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祸自求的英文翻译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全书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孓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

“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1,是自求祸也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2。《诗》云4自求多福。’《太甲》5曰:‘天作孽犹可违6;自作孽,不可活7’此之谓也。”

“洳今国家没有内忧外患追求享乐,懒惰游玩这等于自己找祸上身。祸害和幸福没有不是从自己那儿找来的

《诗经》说:‘永远要和忝命相配合,自己去追求更多的幸福’《太甲》也说:‘天造作的罪孽,还可以逃掉;自己造作的罪孽却无处可逃。’正是这个意思”

(1)般乐怠敖:般乐,快活;怠怠惰;敖,同“遨”出游。

(2)自己求之者:从自己那儿获得的;自从;己,自己

(3)《诗》云:以下诗句见《诗经·大雅·文王》。

(4)永言配命:永,长;言词缀,无实义;配命说我周朝之命与天命相配。

(5)《太甲》:《尚书》篇名今已亡佚。

(7)活:《礼记·缁衣》引作“逭(huàn)”;逭逃。

}

作者:王章 来源:原创


《利则为害始福则为祸先;唯不求利者为无害,唯不求福者为无祸》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句意 追求私利是祸害的开端, 追求享福是祸患的先兆; 只有不贪求私利的人才没有祸害 只有不贪求福禄的人才没有祸患。

《利则为害始福则为祸先;唯不求利者为无害,唯不求福者为無祸》出自: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