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控制工程研究生排名毕业满一年,从事通信专业工作一年,可以参加通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吗?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于1985年(原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学院下设五个系,即,软件工程系,自动化系,通信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20多年来,学院已培养出研究生700余名,本科生近5000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其中不少已成为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是随着时代和国家战略需求发展起来的学院,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创办了计算技术、自动化和无线电技术3个专业,是国内较早开设电子与信息类专业的学校,1981年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获得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1985年成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1993年成立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1994年更名为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2005年更名为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历经六十余载形成了以计算机、通信、控制和电子为主干学科的覆盖电子信息整个领域的学科体系,成为具有轨道交通特色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地。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简介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历史,从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历程来看,可上溯至新中国成立前后。 1949 年学校开办电机系,于当年秋季开始招生,首届招收有电机工程本科电力组(发电厂与动力专业)和电讯组(通信专业),二年制铁路信号专修科和铁路通讯专修科。 1950 年,著名与天线专家教授被聘任为系主任。 1952 年春,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被任命为系主任。后因全国范围高等院校的,通信信号类的学科调整合并至其他院校。
1959 年,以著名电机专家姚皙明教授和著名的计算机专家潘启敬教授为学科领头人,开办了无线电专业、计算技术专业和。 1962 年又因贯彻 “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 方针,前两专业各毕业一届学生后暂时停办。
1976 年,教育重获新生,原电机系改称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院士仍任系主任。同年,重办自动控制专业。 1978 年,在曹建猷教授和教授的领导和组织下,重办。
1985 年,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一分为二,成为电气工程系和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其中,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要致力于电子与信息等学科建设,首任系主任为教授。与此同时,成立了与研究所,潘启敬教授任首任所长。 1987 年创办。 1993 年初又新办通信工程专业。同年,由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扩建为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朱怀芳教授任院长。 1994 年,学院更名为计算机与学院,同时,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研究所并入学院。
1997 年,全国高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后,院属 4 个本科专业分别成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原计算机及应用)、自动化(原自动控制)、电子信息工程(原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1998 年,学院对学科和专业布局进行了调整,在院内设立了、通信与信息工程系、自动化系及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研究所、电子信息实验中心等教学组织单位。其中通信与信息工程系于 1999 年底又分为通信工程系和电子信息工程系。 2001 年底,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研究所并入理学院。 2002 年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又分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和软件工程系。
学院于 1979 年招收计算机应用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紧接着首批获得、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位点;于 1994 年获得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硕士点;于 1996 年获得硕士点、密码学硕士点;于 1998 年获得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博士点,电子信息工程硕士点;于 2000 年获得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点、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博士点,硕士点、信号与信息处理硕士点。
20 世纪 90 年代期间,学院还根据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需要,先后成立了与信息工程研究所、神经网络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光通信与光器件研究所、计算机安全与通信保密研究所、移动通信研究所、软件工程研究所、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所、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研究所、研究所和虚拟现实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
在学院发展史上,有一批对学院成长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和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专家和学者,除院士、教授、姚皙明教授、著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家教授外,还有著名信息论专家、全国 “ 五一 ” 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教授,首任系主任、院长教授(任期为 1985 年 3 月至 1993 年 11 月),著名微机应用专家、第二任院长诸昌钤教授(任期为 1993 年 11 月至 1998 年 11 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第三任院长教授(任期为 1998 年 11 月至现在)等。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历史沿革
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
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原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一分为二,另一半为电气工程系)
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学成果
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信息学院的科研与教学已涉及领域的各个学科,成为国家、行业、区域和地方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领域重要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学历教育涵盖、博士、硕士研究生,本科,留学生(博士、硕士研究生,本科),成教,网络教育等多个层次,目前学院有各类在校学生5846名,其中博士生220人,硕士生1383人(含83人,46人及研究生课程工程硕士课程进修班学员144人),本科生2546人(含成人教育本科生62人,全日制网络教育本科生327人)。学院已培养了一大批信息科学与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其中研究生2000多名,本科生近6000名,毕业生遍及海内外,其中不少已成为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和骨干。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设置
学院现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安全);8个硕士点(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密码学、、)以及2个工程硕士点(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工程);
学院现设8个本科专业和专业方向:、、软件工程、、信息安全、自动化、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微电子技术。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该校早在60年代初就由已故中科院院士教授等创办了计算技术专业,是全国最早设办该专业的高等学校之一。后因故停办,1978年恢复招生。1981年又首批获得该授予权。已培养出该专业本科生2000余人。
该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硬件、软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毕业生具有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分析研究、系统设计、技术开发能力,能从事多媒体信息处理、数字通信、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库开发应用和管理方面的工作。
该专业属,现有教师20余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通信工程专业
我院于1993年开办通信工程专业,现属通信工程系。经过短短几年的建设和发展,该专业已形成了涵盖2个博士点、3个硕士点,包括教授14人,副教授14人在内的30余人的师资队伍以及实验室和通信实验基地在内的良好的办学条件。现已毕业5届本科生300余人,目前在校研究生100余人,本科生800余人。
通信工程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在30余名教师中,有1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有获得者、、博士生导师、现任院长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首届发明奖金奖获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内外知名信息论与编码专家、神经网络与计算机专家、博士生导师教授,知名密码专家教授。另外,学院还聘请了中科院院士教授、教授、教授、教授、教授、院士李乐民教授、教授、教授等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任名誉教授和兼职教授、客座教授。
本专业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有:移动通信、、光通信与光通信器件、通信编码、通信保密与安全。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具有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毕业生具有计算机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应用能力、能从事通信领域的程控交换、移动通信和系统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企业管理方面的工作。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自动化专业
我院于1976年开办自动控制专业,该专业在新颁布的专业目录中为。20多年来,已培养该专业本科毕业生700余人,其中不少已成为路内外技术骨干。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领域的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运行和科技开发与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具有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应用能力,能从事自动检测、自动控制、过程控制、铁路、公路及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等方面的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企业管理工作。
该专业属自动化系,现有教师近2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我院于1986年开办,该专业在新颁布的专业目录中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现已培养出该专业本科生300余人,深受路内外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
本专业培养在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工程中应用微计算机技术、及电子技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可在交通运输、各类工业和技术部门从事电子技术和计算机信息处理方面的应用研究、设计运用、等工作,并可从事相关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
该专业属电子信息工程系。现有教师10余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安全
我国目前只有少数高等院校设置&信息安全&课程,教学内容尚无法涵盖信息安全的全部领域。另一方面,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金融、商业、公安、军事和政府部门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目前,信息安全人才严重供不应求。为此,以&密码学&硕士点数年的建设为基础,开设了信息安全本科专业,专门培养信息安全高级技术人才。
信息安全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信息论、计算机科学、通信和密码学等多方面知识,其主要任务是研究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网络及其所承载的信息的保护方法,以实现系统内信息的安全、保密、真实完整和可用。信息安全的核心是。1996年获得密码学硕士学位点授权,并在博士点设有&信息安全&研究方向,有能力在信息安全领域进行各层次学位的人才培养,并且已经培养出一批信息安全方面的研究生。学院还设有&计算机安全与通信保密研究所&和&信息安全与国家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承担了国家及信息安全课题取得成果,形成了一支稳定的中青年教师队伍。包括西南交通大学&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成都中心)&在内的实验环境能够满足的实验教学需求。
欢迎有志于信息安全领域的青年报考本专业。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工程
本专业培养在信息产业部门从事软件工程项目的分析设计、开发和项目工程管理工作,以及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管理维护工作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础,良好的规范化的软件工程设计开发素养,较强的软件设计开发能力,较好的外语水平,能够解决软件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较好的外语水平,熟练掌握多种常用的软件设计开发工具,受到软件工程设计开发的专门训练,具有在信息产业部门从事软件工程项目的设计开发、项目管理和维护的能力。
毕业生面向信息产业部门从事软件工程项目的系统设计、开发和项目工程管理工作;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管理维护工作;或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规范化的软件工程设计开发素养,较强的软件设计开发能力,较好的外语水平。是在信息产业部门从事软件设计、开发、管理,以及教学科研的中、高级。
从1978年开始恢复招收&计算机应用&本科生,是首批获得国家&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之一。目前有三个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点和六个硕士学位点。已培养计算机大类本科生近3000人,硕士、博士研究生500余人;目前在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1000余人,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研究生200余人。在长期的教学、科研中,建设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计算机与学院所属的&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计算机中心&、&软件实验室&、&电子信息中心&拥有较为先进的教学实验设备,可保证学生的实验实习条件。
学校有先进完善的图书信息系统,可提供多种资料和网络查询,能够满足师生的教学和科研需求。该校拥有国内一流的校园网络,已连接到每个教工住宅和学生宿舍,可为学生提供网络化、数字化的学习环境。该校与四川省内的信息产业企业,&&、&托普&、&银海&等有长期的紧密合作关系,可为学生的实习、实践提供良好的环境。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工程
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社会急需的高级网络工程技术人才,从事网络的规划和组网设计、网络工程设计和建设、网络运行维护及管理、和性能分析等工作,要求学生掌握中近代通信网络的基本理论及网络工程的实用技术,了解网络协议体系、网络互联技术、组网工程、网络性能评估、网络管理等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设计、网络运行管理和性能分析、网络工程设计及维护等工作。学生适合在网络的研究、设计、生产单位工作,可涉及邮电、能源、交通、金融、经济、贸易、军事、科学、教育、社会保障、各级政府机关等多个领域。网络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不同部门、不同单位对网络的需求千差万别,本专业学生可根据不同的网络需求来规划、设计、组建网络,并对网络进行运行维护管理。可以预期,在今后数十年内,全球人才市场对网络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将长盛不衰。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微电子技术
该校包括两个主要研究方向:1. 专用集成电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2. 电子材料与光电子器件。本专业培养掌握电子电路基本知识和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理论基础及方法的。培养对象应当具有数字电路、模拟电路、通信电路、微波电路设计的能力和一定的实践经验,掌握集成电路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能够设计出实用的专用集成电路。掌握半导体、信息材料、光电子器件、集成电路和电子信息与IT 技术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具有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的能力,熟悉集成电路的设计原理和工具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并以此为基础能够较为熟练地设计出达到工程要求的ASIC芯片。具有研究和开发能力,能够适应研究和教学部门以及管理部门的工作,培养出基础好、知识面宽的研究型和工程型的复合型人才。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学实验室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室
专业实验室成立于1990年,经过十多年的建设,现已初具规模。目前能够满足我系和全院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微机与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实验,并承担我系的生产实习教学工作。 实验室现有专职和兼职实验教学人员5人。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1人,工程师3人。目前,实验用房面积320M2。微机接口实验设备70套,实验用中档计算机70台。高档网络实验设备一套,相关配套设备基本齐全。 ●实验教学的组织 实验室目前以承担课内教学实验为主。实验内容和实验指导书由任课教师提供,实验室为开设的实验准备所需的硬软件环境。实验室人员协助任课教师指导实验,大面积的实验指导工作由任课教师组织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承担。 ●实验室管理 本室所属的微机接口实验室已实行开放管理模式。学生可以上网预约实验时间,实验室全天开放。极大地方便了学生选课和自主安排实验进程。 ●实验教材建设 目前已出版《》和《计算机设计与实验》两本实验教材。正在编写实践性较强的《网面设计与制作》实验教程。 ●实验室扩建计划 随着新校区的建设,本室将在三年内扩建成四个实验室。它们是:计算机原理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微机与接口技术实验室和多媒体技术实验室。到那时,实验教学条件和育人环境将进一步改善。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实验室
通信工程专业实验室随着1993年通信工程专业的恢复招生而成立。短短的十余年来,在留英回国专家教授及一大批教师的辛勤努力下,以“”一级学科硕士点、“通信与信息系统”和“信息与信号处理”一级学科博士点、“”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为依托,通信工程专业实验室得到了发展壮大。
2005年至2006年期间,通信工程专业先后被评为首批“校品牌专业”和“四川省品牌专业”。在品牌专业的建设经费支持下,建立了“实验系统”和“无线实验系统”,并与共同建立“—微波实验室”,从而通信工程专业实验室在设备规模、实验环境、运行机制等方面都得到了综合发展。
2005年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依据“西南交通大学实验室工作三年规划”,优化配置、资源共享,联合通信工程专业、和共同申报 建设“现代通信网络及信息安全实验平台”,成为第一批专业323实验室建设项目,并于2006年得到教育部专项资金修购项目经费支持。该平台的建成,将使通信工程专业实验室更加完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认知环境、测试环境、综合调试、研发和个性化实验环境,培养学生对实际工程设计、调试、维护和管理能力,对新技术的研究开发能力。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自动化专业实验室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综合自动化实验中心前身——专业实验室成立于1978年,是我院历史悠久的实验室之一,从事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经过自动化系教师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多年来的认真工作,特别是近年来,在该校专项资金的重点支持和建设下,以厚实的国家级重点学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为依托,综合自动化实验中心在实验环境、仪器设备规模、运行机制等方面得到综合发展,形成了以铁路自动化为特色、实验教学与科研并举的实验教学特点。
综合自动化实验中心座落于该校犀浦校区,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近300万元;实验设备150余台套,其中自制与监制教学设备与实验装置20余套。中心定编人员1名,兼职人员4名,平均年龄40岁。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2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3人。每年都有多名教师与实验人员共同开发新实验、自制实验设备并指导实验,曾多次荣获校、院教学改革优秀奖。图1为自制的微机数控系统模拟实验台。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实验室
软件工程系实验室是以计算机与学院微机实验室为基础组建而成。该实验室已经建成软件应用基础实验、PASCAL语言、C语言、、网页设计、SQL SERVER数据库实验环境;可以随时提供Matlab数学类科技应用软件、EDA电子自动化软件、 System view通信实验环境。
实验室建设的目标是:建立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相适应的的软件应用基础实验环境;建立与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专业实验环境。该环境支持多媒体实验教学、支持网络软件开发和软件工程训练、支持工程实践项目和毕业设计的开展,并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软件工程专业实习的主要基地。
软件工程系实验室具有丰富的软件基础实验资源,制度完善的实验室开放机制,实行每周7天开放制,并提供优质的实验服务。欢迎广大师生来该实验室完成你的实验!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安全专业实验室
信息安全实验室随着2005年学校第一批专业323实验室建设项目的开展而成立,并于2006年得到教育部专项资金修购项目经费支持。短短几年来,在中国密码学会理事教授及一大批教师的辛勤努力下,以“信息安全”一个博士点,“密码学”和“信息安全”两个硕士点,以及“信息安全”一个本科专业为依托,实验室逐渐发展起来,并于2007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
信息安全实验室作为本科专业教学型实验室,主要面向信息安全、、计算机、、软件工程等学科专业,开设有《》课程,并承担《密码学》、《》、《》、《》、《信息系统安全工程》等专业理论课程的配套实验。主要设备有网络信息安全教学实验系统、指纹采集仪、、数据密码卡等。信息安全实验室以专业性强,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为特色,并努力建成一个具有优良的实验环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体现学科最新发展方向的专业性实验室。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工程专业实验室
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的逐渐普及,社会对网络方面的不断增加。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培养有特色专业的急需人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该校于2000年开始设置方向,并于2002年成立,开始招生。
在所制定的网络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计算机网络》是网络工程等全院所有八个专业(含专业方向)的必修课;《网络工程与设计》是网络工程专业的必修课;《》是网络工程和的必修课;《网络编程技术》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和信息安全专业的限选课;《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是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软件工程、交通信息控制、自动化等专业的必修课,是通信工程专业的限选课。为了满足学科的发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在学校、学院的努力下,与2002年成立了计算机网络实验室。
实验室建设之初,学院、学校共同投资30余万元,购买了一批网络实验设备,虽然设备型号比较齐全,但数量较少,大多数实验同学不能亲自动手操作,主要用于教师讲解演示。但正是通过这些设备的应用,在几个任课教师的努力下,成功地探索出了网络室建设方案,逐步形成了完善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大纲,发表了多篇较高质量的教改论文,进行了多项实验教改项目。并于05年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该教材入选“十一五”国家级教材。实验室的软件环境建设取得可喜成绩。
2006年,为了整合资源,共谋发展,学院把&通信工程实验室&、&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合并成《现代通信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中心》。在“国家教育资金专项修购”项目、学校“323”项目、“计算机品牌专业建设”等项目的支持下,学校、学院共投资150多万元用于购买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设备,建成了功能完备的 &万兆全IPv6&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数量和种类基本可以完成与网络专业相关课程的所有实验项目。网络实验室的硬件条件也位于全国高校先进行列。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交通信息安全与控制实验室
随着国家“十一.五”高速铁路跨越式战略发展目标的提出和高速铁路在我国的逐步实施,轨道交通信息与控制领域的人才严重缺乏,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急需增加和提高。为满足学科发展和人才需求,培养高质量交通信息与控制领域的专业性人才,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于2006年元月成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实验室。实验室主要承担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本科专业的实验教学、工程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任务。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实验室现拥有固定资产60多万元,建筑面积约70平方米。实验室定编人员1名,兼职实验人员4人,平均年龄40岁,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人,具有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2人。目前已能开出铁路信号基础实验、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远程控制等三门课程的实验项目。通过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知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系统性的综合创新能力。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微电子技术实验室
随着微电子行业的高速发展,社会对微电子方面的不断增加,人才奇缺。为满足学科发展,培养高质量微电子专业人才,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于2006年元月成立实验室,承担微电子技术专业和全校与微电子技术相关专业的课程实验、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任务。
实验室位于X6404,面积约65m2,硬件平台由3台SUN工作站(2台Blade2000、1台Ultra45) 、1台IBM服务器、26台PC设计终端构成的局域网络组成, 其上可运行、、Mentor Graphic等著名公司的大型IC设计软件,可供28人同时设计或仿真验证电路。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学位点及重点学科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学位点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学院的学位点建设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院现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1个硕士点、6个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点和工程硕士点、3个高师硕士点,另有2个。学科范围涉及2个、6个一级学科和11个二级学科,形成了覆盖各个学科领域的多学科、多层次、多类型的研究生培养体系。
博士后流动站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学术型学位授权点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
信号与信息处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信号与信息处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
计算机系统结构
电路与系统
专业学位授权点
全日制专业学位点
计算机技术
(信息与控制方向)
工程硕士点
计算机技术
(信息与控制方向)
高师硕士点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重点学科
在“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支持下,学院各学科的水平不断提高。建成了1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四川省重点一级学科、1个四川省重点二级学科和1个铁道部重点学科,另有“”特聘教授岗位学科1个。学院现有学科中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的比例达到70%。
国家重点学科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特聘教授岗位学科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四川省重点学科
(含、信号与信息处理二级学科)
(含、电路与系统二级学科)
(含二级学科)
铁道部重点学科
.中国在职教育网[引用日期]
.信息学院[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控制工程研究生进电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