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芯城元器件芯片中的IC芯片大约多少钱?

原标题:TI取消新晔代理! 紫光将5G商用提上日程

互联网电商风迅速崛起,不少传统行业纷纷遭遇颠覆,传统工业品B2B阵地尚能独善其身?面对电子元器件这块风水宝地,电商巨头们纷纷抢驻,对于传统元器件分销商与代理商是该人人自危,还是积极拥抱?在这一十字路口,国际分销巨头富昌电子的做法或许具有一定的借鉴性。互联网电商风迅速崛起,不少传统行业纷纷遭遇颠覆,传统工业品B2B阵地尚能独善其身?面对电子元器件这块风水宝地,电商巨头们纷纷抢驻,对于传统元器件分销商与代理商是该人人自危,还是积极拥抱?在这一十字路口,国际分销巨头富昌电子的做法或许具有一定的借鉴性。互联网电商风迅速崛起,不少传统行业纷纷遭遇颠覆,传统工业品B2B阵地尚能独善其身?面对电子元器件这块风水宝地,电商巨头们纷纷抢驻,对于传统元器件分销商与代理商是该人人自危,还是积极拥抱?在这一十字路口,国际分销巨头富昌电子的做法或许具有一定的借鉴性。 互联网电商风迅速崛起,不少传统行业纷纷遭遇颠覆,传统工业品B2B阵地尚能独善其身?面对电子元器件这块风水宝地,电商巨头们纷纷抢驻,对于传统元器件分销商与代理商是该人人自危,还是积极拥抱?在这一十字路口,国际分销巨头富昌电子的做法或许具有一定的借鉴性。

1.TI取消新晔代理

2.黄河水电宣布有能力规模生产电子级多晶硅;

3.紫光将5G商用提上日程;

1.TI取消新晔代理;

译文:好消息通知您,TI中国公司已终止了该公司的经销业务。我们可以开始联系并与他们目前的客户交谈。

蚂蚁芯城经过多方确认,TI的代理商再减一家,新晔不幸靴子落地,被取消代理。目前TI的代理商只剩下安富利,艾睿,文晔和世平!

注:一切以TI官方消息为准

2.黄河水电宣布有能力规模生产电子级多晶硅

近日,国家电投集团黄河水电公司宣布已有能力规模生产电子级多晶硅。

据晋江新闻网报道,黄河水电发展成国内唯一一家集成电路应用的高纯电子级多晶硅生产企业,打破了国内市场长期由国外公司垄断的格局,经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检测,其产品质量与德国、日本知名多晶硅质量相当。

据悉,多晶硅是微电子行业和光伏产业的 " 基石 ",是信息产业和新能源产业最基础的原材料。一般电子级硅要求含 Si>99.9999%,电子级多晶硅则要求达到 9 个 "9" 以上。集成电路用的电子级硅材料几乎是目前工业领域纯度要求最高的产品,纯度要求达到99.%,即11个9以上。

据悉,黄河水电在多晶硅方面的研发工作始于2006年,2010年全面投产,并形成2500吨高纯电子级多晶硅产能。

我国电子级多晶硅的研制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中期进入批量生产;七十年代末改良西门子法在生产技术、工艺已成熟,尽管生产规模小、设备简陋,但当时的国内需求也较少,生产可以满足需求。但随着需求的增加,国内产量不足、质量不稳定导致供不应求,我国开始大量进口电子级多晶硅。

2013年至2017年,我国多晶硅进口数量从8.07万吨逐年攀升至14.4万吨。从近十年的发展状况来看,虽然多晶硅在我国得到长足发展,但高品质多晶硅仍然需要进口。所有的分立器件、集成电路用多晶硅和高效光伏电池用多晶硅全部进口,国内高品质多晶硅缺口巨大,有专家研判,国内电子级多晶硅的需求是4500吨/年。

“我国的工业硅、多晶硅产量世界第一。可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用的高纯度硅材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在新疆乌鲁木齐参加2018年中国硅业大会时呼吁业内企业加快技术突破,尽快弥补高端材料的空白。如今,我国多晶硅产业布局已移向新疆、内蒙古等电价低洼地区,但这些地区科技人员和科研条件匮乏,研究重心仍集于中原、华东地区。

互联网电商风迅速崛起,不少传统行业纷纷遭遇颠覆,传统工业品B2B阵地尚能独善其身?面对电子元器件这块风水宝地,电商巨头们纷纷抢驻,对于传统元器件分销商与代理商是该人人自危,还是积极拥抱?在这一十字路口,国际分销巨头富昌电子的做法或许具有一定的借鉴性。

3.紫光将5G商用提上日程

紫光集团旗下紫光展锐,作为全球领先的移动通信及物联网核心芯片供应商之一,按照IMT-2020(5G)推进组发布的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规范,成功进行5G新空口互操作研发测试(IODT),5G第三阶段测试作为5G技术研发测试中最重要一环,该阶段的测试成功将对2019年5G商用与普及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中国领先的5G通信芯片企业,紫光展锐紧跟IMT-2020(5G)推进组时间表,遵照第三阶段5G技术规范要求,采用5G终端原型机Pilot V2及芯片分阶段来完成与系统设备的IODT。在此次工信部三阶段测试中,紫光展锐采用准芯片级架构5G终端原型机Pilot V2完成IODT中的NSA验证,评估及验证了5G终端解决方案,后续将根据第三阶段时间表继续推进IODT测试,逐步过渡并推出第一款支持3GPP R15 5G标准的芯片。

紫光展锐Pilot V2原型机集成多核处理器、高速信号处理FPGA阵列、Sub-6GHz射频模组,支持NSA/SA、2.6/3.5/4.9GHz频段、8*8MIMO和载波聚合等,具备多元灵活可重配置能力,可以满足5G NR多场景下对高吞吐率、低时延及灵活性的验证需求,为5G试验及验证提供终端样机的解决方案。本次互操作研发测试在3.5GHz频段进行,遵从3X系统架构,基于3GPP Release 15标准规范,下行使用LTE 2×2 MIMO和NR 4×4 MIMO,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37Gbps,上行采用NR单天线+LTE单天线组合,速率达到理论峰速87Mbps。

日前闭幕的“中国芯片发展高峰论坛”上,紫光展锐携手产业链上下游重点讨论了5G时代生态链的建设,并签署了《共建5G产业生态倡议书》,将5G商用的技术储备、生态合作推向纵深,加速5G商用到来。

从2G、3G、4G到未来的5G,紫光展锐依靠技术创新赢得了全球瞩目的成果,在未来阶段,紫光展锐会一如既往配合和落实工信部要求,全面展现5G技术优势,加速5G商用发展的步伐。

紫光展锐CEO 曾学忠表示,“2019年紫光展锐将实现5G芯片的商用,在2019年年底将会推出8核5G芯片手机。通过自主创新、深度合作,我们正在迈入高端,致力于推动5G芯片的发展”。

}

IC Insights发布了最新的2018年上半年全球前15大半导体厂商(IC和OSD组件——光电子器件、传感器、分立器件)排行榜,如图1所示。其中包括7家总部位于美国的供应商,有三家总部在欧洲,台湾和韩国分别有两家,日本有一家。2018年4月份博通宣布将总部从新加坡迁至美国,所以IC Insights将博通归为美国公司。

如上图所示,这15家半导体公司有11家在2018年上半年实现了两位数的同比增长速率。此外,有7家公司的增长率超过了20%,包括五大内存厂(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东芝/东芝存储、西部数据/SanDisk)以及NVIDIA和ST。

IC Insights的这份Top15半导体厂商排名囊括了晶圆代工厂,因为这份排行榜旨在挖掘业内最好的供应商,而不仅仅是市场份额的排名,IC Insights也意识到某些情况下半导体销售额其实存在重复计算的。而且我们还有很多客户也属于半导体行业供应商,比如设备厂、化学品、气体厂等,所以这份全球顶尖半导体厂商名单中还是存在些许“漏洞”。图中已经把晶圆厂和Fabless厂商做了标识。

在这份权威的排行榜背后,其实有很多“故事”!

在IC Insights这份报告中,其实藏着一个最佳第16人——苹果。IC Insights表示:“如果将台积电剔除在外,苹果公司将会挤进这份排行榜。”在半导体领域,苹果也可以称得上一位“优等生”。该公司所设计的处理器都用在自己的产品之中。IC Insights预估,苹果定制的基于ARM的SoC处理器和一些其他定制设备在2018年上半年的销售额达到了35亿美元。

早在今年5月份,IC Insights就发布了一份,2018年第一季度的15大半导体厂商排行榜,而苹果就排在了第15位。当时的说法是,如果把台积电排除,那联发科可以进。可以看出,联发科和苹果在这榜单的末尾争第15名。

遥想去年Q1,英特尔还是全球半导体龙头供应商(比第二名三星仅多了1%),到了2017年Q2就被三星拉下宝座,直到2017年底都未夺回冠军地位。而这个1%,变成了现在了的22%。

如果单说是存储器时代成就了三星,这话不假。而且包括三星在内,SK海力士和美光这两大内存厂商在2018上半年增长率都超过了35%。惊人的数字表明他们业绩飞的太快。

反观英特尔,今年似乎也命运多舛,大范围处理器漏洞被曝光、10纳米制程再度推迟、中途换帅。不管英特尔怎么去布局市场,过去一年的DRAM和NAND闪存市场让英特尔想破头皮也想不通,就这么失去了半导体行业的统治权。

不仅如此,据IC Insights预测,内存业务的销售额会在2018年占三星半导体销售额的84%,比2017年的81%多了3个百分点,比2016年的71%上升了13个百分点。此外,该公司的2018年的非内存销售额预计仅为135亿美元,较2017年的125亿美元的非内存销售额增长8%。相比之下,预计三星今年的内存销售额将增长31%,达到700亿美元。

2018年5月,东芝完成了向贝恩资本牵头的财团出售其存储芯片业务的交易,交易金额为188亿美元。随后东芝回购了40.2%的股份。名为BCPE Pangea的贝恩财团拥有东芝内存公司(TMC)的49.9%的股份,而Hoya公司(Hoya Corp.)持有TMC剩余的9.9%股份。新东家还计算在三年内进行IPO。贝恩曾表示,它支持该公司包括大型交易的并购计划。

由于东芝出售了其内存业务,所以图1所示的2018Q2东芝销售额那一栏,包括东芝剩余的半导体产品(例如分立器件、系统LSIs),还有新东芝闪存的NAND闪存销售额。下面是具体数据:

东芝系统LSI:4.68亿美元;

东芝离散元件:3.15亿美元;

东芝内存公司:31.07亿美元;

东芝/东芝内存公司2018Q2总销售额:38.9亿美元。

不得不说,这份榜单呈现了非常“精彩”的半导体产业江湖故事。

(微信公众号搜索“TechSugar”并关注,让我们做你身边最温暖的科技媒体)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元器件芯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