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模具设计人可怜行位跟斜顶是在进行分模时一起弄出来的,还是等分完模再弄斜顶行位的?

按住视频可进行拖动
嵌入分享:
&正在加载...
安装爱奇艺视频客户端,
马上开始为您下载本片
5秒后自动消失查看: 2073|回复: 10
后模内行位+大行程斜顶产品模具设计
产品是我自己大概建的主要示意结构,还有一个大行程斜顶倒扣没建
如图结构目前内行位退模没问题,但是斜顶顶出行程不够,如最后一个图,行位开模距离比较大,把顶出板的行程压缩的不够斜顶顶出,
目前的方案可以把大行程斜顶也改成内行位,剩下小行程斜顶顶出行程就够了,
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设计
附自己建的3d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本帖最近有
本帖最后由 一和一 于
12:01 编辑
有难度,,,,,,,,,,,芯子穿过前模,开模前要先抽芯子,合模后过芯子,动作难实现。
针孔离分型面近,看图片,可以采用抽屉滑块,用气缸去完成抽芯。
<p id="rate_3239"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技术讨论&应助分 + 2
" class="mtn mbn">
你提供的结构,难于实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p id="rate_3239"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技术讨论&应助分 + 3
" class="mtn mbn">
不见楼主来讨论?
不见楼主来讨论?
这个结构就是最后一张图的结构,那个孔是前后模靠破的,行位是后模内行位,B板后模加了块拉板,先开模抽芯的
建议更改产品结构,这套模具生产不易啊!
内滑块跟后模仁做在推板上,斜导轨做在B板上,开模时推板一定要跟着A板走,这样做就是不保险,A板跟推板一定要抽芯动作完成后才能分型。
这个结构就是最后一张图的结构,那个孔是前后模靠破的,行位是后模内行位,B板后模加了块拉板,先开模抽 ...
你好,我画的和这个也类似,先抽的距离要比A大是吧?还有就是这个距离有点大呢,B就是内滑块的行程是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你好,我画的和这个也类似,先抽的距离要比A大是吧?还有就是这个距离有点大呢,B就是内滑块的行程是吗 ...
思路就是保证内行位后面先腾出空间供行位退模,所以B板后面加块垫板,垫板先开模抽掉行位后端,内行位再动作,这个动作想要同时完成就把后面做T块挂行位上抽芯就好,
站长推荐 /1
扫码关注,可以领取“论坛红包”。
Powered by
请填写申请信息
申请者注册名:
*默认获取当前用户名
*请填写您的真实年龄
*请填写您当前的职业
申请版区名称:
*请选择您申请的版区
联系电话:
*请填写您的联系电话,此项必填!
*请填写您的QQ,此项必填!
我的专业特长:
*请填写您的特长领域
申请理由:
*请填写您为什么要申请的理由
管理措施:
*您准备以何种措施管理申请的版块?很全面的:手机模具设计及制图的经验
我的图书馆
很全面的:手机模具设计及制图的经验
设计流程:客户图档-2D排位-定料--3D分模图—模具清单-螺丝运水图-3D散件图时间安排:接图档后3天出3D分模图,4天内完成所有设计。一.订料1.产口边到模仁边单边28-35mm,,高度方向25-30 mm.橡胶件和喷油装饰件25mm左右。2.模仁到模胚边距离:大水口=模胚型号前两位数 X 2; 细水口=模胚型号前两位数 X&3; 后模仁底到B板底距离: B板开框深度+模胚型号前两位数 + 10-15 mm 前模仁底到A板底距离 25mm左右,正常情况不得超过30mm。3.有行位的,产品边到模胚边距离介于70--110mm之间.行位避开回针,导柱,水口边。4.后模3面大行位以上的,对夹口须要求时,内模镶呵,周边止口(骨位)深时,也采用镶呵结构,呵胆定料单边加余量5MM方便装夹加工。5.前模仁四面外形行位的开框深度>/=40mm,模仁上加工的行位部分底面到模仁底面要有>/=10mm的安全系数。6.所有分型面不平、插穿位较多的模具,模仁上需做虎口,L=20 W=20 H>/=7 D=5°。7.行位多的,需大略排位订料或参照旧模订料。8.订料时,细水口模胚需提供水口边长度(水口边长度=定模部分+10+水口实际长度+20mm)。9.所有细水口模胚、电池盖的模胚在外厂开精框。偏框或横向开框附模胚开框图纸。10.内模料定料时长宽方向取10整数,厚度取供应商提供的材料标准厚度,设计时模料标准厚度减少1.5MM。(如,订模料厚度为43mm,分模时取42以下mm)。二.排位1.一模一穴,看情况横排或竖排(是否有行位等),优先竖排。2.一模多穴,需对称排位,要考虑分型面顺滑,进胶位置合理3.电镀+电铸模具,电铸件前模加电铸镶件,镶件边到产品边5MM,镶件采用挂台定位。4.电镀产品水口上要做电镀支具,四角柱位前模统一用∮3.00mm镶针。后模统一用∮3.00mm顶针。5.考虑产品前后模放置,避免粘前模及影响外观。6.前后模仁螺丝中心到模仁边统一做10mm,用M8螺丝。7.撑头尽可能选用直径大的,尽可能往模具中心调整,注意排位位置要对称,以增强后模强度,增加模具寿命。8.冷却水道中心到模仁边做21mm,若遇到行位斜顶干涉,再调整。9.顶针板弹弓放在回针上,若有斜顶,推块,改放在别的位置,注意避开螺丝中托司。10.手机外壳等重要模具,前后模胚要加定位器(方形或圆形导柱辅助器,图2-2)。11.采用模仁偏心结构,在结构图,顶针图旁用文字注明提醒。12.细水口唧咀固定在面板上,底部留10mm,大水口注咀尽量下沉,锁在B板上,以节约水口料。13.模仁的产品边枕位长度>/=6mm。14.小产品胶位不深(图2-2三.进胶和流道1.进胶位置的选择,不要影响外观面,尽量不接触到外观面,不影响装配,最好参考组立3D图、ID图。2.进胶点不要选在胶位薄的地方,点进胶的地方胶位厚要大于0.7mm。牛角进胶胶位不小于0.90mm3.点胶口选取要避开司筒,深骨位,如选取在骨位上时,应注意顶出。4.细水口点胶选在台阶面时,应注意离台阶面的距离,注意加工时会不会打穿。5.多胶口进胶时,注意充填夹线不要留在细小的边上,如图:3-16.针点/牛角进胶,进胶点直径做¢0.6-¢0.8mm,锥度>/=30°,沉台直径做到¢2-¢2.5mm,锥度为15°,沉下0.3mm,后模可以加凸点的要加上。7.直接进胶,胶口三面做斜度15°,厚度0.5-0.7,3D需做出来。8.牛角进胶,两端点中心距离8-10mm,镶件宽度>/=4mm,长度取13-16mm9.外壳针点进胶需至少两点以上。10.电镀装饰件水口上做夹具,内孔有倒角无斜度。11.搭底进胶,在其产品上做减胶与其相配的相关产品要避空,深度=0.3mm。12.装饰件,按键等小产品,流道尽量小些,以避免浪费塑胶原料。13.电镀件流道统一使用¢2mm顶针,前模镶针统一用¢3MM电镀柱使用标准尺寸.前模部分尽量做短,非主要进胶流道要加堵塞。四.行位1.手机行位一般都由行位座和行位镶件组成,后模行位角度为12-23度,常用15度,前模行位13-20度。常用15度.行位座用材料用738,氮化HRC42度 镶件用料S136,淬火HRC50度,尽量设计成可精磨结构。2.行位长、宽、高取整数,扣位行位取整数,行位在模具上以整数布排 。3.后模小行位尾部到模胚边要有18mm以上。4.行位伸进模胚里12mm,压块只做到模胚边,挂台统一宽5mm、高10mm,压板宽要有16mm,M5螺丝中心到行位边为6mm使用标准键。如图4-1。图4-15.行位镶件要能装配到行位,行位镶件两侧要有 3°,底部加强斜度统一做45度,行位镶件的厚度要10mm。镶件要有6个面定位。其设计结构力求简明,尽量能用磨床精加工。6.长行位镶件对碰,要有行位插破定位,以增强同轴度。例如:翻盖面转轴位。如图4-27.行位上有涉及到产品外观,优先考虑做后模行位;产品外形做后模行位的,后模芯需做镶呵,行位镶件设计成可反锁前模仁结构方便处理夹线。图4-3 前模反锁块8.行位上胶位有涉及到产品外观,其夹线须与前模胶位合配要求高时设计为前模行位结构。前模行位设计时都要有后模反铲结构,反铲统一做5度斜度。9.行位包产品外形的,行位两边垂直或近似垂直产品外形线。10.产品外观要求做四面行位结构时,一般做后模行位,后模镶呵,如要求做前模行位,则模胚型号加大。内模料相应加深,行位底部到模仁底留>/=10mm,模仁开框四角使用避空角。11.行位包围产品外形,最好在产品短边端面R角切线处,分成四个行位,避免行位滑动方向与产品外形边平行,要有坡度。12.外观孔(扣)优先考虑遂道结构,注意保持线条统一,防止断差出现。其行位座行程须加上遂道配合位。另加行程定位。13.行位上胶位带出扣位时,注意保持外观线条统一,防止断差出现,可选用分镶件出扣位和原身出扣位等结构。14.胶位行位设计时要力求易修正其夹线,其夹线尽量出在不易注意的角上, 不可以破坏其主要外形面。15.面壳,中框,底壳,行位夹线保持整机统一,前后模枕位拔模量统一。五、斜顶1.斜顶宽厚有3mm以上,一般取4-5mm,要有挂台,挂台总高度有大于4mm要有一个基准平面,(平面,与模具平面垂直)如图52.斜顶底座采用标准件.如图5-23.斜顶退位要有安全系数1-2mm,除顶出位置限置角度可改为3度,其余统一做5度。4.若有两斜顶距离很近,检查运动是否干涉。5.斜顶头部形状不要太薄,以免断裂。6.斜顶被两骨位所夹时,或运动方向出骨位时,出模方向要加斜度。六、推方,顶针,司筒1.因手机产品胶薄,优先使用大顶针顶出。2.推块顶产品骨位下方避开0.1mm先考虑骨位斜度。3.推块内部避免有胶位(骨位,柱子)。4.顶针优先排在四角上,再排四边上,再排在深骨位的傍边。顶针要伸入胶位0.03--0.05mmmm。5.顶针边到胶位距离一般>1mm,最少有0.6mm。(针对热处理模具)。6.橡胶件水口顶针要有¢5mm。10.司筒尽量采用标准,避免被胶位包住。如司同需磨直边加工时,在顶针图旁需标示,并及时与模房师傅勾通。司筒订购长度=实际长度+2--5mm。11.产品顶出空位取15mm左右。12.扁顶针优先使用大尺寸的,注意避免加工胶位后出现薄片。13.顶针、扁顶针、推块等不能超出产品外观.至少有0.40mm距离。13.下扁顶针时应注意下在骨位的同一方向,避免顶出后被产品被互相夹住。七、其它1.电池盖单边做小0.1mm公差标注时采用负0.1的公差。2.翻盖机转轴孔做大0.05.3.碰穿孔深度大于0.80时,做成前后模对碰结构,后模做大0.10mm4.检查大件装配间隙。5.1mm深的止口要加斜度.6.产品脱模斜度要检查.7.检查产品是否能脱模,胶位厚薄.3D分模注意事项:1.分模用最新3D图档2.检查产品,胶厚均匀,无过薄或过厚之部位3.除特别要求或装配需要外,均应减胶拔模,拔模后有装配部分无干涉现象,配合OK4.PRO/E放缩水用按比例(By scale)方法,放缩水后需检查核对5.3D分模后,拔模检查OK(除较浅骨位可不做拔模),干涉检查OK6.所有针点/牛角进胶模仁上需加波点,对应装配产品搭底进胶的模仁上需避空,前后模有流道的需在3D做出7.前、后模仁完成后检查模具上是否有尖角或薄弱区域予以改善8.3D完成后要第一时间输出.dwg档与2D结构图对照,需完全一致9.所有3D命名及保存参照模具设计部电脑图档管理.doc模具出图一.图纸比例方法A图纸上之尺寸 B物件之实际尺寸例:图纸比例缩小----1:2图纸比例相同----1:1图纸比例放大----2:1注意:绘图设计时必须采用1:1比例绘制,出图时比例可调动a.尺寸文本的高度定为3.5/5mm,箭头的尺寸定为2.5(b.其它文本高度3.5/5mm,优先使用5mm,字体使用宋体字c.所有文本与尺寸标注不可有重叠现象,文字不可倒影.二.投影方法公司制图投影方法采用国际标准中的第三角投影法,而非国标中的第一角投影法三.模具设计课出图样式及基本要求 为了缩短模具的生产周期,协调生产部门的工作,设计人员需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满足需要的各种图纸,具体分为三个批次1,模胚定料图,模架图要传真给供应商生产,应用A4纸清晰表达所要加工的尺寸和要求,需模胚厂开框的模具基准要注明.2、模具材料清单1份(BOM清单);模具材料清单:清单上需注明模具上(除开模胚以外)所有的零件及零件的规格、数量,所有标准件规格按订购实数填写.具体内容填写方法如下:编号3D图对应之编号,所有标准件无需填此项品名填写零件的中文名称(例:前模仁、顶针等)规格型号:此项填写零件的型号或尺寸,所有标准件此项填写实际订购尺寸品牌/产地此项填写所定购零件供应商名称. 数量:此项填写零件的实际数量 要求到货日:此项可不填写备注:填写零件的材质(例:S136、718H)3、所有散件图(模胚各块板,前/后模玉、镶件、斜顶、行位、扁顶针等) 散件图为模具设计出图主要形式之一。图面应能表达清楚该零件的形状,。一张完整的散件图纸应包括以下内容:1.能表达模具零件的形状的足够视图;在复杂处应以局部放大视图表示2.所有必要的加工尺寸;检查尺寸,最大外围尺寸应标注明显,并加矩形外框,零件基准要标清,背面视图应用文字注明。3.零件编号(参照模具设计课电脑图档管理规定)、标准件代号(图6-3)、标题栏;(1)前模玉图,图面应包含以下详细内容,最大外围,内部主要结构,进胶点,冷确水路,螺丝位,(2)后模玉图,图面应包含以下详细内容,最大外围,内部主要结构,斜顶结构,冷确水路。背面图:详细顶出系统镶件,镶针位穿孔数,螺丝位.(3)斜顶图,直顶图:必要的视图表示,斜顶扣位数必需表示清楚.(4)其余散件图.都必做到重要位置有数可检,加工位有数可依.(5)模胚板图,除开模架上标准加工出来的外,其它所有加工形状,加工条件必需表示清楚.保证每个工序有数可依.(6)B板图基本同上一样,另加顶针系统需详加表示,4.尺寸标注应符合国家《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5.尺寸标注必须做到保证工场各生产活动能顺利进行6.尺寸配置应醒目,便于看图查找7.尺寸标注应符合设计及工艺要求,以保证模具性能 基本要求:最大外形尺寸一定在图面有直接的标注;零件在结构图中的相应编号,零件的一般技术指标(如淬火、氮化等)需在标题栏标示清楚如何做一个这样高大上的模具呢?
推一荐:&&|&&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塑胶模具设计全3D德国模具出口模具行位出斜顶斜行位HASCO标准?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686..0.2xHXvN&id=
15-10-17 &400-656-3685
石岩UG模具设计全套培训班
石岩平面设计培训学校
课程日期电话咨询
学校地址深圳石岩成校
石岩UG模具设计全套培训班
学习时间:3.5个月 适合对象:1.无任何基础的初中/高中毕业生和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 2.工厂普通员工、做模学徒与工厂做模师傅. 3.对模具设计有兴趣人与自学人员. 课程重点: 1.十多年工厂做模经验讲解塑料模具理论课程(12课时) 2.各种复杂分型面的选择与设计规范、自动分模、实体、片体分模.手工 分模、分模失败处理多种方法快速解决、车仔、汽车保险杠、手机、打 印机外壳等复杂产品分模 3.出口模DME、HASC0、MISUMI出口模具设计标准规范和设计要领. 4.主要针对各模具结构讲解如:行位、斜行位、前模行位、行位中带顶 针、斜顶、前模斜顶、油缸抽芯、二次顶出、等一些模具结构做法与. 设计要求. 5.全3D设计(外挂) 6.2D排位课程(模架、模仁订料,多穴模、按键辅助式流道排模、推板模 三板模、四面行位、斜行位、前模斜顶、前模缩呵等) 7.CAD出模具散件图、UG出模具散件图. 8.在学习期内,学员至少要完成20套全3D模具的完整设计,(完全以实际 工厂要求操作、由执教老师检查指导、改正、总结)
基础课学习:机械制图原理、AutoCAD软件学习、UG软件知识、模具理论.
学习内容:
1. 掌握图纸幅面与图框,理解视图,理解表面粗糙度、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相关规则及应用,三视图及其对应关 系、点、面的投影方法及剖视图、断面图表达方法,第一或第三投影视角识图。 2. 熟练运用AutoCAD绘制各种0件或装配的工程图并完成尺寸标注。
3. 熟练掌握UG中的模块Sketch(草绘)\Part(建模)\Drawing(工程图)\Assembly(装配)应用: 3.1 UG入门知识、曲线操作、图层知识、曲线编辑、信息查询与对象分析; 3.2 平面知识、对象的显示、工作坐标WCS、拉伸、成型特征、孔/台/腔/垫/槽扫描特征和其他特征; 3.3 对象的隐藏、拔锥、边倒圆角、布尔操作、相加/相减/相交; 3.4 面倒圆角、软倒圆角、边倒角、螺纹、引用特征、缝合、比例缩放、修补实体、偏置表面、修剪、分割; 3.5 穿越曲面、扫描曲面、桥接曲面、N边曲界、延伸曲面、扩大曲面、修剪片体、圆角曲面、直接建模; 3.6 预设工程图参数、工种图基本操作、添加视图、工程图视图管理、尺寸标注、符号标注、同种软件不同版本 文档转换; 4. 模具理论主要掌握: 4.1 塑胶模具的分类、塑胶模具的结构组成、二板模的标准模架;三板模的标准模架、型芯型腔的概念/运动原 理、型芯的分类/结;构、分型面确定; 4.2 常用标准件的讲解:(定位环,唧嘴,垃圾钉,支撑柱,导柱/导套,顶针,回针,套筒,螺丝,弹簧,定位 钢珠,开闭器等); 4.3 浇注系统设计基本要点/组成、主流道/分流道的讲解/分布/平衡原则、冷料穴的讲解; 4.4 浇口设计与选择,(侧浇口、潜伏式胶口、针点进胶、大点进胶、热流道等浇注系统设计讲解); 4.5 行位设计与斜顶设计运动原理和设计参数讲解; 4.6 顶出系统设计(顶针/顶块/顶板顶出、二级顶出设计要点)、先复位及其它机构设计; 4.7 冷却系统的设计(分类/原理/要点、直通式、阶梯式、水井式、鸭舌片式,盘旋式水路的介绍); 4.8 常用塑料、钢材的特性及使用; 4.9 常见的典型模具结构(如前模行位、前模斜顶、斜行、反行、行上行、倒装模、二次顶出、包胶、双色等近 20种结构);
UG模具专业课程
主要专业课程:破面(IGES)修补,产品分析拔模处理、全参数化自动分模、手动分模、分模失败处理、 模具结构、HB-M0ULD外挂、2D排位、常见典型模具结构、出口模DME、HASC0、MISUMI设、 计、整套模具散件图。
一、破面(IGES)修补
本课程主要对各种复杂破面(IGES)修补,目的就是为了让你快速的掌握UG破面修补的方法,经典实例教学从此摆脱 枯燥的概念,从此提高设计水平和设计效率。 * 教学截图(破面IGES0件)
二、常见的塑料产品与模具结构设计教学案例
本课程主要对各种产品模具做法与模具结构讲解如:行位、斜行位、前模行位、行位中带顶针、斜顶、前模斜顶、油 缸抽芯、二次顶出、等一些模具结构做法与设计要求。(在这个竞争惨烈的社会里,如果你不能技高一筹的话,在公 司(社会)永远只能比别人矮一级,只有让自己的技术更上一个台阶,明天才会更美好) * 教学截图(塑料产品与模具结构)
三、CAD--2D排模具内容(燕秀2.8外挂)
1.建立新文件夹:模具名称(SHEEL); 2.将该模中所有胶件的立体图(pro-e或UG)和平面图存放于该文件夹内; 3.打开立体图,分析0件结构,确定各0件分模面、模胚类型(大水口还是细水口);及模具结构(是否有行位或斜 顶等)并做成剖面; 4.打开AutoCAD,建立新图名:SHEEL,将该模中所有0件的平面图插入; 5.建立新图层:包括尺寸线图层,运水图层,顶针图层,型腔型芯图层,中心线图层,虚线图层等; 6.将图纸缩放到1:1、放缩水,将产品图镜像成型腔型芯图; 7.插入投影和剖面图,复制一份进行排模,并确定产品穴数进行布局; 8.先排后模,确定前后模仁的大小(本校提供模架与模仁设计参数参考); 9.设计行位时,根据行位镶件及行位大小确定模胚大小; 10.确定镶接方式、镶件厚度(镶件是否镶通,镶件是否插穿,是否要枕位,)画剖视图; 11.设计斜顶结构(顶出行程与复位弹簧计算); 12.设计浇注系统,包括进浇方式,进浇位置,进浇口数量、画唧嘴等; 13.设计前后模顶针和运水系统,确定螺钉位置及大小; 14.设计顶针板导柱,撑柱,排气系统; 15.标注尺寸(打开尺寸线图层) 调入图框,填写标题栏和技术要求;(技术要求注明模胚规格,开框尺寸,方铁是否 要加高,唧嘴是否要偏心,导柱是否要加粗,是否要加先复位机构,是否要加顶针板导柱以及镶件材料等特别说明) 16.完成名细栏(注意撑柱,弹簧,螺钉,司筒高度的确定及各标准件规格表示方法) ; * 教学截图(2D排模具步骤)
四、UG模具设计之全3D化(HB_M0ULD外挂)
*本课程主要对于模具HB_M0ULD外挂全3D操作讲解; HB_M0ULD简介(HB_M0ULD Introduction; 定义模架(Moldbase)/定义螺丝定位销(Screws & Dowel Pins); 定义模架(Moldbase)/定义螺丝定位销(Screws & Dowel Pins); 调用支撑柱(Support Pillar); 调用顶杆(Ejector Pins)/布置水线(Water Line) ; 定义滑块(Slider)/创建斜顶(Lifter); 创建碰锁(Latch Lock)/定义热流道(Hot Runner); 工程图处理(Drawing)/B0M处理(B0M List);
以上就是平面设计培训课程的全部内容介绍,如需了解更多的平面设计培训班、课程、价格、试听等信息,也可以点击进入
相关频道,定制专属课程,开始您的学习之旅。
课程内容以实际授课为准
厚学推荐学校
课程数量:66
人气:22212
课程数量:54
人气:21048
课程数量:71
人气:17849
课程数量:93
人气:14251
课程数量:18
人气:12430
培训机构:
&&&&机构导航:
Copyright &
Houxu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厚学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5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模具设计师工资多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