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耳肾综合征贴吧,能挤出吗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

【关键词】  瑞芬太尼

    【摘要】 目的  比较小儿麻醉诱导时预先注射瑞芬太尼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效果。 方法  120例拟行静脉麻醉诱导的患儿(3~12岁),随机分为瑞芬太尼预先注射组[A组,0.5μg/(kg?min),持续60s]、利多卡因0.5mg预先注射组(B组)和混合注射组(C组),每组40例。记录丙泊酚注射痛、患儿应答、诱导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意识消失时间及该时刻丙泊酚用量、诱导期不良反应。 结果  A组注射痛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显著低于B、C两组(P

    丙泊酚广泛用于儿科麻醉,作为麻醉诱导、维持及辅助镇静药物,主要缺点是注射痛,常用利多卡因预先或混合注射预防,但可能发生细菌污染、毒性反应;也可应用短效阿片类药物如芬太尼或阿芬太尼 [1,2] 。新近报道,成人预先注射新型短效阿片类药物瑞芬太尼与利多卡因同样有效 [2] 。我们研究小儿预先持续泵注瑞芬太尼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效果,并与预先/混合注射利多卡因的标准方案相对照。

    1.1 患者选择及分组 120例拟行全身麻醉的手术患儿(3~12岁),ASAⅠ~Ⅱ级,术种包括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腔镜睾丸固定术、肾盂成型术、四肢整形手术等,除外体重指数(BMI)>30、体重>50kg、过敏性疾病史、认知/行为障碍、入室时哭闹不安、术前无静脉通路以及术前一月内用过非甾体类解热抗炎镇痛药(NSAIDs)者 [3] 。随机分三组,每组40例,均用1%丙泊酚(得普利麻 ○ R

术前45~60min肌注阿托品0.01mg/kg,异丙嗪1mg/kg。在病室内,家属陪伴下,穿刺手背小静脉并置入24G静脉留置针,麻醉诱导用1%丙泊酚2.5mg/kg(速度3ml/10s)静注,于注入药液0.1ml/kg后暂停注射5s,评定注射痛程度,然后继续注入余量及维库溴铵0.5mg/kg行气管内插管,以咪唑安定、芬太尼分次注射或瑞芬太尼持续泵注维持麻醉,按需间断注射维库溴铵。监测心电图(EKG)、脉搏血氧饱和度(SpO 2 )、心率(HR)、呼吸次数(RR)、无创血压(NIBP),术后转入麻醉后恢复室(PACU)。1.3 注射痛的评定及观察指标 由不清楚分组情况的助手在给药前即刻询问患儿静脉穿刺处是否疼痛(提问1),将肯定回答者排除 [4] 并记录不予回答的情况;注入药液0.1ml/kg(试验量)后停止注射5s,由该助手根据Groeningen焦虑评分(表1) [5] 评定注射痛程度(其中询问疼痛为提问2,主诉疼痛者视为作出回答,在试验量注射完毕之前意识即已消失者视为不回答),1分以上即认为发生注射痛,并记录不予回答的情况。自注射丙泊酚开始,每隔5s测试一次眼睑反射,记录其消失时间作为意识消失时间,并记录至该时刻丙泊酚总用量(按体重计算)作为丙泊酚诱导剂量。诱导前即刻及意识消失时即刻测量、记录HR和MAP。提问2时观察患儿有无呼吸困难及屏气,诱导后30min内观察有无局麻药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一旦发生即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2mg/kg并给予相应处理。

    表1 患儿注射痛评分表 [2](略)注: * 鬼脸:指眉向下、挤眼、鼓腮的面部表情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ˉx±s表示,行方差分析和q检验(年龄、体重、组间血流动力学比较、意识消失时间、丙泊酚诱导剂量)、t检验(同组诱导前后血流动力学比较),计数资料用χ 2 检验(注射痛发生率),P

    2.3 各组注射痛发生率、注射痛评分分布情况以及意识消失时间、丙泊酚诱导剂量见表4。A组(25.0%)注射痛发生率低于其它两组(B组45.0%,C组50.0%),有统计学意义(P

    2.4 各组之间相比,患儿的意识消失时间及丙泊酚诱导剂量差异无显著性。在观察期间均未见局麻药毒性反应发生。注射痛评估时无患儿发生屏气、SpO 2 下降。

    2.5 对提问1,共15例(12.5%)未回答,三组分布依次为4 例、3例、5例,无患儿因做出肯定回答被排除。提问2,18例(15.0%)不回答,三组依次为7例、3例、8例(见表5)。

    表4 注射痛发生率、疼痛评分和意识消失指标 (略)注:与B、C两组相比, * P

    3.1 丙泊酚诱导平稳、镇吐、苏醒迅速完善,应用广泛,主要缺点是注射痛,特别是用于诱导或区域阻滞的镇静时,小儿麻醉亦然,发生率6.6%~82% [3~8] ,导致病人身心痛苦,降低麻醉质量 [1,7] 。机制不清,一般认为可分为源于酚类直接刺激的即发痛和刺激成分接触血管内皮时,引起疼痛介质释放的延迟痛 [1,7] 。儿科标准预防方法是在诱导前即刻将一定剂量(0.1~1.0mg/kg)的利多卡因混合入丙泊酚中注射,有效率可达21%~100% [4,7] 。新近系统综述认为0.5mg/kg利多卡因提前30~120s注射,并用止血带,效果最佳 [9] ,但是儿童,特别是婴幼儿,难以耐受止血带。在诱导期使用利多卡因增加了复合神经阻滞时局麻药毒性反应的可能。选用短效芬太尼类药物(芬太尼、阿芬太尼)预先注射,其优点是该类药物本身即为TIVA的组成部分,应用方便,但其机制为中枢性或外周性尚不清楚 [1,2,8] 。瑞芬太尼起效及清除均快,适于持续给药,作用及副作用与其它阿片类药物相似,效能20~30倍于阿芬太尼,而呼吸抑制、肌僵的发生与剂量和注速相关,停药后很快恢复,短时间持续注射对BP和HR影响不大 [10] 。成人研究表明,预先注射瑞芬太尼0.25μg/(kg?min),持续60s可有效预防丙泊酚注射痛,其效果与40mg利多卡因预先注射时相当 [2] 。其机制为:(1)作用于血管壁神经末梢的μ受体;(2)空间结构与局麻药有相似性,产生局部麻醉效应,而持续输注可以保证其与血管壁持续接触 [2] 。该方法还可避免混合药物时必须的无菌操作,减少无机物和细菌沾染 [1,11] 。本研究使用0.5μg/(kg?min)的速度,是因为儿童药物分布容积较大,故将成人剂量加倍。对照组利多卡因剂量系根据文献确定 [2,4,9] ,A、C两组提前60s预注是为使药物与静脉内皮接触充分。出于伦理的考虑,本研究未设空白对照。我们发现,A组注射痛发生率低于混注或预注0.5mg/kg的利多卡因,结合其起效时间综合考虑,其机制应为以局部作用为主,尚不能排除全身作用的可能。瑞芬太尼由于含甘氨酸,不能用于神经阻滞,但比其效能弱的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镇痛时,效果与0.25%布比卡因相当,因此其静脉局部麻醉作用(Bier阻滞)不逊于2%利多卡因。由于其全身作用起效迅速,故预注60s后即可起效尚难以区分全身和局部效应,今后可进一步观察更短时间(A组。虽无统计学差异,但也表现出瑞芬太尼效能更强的趋势。

    3.2 对小儿注射痛的测量较困难,本研究所有方法常用于小儿穿刺操作疼痛/不适,综合考虑了主诉、行为变化等因素,较为可靠 [5] 。给予试验量(0.1ml/kg)后暂停5s是给予受试者时间体察和报告疼痛及程度,该技术也可以使得镇静程度尽可能标准化 [4] 。试验量后,各组不能回答问题的患儿数均有增加,年龄分布则大体相同。提问1、2不回答者的比例均低于国外相似报道 [4] ,可能与不同人群的人类学特征有关。尽管未评定试验量之后的镇静水平,但是这是导致回答率下降的最大可能。成人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诱导时,后者诱导意识消失的剂量由2.33mg/kg减少至1.66mg/kg [10] 。本研究并无类似发现,但也不能排除该剂量瑞芬太尼有可能与丙泊酚协同而影响意识水平,需进一步研究。年龄对回答能力的影响从本研究结果看并不显著。

    3.3 注射痛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术前药、注射部位、静脉口径、注射速度、丙泊酚水相浓度、血液缓冲效应、静脉输液的速度、丙泊酚温度、注射器材料、与之混注的药物等 [1] 。我们对注射速度、注射部位、药液混合方法等进行了标准化 处理,三组注射液的丙泊酚浓度分别为A组1%、B组1%(利多卡因容积比1∶30)、C组0.909%(利多卡因容积比1∶10),差别很小,不致影响测定结果 [8] 本研究未观察瑞芬太尼与丙泊酚混合注射是否有效,理论上也反对将两种静脉诱导药相混合,因有剂量错误、过敏反应、恢复期意外等可能 [7] 。由于瑞芬太尼清除迅速,未研究恢复期效应,包括记忆、意识、术后恶心呕吐、静脉炎等。

    综上所述,体格发育正常的小儿,麻醉诱导时可以提前60s泵注0.5μg/(kg?min)的瑞芬太尼减小丙泊酚注射痛的程度及发生率,效果优于利多卡因0.5mg/kg预先注射或与丙泊酚混合注射,还可避免后者必须的无菌操作、减少无机物和细菌沾染,复合局部阻滞时亦不增加局麻药中毒危险。对于最小有效剂量、最佳预注时间、不良反应及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8 崔剑,温荟琳,陶国才,等.利多卡因、芬太尼和曲马多在预防异丙酚静脉注射痛中的效果研究.实用医学杂志,2003,19(9):978-979.

}

耳聋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约60%与遗传因素有关。非综合征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耳聋(DFNA)一直是聋病遗传学研究的热点。但是迄今为止,我们仅仅定位了55个DFNA基因位点,成功克隆出30个DFNA相关基因,且多数贡献于感音神经性耳聋或混合性耳聋。对于先天性外中耳畸形等原因导致的传导性耳聋,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单纯性传导性耳聋大家系资源的缺失,致病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腮耳肾综合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