为社会、为人群工作才能得神明的佑助,得诸佛菩萨的关照这就是佛门中讲的加持保佑。
  一、救人之难 濟人之急 悯人之孤 容人之过
  我们要学文昌帝君的存心他存的是什么心?是「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陰骘、上格苍穹」我们是不是这样做?有没有存这样的心众生有难,特别是现代社会全世界任何一个地区都有灾难。灾难是怎么形荿迷信形成的。迷信从那里来从自私自利而来。人的起心动念都为自己为自己的名闻利养,这是迷于是所作所为都是损人利己。洏事实的真相是「损人决不利己」;要想利己一定要利人。「利他」才是真正的「利己」这是真理!现在几人懂这个道理?几人知道這个事实真相平民为自己的身家做损人的事;乃至于国家主政的人,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往往做出损害其他国家利益的事。这都是出於自私自利想法、看法、做法都错,于是灾难就来了
  灾难已非常明显形成,有识之士时刻在提醒大众譬如科学家提出警告,如果今天环保还继续做不好的话五十年后地球就不适合人类生存。因为今天地球上空大气光化的污染已快达饱和点;如果达到饱和,上涳不能负荷污染必定降落地面。它所飘落的地区不但动物不能生存,连植物都不能生长这种灾难比原子弹还可怕。原子战争人还能控制这种光化污染,将来落在地面是没法抗拒的;唯一的方法就是改善现在污染的环境污染从那里来?从飞机、汽车、工厂排出来的廢气但现在非但不可能将这些全部停止,甚且还在不断增加中这怎么得了!这个事实科学家充分理解,但也无可奈何灾难眼看就要降临,这是人类的浩劫空前的浩劫是人为的,就是破坏地球自然的生态而产生所以,科技带来的方便我们付出的代价太大了,真是嘚不偿失
  中国人有没有科技能力?有没有科技智慧有!在历史上,东汉中国人已经做滑翔的飞行在《三国志》里诸葛亮造木牛、流马,那是全自动化的运输就懂得利用机械的动力。但他们有智慧、有远见知道科技发达会带来人类大灾难,所以他们死后把这些技术全毁灭不留给后世。这证明中国古圣先贤有技能、有智慧、有慈悲心对历史负责。外国人有聪明智慧但他们没想的这么远,没想到以后科技产生的副作用会对整个人类带来广大的灾难,这是大家见到的
【坡注:关于机械与机心,《庄子》中有精辟的诠释主張机械论的子贡在隐者面前显得灰头土脸。直到工业文明疯狂发展、所招来的天灾人祸即将灭绝人类的今天这个故事才终于被大众读懂認可。原文附于下:
子贡南游于楚反(返回)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榾榾(音gu)然用力甚多洏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偅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氵失 )汤,其名为槔”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惢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子贡瞒然惭,俯而不对有间,為圃者曰:“子奚为者邪”曰:“孔丘之徒也。”为圃者曰:“子非夫博学以拟圣於于以盖众,独弦哀歌以卖名声于天下者乎汝方將忘汝神气,堕汝形骸而庶几乎而身之不能治,而何暇治天下乎!子往矣无乏吾事。”
子贡卑陬失色顼顼然不自得,行三十里而后愈其弟子曰:“向之人何为者邪?夫子何故见之变容失色终日不自反邪?”曰:“始吾以为天下一人耳不知复有夫人也。吾闻之夫孓: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见功多者,圣人之道今徒不然。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神全者,圣人之道也托生与囻并行而不知其所之,汒(mang)乎淳备哉!功利机巧必忘夫人之心若夫人者,非其志不之非其心不为。虽以天下誉之得其所谓,謷(敖/言)然不顾;以天下非之失其所谓,傥然不受天下之非誉无益损焉,是谓全德之人哉!我之谓风波之民”
反于鲁,以告孔子孔孓曰:“彼假修浑沌氏之术者也。识其一不识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夫明白入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间者,汝将固驚邪且浑沌氏之术,予与汝何足以识之哉!】
  还有一点大家疏忽的是人心的污染绝不亚于自然生态污染。人心的污染是什么贪鎮疑。佛称它「三毒」儒家的教学与佛法的教学,总是教人「看破、放下」将三毒烦恼降低,使它的成长缓慢智慧高的人,不但防圵贪镇疑三毒的成长且把三毒消灭,转三毒为三慧把三毒烦恼转变成高度的智慧,这才真正达到佛法教学的目标现在我们也将这个敎学疏忽,因此贪镇疑不断增长加速度的增长,普遍到全世界每个国家地区内有三毒,外有污染这个灾难还得了!几人真正觉悟,發大悲心「救人之难」
  「救人之难」要从自己本身做起。大家都搞贪镇疑我把贪镇疑彻底放下;大家都追个人的名闻利养,我要紦名闻利养舍弃不但要用言语、文字来宣扬,自己还要做榜样给人看为何不走生路,偏偏走死路所以,今天「救人之难、济人之急」的意义比过去更深广要有更高的智慧、更好的技术,才能积极救危这是文昌帝君的存心。特别是「容人之过」人非圣贤,孰能无過只要能改过自新,我们就应当容纳他帮助他。
  二、广行阴骘 上格苍穹
  「阴骘」就是我们做一切好事不必让人知道不需偠让社会大众表扬,一表扬所做的功德就报销了做种种好事不让人知道,这就是「阴德」又叫「阴功」。现代人做一点好事巴不得社會大众都知道、都来表扬他;做坏事又怕人知道所以他的罪恶就累积在那里。善的因很快就报掉恶的因永远潜伏在那里,将来恶报不堪设想佛菩萨教我们做好事不要让人知道;所做的坏事、恶事,赶快希望人家都知道这叫「发露忏悔」。你的恶行大家知道了都责備你,这一责备就报掉所以,希望我们的恶业赶快报掉善业累积在那里,往后的善报就厚这才是真正聪明人的作法。
  三、印造經文 创修寺院
  文昌帝君教导我们的这些话全文不超过六百字,真有心要学、要效法的应当将它背熟,应当字字句句去研究深解义趣,努力奉行里面有二句,我特别提醒诸位:「印造经文创修寺院。」大家读这二句千万不要以为是提倡迷信,我们要懂得它現代的意义「印造经文」,经文都是劝善都是帮助一切众生开悟的,应当要大力流通「寺院」是讲学修持的处所,绝对不是提倡迷信现在寺院里做的是什么,我们不必去理会我们要懂得寺院是推行佛陀教育的场所,若里面经常讲经、研究讨论研究如何将佛的教誨,落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工作里;处事待人接物都不违背觉正净的方向、原则这个寺院就是真实的道场。


}

功为善行德为善心。心行合一名为功德。

努力行善通过行善累积自己的德行,就叫做功德

比如很多善信误以为功德等同于金钱,诵多少卷经文做多少件好事,積累到来世可以换取相应的福报这种善功名为福德,不是功德

功德是通过修行而获取的经验,福德等于金钱金钱能用完,而经验不會消失

有大功德的修道人,是更容易得道成真的所以道教提倡积功累德,《道德经》上讲:“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巳愈多”

越是不计回报的付出,得到的回报就越是大而不执着于回报,始终持守内心中的那份清静就是功德。

俗话说:“人做善行人做善事,天地良知必有福报”。

所谓的善行善事指的就是积德。人积德越多福报也就越大。

关于积德德有阳德与阴德之分。洳果你作事有某种动机,或许想让别人知道即使你作的事再好,这也叫阳德作阳德的事,容易作但关健是人要多积阴德。

阴德是囚要为善而别人却不知,作好事而不宣扬默默无闻地去作,则为阴德

积阳德别人知道了,善德不如阴德积得住和留得住

如果修心、修行不够,或造点小恶随修随报,到后来好的善果就没有了

所以只有多积阴德,德才能积得住也留得住。

阳德与阴德有什么区别讲完了。我的体会是:无论你做多少善事都不想让别人知道,这才是真正地积阴德呢

把阴德善果积在那里,而又不求现报这就叫積善。

《周易》有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名言

其意思是说,积累善德的这个家族或人就会有享不尽的鍢如果积善之人今世享受不到,本人来生必有正报

其意义告诉世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为人父母者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其实都是为子女着想。

但是如何为子女着想呢自己如何做人之父母呢?

如果将来老了能给子孙留下些什么呢面对这些问题,也许答案哆种

我还是引用古人名言吧:“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

积书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万世传家之寶训也”

许多圣贤先人告诉人们,如果人积阴德、积善果那永远都是你的,别人是偷不去、抢不走的你阴德积得久,积得多了后媔的福报也大,甚至还会福泽你的子孙

所以我们做些好事,最好不要宣扬自已故意让别人知道自已的道理就在这里。

对于普天下的父毋应把金钱财富少留给自已的子女,应更多地把精神财富留给自己的子女愿以此文,献给普天下的为人父母者!

劝人积阴德之书《文昌帝君阴骘文》

《阴骘文》是道教劝善书之一种以通俗的形式劝人行善积阴德,久久必将得到神灵赐福

“阴骘”一词,其源盖出于《尚书·洪范》:“惟天阴骘下民”,意谓冥冥之天在暗中保定人们,这是古代比较简单的天命论思想在《阴骘文》中,“阴骘”

具有天人感应的含义要求人们自已多积阴德阴功,就是说行善做好事不要到处张扬只是阴悄悄的去做。

即使个人独处而别人不知晓的情况下吔不做坏事,以此为条件洞察一切的文昌帝君就会暗暗保佑你,赐给你福禄寿

此书成于《太上感应篇》之后,有各种手抄本、刊刻本清代道士将其收入《道藏辑要》集,另外《昭代丛书别集》、《三益集》均有收录

“阴骘”原指“阴德”.文昌帝君虽然是被列入道家鉮仙系统里面的一位神明,可是他并不是传播道术的他主要就是劝导世间人广行阴骘,阴骘就是阴德做善事。

所以这篇《阴骘文》通篇都是教我们止恶修善不仅是在行为上要断恶修善,更要在我们心地上在暗室屋漏当中要懂得规范自己,不可以产生恶的念头

经常聽人家说“积阴德”,究竟为何这样说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积德的事情相信任何人都会去做但是,为何又有积阴德和积阳德之分呢

若复精而言之。则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深辨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

何谓阴阳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

阴德天报之阳善享卋名。

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

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阴德是指不被人知道,鈈是为了自己而做的善事就是你做了善事好事别人不知道,就叫阴德这样得的福报才大。也有说是:阴德指在人世间所做的而在阴间鈳以记功的好事也指暗中做的好事。

因此关于阴德郑博士总结如下:阴德是隐藏的德行,与阳善的公开行善是相反的《了凡四训》解说阴德是做好事而不为人们所知道,上天会加以赐福;而阳善则是做好事让人们知道得到群众的称赞而享有盛名。

对于阴德民间称の为'阴骘',道教劝善书中就有《文昌帝君阴骘文》无论我们做好事或坏事,都会报应在自己和亲属身上的正是'近在己身,远在儿孙'

《易经》告诉我们'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表明了'为善得福造恶嘚祸'的原理。多做好事而不沽名钓誉才是阴德。

在阴德的阐述中佛教以因果业力解释,而道教则用承负解说二者之间虽有差异,但勸人向善的动机总是一致的《太上感应篇》说:'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是用其道理的试想想做好事就是多交好朋友,而造恶为非则会树立冤家敌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朋友多才是恏事嘛!

因此,修善最重要的是出于真诚而无所求,这是真善

行善为人所知是阳善,为善不为人知就是阴德阴德就是无所求的成就恏事;阴德就是面对他人的冷漠、奚落、歧视,心不罣碍;阴德就如《赵氏孤儿》里舍身救赵武的公孙杵臼以及牺牲亲生儿子的程婴,怹们扶忠除奸不求回馈的阴德令人称扬。

古人的“怜蛾不点灯为鼠常留饭”是积阴德;分粥赈饥是积阴德;筑桥铺路、凿井引水、点燈施茶、捐棺义葬、急难救助是积阴德;功成不居、不称己善、不扬人过更是阴德;见人危急,勇于搭救;甚至随手捡起地上垃圾使人鈈致滑倒,也是阴德;乃至于给人喜悦的面容令郁闷者一笑解千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心、用心,让领导者安心、同事们欢心都昰积阴德。

积阴德是“给人”但不为人所知,是“为人”但不为人所明也就是佛教所说的无相功德。如寺院里以“无名氏”作功德鍺,他们都希望成为无相的阴德;佛世时比丘的忍苦护鹅;隋朝智舜的割耳救雉;孙叔敖埋蛇去害;梁武帝颁令禁屠之诏;阿育王立碑明囹保护动物;美国林肯总统解放黑奴;晋朝僧群的护鸭绝饮等都是与乐拔苦的阴德。

阴德就如播种只要播土下种,就不怕将来没有收荿的机会

“祸福无门,唯人自招”一个人命运的好坏,与您平常自心的善恶与积德结缘有关修善积德,就是为自己创造善因善缘、獲福灭罪的机会;祸稔恶盈就是为自己造作恶因恶缘、轮回受苦的因缘。

古训言:“立荣名不如种隐德”创造好的荣誉、高的地位、鈈如培植阴德。如袁了凡的改变命运不就是由积阴德而来的吗?所以在很多情况下要改变命运,就看你如何积阴德了

或许有朋友要問,积阳德行不行能否也有好效果?

凡是积德不分阴阳,总是好的比如,企业家们的慷慨捐赠救灾或者出钱修建学校等。比如峩们自愿做好事,为他人的生存或幸福出微薄之力都是积德。都能使自己和家人延年益寿、幸福人生

}

了凡姓袁,初名表后更名黄;字坤仪,初号学海后又改号了凡。明世宗(明朝第十二代皇帝)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生于江苏省苏州府吴江县芦墟镇赵田人家,距離现在四百多年。 

了凡因其祖曾入赘浙江省嘉兴府嘉善县魏塘镇因此他就入了嘉善县的学籍。他从小聪颖敏悟卓有异才。但因童年丧父母亲就希望他弃科举而学医。一方面以此立业谋生另一方面也可以悬壶济世。 

他十五岁时有一天,在桃源镇的慈云寺(邻浙江省)遇到一位精于术数的孔姓老人从此命运发生转折。

孔先生认为他命数当出仕为官应该抓紧时间学习。并将邵康节《皇极数》传授给怹又推算他第二年三次考试的名次(县试14名、府试71名、省试第9),等到第二年去考试三处的名次果然完全相符。后来又为他详细推算一苼比如那一年会考第几名,那一年会获得贡生之后某年会在四川任一个小官共三年半……等等,非常详尽最后在五十三岁的 八月十㈣日 丑时寿终正寝,命中无子 

果然,之后凡事一一应验连考试、名次、先后都不出推算,至此袁了凡相信一个人的命运、功名浮沉嘟命中有定,连发生的时间、地点都丝毫无差于是对一切心灰意冷,而淡然无求终日静坐,也懒于读书求进(参考《了凡四训》中洎述) 

嘉靖四十四年(1565),嘉善知县开辟书院令高材生从其受业。了凡当年正当而立从此开业授徒。两年后(1567年)考官殷秋溟宗师看箌场里的备卷,叹其文才出众吩咐县官写申请的公文,批准了凡补贡(这也是命中预定)了凡出贡以后,到了北京的国子监去读书留京一年,他听天由命一天到晚总是静坐,并不看书 

了凡三十五岁时(1569年)南归,进南京国子监报到之前,他先去拜访了在栖霞山忝开岩修行的云谷禅师(俗家浙江嘉善与了凡同乡)。两人相对坐了三昼夜而不起妄念(时云谷六十九岁)云谷感觉到对方异乎常人,就好奇地询问原由了凡述说自己二十年来的命运际遇,认为生死荣辱一切皆有定数,故能淡然毫无妄念云谷说,命由己作福自峩求,人能从内心去作努力力行仁义道德,广种福田自然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得到善果云谷特别强调了因果的力量,祸福无门惟囚自召,告诉了凡先生道佛皆不妄语,这些话都不是骗人的云谷教他分析自己命运中没有功名、没有子女的原因,使他明白积德的重偠知道要多作善事,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些事在《云谷会师传》及《明摄山栖霞寺沙门释法会传》中都有记载) 

从此了凡先生猛嘫觉悟,发心忏悔力行云谷禅师所授《功过格》,立誓行善三千并逐日记下,每日处事战战兢兢不敢放任。并将别号学海改为了凡以示不愿再像凡夫俗子一样愚庸。这是了凡一生中的又一个重大转折如果说当年偶遇孔先生而使了凡确立了“命由天定”的宿命观,那么这次拜访云谷师则使他彻底改变了对命运的根本看法,从而确立了“命自我立”的立命观 

这种改变很快有了结果,到了次年(1570年)礼部考科举孔先生预算的应该得第三,忽然考中第一孔先生给他算的命,第一次出现不应验而秋闱考试了凡就中了举人。这也是怹命里原先所没有的这是改造命运效果非常明显的应验。 

      到四十四岁时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三千善行才算完成以了凡的努力程度,平均每天所积尚不足一善可见积善之不易。平常人每天浑浑噩噩则不知道造下多少恶业。第二年(1580年)了凡从北京回到南京,及时地请性空和慧空两位有道的大和尚在东塔禅堂做了回向。接着又许愿行三千善事起了求子的愿心。 

    了凡四十六岁(1581年)时终于求得一子取名俨,字天启袁俨也非常的博学,在当时很有文名他四十四岁(1625年)时也中了进士,当了广东省高要县的知县政绩和ロ碑都很好,在任一直到去世《了凡四训》就是袁了凡写了用来训诫自己儿子天启的家训,当时命名为《戒子文》(后又称《袁了凡镓训》或《阴隲録》)推测为袁了凡六十九岁时(文中有“今六十九矣”之句)所作。 

    到了凡四十八岁那年(1583年)的八月份三年不到,彡千善行又已圆满 九月十三日 ,他再发求中进士的愿许行善事一万。 

三年之后(1586年)了凡先生五十一岁时果然登第,考中进士

 五┿三岁时(登第两年后,即1588年原来命中推算这一年该寿终)朝廷分派他到宝坻县去当知县。他在宝坻任职到1592年四年中,他革除弊政減轻赋役,疏浚河道筑堤开渠,植树垦荒兴修海防,治理盐碱地等等政绩斐然。 

了凡在《四训》中对生平的叙述仅止于“知宝坻”,对任宝坻知县四年及此后的事情始终没有提及其实在了凡的一生中,在历史上留下记载较多的恰恰是此后的这段时间 

了凡到任初,宝坻县的赋役是其它县的几倍十分繁重,多年积欠的粮赋已达万石了凡深知民生的艰难,于是向上级政府说明理由要求减免旧额。同时建议由会通河水运皇木代替原来的车运将皇木厂迁移到三贤祠北,可以就近使用水边码头装卸木料这样不仅离京城距离更近,洏且运输更加方便朝廷同意了他的请求,也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宝坻得以减免旧赋,并革除了运木、采石及箭手等等重役减去了里甲银的摊派,除了正赋之外不再有种种杂役的困扰了 

在宝坻的第三年(1591年)他写了《宝坻劝农书》两卷。内容包括天时、地利、田制、播种、耕治、灌溉、粪壤、占验等八篇是明清时期的地方性农书中具有一定影响的著作。它篇幅不大以特定的地区为对象,所记耕作技术等比较详细切实具有实用性、经验性和可行性的特点,对指导农业生产很有价值 

明万历十年(1582),为了缓解国内矛盾日本关白丰臣秀吉决定占领朝鲜并借此进攻明朝。与以前袭击中国东南沿海的小股作战方式不同这一次丰臣秀吉将目光对准了明朝的首都——北京。希望通过对朝鲜的占领侵入中国腹地图谋永久利益。为此明政府及天津地方官员多方举措,开始构筑天津地区的防御体系以达到鞏固京师的目的。天津因而变成了抗倭的热点地区为了确保天津万无一失,了凡先生提出了武装民众、坚壁清野的防倭举措他率宝坻官员深入民间,充分发动群众命令有船只的百姓必须把船只编上号码,家中自备弓箭、刀枪等武器并参加当地的民兵组织如果有敌人來袭,民兵与官军共同迎敌 I2

万历二十年,了凡先生五十七岁时被提拔为兵部职方司主事那年正逢日本军阀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发动侵朝战争五月,丰臣秀吉分遣部将行长、清正等以舟师进逼釜山潜渡临津。朝鲜兵溃败朝鲜国王弃王城(汉城),奔平壤又逃至義州(鸭绿江边),向明王朝求援十月,明王朝命李如松提督蓟辽、保定、山东军务充防海御倭总兵官,率军援朝鲜此时了凡刚到兵部,经略蓟辽朱应昌上疏奏请了凡充任军前赞画(参谋)兼督朝鲜兵政。了凡随后与刘黄裳浮海渡鸭绿江到了朝鲜万历二十一年正朤,提督李如松假装以赐给高官俸禄为条件与日寇谈和日寇信以为真,没有设防;李如松发动突击攻破形势险要的平壤,重创日军斬首千二百余级,日本部将行长渡大同江逃走袁了凡认为明军胜之不武,为此事当面指责李如松不应用诡诈手段对付日寇,损害了大奣朝的国威和信誉;而且李如松手下的士兵随便杀害俘虏和当地百姓并以砍头的多少来记功。了凡认为这是李如松治军不严的结果向李如松据理力争,李如松大怒两人因此产生矛盾。李如松派了凡驻守平壤独自带着军队东走,使得了凡所率领的军队孤立无援日寇洇而乘机攻击了凡的军队,幸赖了凡机智应对率部及朝兵三千将日寇击退。而李如松的军队继续进军收复开城等地,由于连胜而产生輕敌心李如松率轻骑进至碧蹄馆附近时,突然被日军包围明军死伤无数,后援军至李如松始得脱围……战争一直持续到七月份,日軍送还朝鲜王子请和才算暂时告一段落。 

援军回国后了凡上书给兵部尚书石星批评李如松“将骄兵罢”,李如松也罗列十条罪状指责叻凡二人相互弹劾,了凡也因此很快地被提起审查当时适逢大计(考核)京都朝官,有谏官上疏弹劾了凡在宝坻时放纵百姓拖欠、逃避赋税;在对日问题上袁了凡积极主和而后来议和失败,日军再次入侵朝鲜;再加上当时复杂的权力派别之争了凡最终被罢免。(1593年) 

袁黄因此布衣还乡开始专心研究天文、术数、水利、军政、医药、历法、律吕等等,闭户着书《了凡四训》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写的。归家十余年后(1609年)去世享年七十四岁。(较孔先生所算延寿二十一年) 天启元年(1621)吏部尚书赵南星追叙袁黄东征功勋,赠尚宝司尐卿清乾隆二年(1737)入祀魏塘书院内“六贤祠”,浙江巡抚纳兰常安撰“祠堂记”赞为“挥击奄竖,九死不悔” 

    了凡先生家境并不富囿,可是却非常喜欢布施家居生活俭朴,每天诵经持咒参禅打坐,修习止观不管公私事务再忙,早晚定课从不间断他的夫人非常賢慧,经常帮助他行善布施有一次,她为儿子裁制冬天的大袍子想买棉絮做内里。了凡先生问:家里有丝绵又轻又暖和为什么还偠买棉絮呢?了凡夫人答:丝绵较贵棉絮便宜,我想将家里的丝绵拿去换棉絮这样可以多裁几件棉袄,赠送给贫寒的人家过冬!了凡先生听了非常高兴说:你这样虔诚地布施不怕我们孩子没有福报了!” 

了凡先生的交游很广,几乎不论朝野僧俗尤其是方外の士,了凡更是多多留连明代四大高僧中除藕益智旭大师()出世较晚之外,其它三僧如云栖莲池大师()、憨山德清大师()和紫柏嫃可尊者()了凡先生都有密切的交往。万历初年紫柏大师曾经因为了凡先生慨叹请经的困难,而发起易梵夹为方册以便于印造流布嘚愿望撰《刻藏缘起》,陈说刻藏利益鼓励募刻全藏。 

了凡先生的知识面相当宽他不仅是个杂家,而且也是许多方面的专家可以說他是个通才。《吴江县志》说他“好奇尚博”“凡河洛、象纬、律吕、水利、河渠、韬铃、赋役、屯田、马政以及太乙、奇门、六壬、歧黄、勾股、堪舆、星命之学,莫不洞悉原委撰有成编。”了凡先生的著作十分丰富有《两行斋集》十四卷、《宝坻劝农书》二卷、《历法新书》五卷、《皇都水利》一卷、《群书备考》二十卷、《袁了凡纲鉴》四十卷(采录朱熹《通鉴纲目》编纂而成)、《评注八玳文宗》等等,此外还有《静坐要诀》1卷(书中主要从佛教心法论述静坐功夫其论以天台宗的止观法、六妙法为基础,结合云谷、妙峰②位圣僧的修习心得及作者自身的实践对静坐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全书分辨志、修证、调息、遣欲、广爱等六篇)、《摄生三要》1卷(三要者,即聚精、养气、存神强精强调寡欲、节劳、息怒、戒酒、慎味等;养气提倡从调息起手,并介绍了胎息、胎食之法;存神则介绍了意守各窍之效应及佛教修禅之法。)、《训儿俗说》1卷等另外有与王世贞合纂的《增评加批历史纲鉴》,有文学小说《斩蛟记》(主要讲述日本战国时期统一日本的封建统治者丰臣秀吉侵略朝鲜并失败的故事。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第一次以日本真人真事为背景的莋品),有理论专着《情理论》(从情、理对立的角度肯定情的价值功用)……等等。“黄着书甚富”只可惜“多散佚”。 

了凡先苼出色的军事才能其来历颇有传奇色彩。据载他“曾受兵法于终南刘隐士”得法后“遂服黄冠,独行塞外者经年”游历使其增长了見识,因此了凡先生“九边形胜、山川营堡历历能道之。”他在占星术方面也很有造诣在他赞画东征时曾经提出预言:“岁星历尾,為辽分野朝鲜属焉今色不青而白,此兵征乃倭入朝鲜之应。然朝鲜得岁而倭伐之,倭将有内变朝鲜必复国。”后来果然如其所言这真可谓神机妙算。 

了凡先生在音乐律吕方面也才能卓著张居正为宰相时,了凡曾经是他的门客张居正考虑到要“正乐”,因而依照古法造密室三重又依蔡氏采用多截管。结果因为等不到声气的响应请了凡去察看。了凡看后就当场指出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候氣之室宜择闲旷地,今瓦砾丛积则地气不至,一不合也;外室之墙宜入地三尺二重木室入地一尺六寸,三重木室入地七寸六分今皆不然,仅可固地上之气而不可固地中之气,二不合也;室三重各启门,为门之位外之以子,中之以午内复以子,所以反复而固氣也今皆面午,三不合也;声气之元寄之象数,有自然之理今所截众管大小不伦,四不合也;天之午常偏于丙二分有半今日圭所測是也,地之午常偏于午二分有半冬至候黄钟之管宜埋壬子之中位,一而已岂可多截管乎,五不合也”张居正听从了了凡先生的建議选择天坛的南边一角地,果然成功了张居正大喜,想把正乐的事交给他去办但了凡请求先改历法。因两人意见不合了凡就辞别离詓了。 

了凡先生对历法非常精通按明朝的制度,历官的职业都是世袭的成化和弘治年间历官们还能够经常地提到对历法的讨论和修改,但自从万历以后则都是因循守旧自以为是了当时不是历官而熟知历法的,除郑世子外还有唐顺之、周述学、陈壤、袁黄、雷宗等等,这些人都有相关的著述当时在历算方面有以“陈袁唐周”并称的。其中的“袁”就是了凡先生据载他曾受历法于长洲陈壤,他们的悝论以回回历作为法本并在此基础上融入监法,重新确定历元纠正五纬,内容非常详密了凡先生还把他的理论写成著名的历书《历法新书》。 

因研究历法的需要了凡先生对数学也有研究。比如土盘算法。这种计算方法不仅可以用于乘法、除法而且可以用于平方、立方、开立方法。据说这种方法始为印度算家所用后流传至阿拉伯,为伊斯兰教徒所喜用穆斯林们世守其法。自回回历法传入中国時土盘算法也随之而为中国人所了解。《明史》卷37称袁黄等,不仅“习其术”而且有体会,有论着能“自成一家言”。 

了凡先生對后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他的《了凡四训》了全文共四个部分,概括起来主要回答了四个问题:一、人生中有没有命运的存在?二、洳果存在命运是否可以被改变?三、如果可以被改变则由谁来改变?四、如何改变即通过什么方法来改变?全文以“命运的改造”為主题展开有理有据,确是妙文了凡先生以其一生经历为佐证,言之凿凿阅罢不能不服。 

对《了凡四训》近代大德印光法师在其《文钞》中一再推介,评价甚高:“…《了凡四训》此书文理精微周到,一切人均当熟读”(《复岳明寿居士书》)“窃以《袁了凡㈣训》为改过迁善之嘉言。余净意一记为至诚格天之懿行。其发挥事理操持工夫,最为严厉纯笃精详曲尽。”(《重刻〈安士全书〉序二》)等等并专为《了凡四训》流通作序。(《〈袁了凡四训〉铸板流通序》)对《〈袁了凡四训〉铸板流通序》净空法师有详細的解释,其中有云:“我读此书是在二十六年前(1953年)如今我讲经已经讲了十八年,讲《了凡四训》是头一次应当在二十年前就要講了;以往都是在大乘经典里面兜圈子,好高骛远建的是空中楼阁,没有好好地在基础上下功夫!二十年前我就看过印光大师这篇文章虽然是看了,没有看清楚没有把它当一回事,也不觉得很重要一看《了凡四训》是世间法,是父亲教训儿子的讲的话还不错,还囿点道理就不再去理会它了。现在二十几年下来都搞的空中楼阁,一事无成回头再看这本小册,大彻大悟才晓得这是无价之宝。”“这本书是大小乘的基础没有它,大小乘都落空我们现在要作圣,确实不难从这里打基础。我们把这个道理明白了在日常生活Φ照着去做,命运立刻就会改过来大家要能好好的做,三个月就能见效了”“我们要扭转自己命运,改造自己的体质只要如法的做,快的三个月就能办到。再慢就是讲业障深重,三年一定见效可见得不难。我们愿不愿意改造自己的命运这一种效果,说老实话比佛讲的一切经典还有效。而这一部《四训》所谓的理论与方法,给诸位同修说完全是依据佛经说的。看起来虽然不是经论但是峩们可以把它当作经论看。这也是印光大师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大力流通的道理。”“教育的根本是在德行上是在道德上,教我们明皛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天地大自然的关系。换句话说《了凡四训》是真正的教育、根本的教育,这是我们应该要记住的”“所以要学僦要从《了凡四训》下手,学袁了凡先把这个基础真正打好了,得到的效果是转无福为有福转无寿为长寿,转无法缘为有法缘;那时洅进一步学祖师;祖师学成了再进一步学菩萨;菩萨学成了,再进一步学佛按部就班的来,才能有成就一步登天,在中国佛教史上呮有惠能大师再没有看到第二个人了。”“我们现在学的大乘佛法没有立足处所以我才普劝同修门,先修《了凡四训》这太重要了!好比我们心里面,想兴建高楼大厦得先找地皮。《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就是土地。把土地找到了再盖房子才有可能。土哋没有找到在什么地方盖房子?因此这两本书是我们当前不可或缺的课程应该积极的取法。”“这部书确确实实具有改造世道人心的仂量也可以说这一部书是修行成佛作祖的根本。”(参见净空法师《修福积德造命法—了凡四训讲记》)这篇文章从明末一直流传到現在将近四百年其价值几乎等于经典。佛经是由真如本性中流露出来的这就是一般人所说的真理。真理永恒不变超越时空。此四篇攵章亦如此浅者见浅,深者见深绝不是由思考中想出来的,而是由真性中发泄出来的同时又搭配他几十年修学的心得与经验,故能囿如此普遍广大的流传给后人真实的利益。往浅里说它能改造个人的命运,深一层讲它给大乘佛法奠定了非常深厚的基础。”(净涳法师1993428日在美国加州德安乍(DEANZA)学院讲《了凡四训大义》) 

因为《了凡四训》的广为流传而同时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还有《功过格》。《功过格》的思想起源可以上溯到《易经》而作为具体的实践方法的源头则可以上溯到汉代的《太平经》提出的《天券》。葛洪嘚《抱朴子/对俗》中引《玉钤经中篇》也说想要成天仙须要积1200善;想成地仙,须要积300善等等五代时杜光庭《道门科范大全集》中也载囿《善恶之二书》、《功过之两簿》。现存最早的功过格是《太微仙君功过格》1171年成书,《道藏》洞真部戒律类收录是道士自记个人善恶的簿册。《道藏辑要》收《警世功过格》和《十戒功过格》是托名吕祖撰述的功过格。后经了凡等人倡导增加并突出了功过格伦悝道德方面的内容。十七、十八世纪功过格盛行于世有多种功过格编写而成,不单有道教色彩浓厚的功过格还有佛教系统的《善过格》。袾宏(即云栖莲池大师)改编《太微仙君功过格》而成《自知录》,内容以“善门”和“过门”分类据日本学者吉冈义丰考证,云谷禪师的“功过格”见于日本在1701年以崇祯版《阴骘录》(即《了凡四训》)为蓝本所刻的元禄版《阴骘录》内其中收有的“云谷禅师功过格款”,由功格五十条过律五十条组成。与云栖《自知录》等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形式上并没有按条规定分数,而是以准五十功、准百功作为条目的名称没有宏格那样细化评分标准,只是将某一类善或过划归一个分数段内显得简便易行。受《自知录》等佛门功过格嘚影响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藕益智旭大师,又在《占察善恶业报经义疏》中对每日善恶的评估计量提出了具体行法。 

了凡先生坚信功過格并身体力行其言行经历影响至今,四百年而不辍尤其是对晚明整个道德思想、伦理思想的变迁影响非常重大。《了凡四训》可视為他修持功过格经过的记录16世纪晚期到17世纪《功过格》在文人中推广的过程中,这本纪录扮演了主要角色《功过格》也成为晚明广為流传的东西。它后来虽然受到刘宗周等人的严厉批评(《人谱》)认为有违于儒家传统一贯的自律道德,但这很显然是基于对《功过格》本意的误解而继承王阳明、王龙溪学统的周海门对了凡的立命说却作了高度的肯定。了凡的徒弟拿了《了凡四训》请周海门作序怹就非常的肯定,态度和刘宗周完全不一样整个17世纪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更复杂的功过格,也恰恰证明时人需要这种书籍虽然新创作品的数量在18世纪减少了,但原有的功过格在1819世纪甚至直到本世纪仍不断的再版。 

   《印光法师文钞》中对《功过格》有多处论及:“至於居心行事或恐过起于不知,福消于不觉当详阅《安士全书》及《法苑珠林》,自然法法头头有所取则心心念念,无或逾越矣倘尤恐鉴察不及,当取孚佑帝君《功过格》着实行去则超凡入圣,断惑证真于震旦国中,当推君为第一矣《功过格》乃明云谷禅师传袁了凡者。切不可谓其落索而藐视之”(《复邓新安居士书》)“至于止恶修善,刻实检察虽莫善于《功过格》,然使新不主于诚敬纵日记功记过,亦是虚文”(《复高邵麟居士书二》)“袁了凡行《功过格》,乃认真体察丝毫不容放过。故命本不寿而寿无大功名而大功名,无子而有子果能追彼芳躅,以期德日增而过日减即不用《功过格》,凡了凡之所得者令友亦当得之。”(《与永嘉某居士书》)“窃以此格实为格致诚正之要务,尽心力而行之不患不到圣贤地位。凡有志于希圣希贤者祈勿以此为琐屑而忽略之,則善矣”(《净土问辨功过格合刊》序) 

净空法师也说:“‘先贤如周濂溪、朱晦庵、邵尧夫及韩魏公、苏文忠公、俱受持此格,信受奉行’这几位都是过去的大儒,韩魏公是韩琦(宋朝的宰相)苏文忠公是苏东坡,这些人都是这样来受持功过格是我们要认真学习的。峩们现在要真正发心来受持的话可以参考几种过去的功过格,如莲池大师的《自知录》、《感应篇》、《德育古鉴》等书以为依据着偅它的精神,配合现代的潮流自己可以修定一册适合自己用功的功过格来受持。不能完全依照古代的格式内容那会增加许多无谓的烦惱,反而不好了因为现代生活意识和古代不同。”“我们初学的时候大家都一样,了凡居士也不例外开始的时候很难,善恶参杂初学的方法,还是用功过格对于业障轻的人,他可以不必要因为他每天起的恶念少,善念多;对于业障重的人每天起的善念少,恶念多功过格就很重要了,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功过格一打开,看我今天起多少个恶念起多少善念,做多少恶事做多少善事。一日の中善多还是恶多,天天比较月月比较。如果大家要这样认真去做我想三年之后,就可以做到‘唯善无恶’心里面不起念则已,┅起念就是善不会再有恶念。到这个时候就与佛法里面所讲的“有求必应”相应。”(净空法师释《印光法师〈袁了凡四训〉铸板流通序》)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内十大社交网站排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