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女生短发发型美貌成绩人缘口才全面逆袭的经历,具体要怎么做才能提升这些方面,求各路大神>o<赐教

5.3K32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11K88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感觉要火) 已更完----------五岁那年,爷爷亲手给我造了一辆汽车,真的汽车。&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14615aab8d885f0266dbbd7a327b2b5a_b.jpg& data-rawwidth=&821& data-rawheight=&4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14615aab8d885f0266dbbd7a327b2b5a_r.jpg&&&/figure&先上图,后讲故事。&br&&br&————————————&br&以下故事都是真的,不嫌烦的话,可以看完,多图。&br&&br&&br&0:&br&&br&97年春天,小叔死了,22岁,算半个自杀吧。&br&&br&&br&我爷爷身高一米八,浓眉大眼,虎背熊腰,说话瓮声瓮气,那年四十八&br&&br&&br&我奶奶外号“孙二驴”,八岁抽烟,嗓门极大,做菜总是很咸,那年四十六&br&&br&&br&&br&我家三口赶到我爷家的时候,小叔刚刚咽气,我爷直挺挺倒地昏了过去,砰的一声摔在地上,像座山倒了。我奶眼泪流干,在一旁呜咽咽终于像个女人。&br&&br&&br&&br&处理完后事,爸妈要回400公里外上班了,那天晚上我妈跟我说,如果哪天爸爸妈妈回去上班了,留你在这,你是要妈像变魔术一样隐身了呢,还是告诉你把你扔在这呢?&br&&br&&br&&br&我说吼啊!变魔术吧&br&&br&&br&第二天早晨起来,他俩真的默默走了,excited。&br&&br&&br&&br&五岁的我真的是蒙逼了,我草我妈不要我了?我草我爸也不要我了?以后我就住这儿?我草炕好硬啊晚上还是热的什么鬼,我要回去找妈我要上幼儿园前桌小美女还在等着我互相探索身体blablabla……&br&&br&&br&&br&后来我才知道,为了让中年丧子的爷爷奶奶有个暂时的精神支柱,我爸妈决定让我在他们身边,陪一年。&br&&br&&br&&br&我们的故事开始了。&br&&br&&br&&br&&b&壹:&/b&&br&&br&&br&&br&我爷是个万能的人,几乎什么都会干。当过木匠、铁匠、瓦匠、电工、钢筋电焊工,干过施工队,当过副厂长,开过修车铺,胸口碎大石,徒手开砖头。&br&&br&&br&&br&小叔死后,我就成了我爷的精神寄托,当真是宝贝得不行,只要我想要,九天揽月那是做不到,至于五洋捉鳖,我想要太平洋里的哪只王八,相信万能的我爷最终都能给我抓来。 &br&&br&&br&&br&于是我爷给我做了各种神奇的玩具,弓箭,水枪,云梯、单杠双杠(你没看错)、自行车等等&br&&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9bdc9e151e8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9bdc9e151e8_r.jpg&&&/figure&&br&&br&&br&这个喝着乐百氏带着墨镜装逼的,就是区区在下,胯下是人生第一辆坐骑——&b&三轮赤兔&/b&。&br&&br&&br&这辆坐骑的三大独有功能,让它秒杀了97.4%的同类产品。&br&&br&&br&&br&&b&独有功能一:无限续航。&/b&&br&&br&&br&&br&如果说电动车的生命在于电瓶,那么自行车的灵魂则在于轮胎。&br&&br&&br& 自行车续航多久,取决于轮胎有没有气儿,骑车人有没有劲儿。
这辆三轮赤兔一次解决了这两大根源问题。&br&&br&&br&&br&轮胎取材于氧气瓶外面的实心皮套,不用打气儿;后座上有个尺许见方的铁盒,可以盛放各种旺仔牛奶、饼干雪糕,黑皮仙贝、瓜果梨桃。这就让骑车者可以得到随时的能量补充,及时将化学能转为生物能,最终转为动能无限续航下去。&br&&br&&br&&br&5岁的我已经知道,只要食物足够多,只要时间足够长,我,可以带着墨镜,骑着赤兔,骑到天涯,骑到远方。&br&&br&&br&&br&&b&独有功能二:簧片减震&/b&&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b8deffcbc0d_b.jpg& data-rawwidth=&520& data-rawheight=&3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b8deffcbc0d_r.jpg&&&/figure&&br&&br&很多年后,减震自行车像雨后春笋般遍地都是,是那种螺旋弹簧的。对于在车子中间弄个大弹簧这种事,我一直是不屑一顾的。因为我的赤兔早在20年前就已经用到了簧片减震技术,比你们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br&&br&&br&&br&&br&&b&独有功能三:便携式可拆卸后备箱&/b&&br&&br&&br&在功能一里面讲了,后备箱铁盒中可以承装大量食品、饮料及把妹用具,在关键时刻,可拆卸下来倒过来放,就变成了丝毫不咯屁股的坚实座椅。 &br&&br&&br&&br&后备箱里的好吃的,可以随路把妹,妹子吃完好吃的,倒转背箱,带着妹子兜风。我爷严密无比的思维、预先设定的程序让我在五岁那年,就成为了经验丰富的老司机。&br&&br&&br&&br&&b&贰&/b&:&br&&br&&br&我跟我爷说,骑惯了三轮车,学骑两个轮的,得摔好多跤吧?&br&&br&&br&&br&我爷眉毛一抬:西方的哪辆自行车我没有见过?我是身经百战了,你放心,我让你一跤不摔,学会骑自行车!&br&&br&&br&&br&图我找不到了,结果反正是,我爷进了他的小房间敲敲打打,给我做出来一辆黑色双轮自行车,还是前后弹簧减震,实心轮胎,特别之处在于,后座上焊了一根好长的棍子。&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0fd8da9304e8_b.jpg& data-rawwidth=&931& data-rawheight=&5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0fd8da9304e8_r.jpg&&&/figure&&br&&br&懂了吧,我只管骑,我爷在后面跟着跑,握着那跟铁棍,把握着平衡不让我摔倒。等我骑得稳了,&br&他就撒手,大声拍手,表示已经撒手了。我就越骑越快,他跟上,看我要摔倒时再扶我一下。&br&&br&&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e3d9df3e5412e83dfad7021_b.jpg& data-rawwidth=&931& data-rawheight=&5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e3d9df3e5412e83dfad7021_r.jpg&&&/figure&&br&当时村里随处可见的场景就是,一个熊孩子在蹭蹭的骑车,嘴里兴奋的喊着“爷,爷,看我骑得快不快!”
一个虎背熊腰的中年大汉跑步紧随其后,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表情诡异的不停拍手。&br&&br&&br&&br&有一次我爷带我去老姨夫爷家,有18里地的路要走(9千米),去的时候,还要我爷扶着,回来已经可以自己骑了。那天是盛夏,阳光透过树荫照在地上也是凉凉的,我爷长出一口气,买了二斤香瓜,边走边吃,说大孙子,你可把爷累稀了。&br&&br&&br&&br&&b&叁:(亮点)&/b&&br&&br&&br&&br&九七年我妈26岁,跟我现在的年龄差不多,总体来看,只是个有5岁儿子的小姑娘。&br&&br&&br&&br&在爷爷家呆了小半年,虽然白天很欢乐,但晚上我就天天想我妈,想她我就哭,还不敢让爷爷奶奶发现(睡在一个炕上)。是不是明天我妈妈就过来看我啊,是不是下礼拜就接我回城里啊,我记得她胳膊软软的,好想现在就躺在她怀里叫妈妈啊。&br&&br&&br&&br&我妈更想我。小半年来,我妈有些抑郁了,常常精神恍惚,大哭,摔东西,失眠。&br&我没孩子,体会不到这种感觉。有一次她想我想得心烦,正照着镜子,突然挥手打碎了镜子,伤可见骨。 我爹慌了,赶快把我和爷爷奶奶接到城里住了半个月。&br&&br&&br&&br& 在城里住了半个月,回乡下就更闷闷不乐,更想妈。我爷说,大孙儿你要啥,爷爷给你整。&br&&br&&br&&br&“&b&我要开车&/b&”
&br&&br&&br&&br&我崩出这个历史性的对话。 回城里那半个月去游乐园玩儿,我觉得赛车很有意思,脑袋一抽,要我爷做一个给我。&br&&br&&br&&br&“&b&好,爷琢磨琢磨&/b&”&br&&br&&br&&br&大半个月后,我爷真的给我做出了一台车。如图&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14615aab8d885f0266dbbd7a327b2b5a_b.jpg& data-rawwidth=&821& data-rawheight=&4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14615aab8d885f0266dbbd7a327b2b5a_r.jpg&&&/figure&&br&三马力柴油发动机,没有离合器,9个档,载重300公斤以上,敞篷设计,车灯、鸣笛俱全,为了让整体看起来更加调皮,我爷还在车前面画了奥迪四个圈。&br&&br&&br&&br&第一次试驾引起了全村的轰动,谁也没见过哄孙子弄得这么大发的。大半村的人都站在路两旁围观,我爷觉得很有面子,摇开发动机后,一脚油门下去,在众目睽睽之下,把车开到了沟里。&br&&br&&br&&br&当时我的表情应该是懵逼的,忘了交代了,我爷修车一辈子,不会开车。&br&&br&&br&&br&&b&这个逼装得我给负分啊!&/b&&br&&br&&br&&br&&br&几个围观的男青年合力把车从沟里抬了出来,鼻青脸肿的我发誓拒绝乘坐我爷开的车。&br&&br&&br&&br&两天之后,我会开了,从此开始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个装逼高潮。&br&&br&&br&&br&&b&肆:&/b&&br&&br&&br&&br& 西元1997年的8月份,东北某地农村,一个奇怪的组合出现了。&br&&br&&br&&br&一辆奇形怪状的敞篷奥迪车,开车的是个刚满5周岁的小不点儿,副驾驶的是个200来斤的彪形大汉。这俩人每天招摇过市,东瞅瞅,西逛逛,自觉担任起街坊们和乡里的连通器。给这家拉两颗葱,给那家稍一袋米,好不快活。 &br&&br&&br&&br&前两天有个傻B调查,95后平均首次性行为低于18岁,我想如果在1997年做个调查,90后平均首次驾车年龄应该低于6岁。&br&&br&&br&&br&当时的我应该是很牛逼的,毕竟5岁就当了有车一族,我爷不坐副驾驶的时候,我会拉上不同的妹子。现在你们看来这种事不可思议,怎么可能让一个5岁小孩子开着车满哪跑?那个年代,乡下孩子都是很野的,开车这种事,前几次看着新鲜,后来大家见怪不怪,那车充其量就是个大点的玩具而已,开不丢。 &br&&br&&br&&br&我记得邻居家有个女孩儿叫刘海萍,长得白白的,喜欢穿蓝色裙子,比我大两岁或者是三岁,而且高了一个头,不过没关系,哥凭借着丰富的知识与过人的风度征服了她。是的,我5岁的时候已经会背好多首诗词,加减乘除法也学全了,也认识好几百个字(都是我爷教的),再加上有车一族的身份,这些足够折服一个少女。就这样,我们俩建立起了牢固的粉丝与偶像的关系&br&&br&&br&&br&&br&那一年香港刚刚回归,而且我还知道两年之后澳门也要回归,虽然我还不知道澳门具体在哪。我开着车,跟刘海萍吹牛逼,说我们城里的游乐场,碰碰车是带电的,你怕不怕。刘海萍没去过游乐场,问我那带电的你会开吗,我说我勉强会开,你这样的根本不行。刘海萍说那我坐着,你开。&br&&br&&br&她有时候问我,你爸妈什么时候接你回去啊?&br&&br&&br&&br&我说不知道啊,我知道澳门回归那年,我就要上学了。&br&&br&&br&&br&刘海萍说等咱俩长大了去澳门玩啊&br&&br&&br&我想问她澳门在哪,最终也没问出口。&br&&br&&br&&br&晚上到了,刘海萍来我家看西游记。明明她家也有电视,每天还跟我凑这个热闹,这让我懊恼不已。 那天刘海萍她二叔在院子里烤麦子,她拉我去。&br&&br&&br&&br&真的是烤麦子,麦穗在火上烤烤,就吃了,以前我没吃过,后来也没吃过。七月流火,夏末的乡村温和安静,远处的狗吠代替了南方的蝉鸣。树叶被风吹过沙沙作响,97年的夏天伴随着烤麦子的香气,逐渐地飞走,不再回来了。&br&&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ef68c0f178e840e87b9a6_b.jpg& data-rawwidth=&791& data-rawheight=&4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ef68c0f178e840e87b9a6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546ea5dafec5_b.jpg& data-rawwidth=&835& data-rawheight=&4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546ea5dafec5_r.jpg&&&/figure&&br&&b&上图为我、我爷爷、我妈妈&/b&&br&&br&&br&&b&伍:&/b&&br&&br&&br&98年以后,爷爷奶奶离开了乡下老家,搬到了我父母所在的城市。时间一年年的过去,我爷还是给我做了很多新奇的东西。比如说铁风车,比如说滑板,比如说雪橇。&br&&br&&br&&br&到了2004年,我上初一,我爷那天突发奇想,说孙子,俩轮仨轮四个轮的车,我都给你做过,一个轮子的,你敢不敢骑?&br&&br&&br&&br&我也是跟他装逼:&b&敢啊!&/b&&br&&br&&br&&br&两天之后,独轮车真的做出来了,长这样(忽略我一生之中颜值最低的少年时代吧)&br&&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aa8055317baef7e6d7fb_b.jpg& data-rawwidth=&670& data-rawheight=&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aa8055317baef7e6d7fb_r.jpg&&&/figure&&br&&br&&br&我学了十来天,摔了千把跤,居然学会了。&br&&br&&br&&br&我爷说,你骑这个上学,我给你50块钱。&br&&br&&br&&br&&b&我TM就真的像个傻b一样骑独轮车上学了,还觉得自己很牛b&/b&&br&&br&&br&&br&幸亏那是移动拍照设备极度不发达的2004年。不然的话,我觉得我会火,至少一个星期。&br&&br&&br&&br&这是我人生十大黑点之一。&br&&br&&br&&br&&b&陆:&/b&&br&&br&&br&&br&2010。&br&&br&&br&那一年我18岁,荷尔蒙爆棚、满脑子纯爱;跟小姑娘牵个手可以硬一下午,亲个嘴儿可以射一裤裆。&br&&br&&br&&br&胳膊的伤完全好了之后,我又能骑自行车了。也许是张东健的好丽友广告刺激了我,我跟我爹说,我要那种特文艺的,不要减震的,有后座的黑色自行车,结果我爹出门一趟给我买回来的这个&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bffa9faec3e5dfec2720b04_b.jpg& data-rawwidth=&3771& data-rawheight=&21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77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bffa9faec3e5dfec2720b04_r.jpg&&&/figure&&br&&br&&br&我说爹啊,为啥人家广告里那个车子那么青春,那么阳光,让妹子一看就想坐上去呢?&br&&br&&br&&br&我爹——&br&&br&&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c738ded5db6e_b.jpg& data-rawwidth=&560& data-rawheight=&4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c738ded5db6e_r.jpg&&&/figure&&br&&br&好吧,就这样,骑了半年,本来想搭咯的妹子没来,却在6月份,发生了件莫名其妙的事。&br&&br&&br&&br&6月24号,要高三了,我们要开一个动员班会,弄几个节目搞点气氛。班主任辉哥让我们几个臭小子一人弄根黄瓜,去台上唱霸王别姬,同时让我和大毛子,一人去调戏一个妹子,&br&&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0ee25aaa874e36521cf91_b.jpg& data-rawwidth=&670& data-rawheight=&3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0ee25aaa874e36521cf91_r.jpg&&&/figure&&br&&br&我和大毛子一听,这事我们在行啊,得了,我负责一二排,他负责三四排,挑一个妹子好好调戏一下。&br&&br&&br&我放眼一瞅,妈的,一二排的妹子,要不就是惨不忍睹的,要不就是名花有主的,唯一剩下一个,属于闷葫芦类型的,叫雪,同学两年,没说过十句话,就她了!&br&&br&&br&&br&课间,哥胡乱拿纸涂了一朵花,壁咚了雪。&br&&br&&br&&br&“美女,商量个事儿”&br&&br&“蛤?”&br&&br&&br&“明天我演节目, 你上来给我送花”&br&&br&&br&“……”&br&&br&&br&“快溜的,送是不送?”&br&&br&&br&“为什么是我?”&br&&br&&br&“因为你好看”&br&&br&&br&&br&简单粗暴的对话。&br&&br&&br&&br&第二天正式演出,霸王别姬效果不错,到了“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爱你那一种”那句,我和大毛子开始下台联系观众(调戏妹子)&br&&br&&br&&br&我跟雪打一个手势,雪上来“献花”,我一把搂住雪,来了个熊抱,底下一阵起哄,OK,任务达成。&br&&br&&br&&br&班会愉快地结束了,晚自习前,我突然发现雪给我献的”花“好像被精心修饰过了,不是我昨天给她那衰样&br&&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46a1fdc626e77ffe81370c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46a1fdc626e77ffe81370c_r.jpg&&&/figure&&br&当我觉得有趣时,雪过来了。坐在我身边,似笑非笑的看着我。&br&&br&&br&&br&我被看得发毛,问她干什么,她说你今天抱我了,你得对我负责啊。&br&&br&&br&&br&&br&&b&What ? &/b&&br&&br&&br&&br&我看了看日历,确信这是21世纪初后,觉得这玩笑太老套。&br&&br&&br&&b&“好啊”&/b&&br&&br&&br&&br&接下来的日子中,我就莫名其妙地被雪追求着,看似闷葫芦的她,追起人来可真是主动。 &br&&br&&br&她会让我跟她去天台给她唱歌&br&&br&&br&她会找各种话题跟我发短信到深夜&br&&br&&br&她会以各种理由坐上我自行车的后座,让我驮着她,哪怕只有500米。 &br&&br&&br&那段时间江边建了一个人工岛,听说树上挂满了星星,她缠着我要去&br&&br& 去他娘的,去就去。&br&&br&雪啊雪啊,我人生第一次逃掉晚自习,就是为了去给你摘星星&br&&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34f593b46eb92c384db1_b.jpg& data-rawwidth=&670& data-rawheight=&5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34f593b46eb92c384db1_r.jpg&&&/figure&&br&&br&2010年的夏天热得出奇,也许只有晚自习之后的22点,路灯下的我们才能感觉到一丝凉意。 大毛子总是要当我们的电灯泡,雪跟我说话,他就在一旁起哄;我送雪回家,他在一旁当着保安。&br&&br&&br&爹,虽然你这自行车买得有点丑,但妹子,我是真载到了,做了点微小工作,不成敬意。&br&&br&&br&&br&&b&柒:&/b&&br&&br&&br&&br& 上个故事的结局,并不怎么好看&br&&br&&br&&br& 我跟雪在一起了,在一起很久后来又分开了。&br&&br&&br&&br& 其中经历迂回曲折,想想过后,也不足为外人道也。&br&&br&&br&&br&形容一个姑娘不好,可以说她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br&&br&&br&&br& 于是雪坐在我的自行车上,哭过了整个青春。&br&&br&&br&&br&是我辜负了她吧,回头一想,我几乎也从没有爱过她&br&&br&&br&&br&一直到后来,我真正爱上一个人,又失去了,那种将身体血肉生生撕裂的痛感,才让我真正体会到,原来当年,雪是真的很难过啊。&br&&br&&br&&br&&b&捌:&/b&&br&&br&毕业之后,我选择离家3000公里,来到武汉发展。平时怕想家,不敢太多给家里打电话。&br&&br&&br&&br&我爷的病不是一年两年了,去年有点加重,不过这情况也有四五次了,每次也都平稳度过&br&&br&&br&&br&去年十一,公司很忙,安排我加班。我给家里挂个电话,说十一不回去了。我妈没说什么,说你发两段你拍的视频,你爷想看看你(当初搞了几个微电影)。&br&&br&&br&&br&那就发呗,发过去了,我妈说我爷哭了。我也没在意,笑笑说人老了眼窝浅,你大孙子长大了,过年回去看他,给他带点武汉的周黑鸭。&br&&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65d1d3ca651ebda8a7272ef_b.jpg& data-rawwidth=&862& data-rawheight=&4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65d1d3ca651ebda8a7272ef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8bbac2ccc497ac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8bbac2ccc497ac_r.jpg&&&/figure&&br&&br&发完之后我跟同事商量,过年回家,给我爷买点啥好呢?他不抽烟不喝酒,有糖尿病也吃不来好东西,买个按摩椅?买几件衣服?或者给他弄一套精致的、他喜欢了一辈子的各种器械工具?&br&&br&&br&&br&&br& 年前再说吧。 &br&&br&&br&&br&&br&&br&&b&玖:&/b&&br&&br&&br&&br&2015年重阳节,我爷死了。66岁。&br&&br&&br&&br&我懵逼了。&br&&br&&br&&br&我不知道我十一为什么非要加什么鬼班&br&&br&我不知道为什么铁塔一样的老爷子,突然就烧成了骨灰一小坛&br&&br&&br&&br&如果十天之前我回去,我还可以跟他谈笑风生&br&&br&如果十天之前我赶到,我还可以花掉一个月的工资,给他买点什么,让他20来年的单方面投资,有个千分之一的回报&br&&br&&br&但是没有,他死了&br&&br&&br&世上没有龙珠,他醒不过来了。&br&&br&&br&&br&&br&&br&老头儿,你说,&br&&br&&br&下辈子咱爷俩遇上了,还能不能认出来呢?&br&&br&&br&&br&&br&&br&&br&&br&&b&拾:&/b&&br&&br&&br& 头一次在知乎上说了这么多,几个故事,也该讲完了。&br&&br&&br&&br&故事中的人一个个离我远去此生再无交集,有些时候亲情也好,爱情也罢,大多数情况,人都是无力偿还的。有些帐啊,欠着,就一直欠着了&br&&br&&br&&br&而我纪念这些为我真正付出过的人们的方法,可能只剩下挑一个阴雨连绵的下午,切点干肠,就着回忆 &br&&br&&br&&br&&br&&br&&br&&br&&br&&br&&b&一并下酒了吧&/b&&br&&br&&br&&br&&br&&br&&br&&br&&br&&br&&br&&br&(完)&br&&br&&br&&br&&br&感谢阅读&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下拉有彩蛋)&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应评论区邀请,放上两个视频。答主顺便爆个音,相信也会涨涨粉&br&&br&视频一:&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v.youku.com/v_show/id_XNDMyOTQyNjM2.html%3Ffirsttime%3D0%26from%3Dy1.4-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我五岁的时候开车&/a& 原片拍摄于1997年,2010年我拿着手机朝着电视重录了一遍。那时我还没研究播音发声,所以旁白声音东北味很浓,声音也没变完全。&br&&br&视频二:&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v.youku.com/v_show/id_XMTM0NDkzOTMxNg%3D%3D.html%3Ffirsttime%3D35%26from%3Dy1.4-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煽情广告:大博智能家庭&/a&
去年接了个活,给人拍了个片儿,自己导演配音拍摄剪辑的,就是文中说我爷想看看我,我就把这片子发了过去,老爷子看哭了的那个。&b& 利益无关,请勿购买&/b&,&b&买了也他娘不分我钱&/b&,重点是炫耀一下答主杰克苏的声线。
(感觉要火) 已更完----------五岁那年,爷爷亲手给我造了一辆汽车,真的汽车。 先上图,后讲故事。 ———————————— 以下故事都是真的,不嫌烦的话,可以看完,多图。 0: 97年春天,小叔死了,22岁,算半个自杀吧。 我爷爷身高一米八,浓眉大眼…
作为一只默默无闻的鬼差,是很辛苦的,遭人忌讳,遭鬼记恨,工资微薄,全年无休。&br&&br&我以前在拔舌地狱当差,天天拔鬼舌头。那些个舌头还健在的鬼张着口骂我脏话,已经失去舌头的鬼比着手语骂我脏话。我就得在充斥着口水沫子和各式方言脏话的环境中工作。不过比起一同煎熬过的同事们,我的运气算好。有一年清明我捡到了一笔无鬼认领的冥币,拿这笔钱贿赂了上司,给我调了个清闲些的职。&br&&br&听上司说按照规矩是由牛头马面押了死人的鬼魂到阎王殿上去审,不是西方有句话叫“人生来有罪”吗,等审出他们的罪等,按照结果发配到地狱各层去受罚。罪赎满了,会由鬼差领着过黄泉路去奈何桥轮回投胎。&br&&br&我现在就是干这个的,说白了像是个导游。各位待投胎的鬼魂朋友们,现在大家往左边看,就是传说中的忘川。忘川全长XXXX米,最深处有XXX米。传说要是有鬼不慎掉入忘川中溺毙,就会魂飞魄散,永世不得投胎……&br&&br&奈何桥上的孟婆千年如一日地熬汤端给他们喝。那只白瓷的碗不知用了几百年了,从来也没见消过毒。成千上万的鬼魂排着队就着那一只碗喝汤,病毒交叉传染,令我望闻生畏。&br&&br&黄泉路特别长,我每天不停带鬼来回,所以有时会偷懒坐在奈何桥上歇着,美名其曰监督他们喝汤。&br&&br&孟婆虽然很老了,但皮肤还是很白很好,大概是给水汽蒸的。听说地上的人们为了维持皮肤水嫩发明了各种面膜,我看都不如孟婆的方法好。&br&&br&都说孟婆很慈祥,但她也有凶悍的一面。有两次我亲眼看到鬼魂无论如何不肯喝汤,被她用力在膝盖上踹了一脚,踹跪下来,捏着鼻子硬给灌了下去。&br&&br&孟婆解释说要是被发现有人带着前世的记忆投胎去了,是要扣她工资的。我理解她,在这里当差的,都不容易。&br&&br&“听说国外有个叫但丁的小伙子,写了本叫《神曲》的书,里面说的西方的鬼,全世界的鬼都不好混啊。”我说。&br&&br&孟婆抿着嘴笑。&br&&br&所以大部分的鬼还是很向往成人的,但也有少数想不开的,非要在奈何桥边等着,死活不肯先去投胎。这种场面,孟婆是看惯了的,但我却觉得新鲜。&br&&br&从前奈河桥下有个一直不肯投胎的青年振振有词地对我说:“每个人都有曾经对自己重要的人,只是他们无情地选择忘记了。但是苦心经营一生的感情化为一场泡影,让自己和所有人,甚至和自己的联系都变得伸手一触就烟消云散,我无论如何也不甘心喝那一碗汤。”&br&&br&于是他日复一日在桥下等着,等来了无数亲朋好友,都是一挥手,人家过桥了,他还在等着。谁也不知道他到底在等什么。&br&&br&直到有一天,他突然说了一句:“算了。”&br&&br&那时他已经很久没说过话了,嘴唇干裂,喉咙喑哑,声音比十八层的恶鬼还可怕。&br&&br&莫名说了这两个字以后,他大踏步地过桥喝了汤,一个头也没回。我以为他至少会回头看看我,毕竟也是几十年的老熟人了。&br&&br&孟婆说他是放弃执念了。她看过太多鬼在桥下等得伤心欲绝,无疾而终。&br&&br&我挺有感触,问孟婆:“前世的记忆有什么好,这么不舍得忘,人的一生平平淡淡,能有什么值得记一辈子还想带到下辈子去?”&br&&br&孟婆也没有生前的记忆,所以她也回答不上来。&br&&br&从桥上过的鬼魂,都喜欢在三生石跟前站上一会儿,站没多久就会流下眼泪。我挺好奇,上去问他们看见了什么,他们说看见了自己的前世今生,感慨颇多。&br&&br&可是鬼差的前世今生都是被抹去了的,我站在三生石跟前什么也看不到。我觉得可惜,因为我为人的时候,一定是潇洒俊逸,风流倜傥,铸就过不少才子佳人的美谈。&br&&br&我问孟婆:“你也不记得自己的前世今生,不觉得可惜吗?”&br&&br&孟婆放下汤勺,用脚底板踏了踏桥面的木板,对我笑说:“这奈何桥的名字也不知道是谁起的,我看这名字起的不好,无可奈何的。不如叫‘算了’。”&br&&br&记忆是镜花水月,镜花水月是虚妄,不如算了。&br&&br&我哑口无言。&br&&br&我看着孟婆一勺一勺舀汤给他们喝,突然萌发了好奇。我问她:“你的汤是什么味儿的?”&br&&br&从前我带过一个诗人的鬼魂,一遇到什么事就要吟诗。看到黄泉就赋:“啊!黄泉啊,你真TM黄。”看到忘川就赋:“啊!忘川啊,你真TM长。”喝汤的时候他张口道:“啊!孟婆汤啊,你真……”&br&&br&我以为他要评价味道了,结果他一口下咽,两眼立刻失神,什么都忘了。&br&&br&孟婆回答我:“以前川鲁淮扬各个派系都试过,总有不合胃口的,光看一眼也不尝尝味道就指责我是黑暗料理。”&br&&br&正说着话,一个大爷的鬼魂突然任性地把碗一推,倔强道:“我不喝加葱花的。”&br&&br&孟婆是见惯了各种刁难的,她面不改色将手伸到汤碗里一抓,把葱花抓出个大概,又递回到大爷跟前。&br&&br&大爷望着碗里零星飘着的几点绿色,竟哭了出来。我猜想他生前一定遇到个愿意专门为他做不加葱花的汤,就算是偶尔遇到加了葱花的,也会细心地帮他挑得一点儿不剩的人。这个人这么宠他,而他现在却要忘记这个人了。&br&&br&看着大爷流泪,我竟也莫名觉得悲伤起来了。&br&&br&神仙是不能谈情说爱的,鬼差也是,但是没有情爱的生活有什么意思呢?回首一生,连个可留恋的人都没有。地面上总是有孤魂野鬼跟人相恋的传说故事,我有时觉得羡慕,但转念一想他们没有编制,除了可以谈情说爱也没有别的好处,也就平衡了。&br&&br&看着大爷神色恍惚地过桥,我突然萌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念头:我也想过一次奈何桥。一世为人,尝尽悲喜苦乐百般滋味,哪怕死了以后,再站在三生石面前,也有东西可看。&br&&br&孟婆听了我的臆想,乐不可支:“没想到你还挺浪漫的。要是你有机会过桥,我就开小灶专门给你熬碗汤,绝对合你胃口。”&br&&br&我笑说:“我只求换个消过毒的碗。”&br&&br&孟婆汤到底是什么味道,我到现在也还不知道。&br&&br&《百年孤独》里有个叫蕾贝卡的姑娘,一感到焦虑就吃土,因为讨厌的味道是对付痛苦的良药。&br&&br&如果照这么来说,那孟婆汤大抵是极难喝的。&br&&br&——————————&br&我在写的时候,脑子里想象的居然是大学食堂里免费打的清汤。&br&&br&【请当初被我授权的公众号联系我加白名单】
作为一只默默无闻的鬼差,是很辛苦的,遭人忌讳,遭鬼记恨,工资微薄,全年无休。 我以前在拔舌地狱当差,天天拔鬼舌头。那些个舌头还健在的鬼张着口骂我脏话,已经失去舌头的鬼比着手语骂我脏话。我就得在充斥着口水沫子和各式方言脏话的环境中工作。不过…
&p&上个月我院产科收进来一个孕妇,典型的妊高症,高龄,超重,子痫前期。&/p&&br&&p&这种妊娠期高血压病人在临床上很常见,她们大多体型肥硕,脾气暴躁,喜欢一遍遍地向医生询问她们的病情,十分焦虑,却又固执己见听不进医生的任何建议。这种病人我们每天都会收治几个,也会送走几个,她们就像流水线上等待维修的机器,大多留不下什么印象。&/p&&br&&p&但是她给我的印象却很深刻,她很安静不太爱说话。因为妊高症,她的全身都有不同程度的水肿,脸也因浮肿而有些变形,甚至都丧失了自己的轮廓无法辨认出她最初的样子。她的肚子上爬满一道道紫青色的妊娠纹,触目惊心。她也喜欢询问自己的病情,可是大多数时候她都是在低声恳求医生能不能不提前破腹产,让孩子多在 自己身体里待几天,她怕早产的孩子不健康。&br&&/p&&br&&p&有个年轻的小护士给她输液找时不到血管,让她连续挨了好几针,急得小护士满头大汗,她倒反过来温柔安慰护士不要紧。我第一次给她听胎心音的时候因她的腹壁脂肪太厚一时找不到胎心位置,开始焦躁,她为了缓解我的紧张,跟我拉起家常,非但没有怪我,还变着法地夸我。&/p&&p&&br&然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却是她的母亲。&/p&&br&&p&一个干瘦黝黑的北方老太太,操着一口浓重的方言,永远火气很大,对女儿的婆家和老公怨言很多,经常在病房高声训斥女儿和女婿。对医院的环境更是诸多挑剔,住院第一天就因为对病房不满意找护士长大吵了一架,最后还是没有拗过她,按照她的要求给她换了病房。她也喜欢向医生询问女儿的病情,但是她却态度强硬,经常对我们的治疗方案提出质疑。每天早上查房时她都会啰哩啰嗦地问一堆,只要女儿稍微有点不舒服她就跑到办公室里喊医生过去看。总的来说,这个老太太有点烦。&/p&&br&&p&每天早上她都要先在早起做好饭,然后揣着一个大保温桶坐一个半小时公交车从家里赶来医院跟女儿的老公换班,她每天都要变着花儿地给女儿带来各种吃食。每次路过她们病房,都能看见她一边给女儿捏腿帮她消肿,一边慢慢责骂女儿这样不对那样不行。&br&&br&因为妊高症,我们多次建议孕妇及时终止妊娠。这个孕妇听后一遍遍抹泪,怕孩子早产先天不足,想让孩子在自己身体里多待几天,能扛几日便是几日。老太太听了在一旁嗔怪“你是不要命了吗,大夫都说了很危险”,因为实在拗不过女儿,只能同意她继续观察。&br&&br&终于有一天下午,这个孕妇子痫发作,浑身抽搐被紧急送往了手术室。她的母亲一直焦急地站在手术室门口等候,直到收到女儿平安的消息才肯在休息椅坐上来。这时候才有人注意到她的右手的伤口,血淋淋,带着牙印。&br&&/p&&br&&p&原来,在女儿发生抽搐时,她怕女儿因舌后坠造成窒息,就在情况危急的时刻,把自己的手,放进了女儿的嘴里,让女儿咬自己的手指。也许没见过抽搐的人不会懂,那种咬合力是足以咬断手指的。&/p&&br&&p&忽然觉得平时那个刻薄暴躁的老太太是那么伟大,那一刻,我的心猛然地跟着柔软了一下。&/p&&br&&p&大概这就是母性的传承,一个为了让自己未出世的孩子有更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宁肯让自己的身材走形,容颜大毁,甚至用生命犯险。一个不愿自己的女儿受一点罪,变成了好斗的公鸡,拼尽全力的保护翅膀下的女儿,甚至在危急时刻冒着断手指的危险把自己的手指放进女儿的嘴里。&br&&/p&&br&&p&从不计较,毫不保留地付出,这大概就是母爱,不是因为孩子需要而爱,而是因为出于本性而爱。&/p&&br&&p&在医院这种人间的交叉点上,早已看惯了世间冷暖,人情悲凉,这一份带着刺母爱却让我的心上突然开出花一朵。&/p&
上个月我院产科收进来一个孕妇,典型的妊高症,高龄,超重,子痫前期。 这种妊娠期高血压病人在临床上很常见,她们大多体型肥硕,脾气暴躁,喜欢一遍遍地向医生询问她们的病情,十分焦虑,却又固执己见听不进医生的任何建议。这种病人我们每天都会收治几个…
那一年,我从UCLA毕业,在学校外面的Westwood Blvd.上一家很小的建筑师事务所,谋了份职位。&br&&br&老板,是我在UCLA时候的教授,Barton Myers。&br&&br&------------------------------------------------------------------------------&br&&br&赴美以前,我也曾在中国做过数份工作。带着十人团队,疯狂的打各种投标。为了挣取出国留学的费用,没日没夜的干活,描画着各种连自己看了也会做呕的方案。&br&&br&说实话,学生时代所有对于设计的热情,早已被消磨殆尽。&br&&br&所谓出国深造,也只求换个环境,或曰见见世面。继续读建筑,想来也只是个谋生的跳板吧。&br&&br&等到拿了UCLA的Offer,其实也没有太过激动。投向几家常春藤的申请,都被拒了干净,不好意思向旁人语。&br&&br&然则,UCLA的日子只是另一个噩梦的开始。&br&&br&诺大的UCLA,唯建筑系实在是太小一个系。没有本科生,总共不到一百个学生,倒有几十个教师;自成一格,以至于连开学时间也与别人不同。&br&&br&我,系馆里唯一中国人。&br&&br&听不懂,说不明白,连坐公共汽车都要重新学;每天几百页艰深晦涩的材料阅读,再加写报告,已近无眠状态;各种新软件新工艺,全部要自学,比如一晚学会用Formz,第二天便要上机打印模型,兼做presentation;该死的英制,让我完全失了尺度,那些原本熟谙于胸,简简单单一个门的细部,都要换算很久.......&br&&br&所以,很难避免受了些白眼,以及几位专业课老师的鄙视。其后要再选那些热门老师的课程,人家直接把我踢出来了。&br&&br&&br&------------------------------------------------------------------------------&br&&br&而Barton 是第一个欣赏我的教授。&br&&br&70岁,满头银发的教授,他的课,选的人不多。因为他是Old school的,学生们觉得他早该过气了。也因为这样,我很顺利的在其中一个Quarter进了他的设计Studio。&br&&br&只有我知道,他是我在中国的那个书架上的一本书。真的,我很多年前就买了他的作品集,一直在书架上存着,经常翻看。&br&&br&在你失去了所有热情,艰难度日只求早点毕业的时候,与书中人物在现实中的奇妙相遇,多少会带给你点小惊喜吧。聊胜于无。&br&&br&设计课,我实在没有准备,硬着头皮在别人陈述的时候,用5分钟,勾了幅草图。&br&&br&Barton看着图,又看了我一下,说,你下课以后跟我来一下。&br&&br&他带着我去了系馆旁的咖啡店。问我要喝啥。&br&&br&彼时,我还没有喝咖啡的习惯,又心怀忐忑以为老人家要批评我偷懒的举动,于是没有要饮品,傻不拉几的站在那里等候。&br&&br&他笑了笑,问我:你去过艺术学校学画么?我说没有,只是受过中国建筑系一些基础训练而已。他点了点头,说:你的画,是现在这里所有的学生都画不出来的......他顿了一顿,说:你愿意到我事务所来做兼职么?&br&&br&我吃了一惊,接着意识过来,笑着拼命点头说好。&br&&br&他拍了拍我的肩膀,走了。&br&&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502& data-rawwidth=&800& src=&https://pic4.zhimg.com/50/ea8c62bcc4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ea8c62bcc42_r.jpg&&&/figure&UCLA课程设计草图,大头帮主。&br&&br&-----------------------------------------------------------------------------&br&&br&毕业后,我没有费太大劲,就留在Barton Myers Associates, 成为了正式员工。&br&&br&说是正式员工,我却连电脑也没有。每天坐在桌前,发呆。当然,能领到的薪水也是最低线的,勉强够花。&br&&br&偶尔,前排的老员工会招手,让我过去,钻到他的桌子底下,帮他把松掉的插头插好。&br&&br&或者,是整理凌乱的模型桌,把所有材料归类放好。&br&&br&或者,哪个灯泡坏了,去地下室搬梯子上来,换好,再把梯子搬回去。&br&&br&Barton 很忙,但他依旧记得他招我入事务所的因由。有时候会让我帮他们勾几张透视。&br&&br&每天下午,5点45分,我下楼出门,坐上8路公交车,一直做到santa monica,在绵长的沙滩上躺着,一直等到几个小时后太阳下山,再坐车去公寓前的Ralph买些吃的,回家。&br&&br&那种节奏,跟在中国,在UCLA,天壤之别,从未试过如此安逸。&br&&br&就这样过了几个月,终于,他们人手不足,分配了我一个设计任务,做洛杉矶Downtown 8th & Figure 这两大街交界口的一栋酒店综合楼设计前期。&br&&br&我忽然便有了热情。一丝不苟的开始建模,按着Google Map上下载的卫星图,将整个downtown,一点点的做出来。&br&&br&同事们围过来,看我渲出来的草图。他们看我的神情,已经有了不同。&br&&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500& data-rawwidth=&2000& src=&https://pic4.zhimg.com/50/892284cbb47a92cacd6fb3ac8f1069b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892284cbb47a92cacd6fb3ac8f1069ba_r.jpg&&&/figure&Los Angeles Downtown. by 大头帮主. 2006.&br&&br&我不知道,“He is the man.& 用中文应该如何准确的翻译出来。这是当时他们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br&&br&同事们都下班了,而我完全没有要离开的意思。&br&&br&那就开始画基地的CAD吧。&br&&br&&br&------------------------------------------------------------------------------&br&&br&Barton 在大约傍晚7点半的时候,独自走上楼。&br&&br&他看到有灯,大喊了一声我的名字,便笑着走了过来。&br&&br&他站在我身边,仔细的一张张看着我下午打出来的渲染图。&br&&br&”你现在在画什么部分?“&br&&br&”放首层的CAD线。“&br&&br&”去打出来,拿给我。“&br&&br&我跑去打印室,取回图纸。&br&&br&他拉了把椅子,坐在我身边2英尺的地方,用着同一盏台灯。扯过来一卷黄色草图纸,开始勾。&br&&br&”你知道么,这么小块地,要解决所有的入口交通问题,可不容易哦。”他边说,笔头飞舞,坚定地画着横竖线条:“你看,这里必须有沿街商铺的步行空间,有地下车库三个出入口,后勤,商业,酒店各不相同,还要给轮椅人士安排空间放在酒店大堂的直达区......&&br&&br&我问:“那实在不够位置怎么办呢?算下来已经要10个入口了啊,每个都要做双车道,考虑充分转弯半径,怎么可能放得下啊?”&br&&br&Barton耸了耸肩:“谁说非要在地下解决完。在这里引上去,用二层去分流就可以了啊。”&br&&br&他刷得把正在画的那部分草图纸一扯,放在一边,开始飞快的画第二层。&br&&br&我拿着撕下来的部分,看着上面龙飞凤舞的线条。没有太多的文字说明,却有条不紊,走线非常坚定,没有什么反复修改的地方。&br&&br&很快,二层也画完了。&br&&br&两张图,一个异常复杂的商业综合体入口区分流设计,一次完成。&br&&br&多用一张纸都没有。&br&&br&我震惊的瞠目结舌。&br&&br&等一下!等一下!在我印象中,类似这样的场地设计,不是应该在草图纸画上几十遍,反复推演,最终找到最优解的么?怎么可以这么快,一次性就搞定了呢?&br&&br&当我还在为同事们围观渲染图而沾沾自喜的时候,Barton只是小露了一手就将我打回了原形——&br&&br&不要忘了,设计师,绝对,绝对不是画图员。&br&&br&设计师的最终价值,在于思辨。&br&&br&在于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问题时候,切中肯綮,直击要害,找到最优解。&br&&br&&br&你可曾感受过,一个设计师思考力量之强大么?&br&&br&在那一刻,我被我的老师强大的能力,深深地震撼了。&br&&br&不不不,不要以为那些工作了1、20年的小毛孩,自诩或他人嘉许的“XX大师”,叫嚷着“退出设计圈全心做老总”的所谓设计界精英,就能拥有这份能力。&br&&br&这些人,就请哪凉快哪呆着去吧。&br&&br&要领悟设计的精髓,要获得这种震撼人心的能力,没有4、50年在这个设计专业领域里的浸淫,想都别想。&br&&br&而此刻的他,却轻松的靠在藤椅之上,嘴里泛着晚餐的酒气,笑呵呵的说:你知道吗?那个时候,很多很多年前了,我就坐在你的这个位置,而Lou,就坐在我这里。我那时可是刚从UPEN毕业一个实习建筑师而已,Lou也是我在学校的教授哦。多像。&br&&br&他说的Lou,就是路易斯·康。Louis Kahn。&br&&br&特么的,美国现代最伟大建筑师,没有之一。73岁,职业生涯巅峰期,出差回来死在了一个火车站的卫生间里。&br&&br&老师,您这么说,到底是几个意思!我心里暗暗发毛起来。&br&&br&这一晚,我们师徒二人在一盏台灯下,一起工作到很晚。&br&&br&------------------------------------------------------------------------------&br&&br&2012年。&br&&br&在中国独自创业的我,收到了Barton Myers 事务所助理的电子邮件:BMA事务所洛杉矶宣布关闭。&br&&br&Barton同时辞去了在UCLA的教职,归隐山林。老头子终于要回到他在Santa Barbara 的山庄,每日看着太平洋的落日,种他的紫橙去了。&br&&br&我不知道,我自己作为设计师的这份工作,是否可以做一辈子。&br&&br&但,我绝对不想输给我的老师,还有他的老师。&br&&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667& data-rawwidth=&1000& src=&https://pic4.zhimg.com/50/bf7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f78_r.jpg&&&/figure&Barton Myers 作品 - Steel House Montecito.&br&&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518& data-rawwidth=&418& src=&https://pic3.zhimg.com/50/c902c7a39a183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8&&&/figure&Barton Myers 在自宅。&br&&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851& data-rawwidth=&561& src=&https://pic3.zhimg.com/50/e6d76f0adff01846fedc315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e6d76f0adff01846fedc315a_r.jpg&&&/figure& Barton 成为建筑师前,曾为航母飞行员。&br&&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200& data-rawwidth=&1600& src=&https://pic1.zhimg.com/50/dab9a287d5e7ca02581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dab9a287d5e7ca025816_r.jpg&&&/figure&Barton Myers 教授与UCLA建筑系学生们交流。日于Santa Barbara.&br&&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600& data-rawwidth=&800& src=&https://pic3.zhimg.com/50/cfa62aea69de36456aff61f2adca367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cfa62aea69de36456aff61f2adca3672_r.jpg&&&/figure&Barton 与 我, 于 Barton Myers Associates, LA。 2007年4月。
那一年,我从UCLA毕业,在学校外面的Westwood Blvd.上一家很小的建筑师事务所,谋了份职位。 老板,是我在UCLA时候的教授,Barton Myers。 ------------------------------------------------------------------------------ 赴美以前,我也曾在中国做过数…
鼠疫的危害性大家都答得差不多了,我偏个题,来说说关于鼠疫的一个人&br&&br&&br&&b&国士无双&/b&&br&&br&&b&零、前言&/b&&br&&br&鼠疫在历史上有着三次大爆发&br&&br&第一次,起源于公元542年&br&爆发于查士丁尼大帝统治下的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对,就是搞了《国法大全》的那位。&br&&blockquote&在瘟疫传播的高峰期,每天有5000人到10000人染病死亡,总死亡人数在20万人以上,几乎摧毁了君士坦丁堡,并从那里传播到西欧,此后又在地中海地区飘掠肆虐两个世纪之久。人们把这次起源于公元542年的鼠疫称为“查士丁尼鼠疫”(Plague of Justinian),它的流行使欧洲南部1/5的人口丧命,它以后五、六十年间里又有几起流行,估计总死亡人数达1亿人。&br&&/blockquote&(引用部分来自百度,下同)&br&&br&第二次,起源于中世纪,延绵数百年。也正是这一次的恐怖,奠定了鼠疫“黑死病”的恐怖名头。&br&&blockquote&年在欧洲迅速蔓延,患者3~5天内即死,3年内丧生人数达6200万(有的说是3000万),欧洲人口减少近1/4,其中威尼斯减70%,英国减58%,法国减3/4。从年间的欧洲人寿命从30岁缩短到仅仅20岁。直到16世纪末,欧洲每10年就发生一次鼠疫流行高峰。整个16、17世纪,鼠疫仍是威胁欧洲人生命的头号元凶,至少有2500万人死亡。&/blockquote&1664年到1665年,伦敦再次发生鼠疫大流行,鼠疫就是在这次流行中被命名为“黑死病”(Black death)&br&&br&第三次,则来到了我们中国。&br&&blockquote&1894年,香港地区爆发鼠疫,20世纪30年代达到最高峰,波及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澳洲的60多个国家,死亡逾千万人。其中,印度最严重,20年内死亡102万多人。此次疫情多分布在沿海城市及其附近人口稠密的居民区,流行传播速度之快,波及地区之广,远远超过前两次大流行。&/blockquote&&br&&br&&br&&br&&b&一、乱起&/b&&br&&br&1910年,末代大清,&br&鼠疫从西伯利亚肆虐而至,很快蔓延到女真龙兴之地,日俄争霸之锋,中国东北。&br&10月26日,第一例病例报告出现在满洲里&br&10月27日,哈尔滨被鼠疫攻克&br&10月30日,长春告急&br&11月02日,沈阳沦陷&br&11月15日,疫情最严重的哈尔滨,数万中国人聚居的傅家甸因感染死亡人数过多被隔离&br&&br&大清朝野震惊。&br&日俄均以防疫为由,准备抢夺东北控制权,各国外交使团频频施加压力。&br&时任外务部右丞,年仅33岁,因为冷静果断处理1908年伊藤博文案而声名鹊起的政治新星施肇基挺身而出,请求担任防疫大臣。&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0a568b8d68a4b893adf2d76fcd0a359b_b.jpg& data-rawwidth=&531& data-rawheight=&7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0a568b8d68a4b893adf2d76fcd0a359b_r.jpg&&&/figure&施肇基先生是中国的外交先驱,中国历史上首位美国康奈尔大学学生,先后获得本科、文学硕士以及PHD。作为一位外交家,防治鼠疫只是他的一次友情客串而已。除了之前提到的伊藤博文案,之后他三度担任中国驻美公使(大清一次,民国二次,其中1935年升级为大使后成为中国首位驻美大使),一次担任驻英公使(民国),二战后担任中国联合国代表团高级顾问。&br&而对于中国教育洗礼的同学们来说,他代表参加的最出名的一次会议,是1919年的巴黎和会。参加者除了时任驻英公使的他之外,还有外交总长陆征祥、南方政府代表王正廷、驻比公使魏宸组,以及,另一位广为人知的杰出外交官,巴黎和会中国全权代表,时任驻美公使,顾维钧。&br&&br&但是很遗憾,今天,我们的主角不是年少得志的施肇基。&br&施肇基在当上了防疫大臣后,遍邀名医去东北主持防疫工作。&br&但是均遭到了婉拒。&br&行医而已,谁也不希望把自己搭进去。&br&直到他找到了那个比他还年轻2岁的医生。&br&时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年仅31岁的他带着自己的助手兼学生林家瑞以及简单的医学仪器,&br&两个人迎着汹涌的逃难人潮,向东北出发。&br&日,平安夜,到达哈尔滨,一座已经被鼠疫统治的死城。&br&&br&鼠疫可以肆虐多久?&br&第一次爆发是2个世纪&br&第二次爆发是4个世纪&br&而这一次在哈尔滨,这位医生到来之后,仅用67天,就将鼠疫扼杀。&br&挽狂澜于既倒 扶大厦之将倾。&br&国士无双,伍连德。&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abf7b2faab9ecd5fd5f8f_b.jpg& data-rawwidth=&362& data-rawheight=&5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2&&&/figure&&br&&br&&blockquote&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史记·淮阴侯列传》&/blockquote&&br&&br&&b&二、缘生&/b&&br&&br&施肇基作为中国近代史首批学霸,手握康奈尔三个学位外加首位康奈尔中国毕业生的名头,自然可以藐视众生的。&br&但是正所谓人间自有妖孽在,学霸之外有学神。&br&第一个进入剑桥的华人,24岁就拿到剑桥大学5个学位(医学学士、文学学士、外科学硕士、文学硕士、医学博士)的伍连德呵呵一笑。&br&很遗憾,严格来说,他不是中国人,只是华人。&br&伍连德,字星联 ,1879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当时为英属),祖籍广东新宁。&br&1896年,17岁的伍连德获得维多利亚女皇奖学金,赴剑桥大学学习。&br&1903年,7年时间拿下5个学位,师从诺贝尔奖得主Elie Metchnikoff教授与Frederick Gowland Hopkins教授。&br&1905年,伍连德与施肇基相识。谁都没想到,5年后他们会再一次站在一起。&br&1907年,28岁的伍连德受袁世凯邀请,归国担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br&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他将和大多数首批留学生一样,&br&在此后数十年的历史巨变中,如无根之萍,随波沉浮,&br&最终化成一声悲叹,飘散在图书馆厚厚的典籍杂文中。&br&但是,1910年底,在离日,20世纪中国历史剧变的开始仅仅不到一年,&br&他出现在了哈尔滨。&br&这一刻,命运选择了他,&br&或者说,他选择了命运。&br&&br&&blockquote&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br&——《孟子·公孙丑上》&/blockquote&&br&&br&&b&三、狂澜&/b&&br&&br&2003年,非典爆发。&br&历时四个月,内地13亿人口中,共确诊5327例,死亡349人。&br&帝都全城恐慌,人心惶惶,不可终日。&br&口罩、白醋、板蓝根飙至天价,千金难求。&br&军队出动,仅仅数日,小汤山医院拔地而起,京城各大医院专家入驻。&br&全国各地组织顶尖医疗团队赴京增援。&br&全球实验室马力全开,以求找出病源。&br&举国之力,抗击非典&br&&br&1910年,东北鼠疫。&br&东北1400万人口,最终死亡6万余人,感染者不计其数,仅傅家甸死亡就超过总人数1/4。&br&东北地区甚至没有像样的西医医院,医生数量将将达到两位数。&br&横尸遍野,疫水横行。&br&口罩手套很少人使用,对于文盲率接近100%的中国人来说,“传染”“隔离”实在是很难理解。&br&千里之外,英国一个叫弗莱明的年轻医生刚刚取得了自己的外科资格证书,并决定留在母校跟随老师,从事痤疮和梅毒的免疫研究。&br&直到19年后,他才在因缘际会之下,发现了抗生素。&br&当时的东北,药品储备基本是个笑话。&br&而伍连德手上,只有自己的学生,和之前在东北的两位连“接触患者时自我保护”都不知道的医生。&br&时值年末,除夕很快到来,大批闯关东的汉子们要带着他们一年的收成,带着他们的老婆孩子,以及带着他们身上的鼠疫杆菌和因为鼠疫死亡的亲人的尸体,回到关内。&br&全国大爆发近在眼前。&br&&br&伍连德到达后立刻用英文电报向施肇基报告了现状:&br&(1)医无素养之困难;&br&(2)药品无储备之困难;&br&(3)财政应付不及之困难;&br&(4)病院隔离筹备不及之困难;&br&(5)断绝交通之困难;&br&(6)焚毁尸体、物品隔离之困难。&br&&br&无人、无药、无钱、无地、无权、无力。&br&&br&&blockquote&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br&——《孙子兵法》&/blockquote&&br&&br&对面是肆虐人间上千年的妖魔,&br&这边,只有一己之力。&br&&br&&blockquote&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深陷重围,但是我们敢于亮剑!我们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亮剑精神就是我们这支军队的军魂!剑锋所指,所向披靡!&br&——《亮剑》&/blockquote&&br&&br&浮云生死,此身何惧!&br&战斗,开始了。&br&&br&&br&&b&四、谋定&/b&&br&&br&北里柴三郎,日本细菌学家。&br&履历无比炫目:师从发现了结核杆菌的德国科赫教授,世界首位分离出破伤风杆菌(1889),将免血清免疫的方法应用于白喉和破伤风的治疗,开启了血清学领域。回国后自建细菌研究所,指导志贺发现了志贺杆菌(1898),后在如今日本的首相摇篮,庆应义塾,创办了医学部。自己也加授男爵。&br&而在他履历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来自于1894年,第三次鼠疫爆发之后,分离出了鼠疫的致病原——鼠疫杆菌。&br&&br&在当时的医学界,在对鼠疫杆菌进行了初步研究后,以北里柴三郎为首的科学家们普遍认知是鼠疫是由鼠传染给人的,而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染。&br&因此,对抗鼠疫的方法也非常简单:灭鼠!&br&&br&伍连德到了哈尔滨,很快发现了问题。&br&哈尔滨的冬天动辄零下数十度,老鼠怎么会大规模活动?&br&就算天地有异变老鼠乱跑,跑一次也应消停了,怎么疫情还在不断加重?&br&&br&他仔细调查了爆发最严重的傅家甸,发现发生在这一区域瘟疫之疫源,来自满洲里的一个俄国人和当地人捉土拨鼠的窝棚。&br&土拨鼠,亦称旱獭,属啮齿类,主要生存在蒙古、俄国贝加尔湖和中国东北地区,是一种穴居于干燥寒冷地带的小动物。要注意的是,学名是旱獭,和老鼠并不是同一个物种。&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0f8dd61c50dfae37ceabca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ure&&br&&br&当时的东北,尽管俄军新败于日本,仍有大量俄国人在此。俄国人钟爱紫貂皮毛制作的各类服饰用于御寒。可人多貂少,一皮难求。而中国自古以来悠久的山寨传统,自然有许多精明之士想到了皮毛肤色相近的土拨鼠来代替紫貂。到了1910年,市场上的假紫貂皮已经到达了令人瞠目结舌的250万件。&br&伍连德立刻让助手想办法找来土拨鼠进行研究。&br&&br&12月27日,一位旅店的店主患鼠疫而死。&br&伍连德赶到后,立刻问小厮:之前是否有皮毛商人入住?&br&小厮说:有,一周前刚走。&br&&br&传染链渐渐浮出了水面,接下来只需要在死者和土拨鼠体内找到鼠疫杆菌,就能明确病魔所在!&br&但是当时清政府禁止尸体解剖,同行的两位医生极力劝阻,伍连德不为所动,毅然不顾风险,和助手二人就地解剖尸体,获取了重要的脏器和血液标本。&br&回到实验室,在显微镜下很快在器官,尤其是心、肺和血液中发现了大量的鼠疫杆菌!&br&经过培养,三天后出现了大量鼠疫菌团。&br&而与此同时,在土拨鼠体内,也发现了大量鼠疫杆菌团!&br&&br&伍连德确定这是人与人之间通过呼吸和唾液的传染,而并非鼠传染给人。&br&立刻给施肇基发电报,要求想办法让政府予以配合进行隔离。&br&在他的心中,征服鼠疫,指日可待。&br&&br&&blockquote&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br&——《史记·高祖本纪》&/blockquote&&br&&br&&b&五、惊变&/b&&br&&br&在施肇基的支持下,伍连德开始对哈尔滨进行全面布控,尤其是傅家甸所有的公共设施,旅馆、饭店、商店,均全面消毒,对病人和家属实行严格的隔离,对有可能接触病人者,必须呆在家里自行隔离。&br&然而很遗憾,当时在东北的话事人,并不是中国人。&br&而是把东北当成了殖民地的各国友人们,尤其是日本及俄国。&br&想要控制疫情,必须争取到他们的支持。&br&&br&伍连德首先拜访了俄国时任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霍尔瓦特将军。俄国当时已经派了医学专家依沙恩斯基过来。所以拜访时,二人并不相信一个来自中国的医生会有什么样正确的看法。&br&但是伍连德张口就是流利的英语,让二人震惊不已,收起了藐视之心。伍连德告诉他们,他已经通过尸体解剖、样品观察以及细菌培养,得出了此地流行鼠疫的结论,并阐述了该病菌是通过呼吸和唾液传播方式。霍尔瓦特出于保护俄侨的考虑,很快就将1300节火车车皮(内置取暖火炉)批给了伍连德医生,使医生有了一个较宽裕的临时疫病隔离所。伍连德说服那密切接触患者的人,并陆续将他们安置到这里。病人则送到防疫医院。相关家属和一般接触则在家里自行监测。&br&&br&接下来是日本。哈尔滨瘟疫刚刚爆发之际,日本同样也派了一名医生来调查。这位医生,恰好就是北里柴三郎教授的学生。同样,出身名门大派的他看不起来自中国的赤脚医生们。&br&直到伍连德的助手林瑞生告诉他,伍连德医生是剑桥大学毕业的博士。&br&但是,他仍然坚持着师门的“鼠疫源于鼠传染人”的思想,在之前已经解剖了数百只老鼠,并请伍连德观看他解剖老鼠的样本,坚持认为自己没有从一只老鼠身上发现鼠疫杆菌。因此,哈尔滨流行的并不是鼠疫。&br&对方毕竟是鼠疫杆菌鼻祖的得意门生,伍连德深感难以说服对方,只得做罢。&br&&br&日,政府第一批增援赶到。&br&仅有一人。&br&北洋医学堂首席教授,法国人梅斯尼。时年45岁,比伍连德大13岁。&br&与日本人一样,傲慢的法国人并不相信伍连德的“人人传染”的说法,坚定地认为灭鼠才是唯一可行的防疫方法。在谈话中,他控制不住自己,面对伍连德挥舞双手,瞪大眼睛喊叫:“你这个中国佬竟敢蔑视我,目无你的尊长。”甚至还要与伍连德抢夺防疫控制权。&br&&br&无人信,无人服,隔离工作举步维艰,鼠疫发病和死亡人数每日飙涨,人人自危,户户惊恐。&br&伍连德陷入了绝境,向施肇基求救。&br&施肇基上报清廷。然而,在那个西方医学远盛于东方的年代,无数西方专家的反对下,一个仅仅初出茅庐的伍连德的说法,又如何能够让清廷大人们相信呢?&br&&br&历史在此时展现出了它黑色幽默的一面。&br&当时已经有很多人逃回了关内,鼠疫的恐慌开始在全国弥漫。&br&东三省与北京近在咫尺,清廷也开始了恐慌,担心有朝一日,这个恶魔狞笑着扑向紫禁城。&br&而伍连德所提出的隔离患者,全城戒严的方法让清廷大喜过望,&br&对施肇基的奏章,毫不犹豫地批准,直接任命任伍连德为东三省防鼠疫全权总医官。并且免去梅斯尼职务。&br&&br&但是仅仅有朝廷的支持是不够的。&br&阎王好见,小鬼难缠。&br&想要真正掌握话语权,还需要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br&&br&而历史再一次垂青了伍连德,用另一个人的生命,为他扫清了所有障碍。&br&这个悲剧人物,就是梅斯尼。&br&被清廷停止职务后,不甘束手的梅斯尼去了俄方医院,现场查看病人。为防止感染鼠疫,他戴上了白袍、白帽、胶皮手套来隔绝一切可能的与老鼠接触的部位。&br&但是很遗憾,他仍然没有相信,那个比他小13岁的年轻中国医官所说的,鼠疫会通过呼吸和唾液传染。&br&所以,他没有戴口罩。&br&&br&1月5日,梅斯尼被停职后立刻去看病人,之后从医院回到住处,一切正常。&br&1月8日,梅斯尼开始出现低热,头痛,发烧。夜里烦躁不安。&br&1月9日,凌晨开始出现咳嗽伴有咳痰。立刻被送至俄方医院抢救。&br&1月10日,注射免疫血清,连续治疗24小时后病情仍在加重,开始大量咯血,很快失去意识。血中检测出鼠疫杆菌。&br&1月11日,梅斯尼死于鼠疫。距离他来到哈尔滨,仅仅9天。&br&&br&梅斯尼之死震惊了所有在哈尔滨的各国使馆,以及当地政府。&br&如果连中国医学最高学府北洋医学堂首席教授都不能幸免,那么没有人是安全的。&br&在死亡的恐慌下,关内来的医生们得到了无比的优待,政府高官们甚至腾出自己的官邸,请他们和自己同吃同住。&br&而伍连德,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信任。&br&&br&尽管在大人们的眼中,这些关外匪民的生死远不及自己身家性命紧要。&br&但无论如何,在清廷、当地政府和霍尔瓦特的强力支持下,防疫控制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br&&br&&blockquote&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br&——《留侯论》&/blockquote&&b&&br&&br&六、烟横&/b&&br&&br&为了控制疫情,伍连德将傅家甸划分为四个区域,隔离监控。&br&开始训练大量医务人员取代警察进行疫情监测。&br&同时,调动了数百名军队及警察封锁隔离区,尤其严禁毛皮商人进入。&br&最重要的是,有了人事大权之后,果断撤职了一些无能的医官和隔离区官员。&br&&br&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杀伐决断之下,渐渐稳住了人心。&br&但是面对鼠疫,仅仅有雷霆手段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千金妙方。&br&&br&尽管已经隔离,但是城中死尸无数,卫生状况极差,处处危险,步步惊心。&br&&br&伍连德在梅斯尼的死上汲取了足够的教训,开始设计了棉纱做成的简易口罩。&br&这种口罩简单易戴,价格低廉,他调动了大量人力物力,确保口罩源源不断地供应给市民。&br&这种口罩,后世被称作“伍氏口罩”&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e0ed58032ebb997b19a57c05c284621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e0ed58032ebb997b19a57c05c284621e_r.jpg&&&/figure&(图片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史学教研室副研究员马学博)&br&&br&学过生物的同学都知道,&br&传染的三大要素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br&&br&易感人群没什么好说的,只要不是外星人,都是鼠疫的易感人群。&br&口罩解决了传播途径问题,那么最后,就到了解决传染源的时候了。&br&其时土拨鼠已不多,真正威胁最大的传染源,是那些死尸。&br&由于死亡人数过多,且冬天木材紧缺,大量死者无法下葬,随意抛在街道中。&br&伍连德当机立断,上书请求准许火葬。&br&&br&&br&日,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中国土葬改革拉开大幕。&br&其时中国刚刚经过建国后近三十年动乱,尤其是十年浩劫已将旧社会的礼义廉耻冲击地七零八落。&br&就在这种情况下,火葬推进的过程中,仍然产生了无数阻力,在基层,火葬和计生成为了官民对抗的焦点,全国各地每天都爆发着流血事件,延绵十余年。&br&&br&而在1911年的清朝,死者为大,入土为安,更是最根本的伦常道德。&br&伍连德的提议掀起了轩然大波。&br&幸运的是,他的身后,始终站着那位比他大两岁的友人,施肇基。&br&靠着自己精纯的政治手段和圆滑的外交技巧,加上鼠疫巨大的恐慌,施肇基成功说服了清廷,同意将弃尸予以火葬。&br&这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br&&br&日,大年初一。破旧岁,迎禧福。&br&傅家甸却全无过节氛围。&br&24000名中国人里,已经有超过1/4死于鼠疫。&br&两千多具疫尸曝于荒野。&br&防疫人员将尸体堆成22堆,每堆100具。&br&伍连德要求文武官员全数到场,同时还有大量百姓围观。&br&倒上煤油,开始了中国历史上首次集体火化。&br&&br&同时,大量发放传单,鼓励百姓在新年里多放鞭炮。&br&不仅仅在心理上让百姓们有了消灾辟邪的安全感,更重要的是利用鞭炮散发出的硫磺味道灭菌,有良好的消毒效果。尤其是在全城燃放鞭炮,对弥漫在空中的病菌是一次极好的驱赶和灭杀。&br&&br&2月6日,俄医务总监马里诺夫斯基医生扺哈,经过认真考察,他立即在俄侨聚居地效仿伍连德的做法,开始焚烧病尸。俄国人共焚烧了1416具疫尸,其中1002具是从坟墓中挖掘出来后,再进行焚烧。&br&同时,也对疫情严重地区患者接触过的家具、生活用品等一并焚烧。&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1e7f415be2d7c7c803d767c3a2404109_b.jpg& data-rawwidth=&479& data-rawheight=&2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1e7f415be2d7c7c803d767c3a2404109_r.jpg&&&/figure&(图片来自《中国医史》,王吉民,伍连德著,1932年出版于上海)&br&&br&&blockquote&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br&——《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blockquote&&br&&br&&b&七、辟易&/b&&br&&br&焚烧过后,全城死亡人数急速下降,感染者也越来越少。&br&日,距离伍连德到达哈尔滨67天。&br&深夜,所有防疫人员聚集在总部内,就像《环太平洋》的基地一样,仰头观看时钟。&br&随着零点钟声的敲响,爆发出热烈的欢呼。&br&24小时内,哈尔滨无一例死亡,无一例感染。&br&之后数日,均无感染及死亡。&br&&br&伍连德宣布,解除对傅家甸的隔离。&br&并亲率防疫人员走进居民区看望市民。&br&百姓走上街头欢庆,喜极而泣。&br&劫后余生,恍若隔世。&br&&br&此次东北的鼠疫流行,共吞噬6万余条生命,其中傅家甸为7200余人。&br&在此次防疫行动中,参与工作人员2943名,297人殉职,其中包括梅斯尼医生。&br&是他们用血肉之躯抵挡住了鼠疫,用自己的生命为后来者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和研究资料。&br&让我们对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d3b651bb42c26cc7c7f28_b.jpg& data-rawwidth=&478& data-rawheight=&2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d3b651bb42c26cc7c7f28_r.jpg&&&/figure&(图片来自《中国医史》,王吉民,伍连德著,1932年出版于上海)&br&&br&鼠疫结束了,但是伍连德的工作还没有结束。&br&根据在这次鼠疫中得出的成果,他提出了一项改变了鼠疫研究史的学说:肺鼠疫。&br&从这项理论开始,鼠疫在后世的研究中逐渐分成了腺鼠疫(鼠传染人),肺鼠疫(人人之间可传染),败血症鼠疫等等。&br&&br&日,他邀请11国专家,于沈阳召开了“万国鼠疫大会”&br&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召开国际学术会议。&br&年仅32岁的伍连德被推选为大会主席,而担任副主席的,正是鼠疫鼻祖,北里柴三郎。&br&会议上,伍连德主持,与各国专家共同完成了500页的《1911年国际鼠疫研究会会议报告书》&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42d9e690b1e9d4c01d350_b.jpg& data-rawwidth=&479& data-rawheight=&3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42d9e690b1e9d4c01d350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bcda13a1afcd2f630d7edd6b0c90d8d9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bcda13a1afcd2f630d7edd6b0c90d8d9_r.jpg&&&/figure&(图片来自《中国医史》,王吉民,伍连德著,1932年出版于上海)&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6ec0be109bff74e6479cfa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6ec0be109bff74e6479cfa_r.jpg&&&/figure&&br&(大会会议录,图片来自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程光胜)&br&&br&&br&1913年,他整理的相关文章发布在了医学顶级杂志柳叶刀《Lancet》上,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首位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的人。&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5a55ba7e4bdf281f6c13f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5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5a55ba7e4bdf281f6c13f_r.jpg&&&/figure&&br&&br&&br&&br&&br&&br&1926年,他将自己的疾病资料整理出版:《A Treatise on Pneumonic Plague》(Geneva: League of Nations, Health Organization, 1926,肺鼠疫论述)。这部480页的鼠疫理论专著,正式创立了“肺鼠疫”学说,被誉为“鼠疫研究的里程碑”&br&&br&&blockquote&“威德遐被,四方宾服” “成功骏烈,卓乎盛矣!”&br&——《成祖本纪》&/blockquote&&br&&b&八、百战&/b&&br&&br&1918年,乱世开端。&br&刚刚当上山西王不久的阎锡山,之前在段祺瑞和孙中山护法军的战争中站在了段祺瑞一方,最终导致手下精锐第一混成旅全军覆没。只得老老实实在山西休养生息。&br&然而,命运却没有给他修养的机会。&br&日,北洋政府接到急电,山西鼠疫爆发。&br&但是好在,命运给他关上了门的同时,还给他开了一扇窗。&br&这扇窗的名字,叫做伍连德。&br&&br&北洋政府委派伍连德全权负责。&br&在伍连德的指导下,&br&1月5日,山西军政当局下令“遮断交通,严密检查,则南下行旅不可复返”。&br&之后,阎锡山调动所有部队,围绕疫情最严重的临县组织起三条防线。&br&时近年末,无数商旅企盼归家。&br&但是在军队的强力弹压下,疫情没有过度蔓延。&br&虽然蔓延28县,导致2667人死亡(多为疫情中心的临县及兴县),&br&但是,疫情在蔓延74天后,即被扑灭。&br&&br&1920年10月,东北鼠疫再起,仍然是从满洲里传至哈尔滨。&br&驻守东北多年的伍连德早有准备,尽管在乱世,手中无权无钱无人,仍然成功将死亡人数控制在5000人以内。&br&&br&1911年万国大会后,他被皇帝亲自加封医学进士。&br&国际医学联盟授予“鼠疫斗士”称号。&br&晚年梁启超评:“科学输入垂五十年,国中能以学者资格与世界相见者,伍星联博士一人而已!”&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75ac226a1f3_b.jpg& data-rawwidth=&991&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75ac226a1f3_r.jpg&&&/figure&梁启超手书&br&&br&&br&&br&鼠疫的战争结束了。&br&但是仍然有许多战场等着他去开拓。&br&&br&他先后两次杜绝了哈尔滨霍乱的大流行,杜绝了上海爆发的中国最大的霍乱的流行。&br&他负责成立全国海港检疫事务管理处,陆续接收了各沿海、沿江口岸的检疫机构。&br&&br&他一生致力于禁毒事业,无奈在那个鸦片泛滥,甚至民间流传着鸦片能预防鼠疫的年代,没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br&&br&他专注于中国医学的发展,担任中华医学会会长,&br&亲手创建了北京中央医院,即今日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并担任首任院长。&br&作为中方代表,陪同并说服洛克菲勒基金会考察人员,建立了协和医学院和协和医院。&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ce36ea478fef489ff9712a_b.jpg& data-rawwidth=&365& data-rawheight=&5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5&&&/figure&伍连德博士与洛克菲勒基金会Welch 医生和 Victor G. Heiser 博士在PUMC。(礼露 供图)&br&&br&&blockquote&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br&——《从军行》&/blockquote&&br&&b&&br&九、衣锦&/b&&br&&br&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br&在上海主持防疫工作的伍连德,被日军飞机炸毁了他在上海的寓所,妻子黄淑琼去世。&br&他被迫离开了中国,回到了故乡,马来西亚的槟城。成为了一位普通的医生。&br&终其一生,再也没有回到过他为之付出了青春与热血的东北。&br&&br&1959年,剑桥大学出版了他的英文自传:《Plague Fighter: The Autobiography of a Modern Chinese Physician》(鼠疫斗士:一个中国医生的自传)&br&尽管今日,很多人认为他只是华侨,&br&但是在他心中,自己就是一位中国人。&br&&br&而写作这部传记的提议,来自一个更加为我们所熟知的名字,伍连德的剑桥师弟,李约瑟。&br&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了一个问题,&br&后来,这个问题在当代的中国大学考场上折磨过无数大学生:&br&“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 &br&没有人能够回答。&br&但是,曾经有一个人,用他伟大的努力,证明了中国人,也可以在科学领域做到世界顶尖。&br&只是当时,这个人已经无法再回答了。&br&日,槟榔屿邹新庆律卅九号,一位伟大而平凡的医生因心脏病逝世。&br&1月27日,《泰晤士报》写道:伍连德是“流行病的英勇斗士”,“伍连德的逝世使医学界失去了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的毕生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无以回报,我们将永远感激他。”&br&&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ffee178ea52_b.jpg& data-rawwidth=&109& data-rawheight=&13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09&&&/figure&&br&&blockquote&“The Old China, to which the author had devoted the best part of his life, from the later days of the Manchu Dynasty through the formative years of the Chinese Republic until the collapse of the Kuomintang regime, is still fresh in the minds of many, and it is hoped that the ascendency of the new Chines People’s Government may result in the continued happiness and prospersity of that great country, which in the course of its
years of history has seen so many triumphs and vicissitudes before achieving its present status in this everchanging world.”&br&  Wu Lien-Teh&/blockquote&
我曾经将我的大半生奉献给古老的中国,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建立,直到国民党统治崩溃,那一切在许多人的脑海里记忆犹新,中国是个有五千年历史的伟大文明古国,历经世世代代的兴衰荣辱,才取得了今天的地位,我衷心的希望她能更加繁荣昌盛。&br&
伍连德&br&&br&&br&&blockquote&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首万里,故人长绝。&br&——《贺新郎》&/blockquote&&br&&b&&br&十、沧桑&/b&&br&&br&诺贝尔奖规定,获得提名但未获奖的科学家只有在颁奖50年后才能解密。&br&在2007年,诺贝尔官方公布了年的所有获得提名的科学家。&br&在生理和医学奖中,50年来,只有一位中国人的名字出现在这份名单中。&br&他获得提名的理由是“Work on Pneumonic Plague and especially the discovery of the role played by the Tarbagan in its transmission”&br&1935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提名:伍连德。&br&&br&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br&将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br&后经多次修订,覆盖了所有常见传染病。&br&无数让人闻之色变的疾病,如艾滋、甲流、非典、梅毒、血吸虫病、炭疽、结核、伤寒、猩红热、狂犬病、乙肝、疟疾等等,都排在了乙类传染病。&br&危害最大的甲类,始终只有两种,&br&鼠疫,霍乱。&br&鼠疫,又名:一号病。&br&&br&在21世纪初的一个无所事事的日子里,&br&我坐在图书馆民国史书架旁,看着军阀们在纸卷油墨中纵横驰骋。&br&直到,翻到了一本《国士无双伍连德》。&br&“这货是谁?国士无双?打仗像韩信一样厉害?我怎么没听说过?”&br&我自言自语,打开了这本书,走进了百年前一位前辈的世界。&br&&br&民国,不仅仅有北洋军阀,文学大师&br&也有着举世闻名的科学家。&br&然而今日,我们熟知鲁迅巴胡适的轶事,了解中正百川的趣闻,&br&却没有人曾经记住那位拯救了无数人民的医生。&br&&br&杀戮者长享纪念,作文者永垂不朽。&br&救人者,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里。&br&&br&&blockquote&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br&——《临江仙-渔樵问答》&/blockquote&&br&完。&br&&br&&br&&b&参考文献&/b&&br&1、《国士无双伍连德》王哲著,2007年出版&br&2、《鼠疫斗士——伍连德自述》伍连德著,程光胜等译,2011年出版&br&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本土发表最高国际顶级期刊的人是谁?》科学网秦逸人博客&br&4、《铭记我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科学网秦逸人博客&br&5、《伍连德医生——纪念伍连德医生扑灭东北鼠疫100周年》阿成,光明日报,日12版&br&6、《国家与地方的公共卫生——以1918年山西肺鼠疫流行为中心》曹树基,《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br&7、《伍连德博士与北京协和医学院》礼露,中新网日&br&&br&&b&谨以此文致敬伍连德先生&/b&&br&&b&未经授权,严禁转载!&/b&
鼠疫的危害性大家都答得差不多了,我偏个题,来说说关于鼠疫的一个人 国士无双 零、前言 鼠疫在历史上有着三次大爆发 第一次,起源于公元542年 爆发于查士丁尼大帝统治下的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对,就是搞了《国法大全》的那位。 在瘟疫传播的高峰期,每天有5…
好吧,中国互联网行业,我研究的最多的就是丁磊、史玉柱和周鸿祎了,所以不邀自答一下,个人观点,不同意请绕道。大家就当个故事看吧,有趣有用是根本。&br&&br&在他做游戏之前,他对我来说是一个传奇。从巨人汉卡开始,他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最早的创业大亨,后来转向保健品更是名扬九州。上中学时老娘还给我买过脑黄金,没错,是脑黄金,不是脑白金,那会还有个产品叫巨不肥,减肥保健品。可惜莫名其妙就听说他的公司倒闭了。大学毕业后看了吴晓波的《大败局》才知道,他被自己搞的巨人大厦给拖死了,算是中国企业家被房地产搞倒的典型案例,由此那会对房地产行业深具戒心,不敢买房,更不敢涉足那个行业,99年就有大哥邀请我去房地产公司工作啊,觉得不保险给推了,否则也许哥现在也发达了,顿顿都吃拉条子……&br&&br&往事不可追啊,好吧其实我后来也压根没想到能和这个人产生交集。再看到史玉柱的消息是他在上海登广告买楼花,把当年巨人大厦欠的钱都还清了,算是给了当年债主一个交代。我由此很佩服这个人,他可以不理这笔债,但这行为看起来很是一条汉子,因此也对他很崇拜了一段时间,直到他忽然跳入网络游戏这个坑,开始大张旗鼓的搞网游。&br&&br&史玉柱搞网游算是大手笔,大到什么程度呢?他开发布会,请记者,投广告都只盯着传播效力最强的,名气最大的,而且是针对大众的平台,什么人民日报啊,天涯社区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啊……我那会在《大众软件》工作,算是游戏行业内平媒第一媒体之列,不成想对方就压根看不上眼,游戏业内的平媒他都基本看不上,他从来不在乎专业向的平台怎么说他,只在乎大众,所以从来没搭理过我们。不过那会也懒得操心这些,每天忙着打魔兽世界呢,不去上海正好。&br&&br&后来对于征途的争议开始之后,我炮轰他也很起劲,一方面的确是他的做法完全背离了行业内的常规,另一方面也有当年被人瞧不上的恼羞成怒心理,虽然有点狭隘,但这个还是要承认的。不拿我们当回事啊?给你点color see see。&br&&br&骂归骂,但《征途》硬是奇迹一般的成功了。在大家都盯着《魔兽世界》,研究怎么把游戏做的专业高端宏大复杂的时候,史玉柱那种倾向小白玩家,刻意在游戏中制造对立和冲突,拉动消费的做法虽然被人不齿,但就是管用。到了这个地步,简单的抨击就没意思了,研究他这样做的原理和效果,变成了业内的主流。我那会还是有些不服气,毕竟年轻气盛啊,觉得这种做法长不了,心里还是看不上他,觉得他不过如此。&br&&br&直到终于有一次他邀请了我们,我有了一次和他面对面的机会,当着很多人的面提了一个很焦点的问题:《征途》里的开箱子,是不是赌博。他有些被激怒了,很强硬地回答了我:我告诉你,你不懂法,法律上对赌博的定义是这样的……虽然那个回答对大多数人来说未必能服众,但对我来说却是个满意的回答,因为我明白了他不像很多人只打哈哈,而是会冲动的。挑逗一个采访对象这是记者必备的技巧,让对方失控才能说出真话,虽然这样做有风险,不过有时候值得一试。&br&&br&会后征途的公关总监找到了我,邀请我对史玉柱做一个面对面访谈,定下了时间。我回去之后准备了一个月,研究他的游戏,他的营销轨迹,他的言辞,然后和他在上海面对面2个小时,完成了一次我很满意的采访。他向我详细解释了他对于游戏的理解,包括一些看上去浅显却很重要的技巧,例如”做游戏一定要有意外从天而降,这会严重影响用户每天上线的游戏体验情绪,好事会让他更乐于愉快的游戏,坏事会让他有冲动在游戏里找弥补。“总之如何利用人的欲望和情绪,他研究的可谓细致入微。&br&&br&限于当时的承诺,我不在此详细解释他的心得,但总体来说,他做游戏的思路是:游戏是一个白日梦,但不能是一个圆满的白日梦。你要让用户在游戏中完成一些在现实中无法完成的欲望,例如屌丝逆袭当老大之类的,但不能让所有的欲望都完满。你会得到很多,但注定也会失去很多,这会让你对游戏更加难舍难分,不仅仅因为你得到的东西,还在于你为此而失去的那些,是你更舍不得的。我回头想想我玩的魔兽世界,对此很有感。我未必是玩得很出色的,但我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在上面,这让我离开就很不甘心。如何调整这个得到和失去的比例,是他的个人独家技巧,在于把控欲望边界。另外,他不在乎说什么游戏内公平不公平的说法,他和我说没有绝对的公平,看上去很公平的游戏可能初期美好,但很快人就会腻味了。游戏是世界的映射,社会天然有阶层存在。所以再公平的设计也很快会出现真实的不公平,倒不如在设计之初刻意确立这种态势。“你要知道大多数人不在乎公平与否,他们只在乎这个不公平的领域里,自己是站在哪一边,是吃亏了还是占便宜了。”这句话对于当时的我算是醍醐灌顶,回头看看中国社会的种种乱象,处处都充斥着这种心理,我还能说什么呢?谁能改变这种心态呢?&br&&br&所以对史玉柱研究越多,就越佩服他。他对于社会阶层和人性的洞察,的确不是大多数人可以比的。尽管很多人从道德立场出发对他不齿,但我觉得让一个商人承担过于庞大的道德义务,这是不公平的(这话含义不清,后面有解释)。我们从小被人教的不会独立思考,不会辨别一些基本的道德理念,人云亦云跟着风向走,回头却突然要一个商人教我们什么是公平正义道德高尚,这不科学啊。大学里老师曾经和我说“经济学不讲道德,并不是说不在乎道德,而是将道德作为一个利益因素变量考虑在整体之内,而不是把它当做一个脱离利益的单独变量拿出来,那样没法建立有说服力的模型”。放到史玉柱这里也是一样,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并知道自己为此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受到什么样的抨击。他就是把道德作为一个利益因素放在其中进行考量了。当然他在征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女生住宿必备物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