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宝宝2个半月牛赎拉浠怎么办便去检查白细胞2+红细胞1--3请问正常吗?

宝宝4岁杭州市我家宝宝从第三个月开始拉偏绿色的稀便,一天六七次,家里长辈都说小孩子就是吃吃拉拉,所以刚开始我并没有太在意,因为宝宝从出生开始就每天六七次便便,但之前一直是金黄色的糊状便便。
& && &&&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宝宝的大便中带有血丝,这才慌了,赶紧带去医院。医生要求做大便化验,结果检查出来白细胞3-5个,红细胞1-2个,潜血弱阳性。其实这个化验结果并不算太糟,但是无良医生给我宝宝开了肠炎宁这个药,我当时也是因为不懂,就给宝宝吃了。结果一点好转都没有,化验还是老样子,宝宝还很抗拒吃药,每次都哭闹。后来我才知道,这个药完全没用,而且对只有三个月的宝宝来说还有一定的风险!
& && &&&在吃了两天肠炎宁之后,我去母婴店买尿不湿,我是老顾客,老板娘是育婴师,我把宝宝的情况跟她说了之后,她推荐我不要吃任何药,只需吃腹泻奶粉。我觉得有道理,我给宝宝换了腹泻奶粉。没想到吃了第一餐,宝宝就不拉了,之前都是吃一次拉一次的。这可把我高兴坏了,之后就吃了四天的腹泻奶粉,结果每一天都只拉一次黄色糊糊便,非常好的那种。我觉得宝宝已经好了不拉稀了,于是我就换回了母乳。没想到宝宝又开始拉了!
& && &&&这一次,我带着宝宝来到了省儿保,排了半天的队,挂了消化科专家号。也是验大便,化验结果白细胞1-3个,其他良好,这说明已经有了进步。专家告诉我,没事的,只要吃点妈咪爱调理一下就可以了,另外还告诉我,腹泻奶粉断的太早了,宝宝的肠道还没完全修复好,让再吃两个礼拜。妈妈们都知道妈咪爱是家中常备益生菌。这下我就放心了。回复 09:22:25来自
宝宝4岁杭州市回到家继续吃了七天的腹泻奶粉,情况一直都很好。第八天我开始慢慢加母乳进去,前两天加一餐,后来慢慢加两餐。但是,情况又开始变坏了,宝宝又开始拉了,次数不多,吃母乳的那一餐拉,吃奶粉的那一餐就不拉。我开始怀疑是我的母乳问题。于是我什么都不吃,每天只吃青菜,不添油,但是宝宝还是拉。于是我开始查资料,买了很多育儿书,很多资料都说母乳宝宝是会有轻度腹泻的,这是正常的!好吧,既然如此,我又开始我的母乳之路。
期间,很多妈妈们告诉我用偏方,蒸苹果水啦,小米粥啦,马齿苋啦,中药啦,小儿推拿啦等等。因为宝宝才三个月,我不想给他添加辅食,这样只会更加破坏他的肠道健康,增加负担,所以这些方法我都没用。事实也证明,我的一些朋友用了这些方法其实并没什么效果。
就在吃母乳之后的没几天,一天夜里,宝宝突然拉了三次!通常宝宝拉的再多,也不会在半夜的,都是白天才拉。我赶紧把老公叫起来,一大早五点多赶往省儿保挂了急诊。验了大便白细胞0-2个。医生很简单的来了句:“炎症,细菌感染,吃抗生素去吧,吃五天!”我的天,这个化验结果真的比以前都要好很多,怎么这个医生竟然让我们吃抗生素!我反驳他说之前也是你们医院的专家,还比这化验结果情况要差,都没让我们吃药的。他说:“你没吃药,所以你还没好啊!吃去吧。”因为之前我查了很多资料,知道有“乳糖不耐受”这个情况,可以吃乳糖酶来治疗,于是我请教了医生,他却说,乳糖酶只是个概念性的东西,没意思的。于是我只好配了抗生素回家了。
一路上我很纠结,我真的不想给宝宝吃抗生素,宝宝才三个月,吃了抗生素会破坏肠道菌群,拉的只会更严重,况且没有任何证据说明我宝宝是细菌感染!回到家我又开始查资料,翻书,我宝宝的很多症状都说明了他就是乳糖不耐受。大家都知道崔玉涛吧,全国最好的儿科医生,他就提到过乳糖酶。于是,我打算赌一把,给宝宝添加乳糖酶! 09:22:55来自
|宝宝4岁杭州市可是添了乳糖酶之后,情况也没有任何好转。吃了一礼拜,更加郁闷的事发生了,宝宝开始拉的更加厉害,一天多达七八次!可是我知道吃乳糖酶会有个排积食的过程,而且我宝宝又拉了这么久,肯定没这么快就好起来。于是我顶着各种压力,继续给宝宝吃。期间真的每天睡不好,宝宝一吃奶我就心慌,每天研究宝宝的大便,妈妈和老公都说我神经质了。
终于,在吃了将近一个月的乳糖酶之后,我宝宝开始好转,之后的一个礼拜,状况一天比一天好,没几天,就痊愈了!宝宝现在一天一便,特别规律!其实如果我早就对症治疗的话,根本不会让宝宝受苦这么久了。 09:23:37来自
|宝宝4岁杭州市在我宝宝腹泻的两个月里,我做了大概十次的大便常规化验,还做了细菌培养,自己看了没什么大问题,也就没有就医吃药。因为我知道,只要问医生,基本上都会配一大堆没用的药,也拒绝不了,何必浪费那个钱。下面来说说我的一些小经验,这些经验都是有科学依据的,妈妈们完全可以放心采纳。
1.腹泻一般有病毒感染的腹泻和细菌感染的腹泻。病毒感染比如轮状病毒,会排水样便,但是对肠道黏膜的损伤并不大,而且不需要吃抗生素,因为吃了也没用,宝宝大概一个礼拜就会自愈,但是要吃妈咪爱益生菌。细菌感染特别容易损伤肠道黏膜,所以很容易会有血便,如果是严重的细菌感染,必须要吃抗生素,而且要吃够一个疗程才会好起来。
2.除了感染性腹泻,还有消化不良,过敏,天气原因等也会造成腹泻,但是这些原因引起的腹泻一般很快就会消失。
3.宝宝如果腹泻严重,就会容易脱水,这时候可以口服补液盐,保证水分摄入,补充电解质。
4.一般急性腹泻治愈后宝宝还是在拉肚子,这时候可能宝宝已经乳糖不耐受。就是病菌破坏掉了小肠中的乳糖酶,宝宝吃下去的奶中的乳糖就不能被分解,就会持续腹泻。这时候可以换成不含乳糖的腹泻奶粉或者添加乳糖酶。乳糖酶是一个比较先进的产品,并且价格较高,很多医院都还没有,那么就可以吃腹泻奶粉,也是一样的,一般吃两周,再慢慢转回母乳或者普通奶粉。
5.蒸苹果水和米汤确实对止泻有效果,大一点的宝宝可以用这个方法。但如果是细菌感染,必须结合药物,光吃这些是没用的。
6.母乳宝宝多数大便偏稀,次数多,有的每天6~12次,但也有三四天才排一次,只要不是水样便,就没问题。
7.要做好预防工作,勤洗手,勤消毒,不吃变质的食物,接种轮状病毒疫苗。
P.S.各位妈妈如果有这方面的困扰,可以问我,我或许我可以帮助你们。 09:24:17来自
|宝宝4岁衡阳市没了吗,宝妈?我家宝宝这些天也是这样,刚开始就是偏绿的稀便便,可是从昨天开始成了很稀的像水似的里面带一点点绿色,怎么办,着急啊 09:27:39来自
|宝宝4岁杭州市fbanita 发表于
没了吗,宝妈?我家宝宝这些天也是这样,刚开始就是偏绿的稀便便,可是从昨天开始成了很稀的像水似的里面带一点 ...宝宝拉了几天了?有没有去化验过? 09:37:32来自
|宝宝4岁长沙市Belibra 发表于
在我宝宝腹泻的两个月里,我做了大概十次的大便常规化验,还做了细菌培养,自己看了没什么大问题,也就没有就医 ...宝妈的乳糖酶在那里买的。我崽崽也拉肚子好久了 10:04:48来自
|宝宝4岁宜春市我宝宝也啦肚子 10:11:40来自
|宝宝4岁晋城市谢谢宝妈 10:16:23来自
|宝宝4岁杭州市锦航宝贝 发表于
宝妈的乳糖酶在那里买的。我崽崽也拉肚子好久了你可以问问医院或者母婴店有没有,我宝宝吃的牌子是“爱宝”,不过医院大多数会配“儿歌” 10:18:35来自
|宝宝4岁唐山市我家宝宝八个月拉了半个月了,验血病毒感染加细菌感染,开的消炎抗病毒的药,发烧不太严重,都想给输液去了 10:18:48来自
|宝宝4岁淄博市Belibra 发表于
在我宝宝腹泻的两个月里,我做了大概十次的大便常规化验,还做了细菌培养,自己看了没什么大问题,也就没有就医 ...我家的宝宝4个半月了,拉了好长时间了,有时是绿色的,里面还有白色颗粒,有时是深黄色的里面也有白色颗粒,有时拉肚子,有时不拉的,现在吃着妈咪爱,今天不拉肚子了,但是还是有白色颗粒,一天拉6次。3个多月的时候宝宝两天拉一次,是金黄色的,很好。是不是天气的原因? 10:21:58来自
|宝宝4岁杭州市尕美 发表于
我家宝宝八个月拉了半个月了,验血病毒感染加细菌感染,开的消炎抗病毒的药,发烧不太严重,都想给输液去了 ...细菌感染严重吗?白细胞多少?宝妈,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真的 10:23:48来自
|宝宝4岁曲靖市谢谢宝妈这么详细的分析 我家宝宝也拉肚子了 能吃药不打针就好了
10:27:59来自
|宝宝4岁广州市我宝宝才二十多天,最近睡眠不好,今天才发现拉肚子,最近尿不湿都换的非常频。一天二十片左右,我都粗心没注意。是不是要去医院啊,老人说孩子太小都这样,我心里没底? 10:28:04来自
访问手机版:
生活兴趣 &
客户端下载关于我们友情链接金匮名医验案精选?1.1
发布于 21:01&&&有497人浏览
&栝蒌桂枝汤
&&& 【方药】栝蒌根二两(6克)& 桂枝三两(9克)& 芍药三两(9克)& 甘草二两(6克)生姜三两(9克)大枣十二枚(4枚)&&& 【用法】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之(现代用法:水煎两次,温服)。&&& 【原文】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痉湿喝病脉证治第二?十一)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解说】本证为太阳痉病之范畴,太阳痉病其病在盘脉,临床以太阳表证见颈项强急,口噤不开,甚则角弓反张为特点。其中以发热无汗者为剐痉,以发热有汗者为柔痉。本方证用桂枝汤加栝蒌根治疗,当属柔痉,乃外中风寒,营卫不和;内伤津液,筋脉失养所致。故用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加栝蒌根以清热生津,滋养筋脉。必须注意的是,太阳痉病虽然其病的重心在表,治疗以解表为主,但必须照顾津液,适当加入滋养筋脉之品,否则,邪从燥化,津伤筋急:而祸不旋踵。
&&& 【运用】
&&& 一、柔痉
&&& 赖良蒲医案:丁某某,男,半岁。1931年初夏,身热,汗出,口渴,目斜,项强,角弓反张,手足搐搦,指尖发冷。指纹浮紫,舌苔薄黄。此为伤湿兼风,袭人太阳卫分,表虚液竭,筋脉失荣。拟用调和阴阳,滋养营液法,以栝蒌桂枝汤主之。栝蒌根6克,桂枝3克,白芍3克,甘草2.4克,生姜2片,红枣2枚,水煎服。3剂,各证减轻。改投:当归、川贝、秦艽各3克,生地、白芍、栝蒌根、忍冬藤各6克,水煎服,4剂而愈。(《蒲园医案》1965年版)&&& 按语:患儿年幼体弱,复罹身热、汗出之疾,又耗伤于夏,致津伤液劫,筋脉失养,势为必然,故目斜项强、角弓反张、手足抽搐之貌迭现。然治疗时又不能只顾其果,而忽略其因,故先与栝蒌桂枝汤以解太阳卫分风湿之、邪,兼滋太阳膀胱经脉之液,后再以养血生津,清热通络之品以善后。循序施法,令病尽愈。&&&
&&& 二、产后发痉
&&& 席梁丞医案:秦某某,女,20岁。1948年秋,因产后七八日,头晕眼花,不能坐起。临证时忽见患者手指抽掣,相继呵欠,张大其口,越张越大,竟至口角裂破流血,急令人以手按合,亦竟不止。复现面色淡白,目瞪流涎,冷汗时出,神识昏迷,脉弦缓无力。辨证:新产亡血伤阴,汗多伤阳;复受外感,风入经俞而发痉,势有阴竭阳脱之象。治法:回阳固脱,祛风镇痉。方药:急煎高丽参15克与服,半小时后稍有好转,续用栝蒌桂枝汤加味。高丽参9克,炙黄芪30克,桂枝6克,杭芍9克,附片4.5克,栝蒌根12克,炙甘草9克,生姜9克,大枣5个。2剂,水煎服。&&& 二诊:服1剂后,汗出渐少,2剂服完,抽搐亦缓解,惟感眩晕疲乏,乃表固阳回,阴血仍亏。拟以养血镇痉,气血并补之剂。方药:栝蒌桂枝汤合四物汤加减。炙黄芪30克,当归9克,桂枝4.5克,杭芍9克,栝蒌根9克,生地15克,川芎4.5克,钩藤9克,炙甘草6克,高丽参9克。连服2剂后,眩晕减轻,精神日趋恢复。(《席梁丞治验录》1978年版)&&& &&& 按语:新产之妇,亡血伤津,汗多伤阳,复加外感。风邪鼓荡,则汗出有加,更伤其津,经脉液竭,阳气脱逸,而痉病由生。古圣有训:“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当急所固。”故先急煎大剂独参汤以补气固脱,待气回津生,再以栝蒌桂枝以祛风邪,舒筋脉,并合四物汤以养血活血,此“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又一范例也。
&&& 三、急惊风&
&&& 马骥医案:金某某,男,4岁。发烧头疼,频繁呕吐,儿科以流脑收入院治疗,给予磺胺、抗菌素及对症疗法。10余天后呈昏睡状态,神志不清,不吃不喝,并出现频频抽风。每日约抽10余次,抽时两眼上吊,角弓反张,牙关紧闭,四肢抽搐,每次约数分钟即自行缓解。给予输液打针用各种镇静剂40多天效果不佳。一直处于昏迷状态,遂停西药,改用中药治疗。患儿发烧比前有所好转,但如不用退烧药时,体温仍然升,易汗,唇干裂,舌上少津,脉数。治以银翘散加花粉,因吞咽困难,用鼻饲灌入。每日一剂,并送下安宫牛黄丸半粒。经服上药3剂后,抽风逐渐减少,持续时间缩短,神志渐清,会哭,并能稍进食。继以上药加减化裁,减去安宫牛黄丸,每日1剂,体温降至正常,四肢抽搐虽减,但仍未痊愈。家属再三要求出院调?台疗养。时过2个月,患儿复来就诊治疗。抽风与出院时无甚差别。据家属叙述,2个月以来,在外一直未停止过治疗。多以寒凉生津之品或以羚羊钩藤息风解痉之类治疗,少有效验。患儿面色苍白,唇舌色淡,精神疲惫,大便溏,手足不温。据此,为过用寒凉,挫伤阳气,不仅脾胃损伤,而且气阴皆虚,不能濡养经脉,抽风终难治愈。遂以栝蒌桂枝汤治疗,连服5剂。十数日后复诊,抽搐次数显著减少,程度也轻。宗此方加白术、当归、党参等调治一月痊愈。(《医方发挥》1984年版)
&&& 按语:风淫发烧,又加频繁呕吐,则里津早虚,筋脉失养。经用银翘、安宫牛黄类治疗,热虽撤而津未回,同时,过用寒凉,又必伤阳,更累筋脉拘急,《内经》所谓“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之论。故用栝蒌桂枝汤以温阳解肌,柔润经脉,待阳复津生,风邪得解,则抽风自愈。
& 【补述】本方证与《伤寒论》桂枝加葛根汤证颇为类似,但有轻重之别:彼为项背强几几,此为身体强几几;彼为邪盛于表,故加葛根,重在解肌;此则津伤于里,故加栝蒌根,重在滋液。以此为辨。
&&&& 麻黄加术汤
&&& 【方药】麻黄三两(去节)(9克)& 桂枝二两(去皮)(6克)& 甘草一两(炙)(3克)杏仁七十个(去皮尖)(9克)& 白术四两(12克)&&& 【用法】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原文】湿家身烦痛,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痉湿喝病脉证治第二?二十)&&& 【解说】本文主治寒湿在表之证。寒湿困表,郁遏卫阳,经脉不利,可见身体疼痛而有烦扰之象,并可见有恶寒、发热、无汗等风寒表证。风寒在表,理当发汗,然因湿邪之存,又不宜过汗,以“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存,是故不愈也。”惟用麻黄加术汤寒湿并去,表里同治。麻黄得白术,虽发汗而不致过汗;白术得麻黄,能并行表里之寒湿。湿邪盛者,可易白术为苍术。临床上凡身体痹痛、水肿、喘咳等属于寒湿困表、肺气不宣之证,皆可运用本方。
&&& 【运用】
&&& 一、外感寒湿
&&& 萧琢如医案:黄君,年三十余。素因体肥多湿,现因受寒而发,医药杂投无效,改延余诊。其症手脚迟重,遍身酸痛,口中淡,不欲食,懒言语,终日危坐。诊脉右缓左紧,舌苔白腻,此《金匮》所谓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也。遵经方以表达之,使寒湿悉从微汗而解。处方:带节麻黄2.4克,桂枝2.1克,光杏仁4.5克,炙甘草1.5克,苍术3克。连投2剂,诸症悉平而愈。(《重印全国名医验案类编))1982年版)&&& 按语:本案寒湿证重,又体肥多湿,故以苍术易白术,加入麻黄汤内,以增发汗祛湿之力。
&&& 二、湿痹
&&& 赵明锐医案:王某某,男,农民。因在田间劳动,忽着风寒侵袭,数日后即周身关节烦痛,并呈游走性,尤以下肢疼痛为甚,局部指压凹陷不起,疼痛拒按,肌体沉重,举步艰难。大便正常,小便短赤,脉大而数。曾有医生给服过五皮饮加减之类无效。脉证相参,诊为湿滞肌表留于肌肉,风湿相搏,投以麻黄加术汤,嘱勿大汗。服2剂后,疼痛稍减轻,但浮肿消退。上方加羌活、苍术各15克,继服2剂后疼痛大减,以后调养数日痊愈。(《经方发挥)&1982年版)
&&& 按语:寒湿外侵,留着经脉,气血不利,而致身疼,正合麻黄加术汤之证,投之果效。
&&& 三、风隐疹(荨麻疹)
&&& 刘柏医案:姜某某,男,20岁,日就诊。二年前患者睡湿炕而得此病。每年冬、春季受风寒或接触冷水即发。疹从四肢起后渐慢延到周身,时起时消。起时瘙痒难忍并伴肤痛,夜不得眠。来诊,见全身有散在痒疹,舌苔白腻,脉浮而紧。此系风寒湿邪郁于肌肤不得透发而致,当用疏风散寒祛湿之法。拟麻黄加术汤2剂。病人服药后周身出微汗,痒疹消失,病愈。1年后追访未再发。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0;&3&:66)
&&& 按语:病起于寒湿袭表,又见寒湿在表之舌脉,直辨为麻黄加术汤证,甚是。
&&& 四、风寒肿块
&&& 朱大伟医案:王某某,男,45岁。日诊。患感冒已一月未愈,反而在右胸前出现一凸突性肿块,疼痛拒按,局部不灼红。经用西药治疗未效。刻诊:发热无汗,一身酸疼,舌苔白腻,脉浮缓。此乃风寒之邪挟湿浊凝聚在肌肤经络之间。治宜祛寒散湿、通络散结。麻黄、白术、红花各12克,桂枝、杏仁各10克,甘草3克,甲珠6克。服2剂后肿块消失。(四川中医1986;(4&:12)
&&& 按语:无形风寒之气挟有形湿浊之邪,凝聚不解,着于肌肤经络,发为凸现之肿物,俱见寒湿在表之伴症。是用麻黄加术汤解开寒湿之凝,加红花、甲珠以通开经络之滞也。 &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 【方药】麻黄半两(去节)(1.5克)甘草一两(炙)(3克)薏苡仁半两(9克)杏仁+个(去皮尖,炒)(6克)&&& 【用法】上坐0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现代用法:水煎两次,温服)。&&& 【原文】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痉湿喝脉证治第二?二十一)&&& &&& 【解说】本文主治风湿表实证而有化热之势,临床以身疼难以屈伸,日晡所发热为特征。本方为麻黄汤去桂枝加薏苡仁而成,以麻黄发汗解表,杏仁宣肺利气,苡仁化湿除痹,甘草甘缓,以制麻黄之辛散。共奏轻清宣化、解表祛湿之功,俾使在表之风湿恰得微汗而解。本方为清化之剂,药轻力缓,适于湿邪在上在表之证。
&&& 【运用】
&&& 一、风湿热痹
&&& 赵守真医案:农人汤瑞生,40岁。夙患风湿关节病,每届严冬辄发,今冬重伤风寒,复发尤剧。证见发热恶寒,无汗咳嗽,下肢沉重疼痛,腓肌不时抽掣,日晡增剧,卧床不能起,舌苔白厚而燥,《内经》所谓“风寒湿杂至合而为痹”之证。但自病情观察,则以风湿之成分居多,且内郁既久,渐有化热趋向,而不应以严冬视为寒重也。法当解表宣肺,清热利湿,舒筋活络,以遏止转化之势。窃思《金匮》之麻黄加术汤原为寒湿表实证而设,意在辛燥发散,颇与本证风湿而兼热者不合,又不若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为对证。再加苍术、黄柏、忍冬藤、木通以清热燥湿疏络则比较清和,且效力大而更全面矣。上方服3剂,汗出热清痛减。再于原方去麻黄加牛膝、丹参、络石藤之属,并加重其剂量,专力祛湿通络。日服2剂,3日痛全止,能起床行动,食增神旺。继进行血益气药,1个月遂得平复。(《治验回忆录}}i962:18)
&&& 按语:本案久患风湿痹证,邪郁既久,渐有化热之象,其辨证眼目是发热恶寒无汗、下肢沉重疼痛于日晡增剧,舌苔白厚而燥。当以清热燥湿为治,.故投本方合二妙散加减而愈。
&&& 二、颈项肿大&&&
&&& 张汉符医案:黄某某,男,‘14岁。1952年10月间,颈项肿大,上及腮颊,状类虾蟆瘟,一身尽疼,微寒发热,日晡尤甚,脉浮软稍带数象,舌苔白薄粗腐。大便黄软,小便微黄。此乃风湿,非虾蟆瘟,前医以银翘散加减治疗无效。患者系船户,病前日中行船,帮同拉缆,汗出当风,日晡停船即于河中洗浴。《金匮》所谓“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甚与风湿症候相符合,颈项肿大其副症也。故以麻杏薏甘汤加苍术,治其风湿为主,用方:麻黄4.5克,北杏4.5克(炒杵),薏仁12克,甘草3克,苍术9克。服药5剂,主症尽解,副症亦随之而愈。(哈尔滨中医1962;(4,5&:94)
&&& 按语:汗出当风,又以水洗浴,风湿伤表可知;身疼寒热,日晡尤甚,小便微黄,苔白粗腐,脉浮而软,则风湿在表可察。但以麻杏薏甘汤微发其表,轻去其湿,乃治本之法,待风去湿化,表气畅达,经通络和,则颈项肿大自愈。
&&& 三、风湿感冒&&& &&& 诸葛连祥医案:李某,男,36岁。1975年因汗出风吹,以致汗郁皮下成湿,湿郁化热。今发热已十余日不解,每日下午热势增重,全身痛重,伴有咽痛而红肿,咳嗽痰白而粘稠,无汗,自用辛凉解表药,更增恶寒,舌苔白腻,脉濡缓略浮,遂议为风湿性感冒病,因风湿郁闭,湿阻气机,气机不畅而出现各症,劝其试服麻杏薏甘汤。麻黄10克,杏仁10克,薏苡仁30克,甘草7克;更加秦艽10克,波蔻7克。仅服1剂,果然热退身安,咽已不痛,咳嗽亦舒,劝其更服2剂,以巩固疗效。(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78;&3):14)
&&& 按语:本案发热、咽痛,颇似风热外感,但全身疼重,苔腻脉濡,又非风热之征,实为风湿外袭,郁而化热之象,故徒用辛凉而不能解也,当服麻杏薏甘汤,加秦艽、波蔻,在于增强祛风除湿之力。本方为风湿感冒之良方。
&&& 四、水肿(急性肾小球肾炎)
&&& 李晓湘医案:但某某,男,7岁。眼睑及下肢浮肿已3天,恶寒,咳嗽,厌食恶心,头痛,双侧肾区叩击痛,小便黄,量少,大便溏薄,脉滑,舌苔白而微腻。尿检:蛋白抖抖,白细胞少量,颗粒管型++。证属风水,乃风湿郁肺,肺气失宣,水道不通。治宜宣肺利水,健脾除湿:麻黄10克,杏仁12克,甘草3克,苡仁、白茅根、车前草、玉米须各30克,茯苓、半夏、泽泻各15克。6剂后,浮肿已消,恶心已除,食欲增加。尿检:蛋白+,红细胞少量。以本方合防己黄芪汤善后。(浙江中医杂志1983;(8&:353)
&&& 按语:水肿而咳,苔白腻脉滑,食少便溏乃风湿遏阻脾肺之证,用麻杏苡甘汤以外“开鬼门”,使湿从汗解;内“洁净府”,令水道通调。加车前草、玉米须、泽泻,以增利水渗湿之功。 &五、咳喘(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
&&& 李晓湘医案:胡某某,男,60岁。有慢性支气管炎史,近半月严重复发,经用多种抗生素治疗罔效。症见咳;嗽气急,痰黄粘稠,不易咯出,舌苔薄黄而腻,脉象浮滑略数。证属痰热郁肺。治宜清热宣肺化痰:炙麻黄、甘草各6克,杏仁10克,生苡仁、冬瓜仁各30克,黄芩12克,桔梗、栝蒌皮、山栀仁、百部、银花各15克。5剂后,咯痰爽,咳嗽气急等症随之缓解,舌苔微腻,脉滑。原方去银花、冬瓜仁,加半夏、陈皮各15克以善后。(浙江中医杂志1983;(8&:353)
&&& 按语: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大量粘稠黄痰难以咯出,是导致咳喘不得缓解的重要因素。本例采用麻杏苡甘汤加入清热化痰诸药,重用了苡仁、冬瓜仁、桔梗,使粘稠黄脓痰得以排出,则喘咳从而缓解。
&&& 六、鼻渊(急性副鼻窦炎)
&&& 李晓湘医案:林某某,男,40岁。发热鼻塞,嗅觉失灵,面额部疼痛剧烈,不能自持,鼻涕黄色粘稠,烦躁难眠,口咽于燥,舌尖红、苔黄腻,脉滑数。证属肺经郁热,化腐成脓。盖鼻为肺窍,肺热壅聚于窍,故发热鼻塞,嗅觉失灵;火热上攻则头痛剧烈,口咽干燥;火热郁久成脓则鼻流黄稠浓液。郁非宣不散,火非清不熄,脓非排不尽,治宜宣肺清热排脓:麻黄、甘草各6克,杏仁12克,苡仁60克,桔梗、漏芦、黄芩、栀子各15克,石膏、鱼腥草各SO克,银花25克。5剂后发热头痛若失,用力擤鼻时或有少量白黄脓涕,其它证状均减轻。上方去石膏,加夏枯草以善后。(浙江中医杂志1983~(8&:353)
&&& 按语:鼻窦炎相当于祖国医学的鼻渊。若脓液已成,西医常用穿刺排脓法,中医虽无穿刺之术,但有排脓之方。本例应用麻杏苡甘汤加清热之品以宣肺清热,重用苡仁合桔梗、漏芦以排脓,有效。
&&& 七、风隐疹(荨麻疹)
&&& 李晓辉医案:张某,男,28岁,工人。 El诊。患者一周前汗出淋雨,遂周身出现风团,痒甚,午后加剧。前医予抗组织胺药治疗乏效。诊见周身红色风团,瘙痒难忍。察舌质淡红,苔黄腻,脉浠数,皮肤划痕征(+)。诊为荨麻疹。证属汗出当风,风湿为患。治宜清宣利湿,祛风止痒。方用麻杏薏甘汤加减:麻黄15g,杏仁lOg,苡仁15g,甘草15g,当归10g,地肤子15g。3剂,日1剂,水煎服。药后风团明显减少,瘙痒减轻。守方续进3剂而获全功。(河南中医1994;(2):76)
&&& 按语:汗出淋雨,风湿外侵,有化热之象。以“苔黄腻,脉濡数,为征,故用麻杏苡甘汤加味以清宣利湿,祛风止痒而愈。 &&&&& 防己黄芪汤
&&& 【方药】防己一两(12克)甘草半两(炒)(6克)& 白术七钱半(9克)黄芪一两一分(去芦)(15克)&&& 【用法】上判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缚腰以下,温令微汗,差。(现代用法:姜枣适量为引,水煎两次,温服)&&& 【原文】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痉湿喝病脉证治?二十二)&&& 【解说】本方主治风湿表虚之证。以身体痛重或浮肿、脉浮、汗出恶风为特点。风湿在表,本当汗解,然表气一虚,又汗之不任。故周防己、白术祛风除湿,伍黄芪、甘草以益气固表,佐生姜、大枣以调和营卫。是以表虚发汗,必以托阳益气,调和营卫为先,方保无虞。服后“如虫行皮中”状者,即是卫阳振奋,风湿欲解之征。
&&& 【运用】
&&& 一、风水(慢性肾炎)
&&& 岳美中医案:傅某某,男,40岁。患风水病症,久而不愈,日就诊。患者主诉:下肢沉重,胫部浮肿,累及足跟痛,汗出恶风,切其脉浮虚而数,视其舌质淡白,有齿痕,认为是“风水”。尿蛋白(}H}),红白I细胞(+),诊断属慢性肾炎。下肢沉重,是寒湿下注;浮肿,为水湿停滞;汗出恶风,是卫气虚风伤肌腠;脉浮虚数,是患病日久,体虚表虚脉亦虚的现象,选用防己黄芪汤。 汉防己18克,生黄芪24克,白术9克,炙甘草9克,生姜9克,大枣4枚(擘)。水煎服,嘱长期坚持服用。& &&& 日复诊,患者坚持服前方10个月,检查尿蛋白(+),又持续两个月,蛋白尿基本消失,一切症状痊愈。惟体力未复,可疏补卫阳,护肝阴,兼利水湿,用:黄芪30克,白芍12克,桂枝9克,茯苓24克。以巩固疗效,并恢复健康。 (《岳美中医案集》1978年版)&&& 按语:防己黄芪汤治风水表虚是为正治,重要的是岳老的经验告诉我们,治疗慢性病要有方有守,方证相投后不可因急于求效而轻易更换方剂。而要守方有度,还须医患配合,尤其病家当持之以恒,否则,有方难守,或守之无节,必将功溃一匮。
&&& 二、臌胀
&&& 王新昌医案:张某某,女,40岁,门诊号119,日诊。二年来常觉右胁隐痛,胃脘痞闷,纳差。一月来因劳累过度,腹胀加重,腹部漫肿如妊,小便短少,口苦纳呆,短气乏力,脉沉弦,舌质暗红,苔薄黄根腻。超声波检查:腹水8厘米,密集微波。诊为臌胀,证属脾气虚弱,水湿内停。治当益气健脾逐水。方用防己黄芪汤合己椒苈黄汤:防己30克,黄芪30克,白术30克,甘草9克,椒目15克,葶苈子12克,大黄15克(后下)。3剂。&&& 8月2日二诊,服药后每日大便6次,便质稀溏,小便每日6~8次,尿量中等,腹水明显减少,腹胀减轻,守方大黄减为8克,3剂。8月6日三诊,腹肿全消,纳食增加,二便正常,惟心悸气短,脉细舌淡,予防己黄芪汤合六君子汤3剂以攻补兼施。9月10日四诊,上药服完后患者自动停药,言停药后病情稳定,腹水未再复发。A型超声波复查:腹水阴性。(国医论坛1987;(3&:20)
&&& 按语:综观本案为本虚标实之证,故治之以攻补兼施之法,以防己黄芪汤补脾肺,以己椒苈黄汤逐水饮,治之得法,是获良效。
&&& 三、痹症(类风湿性关节炎)
&&& 李现林医案:王某,女,24岁,日初诊。患者四肢多发性关节肿痛1年半,双手小关节先发病,晨僵感明显,曾服用炎痛喜康、布洛芬、昆山海棠等药效果欠佳。查双手指间关节呈梭形肿胀、压痛,双腕关节肿胀、压痛,活动受限,舌质淡红,苔白腻,脉细滑。血沉76mm/h,RF、(+)。X线示:双腕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破坏,周围骨质疏松。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处方防己黄芪汤加味:黄芪30g,防己20g,自术10g,甘草6g,寻骨风20g,秦艽log,徐长卿20g,生姜3片,大枣3枚。服用本方20剂,肿痛减轻,继续巩固治疗20天,诸症消失,功能恢复而痊愈。2年后随访未见复发。(国医论坛1995;(6):23)
&&& 按语:表虚风湿留着关节,发为痹证,用防己黄芪汤治疗有效。据李氏经验,寒盛痛重者加川、草乌各6克;关节热痛者加连翘30克、栀子10克。 &&&& 四、痉证
&&& 权东园医案:李某,男,42岁,日初诊。于10日前突发右侧上下肢抽搐,经查没找出原因,曾服祛风药数剂未效。刻诊:抽搐伴自汗、恶风。询知发病前曾在河中洗砂子三天。舌淡红,苔白腻,脉浮中带滞。辨为风湿阻滞经脉:防己15克,黄芪15克,白术12克,生姜6克,炙草8克,大枣2枚。3剂。&&& &&& 二诊:服上药后,患者未再抽搐,自感出汗减少,恶风减轻,切其脉较前略流利,继服上方3剂,自汗全止,亦不恶风,苔已退净,脉转流利,继服上方3剂,抽搐从此未再发作。(《古方新用》)
&&& 按语:本案从发病原因及脉证特点看,辨为风湿阻滞筋脉甚切。《素问?至真要大论》谓:“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盖湿性粘腻淹滞,易阻遏阳气,湿阻筋脉,阳气失于“柔则养筋”之功,而致肢体抽搐。故当从湿治,此亦取陈修园“湿者言其未成痉之前,燥者言其将成痉之际”之意。前医仅祛其风,不治其湿则风去湿存,病终不愈。因见汗出、恶风等表虚证,故用防己黄芪汤以祛风除湿,固表止汗。因法合其证,方中其法,故获良效。
&&& 五、关格(狼疮性肾炎、尿毒症)
&&& 王新昌医案:樊某某,女,16岁,门诊号1769。患者浮肿七个月,日查到红斑狼疮细胞,1987年元月26日延余求治。患者全身浮肿,呕吐时作,二便不通,腰痛剧烈,表情淡漠,颜面苍白,体温37.5℃。舌质淡紫,苔薄黄,脉细数。实验室检查:血尿素氮58毫克%,血肌酐1.65毫克%,二氧化碳结合力25.6容积%,尿蛋白(卅)。西医诊断:狼疮性肾炎,慢性尿毒症。中医诊断:关格重症。予防己黄芪汤合大黄附子汤去细辛:防己30克,黄芪30克,白术30克,甘草6克,附片9克(先煎),大黄10克(后下)。3剂,每日1剂水煎服。& &&& 元月29日二诊:服药顺利,呕恶已平,大便已通,小便3~5次/日,每次约300毫升,药已中病,守方h3剂。2月2日三诊,呕吐已止,精神好转,仍守前方,大黄改为粉剂吞服(每次1.5克,每日2次),7剂。2月10日四诊:浮肿消退,饮食增加,脉舌如前,继进上方7剂。2月28日实验室检查:未查到狼疮细胞,血尿素氮ll毫克%,血肌酐0.37毫克%。尿毒症近期缓解,病情稳定。(国医论坛1989;(5&:17)
&&& 按语:(原按)《沈氏尊生书?关格》曰:“关格即《内经》三焦约病也,约者不行之谓,谓三焦之气不能通行也。故以呕逆为格,下而不得大小便日关”。《证治汇补?附关格》说:“既关且格,必小便不通,旦夕间陡增呕恶。,’指出本证以先见二便闭结,继则呕恶吐逆,病情凶险为特点。其病机多为三焦气化不行,阳气闭绝,属于中医内科领域中的疑难大证。该病多为水肿迁延不愈,水湿毒邪浸淫于肾,肾阳衰弱,病及于脾,以致生化不及而气血两虚。其病理改变,既有脾肾阳气亏损的正虚,又存在湿浊蕴结的邪实。因其演变规律常是因实(湿浊)致虚(脾肾阳虚),故扶正祛邪是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在不伤正气的前提下,祛除湿浊毒邪最当急用。在方剂的运用上,防己黄芪汤利湿与益气并重,大黄附子汤温下,寒实内结,二方合而治之,最为的对。方中黄芪、白术、附片、甘草益气温阳健脾,顾护元真之气;防己祛湿;大黄泻浊行瘀,荡涤在腑之邪,使体内毒素从下窍排出,从而焕发生机;恐细辛发散少阴故而裁去。虽然大黄、附片药性峻猛,但却恰投病机,故可放胆使用,且大黄用粉小量冲服,其泻下作用较之煎剂为缓,在病势稳定后使用极为安全稳妥。尤其附片、大黄同用,融寒热于一炉,大大增强了焕发脏腑功能,排泄毒素的作用。
&&& 六、咳嗽(慢性支气管炎)
&&& 黄泰生医案:安某,男,60岁,日初诊。患慢性支气管炎5年,咳嗽冬季尤重,痰白带泡沫,胸脘作闷,夜间咳甚,动则喘息加剧,不能平卧,每晚只能睡三四小时,纳少、便溏,日四五次,苔白腻,脉缓滑。自诉长期使用抗菌素罔效,观其病历,常服止嗽散、陈皮末、川贝液、消咳喘、鲜竹沥等品,仍缠绵不愈。诊察患者,属脾肺阳虚,脾为湿困,肺失肃降而致咳嗽。《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治第二》,防己黄芪汤条中有“喘者加麻黄,气上冲者加桂枝,之说,治拟防己黄芪汤合苓桂术甘汤并加麻黄温阳除湿,入肺定喘:防己10g,黄芪15g,西党15g,白术8g,云苓12g,甘草4g,法夏8g,炙麻黄4g,陈皮8g,桂枝4g,五味子4g,干姜6g。5剂。&&& 二诊咳嗽减轻,睡眠较好,能安睡五六小时,咳嗽痰少,饮食稍增,大便软,日两三次,腻苔减退,脉缓滑。宜加重温阳化湿之力,上方加附片8g(先煎)。服10剂后,症情逐日减轻,嘱加强体质锻炼,注意气候变化及饮食起居调摄,病愈。(江西中医药1994;(4):28)
&&& 按语:据黄氏经验,防己黄芪汤常用于治疗内伤虚证的“慢支咳嗽”。痰湿犯肺而见咳嗽痰多,痰白而稀,胸腔作闷,乏力,便溏,苔白腻,脉濡滑者,合二陈汤以健脾化痰;若见喘促短气,言语无力,咳声低弱,自汗恶风,或口干面红,舌淡脉弱者,合生脉散以益肺定喘;若见肾不纳气之呼多吸少,动则喘甚,气不得续,汗出,肢冷,面青者,合金匮肾气丸以补肾纳气。
&&& 七、盗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 黄泰生医案:颜某,男45岁,日诊。平昔形寒肢冷,近1个月来寐后盗汗,湿衣沾衾,神疲乏力,心悸气短,纳呆腰酸,舌淡红、苔白,脉细数无力。化验检查三大常规及抗“O”、血沉均正常,x线胸片未见异常,西医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服用谷维素、五味子合剂等品,症状如旧。此乃肺肾两亏,营卫失调,腠理开泄所致,拟防己黄芪汤合桂枝汤补肺固表,调和营卫为治。黄芪40g,防己6g,防风lOg,白术8g,龙牡各30g,桂枝6g,白芍10g。服药5剂,盗汗减少,肢冷减轻,继前方加枣仁10g、云苓12g,淮山12g、熟地15g调理半个月,诸症消失。嘱加强体育锻炼,3个月后随访,精力充沛,体格健壮。(江西中医药1994;(4):27)
&&& 按语:(原按)前人有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之说,系指自汗、盗汗发病的一般规律,不能概括全部。《景岳全书.汗证》指出:“自汗盗汗每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 但本病大都因肺卫不固,阳气亏虚或阴虚火旺,邪正互争,湿热郁蒸所致。防己黄芪汤能益气固表,泄湿利水。为治自汗或盗汗的基本方剂。阳虚者汗出畏寒,动则益甚,不耐风寒,极易感冒,面色觥白,苔薄白,脉细弱。可重用生黄芪60g补气固表止汗;白术、防己健脾化湿以实表;并加防风走表而助黄芪固表之力。汗多者,加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煅牡蛎止汗敛阴。阴虚火旺者潮热盗汗,虚烦少寐,五心烦热,形体消瘦,女子月经不调,男子梦遗,舌红少苔,脉弦细数,宜防己黄芪汤加当归、生地、熟地滋阴养血,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或加黄芩、黄连、黄柏泻火坚阴;潮热甚,则加地骨皮、知母、鳖甲以滋阴退热,亦可加龙牡、糯稻根敛汗固表。 &&&&&& 八、久泄
&&& 陆家武医案:刘某某,男,24岁。1991年7月就诊。患者1年来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稍进油腻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质淡、苔自,脉细。此乃脾气虚弱,清阳之气不能升发,运化失常所致。予防己黄芪汤加味:防己10克,炙甘草、生姜各5克,大枣5枚,党参、黄芪、白术、茯苓、苡仁、怀山药各15克。5剂。药后大便渐成形,纳食增加,精神好转,继服上方15剂而愈,迄未复发。(浙江中医杂志1994.(4&:177)
&&& 按语:《景岳全书》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脾胃虚弱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致水反成湿,湿滞内停,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泄泻。投之防己黄芪汤加味。
&&& 九、尿浊
&&& 陆家武医案:刘某某,男,45岁。日就诊。患者尿浊时发时止,发则尿色混浊,如淘米水,小腹下坠,尿意不畅,面色不华,神疲乏力,劳倦或进食油腻后更易发作。舌质淡,脉细弱。此乃脾虚气弱,精微下注,治拟健脾益气,升清固涩。防己黄芪汤加味:防己、白术、升麻、柴胡各10克,黄芪、党参各15克,甘草、生姜各5克,大枣7枚。5剂。药后复诊,患者诉小便渐清,气色转佳,续服原方10剂后尿清,小便畅,精神已佳。经随访未复发。(浙江中医杂志1994;(4&:177)
&&& 按语:尿浊不外虚实两类。虚分脾虚和肾虚。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此乃常法也。此例患者脾虚气弱,中气下陷,升举无力,谷气下流,故见尿浊白如泔浆。投防己黄芪汤加减,方中党参、黄芪、甘草补中益气,白术、防己化湿健脾,升麻、柴胡升清提陷,共奏健脾益气、升清固涩之功。
&&& 十、带下
&&& 赵明锐医案:田某某,女,45岁。患带下三年之久,时多时少,曾经多医治疗未见显效。现证:精神倦怠,面色发白,自汗恶风,纳呆,便稀,带下清稀不臭,腰部困痛,四肢浮肿,天阴或下雨全身不适。投以防己黄芪汤加桂枝、薏苡仁、茯苓、白术、陈皮、党参等治疗。前后共服20余剂,诸证好转,精神食欲大增,仅有少量自带。以调补脾胃之剂,继服数剂,以资巩固疗效。(《经方发挥))1982年版)&&& 按语:带下有寒、热、虚、实之辨,但每与湿邪相关。本案为阳虚不化,湿邪滞下,又见自汗恶风之证,符合防己黄芪汤证病征,用之果效,体现了中医学“异病同治”精神。&&&
&&& 十一、肥胖病 & &&& 阮士军医案:王某某,女,46岁,营业员,日诊治。身体发胖近二年,自诉前年10月间月经“上岸’’后仅二月,自觉身体肥胖,多汗,动则更甚,少气,体重增加8公斤,四肢沉重,头部昏蒙,食欲不振,嗜睡便溏,体虚力怯易感冒。服轻身减肥片无效。舌体胖淡,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滑。此为脾胃气虚,运化无权,痰湿停滞,气血不行之病机。用防己黄芪汤加味,使表固邪无所崇,邪除卫阳充振,湿去痰无由生,痰消湿无积聚。处方:汉防己60克,黄芪60克,炒白术30克,苍术15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焦山楂20克,茵陈蒿20克,甘草6克,陈皮10克。&&& 医嘱:切忌久卧久坐,适当晨间活动,控制饮食,5剂。药后身体轻松,食欲增加。二诊原方加丹参30克,7剂。体重减少4公斤。后以上方出入治疗2月余,体重恢复病前水平,诸恙消失。83年10月来信,节制饮食,适当活动,旧疾未有复发。(北京中医杂志1985;(4):35)
&&& 按语:案中所见之症,乃脾肺气虚,痰湿内停所致,与防己黄芪汤证病机相符。据报道,本方对形盛气虚之肥胖病有效。
&&& 十二、狐臭
&&& 阮士军医案:孙某某,女,24岁,学生,日诊治。身患狐臭,内心痛苦不堪。两腋下潮湿粘手,黄染衣服,臊气甚浓,经来加重,四季如此,尤以夏季为甚。口淡,食谷不香,肢懒身倦,便溏,月经后期,色淡。素体肥胖,嗜喜厚味。时值炎夏,用“西施兰”无效。舌淡苔白浊,脉浮滑。治宜回表阳,祛风湿,用防己黄芪汤加减:汉防己30克,生黄芪30克,炒白术15克,生苍术15克,茯苓皮20克,泽泻20克,车前子(包)、车前草各12克,生甘草6克。3剂。&&& 腋窝汗出已少,气味稍淡。二诊上方加滑石(包)20克,6剂,气味已十去六七,再用8剂。服药3剂时值经来,味复浓,8剂完气味同前。四诊增汉防己、生黄芪各60克,加川芎、丝瓜络各10克,并嘱保持腋下清洁,6剂后症状若失。继服15剂,腋下汗止,臊气已无。后用归芍异功汤调治月余而收功。84年暑假随访,未见复发。(北京中医杂志1985;&4):35)
&&& 按语:素体肥胖,每多表阳不足。嗜喜厚味,湿邪必定内存。表虚湿着,而见汗出腋下,潮湿粘手,发为狐臭。用防己黄芪汤治疗,可谓方证相对,投之果效。本方治狐臭,思路正确,值得研究。
&&& 十三、风隐疹(荨麻疹)
&&& 阮士军医案:朱某某,女,52岁,农民,日诊治。患荨麻疹三年有余。遍身泛发风团样皮疹,色红瘙痒,且以肢末为甚,每多夜间发作,并以春季为重。身易汗出,饮食少思,服银花、连翘等药无效。近二月来症状严重,肢端搔痒不断,至皮破淌水才休,失眠,肢沉,便溏,舌淡红苔白腻,脉浮滑。忆起防己黄芪汤下有“服后当如虫行皮下”之语,此卫气振奋,风湿欲解之验,投之或许有效。故拟防己黄芪汤加味方:汉防己60克,黄芪60克,炒白术15克,茯苓皮15克,姜衣6克,甘草6克,白鲜皮12克,车前子(包)12克,陈皮10克,大枣10枚。3剂。果然见效,汗出已瘥,疹止痒减。,续用5剂,痒除汗止而痊愈,追访未有复发。(北京中医杂志1985;&4&:36)
&&& 按语:防己黄芪汤用于风隐疹治疗,应抓住表气不固,风湿郁留这个环节。据报道,临床使用本方治荨麻疹见表虚者,有一定疗效,若加上车前子,其效更佳。 &&&& 百合知母汤
&&& 【方药】百合七枚(擘)(30克)知母三两(切)(9克)&&& 【用法】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另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去滓;后合和,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现代用法:水煎两次,温服)。
&&& 滑石代赭汤
&&& 【方药】百合七枚(擘)(30克)& 滑石三两(碎,绵裹)(9克)& 代赭石如弹子大一枚(碎,绵裹)(9克)&&& 【用法】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别以泉水二升煎滑石、代赭,取一升,去滓;后合和重煎,取一升五合,分温服(现代用法:滑石、代赭石布包入煎,水煎两次,温服)。&&&
&&& 百合鸡子黄汤
&&& 【方药】百合七枚(擘)(30克)鸡子黄一枚(1枚)&&& 【用法】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内鸡子黄,搅匀,煎五分,温服(现代用法:水煎百合取汁,待药汁稍凉时,兑入鸡子黄)。
&&& 百合地黄汤
&&& 【方药】百合七枚(擘)(30克)生地黄汁一升(60克)&&& 【用法】上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内地黄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中病,勿更服,大便当如漆(现代用法:先煎百合去滓,后入地黄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月经浠拉不断是什么情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