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解决牛顿反射镜望远镜反射镜遮挡部分入射光束的问题

  继续复习物理:月球上真的裝了激光反射镜吗

  以下内容整理自关于登月是否真实的争论

  地球上发射的激光束照到月球上时,会发散到一个直径达七公里的夶光束再反射回到地球上时,光束达到二十公里直径根据我们看到的那个安装在月球表面的反射镜照片估计,顶多不过五分之一平方米大小

  好,现在请你计算按照最优条件,即镜子完全垂直于光束反射率达到百分之百。原始光束有百分之多少可以被镜子截收並反射回来这个反射回来的光束到地球后有二十公里大小的粗细。假设你的接收装置的截面是一平方米原始光线有多少最后被你接收?

  还有这镜子是由无数个很小的三面反射镜组成的。这些小反射镜的准直性要达到多少精确才能保证反射回来的光线能进入你的儀器,而不是跑到五十公里之外月球重力与地球重力的不同,以及日夜巨大的温度变迁必然对镜子产生一定的形变,这个形变对准直性的影响是多少

  你一定会说,可我的确测到了反射光了啊!问得好要注意你的镜子并非月亮上唯一反光的物体。月亮上所有的岩石沙土都会反光!

  现在再来算算月亮上岩石沙土的反光吧第一,月亮这面镜子大得可以接收全部的入射激光束是百分之百反射,算它反射效率百分之十其他都吸收了吧这个反光是漫反射光,反射光的方向在一个半球形的球面角里均匀分布(就假设是均匀分布吧)地浗上用一平方米的接收器能接收回多少反光呢?

  计算结果要吓你一跳这个月球漫反射光,居然要比你的小镜子的发光强近一百倍!伱的探测器里进来一百个光子,99个是月球漫射光一个是你的镜子的反光,你怎么知道是那一个光子呢你又怎么能知道这里有百分之┅的镜子反光,而非全部是月球反光呢

  提问:月球漫反射光返回的光比镜子的反光强一百倍怎么算出来的? 这么说地面天文台每次都偠花三个小时去调整激光源和接收器才能对准镜子接收到反射光?

  回答:花三个小时对准镜子就可以接收反光了吗?你花三个小时调整儀器了不起可以把你的激光束对准那面镜子,至于镜子是否那么合作可以刚好把光线反射回你所在处,而非一两百公里之外就难说叻。

  当然理论上说那是三反射境,什么方向来的光线就反射回什么方向但是这要求三个反射面的夹角必须是严 格的90度角,有一丁點的偏差反射回地球就不知跑到哪里去了。那玩艺儿有上万个一厘米不到的小三反镜加工精度必须达到多少?技术上能否达到要求的精度

  即使你能达到要求的加工精度,可以达到要求的准直性要注意到任何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形变特性,月球昼夜温差达几百度这个形变就很可观了,由于这个形变原来准直的反射光可能就要跑到几百里外去了。再有长期经历这样剧烈的温差变化,宇宙射线尘埃,小陨石粒的轮番轰击会引起剥蚀,开裂等的严重永久性形变这种形变即使很微小也足以使反光偏离到测不到的地方。阿波罗11紦那面镜子放上去后据说一直用到现在,还在做反射光实验你觉得可信吗?除非你把接收仪器载在车上在方圆几百公里的地方到处尋找反射光才可能。否则的话你不过是在接收月球的漫反射光而已which by the way并不比应该有的镜子反光弱。

  提问:最近有一新闻说是美国、德国、法国等地的实验室合作,利用阿波罗登月时放在月球上的激光反射镜把地、月距离的测量精确到英寸。看来这阿波罗登月骗局不咣是NASA干的全世界的天文学家们也都是同谋啊。

  回答: 必须指出这样的测量和数据分析,只有在先假定三反射镜存在的前提下其实驗结果才有意义如果三反射镜根本就不在那里,所有的测量数据分析都是毫无意义的如果是先作了一个假设,然后在那个假设下解释某种实验结果然后就断言,因为实验结果和原假设可以自洽原假设成立。谬之已矣!

  提问:但是科学家们的确测到了月球反射光叻难道那不说明镜子在那里吗?

  回答:测到的反射光完全有可能纯系月面漫反射光而已没有任何根据说测到的反射光来自于三反射镜。其实月面对激光束的漫反射光,返回到地球上之后其强度和三反射镜的反射光强度有同等数量级!

  这个结论看来很难接受,毫无方向性可言的漫反射光怎么可能和高度定向的平面镜反射光有同等数量级呢?很简单两个原因,

  一、三反射镜的大小极有限只能反射极小部分的原始激光束,而月球漫反射则可以截收并反射全部的原始激光束

  二、月球到地球距离非常大,即使像激光這样高度定向的光束也会散发成为非常巨大分散的弱光束。让我们进行一些计算

  根据有关资料,三反射测量实验是用一种绿色的噭光束射向放置月球上的三反射镜探测到反射回来的光束,测量光束来回时间用以计算月地距离。这束激光束投射到月球上后散发荿半径7公里的光束,再反射回地球后更是变成了半径二十公里的大光束。我看过三反射镜的照片其大小可以近似地估计为0.2平方米。哋球上接收反射光的天文望远镜可以假设为一平方米

  原始激光束中有百分之多少最终被三反射镜反射回来并被探测到呢?

  也就昰说大约七亿个光子中,只有一个能射到三反镜并被反射回来为方便计,假设三反射镜的反射效率是百分之百有多少反射光子能被哋面望远镜接收探测到呢?

  也就是说每十三亿个被反射的光子中,只有一个被天文望远镜探测到把两个比率一相乘,就可以得出探测到反射光占原始光束的比率: 1.3 x 10^-9 x 7.96 x 10^-10 = 1.03 x 10^-18

  每一百亿亿个光子里才得一个被三反射镜反射并接收的

  那么月球漫反射回来的光有多强呢?艏先射到月球上的七公里半径的激光束,将全部被月面截收到假设这些光一半被吸收,一半被漫反射则漫反射光占到全部入射光的百分之五十,远比三反射镜的反射率高!

  反射回来的漫反射光将均匀分布在一个以月球为中心,月地距离为半径的半球面上这个浗面的大小是:

  同样一个一平方米天文望远镜,其可以接收的光子的比率是:

  假设月面漫反射光和吸收光各为百分之五十原始噭光束被漫反射和被天文望远镜探测到的比率是 0.5 x 1.08x10^-18 = 5.4 x 10^-18

  这个比率和三反射镜的反射光比率只差两倍,在涉及十的十八次方的数量级时两倍差异可以基本忽略不计。这说明没有三反射镜的情况下,做三反射镜实验的科学家们还是可以测量到基本同等数量级的反射光的

  那么到底实测的数据是多少呢?科学家们用的是每三秒一次的激光束脉冲进行测量每个脉冲持续三个纳秒时间,脉冲能量为三焦耳每個光脉冲包含三乘十的十七次方个光子,也即三十亿亿个光子

  测量到多少反射光子呢?用科学家们的话来说每分钟测得好几个光孓就算不错了。这与我的计算非常相符如果是月球漫反射光,我的计算是将可以每分钟得到三十多个光子三反射镜则应该给出每分钟陸十多个光子。考虑到月球漫反射效率可能没有百分之五十那么多再考虑到科学家们说每分钟只接收到几个反射光子,月球漫反射光的解释和实验数据更加吻合一致一些

  想一想非常可笑,科学家们费尽心机校正仪器想方设法排除掉动则上百万甚至上亿个环境嘈杂咣子,好不容易才逮到那么几个据信是来自月球反光的绿色光子你能确定这几个可怜的光子是来自月球三反射镜的反射光,不是月球漫反射光或者干脆是地球大气层的漫反光吗?

  那么科学家们是否真的相信他们测得的那几个光子的确真的是从月球三反射镜反射回来的呢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如果三反射镜最终被证实是子虚乌有的话。月球三反射实验测量这个许多专业人员吃了几十年的铁饭碗是要被打嘚粉碎的

  月球激光测距是在1962~1963年激光技术问世后不久着手实验的。据一些天文学资料记载:最初只能接收月球天然表面漫反射的激咣回波由于回波波形无法缩窄,加以地面仪器设备不够完善测距精度很低。1969年7月美国进行第一次载人登月飞行,宇航员在月面上安放了第一个后向反射器装置(月球三反射镜)这一装置能保证反射光讯号沿原发射方向返回地面测站,是回波强度大大增加这样,利用面積很小的反射器组合就可以使地球上收到激光回波而且波形不会因此变宽,因而可以达到很高的测距精度在80年左右测距精度已达到8厘米左右。

  月球激光测距系统中采用的激光器大多是脉冲红宝石激光器脉冲功率高达千兆瓦,脉冲宽度为2~4毫微秒。激光束经过望远镜准直后的发散角仅2~4角秒一般几秒钟发射一次。发射和接收可使用同一个望远镜其口径一般要大于1米。回波光讯号极其微弱通常在接收器的阴极面上仅能产生一个光电子,所以相应地发展了一套单光电子接收的技术在80年后研制的新型月球激光测距系统中,采用了脉寬小于1毫米微秒的钇铝石榴石激光器这样,就有可能在几年内使测距精度达到2~3厘米相对精度为5*10^-11。

  从这里我们可知以下几点:

  ①、月球激光测距可以不用后向反射器装置利用接收月球天然表面漫反射的激光回波,完全可以测距但测距精度很低。

  ②、测距精度很低的原因归纳有两点:一、回波波形无法缩窄; 二、地面仪器设备不够完善

  ③、回波光讯号极其微弱,通常在接收器的阴极媔上仅能产生一个光电子

  ④、采用了脉宽小于1毫米微秒的钇铝石榴石激光器,作为月球激光测距系统就有可能在几年内使测距精喥由8厘米左右达到2~3厘米。这说明测距精度取决于月球激光测距系统由此可见“说是美国、德国、法国等地的实验室合作,利用阿波罗登月时放在月球上的激光反射镜把地、月距离的测量精确到英寸(2.54厘米)。”是浮夸激光反射镜的作用

  综上述,有人把月球激光测距莋为证明月球上有激光三反射镜的实事进而说明阿波罗登月的真实性,是有些理由不充足的地方因此,哈姆雷特根据他自己的研究结果提出了月球三反射镜是美国伪造阿波罗登月的另外一个造假的迹象

  (原文发表于1998年2月10日)

}

物点:入射到光学系统的单心光束的顶点(P) 像点:经光学系统出射后又汇聚的单心光束的顶点(P?) 实物点:发散的入射单心光束的顶点(P) 虚物点:会聚的入射单心光束的顶点(P) 实像点:会聚的出射单心光束的顶点(P?) 虚像点:发散的出射单心光束的顶点(P?) 实物点、虚物点、实像点、虚像点的集合汾别称为实物、虚物、实像、虚像 注意:   ①      ② 简言之“实”-“有”,    “虚”-“无” 物空间和像空间 物空间(物方):物所在的空间 像空间(像方):像所在的空间。 注意:物空间和像空间的点不仅一一对应而且共 轭(共轭光线、共轭点) 物象囲轭:把物放在象的位置,则其象就成在物原来的位置上 会聚薄透镜--轴外物点作图成象中的三条特殊光线 发散薄透镜--轴外物点作图成象Φ的三条特殊光线 会聚薄透镜--轴上物点及任意光线的作图求象法 发散薄透镜--轴上物点及任意光线的作图求象法 会聚薄透镜--轴上物点及任意咣线的作图求象法 发散薄透镜--轴上物点及任意光线的作图求象法 4.1 人的眼睛 3、人眼的调节功能 人眼作为接收器,只能分辨而不能测量光能的夶小只能感觉约390nm~760nm波长的光,而不能判别复色光的成分眼的调节、远点、近点、眼的自调节、明视距离25cm、非正常眼(近视眼(校正)、远視眼(校正)、散光眼、老花眼)。 4、眼镜 远视眼、老花眼—凸透镜;近视眼—凹透镜;散光眼—柱透镜 已知: 物点 Q 位于L1前 a 处 解: H′ H 对於物点 Q ,P =HQ= - 4 a 由高斯公式 得 即象点位于第二个透镜后1.4 a 解: 解: ⑴ 组合系统是会聚透镜 ⑵ 在系统前方很远处 f′在系统后不远处,组合系统是一个摄遠系统 ⑶ 只要稍稍改变 d , 即可大大改变 xH 例题:空气中双凹厚透镜的两个凹面半径 r1 和 r2 分别为-8厘米和7厘米,沿主轴的厚度 d 为2厘米玻璃的折射率 n 为1.5,求焦点和主平面的位置 O -f′ f O′ xH -xH′ d H′ H F′ F 厚透镜可看作两个球形折射界面的组合,它们的焦距分别为 解: 光学间隔: 由于 F′是在透镜右表面的左方故此透镜是发散的。 例题:半径为2厘米折射率为1.5的玻璃球放在空气中,求: (1)球的焦距和主面、焦点的位置 (2)若一粅置于距球面6厘米处,求从球心到象的距离,并确定垂轴放大率。 解: (1) . O H1 H2 H1′ H2′ F2 . F1 (2)若物放在凸透镜前30厘米处求象的位置和放大率。 (1)两透镜的焦距分别为: 光学间隔 解一: 解二:(1)两透镜的光焦度分别为 复合光学系统光焦度公式: 主平面位置为: F1 H′ F1′ O1 O2 F2′ H . F2 . 横向放大率: F1 H′ F1′ O1 O2 F2′ H . F2 . (2)利用高斯公式求象距得 厚透镜的光焦度 当 时即为薄透镜的光焦度 若薄透镜两侧为空气,则 §3-5 光线转换矩阵 §3-6 几何光学仪器 一、囚眼 1、人眼的结构: 2、简化眼 共轴光具组——只有一个折射球面的简化眼 n=1.33 22.8mm 5.7mm o c F′ F 复杂的助视仪器总包括目镜和物镜两部分。目镜是放大视角嘚仪器通常由不相接触的两个透镜组成。面向物体的透镜为向场镜(场镜)接近眼睛的为接目镜(视镜)。 目镜的设计除要考虑较高嘚放大本领,还应注意象差的矫正可配备一块分划板,以提高测量的精度 常用的目镜有两种:惠更斯目镜和冉斯登目镜。 1、目镜 二、助视仪器 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 例题:一直径为4厘米的长玻璃棒折射率为1.5,其一端磨成曲率半径为2厘米的半球形长为0.1厘米的物垂直置于棒轴上离棒的凸面顶点8厘米处。求象的位置及大小并作光路图。 S S′ n n′ F F′ 解: 已知 因 P′是正的,故所成的象为实象,它在棒内离顶点12厘米处 横向放大率: 由 得 §3-3 薄透镜成象

}

牛顿反射镜式望远镜的直角反射鏡(也称副镜)位于主镜之前的光路中所以无法解决遮挡入射光束的问题。但这种遮挡并非致命弱点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减少它的影響:

1,限制最小使用倍率避免最终成像中出现副镜鬼影。一般来说使用倍率在30倍以上既可以避免副镜鬼影;

2,选择(如果是购买)或設计(如果是DIY)焦距较长、焦比较小而且副镜后光路长度占总光路长度比例较小的牛顿反射镜镜减少遮挡比例;

3,避免选择或设计较厚粅体构成的副镜支架减轻衍射(星芒)影响;

另有一种反射光路(赫歇尔光路),采用了倾斜主镜的方式使目镜端光路位于入射光路之外这样就完全避免了遮挡问题。但这种光路属于离轴光路从设计上就放弃了抛物面镜像质最优秀的近轴成像区域,所以会有相当严重嘚不对称彗差问题从历来的使用者评价来看,赫歇尔光路相对经典牛反弊多利少现在已经很难看到使用这种光路的镜子实物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牛顿反射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