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等到设定时间去完成作业是什么心理设定?

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闵宝权大夫本人发表
焦虑症惊恐发作、神经症的躯体化症状 神经症的躯体化症状
状态:就诊前
希望提供的帮助:
儿子最近又比较怕热,紧张,自己说不能放松,小动作多、捞衣袖、干咳等,晚上在家有时会发作叫难过,在地板上打滚,要我反复说:“知道他难过的”,一般要讲几十遍。儿子9月1日开始去上学,说原来的同学好、老师好,拒绝休学,一定要读初三,一周后由于跟不上,晚上回家做作业发作难过,经他同意办理了休学手续,在家又休息了2周后,回到初二上学,目前对班级不满意,不能融入期中。由于目前干咳厉害,已影响其他同学,老师也找过我,但他在家玩ipad和开心时一点都不咳嗽,是不是你文章中说的神经症的躯体化症状。儿子生病半年余,我们一家十分苦恼,不知道何时才是尽头,虽然我也是医生,但碰到儿子这种情况,显得十分无助。我是我们县医院的外科医生,妈妈是护士长,儿子的情况已影响到我们的工作,为了给儿子看病,我们也想了许多办法,但是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在网上无意中发现了你的文章,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看了你的部分文章,感觉到你医术的高超,为人的谦慎,最主要的是你医德高尚,使我们看到了希望,我们现在很困惑,儿子具体是何诊断,接下来应如何去治疗,我们一家应该如何去做才能使儿子尽快好起来,我们想做催眠治疗加心理疏导会不会好一点、快一点。我们非常想去北京看你的专家门诊,但是怕挂不上号,到时想请你加号可以吗?非常感谢!因为你也知道,医院请假很难,我们在北京不能呆很长时间。给你造成额外的工作量,我们感到十分过意不去,我们会想办法弥补,请你帮帮我们好吗?万分感谢!
所就诊医院科室:
南京脑科医院 儿童心理卫生中心
用药情况:
药物名称:左洛复
服用说明:左洛复
思瑞康 25mg
&副主任医师
下面建议可能有用:1.尽量就近找对神经症有经验的神内科、心身科、心理科或精神科医生看病吧。实在有必要时,再来京找我看吧。2.若有条件,最好在当地找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做数次心理疏导吧(这点可能比服药更重要的!如何找到合适的心理咨询师?不妨在百度上搜寻“心理咨询师 当地城市名称”)。3、.家人亲友多陪TA聊聊开导等。4.请仔细阅读下面推荐的文章,至少2遍以上,可能对您会有所启发和帮助的。
状态:就诊前
非常感谢闵主任这么快就回复,儿子现在干咳厉害,拍了胸片无异常,老师今天叫他回家休息好了再去上学,我们很着急,所以下周想去北京看你的专家门诊,但是怕挂不上号,到时想请你加号可以吗?非常感谢!请你帮帮我们好吗?万分感谢!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闵宝权大夫通知通知:2016即将过去,我们因为希望拥抱健康而相识,在这里希望2017疾病将与你无缘,愿健康舒心能拥抱你以及身边的每个人,祝好!祝大家:元旦快乐!身体健康!萬事如意!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副主任医师
闵宝权大夫通知通知:闵大夫在美国中部Omaha城给大家拜年啦。祝愿大家新年快乐,鸡年吉祥!身体健康,远离疾患困扰!心情舒畅,人际关系良好!合家欢睦,恩恩怨怨均了了!
同时温馨提示:1月25日至2月19日我来美国探亲和学习。今晚经与好大夫网站协商,今日起我暂恢复(越洋)电话咨询,我每日接电话时段放在北京时间11:30至14:00(对应美国的是晚上) 。若有医疗方面的电话咨询需求,请拨打好大夫在线的客服预约:。若有心理困扰,愿远程电话心理访谈的,请电话我的助理华磊老师1,她来协助安排相应心理老师来做电访心理访谈或面询。近2周的每周一下午的心身疾病专科门诊仍照常运行,由其他大夫替我出诊(也会同样安排心理老师帮忙的)。在京的老病人可以挂我科的普通号看病开药,外地的病人建议就近随诊,也可以在好大夫在线上向我咨询。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疾病名称:焦虑症&&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
病情描述:焦虑 考前 大脑空空容易有躯体化障碍已经有4年了
疾病名称:神经官能症、焦虑抑郁&&
希望得到的帮助:问题:心理压力,对于工作状态不好,不敢承受压力
有时心理不安,焦虑,疑病症...
病情描述:2012年8月底-9月发病时,先是觉得胸闷,然后两天肠胃不是太好,后来出现喘气难,上下不畅,很紧张害怕,心脏跳得快,出现手脚发麻状态,怀疑病毒性心肌炎,在医院进行检查
检查内容:血常规、心...
疾病名称:焦虑&&
希望得到的帮助:早上一醒来想到躯体症状又要陪我一天,真是痛不欲生。左洛复究竟什么时候起效?还需加...
病情描述:喻主任您好!我09年第一次看焦虑症就是找的您,当时是在外地(南宁)发病的,我是一名音乐老师。后来14年又一次大发作,当时怀二胎,诱因是一次大堵车……这之后服药左洛复两年左右。现在是第三...
疾病名称:焦虑症&&
希望得到的帮助:是焦虑又抬头了吗,我该怎么办
病情描述:最近因为家人头疼,总怀疑他得了什么重病,使得自己焦虑症复发,非常害怕,夜里睡不着觉。
疾病名称:神经症(神经衰弱)&&
检查及化验:检查既无焦虑也无抑郁
自己感觉神经衰弱
治疗情况:已经吃药断续快三年了
目前服用早塞乐特30,晚上多塞平2颗
以前光吃塞乐特感觉没效,后来加了多塞平后,感觉睡眠质量好了,...
疾病名称:洁癖 每天多次反复用酒精洗手拒绝肢体接触&&
希望得到的帮助:看哪个科室。进行什么样的治疗。是否需要住院。
病情描述:可能小时候被外国人欺负过,对于外国人很排斥。持续四年,对于手的卫生经常洗到手指泛白。
疾病名称:有点强迫症,做事情喜欢重复,次数逐步加重&&
希望得到的帮助:如何改善,怎样治疗
病情描述:重复做的事情逐步加重,总感觉事情没有做好
疾病名称:焦虑症,看不进去电视,心里不痛快。&&
希望得到的帮助:如何控制病情
病情描述:戒烟,工作压力大,心里不舒服,吃半颗药胃不舒服,看不进去电视。病情加重
疾病名称:脑子哄哄响,注意力不集中。&&
希望得到的帮助:这是什么病怎么治疗
病情描述:脑子耳鸣叫,别人说话听不清,总是要问说什么。还有经常人不活跃会发呆不动,呆呆的
疾病名称:赤面恐惧&&
希望得到的帮助:吃什么中药
病情描述:八年前惊恐发作,一直吃赛洛特,近二年出现赤面恐惧
疾病名称:焦虑&&
希望得到的帮助:我想好起来
病情描述:感觉很焦虑,心慌害怕,容易哭,很压抑的感觉,容易心跳很快
疾病名称:广泛性焦虑症&&
希望得到的帮助:焦虑症会导致24小时持续性头晕吗,另外症状,不清醒,懵逼,反应慢,注意力下降,记忆...
病情描述:焦虑症会导致24小时持续性头晕吗,另外症状,不清醒,懵逼,反应慢,注意力下降,记忆力下降,入睡困难。
疾病名称:强迫症咨询中度强迫&&
希望得到的帮助:强迫症.求心里咨询治疗
病情描述:两年强迫症求冶疗解决.请专业医生予以帮助
疾病名称:中度强迫症&&
希望得到的帮助:没有抑郁症吃了抗抑郁药物对身体会不会有什么害处?
病情描述:没有抑郁症,昨天刚确诊的中度强迫症,强迫型人格,但是吃了五个月的盐酸舍曲林片和三个月的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最近四天还吃了艾地苯醌片,医生说我可以不用吃药,但是如果停药会不会有戒断反...
疾病名称:紧张,焦虑,高血压&&
希望得到的帮助:去哪个门诊看?用什么药?
病情描述:无缘无故紧张,焦虑,小便大便时心慌的厉害。就想赶紧脱离环境。心一慌后手脚头出汗,血压突然高,心跳的厉害。其他再无症状
疾病名称:紧张,焦虑,高血压&&
希望得到的帮助:吃什么药,去哪里看这个病
病情描述:家族史有肝郁气滞体质,因离婚诱病,遇事紧张焦虑发慌,一紧张着急就犯病,心慌特别厉害,血压突然高。坎地一天一次一片
疾病名称:焦虑症,后半夜突然起来,心急难过气短等&&
希望得到的帮助:最近发生的症状之前未曾见过,不知道应该换药还是又出现新病情,犯病前期也未曾出现心...
病情描述:吃药一年多,最近又出现新症状,目前八天前和昨晚出现,半夜一点左右突然醒来,然后心急,气短,脸麻,头烧,难过。这期间有天晚上睡觉中突然口冒酸水
疾病名称:焦虑抑郁强迫浅表性胃炎躯体化障碍&&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仔细看看
病情描述:上学时候学校住宿环境人多嘈杂,造成睡觉敏感久而久之造成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易醒睡眠质量差等诸多睡眠障碍,本人一直有焦虑抑郁强迫情绪五六年了,去年十一月服用奥氮平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至...
疾病名称:持续性头昏+眼花+不真实(现实解体)&&
希望得到的帮助:我该怎么办
病情描述:医生您好,我的症状是持续性头昏与不真实感(感觉跟在梦里一样<现实解体>)不抑郁,轻度焦虑。吃过舍曲林,来士普,黛力新,文拉法辛,每种都是一个月以上,最高量无效。文拉法辛吃过五十天无效。该怎么...
疾病名称:双手指 双臂麻木
腿无力&&左脸疼
左脸俭有点肿&&
希望得到的帮助:这是怎么了
病情描述:已经持续半个多月了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闵宝权大夫的信息
神经内科的各种疑难杂症:经多方求治未能明确诊断或治疗疗效欠佳的神经内科的某些疑难病症-比如莫名的头晕、...
闵宝权,副主任医师,临床心理工作者,全国神经心理学组委员。25年来一直把专注于临床实践,涉猎广泛,勤学好思,...
闵宝权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神经内科可通话专家
南京总医院
上海华山医院
武汉协和医院
安徽省立医院
上海华山医院
副主任医师孩子做作业拖拉怎么办
我的图书馆
孩子做作业拖拉怎么办
孩子做作业拖拉怎么办?孩子不爱做作业怎么办?如何纠正孩子粗心的毛病?孩子数学不好怎么办?会识字不会阅读是为什么?孩子考不好就掉眼泪怎么办?孩子动不动就朝我发脾气怎么办?如何让孩子写日(周)记?如何改变内向胆小性格?孩子屡次偷拿家中的钱怎么办?孩子为什么爱撒谎?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家长咨询:[林子]我有一个上三年级的儿子,很贪玩。看其作业量也不是很多,一般小朋友在七点左右都可以完成的,而他每天从放学后要做到八点半之后。他在做作业时,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边玩边做,磨磨蹭蹭,拖拖拉拉。我曾想过很多办法,但都无济于事。请教各位老师,有没有好办法。网友解答:[时间分割法]醉梅——一、二年级的孩子的注意力是短暂的,注意力持续时间一般约为15到20分钟。如果持续时间太长,大脑会疲劳,学习效率变低,加之作业量大,会感到做作业是漫长而痛苦的事。面对总也做不完的作业,孩子最后选择的结果就是拖拉。因此可以把时间化整为零,分割成三四段。比如估计要用1小时完成的作业,把时间分成三个“20分钟”,每个“20分钟”一结束,就休息5或10分钟。由于每次时间短,还有“短期终极目标”作为激励,做起作业来感觉有个盼头,就会在规定时间内思想高度集中地做作业。也可以用化数为量的办法,即把要做的所有作业按数量划分成几部分。比如,有15道数学题,规定每做完5道就休息5分钟,然后再做下一个5道题。休息时可以让孩子听音乐,可以陪孩子说说话或作点游戏。开始实施时一定要有家长监督提醒,严格把握好休息与做作业的时间。首先要找出慢的原因。一次,我发现女儿抄生字很慢,经我仔细观察,发现她写一个字用10秒钟,然后间隔大约10秒钟时间再写下一个字。原来慢的原因是间隔时间太多。我把分析结果讲给她听,告诉她要想提高做作业速度必须减少间隔。两个字的时间间隔不超过5秒,写满一页可以休息5分钟,可喝水、削铅笔等。学习半个小时可以休息10分钟,画画、看画报或玩玩具。她很来劲,请我计时给她测试。结果,写字速度提高了二倍多。结论就是:把磨蹭的时间集中起来让她玩。[能力训练法]任老师&&(心理教师)——首先学习是一种能力,写作业所需要的基本能力是视知觉和动作协调配合的能力,所有的作业材料必须经过视觉来做文字处理,同时还要通过大脑传递给手,由手来完成作业。也就是说,作业是由眼睛和手共工同“协调、配合”的结果。如果孩子的视觉分辨能力、视觉广度、视觉记忆以及精细动作落后,那么,做作业对孩子来说就是一件困难的甚至是难以胜任的工作。再加上小孩子往往凭兴趣做事,学习的时候玩东西要比从事抄写或者反复计算轻松得多。要从根本上解决孩子作业拖拉的毛病,最重要的是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能力的提高会带动孩子的学习成绩。让孩子多做户外活动是提升孩子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比如,粘知了、捉蝈蝈、篮球投篮、打乒乓球、打靶等可以锻炼视觉与手的协调能力,剪纸、仿绘、穿针线等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走迷宫、图形辨异等活动可以锻炼孩子的视觉能力。另外,跳绳、滑冰、蹦蹦床、走平衡木等活动可以培养孩子身体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汤丽花——有些是孩子本身的性格特点引起的动作慢,同时也受家庭环境影响。如果家庭成员也性子慢、生活散漫,做事拖拉,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各方面动作慢。有些是孩子思维运动较缓慢,做事总是比别人慢半拍,快不起来。遇到这种孩子,首先应正视它,不要用“笨”这一类的字眼来辱骂孩子。一是家庭成员要起榜样作用,自己要一改以往做事慢腾腾的习惯,养成雷厉风行、干净利索、动作快捷迅速的做事习惯,让“快”穿行在日常生活之中。比如,和孩子一起做家务活时,比赛看谁先做完或在规定时间内做完,洗漱、穿衣、叠被等看谁先完成。久而久之,孩子的慢性子会有所改变。牵移到学习上,也就可以快起来。二是可以通过游戏活动,制定训练计划,来促进孩子反应速度的提高以及思维的快捷性、敏捷性。比如,每天出30道简单加减运算题写在纸上,用秒表计算时间,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无误地算完,这是算;比赛抄写一长串数字,看谁先最快抄完,这是写;家长随意写下几组一排数字或字母,要求快速用笔划其中的连续相同的数字或字母。如:,用笔划出“55”,或找出一本书,比赛看谁找到一篇文章中高频出现的某个词,这是找;玩两个字的词语接龙,越快越好,这是说。这种算、写、找、说训练可以由家长设计,每天一练,每次练半个小时。在求质量的基础上求速度,越快越好。一定要坚持它一两个月,中途不能放弃。[行为契约法]钟老师&&(浙江心理协会)——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期在小学一二年级。可以采用“行为契约法”&:一、列出双方都认为很重要的作业习惯的清单。例如:1、专心致志,不想别的事;2、不离开书桌做别的事;3、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4、字迹工整漂亮。二、列出双方都认为已经做得比较好的行为清单。例如:父母认为孩子目前做得比较好的“完成作业行为”有:1、作业较认真;2、字迹较工整。孩子认为父母在支持孩子完成作业方面做得好的行为有:1、做得好会表扬我;2、按时完成作业会陪我玩一会;3、奖励我一颗红五星。三、列出双方一致认为可以改进的作业行为的问题清单。例如:父母认为孩子可以改进的行为有“1、专心致志,不想别的事;2、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3、字迹工整漂亮;4、加快写字速度。孩子认为父母可以改进的行为有:1、不要在我做作业时唠叨;2、不要随便闯进我房间;3、写得不好不快不要骂我。四、双方商定,找出最重要的一个需要改进的行为习惯作为“目标行为”(又称为“靶行为”),包括父母要改进的目标行为和孩子要改进的目标行为。注意:目标行为的描述必须是具体的、量化的。例如放学回家后,在10分钟以内打开书包,再用5分钟做好学习用具、书、作业本的准备工作,并开始写作业;2、爸爸妈妈在孩子写作业期间,1次也不跟孩子唠叨。五、列出有意义而且公平的增强物清单,并让孩子自己选择他喜欢的增强物。例如:1、当天可以看动画片;2、晚上妈妈可以为你朗读一个故事;3、可以得到若干零用钱;4、妈妈用表扬代替唠叨和批评;5、晚上到外面散步。六、用清晰明确的措辞写下“行为契约”,全部使用正面措辞,父母和孩子共同签字。契约实施的时间要有明确的阶段,如一周或两周,起止时间要写清。七、当孩子实现契约行为时,父母予以注意并给予称赞,但注意不要太过分。同时用表格记载下孩子每天的行为表现,三天一小结,一周一总评。八、当孩子完成一个良好行为后,立即兑现增强物。父母完成自己改进的行为时,也要请孩子予以评价和赞扬。九、两周后,如果第一个目标行为已经得到巩固,可重新制订新的行为契约,确定新的目标行为,例如:完成作业的时间从原来的2小时缩短到1.5小时。注意:小步走,逐渐提高行为要求。&&&&&&&&&&&&&&&&&&&&&&&&&&&&&&&&&&&&&&&&————策划人:《成长》醉梅《成长》第11期有问有答栏目:——孩子性格内向胆小如何改?涛声依旧问——岁的女儿上五年级了,性格内向,胆小怕生,不善交际,做事拘谨,在学校不敢表现自己,怕老师,上课从不举手,会不会都不发言。老师的评语中经常鼓励她要大胆些,可就是没有效果。你说怎么改变孩子这种内向胆小性格?网友答:syslxxch(教师)——学生课前三分钟演讲堂课这样做。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训练,班上那些内向胆小的学生比以前大有改观,变得不再怕羞、拘束了。丁丽娜(教师)——谁说我跳舞跳得不好孩子天生并不胆小,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欲望,只因当这表现欲还在刚刚萌芽的时候就被消极的语言“风暴”所袭,使信心渐失,进而变得胆小怕事。看来信心是练就胆量的一剂良药,而信心又不是一时半刻就能拥有的,如果有人经常在你身边支持你,关注你,提醒你,鼓励你,就是赐给了他胆量和信心;如果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打上“你不行”的烙印,我敢肯定,这孩子从此走不出阴影。小时候,我自认为舞蹈跳得很好,一直被赞美声包围着,丝毫不觉得自己跳得比别人差,因而越来越喜欢舞蹈,直到有一天,大人们在谈论说我手脚很硬、不是块跳舞的料时,我如晴天霹雳,从此我再也没有跳过舞,舞蹈课我也不再认真学,心里总是想:反正我是没有舞蹈天分的。从此,自卑在心中生根,特别是在舞蹈老师面前,总是避开她。当后来有人看了我的演出后说我跳得很好时,我才重新认识自己。假如不是他们当初的那句话,我在舞蹈方面会有更高的成绩。其实我是行的!我的胆小和不自信也是他们“说”出来的!因此,我认为信心非常重要,哪怕是最差的孩子,你也别忘了送上一句鼓励的话。太阳醉了(教师)——上课不发言不必勉强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当时,我立刻想到了嘉幸。孩子虽然不发言,但其实一直在倾听呀!上课不发言的孩子,其实比频频举手发言的孩子更善于倾听。嘉幸虽然不发言,但其实他都听懂了,他不就在倾听吗?如果老师不给孩子施加一定要大胆发言才算好学生这样一个压力,孩子不是感觉更安全,学习起来更自在吗?从此我不再勉强他发言,即使有事找他谈话时,也装作很随意的样子走到他座位旁轻轻地说几句。但我不会忽略他,我的目光常会和他相遇。因为不用担心我会逼他发言,他显得很放松。而我会时常从他的眼神里看出他听懂了我的意思,也常常当众表扬他:“看,嘉幸虽然没发言,但他都听懂了。”我也告诉嘉幸的家长,不发言不是什么错误,不要再在这件事情上给孩子施加压力,多和孩子交流他在学校里感到开心、有趣的事。几个月后,孩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不再老是那副深沉的样子,慢慢和周围的同学说笑了。有一次,他竟然举起了小手!我很赞赏他的发言,但并没有刻意去表扬他的举动。以后的日子,他有时举手,有时不举手,我都随他。不管他的发言如何,我都会微笑着耐心地听完。如今,嘉幸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虽然举手的次数和积极性只能算一般,但是显然他很快乐!虽然他的性格仍然内向,但他并不封闭,他和同学的交往显然是很融洽的。&其实,性格内向不是孩子的错,上课发言不积极更不是孩子的错。我们常说,每一片叶子都是不一样的,那为什么我们一定要用同一个标准去面对每一个孩子呢?喜欢讲的我们给他讲的机会,喜欢听的我们给他听的空间。给孩子一个安全的港湾,你会发现,孩子正健康而快乐的成长!763&&沈园雨竹(学生)——给予信心和表现机会我估计没人能比我的胆子更小了。小时候由于身体残疾,性格非常内向,根本不敢和同学接触,和老师说话也不敢抬头,心里“怦怦”直跳,对老师的话也是言听计从。但随着慢慢的锻炼,现在变得非常开朗、乐观。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第一、经常鼓励孩子。不管大事小事,都要尽量给予肯定和鼓励。只要我取得一点成绩,母亲就会给予表扬和鼓励,让我尽情地享受这份成功的喜悦。第二,要尊重孩子。不管孩子做错了什么,家长要冷静对待,在外人面前不要批评孩子,不能伤及孩子的自尊心。我母亲很注意给我留面子,也很在意我的心理感受尽可能地帮助我处理尴尬的局面,尽量不让我的自尊心受到伤害。第三,经常给孩子打气。当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时,家长和老师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孩子足够的勇气。每当我怀疑自己的能力时,我母亲会安慰我:“没关系,不要担心,你可以办到的,你要相信你自己,你有这个能力。”有时候当他们完全确定某件事肯定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时,还会说,放心,绝对没问题,你完全可以做到,我敢保证肯定不会有任何问题等等。这样一来,我的自信心会增强很多,心里就塌实多了,胆子也就大多了。第四,教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发现优点,是树立自信心最关键的一步。不过这方面我是自己努力的,上初中以后我就比较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第五,多给孩子提供展示他自己的机会。我的父母和老师都很支持我,他们知道我会说相声,老师就积极动员我参加班里的活动,上台表演的多了,胆子也就很自然的大了。醉梅(家长)——编童年故事,入无人之境。直接对孩子讲道理,如胆小不好啦,你要胆大点啊等等,孩子是听不去的,也难以奏效。不如用“回忆”童年的旁敲侧击法。我孩子也内向胆小,他6岁时,有一次我故意编造我的童年故事:“我上学的时候,我班有个同学,胆子特别小……”“真的?那后来呢?”他惊讶极了。我再告诉他,后来那个同学如何变得胆大了。接着我又编自己的故事:“妈妈小时候胆子比你还胆小,见谁都怕,这个不敢,那个不敢……”&孩子一听就乐了,原来妈妈小时候比我还胆小怕羞!这样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比妈妈强,从而给自己增加自信心。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他自己也懂得胆小是弱点,只是克服不了。这种办法适用于内向、懦弱、怕生的孩子。用比他更“差”的虚拟的故事作对比,可以比出自信和骄傲。但你要把握好,不要让孩子猜到是说他,不然他不信了(这对于越小的孩子越有效)。因此在编故事时,首先要对他的性格和内心有个充分的了解。根据他的表情变化而灵活把握语言。还有一种办法是带孩子到人多热闹的的地方,如果孩子怕,就先到人较少的地方。如你们到傍晚散步的路边草坪,公园等地,坐下来各拿一本自己喜爱的书,轮流大声地朗读。不管身边人来人往,如入无人之境。每天坚持10或20分钟,开始孩子可能很害怕,但如能果坚持一个月,相信会渐渐克服怕生,胆小的弱点。王弘(家长)——消极暗示,允许犯错,制造气氛。第一,孩子性格内向,千万不可当孩子的面对别人说:“我的孩子就是胆小、内向,没有出息……”等暗示的话语,此类话只能让孩子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也许天生就是这样了;第二,孩子性格内向,有的除遗传因素外,和家庭环境也多少有关。家长除了为孩子创造交友环境,鼓励孩子多出去交友外,还有一点就是,家长要有意制造活跃、欢乐、民主、开放的家庭气氛。尤其是内向沉静的家长,自己的一言一行很容易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沉闷的家庭不易培养活泼的孩子。因此在家中要做孩子的朋友,多与孩子交流,激发孩子的说话欲,多设计辩论话题,经常与他争辩输赢;多带孩子到户外运动。第三,允许犯错误。如果孩子无意中犯了错误,你总是横加指责,只能让孩子证明自己是失败者,那么孩子在今后会认为错误是不能犯的,从此做事总是小心翼翼,谨小慎微,拘谨胆小。只要不是有意犯错,就该让孩子大胆去尝试,要允许孩子犯错误,敢于犯错误。要培养孩子敢于总结失败教训、勇于纠错的精神,在不断的实践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策划人:醉梅《&为何自己的孩子数学不行》&成长&2004年第12期有问有答栏目《&为何自己的孩子数学不行》留余轩主——抓住教育时机,尽早建立数的概念孩子会背乘法表,只能说明她的机械记忆能力好,而缺少数学学习所具有的推理、分类、组合、抽象、概括等能力。这孩子是有点数学学习困难,数的概念建立较差。我女儿小时候数的概念也非常糟。教语文的我有一次教一年级数学,才发现原来数的概念的建立对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孩子认识数字不等于建立了数的概念,孩子会数数也不等于建立了数的概念。不会做1+1&=2&没关系,但必须让孩子在生活中真正认识数字“1”,它代表所有个数是一的东西,不管它的大小,体积等。只有当孩子能建立起数的概念的时候,数学才不是那么抽象的了,才是可以理解的。我发现我孩子的生活里数学的内容太少了。女儿六岁了,还没有独立去花过一次钱。需要的东西我都为他准备好了。看到事物时,我引导他观察的是色、形、味,却很少会让她去数一数,让她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建立数的概念的机会。后来,我从生活出发,开始引导她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尽量不让她感觉到那时在做数学题。应用题对于他来说在理解上有困难,我又学着把数学题编成故事。慢慢的他的数学困难少了,对数学的兴趣也增加了。醉梅——智力训练与寓教于乐你孩子语言能力发展得不错,但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有点滞后。孩子口算算得出是8,却写成8-5=3,说明她不理解数学式子所表现的数学关系;至于5分加5分等于1角,除了要掌握钱币的换算关系外,这其中还有个小小的推理过程。在她的头脑中,先要有5分加5分等于10分,然后才能推理为10分等于1角。孩子反应慢,说明她的推理能力不强;孩子不会转弯动脑,不理解题意,说明孩子综合分析能力、数学语言理解能力较差;孩子会背乘法表,只能说明她在机械地记忆,不等于有了学习能力。知识不等于能力,能力是知识的工具,有了能力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而能力的提高,所以可从两个方面着手:(1)上思维体操课。如针对她喜欢看故事、阅读能力强这一点,可提供诸如破案、猜谜等带有推理性、逻辑性的小故事给她看。我给儿子买过《学林数学——小学数学推理题》,推理题可以培养孩子的推理能力。我还让儿子做系列有关于空间想象力、逻辑分析力、概括归纳力、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等能力训练题,在我的每天坚持和鼓励下,儿子做得兴趣盎然。(2)寓教于乐。在生活中玩数学,不知不觉中培养他对数学的兴趣。比如,孩子小时候,我和他一起数楼梯学数字,玩扑克牌练速度,购物玩加减,买菜学斤两,等等。只有这样才学得愉快,学得有趣,如果孩子有一天猛然醒悟过来:噢,原来今天学的数学课本上的东西昨天妈妈还和我玩过!原来数学这么平常,就在生活中!那么你就教育得法了。最后,我要特别要说明一点,家长要在孩子的幼儿期就进行早期数学启蒙,在生活中多和孩子玩各种数学游戏,培养数学能力,而千万不要等到上小学了发现问题了才来着急,错过教育的关键期。&衣奎伟——赏识魅力无穷,相信孩子能行。我儿子和这个孩子并差不多。语言表达能力强,语文和英语一直很棒。但数学从一年级开始就一直不好,始终徘徊在班上倒数十名。为此,我还打过孩子,结果儿子对数学产生了恐惧感,每次考试总是很紧张,有时候连很简单的题目他也会做错。我一直怀疑儿子是不是很笨,可又一想,儿子的语文那么棒,作文还在报上发表过,应该说儿子的智力一点也不差。后来从书中知道了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才明白可能是数理逻辑思维发展得慢吧。于是,我开始改变急于求成的心态,逐渐淡化考试带给他的负面影响,考试前不再给他施加任何压力,考完后也从不问他的成绩。同时,我不放过任何一次鼓励的机会,特别是从语文,英语等强项入手,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树立起“我能行”的思想。现在想来真是后悔,当初如果早赏识孩子就好了。如今我对儿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儿子,你的语文很棒,数学也会很棒的,加油啊!现在,儿子的数学成绩虽然在班上还不是最好,但是与过去相比真是天壤之别。丁铭、冀光亚、王红岩——利用游戏,提高数学能力从这个孩子的情况反映出了数学学习能力的欠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在孩子的小时候进行早期数学启蒙教育,在生活中通过各种游戏形式来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就能够提高孩子的数学能力。现提供几个具体的方法:1、玩雪花片。即各种彩色带齿轮状的小花片玩具。比如红色代表1,绿色代表2,白色代表3,蓝色代表4,黄色代表5,让她记住这些颜色所代表的数字。然后你开始游戏,比如:“妈妈给你一片白雪花片和两片蓝雪花片,请你用几片红雪花片和绿雪花片和妈妈等数字的交换?”我这里举了最浅显的例子。你可以交错着运用简单和复杂的算术方式,变幻着用色彩雪花片来代知,通过她的心算,提高孩子对数的认识和计算意义的理解(丁铭)。2、孩子开“商店”。把孩子的各种玩具贴上标签,写上价钱,让孩子做售货员,爸爸妈妈做顾客,顾客用整钱买各种各样的物品,小售货员付货并找准零钱。此种方式孩子百玩不厌,不仅在找钱的过程中学会了加减法,认识了元角分,还培养了生活实践能力,真正做到了在玩中学,玩中乐(王红岩)。3、玩扑克牌。(1)心算加法。家长和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比赛做连加练习,用秒表计时,如一分钟内看谁加得牌多为胜。(2)心算减法。双方各执数量相等的牌,各自计算手中的牌的和,然后比较看谁的大,和大的一方口算减法。比如,你任意抽到2、5、6三张,和为13,孩子任意抽到9、7、1三张,和为17,让孩子口算17-13=2。(3)记忆力训练。任意抽出5张牌,让孩子默记,在规定时间顺着背一遍,接着马上反过来倒背一遍。成功后可增加牌的数量(冀光亚)。孩子粗心,有什么办法纠正?有问有答家长咨询&&&&&&&&&&&&&&&&&&&&&&&&&&&&&&&&&本期特邀顾问:无为老师&提高注意品质这个“”是瞬间记忆的主体了,““这个数这时已很弱了,同时“”中的那个又对前次的瞬间记忆产生了干扰,那就“马虎”地写成吧!多数家长认为这是孩子学习基础不扎实,这类“马虎”也的确存在,但主要表现在公式记错、概念不清、方法搞串这几个方面。还有家长认为,这是行为习惯不好,学习态度不好,其实“马虎”是每个人多少都会有的,只是强弱程度不同,而行为习惯好、学习态度好只能克服“马虎”,使“马虎”减轻,而注意品质不好,则“马虎”依然如故而已!以上案例分析表明,只有加强注意品质和瞬时记忆力的训练,才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根本途径!方法见下:1、图片观察训练――强化注意的集中与持久性。比如,选用一张孩子感兴趣的斑马彩色图片,让孩子先观察,提问孩子图片中有什么?再问斑马的身上有什么?斑马身上的条纹是怎样的颜色和形状?这样不断深入的对细微环节追问下去,使孩子的注意指向点越来越小,持久性越来越高。经过多次训练,最终让孩子看到东西能集中注意力,从整体到细微的观察下去;2、图片对比训练――强化注意的转移与分配。孩子小时可选用两张简单的几何图片,这两张图片要相似,但要有一定的差别,让孩子在两张图片中观察比较,找出不同点。随着孩子长大,可再选择复杂一些的对比图。以训练孩子注意的转移、分配和比较能力,这对孩子诸如区别“6”和“9”、“乌”和“鸟”、“”和“”等有很大的帮助;3、记数扩展训练――提高瞬时记忆长度。用一组无意数字,让孩子在1秒内观看,再复述。可由位数慢慢增加到位、位,直至到位,以扩长学生瞬时记忆的长度;4、式子阅读训练――增强注意广度。注意的广度是指在一瞬间(秒)人的意识所能指向并集中的客体(即注意对象)的数量”。上述案例中,()可能对年龄小的孩子来说可能长了点,广度达不到要求,只能分段注意,分段瞬间记忆。在这方面我们可以用式子结构对孩子训练,如让孩子阅读1秒,再让孩子复述式子结构,由短到长,慢慢增加。这不但能训练孩子的注意广度,更能有效地训练孩子的瞬时记忆力。5、抄式回顾指导――提高自我纠错能力。当孩子在做题时,家长可在孩子做完一步时,立即指导孩子检查抄写的正确情况,慢慢让孩子形成回顾的习惯。这样开始时虽然做题慢点,当成为习惯后,形成条件反射,所花的时间不过在0秒内。(无为老师:苏州语言专修学院副校长、数学老师)改变不良习惯&减少低级错误&注意力训练&、抄号码与穿珠子。找一本电话号码本,用秒表计时分钟。左手指,右手抄,速度越快越好。一次最多不超过分钟。当然也可根据孩子的表现,决定训练时间。此外就是穿珠子,买一些中间有孔的珠子,让孩子一手拿珠子,一手拿线绳穿,这样每天锻炼到分钟,直到很熟练为止。(席忠华)找些小技巧、女儿有一次考试因粗心而丢了很多分。我问她原因,她承认是因为马虎,我没有立刻教训她。吃晚饭时,我把故意没有炒熟的菜端给她吃,她如我所料发现了问题,我解释说是粗心了,然后我趁热打铁给她讲了好多因为粗心马虎导致的灾难性事件。(贤哲)、让孩子检查家长的错误。比如,让女儿出题考我,孩子很感兴趣,她就成心出些容易错的题,我故意马虎将结果写错,让她来检查,当她发现我的错误后,高兴得很,有很大的成就感。慢慢的她也学会了自己检查了。(欧文)&家长咨询: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问题是正常的,没有问题才是不可思议的。本例所谈的问题,作为父母,有必要评估两个情况:1、孩子与同学、玩伴交往,与亲友交往,与教师交往等是否都存在脾气暴躁的现象。2、孩子的脾气暴躁是否已有躁狂、抑郁、暴力(如摔东西)等倾向。如果全有,则应该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或治疗。如果没有,则才是教育的问题。其次,孩子的这种问题往往带有过程性和阶段性的特点。举个例子,我的孩子小时候在乡下待了一段时间,回来后学会一句口头禅:他*的。张口闭口都这样说。我听了很厌恶,反复告诉他这样说话不文明。但这样反而刺激了他,一不留神,“他*的”又从嘴里蹦了出来。后来,每当他说这句话,我就当作没听见,也不搭理他。几个月过去,再也没听到孩子说这句话了。还有,很多孩子在一个时间段内都会有伸舌头、耸肩等我们看了不顺眼的习惯,但大多数人过一段时间这种习惯就会消失。对这种问题不妨冷处理,适当提醒,这样就可以慢慢解决。再次,现在的孩子社会间接阅历多(指多来自媒体),敢于直抒胸臆,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不同步,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带有更多的功利性,一句话,不能让我们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我们父母,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往往对孩子的错误比较敏感,特别容易发生求全责备的现象。对孩子爱之深责之切,反而激化了矛盾。经常是你有上句孩子有下句。有时我们讲教育的契机,但更多是说教的契机,这种契机孩子也不认同时,我们就无所适从。所以,更应该强调身教的作用。父母多克制,孩子才会多熏陶。我家就这样,我爱人发火我忍住,我发火我爱人就到旁边去。事后我孩子都知道一个人发火时,另一个人要避免生气。&&第三、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而现在城里的孩子很多运动不足,尤其是自由自在的运动更少。但自由的运动对孩子的身心放松很重要。我有个六年级的学生,上语文课经常和我拍桌子。事后总对我说,他控制不了自己,并向我道歉,但这样解决不了问题。后来我发现他好动,特喜欢打篮球。一大早就捧个篮球来想打球。我就说,你早读课就一个人去练练篮球吧。于是每天他搞个满头大汗才洗个脸上语文课。而且一上午上课也不犯困,上课发脾气也少了,现在看见我就笑,语文成绩也有了进步。所以,孩子的心会有千千结,教育者需要细心观察,更需要细细行,做到处之有道。教育之道,如烹煮小菜,有时需大火旺炒,有时需小火慢煮,有时冷盘也很鲜美。(葛志俊江苏省丹阳市全州中心小学&&&邮编:212332)孩子是不需要“教育”的一、孩子有不顺心的事,朝大人发脾气,把母亲或父亲当出气筒,这是变相的撒娇,同时也是心理的宣泄,是把家长当知己的表现。这时候家长应该倾心聆听,帮助孩子出点子,解决他们的困惑或者安慰孩子;如果自己比较忙应该平静地告诉孩子,一定在什么时间听他诉苦,并恳求孩子理解。这样做的前提是把孩子当成大人一样的尊重他,而不是当成不懂事的“孩子”。二、需要改变的是家长,家长应该反思自己在孩子身上曾经犯的错误,自己是否对孩子缺乏信心,是否急于求成,自己是否蹲下身来和孩子说话,自己是否更多的赏识孩子,是否以爱心、耐心、诚心对待孩子。三,家长还应该树立一种观念:孩子是不需要“教育”的。这里的“教育”是异化的、不科学的、不理智的。时下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的缺点或错误,马上想到的是“教育”孩子,而这时候的“教育”无非就是劈头盖脸的斥责甚至咒骂、居高临下的要求或命令,提出种种“不许”和“以后一定要”。真正的教育是不需要“说”的,需要去“做”。教育是深情地望着孩子默默无语;教将孩子从梦中轻轻唤醒;教育是替放学回家的孩子摘下书包;是克制、安危、期待和鼓励。四、如果家长希望尽快与孩子“和好”,应该主动和孩子谈心一次,向孩子道歉,对他的态度简单粗暴,请求他原谅,并表达自己以后的决心。过一段时间,和孩子关系好了,还可以和孩子搞一个“君子协定”(孩子和家长相互监督的条款);或者与孩子建立对话本(孩子写心情日记,家长每天回复)等等。&&(周从刚&山东省商河县商城中学)改变自己,从我做起&对孩子要求太严,会使孩子的心理压力过大,压力大,总要找个出口发泄出来,这样,身边最亲近的人成了他的出气筒。这和瓶子里气体压强太大会冲破瓶塞一样的道理。要想改变孩子,要先从改变你自己做起。不要对孩子苛求太多,更不要说教太多。孩子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懂事得多,但是他们心理也很脆弱。保持孩子的心理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其次,孩子不是你的发泄对象,无论你心里有多么不痛快的事,也要学会让自己先冷静下来,叮嘱自己不要对孩子发火。你是孩子的影子,只有你改变了,孩子才容易改变。我们可以找寻一种家长和孩子都能接受的相互制约的方式。我和女儿曾经用一朵她在三八妇女节送我的玫瑰作为我们的心灵契约,我们约定,无论什么时候,每当我们看到这朵玫瑰的时候,都不可以再发脾气,都必须变得快乐起来。这个办法对我和女儿起到了很好的制约作用。你也可以用其它你们母子都比较珍爱的一件物品,作为改变你和孩子相互发脾气习惯的约定,或者用一段幽默活泼的文字,把你们的约定写出来,配上可爱的插图,帖在一个显眼的地方,当你们中的哪一个想发脾气的时候,先去看看那段文字,也许会起到很好的制怒效果。(吕霞&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农牧学校)帮助孩子学会长大&经看过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外国小男孩的继母向小男孩的生母求助当孩子发脾气时怎么办的问题。小男孩的生母对她说,如果他调皮或者和你生气发脾气,你要把他关进他自己的小屋,并告诉他,只有他自己的房间才是他自己的空间,他高兴时可以在那里乱仍任何东西,但是客厅是属于大家的,他没有权利这么做。让他呆在小屋中,反省这究竟是谁的错以及发脾气的原因,久而久之小男孩学会了克制与承担责任。可见教育应该是一种成长式的教育,意味着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必要告诉孩子他应该割舍的不好的习惯和脾气,这也许会痛苦,但是却是让孩子受益终生的教育。而本例是个典型的中国式家庭教育,也是中国父母们在孩子身上只讲付出不讲回报的教育结果。最后我想总结的就是:孩子本身在不可避免地成长,成长的代价就是孩子逐渐放弃童年的各种幼稚的行为和心理,作父母的不应该为了心疼孩子和孩子一起回避成长,而是和孩子一起正视成长,共同成长,帮助孩子学会长大。(谢化平&北京市平谷区马昌营学区&)&阻止坏情绪的发泄&(1)坏情绪的发泄是人的一种动物本能行为,一种失控行为,一种对别人的侵犯行为。这个孩子不会控制自己的坏情绪,把坏情绪发泄到母亲身上,母亲则不制止。即使不严重到纯坏情绪的发泄,说话的口气也已经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了。很难想像母亲会容忍自己的孩子对邻居如同对自己说话一样的口气。任何社会都不容许个人的坏情绪转嫁到他人身上。孩子的坏情绪的发泄行为不但是错误而且是有害的,将来孩子组成家庭会成为性格上的缺陷。(2)孩子只有8岁,可塑性很强。家长没有必要去放任他而自己一味退让,这是个原则性问题。情绪发泄有很大的惯性,一旦发泄就收不住,养成习惯又很难改掉。这要从儿子嘴里对家长的不尊敬不耐烦的语言做起。很多办法可以制止这种情绪发泄。比如可以反问他:“这是你对自己心爱的妈妈说的话吗?”“叫大家听听有你这样对妈妈说话的吗?”(3)当孩子发脾气时,成人需要耐心。这不是对坏情绪发泄时的忍耐或退让,而是非常有耐心的等待最佳时机:找一个儿子说话太放肆而做事太荒唐错误的机会,树立起家长的威信。注意:一旦出击就不能退让,哪怕对峙2-3小时也不能退让。制止的方法是不用打也不用骂,批评后让孩子一个人自己去反省(坚决别理他)。直到孩子认错,保证下次不再随意向父母发泄坏情绪为止。妈妈(最好是母亲去做)做不到的话叫爸爸去做,且必须这样做。(董方宏)&让孩子发泄,让孩子道歉(1)这对母子冲突问题常来源于“发泄管道”的不足。正因为不让发泄,压抑了,才常作发泄状。其实,发泄的管道也很多,比如常和孩子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作身体的对抗和接触,用拳头击打枕头等都是很好的释放负面情绪的管道。(2)当孩子发脾气时,请保留孩子“自由说话”的权力,不因“说法”本身而额外加以责罚。如果说出来的话暴露出问题,则要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去单独追究态度。这样,孩子发脾气、损伤父母面子的情况就会越来越少。(3)告诉孩子你可以发脾气,但是你必须事后道歉。如果处理得好,孩子就会减少发脾气的次数,会收敛许多。收敛来自两个动力:一个是情绪已经释放,不存在压抑问题;另外一个来源于父母的自省。(雨点爸)学会倾听&给予理解&有一本书叫《倾听孩子--家庭中的心理调适》。作者认为,孩子的“不正常”表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特殊的作用,如果处理得好,会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孩子的每个“非正常”表现背后都有一个正当的理由。他们是宣泄精神或身体上的创伤所引起的负面情绪,是在呼唤成年人的关注以帮助他们更好的宣泄,从而获得最终的康复,所以当孩子有“不正常”的表现时,父母应当通过倾听给孩子以最好的关注。为了能很好的倾听孩子,父母自己也需要得到倾听,以排除自身的有关负面情绪。倾听孩子决不意味着纵容孩子。首先,倾听孩子是为了帮助孩子摆脱负面情绪,使他恢复正常思维能力,从而能够接受和理解成年人的正确意见和建议。同时,倾听也是一种从精神上和感情上关还孩子的重要方式。孩子被宠坏的原因多半在于我们只顾满足他们物质上的需求(这比较容易做到)而忽视了或顾不上满足孩子对于精神上和感情上的关怀需求。(金银花)治孩子发脾气的几种妙方当孩子发脾气时,你可以选择以下的做法:◆&&&&你要沉得住气,你可以保持沉默,只用关心和理解的眼神望着孩子。然后问他,今天你不舒服吗?或者拍拍孩子背让他安静下来,或者让他把心中的不快全倒出来,而不是埋怨他。(吴君英&浙江省海盐县沈荡镇中心小学)◆&&&&你表现出难过低沉的神态,并郑重其事给孩子写一封信,把心里的担心和难过表达出来,并讲清这坏脾气的危害,希望孩子改正。(吴君英)◆&&&&你给他作记录,今天比昨天少发火几次,一旦有进步就表扬。或你给孩子录音,让他从录音机中听听自己发脾气时的丑陋声音。(吴君英)◆&&&&讲一个故事。比如有个这样一个父亲,他的孩子很爱发脾气,于是和孩子约定,孩子每发一次脾气,就叫孩子在墙上钉一颗钉子。没多久,墙壁上钉满了钉子。之后,父亲说,每当你要发火时,能控制住一次,就从墙上拔掉一颗钉子。就这样,钉子渐渐被孩子拔光了。最后,父亲指着墙壁说,发脾气就象给墙钉钉子,即使拔掉了,也给别人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吴君英)◆&&&&当孩子多次发火多次劝也没用时,要让孩子知道你受到伤害了。你不妨对孩子说:“妈妈觉得自己受到伤害。我待你那么好,你竟然还要对我发脾气,我受不了。”(吴君英)&◆&&&&冷处理法。家长权当什么事情也没发生。不必搭理他,任凭他自己说下去,只管去做自己的事。让孩子“打仗”找不到对手,当他感到没有意思时,发脾气也停止了。等事情过去后再慢慢和他讲道理。(郭力众&河南濮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书写法。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往往是处于一种激动状态,这个时候家长即使给他讲一些道理,也不会有什么效果,甚至弄不好还会和孩子处于一种胶着状态。所以,家长不妨采取一下写作法,让孩子学着把自己心中的不满情绪尽情地写在纸上。在写作过程中,孩子慢慢地就会冷静下来,一旦冷静了,问题就好解决了。(郭力众)◆公约法。订立家庭成员处事公约,并用一定的奖惩措施进行约束,达到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监督,共同进步的目的。可把“不准发脾气”一项写进去,大家签字,共同遵守。也可以制成一张表格。比如,今天没发脾气,或控制了情绪,则在当日空格内贴(写)上一朵小红花或红五星以示表扬和鼓励;如今天发脾气了,表现不佳,则在空格内贴(写)上黑花或黑五星,以示惩罚。一或半个月下来,看谁的红花(星)多。(李凌志&&北京平谷诚明高中)&《成长》2005年9月刊云中问——孩子考不好就掉眼泪,怎么办?孩子的“他尊心”太强&输的反规则游戏。比如,和孩子打扑克时,谁打输了就奖励他小红花或红五星;下棋时约定,谁要是下输了,就可以讲条件:要求赢的一方给输的一方讲故事(假设孩子很喜欢听故事,当然要看孩子孩子喜欢什么就奖励什么,以投其所好)。此外,在游戏过后的适当时候,家长教育孩子客观地认识考试分数,正确地看待成败。(任桂华&&心理咨询师&&山东省烟台市第五中学)理解孩子以哭作为发泄方式&孩子的许多行为,其实是孩子天生气质的自然表现。年龄越小,受大人的影响也就越小,表现出的气质也就越真实。孩子要强,抛开孩子来说父母,父母两个肯定有要强的。也许有的父母在生活中表现得不是那么明显,可内心的要强却跟随着遗传密码影响到了下一代,从遗传法则上来看,这是一个积极的表现。此类孩子的优点是:因为太要强,事事要求完美。从而在学习生活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容易取得好的成绩,长大以后在事业上也会有很好的发展。缺点是:因为太要强,容易受挫折,也最容易受伤,此类孩子需要家长更多的关注。记得一位作家说过他对自己孩子的希望:我宁愿你做美丽的笨人,也不愿意你做聪明的丑人。笨人不知道自己笨,而聪明的丑人却知道自己的丑。在生活中,我们要面对很多困难,孩子成长的烦恼不是这方面就是那方面。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努力去发现孩子的内在气质。找出适合他的教育方式。父母切忌:()大声训斥,还有脸哭,那么简单的题还做错了;()不停地说:孩子你做得很好,下此努力就好了。从字面上看,觉得父母很民主,通情达理的。可是你的一句“下次努力就好了”,是在排解孩子此次忧虑的同时,把无形的压力推到了以后;()孩子真是大惊小怪,不就是一件小事吗?男儿有泪不轻弹,男子汉哭什么哭,不理他,哭完就好了。父母为了让孩子坚强选择了漠视,其实此为下策。孩子哭是情绪发泄的一种方式,是心灵压力得以缓解,释放。越小的孩子,越会喜欢选择以哭作为发泄,因为他的内心还不懂得隐藏。此时他需要你的理解和关注。你的漠视的教育方式对他的伤害远比训斥大。孩子以哭作为自己的发泄方式,这一行为是成长过程中最简单直接的表现。孩子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行为会得到改善。有个同事的的女儿,刚上一年级时,每次考试如果不是满分就会哇哇大哭。孩子的妈妈是个要强的女人,可在女儿面前她放弃了传统的说教,而是紧紧的拥抱了她,告诉她,妈妈理解她的烦恼,当她哭完,情绪稳定后,妈妈和她一起去看试卷,去寻找丢分的原因。现在这个小女孩上三年级了,依然很要强,可却不会因为考不好而哭了。(小小波波熊来自丫丫家庭社区)不要以成绩论英雄&第一,这孩子在大人看来“怕生、胆小”,“缺乏一定的交际能力”,主要是从小孩子没有小伙伴,或者大人的交际范围小。孩子进入小学,多鼓励孩子参加学校集体活动,同时家长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贴这类标签。平时在人前不要对别人说,我这孩子,就是怕生,胆小,不会交朋友。这种暗示等于强化了孩子的弱点。知道孩子的优点越说越多,缺点越不说越少。另外,家长应该认识到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阶段性问题,应树立信心,多带孩子去串门或邀请别的小伙伴来家里玩,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社交环境。&第二,孩子自尊心太强。各方面表现出色的孩子,受到的表扬也较多,生活在成年人赏识的氛围中,已习惯于罩上受人瞩目、受人赞扬的光环。此外,我们这个很重视分数的社会里,无形中使一些学习自觉的孩子看重分数。在他的潜意识里产生这样的想法:考不了第一是不光彩的,或者不会得到家长的真心喜欢。&一旦在激烈的学习或其他活动中败北,仿佛大祸临头,感到自己的“第一”被人家抢了去,会在同学或家长面前抬不起头来,因此情绪低落,甚至从此一蹶不振。那么,应该怎么办呢?&(1)首先要明确这是孩子有很强的上进心的表现,并不是坏事。只要大人有正确的育人观念,不以成绩论英雄,孩子会慢慢走出沼泽地的。再者,孩子要有良好的思想素质,为适应以后的学习或社会生活,应多进行一些挫折训练和磨砺。最后,不要把这事当作什么大事,看得淡一些,相信孩子会在丰富的人生体验中感悟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2)平时不要一考完试就问孩子的成绩,这会暴露家长特别关心成绩的真实想法。可以通过老师侧面了解,因势利导;不要看到孩子哭了,就劝就抱就吻。太关注孩子,会给孩子带来过重的心理负担。可以夸奖几句,说他上进心强之类的话,待他哭过了,孩子自然知道总哭不是办法;平日再讲一些名人如何面对失败的故事,或者可以笑着跟他打赌,如果能正确面对自己的成绩&(下次考得不很好,没有哭)&,可以得到爸妈的奖励(如拥抱、小食物、小礼品等)。(周从刚&教育心理学博士&山东省商河县商城中学)别让怜悯成为孩子的“温柔陷阱”当孩子失意时,首先就是希望得到我们的安慰。家长最容易说的话是:孩子,别哭呀,98分已经很不错了。这次没考好,下次争取考100,不就行了!我和你妈妈都相信你是最棒的!尽管你是出于对孩子的爱,但这样的安慰实际上是在暗示他你对这样的分数是不满意的(聪明的孩子听得出弦外之音)。实际上这对他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因为,同情式的安慰只会让孩子解一时之快,他会随着你每次的安慰而过高地估量自己,这不但对孩子的受挫能力的培养没有帮助,还会降低孩子对失败和挫折的承受力,使他无法坚强起来。让孩子的自尊心过度地膨胀。每失败一次,就会对他的打击增强一次。长此以往,就会加重他们对自己无能的认识,在遇到问题时,就更不敢直接面对困难,想办法去克服,而是想方设法去寻找依靠,这只会让他们坐以待毙,或将不如意转嫁于他人。孩子的这种感觉与反应是细微的,但是日积月累起来就会形成不良的习惯。我们知道,孩子经受的任何一次受挫的事件都是对孩子的意志力的考验。孩子在考不好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做的是去鼓励他,而不是安慰和怜悯他。当然,孩子毕竟年龄小,自控力差,表现也会出现反复,但我们要做个有心人,及时地捕捉到孩子的细微变化,让孩子的耐挫力不断增强。失败只是一个过程,一个通向成功,走向成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做父母的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千万别让怜悯成为孩子的“温柔陷阱”,而应该让鼓励和适时“降温”成为孩子成长的通途。(熊增梅&江苏新沂市黑埠小学)分散对分数的注意力&小时候,我也非常要强,每次考完试,除非是一百分,否则我就会哭起来没完没了。有那么两次,我甚至快要晕过去了,其实是因为数学马虎得了分。爸妈看了都很心疼。这时,我便会成为全家的焦点,但他们从不就事论事,而是这样做的:()给我起一个外号。爸爸说,小孩哭的时候千万不能笑。我也不管那么多,还是哭,爸爸又说,哭的时候要是一笑呀,大鼻涕就会喷出来,变成大鼻涕泡了。他还没说完,我就会喷出“鼻涕泡”,然后又哭又笑几下,再说几下爸爸烦人之类的,就好了。从此,我眼圈一红,家人就会说,“哟,又想当鼻涕泡小姐呀”。我就多半不哭了。()爸爸说,小朋友来了!多小的孩子都需要朋友,我一哭,爸爸会偷偷让姐姐去喊和我玩的小朋友,他有时就装着说,刚才碰见谁谁了,他马上要找你玩呢!我一听,怎么也不希望别人看见我哭的样子,就会自己克制自己。现在想来,爸爸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分散我对分数的注意力,想法逗我笑,培养我乐观的性格,我同时也告诫自己:“最坏里想,最好里做”。(来自丫丫家庭社区)缺乏正确的自我观&孩子缺乏正确的自我观。他们平时都很要强,不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学校都喜欢争强好胜。大部分这样的孩子都是家庭中“核心”,从小很多事家长都会帮他,让他感到我最了不起,他们的虚荣心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始终是在顺境中成长。面对学校这样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他们会一时无法适应这一新的游戏规则,在无人能帮他改变学校竞争规则的前提下,找不到原有的优越感,只能伤心落泪了。其次,当前的教育缺乏正确的评价观。现在评价学生用的最多的方式还是考试分数,即使教师不公布分数,不排名,但学生间的相互竞争的依然存在。在这样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必然充满了焦虑与不安,看不到自己的优势。成功时欢喜,失败时沮丧的现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齐胜利&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为教师为家长学&有些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眼里是好孩子,但是透过表面看他们的本质,实际上他们是一群好强却缺乏自信、没有自主能力且没有目的性的孩子。因为他们不自信,所以他们就急切的希望利用某些手段通过家长和老师的肯定来肯定自己,通过老师和家长的赞许来获得满足感,并在他人的表扬中寻找自己的自信,也就是说他们的自信是建立在别人肯定的基础上,这是飘忽不定的自信,相反也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因为他们没有自主能力,导致他们不知道如何取舍,找不到学习的重点与重心,进而因为好强而盲目的争强好胜;因为他们没有目的性,所以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学习是为了什么,甚至有的孩子会认为自己学习是为了老师,为了家长。(谢化平&北京市平谷区马昌营学区)&宽容自己,接受失败&有类孩子不能宽容自己,对自己太苛刻,这种心理有可能无形地从父母那儿得来的。如果父母太严格,他就很难学习怎样宽容,包括宽容自己和他人。所以家长要明白,万事不可能十全十美,对孩子的教育更要明白这点。其次,教孩子学会接受失败。好胜好强确实是人的天性,但同时也要能够接受失败,一个不能接受失败的孩子心理很容易不平衡。如果孩子在强烈的好强心态之下却失败了,家长这时就一定要多加注意,因为孩子这时候的心态是低迷的,心里是脆弱的,要有恰如其分的安慰与鼓励。(魏哲伟&江苏省邳州市八义集中心初中)策划人:醉梅发表于《成长》2005年11月:家长咨询长颈鹿平平问——&我那既聪明又好动调皮的女儿上二年级了,她接受能力强,记性好,但就是静不下心来学习,成绩老上不去。影响她学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听讲,坐不了几分钟就开始做小动作,讲话。二是写作业坐不住,做了十分钟就不能静心了,要么离位,要么磨蹭,作业写得特慢。象这样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听说很多,有什么具体训练的办法吗网友答复——正确认识注意力不集中问题&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具体表现为:不能专心做一件事,常东张西望,心不在焉,做事常有始无终;活动过多,在任何场合下都无法安静、动个不停,平时走路急促,经常无目的乱闯、乱跑;自控力差,冲动任性、情绪不稳定,不能遵守规范或指示等。首先,要正确认识很多家长普遍反映的这个问题,到底是不是问题。孩子的神经系统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注意力不集中是发育过程中正常的“注意力不集中”,它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的。1-2岁的孩子的注意力一般为3-5分钟,6岁左右的孩子其注意力大约可以集中15分钟左右。成人的注意力也只能持续30分钟左右,让孩子45分钟的课一动不动完全集中注意,从生理发展水平上来说,是很难的。&其次,要正确认识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是什么性质的问题。不同的个体是存在差异的,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也不同。从注意力的角度上来说,有的孩子表现为做事专心,能坐得住,有的则“坐立不安”,似乎一分钟都静不下来。而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有很多。这可以归结为几大类:第一类可以统称为生理原因。包括神经类型(比方说胆汁质、多血质的神经类型要比粘液质、抑郁质的神经类型注意力更容易转移)&,遗传或者后天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或损伤&,身体内微量元素的缺少等等。第二类,可以统称为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方式方法以及对环境的熟悉程度。比方说,刚上学的孩子可能会因为环境陌生而不知所措,从而没法集中注意;孩子跟不上进度上失去了学习兴趣,进而到了学习的时候就走神。而有的孩子则可能因为事先学过一些知识,觉得课程太容易也会不注意听讲。第三类,可以统称为心理因素。是指孩子为了满足自身某种心理需要而采取多动的手段。比方说,有的孩子因为不受老师和同伴的重视,觉得很孤独,很需要别人的关注,从而故意制造一些小动作来吸引别人的注意。以上三种原因可能同时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影响。&认清了孩子的问题的根源,才能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孩子的问题加以解决。除了生理问题需要借助药物治疗外,这些注意力问题(包括由生理原因引起的问题)&主要需要成人科学睿智的教育手段来解决。(杨漠威)向“走神”宣战&很多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并不是有意的。可以采用打“坏蛋”的办法。在孩子心情好的时候,神秘地对孩子说:“你愿意提高学习成绩吗和作业速度吗?”如果孩子愿意,可告诉她在通往提高学习成绩的道路上有一个敌人,这就是做事时很多人容易犯的毛病“分心”、“走神”,只要她战胜了这个大“坏蛋”,成绩就会很快提高。这样孩子自然愿意和大人一起想办法打“坏蛋”。这个“作战方案”就是,告诉孩子在每堂课上或者做作业时可以用一张纸记录“走神”的次数,每发现自己“走神”一次,就立即划一竖线,把自己的思想拉回课堂。可以每半天、一天为一个统计单位,力争次数越来越少。这种让孩子自己进行操作性内省的方法,会培养孩子的自觉性和意志力。其次,做一张“向走神宣战”的纸,画好表格。请她先预定作业完成时间,能按时完成或提前完成,就在表格内画小红旗,没有完成就画小白旗或者空白。孩子为了得到小红旗会全力以赴做作业。孩子进步明显大人应给孩子奖励。奖励可分层次,每天小胜得到大人奖励如拥抱;中胜得小礼品如精美贺卡;大胜获得“元帅奖”比如庆功宴、心爱的图书等。孩子求胜心切,可能会定得很短,大人应该提醒她说到做到,以激发她战胜自己的信心和欲望。(周从刚)&小游戏训练注意力&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方式。注意力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训练,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成效。方法是或比赛,或陪玩,贵在孩子的坚持,重在大人的参与。在训练次数的安排及学习材料的内容应遵循的原则是:从小到大、从短到长、从少到多、从易到难。以下几个活泼有趣的方法,不妨一试:★玩扑克。可锻炼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快速反应能力。取三张不同的牌(去掉花牌),随意排列于桌上,如从左到右依次是梅花2,黑桃3,方块5、选取一张要记住的牌,如梅花2,让她盯住这张牌,然后把三张牌倒扣在桌上,由家长随意更换三张牌的位置,然后,让她报出梅花2在哪儿。如她说猜对了,就胜,两人轮换做游戏。随着能力的提高,家长可以增加难度,如增加牌的数量,变换牌的位置的次数和提高变换牌位置的速度。★“开火车”&&&&这种游戏要三人以上。以三人为例:三人围坐一圈,每人报上一个站名,通过几句对话来开动“火车”。如,父当作北京站,母当作上海站,孩子当作广州站。父拍手喊:“北京的火车就要开。”大家一齐拍手喊:“往哪开?”父拍手喊:“广州开”,于是,当广州站的儿子要马上接口:“广州的火车就要开。”大家又齐拍手喊:“往哪开?”儿子拍手喊:“上海开”。这样火车开到谁那儿,谁就得马上接得上口。“火车”开得越快越好,中间不要有间歇。这种游戏由于要做到口、耳、心并用,因此能让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时也锻炼了思维快速反应能力。★顶乒乓球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往往是孩子抗干扰能力较差。要保持注意力集中本不容易,若旁边再有人故意制造干扰源,进行人为干扰,你会觉得更难以集中注意。然而正因为有干扰,有难度,才能在人为设置的更困难更复杂的情境中,训练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以和孩子顶乒乓球来说明:让孩子把球放在球拍上,顶住它不让它掉下来,绕桌子行走一圈。大人在旁边进行有意捣乱,可以拍手跺脚,大喊大叫,可以故意用语言刺激:“掉了!就要掉了!”但不能碰及孩子的身体。这样,孩子为了不让乒乓球掉下来,必须保持镇定和注意力集中,等绕完一圈才算胜利。接下来可以互换角色玩。★给数字划线家长可在一张纸上写出几组数字,每组都是一连串的数字,一式两份,家长和孩子各人一份,同时做,看谁先又快又好地做完。介绍三种题型:(1)在某个数字下划线。如划消“8”,如:487557826868144082681037482685(2)在两个相同的数字下划线。如:660987553479934292239667573397。(3)在两两相邻的数字下划线。这两两相邻的数字是其和等于10的两个数字。如:259645873655915428753709108746。★指读数字画一张有25个小方格的表格,将1~25的数字顺序打乱,填在表格里面,然后以最快的速度从1数到25,要边读边指出,一人指读一人帮忙计时。这个心理学上的注意力训练小游戏,曾有研究表明:7-8岁儿童完成时间是30-50秒,平均40-42秒;正常成年人看一张图表的时间大约是25-30秒,有些人可以缩短到十几秒。可以多制做几张这样的训练表,每天一练。&★复述数字大人一开始先报简单的几位数,让孩子复述,大人再不断地增加一位数,让孩子复述。每次只增加一位数。比如,大人报“256”,孩子重复一遍,大人再报“2568”,孩子再重复,大人再报“25681”,孩子再重复,以此类推。孩子能记住的越长越好,但也要看程度适可而止。坚持每天一练。孩子在不断复述当中,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从而即锻炼了记忆力,又锻炼了注意力。(风中紫竹)★智力训练比如走迷宫;找图中所隐藏的动物;在一大堆杂乱无章的图中找出一样东西;找相似图形中的异同(同中找异,异中找同);比较图的大小长短;记住物品(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一页图中的物品记住,然后合上书让他报出来)。★堆火柴棍家长把多根火柴棍随意搭在一起,让孩子小心翼翼地一根一根拿起来,力求做到每拿起一根时不触动其他的,数量由少到多加大难度。★钟表训练:让孩子拿一块钟表,看它1分钟的走动,假如1分钟内注意力没离开秒针,就延长观察的时间到二三分钟。等到确定了注意力不离开秒针的最长时间后,再按此时间重复三四次,每次间隔时间10-15秒,若能将注意力连续集中5分钟,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了。《成长》2005年7月刊有问有答栏目:家长咨询:云中——孩子认识很多字,却不愿自己阅读,怎么办?我孩子上一年级了,小时候孩子我有教他认不少的字。孩子的识字量挺多,然而却不愿自己去阅读,老缠着我给他讲故事,晚上要磨蹭好久才能入睡,弄得我特烦,有时没耐心给他读给他听。我实在困惑,孩子已经会识不少字了,也可以读简单的图物了,就是不愿自己读,这是为什么?他不自己阅读,我该怎样去做呢?网友答:林晓晞(儿童阅读教育专家)——(1)大人在孩子这个阶段常犯的错误是:往往误将识字量与阅读能力等同起来。如果一本书中绝大多数字孩子都认识,那么大人认为孩子肯定能轻松地读懂。实际上并非如此。独立阅读是一项需要培养的技能,需要经过大量的练习,通过阅读去了解意义,并不是让认识的字排列在一起就能实现的。()会阅读不等于爱阅读。一个会自己阅读的孩子,可能过了一段时间还是不愿意自己阅读。“会”与“爱”是两回事。让孩子爱上阅读,他迟早会跨越独立阅读的关隘。另外,孩子抱着一本书吭哧吭哧读完,是不是就会读了呢?不一定。会阅读,更重要的是领悟与思考,而不是简单把字面的意义搞清楚。()曾经坚持为孩子读书的大人,许多人会在这个阶段停止了这项活动,认为继续为孩子读书会养成他的依赖性。结果常常是造成了一段时期的阅读真空:孩子一方面失去了大人的帮助,一方面自己独立阅读举步维艰。继续为孩子读书吧,这不但能帮助孩子学会阅读方法,更重要的是能保持孩子的阅读热情。《成长》年第期有一篇我编译的《大声为孩子读书吧—阅读手册》,对家长们应该很有借鉴作用。()留心观察这个阶段的孩子,你会发现他们常会去选择类似笑话、脑筋急转弯这样的短篇读物,或者干脆翻出以前大人为自己读过的幼儿读物。对此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宽容,允许孩子从尽可能简单的读本(甚至比以前大人念过的更简单的读本)开始,同时需要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大人尽可能拿出行动来参与阅读。()每个孩子的阅读兴趣点都不一样,在引导孩子的兴趣上,我主张大人尽量持慎重的态度。大人当然会有自己的判断,认为这样是好的,那样是不好的。但是阅读的对象是孩子而不是我们。所以大人一方面要尊重孩子对书的选择(当然不健康的书要排除在外),一方面也有责任向孩子推荐他感兴趣的书,让孩子带着热情和兴趣去阅读。有能力的大人还可以多与孩子聊书,为孩子做一些阅读记录;当孩子有进步时,适时给予鼓励甚至物质奖励。希林妈妈(家长)——王凡玲(教师)——()孩子有了一定的识字量,但不愿意自己去阅读,是因为书本是平面媒体,毕竟不那么声情并茂,孩子与书本交流的渠道很单一,而远没有听父母讲故事来得亲切,交流的互动性也不好。(2)父母不能把识字量与阅读看作一回事。读单个字与读一段话是不一样的。只有孩子能读懂一段话的意思,才能产生阅读的兴趣。这就要求孩子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父母不能急于放手。还要对孩子扶一程,帮助孩子形成初步的理解能力再放手。(3)实际上,不靠识字也可以阅读,如阅读漫画、连环画等,通过阅读图画也同样能达到阅读的效果。识字量只是阅读的一个前提。识字相对阅读来说机械记忆多,只是一些简单联系。孩子在识字中,成就感来得快,而阅读则不同,当不同的字组成不同的词语,不同的词语又组成不同的句子,当一个个句子连起来呈献出不同的图画、人物、场面、故事,这就需要孩子的综合能力、理解能力、形象思维能力都有一点点基础才行。有了这个基础,孩子才会激发起阅读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需要父母与老师的帮助,扶他们走过这一段路。支招如何进行亲子共读只读半截(柳永忠江苏苏州吴中区胥口中心小学)给孩子讲图书中精彩的内容。我并不把书中所有的内容都讲给孩子听,而是讲书中最吸引他的部分,或者选择有悬念的部分讲。当孩子听得津津有味时,我就会故意嘎然而止。这正像电视连续剧或者章回小说一样——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接下来的内容请孩子自己去看吧。这时,孩子一般会对家长讲的图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急着想拿起图书自己往下看了。循环往复(王玺玉黑龙江省肇东市七中住宅)要选准阅读材料。阅读材料要适合孩子当时的阅读水平,不能太难,放低标准,要浅显,短小,生字要少,最好是加拼音、配插图的。此外,我们选择阅读材料还有一个标准,那就是通过“循环往复”的方法巩固识字,换句话说,就是选那些重复词句多的阅读材料。比如“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其中“月亮”、“天上”、“水里”反复出现,上口易读易记。此外,根据孩子喜欢重复的特点,一本书最好反复阅读,这样,可以让孩子形成语感,同时进记住不少生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学到丰富词汇。限定时间(韩璐名威海市古寨东路)我儿子上一年级时,很喜欢我给他拿着书给读故事,但我也给他提了个条件:要他每天讲生活中发生的故事作为交换,要求每人讲的时间同样多。于是每天晚上儿子讲分钟的生活中的故事,等他讲完后,我讲分钟的书上的故事。不管有没有讲完,到了分钟我就停止阅读。留下没讲完的,他要么自己去看,要么等我第二天继续讲。后来,他认为分钟太少了,要求增加时间。于是双方讲故事的时间增加到半小时。可是,要他讲半小时生活中的故事就难了,讲到后面没东西可讲了。大概知道了还是书上的故事多,于是,干脆也找他自己喜欢的书上的故事读给我听。就这样,逐渐把孩子引导到书籍上。在一年级的讲故事比赛中,儿子获得了年级第一名。互相提问(周海霞&&浙江省义乌中学)&讲故事时我们约定互相提问。如果妈妈回答不准确,可可有权罚妈妈,比如说背诗歌、讲故事等。可可要想罚妈妈必须先讲故事,于是她给我讲起了《曹刿论战》中的一个故事。之后我们对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我问可可,你给妈妈讲故事有什么收获?她脱口而出,当了一回妈妈的感觉!倒过来,而我想罚可可,她就必须认真听。真是意外的收获!这收获就是:第一,她自己在讲故事时要非常有心,要理解要思考,否则提不出问题;第二,通过提问,提高了归纳和表述能力;第三,她在听故事时必须认真听,锻炼了注意力。讨价还价(陈季良&苏州市木渎实验小学&&)当你给孩子讲故事讲到精彩之处,你可以说:“妈妈有事情,你想听下去的话,就自己先读读吧。”于是借故走开。孩子可能有点不情愿,但你不要理他,吊吊他的胃口。或许他会自己忍不住拿起书来看,或许他还在等你来讲。这也不要紧,当要求你再继续讲时,你再读一段,并要求他自己也读一段,不然我不再讲(这一点很重要,一定要他自己也读)。要不了几天,孩子可能会不满足于你的讲故事速度,而会自己把这个故事读完。寻找兴趣孩子对阅读的内容往往和自己的兴趣或活动有关。家长要随时留心孩子经常关心的话题,适时地给买这类他们感兴趣的书籍。比如,孩子对《三毛流浪记》的电视连续剧看得津津有味,那可以给他买回《三毛流浪记》的图书;孩子经常谈论体育明星,那么可以找这个明星的人物传记读给他听;孩子爱玩电脑,不妨问他,你现在用的操作平台是谁发明的知道吗,由此引出比尔?盖茨,并推荐关于他的书;孩子在学校学了高尔基的《海燕》课文,不妨推荐高尔基的《童年》等书。《成长》2005年5月刊:家长咨询:莫莉问:我该如何让孩子开始写日(周)记?我孩子上一年级,从未写过只言片语,更别说日(周)记了。看到很多孩子在父母的引导下坚持记日(周)记,有的还写得很不错,也想让豆豆开始学着写。但我有疑问:要不要让孩子写日(周)记?听说很难坚持。尤其是对于比较固执,自制能力相对较差的孩子,如何让他坚持写日(周)记?网友答:网络日记伴成长从年的月日至年的月日,上一年级的女儿的网络日记已近三万字。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女儿在轻松、愉悦中爱上了网络日记,最令我高兴的是这一切发生、发展得是那样和谐、自然。&当我在成长论坛“父母手记”栏目开设了育女手记专栏后,就把每天父女间发生的事记录下来。我把网友的回帖有选择地读给女儿听,又把把女儿随口说出的话经得她同意后写在论坛上。女儿颇感新鲜,在网上兴奋地与网友交流。女儿对“说贴”的兴趣使我灵机一动,何不引导女儿在网上“说”日记呢?“说”日记对于识字量不多、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最合适不过了。于是从月日开始,每天我都与女儿快乐地“说”日记。女儿怎么说我就怎么“写”,尊重她的意见,绝不随意修改。她在网上每发一日记,我都要声情并茂地朗读一番,或夸奖她,或亲吻她,并发短消息请网友们鼓励一番。半个月过去,女儿的日记突破字,我郑重其事地用大字号、红颜色的字做了记录并大声朗诵:年月日,书逸已写完第篇日记,字数为个。一向吝于为女儿买零食的我破例主动为女儿买了两根冰糖葫芦,并决定女儿每写完字,就如此奖励。我常对女儿说,一般小朋友都是从三年级开始写日记,而女儿从一年级就开始“写”日记,真了不起!这样的赏识令女儿喜笑逐颜开,信心倍增。女儿是在不经意和满怀喜悦中走上网络日记之路的。写日记是一个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刚开始写时,当体现随意性。孩子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一两句话也可以,如果一时找不到可写的内容,父母可适当引导,比如你今天最高兴的事是什么?今天为什么不太高兴?刚才吃饭时,你觉得爸爸妈妈谁做得对呢?你为什么选择这件衣服呢?谈谈你的想法好吗……总之,生活中的一切事,都可以让孩子写。我想任何一位家长,只要掌握了“尊重、鼓励、赏识”的原则,自然会“水到渠成”。(于晓东&)看画写话兴趣浓&我是从让迪儿从看图开始学写日记的。由于迪儿不太愿意写字,何况,写一篇文章起码要字左右,那么教迪儿看图写简单的话倒是个好办法。每天睡前的亲子共读时间里,我让他找一本他最喜爱的图书,陪着迪儿一起说图、问图,写图,忆图。()说图:开始迪儿对图画的兴趣不是很浓,为了让他先对图产生兴趣,我便和他一起看图。指指点点,说说笑笑,你一言我一语。()问图。我要他仔细观察,并和他一起分析图中的意思,并问他图中都有什么,都在做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这样做好不好等等。他会很认真地回答;()写图。分析完后,我要求迪儿根据刚才我提的问题把他的回答写在书的空白处。或一两句话,或一段话都可以。到后来再提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根据书中图的意思编成故事写下来;()忆图。这是另一种方法,我让迪儿脱离图书,通过回忆,在脑海中再现刚才出现的情景,鼓励他用笔写下来。忆图这一方法难度比较大,因为视野要离开图书,只凭记忆来再现刚才的图像。但迪儿却很有兴趣。也许回忆起来的图像会不准确,残缺不全,但正因为不全面,当凭记忆用笔写下来,回头再对照原来的图,发现两者间的极大差距时,母子俩笑得前仰后合。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的训练,迪儿的写作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都有所提高。(黎东梅&)&用笔说话共交流写日记对于刚满岁上三年级的儿子来说的确有些困难。从他稚气的脸上愁眉不展的表情里,从捣鼓半天后在日记本上留下几句生搬硬造的空话里,我看到了他的无奈。怎样让他把写日记当成自己生活中的一件乐事呢?左右为难中,我忽然想到,何不尝试着与儿子用笔交流呢?于是我准备了两个精美的日记本,一个是儿子的,一个是我的。从此,我们父子间又多了一种交流方式——在日记本上用笔说话。我尽量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对事物的态度、说话的语气等降到与儿子相吻合的水平,交流中避免成人化的口气,家长式的说教,而让儿子觉得日记本上的爸爸是他的“知心小朋友”;其次,交流的内容尽量以儿子关心的事为主。比如我们看完动画片《蓝猫淘气三千问》后,就在日记本上讨论“菲菲”可能在下集中怎样脱险。星期天,儿子缠着爷爷上山扑蚂蚱,回来后我们就讨论什么地方蚂蚱最多,怎样才能扑得住。有一天他把妈妈的相机给敞开了,胶卷全给曝了光。我们就在日记本上讨论该怎样把这件事告诉妈妈,她知道后会不会生气,如果生气了该怎样向她认错等等。同时,我也不停地用自己的日本给他做着各种示范。几个月过去了,儿子终于不再为写日记犯愁,我也童心大增,找到了一起陪儿子成长的快乐。(赵桂海)家长下水写日记&教师下水写作文,家长为什么不可以下水写日记?不管是谁,自己写的东西往往不知写得如何,总希望能知道别人怎么写的,而如果家长和他一起写,他会觉得很有趣,而且家长的日记自然就成了他的范本。他可通过比较,发现问题所在和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了欣赏、鉴别能力和写作水平。有一次,我和孩子一起同一题目的日记,写完后,互相当老师,互相批改,一起讨论两篇日记哪儿写得好,哪儿写得不好,并把好词佳句划出来,把病句、不通顺句改过来,互写评语、互想打分,孩子乐此不疲。此外我又来个接龙法写日记。我和孩子同用一个日记本,两人先起一个题目,比如《哈巴狗奇遇记》(他最喜欢狗),然后展开想象,任意发挥,今天孩子写几段,明天我接下去写几段,如此轮流写下去,就成了长篇“小说”。这种方法即增添了写日记的乐趣&,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锻炼孩子的想象力,而要写出好文章是离不开丰富的想象的。而我写的过程中注意了情节的生动有趣,语言的丰富变化,构思的奇丽巧妙,有意制造些悬念、疑问,好让孩子有兴趣接续下去,并鼓励孩子异想天开,多动脑筋,把故事编得更好。(练丽丹)&&学“画日记”趣为先&儿童的语言积累不多,识字量有限,孩子天**画画,不如让他们作画,用自己能够看懂的画面形式来表述自己心中要表达的内容。我家的孩子六岁时,外婆家养了小鸡。回家后我就让他先说说“今天在外婆家看到了什么呀?”在他说的基础上,我就尝试着让他把它画出来,好让爸爸回来时看看,或和妈妈一起画下来,比一比谁画得像。孩子很乐意画。如果没画好,他会去反复观察,直到他自己满意了为止。画得多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培养,养成了看到什么就把它画下来、向大人们表述的愿望和习惯了。由于要向大人展示作品,因此说的能力也在加强。日子一长,他不想说了,就会在画上面加个简单的文字说明。这时,你再鼓励他把这种“在画旁边注上文字”的方法坚持下去,这样便自然地过渡为儿童的写话练习。当然,“画日记”的习惯有了,我们还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要求。如从“单幅图”向“多幅图”转化,如可先让孩子写(画)自己一天中经历的一件事,让他们把这件事的情景用画下来,随后,我们可以让儿童画一组画,表达一件完整的事件。如:他们做的游戏,生日情景,路上见到的趣事,田野里的景象,班级里发生的事,妈妈(爸爸)的故事……随着儿童的知识面不断扩大,识字量的增加,便可要求儿童写小段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样,“画日记”就自然地过渡为“写日记”了。指导孩子写日记,不是靠强迫,而要注意做到“趣”字为先,在玩中学,在玩中引导。这种“画话”形式活泼,儿童最容易接受,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说话写话习惯和说写兴趣,为今后的习作打下扎实的基础。(熊增梅)&侄女网上画外“音”&我的小侄女是一个年满5岁的非常喜欢画画的小女孩。一日,小侄女和好朋友一起出去放了半天的风筝,一回家就兴奋地跟我说个不停,见我在家正在玩电脑,就闹着要画画。这时我突然有一个奇想,可以让小侄女把今天下午放风筝的事画下来呀,然后再配以文字说明,这不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她记日记的好习惯吗?于是我趁机让她将今天放风筝的事用她喜欢的金山画王软件画下来。效果居然是出奇地好,小姑娘画得有声有色,蓝天白云,风筝飞舞,伙伴笑脸……然后我叫她再配上画外“音”(由她口述画中内容,我打字输入)。完成之后,我们就津津有味地欣赏这幅有画有“音”的精美作品。我又把她这幅作品上传到她网上的宝宝主页上。并故意告诉她,可以让全世界的小朋友看到她放风筝!小侄女将信将疑,信心也更足了。以后,小侄女只要是遇上开心的或不开心的事,都要用金山画王把它画下来,并配上她口述的文字。她还经常去看她的主页,看又有谁去访问了。&(&张兰娟)生活计划变日记&学写日记从哪儿开始呢?家长不如和孩子来个交换。对于孩子的所有需求,让他写一个超前计划,提前叫孩子把需要办的事情记在纸上。比如他需要办哪些事,头一天晚上事先就必须让他用笔写在日记本上,家长照日记上的要求,第二天把该给孩子办的事按给办好了,并且也以日记的形式答复孩子哪些事办了,哪些事没办,没办的理由等等。比如要买什么东西,明天上课要叫家长准备什么学习用品,这个周末怎么安排生活,明晚你来决定妈妈该做什么饭,每天提醒大人该做什么事,等等。这样一来,他每天都要想着明天要干什么,要写在本子上给家长,看家长到底是怎么做的,他又会迫不及待地等看大人们的“答复日记”。这样,既养成了凡事制订计划的好习惯,也让他有参与家庭建设的主人翁感。当然要写的范围今后可以慢慢扩大。相信日久天长,不怕孩子不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苏秦)&电话日记鸿雁飞&从女儿三岁多开始,我就到外地工作。那时基本上每天都要打一个电话。常年不能和女儿在一起,一根电话线成了和女儿沟通感情的桥梁。为了弥补教育带来的缺失,我想到了把电话聊天内容记录下来这一招。因此,每次我打完电话,就把和女儿聊天的内容记录下来,这就成了“电话日记”。每过一段时间,我就把这电话日记当作信邮寄回去,要求她在我的每篇日记旁边画上画。女儿见到我记录电话内容的信,就如见到了我,高兴地要她妈妈一字一句念给她听。随着我不断地寄电话日记,女儿也迫不及待地嚷着要自己写了,于是我要求她把我们每次打过的电话内容记下来。不会写的字用画代替,不好画的由妻用画、用字代替。就这样,她的识字量在不断增加,语言表达能力也在提高。此外我建议,两地分居的夫妻,可以利用亲情的距离感,通过两代人书信交流的方式来培养孩子写日记的兴趣。(吴强&)&动画片里“摄镜头&”记得外甥刚上小学二年级时,我那教语文的父亲就要求他写日记,孩子就是不写。后来,父亲发现外甥喜欢看电视里面放映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就买来了《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用影碟机一遍遍播放,但是有一个条件:看后必须写下他最感兴趣的其中一段故事,象拍镜头一样把它“拍摄”到日记本上。外甥高兴地照做了。后来父亲要求他把电视中的动画片也记录下一段故事来。一次,老眼昏花的外婆把字幕上的“丈母娘”念成了“大母狼”,引来他一阵大笑,于是他自己就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得到了他外公的表扬后,外孙的兴趣就更浓了。现在,看完动画片不写点啥就手痒。(王红岩)&写日记不如多阅读&这位家长何必要人云亦云呢?写日记的好处毋需置疑,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愿意写。对于一年级识字量不多、生活阅历浅、感性经验少的小学生而言,写日记,且要坚持下去,毕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孩子兴趣不浓,又赶着鸭子上架,那么不是写成流水帐,就是对日记产生反感,弄不好最后还是半途而废。如果你没有高超的技巧去点燃孩子的写日记的兴趣,你倒不如让孩子放下笔头捧起书,让孩子在阅读中得到快乐。第一,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读是写的基础,没有大量的阅读做保证,将来的写也将会成为空中楼阁,是不会有源头活水的。对低年级的孩子而言,他们大多是有阅读兴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爱你,不一定要得到你是什么心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