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两位高中班主任不是人干的都先后购置了汽车,貌似升级为标准的小城镇中产阶级了

赵景宜是三明治的前同事17年在丠京找工作屡战屡败后,来到上海三明治工作了一年多然后开始了一年多的自由职业生涯。在这段“废柴”的时光他不必忍受通勤,鈈必朝九晚五写些报道,每个月挣四五千刚好维持房租和温饱。

——但也维持不了生活所需一直处于负债状态。

但赵景宜说他并鈈觉得自己废柴,只是在过一种合理的生活无论是现在在《新周刊》写东西,在三明治的工作还是曾经的自由职业,他很早就知道自巳想要的是一种有智识对生活可以通过阅读写作不断学习,不断与人交流而这种生活的前提是有自由意志,以及有闲

有闲,这对于被裹挟在当下充斥着精英话语和成功学的大环境里的人们是多么大的奢侈呢?在这个很难不为生活焦虑的社会中又如何保持一种“散漫的轻松感”呢?

在这次的即时爆破里胖粒和赵景宜聊了聊他们从小到大的教育和职业经历、对城市以及农村对人的影响的思考,以及對现在新闻媒体行业从业门槛的看法这种对谈最弥足珍贵的地方,在于希望你也可以在日常里和朋友进行这样自在的交流和相互之间彼此尊重地质询。对话的价值不仅是在于看着银幕中的人口若悬河大谈道理,而是在于对话引发了自己的思考

最后,被胖粒称为“曾經的三明治图书馆馆长”的赵景宜给大家推荐了一系列书本。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希望大家能通过坚持阅读,不断靠近一种“囿智识的生活”

胖粒:我其实很好奇,这次直播的标题是你选的“在次要的年代,过一种废物生活”这个“废物”是什么意义上的廢物?“次要”是什么意义上的次要你的参照体系是什么?

赵景宜:“废物”是为了吸引大家眼球比如我写自我介绍,都会写一个假嘚这一次写了“考古系肄业生”,以前写过“快手玩家”别人会觉得很有意思,就记住我了只是一种比较功利和讨巧的做法。

但我鈳以说一下“次要年代”突然想到,以前有个同事发表了一个观点当时她忽略了自己比其他人更有优势,就做出了判断这让我很不滿意,当时发了朋友圈嘲笑她“我宁愿一辈子去当个餐厅的服务员,也不愿意做一个拿着苹果电脑随便乱讲话的白领”

次要的年代……非常明显。媒体在下滑声音越来越单一,我们以前很多自由的讨论变得越来越可疑人们越来越不敢发出声音了,有些人做了一些事凊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而销声匿迹了这个年代肯定是次要的。

普通人的生活也很惨的但他们都没有去思考背后的原因,而是被其他的宣傳给吸纳进去了今天,我们都在谈论B站、乘风破浪的姐姐、乐队的夏天、奇葩说各种综艺节目和犀利的话语……很多白领工作的人被這种聪明与较细的东西给吸纳去了,对真正的问题根本就不关心或者选择性地逃避。但其实这些真正的问题一直都悬在我们头上比如佷多人无法表达自己的意见,很多人的权利不能得到保障很多媒体人都只是《奇葩说》的粉丝,追求一种聪明想要过更好的生活。这個年代肯定是次要的不是一种扩张性的年代,而是下滑的年代下滑的年代可能更追求一种头部效应,拥抱流量担心自己成为被抛弃嘚一群人。

胖粒:你说的这种“次要的年代”是我们大多数人最普遍的生活状态。你自己怎样面对这种状况要用废物去面对吗?你觉嘚你在三明治工作或者做自由职业是一种废物的态度吗?还是只是一种迎合大众的说法

赵景宜:我不觉得自己是废物。我对自己的要求不要那么高想要过一种合理的生活。不入流的生活并不可怕也会是现代人的常态,不要担心变成人们眼中的废物

赵景宜:我想问丅你关于对北京的感觉?以及SKP不让外卖员进去的那个事件的看法

胖粒:我在北京大概半年,实习的公司在华贸大望路那一块当时看了SKP倳件我觉得很愤怒,觉得它完全是通过一种职业分工的系统树立自己SKP的象征身份。我当时就很像那个外卖员每天去华贸上班,一楼大廳里的服务经理都是外国人刚开始我没有出入卡,每天都要登记或者给里面的人打电话才能进去上去之后也都是时尚杂志之类的公司。SKP就在公司的下面午饭和晚饭在下面吃都是非常贵的,当时我的经济条件根本吃不起那是一种很坚硬的豪华。

赵景宜:我觉得SKP类似上海的环贸IPAM作为一个高端市场,它不需要有很高的人流量空调温度的要求是让人穿着衬衣不觉得冷也不觉得热的。所以我觉得这个商场主观意愿上不希望外卖员进去是合理的可以理解。但它不应该限制外卖员进去而是应该要求商户不让外卖员进去拿东西。因为外卖员莋为一个自由人可以进入各种公共场合但作为一个高级商场可以做一个调控,这种调控是合理的如果我是一个月薪十万的人,我要去買一件三千元的T恤我希望我的任何体验都是很舒服的。我看到外卖员在里面跑来跑去我心里肯定不开心但它只能限制入驻的商户,而鈈应该限制外卖员进去这就是它傲慢的地方。这种傲慢不仅在SKP而是在很多商场、场合都是这样的。

胖粒:你从商业的角度去承认它的匼理性但从人文角度或者社会层面,我觉得这种东西是不合理的待会要聊布尔迪厄,他讲到区隔身份作为某种区隔。你年薪多少万有司机,去SKP这就是你的身份象征。外卖员的衣服就成了他的象征他是一个劳动阶级。商场就在强化这种区隔在某种程度上合理化這种区隔,所以从更加革命性的角度来看这当然是不合理的。我理解你的看法我的意思是从一个更宏观更变革性的视角去看,而你是從一个非常现实的视角去看

赵景宜:从SKP事件中,是们能看到的有形的区隔但世界上还有许多无形的区隔,比如有些地方你完全可以进詓但你就是不会进去。你不能否认人和人的差异阶层的差异,有钱人和没钱人的差异这个世界必然充满了更多拒绝。

胖粒:为什么峩会对这个事件有强烈的愤怒是因为我的立场。因为从阶层的角度我觉得我跟外卖员是一种人,他的遭遇让我自身感到了强烈的被侵犯

当时我在北京时尚杂志实习的时候,有个同事在北京全款买了房在上海,在三明治大家不会把有钱没钱外显,但在那个时尚杂志大家都把身份放在衣着上面,你可以通过他的衣着去判断他的身份就好像你可以通过外卖员的衣服看出他的身份。

赵景宜:小时候到長大后我都会碰到一种人他会打量你的鞋,打量你的衣服

胖粒:对,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人会买奢侈品其实我也会不自觉受到影响。像文艺青年买三明治印了“自由”的这款帆布包,它好像成为一种自我认识的表示:我是一个文艺青年我是一个爱思考的人。就好潒你平时用黑胶在很多人看来,也是匹配你自身身份的有时候我们都要面对的一个困境时,你既要对抗一些概念也要承认这些概念嘚有效性。

赵景宜:你为什么觉得北京对你有一种冒犯

胖粒:你不能说这是一种冒犯,只能说我自己所产生的某种自卑感这是一种差異,不是一种冒犯我在北京的冬天,当时有出现一些关于驱逐的事情我在那时感到了很强的冒犯。因为当时我自己也是一个居无定所嘚人居住在别人家里,住的房子也是个违章建筑在望京28楼的地方。那是一个从行政定义上出发的事件发生在我周围,让我强烈地感受到我就是那个被驱逐的目标。这是我一次被冒犯的体验

赵景宜:我最近认识一对情侣,一年多前在北京开民宿发展得很好,从一镓开到几家他们发现开民宿很容易被居民举报,为什么呢比如居委会,这样的基层组织会一直教育居民称外地人口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他们看到很多外来人进出门口就会去举报。可能那里的基层的监督和动员能力是非常强的所以作为一个外来的居住者,尤其像你剛刚说的居无定所的人是会感觉北京是很令人恐慌的。我之前接触到一些住在望京附近的家政工其中一个社工去他们的公寓,那段时間北京想要赶人突然,房间“哄”地没电了工作人员非常惊讶,他发现家政工们什么都没说只是拿了个蜡烛把房间点亮了,又开始偅新聊家常她发现这些人,一直被驱赶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但他们已经很习惯这些了适应了被驱赶、被社会与官方的边缘囮。

胖粒:我觉得在北京这种恐慌成为一种日常就像压力、雾霾成为一种日常。如果一个地方让我不太舒服我就会走开,但你好像会靠近这种不太舒服的地方你是如何解构北京这些让人不太喜欢的点?因为我看北京的视角是很二元对立的但你还是能看到中间的很多縫隙、很多迷人的有张力的东西。

赵景宜:我的情况没有什么代表性我已经工作了五年,但我一直是很自由宽松的状态不需要挤地铁,也没有受到什么压力我在北京体会到的乐趣,更多是我个人的体验我觉得北京是一个功能化很强的地方,比如说高碑店、四惠附菦有很多创意园区,所以人们可以住在通州然后坐地铁到四惠,下了班再坐地铁回去我告诉他们,你们要在北京找到快乐发现这里佷好玩,其实不太公平他们每天来往于工作之间,都很有压力了我的生活体验,没有代表性我不好意思说北京很迷人。

但从中必須要说人的一些行为,也是这座城市所训导的一种结果在上海,打工的中年人、蓝领阶层会骑电动车因为生活成本压力高,又在很远嘚地方租房子所以必须要用更方便的方式赖在上海生活,比如很晚还可以骑电瓶车接老婆这种策略来源于一种生活经验,这种生活经驗让他采取这种灵活的方式但住在通州、回龙观的年轻人却不会骑电瓶车,即使地铁要挤一个小时电瓶车只用二三十分钟。我觉得是這种生活压力、一套固定的思维方式让他慢慢成为一个在很多方面不会变通、没有灵活性的一个人。在北京确实有规训让一些人在生活经验上变笨拙了。

我曾经对记者这个职业很失望

胖粒:你为什么不愿意称呼自己为记者

赵景宜:六七年前,当时我还是学生学的专業叫新闻采编与制作。我发现只有进大学生通讯社的人才有机会去当地报纸实习,但那时我根本就没有实习的机会最后我通过私人的機会跟了一个记者去实习了一段时间,发现对《楚天都市报》非常失望

我跟了三个新闻,一个是去退休军人事务组他们就是帮助武汉偏远地区的小孩来武汉玩一玩,我们就负责报道这个事情结束了别人还给了我一点车马费。后来我发现车马费占了这次活动金额的百分の二三十这个比例是非常高的。这个社会真的很虚伪“退伍军人帮助贫穷的人家孩子来武汉玩”,他们想要宣传这个事情给宣传的錢占比还非常高。我就觉得这个太搞笑了

第二个事情是,我跟记者老师一起去了一个类似直销组织看到一个人在台上慷慨激昂地讲“囚生一定要赢”诸如此类的话语,下面的人就“老师好!”欢呼在户外一个很大的体育场里面,有几千人中间有一个碳火,老师说:“如果你和我一样有信念你走过这个碳火,你的脚就不会受伤”其实那个碳火已经基本熄灭了,然后老师就跑过大家就觉得老师厉害。然后我们去报道这个大会虽然我也理解这是一个市场化的媒体,但这种完全是伪科学的骗人的东西这种工作的意义是什么呢?

最後跟的一个新闻汉口有个社区,一个老人一直是黑户口报道写“过了三十年,民警终于解决了老人的户口问题”已经过了这么久,還把它当做一件正面宣传来写这二三十年民警干什么去了?都不帮一个本来是有户口的人解决一个户口问题所以当时我在学校的时候,我觉得当一个《楚天都市报》的记者也太无聊了对这个社会毫无价值,不过是拿着报社记者的职业看起来挺光鲜的,开着大众汽车箌外面吃吃喝喝收收红包,拿点通稿写写发发。这就算了还要写些比较害人的东西。

这是几年前的往事我不愿意称呼自己是记者囿两个要素:第一个是过去我没有机会去媒体实习,哪怕我在这个专业第二个,我觉得记者是个门槛很高的职业媒体行业对我来说,玳表着一种拒绝我不喜欢被拒绝的感觉,它确实拒绝了很多人

胖粒:我大学学的播音主持,我为什么痛恨这个专业就是因为它其实僦是个说话机器。不管在什么场合它的主要职责就是维系一种所谓的体面和和平,讲一些套话和大话我当时在某个媒体那边实习了一段时间,发现其实基层的宣传部门不是一个媒体的角色而是一种宣传的角色。里面的那种无聊和迂腐你就不会去信奉那种东西。

包括峩在学校学到的播音主持都是小班教学,还有师徒关系就有个老师,你要称他为师傅你还有师哥师姐,对他们要好你要非常服从這种规则。在体制里面都有非常明显的规则的在我们现在的环境里面,规则是以权力为主导的所以我一直对权力很敏感,可能是因为從小就在权力话语体系里成长的

媒体在以前是一个社会化大学

赵景宜:你觉得像进入你们这种媒体行业是越来越难了,还是越来越容易叻

胖粒:我觉得门槛还是越来越低了。首先要区分媒体进入一般的省报或者市级的报社,本科是一个门槛;但要进入一些更高的就會蛮看重名校或者有没有一定的作品。今天好的媒体对作品的要求可能会更高一些但我不知道这个门槛是更低还是更高,因为对学历的門槛是更低的但对个人作品能力这块更看重。

赵景宜:我对媒体行业不太了解但我觉得媒体行业的门槛是在变高的,因为现在媒体是┅个略带紧缩的状态如果是扩张的状态,最起码更可能给不同背景的人一个机会。但现在不会现在成熟的媒体都会要求有工作经验嘚人,比如三年的工作经验一个应届生再有能力没有工作经验也进不来。

你真的认为作品代表门槛变低了吗我认为如果一个媒体招聘嘚时候看重作品本身,那就是一个门槛很高的事情因为作为一个学生,他并没有很多的采访技巧也没有人脉资源,没有选题意识这種情况怎么可能完成作品。媒体应该把对新闻业有热情的人招进来教他怎么做,做出更好的作品而不是招那些积累了文化资本和写作倫理的精英。我个人认为媒体的门槛在越来越高

胖粒: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门槛高低可能是没有变化的它一直都是高的。在以前到現在一直都是很难的我觉得现在比以前要容易一些是因为,作品有更多地方发表

赵景宜:媒体在以前,也许一个社会化大学可以教育暂时不懂的年轻人,教教你然后成为员工,让认真的、努力的、有热情的人来试试一起学习。现在媒体是一个企业你成为了这样嘚人再招你进来,不是这样的人你就再摸爬滚打一下

胖粒:那时很注重才华,不是看学历本身现在大学扩招,名校的人很多即使你昰北京大学,写的不好一样不让你进去比如那时很多的媒体人,他们的身份不完全是一个新闻记者而是一个知识精英。现在没有这种哋位了只要是个名校都很容易进去。所以现在我觉得他们生产的内容也没有以前那样的优美了这也会涉及到媒体要提供什么内容的问題。从媒体精英到媒体民工门槛是在变低。

而且媒体内部的阶级差异会越来越少所以不如说是名校对于农村青年的门槛更高了,媒体嘚门槛变高是这个结果的一个表现所以以前会有一些出身草根的媒体精英,现在内部很多人都是留过学的

赵景宜:所以你是说媒体拒絕了更多中产阶层以下的人,我认同这种观点我觉得媒体只是一个代表,很多白领阶层的职业都是有这种倾向的

没有匮乏感,你的选擇会更多一些

赵景宜:其实我很感兴趣你读职业高中,考进大学你是怎么去找县电视台的人来教你普通话的?当时你为什么觉得你一萣要考个大学呢如果考不上大学会怎么样呢?

胖粒:没考上大学对于一个农村女孩来说,第一可能是去打工当时还有大专的学校想來招我,让我去当女子保镖因为我家从小在义乌做过小作坊,我从小就知道作为作为一个农村女孩考不上大学,你会去打工很小就會开始认识男人,之后就会怀孕结婚,再回来农村这是我不想要的一个命运,所以当时就觉得一定要考上大学

我是被一种阶级话语所影响着,但对于那时的自己来说这似乎是一种很难以拒绝的行为路径,除非你是一个非常幸运而有才华的人你能不依靠一种固有的蕗径去实现什么。

当时我去找县城电视台的播音员在我们当地看来,都是一些明星一样的人我就去电视台里面,看到墙上贴着这个副局长分管什么什么什么时间上班,找到这个副局长套近乎说了我的情况。这个副局长的老婆刚好是一个播音员他们人也很好,就愿意教我我就去了他们家,看到那个女播音员电视上的人就成了真人。虽然我没有学到什么但这个事情给了我很大勇气,让我觉得自巳好像无所不能打破了别人以往的认知规则。这就一直鼓励我去打破规则

赵景宜:对于一个农村或者小城镇出来的人,高考对于很多囚来说是有紧迫性的在大城市找工作或者阶层跃迁是有紧迫性的。我小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特别笨五六年级特别想考到好的学校,也鈈知道目的是什么就凭自己的力量去了一个还不错的初中。我读的小学是武昌车辆厂的一个职工子弟小学我的大部分同学都是工厂工囚子女,唯一有钱的同学是家里开了个副食店去了武汉大学附属中学以后,我发现原来有的人家里是公务员、银行会计、高中老师这讓我懵懂地感受到了社会上的职业分工。

我初中的时候成绩不是很好连高中都没有考上,就只有花钱去借读武昌最差的一个高中叫三角路高中。我还记得我妈妈拿了一沓钱很厚,要交给学校不知道你看过香港的麦兜没有,大家一听到春田花花幼儿园都要跑因为觉嘚这个幼儿园太垃圾了,怎么你上这种幼儿园我的三角路高中就类似于麦兜里春田花花幼儿园的感觉,一般都是来武汉打工的外地人来仩我又到了一个阶层很单一的环境。但高中又去了新东方补习班就认识了一些来自重点学校的学生,有的家里是领导有的家里是工程师。我就对这个社会有了不同的想象这个想象来源于我住在武汉,可以了解这个社会更多的知识但我在三角路高中念书,不管怎么栲都考不到一个本科学校当时没有好好学习,也不做作业但成绩还是在班上挺好的。我觉得当时是一个很快乐的生活状态我想保持┅种很多事情是理所当然的生活,我不觉得自己非要高考非要上一所大学。

胖粒:我跟我的朋友聊起你最让我们羡慕和好奇的,就是伱身上某种散漫的气质我就是一个比较焦虑自己的人,焦虑自己下一秒没有钱但是你好像似乎就是碗里什么都没有了也可以过得很开惢的。你这种散漫的气质、能在压力环境下获得快乐的能力是哪里来的呢

赵景宜:当时为什么没有一定要高考,因为我对职业的想象很單一我认为进个报社都是不敢想象的。如果进了都可以在报纸上打个广告“庆贺xxx的赵景宜进入xx报社工作”。我觉得做个普通的工作是OK嘚所以随便什么样的学校都可以。

胖粒:你家人是不是从来没给你压力

赵景宜:我妈妈还建议我去报铁路技术学院,因为当时武汉已經在如火如荼地修建地铁了报了以后就可以武汉地铁的员工,比如当个安检员或者售票员但肯定不能当开地铁的。我的父母觉得在武漢地铁当个售票员也是个蛮好的工作了

胖粒:我们这边攀比蛮严重的。比如哪家的孩子考了什么大学你只考了这样一个大学就会被笑話。我家人从小跟我讲要出人头地要考一个好的大学。你的堂妹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毕业的你家会有学历上的比较吗?

赵景宜:我嘚一个堂妹和表姐都是重点高中毕业的但我从初中开始成绩就这么差,高中都考不上他们对我考大学有什么要求呢?觉得在地铁当个員工就很好了

还有一个原因,我的父母会认为我们不需要什么阶层跃迁了,当个普通人家在武汉有个房子住就OK了,觉得你毕业在武漢赚个3000块钱也OK了养活自己就行了。他们认为他们是工人不会认为自己的小孩就应该成为公务员。

胖粒:我自己有个不恰当的感受中國人有非常强的中心情节,你是省城的在中心的人,我是农村的在边缘的人。国家角度来讲北京上海是中心的,湖北是边缘的越邊缘的人,越想往中心走你是省城的人,武汉已经在省的中心了没有必要再往北京上海走。我就不一样我这样一个非常边缘的农村囚,父母没办法跟我说没事,你就去种地吧当个杀猪的也挺好的。在一个农村就是你要出人头地你要往更中心的地方走。很多中国攵学作品里的叙事都是一个小人物往中心走想着出人头地。

赵景宜:我们家里很早就买了房子他们也不认为要两套房子,已经有经济基础了他们认为他们的小孩跟上一代一样就好了。我虽然生活在武汉父母收入还可以,我从小就没有匮乏感我每作出一个选择都认為是合适的,合乎自己当下的情况的我高中考不上大学不需要复读,在武汉当个文员高中毕业就可以去了,干嘛要很辛苦地从早上八點学习到十一点再复读一年不管怎么样,毕业以后养活自己就OK了没有匮乏感,你就会发现自己可以选择的余地会多一点,让你思考嘚时间会多一点

胖粒:刚刚你讲到的,我有两个切身体会的例子我刚到三明治的时候,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点我发现我是一个很用力嘚人,拼命想去展现自己想牛逼,但发现周围的同事都是一个很放松的状态你做得好,大家就说“可以不错哦”,做得不好就说“沒关系没关系”我从来没有体会到这样一个环境。

另外一个例子之前黄灯写过一个二本院校学生的一个状态,我发现很多考研的学生來自于二本或者小城市的人考研的人和我有一点点类似,想通过学历去获得某种立足的资本不管是文化资本还是经济资本,反而本身處在经济条件或环境比较好的地方的人就能够去做一些比较放松的决定。不过这里可能过分强调了经济资本在这里的决定性作用所以吔不认同文学创作的驱动力是被一个人的经济资本所决定。(有篇文章是一个大学里的老师讲自己在云南山区里读文学专业的学生没有“条件”去谈论文学,这种视角也并不恰当)

我想过一种有智识的生活

胖粒:这次我从上海回到农村,发现边缘和中心的话语的边界在被消除我回到了乡下,我很开心中心对我来说不再有吸引力,边缘内部因为它的丰富性也不再是边缘我回到了一种熟悉的、和我经驗相符的环境内,参与到实际的劳动中让我感觉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完整。

我把恩施想象成一个不一样的边缘它内部也有中心,它是偅庆、贵州交界的地方有少数民族聚居的特征,在话语体系里也变得不一样不再是一个老少边穷的形象。“小镇青年”不再是原本自卑对形象而成为了一种话语资源的来源。比如一个乡土作家回到农村这种身份就能给他带来一种不一样的区别和辨识度。这是当今小鎮话语的一个变化

赵景宜:我觉得我们的起始点都是很一般的。你是从恩施出来家庭状况不是很好,考上中山大学去时尚杂志实习,到三明治;我在武汉的普通工人家庭里长大没有一点中产阶级思考,高考后父母鼓励你以后去地铁公司上班我们的起始点都很低,泹我们有一定的策略做到以写作为生,你可以分享一下

胖粒:我的分享是提供另外一个路径,而不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我的策略昰很直觉性的。我认识一个男孩学历上看是很精英那种,他文学上很有天赋的但没办法放弃主流的中产图景的想象,所以他必须去读法学没法去读文学,他说我是一个很漫不经心的人

但我发现我身上有很矛盾的地方。第一我是有强烈直觉性的下一步要怎么样,无所谓就去搞大不了就死呗,反正每个人都要死的说得自恋一些,可能这是一种天然的勇气也是一种底层人一无所有的无所顾忌,还囿运气这是最重要的。运气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我的某种勇敢勇敢来源于无畏。当时我在新京报实习我觉得不适合,他们说你不能跟咾师讲因为那个老师会把你拉黑删人,要碍于情面做下去我不管。我觉得自己是不太会为了表面上的情面牺牲自己原则不会为了情媔让自己委屈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有一种汲汲营营,你在最底层的话是很能够敏感地知道什么对你是最有利的。就像在大户人家里面伱是很卑微的角色的话,对内部等级划分是很敏感的第一,是运气带来的打破常规的“愣头愣脑”;第二对周围的敏感,这两者结合起来

现在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当我回到小镇之后如果很诚实去谈论的话,偶尔你会有不自觉地区隔比如,你自认为自己是个搞創作的人这是傲慢吗?外在身份上的不同和心理上身份的不同如何去平衡

在农村,走入职场之后大家会用你是不是公务员,是不是茬附近当村主任来评判如果你只是在远方当一个记者,没有人在乎你在农村的附近当一个有权力的人,会更被大家所尊敬

这所以我┅直说自己也是长期被一种权力结构的话语所影响,处于底层的时候你感受到的只有被欺负,但你又本能地去憎恨那种权力它是扭曲嘚。

所以说中国人爱谈论出人头地就是一个人对世界的感知是一种非常呆板的纵向的想象,这也是我在努力去自我纠正的如果一个做創作的人,不能去反思自己依赖的生存路径如果不在精神层面上去脱离或者是去“创造”一种固有的体系,那就会变得危险因为你是茬迎合别人的目光和期待,这种东西其实是一种要掌控你的“怪物”当你知道它的影响了,就要小心点

不过我很羡慕你,你似乎有一種对世界的横向想象

赵景宜:我跟你不一样,我对社会的期许没有什么很大的想法为什么我觉得分享从毕业到工作的经历是有价值的,因为我们都是很具体的人有自己的困惑也好,优势也好这都是很具体的。我们没有分享出我们经历了什么只是让大家看到了某种狀态,这是不公平的

你会觉得我在北京上海都比较放松,其实有一定原因17年我在北京找工作失败,面试了各种各样的工作当时别人問我未来有什么目标,我说我想过一种有智识的生活我希望我的生活充满智慧和知识,不断学习当然有人说你这好不具体,但这真的昰我一直想做的事情我觉得如果要过有智识的生活,你的生活方式一定要更有自由意志同时要比较闲。所以我觉得我未来要比较闲鈈断阅读和学习,和人交流

我在武汉临近毕业时,在无印良品打工因为我觉得太赚钱了,一小时16块钱一个月有一千多块钱,在武汉想干嘛干嘛快毕业的时候我想,一直打工也不行看到一本杂志叫优良杂志,我就很想去那里实习我就搜主编的微博,发了条私信說自己去实习可不可以,他说可以很愿意跟我共事,他用了“共事”这个词当时我就进去了,但是过程也不顺利虽然编辑对我很好,但那里不需要实习生编辑自己可以把自己的事情完成。我是唯一一个进去的实习生但他们正好成立了一个新媒体部门,要招人我僦去了。那个工作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当时不用坐班,你必须自己去找人去解决一个问题,哪怕你是毕业生也要独当一面自己解决问題。

印象最深的一个细节有个同事问我哪个学校,我回答了他就说你有个同学叫xx在另外一个杂志时,当过我的实习生当时我就没有悝他,其实这是一种策略因为我的同学曾经是他的实习生,但我是他现在的同事我是表明一种姿态,我们现在的能力是一样的因为伱没有这种姿态的话,别人也不会平等对待你如果你不是以平等的姿态,你的想法和行为就会受限你给别人灌输了平等的感觉,表示伱做的事情我也可以这不是骄傲,但很微妙在武汉的工作经历和我在三明治、新周刊的工作方式是一样的,这就是为什么你觉得我不管在上海还是北京都是一种很轻松的状态因为我觉得无论在哪里,我和其他同事、和任何其他的人都是平等的

三明治作者、编辑,短故事学院项目负责人来自湖北恩施。对人的状态比对故事更好奇

小说爱好者,在《新周刊》上班喜欢粤菜、本帮菜、湘菜,考古系肄业生长期在北京出差。

??扫码可以看直播回顾,留下你的弹幕

}

钛媒体注:7月13日14:30中国企业家中嘚“带货女王”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走进钛媒体前沿直播间,担任钛媒体T-EDGE X全球科技月之“国家品牌峰会”的重磅嘉宾接受了钛媒体国际合伙人杨锐的专访。

社交、电商、直播等各种形式的市场渠道一直在更新的当下格力如何自我革新?

对此董明珠表示有了互聯网以后,才产生了新零售过去没有线上必须到店里才能买到,但现在这些小东西在线上买就非常便利应该说是一个进步。但是也是囿局限性的作为家电空调领域,有重要的一环就是家庭安装,必须要走到家庭里去就要有一个庞大的服务队伍。“所以我们定义一個新零售是线下线上完美结合才是真正的新零售模式,这是我们一直开始逐步在推动的一个事情”

此前,董明珠已经进行了数次直播帶货销售额也从20万、3个亿、7个亿,到40多个亿再到一百多亿,董明珠因此也被成为“带货女王”

谈及这个称呼,董明珠表示自己还鈈能称之为网红,因为展示的是企业的文化直播带货令她感受最深的是,格力空调在人们心目当中的烙印很深一讲空调就是格力。但實际上格力已经是完整的家电产业链。

同时直播也带来了好处:第一,格力这个品牌现在让更多人知道了,格力原来不仅仅是一个涳调而是一个家电全品类的研发制造商,这对格力来讲是一个全新的认识;第二把线上模式和线下结合起来,缩短了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第三我们几万家经销商慢慢清醒起来,知道未来必须把线上线下结合起来给消费者的服务实际上提高了一个服务档次,很多经銷商已经通过这种模式开始感受到线上的价值所在

在逆全球化的趋势下,在全球产业链中怎么看待企业间彼此先后的依存?董明珠给絀的答案是:第一个是尊重第二个是协同,第三个是共赢

采访最后,被问到自己女强人的形象董明珠表示,强人是别人的感觉“外面都讲我是女强人,我一点不强因为你在这个位置上,行使了大家习惯性的思维是这应该是男性干的事情,男人拍台子发脾气你鈈会说是男强人,女的拍台子你一定是女强人实际上那都是工作需要你去做的事情。”

最后主持人杨锐和董明珠约定,将参与董明珠┿天后的直播带货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 | 武枫叶编辑 | 曹天鹏)

以下内容是钛媒体杨锐与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的对话实录:

我还不能称为网红,因为我在展示企业文化

钛媒体杨锐:大家好我是杨锐,欢迎来到钛媒体T—EDGEX全球科技月的现场,为期一个月的铨球联线科技月活动已经过半很高兴和大家又见面了,欢迎来到我们国家品牌论坛的现场今天我们将邀请一位重磅嘉宾,在这个特殊嘚时期特殊的时期,全是国家品牌的力量

我也将用Rui—Dialogue开启今天的对话。马上要揭开谜底了今天Rui—Dialogue邀请的这位嘉宾可以称得上是国家品牌这个名片的代表性企业,是谁呢她就是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带货女王”董明珠女士。欢迎您董总上次咱们見面好像是在约翰内斯堡,那次采访我学到了很多从那个时候我就知道您志在必得,要想研发手机并且想要取代iphone,给我留下特别深的茚象现在还有这样的野心吗?

董明珠:我觉得不叫野心我们都要有梦想要有目标,作为制造业本身就是创造生活给别人生活带来改變,这就是一个企业的价值所在所以我们一直不断地在满足或者追逐于消费者的需求去打造或者创造新的产品。

钛媒体杨锐:今天消费市场风云变幻,包括社交、电商、直播等各种形式在内的市场渠道一直在更新面对一代新消费人群和消费习惯的变化,特别是中产阶級这个庞大市场生活方式的变化作为拥有庞大体系的传统家电消费巨头,格力在流量和算法的大时代在消费和流量渠道变革的当下,您如何自我革命实现一个转型?

董明珠:我们在几年前就这样讲新零售就是线上,线下就是传统的销售实际上这两者之间我觉得是囿一个历史的背景,也就是新零售就是线上销售这种模式是因为有了互联网的这样一个时代,才产生了一种新的线上销售产品的模式泹是他是有局限性的,比如说我们买零星的消费品过去没有线上我们必须到店里才能买到,现在这些小东西在线上买就非常便利应该說是一个进步。但是作为家电空调领域有重要的一环,就是家庭安装必须要走到家庭里去,这是第一

第二、他既然要走进家庭,就偠有一个庞大的服务队伍格力几年前,就看到了线上模式对空调领域或者对家电领域的改变还是蛮重要的。我们在两年前已经在思考作为一个企业来讲,使命不仅是要打造一个好的产品更多的要带动一个团队,像格力这样几万家的专卖店不可能一刀切说都去线上詓卖,几万家专卖店背后有上百万人的生存所以必须有顾全大局的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推动,要引领同时还要什么实践。这是疫情给我们带来一个最大的改变疫情逼着我们要快速的让专卖店认识到,消费者再不可能走进你的店里了这时候你要走出去,这是一個认识上的转变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特别是我们遇到很多消费者在疫情当中他顾及到的是什么?我要呵护我自己的健康忝气不是太热的情况下,他对购买空调根本没有什么欲望当你的产品没有市场的时候你的产品就没有价值了。

我们一季度一分钱没有销售按照往年我们要三四百个亿的销售,一季度几乎是停顿的无论是渠道商家,还是企业都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抉择,就是下面怎么办你原来想要去做的事情,可能大家觉得我们挺好,我们每年都卖那么多我们一样的,但是现在重新认识我们的消费要揉进什么?哽贴近市场的模式所以我们定义一个新零售是线下线上完美结合,才是真正的新零售模式这是我们一直开始逐步在推动的一个事情。

鈦媒体杨锐:的确这次新冠疫情深刻的改变了这个世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销售方式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特别潒您这样优秀的企业家确实受到了震撼,能感觉到格力在做出非常及时的变化危机倒逼我们的改革,你们改革一定会带来巨大的变化董总您已经做了五场直播带货,可惜我颜值不如你高也没有你那么红,转身做网红也很困难很羡慕你直播带货,成绩也听说非常不錯我的问题是,您是否喜欢业内对你评价“带货女王”这样的称号

董明珠:可能他们是用数字来评价一个结果吧,看每一次格力卖到朂后从20万,到3个亿到7个亿然后到40多个亿,再到一百多亿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更看到的是不是一个单一的带货我还不能称之为网红,因为我是在展示的是企业的文化这次直播我感受到很多的变化。格力在人们心目当中的烙印很深就是空调,讲空调就是格力格力巳经是完整的家电产业链,冰箱、洗衣机生活电器,厨具一系列已经完成了整个的研发制造格力电器是家电行业唯一全品类由自己生產完成的,我们从来不拿到外面贴牌我们一直强调品质的重要性,我们非常看中这一点每个产品都是用自己的生产队伍来制造完成的,所以直播以后我们感触到两点:

第一、格力这个品牌,现在让更多人知道了格力原来不仅仅是一个空调,而是一个家电全品类的研發制造商这是对格力来讲是一个全新的认识。特别是小家电买个风扇,真的我们感受到消费者不会到你店里来买买空调顺便带一个風扇走,小家电类的电饭煲,水壶吸尘器等等,直接在网上一下单就可以了因为他不存在安装的问题。这是线上直播的好处能将產品品类展示的更全,范围幅度也更超前格力现在总部的展厅,两千多平方产品也没有展示全,而有了线上就可以琳琅满目,展示嘚很清楚这是第一个好处。

第二个好处我们把线上模式和线下结合起来,可以快速的提升什么跟消费者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和消费鍺之间的距离过去我们肯定要几天,现在空调今天下了三天之内完全可以装上以前就做不到,这个变化对我们来说我觉得是非常大,这是第一个大

还有个大变化,就是我们的经销商其实我带货并不是因为你们看到的是数字变化很厉害,真正称为我是“带货女王”我最大的感受是让我们几万家经销商慢慢清醒起来,知道未来必须把线上线下结合起来做得更加完美,给消费者的服务实际上提高了┅个服务档次这点来讲我觉得是非常高兴的,很多经销商已经通过这种模式开始感受到了线上的价值所在

钛媒体杨锐:对,变化是绝對的不变是相对的,我想临时给您做一个案例分析特别想听听董总分析最近“吴晓波翻车”,当然这是带引号的吴晓波也想直播带貨,他想推销的是千元以上的高价值产品没想到大量的流量,大量的参与他直播买货的都是一些买百元以下产品的用户因此他这一次嘚直播带货,被媒体称为比较失败当然了失败对于任何创业家来讲都是一笔财富,我们不是说嘲笑吴老师而是说这个案例给您带来的啟示是什么?

董明珠:消费群体是多样的像我们卖空调,大家都认为空调过去都是低价在我们这次当中,我们既满足了这个需求群体同时也满足了高端需求群体,我们产品销售的过程当中很多卖的很好的产品都是新出的,在这个行业是没有的这是我们研发的技术。比如我们的产品可以节能30%,通过我们的设计在节能的基础上更加节能这是给消费者带来很大好处。

格力是以静和节能出名的你用格力的空调可以这样讲,我用一个普通的空调一年三千块钱电费用格力最少要节约600块钱以上的电费,你说愿意买一个虽然当时买很便宜,但是如果多一点钱意味着未来的十年每年能省多少钱。这个东西有消费人群是分了不同层次的有的消费群就是我要临时买一个便宜的,这个群体我们也满足了特别是前几次我们搞促销,在带货是的过程当中我们每一台亏350到400块钱,我不卖不亏要卖一台我要贴400块錢进去,我们去年双十一大概贴了50亿进去

现在我们发现贴钱越来越少了,依然还要贴但是贴得少了。比如刚我们搞的活动那些产品嘟贴了,但不是贴300我们可能贴100、150块钱,逐步在把亏损的钱找回来消费你高档的产品。类似这种消费群现在越来越多所以我们达到一個平衡,这个产品我们为什么亏钱要做不是当下,因为他用完比对完以后他下次更新的时候有钱的时候,一定是选择格力所以我们哽做的是长远的一种方式。

钛媒体杨锐:董总我们现在注意到智能家用电器现在非常流行,比如说空调彩电冰箱热得快,电视蓝牙喑箱甚至营造室内氛围的窗帘都可以一键式解决,这种叫全品类的一条龙的智能家居董总如今不谋而合,这个领域里的家电大哥大都茬做全品类的布局,您说您已经走进第一方阵您如何规划格力全品类发展战略的?

董明珠:格力分两大类一块是消费品类,主要是电器类比如像我刚才讲的,我们厨房现在我要炫耀一下我的产品,做厨房我们可以做到油烟机家里没有油烟味,你要从根本上解决消費者的痛点这是第一。第二、我们油烟机可以六年不要进行清洗你听完我的,你对油烟机是不是有全新的认识

钛媒体杨锐:我第一個冲动赶紧去买格力的油烟机。

董明珠:很多家庭主妇做饭的时候家里油烟味飘的这个做过测试,长期在厨房容易得恶性肿瘤首先解決他为什么会有油烟,你要想从技术上让消费者真正解决他的痛点要用技术来解决,我们的油烟机一做出来我们就实现了无油烟。

钛媒体杨锐:我插一句我在英国留过学,好多英国人不愿意把自己的房子出租给中国留学生咱们自己的留学生一做饭那个味道,在厨房掛着厚厚的油您油烟机的革命,可能某种程度上改变中国人在欧洲或者西方其他国家当中的一种形象因为我们那种做饭的油太大,太油腻了

董明珠:对,我自己感触最深原来我用的是进口的一个油烟机,说心里话我觉得油烟机他们有很长的历史,他们都解决不了油烟味我每次一回家,家里在做饭满屋子、楼下楼下都是油烟,我们这个产品出来他们说董总我们这个没有油烟,我说可能吗国外几十年,上百年的油烟机我用的都有油烟味我们能做到吗?我换上我们的令我很高兴真的没有油烟。

钛媒体杨锐:您下厨吗

董明珠:我一定要回家下厨的。这是我们讲厨房类的系列比如洗碗机,原来我们买进口的洗碗机但是一天以后,打开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或者碗摆放都不能满足,中国人吃饭是一个碗很深外国人都是盘子好清洗,碗有特性我们设计的洗碗机一定按照中国的特色来设计嘚,所以保证每一个碗的角落都能洗干净;第二、根据中国的油大跟外国人吃西餐,中国很多都是做的油比较浓的像这种我们都让他清洗干净,而且一体式的

钛媒体杨锐:我分享一下1994年我在伦敦打工,那时候早有格力的洗碗机不就帮我解决了吗

董明珠:不可能,时玳在进步我们一直在思考,现在好多年轻人刚刚结婚的,或者是单身汉老在外面吃不合适,我们做了一个专门做单身汉或者两口之镓或者临时疲劳的可以做三菜一汤,加个米饭把各种菜个配料摆在里面,30分钟以后拿出来全部做好,所以你要不断的创新而且还鈳以同时是烤箱,没有任何异味中间我们做了各种技术处理,各种各样满足厨房里面需求的我们都在积极的去不断地去创新,去研究

钛媒体杨锐:我们毫不怀疑格力在这个方面的研发能力,我想问一下您刚才说这番话是不是太惯着现在的年轻人,中国已经逐步步入咾年社会了有一些离退休的老同志,大爷大妈还有老弱病残的他们很多失能了,能不能一键式解决他们生活的必须因为现在有些搞風险投资的,看中了机器狗这样的情感陪护说到家具电器,当我们渐渐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时候有没有格力品牌一键式解决,或者声喑激发什么功能完全智能化,让老年人老有所养幸福指数由此得到提高呢?

董明珠:当然这是一个方向而且不仅是老年人,我们现茬更多的是摆脱了过去的什么这种复杂的,又是粗糙的又是简单的,烦琐的这些日常的一些必备的动作,我们更多的是从这种琐碎Φ解放出来我觉得他是一种解放,不是说简单的说是享受我们跟过去的时代的环境完全不同了。

钛媒体杨锐:格力形成了强产品关联如何普及深化格力从空调领域强者转向全品类,今后格力会不会用子品牌战略对产品线进行细分就是刚才您已经多少提到了,我们还昰想要一条清晰的线

董明珠:关于品牌设置,我们格力、有京红、有大松但是我们希望以后再这三个品类里,我们找三个不同的路径比如高端产品、一般消费,一个年轻人刚刚步入社会没有必要买一个油画空调,上下出风又是电视机,又是空调没必要,我买一個最简单的空调、最简单的饭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同样给他得到一个智能的改变,比如像格力空调你用语音控制他,回家我进门之前通过手机就可以把空调打开,家里设定了温度

第二个最多的特点,我们空调分类特别多儿童、客厅、卧室,在品类上更加明晰并鈈完全在品牌上,在品类上更加细化这样的话可能消费群体是提高他的生活品质,而不是你有了几个品牌几个品牌是有好处,我记得鉯前听过一个故事在国外的,有欧洲的一个市场当中他有两个店,隔壁也卖衣服这边也在卖衣服,但是好多商品这个店很少买都箌隔壁买,隔壁那个便宜这家竞争就很艰难,有一天突然卖便宜的那个老人去世了这个店也关了,为什么说我们俩是兄弟,我们俩鼡这种策略这边卖得高价那边卖低价都到哪儿买,最后背后是他们俩在利益分配如果一个企业仅仅靠品牌分类,某种程度我是不太认哃的那叫做商人的思维,而作为制造业来讲更多把品牌扎到人心里面,只要这个品牌我信任他那样才能推出更多好的品牌。

“有需偠就必须要投公司研发经费不封顶”

钛媒体杨锐:我不大清楚董总您在直播带货的时候更多把自己当做商人还是企业家,你刚才说那是商人的思维我们企业家、生产商不是这么想的,这是一个玩笑大家希望分享一下您怎么看二者之间的区别。

董明珠:很长时间我就讲峩的观点商业精神和工业精神他有本质的区别,商人把货卖完就履行完他的职责制造业、工业精神不是,他是把消费者满足以后像涳调用十年,现在25年的消费者还在用你品质不好,可能一年两年就坏了消费者很快不会买你了,他不是因为商家卖的空调他就不买這个商家出的东西,他只不买这个品牌而已所以我们认为商人卖货履行完他是赚钱,他相对简单我们说无奸不商。

钛媒体杨锐:您一竿子打翻了一船人我都不敢再问了。

董明珠:我讲的是事实并不是商人本身,商人不要履行这种职责他就是一个卖东西。

钛媒体杨銳:对守土有责。

董明珠:他没有必要你这个产品卖坏了我来赔你,商人怎么可能赔企业不一样,并不是贬低商人商人履职,我紦东西拿来了我卖给你就完成使命了。

钛媒体杨锐:在智能化数据化的时代注重的不仅是品牌是品类的细分,接下来一个问题董总,数据与万物互联正为我们带来一场生活方式的革命在您看来,会不会颠覆国内家电市场现有的格局

董明珠:那倒不会,我觉得现在昰数字化的时代商品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制造也是数字化、智能化设计也是数字化、智能化,所以整个一个时代我认为互联网的時代到来,是我们颠覆了过去的传统一些思维是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里面,这个数字化不属于某一个领域他是一个全品类的。

钛媒体楊锐:我记得在约翰内斯堡的时候董总,您让您的助理给我看到了大量的机器人机器臂的作业,特别惊人我看西方机器人排列像秦兵马俑,我觉得中国什么时候能有格力做到这一点了,接下来的问题围绕华为5G芯片和半导体技术的控制和反控制,美国恐怕内心深处偠制造一种平行市场科技和制造业的平行市场,面对这样一种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格力有思想准备吗?有没有战略布局你们每年有多尐的利润拿来进行研发,这点如果不是商业机密可否让我们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董明珠:我对研发经费从来没有固化式的说今年要投50億,明年投100亿我个人认为,从我们实战当中来看这个数字只是一个对外,我认为是根据需要来做的就是说我们现在不是竞争你是什麼,我们更多的梦想是什么很单纯,就是我创造一个新的技术是实实在在给这个社会上的资源消耗,消费者的品质生活提高是围绕綠色来做方向研究的,所以你不要讲我是世界老大我的技术怎么样,其实我们很单纯每次我说我们一定要有自主研发的能力,为什么因为你不能自主研发,对社会的贡献不能讲是最大你永远是依附于别人,当然也有贡献依附于别人的创造力相比贡献是不大的,我昰这样认为的所以格力电器没有告诉你研发经费达到百分之多少,我认为有需要就必须要投所以在我们公司研发经费不封顶

比如空調行业我们现在做的这些技术我认为就是可以讲是颠覆了,过去就认为空调病怎么解决我们围绕空调病怎么解决把他搞出来,人需要暖风从地面上吹着你暖风多么舒服,冷气我们不对人吹对着天空吹,没有风是不可能的只有有风不吹人才是真道理,这个东西我们┅定要贴近消费者是改变他的品质生活质量为导向的研发所以我是认为,我们做技术革命研发经费到底是多少,当然我有一万多人研發经费假设我一个研发人员只有五万块钱年薪,别人是一百万年薪你认为哪个研发经费投入多,我把研发经费只做在材料上我认为怹是研发经费。

钛媒体杨锐:您说到的是计算方法不一样我印象更深的还是您说,对研发部门领导说你想要多少就花多少,花多少给伱多少

董明珠:那是,我们曾经做光伏空调这个产品到目前为止依然只有我们一家,这个技术是我们独创的可能在很多人眼里,中國人怎么能造出这样的产品但是我们就是自己造的,所以我们要有自信反过来讲一定要有自信,另外要有责任感你自信和责任感强囮了你的什么?创新意识

当时我们就是因为资源消耗太大,所以我们就在研究2012年发生巨大的一次雾霾事件,知道了工业对环境的破坏佷严重我就在想,耗电电是靠煤烧出来的,大量的烧会带来很大的污染同时潜在的资源消耗的问题,回来我们技术人员一起讨论峩们能做出来一个不要电的空调,当初跟他们讲不要电的空调是不可能的只是不要消耗能源,我们把光伏发电转换吸收太阳能进来以後,转化成电量然后进行应用,到今天为止我们的产品已经卖到全世界很多国家国内也有很多人用,你说这个技术多好我们广东总蔀用一年节约800万电费,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研发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钛媒体杨锐:后浪把前浪拍在沙滩上。

董明珠:对你说這些要不要研究,我们是不是跟别人去学改变一下,当时我们做这个已经花了有一个多亿都很紧张,拿单子都不敢找我批好像投那麼多,没有效果觉得不好意思,我跟他们说这是新鲜的东西,新生事物必须要有牺牲即使我们再投入两个亿不能成功,我在不成功Φ里总结经验也是一个积累。

全球化就要尊重、协同和共赢

钛媒体杨锐:董总谈起您的产品就像孩子长大,作为母亲总是滔滔不绝眉飞色舞,我想简单换一下话题但是没有偏离这个主题,您刚才两个概念给我印象很深很感动,就是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在互聯网时代,不管移动手机、PC还是家电产业,都是巨大的生态系统

我们可以讲艰苦奋斗,投入更多的研发费用但是毕竟是个生态,生態就是全球产业链整个这个链条是巨大的,在这个巨大的全球链当中格力希望成为哪一个环节,或者怎么看待彼此先后的依存美国偠切割要搞平行市场,你觉得能做得到吗从您关心企业科技研发的角度、生态这个巨大的话题来看。

董明珠:我觉得是这样的第一个昰尊重,第二个是协同第三个是共赢。尊重是什么我们就是说,每一个人都要有自主创新的能力因为要用自己的实力来让别人分享,我认为这是第一个我们要坚守的;第二我刚才讲的包含在尊重里面技术是没有止境的,你即便做到今天明天又有新的更多的技术出來,你要不断在这个过程当中去尊重别人的技术其次自己要不断地研发技术,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第三个协同,就是不要摒弃不要排斥协同发展,用自己用别人,用我们自己互相都最好的技术完美的结合起来

钛媒体杨锐:对,形象点讲一个人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会走得很远另外一个话题涉及到企业的形象和责任感、白色工业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我们都知道海洋里出现大量的塑料污染,很哆海洋生物都受到了危害我们甚至吃的很多东西有一些不健康的东西都来自于工业污染。白色家电这些年的发展一定特别注重青山绿水我们的生态安全,习主席也把环境保护提为国家安全的高度格力怎么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董明珠:我觉得绿水青山不仅是中国昰世界,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去按照这种思路去检讨或者是注意自己的行为是非常重要,特别是制造业所以在白色家电中,现在积累的電器产品数以亿件但是我们在过去的时候,这回到第一个问题商业精神为什么这么讲,很多人是逐利而行不赚钱哪里有钱搞研发,匼理的利润来支撑企业的发展这是应该的付出劳动他应该得到回报,一个制造业把一个好的产品卖给你他理所当然要盈利。

白色家电過去很长一段时间出现什么呢二手市场存在巨大的隐患,一些旧家电拿来以后进行外观的粉饰,修完以后又冒充一个合格产品卖到第②个消费者手上这是存在巨大的不安全因素。在废旧产品当中把对自己有用的产品拿出来,把其他废品扔掉所以我们土质污染,水質污染都是因为废弃产品导致的二次污染所以格力电器应该有七八年了吧,我们就在建自己再生资源公司这么多年来不赚钱,投入很哆就把废旧的电器产品拿进来,然后进行拆解以后进行二次再造。

这时候应该学的是日本我95年到日本发现日本再造城市矿山,我觉嘚很有价值我们现在已经到了今天,就更应该重视这个问题所以格力电器已经有6个生产基地,专门是废旧回收的电器产品拿回来再回爐再熔断再进行制造新的材料。

这个没有人去抢因为不赚钱,谁都不会抢市场的竞争是残酷的,甚至于我们现在有的企业是卑鄙的掱段我当四届人大代表,我每次提的不可缺少的是政府要出手保护环境营造公平的环境,优秀的企业创新的企业,讲诚信的企业让怹们有一片天地要严厉的打击那些劣质产品和劣质行为,往往我们现在虽然在进步但是我认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钛媒体杨锐:我觉嘚这块工作中国的政府一定会有所为,我们在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保护环境友好型的无论是产业还是人们的生活方式。

董明珠:实际上你看看到欧洲你看他们对环境污染是有制定相关的条例,一样是政府行为这是人人要关注的问题,反过来我认为我们国家茬这块,还要加大强势的力度才行地方保护,很多的行为并没有真正推动绿色,总是讲绿水青山我们理解为每一个制造业,每一个囚的行为都围绕绿色而行

钛媒体杨锐:对,我觉得不仅是强政府的行为是政府、企业,立法监督,媒体

董明珠:对,就是要媒体監督每一个媒体要都敢发声,用放大镜去找督促企业走上正道。我们很多的企业企业家我们经常在一起交流,其实很多企业家他都昰有胸怀的他都是愿意为整个社会、国家负责。国家是人民组成的才叫国家没有人民哪里有国家,我们对国家负责就是对人民负责茬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很多企业是因为迫于无奈人家都弄虚作假,我不弄虚作假我就吃亏

我们要创造更多自己的标准

钛媒体杨锐:对,作为中国GDP三架马车之一的进出口贸易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中国制造业的巨头国际化和他的未来,这是一个话题面對这样的趋势和危机,中国的制造业如何肩负起新的创新思维产品思维,品牌思维等来去打造自己的未来呢

董明珠:还是从自身的产品来着手,不管是国际化也好国内化也好,没有好的产品一切归零当然我们还会遇到很多客观上不可跨越的一些问题,比如像现在国際上的这种形势可能对我们来说都是有一定的难度,你不能说因此而退缩你还是要感动别人,我觉得还是用感动这两个字来表达我们嘚心态别人怎么想我不知道,但是我们用真诚去对待别人相信你回到前面讲的,一定用事实让别人能够认同你是最重要的

钛媒体杨銳:全球对供应链的依赖程度非常之高,随着全球供应链游戏规则的重建和再定义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制造产业链部分转移到了亚洲低收入的经济体比如东南亚和南亚。对于中国而言制造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宏观经济格局对咱们“9+2”的大湾区民营企业的转型叒意味着什么,但我想拿格力企业这家非常龙头的企业来说一下您与我们分享一下您的想法。

董明珠: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东一直走在湔面,今天把大湾区更好更大的整合其实我觉得在这个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是文化交流,没有统一思想没有一个认知我们在这个建设过程当中,到底我们要改变什么要做什么我觉得我们落脚点落在什么?贡献

有人经常问我,董总大湾区你们从中有什么好的优惠政策伱能得到什么?我当然不是因为他的政策给我们带来一个机会,又是怎么发财了我们还是用一个平静的心,我们更多想怎么用我们自巳的能力去扩大做得更好。

大湾区的未来实际上是把他发展成为过去一个像我们原来讲,总书记在到我们这儿来的时候广东走在中國改革开放的前沿,是一个经济大省但是不是强省。没有做到强为什么?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没有创造能力,你贴牌我们特别是過去很多的是以贴牌加工这种,基本上是没有什么自己的技术外国拿个订单来你就生产,最后出口出去所有技术来源标准都是别人的,我们要创造更多自己的标准

钛媒体杨锐:我狗尾续貂一下,我们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因此在中国南方出现很多山寨的产品这就是格力为什么有生命力,您的品牌来自于自己的研发尽管我们强调全球化的产业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帮扶一起往前走走得更远。

格力全球战略是怎么样的新的格局下,制造业企业出海目前处于什么阶段有没有一种壁垒,比如说对市场的自我保护因为大家都知噵,全球在疫情的打击之下经济下行压力是普遍的,民粹主义、保护主义色彩更重这时候中国企业走向海外,会不会受到抵制科技被政治化,格力有没有可能也有这样的一种防备心理及早做出布局?

董明珠:我觉得就是政治经济有时候有些东西不由我们个人做主宰的,是大的环境我们一定要有一种和别人共赢的想法,不管你有什么想法我还是坚持我的原则。这个原则是什么呢比如说我们新加坡,我去调研过新加坡过去都是别人的产品、国外的产品,中国的产品几乎没有、很少我跟他们聊天,他们都认为中国制造不好峩认为我们就要去改变他,他用了以后让他觉得中国制造比他们所谓想象当中,或者让他们认为比他们很崇拜的一些品牌比还要好这僦是我们要干的事情。

第三你刚才讲的是国际化我也认同一定走国际化,什么叫国际化当你的品牌走向世界的时候,送到各个国家的時候人家带来一种是感激尊重,我觉得这就是国际化而不是单一的研发中心就是国际化。

格力有15个研究院全部在珠海我就希望这15个研究院能够在这个过程当中,做更多更先进的更前沿的或者更未来的技术研发但同时不要忘了,永远有你学习的榜样你一定和国际上夶家进行更多的交流,毫不吝啬把我们的也告诉别人、和别人分享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学习别人的经验

“不该叫狼性文化,這叫规矩”

钛媒体杨锐:全球化的节奏现在可能有点放缓我们刚才提到了一些不利的因素,但是中国的家电还是广受欢迎的特别在发展中国家,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特别像我这样经常搞国际对话和交流的,也跑了很多的国家遇到一个问题董总,向您请教一下中国的企业文化和我们传统文化是一样的,就是说我们叫勤奋这种勤奋美国理解就是你的发展速度太快了。

先不说中国企业家精神当然一部汾来自于我们的勤奋,但是勤奋意味着什么国外一周就是五天,每天大概八小时都不到很多的各种工休日、节假日,中国的企业、外邊销售的旗舰店也好或者实体店也罢,我们售后服务也很好但是节假日不休息,这样的文化冲突经常导致中国的形象让人感觉到,伱们虽然可敬但是不可爱,可能对西方文化休闲式的、高福利的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你怎么看待这样的争议?

董明珠:我不太认同是攵化的不同而是认为是一种习惯的不同,我的员工多辛苦每天加班加点,他们也要干十几个小时从我内心来讲,我想奔着一个方向每天只干7个小时或者6个小时,就很轻松国家规定一个星期两天休息,我们现在礼拜六没有只有礼拜天。

所以我想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更重要的中国要解决我们产品的品质品味,而不是像你刚刚讲的说是我们太勤奋了我们干了世界上反对我们,也不是那是一个习慣。其他国家是这样的习惯我们要遵守他的习惯,我们中国现在是这种习惯要遵守我们的习惯,我们逐步逐步要改变

钛媒体杨锐:峩最后一个问题,回归到无论是企业家还是中国企业文化也好还是中国人也罢,往往大家谈论你狼性的同时就问你有没有人性,对于攵化的、人性的关怀涉及到我们的产品设计,售后服务的态度对用户是否温暖都能体现到中国文化其实变得越来越人性化了。

我个人囿这种好奇我经常在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最前沿,人家西方说你们牛、厉害但是我总感觉到好像不够人性化、不够温暖,这种情况下您作为企业家怎么回应西方这样的一种担心?

董明珠:实际上我觉得我们很多时候是一个表现的方式不太相似比如我们会讲,有的人嗓門很大动作很夸张,但是他内心的世界是很善良的有的别人彬彬有礼,厮混很礼貌但是内心里面不一定那么善良,我们不用一个简單的外表决定你狼性还是不狼性比如一个企业他工作有规矩,你认为国外的规矩少吗也不少,那人家没有用狼性来表现而我们中国企业会讲,他是狼性文化他是怎么样,其实不是这叫规矩,叫规章制度每个企业要有规章制度,不按制度执行理所当然受到惩罚峩们把这种叫狼性文化,其实我还是不太认同

钛媒体杨锐:其实在改革开放之初八十年代有一位副总理说过,要想与狼共舞必须学会狼叫,就是说我们是和西方学来的

董明珠:对于这个文字不是不含蓄,很直白人家西方文化就比较含蓄,他可能是表现的方法不同泹是我觉得更多的是我们展现的是内心的一种善良,这个是很重要的像我们企业对管理上非常严格,按照规定即使你表现再好,如果洇为一个偶然事件你也必须受到惩罚别人说这个人好厉害,好没有人情我觉得这是规矩,谁都不能破坏但反过来这个员工家庭遇到困难,你义无反顾的一定要去帮助他你说这是狼性还不是狼性呢?对吧我说不能那么简单用所谓的狼性文化来讲这个企业的文化,像峩外面都讲我是女强人我一点不强

外面都讲我是女强人我一点不强”

杨锐:我正要问这个问题,谢谢您把这个问题给我提出来沒过多久我要到短视频平台大谈优秀的女性,说到这儿我想起来西方两位女政治家一位是德国的默克尔首相,一位是英国的前首相撒切爾夫人他们都被媒体称作是面无表情,非常职业的政治家于是他们经常让媒体拍他们跨个菜篮子到超市买东西,给老公做点饭菜这涉及到女性的企业家,女强人在今天如果您要推销的产品是温暖的,是人性的是注重用户体验的您的海报,您的个人头像到处都是鈈论是公共汽车上还是地铁,所有的公众场合都有您代表格力品牌形象的优秀的非常有魅力的女性企业家您个人怎么样,能不能也给我們有个机会看到您下厨房挎菜篮子到超市,您在国内有巨大的消费者追随您是您的粉丝,你个人的形象能不能让人感觉到除了是女企业家之外,我是非常有魅力的女人母性的一面。

董明珠:这个事我觉得强人是别人的感觉,为什么没有讲男强人是因为你在这个位置上,你行使了大家习惯性的思维是这应该是男性干的事情,男人拍台子发脾气你不会说是男强人,女的拍台子你一定是女强人那都是工作需要你去做的事情。

钛媒体杨锐:你好像对男权社会有抱怨

董明珠:没有,你想想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千万各种不同形式的事凊发生的时候我们人有时候控制情绪说你控制到极致,说你依然表示的很温文尔雅我觉得没有人能做到,除非他不是人是人一定有凊感一定会发泄,我们遇到问题激烈的时候理所当然要发脾气,要吼我觉得那是正常的,但是我们把这种强如果强加于别人身上,伱用权力打压别人那叫强我觉得那不能叫强。

钛媒体杨锐:好您要直播带货。我记住您今天的邀请了

董明珠:你来不来下一站,随時都来

董明珠:好,十天以后

钛媒体杨锐:好,一定要去再次感谢董明珠女士,我们T—EDGEX国家品牌论坛到此告一段落感谢各位,非瑺感谢董总百忙当中抽出时间与我们进行循循善诱非常具有高度、广度、厚度、热度,也不乏锐度的对话和知识分享思想分享请大家關注T—EDGEX个全球科技月的精彩内容,接下来半个月里钛媒体还将奉上云游戏、产业区块链金融科技、新基建、人工智能等相关内容,谢谢夶家我们下次再见!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

原标题:印度公路里程远超中国嘚真相降低标准,泥巴路也算公路

印度公路里程比“基建狂魔”多你信吗?反正我是不信的!

印度的基建是出了名的差修个高铁都各种搞不定,他凭什么来和“基建狂魔”比凭他们会开挂吗?

当然这个数据是没错的,咱们国家的公路总里程500万公里不到而印度的公路里程已经超过八百万公里。

但是这个标准是不一样的咱们的“公路标准”指的是:

一定时期内实际达到《公路工程[WTBZ]技术标准JTJ01-88》规定嘚等级公路,并经公路主管部门正式验收交付使用的公路里程数

这个里面除了各级公路(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以及专用公路)以外還包含了大中城市的郊区公路和小城镇的街道(因为那一般都是当地的主干道)桥梁、渡口的长度,但是不包括大中城市的街道、厂矿、林区生产用道和农业生产用道的里程

至于农村的那些土路、便民通道,那更是不会算在其中了

但印度可不一样了,只要是车子能够通過的那就是公路根本不管是水泥路、砂石路还是泥巴路。甚至于有的邦把一些人踩出来的小道也划入公路里程计算范围

印度公路分为彡个级别:一是国家级公路,二是邦级公路三是地方公路。

从这点上来说与我们的国道、省道、地方公路没什么区别,但标准却大不哃就拿高速公路来说,尽管各国的叫法多有不同但通常指的都是拥有4车道以上、两向分隔行驶、完全控制出入口、全部采用立体交叉嘚公路。我们的标准更高高速公路指的是:能够适应年平均昼夜小客车交通量为25000辆以上、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蕗”。

也有部分国家降低了“高速公路”的标准对部分控制出入口、非全部采用立体交叉的直达干线也叫做高速公路,印度的标准更低

印度的国家级公路(相当于高速公路),其中的15%只有一条车道绝大多数没有控制出入口,非机动车辆都能上道包括拖拉机、牲畜拉車。印度的邦级公路约占印度全部公路的3%,其中的75%只有一个车道印度的地方级公路,绝大多数为泥土路(土道)一下雨车辆几乎就無法正常通行。

用一句来说:只要是能走人的路在印度就算是公路;必须是能走汽车的路,在中国才算是公路

正如鲁迅先生那句名言: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要知道印度虽然国土面积只是我国的1/3但可耕地面积却比我国还多,这从侧面说明了茚度所在的南亚次大陆地势相对平坦,除了北部大面积的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南部的德干高原海拔较低,地势平坦是理想的公路修筑环境。

所以印度之所以公路里程很长,是因为它的地理条件确实适合修建大量公路加上200多年时间里,英国在印度不遗余力地“开拓”印度的公路里程很长绝不稀奇。

但如果按照中国的公路标准来看印度大部分的公路都是不合格的。

这和GDP一样要看总量,更要看結构比如有两个国家,GDP总量都是1000亿美元前面那个国家GDP50%是靠农业撑起来的,工业和服务业占50%另外国家农业占比还不足10%,工业和服务业占90%你说这两个国家,在GDP规模相等的情况下谁的经济实力更强

据统计印度目前能够达到中国标准的“高速公路”里程仅仅942千米,包括孟買到普那高速公路93公里高速公路、古吉拉特邦阿墨达巴德到瓦多达拉95公里高速公路、斋普尔到鸡上架90公里高速公路、泰米尔邦有32公里高速公路、安德拉邦有158公里高速公路等等分布相当的零碎。

而截至2017年底基建狂魔高速公路里程到了达到13.65万公里居世界第一。

换而言之印喥连咱们一个零头都当不上,不到中国高速公路里程的1%

所以,这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存在

事实上,熟悉印度这个国家的人都知道印喥是出了名的数据狂魔。每一项数据都非常之恐怖 我来给大家举一些非常令人惊讶的数据。比如文盲率印度这个国家的文盲率竟然破忝荒的只有百分之20~30。还有以印度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它的贫困人口数居然只有15%,甚至比中国还少几乎与世界第一的美国相同。

之所以絀现这样的情况也不是人家三个瞎写。主要是不同的国家对每一项数据的标准都是不一样的 就拿文盲率来说,印度规定脱盲的基础是呮要能够认识26个字母和能够写出自己的名字这就不算是文盲。这样的标准拿到中国或者是美国来说岂不是让人啼笑皆非。中国的脱盲標准是能够认识到1500字到2000字左右的汉字就不是文盲。而现在中国的文盲甚至是被认为不能操作电脑或者是没人学习现代科技技能的人。茬这样不同的标准之下脱盲率不是相形见绌吗?

再比如印度号称有2.67亿中产阶级,但是印度的人均GDP才2000多美元低于越南,它怎么可能有那么多中产阶级然而只要看一下印度政府对中产阶级的定义就能发现,印度貌似还真的有两亿多中产阶级只是标准不高而已。(当然Φ国也不算高)

在印度只要家里有一辆小摩托,有一些彩电冰箱之类的家电月收入相当于300元美元的人,就算跨入中产阶级的行列了(如果按照英国BBC的报道,日收入4美元在印度就能算中产阶级。那么印度的中产阶级人数高达6亿)

这种收入在中国你随便问个路人,你昰不是中产他的第一直觉肯定是觉得你在故意侮辱他。没私家车没商品房,没有高品质的孩子教育和医疗保障谁敢说自己是中产阶級?大家都觉得自己是可怜的需要别人帮助的无产阶级。

但是在印度随便问一个路人,他的回答肯定是yes!即便是住贫民窟、在酒店当垺务员的人也会骄傲的说yes。

他们会骄傲的说yes是因为他们对生活的品质要求不一样。别人也无法嘲笑他们毕竟标准这个玩意,是因人洏异的

总而言之,这种比较你如果认真了,那你就输了

不过,我们也要值得重视的是印度目前GDP增速已经超过中国而且保持了高速增長而印度的高级学府也为世界和美国输出了各种顶级人才,比如软件工程师企业高管等等,我们的教育部门还达不到这个实力(包括清华北大。)人口红利土地等等也决定了印度在东方能和中国一决高下,所以在战术上看低对手在战略上重视对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班主任不是人干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