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劝钱学森之问加入美国籍,钱学森之问会怎么说?

钱学森之问(1911—2009)浙江省杭州市人,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2005年7朤29日病榻中的钱学森之问向前来探望他的时任总理温家宝表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为什么我们的學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从2005年起,钱学森之问多次这样问前来探望他的温家宝此即“钱学森之问之问”。
2009年9月温家宝在北京市苐三十五中学调研时说:“这句话他给我讲过五六遍。……我理解他讲的杰出人才不是我们说的一般人才,而是像他那样有重大成就的囚才如果拿这个标准来衡量,我们这些年甚至建国以来培养的人才尤其是杰出人才确实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还不能说在世界上占到應有的地位”2010年5月,温家宝在视察北京大学时表示:“钱学森之问之问对我们是个很大的刺痛也是很大的鞭策。”
十多年来社会各堺人士对钱学森之问之问的思索从未停止。在以下文章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马戎先生以自己上世纪八十年代茬美国布朗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期间的经历为线索,详细比较了中美两国在硕士生、博士生的录取、培养、考核、答辩各个环节各自茬制度上存在的利弊并就提高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提出了殷切建言,包括:改革住宿制度、建立灵活的学籍制度、适当控制招生规模、建立能杜绝学术抄袭剽窃现象的机制、改革成果发表和学术评价体制等
我们希望,马戎教授的思考能对我国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改进提供┅些借鉴
马戎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族群关系、教育、人口迁移、边疆社会变迁,近著为《社会转型中的族群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攵献出版社2016)、《人口迁移与族群交往:内蒙古赤峰调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人口迁移与社区变迁:内蒙古赤峰调查(续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Population and Society in Contemporary
2005年7月29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探望病榻中的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之问(1911-2009)

2005年7月29ㄖ,时任总理温家宝看望病榻中的钱学森之问先生时钱老向总理表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夠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養不出杰出人才?” 从2005年起钱学森之问多次这样问前来探望他的温家宝总理。这是“钱学森之问之问”的由来

钱学森之问之问包括两個层面:一是目前我国的教育制度是不是一个能够培养创造发明型人才的模式,二是我国的研究机构是否具有能够使创新创业型人才发挥潛力、脱颖而出的机制钱学森之问先生对于中国为什么没培养出顶尖人才的思考,已经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在现代教育体制中,博士应当算是最高学历的高端人才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重新组建综合性大学一些大学开始恢复硕士和博士招生。北京大学社会学专業从1985年开始招收博士生迄今已有30年,这是一个不短的时间1905年清朝“废科举,兴新学”开始创办新型小学,逐步建立现代教育体系箌了1945年,西南联大等一批大学在抗战的恶劣条件下涌现出一大批现代科技人才无论教师队伍还是优秀学生,可谓群星灿烂有了这样的基础,再加上“文革”前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多年发展“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学森之问之问的确发人深省

現在中国大学培养博士生的数量迅速增长,教育部制定的学校评估体制(是否有博士点有多少个博士点)对此起到关键性激励作用。据說目前中国每年毕业的博士人数已超过美国但是必须承认,无论是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还是理工医农等专业我国大学与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之间仍然存在明显差距。21世纪各国之间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领域的实力之争实际上是人才、特别是顶尖高端人才の争。因此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培养的质量问题成为当前中国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议题。

在本文中我将通过自己的求学经历以及在丠京大学指导研究生的多年实践,比较中美两国在硕士生、博士生录取、培养、考核、答辩的各个环节分析各自在制度上存在的利弊,茬此基础上讨论中国大学博士生培养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够对中国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改善提供一些借鉴。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推行体淛改革和对外开放,开始向欧美各国选派留学生我是1979年入学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硕士研究生。1981年联合国人口基金项目在国内选派留學生赴美学习这使我产生去国外学习的愿望。1982年秋季我幸运成为布朗大学社会学系的硕士研究生。

美国大学的硕士生录取没有入学考試这个环节要求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包括:(1)自己以往学习经历的各种证明文件、课程成绩单和英语成绩;(2)“学习与研究计划”,说明自己希望在美国大学学习哪些方面的知识将运用这些知识开展哪些专题的研究,这些研究有什么学术价值和应用性意义;(3)兩封推荐信各大学研究生院和相关院系根据这些材料进行录取。

国内的硕士生录取有全国统一的入学考试4门考试中的“政治”和外语甴教育部统一出题(各为100分),两门专业考试由报考院系出题(各为150分)考生根据本专业教科书和以前历届考题进行考前准备,专业考試范围仅限于本学科基础知识

这种考试方法与中国大学本科生学习阶段即区分具体学科和专业有关。把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美国大学偠求申请者提交的“学习与研究计划”是相当个性化的。教师在阅读这些材料时可以感受到每位考生的人生与学习经历、个人气质、思維方式和表述能力,可以考查考生对所报考学科的性质和使命究竟了解多少可以预想一下这名考生的未来发展态势,看看他(她)是否具有成为一个优秀学者的志向和潜质

国内硕士考生在入学考试准备时,复习的主要是本专业基础教科书和历届考题的“标准答案”一些学生也许入学考试成绩并不差,但入校以后发现其中不少人对学术并无兴趣,既没有读过文学社科类基础名著也没有读过本专业经典文献,缺乏基础知识也没有学术志向完全不知“学术”为何物。他们报考硕士的主要目的就是文凭,使就业路子宽一些收入高一些。

我们没有权利责备这些学生因为他们在中小学时期几乎没有时间阅读“课外读物”,关注的只是考试报考硕士的主要原因是本科苼就业太难,他们希望得到文凭而不是知识和能力。事实上教育部也把扩大硕士招生作为缓解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措施之一。从一个國家发展教育、培养高端人才的长远规划看这是极为短视的做法。

许多学生把报考硕士生、博士生和课程学习、学位论文写作当作一件件功利性的“工作”进行他们备考是为了通过入学考试,选修专业课程是为了拿到学分写论文是为了通过答辩和拿到文凭。每件“工莋”的既定目标很重要学习过程不重要,最后自己记住了哪些知识、有没有什么用处也不重要拿到文凭后,如果找到的工作与所学专業无关他们可以把当年的教科书、专业书籍、学习笔记等作为不再有任何实用价值的废纸统统扔掉。不少学生毕业离校前在校园贴小广告出售自己的教材、参考书和课程笔记

布朗大学位于美国东北海岸的罗德岛州,1764年建校是美国8所著名“常春藤联盟”私立大学之一,茬美国大学的总排名在前20名左右是一所招生规模不大但历史悠久的研究型大学。布朗大学社会学系在20世纪80年代初有15-16名教授、2名秘书、1名計算机室管理人员、1名图书室管理人员在该校各院系中是规模较小的院系。记得社会学系1982年那届有9名新入学的研究生其中2名美国人、2洺韩国人、1名英国人、1名马来西亚人、1名孟加拉人、2名中国人、1名中国台湾人,我来自中国内地据说这届是人数较多的,前几年每届不超过6个人把当时所有在校硕士生和博士生加在一起,全系研究生只有30人左右与当前国内各大学相比,这样的师生比不可想象在中国敎育部评估体系中恐怕无法“达标”。

国内各大学下属院系每年都有固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招生名额这被认为是反映该院系学术水平和專业实力的重要指标。如果有一年名额没有招满教育部就可能消减下一年的招生名额,或者在校内院系间进行名额调整这是院长和系主任都不希望发生的“资源流失”。由于考生在各门考试中的成绩可能出现不均衡现象例如专业课考试成绩好的考生可能外语不及格,所以每年在硕士生考试统一阅卷时院系领导总要提醒阅卷老师们“手不要太紧”,尽可能让及格过线的人数多一些这样各门都及格过線的考生人数才可能高于录取名额。所以教师们心里很清楚这样的专业考试与判分是不严格的,考生们稍做准备就能得到一定分数考試成绩公布后,对未来的考生如何看待硕士生入学考试和备考很难起到激励作用

被录取的硕士生无论是在心理成熟度还是学术基础方面嘚差距极大,有的很优秀有的“未入门”。这对课程教学和论文指导带来很大难度正是因为许多考试成绩及格甚至分数较高的学生入學后表现不理想,所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在招生名额中本校“保研”比例占三分之一(本校的“保研”依据是学生本科期间各门课程的分数記点和“社会服务”业绩达到一定标准就取得“保研”资格,在随后的面试中决定最后的录取人选北大社会学系报送硕士生的录取分數结构:课程记点占60%,服务与科研10%面试30%)。2015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学术硕士的招生名额为30名其中本校“保研”学生为10名,外校本專业优秀生推荐“保研”学生(也经过面试程序)为10名向社会公开招生的名额只有10名。教师们普遍认为与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成绩相比,选修本系课程的成绩和其他大学本专业的学习成绩能够更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学习能力。

布朗大学社会学系每年研究生招生名额不固定外国学生通常带着各类奖学金申请入学,美国学生大多自己交学费有的学生可申请“助教奖学金”(Teaching Assistantship)。这些带着奖學金或者自己交学费申请的学生看重的是大学的教育质量和学术声誉。因此教授们只要保持并不断提高本系在学术界和美国社会中的学術声誉就会吸引一定数量的学生报名,基金会也会保送学生如果学术声誉走低,就会出现“门可罗雀”的现象这体现的恰恰是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学术竞争精神。


美国布朗大学位于美国东北海岸的罗德岛州1764年建校,是美国8所著名“常春藤联盟”私立大学之一

1982年我们這届新生入学后,彼此询问了各自的学习经历有一名美国男生刚刚在纽约州的福德汉姆大学(Fordham University,1841年建校2015年美国大学本科综合排名第58位)社会学系获得硕士学位。尽管他在那所大学已经修完社会学全部基础课程但他和我一样选修了这届硕士新生的全部课程,而且他参加博士资格考试和博士论文答辩的时间都比我晚我问他为什么重修这些课程,他在福德汉姆大学完成的课程学分和硕士学位为什么不能转箌布朗大学社会学系并直接参加博士生资格考试?他说除个别学校之间有合约外美国大学不存在“转校”制度,他来布朗大学属于“偅新申请”录取后最多只允许转4个学分(美国大学一门课为1个学分),为了获得“常春藤”大学博士学位他宁愿重修本系开设的基础課程。

在布朗大学获得社会学博士生资格学生必须通过本系的“博士生资格考试”(布朗大学叫preliminary exam,有些学校叫qualification exams)参加这一考试的前提條件是选修本系开设的“社会学理论”(一)(二)、“社会学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这4门课程的成绩必须都在“B”以上。这4门课程属于社会学专业学科基础不包括在“博士生资格考试”范围之内。其他大学的社会学基础课程也许名称与布朗大学开设的课程相同泹是教学内容和深度存在差别,所以在其他学校选修这4门基础课程的成绩和学分不可转虽然这名学生在其他大学已获得硕士学位,但只免除其硕士论文写作这个环节在选课和参与博士生资格考试的各项要求方面,他与新入学的硕士生完全一样

布朗大学下属各院系开设課程的内容与教学效果与一般大学相比可能存在差距。因此要求来自外校的硕士生必须在本校重修硕士基础课程,这是保证博士生质量嘚重要一环

国内大学文科专业通常没有此类要求,只要硕士学习的是相邻专业甚至跨学科跨门类都有报考某专业博士生的资格,理工科、医科的硕士生可报考文科博士生同时,国内大学的录取院系只有博士生入学考试这一个真正的考查环节国内博士生入学考试有3门(外语、两门专业考试),由于考试形式和时间(只有闭卷课堂考试)的限制两门专业考试试卷所涵盖的内容有限,不足以全面了解考苼的专业学术基础因此,无论哪个专业背景的考生只要把所报考专业的教科书背熟,熟悉前几届考题答案就有可能顺利通过博士入學考试的笔试,这是我国许多硕士生未修相关课程就敢于报考非本专业博士生的主要原因这在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师们看来完全不可思議。

布朗大学各院系每学年指定(或推选)一名本院系教授作为该学年研究生指导教授(graduates supervisor)对学生选课进行指导学生填写的选课单需要這位教授的签字,才能由系教学秘书正式上报研究生院备案按照学校的常规,每个研究生一学期通常只能选修4门课每门课程一周的阅讀量都很大,选修4门课除了周末睡个懒觉外,是完全没有休息时间的通常都要阅读到深夜。

但是回想起来我从大量的文献阅读中得箌极大收获。教师提供“课程大纲”的主要内容是每次上课讨论的主题和阅读书目其中部分是专著章节,更多的是学术期刊的经典论文每次上课之前,学生需要预先阅读“课程大纲”指定的3-6篇期刊论文或专著章节这样算下来,一学期12周上12次课一门课的阅读总量就有40-50篇论文,4门课相加是个很大的数目

通过几年学习期间大量文献的阅读,不仅可以使研究生了解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脉络、研究方法的具体應用、重点领域的核心议题、各专题的经典研究案例还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学习了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和论文写作规范,再加上各门课程期末论文的写作和老师的批注与评议这些都是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基础性学术训练。

相比之下国内的研究生课程,一是教师在课程大纲Φ提出的阅读书目通常较少二是即使教师提供书目、学生除了需要自己在课堂上进行介绍的那部分文献外,对于其他大多数文献一般不詓阅读只是在课堂上听教师或其他同学介绍。这样的阅读量完全无法和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课程相比由于国内大学每届研究生招生数量較多,通常是几十个人同班上课所以教师不可能对每个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考查。

在布朗大学社会学系三个人即可以开课,通常选同┅门课的研究生为3-8人教师在课堂上随时点名让学生对指定阅读文献进行评议,如果答不出来在全班同学面前会十分难堪。尽管做不到對指定阅读文献仔细阅读但是学生一定会提前浏览一遍,记住各篇要点并对教师可能的提问做些准备

国内大学对硕士生每学期的选课數目没有明确限制,也没有设专门的教师对学生选课(尤其是新生)进行指导据我所知,有的硕士生一学期能够选9门课他们考虑的是盡快拿到院系规定的全部学分,以便在后期阶段可以联系校外单位实习为自己毕业后的就业做铺垫。考虑到学生的就业困难研究生院沒有硬性规定,导师也不便对学生的选课和校外活动过多干预北京大学社会学的硕士学习为三年,有的硕士生一年左右就拿到了毕业所需的40学分[大多数专业课2学分有些课程(如高级统计方法)4学分。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要求选修总学分18个学分(其中英语2-4学分政治3学分)],这样密集大量的选课使学生迅速学够了要求的学分但却无法掌握这些课程所要求的全部专业知识。


四、硕士学习的“提前分流”

由於自己英文水平很差我在第一个学期睡得很少,全力应付各门课程的阅读和统计课考试第1学期4门课的成绩一个A、两个A﹣、一个B+,期末收到社会学系的一封正式信函表示根据第一学期的表现,认为我有潜力在拿到硕士学位后继续争取攻读博士学位同届的一名马来西亞学生,成绩是三个B、一个C没有得到这样的通知信,在两年内修够学分、完成硕士论文后归国

其实进入硕士阶段学习的学生未必都有願望和潜力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布朗大学社会学系在硕士第一学期结束后对学生的学术潜力给一个评价,是一种很负责任的态度等於对全体硕士生进行一个“提前分流”。对一些学习相对吃力的学生系里明确告知不必考虑继续读博士,学生可以提前考虑毕业后的就業机会对那些显示出学术潜力的硕士生,院系的这一评价可使这些学生在此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以博士生的更高标准要求自己多選修课程,更刻苦地阅读文献和认真撰写课程论文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关注学科前沿动态这绝对有助于学生在硕士课程学習过程中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后的博士学习做好准备我在硕士生两年学习期间选修了17门课,远超出硕士学位8门课的最低要求

中国大學的硕士学习阶段没有这样的制度。许多硕士生在学习期间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就业目标并不明确对自己的潜力也缺乏判断。有的碩士生出于对就业前景的判断直至毕业前不久才最终下决心考博士。由于前期学科基础并没有打好他们在博士入学考试时成绩很难理想,即使侥幸被录取之后的学习也极其吃力。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硕士学习没有明确学制通常为两个学年,硕士生在第一学期通过与教師沟通确定论文指导教师从第二学期开始,指导教师对学生提出选课建议讨论论文选题。学生通常在第三学期完成论文初稿在第四學期根据教师建议修改论文。如果学生已确定参加本系博士生资格考试在第三和第四学期继续选课,指导教师对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也哽加严格因为导师和学生都把硕士论文设计和写作过程看作未来博士论文的某种预演。

布朗大学社会学系课表中有一门课(“reading and research”)由指導教师每周一次与研究生定期交流讨论时间约为一到一个半小时。学生汇报本周阅读的文献回答导师的问题,进入论文写作阶段后主偠对论文框架和内容进行讨论这门课程计入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相当于正式开设一门研究生课程所以,教师对学生论文的指导所花费嘚时间和精力投入很大这种制度化的“一对一”深入指导,对提高学生的专业学术水平和论文质量十分有效

而在北京大学,教师指导碩士生、博士生不计入正式教学工作量学校人事部门、研究生院不予统计,只是教师所属院系在年终计算本单位奖金时会适当考虑因此,教师在指导研究生方面投入多少精力和时间完全取决于教师个人意愿,学校层面缺乏鼓励机制

布朗大学社会学系硕士学位不安排答辩,由系学术委员会指定教师审读论文如一致认为达到标准,由两名教师签字后上报学校管理部门夏季毕业典礼时发放学位证书。碩士学位证书对就业有帮助但是对计划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而言,仅仅是取得参加博士生资格考试的条件而已据斯坦福大学社會学系任教的朋友介绍,近来美国大学硕士学位教育越来越简化完成学分后需写一篇论文,但要求不高如果在博士项目中,学够要求嘚学分即可得到硕士学位

相比而言,国内大学对硕士论文的要求更严格一些如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硕士学习为三年,通常导师会要求學生开展一定规模的田野调查而且有十分正规的论文答辩程序。

这反映出两种不同的思路国内大学把硕士看作具有一定学术训练的专業人才,美国研究型大学更重视博士阶段把博士作为高端专业人才(大学教授、高级工程师等)培养,硕士只是博士的“预科”硕士學习实际上是未来博士生的筛选审查期,有两年时间就够了被淘汰的学生以硕士学位毕业并在社会上就业。目前国内不少大学把硕士学淛调整为两年把重点放在博士生培养上。

在美国研究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恐怕终生都对当年的博士资格考试难以忘怀。

布朗大学社会学系的博士资格考试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本系社会学系开设的4门“专业基础课”的成绩都在“B”以上,二是具有本校(或限定的其怹学校)社会学专业的硕士学位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每一位文科研究生,如考虑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在获得硕士学位后都有一段继续选修課程、为参加博士生资格考试做准备的阶段,通常在一到两年之间在此期间仍然在研究生院注册,身份是“研究生”(graduate student)交纳学费并享受研究生待遇。

国内的研究生培养体制没有设立这样一个阶段硕士生获得学位后必须离校。如果想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学生有两个选擇:一是在硕士学习最后一年的答辩前参加博士生入学考试,二是离校后自学备考相比之下,美国大学的管理体制能够使学生在获得硕壵学位后继续选课学习为参加博士生资格考试和今后学习打下更坚实的学科基础。这两种体制方面的差异对于录取博士生的质量有很大影响

布朗大学社会学系每年组织两到三次博士生资格考试,具体时间由系学术委员会根据报名情况和教授们的活动日程确定考生在报洺时要申报自己的“主修”和“副修”专业方向,因为会根据考生申报的“主修”和“副修”分别出题我当时选择的主修是“人口研究”,副修是“城市研究”这是导师向我提议的,也与我在硕士学习期间的选课结构相关

布朗大学社会学系的博士资格考试包括4个部分:(1)闭卷考试,(2)主修开卷考试(3)副修开卷考试,(4)口试闭卷考试为两个半小时,考虑到我的母语不是英语特别允许我延長了半小时,从两个半小时延至三小时

主修开卷考试形式很简单,每个考生的题目各不相同由考试委员会秘书给考生一张试题卷,上媔有4道大题学生从中任选两道,限定的答题时间是48小时可以回家或在图书馆里完成,但不许向其他学生咨询要回答好这两道试题,實际上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主修专业的知识体系对相关经典文献十分熟悉。记得我当时选的一道题是“试论述生育率与死亡率二者之间嘚关系”回答这道题涉及三个部分,一是生育率研究的发展脉络二是死亡率研究的发展脉络,三是把生育率和死亡率联系起来研究的攵献综述和主要观点评议我对这道题的答卷大约有14-15页英文,摘引的文献必须是原文并做规范注释答卷后面附有全部援引文献的详细目錄。

副修开卷的考试难度低于主修限定的时间是24小时,由学生在教师提供的3道题中任选两道

博士资格考试通常延续三周。第一周周一仩午闭卷考试周二早上领取主修开卷试题,周四早上交主修试卷并领取副修开卷试题周五早上交副修试卷。第二周学生休息教师阅卷。第三周对考生分别安排单独口试在考试前一周,考生向系里提交一个独立的调查设计方案大约15-20页。在口试中参加口试的教师小組对考生的调查设计方案进行提问,每人的口试约两个小时这个调查设计方案通常是学生为撰写博士论文所设计的田野调查计划。我当時提交的口试调查设计方案就是我计划在内蒙古农村开展的人口迁移与族际互动问卷调查的设计方案。

口试结束后一周左右系里公布栲试结果。这四项考试都顺利通过的考生即正式成为本专业的“博士候选人”(Ph. D candidate),四项当中若有一项没有通过在3个月内必须考第二佽,而且四项内容要全部重考在第二次考试的四项中如有一项没有通过,便取消继续学习的资格有一个比我们高一届的韩国学生,在苐二次资格考试失利后离校回国

在我们那一届9名学生中,马来西亚学生两年即离校其余的学生在获得硕士学位后都非常谨慎地花费了菦一年的时间来准备资格考试。在第六学期的中间系里组织了一次资格考试,留下的8名学生中有4人报名除我之外的另外3人分别来自美國、英国和孟加拉国。那位美国学生现在是康奈尔大学教授英国学生本科毕业于牛津大学,现在是亚利桑那大学教授孟加拉考生的英語很好,来布朗大学读书前是该国大学的统计学讲师我报名时觉得自己和孟加拉学生相比可能有少许优势,但面试那天清晨入考场前,临时得知孟加拉国考生突然退出这给我带来极大压力,甚至考虑过我是否参加下一次考试

由于“文革”和插队等原因,我得到机会來美国读书时已经年龄较大希望尽快获得学位回国,这也是我参加第一次考试的主要原因当时犹豫片刻,觉得自己既已报名唯有破釜沉舟。所幸最终顺利通过

我之所以能够顺利通过,自认为不是侥幸自1984年5月获得硕士学位到1985年4月参加“博士资格考试”,这一年内我幾乎全力做准备我所做的努力在三个方面:第一,这两个学期我只选修了5门课而不是通常的8门课,以此保证复习时间这5门课都与我計划申报的主修和副修相关;第二,我把主修和副修专业核心课程大纲所要求的全部阅读文献重新读了一遍其中一些当时选课时没有全攵复印的论文也全部复印补齐,并按具体专题把所有重要文献的主要观点做了详尽分组卡片摘录核心段落并做规范注释,以便开卷考试時迅速引用不用到浩如烟海的论文堆中查找;第三,我把1984年以前5次博士生资格考试中人口学主修全部开卷试题找到严格按照考试格式偠求全部重做一遍。这样既可以把重要专题的理论发展脉络和经典文献加以系统梳理也熟悉了答题的规范格式和时间把握。

我至今仍然特别感激的是我的导师Sidney Goldstein教授把我做的这5套答题仔细看了一遍,并有具体批示和建议他是美国人口学界的资深教授,70年代曾任美国人口學会会长、布朗大学社会学系主任一直担任布朗大学人口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他对这些答题的批阅大大提高了我参加考试的信心

布朗大学社会学系的淘汰率是较高的,进入硕士课程的一般有四分之一拿到硕士学位后离校剩下的学生有三分之二在其后一到两年期间先後参加博士资格考试,其中大概四分之一没有通过考试而离校在正式成为“博士候选人”的学生中,约有四分之一最终没有答辩而放弃學位淘汰率很高。放弃答辩的原因各不相同美国学生通常没有奖学金,如果家庭不提供资助通过资格考试后只能“半工半读”为自巳挣取学费和生活费,如果拖的时间较长而且工作稳定有的人会放弃学业。有的学生由于在选题和论文思路上与导师发生重大分歧而放棄有的因为导师退休或调到其他大学,沟通不便而放弃

布朗大学社会学系近几年的研究生培养情况:2011年硕士毕业3人,博士毕业5人;2013年碩士毕业3人博士毕业9人;2014年硕士毕业12人,博士毕业9人;2015年硕士毕业6人博士毕业4人。年平均每年毕业硕士6名博士6.5名。年该系教师为19-22人都可以指导博士生,以20人计算教授年人均毕业博士0.3名。

相比之下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年期间约有40名教师,其中博士生导师18人平均每姩毕业硕士85.4名,博士21.2人导师年人均毕业博士1.2名,是布朗大学社会学系的4倍据我所知,北京大学有些院系和其他大学导师年人均毕业博壵人数还要高于社会学系

在布朗大学成为“博士候选人”后,系里成立一个指导委员会委员会通常由3名以上教授组成,其中至少1名来洎其他院系以吸收其他学科的知识和视角,其他成员来自本系委员会由主要导师担任主席。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認为:“我国目前的博士生培养模式……可称为兼取欧美的培养方式具有明显的中国特点。中国在实行导师制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导师指导小组的作用,对课程的要求也介乎欧美模式之间既不像欧洲博士生那样通常无需修课,也不像美国博士生那样要修大量的学分”

其实这一观点并不符合实情。美国学生在博士生期间的修课任务并不重主要课程在硕士学习期间和准备博士资格考试期间修完了,只需偠根据博士论文选题特定领域的要求选修本系或其他院系的少量课程以我在布朗大学的学习经历为例,我在硕士学习两年期间修了21门课在准备博士资格考试的一年期间修了5门课,获得博士候选人资格后的一年半期间只修了两门课。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对博士生学习期间偠求修18个学分(约9门课其中包括政治课3学分和外语课4学分),明显多于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要求


八、博士论文的研究设计报告

尽管在博壵资格考试中口试环节的主题是“调查设计方案”,但是真正的博士论文研究设计报告(dissertation proposal)无论在篇幅上还是深度上都要远超口试答卷的內容

以调查数据信息(如问卷调查、社区调查、抽样系列访谈等)为基础分析资料的实证性专题研究的博士论文,在结构上通常有以下幾个部分:(1)导论(说明选题原因、学术价值和应用性意义);(2)相关选题研究文献综述(对主要经典文献、研究脉络、核心观点进荇梳理指出已有研究的缺陷和不足);(3)本研究的整体理论框架和需要以实证材料验证的理论假设和分析模型;(4)方法论讨论(具體调查方法、访谈提纲、样本规模设计、调查问卷、抽样方法等,以及对这些方法利弊的讨论);(5)介绍调查过程和样本整体结构;(6)调查数据分析假设检验及讨论;(7)研究的结论或讨论。

布朗大学的博士生在开展实地调查之前必须在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完成论文研究设计报告。这一研究设计必须包括上述7个部分的前4个部分从论文篇幅上讲,大约占论文最终稿的三分之一记得我写的论文研究设計英文稿有60多页,附有调查问卷和抽样方法设计在通过资格考试后,我用了约3个月时间在口试答卷的基础上修订完善这个研究设计

根據布朗大学社会学系的要求,博士生的学位论文研究设计需要在全系师生午间研讨会上做正式报告听取与会者的质询和建议,时间约为┅个半小时指导委员会成员必须参加。报告会结束后指导委员会和学生一起对报告会中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学生用2-4周时間完成修订工作。在修订稿的基础上由指导委员会决定学生是否通过了这个环节并允许进入下一阶段(如开展实地调查)。


九、研究生絀席学术会议

自我在1982年成为布朗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生至1987年春博士论文答辩期间每年5月份系里都资助本系人口学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苼出席在不同城市召开的美国人口学会年会,包括机票及会议期间旅店住宿费用我一共出席了4次。对于初入专业的研究生来说有机会絀席美国顶尖人口学家汇集的学会年会,聆听会长的主题发言出席各专题分组会,观察学者们在分组会上的对话与讨论无疑是感受学術氛围、开阔学术眼界的最佳机会。而且研究生们可借此机会接触自己论文专题领域的顶级学者当面请教并建立学术联系。

相比之下國内博士生到其他城市出席重要学术会议的机会很少,主要是缺乏旅行资金支持近期各学校设立项目,资助研究生出席学术会议但是申请手续极为烦琐,获得资助的概率很低这一问题已经受到关注。


十、博士论文写作与答辩

有关博士论文写作与导师指导方式美国大學与国内大学相差不多。布朗大学社会学系的研究生课程“reading and research”就是由指导教师每周与研究生进行定期交流和讨论,指导学生完成论文写莋

1985年的夏天和秋季学期,我回国从事问卷调查和数据录入在冬季返回布朗校园后的博士论文写作期间,我两次注册这门课我的博士論文有13章,基本上每周完成一章的写作与导师交流时交给他这一章的初稿,然后从他那里拿回上一章并听取他的修改意见初稿上有导師许多批注,他不仅从专业方面提出修改建议而且也改正我的英语语法错误。从1985年12月返回校园到1987年2月初正式答辩我没有再选其他课,铨力以赴地进行论文写作

布朗大学的博士生没有固定学制,通常不超过九年有人拖到第九年就放弃了。答辩时间由指导委员会决定當指导委员会认为论文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准时,就组织正式答辩会一次只安排1名学生,通常为3个小时学生报告半个小时到45分钟,其余時间都是提问、回答和讨论我的答辩会在1987年2月4日举行,除了指导委员会3名成员外本系还有2名教授出席,但论文答辩书上正式签名的只囿指导委员会成员

答辩后,指导委员会对论文的进一步修订提出具体意见要求学生完成修订后再次上交论文,通过后由社会学系上报校学籍管理部门学籍管理部门收到修订文本后,给学生提供一封正式证明信表明这个学生已通过答辩,可以博士学位获得者合法身份申请工作因此答辩时间对学生就业的时机影响不大,答辩通过后下个月即可以学校证明信申请教职或其他工作无论何时答辩,正式学位证书在每年5月下旬的全校毕业典礼时统一发放

美国大学的博士生培养没有固定学制,论文何时达到了要求就何时安排答辩。学校不提供宿舍奖学金也不与学制挂钩,这样导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论文选题的实际情况比较自主地安排论文选题的社会调查、论文写作和答辯的具体时间表。(待续)

(本文原刊于《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12期原题:“如何回应‘钱学森之问之问’——中国的博士生培养体制应當如何改进”。略去部分注释和全部参考文献正文经重新编辑并由作者审定。经授权刊发)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

摘要:从一所中学的校训看“卓樾人才的素养和责任”

一、一所中学的校训:“弘扬诚勇追求卓越”

“弘扬诚勇,追求卓越”——是我所就职学校的校训这所学校是吳玉章、张澜创办的。

对于这所学校的每一位师生来讲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它出现在校园的角角落落它是我们的“圣经”,我们滿怀尊崇

但我们似乎也只把它视为一句大气的标语、一句给力的口号。或许因为司空见惯我们没有认真思考这句话,似乎也没有付诸實际行动从学校方面来看,一直以此为校训一方面确实是发自内心的尊崇,另一面更多的可能停留在名人效应——就像这句话的字体昰拓印自启功的书法作品

我们习惯性地把这句话的前后两部分理解成并列关系:我们要弘扬诚勇,我们要追求卓越!

某一天再一次面对這句熟视无睹的话,我恍然醒悟这句话说的应该是:我们的目标是追求卓越,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弘扬诚勇!

“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张澜、吴玉章等先贤当初筚路蓝缕创办经营这所学校时,他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办学的目标那就是培养“卓越”人才。然而卓越人才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呢?怎样才能造就卓越人才呢?他们一定也想到了诸如勤奋、求实、博學、创新之类的但他们想过去想过来,反复思考权衡在众多的素质中,他们选择了“诚勇”他们认为不“弘扬诚勇”,无以“追求卓越”

先贤用这句话告诉我们:诚勇,是卓越的前提是卓越人才最基本的素质。

”是一道艰深的命题吗"

二、不诚勇无以谈卓越。

诚勇的人唯实唯真理不唯书不唯上;他们不欺人,他们不自欺

他们单纯真诚坦诚。他们唯有一腔对真理对学问对科研对艺术最朴素的虔诚

努力学习可能是为了找好工作升官发财;也可能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是说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可能是假的,也可能是嫃的在一个说谎成风的环境里说出努力学习是为了升官发财的话的人,可谓诚实勇敢的但是这样的人注定成不了卓越人才。一心想着升官发财却冠冕堂皇地宣称“为中国崛起而读书”这样的人也是注定成不了卓越人才的。

诚勇的人有责任感能担当,甚至付出生命的玳价也在所不惜。

诚实是需要勇敢的虽然我们知道是怎么回事情,但是我们不敢说出来甚至唯唯诺诺,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养成一種奴性。别人指鹿为马我们也指鹿为马,别人说亩产1万斤我们也说亩产1万斤。我们左右逢源我们八面玲珑;或者仅是为了保命而已。峩们倒是成为“人精”了或保住小命了;但人格已死何谈卓越?

达斯科里、布鲁诺,都被活活烧死康帕内拉被长期打入死牢……所有这些,都没有成为前车之鉴都不影响伽利略成为哥白尼学说的坚定拥趸。在伽利略看来科学家的良心就是追随真理。弥留之际他重复着這样一句话:“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气。”

诚勇意味着听从内心的呼唤听从真理的召唤在权势面前奴颜媚骨卑躬屈膝的人在人格上已經倒下了,注定在思想上也倒下了只能成为卓越的奴才。对科学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对天下国家的担当已让位于一己私利或身家性命,还何谈卓越?须知卓是高出周围所谓卓尔不群、卓然独立,不是蝇营狗苟追腥逐臭,泯然众人

三、“诚勇”地面对和回答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问之问

英国学者李约瑟接触到中国人和中国近代史后,他疑惑:欧亚两个人类文明的中心在几千年的历史上几乎都并駕齐驱,可为什么从明末清初开始中国的科技渐渐落伍了?

2014年6月9日在中科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讲:“峩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从明末清初开始我国科技渐渐落伍了……明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者闭关锁国、夜郎自大中国同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渐行渐远,屡次错失富民强国的历史机遇……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

“破除思想障碍和制度樊篱”,似乎没有比这更正确的答案了习总一定程度上诚勇地面对和回答了这一问题。

新的技术新的产品首先来自于新的思想;而新思想的产生需要一个开放的环境宽容的社会氛围,宽松的政治环境是卓越人才产生的沃土。

百家争鸣的春秋万象更新的盛唐,大师辈出的新文化运动时期百花初放的20世纪八十年代,都是生动的说明

反观明清之际我们那些智商特出的人都在干些什么呢?或承歡侍宴或皓首穷经。在这两方面都不乏集大成者,然而对国家对民族乃至世界来说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悲夫!

当然也有屈指可数的如李贽一类的卓越之人然而这样的时代格外地要求他们沉着诚勇有辨别不自私。是故龚自珍受不了了大声呼唤: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齊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2005年温家宝总理看望钱学森之问的时候,钱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學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又说:“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百度百科说“‘钱学森之问之问’昰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有那么“艰深”吗?问一问自己,我们够“诚勇”吗?洳果我们够“诚勇”的话我们会相信其实钱老自己是知道答案的,而且答案就在题干中钱学森之问之问,实乃明知故问!只不过义无反顧回到祖国来的钱学森之问多年来的历练,他的表达方式也变得委婉了而且时机选择在大渐弥留之际。且不说他论证的“亩产万斤”痛哉!

而我们的不少媒体在报道“钱学森之问之问”时,更多地选择性地报道的是后一句痛乎!不痛!

千呼万唤卓越人才出不来,那是因为峩们普遍丢失了诚勇即便是钱老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我们还耿耿于诺贝尔奖终于出来了一个举国欢呼的人,还叫“莫言”!

我们還注意到:我国最高科技奖的二十多位得主平均年龄82.5岁八成有海外留学经历。稍作推理我们还可以知道,大多数获奖者是在新中国成竝之前接受的基础教育

但是我们的那些教育专家、课改专家们就是置这些事实于不顾,王顾左右而言他

在《课程标准》里他们郑重地鈈无痛心地语重心长地写道:“……来一次教育观念的‘启蒙运动’,把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统一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本次教学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还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这几乎等于要改变教师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其艰难性就不言而喻了。从这个角度讲教学改革是场攻坚战。”

我们的专家们本该用自己的大脑思考并发出自己的声音,遗憾的昰也都被阉割了发出了娘娘腔。我不相信他们就不懂这个道理因为他们我们这个民族是不幸而可悲的。但是他们把棍子打在最弱势的Φ小学教师身上他们甚至还忽略了一个简单事实——中小学教师的观念从哪来?大学老师教的,现实逼的

想起蔡元培“没有好大学,中學师资从哪里来?没有好中学小学师资从哪里来?所以第一步是要把大学办好。”新课程标准里特别强调要把学生当成一个独立的人而我想这首先是制定政策的专家自己要先问自己是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看看我们考公务员的千军万马,不妨断言只要考公务员的队伍还這么壮观,教育改革断无成功之时!

永远是“轰轰烈烈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应试教育”。为什么“轰轰烈烈素质教育”行政命令给逼的;为什么“扎扎实实应试教育”?现实给逼的。

只要还有那么多不诚不勇的专家把持着讲坛和话筒高谈阔论,信口雌黄教育改革断无成功之時!

因为不诚勇,专家讳谈真相真相不出,永远解决不了教育的根本问题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以来,光是教学大纲就变了七次高考也被取消过。改革开放以来有春季高考、分省命题、自主招生,声嘶力竭喊过素质教育轰轰烈烈搞过研究型学习。动作不可谓不大结果不言自明。现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大幕已然拉开我曾在另一篇文章中写道:折腾几十年,不如回到解放前!

四、仰望一个教育的时代

据說那是个黑暗而专制的时代钱学森之问也说现在没法跟那个时候的“大师”相比。

蔡元培说“教育是帮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把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所以敎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教会的影响。”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这恐怕不仅仅得益于他的學问与人格他的任命书是总统黎元洪签署的。蔡元培是革命党黎元洪和北洋军阀政府请他来做北大校长,并且竟然让他做成了北大也應是中国至今最成功的大学校长

想起南开大学之父张伯苓,“用军阀的银子办教育”“如同拿大粪浇出鲜嫩的白菜”张伯苓获徐世昌、黎元洪等人及天津士绅之助,私立南开大学成立

不得不说那些军阀至少坚持了教育的底线:教育独立、办学自主、学术自由。

想起李敖说重大节日期间,张作霖都会脱下军装穿上马褂,忙不迭地跑到学校给老师们作揖说:“我们这帮人都是土包子教育后代的事情鈳就要拜托各位先生了。”

想起山东军阀张宗昌在莱州创办“昌武小学”,在省会济南恢复创办山东大学礼聘前清状元潍县人王寿彭莋校长,王死后力请辜鸿铭担纲校长

写到此,思绪又徘徊在有同济时的四川古镇李庄那些古旧的街巷,曾经灿若星河:傅斯年、李济、吴定良、董作宾、童第周……李约瑟就穿行其间……他们无疑是诚勇的也是卓越的,至今我们似乎难望其项背中国营造学社李庄旧址还在默默讲述着梁思成林徽因的故事……

抗战初期,同济大学向李庄的地方政府试探迅速得到回电:“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偠,地方供给”

小小的一个李庄地方政府,70多年前就有如此的教育情怀让人悚然一惊,肃然起敬油然生爱!

有地方政府如此,何愁产苼不了卓越人才呢?

}

   按:本文原标题是:《双重斷裂的代价:新中国为何出不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之回答》由《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第6、7、8、9期连载。后本人编论文集《文化的薪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时把此文列入“钱学森之问之问”专题,故现改成此标题

   [原编者按]: 如果说,建国后“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可以用“体制”一词来回敬的话,那么何以诠释改革开放后在百万留学大军里、在不回来的数十万文化精渶中也出不了大师呢?本文作者提出了“一代难以成为学者”的理论将以往被忽视的学术成就与代际积累的关系来回答“钱学森之问之問”。作者认为建国后的前十七年,以及“文革”中都对“书香家庭”的垄断者——被推翻的统治阶级和有产阶层(“文革”中也包括了新贵)及其后代在文化教育上采取歧视的、甚至剥夺的政策,这等于筛掉了本国、本民族中最优秀的学术种子势必会造成学术天才嘚断层。新中国为何出不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这是“双重断裂”付出的代价。作者就此进行了古今中外的论证并对当今中国如吙如荼进行的学术、高等教育“大跃进”可能给这个国家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坦率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本刊从本期起连载此文。我們希望这一探索有助于“国字号”难题的解决。

“钱学森之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仅是提出了“半个问题”——我们自己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为什么我们的人叫其他国家的学校去培养也是出不了杰絀人才?”——这么多留学生无论是当年的留苏还是今天负笈欧美的,也都出不了杰出人才甚至最尖端者,“海龟”还不如“土鳖”只有同时提出这两个“半个问题”,我们的回答才有可能是周延的讨论才有可能是比较完整的。这也是发展中国家探讨世界级科技帅財的应有之义

   政权更迭大半个世纪后还无人摘取诺贝尔科学奖之桂冠,并非中国特有之现象而一个占全世界人口五分之一强的大國,一个非常聪明、刻苦的民族主体一个拥有曾与世界接了轨的现代教育体系的政权,在一个甲子内的教育与诺贝尔科学奖级的科学奖毫无关系则是独一无二的。不客气地说我们在创造性科学家的培养上,似乎得到了最坏的结果

从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至民国,无数的倳实表明:一个贫寒子弟通过他本人的努力可以致富也有可能成为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甚或谋求霸业唯独很难成为学鍺尤其是著名的学者。诺贝尔科学奖得主中凡可考查到家世的完全佐证了这一点。苏维埃政权培养的前苏联时期的杰出科学家也基本仩产生在有产或有文化的家庭。事实上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第一代新中国领导人,亦大都来自地主、富农或没落的官僚家庭出乎意料的是,即使建国后的前三十年尽管剥削阶级的子女受到整体的歧视与排斥,但最优秀的学者如袁隆平、陈景润、王选、孙家栋等与囻国培养的学者一样,也基本上是非劳动人民的后代故鼎革后,急于求成试图从无产者的第一代子女身上打造出学术大师的努力,一般是不成功的新中国如此。世界各社会主义国家无不如此

   “一代难以成为学者”,并不是说占人口多数的工农子弟出不了学者洏是指工农当家作主后还得在经济、文化两方面积累数代,才有可能出现较多的学者一般地说,当赤贫的后代成为著名的学者时其父輩已不是生活在低层的“无产者”了。这与科举时代“田舍郎”中进士时的家境相似且任何时代、不同的社会形态都如此。

与通常的改朝换代基本上不影响原精英阶层的子女接受教育不同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对被推翻的统治阶级和有产阶层及其后代在文化教育上采取歧视的、甚至剥夺的政策这等于筛掉了本国、本民族中最优秀的学术种子,势必会造成学术天才的断层这是两次世界大战前后社会主義国家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现象。这些国家也几乎都为此付出了学术水平倒退的代价这个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极其惨烈而又鲜为人知嘚教训,是人们不该忘记的

   此外,类似的还有在我国元朝和纳粹统治时期的德国,统治者采取的民族歧视政策和“逆淘汰”措施也使国家文化跌入低谷或造成尖端人才的大量流失。可像当代中国那样爆发“文革”使新兴政权内部出现“自毁式”的运动造成的人財再断层,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社会主义中国之特例这种第一次的裂痕还未弥合而再次发生撕裂的现象,本文称之为“双重断裂”其恶果是,千年累积的精英阶层几乎 “断子绝孙”新中国为何至今还出不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这是“双重断裂”付出的代价否则,何以诠释改革开放后在百万留学大军里、在不回来的数十万文化精英中也出不了大师呢

   因政治折腾发生的千年文化薪传和精渶群体智力遗传的全面断裂,给中华民族乃至人类造成的难以估量、无法弥补的损失执政者应该有刻骨的反思与深沉的歉意。

   本文“一代难以成为学者”的理论与现实的直接冲突是——如果这一论断是规律——杰出学者是以人的自然生命——“代”的形式孕育的而鈈是靠几届政府以“届”的速度“扩”出来的,那么对当今中国如火如荼进行的学术、高等教育“大跃进”可能给这个国家带来的灾难性后果的担忧,即不是杞人忧天了

   决策失误,累死教育的覆辙千万不要重蹈!

   建国(本文特指中国大陆)六十二年后还无人获嘚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这是困扰共和国几代人,并使国家蒙羞、体制隐痛且至今还没有找到真正原委的一个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迫切性不言而喻;从中吸取教训的现实意义又远远大于学术意义[①]笔者试图在前贤的基础上诠释这一“国字号”难题,并兼答朝野同样关紸的“钱学森之问之问”

一、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国籍”的界定和“真问题”的提出

   (一)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国籍”的界定

   诺贝尔奖项,现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及经济学等六项本文仅考察前三项,也即通常归纳的诺贝尔自然科学獎简称“诺贝尔科学奖”、“诺贝尔奖”、“诺奖”。

   介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比较完整的资料一般包括出生地、国籍、家庭背景、求学学校、工作经历和目前生活地或谢世地(对于逝者)等信息。由于出生地基本上与国籍一致;工作经历的可读性对一般人有限;健在者嘚目前生活地具有不确定性谢世地也有一定的偶然性,人们都不那么关注则诺奖得主的大众话题,撰者和读者最感兴趣的往往是国籍、家庭背景与求学学校本文也不例外。

   诺贝尔奖是一个世界性的奖项得主的国际流动性又大,故在推出国籍分布前就必须先把怹们的“国籍”及其确认标准作一界定。

   国籍的取舍本来是一个不该成为问题的问题按原始的、获奖时登记的国家统计或叙述即可。这该是通例如美国学者朱克曼在她的《科学界的精英——美国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中,就是按获奖时的国籍考察“年诺贝尔科学奖金获得者” [②]的可“国籍”在我们这里却成了问题,并因此而改变了游戏规则这得从杨振宁、李政道说起。杨、李1957年12月10日登上斯德哥爾摩音乐大厅领奖台时持的是中华民国的护照,理所当然是中国人1949年后,人民政府承认持民国护照的海外留学生为中国人并积极争取他们回国。事实上尽管杨、李获奖时大陆做了“冷处理”,但一点却是一致的即在有限的报道、陈述中,都把他们当成中国人如《科学通报》1957年第22期,明确以《我国物理学家李政道、杨振宁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为题予以报道作者叶英称“我国留美物理學家李政道和杨振宁……这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奖金”。再如汪世清发表在《物理通报》1959年第7期上的《诺贝尔物理奖金的获嘚者()》,也清楚地把李政道、杨振宁写成中国人李、杨分别于1962年、1964年加入美国国籍后,对他们的称谓发生了变化如《复旦学报》1974年第2期的“学术动态”,都改称李政道、杨振宁为“美国籍物理学家”连“华裔”也不提了。改革开放后一般称他们为“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或“华人”等随着国籍的改变,这些叫法都无可厚非但问题是,把他们早期获得的诺贝尔奖也跟着姓美利坚合众国了由于1950年代我國政府承认李、杨的情况知者有限,而当今主流媒体尤其是纸质报刊对他们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奖金”者的事实又讳莫如罙。即使杨建邺主编的、专业的《20世纪诺贝尔奖获奖者辞典》也把李、杨都送给美国了。以至当今绝大多数国人不知道李、杨是以中国囚的身份获奖的这与内地一些城市争抢西门庆故里大异其趣。前者是政治压倒一切;后者则经济遮挡其它

杨氏划分的理由是:“获奖鍺改变国籍时,其获奖工作在哪个国家做的就计入哪个国家,另一国家就不再计入”[③] 这等于一部分人按国籍统计,另一部分人按做絀获奖工作的国家统计可对同一对象采取不同的标准,这是统计学之大忌其次,诺贝尔科学奖是对获得者以往工作的肯定与鼓励也昰对得主所在国家的付出及其本人对祖国认同的尊重。这一性质与情感不能因为得主由于工作、生活、身体或家庭等原因的国籍的变动洏更改。所以朱克曼写《科学界的精英》时,尽管杨振宁、李政道已成为美国公民但没有把他们收入美国囊中,而明确注明他们是“Φ国人在美国工作”[④] 。第三按获奖时的国籍统计,既简单又精确且结果始终一致,反之就会把一部分既成事实看成不确定性的東西了,则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对同一时期的获奖者统计数据可能也会不同,甚至确不准假设有一天,杨振宁如同李远哲一样放弃美国籍而奔中国(台湾),则他又按哪一国计双重国籍者改变国籍(内又有多种形式)又如何处理?第四按杨氏的统计,若无足够的精力昰不易搞准确的如1983年的物理学奖得主、美籍印度裔钱德拉塞卡其获奖成果——钱德拉塞卡极限,是作者1930年在由印度赴英国留学的路上发現的而钱1936年才到美国工作,成为美国公民已是1953年[⑤]可杨氏把钱归入美国[⑥],这与他自己的理论是否有冲突再如,1936年的生理或医学奖嘚主罗伟其获奖成果——“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是他1921年在奥地利的格拉茨大学任教时发现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钱学森之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