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男34岁,体重58公斤,没有任何不适,血糖高,恶性胰腺肿瘤能活多久检查正常,血糖正在下降,需要吃药吗?

原标题:这5种糖尿病的新疗法有重大进展,治愈糖尿病有可能成为现实!

糖尿病是一个困扰着人类3500多年的疾病。从一开始的不治之症到现如今可预可控的慢性疾病,人类在与糖尿病斗争的中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依然没有办法彻底治愈。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治疗方法涌现,不断给出人们“治愈”的希望。今天“问上医”就为您详细介绍几种新的方法。

正常情况下,胰腺会及时根据血糖浓度,分泌相应量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平衡。这里暗含这血糖平衡的两个重要条件:胰腺能分泌胰岛素,分泌过程会在血糖升高时及时启动。

对于1型糖尿病和胰岛分泌功能彻底丧失的终末期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胰腺已不能分泌胰岛素,必须人工注射胰岛素。但人工注射却无法感知血糖的细微变化,导致注射时间和量总是无法百分百契合血糖变化。过多、过早会低血糖,而过迟、过少则会高血糖。

既然人工注射胰岛素无法解决这一问题且注射繁琐,科学家们便提出给患者移植一个新的胰腺的方法。还别说,这种想法的确可行。早在1966年,医生们就成功完成了第一例胰腺移植手术,术后仅仅数小时,患者的血糖水平就明显的下降了。后来,医生们还进一步发明了胰岛移植手术,即不用将整个胰腺都移植过去,只将胰岛细胞移植到患者的胰腺内,就可以部分地恢复患者胰岛素分泌的功能。

但不管是胰腺移植还是胰岛移植,都会面临我们自身免疫系统“打击异己”的问题。所以,接受胰腺移植的患者跟所有接受过器官移植的患者一样,要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这又使我们更容易感染其他病原体,或因无法及时清除衰老死亡的细胞而出现癌症。

方法2:诱导干细胞再造胰腺

既然不能从别人那里移植,那么能不能把自己身体里的细胞变成胰岛β细胞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呢。要知道,人类各种各样的细胞,都是从干细胞分裂出来的,每个细胞里都携带着一模一样的遗传因子。

美国一家名为Viacyte的公司开发了一种人工胰腺,至少能在某种程度上模拟出胰岛素分泌的功能来。他们利用人体的胚胎干细胞在培养皿里进行定点培养,让这种细胞大量分裂并分化,之后将这些细胞装在一个几厘米长的小盒子里植入皮下,这么一个人工“胰腺”就完成了。

这个容器植入身体之后,贝塔细胞就可以监测身体的血糖变化,同时灵敏地调节胰岛素分泌。与此同时,这个容器一方面能够防止贝塔细胞流失,一方面阻止了人体免疫细胞的进入。目前这一人工“胰腺”正在接受临床试验。

方法3:智能胰岛素贴片

2015年,由华人科学家顾臻教授首次提出的“智能胰岛素贴片”的技术为改善糖尿病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一将血糖监测与胰岛素注射巧妙融为一体的技术于同年6月发表在PNAS杂志上,并入选了《科学》杂志“2015年十大科技”。

具体来说,“智能胰岛素贴片”由数以百计的的微针组成。微针里储存了胰岛素和葡萄糖传感器。当血糖水平过高时,微针会自动释放胰岛素,发挥降血糖作用。这种微创贴片能最大程度地减轻病人痛苦和麻烦。

方法4:肠促胰素GLP-1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回肠内分泌细胞分泌的一种脑肠肽,也被称为肠促胰素GLP-1。它的主要作用是在进食后促进胰岛β细胞增殖、刺激胰岛素分泌及抑制升糖激素的分泌。由于肠促胰素GLP-1对葡萄糖浓度有依赖,只有在高血糖的情况下,才发挥降糖作用,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曙光

不过,胰高血糖素-1还不能取代胰岛素的地位。一是胰高血糖素-1是多肽,不能口服给药;二是胰高血糖素-1很容易被体内的二肽基肽酶Ⅳ降解,所以必须持续静脉滴注或持续皮下注射才能产生疗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人员采用新型药物技术,使进入体内的肠促胰素GLP-1能够缓慢释放。目前已基本实现一周注射1次的剂型,帮助患者摆脱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的困境。

上世纪80年,美国医生Pories意外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一位合并2型糖尿病的肥胖患者,经胃流转手术后,血糖水平明显下降,直至停用了所有降糖药物。起先Pories并没有在意,直到接连数例患者都出现了类似情况。1995年Pories发表了研究报告:146例合并2型糖尿病的肥胖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121例患者的糖尿病都被“治愈”了,即停用所有降糖药、血糖依然保持正常。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确凿证据表明,减肥手术能够显著降低某些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这些获益既与患者的体重减轻、胰岛素抵抗下降直接相关,也和手术改变了肠道激素和脂肪因子的分泌、调节了肠道菌群关系密切。但需要注意的是,此项手术并非能治愈所有人的糖尿病。它能发挥功效,依赖于胰岛细胞能分泌胰岛素。一旦减掉多余体重,胰岛素抵抗小时,身体分泌的胰岛素的降糖效应会大大增加。

2011年,国际糖尿病联盟也认可减肥手术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措施之一,但必须符合以下手术条件

  • 保存一定程度的胰岛素分泌功能(空腹血清C肽≥正常值下限的1/2);
  • 患者的体重指数(BMI)符合手术标准;(BMI超过32.5时,应积极进行手术;在27.5~32.5之间时,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合并其它代谢紊乱及肥胖合并症时,可以考虑手术;在25~27.5之间时应慎重开展手术)
  • 2型糖尿病病程不超过15年;
  • 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时,可酌情提高手术推荐等级。
}

胰腺癌有哪些异常征兆,胰腺癌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会有生命的危险,其实它早期会有一些信号,那么胰腺癌有哪些异常征兆?一起和小编去看看胰腺癌有哪些异常征兆的介绍吧!

由于胰腺位置隐藏,前面紧贴胃,胰腺癌极易漏诊或误诊,发现时大都已属晚期。未经治疗的胰腺癌病人,90%以上于诊断明确后一年内死亡。很多胰腺癌患者在患病早期,对身体的不适反应不太注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我把胰腺癌早期的部分症状列举出来,便于大家对症辨别,若有异常实现早诊断、早治疗。40岁以上人群出现下列情况应高度警惕。

信号一:厌食、消化不良和体重下降。胰腺癌的早期症状表现为厌食、消化不良和体重下降的约有10%,还有一些专家认为食量减少、恶心呕吐、大便习惯改变、消瘦为胰体尾癌的四大早期症状,可以此作为胰腺癌的早期信号。

信号二:上腹不适和疼痛。具体表现为上腹疼痛和说不清的不适感、闷堵感,时轻时重,时有时无,一般夜间更明显。其不适感的部位较深,范围较广,且有进行性加重现象,并逐步转为隐痛、胀痛和腰背痛。胰头癌的腹痛偏于右上腹,胰体尾癌偏于左上腹,少数人可有脐周痛。后期可有腹背痛,并且疼痛常与体位有关,在仰卧时加剧,坐立、弯腰、侧卧、屈膝时减轻。

信号三:不明原因的黄疸。胰头癌多以阻塞性黄疸(由于肝外胆管或肝内胆管阻塞所致的黄疸)为最突出的症状,而早期胰体、胰尾可无黄疸。黄疸通常呈持续性且进行性加深,且多数病人可因阻塞性黄疸而皮肤瘙痒,致遍体抓痕。上述症状在肝炎或胆道疾病时也可以出现,所以早期胰腺癌被误诊为肝炎、胆囊炎或胆石症的并不少见。

信号四:糖尿病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血糖波动,药物控制不理想。

胰腺癌的早期症状,胰腺癌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而且它的治愈率也非常的低下,那么胰腺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一起和小编去看看胰腺癌的早期症状的介绍吧!

5年生存率<1%,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胰腺癌早期的确诊率不高,手术死亡率较高,而治愈率很低。本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5~2:1,男性患者远较绝经前的妇女多见,绝经后妇女的发病率与男性相仿。

临床表现胰腺癌临床表现取决于癌的部位、病程早晚、有无转移以及邻近器官累及的情况。其临床特点是整个病程短、病情发展快和迅速恶化。最多见的是上腹部饱胀不适、疼痛。虽然有自觉痛,但并不是所有病人都有压痛,如果有压痛则和自觉痛的部位是一致的。

疼痛是胰腺癌的主要症状,不管癌位于胰腺头部或体尾部均有疼痛。除中腹或左上腹、右上腹部疼痛外,少数病例主诉为左右下腹、脐周或全腹痛,甚至有睾丸痛,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当癌累及内脏包膜、腹膜或腹膜后组织时,在相应部位可有压痛。

黄疸是胰腺癌,特别是胰头癌的重要症状。黄疸属于梗阻性,伴有小便深黄及陶土样大便,是由于胆总管下端受侵犯或被压所致。黄疸为进行性,虽可以有轻微波动,但不可能完全消退。黄疸的暂时减轻,在早期与壶腹周围的炎症消退有关,晚期则由于侵入胆总管下端的肿瘤溃烂腐脱,壶腹肿瘤所产生的黄疸比较容易出现波动。胰体尾癌在波及胰头时才出现黄疸。有些胰腺癌病人晚期出现黄疸是由于肝转移所致。约1/4的病人合并顽固性的皮肤瘙痒,往往为进行性。

哪些人易得胰腺癌,胰腺癌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恶性肿瘤,它有极高的死亡率,所以很多人都非常害怕得胰腺癌,那么哪些人易得胰腺癌?一起和小编去看看哪些人易得胰腺癌的介绍吧!

首先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是目前唯一被公认的、对胰腺癌发病有确定作用的危险因素。国外大量前瞻性研究及病例对照研究表明,吸烟的胰腺癌患者与非吸烟者死亡的危险比在1.6-3.1:1,吸烟量的多少与胰腺癌的发病呈正相关。

动物实验尸检可以见到吸烟者胰腺导管细胞增生、细胞核不典型改变等,而且这些变化与吸烟的量呈正相关。饮酒对胰腺的致癌作用结论不一,目前认为适量饮酒与胰腺癌无明显的相关关系,但长期大量饮酒可能增加危险度。此外,国外有研究认为,每天3杯以上咖啡,胰腺癌危险性将显著增加。

第二是饮食结构不平衡。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癌症研究所总结了饮食与胰腺癌关系的研究结果,认为富含红肉(猪、牛、羊肉)、高脂肪和高能量的食物可能增加致胰腺癌的危险性,而通过摄入富含蔬菜、水果的饮食可预防33%-50%的胰腺癌发病率。

富含蔬菜和水果的饮食以及果汁、绿茶等绿色饮料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成份,它们可以防止细胞受损,甚至使受损的细胞修复。因此,可能有预防胰腺癌的作用。植物性食品中的纤维和维生素C也可能有保护作用。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只喜欢吃口味好的富含红肉(猪、牛、羊肉)、高脂肪和高能量的食物,不吃富含蔬菜、水果的饮食,暴饮暴饮,不仅会增加患胰腺癌的风险,还会增加肠癌等其他癌症的风险。

第三是疾病因素。糖尿病或者糖耐量异常作为胰腺癌的病因尚有争论,争论的焦点主要是糖尿病究竟是胰腺癌的一个早期症状或并发症,还是致病因素,目前赞成其为病因的占优势。尤其是那些突发的无糖尿病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应该作胰腺癌筛查。

此外,芬兰的一项大规模队列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可增加胰腺癌的发病危险,特别是血清幽门螺杆菌CagA抗体阳性者胰腺癌危险性为血清幽门螺杆菌CagA抗体阴性者的2倍。这一结果支持了以往病例对照研究的报告,但幽门螺杆菌与胰腺癌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第四是手术史。胰腺癌发病可能与切除胆囊有关,有报道说胆囊切除20年以上的患者发生胰腺癌的危险性超过70%。实验证实胆囊切除术后可以引起体循环中缩胆囊素水平升高,而后者可以促进啮齿类动物发生胰腺癌。

第五是遗传因素。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胰腺癌有家族聚集的特点,胰腺癌患者中,有胰腺癌家族史者是无胰腺癌家族史患者的3-13倍。此外,胰腺癌还与几种高度特征性遗传综合征相关,包括遗传性胰腺炎、家族性多发性非典型丘状黑色素瘤、Peutz-Jeghers综合征等。这些综合征常伴有生殖细胞的某些基因突变。

第六炎症因素。已有证据表明反复发作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或结石性胰腺炎有可能是一种癌前期病变。

第七良性肿瘤恶变。胰腺有多种良性肿瘤,但原发性良性肿瘤,例如粘液性囊腺瘤、导管内粘液乳头状瘤很可能恶变为胰腺癌。

如果我们能避免这些危险因素,及早进行适当处理。胰腺癌的增长势头就有可能被遏制下来。

胰腺癌的5个最新治疗方法,得了胰腺癌怎么办,可能大家看到有癌了就觉得肯定会死的,其实不然,早期的胰腺癌治愈率很大,胰腺癌有哪些最新的治疗方法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说说胰腺癌的5个最新治疗方法!

胰腺癌的5个最新治疗方法

很多家属或患者对于胰腺癌晚期的治疗有误区,认为无论如何也应手术,如果不能手术,患者很快就不行了。其实,结果往往相反。尽管手术可将肺部的病灶去除,但由于胰腺癌晚期患者的体质差,免疫力低下,手术常常会使他们的元气大伤,生活质量急剧下降。如不配合进行全身治疗,往往好景不长,导致肿瘤复发或转移,对于小细胞胰腺癌尤其如此。

小细胞胰腺癌病情发展快,全身播散倾向突出,对化疗高度敏感,5年生存率已由1%上升至10%以上,因此化疗已经成为小细胞胰腺癌的一种主要治疗手段。但胰腺癌晚期患者,化疗的周期一般不应超过4~6个周期,可是很多人想通过大剂量的化疗来提高疗效,但事与愿违的是,过度的攻击性治疗不但没有起到延长生存期的作用,反而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胰腺癌晚期患者症状加重,痛不欲生。

胰腺癌的5个最新治疗方法

放疗能减轻70%的胰腺癌晚期患者的症状,不同剂量和分割量的外放疗能缓解原发或转移灶的局部症状。但是,胰腺癌晚期患者往往因为放疗强烈的毒副作用和并发症而匆匆辞世。他们在忍受癌魔折磨的同时,还不得不经受放疗等治疗办法带来的胸痛、恶心、呕吐、脱发、乏力等毒副作用,生活质量极差。

肿瘤生物治疗是继手术、放化疗的第四种治疗模式。它有望将肿瘤变成一种可控制性的慢性疾病。肿瘤生物治疗(自体细胞免疫治疗)配合手术、化疗、 放疗能有效提高癌症治疗效果。由于胰腺癌晚期,患者经过化疗后,体质很差,机体免疫功能损害严重,患者本身也对从心理和身体上受到极大的痛苦,因此失去了对治疗的信心。

加之晚期胰腺癌患者,癌细胞已向周边正常组织扩散,不能再承受手术、放化疗治疗。为此,采用肿瘤生物治疗(自体细胞免疫治疗)能有效防止肿瘤细胞扩散与转移。最为重要的是,自体细胞免疫治疗无任何毒副作用,不会损害人体正常组织功能。

能重建身体免疫系统,对残留在体内的肿瘤细胞进行长期、持久的免疫应答,逐步杀伤肿瘤细胞,从而缓解患者的病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中医药治疗胰腺癌晚期多用复方,是多种药物组合起来服用,它确实不是单方向的杀伤癌细胞作用,很可能还具有调控遗传和免疫机制,调节内分泌代谢等整体作用,是在多环节上产生效果的。

胰腺癌的5个最新治疗方法

中医药治疗胰腺癌,对每一位患者都讲求整体治疗,但对不同的人又讲求个体化治疗,不同的人患同一种病,往往需要不同的方法治疗。这里所包含的原理一定是多层次、多环节、多方面的。所以其疗效就不能仅以是否直接杀伤癌细胞去判定。

胰腺癌晚期症状,胰腺癌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尤其到了晚期基本上已经算是不能治疗了,那么胰腺癌晚期症状有哪些?今天就和6681小编一块去看看胰腺癌晚期症状吧!

是胰腺癌晚期患者的重要症状,而阻塞性黄疸是胰头癌的最突出表现,发生率在90%以上。而早期胰体、胰尾可无黄疸。黄疸通常呈持续性且进行性加深。完全梗阻时,大便可呈陶土色,皮肤黄染可呈棕色或古铜色,伴瘙痒。

体重下降明显的常见胰腺癌晚期症状,90%的患者有消瘦,其特征是发展迅速,考虑与胰液胆汁缺乏、消化吸收功能差、食欲不佳、睡眠、精神负担重以及癌细胞直接作用等相关。

上腹部不适及隐痛是胰腺癌晚期最常见的首发症状。腹痛部位定位不清,范围较广。典型部位是中上腹和左季肋部,可向背、前胸、右肩胛部放射。腹痛可表现为钝痛、重压痛、啃咬痛等,多呈持续性,可在饭后加重。

乏力与食欲不振甚为常见,尚可伴有腹泻便秘、腹胀、恶心等胃肠道症状。部分病例可出现脂肪泻和高血糖、糖尿。 不喜欢脂肪性菜肴,也会出现脂肪性下痢,这是脂肪未被消化,而和粪便混合、排泄出来的下痢症状。

部分患者可有焦虑、抑郁、失眠、性格改变等表现。

至少有10%的患者在病程中有发热出现。胰腺癌晚期临床可表现为低热、高热、间歇热或不规则热等。原因可能与癌细胞本身释放的致热源或继发性胆道感染有关。

7、体格检查早期一般无明显体征

典型者可见消瘦、黄疸、上腹部压痛。晚期可于上腹部触及结节状、质硬之肿块。如黄疸伴有胆囊肿大,则为胰头癌的重要依据。由于胆汁淤积,常可扪及肝脏肿大。如癌肿压迫脾静脉或脾静脉血栓形成时,可扪及脾肿大。

8、晚期胰腺癌病例可出现腹水,并可在左锁骨上或直肠前陷凹扪及坚硬及肿大的转移淋巴结。

胰腺癌晚期死前症状,是胰腺癌晚期患者家属较为关心的问题。因为很多胰腺癌晚期,病人的身体素质已经很差,有的还有转移,所以,不同的胰腺癌晚期患者离开人世的症状是不同的。

胰腺癌晚期,因为该病是个慢性疾病的局部表现,之所以得这个病,主要是人体脾胃虚弱,抵抗力降低,对外来和内在的邪气抗争无力,导致病邪聚集在胰腺部位,因为正气虚弱,所以反过来对癌的生长的控制力度不够,导致癌生长加速,这就出现了恶性循环。

胰腺癌晚期患者一般体质虚弱,脾胃不好,不思饮食,消化不良,有时候上腹部疼痛和饱胀,大便也不正常。如果长在胰腺头部,还可以压迫胆总管,患者出现黄疸和严重的肝功能不全,出现皮肤瘙痒。因此,离世前,主要是被癌消耗掉的。

晚期患者一般都很消瘦,吃饭不好,如果转移到肝,最后可能因为肝功能不全而离开人世,也有转移腹腔的,出现大量的腹水,出现低蛋白血症,最后腹水既无法用药物排出,也无法用抽水的方法来解决,因为,人体产生的蛋白太低,不解决低蛋白血症,就无法从根本解决问题,腹水会不停的生长,部分患者死于肝功能衰竭。

总的说来,不同的胰腺癌晚期患者,离世前的症状会不同的,根据癌破坏了哪些脏器,破坏了人体的哪方面的平衡综合起来才能知道,因此,不同的胰腺癌晚期患者死前的症状会不同的。

胰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全部恶性肿瘤的前10位,特别是近几年来,其发病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世界上每年有胰腺癌新发病例约20万人,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2%。

近二十年来,胰腺癌的发生率迅速飙升,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该疾病发病率增长约4倍,成为男、女主要高发癌症。更严峻的是,它起病隐匿、生长迅速,患者从发病到死亡往往仅几个月,在常见癌瘤中死亡率最高。专家认为,胰腺癌正在向“癌王宝座”步步逼近。

调查显示,全球每年新发胰腺癌病例23万,从总体上看,北美洲、欧洲、澳洲发病率最高,亚洲次之,非洲最低,胰腺癌高发国家或地区的发病率是低发国家或地区的5至7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胰腺癌发病率也快速上升,目前男性发病率达6/10万,女性发病率达4/10万。在本市,男、女胰腺癌发病率近几年分别以年均3.48%和4.99%的速度急剧上升,增长幅度分别居于男、女性癌瘤第五位和第一位,成为男、女性前10位高发恶性肿瘤。

此外,我国胰腺癌发病还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低龄化趋势。大量临床调查和观察发现,以往50至69岁高发的胰腺癌现在逐渐向30至49岁人群逼近,原来临床少见的30多岁、40多岁患者现在明显增多。

临床调查显示,因发现晚,被确诊的胰腺癌患者中,仅不足20%具备手术条件,而他们即使手术,术后也易复发,生存期超过5年的仅约10%。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恶性胰腺肿瘤能活多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