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画原来要看这里如何?

摘要: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是当今国际画坛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之一,被称为“最著名的在世英国画家”。马丁?盖福德(Martin Gayford)是艺术评论家、作家和博物馆馆长。他曾担任过《旁观者》和《星期日电讯报》的艺术评论专栏作者,现任《彭博新闻》的资深艺术评论家。 日前,两人在《卫报》上围绕伦勃朗、卡拉瓦乔、莫奈等诸位绘画大师的作品进行了一次对话,对于如何欣赏一幅名画,发表了各自的独到见解,对于艺术爱好者而言颇有启发。

《学习走路的小孩》 伦勃朗(1656)

大卫·霍克尼:当你在一张纸上做两三个标记时,它们就会看起来像某样东西。例如你画两条线,它们看起来就像两个数字或者两棵树。通过这些微小的标记,人们联想到景观、人物和面容,这一切都取决于人们对于记号的描述。

马丁·盖福德:正如莱昂纳多·达芬奇所说,“墙是由很多污渍,或者是由不同石头组成的。”在随机的标记中,充满想象力的达芬奇可以辨认出“由山、水、岩石、大树、平原、宽阔的山谷,和各种山脉组成的景色。”一个艺术家如何将一样东西变成另一样正是艺术的魔力所在。

大卫·霍克尼:我猜测伦勃朗一定知道中国绘画,而且很有可能看过一些。阿姆斯特丹是一个港口城市,荷兰人在这里做远东贸易,其中就包括和中国的贸易往来。如果中国大师看到收藏在大英博物馆的这幅伦勃朗作品,一定会称赞这是幅杰作。

画中,正在学习走路的小孩被妈妈和姐姐握住左右手,母亲紧紧抓住孩子,姐姐则略显迟疑。伦勃朗通过描绘姐姐看着孩子的眼睛,来展现她的焦虑。怎么知道姐姐是盯着孩子的眼睛看呢?她肩膀的曲线就是一个明显的暗示,伦勃朗甚至把钢笔头反转过来作画,用墨水的线条来强调这一点。这些细节就足以使人想象出孩子那紧张的脸庞。

仔细观察画面,会发现姐姐的线条多由棕色墨水构成;而妈妈的线条更多的是短小迅速的笔触,但能看得出她的裙子有些粗糙。画面左方是一个过路的挤奶女工,也许是一个很常见的场景,我们知道牛奶桶满了,因为可以清楚感觉到重量。寥寥六笔就勾勒出牛奶工伸出来的手臂,很少有人能看到这一步,这真是一幅完美的画。

《友弟徳砍下敖罗斐乃的头颅》 卡拉瓦乔()

大卫·霍克尼:我总能注意到绘画中的阴影,那是因为在多阴雨的约克郡布拉德福,很少见到强烈的光影对比效果。

马丁·盖福德:阴影源自光线,如果光源来自一个点,那么影子就会有锋利的边缘,对于人像而言,就是围绕着人物轮廓的黑暗区域。

大卫·霍克尼:人们很多时候会忽略阴影的存在,就像古希腊人画画一样。如果我只画一条线,就没有阴影。

马丁·盖福德:在具有悲观色彩的画面中,强烈的光线和它产生的阴影会营造出戏剧性的氛围

大卫·霍克尼:卡拉瓦乔对光影的运用,和好莱坞大片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然,许多画家在作画时都会采用阴影,我也是,但我的阴影更像是乔托的而不是卡拉瓦乔的。在自然界压根找不到卡拉瓦乔那样的光影效果。

达芬奇也是光影高手。《蒙娜丽莎》鼻子下的阴影和那个耐人寻味的笑容,也是光影塑造出的效果。我不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这种光影效果在自然界同样很难看到,但确实在他的笔下看到了。

《冬天日落的塞纳河》 莫奈(1880)

大卫·霍克尼:我们用记忆来看待事物,所以如果我很了解某人,我看他(她)的方式就会和看那些初次见面的人不同。对于某一处风景,也是相似的情形。

马丁·盖福德:时间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着绘画。画一幅画需要多长时间,几分钟?几小时?几天?几个月或者几年?画风景画的关键问题是,风景有时是非常短暂的。

大卫·霍克尼:1880年1月,莫奈创作了一系列关于融化的塞纳河的绝佳画作,塞纳河结冰是十分罕见的,莫奈不得不顺着河流而下,同时迅速作画。因为一旦解冻开始,一夜之间整条河就会迅速融化。

绘画是时间和空间的艺术,绘画时必须确切地把握最好的光线,最好的角度,最好的移动方式等,这显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画面可以让我们看到那些原本没有注意到的东西,而莫奈使我们更清晰地看到整个世界。

马丁·盖福德:所有的绘画某种意义上都是一种时间机器,也就是说,它们捕捉到一个人、一个场景或者一个序列然后将其保存。无论观察物体,还是将其记录下来,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可能是数秒,也可能是一生


}

我比较喜欢看书,小时候家里经常给买儿童杂志,还有画书,前几天翻出来了,拍照留念,放上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以下贴的图片是我藏书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小本的连环画,那个被8的比较多,就不放上来了。


  不知道有没有人会看。


  首先是《大灰狼》郑渊洁的故事,那只叫“罗克”的友好的狼。其实我有创刊号,就是不知道弄哪里去了

内容之一《大灰狼罗克》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

  接下来是《动画大王》,应该算是漫画杂志。和《大灰狼》不同,《大灰狼》写明了是3岁以上独生子女看的(其实我一直买到上小学4年级)。《动画大王》是针对小学生的。

内容一:《卡拉号历险记》一男一女两个小孩拯救地球,现在看看,真的很无聊啊。

内容二:《镜花缘·君子国》画的……很丑

内容三:我的最爱《孙小圣和猪小能》猪小能是八戒和高翠兰的儿子,而孙小圣是怎么来的?居然是孙大圣和了子母河水,从嘴里吐出来的。汗这算男男生子吗?

还是《孙小圣和猪小能》

  没人看啊。这个是《老和尚与小和尚》曾经被改编成动画片,但老和尚成了个矮胖子,不好玩。

  《米老鼠·唐老鸭》过去不光有连环画,也有杂志。左边那本新的杂志是我拿来比较的。

内容:唐老鸭和三只小鸭被史高治(这本书里叫迷迷大叔)派到一个破烂旅馆里当经理

  《儿童漫画》刚才路过书亭还有卖的,可惜,我再也不是儿童了,再也不能拿着一本画书傻乐一天了。

  这本杂志比较古老了叫《孙悟空》里边多是一些根据动画片改编的故事。

还记得《三十六个字》那部动画吗?我最早是在这里看到的。

左边的漫画是个六岁的小朋友画的,现在估计她的女儿都有六岁了。

《好兵帅克》也被改成连环画连载

  这个一定要看《除夕的故事》

  不要被那多的《过年》给骗了,“年”是灶王的儿子,除掉了“夕”,是个小英雄。“夕”才是怪物!


  所以我们才要除“夕”,迎新“年”。不然岂不是迎来了一个怪物?

  真是知道怎么搞的,英雄成了怪物,真是是非不分,黑白颠倒!


  作者:大黑鸡腿加奶 回复日期: 20:02:22 
    有《幽默大师》吗
  有,但我好像没拍照,想看的话我可以借个照相机来重新拍。

  《孙悟空》以小漫画,小故事和改编动画为主。

小白狮子雷欧,小时候我真的看不出那是狮子,现在依旧看不出。不管是动画,还是这个改编。

每期最后一个故事是这种小电影

  有 小朋友 么= =?这本杂志我记忆犹新……
  还有婴儿画报= =那么经典的……
  小时候爸妈买得太多- -我都忘了看过哪些了……不过LS那几本所幸都看过……

  我小时候超级喜欢看《动画大王》!里面的故事很有意思,看小和尚和老和尚的故事有段节食练轻功的,很逗

  现在出场的杂志是《中国儿童》。我老妈把同一类的杂志都钉到一起。感谢她要不我的书早丢光了。

趣味小故事和折纸。看到那个大轮船了吗?那个是说一个小钉子和轮船争辩,为什么轮船可以浮在水面上而钉子不能。我听了这个故事,仍不明白,然后,我老妈就用牙膏皮做了个船,在脸盘里给我演示……

从这里,我第一次知道了炎帝和黄帝

《熊猫小胖》和当时的《小狗乖乖》《小刺猬》是三大漫画明星啊

赵一曼,不知道看这个帖子的人有多少还知道她

  作者:陳小柒_ 回复日期: 20:09:14 
    有 小朋友 么= =?这本杂志我记忆犹新……
    还有婴儿画报= =那么经典的……
    小时候爸妈买得太多- -我都忘了看过哪些了……不过LS那几本所幸都看过……
  《小朋友》过去有,我还记得买过一本她60年纪念的,有人题词“虽然你已经六十岁了,但依旧是小朋友”配的画是一个带京剧胡子的小孩。很有趣,可惜一本也找不到了。

  下面出场的是《儿童故事画报》,请注意他那不同寻常的开本——好窄的一条啊。这本书里文字较多,带画的多是改编神话。但画非常有个性。

石娃寻宝记,我喜欢这个故事

个性的画面,很像汉画像石《炎帝的故事》这里的炎帝是太阳神的那个

燧人氏的故事,我的神话知识差不多都从这里来的

   要出卖我的年龄了。
   楼上的木有看过,我小时偶只有《好孩子画报》,《新少年》的说,还有《故事大王》

  作者:小熊麦兜 回复日期: 20:32:53 
     要出卖我的年龄了。
     楼上的木有看过,我小时偶只有《好孩子画报》,《新少年》的说,还有《故事大王》
  《好孩子》我也有,横着的开本,但都丢了。《新少年》没看过,《故事大王》现在还有,不是画书,没拍。


  《太空金刚》方的开本,一套四本。一个圆滚滚的小子,拯救地球的故事。

  《狐狸大侦探》,该侦探的手杖里藏着一把枪!

  《OK巴顿》和《四游记》

  啊,有一本《动画大王》和我小时候一样
  除此之外我妈给我定的是《幽默大师》内容还挺成人的,每期都有小新

  这个我看过,印象很深,窄长的一条,封底还有一个小故事。

  不过印象中故事都有点阴暗,好像依稀记得衔草结环,整治河神,还有一个狗头人身的故事

  继续,没人看我就自说自话。

  《四游记》少了一本。

  《节日的礼物》这个应该是属于礼品书,印制精美。

大冬瓜和小铜锣,这个故事我学到了一个新词“媳妇”

  猫鼠大战,里面的老鼠有个很好玩的名字——鼠末头

  这两本书没有画,全是各过童话故事。

  “小邋遢,真呀么真邋遢,邋遢大王就是他,人叫他小邋遢。”还记得《邋遢大王》吗?左边是全一本,右边是后来我老爸出差又给我带来的。

啊哈哈,啊哈哈黑猫警长

  下面是些不太成套的杂书


《西游记》《三毛》《长袜子皮皮》《米母》(谁能告诉我咪姆到底是什么?)

《丁丁历险记》和《绿野仙踪》(我上大学之后才知道有本清代艳情小说也叫这个名字)

《绿野仙踪》内容,完全是动画片截图

  三本《唐老鸭米老鼠》小的时候,我喜欢无所不能的米老鼠,但越是长大,越是发现自己其实只是爱发脾气的唐老鸭。

  《金钥匙》是本类似于科普读物的,里边的东西有的现在已经实现了比如“电视电话”有的纯粹是骗人的。

  当时的图真是什么风格都有啊,从汉画像石到欧美,居然还有“拆半”

看见那狮子了吗?用的是“拆半”画法

  记得当初有小学要订的婴儿画报。。。

  最后,奉上我最喜欢的书《幼读古诗一百首》

  儿童故事画报93年订过,好怀念,上面有个故事《怪蛋历险记》

  “拆半”画法画出来的狮子,里面的那个裁缝后来是不是被人扔到海里去了

  天哪,好怀念,我看到了好多小时候看过的书!!
  有人看过这个书吗?彩色的,是一只外星球的老鼠,外星球上到处都是奶酪和糖果,老鼠每天都出去寻找奶酪和糖果吃,有人记得吗??
  我找了好久,都没找到,已经不记得叫什么名字了!!

  俺很喜欢看童话大王,每期都追着,脸红的跑开鸟…

  小时侯是儿童漫画的狂热粉丝呢..哈哈 特喜欢聪明的小猴啊..


  楼主,你贴的这两个系列我都有啊,现在还保存着~~~虽然已经是很旧的书籍了


这个封皮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对不对?其余贴的几本也都还在

这本也有,不过我的比你的保存要完好些,呵呵

  楼主,很少有人看过《OK巴顿》呢,终于找到知音了,
  那本书在当时绝对是有一点点黄的,
  把女人画得丰乳肥臀,里面还有捉奸和摸屁股等情节,

}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核心提示:你也许不知道扬·范·艾克是谁,但你一定见过这张《阿诺芬尼夫妇像》,它几乎出现在所有的艺术教科书里,还曾被搬上《V字仇杀队》大荧幕和《绝望主妇》的片头。

《阿诺芬尼夫妇像》,1434年作,英国国家美术馆藏。

你也许不知道扬·范·艾克是谁,但你一定见过这张《阿诺芬尼夫妇像》,它几乎出现在所有的艺术教科书里,还曾被搬上《V字仇杀队》大荧幕和《绝望主妇》的片头。

范·艾克画它的时候,是勃艮第公爵菲利普三世的宫廷画师。他不仅画好,还精通希伯来语、希腊语和拉丁文,职场悟性也挺高,公爵简直爱死了他。宫廷缩减开支时,公爵专门写信,要求手下动谁都不许动他。

1428年,公爵谈妥了与葡萄牙公主的政治婚姻,但又害怕对方用东施冒充西施,最后让范·艾克过去画了公主的肖像。

15世纪,哥特式艺术随“黑暗时代”消逝,就像乌云随风散去。黑死病面前,欧洲人连信仰都被粉碎了,开始重视现实生活和自我感受,复兴古希腊人文精神,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文艺复兴。那时候荷兰还不是一个国家,达·芬奇还没有出生,中世纪末的欧洲宗教战争和皇室关系就像宇宙星云一样混沌,距离结婚照的出现,还隔着四个世纪,也只有范·艾克这个细节控,用画笔和油彩事无巨细地记录一切。

这张名画是商人阿诺芬尼家族一个成员的新婚场景,交叠的手象征夫妻和顺,室内点的蜡烛代表上帝之光,红色的床铺暗示爱欲交缠,景深最前方的小狗是忠诚,窗台上的苹果是代代平安;妻子的绒裙是生育繁盛的绿色,臃肿不是因为怀孕,而是财富的一种象征。岁月静好,但新娘新郎的脸上似乎还残留着哥特式的僵硬和鬼魅。

夫妻背后的画面正中,有一面小小的凸面镜。只有用显微镜看,才会发现它太阳光一样的边框,竟然藏着10幅耶稣受难的故事!惊叹还没结束,你又会发现镜中竟然还有蓝色衣服的范·艾克本人、红衣主教和整个房间的三维纵深。

当时,画师还只是匠人,做工不能署名,但范·艾克爱刷存在感,他在镜子上方用飞逸的花体签名:“扬·范·艾克曾在此”,以此声明他也是这场婚礼的见证。

他把这个婚礼画得就像《最后的晚餐》一样充满隐喻,令它成为千古谜题,让你去猜。

(扬·范·艾克【1390-1441】尼德兰文艺复兴奠基人、宫廷画师、外交大臣,因对技术有革新性贡献,被称为“油画之父”。)

】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幅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