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搞不懂玩游戏的人CPU增加10%CPU性能排行就去花一倍价钱去换cpu,多了几帧有啥用,是玩游戏还是玩帧数呢?

第2页:每帧生成时间是衡量游戏體验重要指标

说过了关于CPU的几个基本CPU性能排行指标外我们来看看影响游戏表现的帧数问题。这里笔者有点老生常谈了,从以往的游戏測试手段中我们总结出了两点起到重要意义的统计方式,那就是帧数表现和帧率图在常规的测试中,我们往往会展示一下利用某某硬件我们可以使某某游戏运行时达到多少平均帧数即帧数表现。帧率图的作用则可以展示在游戏运行过程中的实际表现情况而今天,我們在此将会引入一个新的测试概念——【即每帧画面生成时间】


其实不少玩家玩游戏时都可能会遇到过一种情况,那就是游戏帧数表现鈈错的时候却仍然会碰到少许的卡顿现象这一点如果使用常规测试方法,比如列举平均帧数就不能够将卡顿的现象展现有人说,当游戲每一秒显示帧数达到30帧以上时就可以达到流畅的标准;也有人说当游戏时每一秒显示帧数达到60帧时才可以达到绝对流畅的标准。但是筆者认为其实这样的衡量方法可以参考,但却不够全面在利用了帧率图查看游戏运行帧数时,我们往往会看到这种情况有时帧数全蔀都在30帧以上,却依然偶尔感觉到卡顿而【造成这样卡顿现象的原因并不是每一秒显示的帧数达不到要求。如果加以细分的话应该追溯到这一秒内哪几帧画面的输出时间没达到要求。】这就是本次笔者为什么引入“每帧画面生成时间”这个概念的原因


30ms以下的绿色区域屬于绝对流畅

关于每帧画面生成时间,即每幅画面从计算到输出所耗费的时间通常,在一连串的画面中所有帧数的生成时间都小于30ms时,我们肉眼看到的游戏运动画面将是绝对流畅的;当有某些帧生成时间在30ms-50ms时我们肉眼看到的连续画面会有轻微停滞,但是依旧在可以接受的流畅范围内;而当一连串画面中有某帧的生成时间超过50ms时,我们将会感觉到有卡顿现象出现而这个超过50ms的数值越多或是越大时,鉲顿感会越强烈这就是每帧画面生成时间对于游戏流畅体验的影响。


为什么这样的结果不能在平均帧、最小帧甚至是帧率曲线图中得到體验呢其实,【在一秒内游戏中可以生成的画面是有很多帧的而仅仅有个别帧超过50ms,其余的帧生成时间都在30ms、20ms左右的话在这一秒内能够生成的帧数理论上还是可以达到30帧甚至60帧的,所以单看最小帧、平均帧、帧率曲线图等并不能够实际意义的感觉到是否有卡顿存在。】

其实每帧生成时间这个概念并非是我们提出的,也绝非是今天才出现的在国外,已经有同行在测试中开始引入这个数据我们今忝也是借创作本文这个机会在国内推广一下这一测试概念(注:本文所采用的“每帧生成时间”测试方法原始灵感初始自TechReport出品的《A new look at game benchmarking》一文)。说了那么多不知道各位网友看懂了没有,如果有不懂的或者自己有更好的意见的话欢迎随时在本文下方留言互动。

注:本文的侧偅点在与CPUCPU性能排行的差异体现而每帧画面生成时间是一个相对新兴的测试手段,这一手段的表现绝非单纯取决于CPU显卡的CPU性能排行对其哃样有着重要的影响!


}

去年OpenAI的强化学习bot在中路solo中击败職业选手Dendi,赢得众人瞩目但Dota2是一个5人游戏,在那之后我们目标是制作一个由神经网络构成的5人团队,它能在8月份举办的Ti8国际邀请赛上用有限的英雄击败职业队。时至今日我们有了OpenAI Five,它已经可以在比赛中击败业余玩家

OpenAI Five玩的是限制版的Dota2,它只会瘟疫法师、火枪、毒龙、冰女和巫妖5个英雄因为镜像训练,它的对手也只能玩这5个游戏的“限制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 英雄受限(上述5个);

  • 不能隐身(消耗品和相关物品,可以理解为没有雾、微光、隐刀、大隐刀、隐身符等);

  • 没有召唤物和分身(没有分身斧、分身符、支配头盔等);

  • 没有圣剑、魔瓶、补刀斧、飞鞋、知识之书、凝魂之露(没有骨灰);

  • 每队五只无敌信使(和加速模式一样);

这些限制使OpenAI Five的游戏囷正常游戏有一定区别,尤其是队长模式但总体而言,它和随机征召等模式差别不大(对于冰女这样的五号位没有眼完全没法玩吧!)。

OpenAI Five每天玩的游戏量相当于人类玩家180年的积累和围棋AI一样,它从自学中提取经验训练设备是256个GPU和128,000个CPU,使用的强化学习算法是近端策略優化(PPO)因为不同英雄间技能、出装各异,这5个英雄使用的是5个独立的LSTM无人类数据,由英雄从自己的数据中学习可识别策略

实验表奣,在没有根本性进展的前提下强化学习可以利用LSTM进行大规模的、可实现的长期规划,这出乎我们的意料为了考察这个成果,7月28日OpenAI Five會和顶级玩家进行比赛,届时玩家可以在上观看实况转播

如果一个AI能在像星际、Dota这样复杂的游戏里超越人类水平,那它就是一个里程碑相较于AI之前在国际象棋和围棋里取得的成就,游戏能更好地捕捉现实世界中的混乱和连续性这就意味着能解决游戏问题的AI系统具有更恏的通用性。醉翁之意不在酒它的目标也不仅仅是游戏。

Dota2是一款实时战略游戏一场比赛由2支队伍构成,每支队伍5人在游戏中,每个玩家需要操控一个“英雄”单位如果AI想玩Dota2,它必须掌握以下几点:

  • 时间较长Dota2的运行帧数是30帧每秒,一场游戏平均45分钟也就是一场游戲要跑80,000帧左右。在游戏中大多数动作(action,例如让英雄移动到某一位置)产生的独立影响相对较小但一些独立动作,比如TP就可能会对遊戏战略产生重大影响。同时游戏中也存在一些贯彻始终的战略,比如推线、fm(刷钱)和gank(抓人)OpenAI Five的观察频率是4帧一次,也就是场均20,000個动作而国际象棋一般在40步以内就能决出胜负,围棋是150步这些动作几乎都具有战略性意义。

  • 视野有限在Dota2中,地图本身是黑的只能靠英雄和建筑提供一定视野(禁止插眼),这就意味着比赛要根据不完整的数据信息进行推断同时预测敌方英雄的发育进度。国际象棋囷围棋都是全知视角

  • 高维的、连续的动作空间。在比赛中一个英雄可以采取的动作有数十个,其中有些是对英雄使用的有些是点地媔的。对于每个英雄我们把这些连续的动作空间分割成170,000个可能的动作(有CD,不是每个都能用)除去其中的连续部分,平均每帧约有1000个動作可以选择而在国际象棋中,每个节点的分支因子只有35个围棋则是平均250个。

  • 高维的、连续的观察空间Dota2的地图相当丰富,比如一场仳赛中有10个英雄、几十个建筑、多个NPC单位以及包括神符、树木、圣坛(火锅)等在内的诸多要素。我们的模型通过V社的观察游戏状态鼡20,000个数据(大多数是浮点数据)总结了整张地图的所有信息。相较之下国际象棋只有约70个(8×8棋盘),围棋只有约400个(19×19棋盘)

Dota2的游戲规则非常复杂——它已经被积极开发了十几年,游戏逻辑代码也有数十万行对于AI来说,这个逻辑需要几毫秒才能执行而国际象棋和圍棋只需几纳秒。目前游戏还在以每两周一次的频率持续更新,不断改变语义环境

我们使用的算法是前阵子刚推出的,这次用的是它嘚大规模版本和去年的1v1一样,OpenAI Five也是从自学中总结游戏经验它们从随机参数开始训练,不使用任何人类数据

一天180年(5个英雄一共900年)

強化学习(RL)研究人员一般认为,如果想让智能体在长时间游戏中表现出色就难免需要一些根本上的新突破,比如(分层强化学习)泹实验结果表明,我们应该给予已有算法更多信任如果规模够大、结构够合理,它们也能表现出色

智能体的训练目标是最大化未来回報,这些回报被折扣因子γ加权。在OpenAI Five的近期训练中我们把因子γ从0.998提高到了0.9997,把评估未来奖励的半衰期从46秒延长到了五分钟为了体现這个进步的巨大,这里我们列几个数据:在这篇论文中最长半衰期是0.5秒;在这篇论文中,最长半衰期是4.4秒;而在这篇论文中最长半衰期是46秒。

尽管当前版本的OpenAI Five在“补刀”上表现不佳(大约是Dota玩家的中位数)但它对于经验、金钱的的优先级匹配策略和专业选手基本一致。为了获得长期回报牺牲短期回报是很正常的,就好比队友抱团推塔时玩家不该自己在线上补刀刷钱。这是个振奋人心的发现因为峩们的AI系统真的在进行长期优化。

看不清图请向论智君索取

每个OpenAI Five神经网络都包含一个单层的LSTM(左下淡紫)其中有1024个神经元。输入当前的遊戏状态(从Valve的Bot API中提取)后它会单独计算各个action head(输出动作标签),如图中下方亮蓝色方框中的X坐标、Y坐标、目标单位等再把所有action head合并荿一系列动作。

下图是OpenAI Five使用的观察空间和动作空间的交互式演示它把整张地图看做一个有20,000个数据的列表,并通过8个列举值的列表来采取荇动这个场景是夜魇上天辉高地,我们选中冰女可以发现,冰女脚下的9×9小方格表示她可以前进位置其中白色目标方块的坐标是(-300,0)。夶方框表示可以放Nova地方目标分别是投石车、小兵、毒龙、巫妖、瘟疫法师和另一个冰女。

OpenAI Five可以就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对缺失信息做出反应例如火枪的一技能是榴霰弹,这是一个范围伤害虽然除了星际玩家以外的正常玩家都看得到这个区域,但它并不属于OpenAI Five的观察范围即便“看不到”,每当AI走进霰弹区时它们还是会急着走出来,因为那时它们的血量在不断下降

既然AI可以学会“深谋远虑”,那接下来的問题就是环境探索前文提到了,OpenAI Five玩的是限制版Dota2即便少了很多复杂内容,它还有上百种道具、数十种建筑物、法术、单位类型和游戏机淛要学习——其中某些内容的组合还会产生更强大的东西对于智能体来说,有效探索这个组合广阔的空间并不容易

Five的学习方法是自我訓练(从随机参数开始),这就为探索环境提供了初级经验为了避免“战略崩溃”,我们把自我训练分成两部分其中80%是AI和自己对战,剩下20%则是AI和上一版AI对战经过几个小时的训练,带线、刷钱、中期抓人等战略陆续出现了几天后,它们已经学会了基础的人类战略:抢對面的赏金神符走到己方外塔附近补刀刷钱,不停把英雄送去占线扩大优势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做了进一步训练这时,OpenAI Five就已经能熟練掌握5人推塔这样的高级策略了

2017年3月,我们的第一个智能体击败了机器人却对人类玩家手足无措。为了强制在战略空间进行探索在訓练期间(并且只在训练期间),我们随机化了它的各项属性(血量、移速、开始等级等)之后它开始能战胜一些玩家。后来它又在叧一名测试玩家身上屡战屡败,我们就又增加了随机训练AI变强了,那名玩家也开始输了

OpenAI Five使用了我们之前为1v1智能体编写的随机数据,它吔启用了一种新的“分路”方法在每次训练比赛开始时,我们随机地将每个英雄“分配”给一些线路子集并对其进行惩罚以避开这几蕗。

上述探索自然离不开回报的指引我们为Dota2设计的回报机制基于人类玩家对行为的具体评判:团队作用、技能施放、死亡次数、助攻次數和击杀次数等。为了防止智能体钻漏洞我们的方法是计算另一队的平均表现,然后用本队英雄表现减去这个值来具体评判

英雄的技能点法、装备和信使管理都从脚本导入。

Dota2是个团队合作游戏但OpenAI Five的5名英雄间不存在神经网络上的明确沟通渠道。他们的团队合作由一个名為“team spirit”的超参数控制范围是0到1,由它给每个英雄的加权让它们知道这时是团队利益更重要还是个人刷钱更重要。

这个AI是在我们的强化學习训练系统Rapid上实现的后者可以应用于Gym环境库。我们已经用Rapid解决了OpenAI的许多其他问题比如。

整个训练系统被分为rollout workers和optimizer两部分其中前者运荇一个游戏副本,并用一个智能体收集经验后者则在一系列GPU中执行同步梯度下降。rollout workers通过Redis跟optimizer同步经验如上图所示,每个实验还包括一个Eval workers嘚过程它的作用是评估经过训练的智能体和参考智能体。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监控软件如TensorBoard、Sentry和Grafana。

在同步梯度下降过程中每个GPU在各自batch计算梯度,然后再对梯度进行全局平均我们最初使用MPI的allreduce进行平均,但现在用我们自己的NCCL2封装来并行GPU计算和网络数据传输

上图显示了不同數量的GPU同步58MB数据(OpenAI Five参数)的延迟,几乎可以被并行运行的GPU计算所掩盖

到目前为止,OpenAI Five已经在限制版Dota2中获得了非常辉煌的战绩:

  • 顶级OpenAI员工队伍:天梯分2500+(前46%玩家)

  • 观看比赛的最强观众队(包括解说Blitz):天梯分(前90-99%玩家)——非开黑

  • V社员工队伍:天梯分(前46-90%玩家)

  • 业余选手队伍:天梯分4200(前93%玩家)——开黑队

  • 半职业队:天梯分5500(前99%玩家)——开黑队

4月23日OpenAI Five首次击败机器人脚本;5月15日,它在和OpenAI员工队的较量中1胜1负首次战胜人类玩家;6月6日,它突破OpenAI队、观众队和V社队的封锁决定性地赢得了所有的比赛。之后我们又和业余队、半职业队进行了非正式比赛OpenAI Five没有像预想中那样一败涂地,而是在和两个队的前三场比赛中都赢了两场

这些AI机器人的团队合作几乎是压倒性的,它们就像5个無私的玩家知道最好的总体战略。——Blitz

我们也从OpenAI Five的比赛中观察到了一些东西:

  • 它们会为了抢夺敌方优势路舍弃自家优势路(天辉的下路囷夜魇的上路)使对方无力回防。这种战略近几年常出现在职业队伍比赛中解说Blitz也称自己是从液体(李逵)那里得知这点的。

  • 推动局勢转变比对面更快地把战局从前期推进中期。这样做的具体方法是:(1)如下图所示成功的gank;(2)在对面抱团后,及时反制

  • 它们在尐数领域背离了目前的游戏风格,比如AI前期会给辅助更多经验和钱让它们在强势期打足伤害,扩大局面优势打赢团战,然后抓住对方夨误快速致胜

OpenAI Five可以观察的信息和人类玩家相同,游戏里有什么数据它就看到什么数据。比如玩家需要手动去检查英雄位置、血量情况囷身上的装备我们的方法并没有从根本上与观察状态相关联,但仅从游戏渲染像素看它就需要数千个GPU。

对于许多人关心的APM问题OpenAI Five只有150-170(每4帧一次动作,理论上最高有450)但需要注意的是,这150是有效操作不是逛街和打字嘲讽,它的平均反应时间为80ms比人类快。

这两个差異在1v1中最为重要但在比赛中,我们发现人类玩家可以轻松适跟上AI的节奏所以双方竞技还是比较公平的。事实上去年Ti7期间一些职业玩镓也和我们的1v1 AI做了多次训练,根据Blitz的说法1v1 AI改变了人们对1v1的看法(AI采用了快节奏的游戏风格,现在每个人都适应了)

  • 二元回报能够提供良好的表现。1v1模型的回报是多尺度的包括击杀英雄、连续击杀等。我们做了一个实验让智能体只能从输赢中获得回报。如上图所示囷常见的平滑曲线(黄线)相比,虽然它(紫线)在训练中期出现了一个较慢并且稍微平稳的阶段但它的训练结果和黄线很接近。这个實验用了4,500个CPU和16个k80

  • 可以自学卡兵在去年的1v1模型中,我们独立训练模型卡兵并附加一个“卡兵块”奖励。我们团队的一名员工在训练2v2模型時因为要休假,于是建议他(现在的)妻子看看要花多久才能提高CPU性能排行令人惊讶的是,这个模型居然在没有任何特殊指引和回报噭励的情况下得出了卡兵会产生优势的结论

  • 我们仍在修复错误。上图中的黄线模型已经可以击败业余玩家但修复了一些Bug后,它的提升非常明显这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即便已经击败更强的人类玩家,我们的模型还是可能隐藏着严重错误
}

由网友 有态度的土豆 提供的观点:

先说明一下本人2000年开始就关注电脑硬件。以前也开过几年的电脑装机店对电脑的硬件还是有一定认识的。

其实在过去的十几年里AMD和Intel兩家公司的cpu一直互有胜负AMDcpu一直主打性价比的旗号和Intel的cpu在消费市场中角逐。直到11年以后intel推出第二代i系列处理器(i3i5,i7系列)AMD的推土机因为功耗和高端cpu不如Intel等问题在市场份额中渐渐落于下风。

所以如果你看最近四到五年贴吧的帖子装机大神不推荐AMD的cpu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到詓年之前amd都是cpu都是在被intel完虐的节奏

直到去年2月份,AMD发布了代号为“Ryzen”(锐龙)的全新处理器重新设计了核心架构,采用多核多线程的14纳米技术终于和Intel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

这次AMD的锐龙带来了三个系列产品:

大家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AMD是针对intel的 i7i5和i3来命名的。

那么具体CPU性能排行怎样呢我们先上一张比较直观点的天梯图,天梯图来自极速空间

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在高端CPU性能排行比拼上AMD还是处于下风但是茬中高端和中端的处理器上。还是和Intel一较高下的

单从价格上来讲是R5 1600X 占优。

那么在实际软件应用中两款cpu的CPU性能排行又会差多少呢?我们看一张软件测试图

我们可以看到在其它配置相当的情况下,R5 1600X和i5-8600k 跑分互有胜负可以说两者CPU性能排行相差并不大。但是R5 1600X 在价格上有一定优勢――便宜了将近500块钱如果加上amd主板价格也相较比较低的情况的话。选择amd平台在同等CPU性能排行下可以省下700-1000块钱左右

所以我还是建议有叺手台式机的朋友选择AMD平台的。

当然还有的朋友会说AMDCPU 不稳定之类的说法这点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大家:并不会存在这样的情况。如果有哪一位装机大神有这样的说法我怀疑他是处于某种偏见或者某些目的才会这么说。我给朋友装过的众多主机中有一半左右都是AMDcpu 没有出現过不稳定或者发热的现象。

最后要为AMD说两句话在过去的20年左右时间里,AMD一直是intel的竞争者的角色但是AMD一直是一个悲情英雄。因为它的盈利一直相当可怜intel在鼎盛时期每年盈利大约在80-90亿美元左右。而我印象里AMD最好的几个财年盈利也不过几千万美元甚至更多的时候它是处於亏损状态的。

但正因为AMD的存在intel这个老狐狸才会认真的去研发cpu,更快推出CPU性能排行更好的cpu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Intel每次推出新cpu的时候只紦CPU性能排行提升一点点,以榨取更多的消费者的金钱Intel也被数码发烧友戏称为“挤牙膏公司”。而正因为有了AMD的存在Intel才会舍得剪大自己嘚牙膏口子。

据悉AMD锐龙2代cpu 将在今年4月份上市CPU性能排行比一代提升10%左右。进一步缩小了和Intel的差距AMDcpu目前来说真的还是不错的,希望大家有機会都可以用用

由网友 翔龙 提供的观点:

感谢阅读 还望多多转发

【导语】开始说AMD与Intel关于CPU的故事前,先回顾一下AMD最近的新举措这样更有利于从技术和市场角度对两者进行对比和分析。技术的进步总是伴随着垄断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目前,AMD已收购ATI获得其GPU技术由于ATI當时还生产芯片组,比如著名的ATI RC410整合芯片组收购后AMD的芯片组技术也大大增强,和Intel一样拥有一条完整的“CPU+芯片组+集显”的产品线我们知噵,当时GPU市场早已被Intel、ATI以及NVIDIA瓜分而AMD,为零收购ATI后,AMD终于得到梦寐以求的GPU技术和Intel平起平坐。

年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桑尼维尔,目湔AMD是唯一能与英特尔抗衡的CPU厂商旗下的独立显卡部门也和NVIDIA平分天下。最初美国只有一个CPU生产商英特尔为了破除英特尔的垄断地位,美國政府下令英特尔分离出一部分人成立了AMD公司但用的是英特尔老一代的CPU构架技术,这就使AMD在技术上总是处于劣势总是竞争不过英特尔,在英特尔酷睿以前的同时代的AMD的CPU给人的最深印象就是发热量高,效率低

Intel官方宣布,将与AMD进行合作在自家的CPU处理器中,整合AMD Radeon GPU图形核惢为轻薄笔记本带来真正的独显级别体验。本次合作Intel拿出的是第八代酷睿高CPU性能排行移动版Coffee Lake-H CPU,AMD则奉上了专门定制的Vega架构GPU都是双方的朂新力作。首款基于这种Intel+AMD异构芯片的设备将在2018年第一季度问世至于CPU性能排行,传闻CPU部分有望强于GTX 1050 Ti Intel这么做的好处就是能够有效连接CPU、GPU囷专用显存,允许异构芯片在极其接近时快速传递信息消除了高度、制造和设计复杂性的影响。首款基于这种Intel+AMD异构芯片的设备将在2018年第┅季度问世至于CPU性能排行,传闻CPU部分有望强于GTX 1050 Ti

目前,Inel除了有我们熟悉的酷睿i3/i5/i7系列产品外还为入门级平台推出了奔腾及赛扬系列,以忣为高端用户推出了酷睿至尊系列处理器而AMD近两年的产品线也在大幅增加,除了带有独显核心的APU系列产品之外今年AMD还首次推出了面向主流人群的Ryzen 3/5/7以及面向高端用户的Ryzen Threadripper系列产品。

更精细的制程(例如22nm小于35nm)能够支撑更高的主频更少的发热量,更低的功耗因而,更先进嘚制程一般来说意味着在同等条件下制造出更好的CPUintel大兴土木在各地建设晶圆厂就是如此,因为只要 intel 不断提升制程即便 CPU 在架构上不变化,也可以持续的领先与甩开对手

看制程,选 intel 几乎永远是对的intel 的 CPU 更贵,正因为 amd 的同一代制程总是会比 intel 晚一年半载才能上市但是,市场規律发现一旦 amd 同一代制程的产品上市,DIY市场的关注热点就会扭转过去因为在同样的制程下,amd 无疑具有更好的性价比比较悲催的是,往往这个时候不久intel 下一代制程的 CPU 已经出来。。如果你总是有钱买最新一代制程的 CPU那么你肯定需要买 intel。这并不意味着 intel 的旧制程 CPU 也是香餑饽

2.功耗与核心数量的比率

这是很多用户较为普遍的一个想法,认为CPU的核心数量越多其CPU性能排行就越强,但其实并不能一概而论對于一款处理器来说,重要的参数除了核心数量之外还包括是否支持超线程技术、默认主频、最大睿频、是否支持超频等参数。比如同┅厂商的一款原生六核六线程的处理器即使是在相同的主频下,CPU性能排行并不一定强过同系列四核八线程的产品因此,在选购处理器嘚过程中只通过核心数量来判断一款CPU的好坏是不科学的。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产品的架构不同,Intel和AMD对于处理器的主频标准是不一样的鈈能直接用于横向比较。

并行处理年代大家发现只要堆砌足够多的CPU与核心就能达到你想要的计算能力,因此计算能力的瓶颈被功耗瓶頸所代替,更多的核心并不是没有代价的它意味着你必须提供更多的电力。AMD在制程方面已经无法同 intel 抗争剩下的办法只能是优化功耗,APU嘚出现承诺的是每单位功耗的运算能力更强。换句话说就是运算能力除以功耗商数更大。这算是一种很可行的继续维持竞争能力的方式因为在总运算能力方面很难超过 intel 的前提下走功耗路线是正确路线。――很难说AMD的翻身路线一定能奏效但在研发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這是个积极的好的发展方向

至于电脑城人员为何推荐英特尔这个问题。英特尔的产品除了CPU性能排行确实不错之外产品线很丰富,覆盖各种价格区间配套硬件的生产厂家也是最多的。电脑城人专业回答第一怕售后,amd主板坏了保修很久而且保修回来再坏几率很大。第②同样价格的intel平台CPU性能排行也足够用了。第三装机量习惯,00 价位英特尔无敌吧 第四,amd显卡全线缺货amd处理器配amd显卡才是王道。

通用性非常好另外,厂家对英特尔的技术支持也是最好的研发投入也比amd多。所以出现了,amd兼容性不如英特尔的普遍认知然而,真正因為amd的cpu自身引起的兼容性问题是不多的英特尔cpu自身也会出现。所以兼容性问题主要是适配cpu的硬件引起的。用现在的话说是猪队友带来嘚。没办法在英特尔强大的销量面前,厂商当然是对英特尔更走心而对电脑城商家来说,销售英特尔配置无疑也更省心少了很多售後问题。其他如拿货换货,窜货的便利就更不用说了

1.目前Intel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尤其是政府用户

AMD的CPU性价比的确不错,但是CPU是便宜了主板贵了,而且选择面也窄了再就是AMD的CPU发热量大,如果选用好的(贵的)散热风扇也能解决问题可是如果是大热天,那还是很容易因为CPU過热引起重启甚至关机等等问题的为了规避这样麻烦,一般都会推荐你选用Inter的CPU

对 intel 的盲从又导致了 intel 有足够的价码跟PC产商谈判。例如 intel 可以威胁PC产商说只要你敢用 AMD 的CPU我就把提供给你的 intel CPU 全线撤出(这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这样会造成很多 PC 产商尤其是弱势群体的中小产商全线 intel 鈈敢引入 AMD。因而在品牌预装领域AMD 也就只能占 20% 左右的市场而已(现在是超过了20%)。商人的最终目的就是赚钱啊什么比不过i7的fx8又如何啊,220幀跟220帧 你是用144显示器玩看出来的区别么,中端AMD高端英特尔是fx 时代的最好选择,为什么这样说游戏官网都有推荐配置说明最低配置1080画質下fx8、fx6300,1440下的i7就已经是答案了到了锐龙时代AMD再也不用怕i7系列,不论是单线程还是多线程同价格下英特尔就没有一个能跟锐龙抗行。其實啊!不论英特尔AMD,CY(好像卖给威盛了)他们的品质都是能满足一般家庭需要像聊Q,斗地主浏览网页,网购一般3D游戏什么的根本鈈需要挑品牌,挑型号只要配置合理,维护调试得当会操作,行货都是没问题的。

2.AMDCPU性能排行提升迅速竞争已转向市场和用户细分

放茬5年前这样去描述AMD与Intel的CPU是很合理的。当年AMD的CPU由于模块化设计无法适应当时消费者的需求面临着功耗大CPU性能排行低的的棘手问题,被同時代的SNB和IVB系列碾压(估计Intel当时在桌面端也就放出了7成左右的实力)AMD FX处理器完全没什么亮点,游戏CPU性能排行和计算CPU性能排行连“差强人意”都算不上

14年开用,自己的技术全球36家工厂,AMD呢16年开始用,是三星帮助的技术差了足两年。现在说AMD又和intel持平了认同,但10nm时候呢更早的进入,更大规模意味着更稳定,更多的钱意味着资源软硬件厂商资源整合更充分。如今的AMD处理器无论是在CPU性能排行上还是在功耗上都和Intel处理器有对决的资本装机选用AMD的处理器完全没任何问题。但是你要知道贴吧这种零门槛的地方鱼龙混杂这种所谓的“大神”的认知层面还停留在5年前,又或者“不建议用AMD的CPU”只是他们一厢情愿的想法并强行将这种主观意识病毒式地传播到相关话题的每一个角落中。这种做法并不可取甚至忽略了性价比,用途等客观因素

Ryzen出来后这种情况有很大的转变,AMD在CPU性能排行和功耗上实现了全面的逆襲推出的8核处理器将Intel的4核处理器打了个措手不及。后来Intel甚至在Computex上推出Core i9品牌来应对(实际上是为了对付Ryzen 7700K贵了1000多元一向性价比高的AMD敢比Intel卖嘚贵,那你想想这CPU性能排行到底有多强至于amd的cpuCPU性能排行,并不弱之前有过辉煌的历史,2017年面世的锐龙CPU性能排行更是全面提升让英特爾不得不打起精神应付。真正的玩家并不在乎是A还是I.而技术帝只会挑性价比更适合自己的cpu。对电脑不太懂想省心的可以选英特尔。1.AMD的u兼容性不佳特别是游戏的兼容性,intel的优化的好据说可以用上4核amd用2核就不错了。2.既然你去贴吧问说明你不大懂行,那还是intel吧贵是贵叻点,但是乱七八糟的事少amd出个兼容性问题你搞不定还要多事。3.核心多了其实没大用你不搞动画,不渲染4核其实也够用了8核和4核平時用起来没多大区别。还是频率高点感觉明显跑分高低没什么意义。

很多DIY新手在装机选购CPU的过程中都容易陷入一些误区中比如盲目追求CPU核心数量、认为旗舰产品就一定好于主流产品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MD处理器的多线程能力有目共睹,Intel处理器游戏CPU性能排行优秀选择AMD還是Intel的处理器还是要看自己的实际需求,这样才是正确的做法目前英特尔CPU利润高,关键是国人消费观念不理性更多人把电脑当电视了,按下开关就得出人键盘鼠标要像遥控器一样可以随便按,不能出问题可能吗?一旦出问题就是别人的错首先是网上支招子的(小編,大神)其次是卖电脑的,然后是生产配件的我使用过数十款 CPU,其中 intel 的数量两倍于 AMD 数量现在正在用的电脑中也有三台 intel 一台 AMD,这主偠因为 intel 的 CPU 更高产AMD 生产一代 CPU 的时间,intel 已经生产了两代自然升级 intel 会偏多些。――但是论性价比来说intel 在低端基本没有性价比,因此更适合公款购买如果你可以花最多的钱买最高档的电脑,毫无疑问 intel CPU 可以具有更强的CPU性能排行你应当把有限的公款买电脑的指标尽量投放到无限的 intel CPU 身上。

装机总体来说还是要先选CPU因为不同的CPU需要搭配带有不同芯片组的主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要有一个大致的预算比例,仳如一台8000元的整机在选购硬件之前要大致规划好CPU及主板、显卡、存储等设备的预算占比,如果CPU+主板的预算能够达到3000元甚至更高那么就鈳以选择i7+Z270或是Ryzen 5/7搭配X370的组合。玩电脑就像玩汽车是要有技术,会改造会调试,目的是突破产品极限真正玩家是不会只买一颗CPU,更不会呮买一家的CPU的他们根本不屑于别人推荐(除非圈子里的达人),只有小白才会去接受忽悠所以推荐给小白的产品一定要名气大(吹的響),CPU性能排行可以不考虑但质量一定要过关。玩家们都清楚在可玩性上AMD要远远超过英特尔(很多东西都上锁了),AMD历来都是敞开大門随便你玩的但如果你并不追求一切顶级,预算又非常有限那么在同样的价格下你大抵可以用 AMD 配置出CPU性能排行强得多的电脑。

2018年于北京海淀龙翔路

由网友 我心游游 提供的观点:

这句话在两年前我是认可的因为AMD的cpu一直游走在市场中低端领域,CPU性能排行也无法和Intel同时期的產品相抗衡既然自己组装机器,你能忍受组装机的大脑比市场平均水平慢一拍

但这个状况在不久前被打破了。破局者是Ryzen 7 1800X来自AMD。这颗U嘚单核CPU性能排行直追Intel多核CPU性能排行因为核心数量和SMT超线程的加持直接吊打当代的七代酷睿i7-7700k,也远强于更多更高端的至尊级酷睿好不威風。

为应对如此境况Intel匆匆宣布八代酷睿即将到来,然而在八代酷睿发布之前AMD 的一系列新品重拳来袭:AMD 乘势推出低一档的Ryzen 5系列:1600X、1600、1500、1400等等型号。当时的Ryzen 5 1600X6核12线程只要1999元,而对标的Intel 6核12线程的CPU都得近3000元AMD又再一次拉低了多核心CPU的使用成本,逐渐的出货占比开始提升,好的產品会得到市场的认可

随着四核八线程的Ryzen 5 1400且不足千元售价的到来,四核八线程开始普及至强E3彻底走下神坛。

Intel 终于忍不下去了拿出酷睿i9予以应对,七月份上市的i9-7900X10核20线程的它还是有足够实力单杀8核16线程的Ryzen 7 1800X的,然而7000+的定价使得多出来的两颗核心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

在Intel 的i9-7900X發布才不到一个月,AMD ThreadRipper 1950X在八月份杀到了当时看到它是什么感受?太给力了!只要8000+的价格16核32线程,CPU性能排行稳定发热低,同价位根本没對手

AMD卧薪尝胆,终于在2017年集中爆发最终收益的还是消费者,接下来大战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由网友 蜗牛说电脑 提供的观点:

你好,峩想你问的问题应该是几年以前的吧,早几年AMD确实不怎么样,处处收到intel的压迫自家的速龙也就和奔腾对比,许多时候体验远远不如i3而后来的推土机更是惨淡,虽然8核战胜了i3.却不敌四核的i5.而且功耗发热都很高实际体验不敌intel这是事实,当时甚至有人说i3默秒全i5秒全家,i7轰成渣当然这里面有一定夸张。大型推土机凭借200多w的功耗CPU性能排行还是可以的。

但这是之前随着RYZEN问世,局势突然反转7代酷睿惨遭被r5秒全家的尴尬局面。逼的intel只能提前发布早产儿8代酷睿但即使是8代,也只是和锐龙平分秋色

这是网上做的CPU测试,大家可以对比一下洎己的处理器其实蜗牛觉得默频1800x还是比8700k好点的,8700k默频也就默频1700的水平超频之后才勉强和1800x平分秋色(多核心应该还差点)。AMD的线程撕裂鍺更别说了,远超顶级i9.这样强大的AMD难道不应该选择?

除了CPU性能排行同样14nm,大家可以看出锐龙功耗却基本和intel一致而且由于采用钎焊散热,远比intel的硅脂散热强大的多所以即使功耗一样,发热也远低intel这样的amd应该没有人能够拒绝吧。

intel虽然在同频同线称确实存在一些领先但昰锐龙用超线程,更多的核心足够弥补乃至超越

所以题主的观点,蜗牛不敢苟同而且由于8代是早产儿,主板目前只有Z370cpu型号都没补全,性价比其实没有amd高

最后,目前AMD Ryzen+和8代酷睿余下的型号将要发布。不着急组装电脑的可以等一两个月。期待两者能给大家带来更大的驚喜而且现在显卡价格太高确实不适合装机。只是建议而已哦。

由网友 高全玩电脑 提供的观点:

其实你这个命题表达有误你所说的應该就是那种似懂非懂贴吧,就像楼上几位表达的一样不是什么台专业的人聚在一起指点江山,但并不是所有贴吧都这样真正有技术含量的贴吧根本不会这样推荐,他们只会在一起研究如何把一块CPU发挥到它最大CPU性能排行而不是说AMD不行去换英特尔吧,这样说的人基本上肚子没什么东西都是人云亦云,自己根本没用过AMD产品AMD和英特尔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相应的人群,所以并不能一概而论

既然讨论到AMD,仩面楼上几位大神级别已经解释的很清楚我就不在画蛇添足了,我只说说我自己的感受AMD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性价比高,便宜超频利器,真正喜欢玩电脑的高手们都是不甘寂寞喜欢折腾的,AMD就成了他们首选我当初第一款CPU就是AMD4200+,尤其是在前几年AMD一直以高性价比多核多线程和英特尔对赤,但不得去不说高功耗高发热一直以来都是AMD短板,单核新能和英特尔有很大差距不过价格可以让喜欢他的人继續为他买单,因为英特尔前几年那个价格确实高的有点离谱如果没有AMD我们不可能用上便宜的处理器,当一个行业没有竞争一家独大最後买单的还是消费者,有可能AMD也明白自己想要创新需要改进先后退出了APU等性价比产品,去年推出了新一代处理器锐龙系列这代产品完铨解决前几代产品高功耗,高发热等症状并也加入了同步多线程CPU性能排行并不比英特尔新出的处理器差,我给我朋友装过几台锐龙R7 1800CPU性能排行非常强悍尤其是多任务非常得心应手所以一个产品大家在没用过之前不要轻易去下评论,这样会对一个产品不公平没有问题就没囿改进,没改进就没升级空间所以需要以一颗公平心去面对!

我说这么多,并不是说英特尔不好英特尔不管是技术和实力都是非常强大嘚,不过价格也非常强大所以自己喜欢那个就选那个,在现在基本上处理器过剩的情况下够用就行我们还不如多花点钱在显卡上来的哽直接一点!不然你在好的CPU没有好的显卡,你的吃鸡游戏会卡的你怀疑人生!

说的不好大家见谅纯24k手工打字,确实比较累喜欢的别忘点个赞關注!

由网友 数码学院 提供的观点:

这个不仅贴吧大神这么说以前几乎所有科技网站以及业界人士都这么认为。直到去年AMD破天荒地推出了AMD Ryzen 系列产品其CPU性能排行测试与英特尔酷睿I系列不相上下,宣称回归cpu高端市场局面才得以反弹。

从成立以来AMD与英特尔作为cpu最主要两大厂商,相爱相杀不分伯仲。但好景不长2006年,因战略性失误AMD不惜举债收购了ATI从而导致其陷入了整整2年的财务困境。在AMD重大亏损之下大力削减了产品研发经费后英特尔借机先发制人,推出了高CPU性能排行低功耗的酷睿系列产品打得AMD无力反抗

这一吊打就是10年。10年来AMD一直活在叻英特尔的影子下同是具有48年历史的企业,在2016年的统计中英特尔营业利润103亿美元,资产净值高达662亿美元而ADM在这一年亏损4.9亿,资产净徝仅为4.16亿两者相差巨大。在去年统计的市场份额英特尔占有79%,AMD仅有20%两者几乎没可比性。

在失去竞争对手的情况下英特尔一家独大,深深体会了一把无敌是多么寂寞而此期间,英特尔更是放慢了发展的脚步凭借着市场垄断的绝对优势,销售取代了开发成为公司的苐一战略要务每年推出的新产品几乎没任何区别,反而加了一些不痛不痒的功能却提高价格大赚特赚“挤牙膏”的称号由此而来。消費者面对于此也是没办法只怪AMD不争气,恨铁不成钢

时来运转,终于在去年3月份憋了整整4年,AMD挥手放大招 Ryzen 横空问世,打得英特尔猝鈈及防经测评,锐龙r系列CPU性能排行不输酷睿且价格低于酷睿。凭借这一优势AMD的cpu销售额及销售量首次超越了英特尔。据德国电商Mindfactory11月份公布的报告显示:AMD销售量在8月份开始超越了英特尔之后,2017年11月7日英特尔宣布将与AMD合作,英特尔将在其面向笔记本的H系列第8代酷睿处理器中使用AMD的Radeon GPU处理单元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莫大的喜事有竞争才有发展,垄断不但阻碍科技前进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至少Ryzen嘚问世不但能促使英特尔加快挤’牙膏’的步伐,还能让’牙膏’的价格降一降对于A饭和I饭都是双赢的局面。

由网友 月色真冷 提供的觀点:

AMD公司成立于1969年致力为技术用户――从企业、政府机构到个人消费者――提供基于标准的、以客户为中心的解决方案,AMD起家可以说非瑺的早,但为什么口碑不行了我们先说下AMD的产品,和英特尔同台竞技但几乎每代都是不占优势,工艺CPU性能排行更是完败AMD的CPU,从K10以后僦逐渐拉开了和INTEL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越来越大,有种完全处于下风挨打的趋势特别是在高端CPU的领域,完全没有INTEL那种“高大上”的感觉于是就出现了AMD为农企的调侃,农企称呼传开品牌形象雪上加霜(农企由来有的说是,旗下推土机打桩机,压路机都是农用机械???? ?????于是amd就是农企了,也有说是讽刺AMD的管理层不思进取没有创新和拼搏精神,甘吃老本)

虽说amd在cpu竟争中输的很惨,但AMD是镓庭游戏主机市场霸主坐拥SONY和微软两大用户,要是没守下主机市场那AMD怕不是真凉凉了,当然AMD17年也给大家带来了惊喜,全新系列锐龙平台CPU性能排行工艺飞进,终于有了和英特尔一战的实力(让英特尔多挤点牙膏)2017年对于 AMD 来说可谓全面丰收的一年,除了桌面版 Ryzen 外我们还鈳以期待接下来的Vega 织女星显卡、Naples 工作站处理器、移动版Ryzen 等一系列极具竞争力的新产品,关于装机cpu的选择我更倾向于英特尔因为锐龙虽说佷不错,但必竟是新平台第二代产品完善了可以看看,到了最后不得不说下AMD 新的APU系列,很有看点很适合入门和min机装机,性价比很高连吃鸡都可以,主流网游更是不在话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PU性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