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人教育奖”2018白玉兰奖颁奖视频典礼在哪里举行?

和全人奖老师面对面丨第四届全人教育工作坊来了!
日(周三),第四届全人教育奖颁奖典礼将在北京举行(点击这里报名参加颁奖典礼)。当天下午14:30,四位提名教师将分别举办时长约150分钟的工作坊,展示全人教育成果,交流教育教学心得。
以下是四位老师工作坊的主题和简介:
胡红梅:生长在学校、家庭、社区的阅读树
一个老师,十年专注儿童阅读成就一所学校;
一所学校,零起点低生源成长为省书香校园;
一个团队,用阅读树影响区域教师自觉发展;
一个区域,旨在将阅读延伸到一座城市……
如果您是教师,“阅读树课程”从一个班级出发,由建设到落实,解决我们常规教学的困惑,助力高品质阅读习惯培养;如果您是校长,“阅读树课程”从一个学校出发,全校铺开,让每个孩子受益,解决我们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细节处理困惑,打造真正的书香校园;如果您是工作室主持人,“阅读树课程”将从一个团队影响一片区域,解决如何建设一个团队到发展一个团队的问题;如果您是一位家长,“阅读树课程”在家庭、社区的辐射将帮助您发现儿童、成全儿童......
张辉诚:翻转教育新浪潮与“学思达”
“学思达”教学法,是一套完全针对学生学习所设计的教学法,真正可以再课堂上长期而稳定、每一堂课都能训练学生自“学”、阅读、“思”考、讨论、分析、归纳、表“达”、写作等综合多元能力的教学法。
透过教师的专业介入,制作以问答题为导向、补充完整资料的讲义(控制学生学习的最佳专注时间,不断切换学习样貌)、透过小组之间“既合作又竞争”的学习模式,将讲台换给学生,让老师转换成主持人、引导者、课堂设计者,让学习权交还学生。
每一堂课、每一种学科都以促进学生阅读、思考、表达、写作、判断、分析、应用创造等综合能力为主。
“学思达”并非只是单纯表面字义上的“翻转教学”,而是还藉由教学观念和技术的改变,近一步翻转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速度、翻转学生的高低认知目标。学思达也不是只强调倾听和等待,而是强调师生对话和专业介入,上课时师生表层上是透过对话和学生传递、交流、讨论知识、激荡思考,底层却不断透过对话让师生彼此都伸出内在的连接,连接渴望,相互成长;再经由教师专业涵养的介入、设计、提问与引导,帮助学生进入高速度、高效率、高品质、多元样貌、高创造力、严肃学习、深刻思考的学习,同时又展现出生意盎然、活泼、满盈生命力及喜乐的迷人学习现场。
周春梅:在春天播下诗的种子——我的诗歌教学
你可曾注意一枚小小叶柄的“无皱纹”?一片水中倒影的“华美典雅”?
诗歌最重要的特质,正是这样的“新鲜有趣”——原来还可以这样看,还可以这样想,还可以这样写……
美之外,诗中自有思。眺望彼岸的同时,诗歌也关注现实。诗歌连接着如此辽阔的世界,读诗的少年,睁开了明亮的眼睛……
在春天播下诗的种子。风雨会来,夏天会来。根深,枝繁,叶茂。
周益民:向古老致敬——老歌谣、老故事的课程设计
古老的歌谣,古老的故事,是这块土地上永不衰竭的存在。文化的密码、家园的情怀、性情的锻铸、价值的选择,都流淌在这些“古老”之中。今天的儿童怎样与“古老”对话,怎样以“古”焕“新”,需要我们进行课程意义的思考和实践。
如果您对上面的工作坊感兴趣的话,请点击阅读原文选择相应的工作坊填写报名表。
我们将在8月5日之前通知您报名结果及工作坊的具体地址
由于名额有限,报名成功后请尽量准时参加
每位报名者只能报名参加一场工作坊活动
8月15日下午,我们在北京不见不散
全人教育奖 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心和公益基金会共同主办,设置这个奖项,主要是为在中国的基础教育界发现并奖励一批具有“全人教育”思想,推动“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并致力于以健全的教育推动社会健全的一线教师。同时,也借此为一线教育改革者搭建交流、合作、共享的平台。这个奖体现着民间教育机构所具有的独立性、公信力和影响力。
该奖项每年评选1次,每届有1位“全人教育奖”获得者和3位提名奖获得者。时间到了今年,已经是第四届。
编辑:林铿蓥周荻娅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这位台湾教师获第四届“全人教育奖”,用“学思达”对抗填鸭式教育20年
看点:8月15日,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心和公益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全人教育奖”颁奖典礼在北京市三十五中学举行。来自台北市中山女子高中的张辉诚老师获得第四届“全人教育奖”,并接受了由组委会颁发的20万元人民币奖励。主办方给张辉诚的颁奖词是:从中华经典中汲取生命的能量,用变革与坚韧带动万千教师,冲击东亚“填鸭教育”,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在丰富而多样化的学习中,自由思考并感受爱的力量。
经过二十年的探索,张辉诚老师探索出“学思达”教学法。“学思达”是指“自学-思考-表达”,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真正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如今,“学思达”已经聚集了超过五万名老师,不同学科、学龄段的老师通过开放课堂和共享讲义,相互学习、交流、对话,共同成长。
那么张辉诚是谁?他是如何对抗“填鸭教育”的?今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获第四届“全人教育奖”的台湾教师。
张辉诚,来自台北教龄二十载的高中语文老师。
他提炼的学思达教学法,以及聚拢了五万人的学思达社群,打破了学科、学龄段和校际的藩篱,已经成为台湾的一股最重要的、自下而上的教改力量,也在大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刮起一阵小旋风。
我们采访的所有张辉诚老师身边人,大家对他的评价都非常一致:真诚、不藏私、对他人毫不保留的分享和鼓励、内心有能量、坚毅,不改初心的坚持。
有学生谈到在“学思达”专班三年,最大的影响是自我的认知和价值观的变化,有学生惊讶为什么他可以给全班每一个学生写出独特又到位的评语,甚至比学生还了解自己的同班同学。有学生从张辉诚身上看到人格的典范,有学生因为回忆起自己被老师理解、鼓励而落泪。在学生心中,张辉诚最大的缺点可能就是有时候讲的冷笑话不大好笑。
一些与他相识多年的朋友同事则看到了他的变化:年轻时是一个超级学霸、才华横溢、愤世嫉俗,锋芒毕露,对教育的批判不留情面,别人的批评和质疑会怼回去。但现在,他更加柔软、圆融。
菜鸟老师的坚持
张辉诚的成就是矢志不渝坚持了二十年的结果。早在1999年,还在金门当兵的张辉诚在《联合报》撰文《菜鸟教师的坚持》,讲述自己之前一年刚从台湾师大毕业,去初中任教后的心路历程。第一年教书,张辉诚深感自己负有百年树人的重大责任,决定从仪表、言行到习惯都要摆脱大学时的稚嫩和懒散,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更重要的是,从教书第一天开始,深受填鸭教学和应试教育之苦的他,发愿不做成绩的教学,而做生命的教学。他决定“以快乐为名,率领学生在分数的价值观中,创出一条自由思考之路。”
但他第一年小试牛刀并不顺利,遭到部分家长和学生的质疑,甚至连成绩第一名的学生都转到其他班级去。但是他咬着牙坚持下去,因为他相信“他们现在不懂,或许十年后会懂,十年以后不懂,或许二十年以后会懂。教育不是短线交易,贪图眼前利益,只是失去整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他常对人说的一句话:一件事情做一次两次三次,都没有什么效果,那很多人可能因为这样就放弃了,可是如果这件事情,一做一年五年十年,自然而然就会有深刻的效果。
张辉诚在《联合报》发表《菜鸟教师的坚持》
他一直在反省几个教育现场的问题:
为什么我不敢“随时”开放教室让人参观?
为什么我上课时,学生不能睡觉?如果我上课太无聊,或者太精彩却大量消耗学生体力,为什么学生不能睡觉?
为什么我上课时,学生不能讲话?学生讲话一定会影响教学吗?
为什么台湾的教学模式几乎只剩一种:老师永远霸占讲台,学生永远呆坐座位?这样的教学模式是怎样产生的,利弊是什么?
我怎样才能做到上课时,学生没人睡着,没有一个不专注?
我有想过怎样训练学生自学、阅读、表达和写作能力吗?为什么我不注重呢?因为大考不考吗?写作时“多看多写”就会进步吗?
我在课堂上曾教过什么东西,是学生毕业之后不会忘记,并且终身牢记的?也就是我教过什么东西,是可以让学生一辈子带走的吗?
如果整个台湾都弥漫着太差的阅读风气,我曾做过怎样的努力,培育学生阅读的能力和习惯?能使学生终身乐在阅读,乐在学习吗?
如果台湾人民普遍呈现缺乏世界观的问题,我曾经在教学现场做过怎样的努力,培养学生拥有正确、宽广的世界观?
那么多年来,张辉诚一直在实践中回应上述的思考。他一边教书,一边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在读博期间,他兼任几所大学的讲师,开设《小说与电影》这门课,尝试运用自主阅读、作品导向评估、交叉盲评、小组讨论、精心设计打分机制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力,效果甚佳,教学评鉴曾获得全校第一名。
后来,他尝试将类似方法运用到高中课堂,经过多年实践探索,他提炼出“学思达(学习-思考-表达)教学法”。 2013年9月,张辉诚老师觉得时机已经比较成熟,开始推行学思达开放教室,是台湾“随时开放教室”第一人。四年来,全世界超过6000位来观课。截至2017年7月,学思达团队教师在台湾、香港、澳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做了912场演讲和工作坊,总计影响42,744人次。
“学思达”是什么?
“学思达教学法”,是一套完全针对学生学习所设计的教学法,真正可以在课堂上长期而稳定、训练学生自“学”、阅读、“思”考、讨论、分析、归纳、表“达”、写作等等综合多元能力的教学法。
张辉诚认为,现在的学生学习动机越来越差有两个原因:
丨 第一,所学知识与生活脱节;
丨 第二,填鸭式教学:表面高效,实则低效,并且老师满堂灌时,无法知道学生的状态,唯有通过考试来检测。
老师在“填鸭”的过程中,会严重破坏学生的学习机会和能力的养成。阅读的速度,远远快过讲话的速度。当老师一直“填鸭”的时候,学生学习的速度永远只是老师讲话的速度。因此,张辉诚非常强调课堂内的阅读训练。
学思达并非课前看教学视频的“翻转课堂”,也不只是单纯表面字义上的“翻转教学”:即所谓将传统老师单向“教”导授课为主,改为学生自主“学”习而已,而是还藉由教学观念和技术的改变,近一步翻转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速度”、翻转学生的“高低认知目标”。
翻转教学的起点,是学生的资料和老师的资料站在同一个水平上。老师让学生自学,并非放任自流。相反,老师要从学生如何学,而不是老师如何教的角度出发,透过专业介入,补充材料,制作问答题为导向的讲义,并且根据学生的最佳专注时间,切换学习样貌,比如透过小组之间“既合作又竞争”的学习模式、将讲台还给学生、让老师转换成主持人、引导者、课堂设计者,让学习权交还学生。
学思达五项增能是运作学思达课堂的基础
“学思达”也不是只单纯一直强调“倾听”和“等待”,而是强调“师生对话”和“专业介入”,上课时师生表层上是透过对话和学生传递、交流、讨论知识、激荡思考,底层却不断透过对话让师生彼此都伸出内在的连结,连结渴望,相互成长。张辉诚很重视情绪和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他将萨提尔引入课堂和学思达的教师培训中,帮助老师提升自我察觉和积极对话的能力。
总结来说,“学思达”是一套适用不同学科的、低成本、易复制的教学改进方法。它并不必然需要课堂之外的外部条件支持:不需要额外的设备收入、不需要征得学校或更高教育行政部门的许可、不需要特殊改革政策的支持,也不需要家长的配合。任何一个老师,只要他愿意,都可以在自己的课堂里做出“学思达”三步法的改变。
“学思达”是对教学过程的高度简约和提炼,易于入门,但它并不简单,更不僵化。当教师真正开始以“学生为主体”来设计教学,会发现这个过程充满创造性,可以与各种教学策略和工具相互包容和支持,老师的角色也在不断调整,需要多种软技能的介入,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会逐步进入专业提升的轨道,并且一旦进入这个轨道,就再也不想走老路。
亚洲最有影响力教师专业社群
为了更好推进“学思达”实验,他申请在自己任教的中山女高开设了“学思达专班”,各科老师都采用“学思达”的方法上课。这个专班也成为学思达对外展示的绝佳窗口,截至2017年7月,全世界有超过6000人来观课。
随时开放教室,是张辉诚始终秉持的一个原则,并且也产生了巨大的共享和联结效应。当他打开教室的有形大门,渐渐发觉,学校有形的大门也渐渐打开了,老师之间无形的高墙也打掉了,最后就像多米诺骨牌那样,推开了一座座学校、一间间教室的门,让台湾的教师进入流动的良性学习状态。
张辉诚是以传教士的精神来推广“学思达”的。当学生进入自学环节后,他会走到观课者面前解释“学思达”的理念和方法。由于观课者经常在教室后面坐成一个U型,往往同一番话,他要重复讲3-4次,但他已经不厌其烦这样做了五年!与此同时,他利用周末和假期,不计酬劳甚至自己倒贴差旅去各地演讲做工作坊。
张辉诚建立的“学思达脸书社群”已联结了全世界各地5万多以教师为主的社群成员。他不接受媒体采访,坚持每天都在脸书(微信群)发布学思达社群的动态。每天,在世界各地因为学思达而发生的联结、分享、反思和成长持续感染和激励着社群的成员。
在诚致教育基金会的帮助下,张辉诚创立了“学思达讲义分享平台”,让老师彼此之间分享彼此的“学思达”教学讲义,分享教学的创见、经验与智慧,让正能量可以汇集、深化,相互成长。
张辉诚在学思达分享会现场
几年间,“学思达”已经从一人独行发展为一个非常开放和活跃的庞大社群。教师在实践学思达教学法后,很快就能自带发动机,焕发出巨大的热情和创造性。
一位小学美术老师在采访中提到:她本来觉得“学思达”跟自己没什么关系,因为自己教的美术课不是“学思达”要改变的东西,美术课不填鸭,也不考试。但她发觉,她的学生没有学习动力!张辉诚的网络视频触动了她,这位美术老师后来成为主持引导力工作坊的导师。
“学思达”专班的美术老师黎晓鹃则回忆:她做“学思达”前后用的教材差不多,但换了一种方式来教之后就有学生反馈,称赞她的专业。之前从来没有听到这样的话,他们只会说老师好,但没想到做“学思达”之后,学生会说老师在教学上是专业的。并且,美术对于这些高中生来说并不是升学必须的东西,但他们愿意花时间在一个不需要考试的科目,去研读更深的资料,这让她感到非常喜悦。
张辉诚认为,只有在教学现场的人,才能帮到教学现场的人,老师感染老师,老师带动老师,是“学思达社群”最核心的能量。他认为,所有的教学改革,都必须直面考试和升学的问题,否则就成为一种点缀。通过讲义分享平台、脸书社群交流,大量的讲座和工作坊,“学思达”老师可以站在他人累积的经验基础上迅速成长,而不必从零摸索。
目前,学思达已经形成了几十人的核心团队,他们都能独立去做演讲和开展工作坊,并且学思达的推广也得到了公益文化平台基金会的支持。截至到2017年7月,学思达团队教师在台湾、香港、澳门、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澳门、大陆等地做了912场演讲和工作坊,总计影响42,744人次。
“学思达”的工作坊,与大陆的教师培训相比,一个亮丽的风景就是它完全打破了学科、学龄段和校际的藩篱。化学老师、数学老师、英语老师、物理老师、美术老师都能从自己的学科出发或者超越自己的学科去探索学思达框架下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张辉诚在公开课教学现场
“学思达”目前的发展,已经从幼儿园、小学、国中、高中,一直贯通到大学、研究所(连医科、牙医教授都尝试实施“学思达”),同时横跨不同学科(文、理、工、艺术、甚至军训),可以不断在体制内保有强大竞争力(可以胜过填鸭教育的佼佼者老师),也可以在体制外发挥影响力;可以影响都会学校,同时也可以帮助偏远学校;可以帮助学校里的正常教学,也可以帮助课后的补救教学;可以影响普通型学校,也可以影响明星学校,甚至影响补习班;可以在台湾生根,也可以对外输出;可以用最朴素、简单的样貌出现,也可以结合最新科技的各种教学工具展现出高难度的样貌。
更重要的是,经过五年可称为艰苦卓绝的努力,张辉诚已经把“学思达”带到了新的阶段。“学思达”现在已经不仅是张辉诚一个人的东西了,即便他的人生大起大落,“学思达”也会继续存在和发展——“学思达”已经成为众多老师共同的智慧结晶。
来源:21世纪教育研究院,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智见介绍:有趣、有料、有价值的教育话题和见解,在这里你可以触达百余位知名专家的教育理念和实操方法,让你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不再孤独!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周益民:语文教学情怀的追寻者与践行者丨第四届“全人教育奖”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周益民老师是第四届“全人教育奖”提名教师之一
想见证本届“全人教育奖”的揭晓
报名参加颁奖典礼吧
周益民,全国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儿童阅读推广人。
自2002年起,周益民就致力于“诗化语文”的行动研究,得到教育界、儿童文学界有关人士的关注。2004年,他在《人民教育》发表了《无法预约的精彩》一文,引发了关于“教育理想的追求、对语文教学价值的理解、对新课程理念的阐释”等的全国性大讨论,《人民教育》该年第6期以“语文教学追求什么样的精彩”为话题作了重点报道。
近年来,他对“什么是语文”、“语文课程意欲何为”、“语文教学究竟怎样展开”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追问,旨在努力进行教学的本质澄清,力图从更深层次对语文进行价值定位,从意义层面审视与确定语文教学的应然走向,划定语文教学合理发挥作用的边界和限度,最终形成自己的语文教学哲学。
永不凋谢的童心
周益民打小就是个“书迷”,大概从小学三年级起,爱读书的念头就像沟边的野草,在他的心中疯长。每天每日,他像一头饿昏的困兽,焦渴地寻找着书源,逮着什么读什么,只要有字就行,哪怕是包装物品的旧报纸。
从看书到教书再到写书,周益民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而独到的阅读体验、感悟对其语文教育教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为手不释卷,受益匪浅,他深知读书对孩子的重要性,深知童心永存的重要性。所以在其教学中也非常重视阅读。2004年9月,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小学部 “儿童阅读研究中心”挂牌成立,周益民任中心主任,在学校各班开设“班级读书会”,每学期选定一本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作为共读书,深入研读,然后在班级内分享、交流,最终形成“人与人、人与作品、人与环境”的立体对话。
周益民在教学现场
因为出色的儿童阅读建设追求,周益民作为唯一的教师代表,应江苏省委宣传部邀请,赴北京参加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召开的“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文学在线”活动,活动中见到了金波、曹文轩、黄蓓佳等许多童年时代就钟爱的作家。他在大会上作的儿童阅读介绍得到了北师大王泉根等众多评论家的关注与鼓励。
同年11月,周益民和同事一起创办了校园阅读专业月报《读书郎》。就是这份普通的学校小报,赢得了众多作家、评论家的赞赏。著名诗人金波说:
我看了学生们的阅读心得,不仅惊叹他们的共鸣,也惊叹他们理解之深刻。
现在的儿童阅读都在简单地追求娱乐性,但阅读是要留在记忆里的。我一直认为阅读应当被感动,不是简简单单的好玩、好笑。同学们与书中的人物在情感上的互动,引发了他们深刻的思考,激发了他们的想象;他们和作者展开了对话,探究作者创作的心灵历程,这都是难能可贵的。
“诗化语文”
“诗化语文”是什么?周益民说“诗化”的“诗”是一种喻指。“诗化”不是使语文教学诗歌化,也不是教师的教学语言像诗一样美。
“诗化”实质是审美化,“诗化语文”的主旨就是使语文教学提升到审美教育的层次。诗化语文,就是让语文向审美回归,正如周益民所说,这是语文回归的应有情怀。
周益民对“诗化语文”的探求,其实更多地缘于一种教学直觉,这可能跟个体的气质、文化结构、生活空间等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他向来以为,任何一种教学追求,其逻辑起点首先都应该建筑在对儿童的认识上。儿童具有充满旺盛的想象力,诚挚的情感,怀着艺术化的生活态度。儿童个体初始阶段的语言是非符号、非逻辑的,因而有人说儿童天生就是诗人。儿童所具有的这种文化特质正是“诗化语文”存在的意义。
他特别着力的是课堂上学生的诵读,将课文相应语言采用诗的分行形式呈现,引导学生一遍遍诵读。他也用了音乐,但不是背景音乐;此外还用了画面——组织学生一同贴画,通过师生合作共同再现当时的场景。就这样,艺术为语言拓宽了空间,让通往儿童心灵的走道更为开阔。
他喜欢被文字打动的感觉,因此朴素地希望孩子们也能获得这样的体验,以此获得生命力量的不断壮大。
“诗化语文”正是遵循审美教育的要义,注重个性的表达和对感性的把握。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习惯于且满足于对文章的共性把握以及理念的揭示和显明,学生的学习常常处于笼统的理解、泛泛而论的状态,止于主题思想、人物精神条条的记忆背诵,枯燥乏味。“诗化语文”力图克服这一弊端,从共性走向个性,从理性走向感性,因而语文中人物的呈现、事件的展开更具体、更形象,也就更具情感性,更有感染力。
“诗化语文”实际上是通过各种手段描绘形象化的意境,营造一种整体意蕴,进而逐步提升到中国古代审美教育的境界,即文与质的统一、形与神的结合、刚与柔的和谐、动与静的协调,使形象活跃在学生的朗读中,情感激越在学生的想象中,理念闪现在生动鲜活的感性中。从某种角度看,语文诗化应该是审美教育的形象化和情感化。
诗化应是空灵化,而不应是虚空化。“诗化语文”显示出精神探求的力度。周益民说:
向往美好,渴盼温情,恋慕感动,应该是人性恒远的追求,也应该是语文的应有之义吧。
周益民着眼“母语、儿童、文化”的整体建构,践行“诗化语文”的主张。近年来,他的一大突破,是将民间文学、民间文化引入语文学习领域,让现代疏离田园的孩子嗅到泥土的芳香——这是母语学习的源头。这一探索正从一个角度弥补了当下语文课程的不足,坚定了从母语获得的尊严,找回到语文教育的本体价值。
另类的语文课堂
周益民认为,教师所有的深度解读与美好设想都应该转化在对课堂的设计蓝图中。在这种“转化”、设计时,他一般着眼并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课堂流动着孩子气
周益民的课堂是流动着孩子气的课堂,是诗意的欢聚。
游戏,几乎就是童年的象征,游戏精神其实也就是“玩”的精神。语文课堂自然应该有泪光闪耀,但也应有笑声飘飞。
周益民给《大海啊,故乡》的单元主题设计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你们觉得大海是小伙子还是大姑娘?是老奶奶还是老爷爷?是大胖小子还是丫头片子?”
课堂现场孩子们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扣住文本侃侃而谈,气氛活跃宽松。周益民经常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对文本形象产生角色认同与移情体验。孩子们物我同一,在自然的状态中,在想象的推动下,创造出活泼的语言。
周益民在教学现场
课堂飘散着文学味
周益民的课堂,飘散着浓浓的文学味,他以“文学的方式”把握着教材。如果教师习惯于以分析的方式研究教材,容易走向支离破碎。强调“文学的方式”,是说教师要帮助学生一起走进文本,体会文本言与意的同一。
他教学《白鹭》时,就着重引导孩子想象文字描绘的画面,与作者谴词造句的精美,在诵读与描述中感受文本传递的愉悦体验。
他反复强调,教师要努力让课堂飘散起文学的味道。在这儿,文学并非少数人掌握的一种技艺,而是人类的生存状态。你可以不是诗人,但不能没有诗意。
课堂生长着冥思力
周益民的课堂有诗意的流淌,也有思想的流动。
所谓“冥思”,是一种沉入灵魂深处的默想,当儿童调动已有知识、情感积淀与新的问题情境碰撞时,便会产生活泼泼的“悟”来。这既是对原先语文教学过多抽象色彩的扬弃,又是对当下语文教学过多强调感性的超越。“思”的缺失,常常导致很多课表面看似热闹,深思起来却又觉得苍白无力。
在他看来,“冥思力”的生长需要课堂的“静”、“净”、“境”。
丨“静”——课堂是安静的。表面的浮华不利师生的深度交流,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在周益民的课堂上,由于课堂的丰富的安静,师生精神进入极为活跃的状态。
丨“净”——课堂是纯净的,读与思,自悟与分享,框架简洁,手段简明,智慧生发,精神澄明。因为,艺术上的单纯常常不是低级而是高级,是真正的上乘功夫。
丨“境”——课堂还追求“境”的生成。首先是得体的物理环境的营建,其次是与课堂和谐的师生良好心境的形成,此二者加之文本张力的协同作用,便使他的课堂产生一种动人的情境乃至意境:或欢欣活泼,或抒情温馨,或深邃智慧。师生徜徉其间,怎不生母语学习的幸福与满足?
这样的理想何其远!但是,走在这种追寻的路径上,不也是一种快乐?
让课堂生长“冥思力”其实是引导孩子们站到文字后面去。确实,语言的背后是家园,是永远无法忘却的记忆。只有学会站到文字后面,才会真正体悟到母语的“根”之情怀,才会真正得到心灵的荡涤。
独行的课程设计——回到话语之乡
周益民携带着自身的成长经验,以他对儿童和语文的理解,近几年他一直致力于民间语文课程建设,行走于一条独特深刻的语文教学与儿童阅读推广道路。
他开发一系列课例,如颠倒歌、绕口令、摇篮曲、谜语、巧女故事、神话等,深受小朋友欢迎,同时以敏锐的触角填补了当下语文课程所欠缺的一个领域。他的理念与实践弥补了当下语文课程的不足。
他被誉为“民间文学文化的点灯人”。他说:“在中低年级,民间文学的阅读目标最主要的定位在故事(歌谣)自身,能够讲出、诵唱,甚至是喜欢,就是我们需要的目标。随着年级增高,在这一前提下,需要进一步关照故事(歌谣)背后的文化语境。这也就是我常常将低年级甚至学龄前儿童诵读的童谣放至高年级课堂的一个重要原因。”
周益民在教学现场
与这个思路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也是相当简练合用的:诵读与讲述,分别适用于韵语体歌谣、散文体故事等,这乃是两种基本的演练方式,借以真实地还原作品的原生态语境特点(有时还需要适当借用方言来演绎复现)。
此外,周益民在小学高年级段,逐渐提高演练与欣赏浸润的要求,选用的主要方式有:作品形式的赏析、文化意象的揣摩、对不同民族的相同题材作品内容的比较、对不同艺术形式表现特色的比照等。
由此,在他的课程设计中,有这样的几个“硬”指标:
丨第一,每一课(均在一小时以内),都,供学生在教师引领下诵读讲述和品味欣赏;
丨第二,学习每一种民间文学类别,都传授一些精要好懂有用的相关语文知识、其他常识,还有用于语文技能训练的操作性知识;
丨第三,课上,学生主动的语文实践活动占据中心位置,包括自读、商讨、问答、朗读、诠释、动笔编写等多种形式,教师的“教”完全建立在学生的“学”之上;
丨第四,几乎所有案例,都实现了承前启后的开放式教学,即:授课伊始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潜在的相关积累(如儿时听过的摇篮曲、说过的颠倒歌、背诵过的月亮谣、讲过的老故事等),做足“唤醒”的功课,而结束本课时激发趣味,余音不绝,为课下学生主动完成后续演练,到生活的广阔天地去学语文、用语文、涵育文化精神奠定良好基础。
因此,周益民的课程有这些特点:
首先,信息量比较大,有思想的震撼力和语言张力;
其次,课程呈现、渗透富有文化内涵和语言学习积累价值的经典语料;
第三,执教者用爱来呼唤爱,给予学生终生难忘的教学情境、诗化语文。
这样的民间文学课程,这样的上法,处处体现了周益民在课程设置上的独运匠心。这样的课程是乡土气息的,也是诗意氤氲的,是内心久已珍藏的,也是刚刚吮吸咽下的,是浅显稔熟的,也是深邃陌生的,是“道”的也是“术”的,是校墙里教室里课本里的,也是田野上河流边牧草中的——是学生的,也是教师的。
想更多地了解周益民老师,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参与周益民老师的全人教育工作坊。
还有其他三位提名奖老师的工作坊可供选择!
因为时间安排原因,每位报名者只能报名一场工作坊
了解更多“全人教育奖”颁奖典礼和工作坊的详情。
8月15日,我们在北京等你来!
编辑排版:周荻娅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白玉兰奖什么时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