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基础标高一般能提高多少路肩标高下面左右有个百分数是啥意思

“起算桩号”表示计算路线坐标开始的桩号
时间: 10:54:41
路线辅助设计本程序适用于路线平曲线的单交点平曲线、切基线平曲线、复曲线、S型曲线、凸型曲线、卵型曲线的设计。单交点平曲线如图所示,只设一个JD的平曲线称单交点平曲线。平曲线由前缓和曲线LS1、中间圆曲线LY、后缓和曲线LS2、构成。当LS1= LS2 =LS,即前后缓和曲线等长时,称对称基本型平曲线,否则称非对称型平曲线。确定圆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是平曲线设计的主要任务。考虑地形、地物、设计标准及线形协调要求,半径R和缓和曲线长LS值根据不同情况可分别由外距E、切线长T及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支距t0 、y0求得。本软件的单交点平曲线设计提供由外距控制、切线长控制、支距进行曲线设计。切换到软件的路线辅助设计模块,选择单交点平曲线,启动设计对话框如图,程序提供两种方式:先拟定缓和曲线长和满足线形协调要求。切基线平曲线
当路线交点因地形、地物等障碍影响在实地无法钉设时,可选择两个辅助交点JD a、JD b,设置一条基线边,来代替一个交点敷设曲线,称为双交点平曲线。若所定半径使平曲线恰好与基线边相切,即构成图2-8所示的切基线平曲线。
切换到软件的路线辅助设计模块,选择切基线平曲线,启动设计对话框如图,程序提供两种方式:先拟定缓和曲线长和满足线形协调要求。
在相应的编辑框内录入数据,选择计算方式,按计算按钮即可。计算成果在“输出结果”栏显示,如果需要输出到外部文件,请按“输出”按纽,直接输出到文本文件。复曲线切基线平曲线可视作前后两个非对称基本型平曲线首尾连接而成,当两个非对称平曲线半径不相等时,即构成图2所示的复曲线。测设时一般由设计人员先拟定约束控制较严一端的圆曲线半径RA,求算另一端圆曲线半径RB。切换到软件的路线辅助设计模块,选择复曲线,启动设计对话框如图2-13。软件提供前圆曲线半径可否调整选项,如果前圆半径可调整请在&前圆半径可调整&选项按钮打上勾。计算前请输入相应的已知数据,按&计算&按钮。S曲线如图,两个反向平曲线间无中间直线段,在HZ(ZH)处首位相连接,这种布设线形式称S型曲线,S型曲线设计一般是先拟定控制较严的一个平曲线半径,然后根据中间直线段长度为零的条件求算另一半曲线半径。切换到软件的路线辅助设计模块,选择S型曲线。软件提供前圆曲线半径可否调整选项,如果前圆半径可调整请在&前圆半径可调整&选项按钮打上勾。计算前请输入相应的已知数据,按&计算&按钮。计算结果输出可直接输出到文本文件。凸曲线如图,当单交点对称基本型平曲线中间圆曲线长度为零,即平曲线仅由前后缓和曲线构成时,称凸曲线。设计凸曲线一般以切线长T和外距E为控制条件反算出相应的平曲线半径R、缓和曲线长LS两个元素。卵型曲线在复曲线设计中,当两圆曲线半径值相差较大时,规范要求在两圆曲线间插入一段中间缓和曲线以使曲率渐变,从而构成如图2-17的卵型曲线。卵型曲线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在预先拟定两端缓和曲线长及一个平曲线半径后,求另一个平曲线半径及中间缓和曲线长LF。当求出LF值太大以致两端圆曲线容纳不下时,还要调整交点位置,计算出调整值,以得到合适的LF值。  
 -------------------------------------------------------------------------------- 说明:
具体数据输入格式请参考软件附带的示例文件。
曲线放样可计算线路基本型以及一些特殊曲线的逐桩坐标以及曲线要素,计算竖曲线的放样元素,控制桩的放样。本模块除组合线型放样外的所有功能均支持批量计算,可在数据录入窗口录入多条数据,用户可选定需要计算的数据进行计算。当一行数据被选定时,会有此标志显示 。为了减少数据输入行的长度便于输入,将设站情况及一些基本参数设于软件左下角基本设置窗口,请注意设置。以下是曲线放样部分的基本设置窗口内的参数说明。左边距:平曲线左边桩距中桩距离由边距:平曲线右边桩距中桩距离加桩:加桩号,以米为单位录入,如有多个加桩以“,”分隔。边桩位置:表示所要计算的边桩和中桩的连线与中桩处法线的夹角。由法线顺转则为正值,逆转为负值,其设置范围为-90°~+90°,格式为小数形式,如-60.5°。不输默认为0。递增方式:整桩号和整桩距供选择。起算桩号:计算逐桩坐标起始桩号,以米为单位录入,不输系统默认从曲线起点开始计算起点坐标:组合线放样起点坐标起点切线方位角:组合线放样起点方位点间距:相邻两桩号间距离置镜坐标、后视坐标:当需要用极坐标法放样时候录入直线放样本功能适用于任意直线路段的坐标计算, 支持任意加桩、任意角度边桩计算、坐标查询、桩号查询、道路透视图以及直线与直线求交。竖曲线放样在线路纵坡变更处,为了行车的平稳和视距的要求,在竖直面内应以曲线衔接,这种曲线称为竖曲线。竖曲线有凸形和凹形两种。竖曲线一般采用圆曲线,这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相邻坡度差很小,而选用的竖曲线半径大,因此即使用二次抛物线等其它曲线,所得到的结果也与圆曲线相同。本程序采用圆曲线方式,可计算凸形和凹形两种情况。竖曲线是连接不同坡段的曲线,其曲线要素包括:曲线半径R、纵向转折角α、切线长度T、曲线长度L、曲线上各点高程及外矢距E。需要输入的依次为:曲线半径,坡度i1(上坡),坡度i2(下坡),变坡点桩号,变坡点高程,点间距圆曲线放样圆曲线是指具有一定半径的圆弧线,是路线转弯最常用的曲线形式。圆曲线的测设分两步进行:先测设曲线的主点,即曲线的起点、中点和终点;然后在主点之间进行加密。按规定桩距测设曲线的其它各点,成为曲线的详细测设。单圆曲线简称为圆曲线。其主要点包括:
直圆点(ZY):直线与圆曲线的连接点
曲中点(QZ):圆曲线的中点
圆直点(YZ);圆曲线与直线的连接点
曲线要素主要包括偏角α(线路转向角)、曲线半径R、切线长T、曲线长L、外矢距E及切曲差q(又叫校正数或超距)。需要输入的依次为:曲线半径,转向角,交点桩号,点间距离,交点坐标,交点到ZY点方位角。虚交形式的平曲线放样当双交点平曲线不与基线边相切时,既构成图所示的虚交形式的平曲线。当以切基线为控制条件解算出平曲线半径R后,有时由于标准限制等原因需对求得的R值加以调整,调整后的平曲线不再与基线边相切,此时即形成虚交形式的平曲线。本功能适用于任意虚交形式的平曲线路段的坐标计算, 支持任意加桩、任意角度边桩计算、坐标查询,桩号查询、道路透视图以及直线与曲线求交。三点圆平曲线放样因地形、地物障碍影响,有时需设三个辅助交点才能保证个辅助交点通视。如图所示一个平曲线右三个辅助交点确定,这种不线形式即通常所称三点圆曲线。实测出基线边长AB、BC及偏角JA、JB、JC后,本程序可按已拟定的平曲线半径R、缓和曲线长LS,求出去曲线要素、主点桩号以及各桩坐标。S型曲线放样如图,两个反向平曲线间无中间直线段,在HZ(ZH)处首位相连接,这种布设线形式称S型曲线。 本功能适用于任意S型曲线路段的坐标计算, 支持任意加桩、任意角度边桩计算、坐标查询,桩号查询、道路透视图以及直线与曲线求交。卵型曲线放样在复曲线设计中,当两圆曲线半径值相差较大时,规范要求在两圆曲线间插入一段中间缓和曲线以使曲率渐变,从而构成如图3-13的卵型曲线。本功能适用于任意卵型曲线路段的坐标计算, 支持任意加桩、任意角度边桩计算、坐标查询,桩号查询、道路透视图以及直线与曲线求交。复曲线放样切基线平曲线可视作前后两个非对称基本型平曲线首尾连接而成,当两个非对称平曲线半径不相等时,即构成图3-15所示的复曲线。本功能适用于任意复曲线路段的坐标计算, 支持任意加桩、任意角度边桩计算、坐标查询,桩号查询、道路透视图以及直线与曲线求交。综合曲线放样如图2-1所示,只设一个JD的平曲线称单交点平曲线。平曲线由前缓和曲线LS1、中间圆曲线LY、后缓和曲线LS2、构成。当LS1= LS2 =LS,即前后缓和曲线等长时,称对称基本型平曲线,否则称非对称型平曲线。本程序的综合曲线指对称基本型平曲线,即LS1= LS2。本功能适用于任意综合曲线路段的坐标计算, 支持任意加桩、任意角度边桩计算、坐标查询,桩号查询、道路透视图以及直线与曲线求交。综合曲线是在圆曲线的两端插入缓和曲线,把圆曲线与直线平顺地连接起来。其主要点为:
直缓点(ZH):直线与缓和曲线的连接点
缓圆点(HY):缓和曲线和圆曲线的连接点
曲中点(QZ):曲线的中点
圆缓点(YH):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的连接点
缓直点(HZ):缓和曲线与直线的连接点
曲线要素主要包括偏角α(线路转向角)、曲线半径R、切线长T、曲线长L、外矢距E及切曲差q(又叫校正数或超距)、缓和曲线的长度。
缓和曲线参数包括:加设缓和曲线后使切线增长的距离m、加设缓和曲线后使切线的内移量P、HY点(或YH点)的缓和曲线角度β0。
需要输入的依次为:圆曲线半径,转向角,交点桩号,缓合曲线长,点间距离,交点坐标,交点到ZH点方位角。组合线型放样本程序的组合线型放样可以计算任意形式的曲线坐标,支持任意加桩、任意角度边桩计算。程序中采用的计算方法是基于不受线型限制的复化辛甫生公式,该程序适合于线路各种线型的中线和边线点位坐标计算,坐标查询,桩号查询、道路透视图以及直线与曲线求交。
程序需要输入的数据为:l
曲线元起点A的坐标及切线坐标方位角及放样的点间距、左边距、右边距。l
曲线元起点A和终点B的曲率l
曲线元起点A和终点B的里程l
曲线元偏向组合线型放样算例一A匝道,起点坐标X= ,Y= ,起点切线方位角256°28′48.8〃,其它设计数据见下表,软件数据录入见图3-18。路段名称 曲线类型 曲线长度及曲率半径(m) OA 直线 L=54 AB 缓和曲线 L=135.5 BC 圆曲线 L=75.5,R=65 CD 缓和曲线 L=40 DE 圆曲线 L=155,R=110 EF 缓和曲线 L=66
图形输出注意:如果曲线元为直线,曲率半径项保持空,即不录入任何数据。参考:坐标查询,桩号查询、曲线参数设置、生成道路三维模型  
-------------------------------------------------------------------------------- 说明:
“角度”的输入格式以度分秒格式表示,如&12.3456&表示12度34分56秒,计算结果中的角度也是同样。
“里程”的输入格式以米为单位的距离,如:&1123.32&,计算结果中里程是以&公里+米&格式表示,如:&DK11+23.32&。
“转向角”:右偏为正,左偏为负,如&34.5632&表示右偏,&-34.5632&表示左偏
曲线点名称除了特征点(详见下面的说明)外,其余按流水号排列。
特征点注释:JD 交点
  道路测设道路测设功能及适用范围测模块具有精确计算道路全线三维坐标之功能,并提供多种形式的报表及图形输出,提供道路纵断面图、平面设计图的输出。公路平面线形总是由直线、圆曲线及缓和曲线组合而成的,我们称直线段、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为组成平面线形的单元,即线元,它是构成公路平面线形的基本元素。一条复杂多变的公路平面线形总是由若干个线元首尾相连而构成的。一旦各个线元确定,公路的平面线形也就随之而定。积木法,亦称线元法或单向推进法,它是将组合复杂的公路平面线形“化整为零”,分解成若干个线形单元。若已知路线平面曲线的起点信息如坐标、切线方向和曲率半径,则从起点处开始设置任何一单元,沿任何方向延伸,此单元终点的信息如坐标、切线方位角、曲线半径都可以计算出来,同时将其作为下一单元起点的相同信息加以利用。如此逐个单元往下计算,似同搭积木一样,各个单元首位连接,构成一条连续完整的公路平面线形。利用积木法进行路线坐标计算会引起误差的积累,误差主要来源是在回旋曲线计算上,一般的软件回旋曲线的坐标计算公式只取其展开式的前 二、三项,在立交的平面设计中也不过四、五项。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计算上的方面,但是,目前在以曲线为主的平面设计方法中经常遇到大回转角的回旋线,近似公式难免会出现不容忽视的误差。而本软件采用回旋线计算功能非常之强,最多可取到展开式的80项,使回旋线坐标计算误差趋近于0。《工程测量数据处理系统》道路测设模块就是根据此原理而精心设计的。他不仅能对“缓+圆+缓”基本型式的线形进行坐标计算,而且能对S型、C型、卵型等任何复杂型式的线形进行坐标计算。因此可以说《工程测量数据处理系统》是一个通用的道路测量坐标计算系统。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兴建及电子全站仪的普及,路面、基层、底基层及路基的标高计算工作量逐渐增大。为减轻广大测量工作者的工作量,《工程测量数据处理系统》道路测设模块包括了纵坡和横坡设置,改原来的二维坐标计算为三维坐标计算,可以进行任意点的标高计算。软件自动处理竖曲线和路面横坡等因素,无需用户考虑。作业流程测量任务 道路测设 表格输入 数据检核 数据处理 图形输出 报表输出 打印输出 道路测设数据录入方法1)、平曲线数据表输入在数据输入时首先切换到&工程类型&的&道路测设&模块,如图所示:
图 4-1 道路测设数据录入及基本参数设置
在&数据表格&中选择对应表格进行表格数据输入,首先需要录入的是平曲线数据表,这个数据表是必须录入的,选择曲线数据表,如图4-1,这时右视图切换到对应的表格,在此表格中录入构成全段路线的所有线元元素,软件需要录入的元素有桩号、曲率半径、偏向以及在基本设置窗口中录入起点坐标、切线方位角等。基本设置窗口“桩号渐增方式”中包括“整桩号”和“整桩距”两个选项。如选择“整桩号”,则从起点桩号开始,依次进行整桩号的计算,如100、110、120 …;如选择“整桩距”,则将从起点开始,依次累加“间距”设置值,如100.123、110.123、120.123…。“加宽方式”包括“直线比例”和“高次抛物线”两个选项,主要用于起、终点间各桩号边桩距离的计算。如选择“直线比例”,则按直线内插方式进行计算;如选择“高次抛物线”,则将高次项公式进行计算。“起算桩号”表示计算路线坐标开始的桩号,如果不输入任何数据,系统默认按起点桩号计算。在数据输出表格中里程桩号输入时应采用数值形式,如,而不应写成K112+800.123。曲率半径输入时如果为直线,则保持空或输入0表示无穷大;如为曲线,则直接输入,其数值必须大于零。偏向则从下拉列表中直接进行选择。直线段可选择左转,也可以选择右转;曲线地段,如果其圆心在线路左侧,则选择左转,如其圆心在线路右侧,则选择右转。注意:如果某个里程的曲率半径有突变,则必须依次输入突变前后的曲率半径。例如一条曲线无缓和曲线,圆曲线半径为3000米,偏向为左转,则ZY点(K1+700.123)点信息应输入两次,即、左转;00,左转。图 4-2 平曲线数据输入2)、纵断面设计数据输入选择&数据表格&的纵断面设计数据标签按钮,如图4-1,这时右视图切换到对应的表格,需要录入的元素有:坡段起点桩号、坡度(%)、竖曲线半径。竖曲线的凹凸,只需进行起、终点设置即可,中间则由软件根据各变坡点标高进行自动判断。图 4-3 纵断面设计数据输入在&基本设置栏&内进行超高旋转轴(标高设计线)位置设置。双幅高速公路及普通公路,超高旋转轴一般在路面中间。而如果上、下行分开,则超高旋转轴位置一般在路面边缘。一般高速公路标高设计线与线形设计线有一定的距离,可以根据设计,选择标高设计线在线形设计线的哪一侧,并设置距离。如相重合,则输入0即可。提示:如果无标高数据,此项可以不输入任何数据,计算结果高程项保留空,只是进行平曲线平面坐标计算。 3)、纵断面地面线高程输入选择&数据表格&的纵断面地面线高程标签按钮,如图4-1,这时右视图切换到对应的表格,需要录入的元素有:中桩桩号、高程。这里录入的数据是实际地面线高程。当无标高计算时此表格内容可以为空。竖曲线的凹凸由软件根据各变坡点标高进行自动判断,无需要设置。图 4-4 纵断面地面线高程数据输入表格数据输入完毕后还需要在软件左下基本设置窗口的起点设计高程项输入起点的设计高程。 4)、路幅宽度变化表输入选择&数据表格&的路幅宽度变化表标签按钮,如图4-1,这时右视图切换到对应的表格,需要录入的元素有:宽度变化点桩号、左侧路幅宽度、右测路幅宽度。录入变化点桩号时,如果是线路起终点或缓和曲线起终点,则可以在组合框中选择桩号。如果需要计算边桩坐标,此表格数据必须输入。图 4-5 路幅宽度变化表数据输入表格数据输入完毕后还需要在软件左下基本设置窗口的加宽方式列表中选择路面加宽方式,这里软件提供“高次抛物线”和“直线比例”两中加宽方式。 5)、横坡变化数据表输入选择&数据表格&的横坡变化数据表标签按钮,如图4-1,这时右视图切换到对应的表格,需要录入的元素有:横坡变化点桩号、左侧坡度、右测坡度。图 4-6 横坡变化数据表数据输入表格数据输入完毕后还需要在软件左下基本设置窗口进行超高旋转轴(标高设计线)位置设置。双幅高速公路及普通公路,超高旋转轴一般在路面中间。而如果上、下行分开,则超高旋转轴位置一般在路面边缘。一般高速公路标高设计线与线形设计线有一定的距离,可以根据设计,选择标高设计线在线形设计线的哪一侧,并设置距离。如相重合,则输入0即可。最后进行路面横坡变化点设置。设置时只需输入横坡变化点的里程及坡度即可。如ZH点、HY点、YH点、HZ点等,软件自动填写建议里程,你只需要从组合框中选择相应的变化点即可,如图4-1。横坡度值用百分数,如2%,即表示横坡度值为2%的横坡。重点:如果“超高旋转轴位置设置”设置成“路面中间”,则在进行横坡变化点设置时,以超高方式图进行逻辑检查,直线段路面横坡默认为-0.02。如果“超高旋转轴位置设置”为左侧或右侧,则无此要求。在线路坐标计算时,单幅则为一面坡。例如一侧为-3%,而计算旋转轴另一侧时横坡为+3%。 6)、桩号查询表输入选择&数据表格&的桩号查询表标签按钮,如图4-1,这时右视图切换到对应的表格,需要录入的元素有:加桩桩号。需要进行加桩计算时用此表格录入数据。录入加桩号时以米为单位,录入顺序无要求,当录入完一个行数据确认后软件自动进行排序。图 4-7 桩号查表数据输入当加桩数据表中有数据时,软件在进行计算时自动对加桩进行处理,计算加桩所在曲线段,并把计算结果列入逐桩成果表所在曲线段的最后,如图4-8。这里符号“※”表示曲线段分割,此段曲线结束,下段曲线开始。
图 4-8 加桩计算成果显示位置 7)、坐标查询表输入
选择&数据表格&的坐标查询表标签按钮,如图4-1,这时右视图切换到对应的表格,需要录入的元素有:查询点点名、查询点坐标。利用此功能,可以查询某已知点对应的中桩里程及此点到中桩的距离,这样可以用于高边坡、护面墙等结构物的平面位置以及隧道的净空等检查。图 4-9 坐标查询表
查询结果可以通过&成果表格&的坐标查询表查看,如果查询点不在曲线范围内则对应桩号栏显示“线路外”,如图4-10。图 4-10 坐标查询结算成果表 8)、极坐标放样表输入选择&数据表格&的极坐标放样标签按钮,如图4-1,这时右视图切换到对应的表格,需要录入的元素有:置镜点坐标、后视点坐标、起点桩号、终点桩号。起点、终点桩号表示当前选用置镜、后视所放样路线段。当需要进行极坐标放样时在此表格录入数据否则在逐桩成果表中放线距离和放线角度为空。图 4-11 极坐标放样测站数据输入 4-2
道路测设报表成果输出数据处理结束后就可查看输出成果了,软件提供平曲线线元表、逐桩坐标表、竖曲线表、竖曲线高程计算表、坐标查询表的报表输出。并提供直接打印功能。在工程类型窗口中选择&成果表格&,再在&成果表格&选择需输出表格,软件在右视图切换到对应报表。除了软件本身提供的报表输出外,软件还提供功能强大的外部输出,可以直接输出到WORD、EXCEL文本文件、HTML文件。在报表显示窗口中单击鼠标右键,选择输出类型。如图4-13
图 4-12 道路测设成果表格选择
图 4-13 输出菜单图 4-14成果报表输出到word 图 4-15成果报表输出到excel图 4-16成果报表输出到记事本如果输出到记事本打开后显示很乱,请取消记事本的“自动换行功能”,并设置合适的字体,可以采用默认的Fixedsys或宋体五号等。注意:如果不输入标高设计数据以及地面线高程则计算成果中逐桩坐标表的高程项为空、竖曲线表为空、竖曲线高程计算表为空。
道路测设图形成果输出图 4-16成果图形输出选择窗口
道路测设图形输出提供平面设计图、纵断面图、道路透视图输出。除直接在软件图形显示窗口输出这些图形外,软件还提供图形输出到dwg(CAD文件)和bmp(位图文件),可以在CAD中直接打开图形。道路透视图请参考第3章3-15。
在图形输出窗口点击鼠标右键或是选择菜单图形可打开输出菜单项。如图4-17图 4-16图形操作及输出菜单图 4-16纵断面图在AUTOCAD中打开  
 -------------------------------------------------------------------------------- 说明:
具体数据输入格式请参考软件附带的示例文件。
  公路设计路基超高及加宽计算
为满足汽车行驶要求,处于弯道上的各个路基断面应设置与平曲线半径相对应的超高和加宽。在圆曲线段设置全超高、全加宽;在缓和曲线段(或超高、加宽缓和段)进行超高、加宽渐变过度。根据不同公路等级和不同的路幅型式,超高、加宽过度均有多种方式。本程序主要用于计算常见双车道公路超高、加宽。
程序考虑无中间带的双车道公路绕内边轴旋转和绕中轴旋转两种常见的超高过度方式,可计算出平曲线内任意一断面的路基外侧、中线、内侧的超高值。
程序需要输入的数据有:计算弯道的直缓、缓直点桩号、路面加宽、超高坡度、缓和段长、路面宽度、路肩宽度、路拱横坡、路肩横坡、超高方式、加宽方式。
算例:某公路为无中间带的双车道公路,路面宽9m,路肩宽1.5m,路拱宽2%,路肩宽3%。该公路某弯道起点桩号为6582.50,终点桩号为6705.83,缓和曲线长50m,弯道全加宽值为1.2m,全超高坡度7%,式求算该弯道内所有中桩的超高、加宽值
启动程序,选择[路基超高及加宽计算]工程类型,在数据输入区、输入起始数据,在属性区内设置超高、加宽等方式。数据输入完成后,就可进行数据处理,选择菜单[数据处理]点击[开始计算]命令按钮。数据处理结束后程序以报告形式输入计算结果。如下图  路基横断面设计
本程序可在屏幕上显示单个断面的设计情况,设计人员可交互修改设计结果,待各个断面都审查修改完毕后,再利用绘图仪按照设计文件格式绘出可直接交付施工的横断面设计图。
横断面地面线的输入:横断面地面线由一组地面横坡变化特征点相连而成,断面测量通常从中桩位置开始,依次量取路中线左右两侧各点相对于前一点的平距和高差。输入断面地面线可直接输入各点平距、高差。
标准路基断面形式:程序采用的是标准路基断面形式,所以试用大多数情况的横断面布置,如考虑中央分隔带设置、视距台开挖、高填深挖段分层改变边坡等。本程序只考虑如下图所示的常见路基断面形式。
地面横坡过陡时的处理:当地面横坡过陡时,程序无法求得边坡线与地面线交点,此时程序提供改设挡墙和改陡边坡两种处理办法供用户选择,程序按墙面坡度为1:0.01求算挡墙墙面与地面线交点,并根据墙高按比例近似计算挡墙各点坐标及挡墙面积,在已计算的填方面积中扣除部分挡墙面积;若改陡边坡,程序将按新的边坡求算边坡线与地面线交点坐标。
横断面图形显示:横断面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横断面地面线和路基断面设计线;2)挡土墙等支挡构造物;3)桩号、填挖面积、填挖高度等标注。如下图为程序计算输出结果。  公路纵断面设计
程序需要输入的数据有纵断面设计数据和断面地面线数据。程序运行进入[公路纵断面设计]工程状态,在数据输入区有上下两个数据输入表格,上表格用于输入纵断面设计数据,下面表格用于输入断面地面线数据。如下图程序输出图形  路基土石方计算
在横断面计算中,求出路线上各横断面填挖面积后,就可计算相邻两断面间的土石方体积,本程序采用平均断面法进行计算。
填方可细分为填土、填石加固边坡三类;挖方可分为挖淤、挖土两种,其中挖土石又根据土石成分比例,分为松土、普通土、硬土、软石、次坚石、坚石六类。程序求出分类挖方后,接着进行横向调运,计算本桩利用、填挖、挖余数据;横向调运考虑了石代土的情况。
土石方计算所需数据有断面填挖面积数据及土石成分比例数据。在数据录入区上下表格分别录入这两类数据。数据录入完毕后即可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后的结果以报表形式输入,如下图所示 。计算完成后,推荐用户在文件菜单中选择打印设置按钮,设置打印方式为横向打印,以便能正常显示报表。  横净距离计算
为确定横断面视距切除范围,需对一些弯道计算其平曲线内各桩的横净距值。
图下图,点划线为路中线,虚线表示曲线内侧汽车行驶轨迹线,实线表示视距曲线即视距包络线。视距曲线是行驶轨迹线上P、Q两点保持一定行驶距离(视距S)并且不断向前移动P、Q而形成的一条包络线。视距曲线是视距切除范围的边界,路中线上中桩的法线方向上,视距曲线到行驶轨迹线的距离称该桩的横净距。
下图为程序计算结果图形,封闭区域为横断面视距切除范围。
 -------------------------------------------------------------------------------- 说明:
具体数据输入格式请参考软件附带的示例文件。
导线测量导线测量分为: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支导线,不定向导线。所有的导线计算均是按简易平差进行计算。计算输出输出平差后坐标,方位角、距离以及一些误差元素。程序还自动完成导线图的绘制工作,可以对绘制的导线图进行打印输出或输出到图形文件本功能模块的平差均采用简易平差,即角度闭合差平均分配,坐标闭合差(包括纵、横坐标)按边长正比分配进行解算。需要计算哪种导线类型选择相应的平差模块及可,本章将不详细介绍每种导线类型。附合导线这里以附合导线为例详细讲述表格数据的输入方式。在工程类型区选择&符合导线&工程类型,进入数据录入表格状态,录入观测数据和已知数据。必须按导线走向的顺序录入。输入已知点坐标,此软件不提供输入已知方位角的功能,如果知道已知方位而不知道另一已知点的坐标请用软件&施工放样&中的&坐标正算&计算出另一已知点坐标。所有的观测数据和已知数据均输入到一下表格中,如下图
所有数据输入完成后既可进行计算,按工具条上的&开始计算&按钮进行数据处理,计算结果以表格的形式输入到屏幕,也可输出到打印机。按&图形显示&选项查看导线图,并可在图形状态下对图形进行放大,缩小,平移等操作,并能打印输出,还可以保存此导线图。 
附合导线计算成果表
闭合导线支导线不定向导线 -------------------------------------------------------------------------------- 说明:
“角度”的输入格式以度分秒格式表示,如&12.3456&表示12度34分56秒,计算结果中的角度也是同样。
具体数据输入格式请参考软件附带的示例文件。
水准测量软件已简易平差的方式进行平差计算。本系统可对附合水准、闭合水准、支水准进行平差计算。附合水准从一个已知高程点附合到另一个已知高程点。数据输入方式为按顺序从已知点输入附合到另外一个已知点。已知数据及观测数据输入完成后,即可进行平差,点击工具条上的[开始计算]命令,系统进行计算后已报表形式输出平差结果。可直接打印输出或输出到WORD、EXCEL进行编辑排版。也可以把处理后的结果输出到文本文件。闭合水准从一个已知高程点闭合到另一个已知高程点。数据输入方式为按顺序从已知点输入闭合到另外一个已知点。支水准 
 -------------------------------------------------------------------------------- 说明:
具体数据输入格式请参考软件附带的示例文件。
交会计算前方交会:适用于地形控制测量前方交会计算待定点坐标。侧方交会:在地形控制测量中,布设测角侧方交会点并测检核角,求侧方交会点坐标。后方交会:适用于布设后方交会时,采用本程序计算待定点坐标(分边长后方交会和边角后方交会)。角度前方交会 侧方交会 双点后方交会 边长后方交会 角度后方交会  
 -------------------------------------------------------------------------------- 说明:
具体数据输入格式请参考软件附带的示例文件。
坐标转换与换带能够实现大地主题解算、直角坐标系和大地坐标之间的的转换、任意投影带之间的坐标转换和投影转换参数的求取。
坐标转换计算结果取决于你所设定的参数,所以在进行各项操作之前务必仔细设置好相应的参数,否则计算结果可能不正确,参数设置包括坐标系统设置、投影参数设置以及Y坐标是否含含500公里设置。
输入数据是输入你想要转换的源数据,你只要根据表头所显示的信息正确输入就可以了,在输入时,平面直角坐标输入单位是“米”,大地坐标的输入格式为“度分秒(DDD.MMSSSS)”。
点击工具条上的“开始计算”按钮进行计算并显示计算结果。在显示计算结果的同时也对应显示出了原始数据,以便对照查看。高斯正算
将平面直角坐标转换为空间角坐标系,在转换时需要设置坐标系统、投影参数以及Y坐标是否含含500公里。 高斯反算
将大地坐标转换为平面直角坐标(投影计算),在转换时需要设置坐标系统、投影参数以及Y坐标是否含含500公里。 换带计算
换带计算是指计算椭球面上同一点以不同点为投影中心的平面直角坐标值,在转换时需要设置原坐标系统参考椭球、原坐标系统投影参数、目标坐标系统参考椭球和目标坐标系统投影参数。 换带计算结果主要取决于投影原点和投影方式,所以必须设置好投影参数,本软件能将某一点换算到任意一个投影带(取决于中央子午线经度值)。 新旧坐标转换
本功能实现系统内坐标转换,计算转换参数。系统内转换指的是坐标转换的源坐标系统与目标坐标系统的参考椭球是同一个。  
 -------------------------------------------------------------------------------- 说明:
具体数据输入格式请参考软件附带的示例文件。
本模块用于查找某一个点所在常用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号、一个工区范围内所涉及到的地形图图幅号以及某个图号的边框范围,有关地形图分幅规则参见有关资料。  本模块所涉及到的坐标分为大地经纬度和高斯平面坐标经纬度到图号
查询点为大地经纬度,输入格式为DD.MMSSSS,及度、分、秒形式,如123.2334表示123度23分34秒 平面坐标到图号
查询点为高斯平面坐标        
 -------------------------------------------------------------------------------- 说明:
具体数据输入格式请参考软件附带的示例文件。
等高线等高线绘制
本模块可展绘高程点,建立DTM(数字地面模型),并且绘制等高线,以及进行土方量计算等功能。
程序采用三角网法绘制等高线。三角网法是直接原始离散点建立数字高程模型。它有以下优点:它直接利用原始数据,对保持原始数据精度,引用各种地性线信息非常有用;尤其对地面测量获得的数据,其数据点大多为地形特征点、地物点,它们的位置含有重要的地形信息。因此对于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直接利用原始离散点建立数字高程模型是比较合适的。
程序的处理流程为:
1、原始数据的录入
离散高程点数据的获取分为两种方式,一是直接用本软件编辑离散高程点数据,输入的信息有:点名、编码(可以不用输入)、X坐标、Y坐标、高程。编辑完成后,可进行数据处理,点击菜单[数据处理]中的[开始计算],程序自动把原始数据展绘在图形显示区域。
另外还可以通过展绘高程点录入数据,本系统支持的展点文件格式为dat格式及CASS的展点文件格式, 点击菜单[数据处理]-&[等高线]-&[展高程点],弹出一文件选择对话框,选择展点文件,程序自动把原始数据展绘在图形显示区域。
2、建立DTM
展点工作完成后即可进行DTM的建立,点击菜单[数据处理]-&[等高线]-&[建立DTM],系统进行数字地面模型建立,数据处理结束后,在图形显示区域显示三角网。
3、绘制等高线
DTM建立完成后,可以绘制等高线。点击菜单[数据处理]-&[等高线]-&[绘制等高线],系统采用用户预先设定的一些参数进行等高线绘制。在图形显示区域,可以看到绘制的等高线。
本系统提供两种等高线拟合方式:三次多项式插值和最小二乘拟合。可在等高线参数设置中进行设置等高线参数设置
设置DTM参数、图形显示参数、及等高距等参数。
相同点的最大距离:
最大搜索半径:
内三角形最小角度:
采样步距:
拟合方式:
等高线颜色:
三角网颜色:
等高距离:   
 -------------------------------------------------------------------------------- 说明:
具体数据输入格式请参考软件附带的示例文件。
面积计算多边形面积计算本模块可对多边形区域进行面积计算。需要输入的数据为多边形每个点的坐标。    
 -------------------------------------------------------------------------------- 说明:
具体数据输入格式请参考软件附带的示例文件。
  测量工具箱单位换算 公式计算器 矩阵计算器 系统计算器 文本编辑器  
 -------------------------------------------------------------------------------- 说明:
具体数据输入格式请参考软件附带的示例文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路肩标高与轨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