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生气状态时 父母到底该如何回应

原标题:当孩子处于生气时 父母到底该如何回应?

孩子烦躁不安时,讲道理是没有用的。他们生气时,只有情感上的安慰,他们才听得进去

一对兄妹在地下室玩,突然传来什么东西被毁坏的声音,随后就是喊叫声和指责声。六岁的比利从楼梯上来,气得满脸通红,他一上来就脱口叫道:“贝特西把我的堡垒撞翻了。”他的妈妈同情地说:“哦——,那你一定非常生气了。”“我是很生气。”他转过身继续回去玩了。

这是比利的妈妈第一次试着没有卷入孩子们的日常争吵中。她没有问那个最具破坏性的问题:“谁先引起的?”这样就避免了儿子讲述冤情和要求报仇。通过真实地反应儿子内心的情绪,她避免了成为孩子们的法官、检察官、执法人这些不讨好的角色。

在下面的事例中,一位母亲同情的评论使得和平与战争成为一线之隔。九岁的大卫不想去看牙医,他很生气,激怒了他的姐姐蒂娜,她对他说:“噢,大卫,长大点!”大卫更生气了,行为变得更加令人讨厌。

她的妈妈对蒂娜说:“大卫今天很烦,他担心去看牙医。现在他需要我们所有人的体谅。”就好像变魔法一样,大卫马上安静下来,他去看了牙医,没有再抱怨。妈妈的回应是针对大卫烦躁的心情,而不是他让人讨厌的行为,这使得大卫感到放松多了,因此也就不再那么讨厌了。

在这个小事件里,帮助孩子平息怒气和遭受挫折的两种方法正好形成对照,一种是使怒火更盛,一种是消除怒气

汤姆和他的朋友吉姆,两个人都才三岁,他们在玩玩具木琴。吉姆的音锤卡住了,生气地哭了起来。他的妈妈警告他说:“你没有理由大哭大闹的,我不会给你修音锤,除非你停止尖叫。”吉姆继续哭闹,于是他的妈妈拿走了玩具。这一下,吉姆大发脾气,场面颇为壮观。

与吉姆的例子形成对照的是,汤姆的音锤也卡住了,他也哭了起来,他的妈妈对他说:“你哭是因为音锤卡住了,我们需要修好它。”哭声停止了。现在,无论什么时候音锤被卡住,汤姆都不会再哭,而是拿过去让妈妈修理。

吉姆的妈妈用的方法是漫骂、威胁、责备和惩罚,而汤姆的妈妈则是指出问题所在,然后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 米里亚姆十二岁,从剧院回来后,心情不佳,很生气:

? 妈妈:你看上去好像不开心。

? 米里亚姆:我非常生气!我坐得很靠后,根本什么也看不到。

? 妈妈:怪不得你不高兴,坐得那么靠后就没什么意思了。

? 米里亚姆:当然没有。而且,有个高个子家伙就坐在我前面。

? 妈妈:那更是雪上加霜了,一直坐在后面,还有个高个子挡在你前面!那真是够糟了!

? 米里亚姆:确实够糟。

米里亚姆妈妈的回答中,有帮助的地方是她没有批评米里亚姆,也没有提意见,只是接受女儿的情绪。她并没有问任何无用的问题,例如“你怎么不早点去选一个好一点的位置呢?”或者“你不能请那个高个子跟你换一下座位吗?”她关注的是如何帮助女儿消除愤怒的情绪。

父母作出直接反映孩子不安情绪的、具有移情作用的回应,表达父母的同情和理解,这对于改变孩子的愤怒情绪是很有效的。

在发完脾气之后,写在纸上的话也可以成为修复受伤情感的有力工具。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我们都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感情、想法写下来。

一天晚上,十三岁的特鲁迪大声地怒斥妈妈,指责妈妈进入她的房间,打开她的抽屉,翻看她的日记。当她发现她的怀疑毫无根据时,特鲁迪决定写信向妈妈道歉:

亲爱的妈妈,作为一个讲道德的人,我刚才犯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我指责妈妈,使妈妈伤心、痛苦。我觉得非常羞愧,非常丢脸。以前我一直对自己感觉良好,可是现在我讨厌自己。我爱您。——特鲁迪

特鲁迪的妈妈看到这封短信时很不安,她意识到这件事破坏了特鲁迪心中对自己的积极看法。她找时间写了一封信给特鲁迪,帮助她重新爱自己:

最亲爱的特鲁迪,谢谢你告诉我你的不安和不开心。前几天晚上发生的事情对于我们两个来说,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是那并不是灾难。我希望你知道我对你的看法、对你的感情一点也没有改变。我依然把你当成和以前一样可爱的孩子,不过这个孩子有时会感到烦躁、生气。我希望你能明白,能够原谅自己,重新获得对自己的好感。——非常爱你的妈妈

这位妈妈向她的女儿保证生气并不会改变一个人对自己的爱,也不会改变别人对她的爱。她的做法无疑是有益的。

孩子因为父母不听自己的理由而生气,这个时候,他们常常把自己的理由写下来。

一位父亲讲述了下面的事情。在他的家里,孩子们都有兑换券,可以用来买晚上睡觉前的额外时间。一天晚上,十岁的彼得想买一些时间,但是兑换券丢了。他的父亲拒绝兑现一张不存在的兑换券。彼得觉得很失望,生起气来,离开房间时大叫道:“但是你确实把兑换券给了我!”那天晚上,当彼得的父亲回到自己的卧室时,他看到下面的信:

亲爱的爸爸,如果你不让我熬夜,那不公平,因为:

(1)我们两个都知道你把兑换券给了我。

(2)你知道我的桌子是什么样子,我总是找不见东西。

(3)你知道我多么渴望使用兑换券。我不希望因为写了这封信而让人讨厌,我只是说出我自己的想法。

}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了全力!”

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

——张文亮《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很多妈妈困惑,自己也知道对孩子发脾气不好,事后也总是后悔,但下次孩子调皮任性的时候,就又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了。

的确,我们白天在单位忙碌一天,本就疲惫不堪,回到家,孩子还不听话,火气自然就压制不住了。脾气这种东西,每个人都有,在外人面前我们拼命地压制它,因为我们怕失去朋友,怕丢了工作,只有在最亲近的人面前它才会“原形毕露”,尽管这个“最亲近的人”只是一个几岁的孩子。

对,这种粗暴的方式在短时间内很有效果,既能让孩子听话,自己的火气也得到了释放。面对这样的父母,孩子起初是畏惧的,因为害怕而顺从,但时间长了,他对父母就产生了抵触,你说你的,我做我的。而且这对孩子的性格养成也很不利,在父母脾气暴躁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要不性格畏畏缩缩,胆小怕事,要不就是冲动易怒。

据心理学家调查显示:平均每20人就有1个曾经遭受过语言暴力,每50人中就有一个因语言暴力导致心理疾病,轻者患有社交障碍,重者有杀人和自杀的行为。

那么,当孩子犯错时,父母应该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呢?

一、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

生活中我们往往认为声音大能让孩子听话,其实效果适得其反,宝爸宝妈的大嗓门和负面情绪会激发孩子的负面情绪,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所有的情绪都与环境和事件有关,所以重要的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把问题解决,而不是一直发泄自己的情绪。

妈妈们感觉负面情绪即将压倒理智的时候,首先深呼吸,告诉自己放松下来,放松后会发现,生活中的一些不如意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说了一百遍,孩子尿尿还是不会叫人,算了,早晚他会自己上厕所的。

老公又没有收拾房间,其实,他上班也挺累的,忘记就忘记了,再告诉他一次不就行了。

面对犯错的孩子,宝爸宝妈怒气冲天的时候,网络上有个幽默的小方法,默默地数一二三,同时告诉自己:亲生的,亲生的……

当孩子惹你生气时,不要急着说出“你怎么这么不听话”“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孩子”“你看看人家××多乖”这样伤孩子心的话。在骂孩子之前,先想下自己这么生气真的单单是因为孩子犯错了吗?自己究竟是要教育孩子,还是借孩子发泄自己的情绪?

我们会发现,大部分时候,在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都是掺杂着其他情绪的。在心情好的时候,孩子再调皮,我们也能心平气和地给他讲道理,而在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似乎孩子做什么都是错的。

自己冷静下来之后,要耐心地和孩子沟通,询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之后再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告诉他这样做会导致什么后果,询问他错误该怎么补救。因为很多时候孩子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有让他意识到自己哪里做错了,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父母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并不意味父母对孩子就要一味地温和,例如在孩子撒谎、偷东西时,父母要严厉地批评他,让孩子明白他这样做是绝对不可以的。

如果实在没控制住自己情绪,要及时向孩子道歉“对不起,宝贝,爸爸/妈妈刚才做错了,不该对你发火”,之后再心平气和地跟孩子沟通。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模仿的不仅是行为动作,还有性格及为人处世的方式。父母有了错误主动给孩子道歉,那么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也会主动向父母道歉。父母千万不要觉得给孩子道歉没有必要,也不要觉得给孩子道歉有损自己做家长的权威,相反的,给孩子道歉能让孩子意识到父母对他的尊重,这样他也会尊重父母。

在为人父母的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孩子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在时不时地挑战我们情绪的底线。我们要多看书,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增强自己的忍耐力。如果我们连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了,又怎么去要求孩子不乱发脾气呢?新浪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

1.孩子为什么会生气?生气是因需求未得到满足。5岁的小孩子生气是不良情绪的一种反应。当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就会出现生气、悲伤、执拗、愤怒等不良情绪。比如想看动画片不被允许,想买玩具被拒绝,要妈妈在家里陪伴时被拒绝等。孩子有时候闹情绪,是为了表达不满,引起父母关注。很多时候,孩子生气、难过,很可能是觉得父母不够关注他。 孩子所有的问题,其实基本上都和家长有关。孩子为什么总爱生气?绝大部分是因为家长限制太多,没有满足孩子的正常需求,孩子长大就会出现意志压抑、胆小害羞、自私的性格。因此,“对付”此类的孩子,家长首先应该了解宝宝的感受,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2. 面对孩子闹情绪,家长应该怎么办?首先,家长要接纳孩子的感受。4岁左右的小孩就已经开始萌生自我意识了,他们会对爸爸妈妈们“爱”的摆布产生反感。当他的意愿不被满足时,他们就会把内心的不满毫无保留地发泄出来。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语言能力尚不能支持他们酣畅淋漓地发泄愤怒。所以当大人要孩子做他不愿做的事,或大人不能满足孩子的要求时,孩子就会用发脾气来宣泄压抑的情绪。这个时候的孩子需要安抚,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家长可以和孩子探讨其生气的原因,而不能以牙还牙用责骂甚至是打来让孩子息怒,这样更加不利于亲子沟通。举个例子,如孩子天冷外出不愿戴帽,家长这时不需要强迫,沟通说服不行后,就让他先不戴,等他感觉冷时再提醒他。等他想要戴帽了,家长再多说一句:“我让你戴帽对吗?”只要方式方法可接受,加以引导,孩子会慢慢领悟到道理的。 其次,,在接纳孩子感受的基础上加以引导,适时采取“冷处理”孩子生气时,家长首先要冷静,不能对孩子大吼。不过如果孩子行为确实是妨碍到他人,或是对他自身有可能造成伤害,由于家长的阻止而使孩子生气,这时就不要理孩子,任由其哭,平静后再给孩子讲清楚不让他做或是碰的原因。如果事情没有防碍他人或是对孩子造成伤害,而仅仅是不符合家长的标准的话,那这就是家长的问题。家长可以用“冷处理”的方法,假装“漠视”孩子的生气哭闹,再用其它的兴趣点来转移他的注意力,逐渐消退孩子生气的行为。 结语:针对孩子爱闹情绪的情况,父母切不可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父母应做好孩子的榜样。如为了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孩子看书的时候,家长可以看一些书籍或报纸,保持家庭环境安静,家长做好榜样,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有困惑?来提问吧!不要再犹豫!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生气状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