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蚂蚁森林是黄牌这几天怎么成兰铁路最新消息牌

/&&&&魅力绥德县宣传片
扫码分享到微信
魅力绥德县宣传片
绥德教育早兴,名贤踵继,是陕北文化较发达的地方。1912年,学堂改称学校。至1924年,公私立各种小学校发展到59所。1921年,创办绥德县第一所专收贫寒子弟的学校民众小学(后改平民小学)。1923年春,创办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
1935年,国民党专署大力推行“党化教育”,增设训育课,要学生“明礼义,知廉耻,尽忠孝,讲仁义”。与此同时,离城偏远的苏区剡创办列宁小学,收生不分贫富、不要学费、不限年龄,教材内容与形势、生产结合,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1940年2月绥德解放后,废除国民党旧教育制度,创立自己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教育体系。在教学内容和办学形式上,适应革命形势和人民大众的需要,小学校、夜校、冬学、巡回学校、识字组创办起来。1944年,城乡办起各类小学116所,学生达4256名。1948年,城乡相继办起44所小学,学生1465名,教师64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1951年创办绥德工农速成中学,年又新建初中2所、高中1所。1958年在“大跃进”的形势下,盲目建立6所初中、1所中专、1所大学。1961年,在贯彻执行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时,将这8所学校全部撤销。1965年,绥德县计有中小学622所,教师1457名,学生39895人,分别是1948年的14倍、27倍、23倍。
1985年,绥德县率先普及小学教育。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为国家培养高中生5716名,其中考入高等院校1080名,考人中专和技工学校的2880名。1989年,绥德县有中小学461所,学生39348名,教职工3268名(其中民办教师1394名)
绥德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共计134所。其中职教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电大1所,聋哑学校1所,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9所,九年制学校7所,小学40所,教学点72个。学生人数共计33831人,其中在校高中生7514人,职业中学1123人,初中生8927人,小学生16267人,教职工4232人。应届生报考人数2621人,一本上线人数为509人,上线率为19.42%;二本线以上人数为582人,上线率为41.63%。
唐代至清末,绥德城乡虽有少数中医坐堂应诊或流动行医,但“境乏良医”良药,每逢疫病流行,人民生命安全无保障。1930年,西医从外流入,加上原有中医开业者,计有大小诊所、药店13家,人民群众仍处于缺医少药的困境。年,县内鼠疫、霍乱流行,死2450余人。
1940年2月绥德解放后,创办卫生所(西医)外,并在县城筹建医药并举的保健药社,成立中西医研究会。年,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所致,县境疫病大流行,虽经边区、分区、驻军及地方所有医务人员巡回抢救,亦死2435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健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医药卫生群众组织,统一中西医药人员。1958年10月,四十里铺公社被评为陕西省“除四害,讲卫生”先进集体,获国务院“卫生典范”奖。1960年9月,四十里铺公社中心卫生院(院长王法唐)获“全国卫生先进集体”奖。
1989年,绥德县有医疗卫生机构42个(不包括个人开业者),正式卫生人员由1949年的20人发展到586人,病床由1950年的10张增加到296张,医师级以上人员增至161人(其中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57名),医士189人,有农村医疗站512个,有乡村医生943人(包括持赤脚医生证的573人)。
2012年,绥德县有医院、卫生院26个,医院、卫生院床位数2262床,卫生技术人员2069人,执业(助理)医师592人,卫生防疫人员数49人。参合人数281763人,新农合筹资标准统一提高到每人350元,筹资9861.7万元,基金到位率为100%,参合率达96.48%。乡镇卫生院报付比例提升到90%,县级医院75%(中医医院80%),市级医院50%(中医医院55%),住院封顶线由原来每人每年5万元提高到13万元,门诊统筹基金由原来人均20元提高到80元。
打造陕北传统婚礼 再现陕北民俗风情
陕北绥德推出文化新名片
唢呐队响吹细打,毛驴子披红挂绿,新娘子羞羞答答,迎亲的队伍从对面梁上缓缓走来;铜号长鸣,炮声雷动,碎脑娃娃满村乱窜,这些陕北人久违的婚庆场面日前在陕北绥德一个名叫东贺家石村的党氏村落里上演。绥德,因"绥民以德"而得名,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的绥德是陕北的中心地带,自古是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旱码头",历来是陕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绥德堪称陕北的文化的浓缩之地,也是黄土地文化、和黄河文明的追本溯源之地,陕北文化是华夏文明的优秀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碳”,一首民谣让绥德汉名驰九州,享誉海外。绥德汉能巧、英俊、棱角分明,是东方美男子的象征。绥德汉打造的石雕,工细精巧,惟妙惟肖,堪称人间绝品。如果说绥德石雕是绥德汉精气神凝结而成,那么,绥德剪纸便是绥德女人的灵秀巧孕育而生。绥德剪纸门类繁多,源远流长,是陕北数千年农耕文化的编年史,也是陕北妇女千百年来世代相传的心灵秘史。“提起我家来家又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一首《三十里铺》唱红半个世纪,唱响大江南北,并多次越洋过海响彻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至今仍是国内外很多音乐教材的必选曲目。绥德名歌手更是层出不穷,从上个世纪50年代马子青、杨巧、白秉权等陕北革命红歌的传唱者到杨进山、李治文等一代民歌宗师再到如今的“雒氏三杰”(雒胜军、雒翠莲、雒杰),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一长江后浪推前浪。绥德的秧歌千姿百态,绥德的腰鼓别有韵味,绥德的唢呐曲调古绝,委婉动听,尤其是百人唢呐齐奏,声若惊雷,势必海啸,洪钟大吕,人间罕见。因之,绥德县被文化部同时命名为“石雕之乡、剪纸之乡、民歌之乡、唢呐之乡”,这在国内也不多见。绥德民俗是陕北民俗的活标本,尤其是婚俗,程序繁杂,礼仪齐备,规模盛大,红火热闹,充满了浓厚的地方特色。电影《人生》的婚礼就是依据绥德婚礼的程序设计并在绥德县的一个小山村举办的。本次陕北传统婚礼是由绥德县文化旅游部门联手策划的一场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体验参与式实景情景剧。外景地选在绥德县白家硷乡东贺家石村党姓族人留下来的完整的明清风格的窑洞村落里举办,旨在打造地方旅游文化品牌,推出特色文化产品,拯救即将消失的陕北传统婚礼文化,传承黄土地古老的文明,唤醒人们的文化记忆。陕北资深文化人、原《延安文学》主编曹谷溪先生说,陕北婚俗是陕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将会像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一样不可阻挡,通过这种开发式的保护是很有必要的,也是迫在眉睫的。
陕北民间舞蹈绥德踢场子
陕北秧歌是我国汉族民间舞蹈的主要流派之一,是一种自娱自乐的广场群众舞蹈,集歌、舞、戏、乐、诗为一体,起源于祭拜天地诸神,祈保风调雨顺的民间祭祀活动,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逐渐发展形成为现在这种以庆典和娱乐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文化活动。
“踢场子”是陕北秧歌的派生产物,兴起于明末清初。为了反抗封建礼教的压迫和婚姻制度的束缚,表达人们对爱情和幸福的追求,闹秧歌时一些有编才、会几下拳脚的艺人便根据新婚男女生活中的一些相互熟悉了解、挑逗调情、打闹嬉戏的情节,粗略地编创了一种即唱即说还夹有踢飞脚、放大叉等武功表演的“对对戏”。渐渐艺人们在继承前人“对对戏”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增强了舞蹈性和技巧性,逐步演化为一种只舞不歌、重点抒发内心情感的独具风采的民间舞蹈。
绥德“踢场子”的表演形式不外乎“二人场子”、“三人场子”和“多人场子”。
“二人场子”属一男一女表演。男角俗称“挂鼓子”;女角俗称“包头”。内容表现的是青年男女或新婚夫妇间嬉戏逗趣。过去反映的是夫妻间打闹争斗的情节。解放后,将那种张扬夫权思想的“斗”,改革为青年男女间相互爱慕的“逗”。
“三人场子”,属一男两女的表演形式,表现的是大小老婆争风吃醋的内容,但情节风趣诙谐,具有强烈的讽刺色彩和一定的批判现实的精神。
多人场子,又称“群场子”。一般由四人、八人或十六人表演。这类场子是在二人场子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表演时,强调动作整齐,画面统一,突出舞蹈表演的整体性。
绥德踢场子,主要分为“北路场子”、“南路场子”和“蛮婆蛮汉”(丑场子)三种流派。
“北路场子”主要流行于绥德县北区的韭园乡、薛家河镇、四十铺镇、赵家砭乡。也称“文场子”“软场子”“稳路场子”。表演节奏十分流畅、快而不乱、慢而不断、动静相依,刚柔相济。主要代表人物有李增恒(六六旦)(去世),吴继业(去世),李桂芝(去世)。
“南路场子”主要流行于绥德南区崔家湾镇、定仙墕和薛家峁、白家硷乡。也称“武场子”“硬场子”“正路场子”。表演节奏铿锵有力,对比鲜明,形象生动,情态并茂。主要代表人物有贺俊义、苏树旺(去世),苏桂堂(去世)。
“蛮婆蛮汉场子”,也称“丑场子”和“老人场子”,南北路均有。表演风格夸张滑稽、诙谐幽默、变化多端、妙趣横生、丑中见美、嬉而不俗,让人们在笑声中受到艺术的启迪和享受。
“踢场子”的主要场图调度有:“二龙出水”、“安四门”、“里外城”、“牛眼睛”、“扯面条”、“剪子股”、“绕圆圈”。
男角的基本动作有:“二起脚”、“劈石捣山拳”、“金鸡独立”、“杨柳三摆身”、“蹲步担山”、“抱拳蹬尘腿”、“转身二起脚”、“黑虎掏心”、“三脚不落地”、“盘臂推风掌”、“弓步得意式”、“提步踏云”、“猛虎下山”、“柳树盘根”、“蛟龙腾空”等,女角的基本动作有“见面扇”、“转身含羞扇”、“闪腰起步”、“飞蝶扑面”、“凤凰单展翅”、“扑面照镜”、“喜鹊双落肩”、“遮面望郎”、“踏尘望月”、“喜鹊登枝”、“扑蝶转身”、“雪花盖顶”、“缠头连身转”等。
“踢场子”的动作名称,是艺人们根据动作的形状,力度和所表达的情节内容结合一些拳术术语而形成的。文字影像只能记录其大概的方位和扇绢四肢的流动线路,具体的韵味神态和“小法”,只有现场亲自眼观身仿,用心去体会感受领悟才能掌握。
绥德踢场子这种民间舞蹈,虽然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群众文艺表演形式,县上文化部门在挖掘、抢救、继承方面也做了一定保护传承工作,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踢场子”这门民间舞蹈艺术受到“国标舞”、“健美操”、“街舞”等多种时髦、新潮舞蹈的冲击,人们喜爱的程度在不断淡化。再加大批的踢场子艺人相继离世,农村年轻人又大都离开土地出外打工谋生,这门民间舞蹈艺术难以传承,面临着灭绝的危险状况。
为了保护绥德踢场子这门独具风格的民间舞蹈艺术,每年春节期间,县文化馆组织业务干部分赴各乡镇村落,搜集学习各种风格不同的“踢场子”套路。建立起了系统的“踢场子”艺人的个人档案。《绥德文库》专门设立《陕北秧歌》分卷,对陕北秧歌的各种表演形式进行详细的记录、编撰、出版。2007年10月,绥德县文化馆举办了“二人场子”传承培训班,由李增恒、魏建明、贺俊义、苏广福四位老艺人对绥德南北两路场子进行了规范的传授。
绥德“踢场子”这种表演形式,不仅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舞蹈,更主要的它是一章陕北民俗及人文精神的史诗。对研究陕北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传承和发展这门民间舞蹈艺术,对扩大黄土文化的对外交流,促进当地的经济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陕北秧歌《二人场子》资料文本
一、鼓点字谱:
1. 长单槌 嘟儿 拉大 乙大 大 匡 O
2. 单 槌 乙大 大 匡 O
3. 连三槌 乙大 大 匡 匡 匡
4. 花五槌 嘟儿 拉大 乙大 大 匡 乙大
大 匡 匡 匡 乙大 大 匡 O
5. 单七槌 乙大 大 匡 乙大 大 匡乙大 乙 匡 匡 匡 乙匡 乙匡
(单七槌就是鼓点中有七下“匡”的锣声。也就是由两个单槌,一个连三槌,一个落槌“乙匡 乙匡”组成的)
6. 双七槌(南路称“双七槌”,北路称“连七槌”。也就是两个七槌连在一起,此文本称为双七槌)
大匡 乙大 大 匡乙大 乙 匡
匡 乙大 乙 匡 匡 匡 乙匡 乙 匡 O
7. 凤凰三点头(“南路”用时没有后面的尾槌,是在“三点头”结束;“北路”用时尾槌后又多出一槌,也就是“一点头”嘟儿匡)
匡 才 乙才 匡 O 才匡 乙才 匡 O
匡 才 乙才
匡 匡 才匡 乙才 匡 嘟儿 匡 嘟儿 匡 嘟儿 匡 嘟儿
8. 落槌:乙匡
O (也就是单、双七槌中的最后两小节四拍里边有两声“匡”)。
拉大 大嘟儿
拉大 (无限反复)
二、基本场图符号(“ ”为女,“△”为男):
1. 二龙出水
男女并身出场,大多时候是
不回转圈的,到前台中场直接起
鼓点开始舞跳。
男女并身同时向里转一周后,
掉头又向外自转一周。
3. 绕“8”字
男女交叉走跑出“8”形,
”、竖“8”、十字。
一方为轴站原地扭转,另一方
反方向绕大圈扭转,相互眼神戏逗
5. 胭粉场子
男子亮一“弓步得意式”,将女
撂在场中,女角绕男或随意在前台
走跑“8”“○”圈,在鼓点节奏中,
单独表演,显露“技艺”。
就是在四个方向对舞四次,
戏逗四个回合。旧时是为了祭
拜四方天神。现今是根据演员
情况或情景处理,一般不在安
四门,而是嬉斗许多个回合。
“一回合”也就一次相遇照面。
三、动作说明
“踢场子”的动作名称,是艺人们根据动作的形状、力度和所表达的情节内容结合一些拳术术语而形成的。文字只能记录其大概的方位和扇绢四肢的流动线路,具体的韵味神态和“小法”,只有现场亲自眼观身仿,用心去体会感受领悟才可掌握。
男角基本动作
(1)二起脚 先迈右脚带动左腿起踢至胸前,左腿下落时闪踢起右腿,双手随身举过头顶顺势左臂平肩“山膀”位拉开,右手掌拍打右脚背。
(2)金鸡独立 这是一个静态动作,右手举过头顶托掌,左手栽拳左膝,右脚着地直腰拔背,左脚勾起曲膝空立,肩头随节奏微摇,显出得意豪迈之状。
(3)天地分合掌 左脚虚点地,弯腿曲膝,右脚为主力挺身梗项,两掌掌心相对,右掌抬于胸前,左掌沉于腹部,间隔一尺左右,用内力坚韧地左右开合,这是配合女角绕场时的静态动作。
(4)蹬尘腿、弓步得意式、交臂闪身步 (这三个动作是连贯而作的,属绥德北路场子男角风格动作)其一,在女角绕过一圈时,右脚跺地向左斜线蹬出45°,两手双穿掌拧腕握拳成“提襟位”,重心在左腿,整个身子侧体右倾,姿态成斜状。其二,紧接前势撤右腿,落地成弓步,右手拖掌头顶,左手按掌腹前变头亮相。其三,同时左脚向右抬起离地二尺许,双臂右下左上绷掌交错,一触即分地绕花划开,抢步后闪身,随节奏扭走开去。
(5)左右挡步 多出现在“北路”场子“七槌”中的前两槌动作,意为左右拦挡女角。上身分别为左右云手成单山膀按掌式,双手或拧腕握拳,或绷掌变腕,两臂弯成抱球状,下体双起单落成左右弓箭步或马步,在单槌子的最后强拍变头亮相。
(6)三脚不落地 (基本是在“七槌”中的“连三槌”时所作的动作)右脚抬起向左包踢,向左转身同时落右脚,左脚后勾踢,左脚顺势落地,右脚紧接飞踢起,右手在自然挥舞中拍右脚背。
(7)蹲步抱娇 “三脚不落地”后,顺势双穿掌划手、斜身面向女角,抢步成弓箭步或马步,右膝撑靠女角臀部,双手虚抱女腰。
(8)抢步扶娇 在女角受惊向斜后“跌软腰”时,男角右脚抢前成交叉前弓步,双手同时前探,倾身扶护女角。
(9)猛虎下山 双手举过头顶上领翻腕,同时双腿跃起成左勾腿腹前,右腿侧直蹬开,虎势扑下,双掌拍地。
(10)柳树盘根 紧接“猛虎下山”式,双掌托地,右腿向前离地直扫一圈,扫过曲蹲的左腿,右腿扫过时,左脚即离地,右腿盘扫回原位。
(11)蛇龙腾空 紧接“柳树盘根”后,整体身子再次跃起成左腿勾曲腹前,右腿侧直蹬开,双臂“顺风齐”式,右掌拍右脚背。
(12)跪步摆臂 一般是在“三脚不落地”后,单跪右膝,原地左右绷掌摆动。
(13)劈石捣山拳 (绥德南路场子“七槌子”的开头一式)跺左脚左掌内划劈下,右手握拳外划捣下,右脚紧跟左脚并步下蹲,左掌变为掌心向上,右拳捣于左掌心。
(14)扬柳三摆身 (南路“场子”中紧接“劈石捣山”、“金鸡独立”后的三甩臂转身)向右侧上左脚,外甩左臂,向左侧上右脚内甩右臂、右脚为轴,左脚向右离地转半周,与交叉换位后的女角成面对状。
(15)蹲步担山 紧接上式,左肩靠女角跃身马步下蹲,双臂外划握拳胸前,成蹲身担挑式。
(16)转身二起脚 紧接上式,向左踏右脚左转身,带动左腿起踢至胸前,左腿下落时闪踢起右腿,右手拍打右脚背。
(17)盘臂推风掌 紧接上式,左脚前踏,两腿交叉站立,两臂盘绕胸前向右含胸,然后刚毅地将双掌顺耳推开成斜直线。
(18)提步踏云 一般接“弓步得意式”后,向右勾吸左腿,左拳栽于左膝上,右脚单踏地,拔腰侧亮相,起步时左脚撤退到右脚处着地,左脚后撤时右脚协调后撤闪起,左脚开步绕圈扭走(南路风格)。
(19)云手双撇腿 (南路场子“双七槌”中的开头两式)向左前踏右脚、左云手、左腿撇踢起,左掌拍打左脚背,紧接反方向往右重复一次。
(20)三脚不落地连二起脚 (南路场子中一个独特动作)在“双七槌”第二次“连三槌”和“落槌”中,将“三脚不落地”和“二起脚”连在一起来做。需注意的是在踢“三脚不落地”左脚后勾踢不落地直接甩变为前踢,然后又空中闪甩一下,带起右脚变成“二起脚”式。
(21)云手藏拳、击肘翻身、三点头 此三式是在“凤凰三点头”的鼓点中连着进行的。其一,双脚跳起,单脚落下(此式分左右是左一次右一次连着进行的)配上左右云手,并腿下蹲,左手藏于右腋下,做对称动作时又将右手藏于左腋下,头和肩是随着蹲身的动律协调自然而摇摆。其二,《击肘翻身》,右脚向前跳落,左小腿顺势后抬,上身随之前府,右手握拳,拳面向下,从下往上提拳用拳背打左掌心,紧接转拳扭腕,拳心向里,左掌拍击着右臂肘,在女角左臂下钻过,转半周成“蹲步担山”式,其三,“三点头”,双手握拳,拳心向上架抱于两腰侧,抬蹬左脚、右脚单腿跳转、双臂抱拳夹腰三下(南路风格);“北路”的三点头风格是拧身“罗汉拳”式三下,上左脚右拧身、右拳在前;上右脚左拧身、左拳在前,对称三下。
(22)黑虎掏心拳 跺左脚、右脚闪起紧跟并腿蹲身,右手握拳后划一圈、拳心向上朝对方有力捅出,左手护在右小臂处,此式用于“双七槌”二次“蹲步担山”之后
绥德民间婚俗
民国前,男女婚事,听凭“父母之命,媒妁之约”而定,本人没有自主权,婚姻多属买卖性质。婚姻过程一般为择亲、提亲、订亲、商话、嫁娶、婚礼等程序。旧时,男女自13岁起,父母便托人给儿女挑选对象,了解对方家庭根本(一般往上推三辈祖宗亲路,有无狐臭者、外地人、吹鼓手、轿夫和拉驴公子等),门风(一般指一家人为人处世情况,若外界影响不好,称其人气不正)、光景(主指钱、粮、家产)、人品(泛指一家人的品格,主指所择对象的品貌)、八字(指所择对象出生年、月、日、时是否“犯月”相克)等情况。若门当户对,即约请一合适的中间人(即媒人)说合提亲。期间,男女均不知其中缘由,更不曾会面。一般是男方向女方提亲,即使女方家长相中的,也是通过媒人示意男方家长向女方提亲。此时,媒人扮演主角,对方家长领会来意后,通过亲戚朋友侧面了解其根本、门风、光景、人品、八字等情况,视其合适与否,拿出主意,通过媒人传话,媒人发现是小妨碍,必用三寸不烂之舌来说合。经媒人说合,双方家长认可,选吉日(一般为双月双日)举行订亲仪式。
  由男方拿出烟酒喝订亲酒,后媒人根据提前与双方家长分别议定的钱物而宣布“彩礼”及订亲衣物,并由男方家长把钱物一一交予媒人,再由媒人交予女方家长。女方也通过媒人送男方(即新女婿)鞋袜及裤带,民间称鞋为“稳根鞋”,裤带为“长命带”,以示婚姻关系能稳固、长久。男女双方到结婚年龄,男方准备结婚迎亲,由媒人传话,在结婚前几个月与双方家长商定婚嫁日期、新娘衣物及迎亲仪式等事宜,后双方均按协议筹备婚嫁之需。
  嫁娶在民间,男家称“引(迎)媳妇”,女家称“出嫁女”。旧时,办喜事一般为三天。第一天,亲朋好友前来贺喜或帮忙,称“聚客”。由聘请的总管莅位主持,安排相伙(村里或来客中的亲友)干帮厨、待客等杂务。当晚吹手动乐,喜事开始。次日早饭后迎亲队伍准备出发。迎亲队伍一般由七人组成,其中有一名迎人妇女(或婶娘、或嫂子),俗称迎人婆姨。(民间讲究“姑不迎,姨不送。”)。迎亲队伍中必须有一名懂礼节及能说会道的领头人,若遇女方出难题,能善于应付,巧于化解,出发前要准备携带新娘的衣服被褥、首饰银器,大馍(10个)、猪肉(1块)、离母糕(2卷)、清油(半瓶)、筷子、白面(1小包),揣怀钱、坠箱钱以及未交完的彩礼钱。一切齐备,鸣炮三声出发,吹鼓手在前奏乐,迎人婆姨居中,其余人畜随后。若逢庙宇、村庄须鸣号、吹乐而过;过河、过崾崄也得吹长号(俗称“张号”)。
  事前,女家也按协议准备,办嫁妆,备酒饭,约亲朋,组织送人队伍(一般由8人组成,其中有2名妇女陪送,俗称“送人婆姨”)“迎人的”一到,女家院内设一桌案,摆上烟酒,由管事人向迎亲领头人敬酒三杯,以示欢迎,迎亲领头人将所带之物一一摆于桌案交待,谓之“表礼”。饭后,女方家总管向迎亲领头人交待陪嫁之物,添坠箱钱、揣怀钱、油、面、筷子等各加一倍退回。一切就绪,准备起程。新娘换上嫁妆,蒙上“盖头”(用红花被面或红绸子挽结成的)上轿,迎送婆姨抢着上马,长号一鸣,吹手先行。迎送队伍以迎人婆姨为先,新娘居中,送人婆姨在后,有序而行。此时,唢呐声声入耳,摇摇摆摆、浩浩荡荡出村。若遇好事者,可摆烟酒于路旁,迎送队伍必须停止前进,吹手就地吹奏三曲,三起三落,方才放行。途中,若有两家迎送队伍同向而遇,则有“抢路”之俗。抢路时,一般双方领头人为免纷争,经协商,往往让先者用圪针条耱路,示意为后行者的新路;若相向而遇,双方新娘应互换裤带或针线包,都用圪针条耱出新路而行。进村时,速度须放慢。吹手大显身手,或吹“得胜令”,或吹“将军令”、“大摆队”等乐曲。村人围观,热闹非凡。此时,公公婆婆入洞房,夹起枕头走一圈,俗称“抱孙子”,家人应遮盖碾、磨,怕青龙白虎“冲喜”。一切就绪,专候新人进门。
  迎送队伍进门后,分设专房招待,新娘需“送人的”领头人扶下马(或轿),由新郎揭“盖头”,两人一前一后踩着红毡走向洞房(俗称“帐房窑”)。在此之前,吹手须进去张号,叫“冲帐”。随即有一人手端一碗麦叶、小钱、五谷边撒边唱,谓之“撒帐”。新人入洞房后,由一小孩端水让新娘洗脸,新娘得给少许钱,以示酬谢。新娘上炕,将席四角已压之物(有针线、核桃、红枣、钱币等)收存起来,谓之“踩四角”,后静坐前炕。随后,“送人的”坐席(吃“八碗”)。新郎要敬酒施礼,送亲领头人应以钱相报,民间称之谓“折席口”。
  饭后举行上头仪式。由姐(夫)或姑(夫)主持,让新人背靠背坐于水桶上,将二人头发拢在一起,边梳边唱:一木梳青丝云遮月,二木梳两人喜结缘。三木梳夫妇常和气,四木梳四季保平安。新女婿好像杨宗保,新媳妇好像穆桂英。荞麦根儿,玉米芯儿,一个看见一个亲。养小子,要好的,穿长衫子戴顶子;养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双双核桃双双枣,双双儿女满炕跑。天作良缘配好的,夫妻恩爱一辈子。随即,将红枣,核桃从新人头部倒下,夫妻二人争抢捡入自己衣兜。接着,主持人还要将新娘头盘成髽髻,意为结发夫妻能白头到老。随后,姐夫、姑夫老姑夫以及结拜兄弟还要闹房(俗称“骚房”)即让两个新人当众做出各种亲热动作。客人出节目,新人表演,令观者捧腹大笑。闹房毕,婆母由窗口向里撂儿女馍,盼望早日抱孙子。此晚“帐房”(洞房)灯光应彻夜不熄。
  第二天清晨,小两口要吃儿女扁食,饭后举行“拜人”仪式和“亮箱”及见婆婆仪式。是日,男家发客,新娘回门,新郎带认亲礼品同去。翌日,小两口又由岳父母送回,谓之“送回面”。八日后,新娘需到娘家住七天再归,曰“对七对八”。
陕北民间葬俗
生活在黄土高原的陕北人民,世世代代依靠黄土地为生,死后也长眠于黄土之中。传统葬俗也在陕北各地大同小异地延续着,它是对死者礼仪的习俗。一般老人年逾六十,即开始购置棺材,制作寿衣。棺材俗称“寿木”,以松柏木料为优;寿衣俗称“老衣”,以蓝、红、黄棕红绸缎为料;有褥、被、裤、袍子、褂子等,一般为 7 件。如果年轻人夭折(称“小口”)不得超过 3 套。老人丧事称“白事”,坟(地)称陵(地)。民间对阴宅的选择非常重视,必须出钱请阴阳先生选地势、定方位。有句百姓谚语“子孙出在坟里,富贵出在门里”,透彻道出其中的原因,人民祈求后世子孙的富贵愿望。挖墓坑先下线挖坑,称“破土打陵”。一般坑长 8 米,宽 4 米,深八、九尺。后打墓窑,墓窑一般深 8 尺,宽、高均为 5 尺。若遇合葬,要打的能放下两副棺材即可。一些富裕户,预先在地下用砖或石头砌成墓窑,称之谓“堂子”。堂子以上地面加盖牌楼的叫明堂子,不加盖的叫暗堂子。 12 岁以下夭折的, 均不埋葬,用干草裹尸送到山里了事。怀孕妇女死亡,需剖出肚中婴儿或在肚子上扣面锅,请阴阳行生上符后埋葬。老年人病危,子女日夜守护,并通知户族女面(亡人的姑、姐、妹家统称)及舅家前来看望。子女守候至老人停止呼吸,称“给老人守气”。若老人寿终正寝,称“顺心老人”,应隆重举行葬礼。
  老人停止呼吸前后,给其整容,即(男)剃头刮须 | (女)梳头盘髻,并洗面净身,穿老衣。然后摘门板,铺谷草,将亡者双足朝门放置 在谷草床上,脸上盖一张白麻纸,叫“盖脸纸”。脚下放一个小供桌,上放供品、香碗。榆林地区讲究老人死后要扭死一只“替罪鸡”意为死者生前可能有错,死后为免阎王怪罪,让鸡去替罪。
  老人去世,将其穿过的衣服,用过的被褥,卷放于墙头。在大门外挂出“岁数纸”(按岁数每岁一张纸剪成长条状,红长纸条围捆成一束),向世人报丧。孝子着丧服,即穿白纱布制的长褂,用麻绳系腰,戴白纱布帽,穿白色鞋。孝子忌穿红服,遇人下跪叩头,谓“替老人免罪”。随即请户内长者主持丧事,谓之总管。总管立即组织户族内人,分别向亲戚报丧。若儿子多,娘家(即外家)必须由一孝子身穿孝服持酒专程叩请。同时请阴阳先生择定安葬日期,确定陵地方位。
  掘墓俗称“打陵”。人亡之后,需请四个或八个打陵的(一般是中青年人),而且民间有“本命年者不打陵”、“一年不打两陵”之说。若村内没有合适打陵的,需在邻村去请。打陵时,孝子应不停地送饭、送烟酒(忌送菜、送水),供打陵者的食用,但有剩饭不能往回带之俗。陵打成后,请娘家人和阴阳先生指点,不宜处在修整。打陵的每天需空回,打陵工具待亡者葬后方可带回。
  人亡三日后入棺(称入殓)。入棺前棺底要铺麻纸(孝子每人一份),放丝线或五色线,给亡人口中放铜钱,俗称“口含钱”即意为衔金、银、玉。在棺底摆北斗七星图案、撒柏树叶等,将老人抬入棺内,头、手脚、穿戴都得一一摆正,最后加盖。
  老人入棺后,在院内搭起帐篷(俗称灵堂),置棺材于两条长凳上。棺前放一小供桌,上摆供品、插香碗、长明灯,下放一插香器具供烧纸用,桌前铺毡一块,供人下跪叩用。孝子轮流守灵,昼夜不离,早晚献食,点香烧纸。亲友来,首先在灵堂前烧纸点香,此时孝女痛苦不止,至亲姐妹来亦进灵堂哭泣。凡来者祭奠,孝子要陪祭,跪送祭吊者,并发给孝幅或孝布,女婿、娘家来,除烧纸、献食外,还与孝子一样,杀猪宰羊,俗称“宰献”。宰献的猪(羊)应爬放在灵堂前一桌上。有的女婿请吹手奏哀乐,以表孝心,其亲朋以香纸等为献礼。近年来,盛行送花圈、被面、钱币等祭礼。孝子将这些祭礼(除钱外)摆挂在灵堂两侧,以示亲友之多。
  民间丧事,通常举行两天,习俗如同“红事”。出殡前一天,亲朋相聚吊丧,孝子陪祭。中午举行“迎幛”仪式,吹手奏着《西风赞》《花道子》等曲子,迎着死者遗像及亲友敬送的换幛,孝男孝女随后而行,绕村一周返回。挽幛多少似乎标志死者及家人的威望高低、富贵及声望。民间还有葬前一天晚上娘家人“下话”的礼俗,即孝男孝女跪于地上,由孝子(一般为长子)向娘人诉说死者生前病因、医情及葬礼安排,娘家人听后,有训斥的、鞭策的,也夸赞、鼓励的(因此俗是对不孝子女教育的机会,故至今流传)下话毕。开始给孝子孝女、亲戚、朋友依次戴孝,然后举行“侑食上祭”的习俗,即数十个孝男孝女整齐序地跪 在灵前,吹鼓手在前引路,后面跟一个端祭盘之人,此人三指撑盘,盘为盛酒碟祭品,另一手拿着绸扇,且走且舞,步态轻盈,如同飞燕,走遍孝男孝女之间空隙。他们走的线路也很有规矩,或走四门斗底,或走天地牌子,或走十二镰刀,或辫蒜瓣,实则灵前秧歌舞,十分有趣。祭品花样众多,有的多达七八十种,接着举行“摆路灯”(俗称“撒路灯”)仪式。三声炮响,吹手前行,长子端亡者灵牌居中,孝男孝女手持哭丧棒躬身随后,另有一人带着醮油花籽或浸油玉米芯,沿出殡路线两旁,一撮一撮撒下,点燃成一盏盏小灯,为亡灵指路,路灯一般撒至村外向坟墓方位的路上或十字路口、河边等。此意为亡人“归阴”时行于金银之桥。在吴旗、志丹等县出殡前夜还举行“领羊”也叫“淋羊”仪式,是由主家、娘舅家、外家、户家各牵一只活羊至灵前,烧一张黄表纸,给羊身上从头至尾浇一碗凉水,由一人发问,借以问讯死者还有什么要安顿。若羊发抖意为问中亡人之意,否则,继续浇水、发问、直到羊发抖为止。还有榆林、延长等地举行摆灯山仪式,也是出殡前一日晚上举行,用高桌作底,依次放置方桌、斗、开子,合合,成一宝塔状,然后用萝卜剜制成的灯盏放于每层之四方,越到下面,灯盏越多。此俗表示请三代孤魂回家看看,表示对老辈的尊敬,让亡人走明路、顺顺走。
  出殡俗称“埋人”。出殡前,举行“三献礼”即孝子向亡者献祭礼(过去叫“祭菜”,就是给香纸钱),侄儿向亡者献祭礼,孝孙、女婿外甥亲朋和不上山埋人者向亡者最后献祭礼。行礼前礼生手拿为文碟,每献一次礼。大声宣读他们的献祭物品或钱数,称为祭文。行礼结束后,此人将棺材抬出灵堂,阴阳先生手摇铜铃,口念咒符,手拿桃条打老公鸡,鸡怪叫仍过棺材,称“起殃”。(也有阴阳先生手持菜刀,猛叫一声,用刀将纸灰碗打碎,谓之“起殃”)。此时,号炮齐鸣,孝子嚎哭,出殡起程,叫“出灵”。长孙扛着引魂杆前走,吹手奏哀乐,迎着亡人的牌位、棺材;孝男孝女拿着哭丧棒举着花圈、纸火等及有关小辈至亲排成两行,哭哭啼啼缓缓前行。大门外或硷畔上打起篝火,将岁数纸、亡者生前的枕头及灵堂所贴之物全部烧掉。路经家户均点一堆火,防鬼魂进宅。一路上有人不停地抛撒纸钱,谓“买路线”是给游魂恶鬼的。出殡队伍行至墓地,将棺材卸下由孝子推入墓窑,阴阳先生进窑用罗盘确定方位,摆正棺材,在墓窑内放一小桌,上摆长明灯、祭食罐,安墓砖(上书死者姓名、生卒年月),放“五雷瓦”(一块瓦上画五雷咒符,上写“动土大吉”、“入土为安”)表示镇风水保吉祥,接着有“呛墓”习俗(即用热麻油炸糕,糕即高,意为吉祥高升,或者用烧热的铁锨浇上麻油冒起一股白烟呛墓,然后人出时用谷草把脚印扫掉。盖上墓门石,封缝埋坑。埋坑时不递交工具,埋土者累了之后,将工具扔在地上,他人拾起接着填土,同时阴阳先生念安墓词。坟堆好后在两个礼生的指引下,再行“告坟”礼,同时除孝子孝女以外的缟帽等随即脱去表示不在戴孝此事完毕。最后孝男孝女在坟前将纸火(即纸制金山、银山、现代家具、童男童女、楼房、电器等等)烧尽以示孝心。
  葬后三日内,孝子每晚须上坟打火,最后一晚要祭奠,用小石板按好供桌,称‘复三。后阴阳先生开出“七单”,每七日一祭。“头七”为小祭,“五七”为中祭,“七七”为终祭。至百日再上坟祭奠,称“过百”。此后每年亡者逝世日为周年,应祭,三周年后大祭。孝男孝女应守孝三年,过春节不贴红对联。俗话说“十里路上不同俗”,陕北民间葬俗基本以此为准,不同县境在个别环节上有自己的讲究礼法。
陕北绥德古老风俗
民间一日两餐,农忙季节和修建房屋,顾用匠工则为三餐。日常生活主食,有稻黍饭(亦叫高梁米饭)、饭(方言读,高梁碾碎做成的稀饭)、钱钱米饭(小米稀饭)、捞饭(小米或黄米稠饭)、黑面(杂豆面)、杂面(豌豆、小麦磨成的面粉)、蒸馍(有黑馍、黄米馍、白馍)、烙饼等。
地方特色风味饮食有擀杂面、杂面抿荚、油糕、枣糕、荞面圪托、河捞、麻汤饭、绿豆米汤、黑愣愣、黄酒(米酒)等。遇有民间传统节日、生辰满月、婚丧嫁娶等红、白大事,则以“油糕、粉汤、河捞、扁食(水饺)、五簋、八碗、十三花、十六件(5样、8样、13样、16样菜肴,以肉类为主)等佳肴并辅以酒宴款待贵客。 在城镇小吃摊点,多为传统风味小吃,有油饼、油旋、黑粉、碗托、卤鸡、干炉、果馅等,品种繁多,风味独特。目前,多数民间饮食和地方风味小吃,已进入宾馆、饭店,成为餐桌的上等佳肴,倍受外地客人的青睐。
比较传统古老的服饰有长袍、马褂、礼帽、毡帽、瓜壳帽、小脚女人穿的“凸凸鞋”、山羊皮袄、“羊肚子”手巾(男人头巾)、贴胸兜肚、布袜、“遍纳鞋”和小孩穿戴的“牌牌”、“屁帘”等。这些衣着目前大部分不再穿戴,有的已经绝迹。手镯、戒指、耳环、项链等旧时贵妇人所佩戴的首饰,一直延续至今,并广为普及。
陕北的衣、食、住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东西”。要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前,陕北乡民的基本服饰是头扎白羊肚手巾,身着光板老羊皮袄和大裆裤,内着白褂子、红裹肚,脚蹬千层布底鞋,有的头戴毡帽、腿裹裹腿,脚穿毡靴,这些均反映了在陕北较为寒冷的气候条件下,人们从事农耕、游牧等不同生计活动的需要,以及历史上各游牧民族、农耕民族服饰文化的相互影响与继承。《汉书·匈奴传》载匈奴服饰:“自君王以下,盛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方向旃裘”。《旧唐书·党项传》载党项服饰:“男女并衣裘褐、仍披大毯”。大裆裤、裹腿、头上扎羊肚手巾显然是由游牧民族服饰演化而来。
陕北人的饮食烹饪习惯以熬食为主,其中手抓羊肉、风干羊肉、羊杂碎、腌酸菜、大烩菜、熬豆角、熬土豆、炸油糕、油馍馍、煎饼、荞剁面、荞面圪坨等历史上有名的地方传统风味小吃,多与在陕北居住的游牧民族饮食习惯有关。如炒米、炒面、奶茶、奶酪,就与蒙族习惯相同。陕北人还喜欢散生葱、蒜、韭菜等来调味,这与契丹、女真及其后满族的饮食习惯传入有关联。与中原地区的饮食习惯比较,陕北人的传统肉食以羊肉、鸡肉为主,极少食用马、骡、驴等大牲畜肉,鱼类食物也很难在传统食谱中找到,只是近代才开始在城市居民中普及。
旧时陕北人多穴居陋处,有浓厚的原始遗风。窑洞是自古以为最具陕北民居的代表性的建筑,陕北有半地穴式土窑洞,有秦汉以扣的崖面式土窑洞和明代后期开始的青砖窑洞,稍富裕者,用石头或砖砌成窑面(俗称接口子石窑)。更富裕者,则整体全用砖、石加工砌成,门在用细凿凿出石面,或用水磨砖砌合,窑前再加穿廊和抱厦,颇为实用、壮观,窑上门窗加工或各种纹样图案,增加美感。更有少数极富人家,将空洞建筑与庭院建筑结合,门前蹲石狮,大门修门楼,门内有照壁、厢房,庭院分为二进、三进、三院、五院多种,与正窑、下院松成和谐有序的整体结构,极尽洞居室之实用、华美。窑洞是最具陕北特色的民居文化现象,其建筑就地取材,依山傍势,冬暖夏凉,充分显示出与自然、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体现了陕北民众平和、宁静、现实的审美心态。
保锁与过关
为了消灭免祸,使孩子能平平安安的长大成人,定边一带的人常常要给孩子保所的,等孩子长到十一二岁的时候,还要给被保锁的孩子举行一次解锁过关仪式。
  十二周岁以下的孩子往往是保所的。老年人说,这个年龄以内的孩子三魂六魄还不全,如不保锁,可能会出事的。一般来说,开始保锁的时间是没有限制的,同时也并非所有的孩子都需要保锁。大致来说,以下三类孩子是保锁对象;一是孩子出生时不顺利的,二是婴儿时期哭闹厉害的,三是孩子有病缠身的。
  保锁的仪式是很隆重的,它需要村中年长者主持,还要请法师或道士。做法时间是在事先选好的某个“黄道吉日”的午时三刻,地点是在被保锁孩子家的院子里。院中心设法坛,法坛的设置并不复杂:在地上划半径为五尺的圆圈,圆心摆三只大碗,碗内分别盛满五谷、水酒和香火。圆弧上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堆上锥体细沙,并分别插上黄红白黑四面三角形纸旗。待时辰一到,便置孩子于圈中,法师身着道袍,手持木剑绕圈念咒。香焚至三分之一时,开始鸣炮,法师闻声跳入圈内给孩子戴锁。然后,将孩子从火中抱出,亲手交给孩子父母,保锁就此完毕。锁有双狮锁,单银狮锁,锁上配有七彩丝线和神符纸条。
  保锁的孩子到了十二周岁,这时老人们认为他的魂魄已全,便请原原法师来开锁,开锁有称过关。过关时要在院内设门关,关门一般是由三张桌子摆成门的样式,然后找一把刀置于门上横放竖挂均可。关门左右各插黄旗一面。左书“消灾免难”,右写“岁岁平安”。关门要求与家里正堂屋门洒遍五谷而成。过关时间为正午午时一刻。在这之前,孩子要取井水亿万给法师备用,法师则给孩子穿一身过关时特备的衣服。时刻一到,孩子的父母就在正堂屋里焚香祈愿,孩子就从正堂屋门起,一步一叩头,一直爬出关门,期间法师还要做法,捧水碗弹水于孩子身上,其他人则燃炮助威。孩子爬出关门后,过关便告终止。
你说,你对陕北的民俗民风有着极深厚的爱和神往。你叹息在陕北插队3年竟没有亲眼一睹“暖窑”的风采(你说得对,那时,“暖窑”是被当做四旧扫荡的,谁还敢复旧弄那玩意儿。再说,那年月农民穷得也箍不起新窑。没有新窑,当然就更谈不到“暖窑”)。于是你常有种排斥不开的遗憾,常要我将陕北的一切细细描述于你。这不,村里顺顺家“暖窑”,正巧被我赶上了。——顺顺,你也许记得吧,你在村那阵,他才十来岁,还流着鼻涕。对了,他也就是那个“破老汉”的儿子,这下你该记起了吧。
  暖窑,是陕北农村一种古老的风俗,本决为谁家迁往新居,大家恭贺乔迁之福,乔迁之喜,乔迁之乐。现在,格外肥大的雪花在这冬日黄昏更加扬扬洒洒的细密起来,给农村平添了一份瑞气,一份景致我看顺顺家的那三面石窑,真是新门新户,新窗花呵,还新新的将今年新收的谷穗子在门缘上方交*了两个黄黄的红红的“X”号。门上一幅新对联分外惹人:里有仁风春色薄,家余德泽福星临。安居乐业。你不要小看陕北那土疙瘩人,他们的对联编得美着呢。
  现在那些相好的拜识(陕北指结拜兄弟)、邻里好友开始三三两两向这里走来,雪地上踩出一条条脚印。他们都带着自己的独有的“特产”,腋下夹的,小篮子提的。比如谁家有几蔓葡萄藤,他准带阴好晾干的鲜葡萄干儿;谁家的南瓜籽儿最大最饱满,他肯定会提溜来的小袋;谁家的老母鸡在这冬日里冠子红,咯咯下蛋早,她会炫耀地带来;谁家的黄米稠酒历来为人称道,她将兴冲冲地用大海碗端来,让大伙品尝。当然,也有拿酒的,带肉的。带汾酒、西凤的人兴致勃勃,带二曲散酒的也乐乐陶隐……
  人人都要带一份好吃的东西,才叩主家的门。主家自然更要拿出全部的殷勤,款待庄邻。富赡者备办酒席,手头拮据者,也要上三五道菜的。那炕须烧得热热的,暖暖流的,那一定要体现出温暖如春,家传诗礼,日星月恒,盈福满门;一定要体现出里和为贵,同德同邻,祥光惠风,五世其昌。
  肉香弥漫了整个窑洞,3个炕上挤满了人,还不断有人打着唿哨带股风进来。主家现在端上来热腾腾的油糕,一道道好吃的饭菜肉食。大伙像原始部落狩猎归来那样席地而坐,同乐共享美餐,尽情吃喝。那猪肉粉条吃的哧溜溜响,南瓜籽嗑得“乒乓”的,红枣嚼的有滋有味,稠酒烧酒唱的醉醉攘攘。“啧啧!谁家婆姨做的好稠酒,真甜!”人家那男人知书达理戛崩崩俊,人家那女人也苗格条条巧格灵灵。”女人们七嘴八舌。“人家是金娃配银娃娃……我那一口子,嘿嘿,邋遢肋月忒 ,我们是西葫芦配南瓜。”男人们裂开在大嘴嘎笑……暖窑不像闹洞房喝喜酒那样粗野,嘎皮,暖窑稍有收敛,但那热烈浪漫的气氛,真挚淳厚的民风,同时叫你外来人大饱眼福,咂舌喝好。因为你外来人根本就没经过这种场面……
  中窑热炕上是老年人拉话的地方,他们凑在一起,呷着酒,共话这家人的勤劳,能干,务正,光景殷实。也说些躬耕、畜牧、祭祀及外面许多令人新鲜的消息:“你鬼儿子羊毛里掺假没。人家说羊毛卖外国叫人家查出来,赔了钱又坏了名誉。”两个老汉诳着乐,热的头上直冒汗,他们索性把那老羊皮袄脱下放在一边,还用袄襟子连连扇风。炕头那侧,一个老汉正在唾沫星子乱溅说古今《杨家将》。对杨家将忠烈的弘扬,这一方对善恶信奉天长地久的人们!
  暖窑须唱歌。不唱劲不足,味不浓。一唱必是信天游。信天游是普通庄稼人的心声,也是彼时彼地人们愿望、爱憎、理想、情感的表露。你看前炕那群年轻后生,抽烟、喝茶、谈天说地,亮着嗓子打通关,猜拳唱令声像公牛叫一样。那后生连连吃拳,输了,就唱起来:
  头一回寻你你不在呀,
你爸爸敲了我两烟袋。
艾哟哟,脑上冒起疙瘩来。
第二回寻你你不在呀,
你妈妈正在切白菜。
哎哟哟,手拿菜刀撵出来。
……“呵呵”,“哈哈”,众人眉飞色舞。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古老的民歌《寻妹子》,也知道后面的词儿,可还要明知故问:唱呀,唱呀,那第三回啦?捏着她的手没?那大黄狗追上来咬着你没?
呵呵,哈哈……
  就有人给递赤来满满一盅酒:“唱,再唱……不唱,再给他灌两家伙……”
  古朴凝重的黄土高原,不知怎么的一代一代,就流传下这么些酸曲儿,它酸不溜溜的甜,甜不溜溜的酸,野不溜溜的爱,爱不溜溜野,而且这酸曲至今仍产生这样大的吸引力。
  后炕上的婆姨们也闹腾着,他们知道谁最会唱,于是就群起而攻之。那女人只是捂着嘴唇笑,两腮泛起一团红晕,但死活不唱。原来她的公公在窑里,婆姨们发现这个秘密,立刻蜂拥而上,反她的公公推推搡搡赶出门外,公公只好装着撒尿去了。
  她才拢一拢头缓缓唱起来:
毛丝布裤子裹大腿,
硷畔上来了几个骚情鬼。
求一声来人不要瞎控抓,
奴家的男人不在家。
……陕北是信天游的故乡,男男女女都会唱。真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造一方文化。你看那曲调,自由回荡,悠悠扬扬,把那豁达、纯厚、粗犷、质朴,全都表达出来了。特别是那野情野味,被他们表达的淋漓尽致,永远那么富有魅力。这不前窑刚把公公搡出门,后窑叫喊声又如潮似浪,骤然轰起:“让他们对唱,不唱就让他们两口子当着大家的面亲个嘴。”
这绝不是说着玩的,而绝对会动真格的。虽然不至于像闹洞房那样粗野,给新郎子被裆里塞进一颗豆儿,然后迫使新媳妇去裤裆摸那豆儿。可也会做出粗鲁的事来,众人会七手八脚,一拥而上,把那男人拉过来硬硬压在女人身上……
  他们连连告饶:唱,唱。这才松了劲儿。他们不甘受那份羞辱,再说,暖窑,图个红火,图个韵味,图个醉。
  他们一字一句地唱道:
西北风刮得冷森森,
什么人留下个人想人?
阳畔上的核桃背洼上枣,
咱俩为什么这样好。
你要走来我不让你走,
挽住你的胳膊拉住你的手。
你是哥哥的命蛋蛋,
搂在怀里打颤颤。
……一曲,又一曲。一曲终了,便是一阵山洪般的大笑大乐。唱的人,有兴有致有味。听的人,宁声屏气,聚神会精,眼睛瞅得大大的,沉浸于那韵味,那情趣,那生活温馨,那人世炎凉。那个老汉竟张着嘴巴,把噙着的老旱烟锅子滑了下来。
  而你外地人,叹为观止,此刻全身暖酥酥的,最后逐渐被彻底征服,完全崇拜于这种别处没有的独独陕北才有的浓烈的民俗风情中,崇拜于这种农家世界的风骨、德性,男人的直爽、纯朴、实厚,女人的多情、缠绵、善良中……
  窑里仍在红火热闹,外面的雪更大了。头前有人进屋,说是雪似密箩筛,此刻有人进屋,说是雪如铜钱大。瑞雪丰年!这正是北国独有的风姿也是农家萌生希望的好征兆啊。我不知远方的你在这个寒冷的冬夜怎样度过,遥远陕北这普通窑洞土炕上,现在却更温暖更热烈了。你知道我的秃笔,是很难绘制同什么画意诗情了你心愿的。我想,你最好还是抽空重来一趟陕北吧,说不准就能碰上谁家暖窑,那时百闻不如一见,你肯定将会觉得那城市生活多么苍白乏味,而田园农家生活又是那么充实富有啊……
  ——哦,那恋人袭人的陕北“暖窑”!
建置沿革篇
夏、商为雍州之地。周为荒服之地。
春秋为赤翟、白翟之地。战国属魏上郡,后归秦。
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仍设为上郡,上郡辖肤施等县。
汉高祖刘邦元年(前206),项羽改上郡为翟国。汉统一全国后,沿袭秦制,汉高祖刘邦二年(前205),翟国地归汉,汉仍置上郡,治所肤施县。辖肤施等23县。新莽时,改上郡为增山,增山领上陵畴、广信、积粟、卑顺等14城。东汉实行州、郡、县制。增山复为上郡,隶并州,治所肤施。
建安十八年(213)上郡改入冀州管。三国时为曹魏并州地。晋初隶并州,永安元年(304)后,先后被匈奴、羯、氐、羌占领。东晋安帝义熙三年(407)后,该地区为大夏国占领,设吴儿城(吴儿城一说在今四十里铺附近,一说在城西25里吴儿砭一带)。
北魏实行州、郡、县制。在今县东设政和县,县西属魏平县。政和县与魏平县均属东夏州之朔方郡。
西魏的行政建置因袭北魏,因局面混乱,废设无常。废帝元年(552)在今县城设绥州、安宁郡和上县,在今县东(义合一带)设安宁县,县东南(崔家湾或河底)设安人县。绥州辖安宁郡(州治)、安政郡和抚宁郡。安宁郡辖上县(郡治)等。北周仍设绥州、安宁郡和上县。另在县东部置义良(良乡)县。绥州辖安宁郡(州治)等4郡。安宁郡辖上县(郡治)等7县。
隋初实行州、县两级行政制度,炀帝时改为郡县制。开皇三年(583)撤销安宁郡,改安人县为吉万县,保留绥州。大业元年(605)改绥州为上州,撤安宁县、吉万县、义良县,并入上县。三年(607)撤销上州设立雕阴郡(治上县)。雕阴郡领上县(郡治)等11县。大业十三年(617)梁师都称帝,今县地属梁国。
唐实行道、府(州)、县虚三级的行政制度(因道是监察区域,不是真正的一级行政区域,故称虚三级)。唐初今县地为梁师都占据,唐武德三年(620)于延州丰林县(今延安市东南)侨置绥州,六年绥州徙置延川县,七年又迁于魏平县(今子洲县南),贞观二年(628)灭梁师都,绥州迁回上县。天宝元年改上县为龙泉县。绥州隶属关内道,辖龙泉县(州治)等5县。
五代十国实行以州(府)统县的二级制。今县地仍设绥州和龙泉县(州治),但政局动荡,归属变化频繁,先后被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占据。
北宋初设道,又改道为路,路下设府、州、军,在府、州、军下设县。宋太平兴国七年(982)今绥德县地被西夏占据。治平四年(1067)后渐次收复,熙宁二年(1069)置绥德城,隶延州。元符二年(1099)改设绥德军,隶永兴军路,辖清涧城等33个城、寨、关、堡。
金天会六年(即南宋建炎二年1128)今县地属金,仍为绥德军。大定二十二年(1182)改为绥德州,治所设在原绥德城,隶鄜延路,辖领清涧县、义合寨、开光堡、永宁关等14县、寨、堡、关。正大三年(1226)在绥德州设绥德县,升义合寨为义合县。绥德州此期领绥德、义合、清涧等8县。兴定五年(1221)蒙古族(即元)占领绥德州。
元实行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路、府(州)、县四级行政制度。至元四年(1267)撤销绥德县及义合县,今县地归绥德州直辖。绥德州隶延安路,辖清涧县、米脂县。
明实行承宣布政使司(习惯称行省)、府(或直隶州)、州、县四级制。今绥德县地仍为绥德州。洪武初置延绥镇(明边陲九大军事重镇之一),洪武四年(1371)设绥德卫(亦为军事机构)。延绥镇初领神木道、榆林道、靖边道以及绥德卫、庆阳卫、延安卫、东胜卫共12营堡、36城堡。绥德卫辖百户所50个。成化九年(1473)延绥镇移驻榆林。
清代的行政制度是省、道、府(直隶州、直隶厅)、县四级制。清初今县地仍为绥德州。雍正三年(1725)升为直隶州,辖米脂县、清涧县。雍正九年(1731)神木道改为分巡延绥鄜道,移驻绥德,辖延安府、绥德州和鄜州。十三年(1735)又增领吴堡县。乾隆二十五年(1760)延绥鄜道移驻榆林。
民国初设省、道、县,后设省、专署、县。1913年废州设绥德县,隶榆林道。1933年撤销道制,绥德县直属陕西省。1935年8月在绥德县城设陕西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日绥德县解放,在县城设立绥德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隶属陕甘宁边区政府,辖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5县。
1944年元月,绥德分区增辖新成立的子洲县。1948年7月,绥德分区又增辖横山县、镇川县。1949年5月,绥德分区改属陕北行政公署(驻地延安)。1950年5月,绥德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为绥德分区专员公署(绥德专区),隶属陕西省,辖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子洲、子长、延川等8县。
1956年10月,绥德专区撤销,绥德县划属榆林专区。1958年12月,清涧、子洲、吴堡3县并归绥德县,1961年8月划出。1969年榆林分区专员公署(榆林专区)改称榆林地区行政公署,绥德县属之,一直至今。
名称绥德县
位置及直辖 名州镇5.86位于绥德县西南部,辖3个行政村,11个社区居委会薛家峁镇107位于绥德县南部,辖41个行政村崔家湾镇46位于绥德县南部,辖61个行政村,178个村民小组定仙墕镇86.7位于距绥德县东南部,辖38个行政村枣林坪镇96位于绥德县城东部,辖45个行政村
绥德县现辖15镇1中心,629个行政村,总人口36万,其中农业人口30.4万,城区常住人口8万,登记在册的暂住人口为6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94人。
名州镇是绥德县城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辖42个行政村,6个社区,省、市驻镇单位60多个,总面积92.78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3万人。其中常住人口6万人、农业人口3万人,流动人口4万人。
石家湾镇位于绥德县城西15公里处,外接子洲县地界,内接本县四十里铺镇和张家砭乡。全镇总面积86.5平方公里,辖29个行政村,153个村民小组,5544户,19480人口;全镇总耕地40734亩,其中川地5094亩。
田庄镇位于绥德县城南20公里处,南邻清涧县,西接子洲县,全镇辖32个行政村。总面积为90.2平方公里,总人口1461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48人。
崔家湾镇位于绥德县城南30公里处,地跨东经110.5°,北纬37.3°,南北宽25公里,东西长15公里,东临义合镇,南接定仙焉镇,西与清涧县店则沟乡为邻,北连薛家峁镇。全镇共辖61个行政村,5124户,18146人,其中劳力11054人。 全镇总土地面积1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5968亩,退耕还林面积35480亩。
薛家峁镇位于绥德县城南20公里处,全镇41个行政村,总流域面积达107平方公里。4170户,总人口15748人;耕地面积4818O亩,其中梯田22363亩,坡地20219亩,水地4353亩,坝地1245亩。
定仙焉镇位于绥德县城东南方向50公里处,东接枣林坪镇,南临清涧县石盘乡,西连崔家湾镇;北靠义合镇。辖52个行政村,7个镇级单位 ,1个街道,绥-清公路从中穿过,总人口13760余人,3567户,其中集镇人口1200人,流域面积1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205亩。
枣林坪镇位于绥德县城以东65公里的黄河沿岸,地域面积111平方公里,共有51个行政村,农业人口12975人,4344户。全镇总耕地面积28728亩,红枣种植面积34015亩,占经济林面积的97%。
义合镇全镇辖69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驻镇单位20个。全镇共7520户,总人口3086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62人,暂住人口1282人。全镇有耕地面积7.6万亩,林地面积3.6万亩,退耕还林面积1.5万亩。
张家砭镇位于城西二公里处,辖区三十一个行政村,面积九十九点八三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348人,流动人口6000多人。
白家硷镇 地处绥德县城南10公里处,辖28个行政村,129个村民小组,3739户,14314人。全乡流域面积84.7平方公里,有耕地37000亩,其中坡地20263亩,川水地4800亩,坝地1047亩,梯田10890亩,林地46520.5亩。
中角镇位于绥德县城东北方向约40公里处,东面与吴堡县辛家沟镇交界,南面与义合镇毗邻,西面与满堂川乡接壤;北面与吉镇镇相接。辖58个行政村,6327户,23000余人,幅员面积16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365亩,林地59461亩。
满堂川镇 位于绥德县域中心,距绥德县城17公里,与名州镇、义合镇等乡镇毗邻接壤,307国道、青银高速公路和太中银铁路横穿而过,全乡辖48个行政村,235个村民小组,6680户,23341人,全乡流域面积162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68034亩,其中水地1668亩,川台地855亩,有淤地坝4269亩。
四十里铺镇位于绥德县城北16公里处,北距米脂县城17公里,与韮园、薛家河、名州、石家湾、张家砭等乡镇毗邻接壤。全镇区域面积163.8平方公里,总人口38144人,辖63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总耕地面积71987亩。
吉镇镇位于绥德县城北50公里处,东与吴堡接壤,西北与米脂毗邻,东北与佳县相连,辖18个行政村,4102户,其中农业户数3714户;13667人,其中农业人口13180人;总劳力7735个。全镇总面积78平方公里,总耕地38120亩。
薛家河镇位于绥德县城北35公里处,距210国道15公里,全镇有16个行政村,117个村民小组,4307户,14387人,其中非农业人281人。耕地面积34695亩,其中坝地1946亩,梯田27304亩,水地155亩。
艽园便民服务中心(并入名州镇) 位于绥德县城东北方向、210国道东侧艽园沟内,距县城15公里。全乡辖行政村22个,农业人口10963人,农户2916户,总土地面积70.7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29412亩,其中水浇地1888亩,坝地2709亩,梯田18595亩。
1953年,绥德县共有37851户,人口:64469人,其中男84026人,女80443人,性比例104:45。
1964年,绥德县共总户数:50635户,总人口:216622人,其中男111356人,女105266人。非农业人口14033人,占总人口的6.48%。
1982年,绥德县总户数:65750户,其中家庭户65398户,集体户352户。总人口:260076人,其中家庭户250208人,集体户9868人,家庭户户均人口3.83人。性别构成:男134846人,占总人口的51.85%;女125,230人,占总人口的48.15%;性比例(女性为100)为107.68。
2000年,绥德县总人口310880人,其中:名州镇42739人、薜家峁镇11880人、崔家湾镇18745人、定仙焉镇8667人、枣林坪镇9197人、义合镇18649人、吉镇镇11715人、薜家河镇12221人、四十铺镇21993人、石家湾镇15868人、田庄镇12133人、辛店乡26381人、白家碱乡11759人、苏家岩乡5471人、河底乡5607人、田家岔乡7002人、中角乡11901人、马家川乡8291人、土地岔乡8611人、满堂川乡10950人、赵家砭乡9170人、韭园沟乡8836人、张家砭乡22313人。
2012年,绥德县总人口365238人,比2011年增加2114人,其中:城镇人口147556人,城镇化率40.4%,共有134535户,比2011年增加3543户。生人口6022人,出生率为16.5‰;死亡人口2805人,死亡率为4.5‰;自然增长3217人。人口性别比为108:100。
绥德县位于陕西省北部,东经110°04′~110°41′,北纬37°16′~37°45′。绥德县城距榆林地区驻地榆林县城120公里,距省会西安市600公里。绥德县地处陕北腹地,历为陕北交通枢纽。南达延安、西安,北通榆林、内蒙,东抵吴堡、山西,西到定边、宁夏。
地形地貌篇
绥德县地势东北部最高,东南部最低,总的趋势是由西北部向东南部逐步降低。绥德县在海拔607.8米至1,287米之间,平均海拔920米。黄河在县东南界弯曲南流。无定河由县北向东南贯流。大理河由县西北向东南流,于县城东北入无定河。淮宁河由县西南向东北流,于邓家楼入无定河。绥德县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附区,是典型的峁梁状黄土丘陵沟壑区,以峁状为主。又由于黄河与无定河的切割和冲积,形成无定河河川地和黄河峪谷区。
绥德县分别于1997年、2003年实现661个行政村村村通路、20个乡镇乡乡通油路的目标。通村路中,通沥青路176个村,通砂石路52个村,通土路433个村。公路通车里程1654.3公里,其中国道110公里,农村公路1544.3公里(县道152.5公里、乡道63.6公里、村道1328.2公里),农村公路中,沥青路面183.4公里,砂石路面120公里,无路面里程1240.9公里;晴雨通车里程413.4公里,公路养护里程371公里,公路绿化里程140公里,公路桥梁12031延米/373座,公路密度为89公里/百平方公里。
2012年,绥德县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789亿元,营运汽车拥有量1134 辆,其中营运货车986辆,营运客车458辆(大型客车14辆,中型客车132辆,小型客车141辆,出租车171辆,公交车51辆)。县内公交线路5条,投放公交车51辆;客运班线68条,其中省际班线车11条;跨市班线3条;市县内班线51条;乡镇通班车率100%,行政村通班车率80%。
绥德物流园区
绥德入住的物流公司
绥德古八景
物换星移,沧桑变迁,岁月流逝,变幻了几多风景。往昔的“绥德古八景”中,一些古景已经踪迹渐无,残存在字里行间任后人追忆;一些古景因人为破坏,景色不复当年;一些则历经数百年风雨依然巍然挺立,焕发勃勃生机吸引后人络绎不绝前来寻访……回望绥德古八景,让人们感受古景韵味,追溯绥德悠久文化。绥德永定桥东小广场护栏浮雕版画用诗和画的形式再现了古绥州的锦绣河山。
古台凉月:古城西北,大理河、无定河二川会流之处,上有峭岩怪石,秦太子扶苏曾筑赏月台于其上。
嬴秦太子委棒荒,赏月遗踪尚未亡。
仄径棱层临浚壑,晚崖古峭倚洪浪。
冰轮绮席当时景,珠露吟恐此夜凉。
莫怅数弓衰草地,何如三月烬咸阳?
龙洞清流:古城东北,有岩石开似长龙,伏于石洞,清泉从龙口喷出,清流顺石涧而下,岩风幽景,历来为文人黑客所喜爱,每每题诗,刻于石上。
理水交冲卷浊腥,幽泉一线透沙明。
含岈巨壑云时补,滴沥灵源玉细鸣。
濯处未容流俗混,漱余顿讶彻胃清。
可怜不及茶经品,兰操孤音共此情。
理水秋声:大理河围绕古城自西向东,又向北急转,直拍石崖,每年秋季淫雨连绵之际,河水暴涨,谷深水急,浪击悬崖,实为壮观。
灵夏西来浩浩流,奔腾终古界鸿沟。
洄沙漩溜原无定,骇浪崩涛肯暂休。
雨过势疑千骑迅,夜阑声杂万山秋。
无情偏聒多愁耳,听得离人顿白头。
云岩朝爽:古城西门侧,石崖峭壁之上建有云崖寺一处,杰阁凌空,纵目万象,尽收眼底。登临其境,碧水青山,紫气萦绕,令人心旷神贻。
杰阁缘岩驾碧霄,登临何处著烦嚣。
当头水沸诸声摄,纵目天空万象超。
山木乍鲜径宿雨,溪云低度放晴朝。
西来爽气常如此,无奈浮生自郁陶。
戍垒闲耕:古城绥德因其地处边陲,历经兵燹。昔时,绥民既以防御,又兼耕作,以图安邦谋生之计。二郞山烽火台为戍垒之所,周边地肥土沃,又是耕作之处。
西河东夏古间关,壁垒犹殷战血斑。
一自烽烟消朔漠,欣看耒稆偏佳山。
春深塞草花争发,雨足沙田犊放闲。
如此太平曾未有,寒云陇树亦开颜。
西山钟磐:古城西山,凌空兀起,与文屏、雕阴、疏属诸山遥遥相对。山上天宁寺,亭阁建筑,颇具气魄。晨钟暮鼓,绥民梦觉之中依稀可闻。
西山刹宇面颓墉,石径沙坡款客筇。
古桧阴森香殿寂,败垣残剥紫藤封。
下方时处经余磐,隔浦遥闻梦后钟。
宝笈已空遭劫焚,铁碑孤寺锈重重。
雕山春社:古城面南有山如屏,故名文屏山,山上建一古庙,每年三月二十八为春社之日,绥德迎神游山,鼓乐喧天,旌旗漫山,其势极盛。
岩封上郡扼边屯,路入雕阴景一新。
井里每祈三月社,香花都赛二郎神。
灵风伴飨旌旗闪,磴道逶迤罗绮春。
犹记蕲王驰劣马,英标想见绝飞尘。
峨峁晴晖:疏属山自无定河川拔地而起,形似龙腾凤展,岌岌峨冠,扶苏墓、大定钟、巽地楼引人注目。天鸡唱晓,层峦未染,晴晖如纱,宛然如画。
东楼缥缈势孤擎,独上凭栏病眼明。
双水练拖天际下,千峰螺拥足跟平。
丹青写出秦林远,去汉昭回大地晴。
若是人间名利客,骎骎晓骑自纵横。
绥德古八景组图
绥德新八景
素有“秦汉名邦”、“天下名州”称誉的绥德县,历来为陕北政治、经济、军事、交通、文化的中心。绥德古城缘岩依阜而筑,背靠高峻的疏属山,大理、无定二河绕城,山川秀丽、古迹荟萃、人才辈出,过去有“绥德八景”著称于世,即:理水歌声、峨峁睛晖、古台凉月,龙洞清流、西寺晚钟、雕山春社、戍垒闲耕、云崖朝爽。此八景随岁月流逝,有的风貌依然,有的已无陈迹。社会文化的沿袭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文化活动的兴盛,一些新的人文景观又逐渐形成,古今融汇组成“绥德新八景”
一、疏属晨曦
疏属山,座落于古城中心,大理、无定两河之间,山势挺拔,形如龙腾凤展,岌岌峨冠(亦称峨峁),因传说山上葬有贰负(天神)之尸而名闻遐迩,早在战国时期就被名著《山海经》所选载。山巅有扶苏墓、扶苏祠,冢峰高崛,祠庙典雅。天鸡唱晓,红霞满天,峦峰尽染,紫气撩绕,天色山影,倒映理河,秀山碧水,辉映古城。有诗云,
东楼缥缈执孤擎,独上凭栏病眼明,
双水练拖天际下,千峰螺拥足跟平,
丹青写出秦林远,云汉昭回大地晴,
若是人间名利客,
晓骑自纵横。
二、龙洞清流
古城东北,龙湾村石砭,有岩似龙,长二丈余,伏于石洞,张口欲啸,有清泉从龙口喷出,清澈晶亮,如飞珠撒玉,注入石池。泉下建有龙神祠和戏楼,摩崖石刻遍布泉边石壁,再下为宽敞、气派的龙湾开发区新街。此泉不仅景观奇妙,且带有神话色采。相传汉“飞将军”李广领兵到此,将士千渴难耐,李广梦中,汉高祖示其洞中有水,醒后视之果见其泉,因此泉为真龙天子所赐,故名“龙泉”,饮此水可驱百病。传说龙神祠所供龙神极为灵验,宋徽宗皇帝特封此龙为“渊静候”,以别一般龙神,四时香火不绝。此泉因风景秀丽,来历奇特而声名远播,为绥德古“八景”之—。有诗云:雉蝶连云古绥州,石洞龙泉名千秋。
三、干狮卧波
千狮桥横跨无定河天堑,连通西安—包头公路,建于1987年,桥长310.77米,宽14米,为土、石、水泥建造,在全国石拱桥中具有两最:一是桥身与河槽倾斜20度,二是桥头两端与桥拦杆有1008只神态各异大小不同的石狮。绥德石雕历史悠久,饮誉中外。千狮桥集绥德传统石雕工艺和现代桥梁建筑技术之大成。立足桥头,疏属山景、两川秀色尽收眼底,远眺桥景,千狮卧波,气势吞云。此桥以其极具观赏,游览和交通运输实用价值而闻名遐迩。
四、龙凤呈祥
永定桥,座落在县城东,为银川—太原公路横跨无定河通道,建于1936年,长636米,宽6米,为石拱桥,有19洞。1991年改建,宽度加至6.6米,并在墩柱及栏杆上雕有千姿百态精雕细刻的龙凤图案,晚霞辉映,犹如龙凤飞戏彩虹,亦称龙凤矫。与千狮桥遥遥相望,交相辉映。在有“桥城”之称的绥德县城,此二桥最为壮观。
五、合龙笔会
城西五里处,大理河川,一山如龙,拨地而起,名为合龙山,山顶古塔殿宇,溢彩流金,为城区最大的庙观。1991年起城区文人、学子自发组织,在传统的三月三庙会期间,每年举办笔会,他们相邀相伴,登临其境,即兴挥毫泼墨,诗、联、谜、画应有尽有,贴于寺庙墙壁,择其徒者,编印成册,广泛散发。庙会游人、香客,如潮来观,雅风盛况,远近相传。省、地有关部门将此作为庙会文化的新现象而研究、推广。
六、凿石长廊
绥德石雕业具有两千多年历史,工艺精湛,驰名中外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石雕业大放其彩。石雕艺匠利用本地优质青石,雕成石狮子和其它人物、动物、花卉等上百个品种,远销英、美、法、日、意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石雕艺品不仅是桥梁、庙宇、亭台、楼阁的装饰,而且走入千家万户,美化人们的生活。全县石雕业以四十铺镇为最,在县城至四十铺镇40华里的公路两侧,处处是没有围墙的石雕厂,形成一条凿石长廊,大小石狮、层层叠叠,摆放公路两侧,如同大型狮阵。生产季节,凿石之声连绵相闻,犹如一曲雄浑、动听的金石交响,四十里路不绝于耳,令人叹为观止。
七、蕲王出征
韩世忠,绥德东南纸房沟村人,南宋抗金名将,他—生征战,屡建奇功,死后被封为“蕲王”。有联曰:恢复中原志同诸葛,再扶宋室功迈汾阳。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绥德县委、县政府筹集巨资,于1996年在县城龙湾开发区十字路口塑起了韩世忠雕像。座、像高10米,大理石材抖,坐北向南,构图为蕲王身着战袍、盔甲,手握长剑出征。气势威严、壮观,为世人观瞻,亦为绥德县城市标志、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八、汉画像石
绥德境内文物古迹星罗棋布,现巳发现文物点146处,其中以东汉墓葬群为最,已出土的汉画像石400多块,其中有国家一、二级文物200多件,现有26块保存于国家历史博物馆。为全国分布最广,出土最多,保存最为完整的汉画像群点。画像石以其雕刻手法独特绝妙,内容丰富,能真实反映距今2000年前陕北地区民情、民俗、社会制度等,为研究东汉历史提供了祥实资料而为文物瑰宝著称于世。1989年,绥德县在疏属山巅修建了“汉画像石展馆”,1994年对外开放。展馆匾额由著名书法家启功题写,展馆建筑古朴典雅,室内构造能充分展示东汉墓葬结构及特色,置身其中,东汉社会生活场景尽入眼帘,是为绥德一大景观。
以上“八景”,有的为自然形成,有的为人工创造,囊括了政治、经济、军事、交通、文化等诸多方面,已成为绥德群众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绥德县改革开放以来两个文明建设的结晶。
“八景”已为世人所公认,用此八句可概括八景的奇妙:
疏属晨曦映山城,
龙洞清流传美名,
千狮卧波气吞云,
龙凤呈样飞彩虹,
合龙笔会连年盛,
凿石长廊传奇声,
蕲王出征威名振,
汉画像石天下闻。
近年来,各景点文、图被省内外多家报刊登载介绍许多专家、学者、海内外游客,经常来这里寻根、采风、观赏、凭吊,天下名州—绥德,以此而更加扬名。
绥德新八景组图
龙凤呈祥——十九洞桥夜景
天下名州石牌楼
位于绥德县城南五里的学子大道与210国道丁字交汇处,石牌楼为五门六柱十九楼,双面单式结构,长36.9米,高16.9米,由一千一百六十八块雕石、六十六幅人物典故浮雕。石牌楼的五门取意中兴之门,走向世界之门 。石牌楼大楼小楼互帮互衬;左楼右楼比肩并列、映带;前楼后楼有呼有应,上楼下楼,下者基础沉稳,上者先领风光。天下名州石牌楼正上方,有书法名家钟明善的雅题“天下名州”四个大字。
天下第一楼,位于县城东南,二千多年前秦太子扶苏挥泪卢家湾(呜咽泉)百十米处,吻街210国道。牌坊长36.9米,高16.9米,五门六柱十九楼双面单式结构,由1118块石料组成,有楹眉66幅,成了天下名州雄风霸气横溢的南大门。
石碑坊上铭刻了虞姑、扶苏、蒙恬、李广、昭委、文姬、韩世忠、马汝骥等不凡事例。浮雕中刻有碧霄祥云、辉日明月,天女散,龙飞凤舞;三羊开泰,马到成功,鹤翔九霄,莺歌燕舞,莲花古松,牡丹寒梅,人物与雕刻技法的荟翠,充分裸露了“绥德汉”的神韵和胸怀,想为它颂歌。
郭家沟,是绥德县满堂川乡的一个村子,位于县城东20公里。郭家沟在我们榆林名气并不大,但在全国美术界已很有名气。
早在10年前,郭家沟一位叫郭全飞的年轻人,看到一些美术院校每年都要安排毕业的学生来陕北搞写生,而郭家沟本身又有自己独特的自然优势,于是将自家房屋旁进行扩建,大张旗鼓地办起了写生基地,管吃管住。这一举动方便了前来写生的老师和学生,不久郭家沟在全国各美院就出名了。来写生的少则半月,多则几个月,一年四季络绎不绝。因为郭家沟一年四季的景致各有特色,绘画与摄影是近亲,现在郭家沟出名了,大凡去绥德采风的摄友,大都要去郭家沟走走。
我们在郭家沟沟里小溪旁的桥边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涓涓小溪,随后看到的是四面环抱的山,层层山峰有高有低,绿油油、青翠翠;在小桥上边的是一片绿树掩映的村子,拾级而上,层层叠叠,硷畔、院与院连接的小路,院子里不同规格的窑洞,虽然破败了,但在绿树的映衬下显得别有一番风味,沧桑中带有灵气。
郭家沟为什么有如此吸引力?据了解,因为其处于黄土高原的腹地,黄土高原的根、魂就在绥德、米脂。再就是郭家沟的窑洞建筑群美,我拍了不少窑洞群,有不少是政府统一修的,风格、风味大相径庭。应该说最美的窑洞还是郭家沟,现在郭家沟的名气在影视界也逐渐大了,不少影视剧在此取景,其中电视剧《兰花花》、《盘龙卧虎高山顶》都在郭家沟取过景。
位于绥德县满堂川镇郭家沟村,这里是拍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双水村的外景地。来寻访“双水村”的陕北风情。看看孙玉厚、孙少安、田润叶们生活的场景。西部电影集团电影《四妹子》正在影视村郭家沟拍摄中。作家路遥先生延川县的故乡也叫“郭家沟”哦。大家也可以看看来自绥德县当地游客客串的孙少安、村姑们扮相如何哎?据绥德游客介绍,由于新版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双水村“在绥德郭家沟拍摄,因此在电视剧播出期间,万人空巷,郭家沟村游客激增。
绥德郭家沟交通:1、自驾绥德县城沿着G307东行20公里左右,见标志左拐1.5公里即到。2、绥德客运站乘坐前往义合的客车7元即到,下车右拐1.5公里即到
宏源水上乐园
绥德县宏源水上世界,投资3600余万元,占地面积90多亩,是西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水上乐园。
水上乐园以家庭亲子休闲娱乐文化为主题,结合惊险刺激的水上游乐项目,并融合了丰富的休闲养生内涵,为游客带来运动休闲、娱乐健身、保健养生、美食放松和文娱演出等多样化的游乐体验,是西北地区最具代表性和吸引力的夏季水上游乐目的地。
义合镇位于绥德县城东30公里,自古以来为秦、晋两地之间的交通要地,昔日是绥德县第一大镇,素有“雕阴首镇”之美称。北宋时在义合设寨,金大正三年(1220)设义合县,因为军事地位的降低,元、明改设义合镇,清降为驿。
义合古镇如今尚留存昔日古城残迹,城墙为土石结构,镇背后的山脊上还保留着城墙遗迹,而古镇四门中的南北两城门已废,东西两城门尚存,两城门上都建有门楼,东门刻“雕阴首镇”,义合镇西门楼始建于金,后在明代重修。门楼为十字歇山顶,重檐二滴水,三层砖木结构。城门洞为条石砌筑的正方形基座,座正中有东西向拱洞,洞额嵌有1943年的铭文石刻,东面为“紫气东来”,西面为“西映长庚”。
镇内的紫台山娘娘庙建于金明昌五年间(1194),明万历十九年(1591),以及清代雍正、乾隆、嘉庆等年间先后维修、增建。古镇内是有一条东西贯通的一字街道,青石街面,两侧店铺多为砖(石)瓦房,住宅为砖(石)窑洞。
目前,该镇已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薛家渠遗址
位于义合镇薛家渠村东的寨子山(亦称石磊山)上,遗址主要分布在山的南坡,范围东西为300米,南北为240米。遗址偏下地带以龙山文化遗存为主,篥上部分则多是晚商时期的文化遗存。发掘面积110多平方米,清理灰坑2个,墓葬一座,遗迹为圆形袋状窖穴,长方形地穴式住屋和长方形竖穴土圹墓。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陶器中以夹砂灰陶为主,泥质灰陶次之,黑、红陶极少。纹饰以绳纹为主,也有楔形点纹,附加堆纹、方格纹和云雷纹。陶器有直领分裆柱足鬲、肩饰、云雷纹或方格纹的小口折肩罐、蛋形三足瓮、豆、簋、盆、纺轮、陶垫、陶且等。石器有斧、刀、锤等,骨器有匕、锥、针、管 、纺轮等。
李广寨遗址
位于韭园沟乡李家寨村北100米的山峁上。寨墙石砌,面积东西400米,南北180米。寨西南壁上有白灰面,曾出土过绳纹灰陶罐。据《绥德州志》载,此处为汉李广寨。
党氏庄园位于绥德县白家硷乡10公里处的贺家石村,庄园始建于清二百多年以前,占地100余亩,整座庄园依山而筑,层层递升,18座院落,各自独立,且互相连接,相互呼应。或三孔或五孔一院,皆挑石厦檐,龙门高耸,是占据风水,集中连片,初具城堡建筑风格的民居群。整个建筑设计奇妙,工艺精湛,布局合理,浑然一体,是全市清代民宅建筑最大的一处,日批准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县计划对该庄园进行复原性维修,并将婚嫁习俗、丧葬礼仪、人生礼俗以及陕北名优小吃制作工艺和石碾、石磨等农家用具融入其中,打造文化、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集中展示黄土文化,并力争将其打造成民俗文化影视拍摄基地。
党氏庄园位于榆林市绥德县城东北20公里的白家硷乡贺家石一村,这是一处典型的陕北大户民宅。
错落有致的窑洞分布于山坡之上,是绥德县至今唯一保存较完整的清代建筑,入围了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单。
此庄园从四世党盛荣(1814年,清嘉庆年)起,经五世“阳”字辈大兴土木(清道光年)。
历经六辈人的逐步完善,历时近百年。
穿过石牌坊进入城门,沿石路而上就可以看到左连右通,多层多院的石窑洞四合院。
穿门洞,登台阶,漫步在片石砌成的路上。
看似破败的庄园,其中隐约的历史却熙熙攘攘。
精致的门庭,雕花的木窗楞,“福”字影壁,雕花石碾子,都落了岁月的痕迹。
石雕的惟妙惟肖,院落的错落有致依旧气度不凡。
远处望去,三道缓缓的小山岭、两条浅浅的小山沟。
所有的院落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的,但是院落和院落之间又是互相连通的。
每个院落棱门院墙、穿廊挑石。
院内正面石窑、左右厢房、倒座马棚、碾磨俱全,是典型的古代民居风格。
整个建筑以石、砖、木为主,布局上下相通,左右相连。
是传统的三明两暗两厢房的典型建筑。
村里的老人坐在石凳子上抽着旱烟。
村里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和小孩,年轻人和一些有能力的人基本上都出去了。
村是一座院,院是一山村。
党氏庄园共有14处院落,现今只有七八处院落还住着人。
一些院落因年久失修,已成危房。
虽然一些院落因年久失修,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透过斑驳的建筑,依稀可以找到党氏曾为名门望族时的阔绰。
可以说是一幅黄土地窑洞民居的美丽画卷,是一座窑洞建筑学、民俗风情学和农耕文化学的历史博物馆,同时也是黄土高坡上的一座民俗大观园。(摄影:田维星,更多精彩请关注公众号“星时光”)
千狮桥夜景
天下名州之疏蜀山
疏属山文化旅游景区位于绥德县城,海拔893m,两河相拥山。秦代,上郡为边塞防御匈奴的军事要地,故派秦皇子扶苏在此监军并设府于疏属山,扶苏含冤自刎后埋葬于此,解放战争时期,绥德警备区司令部设置于疏属山上,成为指挥作战的战略中心,山上有秦皇子扶苏墓及扶苏祠、汉画像石馆、绥德警备区司令部旧址,山脚下有李子洲故居、绥德地委旧址、子洲图书馆,四周散布着独具特色的窑洞四合院,明显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文化旅游开发的理想之地。
疏属山文化旅游景区规划总面积约31公顷,根据其区位条件、地貌特点、旅游资源性质与空间分布,将旅游区总体布局为一条轴线、三大板块、六大景点,即形成以名州商贸街为引导区及发展轴线,以红色文化、秦扶苏文化、汉文化构成三大核心板块,以六大景点中的绥德革命历史纪念馆、汉画像石展馆、秦扶苏文化苑为主体,层窑人家、华墙院、高家进士院为支撑的网络体系结构。把疏属山文化旅游区打造成一座“文化山、生态山、教育山”,使其成为集观光游览、文化体验、爱国主义教育和游憩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区。
绥德秦太子扶苏墓
秦太子扶苏墓位于绥德县城内疏属山巅。墓呈狭长不规则形,长约30米,宽4.8米,高6米。墓区保护面积9000平方米,墓旁原有“秦长子扶苏墓”石碑1通。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知州王润于今县人大常委会所在地建扶苏祠,后倾圯。绥德城东1公里处有“呜咽泉”,相传为扶苏赐死处。
  秦始皇长子扶苏,因谏父皇焚书坑儒而被贬往上郡监蒙恬军。始皇驾崩后,少子胡亥与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勾结合谋,欲篡皇位。假传遗诏,立胡亥为太子,捏造扶苏、蒙恬之罪,并赐其死。
  扶苏接诏,见父皇所斥之罪均属乌有,都是偏听奸佞小人之谗言。但父皇之令,不敢违抗。扶苏万分痛恨小人弄权,更加忧虑秦室江山社稷。据传说,扶苏随即上马出城,任马信步而行。正行之间,马停步不前,扶苏举头望去,眼前石壁高耸,挡住去路。观之,乃城东五里卢家湾石壁。细思之,石壁挡道,乃“逼”我自尽也,此乃天意所为。于是下马跪于石壁前,禁不住悲从心来,放声痛哭。三天三夜,越哭越悲,泪干而泣血,声竭而呜咽。忽然,石壁上淌出数股泪滴般泉水,滴流而下,其声似呜咽。扶苏见状,知是天地山川为之悲恸,当即拔剑自刎。
  扶苏死后,葬于城内疏属山顶,后人建祠敬奉。卢家湾石壁之泉则长年流淌,其声呜咽,终岁不绝。后人改卢家湾为“呜咽泉”,以示怀念。历代文人墨客对此多有题咏,唐代胡曾有《杀子谷》,曰:“举国贤良尽垂泪,扶苏屈死戌边时。至今谷口泉呜咽,犹似当年恨李斯!”
秦太子扶苏墓与呜咽泉
秦太子扶苏墓位于绥德县城内疏属山巅。墓呈狭长不规则形,长约30米,宽4.8米,高6米。墓区保护面积9000平方米,墓旁原有“秦长子扶苏墓”石碑1通。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知州王润于今县人大常委会所在地建扶苏祠,后倾圯。绥德城东1公里处有“呜咽泉”,相传为扶苏赐死处。
  秦始皇长子扶苏,因谏父皇焚书坑儒而被贬往上郡监蒙恬军。始皇驾崩后,少子胡亥与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勾结合谋,欲篡皇位。假传遗诏,立胡亥为太子,捏造扶苏、蒙恬之罪,并赐其死。
  扶苏接诏,见父皇所斥之罪均属乌有,都是偏听奸佞小人之谗言。但父皇之令,不敢违抗。扶苏万分痛恨小人弄权,更加忧虑秦室江山社稷。据传说,扶苏随即上马出城,任马信步而行。正行之间,马停步不前,扶苏举头望去,眼前石壁高耸,挡住去路。观之,乃城东五里卢家湾石壁。细思之,石壁挡道,乃“逼”我自尽也,此乃天意所为。于是下马跪于石壁前,禁不住悲从心来,放声痛哭。三天三夜,越哭越悲,泪干而泣血,声竭而呜咽。忽然,石壁上淌出数股泪滴般泉水,滴流而下,其声似呜咽。扶苏见状,知是天地山川为之悲恸,当即拔剑自刎。
  扶苏死后,葬于城内疏属山顶,后人建祠敬奉。卢家湾石壁之泉则长年流淌,其声呜咽,终岁不绝。后人改卢家湾为“呜咽泉”,以示怀念。历代文人墨客对此多有题咏,唐代胡曾有《杀子谷》,曰:“举国贤良尽垂泪,扶苏屈死戌边时。至今谷口泉呜咽,犹似当年恨李斯!”
位于陕西省绥德县城西大理河畔。墓冢成馒头形。原有清代石碑两通(其中1通断为两截),碑高1.42米,系清·乾隆年间知州张元林所立,镌刻“秦将军蒙恬墓”,为知州江士松手书。清人阎秉庚曾题诗曰:“春草离离墓道侵,千年塞下此冤沉。生前造就千支笔,难写孤臣一片心。”
中文名 : 蒙恬墓
地 址 : 陕西省绥德县城西大理河畔
墓 高 : 50余米
特 点 : 馒头形
蕲王庙--抗金名将韩世忠
来绥德,必要到一步岩看看。在名州绥德,蕲王韩世忠可谓是尽人皆知,很多人更是将他作为“绥德汉”的典型代表。根据《创修蕲王韩忠武祠宇碑记》记载,为了缅怀韩世忠的丰功伟绩,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绥德官民便开始在一步岩永寿寺内修建蕲王庙。而在绥德当地,人们仍然将韩世忠一步岩擒野马、深渊杀蟒啖肌、响马洞得天书的故事代代相传。
绥德县革命历史纪念馆
占地6500平方米,展出图片1076张,文物326件,通过红色文化广场主题雕塑、照壁浮雕、绥德旅游规划展室、民主革命时期绥德著名人物、绥德警备区事迹展、习仲勋与中共绥德地委、绥德籍烈士、抗大总校在绥德板块展出,结合绥德民主革命时期历史特点和旧址实际遗存情况,严格遵循历史时序线索,采取专题划分布展板块方法,力求对点位、多角度、区分主次、详略得当的再现绥德红色革命历程,其中三五九旅与王震将军在绥德实际予以侧重展出。通过图文、多媒体技术与场景艺术的巧妙融入,全力打造缅怀革命英雄、继承先辈遗志的国家级爱国主义与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郝家桥习仲勋旧居
1943年1月中旬,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结束后,为了加强北线工作,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调关中地委书记习仲勋任绥德地委书记。
习仲勋上任后,领导绥德分区军民继续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并开展了整风运动、精兵简政、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和全民大生产运动,取得了显著成绩。
1943年清明节刚过,习仲勋书记在普遍调查的基础上,带领调查组进驻位于绥德县城西南10公里的郝家桥村蹲点深入调查1月有余,了解到该村村民在刘玉厚的带领下,在有限的土地上,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生产,并通过精耕细作、改善土地条件、选择优良品种提高单产等办法,使农业生产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也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郝家桥的深入调研,使习仲勋思路顿开:绥德地区只有采取郝家桥的办法才能将农业生产搞上去。于是,他帮助刘玉厚认真总结郝家桥的经验,并召集地委会议,研究决定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刘玉厚和郝家桥的生产经验。通过“村村学习郝家桥,人人学习刘玉厚”活动,很快便在绥德地区掀起了大生产热潮,刘玉厚被授予“模范党员、劳动英雄”称号。1943年11月和1944年12月,刘玉厚先后两次出席在延安召开的劳动英雄大会,被授予边区劳动英雄,并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和教诲。1995年刘玉厚去世后,习仲勋题写了“刘玉厚同志是陕甘宁边区著名农业劳动英雄、优秀共产党员”,习仲勋同志也因此与郝家桥村广大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2003年,为了纪念习仲勋同志,我县将郝家桥两委会阵地作为纪念室,室内陈列了习仲勋同志革命生涯的部分图片,室外树立了习仲勋纪念碑,并于2008年将此纪念室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纪念室详细展示习仲勋深入郝家桥调查,培养树立先进典型、劳动英雄,推动大生产运动,减租减息和移民工作以及习仲勋、齐心与郝家桥父老乡亲的深厚情谊等史实。具体由三大板块组成:
第一板块:郝家桥村党组织的建立及政权建设简况。主要展示郝家桥早期党团组织和政权建设的有关史实;
第二板块:习仲勋与郝家桥。主要展示习仲勋带领地委调查组在郝家桥调查,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劳动英雄,推动全局工作等史实,包括郝家桥调查、“农村楷模”郝家桥、劳动英雄三部分内容;
第三板块:深厚的情谊。主要展示习仲勋、齐心与郝家桥父老乡亲结下的深厚情谊,以及建国以后习仲勋、齐心与郝家桥群众的往来情况。
李子洲故居
位于县城兴隆巷口左侧,建于光绪年间。整体布局为传统的窑洞四合院式,坐北向南,内有正窑3孔,厢窑6孔,倒座窑3孔,占地约为500多平方米。1942年,为了纪念李子洲的革命伟绩,在李子洲故居旁,又设立子洲图书馆,毛泽东为图书馆题写馆名。近年来,我县筹措资金重新维修,修缮大门外观,并立碑杜撰,为早期革命家歌功颂德,供人瞻仰。
绥德革命烈士陵园
绥德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城区雕阴山下,大理河南岸,坐南向北,建成于1957年,占地面积13760平方米,建筑平面成“凸”形。
  陵园拱形铁栏门上浮雕“绥德烈士陵园”8个镏金大字,石彻大门腿上刻有对联两副。联曰“大理河滨刻石建陵彰先烈;雕阴山前兴土筑墓慰英灵。”“为人类为祖国献身革命虽死犹生;谋幸福求和平不惜牺牲足资楷模。”大门内两侧有窑洞、门房各1孔,门房两侧倒坐砖窑各7孔。陵园中间为青砖人行道路,两旁翠柏成行,绿荫蔽天。正前方为仿苏式纪念塔,高14.35米,双层石座,方形塔身,顶端嵌有红色五星。塔身正面雕刻“革命烈士纪念塔”。纪念塔往后居中为革命纪念馆,馆内正中安放着著名革命烈士李子洲铜像,四周分别陈列李子洲、李成荣、李成兰、崔文运、崔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兰铁路最新消息2018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