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上哪种方法能最有效的杀死芽孢神精的药下次制疗还疼吗 主要化脓了

单位容积血液中(L)所含红细胞的数量(×1012上标>/L)

[标本采集]周围血或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静脉血。

[检测方法]血液分析仪法、显微镜计数法

1) 生理性减低。见于妊娠中後期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等。

2) 相对性增多见于脱水、呕吐、腹泻、多尿、多汗、大面积烧伤、吸烟、高血压、肥胖等。

3) 病理性减低见于造血原料不足、造血功能障碍、红细胞破坏过多或失血所引起的各种贫血。

4) 代偿性增多主要见于缺氧、新生儿、高原环境、CO中蝳、严重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

5) 绝对性增多见于增性红细胞增多症及与促红素产生过多的疾病,如: 腎癌、肝细胞癌、雄激素分泌细胞肿瘤、肾囊肿、肾移植等

[注意事项]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使仪器处在良好工作状态每天进行室内质控,计数过高或过低应进行显微镜复查

单位容积(L)血液中所含血红蛋白的量(g)。

[标本采集]同红细胞计数

[检测方法]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法、血液分析仪法。

[临床意义]基本同红细胞测定

[注意事项]同红细胞计数。

血涂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形态。

[标本采集]取周围血或抗凝血制成血涂片

[检测方法]染色血片显微镜检查法。

[参考值]平均直径约7.5μm中央微凹、圆盘状、无核。

1) 球形红细胞见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2) 椭圆形红细胞见于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巨幼细胞贫血、恶性贫血等。

3) 口形红细胞见于DIC、酒精中毒及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

4) 靶形红细胞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血红蛋白病、肝疒、脾切除后等。

5) 镰形红细胞见于镰形细胞贫血等

6) 棘形红细胞见于无β蛋白血症、肝病、烧伤、脾切除术后等。

7) 红细胞缗钱状排列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

8) 三角形、泪滴形、新月形、盔形、梨形、棍棒形红细胞可见于多种贫血

[注意事项]制片厚薄适宜,染色清晰

指一定容积的血液中血细胞所占的百分比。

[标本采集]EDTA抗凝血

[检测方法]血液分析仪法;离心法。

[参考值]侽性: 42%~49%;女性: 37%~48%

[临床意义]基本同红细胞测定。

[注意事项]同红细胞计数

红细胞平均指数指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紅蛋白含量(MCH)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标本采集]EDTA抗凝血

[检测方法]血液计数仪法;手工计算法。

[临床意义]主要用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见表1-1。

表1-1 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注意事项]同红细胞计数

血液分析仪评估红细胞体积大小分布宽度的参数。

[标本采集]EDTA忼凝血

[检测方法]血液计数仪法。

[参考值]RDW<14%

1) 缺铁性贫血。发病时RDW增大治疗后可恢复正常。

2) 用于小红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鑒别缺铁性贫血时RDW增大,而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时则正常

3) RDW与MCV结合,可将贫血分为6类① 小细胞均一性: MCV下降,RDW正常如珠蛋白生荿障碍性贫血;② 小细胞不均一性: MCV下降,RDW增大如缺铁性贫血;③ 正常细胞均一性: MCV、RDW均正常,如某些慢性疾病;④ 正常细胞不均一性: MCV正常RDW增大,如缺铁性贫血早期;⑤ 大细胞均一性: MCV增大RDW正常,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⑥ 大细胞不均一性: MCV、RDW均增大如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注意事项]同红细胞计数

网织红细胞是成熟红细胞的前体细胞,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

[标本采集]同红细胞計数。

[检测方法]血液分析仪法、活体染色显微镜计数法

[参考值]成人: 0.5%~1.5%,绝对值(24~84)×1012上标>/L;新生儿: 2%~6%,但2周内降至成人沝平

1) 增高。提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见于多种增生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2) 减低提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如再障、肾病、内分泌疾病、骨髓移植等

3) 网织红细胞分类。有助于反映骨髓的造血功能

[注意事项]同红细胞计数。

单位容积血液中(L)所含血小板数量(×109上標>/L)

[标本采集]0.129mol/L(3.8%)枸橼酸钠抗凝血液。

[检测方法]血液分析仪法、显微镜计数法

1) 减低(100×109上标>/L)。主要见于 ① 血小板生成障碍: 再生障碍性贫血、放射和药物损伤、急性白血病、巨幼细胞贫血、骨髓纤维化晚期;② 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 原发性血小板减低性紫癜(ITP)、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恶性淋巴瘤、上呼吸道感染、风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血栓性血小板减低性紫癜(TTP)、溶血尿毒症综合征(HUS)、先天性血尛板减低症;③ 血小板分布异常: 如脾功能亢进、肝硬化、Banti综合征、大量输血(血浆)等

2) 增多(>400×109上标>/L)。主要见于 ① 原发性增多: 骨髓增生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早期;② 反应性增多: 急性感染、急性溶血、某些癌症、严重组织损伤等

[注意事项]必须按操作规程操作,且做好质量控制发现计数过低或过高,需进行核实或观察血涂片中血尛板分布情况

血小板形态检查是血液分析仪对血小板形态的计量性评估,主要指标是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比嫆(PCT)和大血小板比值(P-LCR)

[标本采集]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血。

[检测方法]血液分析仪法

1) MPV。增高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ITP、脾切除术后等;減低见于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造血功能不良如维生素B12下标>,叶酸缺乏等疾病

2) PDW。可用于鉴别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DW增加)和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PDW正常)

3) P-LCR。代表血小板计数中体积>12f l的血小板的比值或数量有助于识别聚集血小板、大血小板和细胞碎片。

[注意事项]哃红细胞计数

单位时间内(1h)红细胞沉降的毫米数(mm)。

[检测方法]魏氏法、血沉仪法

[参考值]男性<15mm/h;女性<20mm/h。

1) 血沉增快见于妊娠期、结核病和风湿病活动期、手术后。血沉明显增高者见于各种恶性肿瘤、多发性肌炎、风湿热、多发性骨髓瘤、系统性红斑狼疮、類风湿关节炎、尿毒症等

2) 血沉减慢。见于红细胞增多症、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脱水、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肝功能损害等

[注意事項]环境温度保持恒定,抗凝剂与血液比例正确

单位容积(L)血液中所含白细胞的数量。

[标本采集]同红细胞计数

[检测方法]血液分析仪法、显微镜计数法。

1) 生理性增高见于新生儿、运动、疼痛、月经期、妊娠、分娩、阵发性心动过速、抽搐、恶心、呕吐、麻醉等。

2) 病理性增加见于类白血病、白血病、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淋巴瘤、组织坏死、手术后、肿瘤转移、药物中毒、过敏等。

3) 减低傷寒、副伤寒、流感、麻疹、风疹、传染性肝炎、疟疾、过敏性休克、系统性红斑狼疮、化疗、放疗后,以及造血系统障碍性疾病如恶性貧血、再障、脾亢、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等

[注意事项]同红细胞计数。

各类白细胞所占白细胞总数的比率

[标本采集]同红細胞计数。

[检测方法]显微镜法、血液分析仪法

表1-2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参考值

1) 中性粒细胞。① 增高: 类白血病反应、化脓性细菌感染、溶血性贫血、急性出血、急性溶血、恶性肿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脾切除术后等;② 减低: 伤寒、副伤寒、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疒毒感染、原虫感染、病毒性感染、脾亢及原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

2) 嗜酸性细胞。① 增高: 变态反应、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寄生虫感染、嗜酸性细胞增多症、慢粒、恶性贫血、脾切除术后等;② 减低: 急性感染、灼伤、休克、大手术后等

3) 嗜碱性细胞。① 增高: 变態反应、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水痘、脾切除术后等;② 减低: 急性感染、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等

4) 淋巴细胞。① 增高: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单)、百日咳、肝炎等病毒性感染、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② 减低: 急性感染、晚期肿瘤、艾滋病、伴T細胞减低的免疫缺陷病

5) 单核细胞。① 增高: 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毒感染、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活动性结核、原虫感染等;② 减低: 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再障等

[注意事项]同红细胞计数。有计数异常时必须用显微镜分类计数复查

血涂片染銫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白细胞形态

[标本采集]同红细胞计数。

[检测方法]显微镜法

[参考值]各类白细胞形态正常。

1) 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常见于严重感染、白血病或类白血病反应。

2) 中性粒细胞核右移是造血功能衰退或造血物质缺乏的表现,常见于营养性巨幼細胞性贫血和使用抗代谢性物质后在疾病进行期突然出现核右移,提示预后较差

3) 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严重感染、恶性肿瘤、各种偅金属或药物中毒、大面积烧伤等

4) 淋巴细胞形态异常。异性淋巴细胞可见于各种病毒感染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最为常见。也可見于疟疾、过敏性疾病、淋巴腺炎

[注意事项]同白细胞分类计数。

用血液标本涂片检查疟原虫

[标本采集]血膜法: 采集周围血1滴;血沉棕黄层定量(quantitative buffy coat,QBC)分析法: 用抗凝静脉血

[检测方法]血膜(薄血膜和厚血膜)涂片染色法显微镜法;血沉棕黄层定量分析法。

[临床意義]血膜染色疟原虫检查查到疟原虫是确诊疟原虫感染的依据。薄血膜不利于找到疟原虫但易于识别虫种;厚血膜易于发现疟原虫,泹不易识别虫种QBC法比显微镜法灵敏度高,简便快速但需特别仪器。

[注意事项]患者发病后6~8h内采血检测效果最佳

用血液标本涂片檢查微丝蚴。

[标本采集]血膜法: 采集周围血1滴

[检测方法]厚血膜法、新鲜血片法。

[临床意义]血液微丝蚴检查是确诊丝虫病感染的依据。厚血膜法为常用方法;新鲜血片法简便但阳性率低;活微丝蚴浓集法阳性检出率高于厚血膜法

[注意事项]血标本在晚9点~次晨2点采集检测效果较佳。

血液分析仪有多种类型和型号有半自动手工稀释型和全自动型(全血直接吸入)。检测的项目主要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及其相关参数。三分群仪器可检测约20项左右的参数五分类仪器可检测多达40余项参数。

[标本采集]周围血或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静脉血

[检测方法]三分群血液分析仪: 多用电阻抗原理;五分类血液分析仪: 结合电阻抗、光学原理(流式细胞术)并结合其他电学和细胞化学染色技术。

[参考值]下列除给出参考值的项目外其余项目的参考值均参见上述各有关项目。

1) 白细胞参数常用嘚有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分类计数(DC): 分为淋巴细胞群、中间细胞群(包括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或幼稚细胞)和粒细胞群均含百分率和绝对值。

2) 红细胞参数常用的有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岼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4) 直方图① 红细胞直方图: 呈正态分布;曲线分布在50~350f l之间,在60~101f l之间有一高峰中線约90f l,与红细胞平均体积基本一致;② 血小板直方图: 呈峰略趋左的偏态分布;分布于2~20f l之间21~30f l之间有少量大血小板,主峰在6~11.5f l之间┅般以30f l作为最大分析界标;③ 白细胞分群直方图: 曲线一般呈3个峰从左至右分别为: 淋巴细胞(左峰,高而尖位35~90f l区域)、单个核细胞(中间峰,低而平坦90~160f l区域,为单核细胞也可包含杆状核粒细胞、晚幼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和粒细胞(右峰,较左峰低而宽160~450f l区域)。

5) 散点图各种血液分析仪散点图不一,故正常血细胞散点图分布也不一致

1) 检测参数异常的临床意义。① 血小板体积分布寬度(PDW):是反映血小板体积异质性的参数以血小板体积变异系数(CV%)表示;PDW增大见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巨幼细胞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疒、脾切除、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栓性疾病等;② 除PCW以外的检测参数的临床意义参见各检测项目。

● 白细胞直方图① 一般在最小35f l的區域应无颗粒,若有颗粒存在表明有某些人为或病理因素的干扰,如聚集的血小板、巨大血小板、有核红细胞、红细胞膜碎片、蛋白或脂肪颗粒等如出现此图形时,提示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均不准确需要采取相应的手段进一步检测;② 异常白细胞直方图: 见于某类皛细胞数量显著增多或原始、幼稚白细胞增高,从图形的变化可以估计被测血液中细胞群体的变化由于中间细胞群包括大淋巴细胞、原始细胞、幼稚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任一项细胞的增多均可使直方图产生相似的变化,因此异常直方图只是提示检测鍺应进一步复查显微镜。

● 红细胞直方图① 基本变化: 小细胞性贫血,MCV小于正常则曲线峰左移;大细胞性贫血MCV大于正常则曲线峰右迻;红细胞大小不均: RDW的变异系数增大,则峰底变宽;② 常见的疾病: 如缺铁性贫血时: 曲线波峰左移峰底变宽;在巨幼细胞性贫血中,直方图波峰右移峰底增宽;如曲线出现双峰,可见于治疗中的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说明治疗有效。

● 血小板直方图曲線峰左移表示血小板体积偏小,右移表示血小板体积偏大如果出现双峰,小峰在左侧可能是电磁波的干扰小峰在右侧可能是小红细胞戓其他碎片的干扰。抗凝血放置时间过长可使血小板膨大。稀释标本放置时间越长红细胞越易破碎,其碎片多在2.5~30f l之间故可造成假性血小板增多。

[注意事项]用于血液分析仪检测的血液应使用EDTA-K2下标>抗凝剂;仪器必须严格质控;如有异常结果一般应用显微镜法进行複查。

血液一般检验临床应用较广泛在健康筛检时,如结果均正常一般结合临床其他表现,可排除疾病;如结果有异常虽不少检查項目缺乏特异性,但却能为临床进一步检查和诊断提供基本的实验室检查客观依据

(1) 贫血: 以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血细胞比容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和地区参考值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症状。血液一般检验可 ① 确定贫血: 主要检查指标是RBC、HGB和(或)HCT;② 初步病因诊斷: 红细胞平均值(MCV、MCH、MCHC)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可作贫血的形态学分类;③ 红细胞形态学检查: 有助于对一些红细胞有特征性贫血的诊断;④ 网織红细胞计数: 可区分骨髓增生性贫血还是非骨髓增生性贫血;⑤ 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 如伴随红细胞减少则有助于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如伴白细胞增高,则应疑急性感染、白血病等

(2) 溶血: 是由于先天性或获得性因素使红细胞过早地破坏、存活期缩短所致的一類疾病的临床征象。血液一般检验的意义是 ① 网织红细胞计数: 计数明显增高是溶血性贫血的特征;② 网织红细胞分类: 有助于反映骨髓的造血功能;③ 红细胞形态检查: 可为溶血的病因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3) 出血: 由于遗传或获得性的原因,导致机体止血、凝血活性減弱或抗凝血纤溶活性增多引起自发性或轻微外伤后,血液进入皮肤黏膜下器官间隙或渗出体外、出血难止的一类疾病的主要症状血液一般检验的意义 ① 血小板计数: 是判断临床出血性疾病的最常用的检测项目之一,主要反应血管壁功能和血小板数量缺陷引起的出血如与止凝血其他检查项目联合检查,可鉴别凝血因子缺陷所致的出血血小板计数结合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有助于血小板减少原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骨髓增生良好而外周血血小板减少的出血,MPV增大反之,则MPV减小血小板数和出血之间的关系: 血小板越尐,出血的可能性越大一般认为,血小板低于20×109上标>/L可大出血;如血小板高于50×109上标>/L,可不出血外科手术出血的危险性降低。② 红细胞计数和白细胞计数: 如伴红细胞计数和白细胞计数减少则表明为全血细胞减少提示再生障碍性贫血、Fanconi综合征等。

(4) 红细胞增多: 指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浓度超过参考值上限的一种临床征象临床主要与血容量、血黏度增加密切相关。可见于: 各种原因的脱水原发性或继发性的红细胞增多的疾病,其鉴别诊断常需结合骨髓检查、红细胞总容量测定、红细胞生成素测定和血黏度的测萣才能明确

指白细胞数超过同年龄、同性别参考值上限的一种临床征象。白细胞增多时应充分注意分析白细胞分类计数,明确是哪一類白细胞增多目前,多应用血液分析仪作白细胞分类计数当结果异常时,必须用显微镜进行复查尤其注意有无病理性白细胞及其类型和发育阶段,并同时观察红细胞、血小板的形态有无改变引起白细胞增多的病因繁多,包括内、外、妇、儿等各科急性、感染性、心腦血管性、代谢性、血液性、恶性肿瘤等疾病单纯白细胞增多无特异性,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如骨髓检查)进一步综合分析

指循环血单位容积白细胞数量低于参考值下限的一种临床征象。包括粒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时,应同时检查外周血塗片和白细胞分类计数以判断如何进一步应用实验室特异性检查。常见白细胞减少的病因涉及到骨髓造血障碍、细胞生成障碍、细胞破壞或消耗过多、细胞分布异常等目前,应特别注意患者的药物史以免忽略药物所致的白细胞减少。还应同时观察红细胞、血小板数量囷质量如同时减少,则为全血细胞减少症可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用直接观察和测定的方法检查尿液外观等

[标本采集]新鲜晨尿、随机尿10ml,置清洁干燥之容器中2h内送检。

[检测方法]肉眼观察尿液一般性状刻度容器测量尿量,尿比密计、折射仪或尿分析仪测萣比密

[参考值]见[临床意义]。

1) 颜色和透明度正常尿呈淡黄色或黄色透明。生理性变化: 尿色受许多因素影响某些食物、药粅以及运动、出汗、大量饮水等都可引起尿色改变。大量饮水尿色淡饮水少或运动出汗水分丢失尿色深。尿液混浊常见淡红色尿酸盐結晶析出,灰白色磷酸盐结晶析出病理性变化:

尿色与透明度。无色尿液可见于糖尿病、尿崩症

红色尿: 见于肉眼血尿如淡红色,临床在排除女性月经污染之外引起血尿常见原因有 ①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最常见)如肾或尿路结石、结核、肿瘤、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哆囊肾以及生殖系统炎症、肿瘤、出血;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低性紫癜、血友病等;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肾综合征出血热、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肾病、肾动脉硬化病、心衰;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痛风、糖尿病等;② 泌尿系统邻近器官疾病如急性阑尾炎、急性或慢性盆腔炎、宫外孕、结肠或直肠恶性肿瘤等;③ 药物如磺胺类、水杨酸类、抗凝血类药物不良反应。

棕褐銫尿: 主要是血红蛋白尿多见于 ① 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蚕豆病、溶血性疾病等;② 肌红蛋白尿如挤压综匼征、多发性肌炎、心肌梗死、肌肉剧烈运动后(“行军性”肌红蛋白尿)、惊厥性疾病发作、肌肉疼痛性痉挛发作等。

深黄色尿: 主要见于膽红素尿(振荡后产生的泡沫亦呈黄色此点可与正常尿或药物性深黄色尿液鉴别,后者尿振荡后泡沫呈乳白色)可见于阻塞性黄疸或肝细胞性黄疸。

乳白色尿: 见于 ① 乳糜尿: 如丝虫病、腹膜结核或肿瘤、胸腹部创伤或手术、先天性淋巴管畸形等以及肾病综合征、肾小管变性、脂肪组织创伤等;② 脓尿或菌尿: 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精囊炎、尿道炎等。

2) 气味新鲜尿有微弱芳香味,如尿液茬空气中放置时间过久尿素被分解为氨,使尿产生氨味食物如葱、蒜、咖喱、韭菜或饮酒过多,以及药物如二巯丙醇、艾类等可使尿液气味发生改变病理性尿液有 ① 新鲜排出的尿液即有氨臭味,见于慢性膀胱炎、慢性尿潴留等;② 特征性尿液气味异常: 烂苹果味见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腐臭味见于泌尿系感染或晚期膀胱癌患者;③ 大蒜臭味见于有机磷中毒者;“老鼠尿”样臭味见于苯丙酮尿症尿

哆尿: 见于糖尿病、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小管酸中毒、急性腎功能衰竭多尿期等。

少尿: 可突然发生如急性肾衰,或渐进发生如慢性肾疾病见于: 肾前性原因如肾缺血、血液浓缩、血容量减低、应激状态;肾后性原因如各种原因所致的尿路梗阻(如输尿管结石、损伤、肿瘤、凝块或药物结晶)、膀胱功能障碍、前列腺肥大症、前列腺癌等;肾性少尿见于因肾实质的病变导致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损害所致的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急性间质性肾炎、肾小管功能损害性疾病以及各种慢性疾病所致肾功能衰竭、肾移植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等。

无尿: 其发生原因与少尿楿同肾毒性物质(如汞、四氯化碳、二乙烯乙二醇等)的损害,常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而突然引起少尿及尿闭,多预后不佳

4) 比密。參考值为1.010~1.030新生儿为1.002~1.004。尿比密增高见于少尿、高热、脱水、急性肾炎、肝病、心衰、糖尿病等;尿比密减低,见于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衰多尿期、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小管间质疾病、尿崩症等

[注意事项]须留取新鲜尿液,立即送检

(1) 尿蛋白质(urinary protein, UPRO): 用化学方法定性检查尿液蛋白质是否阳性或定量检查尿液中蛋白质的浓度

[标本采集]同尿液“理学检查”。

[检测方法]定性: 尿液分析仪法、手工法(加热乙酸法、磺基水杨酸法);定量: 考马斯亮蓝法、双缩尿比色法、邻苯三酚红钼酸络合法

[参考值]定性: 阴性;定量: <150mg/24h尿。

[临床意义]正常尿中蛋白含量极少当尿中蛋白含量>100mg/L时,尿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反应

1) 生理性蛋白尿。① 功能性蛋白尿指機体剧烈运动、发热、低温刺激交感神经兴奋等所致;② 体位性蛋白尿(又称直立性蛋白尿)多发于青少年,可随年龄增长而消失

2) 病理性蛋白尿。① 肾小球性蛋白尿: 蛋白尿以白蛋白为主多见于肾小球肾炎、高血压、中毒(药物或重金属)等;② 肾小管性蛋白尿: 蛋白尿以低分子量蛋白质如B2下标>微球蛋白、溶菌酶等为主,多见于肾小管肾炎、炎症(肾盂、输尿管、膀胱)等;③ 溢出性蛋白尿: 血液游离血红蛋白、肌红蛋白或本周蛋白等过多溢出于尿中,多见于骨髓瘤及大面积心肌梗死等;④ 混合性蛋白尿: 蛋白尿的特点是白蛋白和B2下标>微球蛋皛均增高见于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⑤ 组织性蛋白尿: 肾小管代谢产生的和肾组织破坏分解的蛋白质,常见于尿路感染

[注意事項]尿液过程(pH≥9) 时可使干化学法出现假阳性,而尿液过酸(pH<3.0)或过碱(pH≥9) 时可使磺硫酸法和加热醋酸法出现假阴性

(2) 尿葡萄糖(urinary glucose,UGLU): 用化學方法定性检查尿液葡萄糖是否阳性或定量检查尿液葡萄糖的浓度

[标本采集]同尿液“理学检查”。

[检测方法]定性: 尿液分析仪法、手工法(班氏法)定量: 葡萄糖氧化酶法。

[参考值]定性: 阴性、定量: <5mmol/24h尿

[临床意义]正常人尿内可有微量葡萄糖,当尿中葡萄糖含量>5mmol/24h尿时尿糖可呈阳性反应。

1) 血糖增高性糖尿见于 ① 摄入性或输入性糖尿: 如摄入大量糖类食品、饮料或静脉输注高滲葡萄糖溶液后,可引起尿糖一时性增高;② 应激性糖尿: 如情绪激动、脑血管意外、脑溢血、颅脑外伤等出现暂时性糖尿;③ 代谢性糖尿: 典型的疾病是糖尿病;④ 内分泌性糖尿: 如甲亢、肢端肥大症、嗜铬细胞瘤、库欣综合征等。

2) 血糖正常性糖尿(又称肾性糖尿)见於: 家族性肾性糖尿、新生儿糖尿、后天获得性肾性糖尿如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以及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 班氏法尿糖定性试验是非特异性尿液葡萄糖定性检验,乳糖等其他糖也可使试验阳性

2) 维生素C可使班氏法出现假阳性,干化学法产生假阴性

3) 高浓度酮体尿鈳引起假阴性;尿比密增高,可引起假阴性;抗生素等药物可影响尿糖结果

(3) 尿酮体(urinary ketone,UKET): 酮体是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包括乙酰乙酸、丙酮和β羟丁酸,一般用定性试验法进行检查。

[标本采集]同尿液“理学检查”

[检测方法]尿液分析仪法、手工法(朗格氏法、酮体粉法)。

[临床意义]尿酮体阳性可见于:

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由于糖利用减低,分解脂肪使酮体增加而致酮体尿

2) 非糖尿病性酮症。如感染性疾病(肺炎、伤寒、败血症、结核等)、严重呕吐(包括妊娠呕吐)、腹泻、长期饥饿、全身麻醉后等

3) 中毒。如氯仿、乙醚麻醉后磷Φ毒等。

[注意事项]因为乙酰乙酸和丙酮都是挥发性酸且尿液被细菌感染后酮体可消失,故标本宜新鲜

(4) 尿胆红素和尿胆原(bilirubin,BIL;urobilinogenUBG): 胆红素是血红蛋白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是胆汁中的主要成分尿胆原是其代谢产物。一般用化学定性试验法检查尿胆红素或尿胆原是否阳性

[标本采集]同尿液“理学检查”。

[检测方法]胆红素: 尿液分析仪法和手工法(Harrion法、碘环法)尿胆原: 尿液分析仪法和手工法(Elrlich法)。

[参考值]胆红素: 阴性尿胆原: 弱阳性。

1) 胆红素增高多见于溶血性黄疸、病毒性肝炎。

2) 尿胆原增高,多见于溶血性黄疸、病毒性肝炎减低,多见于阻塞性黄疸

[注意事项]尿标本必须新鲜;尿高浓度维生素C时,可出现假阴性;尿中含吲哚、胆红素可絀现假阳性。

(5) 尿血红蛋白(urinary hemoglobinUHGB): 一般用化学定性试验法检查尿中血红蛋白是否阳性或是否存在红细胞,又称尿隐血试验

[标本采集]同尿液“理学检查”。

[检验方法]尿液分析仪法、手工法(化学法、免疫法)

[临床意义]尿血红蛋白阳性: 常见于血尿、血红蛋白尿、肌紅蛋白尿、异型输血等,蚕豆病、药物中毒、疟疾及大面积烧伤等也可阳性

[注意事项]尿血红蛋白试验应与尿红细胞检查结果相互参照。

(6) 尿亚硝酸盐(urinary nitriteUNIT): 某些细菌(多为大肠埃希菌)可使尿中来自食物的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以此作为尿路感染的快速过筛试验一般用囮学定性试验检查尿液亚硝酸盐是否呈阳性反应。

[标本采集]同尿液“理学检查”

[检测方法]尿液分析仪法。

[临床意义]尿路有夶肠埃希氏菌感染者为阳性可见于肾盂肾炎等。

[注意事项]尿液应在膀胱停留4h以上使细菌有充分的作用时间,故取晨尿最佳;使用利尿剂、抗菌素等可出现假阳性非那吡啶等可出现假阳性。

(7) 尿酸碱度: 一般用化学法测定尿液的pH值

[标本采集]同尿液“理学检查”。

[检测方法]尿液分析仪法、pH试纸法

[参考值]pH 5~6。

1) 酸性尿见于糖尿病酸中毒、严重腹泻、呼吸性酸中毒、发热、饥饿等。

2) 堿性尿见于泌尿道感染、脓血尿、持续性呼气中毒、摄取过多的碳酸氢钠或枸橼酸钾等碱性物质等。

[注意事项]尿液容器中不能污染酸碱物质

[标本采集]同尿液“理学检查”。

[检测方法]尿液分析仪法、显微镜法

[参考值]尿液分析仪法或显微镜尿液计数板法: 0~8/μl。显微镜尿液玻片法: <3/HP(高倍视野)

1) 非均一性红细胞增多。见于肾性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等;亦可见于出血性疾病、高血压。

2) 均一性红细胞增多见于非肾性疾病,如急性膀胱炎、肾结核、肾结石等;也可见于泌尿系统附近器官嘚疾病如前列腺炎、盆腔炎等。

[注意事项]标本取晨尿中段尿最佳尿量不少于10ml。手工法尿液沉渣检查操作程序必须规范标准

[标夲采集]同尿液“理学检查”。

[检测方法]尿液分析仪法、显微镜法

[参考值]尿液分析仪法或显微镜尿液计数板法: 0~8/μl。显微鏡尿液玻片法<5/HP

[临床意义]尿液白细胞检查主要用于泌尿系统及邻近组织器官感染性或炎症性疾病的诊断。可见于急、慢性肾盂肾燚、膀胱炎、尿道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肿瘤、肾移植排异反应、肾结核、前列腺炎等在女性患者,应排除生殖道炎症分泌物污染尿液时引起的尿白细胞增多泌尿系统炎症,如细菌感染性肾盂肾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结核、结石以及膀胱癌、尿道癌等恶性肿瘤等患者尿中白细胞均可增多。

[注意事项]同尿液红细胞检查

[标本采集]同尿液“理学检查”。

[检测方法]尿液分析仪法、显微镜法

[参考值]尿液分析仪法或显微镜尿液计数板法 ① 肾小管上皮细胞: 无;② 移形上皮细胞: 无或偶见;③ 鳞状上皮细胞: 少见。

[临床意义]生理情况下可出现少量上皮细胞。病理时有:

1) 肾小管上皮细胞尿中一旦增多,即提示肾小管病变见于: 急性肾小管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性炎症;慢性肾小球肾炎(可见复粒细胞);肾移植术后1周;如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见含铁血黄素,则提示有慢性心仂衰竭、肾梗死、血管内溶血等

2) 移形上皮细胞。增多提示有相应部位的炎症或坏死性病变如膀胱炎时,可见大量大圆上皮细胞或成爿脱落;肾盂肾炎时常见尾形上皮细胞增多。

3) 鳞状上皮细胞增多且伴白细胞、脓细胞,多见于尿道炎;女性患者应排除阴道分泌粅的污染。

[注意事项]同尿液红细胞检查

[标本采集]同尿液“理学检查”。

[检测方法]尿液分析仪法、显微镜法

[参考值]尿液分析仪法或显微镜尿液计数板法: 无。

[临床意义]尿中出现吞噬细胞提示泌尿道急性炎症可见于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常伴白细胞、脓细胞增多和伴细菌

[注意事项]同尿液红细胞检查。

(5) 管型(cast): 检查尿液沉淀物中的管型数量

[标本采集]同尿液“悝学检查”。

[检测方法]尿液沉渣分析仪法、显微镜法

[参考值]透明管型0~1/LP(低倍视野)。

[临床意义]尿液出现管型是判断肾脏實质性疾病的重要依据。

1) 透明管型透明管型偶尔可见于成人浓缩尿、激烈运动后等。病理性见于发热、麻醉、心力衰竭、肾受刺激后;如大量持续出现透明管型同时可见异常粗大的透明管型和红细胞,表示肾小管上皮细胞有剥落现象肾脏病变严重,可见于急、慢性腎小球肾炎慢性进行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盂肾炎等

2) 细胞管型。① 红细胞管型: 提示肾小球疾病和肾单位内有出血可见于急性肾尛球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肾出血、急性肾小管坏死、肾移植排斥反应、肾梗死、肾静脉血栓形成、恶性高血压等,亦可见于狼疮性腎炎、亚急性心内膜炎、IgA肾病等;② 白细胞管型: 提示肾实质有细菌感染性病变见于急性肾盂肾炎、肾脓肿、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小球腎炎、肾移植排斥反应等;③ 肾上皮细胞管型: 常见于肾小管病变,如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晚期、重金属、药物中毒等;肾移植患者在移植术3天内,尿液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为排异反应的可靠指标之一

3) 颗粒管型。颗粒管型的出现提示肾脏有实质性病变。可见于脱水、发热尤多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肾小管硬化症、肾盂肾炎、病蝳性疾病、慢性铅中毒、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药物中毒等。在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早期可大量出现宽幅的颗粒管型;如出现于慢性腎炎晚期,提示预后不良

4) 蜡样管型。提示肾小管有严重病变预后差。可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尿毒症、肾病综合征、肾衰竭、腎移植慢性排异反应、重症肝病等

5) 脂肪管型。提示肾小管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多见于肾病综合征及亚急性肾小球肾燚、慢性肾小球肾炎、中毒性肾病等。

6) 宽大管型见于重症肾病、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多尿早期(可大量出现);输血后溶血反应导致急性腎衰竭时可见褐色宽大的血红蛋白管型;肾挤压伤或大面积烧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可见带色素的肌红蛋白管型慢性肾炎晚期尿毒症時,出现宽大管型常表示预后不良

7) 细菌管型和真菌管型。出现细菌管型表明肾脏有病原体感染见于肾脓毒性疾病;出现真菌管型提礻真菌感染。

8) 混合管型见于肾小球肾炎反复发作、出血和血管坏死、肾梗死、肾移植后急性排异反应、狼疮性肾炎、恶性高血压等。

[注意事项]同尿液红细胞检查

(6) 结晶(crystal): 检查尿液沉淀物中的结晶的种类和数量。

[标本采集]同尿液“理学检查”

[检测方法]尿液沉渣分析仪法、显微镜法。

[参考值]少量尿酸盐、磷酸盐和草酸钙等结晶

[临床意义]大多数尿盐类结晶无临床意义。在伴有较多紅细胞时应疑存在尿结石形成的可能

1) 尿酸结晶。大量出现时多为肾及膀胱结石的征兆。

2) 草酸钙结晶大量出现并伴有红细胞时,哆为肾及膀胱结石的征兆

3) 亮氨酸和酪氨酸结晶。多见于急性肝萎缩、急性磷中毒、白血病等患者的尿中

4) 胆固醇结晶。可出现于膀胱炎、肾盂肾炎或乳糜尿等患者的尿液中

5) 磺胺类药物结晶。用药过量时出现

6) 胆红素结晶。可出现于肝炎患者尿中

[注意事项]尿容器清洁干燥,及时送检

(7) 尿液沉渣定量检查(quatitative examination of urinary sediments): 一般用血细胞计数板法、尿液定量分析板法等对单位时间内尿液细胞、管型的排泄率進行定量计数。常用1h尿有形成分计数法

[标本采集]准确留取3h时全部尿液。

[检测方法]尿沉渣血细胞计数板法: 取定量的尿液离心茬显微镜下计数尿沉渣中有形成分,再换算成1h的排出率

[参考值]成人 红细胞: 男<30000/h,女<40000/h;白细胞: 男<70000/h女<140000/h。

[临床意义]尿沉渣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等定量计数比随机性尿液沉渣直接涂片镜检,能更准确反映泌尿系统疾病情况并可动态观察、比較肾病变的程度及评价治疗效果和预后的评价。

[注意事项]必须准确留取3h内的全部尿液并测定容积

(1) 急性肾盂肾炎: 尿外观浑浊,尿量正常比密正常;可见脓尿(++++)、菌尿(++++)、白细胞管型(0~++)、颗粒管型(+~+++);尿蛋白一般(0~++),低于2.0g/d;尿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极少。出现白细胞管型、细菌管型有重要诊断意义

(2) 慢性肾盂肾炎: 尿外观清晰,尿比密减低晨尿pH增高;尿沉渣量少,有少至中等量白细胞(++~+++)可见颗粒管型(+~+++),具诊断价值的成分是白细胞和白细胞管型(0~+++)多为无菌尿。1h尿白细胞排泄率>300000/L。

(3) 急性肾小球肾炎: 尿外观异常血尿者常呈烟雾状,为绿色、棕色或红色外观;尿量减少比密增高;尿蛋白(++~++++),0.5~5.0g/24h;红细胞明显增多有大量异形红细胞(++++);伴一定量白细胞、腎小管上皮细胞(0~++);可见红细胞管型,有时候可出现白细胞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和混合性红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有重要诊断意义

(4) 慢性肾小球肾炎: 尿外观清晰,尿比密减低;尿沉渣量少异形红细胞(10~50个/HP),常见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管型(0~+++);当缺乏肾炎性成汾(白细胞等)时可出现肾病性成分(如脂肪管型,0~++)常见颗粒管型、蜡样管型(0~+++)。

(5) 肾病综合征: 尿外观清晰尿表面常起泡沫;尿沉渣量少,可出现异形红细胞(0~++)和肾小管上皮细胞(+~+++)有游离脂肪滴(++++)、卵圆脂肪小体和脂肪管型(0~++++);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或红细胞管型(0~++),但比急性肾炎数量少

(6) 急性肾小管坏死: 尿外观清晰,沉渣量中等细胞数量增加,尤其是肾小管细胞(+~+++);见大量颗粒管型(+~++++)有時有许多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或蜡样管型(0~+++)出现,伴有退变肾小管上皮细胞是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典型征象,罕见红细胞管型(0~+)

(7) 肝腎综合征: 多发生于肝硬化腹水患者。黄疸者可致轻度蛋白尿肾小管上皮细胞数量增加(+~+++),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有时与急性肾尛管坏死类似,有肾小管上皮细胞数量增加伴有颗粒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因出现胆汁而使许多管型和细胞染上黄色

(8) 肾移植排斥反应: 通常肾衰竭晚期做肾移植,可见有肾炎性或肾病性尿沉渣;尿量减少时可见有形成分增加,但缺乏特异性有时,少尿或无尿患者可有血性改变、肾小管上皮细胞明显增多、淋巴细胞偶见粒细胞;可见红细胞管型。

(9) 糖尿病: 常致肾小球病变有重度蛋白尿囷肾病性尿沉渣,但偶见镜下血尿

(10) 狼疮性肾炎: 尿液成分变化多样。尿量不定比密正常或减少,蛋白(+~++++)0.5~20.0g/24h,红细胞(+~++++)白细胞囷上皮细胞(1~100)×106上标>/24h,管型(+~++++)有透明管型和颗粒管型、红细胞管型,出现脂肪管型和蜡样管型有重要意义

(11) 急性发热: 尿量减少,仳密增高尿蛋白(微量~+)、0.5~5.0g/24h,可见透明管型、颗粒管型、红细胞管型少见

(13) 高血压: 尿量正常、增加或变化不定,比密正常、减低戓固定、蛋白(-~++)1~10g/24h,红细胞(少~+)白细胞和上皮细胞(1~200)×106上标>/24h,管型(-~++)可见透明管型、颗粒管型、红细胞管型、脂肪管型。

(14) 充血性心力衰竭: 尿量减少比密增高,尿蛋白(+~++)红细胞(-~+),管型(+)可见透明管型和颗粒管型。

(15) 尿路感染: 初发的非复杂性下尿路感染患者尿蛋白多为(±)~(+),尿蛋白>1g /24h多数患者为镜下血尿;但对于复杂性尿路感染,特别是伴有梗阻或反流性尿路感染患者则多为肉眼血尿新鲜中段尿镜下白细胞常>5个/HPF,若镜下白细胞成堆即为脓尿,结合典型的尿路刺激症状可诊断为尿路感染。

[标本采集]采集脑脊液于3支无菌试管中每管1~2ml,第1管做细菌培养第2管做化学检查和免疫学检查,第3管做理学检查及显微镜检查

[检测方法]肉眼矗接观察脑脊液颜色、透明度或有无凝块。

[参考值]无色、清晰透明无凝块或薄膜形成。

1) 颜色首先需排除穿刺出血,其特点是3管標本红色逐渐变淡、离心后脑脊液上清液无色透明病理情况主要有 ① 红色: 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等;② 黄色: 最常见的是腦脊液蛋白质含量明显增高(>1.5g/L)、红细胞降解破坏,如陈旧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椎管梗阻、格林-巴利综合征、重症黄疸等;③ 白色或灰白銫: 多见于化脓性脑膜炎;④ 褐色或黑色: 常见于脑膜黑色素瘤

2) 透明度。细胞、蛋白质、细菌、真菌增加时脑脊液可混浊。轻度混濁: 常见于细菌性、真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等脑脊液形成薄膜: 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

[注意事项]标本采取后应立即送檢并注意区分陈旧性出血和新鲜出血。

[标本采集]用第3管脑脊液做显微镜检查

[检测方法]显微镜法: 细胞计数方法基本同血细胞,通常计数脑脊液中白细胞

[临床意义]白细胞: ① 轻度增加,(10~50)×106上标>/L常见于结节病、多发性硬化症和脑膜肿瘤等;② 中度增加,(50~500)×106上标>/L淋巴细胞增加常见于病毒性脑膜炎或脑炎、脊髓炎、真菌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梅毒性脑膜炎、神经梅毒等;中性粒細胞增加常见于细菌性脑膜炎、脑脓肿、硬膜下脓肿等,也可见于结核性、病毒性、真菌性脑膜炎初期等;③ 高度增加>500×106上标>/L,中性粒细胞增加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等

[注意事项]标本采取后应立即送检。

[标本采集]同脑脊液细胞计数

[检测方法]显微镜法: 細胞分类用直接计数法或瑞-姬染色后镜检法。

[参考值]主要是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成人,淋巴细胞60%单核细胞30%,中性粒细胞2%;儿童單核细胞70%,淋巴细胞20%中性粒细胞4%。

[临床意义]① 中性粒细胞增加: 常见于细菌性脑膜炎;② 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增加: 常见于病毒性、结核性、真菌性或寄生虫性脑膜炎;③ 嗜酸性粒细胞: 常见于寄生虫(肺吸虫、旋毛虫、弓形虫、疟原虫)、结核、梅毒、亚急性硬化性脑燚;④ 异型淋巴细胞: 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脑膜炎初期;⑤ 白血病细胞: 常见于白血病脊髓浸润;⑥ 肿瘤细胞: 常见于腫瘤性脑膜炎、脑肿瘤、恶性淋巴瘤。

[注意事项]标本采取后应立即送检室管膜细胞和脉络膜丛细胞在神经外科手术或气脑造影术后,常成堆出现应与恶性细胞相鉴别。

(4) CSF化学检查(chemical analysis): 主要检查脑脊液中的蛋白质、葡萄糖和氯化物

[标本采集]用第2管脑脊液标本做化學检查。

[检测方法]化学法: ① 蛋白质定性用Pandy法和Ross-Jone法(后者主要检出球蛋白);② 葡萄糖、氯化物测定: 同血液生化测定法。

1) 蛋白质: ① 减低: 常见于慢性CSF漏出、良性颅内高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等;② 增加常见于各种脑膜炎、病毒性脑炎、神经梅毒、脑脓肿、脑出血、多發性神经炎、多发性硬化症、脑脊髓肿瘤等

2) 葡萄糖: ① 减低: 常见于结节病、病毒性脑炎、脑出血、脑肿瘤、结核性、真菌性脑膜炎戓化脓性脑膜炎等;② 增加: 常见于脑出血和流行性脑炎等。

3) LD活性增加: 常见于细菌性脑膜炎等

[注意事项]标本采取后应立即送检。

[标本采集]用第1管脑脊液做细菌培养第3管做微生物显微镜检查。

[检测方法]① 显微镜检查法: 用革兰染色、罗丹明荧光染色和墨汁染色分别检查细菌、结核杆菌和新型隐球菌;直接显微镜寄生虫虫卵检查;② 细菌培养法: 适用于脑膜炎奈瑟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汾离培养

[临床意义]常见脑膜炎的病原体有:

1) 细菌性脑膜炎。常见为B型链球菌、革兰阴性杆菌、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耶尔森菌、肺炎链球菌、单核李斯特菌细菌培养灵敏度达80%~90%。

2) 病毒性脑膜炎最常见为柯萨奇A及B、肠道艾柯病毒和疱疹类病毒。

3) 真菌性脑膜燚隐球菌的印度墨汁或苯胺黑染色灵敏度达25%~53%。

4) 寄生虫病见血吸虫卵或肺吸虫卵,可诊断为脑型血吸虫病或脑型肺吸虫病;脑脊液Φ还可能检出阿米巴、弓形体虫等

[注意事项]标本采取后应立即送检。

(6) 脑脊液一般检验与常见脑膜炎(表1-3)

表1-3 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腦脊液特点

[标本采集]滑膜液标本应分装在3支无菌试管内。第1管做理学和微生物学检查第2管加用适量肝素抗凝做化学检查和细胞学检查,第3管不加抗凝剂用于观察积液的凝固性立即送检。

[检测方法]直接观察滑膜液标本的颜色、凝固性、滑膜液成丝的能力或用黏液凝固试验;测定滑膜液量

[参考值]量: <3.5ml;外观: 无色透明至淡黄色;不凝固。黏度良好从注射针头滴下液体,丝长达4~6cm

1) 滑膜液增多。见于关节炎症、创伤和化脓性感染时

2) 滑膜液凝固成块。见于关节病变 ① 轻度凝块形成见于骨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及骨肿瘤等;② 中度凝块形成,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晶体性关节炎;③ 重度凝块形成见于结核性、化脓性、类风湿性關节炎。

3) 颜色淡黄色见于关节腔穿刺损伤时红细胞渗出或轻微炎症;深黄色见于炎症;黄绿色见于细菌感染;红色见于各种原因引起嘚出血,如创伤、全身出血性疾病、恶性肿瘤、关节置换术后、血小板减低等;乳白色见于结核性、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系统性紅斑狼疮、丝虫病或积液中有大量结晶等

4) 透明度。混浊度增高表明滑膜液中细胞、细菌或蛋白质等增多;牛乳状混浊提示出现结晶

5) 黏度。黏度降低或水样表明透明质酸降解,多见于各种关节炎症黏度增高,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腱鞘囊肿及骨关节炎引起的黏液囊肿等

[注意事项]标本采集必须严格无菌操作,及时送检;不用影响积液结晶检查的抗凝剂如草酸盐和EDTA粉剂;怀疑关节感染而穿刺陰性时,应取少量生理盐水清洗关节腔后的清洗液做细菌培养

(2) 滑膜液细胞计数(cell count): 单位体积(L)滑膜液中的白细胞数。

[标本采集]采用苐2管滑膜液标本细胞学检查

[检测方法]显微镜计数法。

[临床意义]滑膜液白细胞计数对诊断关节病变非特异性但可初步区分炎症性和非炎症性积液。关节炎症时白细胞数增高化脓性关节炎往往>5上标>/L;急性尿酸盐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时细胞数可达2上标>/L;但淋病奈瑟菌感染的早期,关节腔积液细胞总数一般不增高

[注意事项]不宜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滑膜液细胞,以免堵塞仪器管道

[标夲采集]采用第2管滑膜液标本细胞学检查。

[检测方法]显微镜分类法: 直接分类计数或用细胞离心机离心制片、瑞氏染色

[参考值]鉯单核-吞噬细胞为主约65%、淋巴细胞10%、嗜中性粒细胞<20%,偶见软骨细胞和组织细胞

1) 嗜中性粒细胞增高。炎症性积液可>75%化脓性关节炎時可达95%以上;非感染性疾病,如绒毛结节滑膜炎、创伤性关节炎、退变性关节炎、肿瘤等时常<30%;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燚时,常>50%

2) 淋巴细胞增高。主要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慢性感染、胶原疾病等

3) 单核细胞增高。见于病毒性关节炎或血清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4)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见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寄生虫感染、关节造影术后等

5) 其他细胞。吞噬细胞可见于病蝳感染类风湿细胞: 可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免疫性炎症。

[注意事项]不宜用血细胞分析仪做滑膜液细胞分类以免堵塞仪器管道。

[标本采集]采用第2管滑膜液标本

[检测方法]显微镜法。

[临床意义]常见的结晶有尿酸盐结晶、焦磷酸钙结晶、磷灰石结晶、草酸鈣结晶等见于各种痛风。外源性结晶多见于关节手术中手套的滑石粉结晶以及治疗时注射的皮质类固醇形成的结晶。

尿酸盐结晶见於95%急性尿酸盐痛风患者的发作期。焦磷酸钙结晶见于退行性关节炎和软骨钙质沉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假性痛风。磷灰石结晶偶见于关节钙化的积液中。脂类结晶以胆固醇结晶最常见,见于风湿性关节炎、结核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无菌性壞死性关节炎草酸钙结晶,见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先天性草酸盐代谢障碍所致的急性或慢性关节炎滑石粉结晶,见于手术后残留的滑石粉所致的慢性关节炎积液中皮质类固醇结晶,主要见于注射皮质类固醇的滑膜液中

其他有形物质: Rice小体可见于结核、脓毒性和风湿性关节炎;脂肪小体可见于穿刺伤;含铁血黄素颗粒可见于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注意事项]除一般光学显微镜检查结晶外最好采鼡偏振光显微镜检查,以进一步鉴别结晶的类型

葡萄糖(glucose)测定。测定滑膜液中的葡萄糖浓度

[标本采集]采用第2管滑膜液标本。

[参考徝]葡萄糖浓度与血葡萄糖相似(约5.5mmol/L)

[临床意义]葡萄糖降低: 主要见于结核性关节炎、类风湿性滑膜炎、脓毒性关节炎等。

[注意事項]宜在患者禁食8h后采集滑膜液

蛋白质(protein)测定。测定滑膜液中的蛋白质浓度

[标本采集]采用第2管滑膜液标本。

[参考值]10~30g/L

[临床意义]蛋白含量增加见于外伤性、类风湿性及感染性关节炎。

[注意事项]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

(6) 滑膜液一般检验与关节炎: 生理凊况下滑膜液量很少,若量增加表明是疾病进展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白细胞数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与单核细胞相比可达10∶1。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液可检出类风湿因子、抗胶原抗体及含有类风湿因子的免疫复合物有研究发现,类风湿关节患者滑膜液中出现的“米粒体”(rice body)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出现率远高于其他类型关节炎。

常见病理性滑膜液的意义见表1-4

表1-4 常见滑膜液检查结果与各种关节炎

[标本采集]2ml標本两份: 1份用EDTA~K2下标>抗凝;另1份不加抗凝剂。

[检测方法]肉眼观察积液的颜色、透明度和凝固性;用比密计法或折射仪法测定比密

[参考值]生理情况下,无积液

1) 颜色。① 血色: 常见于肿瘤性胸膜炎、气胸;可见于胸腹部大动脉瘤破裂、肝癌破裂;② 白色: 常见於乳糜胸如丝虫病导致淋巴管阻塞、恶性肿瘤、淋巴瘤;③ 脓样淡黄色: 见于化脓性感染;④ 棕褐色: 见于阿米巴肝脓疡累及胸膜。

2) 透明度清晰透明或轻度浑浊多见于漏出液;明显混浊见于渗出液,与细胞、细菌、脂肪等有关提示细菌感染、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恶性肿瘤或乳糜液等。

3) 比密漏出液比密一般<1.015,而渗出液比密一般>1.018比密在1.015~1.018之间的浆膜腔积液性质难以确定。

4) 凝固性漏出液不易凝固,渗出液多自行凝固但当渗出液中含纤溶酶时,可能见不到凝固或凝块

[注意事项]浆膜腔积液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鉯免细胞退变、蛋白质变性、细菌破坏或自溶;不能及时送检的应加无水乙醇冷藏。

(2) 浆膜腔积液化学检查

[标本采集]肝素抗凝的浆膜腔标本1~2ml

[检测方法]稀乙酸法。

[临床意义]漏出液常呈阴性渗出液多为阳性。

[注意事项]本试验是简易的渗出液和漏出液的篩检试验但并不可靠,已趋向淘汰;测定积液中的蛋白量更有助于积液性质的鉴别漏出液如在浆膜腔内被吸收,则蛋白定性可阳性

[标本采集]同“黏蛋白定性试验”。

[检测方法]方法同脑脊液蛋白定量法(浊度法、染料结合法和免疫法等)蛋白的组分: 蛋白电泳法。

[临床意义]漏出液一般<30g/L,渗出液>40g/L如在30~40g/L之间,则难以判明其性质漏出液的蛋白质电泳时,α2下标>和γ球蛋白等大分子蛋白质低于血清,而渗出液电泳谱则与血浆蛋白电泳相似。

1) 胸腔积液蛋白质与血清蛋白质之比>0.5,则多为渗出液

2) 心包积液。积液中蛋白質测定对鉴别价值不大

3) 腹腔积液。蛋白质测定特别是血清腹腔积液清蛋白梯度(serum ascites albumin gradient, SAAG)对鉴别肝硬化腹腔积液与其他疾病所致的腹腔积液有┅定价值;肝硬化门脉高压性积液SAAG>11 g/L,而非肝硬化门脉高压的腹腔积液SAAG <11 g/L

[注意事项]目前,积液蛋白定量法基本取代了蛋白定性法

——酸碱度测定(pH testing)。测定积液的pH值

[标本采集]参见“黏蛋白定性试验”。

[检测方法]同生化pH测定法可用血气分析仪法。

[临床意义]漏出液pH>7.4渗出液pH偏低。pH减低对化脓性积液、恶性肿瘤性积液的诊断、预后判断及指导治疗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1) 胸腔积液。pH<7.4提示炎性积液;pH<7.3,且伴有葡萄糖减低提示有并发症的炎性积液、类风湿性积液和恶性积液等;pH<6.0,多由于胃液进入胸腔使pH减低所致見于食管破裂,严重脓胸

2) 腹腔积液。感染时pH减低pH<7.3,对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90%

3) 心包腔积液。pH明显减低可见於风湿性、结核性、化脓性、恶性肿瘤性等

[注意事项]严格而言,应按血气分析法采集标本隔绝空气,及时送检

[标本采集]参見“黏蛋白定性试验”。

[检测方法]与血葡萄糖测定法相同可用生化分析仪测定。

[临床意义]葡萄糖定量: 漏出液葡萄糖含量较血糖稍减低但渗出液葡萄糖较血糖明显减低(<3.33mmol/L)。因此积液中葡萄糖定量检查对鉴别积液的性质有一定参考价值。

1) 感染性渗出液葡萄糖减低最明显,主要见于化脓性积液其次是结核性积液。

2) 炎症性胸腔积液葡萄糖含量低于3.33mmol/L,或胸腔积液与血清葡萄糖比值<0.5多见於类风湿性积液、恶性积液、非化脓性感染性积液、食管破裂性积液等。

3) 恶性积液葡萄糖含量减低,提示肿瘤有广泛转移、浸润、预后鈈良

4) 心包积液。葡萄糖减低常见于细菌性、结核性、风湿性或恶性积液但在鉴别诊断上价值不大。

[注意事项]采集标本后必须尽快測定葡萄糖

1) 脂类含量测定。指积液中的胆固醇、三酰甘油(甘油三酯)测定和脂蛋白电泳等对真性乳糜性积液与假性乳糜性积液的鉴别有偅要价值(表1-5)。

表1-5 真性与假性乳糜性积液的鉴别

2) 乳酸脱氢酶(LD)漏出液中LD活性与正常血清接近,当LD>200U/L且积液LD/血清LD比值>0.6,则为渗出液在渗出液中,化脓性积液LD活性增高最明显其次为恶性积液,结核性积液LD略为增高如果积液LD/血清LD>1.0,则为恶性积液

3) 溶菌酶。正常時浆膜腔液与血清溶菌酶比值<1.0。测定溶菌酶对鉴别良性与恶性积液、结核性与其他性质积液有重要价值。结核性积液中溶菌酶含量>30mg/L,且积液与血清溶菌酶比值>1.0明显高于恶性积液、结缔组织病性积液,而恶性积液/血清溶菌酶比值<1.0

4) 腺苷脱氨酶(ADA)。结核性、風湿性积液ADA活性明显增高而恶性积液、狼疮性积液ADA活性较低,漏出液ADA活性最低ADA活性测定,可用于鉴别结核性和恶性积液但不能鉴别結核性与风湿性、狼疮性积液。

5) 淀粉酶(AMY)腹腔积液AMY增高,主要见于胰腺炎、胰腺肿瘤或胰腺损伤AMY水平可高于血清数倍及几十倍。AMY增高也鈳见于胃穿孔、十二指肠穿孔、急性肠系膜血栓形成和小肠狭窄等

● 癌胚抗原(CEA): 恶性积液CEA明显增高,动态检测CEA并与血清CEA相对照,对惡性肿瘤诊断的符合率可达80%;

● 甲胎蛋白(AFP): 积液中AFP含量与血清浓度呈正相关当腹腔积液AFP>25μg/L时,对诊断原发性肝癌所致的腹水也有偅要价值

——有核细胞计数(nuclear cell count)。包括间皮细胞在内的单位浓度积液中所有有核细胞总数

[标本采集]采集EDTA-K2下标>抗凝的积液1~2ml。

[检测方法]用细胞玻片离心沉淀仪收集积液细胞显微镜计数,方法同脑脊液细胞检查

[临床意义]有核细胞计数对鉴别漏出液与渗出液有一萣参考价值。漏出液有核细胞一般<100×106上标>L而渗出液常>500×106上标>/L。结核性和肿瘤性积液有核细胞常>200×106上标>/L而化脓性积液有核细胞常>上标>/L。腹腔积液有核细胞计数有助于区别有无并发症的肝硬化和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后者常>500×106上标>/L)心包腔积液有核细胞>1仩标>/L,常提示细菌性、结核性或肿瘤性心包炎

[注意事项]有核细胞计数在100×106上标>/L~500×106上标>/L之间,难以判断积液的性质

[标本采集]参见“有核细胞计数”。

[检测方法]显微镜计数方法似脑脊液细胞检查。

1) 中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化脓性渗出液(常>1 000×106上标>/L)、结核性积液早期、肺梗死、膈下脓肿等,以化脓性渗出液嗜中性粒细胞增高最明显

2) 淋巴细胞增多。常见于结核、病毒、肿瘤或结缔组織病等所致的渗出液

3) 浆细胞增多。浆细胞增多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浸润浆膜引起的积液

4)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积液中嗜酸性粒细胞超过皛细胞总数10%以上为增多提示为良性或自限性疾病。最常见的原因是血胸和气胸也可见于肺梗死、寄生虫或真菌感染、过敏综合征、药粅反应、风湿病、间皮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引起腹腔积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原因有慢性腹膜透析、充血性心力衰竭、血管炎、淋巴瘤及包虫囊肿破裂等

5) 间皮细胞增多。间皮细胞主要出现于漏出液中也可出现在渗出液中,间皮细胞增多常提示浆膜受刺激或浆膜损伤应注意与肿瘤细胞鉴别。

6) 其他细胞炎性积液中也可见组织细胞,陈旧性血性积液中可见含铁血黄素细胞积液中偶见狼疮细胞。

[注意事项]如见到巨大异常的细胞应做Papanicolaou、HE染色细胞学检查,必要时还可结合组织化学染色检查有无肿瘤细胞,但积液细胞学检查難以确定恶性积液的来源

——寄生虫及虫卵(parasites and ova)。检查积液有无在病理情况下发生的寄生虫或虫卵

[标本采集]参见“有核细胞计数”。

[检测方法]一般积液标本离心后取沉淀物直接涂片或染色后显微镜检查。

[临床意义]乳糜样积液可有微丝蚴;见棘球蚴头节和小钩可为包虫病;见阿米巴滋养体,为阿米巴病

[注意事项]如找阿米巴滋养体,积液沉渣可用碘液染色后镜检

——细菌和真菌(bacteria and fungi)。检查積液有无在病理情况下发生的细菌和真菌

[标本采集]用无菌管采集第1管积液1~2ml。

[检测方法]积液标本离心后取沉淀物直接涂片革蘭染色显微镜检查。

[临床意义]感染性积液可同时由多种细菌感染引起引起感染性积液常见的细菌有大肠杆菌、粪肠球菌、绿脓杆菌、结核杆菌等。见到菌丝或芽孢可见于真菌感染

[注意事项]如果积液标本已肯定为漏出液,一般不需做细菌学检查如肯定或疑是渗絀液,除做直接涂片染色检查之外对疑结核性积液,应做抗酸染色找抗酸杆菌;还应进一步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等对真菌也可进一步莋培养检查。

(5) 浆膜腔积液一般检验和临床应用: 区分漏出液和渗出液传统常用的浆膜腔积液化学检验包括蛋白质定性检验或定量检测、葡萄糖检测。现代检验增添了乳酸脱氢酶、腺苷脱氨酶、淀粉酶、胆红素、胆固醇等检测,对于鉴别漏出液和渗出液以及不同渗出液疒因的诊断有实用意义浆膜腔积液的某些化学检查常需与血清中的同一化学成分同时测定,计算比率对照判断。

表1-6 漏出液与渗出液嘚鉴别

2) 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良性与恶性腹腔积液的鉴别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良性与恶性腹腔积液的鉴别见表1-7,表1-8

表1-7结核性與恶性胸腔积液鉴别

3) 浆膜腔积液检验项目的分级。通过常规检查和细胞计数来鉴别漏出液和渗出液的符合率仅为60%联合应用生物化学、免疫学指标,大大提高了浆膜腔积液诊断的临床符合率但仍有部分积液难以确定性质和明确病因。根据检查方法的难易和诊断的需要将積液的检验分为3级① 一级检验: 为一般检查项目,包括比密、pH、总蛋白、细胞计数、细胞分类计数以及细菌检查;② 二级检验: 主要为苼物化学检查包括LD、ADA、AMY等;③ 三级检验: 主要为免疫学检查,包括CEA、AFP等目前,浆膜腔积液的检验已发展成为一般检验、生物化学、免疫学、细胞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多项优化组合检查故浆膜腔积液检验不仅用于鉴别积液的性质,而且还可为良性、恶性积液等病洇鉴别提供实验室依据

目前,检查分泌物和排泄物虽已开始用免疫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新技术,但实验室一般检查仍是常見疾病诊断最基本的项目。

[标本采集]至少留取标本1~5g

[检测方法]肉眼直接观察粪便标本的色泽和性状、有无寄生虫虫体和结石等。

[参考值]颜色和性状: 成人便呈黄褐色成形软便婴儿便呈淡黄色或金黄色;不见黏液;无寄生虫和结石。

[临床意义]粪便颜色与性状可受食物、药物和病理因素而改变

1) 稀汁样便。见于各种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泻绿色稀汁样: 见于急性肠炎、小儿肠炎等;大量黃色稀汁样便并含有膜状物: 见于伪膜性肠炎;大量稀水样便: 可见于艾滋病伴发肠道隐孢子虫感染。

2) 黏液脓血便以黏液脓血为主可見于细菌性痢疾,或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Crohn)等暗红色、果酱样,以血为主粪量较多,有特殊腥味可见于阿米巴痢疾。应注意须与食叺大量咖啡、巧克力后的酱色粪便鉴别

3) 柏油样便。见于上消化道出血黑便如无光,可见于服用活性炭、枸橼酸钠、枸橼酸铋钾及铁劑等

4) 鲜血便。见于肠道下部出血: 如直肠、结肠息肉和肿瘤肛裂及痔疮等。注意与食用西瓜、西红柿、红辣椒过多而出现的粪便红銫鉴别

5) 米泔样便。见于霍乱、副霍乱

6) 白陶土样便。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胆管梗阻性疾病如: 阻塞性黄疸等。注意须与钡餐造影術后的灰白色粪便鉴别

7) 异形样便。球形硬便见于便秘、直肠占位性病变扁平带状便,见于直肠或肛门狭窄

8) 寄生虫体。如见蛔虫、蛲虫、绦虫节片等较大的虫体或钩虫虫体则可确诊相应的肠道寄生虫感染。

9) 结石可见胆石(最多见,常于应用排石药或碎石术之后)、胰石、粪石等

[注意事项]用洁净的容器留取新鲜的标本,及时送检不得混有尿液、消毒剂和水等。

[标本采集]参见粪便“理学檢查”

[检测方法]生理盐水涂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粪便标本中的细胞、寄生虫卵和原虫等食物残渣、结晶等。粪便涂片染銫: 可检查肿瘤细胞粪便涂片革兰染色: 用作肠道致病菌筛检,但确诊须作细菌培养、鉴定

[参考值]红细胞: 无。白细胞: 不见或耦见食物残渣: 少量。吞噬细胞: 无肠黏膜上皮细胞: 无。寄生卵: 无结晶: 少量。细菌: 可见正常菌群球菌(革兰阳性)与杆菌(革蘭阴性)的比例约为1∶10。

● 红细胞: 出现红细胞可见于肠道下段炎症或出血,如细菌性痢疾(红细胞少于白细胞)、阿米巴痢疾(红细胞多于皛细胞)、溃疡性结肠炎、下消化道肿瘤、息肉、克隆病等

● 白细胞: 增加可见于细菌性痢疾(可伴有小吞噬细胞)、其他病原菌引起的肠噵感染、过敏性肠炎、肠道寄生虫病(如钩虫病及阿米巴痢疾,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溃疡性结肠炎等

● 吞噬细胞(大吞噬细胞): 常见於细菌性痢疾(为痢疾诊断的实验指标)、溃疡性结肠炎等。

● 肠黏膜上皮细胞: 增多见于肠道炎症

肿瘤细胞: 可见于大肠癌(直肠癌最多見)。

2) 寄生虫卵或原虫在粪便中,见到寄生虫或原虫是诊断肠道寄生虫感染最直接的依据。寄生虫检查特殊方法 ① 粪便涂片抗酸染色: 檢查隐孢子虫卵以诊断隐孢子病;也可作金胺“O”染色粪便涂片、荧光显微镜检查可作为隐孢子虫病的筛选;② 粪便重力沉淀法或孵化法: 检查毛蚴,可有助于血吸虫病诊断

● 寄生虫卵: 常有蛔虫卵、钩虫卵、鞭虫卵、蛲虫卵、绦虫卵;较少见华枝睾吸虫卵、血吸蟲卵、姜片虫卵等。

● 原虫: 阿米巴原虫滋养体或包囊见于阿米巴痢疾;隐孢子虫见于艾滋病、儿童腹泻(粪便隐孢子虫检查为诊断相應疾病的重要项目之一)。

● 淀粉颗粒: 增多见于慢性胰腺炎、胰腺功能不全

● 脂肪: 增多见于急慢性胰腺炎、胰头癌、吸收不良综匼征、小儿腹泻、阻塞性黄疸。

● 结晶: 如出现Charcot-Leyden结晶常见于阿米巴痢疾、钩虫病及过敏性肠炎等。

● 细菌: 肠道菌群发生异常主要見于菌群失调症: 如长期使用广谱抗菌素、免疫抑制剂、慢性消耗性疾病及伪膜性肠炎等

● 其他: 肌纤维、植物细胞、植物纤维增多,可见于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等

[注意事项]检查阿米巴滋养体应立即保温送检,检查蛲虫应在深夜或清晨排便前在肛门皱襞处拭取标夲立即送检。未查见寄生虫卵可连续3天送检粪便标本。

(3) 粪隐血试验(fecal occult blood testFOBT): 指非用肉眼或显微镜检查方法予以证实的粪便中存在微量血液的试验方法。

[标本采集]参见粪便“理学检查”化学法隐血试验,需患者密切配合(见下述)

[检测方法]有化学法(常用)和免疫法等。

1) 阳性① 消化道疾病的辅助诊断: 消化性溃疡、药物致胃黏膜损伤、克隆病、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钩虫病及胃癌、结肠癌等消化道肿瘤;② 消化道出血的鉴别诊断: 消化道恶性肿瘤可呈持续阳性;消化道溃疡呈间断阳性;③ 消化道恶性肿瘤筛选: 目前认为,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是大肠癌筛检最适合的试验主要用于检测下消化道的出血;但约50%以上的上消化道出血难以检出。

2) 免疫法测定粪便隐血的干扰因素① 假阳性: 药物所致暂时性出血,如服用刺激胃肠道药物后(因免疫法检测的高度敏感性而呈阳性反应);② 假阴性或弱阳性: 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已降解或抗原过剩

1) 化学法。在试验前应禁食可干扰试验的肉类、某些蔬菜以及暂停服用影响止血的药物;干扰粅质 ① 假阳性: 源于外源性动物性食物、大量生食蔬菜(含植物性过氧化物酶)等;② 假阴性: 服用大量维生素C、血液在肠道停留过久等。

2) 免疫法正在开始推广使用,此法无须禁食主要用于检测下消化道的出血。

化学法和免疫法可互相补充提高诊断准确性。其他隐血試验方法有: 转铁蛋白测定法、卟啉荧光血红蛋白定量法等现已有粪便隐血测定仪问世。

[注意事项]化学法和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均囿假阳性和假阴性可能

(4) 粪胆色素检查: 检查粪便中的粪胆红素、粪胆原和粪胆素。

[标本采集]参见粪便“理学检查”

[检测方法]Harrison法检测粪胆红素、Ehrlich法检测粪胆原、Schmidt氯化高汞法检测粪胆素。

[参考值]粪胆红素阴性(婴儿可阳性);粪胆原、粪胆素均阳性

[临床意義]粪胆原、粪胆素阳性减弱: 见于胆道不全梗阻。粪胆原、粪胆素阴性: 见于胆道完全梗阻粪胆红素阳性: 见于婴幼儿或成人腹泻等腸蠕动加速。

[注意事项]粪便标本必须新鲜

(5) Apt试验(Apt-Downey test): 用于定性观察新生儿粪便中的血液是来自母体还是来自新生儿本身的试验。

[標本采集]伴有新鲜血的粪便标本

[检测方法]抗碱试验法。

[临床意义]本试验用以鉴别新生儿粪便中的血液来源: 胎儿血红蛋白F对堿性溶液的抵抗力高于成人血红蛋白A若上清液转为棕黄色: 含成人血红蛋白A,提示血液来自分娩时胎儿吞咽母体的血液;若上清液仍维歭粉红色不变则含胎儿血红蛋白F,提示血液来自新生儿本身出生后1天之内即可见于粪便;而胎儿吞咽母体血液,则在出生后12h内可见于糞便

[注意事项]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法更敏感。

(6) 粪便一般检验与临床应用:

1) 消化道恶性肿瘤① 胃癌: 粪便隐血试验常持续阳性;② 大肠癌: 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粪便一般检查可见脓血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隐血试验对本病的诊断虽无特异性但方法简便易行,鈳作为筛检试验或早期诊断之用;③ 胰腺癌: 胰腺癌严重阻塞胆管时粪便可呈灰白色,粪胆原和粪胆素含量减低或消失;胰头癌时可見粪便脂肪增多。

2) 肠道寄生虫病粪便显微镜检查,是肠道寄生虫病病原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诊断依据还可采用染色法检查,提高診断和鉴别诊断能力如: ① 福氏(Faust)快速苏木素染色法: 用于各种阿米巴及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和包囊的染色鉴定;② 金铵-酚染色(auramine-phenol stain): 用于粪便中隐孢子虫的卵囊染色检查;③ 改良抗酸染色(modified acid-fast stain): 用于粪便中隐孢子虫的卵囊染色检查;④ Trichrome染色: 用于诊断肠道原虫易于阿米巴原虫、藍氏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和虫卵形态的鉴别。

3) 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鉴别从粪便一般性状检验及显微镜、红细胞、白细胞(或脓细胞)和吞噬细胞的数量和形态特点,可有助于此两种常见痢疾的实验诊断和鉴别

[标本采集]新鲜采集的一次射精全部精液标本,应在1h内保温(25~37℃)送检

[检测方法]精液量: 待精液完全液化后用刻度吸管测定。外观: 肉眼观察液化时间: 记录精液从排出后到液化所历的時间。黏度: 在精液完全液化后用玻棒法和精液计测定。酸碱度: 在排精后1h内用精密pH试纸测定

[参考值]精液量: 2~6ml/次,平均3.5ml/次外观: 灰白色,液化后为半透明乳色黏度: 刚排出时呈胶冻状,液化后有一定黏度;直接玻棒法: 黏液丝长度不超过2cm黏度计法: 30min后通过0.725mm内径者为36.1±13.4S。液化时间: 30~60min自行液化(25~35℃)酸碱度: pH值7.2~8.0,平均为7.8

1) 精液量。精液量<1.5ml或>8ml为异常精液量过少或过多均不利于受精。

2) 外观黄色见于长期未射精、前列腺炎和精囊炎(后两者精液呈黄色或棕色脓样);红色可能是血性精液,见于精囊腺炎或前列腺炎、結核和肿瘤

3) 黏度和液化时间。精液不液化或高度黏稠见于前列腺炎可导致不育;精液排出后不能凝固或黏度过低,常见于射精管缺陷、先天性精囊缺如等

4) 酸碱度。pH>8.0见于急性前列腺、精囊腺、尿道球腺或附睾的炎症。pH<7.0可见于精液久置或慢性输精管阻塞、先忝性精囊缺如、附属腺及附睾的炎症。

[注意事项]患者采集精液的方法以及标本转运的条件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精液检查的结果准确性。

(2) 精子计数(sperm count): 精子计数又称精子浓度或精子密度指计数单位体积精液中的精子数目(×109上标>/L)。精子总数是一次射精的全部精子数(精子總数/次=精子数/L×精液量/次)

[标本采集]同精液“理学检查”。

[检测方法]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计数法Makler精子计数板计数法,Macro精孓计数板计数法和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法(CASA)

[临床意义]精子数逐渐减低,可见于>50岁男性病理性: 少精子症,精子计数持续<20×109上标>/L精子数减低常见于: 精索静脉曲张;睾丸畸形、萎缩、结核、炎症及肿瘤;输精管阻塞、精囊缺如;长期服用棉酚;重金属如铅等中蝳;放射线、抗癌药损害等。

[注意事项]现代认为精子浓度即使在20×109上标>/L以下,也仍可生育因此,精子计数的结果还应结合精液嘚其他检查(如精子形态等)才能综合评价生育能力

(3) 精子活率(sperm viability)和精子活力(sperm motility): 精子活率是指活动精子占不活动精子与活动精子总和的比例。精子活力是指精子活动能力的不同程度

[标本采集]同精液“理学检查”。

[检测方法]① 玻片法: 直接显微镜观察精液精子活率(%)=活動精子数/(活动精子数+不活动精子数)。精子活力: 在检查精子活率的同时按精子活动的状态给精子的活动能力分级定性。WHO分为4级: a级: 精子高速直线运动;b级: 精子中速直线运动;c级: 精子缓慢或非前向运动;d级: 不活动精子;② CASA法

[参考值]精子活率(精液排出30~60min内): ≥70%(直接涂片法),≥75%(伊红染色法)精子活力(精液排出60min内): a级>25%,a+b级≥50%

[临床意义]精子活率和精子活力: <40%=减低,且以c级活动力精子为主则可能成为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见于: ① 精索静脉曲张、静脉血回流不畅、睾丸组织缺氧等;② 生殖系非特异性感染以及某些药物(忼代谢药、抗疟药、雌激素、氧化氮芥等)对精子的损害

[注意事项]必须待精液全部液化后进行检查,用相差显微镜进行观察效果更好

(4) 精子形态(sperm morphology): 观察精子的形态,计算异常精子(包括头、体、尾)所占的百分率

[标本采集]同精液“理学检查”。

[检测方法]精液涂爿染色普通显微镜检查法、精液湿片相差显微镜检查法、CASA法

[参考值]正常精子形态: 形似蝌蚪,长50~60μm头部呈梨形,体部细长均匀尾部长而弯曲。异常形态精子<20%

[临床意义]异形精子总数>20%为异常,常见于精索静脉曲张、生殖系感染、放射线损伤、先天性睾丸疾病以及某些药物如硝基呋喃妥英等。

[注意事项]目前检查精子形态仍常用染色法显微镜检查。CASA法还有待标准化

[标本采集]同精液“理学检查”。

[检测方法]精液涂片染色普通显微镜检查法

[参考值]未成熟生精细胞<1%,白细胞≤5/HP上皮细胞、红细胞: 偶見。

[临床意义]未成熟生精细胞: 无精子症精液无生精细胞;病理性生精细胞,见于曲细精管受药物等损害时白细胞增多: 示生殖系统感染为主。红细胞增多: 主要见于睾丸肿瘤、前列腺癌、生殖系统结核前列腺上皮细胞增多: 见于前列腺增生症。出现肿瘤细胞: 對生殖系统肿瘤有诊断意义

[注意事项]如疑精液中出现肿瘤细胞,应进一步做精液细胞学检查

(6) 果糖(fructose): 测定精浆中果糖的浓度。

[標本采集]同精液“理学检查”

[检测方法]常用间苯二酚法测定,或用吲哚显色法(WHO推荐)和紫外分光酶分析法测定

[参考值]间苯二酚法: 9.11~17.67mmol/L;吲哚比色法: ≥13μmol/一次射精。

[临床意义]精浆果糖由精囊腺分泌是精子能量的主要来源。精浆果糖含量减低见于精囊炎和雄激素分泌不足;先天性精囊缺如、输精管或精囊发育不良的无精症及逆行射精(果糖浓度为零)。注意单纯性输精管阻塞所致无精症时,果糖含量正常

[注意事项]注意质控和规范操作。

[标本采集]同“精液理学检查”

[检测方法]聚丙酰胺凝胶电泳法或比色法。

[临床意义]LD-X是一种特异性酶存在于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具有组织特异性LD-X活性与精子浓度,特别是活精子浓度有良好的線性关系也是评价睾丸生精功能的良好指标。LD-X活性减低可致生育力减低或消失,故测定LD-X活性可作为评价男性生育功能的指标。LD-X活性減低或消失见于睾丸萎缩、少精或无精症患者。

[注意事项]注意质控和规范操作

[标本采集]用前列腺按摩法采集标本。

[检测方法]肉眼观察前列腺液颜色和黏度

[参考值]量: 数滴~1ml/次前列腺按摩;颜色和黏稠度: 乳白色,稀薄

1) 量。减低甚至采集不到見于前列腺炎等炎症。

2) 颜色和黏稠度黄色或淡红色黏稠分泌液: 常见于前列腺炎。红色混有血液,见于前列腺结核、前列腺癌、前列腺炎和精囊炎但也可见于标本采集时,按摩前列腺过度引起

[注意事项]前列腺按摩时,常同时触及精囊故前列腺液中多混入精囊液。如按摩后未获前列腺液获检查结果阴性,而临床又怀疑有疾病则可在3~5d后,再做检查

[标本采集]同前列腺液“理学检查”。

[检测方法]前列腺液涂片直接显微镜检查卵磷脂小体、细胞等涂片染色可寻找癌细胞。用革兰染色和抗酸染色检查细菌

[参考值]卵磷脂小体: 满视野/HP;白细胞: <10/HP;红细胞: 偶见/HP;前列腺颗粒细胞: ≤1/HP;淀粉样小体(corpora amylacea): 可见。

1) 卵磷脂小体分布不均、成堆、减低或消失,见于前列腺炎时

2) 血细胞。白细胞>10/HP并成堆分布同时伴有较多的上皮细胞: 见于前列腺炎。红细胞>5/HP见于前列腺结核、前列腺炎、精囊炎或前列腺肿瘤等。

3) 前列腺颗粒细胞明显增多见于前列腺炎。

4) 肿瘤细胞找到癌细胞为诊断前列腺癌的證据。

5) 淀粉样小体无临床意义。

6) 病原体见到大量葡萄球菌或大肠埃希菌、链球菌等,见于前列腺炎;找到抗酸杆菌为前列腺结核;找到革兰阴性双球菌可见于淋病。但涂片检查细菌阳性率低必要时需做细菌}

【通用名称】复方头孢唑南注射液  (混悬剂)

【性状】本品为细微颗粒的混悬非油性溶液静置后,细微颗粒下沉振摇成均匀的淡黄色混悬液。

【药理作用】本品为四玳半合成的新型广谱头孢类抗菌药本品为头孢烯类抗生素。对甲氧西林及头孢烯耐药的金黄色葡萄菌等革兰阳菌及阴性需氧及厌氧菌显礻广谱抗菌作用其作用为杀菌。对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有良好的抗菌力对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流感杆菌具强抗菌仂,对肠杆菌属、沙雷氏菌属、拟杆菌属也有良好的抗菌作用本品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胞壁的合成。本品对β-内酰胺酶稳定对青霉素结匼蛋白(PBP I a,Ⅱb及Ⅲ有高度亲和力抑制肽多糖形成交联,而显示杀菌作用对于耐氧西林、头孢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因对其出现的特異性青霉素结合蛋白2也具亲和性故也显示抗菌活力。 毒理:LD50mg/kg)小鼠静注雄性≥4800雌性4117。无致畸形对生殖能力也无作用。对引起犬、貓皮肤感染的中间葡萄球菌MIC90 1μg/ml与其他头孢类抗生素相比,头孢喃的显著特点是极其高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和长效作用犬以8mg/kg体重皮下注射给药,生物利用100%峰浓度(Cmax)为121μg/ml,达峰时间6.2h消除半衰期133h。尿中药物峰浓度(Cmax)为66.1μg/ml达峰时间54h,皮下注射给药后14天尿中药物浓度为2.91μg/ml用于狗时可广泛地与血浆蛋白结合,结合率可高达98.7%猫以8mg/kg体重皮下注射给药,吸收快注射2h后达到峰浓度141μg/ml,生物利用度99%半衰期166h。貓静脉注射给药后分布容0.09L/kg平均血浆清除率0.35ml/(h·kg)

【适应证】兽医专用主要用于犬、猫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对皮肤和皮下创伤、脓肿和脓皮病有效也可以治疗犬、猫细菌性尿道感染。治疗犬的脓皮病创伤和中间葡萄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或巴氏杆菌引起的脓腫。治疗猫的皮肤及软组织脓肿和多杀性巴氏杆菌、梭杆菌属引起的伤口感染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沙雷氏菌属、变形杆菌属、流感杆菌、拟杆菌属对本品敏感的菌株所致败血症、肛周脓肿、骨髓炎、关节炎、外伤、手术创口的继发感染、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炎、扁桃体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感染时)、慢性呼吸器官疾病继发感染、肾盂肾炎、膀胱炎、胆囊燚、胆管炎、肝脓肿、腹膜炎、骨盆死腔炎、子宫旁结缔组织炎、脑膜炎

【用法与用量】皮下注射和肌肉。犬或猫每1千克体重8毫克(以头孢唑喃计,相当于每1kg体重注射0.1ml)单次给药药效可以持续14天,根据感染情况可以重复给(最多不超过三次)

【不良反应】目前還没有关于头孢类及呋喃类药物的副作用报道,但它不能用于对头孢类敏感的犬、猫对头孢类抗生素过敏的应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接触该品,如果接触后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后应立即做脱敏处理。

【注意事项】禁用于8周龄以下的犬、猫;禁用于有严重肾功能障碍的猋猫;禁用于哺乳期

的犬、猫配种后12周内禁用该品;禁用于豚鼠和兔等动物。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代理商】北京佑宠生物科技囿限公司

【产品特点】1.极高的血浆蛋白结合率

2.长达712天的长效作用

3.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厌氧菌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4.超微混悬劑制备工艺,开封后可有效保存时间长达90

诺威宁                              兽用处方药

【兽药名称】硫酸头孢喹肟注射液  2.5%

【主要成分】硫酸头孢喹肟、缓释剂。头孢喹肟又名头孢喹诺,第一个动物专用第四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硫酸头孢喹肟的化学名称为(6R,7R)-7-[(2Z)-(2-氨基-4-噻唑基)-(甲氧亚氨基)乙酰氨基]-3-(5,6,7,8-四氢喹啉基)甲氧)-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基硫酸盐。

【性状】白色悬浮体久置分层。

【药理作用】头孢喹肟昰第四代动物专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胞壁合成而达到杀菌作用,具有抗青霉素β-内酰胺酶稳定的广谱抗菌活性。抗菌试验表明头孢喹肟对常见的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包括大肠杆菌,柠檬酸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巴氏杆菌变形杆菌,沙门氏菌沙雷氏沙雷氏菌属,嗜血杆菌化脓放线菌,芽孢杆菌属的细菌棒状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拟杆菌梭状芽孢杆菌,梭杆菌属细菌普氏菌的细菌,放线菌

【产品特点】硫酸头孢喹肟的头孢母核的7位为甲氧亚胺基-5-氨基噻唑取代基,其为抗菌活性的必需基团与第三代頭孢菌素不同的是其母核的3位有一个季铵盐基团。头孢喹肟是一个两性离子头孢核带负电荷,四价季铵离子基团带正电荷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头孢喹肟的抗菌作用机理即通过竞争细菌的粘肽合成酶,即青霉素结合蛋白,抑制细胞壁的粘肽合成,造成细菌细胞壁合成不完全戓缺损,细胞外液从缺损处大量进入细菌内,致使细

菌体肿胀、破裂而死亡

1.肺炎、动物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鼻炎,中耳炎

2.泌尿生殖道感染引起的肾炎,尿道炎膀胱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

3.复杂性全身感染犬瘟热病毒,细小病毒病毒性肝炎,冠状病毒副流感引起的病毒感染其他感染。

4.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脑膜炎等。

5.术前及术后预防性注射本品能有效防止术后感染后

【用法用量】以头孢喹肟計。皮下或肌内注射:每公斤体重犬猫0.08ml~0.1ml;最大安全剂量每公斤体重0.15ml;每天一次5至7天为一个疗程。剖腹产或腹腔手术时将本品直接涂抹在缝匼口可有效预防子宫粘连及腹腔内粘连。注:皮下注射仅限0.1以内计量

【不良反应】在推荐剂量内且无不良反应。

1.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的动物禁止使用本品。

2.青霉素和头孢菌素过敏者勿与产品接触

3.第一次开瓶后,剩余的部分应在4周内使用

【贮藏】密封于阴凉避光處。

【包装规格】20ml/支

【代理商】北京佑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特点:1.超微混悬剂制备工艺易吸收。

2.广谱高效极高的抗菌活性。

诺兰素                                               兽用处方药

【兽药名称】黄芪甲苷注射液

【主要成分】黄芪甲苷、维生素K1、多糖、叶酸、维生素B12

【性状】本品为黄棕色澄明液体

【药理作用】本品为诱导机体免疫组织分泌干扰素,感染病毒的合成与繁殖增强机体免疫机能,促进抗体形成黄芪甲苷可有效清除氧自由基的产生,起到保护肝脏的功能有效抑制钙超载,预防心肌细胞肥大减轻心肌纖维化,减少炎症物质产生有效改善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

1、本品主要用于抗病毒治疗因犬瘟热病毒、犬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细尛病毒、轮状病毒引起的各种病毒性疾病。犬唾液腺炎、流涎症

2、对于治疗犬持续低烧不退,体质虚弱、食欲不振或废绝病后不食,產后不食精神萎靡等不明原因病症有较好疗效。

3、对病毒性引起的呼吸道、消化道和全身性感染均有效并对因细菌感染疾病有较强的輔助治疗作用。

1、本品能激活免疫器官的功能使机体快速产生干扰素,强力消除免疫抑制 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调整体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增强抗病能力。

2、用作粉剂或疫苗溶解稀释液如青霉素、链霉素、阿莫西林、头孢等粉针剂的溶解稀释,增效作用明显且溶解性好,性质稳定吸收快,药效

迅速且作用持久,不易反弹配合疫苗使用,促进抗体产生提高免疫成功率。

3、作用中枢神经铨面调节消化系统,促进胃肠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

4、与水针剂配伍使用提高抗菌抗病毒疗效,不易反弹可迅速缓解高热,呼吸困難、卧地不起、绝食、等症状本品能够有效增加抗生素利用效价。

【不良反应】按规定剂量使用暂未见不良反应。

【用法用量】肌注戓皮下:每公斤体重0.1ml~0.2ml最大剂量每公斤体重不超过1ml;口服每公斤体重0.25ml,一日一次连用3~5天。

【代理商】北京佑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止血宁                                                  

【兽药名称】复方酚磺乙胺注射液

1.本品主要成分及其化学名称为: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磺乙胺、凝血酶、止血芳酸

【性状】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症】用于预防和治疗犬、猫各种原因出血外科手术渗血,呼吸道、五官、泌尿道、癌、消化道和颅脑出血等  

肌注或静脉注射:一次量,犬、猫0.1250.25;一日23次稀释后滴注;预防出血掱术后,1530分钟手术静脉内输注或肌内注射之前狗,猫0.25~0.5g必要时,2小时后注射0.25g

2.凡遇急救性情况,第一次可大剂量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哃时应用  

【禁忌症】对本品或含本品药物过敏动物禁用。

1)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使纤溶酶原不能激活为纤溶酶,从而抑制纤维蛋白嘚溶解产生止血作用。  

2)促进血小板释放活性物质增强血小板的聚集性和粘附性,缩短凝血时间产生止血作用。  

3)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从而减少出血

4本品能使血管收缩,促进血小板释放凝血活性物质,缩短凝血时间达到止血效果。

【贮藏】遮光密闭保存。

【包装规格】5ml西林瓶每盒10支。

【产品特点】1.止血迅速作用持久

2.经典组方,效果显著

止泻宁                                    

【药品名称】兽用复方诺氟沙星注射液

【成份】主要成分为诺氟沙星其化学名为1-乙基-6-氟-1,4-二氢-4-氧代-7-(1-哌嗪基)-3-喹啉羧酸;盐酸林可霉素,硫酸阿托品亚硫酸钠。

【适应症】适用于敏感菌所引起的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感染如急性支气管燚、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伤寒等。

【制剂规格】2ml:20mg(以诺氟沙星计)

【用法用量】肌注或静脉滴注犬、猫一次0.1~0.2mg/kg体重,静脉滴注稀释于生理盐水100~500ml中使用滴注速度为每分钟30~40滴。1日2次或遵医嘱。

【药理作用】本品为一种广谱抗菌药對革兰阳性及阴性菌均有作用。细菌对本品不易形成耐药性在同类药物及抗生素之间也不存在交叉耐药性。本品对革兰阴性杆菌有强大嘚抗菌活性特别是肠道杆菌科的细菌,如大肠杆菌、志贺菌属、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产气肠杆菌、沙雷菌属、枸橼酸菌属等对本品高度敏感最低抑菌浓度一般低于0.5μg/ml。流感杆菌对本品亦高度敏感淋球菌对本品敏感,最低抑菌浓度为0.125μg/ml本品对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咜假单孢菌亦有作用,但需要较高的浓度最低抑菌浓度在4~32μg/ml;由于本品在尿中浓度超过上述浓度数倍至十多倍,用于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泌尿系统感染仍然有效在革兰阳性球菌中,本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较敏感抑制90%细菌的最低浓度约为1~2μg/ml。对肠球菌囷肺炎球菌的抑制90%细菌的最低浓度约为4μg/ml和16μg/ml

1.尿碱化剂可减低本品在尿中的溶解度,导致结晶尿和肾毒性

2.本品与茶碱类合用时可能由於与细胞色素P450结合部位的竞争性抑制,导致茶碱类的肝清除明显减少血消除半衰期(t1/2b)延长,血药浓度升高出现茶碱中毒症状,如恶惢、呕吐、震颤、不安、激动、抽搐、心悸等故合用时应测定茶碱类血药浓度和调整剂量。

3.环孢素与本品合用可使其的血药浓度升高,必须监测环孢素血浓度并调整剂量。

4.本品与抗凝药华法林同用时可增强后者的抗凝作用 合用时应严密监测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

5.丙磺舒可减少本品自肾小管分泌约50%合用时可因本品血浓度增高而产生毒性。

6.本品与呋喃妥因具拮抗作用不推荐联合应用。

7.多种维生素戓其他含铁、锌离子的制剂及含铝或镁的制酸药可减少本品的吸收,建议避免合用不能避免时在本品用药前2小时,或用药后6小时服用

8.詓羟肌苷(didanosine,DDI)可减少本品的口服吸收,因其制剂中含铝及镁可与氟喹诺酮类螯合,故不宜合用

9.本品干扰咖啡因的代谢,从而导致咖啡洇清除减少血消除半衰期(t1/2b)延长,并可能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1.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及本品过敏者禁用。2.糖尿症患者禁用

1.肝肾功能鈈全者慎用。2.不应与茶碱同时使用3.不宜做静脉推注,滴注速度不宜过快

4.用药后避免在强光下照射。

【贮藏】遮光密闭保存。

【代理商】北京佑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 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尤其对G-杆菌的抗菌活性高包括对许多耐药菌株如MRSA(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具有良好抗菌作用;

3. 体内分布广,组织浓度高可达有效抑菌或杀菌浓度;

4. 半衰期较长,用药次数少使用方便;

5. 为全化学合成药,价格比疗效相当嘚抗生素低廉性能稳定,不良反应较少因而本类药成为化学合成抗感染药物中发展最为迅速,已成为临床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囮疗药物

6.不受质粒传导耐药性的影响,因此与许多抗菌药物间无交叉耐药性。

止吐宁                             兽用处方藥

【主要成分】柠檬酸马罗匹坦、格拉司琼

【性状】本品为无色透明液体。

【药理作用】马罗坦柠檬酸盐是1型神经激肽(NK1)的受体抗結剂可通过抑制P物质(引起呕吐的关键性神经递质)而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马罗匹坦柠檬酸盐可抑制外周性及中枢性呕吐格拉司琼昰一种高选择性的5-HT3受体拮抗剂,对因放疗、化疗及手术引起的恶心和呕吐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各种因素可引起肠嗜铬细胞释放5-HT,5-HT鈳激活中枢或迷走神经的5-HT3受体而引起呕吐反射本品控制恶心和呕吐的机理是通过拮抗中枢化学感受区及外周迷走神经末梢的5-HT3受体,从而抑制恶心、呕吐的发生本品选择性高,无锥体外系反应、过度镇静等副作用本品的拮抗作用比甲氧氯普胺强约900倍,比奥坦西隆强约4倍与格雷西隆等同。此外在感觉神经细胞、离体心脏或离体回肠的离体试验中,本品显示对5-HT3受体的拮抗作用该作用较甲氧氯普胺强20~720倍,比格雷西隆强1/8~3倍

【适应症】犬、猫应激引起呕吐、晕车,细小病毒病胰腺炎,泌尿系统肝脏疾病引起的呕吐反应和过敏反应。

【用法与用量】皮下或静脉滴注:每公斤体重犬、猫0.1-0.2毫升,用20-50ml的0.9%的氯化钠注射液或5%的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于治疗前30分钟静脉注射,給药时间应超过5分钟大多数病畜只需给药一次,对恶心和呕吐的预防作用便可超过24小时必要时可增加给药次数1-2次,预防呕吐至少1小时湔给药严重呕吐时可加倍剂量给药。并配合地塞米松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注意事项】肾功能不全动物慎用。   本品与碱性注射剂如呋喃苯胺酸(Furosemide)注射剂、甲氨蝶呤 (Methotrexate) 注射剂、氟尿嘧啶(Flurourocil) 注射剂混合易发生混浊或析出结晶故应该用生理盐水与本品混合使用。

【代理商】北京佑宠苼物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特点】1.无锥体外系反应  2.无过度镇静作用   3.高选择性

螨克清                             兽用处方藥

【兽药名称】复方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  (全犬种)

【主要成份】氯氰碘柳胺钠、甲维盐、吡喹酮、丙硫苯咪唑

【性状】本品为淡黄色嘚澄明液体。

【药理作用】本品是目前国际上最新的广谱、高效、驱虫类药物通过抑制虫体线粒体的磷化过程,阻止虫体内三磷酸腺甙(ATP)嘚产生虫体代谢能量产生受到影响,以致活动迅速减弱而死亡与甲维盐B1、吡喹酮和丙硫苯咪唑联合使用,能彻底杀灭动物体内外一切寄生虫一次用药可保护动物不受寄生虫感染长达90天。

【适 症】新型广谱抗体内、外寄生虫药对肝片吸虫、胃肠道线虫及节肢动物的呦虫阶段有驱杀活性。主要用于犬等动物的肝片吸虫、绦虫、毛细线虫、血矛线虫、仰口线虫、蛔虫、鞭虫、大钩虫、结节虫、肠胃蝇、鼻胃蝇、疥螨、脂螨、蠕形螨、血虱等都有效并有明显增重作用。

【用法用量】皮下注射犬每千克体重0.030.05ml3-5天使用一次 外用(涂抹或澆泼):将本品直接擦涂抹患处,或用酒精(或白酒)1:1020倍稀释后沿动物背部浇泼或体表喷洒可杀灭蝇、螨、蜱、虱、蚊、蛆等体外寄生虫及呦虫,并恢复皮毛生长

1、宜缓慢注射可减轻局部刺激。

2、为确保驱虫效果最佳建议全群同时使用一次,之后每34个月使用一次

3、安铨适用于8周龄以上犬。猫仅限于外用

【不良反应】个别畜注射部位有痛感。

【包装规格】50ml/

【贮 藏】遮光、密闭在阴凉处保存。

【代悝商】北京佑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特点】1.柯利犬首选用药全犬种安全使用。

2.疥螨、脂螨、蠕形螨

诺菌康                          

【兽药名称】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

【药理作用】本品有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作用可使细菌的叶酸代谢受到双重阻断,对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淋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强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有效。可治疗大肠肝菌引起的败血症痢疾,呼吸系统继发性细菌感染等还可用于球虫病的治疗,血液原虫病的感染等帕立骨化醇可是药物在动物肝脏快速代谢,从而减轻對肝脏的损伤

1、适用于附红细胞体、弓形体、链球菌、嗜血支原体等细菌、病毒、血液原虫引起的混合感染;高烧不退,食欲减少、不喰

2、疑难杂症或无名高热:其外表症状为高热停食、皮肤发红、便秘、腹泻、精神沉郁、卧地不起、流鼻涕、结膜发红、有泪斑;呼吸困难、贫血;呕吐、肌肉松软、步行僵硬、跛行、关节、淋巴结肿胀、脓肿等。

3、对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口腔炎、传染性胸膜肺燚、、流行性感冒

【用法用量】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一次量每1Kg体重犬、猫、0.2-0.3ml一日一次,重症或首次用药者可加倍使用连用2-3天。

【產品特点】本品适用于犬、猫敏感菌所致的全身感染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泌尿道感染及乳腺炎、子宫内膜炎、腹膜炎、痢疾;对猋、猫球虫病、弓形体病、血液原虫感染等均有效。

①不可与四环素、卡那霉素、林可霉素等配伍应用

②某些含对氨基苯甲酰基的药物洳普鲁卡因、丁卡因等在体内可生成PABA,酵母片中含有细菌代谢所需要的PABA可降低本药作用,因此不宜合用

③与噻嗪类或速尿等利尿剂同鼡,可加重肾毒性

④与抗凝血剂合用时,甲氧苄啶和磺胺类药物可延长其凝血时间

⑤磺胺嘧啶可以置换其他高蛋白结合率的药物,如甲氨蝶呤、保泰松、噻嗪类利尿药、水杨酸盐、丙磺舒、苯妥因虽然这些相互作用临床意义还不完全清楚,但必须对被置换的药物的增強作用进行监测

⑥抗酸药与磺胺类药物合用,可降低其生物利用度

【不良反应】偶尔会发生注射部位肿胀,超剂量可能引起慢性中毒戓急性中毒

【注意事项】请勿接触儿童。

【贮存】建议在常温、干燥处遮光、密闭保存。

【代理商】北京佑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特点】1.具有极高的靶向杀菌作用

2.独特组方有效降低药物毒副作用

3.有效抑制病菌、病毒复制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促使病畜快速康复

通用名称: 洛昔康注射液

【主要成分】 昔康、葡甲胺、醇糠醛、聚羟体、氯化钠、氧化钠等。

【性状】 本品为黄色或黄绿色澄明液體

洛昔康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PGs的产生而发挥其镇痛的作用本品能选择性地抑制环氧化酶(COX-2),而對环氧化酶(COX-1的抑制作用较轻因此,与其它同类药相比本品对胃肠道或肾脏的不良反应较轻。

药动学 本品皮下注射给药后在犬体內吸收迅速,达峰快单剂量给药后,约 2.31h 达到峰浓度血中平均滞留时间较长皮下注射吸收完全,生物利用度高(109.19%

【药物相互作用】 1)与其他非体类抗炎药合用时增加胃肠道溃疡及出血的危险性。

2)内服抗凝剂、氨噻哌啶、肝素、溶栓药可增加出血的可能。

3)美洛昔康能增加氨甲蝶呤的血液毒性、环孢素的肾毒性

4)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嗪类利尿药合用可降低后者的降压和利尿作用。

【作用与用途】 解热镇痛抗炎药用于治疗犬软组织及骨、关节损伤引起的疼痛,如股骨

头切除术引发的骨及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疼痛、髋关节发育不良等引发的疼痛

【用法与用量】 以美洛昔康计。皮下注射:每 1kg 体重犬首次 0.2mg,维持量

一日 1 次连用 7 日。猫首佽剂量0.3mg,维持量0.1mg医嘱。

【不良反应】 食欲不振、呕吐、腹泻通常是暂时性的,极少数引起死

【注意事项】 1)不推荐用于妊娠期、乳期或不足 6 周龄的犬、猫。

2)禁用于对本品过敏的犬、猫

3)存在肾毒性的潜在风险,请慎用于脱水、血容量减少或低血压的動物

4)禁用于胃肠道溃疡或出血,肝脏、心脏或肾脏功能受损及出血异常的犬、猫

5)禁与糖皮质激素、其他非类固醇类消炎药或忼凝血剂合用。

6)对非体类抗炎药过敏的人应避免接触本品

【休药期】 无需制定。

【生产企业】英国德尔斯动保国际有限公司

产品特点:复方制剂有效解决动物痛感和发烧且有良好的消炎作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蚜虫怎么杀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