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上题目,求解

人教版2015初三数学上册点和圆,直线和圆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与直线L相切于已知点的圆的圆心的轨迹是______.

  3.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12,则它的外接圆半径R=______,内切圆半径r=______.

  5.如图2,在以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是小圆的切线,P为切点,设AB=12,则两圆构成圆环面积为______.

  6.圆外切等腰梯形的 底角是30°,中位线长为a,则圆半径长为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9.直线L上的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O的半径,则L与⊙O的位置关系是

  10.圆的最大的弦长为1 2 cm,如果直线与圆相交,且直线与圆心的距离为 d,那么

  11.P是⊙O外一点,PA、 PB切⊙O于点A、B,Q是优弧AB上的一点,设∠APB=α,∠AQB=β ,则α与β的关系是

  12.在⊙O中,弦AB和CD相交于 点P,若PA=4,PB=7,CD=12,则以PC 、PD 的长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为

  13.如图4,AB是⊙O的直径 ,弦AC、BD相 交于P,则CD∶AB等于

  14.如图5,点P为弦AB上一点,连结OP,过PC作PC⊥OP,PC交⊙O于C,若AP=4, PB=2,则PC的长是

  15.如图6,BC是⊙O直径,点A为CB延长线上一 点,AP切⊙O于点P,若AP=12,AB∶BC=4∶5,则⊙O的半径等于

  16.如图7,在⊙O中,P是直径AB上一动点,在AB同侧作AA′⊥AB, BB′⊥AB,且AA′=AP,BB′=BP,连结A′B′,过点P从点A移到点B时,A′B′的中点的位置

  A.在平分AB的某直线上移动

  B.在垂直AB的某直线上移动

  C.在弧AMB上移动

  D.保持固定不移动

  三、解答题(共44分)

  18.如图9,AB是⊙O的直径,点D在AB的延长线上,且BD=OB,点 C在⊙O上,∠CAB=30°,求证:DC是⊙O的切线.(10分)

  19.如图10,BC是 ⊙O的直径,A是弦BD 延 长线上一点,切线DE平分AC于E,求证:


人教版2015初三数学上册点和圆,直线和圆试题(含答案解析)参考答案:

  一、1.过已知点,垂直于直线L的一条直线

  三、17.证明:连结AD

  ∵AB是直径,∴∠ADB=90°

  ∵AC是⊙O的切线, ∴∠CAD= ∠B,

  18.证明:连结OC,BC

  ∵AB是直径,∴∠ACB=90°

  ∴DC是⊙O的切线.

  ∵BC是⊙O的直径,∴∠BDC=90°

  ∵DE是⊙O的切线,∴∠EDC=∠B=∠ECD

  ∵∠B+∠DCB=90°,∴AC是⊙O的切线

  ∵AC是⊙O的切线,ADB是割线

  又∵∠P=∠P,∴△PEC∽△PCO,

  ∴PC是⊙O的 切线.

}

初三一到,意味着各科距离收尾的阶段已经不远了,为了更有准备的应对中考,学校老师也会组织大家进行第一轮复习,用于测试、模拟考的时间也变得多了起来,但智彩数学在此要提醒各位同学,光会做题还远远不够,想知道怎样才能在考场上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吗?跟着我们一起来看看。

大部分学生在做测试题或者考试时,可能不会特别在意对限定时间的提前规划,往往在做前面的题目时,喜欢反复去检验,导致没有充足的时间做后面的题,要知道,一张试卷上的基础题分布相对来说是均匀的,对待试卷头重脚轻,会流失掉大量易得的基础分,实在可惜。

其实,考试时间的合理分配是发挥自己真实水平的一个保障。参考成都中考规定的答题时间来看,智彩数学觉得合理的时间分配建议是:1-16题15分钟;17-20题15分钟;21-23题30分钟;24-25题50分钟;最后留10分钟左右时间检查。当然,我们旨在提醒各位注意对整场考试时间上的规划,至于具体的时间安排,当然要根据每个人的做题习惯和解题能力来做调整。

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在1-20题压缩点时间,基础不那么好的同学可以在1-20题花多点时间,一切以准确率为主。倘若在考试过程中发现时间超时了,建议先跳过此题,但要做好标记,先完成后面会做的题目,再在后面检验时间优先完成标记的题目。一句话,咱们要力求做到基础题不失分,综合题多拿分。

几何内容是初中数学里的重要部分,在中考试卷上也占有较大分值,但大部分同学在解答几何题目时,往往会在结合图形看题的时候,不知觉地将自己的视觉重点放在图形上,沉浸在图形上的思维很快就会把题干所给的条件给挤下去,导致解题思路的中断。

那么,父母们肯定要问了,怎样培养孩子的几何思维?现在送去数学补习班学是否来得及?孩子的几何思维是能够通过培养提高的,这时候,就不得不请出我们的重磅嘉宾——辅助线了,它是解答几何题的一大法宝。

为此,我们请教了智彩数学双流校区的刘老师为我们解答:“几何学习的辅助线方面,建议从每一个基本的辅助线类型出发,熟记每一类辅助线的构造方法,熟悉把握住看到什么样的条件,可以构造的辅助线有哪些!比如说,看到中点或者中线,可以联系到的辅助线有倍长中线、中位线、三线合一等等;看到等弧,可以联系到的辅助线有圆周角定理和垂径定理等等。当然前提是要对基本概念定理非常的熟悉,对辅助线的构造方法非常的熟练。”

几何思维的培养,对辅助线的灵活运用,都离不开孩子的后天努力。工多手熟,熟能生巧,初三的同学不仅要多加练习几何题型,还要学会独立去归纳总结,总结辅助线的构造形式,做到举一反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三数学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