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谁有这个散热器对笔记本有害吗的链接!

macbook air散热,关系到整个夏天笔记本的生死,求散热大神指导_macbook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47,303贴子:
macbook air散热,关系到整个夏天笔记本的生死,求散热大神指导收藏
最近天气越来越热了啊!关于macbook air散热的一些猜想有点不明白,求指导。
「天猫七夕节」全球来电,大牌参与,大家电满,手机满,还享买贵必赔!「天猫七夕节」全球来电,因爱&惠&七夕,尽享大牌好货!
方案一:从冰箱速冻里拿出来的冰垫,非常冰的很多笔记本的底部都有进风口,但是为了追求漂亮的外观和非常考究的设计,macbook air采用了一体化的底板。所以很多笔记本不能够使用冰垫,因为使用时会挡住进风口,达到机器表面温度低,内部温度却苦不堪言的情况。只能下面垫个风扇散热器。而macbook air因为一体化的设计,进风口不在底部,主要是在出风口的旁边和键盘。当然,有缝隙的地方也可算作进风口。那就完全可以使用冰垫了,因为现在的笔记本散热器效果不太理想。但是冰垫本身效果也不好,我想买三个冰垫放冰箱里冷冻后再拿出来,垫在air下面,三个轮换着用。但会不会面临一个问题? 我的疑问:由于笔记本是很热的,而冰冻后的冰垫是非常冷的,这一冷一热会不会在笔记本内部产生水汽。水汽一多,凝聚成水那就完了。众所周知,水烧开了到达100度会产生水蒸气。另外,我以前看到过一个视频,一个人拿着一杯水在北极,把水泼向空中,水直接变成水蒸气。但不知道冰垫和笔记本一冷一热会不会也产生水蒸气?还有冰冻过的冰垫温度控制在多少度,笔记本内就不会产生水汽?
方案二:DIY笔记本散热器上面说到笔记本散热器效果不理想,主要是因为风力太小!由于接的是USB接口,供电能力肯定差,而散热器自带的风扇也不怎么样。但是如果把台式机箱里面的大风力风扇接在铝合金板的下面,直接接电源接口,而不是USB接口,供电足。散热器可以用 (酷冷至尊 U2)。注意,这个散热器本身的创意非常好,下面可以安装两个散热器自带的风扇,还可以移动风扇的位置,达到重点部位散热的效果。但是有一个致命缺点,就是散热器送的风扇风量太小!所以我才会有把风扇换成机箱风扇的想法。酷冷至尊的机箱风扇正好可以装在这个铝板上!大小吻合!可能这款散热器的设计师已经想到这一点了吧。这个方案有一个致命缺点.....就是接的是插头,不是USB接口,不是很方便,但散热效果好。毕竟机箱风扇那个风力~~ 这里我的问题就是:机箱风扇的接口是4针接口,如何直接接上电源插头?
求物理帝求散热大神求DIY大神
不用担心、、没听说谁的本本自己烧掉的、、像我四到八处玩电脑沙发上床上……从来不带什么散热器、、
冰垫确实会产生水蒸气,我当年就是受害者,
我也是,没听说过烧了的。。。
散热垫 据我所知 完全不起作用 你开了机用软件测试 或者用手感觉一下就知
烧了换新的。
网购,苏宁易购天天爆款,嗨抢不止!正品低价,专业综合网上商城,优惠不停歇!网购,,全国联保,支持货到付款,苏宁易购7x24小时为您提供优质服务!
学学我吧!~
1. 电脑绝对不会因为过热而烧坏,它有自我保护机制,降频和自动关机。2. 苹果电脑散热口在转轴处,换成Windows系统之后不能设置盒盖不休眠。3. 散热系统的进气口在键盘处,千万不能盖键盘膜!!!
无法进气,散热系统等于崩溃!主意了这些就放心的用吧。
买个小风扇、狂吹效果不错
用个电风扇对着左侧出风口吹
效果好的很
无所谓啦,经常九十多度玩一下午的游戏
在意得话不要玩大型游戏 玩些休闲小游戏可以得
我在mac air是上玩lol na 真是玩玩 热的吓死你
我的Air也是 走win7玩游戏热得吓人。虽然心里清楚外壳热证明热出来了,但是键盘摸着也热。所以为此还买了个手柄。不过还是心疼,谁的本本自己不心疼。所以求个散热器,有Air用过效果好的散热器发下商品链接!
同求air好用的散热板…因为我也lol,好烫…
发热是正常现象呀 一个排风扇运行起来除非游戏 不然不会有太大影响 只是散热慢 不要太在意
现在的mac都是高度的cpu保护机制
说白了就是温度一高就给你降频
降到你根本就没什么机会发挥出最高性能
说白了就是快慢问题
楼主你想出来的这些花招反而容易把笔记本搞死。。。。。
玩游戏都不热的本 那就是配置低
建议水垫或者送风散热器吧。需要看性价比高的散热器的,可以戳【】看看,里边有按预算详细介绍的,整理的不错的,能节省不少挑选时间。
登录百度帐号查看: 11843|回复: 133
还没有拆箱的甲类功放散热器 当废品卖 (适合diy甲类功放)
物品名称:散热器
新旧程度:看说明
价格:120和110和100
所在地区:广东广州
运输方式:协商
付款方式:支付宝
承蒙大家对本人出的散热器一直的关照支持。&&又到一批散热器.& && && & 全新共28对散热器每对卖120......还有9成行的卖110& && && &不挑成色卖100.这些散热器不论做工还是镀漆工艺都是超一流的(绝对不是x宝某些废铝加工出来的散热器.杂质多.表面粗糙.无光泽)这个尺寸的散热器隔壁论坛已经出了几百对&&. 众多坛友反应好评如潮(散热效果好.经济实惠好而不贵)& && && &.....欢迎大家选购........散热器尺寸30x16x9重11.8斤有时会11.6斤有误差的.& && &30x16x9.(全新卖120九成新卖110不挑成色卖100)......拆开后散热器尺寸是30x16x4.5=2块也就是说2块卖120或者110或者100 ...............散热器拆开方法先卸下螺丝拿菜刀对准缝隙压下去就完美拆开.2块散热器中间是电脑cpu的导热硅胶.拆开的时候千万别拿锤子砸切记.切记.散热器拆开后每块散热器基板厚1.2cm还有散热器拆开后中间是有条小沟的. 还有其他的散热器也看我的发帖纪录看看有没有适合你的..........现在散热器就比废品高点的价格处理.(就赚点手工费) 谢谢捧场&&.......在此也谢谢以前购买过本人的散热器的朋友.多谢你的关照.有大伙的支持我会做的更好& && && && &谢谢
补充内容 ( 16:23):
再次到货30对需要的联系
补充内容 ( 10:34):
再次到货40对需要的联系
(86.99 KB, 下载次数: 12)
13:40 上传
(74.34 KB, 下载次数: 11)
13:40 上传
(71.95 KB, 下载次数: 11)
13:40 上传
(82.36 KB, 下载次数: 13)
13:40 上传
(57.21 KB, 下载次数: 11)
13:40 上传
(55.46 KB, 下载次数: 10)
13:40 上传
(45.52 KB, 下载次数: 10)
13:40 上传
(58.88 KB, 下载次数: 10)
13:40 上传
(151.53 KB, 下载次数: 10)
13:40 上传
(102.31 KB, 下载次数: 10)
13:40 上传
(88.42 KB, 下载次数: 11)
13:40 上传
(95.92 KB, 下载次数: 10)
13:40 上传
(104.57 KB, 下载次数: 10)
13:41 上传
(102.87 KB, 下载次数: 10)
13:41 上传
(87.2 KB, 下载次数: 10)
13:41 上传
(98.16 KB, 下载次数: 12)
13:41 上传
(82.4 KB, 下载次数: 10)
13:41 上传
(84.44 KB, 下载次数: 10)
13:41 上传
(104.57 KB, 下载次数: 10)
13:42 上传
(102.87 KB, 下载次数: 11)
13:42 上传
(87.2 KB, 下载次数: 10)
13:42 上传
(98.16 KB, 下载次数: 10)
13:42 上传
其实中路是11.6到11.8斤
(82.4 KB, 下载次数: 11)
13:42 上传
是不错& && && && &
东西挺好,就是没有地方用呀!
制作甲类功放的必须品。
我的1969装好一直放着,没有散热器
不错,记号下。。。。。。。。。。。
家里都好几台功放了,不然还真想要来着。
好东西,包邮河北唐山多少钱?
一对到广西邮费多少?
ldq99 发表于
好东西,包邮河北唐山多少钱?
一对发快递运费35
lhc125 发表于
一对到广西邮费多少?
一对发快递运费35
一对成色差的到广东中山110行不?
幽默5770 发表于
一对成色差的到广东中山110行不?
看消息.........
逆风飞 发表于
看消息.........
成色差的一对120包广西如何?
Powered by散热器测试的价值有多少?谈温度监控
出处: 泡泡网原创 && 作者:nfsking2 &&
&&& 泡泡网散热器频道日 在我刚刚开始负责散热器频道文章时,为了能让文章更有可比性,我希望能用同一颗CPU(A64 X2&4200+)来测所有散热器,不过我当我每次都把扣具上好,测过10多个散热器后,CPU顶盖就已经凹陷了,自此以后测所有散热器温度都非常高,最终放弃了这种方法,采用和其他大部分媒体一样的方法:遇到哪颗CPU就用它测。这样的文章更贴近网友,娱乐性更高一些,但确实失去了大部分意义。nfsking2在PCINLIFE上的这篇文章会更清楚的解释原因,一起来看看,当您看过以后会对CPU的温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应作者要求不修改原贴的内容,中间CoreTemp的作者的来信在后页有译文。
&&& 夏天马上就到了,相信很多人在超频过程中,甚至常规使用时都很注重CPU温度的监控。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即使同为45nm的CPU,在相同频率、相同电压下,温度相差都可能十分大。这到底是所谓的“测温bug”还是CPU核心本来就这么热? &&&&下面就从Intel CPU的测温原理来看看温度监测“不正常”的原因。 PS:此处只讨论Intel的45nm CPU,由于AMD的测温原理跟Intel有所不同,因此,如果大家需要了解AMD CPU的相关情况,我会考虑重新开帖。 &&&&早期的CPU并不具备测温功能,而从Socket插槽开始,主板通常会附带一颗温度探头,位于CPU与主板之间。但这样所测得的温度几乎不具备任何意义,因为真正发热的是CPU Die,于是,从PD开始,Intel引入了一种新的测温机制:digital thermal sensor (DTS),数字温度传感器。&&&& DTS的工作原理是:Absolute Core Temperature = TJMax - DTS(实际温度=TJMax-DTS)。因此,CPU实际测得的数值并不是温度,而是DTS,要监控CPU的实际温度,就必须获得CPU的TJMax值:CPU能承受的最高温度。而Intel官方在TJMax上一直含糊不清,只是在去年的IDF大会上,Intel公布了45nm处理器的TJMax资料,但并不十分准确。因此,目前的CPU测温,可以说是100%不准确的,只能作为一个参考。 &&& 这实际上不能算是Bug,因为每颗处理器的核心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TJMax值也肯定完全不同。 Intel不可能在每颗CPU出厂之前都进行测试和校正,只能根据ES版CPU来制定一个大概的TJMax值。 &&& 另外一个重要参数是Tcase。 Intel所建议的Tcase温度测试部位在IHS(Integrated Heat Spreader)中央,也就是通常所说的CPU铜盖中央。由于测试CPU表面的温度要比测试核心温度容易得多,因此,比起核心温度,监测所得的CPU表面温度更有意义。
&&& 下面是CoreTemp的作者给我的邮件全文(下一页是邮件译文):
Hello from Canada,
When running a high stress program like Prime 95 Small FFTs, the core temperature is about 25C hotter than the temperature at the center of the IHS or heat spreader on top of the cores.& This is where Intel recommends that the Tcase temperature should be measured.& When you are using a large air cooler, the side or top of the cooler will not feel very hot to the touch even when the core temperature is very high.& It''s impossible to accurately judge the core temperature based on how hot the heatsink feels because the heatsink may only be a few degrees greater than body temperature.& It will feel warm but that''s about it.& The heat dissipates very rapidly with some of the big, efficient air coolers that are available these days.
There are a lot of problems with the sensors that Intel uses in all of their Core 2 based 45nm CPUs.& There are a lot of variables 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to do a fair temperature comparison between two different CPUs.
The first problem is that Intel has never properly documented TJMax.& They released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JMax last year at their IDF conferences but some of the information released does not seem very accurate at all.& They also didn''t include details like how much error is in their TJMax specification number.& With 45nm there seems to be as much as 10℃ of variation in TJMax and that''s from one core to the next on the same CPU.& Without trying to do some sort of calibration to minimize this amount of error, accurate temperature comparisons are difficult.
The next problem is slope error in these sensors.& The futher you get away from TJMax, the more these sensors will move at a rate either faster or slower than changes in the actual core temperature.& At idle, this can result in another plus or minus 10 degrees of error.& Intel has never documented the size of this error.
You can have two CPUs that have the exact same part number but one might read too low at idle while the other one reads too high.& An actual core temperature of 40℃ might be displayed on one CPU as 30C℃ and another CPU might show that as 50℃ even though the core temperature is exactly the same on both CPUs.& There are methods I''ve come up with to try and calibrate these sensors but very few users bother to do this.& Most temperature comparisons I read about are meaningless because of the amount of possible error.
The next problrem is sticking sensors at low temperatures.& It''s possible for a sensor to get stuck at 50℃ and it will keep reporting this number even as the actual core temperature gets cooler.& This can make users think that their CPU is running "hot" but it might just be more sensor problems.
What I found during testing was that if you had sensors that weren''t sticking and if you calibrated them then there isn''t a big difference in the core temperature at idle between a wide variety of Intel''s CPUs; Dual and Quad cores.& At full load, if you have two 45nm dual Core CPUs and run them on the same motherboard, with the same heatsink and fan and at the same core voltage and at the same spee there''s not a lot of difference in temperature either.
I think many users try to make temperature comparisons that are not very fair and don''t take in to consideration the significant problems these sensors have.& You have to do a lot of work to try and make a fair comparison.& Different users with different cases and air flow and room temperatures and 101 other things rarely equalize all of these factors and variables for a fair comparison.I hope this makes some sense.& If you don''t understand something or don''t agree or need some more information then write back.
Here''s the latest version of RealTemp I''m working on:
As long as your computer is stable at full load then core temperatures aren''t too important.& I''ve learned to run Intel''s CPUs as cool as possible for maximum performance and not to worry too much about exact temperature numbers because the sensors are too inaccurate.
&&& 邮件译文
&&& 你好!
&&& 在执行大计算量的程序,例如利用快速傅里叶变化的Prime95时,处理器核心温度可能比IHS位置或处理器顶盖温度高25℃左右,而这个位置也就是Intel建议的Tcase参数的采温点。如果你使用的散热器体积比较大,即使核心温度较高,散热器的边缘和顶部摸上去都不会很热,所以通过用手实际触摸散热器是无法判断处理器核心温度是否很高的。因为大体积散热器能高效快速的传导热量,大部分情况下散热器只比人体高几摄氏度而已。
&&& 在Intel Core2 构架45nm工艺CPU的温度传感器上存在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会让你根本无法公平的对比两块CPU的温度。
&&& 第一个问题就是Intel从未系统的公布过关于TjMax的资料,去年在Intel IDF会议上曾经透露过一些关于TjMax的信息,不过很多资料看起来不是很详实,资料中也没有说明TjMax的误差有多少,在45nm工艺下相同型号的CPU在TjMax这个参数上可能会有10℃以上的区别,如果不针对每一个CPU的这个参数进行校正,想准确对比他们的温度是不可能的。
&&& 第二个问题就是温度传感器上的偏离值。当CPU的温度离TjMax越远,传感器输出的温度信号离真实值偏差就越大,在CPU处于闲置状态时误差可能有正负10℃,Intel对这种误差没有详细的资料说明。
&&& 也许你手里有两颗编号一样的CPU,可能一个在闲置时温度就很低,另一个却很高,假设你的CPU真实温度为40℃,那么误差会使显示出的数字一个为30℃,另一个为50℃,可实际上这时两块CPU的真实温度是大致相等的。我最近也在努力通过校准来解决这个问题,可是极少有用户这样做(指通过软件提交测试结果)。基于以上两个较大的误差,可以说,我看过的绝大部分处理器的温度对比都是毫无意义的。
&&& 下一个问题就是传感器的温度信号有时会卡住。传感器输出的的温度信号到了50℃后一直维持在这个数值,即便之后CPU的核心温度已经降了下来也不变。这会让人产生误解:这是颗高温U。而实际上这是由于传感器造成的。
&&& 在我的测试过程中还发现,如果传感器没有卡住的问题,并且对它进行过数值校准,那么绝大部分Dual Core和Quad Core的CPU在闲置时,温度差异就不怎么大了。
&&& 如果你用两个45nm的处理器在相同的核心电压下,分别在同一块主板上用同一种方式满载运行,而且使用相同的散热器和风扇,那他们的温度差异不是很大。
&&& 我认为绝大部分用户在对比CPU温度时都没有考虑到刚才所提道的传感器的问题,所以这些对比都是不公平的,想要做公平的对比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不同的用户使用不同的机箱,不同的风道、不同的室温和其他等等不同的环境条件,这些因素使温度对比完全失去了意义。
&&& 我希望以上这些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什么不明白、不同意我的看法或需要资料请回信。
&&& 这个链接是我刚刚写的测温软件:
&&& 只要你的电脑在满载时运行稳定,核心温度是多少并不重要,不用担心传感器显示的数字,因为它实在太不准确了。
&&& 在运行Prime 95或者OR这类FFTs测试软件时,CPU核心温度通常大概比表面温度高25度左右。 (注意:此时说的是满载温度,并不是待机温度)。当使用底部面积较大的散热器时,由于散热器与CPU接触面积较大,并且鳍片数量较多,因此即使CPU表面温度非常高,也不一定能用手感觉出来(实际上,即使温度很高,鳍片散热器温度也只会比体温高出几度,因此靠触摸等方法判断温度高低完全没用)。 &&& 而Intel在45nm CPU上使用的传感器也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单纯对比两个45nm CPU的温度也毫无意义(比如用E5200@4G的温度与E8400@4G的温度进行对比是完全错误的)。首先是前面提到过的TJMax,所有CPU的TJMax都不相同,Intel也没给出TJmax的误差范围。从CoreTemp作者对45nm CPU所进行的测试来看,即便是相同型号,相同条件下的两个CPU,TJMax的差距也能达到10°C以上。除非能进行大量的校正工作来缩小误差范围,否则要准确测得核心温度非常困难,这并不是制造工艺问题,也不是Bug。 &&& 除了TJMax,DTS传感器本身也有很多问题。 CPU核心温度越低(也就是距离TJMax越多),传感器的精确度就越差。在待机状态下,这个误差能在10°C左右。即使是相同生产周期的两个CPU,假设他们的温度都是40度,那么监测所得的温度也可能是:一颗CPU 30度,另一颗是50度。
传感器误差示意图
&&& 这是CoreTemp作者对某颗Q6600传感器的测试结果
&&& 但通常情况下,用户所做的温度对比几乎都不能叫公平,因为中间会有散热器差别,机箱温度差别,室温差别以及CPU传感器本身的差别等因素。 &&& 因此,CoreTemp作者建议,以及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在CPU超频并满载状态下,如果做好了常规的散热措施,并且系统稳定运行,那么就别去管核心温度了,因为它根本不重要,根本不可能准确。&&&& 总结以上,所谓的测温Bug实际上包含了很多因素。首先是TJMax的个体差异。然后是CPU温度传感器会有误差和故障,特别是在待机状态下。并且由于对每颗CPU都进行TJMax和传感器校准会耗费大量资金和精力,因此Intel永远也不可能这样做。而TJMax不能称为Bug,真正有Bug的是传感器。 &&& 所以,大家在做好散热措施之后,根本不用去担心待机温度,而不管检测到满载温度是高还是低,都应该做好散热工作,因为实际上,所有45nm的CPU在电压相近,频率相近的条件下,发热量都是基本相等的,完全不存在高温U或者低温U的说法,温度差异就是Bug,并且所有U在超频后都会很热~~()
<P dir=ltr align=le
&&& 这篇文章可能会帮助很多网友解决CPU温度的疑问,比如编辑自己曾经用过的一颗E5200,两个核心在低温下一直有将近15℃的温差,而在跑Orthos时,两个核心的温度就会相等。当时问过一些人,得到的都是类似“一个核心和顶盖贴合不好”的解释。我很疑惑:接触不好温度高,为什么还能照样可以跑3.8GHz?现在来看,这篇文章就能解决这个困惑了。此外还有一些网友的处理器温度低于室温,我想也是由于传感器在低温下误差较大造成的。
&&& Intel为每颗处理器都标定了VID,可是没有为每颗处理器标定TjMax,也许是出于成本上的考虑。
&&& 这篇文章只简单叙述了Intel Core构架的CPU温度监控过程,i7甚至是AMD处理器的温度监控过程与之不同,希望看到更多这方面的资料。
&&& 常常在论坛上看到网友们通过对比自己CPU的温度来衡量散热器的好坏,看来这下也没有太多依据了,此外很多经营“低温低压,超频牛”的CPU经销商也不太愿意承认这个现实。
&&& 最后是关于网站散热器的单品评测,如果您看到我们测试的温度比您用同样散热器测试的低,也不代表您买到次品了。更何况很多时候网友会在评论中提及自己用不同CPU不同散热器测试的结果,和我们的测试结果做对比。总的来讲,散热器的单品评测意义很小,小到没有可比性。<
散热器类型:CPU散热器
接口类型:多平台适用
适用CPU范围:Intel 酷睿i7处理器;
Intel 酷睿2至尊版/酷睿2四核处理器;
Intel 酷睿2双核/奔腾双核/奔腾D双核处理器;
Intel 奔腾全系列/赛扬处理器;
AMD Athlon(速龙)64 FX;
AMD Athlon(速龙)64 X2;
AMD Athlon(速龙)64;
AMD Phenom(羿龙)FX/X3/X4;
AMD Sempron(闪龙);
散热器噪音:20.000dB
风扇转速:800-2100±10%RPM
散热方式:风冷/热管
风扇尺寸:120×120×25mm
散热片材质:铜铝结合
散热片尺寸:125×112×153mm
行车视线精品文章推荐散热器厂-不锈钢冷凝器-空气换热器-佛山特拉唯热交换器制造有限公司【安钛克战虎A40】安钛克(Antec) 战虎A40 战斗版 CPU散热器 (支持锐龙AMD AM4平台/多平台散热器/风冷/四热管/LED蓝光风扇)【行情 报价 价格 评测】-京东
客户服务&#xe605;
安钛克战虎A40
PLUS会员专享价
您购买此商品可享受专属价
--请选择--
¥暂无报价
规格与包装
商品名称:安钛克战虎A40
商品编号:695774
商品毛重:0.57kg
商品产地:中国大陆
热管数量:4热管
产品类型:风冷散热器
兼容接口:Intel LGA 1151,Intel LGA ,AMD AM4,AMD AM3/FM2
发光类型:单色光
建议机箱:宽度大于180mm
风冷鳍片:穿片工艺
风冷底座:热管直触
商品介绍加载中...
品牌安钛克
型号战虎A40
产品类别CPU散热器
适用范围LGA 775、LGA 1150、LGA 1151、LGA 1155、LGA 1156、LGA 1366、AMD FM1、AMD FM2、AM3+、AM3、AM2+、AM2、AM4
散热方式风冷,热管
风扇转速(RPM)2000RPM
风扇尺寸92x92x25mm
散热片材质铝
散热器尺寸100x75x136.3mm
特性风扇LED内发光
散热器 × 1
全平台扣具 × 1
权利声明: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价格说明:
京东价:京东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
划线价:商品展示的划横线价格为参考价,并非原价,该价格可能是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在京东平台上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性和市场行情波动,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如无特殊说明,折扣指销售商在原价、或划线价(如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厂商指导价、厂商建议零售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销售商进行咨询。
异常问题:商品促销信息以商品详情页“促销”栏中的信息为准;商品的具体售价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如您发现活动商品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建议购买前先联系销售商咨询。
您好!需要根据您的主板来在进行判定。品牌机的主板可能因为设计问题不能使用零售版散热。感谢您对京东的支持!祝您购物愉快!
您好!风扇小一圈,可能不能很好安装。感谢您对京东的支持!祝您购物愉快!
您好!相对风扇较大并且可自由更换的A40更加推荐。感谢您对京东的支持!祝您购物愉快!
您好!可以使用。感谢您对京东的支持!祝您购物愉快!
您好!不能适用。感谢您对京东的支持!祝您购物愉快!
您好!需要看是具体哪个型号。感谢您对京东的支持!祝您购物愉快!
您好!可以使用。感谢您对京东的支持!祝您购物愉快!
您好!可以使用。感谢您对京东的支持!祝您购物愉快!
您好!可以使用。感谢您对京东的支持!祝您购物愉快!
您好!没有问题。感谢您对京东的支持!祝您购物愉快!
心中疑惑就问问买过此商品的同学吧~
iframe(src='//www.googletagmanager.com/ns.html?id=GTM-T947SH', height='0', width='0', style='display: visibilit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笔记本最好的散热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