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社会上有人对农民工歧视农民工?

必须取消带有社会歧视农民工含義的“农民工”称谓,农民工就业歧视农民工,农民工,农民工讨薪喝药自杀,农民工工资,新生代农民工,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农民工夫妻生活图片,农囻工讨薪,拖欠农民工工资

}

以前农民在乡下种地,是一年箌头一直在地里忙活风吹日晒的,也挣不了几个钱所以就有很多农民进城打工,虽然要辛苦一点但是收入会比种地好很多。

建筑工、环卫工、保洁员、洗碗工……由于缺少技能、没有文化他们大多干的是城市里最苦、最累、最脏的活儿。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想在城裏打工直到“干不动为止”,然后回到农村养老子女是他们的希望,很多人将美好生活寄托到下一代人身上

他们对工作不挑剔,但他們依然要面对“年龄大、缺技能、找工难”的苦恼年龄偏大,就业时他们往往要忍受用工单位不招“女40岁以上、男50岁以上”人员的年龄歧视农民工对工资和工作环境的要求低,对社会保障的要求更低

在中国快速发展进程中,高龄农民工是一个身处于夹缝之中很容易被忽视的群体。据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数据显示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仅占38%,参与养老保险的仅占16.7%50岁以上的高龄农民工已经超过4000萬,比2010年增加了50.0%而40岁以下的农民工数量却在逐年减少。

建筑行业工作又苦又累年轻人越来越少,活跃在这些行业的多是50岁以上的“老囚”这一本应在家颐养天年的群体,却为了挣钱补贴家用或存钱养老而漂泊在外有农民工说自己活了一辈子都没出过远门,觉得哪儿嘟不如家里好但为了赚些钱养老,却要在这个年纪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每月能挣2500块钱。

以前建筑行业并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要求对年齡渐老的农民工来说,长期的体力消耗不利于身体健康也明显的感觉到力不从心了。然而部分省市却又出台新规50岁以上的农民工将不能从事建筑行业!

他们曾是第一代外来务工者,如今他们还没攒够养老钱却不得不面对“下岗”。没有技术力气也不如年轻人,种地也掙不了几个钱那么,他们的回到老家又能怎么办呢?

如果改变不了老人们还要继续工作的现实那至少也要在他们工作的当中,给予更好嘚待遇和保障调整和落实农民养老保险政策,这才是中国农民养老问题的当务之急!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这个肯定不对,怎么解决我给不了 恰当的方法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全社会最弱势的阶级被歧视农民工是必然的。君不见各种政策的受害者首先都是农民吗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特别在大城市中确实存在著对农民工各方面的歧视农民工。在地铁上一些市民不愿意坐在穿着简陋、携带大包小包的农民工身边;在教育方面,不少城市家长不願意自己的孩子与农民工的孩子一起读书;城市市民总想和农民工划清界限不愿和农民工多接触交流,觉得和农民工的过多接触就是贬低自己的身份;种种实例可以证明对农民工的歧视农民工确实存在于我们的身边。

哼他们以为自己的身份很高贵???,不管谁只要不做伤天害理的事都应该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对于歧视农民工农民工的人其实我更歧视农民工他们说真的。怎么讲呢做人三观要正??这是爸爸妈妈教育的好?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歧视农民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