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妙语连珠和别人说话别人说你我想是你的脑袋有问题题…这个怎么办呢?

书名:傻瓜哲学:犹太大师的生命智慧

——“犹太式幽默”中的“傻瓜哲学”

赫尔姆的一个人认为,人们只能通过衣服才能互相区分,于是就很担心在浴室会丢了自己,因为在那儿的人都是裸着的,就没法区分了。为了保险,他就在自己的大腿上系了根线。

不幸的是,线很快松了,不久就脱落了。而另一个赫尔姆的人看见了,也许是出于同样的恐惧,就把线系在自己的大腿上了。

在出来穿衣服的时候,第一个人看见了第二个人。“我的天,”他叫了起来,“如果这个家伙是我,那我是谁?”

一场大灾难降临到赫尔姆。镇上的补鞋匠谋杀

了他的一个顾客,于是他被带到法官面前,法官判处他绞刑。

当正在宣读判决书的时候,镇上的一个人站起来叫道:“请你等一等——如果你判决补鞋匠死刑,他是我们镇上唯一的补鞋匠,你绞死他,谁给我们补鞋?”

“谁?谁?”赫尔姆的人异口同声地喊。

法官同意地点点头,重新考虑判决。

“赫尔姆的好人民,”他说,“你们说得对。既然我们只有一个补鞋匠,那如果让他死了,对我们很不方便,所以就把我们镇上修屋顶的两个人绞死一个吧!”

赫尔姆村是个傻瓜村,村里老老少少都是傻瓜。一天晚上,有个人看到水桶里的月亮影子,赫尔姆村的人便以为月亮掉进了水桶里,他们把水桶盖起来,以为这样月亮就跑不出去了。第二天早晨,他们打开水桶一看,月亮不见了。村里的人便认为月亮被人偷走了。他们叫来了警察,可是找不到小偷,赫尔姆村的傻瓜们便痛哭流涕。

在赫尔姆村的所有傻瓜中,最有名气的是村里的七个长老。因为他们是赫尔姆村年纪最大的,也是最蠢的,所以他们统治着赫尔姆村。他们蓄着白胡子,由于用脑过度,个个脑门儿都向前突出。

有一次,在光明节之夜,整晚大雪纷飞,银白色的雪覆盖了整个赫尔姆村,晶莹发亮,熠熠生光。

那天晚上,七位长老坐着沉思,不时地皱眉头。村里经济困难,可是他们不知道去哪里弄钱。忽然,他们中间最老的一个大傻瓜格罗纳姆大声说:“雪就是白花花的银子嘛!”

“我在雪里看到了珍珠!”另一位大声喊道。

“我看到了宝石!”第三位叫喊着说。

赫尔姆村的长老们这才意识到,财宝从天而降。

不一会儿,他们又犯起愁来。赫尔姆村的人喜欢走动,准会把财宝踩坏。怎么办呢?傻子杜德拉斯想出了一个主意。

“咱们派个送信儿的去挨家挨户敲窗户,告诉大家:人人都必须待在家里,等把所有的银子、所有的珍珠和所有的宝石都收好以后才许出门。”

有那么一会儿工夫,长老们很满意。他们搓着手,表示同意这个聪明的主张。但是笨伯莱基什不以为然:“送信儿的人自己就会把财宝踩坏的。”

莱基什说得对呀!于是长老们又皱起高高突起的脑门儿,绞尽脑汁来解决这个新难题。

“有了,有了!”蠢牛谢默雷尔大声说。

“请讲,请讲。”长老们急切地说道。“别让送信儿的人在地上走,把他放在一张桌子上抬着走,这样他的脚就不会踩到宝雪了。”长老们对蠢牛谢默雷尔的解决办法拍手叫好,也为自己的智慧扬扬得意。

他们立即派人到厨房把使童吉姆佩尔叫来,让他站在一张桌子上。可是谁来抬桌子呢?凑巧,厨师特莱托尔、削土豆皮的贝雷尔、拌沙拉的尤凯尔以及照看村里公有山羊的杨泰尔都在厨房。长老们命令他们四人抬桌子,每人抬一根桌腿。吉姆佩尔站在桌子上,手里拿着一个木槌,准备用来敲各家的窗户。一切准备就绪,他们便出发了。

每到一家窗户前,吉姆佩尔便用木槌敲几下,并大声喊道:“今晚不许出门。天上下了财宝,严禁踩踏。”

赫尔姆村的人对长老们唯命是从,他们整晚未出家门一步。与此同时,长老们坐下来商议财宝收起来后如何充分利用。

傻子杜德拉斯建议把财宝卖掉,买一只能下金蛋的鹅。这样村里人就不愁吃不愁穿了。

笨伯莱基什另有主张。他建议为全体赫尔姆村民买一批放大镜。这样,房屋、街道、商店看起来就都变大了,当然啦,如果赫尔姆村看着大,那就一定是大。赫尔姆村就不再是一个小村子了,而是一个大城市了。

还有其他一些同样聪明的主张。但是当长老们正在权衡各种计划的利弊时,天已大亮,太阳升起来了。他们向窗外望去,天哪,他们发现地上的珠玉财宝已经被人踩坏了。抬桌子的人的大靴子毁坏了所有财宝。

赫尔姆村的长老们捻着白胡子,彼此承认他们犯了一个错误。他们争辩说,也许再有十六个人抬着抬桌子的四个人,情况就不至于如此了。

经过长时间的讨论,长老们决定:下一个光明节时,要是天上再下财宝,他们就照这个办法办。

虽然村民们没有得到财宝,但是他们对来年满怀希望。他们继续赞扬他们的长老,他们深信,不管什么难题,总是可以指望村里的长老们找到解决办法的。

有关赫尔姆的犹太傻瓜鲜为人知的故事非常多,不妨给您再讲几则,供您一乐。

赫尔姆的一个人认为,人们只能通过衣服才能互相区分,于是就很担心在浴室会丢了自己,因为在那儿的人都是裸着的,就没法区分了。为了保险,他就在自己的大腿上系了根线。

不幸的是,线很快松了,不久就脱落了。而另一个赫尔姆的人看见了,也许是出于同样的恐惧,就把线系在自己的大腿上了。

在出来穿衣服的时候,第一个人看见了第二个人。“我的天,”他叫了起来,“如果这个家伙是我,那我是谁?”

一场大灾难降临到赫尔姆。镇上的补鞋匠谋杀了他的一个顾客,于是他被带到法官面前,法官判处他绞刑。

当正在宣读判决书的时候,镇上的一个人站起来叫道:“请你等一等——如果你判决补鞋匠死刑,他是我们镇上唯一的补鞋匠,你绞死他,谁给我们补鞋?”

“谁?谁?”赫尔姆的人异口同声地喊。

法官同意地点点头,重新考虑判决。

“赫尔姆的好人民,”他说,“你们说得对。既然我们只有一个补鞋匠,那如果让他死了,对我们很不方便,所以就把我们镇上修屋顶的两个人绞死一个吧!”

赫尔姆的两个圣人陷入复杂的哲学争论。

“既然你那么聪明,”一个面带讥讽地说,“请回答下面的问题:为什么当一片涂着黄油的面包落地时,总是带黄油的那面朝下?”

另一位圣人是一位所谓的科学家,他决定做一个实验来推翻那个理论。于是他给一片面包涂上黄油,然后往下扔。

“你看!”他胜利地叫起来,“正如你看到的,根本不是带黄油的那面着地。所以你的理论怎么解释?”

“嘘!嘘!”那一个不屑地笑起来,“你还认为自己挺聪明!你把黄油都涂错了!”

赫尔姆的居民在为新教堂掘一口井,忽然其中的一个停了下来,靠在他的铁锹上,摸着他的胡子。“我们该怎么处理,”他像是自言自语地问,“这些掘出来的土呢?”

“我还真没想过,”另一个说,“真的,我们该怎么处理呢?”

“啊,我知道了,”第一个人接着说,“我们挖一个坑,把我们掘井挖出来的土填进去。”

“但是等等,”第二个说,“还是不能解决问题!我们挖坑挖出来的土怎么办?”

“我来告诉你,”第一个说道,“我们再挖一个坑,是第一个的两倍大,这样就可以填下我们掘井和挖第一个坑所有的土了!”

赫尔姆的拉比和他的一个学生在旅馆里过夜。学生想让仆人一早就叫醒他,因为他要赶早班车。仆人答应了。因为不想惊醒拉比,学生就摸黑穿起了衣服,但过于匆忙,他穿上了拉比的长袍。他急匆匆地到了车站,进了列车,这时他看到车厢镜子里的自己,呆住了。

“那个仆人真笨!”他生气地叫道,“我让他叫醒我,他却跑去叫醒了拉比!”

赫尔姆的委员在开会,他们决定要有一个和别人一样的团体传达他们的智慧,而最应该做的事就是要有一个首席圣人。于是他们就选了一个首席圣人。但让他们吃惊的是,当他走到街上时,没有一个人注意到他,因为他和赫尔姆的居民没什么两样。

于是他们给他买了一双金鞋子。

“现在每个人都会知道他就是首席圣人了!”他们说。

当首席圣人穿上金鞋子的第一天,街上有很大的尘土,不一会儿,尘土都跑到他的鞋面上,再也看不出是金的了。因此没有人认出这就是首席圣人,所以也就没人注意。

首席圣人不喜欢被忽视,就到委员会上去抱怨。

“如果我不能很快得到尊重,我就辞职!”他威胁说。

“你说得太对了!”委员会同意说,“我们马上就加强!我们首席圣人的尊严必须保护!”

于是他们给他做了一双上等的皮鞋穿在金鞋子的外面。这样当首席圣人上街的时候,就不会再沾上尘土了,但是也因此没人看到里面的金鞋子了,那他们还怎么能区分出这是首席圣人呢?因此还是没有人注意到他。

“这太过分了!”首席圣人发怒了,“如果每个人都忽视你,那么做首席圣人有什么用呢?”

“你说得对——绝对正确!”委员会又同意说,“相信我们——我们会为了保护你的尊严不惜一切代价。”

于是他们又从鞋匠那里为首席圣人做了一双皮鞋。在鞋上有很多小洞。这样既可以保护金鞋子不沾尘土,同时也可以让人们看到里面的金鞋子,每个人就可以认出首席圣人了。

不幸的是,这个计划又失败了。灰尘穿过小洞又弄脏了金鞋子和皮鞋。因此既没有人认出这是首席圣人,也没人注意他。

“这太过分了!”首席圣人大怒,“我觉得很丢人,以后我再也不能在街上露面了!”

“当你苦恼的时候,我们也很苦恼!”委员会安慰他,“不要后退,我们会接着想办法。”于是他们用稻草填住了小洞。确实,稻草阻止灰尘再进到里面,但老问题又来了——没人能看到里面的金鞋子。于是首席圣人再一次被忽视了。这是他最后的限度!

赫尔姆的圣人们又召开庄重的大会,讨论如何解决问题,经过长时间的热烈讨论后,他们终于拿出了解决方案。

“从此以后,”他们告诉首席圣人,“你就穿着平常的皮鞋上街,但是为了让每个人都知道你是首席圣人,你的每只手上都要穿一只金鞋子!”

赫尔姆有一个年轻的学者,对世界上的事物认识都很天真。一天早晨,他被他妻子的生产吓得目瞪口呆,慌慌张张跑到拉比那里。

“拉比,”他叫道,“一件不寻常的事发生了!请给我解释一下!我妻子刚刚生了,而我们结婚才刚三个月!这是这么回事?每个人都知道九个月才能生小孩!”

这位拉比,全世界都很有名,戴着他的银边眼镜,皱着眉头想这件事。

“我的孩子,”他说,“我看你对这种事一无所知,甚至都不会简单地计算了。让我问你:你和你妻子住在一起三个月了吗?”

“她和你住在一起三个月了吗?”

“你们两个——在一起三个月了吗?”

“那一共是——三个月加三个月加三个月?”

“那你为什么还跑来用这种愚蠢的问题烦我!”

“哪一个更重要,太阳还是月亮?”一个赫尔姆的居民问他的拉比。

“当然是月亮,”拉比说,“它在晚上需要光的时候发光;而太阳只在白天发光,那时谁还需要它!”

一个赫尔姆的圣人在湖里洗澡,差点被淹死。当他漂起来时,其他游泳的人救起了他。他好不容易才爬出水面,就发了一个重誓:“在我学会游泳之前,我绝不再下水!”

在赫尔姆住着一个叫塞雷格的人,他是一个圣人,但却是不安心的人。在他的血液里有冒险的因子,他总是做梦去看世界。但是因为他是个圣人,所以很穷,使他不能像镇里的富人一样坐船去周游世界。

有一天,一个赫尔姆的商人从华沙回来了。从那天起以及以后一周内的每一天,在赫尔姆的人除了谈论商人给他们讲的华沙的种种奇妙之外再也不说别的了。而没有人比塞雷格听得更入神。

从那以后,他走路就像梦游一样,心里只有一个愿望:去看看华沙。他不吃不睡不休息,他的妻子很着急,不知道怎么才能安慰她的塞雷格。

一天早晨,他的眼睛有一种神往的表情,对他妻子说:“我要去华沙!”

“我听说那是个神奇的城市!”

“我赤脚走,把鞋子拿在手里。”

“我要去华沙!”他坚持说。

于是他把一些面包和奶酪放在背包里,拿起他的橡木杖,手里提着鞋子,向那伟大的城市进发了。

塞雷格像长了翅膀一样往前走。他根本不顾自己是赤脚,路上尖锐的石子扎痛他的脚。他一路唱着歌,满怀高兴,想着很快就能亲眼看见华沙的面貌了。

当太阳垂直挂在天空时,塞雷格感到了饿。他在岔路口的一棵树荫下坐下来,吃了一些面包和奶酪当午饭,然后又觉得困,于是他决定小睡一会儿补充一下精神。但在睡之前,他想先确定一下,当他醒来时还能走正确方向的路。

“现在,让我看看,”他自言自语,“我在两条路的岔口处:一条是去华沙,另一条是回赫尔姆。我必须确定是去华沙而不是回赫尔姆的路。”

于是他把鞋子拿来,放在路口,脚尖的方向指向华沙。当我醒来我就知道正确的路了。他想。

为自己的聪明感到高兴,他伸了个懒腰,到草地上去睡觉了。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觉!这是一个被神保佑的觉,就像族长雅各布在梦里见到了天使!他睡得是那么深,那么甜。而这时一个农夫驾着马车从旁边经过。当他看到路上的鞋子时,他自言自语道:“真幸运!这里有一双鞋子像孤儿一样躺在路上!”

于是他停下马,下了车,捡起鞋子。

“大概是得霍乱的人扔下的!”他嘟囔说,“它们不是鞋子——像烂网一样有那么多洞。”于是他扔掉鞋子,但是却把鞋子的脚尖方向指向了赫尔姆。

过了一会儿,塞雷格醒来了,想着自己很快就到华沙了,他跳了起来,急着继续往前走。

“我是多么聪明,”他想,“这么有远见地把鞋子放在路上,现在不会错了!”

不一会儿他看到城市了。塞雷格加快了脚步。当他走过那些街道时,他好奇地看着各种东西,房屋、街道和人们。

“这好像与我住的那儿一样!”他叫道,“华沙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大。怎么那么像赫尔姆,像两个孪生兄弟!”

他继续走,当他经过浴室时,一个男人坐在门边向他友好地说:“您好!”塞雷格也真诚地回敬道:“您好!”

“就像我的名字叫塞雷格,”他对自己嘀咕道,“这个人看起来很像赫尔姆浴室里的费舍尔,浴室也很像我们的浴室!这是怎么回事?”

这和我们赫尔姆的一模一样!他吃惊地想。

他所看到的让他毛发直立。

“如果我不知道自己在华沙,简直就要相信这些做祷告的人都是我们赫尔姆的人了。”

而当他站在那儿的时候,教堂的杂役匆匆过来,背着玉米,把他挡到一边。

“别挡我的路!”他喊。

“就像上帝在天堂里一样,”塞雷格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个杂役不仅看起来像我们赫尔姆的杂役,就连说话和做事都像他。奇怪,真奇怪!”

塞雷格充满困惑离开了教堂。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着急地问自己。他陷在自己的想法里,不知道往哪儿走了。忽然他抬起头来,发现自己在一条非常熟悉的街道上。

“神啊,请帮助我!”他叫道,“怎么这条街那么像我家那条!这是华沙吗?真让我失望!我费那么大劲跑到这儿就是来看和我家一模一样的一条街?”

在家门口他也看到了一些孩子在玩把胡桃核弹进洞里的游戏。

“如果这不是我的儿子莫舍尔在这里玩,愿我的手脚都摔断!”

这时一个女人把头伸出窗子叫道:

“塞雷格,你为什么站在街当中,张着嘴像个傻瓜?快进来——饭做好了!”

塞雷格很惊奇:他敢发誓这个女人很像他妻子丽施的孪生姐妹!说话的方式都一样!而且,她不是叫他塞雷格吗?于是他走进去,假装是她的丈夫塞雷格。

当然了,房子里的家具也和他家的一样!他坐下来开始吃饭——肉烤煳了,和他妻子做的一样。

我只能得出一个结论,最后塞雷格想,华沙和赫尔姆完全一样,在每一个细节上。确实,房子很像我的房子,这个女人很像我的妻子,这个小男孩很像我的莫舍尔,而且她丈夫的名字也叫塞雷格。但我知道得很清楚,这都不是我的。

于是塞雷格在桌边坐着,开始想念起他在赫尔姆的那个小家。

“这让我觉得很麻烦,”他最后决定,“这个很像我的人是否是华沙的塞雷格。但我已经知道他的名字是塞雷格,而且他和我看起来很像。问题是:他是谁?他现在在哪儿?”

赫尔姆发生了一桩丑闻,教堂的募捐箱被人偷走了。于是他们立刻做了一个新的,挂在教堂大堂的天花板上,它挂得那么高,以至于没有小偷能够得着。他们都很满意这个经过圣人会议产生的举措。

但是不久教堂的杂役发现了新问题。“的确,”他说,“这个新的募捐箱很安全,但是我们也得不到募捐了!没有人能够得到它!”

但是这个问题没有难倒赫尔姆的聪明人。很快他们宣布做一架梯子,能够让募捐人爬到募捐箱。而且为了避免虔诚的募捐人受伤,梯子被永久固定在地板和天花板之间!

赫尔姆的一个人在做生意时,突然死在市场上。于是拉比派杂役去通知死者的妻子。

“要小心一点,”他教他说,“在给她说这个消息的时候尽量委婉些!”

杂役敲了门,一个女人来开门。

“蕊彻尔寡妇是住在这儿吗?”

“我是蕊彻尔,我就住在这里,”她回答说,“但我不是寡妇。”

“哈!哈!”杂役胜利地笑了起来,“打赌你是寡妇,你赌多少?”

赫尔姆有一个人到伯德彻夫去,在教堂里和一群人一起等待祈祷的开始。教堂里的杂役看见他是个生人,就想拿他开玩笑,于是给他出了这样一个谜语:“这个人是谁——他不是我父亲的儿子,也不是我的兄弟?”

赫尔姆的圣人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

“我放弃!”他最后说,“现在告诉我吧——他是谁?”

“就是我啊!”杂役得意地说。

圣人被这个谜语的奇妙吸引住了,当他一回去,就迫不及待地问其他圣人。

“我的朋友们,”他很严肃地开始了,“我给你们出一个谜语,看你们能否回答。这个人是谁——他不是我父亲的儿子,也不是我的兄弟?”

赫尔姆的圣人都觉得很难,他们想啊想,最后说:“我们放弃了!告诉我们,这个人是谁?”

“他是伯德彻夫教堂的杂役!”圣人得意扬扬地宣布。从此以后,赫尔姆就成了傻瓜的代名词,就仿佛英国的愚人村和德国的傻子村。一名犹太人讽刺另一名犹太人特别傻时,总会这样说:“看看吧,一个真正的赫尔姆人。”

那么,究竟什么是傻,什么是聪明呢?赫尔姆人自有自己的定义。

一个傻瓜到拉比那里说:“我知道我是个傻瓜,拉比,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做。请教教我吧。”

“噢,我的孩子!”拉比用赞美的语气说道,“如果你知道你是个傻瓜,那说明你根本不傻!”

“那为什么每个人都说我傻?”那个人抱怨说。

拉比看着他想了一会儿。

“如果你认为自己不是个傻瓜,”拉比说,“但是光听别人说,那你就是一个真正的傻瓜!”

一个犹太人到拉比那里抱怨其他人。

“拉比,”他悲伤地说,“你认为他们叫我傻瓜对吗?”

“干吗为这么小的事悲伤!”他安慰他说,“你认为傻瓜和其他人那么不一样吗?相信我,我见过一些最优秀的人都是傻瓜。当然,像你这么优秀、聪明的人也是一个!”

二、傻瓜吉姆佩尔的故事

《傻瓜吉姆佩尔》是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萨克?辛格的一篇小说,他在开头这样写道:

我是傻瓜吉姆佩尔。我不认为自己是个傻瓜。恰恰相反。可是人家叫我傻瓜。我在学校里的时候,他们就给我起了这个绰号。我一共有七个绰号:低能儿、蠢驴、亚麻头、呆子、苦人儿、笨蛋和傻瓜。最后一个绰号就固定了。我究竟傻些什么呢?我容易受骗。他们说:“吉姆佩尔,你知道拉比的老婆养孩子了吗?”于是我就逃了一次学。唉,原来是说谎。我怎么会知道呢?她肚子也没有大。可是我从来没有注意过她的肚子。我真的那么傻吗?这帮人又是笑,又是叫,又是跺脚又是跳舞,唱起晚安的祈祷文来。一个女人分娩的时候,他们不给我葡萄干,而在我手里塞满了羊粪。我不是弱者。要是我打人一拳,就会把他打到克拉科夫去。不过我生性的确不爱揍人。我暗自想:算了吧。于是他们就捉弄我。

谁在捉弄吉姆佩尔呢?全镇的人都在捉弄他,使吉姆佩尔对任何人都不相信。如果吉姆佩尔敢说一句:“嘿,你们在骗我!”那可就麻烦了,人们全都会勃然大怒。于是,吉姆佩尔只好相信人们说的话。

吉姆佩尔是一个孤儿,抚养他成长的祖父已奄奄一息了。于是,将他交给了一个面包师傅,让他学习烘烤面包。在那里,他同样受到每一个来烘烤面包的女人或姑娘的捉弄。于是,吉姆佩尔到拉比那儿去请教。拉比对他说:“圣书上写着,做一生傻瓜也比作恶一小时强。你不是傻瓜,他们是傻瓜。因为使他的邻人感到羞辱的人,自己要失去天堂。”然而,拉比家的女儿也在捉弄他。她对吉姆佩尔说:“你已经吻过墙壁了吗?”吉姆佩尔说:“没有,为什么要吻墙壁?”她回答道:“这是规矩,你每次来以后必须吻墙壁。”这个恶作剧很高明,她骗得很成功。

后来,当吉姆佩尔要到另外一个城市去时,许多人开始给他做媒。吉姆佩尔知道女方已有一个私生子,但人们告诉他对方还是一个纯洁的处女,说那个孩子是她的小弟弟,并威胁他说:“如果你要成心败坏她的名声,我们就要把你带到拉比那儿,让你交罚款。”于是吉姆佩尔被迫到那个所谓的“坏女人”埃尔卡那里相亲,并答应同对方结婚。当签订婚书的时候,最高贵、虔诚的拉比问:“新娘是个寡妇还是离婚了的女人?”会堂执事的老婆代她回答:“既是寡妇又是离婚了的。”这对吉姆佩尔来说,是一个倒霉的计划,他该怎么办呢?难道要从婚礼的华盖底下逃走吗?

等结婚的那一天,整个小镇都轰动了。吉姆佩尔眼见两个魁梧的青年抬进一张儿童床来,他奇怪地问:“我们要这干吗?”对方回答说:“你别为这个伤脑筋了。这东西很好,迟早要用的。”新婚之夜,吉姆佩尔要睡到埃尔卡的床上,但她不同意,并说:“我来月经了。”“可是昨天他们还带你去行婚前沐浴仪式,怎么可能来月经呢?”“今天不是昨天,昨天也不是今天,如果你不高兴,可以滚蛋!”

过了不到4个月,埃尔卡要生孩子了,全镇的人都捂着嘴窃笑。吉姆佩尔眼见着埃尔卡疼痛难忍,便跑到犹太会堂去祈祷。一个教徒对他说:“祈祷文永远不会使任何女人怀孕的,干草是给母牛的。”

吉姆佩尔的妻子埃尔卡生了一个男孩,邀请全体教友赴宴,并为孩子举行割礼仪式。当会堂执事宣告这个消息时,整个教堂响起一片笑声,吉姆佩尔的脸烧得厉害。

随着孩子一天天的成长,吉姆佩尔也渐渐忘记了自己的烦恼。他着迷地爱这个孩子,孩子也非常喜欢他,一看见吉姆佩尔就挥动着小手,让“爸爸”把他抱起来。他对埃尔卡也逐渐开始喜欢了。纵然她的每一句话像刀子一样刺得他遍体鳞伤。有时候,他回家时,还要从面包店里偷来安息日的许多食物带给埃尔卡,她变得又胖又漂亮。

有一天晚上,面包铺发生了一桩灾难。炉灶炸了,面包店里几乎起火。大家没事可干,只得回家。于是吉姆佩尔也回家了。他想,让我也尝尝不是在安息日前夜躺在床上的乐趣。他不想惊醒睡熟了的小东西,踮着脚走进屋子。到了里面,他听到的似乎不是一个人的鼾声,而仿佛是两个人在打鼾,一种是相当微弱的鼾声,而另一种仿佛是快要宰的公牛的鼾声。唉,他讨厌这种鼾声!他讨厌透了。当他走到床边,事情忽然变得不妙了,埃尔卡身旁躺着一个男人模样的人。若是另外一个人处在他的地位肯定会嚷叫起来,闹声足够把全镇的人都吵醒。可是他想到,那样会把孩子惊醒。他想,像这样一点点小事情为什么要使一只小燕子受惊呢。那么,好吧,他就回到面包房去,躺在一只面粉袋上。一直到早晨不曾闭眼。他直打哆嗦,好像患了疟疾。“我蠢驴当够了,”他对自己说,“吉姆佩尔不会终身做一个笨蛋的。”即使像吉姆佩尔这样的傻瓜,他的愚蠢也有个限度。

早晨,他到拉比那里去求教。这事在镇上引起很大的骚乱。他们立刻派会堂执事去找埃尔卡。她来了,带着孩子。你猜她怎么着?她不承认这件事,什么都不承认,语气硬得像骨头和石头!“他神经错乱了,”她说,“我是不懂梦里的事情的,不懂见神见鬼的。”他们对她叫嚷,警告她,拍桌子,但是她却开她的炮:“这是诬告。”

屠夫和马贩子站在她一边。屠宰场的小伙子走过来对吉姆佩尔说:“我们一直在注意你,你是一个可疑的人。”这时候孩子把屎拉在身上了。拉比的圣坛1那儿有约柜,那是不准亵渎的,因此他们把埃尔卡送走了。

吉姆佩尔问拉比说:“我该怎么办?”

“你得立刻跟她离婚。”拉比说。

“如果她不答应怎么办?”吉姆佩尔问。

拉比说:“你务必和她离婚,这就是你必须做的一切。”

吉姆佩尔说:“呃,好吧,拉比,让我考虑考虑。”

“没有什么要考虑的,”拉比说,“你不能再和她同住一间房了。”

“如果我要去看孩子呢?”吉姆佩尔问。

“别管她,这个婊子,”拉比说,“别管那一窝跟她在一起的杂种。”

可怜的吉姆佩尔心里在慢慢地琢磨着这件事:

我想该发生的事情必定要发生,疮必定要出脓。可是到了晚上,当我躺在面粉袋上的时候,我觉得这一切太伤心了。我难以抑制地渴念着她,渴念着孩子。我需要的是发怒,可是那恰恰是我的不幸,我不能使这件事在我心里产生真正的愤怒。首先——我就是这样想的——谁也免不了有时候会犯错误。在你的生活中不可能没有错误。大概和她在一起的那个小伙子引诱她,送她礼物,等等。而女人是头发长见识短的,所以他哄得她同意了。不过后来她既然否认这件事,也许我看到的只是一些幻象?幻觉是有的。明明看见一个人影,或者一个侏儒,或者什么东西,但是等你走近了,却没有了,什么东西也没有。要是真的这样,我对她太不公正了。当我想到这里,我就开始哭了。我啜泣着,眼泪流湿了我睡的面粉袋。早晨我到拉比那里去,告诉他我弄错了。拉比用羽毛笔写下来,他说,如果事情是这样,他必须重新审理这个案子。在他结案之前,我不能去接近我的老婆,但是我可以请人给她送面包和钱去。

可怜的吉姆佩尔呀。9个月以后,所有的拉比终于同意了吉姆佩尔回家的请求。在这期间,埃尔卡又为他生了一个女孩。

于是,他满心欢喜地开始回家了,想吹口哨,又担心招来魔鬼。当他路过一些基督徒的院子时,里面的狗叫了起来。他心里想:你们叫吧,叫掉你们的牙!你们算什么东西,不过是狗!而我是一个人,一个漂亮妻子的丈夫,两个有出息的孩子的父亲。

当他蹑手蹑脚地走到自己的家里,发现在熟睡的埃尔卡旁边躺的竟然是面包店的学徒。他手里的面包掉在了地上。埃尔卡醒了,问道:“是谁呀?”

“是我。”吉姆佩尔喃喃地说。

“吉姆佩尔?”她问,“你怎么会到这儿的?我想你是禁止到这儿来的。”

“拉比同意的。”吉姆佩尔浑身像发烧一样抖着。

“听我说,吉姆佩尔,”埃尔卡说,“出去到羊棚里看看羊好不好,它恐怕是病了。”当吉姆佩尔听说山羊有病时,就马上走到院子里,那只母山羊是一只很好的小生物。吉姆佩尔对它几乎有一种对人的感情。他犹豫地举步走到羊棚前,打开小门,山羊四脚直立在那里。他把它浑身摸遍了,拉拉它的角,检查了它的乳房,没有找到任何毛病,它大概是树皮吃得太多了。“晚安,小山羊,”他说,“保重。”这个小小的牲畜用一声“咩”来回答,仿佛感谢他的好意。

他回到房里时,学徒已经不见了。

“学徒哪儿去了?”吉姆佩尔问。

埃尔卡激动地说:“你这个讨厌的畜生!你这个白痴!是不是恶鬼附在你身上了,使你眼花缭乱!赶快滚出去!”

长话短说。吉姆佩尔和老婆一共过了20年。埃尔卡总共给他生了6个孩子。各种各样的事情都发生过,但他还是无忧无虑。因为拉比对他说:“信仰本身是有益的,书上写着,好人靠信念生活。”

突然有一天,埃尔卡生病了,乳房上长了一个肿瘤,很显然活不多久了。临死前,埃尔卡把他叫到床边说:“饶恕我,吉姆佩尔。”

他说:“你有什么要饶恕的?你是一个忠诚的好妻子。”

“唉,吉姆佩尔!”她说,“想到所有这些年来,我是怎样欺骗你的,就感到自己是多么丑陋。我要干干净净地去见上帝,因此我必须告诉你这些孩子都不是你的。”

吉姆佩尔迷惑不解,不亚于挨了当头一棒。

“那么,他们是谁的孩子呢?”他问。

“我不知道,”她说,“我有一大批……不过孩子没有一个是你的。”说完后,她露着安详的微笑就死了。

吉姆佩尔想,虽然她死了,但仿佛是在说:我欺骗了吉姆佩尔,这就是我短短一生的意义。

办完埃尔卡的丧事后,一天晚上,躺在面粉袋上的吉姆佩尔做了一个梦,魔鬼对他说:“吉姆佩尔,全世界都在欺骗你,你也应该欺骗全世界。”

“我怎么能欺骗全世界呢?”吉姆佩尔问。

魔鬼回答:“你可以每天积一桶尿,晚上把它倒在面团里,让那些自称圣人的拉比们吃些脏东西。”

吉姆佩尔又说:“那将来的世界要怎样审判我呢?”

“没有将来的世界,他们都是用花言巧语在骗你,就像埃尔卡一样。”魔鬼说。

第二天,他受了魔鬼的鼓惑,准备开始报复世界。但夜晚他又梦到了死去的妻子,埃尔卡对他说:“你这傻瓜!因为我弄虚作假,难道所有的东西都是假的吗?我从来骗不了什么人,只骗了自己。我为此付出了一切的代价,他们都不会饶恕你的。”吉姆佩尔一惊,就醒了,他把面包全部埋掉。

小说的结尾,吉姆佩尔把全部的积蓄都分给了孩子们,然后流浪去了。在梦中,埃尔卡经常安慰他,贴着他的脸哭泣。醒来时,还能感觉到她的嘴唇和眼泪的咸味。

最后,艾?辛格借吉姆佩尔的口说出这样的一段话:

毫无疑问,这世界完全是一个幻想的世界,但是它同真实世界只有咫尺之遥。我躺在我的茅屋里,门口有块搬运尸体的木板。掘墓的犹太人已经准备好铲子。坟墓在等待我,蛆虫肚子饿了;寿衣已准备好了——我放在讨饭袋里,带在身边。另一个要饭的等着继承我的草垫。时间一到,我就会高高兴兴地动身。这将会变成现实,那儿没有任何纠纷,没有嘲弄,没有欺骗。赞美上帝,在那儿,连吉姆佩尔都不会受欺骗。

看来,吉姆佩尔根本不是一个傻瓜,他在遭受一切污辱时,心里边都明明白白,而且他不仅是一个靠信念生存的犹太人,更是一个参透生死的智者。他没有报复世界,而是渴望着世界能够更加美好,让吉姆佩尔这样的弱者再也不要受到欺骗和伤害。

三、“傻瓜哲学”的智慧与思想

何为傻瓜?《大英百科全书》fool条这样写道:

亦称弄臣(jester),一个喜剧表演者,他那或真或假、装疯卖傻的动作,使他成为逗人的笑料;同时取得贬低或逗弄其主子的特许,甚至对最尊贵的主人亦是如此。

《大美百科全书》fool条的定义:

通常指旧时代以其荒唐或笨拙的行为来取悦王公贵族的人,历史和文学中只有少数职业傻瓜或弄臣才是真正的愚人,多数职业傻瓜则需靠其聪明才智,巧妙地使用幽默诙谐与粗俗打闹,阿谀奉承或侮辱谩骂等手段,看人眼色,苟且偷生。许多傻瓜以其幽默获得了永恒的美名,深受主人喜爱。

《牛津英汉百科大辞典》jester条道:

1.讲笑话的人,好诙谐的人(onewhojests);

可见,傻瓜在西方指的就是职业小丑或弄臣。傻瓜靠的是聪明灵巧和装疯卖傻生活,能够以此为业的人,大多具有非凡的才智。傻瓜的才智,充分表现在他的“将计就计”。借自嘲以嘲人,最大利用自己的特权,讽刺、挖苦、嘲笑、比喻、影射,机智对答,滑稽模仿、文字游戏、双关语等,充当讽刺批评家和真理发言人的角色。

法国人让?诺安在他的《笑的历史》一书中讲述了一个锡兰宫廷小丑昂达雷的故事:

锡兰国王宫廷里有一个侍从小丑,名叫昂达雷。这个小丑非常聪明,能够使所有的人发笑。可是,有时他拿大臣们开心。因此,有一天,大臣们决定给他点颜色看看:“我们和昂达雷一起去河里洗澡,我们每人必须偷偷带上一个鸡蛋……”到了河边,宰相问道:“谁能潜到水底,摸到一个鸡蛋?”“我能行!我能行!”所有的大臣们都争着回答。“我当然也能行!”昂达雷也不示弱,可是他不知道大臣们的诡计。大臣们都潜入水中,不一会儿又都浮到水面上。他们都扬起胳膊,展示自己的鸡蛋。昂达雷明白了他们是在开玩笑。于是,他双手扑打水面,学着公鸡扑打翅膀的样子,得意扬扬地喊着:“喔喔喔!你们都是母鸡,只有我是鸡舍里唯一的公鸡!

大臣们都非常生气。可是又一想事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于是都哈哈大笑起来。2

这个宫廷小丑显然就是我们所说的职业傻瓜,他急中生智,反败为胜,嘲弄了那些欺负他的大臣们。

在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逗笑人”比比皆是。查理四世曾经称多尔奇本是“意大利的滑稽家之王”,多尔奇本则说:“您将征服这个世界,因为您是我和教皇的朋友;您用宝剑,教皇用诏书,而我则用我的舌头来战斗。”可见,在世界古代的某些时候,“傻瓜”多么活跃。

欧洲文学史上现存最早的傻瓜形象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忒耳西忒斯,一个军营傻瓜。在希腊联军的一次会议上,史诗这样写道:

他的一只脚是瘸的,还长着两条向外弯的腿。他那两个拱着的肩膀几乎在胸前互相接触,从那上头长出一个蛋形的脑袋来,脑袋上头稀稀疏疏地竖着几根短发。军队里最厌恶这个人的是阿喀琉斯和俄底修斯,因为他们是他顶喜爱的箭靶子。可是这回他却跟那高贵的阿伽门农作对了。

史诗接着写他“给了阿伽门农一阵臭骂”,指责他身为联军统帅,高高在上地享受着源源不断的财富和美女,让士兵们到战场上去送死,犹嫌不足,竟然去抢夺阿喀琉斯——一个远比他杰出和英勇的人——的美女,他说道:

咱们无论如何开船回去吧,把这家伙留在这儿垂涎他的战利品,也好明白明白他是怎样依靠士兵的。

一个相貌丑陋、地位低贱的傻瓜,居然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讽刺和辱骂联军的最高统帅,自然逃不过统治者的惩罚。“高贵的”俄底修斯哪里能容得下这般无礼?走上前来,劈头盖脸就是一通辱骂和一顿毒打。在《荷马史诗》这篇气势磅礴的长篇史诗里,忒耳西忒斯实在是一个被人海淹没的小人物,但是他虽然外形丑陋,但性格倔强,正直无私,愤世嫉俗,敢于对高级将领说出不受欢迎的真话,直刺统治者的痛处,道出大众心声,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傻瓜”。

法国的傻瓜剧,一般指的是“闹剧”,盛行于13世纪至16世纪,和“愚人节”的庆典有关。而在德国,却有一种狂欢剧,长于滑稽调笑。德国狂欢剧最有价值的地方是塑造了马尔可夫(Marcolf)这个聪明灵巧的傻瓜形象。在这种狂欢剧里,尽管所罗门代表着智者和国王,马尔可夫代表着傻子和仆人,他们之间的舌战却常常以后者的妙语连珠击败前者的陈词滥调,从而表明:一个粗鲁放肆的仆人甚至比世界上最聪明的智者更有见识。马尔可夫是德国舞台上最吸引人的傻瓜形象,作为一个仆人,他敢于指责国王的自负;作为一个粗人,他敢于嘲讽所罗门的愚蠢。在所罗门自吹自擂的时候,他这么说:“相信自己是个傻瓜的人是聪明的。”(He1

由于英国的教会势力认为“愚人节”之类的庆典“有伤风化”,法、德傻瓜剧中的傻瓜便摇身一变成了英国道德剧中的喜剧角色——“罪恶”(vice)。英国的道德剧(moral1 plays)大约产生于15世纪,是宗教神秘剧和奇迹剧世俗化的产物,通过相对生活化的故事和插科打诨的表演来宣扬惩恶扬善的道德观念。道德剧里的人物大都是概念化的角色,如上帝、人、罪恶(七种罪)、人格、理性、善行、恶行甚至青春、美丽、知识,等等。“罪恶”一角往往是“七宗罪”的象征,在不同的剧里代表着不同的罪恶,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名称:“伪善”“懒散”“淫荡”和“恶作剧”等。从角色类型来看,他显然是一个小丑。他的性格相当复杂,时而表现为邪恶的阴谋家,时而又是个幽默的评论家。现存的资料没有太多他穿不穿花花彩衣的证据,但从他的许多表现来看,他仍然有着傻瓜的一些特点:机智、聪明,不停地插科打诨,为剧情制造欢乐,并通过影射、旁白、滑稽模仿和机智对答等手段嘲弄愚蠢,偶尔还充当作者的讽刺代言人。哥尔史密斯认为,这种人物最杰出的代表是一个叫Hardy1 Dardy的“罪恶傻瓜”(the1 Vise-fool),他有一段精彩的机智对答,不断地推翻对方的挑战:

Aman:傻瓜肯定会说出你所有的思想;

Hardy:聪明人失败后才不发一言。

Aman:傻瓜将说出一切伤痛;

Hardy:聪明人在大势已去后什么也不说。

Aman:傻瓜总是懒懒散散;

Hardy:聪明人休息时最为繁忙。

Aman:傻瓜不管国家的改革;

Hardy:聪明人想象太多不会对付。

Aman:聪明人做得对的,傻瓜说错;

Hardy:聪明人逃跑时,傻瓜英勇奋战。

埃拉斯穆斯在《愚人颂》里塑造了一个快乐的女傻瓜英里亚。她说,智慧是枯燥乏味的,愚蠢则简单而又活泼;假使生活离开了愚蠢的调剂,也就无所谓甜蜜快乐。因此,她强调人们不仅要学习智慧,还应该了解疯狂和愚蠢。这一思想,有点接近于犹太人的“傻瓜哲学”。

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共塑造了四个有名的傻瓜:试金石、费斯特、拉瓦契和李尔王。莎士比亚借这些傻瓜的嘴,说出许多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

傻子自以为聪明,但聪明的人知道他自己是个傻子。

你还比不上我,我是个傻瓜,你简直不是个东西。

因为看到我们天生的智慧太迟钝了,不配议论神明,所以才叫这傻瓜来做我们的砺石;因为傻瓜的愚蠢往往是聪明人的砺石。

婚姻全都是命里注定,乌龟是天性生成。

殿下,你们称赞我,把我当作驴子一样愚弄;可是我的仇敌却坦白地告诉我说我是一头驴子;因此,殿下,多亏我的仇敌我才能明白我自己,我的朋友却把我欺骗了。

}

最近,一段牛津大学辩论赛视频在外网上火了这场辩论关于“技术帝国的崛起威胁社会发展” 不是因为辩论本身有多精彩而是

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在主持人的介绍中这位名叫

}

都需要舞动各自的唇枪舌箭,对对手进行攻击和为自己进行辩护。天知道,未来的大选结果,说不定就在某场辩论中决定了选民们的投票方向。
《纵横天下的说话功夫》这本书告诉我们,研究如何说话很值得我们下功夫。了解过传销公司是如何训练传销人员说话的人都应该深有体会:他们那种训练确实能够迅速地提高人的表达能力。在全日制正规教育大纲中,缺了“说话”这么一门重要的课程。在现实生活里,便是将最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说话打印出来,也会发现其言辞的条理不清,逻辑不通,病句别字比比皆是。看来,说话这门功夫我们还真得要好好修炼一番。
人类有别于动物的最根本原因是,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理性支配。所谓语言艺术,就是在理性支配下的说话技巧;如果不讲究语言技巧,一张嘴就像漏勺一样见什么就急于说什么,把理性思考的能动性搁置一边,那无异于自找苦吃,多树敌人。
注意把握说话长短、轻重分寸的同时,另一条暗线也贯穿于始终,那就是语言技巧。语言技巧就是口才,就是“说话功夫”。通读《纵横天下的说话功夫》后,我们会发现,一个人学会经营表达这一项“功夫”极其重要。话说得好,便是在减少人生向前迈进的阻力。会说话,会“甜言蜜语”,会精确地传达自己内心思考的结果,会讲授多年研习的学问,就是走在通往美好生活的阳光大道上,就是登上了通往成功之巅的坚实阶梯。
好书就应该向朋友分享,为了能使我的朋友的你不断提高说话水平,不断增进你的智慧,建议你立刻打开《纵横天下的说话功夫》这本书,“练会”书中介绍的十套功夫,早日用在工作与生活中,让它为我们创造财富和美好生活.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1)
朝阳普照,最后一滴露珠渗入了大地。
苏杭著名的茶楼“一滴泉”里,众说话高手聚合一堂。而听者甚众,更有电视台现场直播。
宾朋咸集,自有主持人牵引。但其余人等皆为配角或服务人员,只有这七位说话高手才是真正的主角。
众人落定,只听得吴墉老先生朗声道:
诸位,今天老身非常高兴,能与各位口才、辩才与智慧都称得上顶尖水平的高手一起交流心得,切磋技艺。那么,我先带个头,按照我们订立的规则,提出一套说话功夫,并分享一个例子。我的这套功夫,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金庸老先生在其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塑造了慕容复这样一位人物,此君的生平绝学可被概括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具体做法是,学会对方的武功绝招,转而用它去攻击对手,令其毙命。
在说话功夫里,也有一套命名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绝技。当别人给你制造困难时,若你有足够的智慧,用对方对待你的方式,去反击对方,往往能战而胜之。又或者在遇到难啃的骨头时,利用对方将你拒之门外的“盾牌”,作为武器,去攻击对方,常常能够出奇制胜。
有一天,师傅王二麻子想拿徒弟张三开玩笑,就吩咐徒弟说:“张三,你拿这个瓶子去给我打点酒来吧!”
“要用钱的话,哪个笨蛋都会打啦!就是不用钱也能打来,那才叫高明,快去吧!”
徒弟只好去了。他知道这是师傅在刁难自己,是想考验考验自己的智慧。于是,他决定想一个办法去回击师傅。左思右想,他终于有了一条妙计。
很快,徒弟便回到师傅跟前,把空瓶子递给了他,说:“师傳,酒买回来喽,您喝吧!”
师傅接过来一看,发现是空瓶子,就大骂:“好你个张三,怎么给为师一个空瓶子?我叫你去买酒,不是叫你买空气呀!”
“师傅,要是瓶子里面装着酒,谁不会喝呀,如果师傅您能空瓶子里喝出酒来,那才叫高明呢!”
师傅哑口无言,但又点了点头。
徒弟张三明知师傅王二麻子在刁难自己,但是如果当场揭穿师傅的把戏,就显不出自己的智慧。于是,他最后想到了一条“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妙计,果然效果显著。
待吴老先生话毕,众皆鼓掌叫好。大家都是热衷于“说话”研究之人,当听到精彩的东西,自然激情难抑。这时,第一个捷足先登,积极响应吴老先生之“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说话高手是来自西安的张子臣先生。他说话声音有些激动地说:“吴老先生真的为我们开拓了一个全新的天地呀。承老先生开出的路,我就讲一个,希望各位不吝指正。”
张子臣把面前的龙井茶喝了几口,继续说:“我记得沙叶新先生写的剧本《陈毅市长》里,其中有一幕特别精彩,陈毅邀请化学家齐仰之出山的那场戏,陈毅用的‘说话功夫’就是老先生所说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我这就给大家讲述讲述。”
1949 年冬,某日深夜。
上海,化学家齐仰之先生的家。
“铃……铃……铃……”
一阵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不停地响着。电话的主人齐仰之却充耳不闻,一边翻书,一边做实验。电话铃声终于停止下来,齐仰之望着电话得胜似地笑了笑。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2)
可是,过了一会儿电话铃又响了起来!齐仰之大皱眉头,极不耐烦地拿起话筒,大声问道:“喂?谁呀?……你不知道我在工作吗?……知道?知道干吗还来打扰我?!朋友?工作的时候只有化合、分解、元素、分子量是我的朋友!……好,你说吧!……我早就声明过,政治是与我绝缘的,我也绝不会溶解在政治里。……我是个化学家,我干吗要去参加政府召开的会议?……不去!不去!……什么?陈市长亲自下的请帖?哪个陈市长!……他是何许人?不认识!……对,不认识!……不论谁,就是孙中山的请帖我也不去!……对你算客气的了!要不是老朋友,我早就把电话挂了!……不不不,你别来,你来了也没有用,最近半年我要写书,谁来我也不接待!……好了,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时间到了!”
说完,他不由分说地将电话挂上,然后又坐下继续工作。
少顷,他家的门铃响了起来。他不禁生气了,烦躁地问:“谁?!”
门外一个男人洪亮的声音传来:“我!”
齐仰之只好不情愿地走过去开门,只见门外站着一位不怒自威的男子,面含微笑。齐仰之问他:“你找谁?”
“请问,这是齐仰之先生的府上吗?”
齐仰之“哦”一声,不禁打量起他:“陈毅?不认识,恕不接待!”说完,他“乓”的一声将大门关
上,然后匆匆回到桌边,又开始埋头工作。
陈毅被关门声吓了一跳,自言自语道:“吃了个闭门羹!”他想再敲门,但又停住了。他心想:“这
可咋办呢?真是个怪人!”他欲走又停,终于为自己鼓劲道:“我就不相信,偌大一个上海我都进得来,
这小小一扇门我就进不去?!”他迅速地上前去,再次按响了门铃。
齐仰之先生听到门铃声再次响起,只是将头偏了偏,并没有真正理会。
门外的陈毅索性将手指一直按在门铃的揿钮上,让铃声持久不息地响着。
齐仰之十分气愤,气冲冲地跑去开门。门打开,看见还是陈毅,便生气地说:“又是你?”
齐仰之气还未消:“你究竟是干什么的?”
陈毅答道:“要问是我干什么的,我倒是干大事的!敝人是上海市的父母官,本市的市长!”
齐仰之大吃一惊:“什么?你就是电话里说的那个陈市长?”
陈毅说:“正是在下。”
齐仰之问:“那……半夜三更来找我有何贵干?”
陈毅回答:“无事不登三宝殿嘛!”
齐仰之有点疑惑:“可我……我在工作。”
陈毅说:“我专程来拜访齐先生,也是为了工作。”
齐仰之为难地说:“好吧。不过,我只有三分钟的空闲。”
这回轮到陈毅不解了:“三分钟?”
陈毅只好说:“可以,决不多加打扰!”
齐仰之说:“请!”便把陈毅延请进屋。
陈毅进得屋里,很快地打量了一下齐先生的房间。
这是一间简陋破旧的卧室兼书房,地板残缺不全,残缺处都是从地上冒出来的一丛丛青草。屋角里结着蜘蛛网。书桌上堆满书籍和化学仪器。一张单人床,卧具凌乱不堪。墙上除了贴着一些化学图表外,还贴着一张醒目的条幅,上书:“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本室主人敬白。”该室主人显然过的是深居简出的书斋生活,他与外部世界保持不多联系的主要手段则是搁在书箱上的那架电话机。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3)
陈毅问:“齐先生就住在这里?”
齐仰之答道:“对,好多年了。”
陈毅说:“我倒想起了刘禹锡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得馨。’”
这句话显然说到齐仰之心里去了,因此,他高兴地说:“不不,过奖了,过奖了!”
陈毅又道:“不过刘禹锡的陋室是‘苔痕墙上绿,草色室中青。’”
齐仰之笑道:“陈市长真是善于笑谈。”
陈毅显然注意到了墙上贴的条幅,便念道:“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
齐仰之立刻认真起来,看了看表,问道:“有何见教,请说吧!”
陈毅也看了看表,认真地问道:“真的只许三分钟?”
齐仰之正色道:“从不例外!”
陈毅说:“可我做报告,一讲就是几个钟头!”
齐仰之又看了一下表,说:“还有两分半钟了!”当然,他还是礼貌性地请陈毅坐下。
陈毅只好说:“好好好!这次我趋访贵宅,一是为了向齐先生致以问候,二是为了谈谈本市长对齐先生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齐仰之有点意外:“哦?敬听高论!”
陈毅说:“我以为,齐先生虽然是海内闻名的化学专家,可是对有一种化学齐先生也许一窍不通!”
齐仰之不以为然地说:“什么?我齐仰之研究化学四十余年,虽然生性驽钝,建树不多,但举凡是化学,不才总还略有所知。”
陈毅说:“不,齐先生对有一门化学确实无知!”
齐仰之面露不悦,问道:“我倒要请教,敢问是哪门化学?是否无机化学?”
齐仰之:“有机化学?”
齐仰之:“医药化学?”
齐仰之:“生物化学?”
齐仰之:“这就怪了,那我的无知究竟何在?”
陈毅:“齐先生想知道?”
齐仰之:“极盼赐教。”
陈毅故意看了看表,说:“哎呀呀。三分钟已到,改日再来奉告!”
齐仰之急忙道:“话没说完,怎好就走?”
陈毅说:“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嘛!”
齐仰之犹豫了一下,说:“这……可以延长片刻。”
陈毅说:“说来话长,片刻之间,难以尽意,还是改日再来,改日再来。”说完,他站了起来,假意要走,齐仰之连忙拦住。
“不不不,那就请陈市长尽情尽意言之,不受三分钟之限。”
陈毅还是装得很尊重齐仰之的规定的样子:“要不得,要不得,齐先生是从不破例的!”
齐仰之说:“今日可以破此一例!”
陈毅问:“可以破此一例?”
齐仰之道:“学者以无知为最大耻辱,我一定要问个明白。请!”
陈毅说:“好,我是说齐先生对我们共产党人的化学全然无知!”
齐仰之有些意外,便问道:“共产党人的化学?唷,这倒是一门新学问。”
陈毅说:“不,说新也不新噢。从《共产党宣言》算起,这门化学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了!”
齐仰之问:“那么请问,所谓共产党人的化学,研究些什么?”
齐仰之不解:“社会?”
陈毅回答道:“正是。就以中国而言,这门化学就是要把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社会,变化成新民主主义化的社会;就是要把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统治压迫旧中国,变化成为民主、自由、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这个,就是共产党人的化学,社会变化之学!”
齐仰之不以为然道:“这种化学,与我何干?不知亦不为耻!”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4)
陈毅说:“先生之言差矣!孟子说:‘大而化之谓之圣。’社会若不起革命变化,实验室里也无法进行化学变化。齐先生自己也说嘛,致力于化学四十余年,而建树不多。啥子道理哟?并非齐先生才疏学浅,而是社会未起变化之故。想当初,齐先生从海外学成归国,雄心勃勃,一心想振兴中国的医药工业,可是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毫不重视。齐先生奔走呼告,尽遭冷遇,以致心灰意冷,躲进书斋,闭门研究学问以自娱,从此不再过问世事。齐先生之所以英雄无用武之地,岂不是当时腐败的社会所造成的吗?”
陈毅的话令齐仰之深有感触,不禁叹了一口气:“是呀,是呀,归国之后,看到偌大一个中国,举目皆是外商所开设的药厂、药店,所有药品几乎全靠进口:S?T 来自美国礼来药厂,叶酸全是日本武田药厂所出,酒精是荷兰的,盘尼西林是英国的,这真叫我痛心疾首。我也曾找宋子文当面谈过兴办中国医药工业之事,可他竟说外国药用也用不完,再搞中国药岂不多此一举?我几乎气昏了……”
听了他的话,陈毅也有了感触,他激情地对齐仰之先生说:“可是如今不一样了!你推开窗子往外看一看嘛,窗外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科学也有了光明的前途。如今建国伊始,百废待举,不正是齐先生实现多年梦想,大有作为之时吗?”
齐仰之问道:“你们真的要办药厂?”
陈毅坚定地说:“人民非常需要!”
齐仰之有点激动了:“希望我也……”
陈毅说:“否则我怎会深夜来访?”
听了陈毅这番话,齐仰之兴奋得不知如何回答才好:“这……”
陈毅继续说:“我知道齐先生是学者,是专家,只可就见,不可屈致,所以我才亲顾茅庐,如一顾不成,我愿三顾!”
齐仰之忙说:“不不不,陈市长一片赤诚,枉驾来访,如此礼贤下士,已使我深为感动。在此以前我之所以未能从命,一是我对共产党人的革命化学毫无所知,二是……二是我这个知识分子身上还有着不少酸性……”
陈毅哈哈一笑,幽默地说:“我的身上倒有不少碱性,你我碰在一起,不就中和了?”
齐仰之的兴致也被充分调动了起来,他亦跟着大笑道:“妙,妙!陈市长真不愧是共产党人的化学家,没想到你的光临使我这个多年不问政治、不问世事的老朽也起了化学变化!”
陈毅说:“我哪里是什么化学家哟!我只是一个剂,是个催化剂!”
齐仰之会心一笑:“但不知陈市长对发展医药工业有何具体设想?”
陈毅说:“我们打算在上海建立全国第一个盘尼西林药厂。”
齐仰之闻言大喜:“哦?这可是我多年的愿望!”
陈毅连忙说:“市政府决定聘请齐先生主持筹划。”
齐仰之激动地答复:“好,我一定效力,一定效力!”
陈毅又说:“至于详细计划,改日再与齐生先细谈吧!”
齐仰之慌忙说:“不,不,现在就谈!现在就谈!”
陈毅这回真的认真看了看表,说:“已经谈了三十分钟了!”
齐仰之有点不好意思:“没关系,没关系。”
陈毅微笑着指了指墙上的条幅说:“喏,喏!”齐仰之不禁解嘲地大笑。
齐仰之话语中有点无奈:“咳,又停电了!”
陈毅说:“停电倒还不怕,怕就怕敌人破坏电厂,那就要一片漆黑了!”
正说间,齐仰之已经点燃了蜡烛。他对陈毅说:“没关系,我们可以秉烛夜谈。”陈毅面带歉意地说:“不,我马上要赶到发电厂去,连三秒钟也不能耽搁,刻不容缓!”
说完,他跟齐仰之先生告别,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出了齐先生家的大门。
张子臣先生说完,给大家做了一个四方揖。吴老先生带头喝了一声“好!”大家又一鼓掌。苏洛宾认为,沙叶新的剧本固然好,但张先生的讲述也足够精彩。大家亦非常认同。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5)
吴老先生认为,陈毅利用齐仰之化学家的身份,作为“对付”齐仰之的武器,以引起他对自己的重视,着实高明。往往,我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如何让别人尤其是陌生人打开心扉,接纳你,是极其困难的一件事情。因为,心扉是人世间最难打开的门,当这扇门都可以打开时,别人就会心甘情愿为你做任何事。
卓文丹觉得,齐先生用“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来作为逐客令,谁知被陈毅同志很好地利用了,着实高明。其余众人亦兴奋地说了自己的感受。
司徒朗则要接过张子臣的棒,向大家说:“吴老先生,各位好朋友,我给大家讲一个吧。”对于热爱口才与辩论的人来说,有人讲这方面的故事和理论,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于是,众人皆鼓掌欢迎。
司徒朗说:“我准备讲一个故事,是我一次坐火车时看到的一幕,希望能给吴老先生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这套功夫增色。”他用黄山毛峰清了清嗓子,便讲了起来——
这是一列从京城开往冰城的火车。
火车离开始发站已经有一段时间,于是查票开始。在 6 号车厢里,一个很漂亮的女列车员正盯着一个农民工模样的中年男子,大声地说:“查票!”
听到要查自己的票,那位中年男子浑身上下一阵翻找,好一会儿他才终于找到了,却捏在手里不想交出来让列车员看。
漂亮的女列车员朝他手上瞅了一眼,怪怪地笑了笑,说:“你拿错了吧,这是儿童票呀。”
中年男子心虚地嗫嚅着说:“儿童票跟残疾人票不是卖一样的价格吗?”说完这句话,他已经憋红了脸,好像犯了什么过错似的。
身为列车员,她当然知道儿童票和残疾人票的价格都是全票的一半。她打量了一番中年男子,问道:“你是残疾人吗?”
“我是残疾人。”中年男子怯怯地回答。
“那你把你的残疾证给我瞅瞅!”女列车员有点命令的味道。
中年男子紧张起来,说:“我……没有残疾证。买票的时候,售票员就向我要残疾证,我没办法才买的儿童票。”
女列车员冷笑了一下,说:“没有残疾证,怎么能证明你是残疾人啊?”
中年男子没有吱声,只是轻轻把鞋子脱下,又默默地将裤腿挽了起来。很快,身边的所有乘客都看到了——他只有半个脚掌!
女列车员斜眼看了看,说:“我要看的是证件!是上面印着‘残疾证’三个字的本本!是残联盖的钢印!”
中年男子一副无奈的苦瓜脸,小声地解释道:“我没有当地户口,人家不给我办理残疾证。而且,我是在私人工地上干活,那天出了事后,我们那个老板就跑了,而我也没有钱到医院去做评定……” 这 6 号车厢的情况,早已有人报告了列车长,于是他闻讯而来,询问情况。
中年男子只好又一次向列车长说明,自己是一个残疾人,买了一张和残疾人票一样价格的票……
列车长也问了他同样的问题:“你的残疾证呢?”
中年男子只好再次解释一遍,接着只好再脱掉鞋子,让列车长看看他那半个脚掌。
列车长却连看都没看,便不耐烦地说:“我们只认证不认人!有残疾证就是残疾人,有残疾证才能享受残疾人票的待遇。你赶紧补票吧。”
中年男子一听,一下子就蔫了。他翻遍了自己全身的口袋和行李,只找出了几块钱,根本不够补票。
他只好苦着脸,带着哭腔地对列车长说:“我的脚掌被机器轧掉一半之后,就再也打不上工了。我没有钱,连老家都回不去啦,这张半价票还是老乡们凑钱给我买的。求您高抬贵手,放过我吧!求您啦!”
列车长故做坚持原则状:“那不行!”
漂亮的女列车员趁机对列车长说:“叫他到车头去铲煤吧,就当做是义务劳动算了。”
列车长想了一下,说:“好。”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6)
看到女列车员、中年农民工和列车长的对话,6 号车厢的人们早已经看不惯女列车员和列车长的不近人情,尤其是中年农民工对面的一位老同志。老同志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盯着列车长的眼睛,朗声地问:“你是不是男人?”
列车长不解地说:“这跟我是不是男人有什么关系啊?”
“你只需要告诉我,你是不是男人?”
“我当然是男人!”列车长有点生气了。
“那你用什么东西证明你是男人呢?把你的男人证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呀!”
同车厢的乘客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于是大家都一下子笑了起来。
列车长愣了:“我一个大男人站在这儿,难道还有假不成?”
老同志摇了摇头,故作认真地说:“我和你们一样,只认证不认人,有男人证就是男人,没男人证就不是男人。”
列车长头脑里一下子卡了壳,一时间还真想不出什么话来应对。
这时,那位漂亮女列车员站了出来,要替列车长解围,她对老同志说:“我不是男人,你有什么话跟我说好了。”
谁知老同志指着她的鼻子说:“你根本就不是人!”
听到这话,漂亮的女列车员一下暴跳如雷,靓丽的脸蛋被气歪了,尖声地叫道:“你嘴巴干净点!你说,你就给我说说看,我怎么不是人了?我不是人是什么?!”
面对女列车员的指责,老同志却一脸平静。他狡黠地笑了笑,说:“你是人?那好,先把你的‘人’证拿出来给我们看看……”
车厢里再一次哄笑起来。
只是,整个 6 号车厢里有一个人没笑,他就是那位只有半个脚掌的中年男子,那位可怜的农民工。他正定定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仿佛这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他的眼里蓄满了泪水,也许是委屈,也许是感激。
司徒朗说完了,大家都觉得他讲得很好,也非常切题。然而,大家并没有鼓掌,而是心头都有些许沉重。众人沉默了一会儿,还是司徒朗打破了寂静,说:“对不起,我不应该讲述有些沉重的题材的。”吴老先生说:“不,这个故事很切题,而且我们在借鉴到了说话技巧时,更引发了自己的一些思考,这很重要。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就是人懂得思考,而它也是推动人类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思考,亦是帮助我们不断提高说话能力的核心所在。让我们为司徒朗鼓掌吧!”
大家这时才醒觉,掌声一下子响了起来。
卓文丹叹了一口气,说:“唉,对待那些盛气凌人者,就应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让他们也尝尝被别人盛气凌人地欺侮的滋味。而且,我们的社会,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学会这一套说话功夫,倒有很大的实用性。”
大家都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这时,点心已经上来了。众人边品尝边继续聊今天的主题。
周一灿把一片上等点心吃进肚中,又品尝了几口铁观音,很有礼貌地说:“吴老先生,各位,我想讲一个。我记得,春秋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位著名大臣晏婴,口才非常好,非常有智慧,而且他还是一位贤臣,后人尊称其为‘晏子’。他惯常使用的说话功夫就是吴老先生所说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今天,我就跟大家一起分享。”
千古名臣晏子的惯用绝招
晏子是齐国的重臣,一向以雄辩的口才、敏捷的思维而闻名。有一次,齐王派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很不友善,知道晏子将出使楚国,便想趁机羞辱齐国一番,于是,他便做好了对付晏子的准备。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便特意在城门旁开了一个小门,准备迎候晏子的到来。
晏子到得楚国都城门口,守门的侍卫打开了小门,说请晏子从小门口进城。晏子一听,心里很明白楚王的用意,他灵机一动很快就有了对策。只见他停在门口,对楚国侍卫说:
“请你去禀报楚王一声,问问他这里是什么地方。如果我出使的是狗国,那我自然该从这个小门洞里进去;如果楚国不是狗国,那我还是从大门走进去好啦。”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7)
楚国侍卫慌忙把晏子的话传到内宫,报告给楚王。楚王一听,很无奈,只好让晏子从大门进城。
晏子见过楚王之后,双方就座。楚王看着矮小的晏子,故作不解之状地问道:
“齐国的人一定不多了吧?”
“大王何出此言?在齐国,光是在国都居住的便有成千上万户人家。走到齐国的街市上,热闹的时候要互相侧着身子才能通过,人多得可以这样形容:举手蔽日,挥汗成雨。”
“既然如此,齐国怎么会派你这样的人来做使臣呢?”
晏子知道楚王说话的意思,但他不动声色地回答:
“大王有所不知,我们齐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派遣使臣要依据出使国家的情况来定。对方的国君是明礼的,便派明礼之人为使臣;对方国家若是有才智的,便派有才智的人出使;在齐国实在找不出比我更蠢的人来,就只好派我来了。”
晏子的回答,让楚王心里闷了好大一口气,但又只好假装无事的样子。他招呼晏子到厅堂,准备安排酒席来款待晏子。
席间,两位兵士押着一位犯人来见楚王,楚王问其人所犯何罪,兵士按设计好的话回答:
“这个齐国人乃是劫匪。”
楚王故意摇了摇头,然后对晏子说:
“齐国人怎么喜欢做这种事呢?”
晏子也摇摇头说:“我听说,橘子生在淮南的时候是橘子,可是生在淮北就变成了枳,虽然它们的叶子相似,但是结出来的果实则全然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不同罢了。老百姓在齐国的时候安分守己,不偷东西,可是到了楚国便偷东西了,难道不是因为楚国的水土使然吗?齐人在国内从不做犯法之事,到了楚国便成了这个样子,真是风气不同啊!”
晏子的一席话,说得楚国自国王以下,个个哑口无言。
晏子不但在外交上非常善于使用说话功夫里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而且在国内,当需要劝谏齐王,也经常会使用这一绝招。
齐景公特别喜欢鸟。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漂亮的鸟,就派一个叫烛邹的人专门负责养这只鸟。 可是几天后,那只鸟飞跑了。齐景公气坏了,要亲手杀死烛邹。站在一旁的晏子向齐景公请求道:“大王,为了显示您的贤明,可不可以先让我宣布烛邹的罪状,然后您再杀了他,这样也可以让他死得明白。”齐景公答应了。
于是,晏子板起了脸,严厉地对被捆绑起来的烛邹说:“你可知道你犯了死罪呀?你的罪状有三条:大王让你养鸟,你却不留心而让鸟飞了,这是第一条;令国君为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这件事如果让其他诸侯都知道了,由此会认为我们的国君只看重鸟而轻视老百姓的性命,从而看不起我们,这是第三条。你犯了三大罪,所以现在大王要杀死你。”说完,晏子回身对齐景公说:“请您动手吧。” 听了晏子的一番话,齐景公早就明白了晏子的意思。他干咳了一声,说:“算了,把他放了吧。”接着,走到晏子面前,拱手说:“若不是您的开导,我险些犯了大错误呀!”
某日,齐景公的一只爱犬死了,他便下令替狗订制棺木,并准备举行隆重的葬礼。晏子听说后,连忙去劝他停止那样做。晏子问道:“大王,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齐景公回答说:“哎!好玩嘛!”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8)
晏子一听,感觉哭笑不得,说:“大王,您这就错了。征收人民钱财不用在人民身上,反而要用来取悦您周围的人,这样的国家还有什么指望?况且孤苦老弱的人冻饿而死,而狗却有得祭祀;贫苦的人死了没有人怜悯,狗却有棺木可以厚葬。要是您这种举动被老百姓知道了,一定会怨恨您;邻国知道了,一定会轻视我国,大王应该仔细地考虑才是。”
齐景公听了晏子的劝告,才打消葬狗的念头。
齐景公爱喝酒,连喝七天七夜而不停止。
大臣弦章上谏说:“君王已经连喝七天七夜了,请您以国事为重,赶快戒酒;否则就请先赐我死好了。”
晏子后来觐见齐景公,齐景公便向他诉苦说:“弦章劝我戒酒,要不然就赐死他;我如果听他的话,以后恐怕就得不到喝酒的乐趣了;不听的话,他又不想活,这可怎么办才好?”
晏子听了便说:“弦章遇到您这样宽厚的国君,真是幸运啊!如果遇到夏桀、殷纣王,不是早就没命了吗?”
于是齐景公果真戒酒了。
周一灿说完,黑黑的脸上显得很兴奋。大家也被他那无限向往的表情感染了。
余仕之评点道:“晏子确实把‘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绝招使得炉火纯青。晏子以他举世无双的口才,把楚王不友善的嘲讽,用楚王对待自己的方式那样,不客气地驳了回去,不但为自己出了一口气,还替国家争光,真可以说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外交官之一。楚王言语尖酸刻薄,结果到头来不但没能讥笑别人,反而自取其辱,被别人用来骂了自己。”
苏洛宾道:“是呀,说起晏子,我在中学时,学过一篇《晏子使楚》,就为他‘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的辩才所倾倒。他谈笑风生,挥洒自如,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既不长对方的志气,又利用对方无礼的玩笑以退为进,使辱人者自辱,这就是晏子的风采,是中国式的机智。难怪孔夫子愿以兄事之,司马迁‘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愿为之做“执鞭”的奴仆。可见晏子风采之迷人。”
众人的有感而发,令我们的美女主持人卓文丹也不禁神往,希望结识数千年前的晏婴。看来,男人最重要的不是外表,而是智慧。一个男人若充满了智慧,即使他其貌不扬,亦足以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说话功夫显现出来的巨大威力,足以让平凡众生如你我者所折服。
当天边露出第一抹红晕时,位于千古名城之西的古迹“日出阁”下,已甚是热闹。
七位说话高手在城中用过早餐后,便来到这里,欣赏起了日出美景。
天色尚早,但大家谈兴已浓。
平日里习惯了给企业做职员培训的余仕之,对于说话方面可谓得心应手。只见他清了清嗓子道:“今天,我非常激动,尽管我已经给别人讲过无数课程,但今天毕竟不一样,讲的内容都是我们最为喜爱的。这第三场轮到我提,我感到十分荣幸。”
演讲经验非常丰富的他顿了一下,喝了一口绿茶。这时,摄像机正对着他。他继续道:“今天,我的这套说话功夫是:‘局局相扣子母环’。”
在武侠江湖中,有一种令人闻风丧胆的武器叫“子母环”。这种武器以轻巧见长。俗话说,“一寸短一寸险”。能够使这种武器的,通常是绝顶高手。“子母环”的绝招在于,它环环相扣,虚虚实实,令对手不知道使用者哪一个环是实招,哪一个环是虚招。只有当子母环把你击败时,你才发现最厉害的杀招在哪里。子母环相互辅助,互换主仆,一环引诱敌人出招,牵引着招数的走向,而另一环杀着很快即至。
在说话功夫里,也有类似于“子母环”式的套路设计。使用这套功夫时,说话者为了达到某一目的,预先设计好一些相当于武术中的“虚招”的话,掩盖其真实意图,然后一环扣一环地设局,让对方在自己设好的局里,一步步地被自己牵着鼻子走,最后为自己的目的服务。跟“小李飞刀”这套说话功夫极大不同的是,它往往要几步才能达到预设效果,而且一环紧扣一环,是说话领域里的“连环计”。
“官学狗叫”这个故事来自于隋朝侯白的《启颜录》。
侯白在没有做官前,住在家乡,无甚名声,但锋芒已初露。当地的地方官刚到任时,侯白便去拜见。
回来后他对几个朋友说:“我能让新来的官学狗叫。”朋友说:“哪有官老爷听别人的摆布学狗叫的?你若真能做到,我们请你喝酒;若不能,你就请客。”侯白答应了。
于是,他们一起到衙门去,侯白进去见官,朋友们在门外看着。官说:“你又来见我,有什么事吗?”
侯白答道:“您刚到此地,民间有些事情,要向您请示。您到任之前,此地盗贼甚多,我建议您下令让百姓各家养狗,让它们见了生人就惊叫,这样盗贼自然便会平息。”
官问道:“如果这样的话,我家也须养条能叫的狗,但到哪里去弄狗呢?”
侯白回答说:“我家倒有一群新养的狗,不过它们叫的声音与别的狗不同。”
官问道:“它们叫出来什么声音来?”
侯白答道:“它们‘呜呜’地叫。”
官说:“你不懂狗,好狗应当‘汪汪’地叫,‘呜呜’叫的,都不是善叫之狗。”
侯白的朋友们在门外听了,皆掩口而笑。侯白看到自己已经赢得了一桌酒席,便对官说:“我知道了。以后我一定要出去寻访善叫的狗。”说完便向官告辞。
余仕之提出的这套说话功夫,令大家高兴地鼓起掌来。
周一灿说:“侯白这小子够缺德的,不过,他运用余老师的‘局局相扣’,耍起子母环来,的确让那个官招架不住。绝!”
大家各自评点一番后,卓文丹说:“吴老师,各位朋友,今天让我来打头阵,接下棒来吧。”众皆鼓掌。卓文丹继续说:“我想讲一个中国历史上年龄最小的丞相的故事。现在,国外的首相,如布莱尔这些人,四十多岁当上首相也算比较年轻了,但要真论年轻,还是在我们中国。”于是,她那令人着迷的红唇又开始讲述起吸引众人的故事来——自古英雄出少年。
如果要评选丞相年龄“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话,年龄最小的丞相获得者必定非甘罗莫属,因为他十二岁即当上了丞相,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十二岁可能刚刚读了几年书塾。甘罗何许人也?他有什么能耐,可以在同龄者还未完全懂事时,自己就已经出人头地了呢?
甘罗是战国时期秦国丞相甘茂的孙子。他少年聪颖,十二岁的时候就到时任丞相吕不韦的手下去做事。这时候,他还是个默默无闻的少年,可就在这一年,他的才能得到了充分施展,而且享誉当时与后世。
三年前,秦王派刚成君蔡泽出使燕国,百般游说。经过三年的努力,燕王喜终于答应归附秦国,并且派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表示永不叛秦。秦国也打算再派张唐前往燕国,做燕国的国相,企图与燕国联合夹攻赵国,扩大自己的土地。因为张唐赴燕中途必须经过赵国,所以秦王又让张唐顺便访问赵国。如果能够游说赵王把河间一带的城池割让给秦国就更好了,如此能避免大动刀兵,不用劳师靡饷。
张唐受命以后,就拜访丞相吕不韦说:
“昭王的时候,我曾受命率兵讨伐过赵国。赵王一直仇视我,曾扬言‘谁能捉到张唐,就赏给他方圆百里的土地。’现在我出访燕赵两国,恐怕不太合适吧?”
吕不韦什么也没说,但却一脸的不高兴。
恰好小甘罗看到丞相吕不韦这几天一直闷闷不乐,就问道:“丞相因为什么事情如此不高兴呢?”吕不韦就把张唐不从命出使的事向他说了一遍。
甘罗听完后就说:“请让我去说服他成行怎么样?”
吕不韦呵斥道:“荒唐!我亲自去请他,他都不肯出使,凭你又如何能说服他呢?”
“丞相想必知道,项橐七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孔子的老师。我现在都十二岁了,您大可放心让我去试试看,为什么我刚一提出来,您就一口回绝了呢?”
甘罗的话实在难以辩驳,吕不韦便勉强地点了点头。
甘罗到得张唐府中,一见到张唐就问:“张大人,您认为您的功劳与武安君王翦相比,谁的更大呢?”
张唐说:“武安君向南挫败了强大的楚国,向北建威于燕国和赵国。他攻城破邑,不计其数。我的功劳又怎么能与武安君相比呢。”
甘罗又问:“您认为当年的应侯和现在的丞相文信侯(吕不韦)相比,谁更专断呢?”
张唐说:“文信侯更专断。”
甘罗便说:“您果真知道文信侯比应侯更专断吗?当年应侯提出攻打赵国,武安君王翦出面表示责难,离开咸阳七里就被赐死了。如今文信侯亲自出面请您去做燕相,您却不肯去,我真不知道您要死在哪里?”
张唐立刻回答说:“请转告丞相,我马上出发前往燕国。”
可是,张唐最后还是由于惧怕而不愿意到赵国去。吕不韦也没法硬让他勉为其难,只好决定另派他人前往赵国。
甘罗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就到秦王那里毛遂自荐:“大王,请您派我出使赵国吧,我一定能完成使命。”
秦王看到眼前的这个小孩儿如此有胆量,如此有魄力,又听相国吕不韦谈到过他的行事,心中已有几分欢喜。但为当面验证一下他的才能,故意掩饰住内心的喜悦,十分严肃地说:“出使赵国可是国家大事,你小小年纪,见了赵王想说些什么呀?”
甘罗说道:“使臣出国,应对必须随机应变,哪能现在就定好说什么呢?”
秦王听完,哈哈大笑:“好吧,寡人就任命你作为使臣,出使赵国。”于是,便给了他十辆马车、一百人听他吩咐。
甘罗一行来到赵国都城邯郸。赵王听说秦国使臣来到,急忙出城迎接。不一会儿,秦国使臣的车到了。
出乎众人的意料,从车上走下的是位少年。这位少年举止从容,目不斜视。跟随他而来的一百余人“呼啦”一下围上去,簇拥着他一步步朝赵王走来。赵王心里也感到吃惊,同时他在怀疑是不是有人要故意取笑他。他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等待那个小孩子来向他施礼。
这个小使臣走到赵王面前,十分郑重地拿出国书递给赵王。赵王才不无怀疑地问道:“小先生光临敝国,有何贵干呀?”
甘罗机智地答道:“来帮助赵国逃脱危险。”
“请问赵国有什么危险呢?”赵王问。
甘罗故意拉长了调子:“大王,您不觉得在这儿谈话,不太合适吗?”
赵王赶忙笑着说:“请,请,请到城中见礼。”
到了王宫中双方坐定。赵王又旧话重提,但这次他客气多了,“请问甘大人,您的话是什么意思呢?”
甘罗清清喉咙,端正了坐姿,满脸郑重地说:“秦国要联合燕国,而且还准备派人到燕国去做丞相。
燕赵两国历来有仇,如果燕秦达成联盟,夹在中间的赵国就十分危险了。”
赵王听后感到有些惶恐,神色也变得不自然起来。“请问甘大人,我们该怎么办呢?”
甘罗心中不禁一阵暗喜,但他外表依然十分冷峻:“其实,秦国联合燕国,其目的无非是想取得赵国河间一带的几座城池。如果大王肯将这几座城割给秦国,秦国马上就会和赵国交好,而且会与赵国共同对付燕国。你们赵国便可以去攻打燕国,去夺取比河间更多的城池。您权衡一下利弊,做出决断吧!”
赵王十分畏惧秦国的武力。他知道秦国既然派人来讨要城池,是非给不可的,也就只好强颜为欢地说:“好吧,秦赵两家情同兄弟,几座城池算得了什么呀。”他命人把河间一带五座城的地图和户口交给甘罗,又用十分隆重的礼节款待甘罗等人。临别的时候,赵王又把甘罗送出都城,亲自扶他上车,还赠给他黄金百斤,玉璧一双。甘罗不仅圆满地完成了使命,而且满载而归。
秦王对甘罗的表现大加赞赏,破例封他为大夫,不久又提拔他为上卿,把当年封给他祖父甘茂的土地全部赐给了他。
还是那美丽的微笑,还是那充满魅力的双唇,但那悦耳的声音已经化于无形。当小甘罗的故事告一段落后,卓文丹便轻轻地举起了她那杯“碧螺春”,轻轻抿了一下。
大家的掌声落下时,司徒朗发出感慨:“看来中国古代的聪明儿童挺多的。昨天卓文丹告诉我们的南宋的赵葵,今天还是她讲的小甘罗。可惜,今天我们的孩子们都为了升学考试而努力,即使有如甘罗、赵葵这样的说话功夫非常高的,也只好被埋没啦。”
苏洛宾也有同感:“在欧美国家,人家的家长往往都比较注重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在课堂上,大家更是毫无包袱地各抒己见。在如此轻松的学习与成长环境里,能够发现充满说话智慧的高手,就比较容易了。
更何况,人家的总统大选,要考察的其中一大能力,就是辩论能力。没有超人的口才,在欧美国家,特别是美国,真的很难取得超级成功。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很难取得大的成就。”
吴墉老先生说:“是呀,‘说话’的确应该成为我们成长路上的一门功课呀。”
周一灿说:“我也来跟余老师一个,说的也是文丹小姐类似的题材,也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代。”在大家的掌声中,周一灿讲起了千古名篇《触龙智说赵太后》——
这是一个流传了千年的经典故事,我们在座各位都曾听过。
在公元前 265 年,赵惠文王病故,由孝成王即位,国家大权落到了成王的母亲赵太后手里。
强大的秦国乘赵王新立,便发兵进攻赵国,一连夺去了三座城池,赵国的形势非常危急。这时只有联合齐国,共同抗秦,才是上策。
赵国派使者向齐国求救,齐国说:“必须用长安君做人质,方可出兵。”当时诸侯求助于别国时,通常都是派本国公子到对方去当人质的。
长安君是赵太后最宠爱的小儿子,赵太后当然不愿意。但秦兵攻势极其猛烈,如没有齐国来救,赵国的存亡就难以预料了!
大臣们个个忧心如焚,纷纷进宫,极力强谏。赵太后恼了,就对左右大臣说:
“再有人来说派长安君做人质的事情,我就朝他脸上吐唾沫!”
大臣们因此都不敢再去,独有左师触龙不怕,仍旧入宫求见赵太后。赵太后料定他是为了长安君的事而来,怒容满面。
触龙进宫以后,故意放慢脚步,蹒跚而行。一见到赵太后,就下拜请罪,说:
“老臣双腿有病,行动不便,好久没能来拜见。虽然私下原谅自己,又怕太后玉体欠安,所以勉强支撑着前来请安。”
太后说:“我老婆子比你还不如,走路还得靠人用车子推呢。”
触龙说:“每天的饮食没有减少吧?”
太后说:“只能喝点粥而已。”
触龙说:“我的食量也大不如前了,就强迫自己散步,每天要走三四里,胃口渐渐好转,精神也比以前好多了。”
太后叹息说:“但是我做不到啊!”
她因触龙只谈家常,并不提及长安君的事,脸色就逐渐缓和下来。
聊过一会,触龙说:“老臣的劣子舒祺,年纪最小,最无用,我已日渐衰老,又偏爱他。所以今天冒死请求太后,让他到侍卫队里凑个数,保卫王宫。”
太后一口答应,并问:“舒祺今年多大了?”
触龙说:“十五岁。年龄还小,我只是想在未死之前就将他托付给太后。”
太后见他这样,受到感动,又问:“大丈夫也宠爱幼子么?”
触龙说:“胜过妇人!”
太后笑了,说:“这话怎么讲呢?”
触龙说:“老臣看来,太后并不像爱女儿燕后那样深爱长安君。”
太后说:“你讲过了头了!我爱燕后远远不如爱长安君。”
触龙解释说:“父母爱子女,主要是为他们长远的前途着想。当初燕后远嫁到燕国去时,你抱着她痛哭送行;嫁去之后,又为她祈祷:今生别再回来!这并非不爱,而是从她的长远利益着想,希望她的子孙代代为王。对吗?”
太后点头回答:“对的。”
触龙又问:“请从现在往上数到赵国立国时为止,赵国君主的子孙被封侯的,他们的后代还有几人能承继父辈爵位的呢?”
太后说:“一个都没有!”
又问:“别的国家的子孙有吗?”
太后说:“据我所知,也都没有。”
触龙进一步申述道:“这是由于那些君主不是自身遭祸,就是祸延子孙!并非君主们的子孙必定是庸碌之辈,无德无才,而是因为他们无功受高禄,拥有大量珍宝,一切都可以坐享其成的缘故。”
触龙继续说:“如今长安君不也是这样吗?太后封了他高位,赏了他肥沃的封地,赐给他无数财宝,却不想让他为国家做一点贡献。一旦太后百年,长安君在赵国还能依托谁呢?由此看来,太后为燕后考虑得久远,却没有顾到长安君的未来,怎么能说太后爱长安君远远胜过爱燕后呢?”
太后被探深打动,说:“好,一切由你调遣吧!”
于是,赵国用车送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齐国也派兵来救援赵国,使赵国免除了亡国之灾。
听完阿灿对经典《触龙智说赵太后》的演绎,大家都回想起了当年初读它时的感受。
各大高手均不甘落后,苏洛宾对大家说:“大家都讲了中国古人的,那么,让我来一个外国古人的。”
众皆期待。苏洛宾便向大家讲一个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小时候的故事。
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从小聪慧过人。
小时候,华盛顿的家里非常贫穷,最值钱的家产要算是一匹马了,而且也只有这匹马。这匹马浑身雪白,长得很高大,跑起来闪电一般,干起活来好像有使不完的劲。他们全家都很喜欢这匹马,宁愿少吃一口,也要让马吃饱。华盛顿对这匹马更是喜欢得不得了,经常到草地上去放马;每当马吃饱了以后,他就骑在马身上,悠闲地唱起歌,和马玩耍起来。
有一天,这匹马突然不见了。华盛顿全家都十分焦急,小华盛顿更是伤心地哭了起来。他们一家人找呀找,找了很久,终于在同村一个人的农场里发现了自家的那匹马。但是,那个农场的主人是个无赖,仗着自己有钱有势,不但拒绝归还,反而声称那是自己的马,说华盛顿的父亲诬赖他。
华盛顿的父亲没有办法,只好拉着那个人去找警官评理。
见到了警官后,两个人争得面红耳赤,都说马是自己的。但是由于找不出证据来,所以警官一时也判定不了马究竟是谁家的。
吵了一通后,华盛顿的父亲已经气得脸色发青,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而那个偷马贼却还在强辞夺理地说:“既然马在我的农场里,自然就是我的。”正在这时,华盛顿从父亲的身后站了出来,眯缝着小眼睛对警官说:“我有个办法可以证明马是谁的。”
那警官见华盛顿是个孩子,起初还不以为然,最后见华盛顿很有把握,就改变了态度说:“你有什么办法呢?”华盛顿说:“咱们见了马就有办法啦。”
他们和警官一起来到了那个人的农场。
华盛顿飞快地来到那匹马的跟前,用双手蒙住了马的两眼,然后对那个人说:“既然你说马是你的,那么,请你告诉我们,马的哪只眼睛是瞎的?”
其实这匹马的两个眼睛都不瞎。只是那个偷马贼夜里把马偷回去,就放在农场里了,并没注意马的眼睛好坏。现在经华盛顿这么一问,偷马贼就真的以为马一定有一只眼睛是瞎的,便抱着侥幸的心理说:“马的右眼是瞎的。”
听到偷马贼做出了这样的回答,华盛顿连忙放开了蒙住马右眼的手。大家一看,马的右眼并不瞎。偷马贼一看慌了,急着争辩说:“我说错了,马的左眼才是瞎的。”
华盛顿看到偷马贼上当了,心里非常高兴,便又放开了蒙住马左眼的手。大家这才发现,马的左眼也不瞎。
这下偷马贼可傻眼了,但他还想狡辩,忙说:“我又错了。”
“是的,你又错了。”这时,警官说话了,“这证明了马根本不是你的,你必须把马还给华盛顿家。”
这个偷马贼再也没什么可说的了,只好乖乖地把马还给了华盛顿。
于是,华盛顿一家高高兴兴地牵着马回家了,而那个偷马贼,也得了他应该得到的惩罚。
吴老先生接着苏洛宾的讲述道:“老夫的兴致已经被调动得忍不住了,也很想来两个。”众皆欢迎。
吴老说:“其实,仕之的‘局局相扣子母环’,不但可以用来把坏人治住,不但可以用来说服别人,还可以用来救人。我现在讲两个小故事,一个是用来除奸扫恶的,另一个被用来救人。”于是,他给大家讲述了两个故事——
明朝正德皇帝登上皇位后,便封了刘瑾为九千岁,令其掌管宦官。但刘瑾却计划趁这个机会把持朝政,甚至想把皇帝杀掉,自己取而代之。
当时,曾做过皇帝老师的何瑭看破了刘瑾的野心,总想把他除掉,可是一直以来都没有找到机会。
且说这天,皇帝过生日。午门外文武百官都已到齐,刘瑾也骑着高头大马来了。学士何瑭等出来相迎。刘瑾下马时,何瑭突然发现刘瑾的大红朝服里,露出了赭黄色提花锦绣龙袍来。何瑭便暗暗地打起主意来。
文武百官鱼贯而入进得皇宫。大家要给皇帝拜寿,皇帝便设宴招待。大伙儿各自忙着在自己应坐的地方坐下来。而何瑭则趁忙乱之时,顺手拿起了一只九龙杯藏在了自己的怀里。
很快,宫中太监便发现九龙杯少了一只,只好到处寻找。
这时,何瑭站了起来,故意问道:“是谁拿了九龙杯呢?还不赶快交出来,不交就要搜身了!”
众官员都开玩笑似地附和道:“搜就搜,搜出来了,就罚他喝上 1000 杯酒!”
而刘瑾因为心里有鬼,一听到要搜身,心都凉了半截,不敢让搜。可是,他越怕搜,大家就越怀疑,就越要搜。这时何瑭又发话了:“这样吧,先从万岁搜起,从上到下,挨个搜,如何?”
正德皇帝听到如此建议,笑道:“别开玩笑啦!这满殿的东西都是我的,我单拿那个九龙杯,有什么意思呢?”何瑭说:“您是皇帝,理应带头让搜。”还边说边给皇帝使着眼色。这何瑭曾经做过皇帝的老师,因此皇帝知道,他很爱开玩笑,只好站了起来,解开龙袍让大家看。
皇上搜完了,就要轮到搜九千岁了。这时,刘瑾脸都被吓白了。
平时里,文武百官早就恨透了刘瑾,此时看到他的脸上瞬间变色,更加怀疑九龙杯是他拿了,便都一个劲地叫道:“搜!搜!”
刘瑾没有法子,只好让何瑭来搜。不料朝服一解,里边竟是只有皇帝才能穿的赭黄龙袍!
大家“啊!”了一声,都愣住了。正在这时,只见刘瑾满面杀气,抽出了预先藏在袖筒里的短刀,向皇帝刺去。
说时迟,那时快,何瑭飞起一脚,把短刀踢落到了地上。
此时,金殿上都乱了套。而皇帝只说了一句“快把他打死”,就吓得昏了过去。待到他醒过来时,刘瑾已被御林军打死了。
在大家的掌声中,吴老稍事休息,喝了一口茶,便继续他那用“局局相扣子母环”救人的故事——
唐朝人李靖,曾任岐州刺史。这期间,有个人为了讨好皇帝,便控告李靖有野心,要聚兵谋反。唐高祖得到这个情况后,立即命令一个御史前去调查,并告诉御史:“如果李靖真的要阴谋造反,可以当场处死。”
这个御史知道李靖奉公守法、体贴百姓,不可能图谋造反。若真有人说他要造反,肯定是在诬告陷害。
只是,要如何才能把这件事弄个真假分明呢?
御史思前想后,终于想出了个办法。他请求那个控告人和他一起去办这个案子,唐高祖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御史领了圣旨,便和那个控告人一起,直奔岐州。
走出几百里地后,那个管行李的随从忽然慌慌张张地向御史报告,控告人原来写的状子丢了。御史大为恼火,用鞭子狠狠地抽打那个随从。随从惊恐万状,只顾磕头求饶,很是凄惨。
看着随从那个可怜的样子,御史不忍心再打了,叹了口气,对那个控告人说:“李靖谋反的事实很清楚,我们奉旨去查办,谁曾想到,随从却把状子丢了,这是要掉脑袋的。我们俩办不成此事,也有和李靖勾结的嫌疑,不免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那个控告人一听,觉得事情有些不妙,忙问御史怎么办才好。
御史又摇头又叹气,表示事情非常棘手,踌躇了半天,说:“要想我们都不受连累,救随从一命,我看只有一个办法,你再重新写一张状子,权当没有丢,我们还是照常去查办。”那个控告人也觉得再没有第二个好办法了,就重新写了一张状子,给了御史。
控告人哪里知道,这是御史和随从定的一计,状子其实并没有丢,它就在御史的衣袖里。待到他把原状子拿出来和重新写的状子一对照,便发现内容很不相同。看到目的已达,御史便立刻返回京城,向皇帝报告了这个情况。
唐高祖一时间也闹不清这里面有什么文章。御史便说:“如果李靖造反确有其事,那么控告人无论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也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来的状子的内容应该是一致的。现在内容出入很大,有些甚至是牛头不对马嘴,这充分说明是控告人在凭空捏造事实。”
皇帝一听有理,立即命令大臣对控告人进行审讯。经过审讯,发现果然是控告人在捏造事实,对李靖进行诬陷。于是,皇帝便把那个控告人判为诬告陷害罪,杀掉了。
张子臣道:“看来古人说得非常好: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就兵器或武功而言,既可以用之杀人,亦可用之救人。就看使用它的人是善是恶了。我们的说话功夫,事实上也是这样。在刚才吴老说的故事里,
御史就用它来救人。而在和珅这样的家伙手中,却成为了升官发财的防卫武器。”
司徒朗说:“我还想起了我们中国历史上更为经典的‘局局相扣子母环’,那就是三十六计中的‘连环计’,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三国演义》里,王允使用这条计谋,通过‘子母环’式的说话功夫,把吕布与董卓都引入预设的局中,并把一大群人把玩得团团转,还最终把董卓成功除掉,真乃是我们余老师提出的‘局局相扣子母环’说话功夫的绝顶高手呀。”
下午的西子湖,也许没有了清晨的半遮半掩,羞羞答答,却有了一种摩登美女般的开朗。
泛舟湖面,大家都有了一种清爽感觉。虽然太阳正照在每个人身上,但这里的阳光,是温柔的、和善的,很适合人们到户外走走。
我们的七位说话高手正或坐或站或倚,随着船只的游动欣赏着西子湖的美景。待摄影师到位,众人准备停当后,大家便随意而坐,身旁桌上放着鲜果花茶。
司徒朗站了起来,道:“吴老,各位,这第四场该轮到我起头了。我的这套说话功夫叫做:‘赢家气势霸王枪’。”
霸王枪,相比较于小李飞刀、子母环这些短兵器而言,在未曾使用时,就已经有了一种摄人气势。霸王,本身就有一种霸气在里面,有理无理,都以力量与气势为先,令敌人未战而先胆寒。
在说话功夫里,也有一套名叫“霸王枪”的招式。当你有理有据、充满自信时,就应该把它表现出来,让对手在你那逼人的气势面前未战先怯。而且,你使用的“说话霸王枪”,由始至终,处处表现出一种赢家的风采。虽然古人曾教导我们:“有理不在声高”。但“赢家气势霸王枪”这套说话功夫告诉我们:有理亦要声高,并要据理力争。有时候,在你似乎没理时,亦要充满自信地与对手争辩,甚至是诡辩!这就是“赢家气势”,这就是霸王枪的威力!佛家曾用“当头棒喝”,说话功夫“霸王枪”,更需要你达到这种境界。
女记者迫使总统接受采访
约翰?昆西?亚当斯是美国第六任总统。他有一习惯,黎明前一两个小时起床,长距离散步或骑马,或去波托马克河裸体游泳。
安妮?罗亚尔是一名女记者。她一直想了解总统关于银行问题的观点,但是屡被拒绝。
一天,她尾随总统来到河边,决心迫使他回答问题。她先藏在树后,待他下水以后便坐在他的衣服上喊道:“游过来,总统。”亚当斯满脸通红,吃惊地问道:“你要干什么?”“我是一名记者,”她回答道,“几个月来我一直想见到你,就国家银行的问题采访一下。我多次到白宫,他们不让我进。于是我观察你的行踪,今天早上悄悄尾随你从白宫来到这里。现在我正坐在你的衣服上,你不让我采访就别想得到它。是回答我的问题,还是在水里待一辈子?随便。”亚当斯本想骗走女记者,“让我上岸穿好衣服,我保证让你采访。请到树丛后面去,等我穿衣服。”“不,绝对不行。”罗亚尔急促地说,“你若上岸来抱衣服,我就要喊了,那边有三个打鱼的。”最后,亚当斯无可奈何地呆在水里回答了她的问题。
众人听完,不禁都大笑起来。
卓文丹笑道:“看来我的这位同行是够霸道的。她使这个霸王枪也很自信。我以后如果遇到极难采访的硬骨头时,可以借鉴借鉴她的做法。”
司徒朗说:“事实上,霸王枪本身就是一种亦正亦邪的东西。我的这套‘赢家气势霸王枪’,亦具有如此精髓。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何况说话时允许使用智谋呢。因此,只要你是一个自信、有勇气和智慧的人,使用这套说话功夫的确可以帮上很大的忙。”
余仕之说:“说得太好了,讲话时的确需要一种赢家气势,尤其是面对强劲对手时。如此,就让我先给大家来一个吧。”“好!”于是,余仕之便讲了一个——
1921 年,冯玉祥挥师西进,平陕之乱,后任陕西督军。
某日,美国人安德里与英国人高士林私自到终南山上去打猎,打死了两条珍贵的野牛。他们洋洋得意地回到西安来见冯督军。冯督军在帐篷内会见了他们。
两个外国人很得意地叙述了行猎的收获,以为冯督军会赞赏他们的枪法。但是,冯督军听着听着就皱起了眉头。冯督军问他们:“你们到终南山去打猎,曾经跟谁打过招呼?你们领到许可证了没有?”
这两个洋人骄横惯了,并没有真的把冯督军放在眼里,只听到他们非常傲慢地对冯玉祥说:“我们打的是无主野牛,因此不需要通知任何人!”
冯玉祥一听,更加生气。他慷慨激愤地驳斥两个洋人道:“终南山是陕西的辖地,野牛是我国领士内的东西,怎么会是无主的呢?你们不通知地方官府,就私自行猎,这是违法的行为,你们知道吗?”
两洋人不服,辩解道:“我们这次到陕西,贵国外交部发给我们的护照上,明明写着准许携带猎枪的字样。可见,我们行猎已蒙贵国政府的允许,怎么会是私自行猎呢?”
冯玉祥立刻反问道:“准许你们携带猎枪,就是准许你们行猎吗?若是准许你们携带手枪,那你们岂不是要在中国境内随意杀人?!”
美国人安德里自知理屈,便沉默不言。英国人高士林仍要狡辩说:“我在中国已经 15 年了,所到的地方从来就没有不准行猎的!再说啦,中国的法律上也没有不准行猎的条文呀。”
“中国的法律上没有不准外国人行猎的条文,难道又有准许外国人打猎的条文吗?”冯玉祥慷慨激昂地质问道:“你 15 年来没有遇到过官府禁止你行猎,那是他们睡着了。现在我们陕西的地方官,并没有睡着!我身负国家人民托付的保土维权之责任,我就非要禁止你们的行为不可!”
在冯玉祥将军慷慨激昂的正义之词面前,两个洋人顿时黔驴技穷噤若寒蝉,一扫咄咄逼人之势,只好低头认罪,并恳求冯玉祥饶恕他们,还保证以后再也不会重犯。
余仕之说得有点激动,讲完这个故事便停下来喝了口茶。
吴墉老先生说:“仕之说得很好。在这场事关国家主权尊严的话语‘交锋’中,两个洋人先是强词夺理,碰了钉子后,又拿出外交部的大帽子吓人,并将允许携枪与准许行猎等同而论,给人以顺理成章的错觉。值此,冯玉祥若仍针锋相对地回击,反而会显得苍白无力。他不动声色地虚晃一枪,姑且接受了对方的无稽之谈,继而将之引申衍化。如此一来,对方的诡言就昭然若揭、不攻自破了。冯将军寥寥数言,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问题迎刃而解,既不失自己作为封疆大吏的身份尊严,又使两位洋人心服口服,从而达到了春风化雨的目的,令人为之击节。”
苏洛宾亦说:“是呀,在工作与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不讲理的人,这些人习惯于撒泼耍赖,说起话来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此时,你若是退让,他就会把你当作软柿子来捏,对你更加肆无忌惮。
事实上,这种人往往只是色厉内荏,因为他们也知道自己做事没做在理上,所以只好强辞夺理。而有些人说话嘴硬,但由于自己也知道事没做在理上,从而说话自也气短。这时候,只要你能够勇敢地义正词严、针锋相对,对方必定会退避三舍,敬你三分。
“有时候,有些人因为有某种权势或优势,便容易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甚至以某种邪恶的手段去践踏人间的公理与社会公德。对付这种现象,我们也同样要义正辞严,当堂断喝。因为不管坏人怎么坏,在公理与道德面前他们也是会有所顾忌的。这个就叫做‘邪不压正’。”
余仕之说:“不错,即便在邪强正弱的不利形势下,敢于义正辞严据理力争,也总是有效果的。”于是,他又讲了一个故事——
据史料记载,“江姐”江竹筠同志被捕之后,无论身受敌人怎么样的严刑拷打,都始终宁死不屈。
反动派徐远举见江姐如此“难啃”,便恼羞成怒,准备使上他审讯女犯人时常用的绝招——把她的衣服当众全部剥掉,令她害羞之极而不得不招供。
江姐了解到了徐远举的奸计后,拍案而起,怒目圆睁。她指着徐远举厉声喝道:“我是个连死都不怕的人,难道还怕你们用剥衣这种卑劣手段来侮辱我吗?只不过,我要告诉你,你不要忘记了,你是女人生的养的!你妈妈是女人,你老婆是女人,你女儿你姐妹都是女人,你使用这种手段来侮辱我,遭辱的并不是我一个人,而是全世界所有的女人,连同你妈妈在内,也都被你侮辱了!要是你不害怕对不起你妈妈、你姐妹和所有的女人,那你就来脱吧!”
江姐一席话,大义凛然,势不可挡,把徐远举惊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最后只好作罢。
江竹筠同志以浩然正气压倒了敌人的卑劣和嚣张。
听到这里,美女主持人卓文丹也精神一振。她说:“余老师说得很对,当我们的人格和尊严受到侵犯时,不应该软弱,也应该像江姐一样,拍案而起,怒斥对方,给其以迎头痛击。当今社会往往也会有一些不知深浅的人,喜欢在公众场合聚众闹事,一方面去污辱别人的人格,一方面还好寻衅滋事。对于这种人我们更要毫不客气,予以还击。
“当你洞明对方是在故意耍弄手腕欲寻衅挑事时,你大可抓住对方要害,先发制人,开门见山,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这不啻于给对方‘当头棒喝’,给他一个下马威,迅速制服对方,继而胜之。
“总之,只要你站在正义的一方,大可不必怕这怕那不敢说话,而是要勇于大胆地说清事实,摆明道理,让他气短,让他理亏,最后让他服输认错。”
“赢家气势霸王枪”,不但让说者心中充满了赢家气势,还令听者也激动了起来。
吴老先生第一个接下了“棒”,说:“我接下来也讲一个跟冯将军类似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前面我们提到过的贺龙元帅。不过,这一次,贺老总更有气势,而且面对国民党和美国人,显示出了一个为国为民而奋斗终身的赢家风范。”在大家的掌声中,吴老先生开始给大家讲起了贺龙的故事——
贺龙将军以中共山西区代表的身份,在这里参加了北平军调处执行部大同执行小组举行的停战谈判。由于丰镇是国共双方军队相峙的边缘,所以双方决定把谈判的地址选在了这个紧靠长城的塞外边城。
在谈判桌上贺龙将军义正辞严,舌战群魔,挫败了美蒋反动派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当谈判一宣布开始,美方代表霍雷的气焰就很快嚣张了起来。这个洋人根本就没有把穿粗布衣、吸旱烟叶的贺龙将军放在眼里。双方代表刚一落座,他就叽里呱啦地说开了,说什么要恢复交通啦,要自由贸易啦,用的完全是一副教训人的口气,但他就是闭口不谈国民党军队违反停战协定的责任。
听着霍雷盛气凌人的话,贺龙的火气一下上了脑门,还没有等霍雷说完,就劈头打断了他的话,厉声问道:“你的权力有多大?!”
还没有等到霍雷开口回答,贺龙就用自己那两道逼人的目光紧紧盯着他,冷冷地说:“我只知道你的权力是监督停战,并没有什么侈谈恢复交通、自由贸易的权力!”贺龙这个当头炮一下把霍雷打闷了,他耸耸肩不知说什么好,而在场的中外记者们则立刻抢拍下了这个尴尬的镜头。
面对霍雷的咄咄逼人,贺龙将军运用了说话功夫套路里《霸王枪》的一大绝招“当头棒喝”,打了敌人一个“下马威”,抓住霍雷的“权力”问题,狠狠一击,使其一出招即败北,极大地挫伤了敌方的锐气。
霍雷在受挫后还不服气,他翻了翻眼珠,又说开了:“共产党的军队违反了停战协定,侵犯了‘国军’的防地。”他还特意举出了集宁的例子,说集宁是“共军”占了“国军”的地盘。
贺龙将军冷笑了一声,说:“集宁是我们军队从日本人手里收复的,上空一直飘扬的是红旗。‘国军’为偷袭它,已经丢下了几百具尸体,这一事实你恐怕应该知道吧?”接着,贺龙又揭露了国民党军队攻夺中共各战略要点,屠杀无辜人民的事实,并出示了种种证据,然后,贺龙用严厉的口气质问:“这个责任应该由谁来负?”
这时,国民党政府的代表温天和装出一副似乎很公正的样子说:“这是阎长官(阎锡山)的责任。”
贺龙同志便立刻指示记录员把这句话记录了下来。
这一回合,美方代表霍雷颠倒是非、混淆黑白,进行发难。贺龙将军有理有据地进行了驳斥,然后严正地追究罪责,国民党代表温天和自作聪明地把罪责推到阎锡山头上,反而授贺龙以柄。
温天和见谈停战的事情上占不到半点便宜,于是便把话题转了个弯儿,滔滔不绝地谈起了自由贸易的好处来。等他说完,贺龙吸着烟,慢悠悠地说:“那是老百姓的事,老百姓做生意愿到丰镇就到丰镇,愿到大同就到大同,我们从来不会去禁止。”
看到失了策,外交官出身的温天和便狡猾地转移了话题,谈起“自由贸易”,实际上是想以此诱使我军后撤。但贺龙识破了其诡计,用了“太极功夫”中的一招“软钉子”,就把他给顶了回去。这足可看到贺龙同志在谈判战术中,对说话功夫的运用是多么的从容呀。
看到己方的两位代表都败下阵来,国民党山西北方司令楚溪春便发言了。他开口就提出要执行北平军调处执行部“和字长二号公报”,要求共产党的军队后退 60 华里。贺龙听罢,把手中的烟斗在桌面上敲了敲,说:“孤山(我军占地)到大同 30 里,这边 15 里是我方的,那边 15 里是你方的,我们后退 60 里不打紧,你们后退 60 里,就得把大同砖瓦都要刮走啦。”
楚溪春哼了哼说:“大同历来属于我楚某名下,这是世人皆知的。”
贺龙立刻反唇相讥:“你是怎么进大同的?抗战八年,没见过你一兵一卒进入大同,世人皆知你是当汉奸进的城。”
楚溪春见贺龙揭了他的老底儿,连脖根儿都红了,一屁股坐下只顾擦汗。
贺龙将军的这一招“回马枪”使得真绝,不偏不倚正好刺中了楚溪春的命门。
看到己方又一名“大将”被贺龙同志的霸王枪“搞掂”了,国民党东北挺进军马占山的参谋长便匆忙上阵了。这个家伙提出了“三三制”的问题,认为凡是“共军”占领的地区,“共军”有一个团的兵力,“国军”就要放两个团,这样才是真的算实行了“三三制”。
贺龙抽了口烟,然后问他:“你以为这样你们就占便宜了?这样做你们的军事力量就处于优势了?告诉你,我们共产党人是明人不说暗话,只要你敢动手,莫说你两个团,就是十个八个团,我一个团就能把你打垮!”
马占山的参谋长在贺老总那充满“赢家气势”的霸王枪面前,一个回合不到,也败下阵来。
在这一个回合,敌人又失败了。这一回合,贺龙同志义正辞严地驳斥了国民党军方代表的无理要求。对楚溪春运用了“釜底抽薪”的招式,使其露出汉奸原形,陷入窘境。对马占山的参谋长,贺老总则以共产党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发动了一场精神攻势,威慑敌胆。共产党人的赢家气势又一次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霍雷看到国民党的几个代表都被贺龙驳成了哑巴,只好又亲自上阵来。只见他抖了抖肩膀,大谈特谈起了什么日本投降是美国原子弹的威力,说美国的原子弹如何如何地无敌天下。这个美国代表妄图用美国的军事力量吓唬我们的中共代表让步。
霍雷才讲到一半,我军方代表晋察冀部队四纵司令员陈正湘将军就忍不住要反驳他了。贺龙轻轻地向他摆了摆手,意思是不急。待到霍雷讲完后,贺龙冷笑一声说:“霍雷先生,请不要忘记了,美国的原子弹屠杀的是无辜的日本人民,而侵略中国的日本法西斯军队,是被中国人民打败的。”说到此,贺龙指着门卫岗哨背的一支美造卡宾枪说,“你们美国人,为了帮助国民党政府打内战,给了他们一批又一批新式武器。现在,我要正告美国政府,想支持国民党政府搞垮共产党,那是做梦!从 10 年内战到今天,蒋介石无时无刻不想搞垮我们,可是,现在怎么样呢?”他放声大笑,“现在是他蒋介石必须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共产党为什么搞不垮,那是因为我们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利益!”
面对美方代表的“核讹诈”,贺龙将军正气凛然,字字千钧,掷地有声,显示了英勇无畏的精神。在真理和正义面前,霍雷只能目瞪口呆,面红耳赤。
在与贺龙将军的“交锋”中,色厉内荏的美国和国民党谈判代表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只得灰溜溜地走了。
看得出来,大家在午后太阳的照耀下,在“赢家气势霸王枪”这套说话功夫的特有气势的调动下,每个人都迫不急待地想要发言了。
周一灿说:“顺着余老师和吴老先生的思路,我也想来一个中国革命家的传奇,他表现出来的说话气势,亦充满了赢家气度。”在众人的欢迎中,他开始讲述——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中苏由于各自战略需求及斗争策略的不同,双方按各自的理解,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加以解释并进行论战,到 1960 年代,中苏两党之间的分歧进一步激化,这种分歧后来扩大到了国家关系上:苏联单方面撕毁了两国之间签订的合同和协议,撤走了在华工作的全部苏联专家,并停止援助中国的建设项目。
直到 1960 年布加勒斯特会议前夕,为了缓和与苏共中央的矛盾,中共中央决定派遣一位智勇双全的人去莫斯科与苏共举行两党会谈,然后和各国共产党、工人党一起召开第二次莫斯科会议。
在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毛泽东主席经过深思熟虑,选择了邓小平担任中共代表团团长。赫鲁晓夫得知这一消息,非常震惊,接连在克里姆林宫与苏共领导成员开会,研究如何对付邓小平。不知道是过于紧张还是为了给自己壮壮胆,赫鲁晓夫不止一次地在会场上站起来对他的部下说:“邓小平人那么矮,却是一个重量级拳师。我要与邓小平亲自谈,他是一个很厉害的人,不过我不会怕他的。他是总书记,我还是第一书记嘛。”
1960 年 9 月 15 日,邓小平率中共代表团飞抵莫斯科。当晚,苏共中央在克里姆林宫叶卡捷琳娜大厅为中共代表团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在悦耳的音乐和热烈的掌声中,邓小平神采奕奕地率领中共代表团成员步入大厅,双方一一握手之后,宾主分别落座。
宴会上,邓小平同赫鲁晓夫之间的交锋由赫鲁晓夫的挑衅而拉开了帷幕。
赫鲁晓夫说:“邓小平同志,阿尔巴尼亚劳动党那个霍查老爱自搞一套,弄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是不团结,中国应该有个态度才对。”
邓小平一听便知道,赫鲁晓夫显然是要用阿尔巴尼亚来影射中国共产党不听苏共指挥。对此心若明镜的邓小平不慌不忙地说:“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是个小党,但他们能够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你们应该好好尊重人家才对,不应该随便向他们施加压力。”
赫鲁晓夫听了邓小平的回答大吃一惊,他没有料到邓小平会如此巧妙地回答他的问题。当然,他是不会轻易服输的,于是他继续叫嚷道:“这不光是苏共与阿共之间的分歧问题!对其他党来说,这也是值得考虑的问题。他们拿了我们的金子和粮食,却又反过来骂我们,认为我们想控制他们,这也太不像话啦!”
邓小平严肃地说:“我们一向认为援助是为了实行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义务,而不是为了干涉和控制别人。再说你援助了人家,人家也援助过你嘛。”
邓小平的话一针见血,切中要害,说得赫鲁晓夫张口结舌,一时语塞。
过了一会儿,赫鲁晓夫又把话题转移到斯大林问题上。他责问邓小平:“你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在斯大林问题上的态度前后不一致呢?”
邓小平的回答非常干脆:“我们的态度是一贯的。我们拥护什么,反对什么,这总是要讲清楚的。我们反对个人迷信,但我们过去拥护的,现在仍然在坚持。在我们党的‘八大’上,我们对这个问题就已经明确地表示了态度。我们赞成反对个人迷信,斯大林的功绩和错误不仅关系到苏联国内,还关系到整个国际共运。对斯大林的错误当然要批,但对于他的功绩一定要肯定。我们反对的是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尤其不能采取秘密报告的办法,恶毒攻击。”
听到邓小平有理有据的回答,赫鲁晓夫理屈词穷,显得十分狼狈。过了片刻,他又转换话题,冷不丁地冒出了一句话来:“高岗是我们的朋友,你们清除了高岗,就是对我们的不友好,但是,他仍然是我们的朋友。”
邓小平一听到这话,就立刻很严肃地对赫鲁晓夫说:“这可是你说的话啊。你的这个说法要记录在案!”赫鲁晓夫也可能是真的太紧张了,似乎并没有听明白邓小平的话,还在继续说道:“你们不是喜欢莫洛托夫吗?那你们把他拿去好了,我把他给你们,但高岗是我们的朋友。”
听到这里,邓小平义正辞严地指着赫鲁晓夫问道:“高岗是我们党内部的事情,莫洛托夫是你们党内部的事情,你在这个场合下把这些拿出来干什么?”
在邓小平正气凛然的话语面前,赫鲁晓夫显得很被动,只好低了一会儿头,做思考状,却再也没有吭声。
众人听得拍手称快,连连叫好。吴老说:“邓小平是有名的‘绵里藏针’,但面对苏联领导人咄咄逼人的霸王行径,邓小平亦不再表现出处处让人三分的姿态。他以赢家的气势,有理有据地回击对方的霸道,颇有点‘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样子。”
平时清静的“三清观”里,如今却高朋满座。
在这座道家名刹里,七位说话高手正坐于“迎客堂”之上,品尝着道童奉上的清茶。
众人准备停当,来自广东的那位又黑又瘦的小个子说话高手,那位有时候说话会锋芒尽露、令人下不来台的周一灿,却站了起来,他礼貌地向在场的所有人致意后,说:“吴老,各位朋友,我很荣幸挑起第五场的头。我的这套说话功夫叫做:‘太极功夫’。”
太极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生养不息而凝聚升华的思维方式,也是古老的易经哲学思想。太极的基本思想原理是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战强,后发制人,四两拨千斤。
有道是,“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水是柔的,但每当它形成一种巨浪之势时,就可产生惊人的力量:能将钢铁巨轮掀翻,能把海堤、房屋冲垮……能轻才能松,能松才能柔,能柔才能强。本能的“重”与“刚”,和太极的“重”和“刚”截然不同,犹如生铁和钢在性能上的极大区别!
在说话这门功夫里,也有一套“太极功夫”,而且亦是千古流传。平时,我们常在说话时“耍太极”,如说话委婉、含蓄,绵里藏针。而面对对方咄咄逼人之势时,能够在说话时避其锋芒,明话暗说,甚至装作糊涂,善用隐语,从而达到“以柔克刚”之效。
这是 20 世纪 60 年代发生的一件小事。那时候,物资紧缺,要买到一件急需的东西,即使有钱也不容易。比如,小到买几根钉子,如果不找后门,都很难买到。
有一次,一家商店到货的几箱钉子,都被有关系的人找“后门”买走了。
有位老农因盖房,急需买钉子,就来到了商店。
老农问道:“同志,请给我称十斤钉子。”
营业员爱理不理地说:“早没啦。”
老农说:“没十斤,称五斤也行。”
最后老农苦苦央求道:“同志,请您无论如何也要给我称点呀,哪怕就一根钉子也行。”
营业员诧异地问道:“你这人真怪,称一根钉子有什么用?”
老农说:“称一根钉子,让我把你们的‘后门’钉住!”
周一灿说完,吴老先生说:“是呀,‘文革’那时候我是有深刻感受的。那个年代,大多数生活物资都是紧缺的。不像现在,我们可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只要有钱就可以。像钉子这种东西,各种规格的都应有尽有。说不定,还可以送货上门呢。当然,像老农这种不满而又只能含蓄地讥讽的情形,在我们那时候,经常会发生。”
张子臣也认同:“是呀,那时候,有很多营业员的态度可不好啦,要是今天,这样的服务精神,不用半天就要被‘炒鱿鱼’了。我的员工要有半点这种态度,我一分钟都不会让其多待。对吧,余兄、司徒兄?”
余仕之与司徒朗都是从事跟企业密切相关的工作,自然最有发言权。
司徒朗说:“当然,在那种情况下,说话还是需要委婉一点的。不过,说到‘文革’,我倒想到一位说话功夫极其了得的人,那就是周恩来总理。在此,我想首先讲一个周恩来的故事,它发生在‘文革’时期。”于是,在众人的掌声里,他讲了起来——
据民间传说,在“文革”时期,曾经发生过这么一个故事,不知是真是假:
1975 年夏天,周恩来总理不幸染病,住进了北京医院里。
这一天,王洪文来了。他坐到周总理床前,没完没了地问这问那。周总理只好不耐烦地说:“王副主席,你有事吗?”
“有一点小事,”王洪文忙不迭地点着头,“是这样的,现在正是举国上下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关键时刻,中央决定召开高干会议,把这一斗争推向深入。我们想请您搞一个书面发言,一两千字就行,您看……”
周总理打断他道:“这次斗争的背景和理论根据我都不太清楚,怎么好发言呢?”
“我可以向总理汇报嘛。”没等周总理表示什么,王洪文就抢先讲了起来。周总理只好闭目养神,任凭他说了起来。王洪文从“文化大革命”讲到建国,从建国讲到 1840 年鸦片战争,反复地论证了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必要性与正确性。
也不知道他讲了多久,周恩来才慢慢地睁开了眼睛,说:“没想到,王副主席还有这个才能哦。”
“不要谦虚嘛,王副主席的声音催眠价值很高嘛。”周恩来轻轻地笑了笑。
原来如此,王洪文无言以对,只好陪着苦笑了两声。
周恩来问他:“你讲的是中国近代史吗?”
“对,从 1840 年到 1949 年。”王洪文连忙回答道。
“好的,那么我问你,在那个时候,中国究竟哪座山最高?哪块石头最臭?”
王洪文的双眉这会儿拧成了麻花:“总理,这个问题怎么回答?”
周恩来说:“就依据你个人的理解回答嘛。”
王洪文也是个聪明人,只见他甩了甩自己的“大背头”,很快就脆生生地回答:“喜马拉雅山最高,茅坑里的石头最臭。”
周恩来微微一笑了:“王副主席回答得很有自己的见解。不错,不错。”
王洪文大嘴一咧,美美地笑了:“总理,您看我刚才这段关于‘反击’的理论,咋样?”
周恩来说:“要回答这个问题,你还得先回答我一个问题。”
王洪文胸脯一挺,道:“总理,您请问吧。”
周恩来说:“鸡蛋能站起来吗?鹌鹑蛋能走路吗?”
王洪文的眼睛睁大了:“这,这,这个问题……得问问中国科学院。”
周恩来于是慈祥地说:“你去问吧。问好了,给我打个电话,我立即给你写书面发言。这就算是君子协定啦。”
“好!”王洪文嗖地站起身,啪地敬了一个礼,“请总理等候我的佳音。”
从医院出来后,王洪文并没有直接去中国科学院,而是先去找到张春桥汇报一下情况。
张春桥听说周恩来答应写发言稿,便忙问王洪文是怎么做的工作。王洪文说:“工作很好做。他给我提了两个问题,我当时就答上了一个……”
“问题?”张春桥开始警惕地问,“什么问题?”
“他问我,中国哪座山最高?哪块石头最臭?我不假思索就答上了——喜马拉雅山最高,茅坑里的石头最臭!”王洪文非常得意。
但张春桥一听,急得直跺脚:“哎呀,你被他耍弄了。”
“你应该说孙中山最高,蒋介石最臭。”
“哎呀呀!”王洪文拍了拍大腿,又拍着屁股在屋里转了两圈儿,看样子有点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想到。
张春桥又问:“那第二个问题呢?”
“他问我,鸡蛋能站起来吗?鹌鹑蛋能走路吗?”
“你给他讲理论了是不是?”
“是啊,”王洪文非常佩服张春桥的判断力,“你是怎么知道的?”
张春桥说:“他说你的理论像鸡蛋一样,不能‘成立’,根本站不住脚。”
“那,第二个问题呢?”
“算了,算了,不要问了。”
王洪文好奇心还挺强,非问出个结果不可,“鹌鹑蛋能不能走,到底是啥意思?”
“两重意思,”张春桥无可奈何地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框,“周恩来是说——你这个蠢(鹑)蛋,快快滚蛋!”
清晨,杨梅林中,清风拂面,百鸟皆醒,正在树梢清唱。
阳光透过浓密的叶子星星点点地洒到地面上。
大家坐在林中的凉亭里,相谈正欢。工作人员均到位,第六场便正式开始。
曾就读世界名校哈佛的苏洛宾说:“吴老,各位,今天这一场由我来挑头。非常感谢大家让我获得了这样的机会,我的说话功夫比较常见,但又极其重要,它就是:‘激将大法’。”
当你要说服那些极难说服之人,尤其是高高在上、平日里非常自负的人时,最有效的方法是“激将大法”。
“激将大法”是人们很熟悉的说服他人的说话策略。“激将大法”既可用于己,也可用于友,还可用于敌。激将大法用于己的时候,目的在于调动己方将士的杀敌激情。激将大法用于盟友时,多半是由于盟友共同抗故的决心不够坚定。诸葛亮对东吴用的便是此计。激将大法用于敌人时,目的在于激怒敌人,使之丧失理智,做出错误的举措,予己方以可乘之机。激将大法也就是古代兵书上所说的“激气”、“励气”之法和“怒而挠之”的战法。前者是对己和对友,后者则是对敌。
当年,美国纽约州的星星监狱管理起来难度极大。在该监狱里,斗殴、骚乱、越狱等事件时有发生,几任监狱长都辞职或被撤职。因此,时任纽约州州长史密斯很想找到一位能干的人来管理这所监狱。但这显然不容易,因为没有人愿意干这种苦差事。
后来,史密斯找到了一位名叫刘易斯的人。此人性格刚毅,意志坚强,身材高大,体格强壮,看起来只有他能镇得住监狱里的这帮犯人。
“让您当星星监狱的监狱长,您看怎样?”刘易斯到来后,史密斯问他。
刘易斯来之前已经知道,这个监狱非常乱,有的监狱长只干了两三个星期就辞职,有的监狱长甚至死在了任上。不过,这又是一个全国闻名的大监狱,能够担任这个监狱的狱长,确实是一件比较荣光的事情。
史密斯发现了他的犹豫不决,于是便微笑着说:“年轻人,看得出来,你有点害怕了。对于您的畏惧心理我并不会加以责怪,因为那是一个困难的位置,充满了艰险。毕竟,那里需要一个意志坚强的男子汉。”
如果不接受,无异等于承认自己是一个胆小鬼。于是,刘易斯决定要留下来。后来,他成为了星星监狱历史上最有名气的狱长,以他作为原型的电影就拍了几十部。
苏洛宾讲完,司徒朗便响应道:“激将大法的确是在生活里应用得比较广泛的。特别是要让一位能人去干某件难度颇大的事情时。对于那些自负的人,高高在上的人,不通过正话反说,抓住其弱点,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一说到‘激将大法’,我们会很容易想到三国时代,在那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赤壁之战’,而事件主角之一的诸葛亮与周瑜之间,就发生了‘激将’。其实,在智激周瑜之前,诸葛亮还对高高在上的孙权先来了这招厉害的‘说话功夫’。在此,我很想跟大家再讲讲这个故事。”
大家均鼓起掌来,期待着他的讲述。
三国时代,风云际会,群雄并起,英豪辈出。
话说当日,曹操平定了辽东,回到冀州。一天,兵士们从地下挖出了一只铜雀,便献给了曹操。谋士荀攸看到了,就向曹操祝贺,说:“古代舜的母亲梦见一只玉雀飞到怀里,生下了舜。现在丞相得了铜雀,一定是大吉大利的征兆。”
曹操大喜,就叫他的儿子曹丕和曹植留在冀州,在漳水边造一座铜雀台,左右两边,各造玉龙台与金凤台,在空中架两条飞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脑袋有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