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开鲁下属都有哪个乡镇多乡镇发生虫灾,上农业保险的农民能理赔吗?

广德县政策性农业保险“快、准、全”抗风险保生产
2018年5月份,广德县种植小麦发生大面积赤霉病,给全县农民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面对灾情,承保单位国元公司“快、准、全”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措施,为全县农业“抗灾害、保生产”保驾护航。“快速勘察”。针对今年4月份雨季天气和以往我县小麦灾情风险,预计今年小麦赤霉病虫灾较为严重,县农险办、农委、国元公司提前安排灾情勘察预案,组成以农业技术人员、乡村协保员、农户代表和公司农险部驻点员一起的联合查勘小组,布置虫灾勘察工作。5月份,灾情发生,查勘小组分四个工作组,第一时间分头奔赴各受灾现场,实施查勘,及时全面掌握灾情。“准确定损”。在受灾定损评估中,对于行政村集体投保的,每个行政村至少选择3个村民组作为抽样点进行查勘,3个以下的应全部抽样查勘;对于绝收田块、单独出单承保的规模经营种植大户则全部定损到户,切实维护广大受灾农户的利益,做到“不惜赔、不拖赔、不乱赔”。“全面理赔”。农时不等人,国元保险广德支公司自5月14日起安排四个查勘小组,在县农委专家和各乡镇三农保险服务站及协保员的配合下,全力以赴加快查勘工作进度,坚持“公平、 公正、公开”原则,及时全面开展规范理赔,有效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稳定器”、“助推器”的作用。据统计,今年我县午季小麦总计参保6131户,面积60437.9亩,其中大户204户,面积37963.98亩。油菜承保9546户,面积24982.29亩,其中大户81户,面积6598亩。截至目前全县午季作物理赔面积达30715.04亩,理赔金额元,其中油菜理赔1840.08亩,元。小麦政策性保险理赔16154.96亩,元,小麦补充保险理赔12720亩,元,预计赔付总额近260余万元。
保险管家网关于版权的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 来源"保险管家网"的作品均受著作权保护,版权属于本网站,转账请注明出处。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有权追究法律责任
2.凡本网站中注明来源非保险管家网的作品, 均转载自网络, 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核实并删除。
免费向管家提问
完善信息第一时间获取答案
短信验证码
(C) 2017 bao361.cn(保险管家)郑州新佳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号-1您好, []|
全部 沪深 港股 基金 美股
吉林受灾农民遇理赔难 保险公司称虫灾不是天灾
在农业产业化的链条中,农业是重要的一环,可以保障农民们在遇到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时减少损失。今年夏天,一场几十年不遇的虫灾,令吉林部分地区通过耕地流转成为种粮大户的农民们损失惨重。原本值得庆幸的是,他们大多购买了保险,然而此时他们却发现,他们早前买过的保险,却可能因为种种原因不能索赔。遇上这样的事情,或许比遇上天灾更让他们绝望。
所属分类:
没有规范的农业保险市场,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集约化农业生产体系,因为那样的体系,可能累积多年也扛不过一场天灾。在吉林农安县华家镇华家桥村,唠嗑的村民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虫灾是不是天灾?华家桥村村民贾连城说:“虫灾是自然灾害造成的,而且有的地块打了四次药虫子都没打死,说明虫灾难以抗拒,虫灾是天灾。”“但人家保险公司不认啊,他们只认风灾、雨灾、雹灾这些自然灾害,虫灾不算在其中,不是天灾。”村民魏宝军一边说一边掰着手指头数着。这场“虫灾是不是天灾”的争论这些天一直在持续,因为这关乎着村民们能否减小自己的灾情损失。今年华家桥村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买了“安华公司”的农业保险,每垧地缴纳保费60元。如果是自然灾害造成的绝收,每户农民最多可以获得3000元。贾连城说:“这保险连续买了几年了,但现在我们还没收到过赔偿。”眼下,这场几十年不一遇的虫灾让部分玉米地绝收,遭遇“虫劫”的农民突然想到了年初买的农业保险,于是他们向村委反映,询问虫灾能不能理赔。但是,村委的答复让人沮丧:“不能,因为虫灾不是天灾。”华家桥村长王树礼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证实了这点,他说:虫灾过后农民都在反映这个事,希望能够获得赔偿,村委也向保险公司汇报了情况,“但他们说灾害保险只负责农作物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虫灾可防可治,不在他们的保险范围内。”王树礼也有些疑惑:“虫子打了几遍药,按理说应该也是不可抗拒啊。”但他说,这个问题不是村民反映就能解决,需要政府和保险公司交涉。买三年保险不见保险单目前,农业保险遍及吉林省60个市(县、区)。《中国保险报》今年6月报道,吉林省2012年农业保险参保农户为201万户,占农户总数的53.5%;玉米、水稻、大豆、葵花和花生五大作物参保面积达到280万公顷,占二轮土地承包面积的72%;保费总额达到了83578万元,比上年增加了6182万元,创吉林省农业保险试点以来最高纪录。作为农业保险领域的著名公司,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即设在吉林长春,2004年经保监会批准,安华成为继上海安信之后中国第二家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吉林省向农村推广农业保险时,各级政府的身影隐现其中。安华保险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他们的保险业务不是农民自己来办理的,而是以村组为单位,办好后交到镇里统一办理保险,如果需要理赔,也是由农民先向村里汇报。8月18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吉林省德惠天台镇华家村采访时,当地村民们和村干部就因为保险问题发生争执。由于农民的玉米地遭受虫灾,农民们要保险单,但是村干部拿不出来。村主任乔金友说,钱是统一交给村里的,村里再交到镇上,他手里也没有保险单。村民乔玉贵说,年初村干部挨家挨户推销农业保险,村民们都交了,但是没有保险单,“如果不是遭虫灾,我们还不会想到保险的事。”记者问:“连续交三年钱不见保险单,怎么还要交?”乔玉贵说:“买保险说是自愿,但是村干部三天两头地往家里跑,你不交都没办法,但交了钱就什么都不管了。”8月20日,乔玉贵和几位村民风尘仆仆地赶到镇里,询问保险单的下落,但得到的答复是:“保险单在电脑里存着,镇领导去长春看农博会了,不知什么时候回来。”对于村子投的什么保险,村民们大多也搞不清楚,村干部说是人寿保险,但是有村民说是安华保险。至今没弄清投保公司农安县华家镇华家桥村的村民则有一个普遍说法,他们投的才是“安华保险”,但安华保险的工作人员明确答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安华保险今年在农安没有农业保险。”在华家桥村村会计李振中家,记者见到了这份传说中的保险单,李振中指着保险单说:“这就是安华保险,但不知啥时前面多了‘’两个字。”记者看到,这实际上是一张“中航安盟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的保险凭证,并不是“安华保险”,作为村会计,李振中受理了全村的保险单业务,但他也说不清村里保险公司什么时候换了样,但他还是习惯性地说“安华保险”。李振中说,他们帮人家整这玩意儿,是白干活,“对村民而言,买保险是自愿的,你不买当然也没人抢,但是你得完成多少的任务,保险公司不用出人,完全由村乡两级政府代理。”李振中说,华家村二社共有300多户,有300户上了保险,基本上覆盖到了。身为村会计的李振中也给自己的地全部买了保险。李振中家共有37.80亩土地,买保险花了154.8元,保险时间自日起,共117天。一亩地的保险金额是200元,也就是一垧地3000元,保险费率是10%,即每垧地交保险费300元。这张中航安盟保险凭证详细列出了保险费的详细构成:中央财政占40%,省财政占有25%,县财政占15%,农户占20%。也就是说,300元每垧地的保险费,李振中只要交两成,其他都由国家财政补贴,如果玉米绝收,李振中可以凭借154.8元的保险单获得保险公司7740元的赔付,这看起来是个挺不错的选择。今年,李振中家两垧多地同样遭到了虫灾,按他的估计损失三四成,不过,他认为赔偿无望,“人家保险公司都有规定了,虫灾不管,损失30%也不管,我们想打官司肯定也打不过人家保险公司。”中航安盟人员:病虫害不能赔中航安盟财产保险公司由集团与法国安盟共同出资设立,公司于2011年6月经中国保监会批准,主要经营范围涵盖了农业保险、普通商业保险、航空保险、中航工业及其他大企业保险业务等。2012年,中航安盟吉林分公司已在吉林地区广泛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有报道称,中航安盟保险吉林省分公司今年上半年共承保各类农作物1488万亩,承保农户57.4万户次,总保险金额达287366万元,实现农业保险保费收入28081万元。8月20日,记者致电中航安盟总部,对方提供了农安县负责人的电话,该孙姓负责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保险条款写得很明白,虫害不在保险责任范围内,病虫害不能赔,所以粘虫也无法赔。上述孙姓负责人称:“我们也不希望闹虫灾,公司应该会与政府协调,但协调如何,尚不清楚。作为县公司,我们不是所有问题都能决定。”8月20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再次致电中航安盟保险公司,对方提供了吉林分公司的电话。吉林分公司有关人士在听完记者来意后,表示要向“主任”汇报再给答复。不过,截至发稿前,尚未接到对方答复。在记者获得的一份《中航安盟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吉林省分公司农作物种植成本保险条款(2012)》中,第三条“保险责任”确实写到:在本保险合同有效期内,由于人力无法抗拒的暴雨、洪水、内涝、风灾、雹灾、旱灾、冰冻(霜冻及障碍性低温冷害)造成保险标的的损失,保险人负赔偿责任。而在第四条“责任免除”中写到:“鼠害、病虫害、草害”造成保险标的的损失,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对于部分损失,条款有如此规定:1,损失程度在30%以下(含30%)的,保险人不予赔偿。2,损失程度在30%以上(不含30%)的,按公式:赔偿金额=保险金额×(损失程度-30%)×对应赔偿系数×受灾面积,条款同时列出了不同程度损失的“系数”。如果按照保险公司的条款,虫灾确实不在保险赔付范围内,而且30%损失的农作物亦不在赔偿范围内。不过,华家桥村民在看过合同后认为:“保险公司设这么复杂的条款,农民根本算不过保险公司。”安华保险:虫灾不是天灾在吉林榆树,当地不少农民都选择了吉林当地的保险公司——安华保险。丰田合作社就是投保人之一,在近期的采访中,该社负责人陈卓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说:“去年榆树市遭风灾,80%的玉米都倒伏了,这些灾情都报上去了,但是保险公司没有反应;今年遭遇虫灾,受损情况又报了,而且市委市政府也来人了,但还是不见保险公司有所反应。”陈卓说,今年合作社有10垧地遭到了虫灾,大概损失四五成,但是,陈卓说自己现在对理赔已经失去了兴趣,“保险公司的赔偿是玉米全部绝收才会有3000元的赔偿,遭灾的这些地不知能赔多少。”陈卓还提到,因为遭遇风灾、雹灾,当地农民均没有得到赔付,这也让他失去了获赔的信心。对于今年虫灾是否在安华的范围内,记者以农民的身份询问安华保险95540业务,工作人员明确答复称:“村民如果理赔需要逐级上报,但是今年农村遭受的虫灾是不赔的,安华保险在全省的虫灾都不赔,保险条款里写明了对虫灾是免责的。”见记者追问不休,上述工作人员表示要找一位农业险方面的专业人员解释,随后安华保险公司负责人致电记者称:“虫灾确实不在保险范围内,因为保险条款里没有,向农民的宣传单也写明了。”记者问道:“虫灾是因为天灾造成的,而且是不可抗拒的。”对方则称:“我们是保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如冰雹、暴雨等,而病虫害是可防可治的,虫灾不是天灾。”据保险公司人员称,现在已有多位农民问过虫灾理赔的问题了。事实上,最近在上关于吉林虫灾能否理赔的话题也此起彼伏。如果严格按保险合同上的规定,虫灾确实可以让保险公司免予理赔,但问题是,在农民们购买保险之前,他们有没有充分了解赔付的范围?下一次遇上虫灾或其他不可预见的灾害时,他们又该怎么办?·声音专家:保险公司应该理赔在经历虫灾赔偿无望后,有榆树地区的农民表示不想再买保险了,“遭遇了风灾、雹灾、现在还有虫灾,但农民始终没拿到过保险,现在农民也知道了保险理赔艰难,估计很多人都不想保了,虽然只有几十块钱。”华家村乔玉贵明确说:“明年不仅不保,我现在就要找他们还60块钱。”事实上,保险公司在获得农民60元的保险时,同时获得了国家财政240元的补贴,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吉林政府工作人员称,保险公司“吃”了国家不少钱,理应对农民承担点责任。灾害补偿功能应该是农业保险的题中应有之义,为什么把病虫灾害排除在外?中国农科院研究员、知名玉米专家佟屏亚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保险公司的条款不全面,这次虫灾是自然灾害造成的,当然是天灾,而且几十年不遇,“我一辈子从事玉米工作,但像吉林这么厉害的虫灾我都没遇到过。”佟屏亚还提到,保险条款里的旱灾、水灾问题,往往在这些自然灾害过后会出现虫灾,这些虫灾对玉米会造成更大的损失,但是,保险条款却将“病虫害”免责了。首都经贸大学教授朱俊生认为,保险公司的条款剔除了病虫害,从这点来说保险公司的说法是成立的,但是保险赔偿还存在“近因原则”,如果天灾致虫灾的理论成立,农民是可以获得赔偿的,另外对于几十年不遇的虫灾,保险公司也应该拓展自己的责任。北京市恒方永圆律师事务所主任王良斌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这起案件不能简单依据双方签订的保险合同约定条款作出赔或不赔的决定,因为现在是保险公司提供的格式条款,当在双方对格式条款解释不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应该以没有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来认定案件事实。农民作为投保人来说,他们签定合同并不能全面衡量每个细节,出现虫害本身是天气原因所致,这种不可抗力是签订合同时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该案符合不可抗力情形,保险公司应承担赔偿责任。保险公司既有社会职能也有商业职能,拥有商业职能时不应免除自己的社会责任。”佟屏亚也说,往年粮食丰收时,政府又是给种粮大户表彰又是戴红花的,现在种粮大户遭遇虫灾可能损失参重,政府也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政府应该给农民补贴,而且也应该促成保险公司赔偿。”
推荐微博:
[责任编辑:baggioguo]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财经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财经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数码汽车科技财经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虫灾危害程度近十年之最&赔偿问题拷问农业保险--财经--人民网
虫灾危害程度近十年之最&赔偿问题拷问农业保险
庄会晓&张家然
&&&&来源:&&&&&
目前,山东已派出上千名农技专家组成100多支病虫害防治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进行实地查看监测。高希武分析说,“目前无法判定是不是天灾,因为粘虫灾害的发生除了气候原因,还有其自身的发生规律。
  当农民还沉浸在台风水灾带来的悲伤中时,虫灾再度袭来。目前,遭受虫灾的地区遍及河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辽宁、天津等地。农业部消息称,截至14日,粘虫发生面积近5000万亩,严重发生面积650万亩,发生面积之大、危害程度之重为近10年来之最。
  山东省植保总站提供的资料显示,当前山东正处在三代幼虫危害期,全省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虫灾发生,其中,滨州、济南、淄博、聊城等市局部出现了虫害高密度田块。
  22日,安华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下称“安华山东分公司”)副总经理郭明珠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说,只要在合同范围以内的玉米粗缩病和玉米螟这两种病虫害,公司都会赔偿,而粘虫不在其合同协议的范围内,属于免责条款。
  山东社科院农业发展研究所所长、导报特约评论员秦庆武认为,现在保险条款规定的病虫害种类偏少,保险公司考虑到农业保险本身效益不高,所以只规定了几种常见的病虫害种类,而像今年出现的粘虫,农民也许只能“认栽”,政策性农险的模式还需改进。
  山东受灾程度略重于常年
  山东省植保总站提供的资料显示,当前山东虫灾发生面积已达510万亩,发生程度略重于常年,属中等情况。同时,全省玉米正值抽穗扬花期,营养条件和田间生态环境均适宜三代粘虫的生长,粘虫灾情呈上升趋势。
  中国农业大学昆虫系博导、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高希武教授告诉导报记者,“粘虫灾害的发生确实有气候的因素,持续降雨是其产生的一方面原因。”
  据悉,济南市农业局已对全市约15万亩农田进行检查,发现有粘虫危害的面积为4500亩。截至20日,全市共调查玉米田15万亩、谷子田4000亩。玉米田有虫面积4500亩,一般百株1至3头,龄期2至3龄。其中济阳仁风、垛石、新市一般百株20至30头,个别严重地块70至80头,龄期2至3龄,发生面积3000亩。
  另外,在滨州、济南、淄博、聊城等市,局部出现了高密度田块,个别地块玉米单株有幼虫30至40头,危害严重的玉米叶片被吃光,仅剩下茎杆;水稻部分地块灾害较重,虫田率达50%至60%以上,平均每平方米5头,严重的每平方米达30头,重于常年。
  目前,山东已派出上千名农技专家组成100多支病虫害防治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进行实地查看监测。
  该不该赔?
  导报记者获悉,吉林遭受虫灾的农民没有得到保险公司的理赔,理由是“虫灾非天灾,属于免责条款”,一时间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山东也出现了灾情,是否能得到保险公司的赔付呢?
  郭明珠对导报记者说,“目前还没有关于粘虫的赔付勘察案例。”他介绍,公司承保的玉米地主要在济南、滨州、潍坊和菏泽,总共80多万亩。
  在安华山东分公司的政策性玉米保险条款上,导报记者看到,保险责任为:在保险期间内,因雹灾、风灾、涝灾造成的损失,损失率在20%(含)以上;重大流行性病虫害(玉米粗缩病和玉米螟),以乡镇为单位,由省级核损定损专家鉴定损失率在50%以上时,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负责赔偿。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系主任李秉龙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保险合同的协议条款来看,粘虫不在其赔偿范围内,只要在投保前保险公司已声明,不予赔偿是合理的。但根据保险赔偿的“近因原则”,如果水灾致虫灾的理论成立,保险公司应该给农民理赔。
  高希武分析说,“目前无法判定是不是天灾,因为粘虫灾害的发生除了气候原因,还有其自身的发生规律。”
  “如果专家调研,鉴定最后为天灾,那这属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保险公司是会赔偿的。”郭明珠说,“但如果不属于天灾,粘虫不在保险合同赔偿责任条款中,保险公司是不会赔的。”他也提到,如果投保的农户遭受粘虫灾害损失严重,也可与政府协调,适当给予赔偿。
  政府补贴待改进
  秦庆武强调,由于我国农业保险刚刚起步,投保农民合同意识不强,对合同条款不明晰,应尤其注意免责条款,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风险。
  近日,财政部等部门在已拨付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补助资金4亿元的基础上,再拨付2亿元,专项用于东北和华北北部玉米产区粘虫,以及南方稻区稻飞虱、稻瘟病等病虫害防治工作。
[][][][][]
  “现在,政府补贴保险的手段也有待改进,考虑到农民参保意识差,以及对保险知识等知之甚少,将补贴直接交到农民手中,也许是一种有待探索的好方法。”秦庆武建议。
(责任编辑:朱瑶、曹华)
热点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山东玉米粘虫灾害超500万亩 虫灾赔偿拷问农险_网易新闻
山东玉米粘虫灾害超500万亩 虫灾赔偿拷问农险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山东:玉米粘虫灾害超过500万亩 虫灾赔偿拷问农险视频  齐鲁网9月5日讯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卫视《早安山东》栏目报道,刚刚过去的八月,山东接连遭遇台风“达维”、“布拉万”的冲击,当大家还在应对台风、水灾带来的损失的时候,随后的虫灾,又紧随而至。据山东省“植保总站”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山东“玉米粘虫”灾害,发生面积已达510万亩。虽然不少农民加入了农业保险,但面对如此天灾,农民却频频遇到保险免赔条款。
8月山东多地发生粘虫危害发生程度略重于常年
八月中旬,滨州滨城区梁才街道办事处徐庙村,村民王树起家的近五亩玉米,遭受粘虫侵袭。站在田间地头,远远望去,粘虫肆虐过的玉米叶片,损失惨重,部分玉米仅剩下孤零零的秸秆。
村民王树起说,玉米头上都生了虫子,现在都长不起来。虫害厉害的时候,减产也达到了30%。滨州市滨城区植保站站长马仁贵介绍,虫子把玉米秆都吃完后,光剩株末了,把叶子都咬了以后,没法进行光合作用,可以造成绝产。
科技人员介绍,粘虫是危害玉米的“跨区域迁飞性害虫”,大发生时,可将作物叶片吃光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产。山东省植保总站提供的资料显示,秋季为病虫害的一个高发期,八月中旬,粘虫在全省各地都有不同程度发生,玉米受灾面积达510万亩,发生程度略重于常年,属中等灾害程度。其中滨州博兴,济南长清、商河,淄博高青、聊城高唐等地也出现重灾区,个别地块玉米单株有幼虫30至40头。
广饶县植保站站长王相江介绍,这种害虫发生后,群体量比较大,容易暴食,把作物的叶片能全部吃光,并且成虫具有迁飞性,一次迁飞能达到几百公里,所以说具有暴发性和迁飞性,它的危害程度在个别点片非常大。
粘虫灾害不在保险范围内理赔困难大
为科学防治,我省由上千名农技专家组成的100多支病虫害防治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进行实地查看监测。目前,田间虫量锐减,虫灾威胁基本解除。
受灾的一些农户,实际上自家也参加了农业保险,但“虫灾非天灾,属免责条款”的解释,让大家的期盼落了空。一时间,虫灾是否属于农业保险赔偿范围,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
还是在滨州梁才街道的徐庙村,村民王树梓家的近10亩玉米因粘虫灾害,损失五百多元。本以为参加了农业保险,却最后没有得到赔偿。
在政策性玉米保险条款上,记者看到,保险责任为:重大流行性病虫害(玉米粗缩病和玉米螟),以乡镇为单位,由省级核损定损专家鉴定损失率,要在50%以上,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负责赔偿。国家确定的参与农业保险项目的三家保险企业:安华保险、中华保险、人保财险的的工作人员介绍,只要在保险合同范围以内的玉米的“粗缩病”和“玉米螟”这两种病虫害,保险公司都会赔偿,而粘虫,却不在保险合同协议的范围内,属于免责条款,理赔起来困难较大。
据了解,目前在滨州、济南、淄博、聊城等虫害高密度地区,还没有关于粘虫灾害的赔付案例。人保财险济南分公司农业保险部的李经理介绍说,今年部分保险公司调整了病虫害的保险范围。 不过,即使粘虫这一种病害,包含在了农业保险理赔范围内,但虫害导致的损失率不到50%,也还是达不到赔偿标准。
人保财险济南分公司农业保险部李经理又解释说,今年的条款稍微变动了一下,区域性的病虫害也可以(赔偿)。界定了能不能造成50%以上的(损失),才能构成赔偿责任。要达不到50%,就不好说了。
记者注意到,在农业保险条款中,有这样的描述:“因火灾、冻灾、雹灾、重大流行性病虫害等,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负责赔偿。”农业专家表示,粘虫灾害多数可防可治,不属于天灾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即使农民提出赔偿,对此类理赔,也并不乐观。
农业保险涵盖内容少种类少等弊端
山东省社科院研究员秦庆武认为,保险的协议条款要进一步完善。由于保险条款中涵盖的内容太少,结果一旦出现灾害,由于不在合同条款之内,就没有办法赔偿,所以农民还是容易吃亏。所以我们在考虑保险合同条款的时候,政府要多介入,特别是涉农机构要多介入,多帮助农民订立好农业保险条款。
在虫灾面前,农民只能自己承担损失。部分农业专家和学者表示,这暴露出农业保险覆盖面狭小、保险种类不多等弊端。农业保险经营模式,还需改进。
专家指出,各地实际情况不同,保险条款也因地而异。在黑龙江、辽宁等产粮大省,玉米也遭受大面积粘虫灾害,相关保险公司已经启动应急预案,由于当地玉米还在生长期,最后定损,预计将在9月末展开。山东属于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极端天气频频致使农业生产,面临着高风险。由此导致,农业保险的经济效益极低,甚至是负效益。考虑到收益问题,保险公司只将几种常见病虫害种类纳入理赔的范围。 同时国家出台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补贴政策”,由财政和农户,共同负担保费。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依靠基层财政来补贴保险资金,却往往不能及时、足额到位,这就影响了基层保险机构的积极性。
山东省保监局局长任建国说,省里可以统一补贴,或者是省市两级补贴,县里不要作财政补贴,这样基层的积极性可能会更高,
近日,财政部等部门,在已拨付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补助资金4亿元的基础上,再拨付2亿元,专项用于东北和华北玉米产区粘虫,以及南方水稻产区病虫害防治。虽然有一定的惠农补贴,但专家认为,当务之急是,将农业保险政策与农业补贴、农业救济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支持农业生产。
山东省社科院研究员秦庆武说,将来农业保险还是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加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受自然灾害影响比较频繁的一些品种,都应该覆盖到,让农民真正吃一颗定心丸。
本文来源:齐鲁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山东玉米粘虫灾害超500万亩 虫灾赔偿拷问农险
来源:齐鲁网
关键词:粘虫灾害 农业保险 赔偿 灾害
[提要]据山东省“植保总站”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山东“玉米粘虫”灾害,发生面积已达510万亩。虽然不少农民加入了农业保险,但面对如此天灾,农民却频频遇到保险免赔条款。
  视频来源: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卫视《早安山东》
  9月5日讯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卫视《早安山东》栏目报道,刚刚过去的八月,山东接连遭遇台风&达维&、&布拉万&的冲击,当大家还在应对台风、水灾带来的损失的时候,随后的虫灾,又紧随而至。据山东省&植保总站&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山东&玉米粘虫&灾害,发生面积已达510万亩。虽然不少农民加入了农业保险,但面对如此天灾,农民却频频遇到保险免赔条款。
  8月山东多地发生粘虫危害 发生程度略重于常年
 && 八月中旬,滨州滨城区梁才街道办事处徐庙村,村民王树起家的近五亩玉米,遭受粘虫侵袭。站在田间地头,远远望去,粘虫肆虐过的玉米叶片,损失惨重,部分玉米仅剩下孤零零的秸秆。
 && 村民王树起说,玉米头上都生了虫子,现在都长不起来。虫害厉害的时候,减产也达到了30%。滨州市滨城区植保站站长马仁贵介绍,虫子把玉米秆都吃完后,光剩株末了,把叶子都咬了以后,没法进行光合作用,可以造成绝产。
 & 科技人员介绍,粘虫是危害玉米的&跨区域迁飞性害虫&,大发生时,可将作物叶片吃光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产。山东省植保总站提供的资料显示,秋季为病虫害的一个高发期,八月中旬,粘虫在全省各地都有不同程度发生,玉米受灾面积达510万亩,发生程度略重于常年,属中等灾害程度。其中滨州博兴,济南长清、商河,淄博高青、聊城高唐等地也出现重灾区,个别地块玉米单株有幼虫30至40头。
  广饶县植保站站长王相江介绍,这种害虫发生后,群体量比较大,容易暴食,把作物的叶片能全部吃光,并且成虫具有迁飞性,一次迁飞能达到几百公里,所以说具有暴发性和迁飞性,它的危害程度在个别点片非常大。
  粘虫灾害不在保险范围内 理赔困难大
  为科学防治,我省由上千名农技专家组成的100多支病虫害防治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进行实地查看监测。目前,田间虫量锐减,虫灾威胁基本解除。
  受灾的一些农户,实际上自家也参加了农业保险,但&虫灾非天灾,属免责条款&的解释,让大家的期盼落了空。一时间,虫灾是否属于农业保险赔偿范围,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
  还是在滨州梁才街道的徐庙村,村民王树梓家的近10亩玉米因粘虫灾害,损失五百多元。本以为参加了农业保险,却最后没有得到赔偿。
  在政策性玉米保险条款上,记者看到,保险责任为:重大流行性病虫害(玉米粗缩病和玉米螟),以乡镇为单位,由省级核损定损专家鉴定损失率,要在50%以上,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负责赔偿。国家确定的参与农业保险项目的三家保险企业:安华保险、中华保险、人保财险的的工作人员介绍,只要在保险合同范围以内的玉米的&粗缩病&和&玉米螟&这两种病虫害,保险公司都会赔偿,而粘虫,却不在保险合同协议的范围内,属于免责条款,理赔起来困难较大。
  据了解,目前在滨州、济南、淄博、聊城等虫害高密度地区,还没有关于粘虫灾害的赔付案例。人保财险济南分公司农业保险部的李经理介绍说,今年部分保险公司调整了病虫害的保险范围。 不过,即使粘虫这一种病害,包含在了农业保险理赔范围内,但虫害导致的损失率不到50%,也还是达不到赔偿标准。
  人保财险济南分公司农业保险部李经理又解释说,今年的条款稍微变动了一下,区域性的病虫害也可以(赔偿)。界定了能不能造成50%以上的(损失),才能构成赔偿责任。要达不到50%,就不好说了。
  记者注意到,在农业保险条款中,有这样的描述:&因火灾、冻灾、雹灾、重大流行性病虫害等,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负责赔偿。&农业专家表示,粘虫灾害多数可防可治,不属于天灾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即使农民提出赔偿,对此类理赔,也并不乐观。
  农业保险涵盖内容少种类少等弊端 
  山东省社科院研究员秦庆武认为,保险的协议条款要进一步完善。由于保险条款中涵盖的内容太少,结果一旦出现灾害,由于不在合同条款之内,就没有办法赔偿,所以农民还是容易吃亏。所以我们在考虑保险合同条款的时候,政府要多介入,特别是涉农机构要多介入,多帮助农民订立好农业保险条款。
  在虫灾面前,农民只能自己承担损失。部分农业专家和学者表示,这暴露出农业保险覆盖面狭小、保险种类不多等弊端。农业保险经营模式,还需改进。
  专家指出,各地实际情况不同,保险条款也因地而异。在黑龙江、辽宁等产粮大省,玉米也遭受大面积粘虫灾害,相关保险公司已经启动应急预案,由于当地玉米还在生长期,最后定损,预计将在9月末展开。山东属于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极端天气频频致使农业生产,面临着高风险。由此导致,农业保险的经济效益极低,甚至是负效益。考虑到收益问题,保险公司只将几种常见病虫害种类纳入理赔的范围。 同时国家出台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补贴政策&,由财政和农户,共同负担保费。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依靠基层财政来补贴保险资金,却往往不能及时、足额到位,这就影响了基层保险机构的积极性。
  山东省保监局局长任建国说,省里可以统一补贴,或者是省市两级补贴,县里不要作财政补贴,这样基层的积极性可能会更高,
  近日,财政部等部门,在已拨付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补助资金4亿元的基础上,再拨付2亿元,专项用于东北和华北玉米产区粘虫,以及南方水稻产区病虫害防治。虽然有一定的惠农补贴,但专家认为,当务之急是,将农业保险政策与农业补贴、农业救济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支持农业生产。
  山东省社科院研究员秦庆武说,将来农业保险还是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加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受自然灾害影响比较频繁的一些品种,都应该覆盖到,让农民真正吃一颗定心丸。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
编辑:郭燕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末日虫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