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大神们 创维0LED49寸电视价格55LED10的偏光片是多少角度的?

显示产业的十大发现与趋势
2016年,全球平板显示产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终端产品尺寸不断增长成为产业发展新动力,AMOLED和LTPS在中小尺寸的渗透率不断增长,液晶显示在大尺寸依然保持主流地位。再此背景下,我国显示产业整体保持快速增长,龙头企业不断调整产业布局,在AMOLED和产业链建设方面加紧布局,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全球市场份额稳步提高,高分辨、窄边框、低功耗、广色域等新型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差距逐渐缩小,本土产业链不断完善,配套体系逐步形成,产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在此形势下,赛迪智库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所编写了《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白皮书(2017版)》,全面梳理2016年全球和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情况,分析产业整体的创新进展、产品应用推广、重点企业经营情况和发展政策环境,对2016年显示产业发展的重大事件进行整理,总结了显示产业十大发现,并提出显示产业未来发展的十大趋势,以期为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发展和行业管理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
全球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状况
一、产业规模不断增长
受电视平均尺寸增加,大屏手机、车载显示和公共显示迅猛发展的拉动,近年来全球新型显示产业保持了持续增长态势。2016年全球新型显示产业销售收入超过1500亿美元,其中面板产值超过1150亿美元。
2016年新型显示面板出货面积为2.0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8%。据IHS预测,从2015年开始新型显示面板需求面积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预计将达5%,到2020年增长至2.24亿平方米。
二、龙头企业不断加强产业链布局
随着我国显示产业整体实力的不断增强,以京东方、华星光电和天马等龙头企业为代表的面板企业加紧向上游延伸,不断完善全产业链布局。2016年,京东方、TCL创投与众多国内基金公司一起参与了大尺寸喷墨设备生产企业Kateeva公司的E轮投资,并在董事会中各占据一席,为柔性OLED薄膜封装制程进行相关技术储备。天马、华星光电合作成立的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与美国杜邦、日本住友化学等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印刷OLED、QLED以及柔性显示技术和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此外,国内相关材料和零组件配套企业也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提升核心竞争力。江丰电子在合肥的液晶面板用建设靶材及机台部件生产项目开工,该项目投资2亿人民币,计划于2017年6月正式投产,对京东方、天马等国内面板企业开展配套。东旭光电为打通全产业链,除玻璃基板生产项目外,与日本住友化学合作在无锡成立偏光片合资公司,该项目投资20亿元人民币,投产后年产偏光片2000万平方米,将有效填补国内偏光片生产的市场缺口。
三、液晶面板仍保持领先地位
2016年,虽然AMOLED在智能手机上得到大面积应用,但是液晶显示继续引领平板显示产业发展。大尺寸方面,2016年全球液晶面板出货量为2.53亿片,同比增长1%。电视机平均尺寸从39英寸增长为43英寸,4K等高分辨率面板产量达到1.2亿片,年增长率高达50%。小尺寸方面,2016年移动手机面板出货量(包括功能机和智能机)将达21亿片。其中,基于LTPS和Oxide技术的面板出货量增长最为迅速,LTPS TFT-LCD面板出货量从2015年的4.37亿片增长到2016年的5.5亿片,同比增长15%,Oxide TFT-LCD面板出货量则从2015年的9000万片增长到1.2亿片。
四、韩国企业优势依旧明显
面板方面,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凭借面板龙头企业占据领先地位,我国大陆地区和日本紧随其后。2016年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大尺寸面板出货量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5.6%及34.3%,三星、LGD等世界一流的大企业在AMOLED和LCD领域投资多年,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专利。随着中国大陆高世代液晶面板产线的逐渐增多,我国面板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大尺寸面板出货量市场占有率自2015年的20%增长至26.4%,到2019年中国大陆液晶产能将位居全球第一,对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显示产业带来竞争压力。在此背景下,韩国企业将OLED视为韩国显示产业继续保持领先优势的关键,不断加大在OLED产业的投入,建立自有材料体系和设备企业。韩国政府也通过扩大税收优惠、降低关税等行政支持手段推动产业发展。2016年三星在中小屏OLED面板方面以超过98%的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LGD则独占了大屏OLED面板市场。目前,为扩大AMOLED的应用范围,韩国企业采取开放策略,快速吸引了大批客户,进一步维护了韩国在显示产业的领导地位。总体看来,韩国企业在OLED平面屏方面具有3年左右的领先优势,曲面屏方面具有5年左右的优势。
五、主要特点
1、面板尺寸不断增长成为企业发展动力
受智能移动终端快速发展、液晶电视大尺寸化的带动及产业周期性景气的到来,2016年全球显示产业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需求方面,液晶电视面板继续向大尺寸方向发展,中国手机市场快速崛起和苹果手机热卖带动中小尺寸面板需求进一步增长。AMOLED面板在平板电脑和AMOLED电视的渗透率逐年提升,等离子面板则逐渐退出市场。2016年全球平板显示产品需求为15340万平方米,同比增加3%。预计到2017年,全球平板显示产品需求将达到16000万平方米。
供给方面,受中国产线建设热潮的影响,全球面板产能规模继续增加。2016年全球TFT-LCD产能达到18123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0%,预计到2017年,全球TFT-LCD产能将达到22566万平方米。
2、AMOLED成为产业发展热点
2016年全球AMOLED手机面板出货量达到3.7亿片,相比2015年大幅增长41.2%,而中国前十大品牌的OPPO、vivo、华为、金立、魅族、联想等即贡献了26%的份额。2016年99%的AMOLED面板都出自韩国三星,国内面板厂商和辉在小米红米Pro的助攻下,实现了超300万片的出货规模,是国内首家实现百万片出货规模的AMOLED手机面板生产企业。同时,昆山国显、天马集团也顺利达成了进入华为、中兴等品牌手机市场的里程碑。CINNOResearch预测,2017年整体AMOLED面板出货量将达5.7亿片,增长幅度高达51.7%。2016年柔性AMOLED手机面板出货量0.6亿片,占总体AMOLED手机面板出货的9.6%。2017年iPhone针对新款机型的面板采购量中约有半数将采用柔性AMOLED面板,预估将大幅带动整体柔性AMOLED手机面板的出货规模。2017年柔性AMOLED手机面板出货规模有望翻三番提升至1.6亿片,至2020年柔性AMOLED手机面板的年复合成长率将达88.2%。
据IHS统计,2017年LTPS和Oxide屏的总产量将提高25%,占全部TFT-LCD产量的比例从2016年的20%增加到30%。继3D、4K之后,显示技术高附加值化竞争的新竞争核心已经明确为扩大TFT-LCD的色彩表现范围。采用量子点的光学材料置于背光与液晶面板之间,已使得TFT-LCD的色域达到或超过OLED的水平。
3、超高世代产线成为产业发展重点
为了在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全球各主要面板企业开始根据自身优势,开始抢占超大屏幕电视市场,纷纷投巨资建设超高世代产线,以期取得成本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2016年,华星光电第11代线在深圳正式开工,该项目总投资538亿元,设计产能为每月140K玻璃投片量,投产后年均产值约300亿元,预计将于2019年第一季度建成投产,2019年当年实现量产。该产线主要聚焦超大尺寸电视面板的生产,在4K/8K超高清产品的生产中具有优势,同时该产线还将配备印刷OLED制程。产线建成后,将强有力的提升华星光电在65英寸以上超高清电视面板的布局,对于完善TCL在高端大尺寸液晶面板的战略布局具有重大意义。
京东方合肥10.5代TFT-LCD面板线在2016年第三季度正式封顶,为进一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和客户需求,2016年底京东方追加投资58亿元,将设计产能在原有90K的基础上再增加30K,扩产后的产线在2018年投产时,总产能将达到每月120K玻璃基板,全年面板产能将达到1426万平方米。主要生产65英寸及以上高清产品,目前该类产品的市场主要由韩国LGD和夏普占据。该产线投产后,将满足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大屏高清电视的市场需求。
2016年,鸿海集团成功收购了日本夏普公司,为保持夏普公司在高清大屏电视市场的领先地位,鸿海集团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加快在超高世代线的布局。12月31日,鸿海集团与广州市政府共同宣布在广州增城投资610亿元,建设10.5代显示面板生产线,该产线将引入夏普的氧化铟镓锌(IGZO)技术,用于生产大尺寸8K超高清液晶面板,预计产线将于2019年量产,投产后年产值将达到920亿元。
新型显示领域创新进展
一、AMOLED在高端手机市场抢占LTPS风头
2016年,AMOLED面板凭借优秀的显示性能获得市场狂热追捧, 中小尺寸面板产能达到59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7%。,而LTPS面板在中小尺寸面板产能虽然达到980万平方米,但同比增长仅为6.5%,增长率远低于AMOLED。2017年,苹果iPhone手机预计将采用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面板,引发了全球面板厂与手机品牌投资中小尺寸AMOLED面板的热潮,更加侵蚀了LTPS面板在高端手机市场的地位。相关研究预测(图1),2017年AMOLED面板产能面积可望增长至740万平方米,2015至2019年间年复合成长率高达30%;而低温多晶硅(LTPS)面板新增产能受到数条新产线推延影响,2016年整体产能增幅放缓,递延产能将使2017年LTPS产能年增长率高达31.6%,加上全球LTPS面板主要客户苹果2017年开始采用AMOLED面板,LTPS供过于求压力将浮现,2018年后产能增幅将趋缓。
由于AMOLED技术门槛高,在AMOLED面板领域积淀深厚的三星是AMOLED热潮的最大受惠者,其优势地位难以撼动。三星自身手机品牌的AMOLED面板采用率逐年攀升,AMOLED产线平均稼动率已由2015年的80%提升至2016年的90%以上。韩国厂商中除三星外,LGD也加紧脚步扩大产能。相关研究预测(图2),2016年全球中小尺寸AMOLED面板产能中,韩系面板厂的占比仍独占鳌头,达93%;2019年韩系面板厂产能的全球占比将下滑至71%,而中国面板厂则有机会攀升至19%。
二、中日韩三国将主导柔性显示产业
2016年,全球小尺寸显示屏技术加快往柔性方向发展,面板技术领先的韩国和日本在技术路线上出现了分歧。韩国目标明确,以OLED技术实现柔性面板,逐渐退出LCD生产,并投入巨资进行柔性OLED产线建设,其中三星已经明确以小尺寸AMOLED作为主要技术方向,LG则主攻大尺寸柔性AMOLED屏。日本希望从擅长的液晶LCD技术上作深度延伸,实现柔性LCD和OLED双重布局;我国则看好柔性OLED市场,紧跟韩企潮流投入巨资,未来中韩将成为全球柔性OLED的两大生产基地。
从技术角度来看,与柔性OLED相比,LCD实现柔性所面临的困难更多,量产难度更大。虽然从原理上来看,通过使用新材料和新技术,诸如透明聚酰亚胺薄膜基板、低温金属氧化TFT技术以及曲面LCD成盒工艺等,LCD可以实现曲面效果,但是与OLED本身所具有的自发光特性,LCD的柔性结构更为复杂,量产难度更高,显示效果也存在差距,因此,柔性LCD仍处于研发初期,距量产仍有较大差距。日本显示器公司JDI与日本半导体能源实验室签署联合技术协议,预计将于2018年量产柔性LCD面板。另一方面,具有一定弯曲弧度的曲屏AMOLED屏幕已经量产,并且在智能终端上得到大规模应用,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因此,在柔性显示方面,OLED技术具有更广阔的前景。
从产业布局来看,韩国企业在OLED领域遥遥领先,三星占有全球柔性OLED市场的99%以上的份额,LGD则垄断了OLED电视的市场,由于电视面板尺寸大,曲率半径大,柔性面板与刚性面板差距不大,当前柔性OLED在小尺寸领域的应用远超过大尺寸领域,因此,三星公司在柔性OLED领域的盈利情况远优于LGD。我国方面,国内面板企业在AMOLED产业加快布局,2016年共有4条产线相继开工兴建,这些产线均具有柔性布局,如能按照规划顺利投产,未来中国大陆在柔性显示竞争中将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日本方面,日本企业在产线方面进展较慢,但是在OLED上游部分关键材料和设备方面具有技术和规模优势,许多公司如出光兴产、住友化学、东丽先进薄膜公司、大日本印刷、爱发科以及东京电子等企业等在增强AMOLED材料的寿命和特性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三、量子点电视阵营逐渐崛起
量子点是溶液纳米晶,尺寸在纳米级,具有独特的光电特性,可以通过改变尺寸实现可控发光。量子点电视是将量子点光致发光特性应用于背光源的电视,仍然是液晶电视的一种。显示效果方面,量子点具有寿命长,色域广、亮度高、色彩纯正等优点,在电视产品峰值、亮度、动态对比度和色域等方面表现优秀,具有很好的发展前途,因此在未来3-5年,量子点电视将是电视产品发展的热点。
全球各大电视机企业已经认识到量子点技术对于提升液晶电视显示效果,突破色域天花板的积极意义,纷纷加强在量子点电视的技术布局。2017年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上,三星公司推出75英寸的量子点电视,通过添加量子点,改善了三星电视的发光效率稳定性,拓宽了显示色域。目前,三星、TCL、海信等企业均发布了各自的量子点电视产品,受到广泛关注。其中,TCL在2014年就发布了第一台量子点电视,2016年,联合默克、杜邦等国际企业成立的广东聚华的研发重点就是量子点印刷显示技术,目前,TCL已经在量子点材料合成,器件制备,工艺研发等方面拥有了一定的技术储备,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从技术角度来看,目前市面上的量子点电视大都采用的是将光致发光量子点技术应用于背光源,在亮度和色域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未来,随着电致发光量子点技术的成熟,量子点技术将有望给显示器件带来新一轮的革命,甚至将对电视机显示技术发展路线图带来挑战。
四、Micro-LED量产化进程稳步推进
Micro-LED显示技术是通过驱动电路控制高度集成的LED阵列,阵列尺寸从传统的毫米级降低到微米级。该技术具有功耗低,亮度高,分辨率好,色彩饱和度优异、寿命长等优点等优点,与OLED和量子点技术一样,属于自发光显示技术。目前,Micro-LED显示技术分为两大应用方向,一是以苹果公司为代表的可穿戴中小屏市场,苹果为此收购了一家Micro-LED公司LuxVue。另一方面是索尼公司推出的Micro-LED电视市场。小尺寸市场Micro-LED进入要求更高的PPI或者柔性,技术难度较大,与LCD和OLED相比没有竞争优势;大尺寸方面,Micro-LED成本优势并不明显。
由于成本过高,Micro-LED实现大规模的市场化应用尚需时日。索尼于2012年推出“Crystal LED Display”,最早将Micro-LED技术应用在消费电子领域,然而由于效率和良率太低,直到2016年6月索尼才推出Crystal系列新作CLEDIS(Crystal LED Integrated Structure),其单片LED数量大幅降低。虽然索尼宣称2017年CLEDIS将实现量产,但由于大规模量产必须要实现Micro-LED大批量、高精度、高成品率的转移,业内人士认为其量产可能性较低。
2016年国内LED厂商已经开始研发Micro-LED技术,但与苹果和索尼从芯片角度切入不同,国内Micro-LED多从显示屏的角度出发,未从应用层延伸到上游产业链和芯片层,缺乏垂直整合全产业链企业。例如利亚德公司推出的LED小间距电视产品,最小超微间距为0.7mm,目前已经通过工程样机阶段,具备了批量生产能力,该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室内监控,并未在民用电视市场开展推广和应用。
五、激光电视成显示技术竞争新高地
激光电视是利用半导体泵浦固态激光工作物质,产生红、绿、蓝三种波长的连续激光作为彩色激光电视的光源,通过电视信号控制三基色激光扫描图像。其色域覆盖率理论上可以高达人眼色域范围的90%以上,远远超过目前LED电视最高的62%色域覆盖率。色域覆盖率的提高,不仅可以使整个电视画面看起来更加真实、有层次感、通透的感觉,同时画面的清晰度也会随着色彩饱和度的提高有较大幅度的提升。由于采用激光作为电视的背光源,激光电视可以做的更薄,适合家庭使用。近几年的销售数据来看,大屏化已经成为电视行业趋势之一,而大屏化恰恰是激光显示的优势,激光电视的屏幕可以是幕布,也可以是一面墙,能够克服大屏幕电视的搬运难题。另一方面,与OLED、量子点等显示技术相比,激光显示呈现的是反射光,更加柔和,克服了长时间观看荧光粉产生的荧光色所造成的不适感,更有利于人眼健康。
从2017年CES展会情况看,激光电视的发展超出预期,或成为显示技术竞争新高地。展会上,海信展出了全球首款4K双色激光电视获评“全球年度显示技术金奖”,产品在现有的蓝色激光模块基础上,增加了红色激光模块,其亮度已经提升到360尼特,达到高端液晶电视的亮度标准;而110%的NTSC色域远好于普通电视的72%,标志着激光电视在画质上已经追上甚至超越了高端液晶电视。长虹发布拥有全球首创超高效远心激光光机和柔性菲涅尔光学屏幕的CHiQ激光影院,内置电动调焦功能,实现80-150英寸超短距精准对焦并达到120%的NTSC超广色域。TCL首推4K激光电视布局巨屏市场,在外观上对比海信激光影院,更加小巧轻便。
新型显示领域应用推进情况
一、电视和监视器面板出货面积增长
随着液晶面板普及率提升,生产成本下降,面板产品平均尺寸不断增长对增量市场的贡献越来越大。2016年全球新型显示面板产业市场规模为1150亿美元,同比增长1%,出货面积为2.0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8%。
电视机用面板出货面积不断增长对整体市场贡献最大,虽然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成下降趋势,但出货面积却保持上升,2016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为2.6亿片,同比下降2%,电视面板出货面积为1.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8%,电视面板平均尺寸增长至42英寸,同比增长5%。电视面板中,40英寸以上产品占所有产品出货量比例从41%提升至45%,其中55英寸占比从9%提升至13%,65英寸占比从1%提升至4%。预计2017年,液晶电视面板出货数量和出货面积仍将保持分化态势,面板企业在消化产能的压力下,将进一步降低55英寸以上面板生产成本,总体出货面积有望进一步保持增长。
监视器产品出货数量近年来成下降趋势,Gartner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为2.65亿台,同比下降8%,预计2017年下降趋势将得到缓解。受监视器企业备货影响,预计2017年监视器面板的出货量将呈现一定程度的超跌反弹,有望成为大尺寸产品中反向增长的品种。监视器面板产品的成长主要驱动力来自于显示尺寸不断增长的一体机机型,同时辅助以曲面设计和21:9的超宽比例设计。2016年监视器出货面积达到201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5%,笔记本电脑显示器出货面积为114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
二、中小尺寸产品市场呈现旺盛需求态势
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VR/AR等智能移动终端产品的快速发展提升了中小尺寸显示面板的市场需求,产业规模稳步增长。根据IDC预测,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14.5亿部,高端市场加速向以低温多晶硅面板(LTPS)、AMOLED为代表的先进显示应用技术转换,以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为主体的智能穿戴市场不断发展,3寸以下的小尺寸屏幕需求快速提升,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0.3%。2016年全球中小尺寸面板销售收入达到450亿美元,占面板整体收入的40%,。其中,AMOLED面板在中小尺寸市场表现突出,2016年销售收入达到150亿美元,同比增长27%,出货量达到4亿片,同比增长42%,LTPS销售收入达到160亿美元,LCD销售收入为140亿美元。
除了智能移动终端产品外,车载显示也成为中小尺寸的又一重点应用,成为继手机、平板之后全球面板企业激烈争夺的细分市场。2016年,全球车用显示面板出货量达到1.2亿台,同比增长15%。随着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汽车以及新能源汽车等新兴汽车形态的出现,车内显示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主要产品以汽车中控台部分的中央信息显示器,驾驶仪表盘以及驾驶员前方视野的抬头显示器等为主, 7英寸在车载显示中占据主流地位,市场份额超过40%。未来车内显示屏市场将向着多数量、大尺寸、触控化、多功能、定制化方向发展。
新型显示产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科技部发布新型显示相关重点专项
科技部于2016年2月19日公布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其中包括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高性能计算、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网络空间安全等10个重点专项,专项实施年限从2016到2020年。“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专项”围绕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半导体照明、新型显示、大功率激光材料与器件、高端光电子与微电子材料等4个方向部署35个任务。其中,与OLED和其它新型显示相关的重点任务有高品质、全光谱半导体照明材料、器件、灯具产业化制造技术,高效大面积OLED照明器件制备的关键技术及生产示范。印刷显示新型材料及显示视觉健康研究,包括新型发光材料与器件,印刷TFT材料与器件和新型显示视觉健康研究。印刷显示关键材料与器件工艺及开发平台,包括印刷OLED显示关键材料技术,印刷OLED显示技术集成与研发公共开放平台,电子纸显示关键材料与器件。量子点发光显示关键材料与器件研究,包括面向激光显示的管家材料与技术基础研究,面向激光显示的三基色半导体激光器(LD)关键材料与技术基础研究以及面向三基色LD激光显示整机关键技术基础研究。“重点基础材料提升与产业化”中与新型显示相关的重点任务有特种功能玻璃材料及制造工艺技术,包含高世代电子玻璃基板和盖板核心技术开发。
二、发改委工信部两部委联合发布实施制造业升级改造重大工程包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为做好制造业稳预期、稳信心、稳投资、稳增长工作,促进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实施制造业升级改造重大工程包。为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聚焦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组织实施10大重点工程。其中电子信息升级工程中包含新型平板显示工程。重点发展低温多晶硅(LTPS)、氧化物(Oxide)、有机发光半导体显示(AMOLED)等新一代显示量产技术,建设高世代生产线;发展玻璃基板、增亮膜、光刻胶、OLED蒸镀工艺单元设备部件、蒸镀设备自动化移载系统等关键材料和设备领域,增强自主配套能力;推动关键共性技术联合开发和产业化示范;布局量子点、柔性显示等前瞻技术领域。
三、工信部发布《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投资指南(2016年版)》
2016年,为推进落实《中国制造2025》,指导各地工业创新发展,引导社会投资方向,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投资指南(2016年版)》出台,其中对新型显示产业未来发展重点产品、技术和工艺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投资的重点和方向。
在工业强基任务中,核心基础零部件中将重点发展新型显示器件。发展高分辨率TFT-LCD显示器件、低温多晶硅TFT-LCD显示器件、金属氧化物TFT-LCD显示器件; AMOLED(低温多晶硅背板)、AMOLED(金属氧化物背板)、柔性AMOLED等新型显示器件。开展布局全息、激光等显示技术以及碳基、量子点等新型显示技术研发。在先进基础工艺方面,提出发展LTPS、Oxide背板量产工艺,AMOLED背板、蒸镀和封装等工艺,柔性显示相关工艺。在基础材料方面,着重发展大尺寸AMOLED显示及照明用高性能有机发光材料;高世代大尺寸TFT-LCD面板用玻璃基板、柔性玻璃基板;混合液晶和相关单体材料、智能调光窗户用分散液晶材料,偏光片及相关光学薄膜材料、彩色滤光片及彩色光刻胶材料、大尺寸高精度掩模板、有机发光材料等材料;大尺寸金属靶材、旋转靶及氧化物靶材;高纯电子气体和试剂等配套材料。
新型显示产业发展趋势展望
一、十大发现
1、新型显示产业跨越式发展成为供给侧改革成功案例
中国显示产业的营收规模在“十一五”及“十二五”期间分别取得7.5倍和3倍的增长,2016年,以京东方为代表的我国新型显示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行业销售收入超过2000亿元,同比增长20%。目前,中国大陆新型显示产业已经具备完善的技术储备与成熟的市场条件,正向技术研发和再创新稳步迈进,已经成为全球显示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我国大陆地区在消费电子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我国显示产业通过创新促进技术转型升级、增加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全面体现了供给侧改革的作用和意义。
2、中国大陆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跃居全球第二
随着国际面板大厂的战略性撤退以及国内面板厂产能的提升,中国大陆地区在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市场的占有率正在稳步提升。2016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达到2.58亿片,数量同比下降2.5%。从各面板企业出货数量的表现来看,中国大陆地区面板厂产能持续扩充,出货数量超过台湾地区,仅次于韩国,排名全球第二。2016年,京东方跃居全球出货量排行第二名,首度超越群创,是全球五大面板厂中,近三年出货量唯一正成长的面板企业,京东方智能手机LCD面板市场占有率达25%,平板电脑市场占有率达38%,均位居全球第一。电视面板市场占有率达18%,居全球第二。
3、新型显示产业上游设备及材料行业迎来发展黄金期
新型显示产业链中,上游核心材料和零组件处于毛利率和技术含量最高的位置,是整个产业发展关键中的关键。近年来,多项扶持政策出台推动核心材料、零组件和装备的国产化,同时多条高世代线投入建设为提升我国新型显示产业上游材料和零组件配套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外资配套企业纷纷落户中国大陆,2016年液晶玻璃基板领域的龙头企业旭硝子、电气硝子、康宁等纷纷在我国布局,深度参与10.5代玻璃基板项目。偏光片方面,LG化学、三星SDI、奇美材料、三利谱等企业的偏光片项目也在江苏、安徽等地陆续开建或扩产。液晶材料方面,DIC和默克分别在青岛和上海启用混配工厂,以就近供应中国液晶面板企业。与此同时,我国本土配套企业也在快速成长,清溢光电8.5代TFT掩膜板取得突破,中电彩虹和东旭光电积极布局8.5代液晶基板玻璃生产线,预计随着高世代线相继投产,基板玻璃、液晶材料、靶材、偏光片、彩色滤光片、光学薄膜等相关原材料、零组件等上游产业的本地化生产将迎来更大发展。
4、供需层面多方因素共同施力带来面板价格持续上涨
2016年第一季度面板价格延续上年下滑趋势,5.5英寸FHD面板从17美元降至15美元;32英寸电视面板从57美元下滑到55美元;55英寸FHD电视面板从180美元下跌到170美元。2016年第二季度开始,受地震、产能调整、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电视面板价格一直呈现上涨的走势。12月份底,上述三个产品的价格分别上升至16美元、74美元和195美元。随着2016年电视面板价格不断上涨,对电视品牌企业带来严重压力,特别是规模较小的电视制造企业,因为财务与成本的压力,面板供应面临较大压力,另一方面,面板价格上涨带来较大的库存风险,为避免亏损,电视机企业开始加速升级到更大尺寸的液晶电视面板,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电视机主流尺寸。
5、OLED阵营不断壮大,三星显示独占鳌头
受智能手机爆发式增长的拉动,近年来全球OLED显示产业规模保持了持续增长态势,2016年全球AMOLED面板市场规模达到150亿美元,同比增长28%,PMOLED较2014年同期上涨22%。其中,全球OLED电视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较2015年增长6.9倍。据IHS预测,到2020年AMOLED显示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6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25%。电视、平板电脑以及可穿戴设备用OLED显示面板占比将逐渐提升。目前全球AMOLED显示市场基本由韩国企业垄断,2016年,三星以超过93%的市场占有率雄踞榜首,LGD凭借在OLED电视的优势独占了大屏OLED面板市场。韩国企业将OLED技术视为下一代显示的主流技术,持续加大在OLED面板方面的投资,三星宣布将不再生产手机用LCD显示屏,仅保留电视面板业务,重点发展OLED显示业务。LGD计划投资85亿美元来提高OLED生产能力,并将在韩国坡州建立一个新的OLED显示器工厂P10,主要生产大尺寸的OLED电视面板和曲面OLED面板,预计总投资87亿美元。日本则整合了中小尺寸面板公司JDI和OLED面板企业JOLED。该公司集结了日本优势企业所拥有的OLED成膜技术、氧化物半导体技术以及柔性面板技术等,同时融合JDI的LTPS背板技术,研发应用于平板电脑、笔电、智能手机等多用途的OLED面板产品,公司的产线于2016年下半年试生产,2017年将正式量产。
6、跨国公司兼并重组为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变数
2016年新型显示产业价格和市场行情逐渐回暖,投资者和企业纷纷加大投资力度,频繁的兼并重组为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变数。2016年行业重大兼并重组事件包括:经纬电材12.4亿并购新辉开,飞凯材料10.6亿收购和成显示,蓝思科技12.2亿元收购联胜,欧菲光15.8亿元收购索尼华南公司,合力泰1亿元收购珠海晨新,日本凸版印刷25.25亿新台币接手凌巨股份,利亚德3.5亿元人民币收购中天照明,正业科技4.5亿元并购炫硕光电,德豪润达2亿元收购大连综德照明,木林森股份3亿元收购超时代光源股权,雷士照明5亿元收购耀能控股等等。随着行业洗牌进入收尾阶段,市场整合兼并步伐加快,企业间的资本血拼进一步升级,预计两年之内行业内的兼并重组将从产业链上游向产业链下游蔓延。
7、柔性显示成为各大企业重点发展方向
2017年,全球显示屏技术将加快往柔性方向发展。其中,日本面板厂商日本显示器(JDI)、JOLED和夏普自2016年起都在努力扩大柔性AMOLED市场。JDI已经从柔性白光OLED转向柔性RGB OLED,谋求进军智能手机市场;JDI旗下的JOLED公司计划到2018年推出针对平板电脑和大型设备的中型柔性OLED面板;被富士康收购的夏普公司在AMOLED方面具有较深厚的储备,预计将很快推出量产AMOLED产品。韩国AMOLED面板厂商技术和产品在全球处于前沿位置。乐金和三星一直在积极增加柔性AMOLED显示器的投资。乐金显示专注于生产用于智能手表的平面或圆形柔性AMOLED显示器,并已成为APPLE WATCH的面板供应商。三星显示抓紧扩大用于智能手机的柔性AMOLED面板产量,同时加快透明柔性和可折叠AMOLED显示面板的研发,优化乐柔性AMOLED显示面板的生产流程,将之前的四切法改变为二切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我国大陆投资从刚性AMOLED向柔性AMOLED转移。2016年,目前共有6家中国大陆面板企业宣布将投资柔性AMOLED面板,预计在2017年底或2018年初将有产能开出。
8、新型终端产品快速发展促进新兴显示技术不断成熟
车载显示、虚拟现实、医疗应用等新兴应用将驱动显示产业新兴技术的加速成熟。一是行车记录仪,车载导航等驾驶辅助工具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车载显示面板的需求,2016年全球车载显示面板的需求面积达到13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约28%,预计2020年其出货面积近200万平方米,未来五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10%。车载显示器件的应用环境对于面板的工作温度范围、抗冲击性、亮度、显示角度和设计自由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OLED凭借自发光的特性使其更适宜应用于车载环境,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二是虚拟现实产业的爆发加快了OLED面板高清晰化发展的步伐,2016年被称为虚拟现实发展元年,VR平台发展迅速,应用下载量激增,行业关注度前所未有,然而当前主流的LCD技术在进行VR体验存在一定的技术障碍,难以获得舒适的临场感受,由于OLED技术可以大幅降低响应时间,减少虚拟现实使用过程中的延迟,改善眩晕效果,而被认为是目前唯一适用的屏幕,随着行业对虚拟现实产业的热度不断增长,OLED技术也将在其推动下不断提高分辨率,以满足虚拟现实的技术要求。三是快速增长的医疗显示器市场吸引众多面板企业不断加大投入,开发满足医疗显示器要求的产品,抢占市场份额。医疗显示器主要包括普通显示器、影响诊断显示器和手术显示器等,大部分属于定制型显示器产品,其中,手术显示器使用环境最为特殊,面板一般采用IPS-LCD技术,要求具有4K以上分辨率,高亮度、低色偏、高对比度、大尺寸等特性,从而帮助医护人员获得实时、准确、生动的医疗影像。
9、中小尺寸影响力增强导致产业周期性变化逐渐趋缓
液晶周期是新型显示产业特有的发展规律。每当研发创新、面板主流尺寸更替时,通常会出现需求增加、供给紧俏、价格上扬的状态,市场气氛跟着乐观,导致厂商投资增加甚至过度投资;待景气出现反转下滑,产能过剩的窘境随即出现,于是产品价格下跌,厂商被迫减少或停止投资,直到景气降到谷底。接着,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市场需求再度复苏,直到供给无法满足需求之际,产品价格重新上扬,厂商又开始进行新世代产线投资,如此便完成一个所谓的液晶周期。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蓬勃发展,液晶面板产业周期变化日趋缓和,电视面板周期不再仅仅受电视供需情况的影响,移动终端、平板电脑等新兴市场也开始形成影响力,越来越多的高世代线产线开始切割中小尺寸,因此行业2年一个周期的波峰波谷逐渐趋缓。2016年上半年,受供应增加的影响,面板价格出现大幅下滑,企业经营情况呈现十分不利的局面,但是低谷仅维持了4个月,从下半年开始,产业供需明显好转,面板价格显著回升。一方面,智能终端市场回暖、车载移动终端市场增长,这些新兴中小面板市场占用液晶面板产能的比重不断加大,影响力明显增强,另一方面,电视面板大尺寸化不断加速,40英寸以下小尺寸面板出货数量持续萎缩,平均尺寸年均增长超过5%。在不同尺寸面板细分市场不同周期的交互作用下,液晶周期开始趋缓,呈现小周期的特征,短期周期性波动成为产业行情的主流态势。
10、政策支持方向从面板产线建设向配套体系完善转变
新型显示产业是战略性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产业重要的战略性和基础性产业。加快新型显示产业发展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撑制造强国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通过《年平板显示产业发展规划》和《年新型显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的实施,我国显示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全球显示产业的重要力量。全球显示产业格局和竞争态势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面板企业加快在高世代面板产线的投资,另一方面不断完善产业配套体系,再次产业形势下,我国政府产业政策的支持方向开始从面板产线建设想配套体系完善转变,政策的发力点主要集中在支持企业突破高世代玻璃基板、有机发光材料、高纯气体及化学品等关键材料与设备方面。2016年,工信部工业强基工程中,高精度铜蚀刻液和彩色光刻胶作为关键基础材料得到国家的重点支持。财政部、海关总署以及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文,延长对国内新型显示器件项目继续实行进口设备增值税分期纳税的政策,对新型显示器件项目于进口的关键新设备,准予在首台设备进口之后的6年内分期缴纳进口环节增值税。此外,对新型显示器件生产企业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自用生产性原材料和消耗品,免征进口关税,进口建设净化室所需国内尚无法提供的配套系统以及维修进口生产设备所需零部件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二、十大趋势
1、中国面板产能将跃居世界第一
2017年中国大陆共有4条11代面板线在建,同时多条8.5代线进入量产阶段,预计全年销售收入将超过2200亿人民币,显示面板出货面积突破6000万平方米,全球占比超过40%,面板产能跃居世界第一。再此基础上,中国大陆将是全球产线建设最为活跃的国家,为全球新型显示设备和原材料提供了主要市场。在多条产线建设和庞大下游市场的多重作用下,中国大陆地区对全球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的影响力还将不断加大,中国新型显示产业整体仍将保持高速增长。2017年预计将以15%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高于全球5%的平均速度。
2、量子点技术将进入发展快车道
量子点技术趋于实用化,通过提升液晶面板产品显示效果而将得到快速发展,量子点显示技术与消费性电子产品整合已成为重要趋势。2017年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览会上,三星正式发布全新QLED电视阵容,QLED TV全部应用了最新“无镉金属量子点”技术;TCL推出了XESS X系列最新旗舰产品量子点电视,其中平面量子点电视X2和曲面量子点电视X3搭载最新的“光学膜片超薄+机身结构超薄”技术,实现了曲面6.9mm、平面7.9mm的超薄设计。苹果公司也积极投入量子点应用相关专利研发,从近期取得的量子点相关专利来看,苹果公司正积极研究量子点技术导入3C产品的整合可能性,将量子点技术作为强化显示效果的关键技术。量子点广色域技术产品的研发日益受到重视,同时加速了材料和整体产品的研究,预计在2017年,量子点技术中背光光源混合、背光亮度控制、量子点显示器之驱动IC控制等技术都将取得进一步的突破,进而加速量子点技术在消费电子产品中的应用深度和广度。
3、OLED面板将迎来增长爆点
2016年以来传统LCD市场需求疲弱,导致供应过剩和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而OLED市场却在销量和应用上实现了快速突破。传统显示设备和新型可穿戴智能设备厂商对OLED屏幕需求较大,特别是手机与VR设备商订单需求旺盛加剧了OLED面板供不应求的状况。2017年苹果将在旗舰手机上采用OLED屏,将吸引其他手机厂商陆续跟进,进一步增强手机市场对OLED屏幕的需求;同时,索尼PSVR开售引爆全球VR设备市场,OLED屏将成为多家VR厂商出货瓶颈。与此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加入OLED阵营,OLED市场正逐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韩国的LG将持续展出更大尺寸的差异化产品,已确保2017年可生产200万片OLED电视面板;荷兰的飞利浦、德国的美兹和Grundig、丹麦的Bang&Olufsen、土耳其的Vestel以及日本的松下等国外家电巨头也纷纷加码OLED电视产品。在国内市场,国内彩电厂商诸如创维、长虹、康佳等也推出多款OLED电视。
随着技术提升、产能放量和需求拉动,2017年OLED产业化速度将持续加快,引领下一代显示技术的趋势已经形成。OLED诸多优异性能使其在众多产品领域具有较大应用潜力,在2017年将对以LCD为代表的传统显示技术发起了强势挑战,有望引领下一代显示技术新潮流。行业研究机构预计到2020年底AMOLED面板市场规模将达到67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40%,行业爆发式增长将为产业链公司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4、电视面板尺寸继续增长,超高分辨产品逐渐普及
大尺寸电视面板配置高分辨率成为2017年显著趋势。相关研究显示,过去十年电视市场的平均屏幕尺寸在以每年1英寸的速度增加,2016年全球电视面板平均尺寸将同比增长1.8英寸,达到42.4英寸。尺寸细分方面,65英寸电视零售量同比增长2.4%,49英寸电视、55英寸和65英寸以上电视市场份额同比增长2.0%、2.9%和3.4%,预计2017年电视产业将继续保持大尺寸增长态势。2017年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也将在我国面板厂商中逐渐普及。目前,我国企业主流面板生产线是8代和8.5代。2016年中国大陆(含外资企业)的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将达到8条。65英寸等超大尺寸液晶面板方面,京东方合肥10.5代TFT-LCD生产线和华星光电11代TFT-LCD生产线,着眼于生产65英寸以上的高画质大尺寸液晶面板,我国企业在高分辨率方面的竞争力在2017年将进一步增强。
5、中小显示面板发展面临多元化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增速逐渐放缓,相关产品的档次定位愈加清晰,显示面板的配置开始呈现多元化的态势。2017年,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将有望超过21亿片,成长超过20%,受苹果手机采用OLED面板的正面影响,OLED面板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有望从2016年的3.7亿片增长至2017年的6亿片,在手机面板占比将提升6个百分点以上,LTPS近年来得到大幅增长,但是由于OLED面板的挤占效应,预计2017年出货量将从2016年的6.2亿片小幅增长至7.3亿片,在手机面板中占比保持不变。2016年非晶硅手机面板的销售收入占比首次被OLED面板超过,但是出货量仍高居首位。2017年,非晶硅手机面板将出现量价齐跌的局面,从2016年的8.1亿片降低至7.9亿片,占比则降低7个百分点。平板电脑面板方面,受平板电脑出货量不断下滑的影响,平板电脑用面板出货保持稳定,其中7英寸平板电脑面板占比占据了整体出货量的60%。为进一步提升OLED面板在中小尺寸的占有率,三星在2017年开始逐渐在自有品牌用使用OLED面板,预计2017年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用OLED面板产能将增加二成。未来在三星OLED应用扩大化战略的作用下,苹果、微软等企业也有可能加快在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上采用OLED面板的进程。
6、8K面板未来将进入快速成长通道
2017年8K面板技术将进一步成熟,产品售价将更为亲民,逐步进入高端电子消费领域。行业调研结果显示,2016年8K产品销售量不及千台,预计在2018年,8K电视销售将达到30万台以上,并于2019年突破一百万台,此后进入快速成长的通道。虽然8K产品真正进入市场主流仍然需要一个非常长期的产业发展和积累,但面板厂商、电视品牌厂商在相关产品上表现积极。例如日本的NHK与京东方合作,在日本市场自2015年起开始进行8K内容的制作与试播出,并对2016年里约夏季奥运会进行了一些试录制与播出。2017年8K产品发展亟需解决制造工艺和精细加工的问题。由于8K面板的像素数目是4K面板的4倍,电视面板的像素密度是同尺寸4K面板的2倍,相应的驱动芯片的数量均要相应成倍提升,对制造工艺、精细加工能力要求都更为挑剔。例如,8K面板要求源驱动和门驱动电极均必须为铜,目前只有LGD在这方面技术较为成熟,而三星则是在2016年开始全面技术改进,其他面板厂商则在8K面板铜制程上都或多或少遇到了不小的难题;另外,由于8K面板像素数量多,像素密度高,因此如果选用较小的面板尺寸,则会因为太高的像素密度带来额外的工艺难度。
7、LED小间距在大尺寸领域加速抢占DLP和LCD市场
小间距LED显示屏具有轻薄易安装,适用范围广,生产速度快、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显示大屏应用方面,开始快速抢占数字光处理投影技术(DLP)和大屏液晶的市场份额。从技术角度来看,与DLP相比,小间距LED具有拼缝尺寸小,亮度和色彩饱和度高,应用灵活等优点,同时DLP则具有画面细腻,成本更低等优势,因此,这两种技术在室内大屏市场将展开竞争。与大屏LCD相比,小间距LED的尺寸范围更加广阔,大屏LCD则具有极限尺寸,从显示效果来看,画面清晰度方面大屏LCD更胜一筹。因此,这两种技术在应用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从市场角度来看,小间距LED在大屏幕拼接、室内大屏幕监控以及高端民用市场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在视频会议、会展、广告、指挥调度、虚拟现实、监控中心等场景中有了广泛的应用,我国LED屏龙头企业利亚德和洲明科技等企业在这方面具有较好的技术储备,同时,以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安防企业也开始进入该市场,进一步扩大了小间距LED的应用范围。随着加入企业的不断增加,小间距LED的生产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020年,小间距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0亿元左右,在大屏幕显示市场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增加。
8、2017年下半年面板价格面临下降风险
液晶面板行业价格受到三方面的影响。一是新开产能带来面板供给量增加导致价格回落。一方面是市场供给量变化带动终端厂商调整库存,面板价格随之变化,另一方面则是先进企业为保持市场份额而采取主动降价。二是终端市场需求下降对面板价格产生压力。三是新技术升级影响面板价格和产能。面板企业通过推出新尺寸和积极引入新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保证获利空间,新制程对产能影响较大。2017年,面板需求将会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面板价格将会进一步下降。韩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面板企业将凭借产线折旧完成和产业链完备的优势继续压低面板价格,以保证市场份额和企业现金流,另一方面,将会通过调整制程,推出高附加值的新型显示产品,保证获取高额利润率。由于我国高世代面板线建成时间较短,产线折旧压力巨大,面板价格走向将对企业经营情况产生重要影响。
9、我国显示产业上游知识产权纠纷风险增大
近年来,我国平板显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国内专利的申报数量快速增加。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我国在平板显示领域的累积专利数已超过万项,预计2017年新申请专利数将超过10000项。然而,由于我国进入平板显示产业时间较晚,在专利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液晶显示全球专利申请前10位中,韩国企业2家、日本企业7家,我国台湾地区1家,没有我国大陆地区的企业。由此可见,我国平板显示产业的专利布局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快速壮大的产业规模相比,知识产权攻防体系建设迫在眉睫。2017年,如何提升我国平板显示产业专利转化率、灵活运用知识产权攻防战中对抗博弈的规则和技巧、重视自主研发、积累核心专利成果将成为我国平板显示产业知识产权建设的新任务。
10、专业人才资源竞争将愈演愈烈
2016年,中国大陆面板企业传出大规模挖角台湾工程师,同时大陆企业间通过开出加倍工资的手段夺取人才的戏码也愈演愈烈。主要原因是中国大陆产业投资速度跟不上人才培养速度,必须采取“外援”的方式来解决,2017年随着多条液晶高世代线和OLED产线进入量产阶段,国内相关产线材料和设备的采购额达到1000亿人民币,成熟和高水平的人才资源仍是各大企业竞相攫取的宝贵资源。人才资源的争夺也将愈加激烈,尤其是在OLED领域,OLED是快速发展的新兴技术,全球范围内都存在人才积累不够充分的问题,通过液晶产业引进外籍人士的手段难以解决人才不足的困难,韩国三星公司人才培养机制值得借鉴,三星在发展新型显示过程中,除了加强与国外先进企业人员的交流,同时十分注重与大学、研究院所的课题合作,积极提供实习岗位给在校学生和研究生,刚毕业的博士在企业任职较短时间内即可承担相应的研究和生产工作。反观我国,高校和研究院所等人才培养机构与企业实际生产方向脱节严重,在课程设置、能力培养、研究方向等方面缺乏相应的引导性和前瞻性,从校门到厂门需要较长的时间。当前我国显示企业人才招募途径以“挖人”为主,企业为节约时间,更倾向于高薪竞聘有经验的专业人士,而往往忽略了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和队伍的搭建,我国显示产业人力成本不断被推高,人才缺乏的根本问题却未解决,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快人才培养,提升人才的造血功已成为各大企业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根据赛迪智库整理报道)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维0LED49寸电视价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