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的胡杨的特征和路边的胡杨的特征各有什么特征?

& 区域地理综合性专题知识点 & “(26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胡杨,又...”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26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胡杨,又称胡桐。树高15~30米,能从根部萌生幼苗,能忍受荒漠中干旱的环境,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据统计,世界上的胡杨绝大部分生长在中国,而中国90%以上的胡杨又生长在新疆的塔里木河流域,且呈沿河流分布的特点。&&& 甲图为我国塔里木盆地示意图,乙图为喀什地区的降水统计资料,丙图为甲图中沿AB线胡杨密度的变化示意图。(1)指出喀什地区的主要自然带类型,并分析原因。(8分)(2)描述沿AB线胡杨密度的空间变化特征,并分析这一特征的形成原因。(6分)(3)博斯腾湖东西长55千米,南北宽20千米,平均水深为7.5米,是西北内陆最大的淡水湖。该湖是向塔里木河下游输水的主要水源地。你认为是否应该将博斯腾湖湖水输向塔里木河下游?说明理由。(6分)(4)目前,图示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虽然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6分)&
本题难度:较难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3-陕西省西安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26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胡杨,又称胡桐。树高15~30米,能从根部萌生幼苗,能忍受荒漠中干旱的环境,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据统计,世界上的胡杨绝大部分生长在中国,而中国90%以上的胡杨又生长在新疆的塔里...”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读甲图,根据经纬度判断,喀什位于温带。因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距海遥远,周围有许多高山环绕,水汽难以进入,终年降水少。读乙图,可根据喀什的降水量判断,该地降水少,气候干旱,属于温带荒漠气候,所以植被温带荒漠植被,自然带为温带荒漠带。(2)读甲图,可以看到A离塔里木河近,B离河流远。离河流越近,地下水得到河水的补充越多,地下水位越高。水分充足越有利于胡杨的生长、离河流越远,地下水位越低,水分缺少,胡杨密度越低。所以形成了丙图所示的特征,离河流越近,胡杨林的密度越高。(3)这是一道主观发挥题,只要言之有理,就正确。从当地气候、生态环境保护角度分析, 博斯腾湖地处干旱区,降水补给少,向外输水会导致湖泊面积缩小,湖区生态环境恶化。所以说不应该。(从下游地区发展的角度出发,向外输水有利于塔里木河下游两岸地下水水位抬升,使得河流干流沿岸的植被得以恢复,生物多样性增加。植被增加,沙地面积缩小,空气湿度增加,气候会变得湿润。所以以说应该。)(4)该区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区,降水少,明天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棉花品质优良,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棉花易储存、易运输,随着铁路运输的完善,交通条件得到改善,市场距离影响减小。棉花有广阔的市场,市场需求量大。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26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胡杨,又称胡桐。树高15~30米,能从根部萌生幼苗,能忍受荒漠中干旱的环境,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据统计,世界上的胡杨绝大部分生长在中国,而中国90%以上的胡杨又生长在...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26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胡杨,又称胡桐。树高15~30米,能从根部萌生幼苗,能忍受荒漠中干旱的环境,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据统计,世界上的胡杨绝大部分生长在中国,而中国90%以上的胡杨又生长在新疆的塔里...”主要考察你对“区域地理综合性专题”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区域地理综合性专题
与“(26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胡杨,又称胡桐。树高15~30米,能从根部萌生幼苗,能忍受荒漠中干旱的环境,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据统计,世界上的胡杨绝大部分生长在中国,而中国90%以上的胡杨又生长在新疆的塔里...”相似的题目:
(28分) 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我国东部M市的相关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材料一&&&M市等高线地形图&&&&&&&&&&&&&&材料二&&&M市产业结构的变化图材料三&&&M市气候资料月份123456789101112气压(百帕)1021.71019.51015.71010.31006.21001.6999.91001.21008.11014.71019.21020.6气温(℃)4.35.69.515.820.724.328.427.923.418.312.46.8降水量(毫米)73.284.2138.2126.6146.6231.1159.4155.8145.38760.147.1(1) 据材料描述M市气压随季节的变化。解释M市气候三要素之间的关系。(6分)(2)在地理野外考查中发现,图中3、4处土层较1、2处厚,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其原因。(9分)(3)据材料分析,M市近15年来产业结构是如何调整的,受其影响对劳动力的需求有何变化。(10分)(4)伴随城市规模的扩大,M市规划并建设了新的产业区。请在高新技术产业区和化工产业区中任选一个,依据图表信息对其区位进行评价。(3分)&&&&
(25分)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同答问题。材料一下图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材料二& M、N城均为历史丈化名城。《资治通鉴》称M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阎阎相望,桑麻翳野”。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N城及其西部口岸)。(1)描述M城所在地形区自然地理环境特点。(6分)(2)指出M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3)简析该区域河流的主要特点。(4分)(4)分析N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7分)&&&&
读全国部分省区生态脆弱度统计表,完成下题。推断山东省生态脆弱度值最接近0.8370.4560.6950.580
“(26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胡杨,又...”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26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胡杨,又称胡桐。树高15~30米,能从根部萌生幼苗,能忍受荒漠中干旱的环境,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据统计,世界上的胡杨绝大部分生长在中国,而中国90%以上的胡杨又生长在新疆的塔里木河流域,且呈沿河流分布的特点。 甲图为我国塔里木盆地示意图,乙图为喀什地区的降水统计资料,丙图为甲图中沿AB线胡杨密度的变化示意图。(1)指出喀什地区的主要自然带类型,并分析原因。(8分)(2)描述沿AB线胡杨密度的空间变化特征,并分析这一特征的形成原因。(6分)(3)博斯腾湖东西长55千米,南北宽20千米,平均水深为7.5米,是西北内陆最大的淡水湖。该湖是向塔里木河下游输水的主要水源地。你认为是否应该将博斯腾湖湖水输向塔里木河下游?说明理由。(6分)(4)目前,图示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虽然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6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26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胡杨,又称胡桐。树高15~30米,能从根部萌生幼苗,能忍受荒漠中干旱的环境,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据统计,世界上的胡杨绝大部分生长在中国,而中国90%以上的胡杨又生长在新疆的塔里木河流域,且呈沿河流分布的特点。 甲图为我国塔里木盆地示意图,乙图为喀什地区的降水统计资料,丙图为甲图中沿AB线胡杨密度的变化示意图。(1)指出喀什地区的主要自然带类型,并分析原因。(8分)(2)描述沿AB线胡杨密度的空间变化特征,并分析这一特征的形成原因。(6分)(3)博斯腾湖东西长55千米,南北宽20千米,平均水深为7.5米,是西北内陆最大的淡水湖。该湖是向塔里木河下游输水的主要水源地。你认为是否应该将博斯腾湖湖水输向塔里木河下游?说明理由。(6分)(4)目前,图示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虽然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6分)”相似的习题。格尔木胡杨林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格尔木胡杨林
格尔木胡杨林位于郭勒木德乡托拉海牧业社境内,在格尔木市以西50公里,托拉海河滩阶地及散生于该河西岸的沙丘及丘间地,该区介于北纬36°32′—36°40′,东经90°20′—90°26′之间,东西长6公里,南北宽7公里,海拔米,保护区总面积4200公顷。
格尔木胡杨林地理环境
格尔木胡杨林
格尔木胡杨林位于阿尔顿曲克草原西北部,托拉周边的托勒海地区,西距格尔木市区约60公里,海拔高度约2770米。
本地区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夏无酷暑,干燥少雨,蒸发强烈,根据已知气象资料和格尔木气象站,小灶火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分析:托拉海地区平均年降水量57.5mm,年蒸发量在2150mm以上,7月份平均气温超过17℃,绝对最高气温超过35℃,1月份平均气温低于-13℃,绝对最低气温-30℃以下,年较差30℃以上,年生长期约150天。;; 托拉海河发源于昆仑山脉,纵贯托拉海地区,为季节性内流河,只有在每年6—9月份有河水流过,其余大部分时间河床干枯。
土壤类型主要有灰棕漠土,风沙土和盐土。;; 保护区动物群为温
带荒漠、半荒漠动物群。动物种类由于受环境条件的制约,相对说比较贫乏。主要种类有高原兔、鹅喉羚(黄羊)、赤狐、狼,鸟类有环颈雉、赤麻鸭、绿头鸭、戴胜、小沙百灵、灰沙燕、渡鸦,数量也较少。];; 保护区内主要保护树种为胡杨,胡杨林面积117.4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8%,保护区内分布最广泛、面积最大的为柽柳群落,面积2447.6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58.3%,在柽柳群落中有柽柳沙包分布。保护区西面大部分地区为流动沙丘地和半固定沙丘地,面积1635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8.9%。;; 托拉海地区,由于受气候、水源、交通等限制,人口少,在保护区周边有一从乐都调庄而来的村庄,取名“新乐村”,有人口1300多人,耕地有200ha,放牧牲畜1.2万余头,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人均收入1400多元。另有托拉海牧业社一个,人口100多人,可利用草场16.29万公顷,各类牲畜达5.8万头。托拉海胡杨林以北有格茫公路通过。;; 格尔木胡杨林自然保护区于2000年5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青海名胜景点之-格尔木胡杨林
格尔木胡杨林景点
格尔木胡杨林位于阿尔顿曲克草原西北部,以托拉黑河命名的托勒海地区。托勒海,蒙古语即“胡杨很多的地方。”这里距格尔木市区约60公里,是青海唯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胡杨林。胡杨林南靠巍巍昆仑山脉,北面是茫茫戈壁盐滩,夹在其中的沙漠化地带里,尤其显得珍贵。一条叫托拉海的季节河从沙地中流淌过来,划着美妙的曲线绕过树林。林中伴生著芦苇,梭梭,红柳,盐爪爪,骆驼刺等沙生植物,与这里栖息的野生动物野鸡、狐狸、狼、野兔等,共同组成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
这里的胡杨林曾经十分茂盛,绵延数十里。但在六七十年代被大量砍伐后,已经变得稀稀拉拉,后来生长的小树尚未成材。那些新生的胡杨并不是人工种植,而是在沿河以及低洼水分较为充足的地方,被烧毁和砍伐的胡杨老根重新萌发形成,由此可见胡杨生命之顽强旺盛。在这沙漠已经淹没的地方,它们成为一道绿色屏障,有力地阻挡了沙漠的扩大和往北部盐碱滩地区的发展。胡杨林带是保护沙区农牧业的天然屏障,是野生物物的重要栖息地,是维护这一地区生态平衡的主体。这1700亩胡杨林,已于2000年被认定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在荒漠和沙地上,胡杨是唯一能天然成林的树种。胡杨已经有300万到600万年的历史。胡杨根系可长至长达15米,向四周蔓延,为了在极端干旱的环境里吸收到水分,它可深入到地下13米左右。
胡杨耐高温又耐寒,可在正负39度的气温条件下生存;耐干旱,可在降水50毫米以下条件生长;耐盐碱,抗风沙,可抵御每秒26米的大风。是天然的绿洲,是亚洲荒漠平原丘陵中分布最广的乔木树种之一。
世界上的胡杨林主要分布在地中海周围和我国等20个国家。我国的胡杨分布在新疆、内蒙古、青海、甘肃和宁夏5个省区境内,新疆的胡杨面积占全国的91.1%,而塔里木河流域的胡杨杨林就占我国分布总面积的89.1%。内蒙古的额济纳旗也是胡杨生长比较集中的地方。
格尔木胡杨林目前仍在被破坏之中。它们战胜了风沙、寒冷和干旱,却没有能力躲过盗伐者的利斧和大群牛羊的践踏。漫步林子,随处可见被砍伐和烧毁,仅留下一小截的胡杨木桩;被牧人的牛羊啃的伤痕累累,奄奄一息的小胡杨树苗以及游人乱扔的废纸、瓶子、塑料、胶卷包装盒等垃圾。如果再这样下去,这片千万年才形成的胡杨林,将彻底葬送在它们庇护的人类手中。
每年的十月,胡杨就会由浓绿变为金黄,如同苍茫中燃烧的火焰,似乎将整个沙漠都染成了金色,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顽强。处身此地,面对风骨犹存的枯干半埋在沙里如泣如诉,面对衰老的胡杨无奈的让风将枝头的黄叶一阵阵吹去,面对幼小的正在成长的小树摇摆飘荡,怎不令人百感交集,荡气回肠。
很少有一种树会像这沙漠中胡杨,生命结束以后更成为一道风景。面对这样的英雄,任何的语言都苍白无力,任何的图画都难表情怀。那种苍凉的壮美,难道不是面对苍天的呼唤,面对那些给他们的生命以无情毁灭的人类的呐喊吗?
格尔木胡杨林旅游指南
胡杨林没有班车,必须租车或自驾车前往,但很方便。租用格尔木的夏利一般价格在50-60元,包括往返全程,司机还可以在路边等上几个钟头。前往拍摄最好在天亮前2小时上路,用一个小时到达胡杨林路边,半个小时用来进入景区,半个小时准备和机动。进入胡杨林有两个路径,一是从景区标志牌附近往西南进入,那里的胡杨高大茂密,幼树较多,还能登临河边,观赏拍摄沙河风光,但路途较远;一是再往前行驶约3公里往正南,翻越多道沙梁进入,特色是胡杨苍劲,枯树较多,沙漠跌宕起伏,景观很有特色。
时间: 一年四季,胡杨林各具特色,不过,要数金秋的胡杨更具风采。要拍金色的胡杨,最好在每年十月,胡杨由绿转黄之时。在这时间以前,胡杨尚是绿色的,而到了十一月份,胡杨就己落叶凋零。胡杨树叶转黄随着每年气候的不同也不一致,所以行前最好向当地电话证实胡杨是否己转黄,以免浪费时间或失去良机。雪野里的胡杨林别具特色,但由于格尔木地区干旱少雨,冬季下雪更是极为难得,如果能遇上如此雪景,那真是太有福气了。
格尔木胡杨林注意事项
携带适量食物和饮水,以及够用的胶卷,尽量轻装前进。胡杨林正南为高耸的昆仑山,所以一般不担心迷失方向。当地有狼群出没,尤其早晚更应注意,最好有三四人结伴前往,准备几把鞭炮吓狼往往有效。沙地行走鞋子非常重要,有条件最好能准备合适的高腰旅行鞋。当地日温差很大,夏日早晚凉爽寒冷,午间酷热;冬季寒冷,遇到刮风的日子,更是严寒相逼。请准备相应衣物。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尉犁:《舌尖3》未播出的新疆神秘之地
来源:Feekr旅行
等了4年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
自春节开播以来便成为了热议话题,
新一季的豆瓣评分却跌破5分,
更有网友调侃事实证明,最差的永远是下一集。
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和第二季中,
大盘鸡、红辣椒、葡萄干、抓饭、库车大馕等
让不少观众也爱上了新疆美食。
新疆有47个民族万种美食,
没有一个256g的胃千万别来!
(图: LOFTER@壹陽摄影)
(图:睿衍)
而第3季《舌尖上的中国》拍摄组在2017年8月
就去到了新疆尉犁探寻罗布人的文化与饮食,
并进行了为期6天的拍摄,
虽然最后播出的记录片中并未展现该部分内容,
但却让小编对尉犁这片土地,有了更多的兴趣。
(图:风光无限好)
无与伦比包罗万象的自然美景,
厚重的历史文明和多样的民族风情,
都是新疆无可取代的引力。
(图:睿衍)
尉犁相比新疆其它地方越显冷门,
却有着璀璨的古老文明,
保留原始风俗习惯的罗布人,
除了一望无垠的美丽沙漠,还有成片的胡杨林,
10月底金色胡杨把塔里木河两岸妆点的如诗如画,
绝对是值得一来的地方。
闻名天下的罗布烤鱼,
这里古老的村落同样吸引人
(图:红柳朱建新)
尉犁,又名"罗布淖尔",
因"罗布泊"而得名,意为“水草丰腴的湖泊”。
位于新疆中部,巴州腹地,
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
尉犁历史悠久,
是古西域之尉犁国、渠犁国、山国等国地。
(图:韦元丰)
(图:春风杨柳)
尉犁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众多历史遗迹。
这里还坐落了中国西部地域面积最大的村庄之一:
罗布人村寨,
村寨里逐水而居的罗布人是新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图:steven_f)
罗布人村寨坐落在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性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
塔里木河的支流从此穿过,
罗布人不种五谷,不养牲畜,
从小唯以小舟捕鱼为食。
(图:htoto)
(图:睿衍)
据说生活在这里的罗布人祖先,正是罗布泊干涸以后,
从罗布泊迁移而来的,千百年来他们与世隔绝,
但如今村寨中也只剩下了为数不多的“最后的罗布人”。
(图:bobo阿波)
在沙漠中的海子边打鱼、狩猎...
他们在这里保留着原始的风俗习惯,
在外人眼里这样的生活无疑不充满了神秘色彩。
(图:雅辞孙刚)
独特风格的环境,令人惊异的地域文化,
既外涵大西北的粗犷,
又内涵江南秀气的景致,
这里仿佛汲取天地之灵气,
置身其中,心灵也感受到无比的震撼。
沙漠中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
在就近的湖泊中捞上的鱼处理之后现烤,
是当地人最喜欢吃鱼的方式,
路边捡来的枯树枝就是燃料。
而罗布烤鱼闻名于世,离不开它的粗犷和自然。
(图:LOFTER@壹陽摄影)
干旱的气候下和柴火的烘烤,鱼很快就干了,
烤出来的鱼肉质紧实纹理清晰,
酥而不焦,外表金黄,
鱼的颜色和口感都恰到好处。
所以不管是周边民居还是外地游客,
为了吃上一口独特美味的罗布烤鱼,
不惜驱车千百里前往此地。
(图:红柳朱建新)
除了闻名的罗布烤鱼,
中国最大沙漠、最长的内陆河、
最大的绿色走廊和丝绸之路在这里交汇,
形成了一道独一无二的天然景观。
(图:璞石)
这里收纳着沙漠、湖泊、河流、胡杨林、草原.......
一年四季皆有不同的光景,
处处散发着原始旷远苍茫的气息。
金秋时节的尉犁胡杨,
金灿灿里透着惊艳的美感
金秋时节的新疆尉犁,
像是披上了一层金黄的薄纱,
微风吹拂,便掀起金黄波浪的涟漪。
(图:韦元丰)
塔里木河胡杨保护区,
以阿克苏以东的沙雅县
至库尔勒的尉犁县的原生胡杨林著称,
而生长在不同地块的胡杨树却又各有特点。
一般靠近水域河边的胡杨林越显茂密,
粗壮的树干长满胡须般的细枝;
离水域稍远的多为稀疏群落,树木间距较远,
树干裸露,一些胡杨树呈现枯死状,
又有一些惨烈的美感。
相比沙雅的胡杨林,尉犁的胡杨较为娟秀。
(图:韦元丰)
尉犁境内的胡杨,
秋季时分胡杨林独特苍劲的金黄
构成一幅大自然壮美的画卷,
气候的变换,不断变幻着树叶色彩的胡杨树,
由绿色变成淡黄,淡黄深化逐渐变成金黄透亮,
金秋十月乃是观赏的最佳季节,
一大片金光灿灿的胡杨树,光彩夺目,
惹得无数摄影爱好者竞相追逐。
(图:璞石)
不管是一大片胡杨林荡起的金色波纹,
还是单株胡杨孤傲的美感,
是矗立在沙漠中的一只独秀,
还有林立在水中的灵气娟秀,
尉犁的胡杨都美得让人心意彷徨。
(图:璞石)
那金黄色的、金红色的、金棕色的、金紫色的胡杨
与湛蓝湛蓝的天空竞相辉映,
与清澈的水流相互交融,
犹如一幅浓重的山水画卷。
令人倾倒,美不可言。
尉犁胡杨林拍摄推荐地:罗布人村寨、怪树林、罗布湖、阿其克河口
除了美食美景,尉犁的历史遗迹,
更是让人倾心神往
尉犁不仅拥有美得动人心魄的胡杨林,
有闻名美食罗布人烤鱼,
这里还有众多的历史文物古迹,
诉说着过往的神秘往事,让人想要一探究竟。
营盘古城遗址
营盘古城遗址位于尉犁县城东南150公里,
农二师35团以北的甘草连。
由一座圆形古城和上百座古墓组成,
是迄今罗布泊地区最大、
文化内函最丰富墓葬群之一。
据考证,营盘古城是古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山国(墨山国)的都城;
相传西汉时曾在此屯田聚兵,故称作“营盘”。
营盘作为丝绸之路中道的必经之地、交通重镇,
被历史学家称为“第二楼兰”。
995年挖掘出了彩棺等价值连城的国宝,
又一次引起世界注目。
兴地岩画位于库鲁克塔格山兴地峡谷中,
它是新疆发现较早的大型岩画,
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
估计是古代北方塞种人进入塔里木盆地时留下的。
岩画长约15米,高约6米,
有狩猎、建筑、婚嫁、舞蹈等图像300余个,
反映了远古牧民狩猎、建筑婚嫁、舞蹈等场景。
结构宏大,意境深远的画,
在我国岩画史上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那些被镌刻在岩石上的场景,
让这一片土地多了一丝神秘的色彩。
太阳墓遗址
它是哪个民族哪个部落的墓地?
又为什么要葬在这里?
这群人居住在什么地方?
他们是把太阳当做图腾建造此墓还有别的意义……
3800多年过去,这个墓仍是个不解之谜。
“太阳墓”外表奇特而壮观,
围绕墓穴的是一层套一层的共七层由细而粗的圆木。
木桩由内而外,粗细有序。
圈外又有呈放射状四面展开的列木,
井然有序,蔚为壮观,
整个外形酷似一个太阳,
不得不让人产生各种神秘的联想。
新疆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处处是美景。
而尉犁却像是藏在深闺鲜有人知的神秘地,
在这边大地上熠熠发光,
等你涉足于此时,却不得不感叹它的美与神奇!
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
罗布人村寨:景区门票40元(不包含区间车)
景区开发时间:10:00-19:00
?尉犁主要旅游景点
①、罗布人村寨
②、胡杨生态园、胡杨雕塑园
③、都拉里古城
④、营盘遗址、兴地岩画
①、乘坐飞机到达库尔勒机场,再乘坐大巴车到达尉犁
以下城市有直飞库尔勒航空:
北京、西安、郑州、上海、武汉、青岛、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等
②、乘坐火车达到库尔勒,再乘坐大巴车到达尉犁
以下城市有直达库尔勒火车:
西安、兰州、合肥、商丘、陇西等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胡杨的特点和象征是什么?
胡杨的特点和象征是什么?
09-12-24 &
胡杨,又称胡桐,杨柳科落叶乔木。  树高15~30米,能从根部萌生幼苗。能忍受荒漠中干旱,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胡杨的根可以扎到地下10米深处吸收水分,其细胞还有特殊的功能,不受碱水的伤害.胡杨系古地中海成分,是第三世纪残余的古老树种,在6000多万年前就在地球上生存。在古地中海沿岸地区陆续出现,成为山地河谷小叶林的重要成分。在第四纪早、中期,胡杨逐渐演变成荒漠河岸林最主要的建群种。主要分布在新疆南部、柴达木盆地西部,河西走廊等地。  据统计,世界上的胡杨绝大部分生长在中国,而中国90%以上的胡杨又生长在新疆的塔里木河流域。目前被誉为世界最古老、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胡杨林保护区则在轮台县境内。  (1)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30米,胸径可达1.5米;树皮灰褐色,呈不规则纵裂沟纹。长枝和幼苗、幼树上的叶线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5~12厘米,全缘,顶端渐尖,基部楔形;短枝上的叶卵状菱形、圆形至肾形,长25厘米,宽3厘米,先端具2~4对楔形粗齿,基部截形,稀近心形或宽楔形;叶柄长1~3厘米光滑,稍扁,雌雄异株,菱英花序;苞片菱形,上部常具锯齿,早落;雄花序长1.5~2..5厘米,雄蕊23~27,具梗,花药紫红色;雌花序长3~5厘米,子房具梗、柱头宽阔,紫红色;果穗长6~10厘米。萌果长椭圆形,长10~15毫米,2裂,初被短绒毛,后光滑。  (2)特性  胡杨是亚非荒漠地区典型的替水旱中生至中生植物,长期适应极端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对温度大幅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很强,喜光,喜土壤湿润,耐大气干旱,耐高温,也较耐寒;适生于10℃以上积温℃之间的暖温带荒漠气候,在积温4000℃以上的暖温带荒漠河流沿岸、河漫滩细沙——沙质土上生长最为良好。能够忍耐极端最高温45℃和极端最低温-40℃的袭击。胡杨耐盐碱能力较强,在1米以内土壤总盐量在1%以下时,生长良好;总盐量在2~3%时,生长受到抑制;当总盐量超过3%时,便成片死亡。花期5月,果期6~7月。  (3)保护价值  胡杨是荒漠地区特有的珍贵森林资源。它对于稳定荒漠河流地带的生态平衡,防风固沙,调节绿洲气候和形成肥沃的森林土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荒漠地区农牧业发展的天然屏障。同时,胡杨是较古老的树种,它对于研究亚非荒漠区气候变化、河流变迁、植物区系的演化以及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都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4)保护措施  合理调整干旱荒漠地区农、牧、林三者的关系,严禁乱砍滥伐;各河流上游截流水库应定期向中、下游放水,确保胡杨林的恢复和发展。同时,应在我国西北地区建立2个胡杨自然保护区,作为科研和物种保护基地。  (5)栽培要点  用种子繁殖。胡杨种子极易失水咖丧失发芽能力,应在7~8月份待果穗由绿变黄、蒴果先端开裂露出白絮后,及时选择优良母株采集果穗,晾干脱种。选择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细沙土或沙壤土筑床、垅床或低床均可,种子拌细沙条播或撒播。2~4年生苗即可造林。直播造林或植苗造林均可。新疆胡杨在我国乃至世界是分布最多的地区。据说,全世界百分之九十在中国,中国的胡杨百分之九十在塔里木盆地。仅塔里木盆地胡杨保护区的面积就达三千八百平方公里。北疆准噶尔盆地也有片片零星分布。胡杨,是生活在沙漠中的惟一的乔木树种,而且,它自始至终见证了中国西北干旱区走向荒漠化的过程。而今,虽然它已退缩至沙漠河岸地带,但仍然是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沙漠的生命之魂。胡杨曾经广泛分布于中国西部的温带暖温带地区,新疆库车千佛洞、甘肃敦煌铁匠沟、山西平隆等地,都曾发现胡杨化石,证明它是第三纪残遗植物,距今已有6500万年以上的历史。如今,除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阿拉善一些流入沙漠的河流两岸还可见到少量的胡杨外,全国胡杨林面积的90%以上都蜷缩于新疆,而其中的90%又集中在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一个被称为“极旱荒漠”的区域。胡杨虽然生长在极旱荒漠区,但骨子里却充满对水的渴望。尽管为适应干旱环境,它做了许多改变,例如叶革质化、枝上长毛,甚至幼树叶如柳叶,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因而有“异叶杨”之名。然而,作为一棵大树,还是需要相应水分维持生存。因此,在生态型上,它还是中生植物,即介于水生和旱生的中间类型。那么,它需要的水从哪里来呢?原来,它是一类跟着水走的植物,沙漠河流流向哪里,它就跟随到哪里。而沙漠河流的变迁又相当频繁,于是,胡杨在沙漠中处处留下了曾驻足的痕迹。靠着根系的保障,只要地下水位不低于4米,它依然能生活得很自在;在地下水位跌到6~9米后,它只能强展欢颜、萎靡不振了;地下水位再低下去,它就只能辞别尘世。所以,在沙漠中只要看到成列的或鲜或干的胡杨,就能判断这里曾经有水流过。正因为如此,有人将胡杨称为“不负责任的母亲”,它随处留下子孙,却不顾它们的死活。其实,这也是一种对环境制约的无奈。塔里木盆地的胡杨,特别是塔里木河沿岸的胡杨,是地球上胡杨最多的一片分布区,曾经十分辉煌。西汉时期,楼兰的胡杨覆盖率至少在40%以上,人们的吃、住、行都得靠它。在清代,仍“胡桐(即胡杨)遍野,而成深林”。但从20世纪的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的短短20年间,塔里木盆地胡杨林面积由52万公顷锐减至35万公顷,减少近三分之一;在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更是锐减70%。在幸存下来的树林中,衰退林占了相当部分。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主要还是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胡杨及其林下植物的消亡,致使塔里木河中下游成为新疆沙尘暴两大策源区之一。有幸的是,人们已从挫折中吸取了教训,开始了挽救塔里木河、挽救胡杨林的行动。向塔里木河下游紧急输水已初见成效,两岸的胡杨林开始了复苏的进程。面积近39万公顷的塔里木胡杨林保护区已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轮台胡杨公园也升格为国家森林公园;以胡杨林地主体的塔里木河中游湿地受到国际组织的关注,并列为重点保护的对象。第一次受到人类如此高规格礼遇的胡杨林,一定不会辜负人类的斯待,将重展历史的辉煌! 发源于祁连山的黑河,是甘肃省河西走廊最大河流,内流河,古名弱水,其下游流入内蒙古西部的额济纳,注入居延海。居延海,位于甘肃酒泉往北约400公里处,从西汉至宋、元,历朝历代在居延海地区都设有郡县或军府,驻兵屯田,曾享有“居延大粮仓”的盛名。西夏在城廓遗址上建有著名的黑城,曾是丝绸之路上繁荣的交通枢纽。13世纪马可&波罗前往元大都路经黑城时,这里仍是“水源充足,松林茂密,野驴和各种野兽经常出没其间”,是个农牧兼宜的千里沃野。直到20世纪40年代,居延海仍有300多平方公里的湖面,周围从黑河和北大河到额济纳,在平坦而浩瀚的戈壁滩中形成了一块扇形的林带,这片林带从甘肃金塔县天苍乡延伸到额济纳居延河,长约200公里,最宽处15公里,形成了“芨芨芦苇入望迷,红柳胡杨阔无边”的良好生态环境。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全流域建成了百万立方米以上水库30座,较大的有祁家店、鹦哥嘴、清河湾、鸳鸯池、解放村和黑山湖等水库。终于把整条黑河水基本吸干,使下游断流;加之降水量少,最少的年份只有十几毫米,而蒸发量竟高达4000mm,居延海随之干涸,85万亩胡杨、红柳、沙棘等天然植被衰败死亡,现在每年仍在以5~7万株的速度递减,5000万亩草场沙化,一批批农牧民不得不举家搬迁,沦为生态难民。   1998年4月,从额济纳扬起的一场沙尘暴竟席卷北京、济南、徐州、直达南京。这沙尘的起源就是来自北方的阿拉善高原,当这块绿洲消亡之后,风沙之下的下一个牺牲品,就是河西走廊和河套平原。例如:河北北部的坝上高原和内蒙古中部的浑善达克沙地,这两个地区的两组陆地卫星影像的对比图片,可以清楚看到代表森林和草场的深绿在急剧萎缩,而黄色的流沙却在不客气地扩展。据对地处坝上的河北围场县和内蒙古多伦县1987年与1996年的卫星照片分析,9年间流沙面积由6.8万公顷增至12.91万公顷,增加89.9%,森林面积由36.35万公顷减至22.24万公顷,减少38.8%。浑善达克沙地的状况也不容乐观,据对1989年与1996年的卫星照片分析,7年时间,流沙面积由18.55万公顷增至35.86万公顷,增长93.3%,草地面积则由60.25万公顷减至43万公顷,减少了28.6%。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沙漠分布面积最广的地区,也是中国沙漠热量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沙漠中以流沙占绝对优势,约占沙漠的85%。沙漠内部塔里木河沿岸及沙漠边缘洪积扇前缘分布有以胡杨、树柳为主的天然植被带,形成沙漠中的天然绿洲。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片天然胡杨林,总面积达35.2万公顷。它主要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周围,犹如一条绿色长城,紧紧锁住流动性沙丘的扩张。同时,胡杨林也是优良的四季牧场和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由于塔里木河下游水量减少,长达数百里的胡杨林在干渴中倒下。胡杨虽然生命力极强,“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但也逃不过长期无水的灾难,这千年胡杨却活不到一百年,泪尽沙海。   近年来,塔里木河源流和干流输水量呈明显递减趋势。胡杨林大面积死亡。50年代,塔河中下游胡杨林面积达580万亩,70年代为297万亩,而到90年代仅剩152.25万亩。40年间,以每20年递减一半的速度,减少了近3/4,胡杨林面积的减少也导致栖息在林区的野生动物种类不断减少,70年代还有少量马鹿等野生动物出没在胡杨林区,现已基本绝迹。   下游绿色走廊濒临毁灭。从60年代到80年代初,塔河中游地区沙漠化一直处于扩展状况。下游是沙漠化最严重的地段,从1958年到1978年的20年内,该地区沙漠化土地所占比例由12%增加到52%,新沙丘不断形成,绿色走廊面临消失危险。   据中国国家农业区划办公室的卫星遥感调查,1986年至1996年间,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新疆四省区共开垦土地194万公顷,而保留面积仅为98.6万公顷,有一半撂荒,而撂荒就意味着荒漠化。权威部门的综合监测显示,自50年代以来的25年间,中国沙化土地面积每年扩展1560平方公里,到80年代初,扩展速度加快到每年2100平方公里;1994年的全国荒漠化普查结果,沙化速度已达到每年扩展2460平方公里,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已接近17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且绝大多数集中在西部。在内蒙古乌盟后山、阿拉善、新疆塔里木河下游、青海柴达木盆地东南部、河北坝上和西藏那曲等地,沙土地平均扩展速率达4%以上。在历史上沙区存在过若干著名的古城(如喀拉屯、精绝、楼兰、黑城、居延、统万等)反映人类历史时期以来沙漠的变化。 日,新疆塔里木胡杨生长区域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们这样赞美胡杨:活着昂首一千年,死后挺立一千年,倒下不朽一千年,铮铮铁骨千年铸,不屈品质万年颂。  (6)胡杨风景  胡杨风景被列入中国十大奇妙勾魂风景之一   站着或者躺下,有着数百万年阳光照耀的,被唐诗、宋词、元曲熏陶的胡杨树呀,抚慰了边  塞诗人寂寞旅途的胡杨树呀,早已经没有了站着或是躺下的权力,三千年的风风雨雨,让它们品  尽了岁月的苦涩味道,也失去了岁月的光辉。  初次踏上大漠是在秋末,红黄棕绿的荒漠植被,携着油画里浓重而激烈的色彩向天际延伸而  去,那般景致,仿佛就是美国西部大片里独一无二的翻版,心里不由得生出几分惊异,是不是,  这个星球上的西部景致都是相似的?是不是西部的风里,都漂流着来自久远岁月里悲怆苍凉的味  道?  走在荒漠的旅途中,大家常常是沉默无语的。窗外的景色,虽是戈壁,却并不乏味。在这一望无  际茫茫戈壁荒原上,哪怕是远处的一棵树,也绝对是别样的景致。于是,我看到了胡杨,突兀而  又神秘的胡杨。  当初知道胡杨树是因为著名的小河墓地。因为胡杨树木质坚硬,成为沙漠地带居民生产生活  离不开的朋友,甚至在去世后也多用胡杨树木作墓碑。小河墓地的标志性特征就是墓碑上矗立着  船形的护胡杨木。于是知道了这种有些神奇色彩的树,但真正了解胡杨树是来到新疆后,知道了  胡杨三千年的轮回史,曲曲折折的人生大戏。  春天在塔里木河畔看胡杨,片片胡杨让人的眼睛都感觉清清爽爽,胡杨树用自己的一身绿色  让塔里木河、让大漠都生动起来。这绿色一直持续到秋天,胡杨树一直耐心地等待,然后,在秋  天的半个多月里激情挥洒出自己的金色,那是精美绝伦的金色,那是世间无与伦比的金色,胡杨  树几乎是将储备了一年的激情在秋天突然迸发出来,每一片叶脉都盛开暖意,每一个枝娅都挂满  太阳,无论是塔里木河畔高大的胡杨,还是北疆沙漠深处有些矮小的胡杨,都在这个季节极力张  扬着自己的生命色彩,那是一种让人震撼的充满野性美!  这是大漠戈壁最动人的季节。胡杨就是一道最美的风景,在荒漠漫漫的舞台上,前世一千年  的等待,今生一千年的伫立,倒下后一千年的寂寞来生,它将自己用三千年的时间站立成一道独  特的风景,成为地球上生命的不死精灵。生生死死三千年,它是有灵性的,在每一个漫长的冬季  里,在生命漫长的季节里,该有多少风风雨雨?一棵树竟有三千年的时间来思考生命的问题,它  一定明白在生命低洼的季节里,耐心等待,默默积蓄着力量,等待春天的绿色,盼望秋天的灿  烂,灿烂的季节里它也一定知道生命的短暂,凝重的金色里透露着苍凉,古朴的庄重里弥漫着悲  壮,难道,这就是生命的本来面貌?  更多的是寂寞,在风风雨雨三千年后留下的是化石一般坚硬的身躯,寂寞的身躯却没有了选  择的权力,站着或是躺下。在用生命点缀了这片土地之后,还有谁去珍惜它?大片大片的胡杨林  甚至没有来得及去完成三千年苦行僧般的生命轮回就枯死了,它们就那么赤裸裸地立在荒漠中,  干枯的树枝挣扎着伸向天空,绝望地祈求着什么。祈求着什么呢,是乞求人类的保护,还是乞求  上天想要放弃三千年漫长的轮回?  寂寞胡杨,这是人类走过岁月留下的痕迹,这是人类生存的态度。胡杨以自己的绿色和生命  孕育记载了西域文明,两千年前胡杨覆盖着西域,塔里木河、罗布波得以长流不息,楼兰、龟兹  等三十六国的文明得以滋养。人类拓荒、无休止的征战,水和文明一同消失在干枯的河床上,曾  经灿烂辉煌的西域古国也被滚滚黄沙埋葬,也逐渐淹埋了忠贞不渝的胡杨。  寂寞胡杨。三千年前的胡杨在沙尘暴里讲述着自己的往事,苦涩里也有幸福的回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胡杨木特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