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其他地方有肌肉,乳头软软的尖尖的,是乳突么

科普视频来源:
2.77万时长01:05
什么是甲状腺癌?
2.43万时长01:37
甲状腺癌的症状
3.72万时长01:17
甲状腺癌如何确诊?
3.91万时长01:33
如何预防甲状腺癌?
3.42万时长01:31
甲状腺癌术后饮食注意事项
4.81万时长01:57
甲状腺结节能治愈吗?
2.5万时长02:09
什么是甲状腺癌?
4.38万时长02:14
甲状腺癌的分期是怎么回事?
2.13万时长01:29
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能治愈吗?
2.23万时长01:43
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症状
2.92万时长02:42
甲状腺癌早期可以治愈吗?
3.81万时长02:33
甲状腺全切后可以怀孕吗?
3.28万时长02:17
如何预防甲状腺癌?
3.31万时长01:55
什么是甲状腺癌?
4.68万时长01:39
甲状腺癌的症状
简介/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甲状腺癌(thyroidcarcinoma)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腺,来源于的恶性。其病理类型大多数为,包括乳头状腺癌和滤泡状腺癌。分化型甲状腺癌如果治疗得当,预后很好,10年生存率在90%以上。& 甲状腺癌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3%~1.5%,且有增长趋势。2012年研究发现,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已经跃升至女性易发肿瘤的第五位。除髓样癌外,绝大部分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按病理类型可分为乳头状癌(60%)、滤泡状腺癌(20%)、(15%)、髓样癌(7%)。其中乳头状癌较早出现颈转移,但预后较好;滤泡状腺癌肿瘤生长较快,属中度恶性,易经血运转移;未分化癌预后很差,平均存活时间3~6个月。 临床上甲状腺癌与或结节性有时不易鉴别,处理感到困难,故需加以重视。此外,还可有淋巴系统恶性肿瘤或转移癌,也有少见的甲状腺原发性、甲状腺肉瘤及等。甲状腺癌中以在临床上较为多见。
发病原因/甲状腺癌
1.碘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一般认为,碘缺乏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碘缺乏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增高,刺激甲状腺滤泡增生肥大,发生甲状腺肿大,出现甲状腺激素,使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加,目前意见尚不一致,但多为滤泡状甲状腺癌,不是甲状腺癌最多见的病理类型—乳头状甲状腺癌,而在非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甲状腺乳头状癌占分化良好甲状腺癌的85%,碘盐预防前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无明显变化,实施有效的碘盐预防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比例增高,含碘很高的食物摄取较多,高碘饮食可能增加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率。2.放射线用X线照射实验鼠的甲状腺,能促使动物发生甲状腺癌,细胞核变形,甲状腺素的合成大为减少,导致癌变;另一方面使甲状腺破坏而不能产生内分泌素,由此引起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大量分泌也能促发甲状腺细胞癌变。在临床上,很多事实说明甲状腺的发生与放射线的作用有关,在婴幼期曾因胸腺肿大或淋巴腺样增殖而接受上纵隔或颈部放射治疗的儿童尤易发生甲状腺癌,这是因为儿童和少年的细胞增殖旺盛,放射线是一种附加刺激,易促发其肿瘤的形成。成人接受颈部放射治疗后发生甲状腺癌的机会则不多见。
流行病学/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大约占所有癌症的1%,在地方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甲状腺癌特别是低分化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也很高。据国际癌症学会资料统计,各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甲状腺癌较多发生于青壮年,其平均发病年龄为40岁左右。
2012年媒体报道称,北京市甲状腺癌发病率由/10万增长至/10万,10年间增长225.2%,去除年龄因素影响后,年平均增长14.2%。其中北京市2010年甲状腺癌新发病例1099例,占恶性肿瘤的2.9%。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尤为快,发病率由第10位上升至第5位。
各种类型的甲状腺癌年龄分布亦异,在甲状腺恶性肿瘤中,腺癌占绝大多数,而源自甲状腺间质的恶性肿瘤仅占1%。乳头状腺癌分布最广,可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至百岁老人,滤泡状癌多见于20~100岁,髓样癌多见于40~80岁,未分化癌多见于40~90岁。
&分类/甲状腺癌
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癌一般分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和甲状腺滤泡状癌,低分化型甲状腺癌如髓样癌和未分化型甲状腺癌,还有一些少见的恶性肿瘤,如甲状腺淋巴瘤,甲状腺转移癌及甲状腺鳞癌等。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比例约为90%,甲状腺滤泡状癌的比例约为5%,甲状腺髓样癌的比例约为4%,其余为甲状腺未分化癌等其他恶性肿瘤。未分化甲状腺癌
甲状腺未分化癌系高度恶性肿瘤,较少见,约占全部甲状腺癌的5%~10%,好发于老年人。未分化癌生长迅速,往往早期侵犯周围组织。肉眼观癌肿无包膜,切面呈肉色,苍白,并有出血、坏死,组织学检查未分化癌可分为棱型细胞型及小细胞型两种。主要表现为颈前区肿块,质硬、固定、边界不清。常伴有吞咽困难,呼吸不杨,声音嘶哑和颈区疼痛等症状。两颈常伴有肿大淋巴结,血道转移亦较常见。
&临床表现/甲状腺癌
由于甲状腺癌有多种不同的病理类型和生物学特性,其临床表现也因此各不相同。它可与多发性甲状腺结节同时存在,多数无症状,偶发现颈前区有一结节或肿块,有的肿块已存在多年而在近期才迅速增大或发生转移。有的患者长期来无不适主拆,到后期出现颈淋巴结转移、病理性骨折、声音嘶哑、呼吸障碍、吞咽困难甚至才引起注意。局部体征也不尽相同,有呈甲状腺不对称结节或肿块,肿块或在腺体内,随吞咽而上下活动。待周围组织或气管受侵时,肿块即固定。 乳头状癌乳头状癌是一种分化好的甲状腺癌,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总数的3/4;病灶一般为单发,体积大小不等,最小的直径在0.5cm以下,称之微癌;直径在1cm以下的称之为隐癌,大的病灶直径可大于10cm。小的肿瘤常常是实质性病灶,而大的肿瘤往往伴有囊性变。囊变者可见囊壁有葡萄簇样结节突出囊腔,腔内存有陈旧性血水。该型癌肿一般无包膜,仅5%有不完整包膜。在显微镜下有些肿瘤细胞排列成乳头状,乳头大小不等,长短不一,常见三级以上分支,乳头中心为纤维血管囊,细胞大小均匀;核小、分裂少见。常伴有滤泡状癌的成份,但肿瘤的命名仍为乳头状癌,而不称为滤泡状癌或者混合型。如果乳头状癌中含有未分化癌的成份,而命名应为未分化癌,也意味着这一种未分化癌可能是乳头状癌的进一步恶化。有时肿块很小,颈部淋巴结转移常见被发现。本癌恶性度较低,10年存活率可达88%。乳头状癌在临床上常有甲状腺区孤立性结节,直径多在1cm以上。隐伏性癌多见于尸检,或在已发生颈区淋巴结转移时发现肿块。 滤泡状癌甲状腺激素转录作用的调节滤泡状癌占甲状腺癌总数的10%~15%,肉眼检查时看到滤泡状癌是一种实质的具有包膜的肿瘤,包膜上常密布着丰富的血管网,较小的癌肿和甲状腺腺瘤很相似。切面呈红褐色,常可见到纤维化,钙化出血和坏死。组织学上,由不同分化程度的滤泡所构成。分化良好者,滤泡结构较典型,细胞异型性亦较小。这时与腺瘤不易区别,需依靠包膜或血管浸润来确定病理诊断。分化不良者滤泡结构较少,细胞异型较大,核分裂象亦多见,可呈条索状实性的巢状排列。有时癌细胞穿出包膜进入多处静脉中形成癌栓,常常成为远处转移的起点,所以滤泡状癌多见于血道转移,文献报道占19%~25%。滤泡状癌多见于40~60岁的中老年妇女,临床表现与乳头状癌相类似,但癌块一般较大,较少局部淋巴结转移,而较多远处转移。少数滤泡状癌浸润和破坏邻近组织,可以出现呼吸道阻塞等症状。甲状腺髓样癌甲状腺髓样癌又称C细胞癌(C-cell&carcinoma)是由滤泡旁细胞(即C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属于APUD瘤,约占甲状腺癌的5%~10%,40岁~60岁为高发期,部分为家族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90%的肿瘤分泌降钙素,产生严重腹泻和低血钙症,有的还同时分泌其他多种激素和物质。肉眼观:单发或多发,可有假包膜,直径约1cm~11cm,切面灰白或黄褐色,质实而软。光镜下瘤细胞圆形或多角、梭形,核圆或卵圆,核仁不明显。瘤细胞呈实体片巢状或乳头状、滤泡状排列,间质内常有淀粉样物质沉着(可能与降钙素分泌有关)。电镜下胞浆内有大小较一致的神经分泌颗粒。 在1951年由horn首先描述,1959年Hazard等进一步阐明了这种特殊类型的癌。并命名为髓样癌。占甲状腺癌总数的3%~10%,瘤体一般呈圆型或卵圆型,边界清楚,质硬或呈不规则形,伴周围甲状腺实质浸润,切面灰白色或淡红色,可伴有出血坏死及钙化,肿瘤直径平均约2~3cm。显微镜下癌细胞呈卵圆型,多边形或梭形,核分裂少至中等;细胞排列呈巢状束带状或腺腔状。间质中含有数量不等的淀粉样物,癌细胞多时,淀粉样物较少,反之淀粉样物就多;转移灶中也如此。甲状腺髓样癌是一种中度恶性的癌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大多数是散发性,约10%为家族性。临床上除了和其他甲状腺癌一样有甲状腺肿块和颈淋巴结转移外,还有其特有的症状。约30%患者有慢性腹泻史并伴有面部潮红似类癌综合症,或cushing代谢综合症,与肿瘤细胞产物有关。 晚期症状1、局部转移症状:甲状腺癌晚期局部转移常在颈部出现硬而固定的淋巴结,临床上甲状腺乳突癌及髓样癌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肿大的几率较大。2、局部压迫症状:甲状腺癌晚期甲状腺肿瘤继续肿大可压迫喉返神经导致患者出现声音嘶哑、侵犯食管出现吞咽困难及体重减轻、侵犯或压迫到气管则出现呼吸困难、咯血及胸部不适感等临床表现。3、远处转移症状:甲状腺癌晚期扩散转移率可达50%~90.5%,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64.56%,甲状腺癌远处转移多见于肺、颅骨、椎骨和骨盆的转移。脑部转移可引起头痛及呕吐、肺部或纵隔腔转移引起咳嗽、喀血及胸部不适、骨转移可造成病理性骨折引起疼痛&、脊髓转移引起手脚酸麻或无力等。4、伴随症状:甲状腺髓样癌患者可同时有嗜铬细胞瘤和甲状旁腺增生或肿瘤,临床上可出现腹泻、心悸、脸面潮红和血钙降低等症状。因此若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得了甲状腺癌并不等于就是判了死刑,选择正确切当的治疗方式,联合生物细胞免疫治疗,对于甲状腺癌晚期患者而来还是有望能达到临床治愈的。&
鉴别诊断/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患者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关键是鉴别结节的性质,诊断甲状腺癌前,应与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慢性桥本病,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囊腺瘤,甲状腺转移癌以及其他恶性淋巴瘤等进行鉴别。 1、结节性甲状腺肿一般有缺碘的基础,中年妇女多见,病史较长,病变常累及双侧甲状腺,呈多发结节,结节大小不一,平滑,质软,结节一般无压迫症状,部分结节发生囊性变。部分患者可合并甲亢。服用甲状腺制剂后,腺体可对称性缩小。发生癌变时,甲状腺肿块迅速增大并使周围组织浸润,肿块坚实,活动性差。如压迫喉反神经可出现声嘶。还可出现甲状腺上下淋巴结肿大,继而颈深,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2、各种类型的都可能误诊为甲状腺癌。因为两者在临床表现、肉眼检查很相似,如甲状腺不对称性增大,结节状、韧实,与周围组织粘连和固定,但光镜下的表现不同。 (1)亚急性甲状腺炎: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甲状腺滤泡的破坏,释放出胶体、引起甲状腺组织内的异物样反应。部分患者发病较急,有体温升高,甲状腺肿大、疼痛并放射至耳枕部。多数患者病情较轻,一侧甲状腺变硬,伴有轻压痛,数周后可累及另一侧甲状腺;有的病例可在数月内反复缓解、发作。基础代谢率升高,T3、T4可略升高,但甲状腺131I吸收率显著降低,这种分离现象有诊断价值。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甲状腺素补充治疗效果较好。大多数病例可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诊断。 (2)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多发生在40岁以上妇女,双侧甲状腺慢性、进行性肿大,橡皮样硬度,表面有结节,一般与周围组织不粘连或固定,颈淋巴结无肿大。临床上难与甲状腺癌鉴别,而且部分与甲状腺癌并存。部分患者有甲减的表现,如黏液性水肿。甲状腺扫描可见131I分布稀疏,甲状腺抗体明显升高。 (3)硬化性甲状腺炎(Riedel病):又称性甲状腺炎,为全身慢性纤维增殖性疾病局部表现。常发生于50岁左右的妇女。病史长,平均2~3年,基础代谢正常或稍高。甲状腺普遍性增大,质硬如木样,但保持甲状腺原来的外形。本病有进行性发展的倾向,常与周围组织固定并出现压迫症状,表现为呼吸紧迫、困难和声嘶等,难与甲状腺癌鉴别。 3、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MEN2A型:为单侧或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并有甲状旁腺亢进症,患者多有家族史。如水平升高,在C细胞增殖阶段就可以认为髓样癌存在。位于的病变先是增生,然后才发生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常在双侧发生(>50%),且分泌儿茶酚胺。增生阶段较少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儿茶酚胺异常增高时,可出现心悸、多汗、阵发性高血压、头痛等症状。MEN2A伴有皮肤苔藓淀粉样变,可出现于甲状腺髓样癌之前,作局部病变的病理检查,可见表皮与真皮间有淀粉样物沉积,产生原因未明。如患者背部发生皮肤的苔藓样病变、痒感,可能预示髓样癌。 (2)MEN2B型:为甲状腺髓样癌、嗜铬细胞瘤及多发性神经节瘤综合征,包括舌背或眼结膜下黏膜神经瘤、唇变厚,Marfanoid体型(体型瘦长、皮下脂肪少,肌肉发育差、股骨骺发育迟缓、上下肢比例失调及漏斗胸等)及胃肠道多发神经节瘤。家族性患者的儿童期,可出现或。MEN2B型较MEN2A进展快,较早出现转移。在甲状腺癌手术时,病变可能已扩展到颈部以外。半数MEN2B患者有嗜铬细胞瘤,但仅少数为恶性。MEN2B患者可有一些内分泌功能紊乱的症状,如腹泻、库欣综合征。合并嗜铬细胞瘤者,往往为双侧性,且常因嗜铬细胞突然死亡。故MEN综合征,应先处理嗜铬细胞瘤,术后再择期切除甲状腺髓样癌。合并皮质醇增多症时,应先处理甲状腺髓样癌。若能彻底切除甲状腺髓样癌,皮质醇增多症多可缓解。家族性MEN2B恶性度较高,预后差,MEN2A型较好,散发型居中。
检查/甲状腺癌
甲状腺肿瘤常是外部观察到异常,如异常肿瘤、腺瘤、甲状腺结节肿、甲状腺功能亢进、亚急性和淋巴滤泡性甲状腺炎等,故诊断时应进行必要鉴别与检查。
1、病史和局部体检异常甲状腺肿大或结节要和肿瘤作鉴别,病史和体检对鉴别诊断有很大帮助。若体检发现甲状腺性肿大,作131I扫描和吸碘率试验,一般就可确诊。
2、放射性核素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可以明确甲状腺肿瘤形态、位置及肿块功能,所以该项检查已成为诊断甲状腺疾病的常规手段。
3、X线检查巨大甲状腺肿瘤或较晚期甲状腺肿瘤,及临床怀疑有纵隔甲状腺肿时,须作颈部气管正侧位摄片检查,以便了解肿瘤的范围、不同的钙化影象以及与气管、食管的关系。
4、超声波检查超声波检查可探测甲状腺肿块形态、大小和数目,确定其为囊性还是实质,对指导手术治疗有一定价值。当肿瘤广泛浸润和转移,临床不易确定侵累程度时,B超检查可显示血管受压或被肿瘤包围情况,测定血流的通畅度。
5、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是国内外目前普遍接受的诊断方法,它克服了传统针吸活检缺点,且操作更为简单,儿童也可接受检查,除组织内有微量出血外无肿瘤细胞播散及种植的危险。
治疗/甲状腺癌
外科治疗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甲状腺癌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对可疑为癌的结节如何正确处理,二是对已确诊的甲状腺癌应该采用何种最佳治疗方案。 1、对可疑甲状腺癌性结节的处理:比较合理的方案是进行筛选,对所有甲状腺结节常规做I-131扫描。除了I-131扫描显示为功能性或炎性结节外,都采用了手术探查。尤其有下列情况者更应早期手术治疗。 (1)不除外癌性结节。(2)直径大于3~5cm囊性结节,或穿刺检查找到癌细胞或2~3次穿刺后不消失者。(3)超声检查为实质性肿物。对单发结节的术式选择,由于单发结节癌的发生率高,可达5%~35%,至今又无可靠方法判断,甚至术中冰冻切片检查也有个别漏诊者,而且单纯结节摘除后,术后复发率较高。可达16.7%。因此,我们常规对甲状腺单发实性结节、囊实性结节及囊性结节>4cm者均行患侧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术,术中未发现淋巴结肿大者,不给颈清术。 2、对已确诊为甲状腺癌者应采用的处理规则,主要取决于患者的体质情况,癌肿的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1)乳头状癌:临床上具有恶性程度低,颈转移率高,好发于中青年妇女等特点,所以手术治疗必须考虑以上这些因素。如果癌肿局限在一侧的腺体内,可将患侧腺体连同峡部全部切除,同时行对侧腺体大部切除。但如果癌肿已侵及左右两叶,则需将两侧腺体连同峡部全部切除。手术后5年治愈率可达80%以上。临床实践证明,对没有颈淋巴结转移的乳头状腺癌不需同时清除患侧颈淋巴结,预防性颈淋巴结清除不能提高治愈率。但应强调术后随访有重要性,然而对边远山区或农村的患者缺乏随访条件应区别对待。对颈部有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进行包括颈淋巴结清扫术在内的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国内外的方案都是一致的。 (2)滤泡状腺癌:虽是低度恶性甲状腺癌,但它的转移方式主要是血道转移,淋巴结转移约占20%,临床上无颈部淋巴结肿大者,一般不作预防性颈清扫术。有颈淋巴结转移者不一定同时有血道转移,所以治疗性颈清扫术还是必要的。 (3)髓样癌:恶性程度中等,常沿淋巴道及血道转移,一旦颈部淋巴结转移,即可较快浸润到包膜外,累及周围组织,所以确诊后不管临床能否捫及肿大淋巴结,一律做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伴有嗜铬细胞瘤者,在甲状腺手术以前首先要处理嗜铬细胞瘤,否则术中会激发高血压,影响手术顺利进行。 (4)未分化癌:由于本病病程短,进展快,首诊时大多数已失去根治机会,预后恶劣,不宜手术治疗或仅能做活检以明确诊断。但偶尔有病灶较小,适宜手术的还应积极争取作根治性手术。 不足:具两面性:既是消除肿瘤的有效手段,又促进转移的倾向;且难以消除微小病灶,大多患者发现肿瘤时已错过手术最佳时机。化学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对化疗反应差,仅有选择的和其他治疗方法联用于一些晚期局部无法切除或远处转移的病人。以阿霉素最有效,反应率可达30%~45%,可延长生命,甚至在癌灶无缩小时长期生存。相比而言,未分化癌对化疗则较敏感,多采用联合化疗,常用药物,(ADM)(CTX),(MMC),长春新硷(VCR),如COA方案CTX0.8d1VCRl.4mg/m2d1d8,ADM 30~40mg/m2dl。每21天1周期。 不足:缺乏对癌细胞杀伤的选择性,同时也对人体正常组织造成损伤。据Goldie-Coldman假设及“一级动力学”理论,化疗周期持续也不会将癌细胞降为0。 内分泌治疗能抑制TSH分泌,从而对甲状腺组织的增生和分化好的癌有抑制作用,对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在上述类型甲状腺癌手术后常规给预抑制TSH剂量甲状腺素,对预防癌有复发和转移灶的治疗均有一定效果,但对未分化癌无效。中国国内一般每天用干燥甲状腺片80~120mg,以维持高水准的甲状腺激素的水平。 放射治疗各种类型的甲状腺癌对放射线的敏感性差异很大,几乎与甲状腺癌的分化程度成正比,分化越好,敏感性越差,分化越差,敏感性越高。因此,未分化癌的治疗主要是放射治疗。甲状腺癌有一定吸能力。不足:可有效破坏或消灭癌细胞,但对机体正常细胞也会产生毒害作用,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影响患者进一步治疗。生物细胞治疗CLS生物免疫治疗没有副作用,不会对患者身体带来伤害,能有效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期。CLS生物免疫细胞治疗是21世纪唯一可能攻克肿瘤的治疗方法,是肿瘤治疗第四模式,生物治疗联合常规传统治疗方法,效果会更好。是采集人体自身免疫细胞,经过体外培养,使其数量成千倍增多,靶向性杀伤功能增强,然后再回输到人体来杀灭血液及组织中的病原体、癌细胞、突变的细胞,打破免疫耐受,激活和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从根本上遏制了肿瘤细胞的生长与生存环境。所以免疫细胞治疗能快速恢复手术对机体的免疫损伤,并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中医治疗甲状腺癌中医治疗采用辨证分型治疗,分气滞血瘀型、痰凝毒聚型、肝气郁滞型、心肾阴虚型四型,甲状腺癌中药治疗中还有专方验方、外敷药物等。甲状腺癌的治疗和康复也要注意饮食调理,内外调理兼治,注意生活运动调节等。&&(一)辨证分型治疗&1.气滞血瘀型&&证候:颈前肿块活动受限且质硬,胸闷气憋,心烦易怒,头痛目眩,舌质紫黯,脉弦数。&&治法:理气化痰,散瘀破结。&&2.痰凝毒聚型&&证候:颈前肿块有时胀痛,咳嗽多痰,瘰疬丛生,舌质灰黯,苔厚腻,甚则筋骨疼痛,大便干,脉弦滑。&治法:化痰软坚,消瘿解毒。&&3.肝气郁滞型&&证候:颈前肿块增大较快,常伴瘰疬丛生,咳唾黄痰,声音嘶哑,咳喘面红,有时腹泻,小便黄,舌质红绛,舌苔黄,脉滑数。&治法:疏肝泄火,软坚消瘿。&&4.心肾阴虚型&&证候:患者多为老年,或患地方性甲状腺病多年,突然甲状腺增大,声音嘶哑,&憋气,吞咽困难。或因手术、放疗、化疗后而心肾阴虚。&治法:滋阴补肾,养心安神。&&
近年来振国医院的患者,多数属于不能进行手术、因耐受程度低不适宜放化疗,以及手术治疗后复发和转移者。据此,我们在临床上对其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经过治疗不仅改善了患者免疫功能和体质,同时充分发挥了各种治疗方法实际效用,进一步扩展了治疗的有效性,较大程度控制了复发与转移,促使治愈率得以逐步提高。例如患者王建琼,手术后因体质赢弱,不能进行放化疗,致使病情出现反复和恶化。对其采用以中西医综合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至今没再出现复发和转移。术后护理1.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一般在术后48小时左右拔除。2.如引流不畅,血块堆集,出现压迫症状,应迅速拆除伤口缝线。3.由于气管插管的刺激,喉部水肿,术后可能出现轻度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可对症处理。4.术后出现呕吐,应及时清理干净,以防污染物污染伤口和敷料。5.注意保持颈部水平位置,避免后仰或前屈过度,影响正常愈合。6.术后可慢慢由流食、半流食过度到普食,注意营养搭配,避免刺激性食物。甲状腺癌术后如何护理恢复的好?7.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开导帮助病人,克服悲观厌世情绪,增强生活信心,与病魔做斗争。8.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与干燥,避免磨擦、搔抓与接触刺激较大的肥皂、酒精、胶布等。男性忌刮皮肤毛发。9.如出现手足抽搐,四肢、口唇发麻,可静注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症状缓解可改用口服钙剂,每次1―2克,每日3次,维持到症状控制病情稳时才能停用。
预后及预防/甲状腺癌
预后甲状腺癌甲状腺癌和其他器官的癌相比,除以外,预后相对良好。各种类型甲状腺癌的预后差别较大,影响预后的因素较多,如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病变发展的程度以及治疗是否及时适宜等。其预后大部分与上述因素综合作用有关。 预防甲状腺癌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很清楚,像对其他癌发病一样,故尚不能很好预防其发病。但应避免或少接触放射线损伤,正常补碘,改善环境污染,少食致甲状腺肿大物质。有家族遗传倾向者在未来应进行基因治疗,早期诊断甲状腺癌,早期彻底治疗,以防恶化与转移,尽量防止病毒感染,及时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如亚急性甲状腺炎等。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
肿瘤靶向新技术--缓释库疗法/甲状腺癌
图是在B超、CT的引导下,将缓释剂、化疗药物、免疫佐剂联合形成的一种抗癌组合药物经皮肤直接穿刺,注入到实体肿瘤组织内。其中的化疗药物能迅速杀死临近的癌细胞,而缓释剂则将高浓度的药物包绕其中(可高于正常化疗的几十倍),形成一个大的“药物仓库”,然后慢慢的向周围释放药物以消灭剩余的癌细胞。这样既提高了局部的药物浓度,也延长了药物的滞留时间。同时,被化疗药物杀死的癌细胞释放出自身的肿瘤抗原,在免疫佐剂的协助下,激活机体的系统性免疫反应,从而起到清除复发或转移的癌细胞的作用。
缓释库疗法的适应症
&&&适应症:鼻咽癌、口腔癌、肺癌、食道癌、胃癌、肠癌;肝癌、胆囊癌、胆管癌、胰腺癌、肾癌、膀胱癌;子宫癌、卵巢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睾丸癌;甲状腺癌、皮肤癌、恶性淋巴瘤、骨肿瘤、原发或转移的各种实体肿瘤。
在癌症发生前你有8次机避免第一次机会:晚上少玩一会儿、多睡一会儿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晚上早点上床睡觉,是一次难得的防癌理疗。这是因为,癌细胞本身就是细胞分裂中所产生的不正常细胞,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而人体的细胞分裂,又恰恰...
目前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是“三早”,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发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早期发现是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前提。
癌症虽然不好治,但是,它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在癌症出现之前,我们本来有很多次机会规避它。而这些机会能不能被我们所抓住,就另当别论了。
当癌症患者刚刚得知自己患有癌症时,首先患者的心理反应是否认患有癌症的事实,这种否认心理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强大刺激对于心理的伤害。但是,当残酷的现实再一次清晰的摆在癌患面前,否定机制就会被打破,很多患者这时会进...
导读:病毒不仅会让你疼痛、咳嗽、流鼻涕。一些“肿瘤病毒”还会导致癌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甲状腺癌的早期症状来源:
编辑次数:152次
参与编辑人数:63位
最近更新时间: 17:55:29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甲状腺癌术后7点为复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