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韧带尤其是两侧副韧带有牵拉,对膝关节关节囊内是否有韧带有哪些伤害

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人膝关节内外侧韧带紧张度的改变对伸膝的影响伸膝,作用,韧带,膝关节,内外侧,韧带紧张,影响,膝关节韧带,紧张度,人膝关节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人膝关节内外侧韧带紧张度的改变对伸膝的影响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图文】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到电脑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康复治疗的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04 中国论文网 /6/view-4825458.htm  摘 要 观察推拿、理疗和康复训练的综合治疗方法对膝关内侧副韧带损伤的疗效论述膝内侧副韧带损伤发生的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康复对策和预防措施。方法是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临床治疗对30例女足球运动员进行综合治疗。其中40%痊愈,53.33%部分恢复,总有效率为93.33%。得出结论是推拿、理疗和康复训练的综合治疗对膝关节的损伤治疗效果较好。   关键词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 损伤 推拿、理疗结合康复锻炼的综合治疗   一、前言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是膝关节的主要稳定结构之一,其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膝关节屈曲(约130~150度)。小腿突然外展外旋或足及小腿固定,大腿突然内收内旋都可使内侧副韧带受伤[1],通过对西安体育学院康复保健中心和陕西女足医务室就诊的30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过程进行观察评定,为膝内侧副韧带损伤的康复治疗提供依据。   二、研究对象   30例膝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单纯膝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19例,内侧副韧带合并半月板损伤者7例,内侧副韧带合并半月板及十字韧带损伤者4例。其患者均为女足队员,平均年龄为20.83岁,运动年限为6.9年,健将级7名,一级14名,二级9名。   三、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制定并发放损伤问卷调查表。   (二)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资料并结合运动医学、解剖学等学科知识,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   (三)临床治疗法   通过临床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详细记录和分类。七天为一疗程,每疗程进行一次数据的汇总处理,了解队员损伤的治疗和恢复情况。   1.电针治疗   针灸处方:选用26号1.5~2寸毫针,主穴:选压痛点,软组织与骨附着的起止点之压痛、斑痕、粘连硬结等处取穴。配穴:选鹤顶、双膝眼、阳陵泉等。   操作方法:取患侧卧位,找准压痛点,用酒精常规消毒,进针透皮后,采用重手法提擦,反复操作至痛点有酸、麻、沉胀的感觉后留针深部,然后在此针周围旁开约1寸左右向病灶另刺2~3针。各针尖均相隔一定距离。可酌情选配穴1~2个[2]。取电针治疗仪调零挡,然后用电针治疗仪的正负电极夹于毫针之上,将挡位拨于连续波挡,然后用手轻调电流强度的维调,以患者自觉电流强度大小,调至患者所能忍受之最大电流。15分钟后将电流调零然后调疏密波,方法同连续波,再治疗10分钟即可。   2.电刺激疗法   利用BA2008—Ⅲ型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操作方法:“将要用的两个电极上的布垫用生理盐水侵湿,然后将电极的负极放置在受伤的内侧副韧带痛点处,另一电极对置的放于相应的位置,用宽带子固定,接通电源和机器输出开关,显示:“0.1”处,根据需要选择治疗处方,按启动键。调节电流强度,电流强度以数字形式显示[3]。以患者的自我感觉调整电流大小,感受限以引起皮肤感觉为适宜,收缩限以引起肌肉出现收缩为适宜。耐受程度以能够耐受的最大电流强度为限,治疗20分钟。   3.手法治疗   损伤初期,可用轻手法在膝关节内、外侧沿韧带走向理顺断裂的肌纤维,用捋顺法促进消肿,急性期过后,在经过理疗而使患部的血液循环得以加强的基础上,先用理筋手法顺着韧带走向理筋10到20 次,然后主要以弹拨手法,找到韧带有硬结处进行弹拨,数十下后用轻手法,反复施术十分钟即可.   4.康复训练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4]:人仰卧位,下肢伸直,股四头肌主动收缩牵拉髌骨向近心端移动,开始缓慢收缩,逐渐用力到全力,持续3到10秒,每次中间休息2到3分钟。   股二头肌及小腿肌群的等长收缩练习:患者俯卧位,膝关节屈曲100~130度,医者双手交叉,勾住患者患肢踝部医者固定不动,嘱患者用力收缩下肢后群肌肉,对抗医者双手之阻力,每次时间不限,以肌肉发酸为限,共做5组,组间休息2分钟。   站桩、蹲起运动: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关节稍微屈曲,静止站桩,时间为10到30分钟。然后做下蹲、站起练习,25次为一组,反复2到3组,组间休息5分钟,注意:膝关节屈曲下蹲的角度依病情而定。   大腿内收肌及外展肌练习[5]:弹力皮筋系成大环形,环的一端固定患者站立位。另一端系于联练习侧下肢的足踝部,用力抗阻,进行内收肌抗阻练习。也可系于对侧足踝部进行内收肌抗阻练习,阻力大小可根据弹力带来调节,每天练习两次,上下午分别进行,每次练习3组,每组10到15次。   弹力皮筋系成小环形,患者侧卧位,双下肢足踝部置于小环弹力带中,双下肢可同时进行髋关节外展肌的等长收缩或等张收缩向心、离心收缩练习,以加强髋关节外展力量,每天两次上下午分别进行,每次练习3组,每组10到15次。   5.治疗与康复搭配方法   急性期用冷疗法,以防损伤后组织充血水肿。急性期过后用理疗和手法进行治疗。电针治疗和中频治疗每次只用一种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完后再用手法进行治疗,每日或隔日一次。康复训练在急性期(24-48小时后)过后开始进行,按排在运动员训练期间,但康复训练的量应根据不同队员的具体身体情况酌情增减。康复训练结束后允许队员带护具(弹力绷带或粘膏支持带)参加低强度训练,但是要尽量避免用内脚弓踢球以及做小腿外展外旋动作。   四、结果与分析   (一)临床症状   患者均有明显的外翻位受伤史占总人数的100%,伤后膝内侧疼痛肿胀,浮髌试验阳性者占总人数的50%,浮髌试验:患者仰卧,膝部伸直放松,医者一手拇、食指将髌骨上方的髌上囊内液体挤入关节腔,另一手食指按压髌骨,一压一放,反复数次,如关节腔内有积液,则食指可感到髌骨叩击于骨髌面的冲击感;如关节内多量积液,则按压髌骨时,有明显的浮动感,即为试验阳性。
  病程长者出现皮下淤血,小腿外翻疼痛加重,跛行,疼痛与压痛点局限于内侧副韧带的起止部或体部,检查可见膝内侧副韧带牵拉实验阳性占100%,患者仰卧位,下肢伸直,医者一手置膝侧向内推,另一手握踝上使之外展,膝内侧有明显疼痛为内侧副韧带牵拉实验阳性[6]。内侧副韧带合并半月板损伤者除有以上症状外还有麦氏实验和半月板碾磨实验阳性,分别占总人数的23.3%和23.3%,麦氏试验:患者仰卧位,医者站在患肢外侧,以一手拇、食指分别按于膝关节两侧间隙,另一手握于踝上或足跟部,使髋、膝关节完全屈曲,然后将小腿由内收位逐渐外展、内旋并伸膝时,如手指有冲击感或同时有清脆的弹响音及疼痛,即为麦氏阳性提示有外侧半月板损伤,若将小腿由外展位逐渐内收、外旋并伸膝时,如手指有冲击感或同时有清脆的弹响音及疼痛,即为麦氏阳性提示有内侧半月板损伤[7],碾磨试验:先将小腿向下压,使侧副韧带松驰而半月板呈受挤压状态,然后旋转小腿,如半月板破裂,则会出现剧痛,侧副韧带损伤,则不会疼痛。   内侧副韧带合并半月板及十字韧带损伤者还有抽屉试验阳性[8],占总人数的13.3%。抽屉试验:病人仰卧,患膝屈曲90度,检查时固定其足不使移动,先将小腿上端放在正常的位置,然后再检查,否则可能产生前、后抽屉试验完全相反的错误结论。将小腿向前拉和向后推,如小腿上端能向前拉动,即为前抽屉试验阳性,提示前交叉韧带断裂:如小腿能向后推移,即为后抽屉试验阳性,提示后交叉韧带断裂。本组治疗所做的抽屉试验仅是患者双腿进行比较,发现患侧十字韧带明显较健侧松弛,但MRI(核磁共振)显示无断裂征象。   (二)内侧副韧带损伤原因:   表2表明,足球运动员膝内侧副韧带损伤的原因主要为身体力量不足、准备活动不足、运动量过大,分别占损伤原因的60%、47%、、和43%。其次为不可避免的损伤、心理因素、身体疲劳,分别占损伤原因的20%、27%和27%,其他的相对比较少。随着女子足球运动的开展,技术动作、风格日趋男性化,对女运动员的要求很高,与男足相比较女足运动员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差,关节承受的负荷能力低是膝关节致伤的主要原因[9]。   (三)内侧副韧带损伤程度:   按美国医学会把韧带的损伤按断裂严重程度分为三度:一度为少量韧带纤维断裂,对膝关节的创伤反映小,局部压痛但无关节不稳,分离实验稳定性好,X线片显示膝内侧间隙无明显增宽。二度是较多韧带组织断裂,关节的软组织反映较大,稳定性受影响,出现小腿外展松动,膝内侧间隙增宽小于5mm以内。三度损伤是韧带完全断裂,膝关节肿胀明显松动,失去稳定性,X线片显示膝内侧间隙增宽大于5mm[10]。由表3表明,30例患者中,一度损伤13人,占总人数的43.33%。二度损伤15人,占总人数的50%。三度损伤2人,占总人数的6.67%。轻中度损伤者居多,占总人数的93.33%,但已经影响到正常的运动训练和比赛。   (四)治疗手段与方法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理疗、按摩、药物外敷和体疗等,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出,2人因为伤情过重需要手术治疗,1人打夹板治疗外,30例中主要用按摩、康复训练、冷敷、电针和电刺激,分别占100%、100%、63.33%、63.33%、56.67%。使用以上治疗方法的原因主要是这几种方法针对膝关节局部损伤是比较有效,另外从经费上考虑这几种方法使用的医疗器械便于普及。   (五)恢复时间及治疗效果。   由于队员们损伤后大部分都能及时地进行治疗,所以损伤的恢复时间和恢复程度相对较快。由表5表明,恢复时间快的占总人数的23.33%,恢复时间中等的占50%,恢复慢者占总人数的26.67%(快指1周内恢复,中等是指4周内恢复,慢是指超过4周未恢复)。表6表明,治愈的占60%,显效的占总人数的33.33%,未愈者占总人数的6.67%,总有效率为93.33%。推拿、理疗和康复训练的综合治疗对膝关节的损伤治疗效果较好且恢复时间相对较短。   五、讨论   (一)解剖结构的特点   膝内侧副韧带分为浅、深、斜三部分:浅层分前纵束、后上斜束及后下斜束:前纵束起自内收肌结节及其下方,止于胫骨内侧,为鹅足腱所遮盖,主要于膝伸直位时紧张,防止膝外翻;后上斜束起自股骨内收肌结节,向后下方止于内侧半月板、关节囊及胫骨内侧髁后缘;后下斜束部分纤维是半膜肌腱的延续,向前下与前纵束止点汇合,后上、下斜束在屈膝30度时紧张,有防止小腿外旋的作用;深层起自股骨内上髁下缘,止于胫骨平台内侧缘,是膝内侧关节囊的加厚部分,其中段与内侧半月板相连;斜行纤维(层)始于股骨内侧髁浅层纤维的后方,向下呈扇行散开,止于关节线下方的胫骨内侧髁后半部,亦与内侧半月板相连。膝关节由屈曲逐渐伸直过程中,膝内侧副韧带向前滑动;屈膝过程中,则向后滑动,在膝屈、伸过程中,膝内侧副韧带始终有一部分纤维处于紧张状态,以保持膝关节的稳定,使股胫骨贴近不能远离,起到将膝关节的活动度有效地限制在一定范围的作用[16]。   (二)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机制   膝关节侧副韧带主要起稳定膝关节的作用“当外部力量作用于膝部并超过韧带其附着点所承受的限制时,即会产生韧带损伤”。内侧副韧带损伤在足球运动员中非常常见,内侧副韧带呈底向前的三角形,桥架于股骨内髁与胫骨内髁之间,比较薄弱,但功能重要,具有稳定及调节关节活动的功能[13]。由于膝关节生理外翻和膝部外侧易受暴力影响,内侧副韧带的损伤机会相当的多,多为内侧副韧带的部分撕裂,完全断裂较少,严重时合并关节囊、半月板、或十字交叉韧带的损伤[14]。当膝关节处于微曲位时韧带松弛,其稳定性较差。此时如突然发生小腿外展外旋或小腿固定,大腿急剧内收内旋,最易使内侧副韧带损伤。因内侧副韧带与关节囊、半月板相连,一旦损伤疼痛较重。若治疗不当,很容易遗留膝部的慢性疼痛[15]。   (三)治疗机制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女子足球队员进行损伤原因的调查中发现,其损伤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身体的力量不足,占总损伤原因的60%,由此可见对队员的力量训练是何等的重要。因此通过康复训练即可保持肌肉和韧带的基本功能不下降,同时又可使损伤的韧带早日康复,以便尽早进行正常的训练和比赛。在受伤早期使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可改善股四头肌的神经肌肉控制,并可降低股四头肌废用性萎缩的危险,它也有助于关节积液的吸收,并促进髌骨向上运动,从而也防止了髌上囊的粘连和膝关节屈曲受限[16]。直腿抬高训练是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的同时合并髋关节内收肌、外展肌、屈肌和伸肌的等张收缩,早期的直腿抬高有助于防止股四头和腘绳肌的力量变弱甚至萎缩,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不仅增加了各肌群和韧带的力量,同时又对损伤的韧带产生一种保护,提高韧带和肌肉的抗损伤能力。   中医认为损伤后,经脉受阻,气血运行不通,“不通则痛”。本组通过推拿、电针、中频电的治疗方法,作用于人体的特定部位,改变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使患处的毛细血管扩张,改善患处的血液循环,增强局部肌肉韧带的营养供应,有利于局部组织的修复及水肿渗出物的吸收,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对消除、缓解肌肉紧张和肌肉痉挛,松解损伤处软组织粘连,恢复关节功能都有明显的效果。   六、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次通过对30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女子足球运动员的康复治疗,表明推拿、理疗结合康复锻炼的综合治疗,对治疗运动员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效果较好且恢复时间相对较短,为膝内侧副韧带损伤的康复治疗提供依据。   (二)建议   1.要在比赛中要求球员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同时加强队员的体育道德和文明体育精神,防止球场上不文明甚至野蛮的犯规行为。   2.队员要在良好的运动生理机能情况下才能投入训练和比赛,充分做好准备活动,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积极加强膝关节周围肌群的力量和韧带柔韧性的训练,增强对大运动量的耐受能力”。   3.加强安全教育,增加运动员的自我保护意识,特别是学生运动员,必须懂得膝关节结构特点,了解足球运动的对抗规律,严格技术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在运动中节能、省力、不附带动作,避免受伤。教育运动员在训练课后自觉进行自我放松,通过自我按摩对膝关节积极调理,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疲劳消除。   4.要加强医务监督,定期对运动员进行检查,发现较轻患者,要加紧治疗;对较重患者应减少运动量进行治疗;对严重的损伤者,应停止训练和比赛,切不可为一时名利而使运动员带伤拼搏,使损伤进一步加重“同时,在膝关节损伤治疗手段上要有所创新、突破,以适应现代足球训练、比赛的需要。”   5.加强股四头肌力量的训练,在足球运动中,股四头肌的力量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保护膝关节而言。一般有以下方法可以练习:自主性股四头肌收缩、屈伸膝、登台阶、下蹲走、蹲跳起、静力性半蹲(站桩)、负重蹲或抗阻力关节活动等方法,其中以自主性股四头肌练习与静力性半蹲最为简便易行[17]。   6.由心理原因引起球员运动损伤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来自球员自身、教练员、家人甚至观众、对手的压力,常使运动员精神受到压抑,产生训练、比赛焦虑症。这时球员注意力不能很好的集中。反应迟钝、易疲劳而导致运动损伤[18]。另外,那些经常受伤的球员在训练或比赛中,往往对对方队员的某些动作特别敏感、具有恐惧心理,这样在对抗中由于力量不足而容易再次受伤。可见,心理、社会方面的因素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19]。   参考文献:   [1]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运动医学[M].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5.   [2] 李钢.一次多针配中药热敷治疗膝内侧副韧带损伤[J].临床医学杂志.2006(04):87-88.   [3] 郭新娜,汪玉萍,赵彼得.实用理疗技术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7.   [4] 周天健,陈仲武.康复技术全书[M].北京:北京出版社.6,468-469.   [5] 江海燕,于法景.膝关节运动创伤术后康复方案[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445-445.   [6] 罗才贯.推拿治疗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   [7] 罗才贯.推拿治疗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   [8] 罗才贯.推拿治疗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   [9] 王煜,张葆欣,王方等.中国女子足球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调查及预防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0):.   [10] 张燕,魏焕萍,单云官等.膝内侧副韧带解剖与临床研究现状[J].解剖与临床.2005(02):167-168.   [11] 刘兵,李艳军,刘畅.综合疗法治疗膝内侧副韧带损伤72例疗效观察[J].海军医学杂志.2006(04):357-357.   [12] 刘军峰,葛菁.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原因及康复治疗[J].中国临床康复杂志.2003(06):996-996.   [13] 植伟忠.浅谈足球运动中膝关节损伤的发生机理和预防[J].体育师友.2005(03):51-52.   [14] 郭世绂.临床骨科解剖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5.   [15] 吴云定.实用整骨推拿手册[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   [16] 江海燕,于法景.膝关节运动创伤术后康复方案[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445-445.   [17] 马自达,许德明,范希安.女子足球运动中膝关节损伤预防初探[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05):55.   [18] 徐碧鸿,梁殿乙.足球运动损伤影响因素的生理、心理学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9-32.   [19] 罗兴华,马云辉.足球运动中膝关节损伤的发生机制和预防[J]..医学研究通讯.):32.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Untitled Document
膝 前 区
(一)骨性结构
  1.股骨下端股骨下端向两侧和后方膨大,分别形成股骨内侧髁及股骨外侧髁。两髁的下方为髁关节面,其前方相互连结并形成一浅凹,称髌面。股骨外侧髁易于扪及,其外侧
面略偏后方的圆形隆起,即外上髁。股骨内侧髁较外侧髁明显,在其稍后方,也可触及圆形的内上髁。
  2.胫骨上端胫骨上端膨大,向两侧突出成内、外侧髁,其上面平坦,称为胫骨平台。课的上面各有一微凹的关节面,并被覆于其上面的半月板而加深,胫骨内、外侧髁的关节
面与股骨内、外侧髁的关节面相对应。在胫骨内、外侧髁关节面之间,各有一骨性结节融合成髁间隆起,隆起的前、后方各有平坦的小区域,分别为前、后交叉韧带的附着处。胫骨上
端的骨骺距关节面较近,故对幼年患者作骨端切骨手术时,不可切除过多的骨质,以免损伤骨骺,影响骨的发育。
  3.髌骨为人体最大的籽骨,略呈三角形,前后扁平。髌骨后面的中间部有纵行的骨嵴,将其分为内、外两部,与股骨的髌面相对应。髌骨可作为股四头肌腱的一个支点,能加
强股四头肌的伸膝力量,尤其是伸膝至150~180度时更为明显。因此当髌骨骨折时,不可轻易将其切除。
(二)韧带、半月板及滑膜囊
  1.韧带膝关节的韧带有囊外及囊内两部分,囊外的韧带包括腓侧副韧带、胫侧副韧带、髌韧带、髌支持带及N斜韧带等,囊内的韧带主要是膝交叉韧带。
 (1)腓侧副韧带:呈圆索状,起自股骨外上髁,止于腓骨头尖部的稍前方。此韧带与其浅面的股二头肌腿和髂胫束有加强和保护膝关节外侧部的作用。腓侧副韧带不与关节囊
壁相连,膝下外侧血管从其深面穿过。屈膝时该韧带松弛,伸膝时韧带紧张。腓侧副韧带一般不易损伤,一旦发生则常伴有腓总神经的牵拉或断裂,应予注意。
 (2)胫侧副韧带:扁宽呈带状,起自股骨收肌结节下方,止于腿骨内侧髁内侧,其前部纤维较直,并与关节囊壁分离,其间有疏松结统组织和滑液囊,半膜肌腱在该韧带与胫骨之间扩展,而膝中、下血管在此扩展部与韧带间穿行。其后部纤维向下、后方斜行,至内侧半月板水平斜向前方止于胫骨。因此,后部韧带在中部宽阔,并与关节囊、半月板紧紧相
连。胫侧副韧带的前部纤维在膝关节任何位置均处于紧张状态,而后部纤维在屈膝时松弛,由于后部纤维与内侧半月板相连,所以膝关节处于半屈状态并受到旋转的力量作用
时,易发生胫侧副韧带及内侧半月板的损伤。
 (3)膝交叉韧带:为膝关节重要的稳定结构,呈铰链式连于股骨髁间窝及胫骨的髁间隆起之间,可防止胫骨沿股骨向前后移位。膝交叉韧带又可分为前后两条,前交叉韧带起自股骨外侧髁的内侧面,斜向前下方,止于胫骨髁间隆起的前部和内、外侧半月板的前角;后交叉韧带起自股骨内侧髁的外侧面,斜向后下方,止于胫骨髁间隆起的后部和外侧半月板的后角。当膝关节活动
时,两条韧带各有一部分纤维处于紧张状态。因此,除前交叉韧带能防止胫骨向前移位,后交叉韧带能防止腿骨向后移位外,还可限制膝关节的过伸、过屈及旋转活动。由于膝交叉韧带居关节深处,并在关节周围的韧带与肌腱的保护下,常不易损伤,尤其是后交叉韧带的损伤更为少见。如一旦损伤,则常与胫侧副韧带或半月板同时发生。
膝交叉韧带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出诊医院:
2,787人浏览
膝关节韧带、半月板损伤的MRI表现及查体
发布时间:
&&&编辑:颜廷宾
&&& 浏览量:1054
  膝关节MRI  膝关节是人体内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关节之一。除了关节组成骨和关节囊外.膝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肌键等结构对保持关节的稳固性和维持关节的功能起着重要作用。膝关节韧带损伤非常常见,主要由于创伤或体育活动。MRI具有高对比、高分辨率、无创伤性和多切面成像等优点.已成为膝关节病变检查的主要手段。下文对膝关节韧带的正常解剖、正常韧带及韧带损伤的MRI表现作一综述。  检查膝关节及其韧带的MRI序列很多.包括SE序列、梯度回波(GRE)序列、脂肪抑制(fat suppression , FS)序列等。但最常用的是SE序列.包括T1WI,PDWI和T2WI。文献报道3D- GR E序列集T1W和T2W的优点于一体.能清楚地显示正常关节的解剖结构和异常病变.诊断准确率不亚于T1W I和T2W I.同时还能缩短检查时间。脂肪抑制的T2WI或STIR对骨髓、软组织的水肿,软骨病变和关节积液的显小很有帮助。  正常骨关节MRI表现  关节结构&&&&&&&&&&&&&&& T1WI&&&&&&&&&&&&&&& T2WI&&&&&&&&&&&&&&& P-WI  骨皮质&&&&&&&&&&&&&&&& 低信号&&&&&&&&&&&&&& 低信号&&&&&&&&&&&&& 低信号  骨松质&&&&&&&&&&&&&& 等偏高信号&&&&&&&&& 等偏高信号&&&&&&&&& 等偏高信号  骨髓腔&&&&&&&&&&&&&&&& 高信号&&&&&&&&&&&&&& 高信号&&&&&&&&&&&&& 高信号  韧带和纤维囊&&&&&&&&&& 低信号&&&&&&&&&&&&&& 低信号&&&&&&&&&&&&& 低信号  关节软骨&&&&&&&&&&&& 中等信号&&&&&&&&&&&& 略高信号&&&&&&&&&&& 中等信号  肌肉&&&&&&&&&&&&&&&&&& 等信号&&&&&&&&&&&& 低信号&&&&&&&&&&&&& 等偏低信号  脂肪&&&&&&&&&&&&&&&&&& 高信号&&&&&&&&&&&&&& 高信号&&&&&&&&&&&&& 高信号  关节腔&&&&&&&&&&&&&&&& 低信号&&&&&&&&&&&&&& 高信号&&&&&&&&&&&&& 高信号  2、膝关节正常韧带和韧带损伤的MRI表现  2. 1& 前交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  2. 1. 1& ACL正常解剖和MRI表现  ACL近端附着在股骨外侧髁的后内侧面.它向前、向下、向内走行.远端附着于胫骨髁间隆起的前内侧面。ACL的走行与髁间窝顶一致。ACL约11mm宽.31~38mm长。ACL由多条纤维组成.呈线状或轻度螺旋状排列。主要分为两部分,较粗大的前内束和较小的后外束, 但在MRI上两者难以区分。ACL具有防止胫骨前移和股骨后移的作用。  ACL在矢状面、冠状面和横断面的MRI上均可显示,但在矢状面上显示较好。ACL前面的纤维束在所有的MRI序列上均表现为低信号,而在中间和后面部分的纤维束之间常存 在少量的脂肪组织和疏松结缔组织.因此呈稍高信号。通常情祝下,ACL在T1WI和T2WI上信号强度要高PCL.但少数情祝下两者也可相等。正常ACL较陡直.其倾斜度至少应与Blumenstaat's线(指股骨后侧面和ACL胫骨附着点之间的连线)一致。  2. 1. 2& ACL损伤的MRI表现ACL是膝关节最易发生损伤的韧带之一。大部分的ACL撕裂发生在中段,约占75 %,而且70%~90%是完全性的。近端和远端的撕裂分别占20%和5%左右。ACL完全性撕裂的直接征象主要有:①在矢状面和冠状面上看不到正常的ACL :②韧带的中断不连续:③韧带增粗呈肿块状.边缘不规则或呈波浪状:④韧带内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的高信号;⑤韧带轮廓、走行的异常。间接征象有:PCL过度后凸、异常PCL线和后股骨线、胫骨前移半脱位、外侧半月板后角后移超过胫骨外侧平台后缘以及骨挫伤、韧带附着处撕脱骨折等,其中以胫骨前移半脱位、外侧半月板后角后移及胫骨后外侧平台的骨挫伤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其他伴随的损伤还有内侧副韧带损伤、半月板撕裂,胫骨后外侧平台的塌陷骨折等。MRI诊断ACL急性完全性撕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在90%以上。  与完全性撕裂相比.诊断部分性ACL撕裂较困难。部分性撕裂主要发生在前内侧束。主要表现有:①韧带形态正常,而在韧带内出现局限性异常信号;②部分韧带纤维弯曲或呈波浪状;③T2W I或STIR上显示正常的韧带纤维在T1W I未显示,而又缺乏完全性撕裂的间接征象。 MRI诊断ACL部分性撕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约为55%和75%.明显低于完全性撕裂。  ACL慢性撕裂常有不同的MRI表现.取决于ACL撕裂后收缩的程度、方向以及纤维瘢痕的形成情况。慢性撕裂由于缺乏出血、水肿.同时由于纤维瘢痕的桥接有时可与正常的韧带相似。但也可出现异常的表现。在矢状面和冠状面上看不到正常的韧带是ACL撕裂的直接征象。如果撕裂发生在近端.而远端向下移位.与PCL之间形成瘢痕连接。这时.ACL的走行异常是唯一能提示先前撕裂的迹象。另外尚可表现为韧带轮廓的增粗或不规则。韧带及其附近软组织内有无水肿是鉴别急慢性损伤的}要依据。  2. 2后交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PCL)  2. 2. 1& PCL正常解剖和MRI表现  PCL近端起于股骨内侧髁的外侧面,向后、下、外走行,远端附着于胫骨后髁凹和胫骨平台的后面。PCL位于ACL的后内侧,较ACL粗大。PCL主要由前外侧束和后内侧束组成。PCL从近端至远端逐渐变细。PCL平均长度38mm,宽度13mm。 PCL主要有防止胫骨后移的作用。  在矢状面上,PCL常可在几个层面上显示,并在不同的序列上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均匀的低信号带。这与ACL有所不同。大多数情祝下,PCL的信号强度要低于ACL,但偶尔两者信号也可相似。PCL形态呈向后凸的弓形。  2. 2. 2& PCL损伤的MRI表现  由于PCL较ACL粗大,所以PCL的损伤远较ACL少见.尤其是单纯的PCL损伤更为少见。Grover报道90%的PCL损伤病人同时合并有膝关节其他结构的损伤。包括ACL损伤(40%),内侧副韧带撕裂( 40 %),半月板损伤(50 %) 。PCL撕裂最好发于远端胫骨附着处,韧带中段和股骨附着处撕裂的几率相近。PCL完全撕裂的征象与ACL相似。包括PCL正常结构消失,韧带局部中断、增粗以及信号异常。部分性撕裂或韧带内的损伤表现为部分韧带纤维的中断,形态轮廓的改变以及局部信号异常。撕脱骨折常发生在胫骨附着处,表现为PCL的过长以及骨质的异常。PCL断裂或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后常伴有胫骨向后移位。  2. 3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MCL)  2. 3. 1& MCL正常解剖和MRI表现  MCL由三层结构组成.最浅层是围绕缝匠肌和覆盖在腓肠肌上的深筋膜,中层是内侧副韧带的浅层,也称为胫侧副韧带(tibial collateral ligament .TCL),是MCL中最粗、最强大的部分;第三层是内侧副韧带的深层,又称内侧关节囊韧带。关节囊韧带又分为上面部分的半月板股骨韧带和下面部分的半月板胫骨韧带,分别将内侧半月板与股骨和胫骨平台的外缘连接。MCL的最浅层与胫侧副韧带之间有半键肌和股薄肌通过。TCL长约8 -11 cm.近端附着在股骨的内上髁,远端附着在胫骨上端内侧,距胫骨平台约5cm处。内侧副韧带的深、浅二层在膝关节后方融合形成后斜韧带。TCL与内侧半月板的体部或后角紧密相连。TCL与关节囊韧带之间有滑囊分开,以减少膝关节屈曲时的摩擦。 MCL的主要功能是防止膝关节外翻。  观察MCL较好的切面是冠状面和横断面,较好的成像序列是脂肪抑制的T2 W I。正常的TCL表现为光滑的低信号结构,可以追朔其全长.从股骨的内上髁至胫骨上端的内侧。关节囊韧带表现为细短条状低信号结构,将内侧半月板的体部与股骨和胫骨的外缘相连。在T2W I上.有时也能看到位于TCL和关节囊韧带之间的滑囊。  2. 3. 2& MCL损伤的MRI表现  MCL的损伤并不少见。可中独发生,或同时伴有骨、半月板或其他韧带的损伤。其中ACL ,TCL损伤伴内侧半月板撕裂时被称为O' Donohue三联症。TCL的损伤在MRI上可分为三级:I级损伤为扭伤,主要是皮下脂肪层内出血水肿,韧带的形态、信号未见异常。II级损伤主要表现为韧带的部分中断,信号增高或TCL滑囊积液。III级损伤表现为韧带的完全中断。其他提示TCL损伤较为敏感的征象有筋膜水肿,与邻近的脂肪层分界不清。TCL撕裂最多见于股骨侧(65 %},其次为胫骨侧(25 %),而在关节平面较少见(10 %)。关节囊韧带的损伤在TCL下和关节积液时显示最清楚,可分为半月板股骨韧带和半月板胫骨韧带的损伤。关节囊韧带的撕裂导致半月板关节囊分离。由于关节囊韧带较TCL薄弱,因此关节囊韧带的撕裂较TCL更为常见。关节囊韧带的撕裂在冠状面T2WI上显示最好,表现为积液从半月板的基底部延伸至TCL下。另一征象是在矢状面上,因半月板前移,导致胫骨平台后份无半月板覆盖超过5mm。但这一征象缺乏特异性。如果半月板股骨、胫骨韧带均撕裂,可见半月板飘浮征象。  2. 4外侧副韧带(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LCL)  2. 4. 1& LCL正常解剖和MRI表现  膝关节外侧面支持结构与内侧面相似,也可分为三层结构。最浅层前面是髂胫束,后面是股二头肌腿。第二层是外侧副韧带或腓侧副韧带,连接股骨的外上髁和腓骨头近端的外侧面。长约5 -7cm ,位于关节囊外,无半月板附着。在LCL的深层有N肌键行走。该肌肉起于胫骨近端的后面,与外侧半月板的后角相附着,止于股骨的外侧髁。最深层是附着在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外侧面的关节囊、弓状韧带和腓肠头腓骨韧带。弓状韧带是增厚的后关节囊,呈三角形或Y形,从股骨向胫骨的后外侧和腓骨头延伸。弓状韧带对膝关节后外侧角的稳固起着重要作用。LCL与外侧关节囊之间有主要含脂肪组织的少量软组织分隔。外侧副韧带的主要功能是防止膝关节内翻。  LCL在冠状面和横断面上显示较好,在所有的序列上均显示为斜行的束带状的低信号结构,连接股骨的外上髁和腓骨头。考虑到后关节囊及其韧带结构,如弓状韧带、腓肠头腓骨韧带和后斜韧带,横断面成像对这些结构的显示会有所帮助,必要时还可作斜冠状面成像。  2.4.2 LCL损伤的MRI表现  LCL的损伤较 MCL损伤少见,常因较严重的损伤所致,且常合并其他结构的损伤。LCL可以直接损伤或在韧带附着处的腓骨头或Gerdy's结节发生撕脱骨折。LCL和骼胫束的撕裂在MRI上的表现与MCL撕裂相似。急性损伤表现为韧带的连续行中断,韧带内或韧带周围出现异常信号以及韧带扭曲、轮廓异常。慢性损伤可表现为韧带的增厚,韧带的走行方向和轮廓的异常。  2.5半月板  2.5.1半月板正常解剖和MRI表现  正常半月板股骨内外髁与胫骨髁之间的半月形纤维软骨板,由Ⅰ型胶原纤维组织构成,有内外侧之分,每侧分为前角、体部与后角三部分,但无明确分界,上面微凹,与股骨内外髁相对应,下面平坦,与胫骨平台适应;周缘较厚,与关节囊相连,内缘薄而锐利,游离于关节腔内,内侧半月板外缘与胫侧副韧带紧密相连,外侧半月板后角与关节囊间有N肌腱通过。内外侧半月板前角间有小的纤维连接形成膝横韧带。  正常半月板在MRI各个序列呈均匀低信号,截面呈三角形。在内侧半月板后角和关节囊之间有一线样高信号影为滑囊,含有脂肪,因此呈高信号。有报道指出正常青年人的半月板中也可见到高信号,可能与青年人半月板血供丰富有关,而不是半月板损伤。  2.5.2半月板损伤的MRI表现  半月板损伤MRI表现按Fischer标准分为3级,Ⅰ级:半月板内有灶性的点状或小结节状高信号影,但未达到半月板的关节面。  Ⅱ级:半月板内出现水平或斜行的线样或条状高信号影,但未达到半月板关节面缘,这是Ⅰ级信号的延续。  Ⅲ级:半月板内线条样或复杂形态高信号影延伸至半月板的关节面,可伴有半月板形态的改变。  其中Ⅰ、Ⅱ级为半月板变性,是由于半月板内蛋白多糖沉积过多,出现黏液样变性所致,如果范围扩大,其结构亦变性脆弱。但关节镜下没有明显的裂隙或撕裂。Ⅲ级为半月板撕裂。  将半月板III级损伤分为6种:(1)水平撕裂(2)垂直撕裂(3)斜形撕裂 (4)放射状撕裂(5)纵形撕裂 (6)桶柄状撕裂  (1)水平撕裂,MRI表现为与胫骨平台平行的条状高信号影。  (2)垂直撕裂,MRI表现为半月板内条状高信号影与胫骨平台垂直。  (3)斜形撕裂,MRI 表现为半月板内条状高信号影的方向与胫骨平台成一定的角度,矢状位条状高信号影响达到关节面的上缘或下缘,有时不易与纵形撕裂区别,需要结合冠状面或三维图像。此型是最常见的类型。  (4)放射状撕裂,MRI上半月板内条状高信号影的方向与半月板的长轴垂直,好发生于内侧半月板的内1/3处,比较少见。  (5)纵形撕裂,MRI 表现为半月板内高信号影与半月板的长轴方向平行,此型撕裂累及半月板的范围广,可进展为桶柄状撕裂。  (6)桶柄状撕裂,桶柄状撕裂几乎累及半月板的所有部位,临床症状重,关节绞索明显,为半月板撕裂的一个特殊而严重的类型,多来源于纵形撕裂,是半月板后角发生纵行撕裂后经体部向前角延伸,其内侧片段发生移位,这移位的片段类似于桶的柄,此类型撕裂在MRI 中常易漏诊。在连续2层矢状面上可清晰显示半月板体部,表现呈弓形带征,或表现为半月板的宽度减小,在通过半月板体部的冠状位上相连续的领结样低信号中断,同时可见内移的半月板碎片位于髁间窝或交叉韧带旁,矢状位可见双前交叉韧带征或双后交叉韧带征,双半月板前角征或双半月板后角征,以及领结缺如征。MRI 正中矢状面像上半月板桶柄状撕裂内移的半月板碎片移至后交叉韧带前下方,呈弯曲条带状低信号,形似后交叉韧带,与正常的后交叉韧带一起构成“双后交叉韧带征”, 这一征象在诊断半月板桶柄状撕裂中有重要意义。  l 前交叉韧带的解剖概要及主要功能?  前交叉韧带起自胫骨髁间前内侧部,由髁间棘前方稍偏内侧部斜向后上方抵止于股骨外髁髁间侧面后上部,胫骨端呈前后长的卵圆形,较为粗大,附着面积约为3.0cm2,股骨端呈扇形相对细小,附着面积约为2.0cm2,长37~41(平均39)mm ,宽10~12(平均11)mm。  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主要的静力稳定结构,其基本作用是防止胫骨前移。但并非起单纯缰绳似的作用,对阻止胫骨内旋也有特殊作用。前交叉韧带与后交叉韧带共同作用,保待胫股关节的正常运动。  l 后交叉韧带的解剖概要及主要功能?  后交叉韧带位于膝关节腔后室,起自胫骨髁间后窝后部关节面下约10mm处,掩盖胫骨平台后缘斜向前内上方抵止于股骨内髁髁间侧面前上部,呈圆弧形附着。后交义韧带平均长38mm,宽13mm,其强度是前交叉韧带的两倍。  功能:①限制胫骨后移。②限制膝关节过伸,辅助前交叉韧带起作用。③限制小腿内旋。④限制膝关节的内收与外展,协同前交叉韧带与内、外侧副韧共同起作用。  l 检查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体格检查有哪些?  前Lachman试验、前抽屉试验、轴移试验  l 检查后交叉韧带损伤的体格检查有哪些?  后抽屉试验、后Lachman试验、胫骨后沉试验、胫骨外旋试验  l 检查半月板损伤的体格检查有哪些?  麦克马瑞(McMurray)试验、卢因(Lewin)试验、膝关节过伸、过屈试验、研磨试验、  l 检查内、外侧副韧带损伤及后外侧复合体损伤的检查有哪些?  外翻应力试验。内翻应力试验。胫骨外旋试验、反轴移试验、后外抽屉试验、外旋反屈征、后外旋转试验。  l 半月板损伤的体征?  关节交锁及弹响。体检注意股四头肌是否有萎缩,关节间隙是否有压痛、关节伸屈活动是否受限,过伸过屈活动是否疼痛。  l 膝关节及肩关节常用的放射线检查方法有哪些?  X光片、CT、MRI  l 膝关节后外侧结构的组成?  膝关节后外复合体由静态稳定结构和动态稳定结构组成。静态稳定结构包括外侧副韧带、弓形复合、豆腓韧带、和后外侧关节囊;动态稳定结构包括髂胫束、股二头肌腱和N肌复合体(包括N腓韧带和N肌半月板束等)。  l N窝通过的血管及神经组成?  胫神经、腓总神经、N动静脉。  l 半月板的主要功能?  ①增强滑润,减少摩擦,类似滚珠样作用滑利关节的运动。②使胫骨关节面更加适合,稳定膝关节。③缓冲、吸收震荡保护关节软骨。④调节关节内压。⑤与膝关节韧带协同作用制导膝关节的旋转运动。⑥传递负载。  l 试述膝关节的结构,关节类型及关节主要的运动?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结构组成和功能最复杂的滑膜关节,由骨、关节软骨、软组织(交叉韧带、半月板等)、关节腔内的滑液、关节囊、并有关节外的韧带加固而形成。膝关节由股骨外髁和胫骨外髁形成外侧胫股关节、股骨内髁和胫骨内髁形成内侧胫股关节、髌骨关节面与股骨滑车形成的髌骨关节三部分组成。膝关节是滑膜关节。膝关节主要运动功能为屈伸运动,膝关节屈伸运动是滚动与滑动的组合。  l 使膝关节屈、伸的肌肉有哪些?  答:伸膝关节的肌肉是股四头肌;屈膝关节的肌肉有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缝匠肌和腓肠肌。  l 膝关节有哪些囊内、囊外韧带?说明囊内韧带的作用。  答:外:胫侧、腓侧副韧带,髌韧带。内:前、后交叉韧带。前交叉韧带可限制胫骨过度前移,后交叉韧带可限制胫骨过度后移,加强膝关节稳固性。  l 关于膝关节说法错误的是D  A、是全身关节中最复杂的关节  B、有腓侧副韧带加固,伸膝时最紧张  C、有由透明软骨构成的半月板,内侧“C”形,外侧“O”形  D、交叉韧带实质上是在关节腔之外,即滑膜之外  E、可作屈伸运动和条件性旋转运动  l 可防止胫骨后移的主要韧带是B  A.前交叉韧带B.后交叉韧带C.胫侧副带D.腓侧副韧带E.髌韧带  l 属于囊内韧带的是A  A、膝交叉韧带B.髂股韧带C.髌韧带D.桡骨环状韧带E.尺侧副韧带  l 伸膝关节的肌肉:A  A、股四头肌  B、半腱肌  C、半膜肌  D、肌四头肌、缝匠肌  E、股内侧肌  前交叉韧带A  A、限制胫骨向前移动  B、起自股骨内侧髁  C、伸膝时最松弛  D、限制胫骨向后移动  E、屈膝时最紧张  后交叉韧带D  A、限制胫骨向前移动  B、伸膝时紧张  C、屈膝时松弛  D、限制胫骨向后移动  E、起于股骨外侧髁  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比外侧半月板更易损伤,是因为D  A、它比较小  B、N肌不适当地牵拉它  C、屈膝时股骨内旋  D、它紧附于胫侧副韧带  E、运动时被前交叉韧带向后推挤  膝关节的胫侧副韧带D  A、呈圆柱形  B、有一滑膜囊将它与内侧半月板隔开  C、与N肌腱相交  D、与内侧半月板附着  E、在限制胫骨内旋方面没有作用  某运动员在踢球时,突感右膝关节剧痛,关节肿胀,检查发现,患者右膝关节屈膝时,向前牵拉小腿时,胫骨可向前移位,试问损伤了什么结构A  A、前交叉韧带  B、后交叉韧带  C、外侧半月板  D、内侧半月板  E、以上都不是  检查ACL损伤试验  前Lachman试验:患者平卧位,屈膝30°,检查者一只手抓握大腿远端的前外侧以稳定股骨,另一只手抓握于胫骨后内侧,在胫骨后方施加向前的力量,使胫骨向前方移位。检查者能感受到和(或)看到胫骨相对于股骨前移。  轴移试验:患者采取仰卧位,尽可能放松肌肉。检查者一只手抓握患肢的踝关节并抬起,使膝关节伸直,同时施加内旋应力;另一只手置于膝关节外侧,施加外翻应力。对于前交叉韧带断裂的膝关节,胫骨会出现向前方半脱位。检查者慢慢屈膝,在30°-40°时,胫骨会出现突然复位,即为轴移试验阳性。  前抽屉试验:患者仰卧位,屈膝90°,胫骨保持中立位。检查者双手抓住胫骨近端,两拇指置于前方关节线水平,对胫骨施加向前的应力。如果胫骨前移增加,而且终末点为软的,意味着前抽屉试验阳性。  Slocum试验:在评估膝关节前内不稳定之前,检查者首先需要进行前抽屉试验检查。然后,将患者的足外旋并固定在外旋15°位置,使膝关节后内侧复合体紧张,此时胫骨前移减少。如果胫骨前移没有减小,意味着Slocum试验阳性,膝关节存在前内旋转不稳定。  检查PCL损伤试验  后抽屉试验:患者平卧位,屈膝90°,胫骨保持中立位。检查者双手四指置于胫骨近端后方,双手拇指置于膝关节前方关节线水平,触摸膝关节前方的内外侧关节间隙。检查者双手将胫骨推向后方,根据胫骨平台出现的病理性后向移位的程度进行分级。  后Lachman试验:患者仰卧于检查台,膝关节屈曲30°,保持胫骨中立位,一只手固定股骨远端,另一只握住胫骨近端,将小腿近端向前拉动到正常位置,然后向胫骨施加后向的力量观察胫骨相对于股骨的后移。  胫骨后沉试验:患者屈膝90°,检查者鼓励患者尽可能完全放松,特别是放松股四头肌。从膝关节侧面观察,如发现胫骨前缘出现“后沉”现象,低于股骨髁的前缘,或低于健侧膝关节,即为胫骨后沉试验阳性。  检查关节积液情况试验  浮髌试验:病人取仰卧位,膝关节伸直,股四头肌松弛。检查者一手手掌在髌骨上方压挤髌上囊,并且手指挤压髌骨两侧,使液体流入关节腔,然后用另一手的示指轻轻按压髌骨。若感到髌骨撞击股骨前面,即为阳性,说明积液量较少。若髌骨随着手指的按动而出现浮沉的现象,表示积液量较多。  检查后外侧结构损伤试验  胫骨外旋试验:患者采用俯卧位或仰卧位,由屈膝30°开始,检查者双手抓住患者双足,握住足跟,拇指置于足内侧缘,四指握住足外侧和足跟,同时施加最大的外旋力量,评估足-大腿角度并且与对侧比较。然后屈膝90°,再次测量外旋角度。  反轴移试验:患者平卧位,屈膝90°胫骨最大程度外旋。检查者一只手置于胫骨近端外侧,施加外翻应力;另一只手置于胫骨中段的前内侧,控制小腿,同时维持胫骨外旋,并且施加一定的轴向推力。然后检查者使膝关节逐渐伸直,在伸直的过程中需要维持胫骨外旋、轴向力量和外翻应力。  后外抽屉试验:患者平卧位,屈膝90°、屈髋45°,胫骨外旋15°,固定足,然后进行后抽屉试验检查。  外旋反屈征:患者平卧位,伸膝,检查者抓住患者双足的拇趾提起。与健侧对比,患者膝关节出现内翻、过伸、外旋,意味着后外复合体损伤。  后外旋转试验:患者取平卧位,分别在屈膝30°和90°位进行检查,检查者向胫骨施加后向和外旋的力量,胫骨外侧平台出现向后外侧半脱位为阳性。  检查侧副韧带损伤试验  内翻应力试验:患者平卧位,检查者将胫骨置于轻度内旋的位置,一只手置于大腿内侧,另一只手置于胫骨远端,首先进行屈膝30°位检查,施加内翻应力,然后在膝关节完全伸直位进行检查。  外翻应力试验:患者仰卧位,患侧髋关节轻度外展,屈膝30°。为了方便检查,可以将膝关节置于检查床边。检查者一只手放在膝关节外侧,另一只手抓住踝关节,施加外翻力量,感觉膝关节内侧间隙张开程度和终末点的质量。然后在伸直位重复检查。  检查髌骨脱位试验  髌骨外推试验:患者平卧位,股四头肌放松,膝关节完全伸直。检查者的拇指置于髌骨内缘,将髌骨轻轻向外推。采用4分髌骨法进行测量和记录髌骨外移程度。然后,向内侧推动髌骨,记录髌骨内移的程度。  髌骨外推恐惧试验:患者平卧位,股四头肌放松。膝关节完全伸直。检查者将拇指置于髌骨内侧缘,轻轻向外侧推髌骨,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患者出现明显的恐惧,或者患者表示害怕髌骨会脱位,则髌骨外推恐惧试验阳性。  检查半月板损伤试验  麦克马瑞(McMurray)试验:患者仰卧,先使膝关节最大屈曲,右手固定膝关节,左手握足,尽力使胫骨长轴外旋,左手在腓侧推挤使膝关节外翻,在此外旋外翻的力量继续作用的同时,慢慢伸直膝关节。如果内侧有弹响和疼痛,则证明内侧半月板有破裂。按上述原理做反方向的动作,即在膝关节内旋内翻的同时伸直 膝关节,如外侧有弹响和疼痛,则证明外侧半月板有破裂。  卢因(Lewin)试验:患者站立使足跟及足趾紧贴地面,用力屈伸膝部,健肢运动自如,但有半月板损伤的膝关节不能伸直,膝部常呈屈曲位置,伴随或不伴随疼痛,此检查可以主动进行也可被动进行。  膝关节过伸试验:又称Jones征。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固定膝部,另一手握住小腿下部向上提,将膝关节过度伸展,使半月板前角受到挤压,如有疼痛可能为半月板前角损伤或肥厚的髌下脂肪垫受到挤压所致。  研磨试验:又称阿波来(Apley)试验、膝关节旋转提拉或旋转挤压试验。患者俯卧,检查者将膝部放于病人大腿的后侧,两手握持患肢足部,向上提拉膝关节,并向内侧或外侧旋转,如发生疼痛,表示韧带损伤。反之,双手握持患肢足部向下挤压膝关节,再向外侧或内侧旋转,同时屈到最大限度再伸直膝关节,发生疼痛,则表示内侧或外侧半月板有破裂,并依疼痛发生时膝关节角度来判定半月板破裂的部位。屈曲最大限度时疼痛,应疑为后角破裂;屈曲呈90°时为中央破裂,伸直是为前角破裂。
副主任医师
擅长: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脊柱侧凸、腰椎滑脱、颈椎病、胸椎管狭窄症、脊柱骨折等脊柱疾病的微创及常规手术治疗。
擅长:骨关节病诊治,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及翻修、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及翻修。关节运动创伤治疗,关节镜微创手术,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人工韧带增强重建等。
副主任医师
擅长:擅长微创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擅长寰枢椎脱位、颈椎病、胸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症、脊柱侧凸、脊柱骨折脱位等脊柱疾病的治疗。
副主任医师
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脊柱侧凸、胸椎管狭窄治疗
副主任医师
擅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及髋臼发育不良、膝关节内、外翻畸形、拇外翻的手术治疗,髋、膝关节置换术及翻修术。肩袖损伤、肩峰撞击症、钙化性肩袖肌腱炎的微创肩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的微创关节镜治疗,髋关节及踝关节运动创伤的微创关节镜治疗。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
副主任医师
擅长:1.脊柱脊髓相关疾病,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颈胸腰椎管狭窄、脊柱侧弯、后凸、脊柱结核,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椎体成形术2.髋、膝关节置换、肩袖损伤及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微创治疗。
擅长:复杂的骨盆髋臼骨折的治疗、Stoppa入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及骶髂关节脱位、Stoppa入路治疗复杂髋臼横行、T型及双柱骨折,专有髂骨钉技术治疗合并神经卡压的骶骨骨折/骶髂关节脱位及腰骶盆联合损伤,骶髂螺钉技术治疗骨盆后环骨折脱位;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技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结合阻挡钉技术治疗股骨/胫骨骨折,微创复位钛板内固定技术(MIPO)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技术,各种入路治疗各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及Pilon骨折;骨搬运技术治疗骨不连与骨缺损。齿状突骨折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技术及寰枢椎椎弓根侧块螺钉内固定技术,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后路/前后路手术,颈椎前路一期切除严重后纵韧带骨化OPLL,胸腰椎骨折及脊髓损伤以及急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的开窗、间盘切除及融合治疗,擅长TLIF及PLIF腰椎融合技术,及退变性脊柱侧弯的手术治疗及顽固性颈肩痛的手术与保守治疗
副主任医师
擅长:膝关节以及髋关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关节置换手术尤其擅长
副主任医师
擅长:寰枢椎,上颈椎病变
擅长:脊柱微创手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膝关节后叉韧带重建后关节松驰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