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树枸皮纸生产地能写隶书吗

国画基础知识40问,值得学习!阅读//5b.cdn.sohucs.com/images//cd3bcef2fa3cbb01476a6a.jpeg
《千里江山图》局部 北宋 王希孟
1、什么是“丹青”?
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石青、石绿等色,故称“丹青”,用来形容中国绘画。
2、什么是中国画?
中国画主要指的是画在绢、纸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是近代为区别明末传入的西画而出现的概念。今作为中国的画种之一,指以中国独有的笔墨等工具材料按照长期形成的传统而创作的绘画品种。
唐 阎立本《步辇图》
3、中国画的分类是怎样的?
中国画基本分为三大科: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在技法上又可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工笔画中包括白描、淡彩、重彩和没骨工笔;写意画中包括兼工带写、小写意和大写意。
4、中国画的画幅形式是怎样的?
画幅形式有:壁画、屏风、卷轴、册页、扇面、镜心、横披与手卷等。
马麟《秉烛夜游图》
册页,绢本,设色,24 x 25 cm,台北故宫博物院
5、中国画用什么样的笔?
中国画使用的笔通称毛笔,制笔的毫料有软毫、硬毫和兼毫三种。
软毫笔以羊毫为多,鸡毫次之。羊毫笔有长锋、中锋、短锋之别:长锋羊毫笔锋长,含水分较多,适于表现多种墨色变化,但不易掌握;短锋羊毫笔锋短,落笔易于浑厚;中锋羊毫笔介于长短之间,锋长适中,适于勾勒衣纹渲染着色。鸡毫更软,不易掌握。
硬毫笔包括狼毫、紫毫、獾毫及棕毫等。硬毫笔一般弹力较强、劲健锋利,易于掌握和使用。其中狼毫笔和紫毫笔使用较多。多用于勾线、皴点山石、花卉和画兰竹等。
兼毫笔是两种以上不同质的毫料兼制而成,此笔软硬适中,适于勾线,也适于渲染用。如:“大白云”是羊毫狼毫合制。“五紫五羊”是紫毫与羊毫合制。
6、怎样选择毛笔?
选笔的标准是“尖、齐、圆、健”。
尖是笔锋尖锐,蘸墨后尖利如故;
齐是修削整齐,笔尖铺开压扁,笔毛一律崭齐;
圆是圆浑饱满;
健是劲健有力,无论是画方画圆,顺笔逆笔,绝不涩滞,提起后笔锋收敛尖锐如故。
7、怎样保护毛笔?
新买来的笔,笔毛有胶,长时间不用会被虫蛀,可以先洗净后放好。作画时笔不可久置水中,久浸毛质容易变软,有碍笔力挺健。毛笔用完后,要洗净,捋直笔毛,倒挂在笔架上,使笔头朝下,切忌湿时插在笔筒里。
8、中国画用什么样的纸?
中国画用纸主要是宣纸、皮纸和绢等。
宣纸又分为生宣纸、熟宣纸、半生半熟纸三种。好的宣纸具有棉、白、细、匀的特点,而且还要具有“发墨定笔”的特点(发墨指墨色在纸上生润有色,定笔指笔痕清晰)。
(1)生宣纸又按纸的厚薄分为单宣、夹宣、三层夹宣等几种。一般情况是薄纸渗化速度比厚纸快。
(2)熟宣纸是将生宣纸用适当比例配制的胶矾水刷制而成,不吸收水分,画工笔画时用这种纸。
(3)半生半熟宣纸则是指渗化能力介于生宣纸与熟宣纸之间。宣纸规格有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等尺寸之分。皮纸性能与生宣纸相似,纸质结实且经得起反复皴、擦、揉、搓,但不易留笔痕,上色易灰暗。
绢是一种丝织制品。中国画用绢有生绢和熟绢两种:生绢性能像生宣纸,色或墨画上去容易渗化;熟绢上过胶矾水,像熟宣纸,使用起来比熟宣纸感觉细腻滋润。保存时要密封好,防止漏矾与虫蛀。
9、画中国画还用其他的材料吗?
元书纸、皮纸类、高丽纸、云龙纸等都可以用来作画。性能近似生宣,但不“发墨”也不易“定笔”,有时利用这些特点会出现特殊效果。还有棉布、无纺布、化纤布、亚麻布等,许多画家也用来作画,但布面要经过特殊处理。
10、中国画用什么样的墨?
墨在中国绘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墨有固体墨与液体墨两种。
中国画的传统用墨是固体墨,因其所用的原料不同,又分为油烟墨、漆烟墨和松烟墨三种。
(1)油烟墨是用桐油等油类烧制成烟制成。其黑色偏暖,用来作画,与其他透明颜色调和用很协调。
(2)松烟墨用松树枝烧烟制成,其黑色偏冷,多用于书法。
(3)漆烟墨用传统大漆烧烟而成,其黑色细润而有光泽,用于绘画也合适。在选用时以质地细腻、滋润呈蓝紫色为好。以“顶、上、贡、选”为墨的等级之分。
液体墨保持了油烟墨的特点,由于使用方便,现在十分普及,但用于写意画较好。其中以“天津书画用墨汁”和北京“一得阁墨汁”为好。
11、怎样使用砚台?
传统的中国画一般要用固体墨块在砚台上加水研磨使用。砚不论端砚、歙砚,但求细腻滋润发墨,墨太粗容易伤笔;过于细腻而坚实,又不容易发墨。砚台用久了,由于墨垢厚积不易洗掉,即光滑不发墨时,要重行“开”一下,可选择细致小瓦片,先在他物上磨光,再在砚上轻轻一磨,磨去墨锈(即堆积的墨垢),自能发墨。如果新砚过粗,也可以如法一磨就会细腻。砚台不用时要盖好,不使灰尘玷污,也不易干燥。
12、中国画用什么样的颜料?
中国画使用的颜料有植物颜料(水色)和天然矿物质颜料(石色),还有化学合成颜料三大类。
植物颜料有花青、胭脂、藤黄等;
矿物质颜料有赭石、朱砂、朱膘、石青、石绿、石黄等;
由锌管包装的中国画颜料大都是化学合成颜料。
13、什么是水色、石色?
水色是用自然界中的植物的汁液制成的,呈膏状或块状;
石色之所以称之为“天然矿物质颜料”是因为它是用天然矿石制成的。矿石是天然的结晶体,大多呈透明或半透明状,把它们研磨成粉末作为颜料使用,色泽沉着艳丽,经久不变。石色呈粉末状,在使用时要调入一定比例的胶。
14、中国画颜料的特点是什么?
(1)花青:呈深蓝色,为植物透明色。用蓼兰、大青叶等植物的枝叶泡制而成,有管装的和小块状的。膏状块状花青温水泡开后使用,但不宜一次泡太多,因为夏天容易发霉变质。
(2)藤黄:呈柠檬黄色,为植物透明色。原为热带植物藤树枝干的汁液制成。色相鲜明,以质地匀净、颜色纯正为好。
(3)胭脂:呈深红色,为植物透明色。传统制作这种颜料用红花、茜草、紫草等植物煎制而成。在汉代由西域传入我国,色相偏冷,较沉着。
(4)曙红:呈冷红色,比胭脂色鲜艳。早年称之为“西洋红”,是因为清末时从德国进口而得名。是一种化学合成颜料。
(5)钛青蓝:呈较鲜明的深蓝色,是化学合成色,色相较稳定。如调入一点墨色与花青很接近。
(6)朱砂:呈粉桔红色,为矿物色的不透明色。这种红色很难用其它色调配出来,产于汞(水银)矿。粉末状,加胶后使用。
(7)朱磦:呈桔红色,比朱砂色亮一些的半透明色。色相较鲜明,是在研制朱砂色时漂浮在最上层质地极细的暖红色。因为质地很细,加胶后可以做透明颜料使用,由于它是天然矿石制成,色质稳定,不易退色。
(8)石青:呈鲜明的蓝色,为矿物色的不透明色。原料产于铜矿,俗名青金石。石青色制好以后可分成头青、二青、三青、四青等不同深浅的蓝色。因粉末颗粒粗细不同而产生深浅之别,以头青最深,其他次之。
(9)石绿:呈冷粉绿色,为矿物色的不透明色。产于铜矿,俗称孔雀石。石绿也分头绿、二绿、三绿、四绿等数种,也因颗粒粉末的粗细不同而产生深浅变化,头绿最深,其他次之。
(10)赭(zhě)石:呈浅褐色,为矿物色的不透明色。原料为赤铁矿石,细研磨后可以做透明颜料用。它与花青色调和后会出现沉淀物,是因为矿物色和植物色质地不同的原故。
(11)化学合成颜料:现在市面上出售的盒装锌管十二色中国画颜料是化学合成颜料,是仿照传统的矿物质颜料(石色)和植物色(水色)而制成的。因为是锌管包装,使用时不用调胶,用起来很方便,并且造价也很低。但颜料本身的色泽远不及天然矿物质颜料纯正美丽,色质也不稳定,容易退色。
15、当代中国画还用其他颜料和材料吗?
很多画家把水彩、水粉、丙烯、金粉、银粉、云母粉、金箔、银箔同国画色一起使用以丰富画面效果。这种综合材料的运用,给当今中国画的创作带来了极大的促进和发展。
16、中国画的执笔方法是怎样的?
初学者,首先要懂执笔,姿势才能正确,达到运笔用墨自如,应注意以下几点:
(1)笔正:笔正则锋正。骨法用笔以中锋为本。
(2)指实:手指执笔要牢实有力,还要灵活不要执死。
(3)掌虚:手指执笔,不要紧握,指要离开手掌,掌心是空的,以便运笔自如。
(4)悬腕、悬肘:指大面积的运笔要悬腕或悬肘,才可以笔随心,力贯全局。
17、什么是中锋、侧锋用笔?
中锋用笔要执笔端正,笔锋在墨线的中间,用笔的力量要均匀,笔锋垂直于纸面,其效果圆浑稳重;
侧锋用笔执笔偏侧,笔锋在墨线的边缘,笔锋与纸面形成一定的角度,用力不均匀,时快、时慢、时轻、时重,其效果毛、涩变化丰富。
18、什么是顺锋、逆锋用笔?
顺锋:一般指笔锋的运行和笔杆的倾斜方向一致,其效果光洁、挺拔。
逆锋:笔锋逆行(也就是说和习惯的运笔方向相反),其效果干涩、稚拙。
19、什么是聚锋、散锋用笔?
聚锋是指笔锋拢在一起,呈单一笔锋;
散锋则指笔锋散开,呈多锋状(又称“开花笔”),其效果枯涩而多变化。
20、用笔的快慢影响画面效果吗?
用笔的快慢,决定于纸的吸水程度及笔中含水分的多少。画纸吸水快,用笔的速度相对也快些,但如笔中含水较少或极少,用笔速度也就不同程度地放慢。如果纸吸水慢,但笔中含水较多,用笔的速度也要相应快一点,随着笔中水分的减少,用笔的速度也逐渐放慢。
21、用笔的一些常用表现手法是什么?
勾:以线造型。是工笔、写意画法主要手法之一。比较起来以工笔画用的更多一些。同时“勾”又往往与“染”结合表现一些特定的内容,如人物的脸、手,以及花卉的勾染等,勾有时也同皴结合使用,如山水画石头的画法,多是勾皴结合。工笔的勾,以中锋为主,要求工整、严谨,近似书法中的楷书。写意的勾,则比较随意,要生动活泼。以侧锋结合中锋,有时也用散锋,近似书法。
皴:是一种和勾紧密结合的辅助方法,工笔和写意均常用。大体上分为点状皴类、面状皴类、线状皴类。无论哪种皴法均需见笔,用笔要有变化,可用中锋、侧锋,也可以用聚锋和散锋,但效果不可太光。
擦:笔触不清楚的叫擦。擦是皴工序的继续,是皴的一个补充,其目的是让画面效果更加浑厚。皴、擦的区别在于:一个要见笔触,一个不见笔触。作画时擦不能单独使用,可以和皴交替使用。但实际上往往很难把这两道程序分开。
点:是以面造型的表现手法,写意画使用较普遍,工笔画中也有没骨点染的方法。工笔的点和染是分不开的,因此叫点染。写意画中的点叫点戳或点戳,点法要强调用笔方法和见笔触。写意的点法要从实际出发,可以藏锋,可以露锋;可以侧锋,也可以散锋,无论哪种方法都要见笔触,不可含混不清。
染:是加强画面效果的又一种方法。工笔画及写意画均用,但工笔画用得更多一些。工笔画中的染可分为勾染、烘染两种。烘染是在物象轮廓外所做的一种效果的补充,另外还有分染、罩染、碰染等。写意画的染一般都是和皴、点结合进行,如皴染、点染,它是一种见笔触的染法。其作用同工笔一样,方法有湿染(先在被染处上一遍水)、干染两种。
梁楷 泼墨仙人图 纸本水墨画 48.7×2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
22、中国画中所提的“形似”、“神似”是指什么?
“神似”与“形似”是相对应的。指主客观相统一,由事物的表象审美到意象的深化。也就是说除了画什么像什么之外,还要注意精神内在的表现。即“神者形之用,形者神之质”。袁文曰:“作画形易而神难。形者其形体也,神者其神采也。凡人之形体,学画者往往皆能,至于神采,自非胸中过人,有不能为者。” 故“形神兼备”是中国绘画艺术的定论。
23、中国画中所提倡的“形似”和“神似”的关系是什么?
画家在描写对象时,要在刻画对象外形的基础上,达到传神的境界。这就不是只限于对物象简单如实的描写,而是包含了画者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艺术表现完整的过程。它不是物象简单的再现,而是比原来生活中的物象更高度概括,更注重精神实质的表现,而达到传神。这种作画的态度,就是中国画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础。
《松湖钓隐图》 李唐
24、什么是中国画的“意境”?
意境在中国画中包含的内容很多。一张画的主题,其取景构图、造型和传神、情节安排与描写以及画面经营处理都须在“意”字上下功夫。“意”可以说是一张画的灵魂。中国画向来就被说成“画是无声诗”、“画有意境”。一张画常常是对象特征和画家感受的和谐表现才能产生诗意。情景交融的形象才是诗的形象,所谓“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的形象才是耐人寻味的艺术形象”。一张情意深,表现力强的画对看画的人能保持着广远持久的吸引力,这就是所说的中国画的“意境”。
25、中国画中“意匠”是指什么?
表现意境的加工手段叫“意匠”,也就是指艺术家的表现方法和创造力。在艺术上“匠”字是很高的誉词,如“匠心”、“宗匠”等等。对于艺术家来说,加工手段的高低关系着艺术造诣的高低,历代卓越的艺术家没有不在“意匠”上下功夫的。
中国画意境的表现,首先是作者的生活感受,形象思维,艺术创作表现方法等一系列内在功力的结果,同时还必须进行反复的高度的艺术提炼,要求作者苦心经营,精工制作,达到匠心独运的艺术效果,谓之高度意匠。
《兰亭雅集图》
26、中国画中所提的“六法”是指什么?是由谁提出来的?
“六法”是由南齐谢赫提出来的,向为历代画家、评论家、鉴赏家所推重,是中国绘画史上最早的比较科学和有系统的绘画创作、绘画批评的准则,其内容如下:
(1)气韵生动。
气韵生动是“六法”中最重要的一法,是千年来我国绘画创作与绘画批评的重要准则。“气韵生动”是形与神在画面上的统一,这个统一具有极高的艺术性。
(2)骨法用笔。
骨法用笔是绘画表现上关于用笔的问题。是运用线描表现对象形体的重要技法。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夫象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于本意,而归乎用笔。”
(3)应物象形。
应物象形是关于形象塑造的问题。所谓“应物”不仅是追求对象外表的相似,更重要的是认识对象的特质与内在精神。
(4)随类赋彩。
随类赋彩是关于设色的问题。对于色彩的表现,中国画是很别致的,讲究物体的固有色,然后随物象之类,在形象特征上赋以概括性的色彩表现。
(5)经营位置。
经营位置是绘画的布局章法问题。正因为画的“位置”是“经营”出来的,是随画家精心组织和布置的,所以中国的山水画才能不受焦点透视的局限,机动、巧妙地运用散点透视。
(6)传移模写。
传移模写是指临摹古人的优秀作品,向遗产学习的问题。临摹不是绘画的目的,临摹是为了更好地创作而进行学习的一种手段。在摹古人优秀作品时一定要认真,做到“形神兼备”真正把精华学到手,才能达到“传移模写”的目的。
27、中国画的“题跋”是什么?
一般说来,在书画、碑帖等前后题记的文字,均可称为题跋。写在书画或碑帖前面的文字称为“题”,写在后面的文字称为“跋”。
题跋可以分三类:一是作者本人的题跋;二是同时期人的题跋;三是后人的题跋;宋代以前的画没有题跋,即使有也只是在树干、山石后面等不明显的地方题个名字而己。
董其昌《婉娈草堂图》
常用题法有以下几种:一是横式,根据中国民族习惯一般是自右向左题,字数可多可少,但每行字不宜过多,以保持横的形式;二是竖式,书写的行数不宜过多,以保持竖的形式;三是高低参差不齐的自然式。以上讲的横竖两式,均应齐头,字尾可参差错落,俗称“齐头不齐尾”。而自然式则可自由错落,比较自如。但要注意不要把字写得太散。
题字多的叫做“长题”;题字少的(少到只写一个姓名)叫做“穷款”。
宋 赵佶 芙蓉锦鸡图 81.5×53.6cm 绢本
28、题跋的字体要和画的风格一致吗?
题跋的字体要与画的风格相统一。如写意画多用行书、草书,工笔画则多用楷书、隶书等。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主要应根据画面的艺术格调来整体考虑。
29、在中国画中怎样使用印章?
一副完整的中国画,除了题跋之外,还要用印章打印。就印章而言:可分阳文章(朱纹)和阴文章(白纹)两类。就印章在画面上的位置而论:又有引首印、具名印和押角印之分。在一处连盖两印或两印以上者,一般上边的印略大,下边印略小,上边是阳文,下边用阴文。
30、什么是工笔画?
“工笔”是与“写意”相对应的概念,简单来讲,就是运用工整、细致、缜密的技法来描绘对象。它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工笔白描、工笔淡彩、工笔重彩和没骨工笔。从表现内容上又可分为:山水、花鸟、人物。
其特点归纳如下:
(1)线条以线造型是中国画技法的特点,也是工笔画的基础和骨干。工笔画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一般中锋用笔较多。
(2)色彩以固有色为主,一般设色艳丽、沉着、明快、高雅,有统一的色调,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审美意趣。
(3)装饰性与平面感在工笔画中装饰性尤其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从构图、线描、设色到形象的细部处理都带有一定的平面感和装饰性。关于装饰性一方面是来源于传统的程式化手法,一方面是作者对生活中的形象通过提炼、夸张、创造而形成的美感效果。
31、什么是写意画?
写意画即是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写意画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其中文人参与绘画,对写意画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传唐代王维因其诗、画俱佳,故后人称他的画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五代徐熙先用墨色写花的枝叶蕊萼,然后略施淡彩,开创了徐体“落墨法”;之后宋代文同兴“四君子”画风;明代林良开“院体”写意之新格,明代沈周善用浓墨浅色,陈白阳重写实的水墨淡彩,徐青藤更是奇肆狂放求生韵。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写意画至明代已进入全盛时期。经八大、石涛、吴昌硕、齐白石等发扬光大,如今写意画已是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画法。
其特点归纳如下:
(1)写意画主张神似。董其昌有论:“画山水唯写意水墨最妙。何也?形质毕肖,则无气韵;彩色异具,则无笔法。”明代徐渭题画诗也谈到:“不求形似求生韵,根据皆吾五指裁。”
(2)写意画注重用墨。如徐渭画墨牡丹,一反勾染烘托的表现手法,以泼墨法写之。元代吴镇论画有云:“墨戏之作,盖士大夫词翰之余,适一时之兴趣,与夫评画者流,大有寥廓。尝观陈简斋墨梅诗云:‘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此真知画者也。”
(3)写意画强调作者的个性发挥。如扬州八怪以“怪”名世,作画不拘常规,肆意涂写,并以一个“乱”字来表露他们的叛逆精神。
写意画多以书法的笔法作画,同时写意画的用笔也极大地丰富了书法的表现形式,所以写意画家多半是书法家。如郑板桥擅长书法和绘画,相互参融,以画法作书,创隶书间于行楷之中的“六分半书”,又以书法的笔法作兰竹,风格明快劲峭。
32、什么是工写结合的表现方式?
工写结合的表现方式,就是指工笔、写意两种不同的技法运用于一幅绘画作品之中。齐白石就是一位善于将写意与工笔这两种手法相结合的高手,他利用了两者之长,从而开拓出一种崭新的境界。
33、什么是“白描”?
白描是以线为表现手段的画法。依靠线本身的粗细、刚柔、方圆、巧拙、疏密等变化来表现各种物象。同时线条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抽象审美效果。白描就整个中国画来讲也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作为工笔白描,一般线形变化不大,细而均匀,为敷色留有余地。
34、什么是古人所讲的“十八描”?
“十八描”是古人所总结的线的各种描法。通过线条的力度、节奏、韵律、气势等美感效果来表现对象,以传达作者的情感。
这18种描法为:高古游丝描,铁线描,混描,琴弦描,柳叶描,马蝗描, 枣核描, 橄榄描,曹衣描,丁头鼠尾描,蚯蚓描, 枯柴描,撅头描,折芦描, 减笔描,竹叶描,战笔水纹描,行云流水描。
南宋 梁楷 太白行吟图纸本墨笔 1.2×30.4厘米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35、什么是减笔人物画?
减笔人物画,为中国人物画的一种表现技法,系南宋梁楷所创。元夏文彦称他的人物画是:“皆草草,谓之减笔。”梁楷的减笔人物画强调人物生动的神态,人物面部的夸张表现与衣纹破笔放浪地写出,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崭新画风。传世的作品主要有:《泼墨仙人图》、《太白行吟图》、《寒山拾得图》和《布袋和尚图》等。
36、什么是泼墨法?
泼墨法是中国画大写意用墨的基本技法,讲究的是以饱满的笔墨在生宣纸上纵情的挥洒,塑造具有墨采飞扬的艺术形象。泼墨法用笔宜选羊毫大笔,大笔软毫能吸含大量的水墨。蘸墨时可先蘸淡墨,然后再蘸浓墨,也可先蘸浓墨再蘸淡墨。如果笔锋较大,笔锋可一半蘸浓墨,另一半蘸淡墨。
马远《踏歌图》 斧劈皴
37、什么是中国画的“皴法”?怎样分类?
皴法是用以表现山石和树皮的纹理的笔法。历代画家根据山石的地质结构外形,树木的表皮状态而创造的表现程式。随着自然界的变迁改造和绘画技法的演进,各种皴法将会不断发展。
传统的皴法种类繁多,常见的皴法有:长披麻皴、短披麻皴、米点皴、大斧劈皴、小斧劈皴、拖泥带水皴、云头皴、雨点皴、折带皴、豆瓣皴等。在实际生活中,山石质地是多种多样的,山石纹理和风貌也是丰富的,单一的皴法往往不能满足表现上的需要,故而常常将几种皴法结合使用。
38、什么是中国画的“点法”?怎样分类?
点,是中国山水画的重要表现形式,点法,就是点的基本表现技法。在一幅中国画作品中,近景中的点是作为苔点出现的;中景的点是作为小型植物出现的,为草丛或灌木的一种表现形式;远景中的点,便是树木的表现形式。
中国画的点不下数十种,主要有:个字点、介字点、小混点、大混点、鼠足点、菊花点、胡椒点、梅花点、垂藤点、松叶点、水藻点、尖头点、柏叶点、藻丝点、梧桐点、椿叶点、攒三点、垂头点、平头点、破笔点、仰头点、刺松点、仰叶点、聚散椿叶点、攒三聚五点、杉叶点等等。
39、什么是渲染?什么是烘托?
渲染是指用水墨或颜色烘染物象,分出阴阳向背,增加质感和立体感,加强艺术效果,亦可作“设色”解。
烘托是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外轮廓渲染衬托,使其明显突出。
40、中国画在技法形式上的特点是什么?
(1)构图布局自由。根据主题的需要,突破时空的限制,如:“清明上河图”、“长江万里图”等,构图都采用了散点透视,将远隔千里,时隔数日的内容集中表现在一个画面之中。
(2)内容概括,主体突出。中国画的造型观源于生活,在对物象进行提炼、取舍、加工过程中并不脱离人们的视觉经验,也不违背生活的逻辑,讲究通过艺术的经营将自然物象转化为用笔墨和线条表现的绘画形式符号。
(3)以线造型为主,以点、面造型为辅。物象的型、质和形象是通过轻重、粗细不同的各种线的组合,以及大小虚实等不同的点、面配合下体现出来的。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价格从低到高
价格从高到低
相关推荐词
最古老的纸,原来是这么制作的
手工造纸活化石
相关推荐词
相关推荐词
[{"chanpin":"tmall","mobileUrl":"https://m.tmall.com/mblist/cp_16jStcr3xqQ.html","pcUrl":"https://www.tmall.com/mlist/cp_16jStcr3xqQ.html","word":"专业树皮"},{"chanpin":"tmall","mobileUrl":"https://m.tmall.com/mblist/cp_wLy7qNeo08PNwbuoyvfGpA.html","pcUrl":"https://www.tmall.com/mlist/cp_wLy7qNeo08PNwbuoyvfGpA.html","word":"兰花专用土花树皮"}]大山皮纸曹全碑描红毛边纸隶书描红书法练习纸隶书初学宣纸描红 6.8元_天猫精选优惠_什么值得买
当前位置:
大山皮纸曹全碑描红毛边纸隶书描红书法练习纸隶书初学宣纸描红
好价信息来自热心值友爆料和商家自荐,经小编人工审核或小值机器人智能判断后发布。
更新时间: 14:57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值友“提拉米猪”爆料原文:此商品目前在天猫特价,单价6.8元起,刚需可入,适合广大书法爱好者使用,感兴趣的值友不容错过。
一袋就包邮!曹全碑的隶书描红,一套4版,印刷清晰,可以选择毛边纸40张/袋或宣纸20张/袋,买10袋送赠品(笔、墨、毛毡、墨碟),同店还有楷书,行书等描红商品,可以日常书写,给小朋友练习字体,各位喜爱书法的值友均可购买。
什么值得买是一家中立的消费门户网站,好价信息来自热心值友爆料和商家自荐,经小编人工审核或小值机器人智能判断后发布。促销折扣可能随时变化,请值友们购买前注意核实。
我要举报:
请选择举报理由:
信息涉及黄色,反动内容
虚假优惠信息
已有 0用户参与
微信号:smzdm_smzdm
热门优惠券
已领: 98702 张
已领: 1003 张
已领: 445 张
已领: 85 张
已领: 75 张
日立 R18DA 锂电池充电吸尘器
极蜂天文望远镜
Nokia 诺基亚 X5 全面屏 AI拍照手机
JBL UA TRAIN 联名款头戴式无线蓝牙运动耳机
贝瓦pvc双面防滑地垫(爬行垫+围栏)
【轻众测】YAKO 磁悬电动牙刷 O1
赞202评论84
赞98评论71
赞58评论60
收藏0评论0
收藏0评论0
收藏0评论0
收藏0评论0
收藏0评论0
收藏0评论0
收藏1070评论90
收藏210评论231
收藏415评论28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汉翔中日巡展作品精选集(九)
40幅汉翔学员入围作品
《冬夜读书示子聿》
姓名:王奥洋
王奥洋学习欧体楷书一年有余,无论从技法、结字以及对章法布局的把握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选这首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创作的目的也是要同学们明白一个道理: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能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戒骄戒躁,知行合一。
《欧体集字对联》
姓名:管雨琪
欧体法度严谨,笔力之险峻。雨琪性格沉稳细心,在书写前会仔细观察字帖。写完字后也会反复观察字帖进行。雨琪的学习习惯与书写习惯很棒,写字时比较的细心,书写前会仔细观察字帖。用笔干脆果断,整体章法干净整齐。字中重心稳健,可以看出作品中雨琪的书写非常到位。
《隶书集字》
姓名:张晋
作品解读:张晋的用笔灵动,笔画灵活有力。字型左右开展潇洒,字的风格跟他的性格一样开朗。张晋书写上比较有灵气,一点就通的同时有自己的看法。望之后的书写时需要注意控制章法,这样进步会更快。
《伊秉绶集字对联》
姓名:陈昌言
作品解读:昌言用笔沉稳,笔画平直,分布均匀,四边充实,方严整饬。直率坦荡的用笔圆润饱满,整体章法控制非常不错,圆劲感十足。昌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书法结合在一起,使自己的字增加了灵动感。在之后书写的过程中更加仔细的去观察细节问题,再接再厉,继续坚持。
《天朗气清》
姓名:池之恒
作品解读:之恒用笔虽稚嫩中但看得出他的用心,对于结构字的空间分布有自己的处理看法。作品一气呵成气息连贯,表达出他对书法的热爱。通过学习书法,之恒的专注力有很大的进步。在写字时专注的神情,自如的用笔都是一点一滴的进步积累起来的。
对联:语出《战国策 东周 》
姓名:吕静怡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语出《战国策·东周》,夸张地形容一个人的口才好。)此句重复字数多更考验对相同字不同变化的掌握,丰富整幅作品的精彩表现力。
姓名:杨小璐
这是一张工笔牡丹,牡丹一直都是世人比较偏爱的题材。所以关于牡丹的作品繁多。但是这个作品采用了没骨法的画法。没有线的拘束,整张画显得更加灵动。孩子学习国画时间不算太长,但是孩子每次绘画都非常认真。用色大胆。也能灵活的作用颜色和水的变化。画面色彩鲜艳却不会显得油腻。
姓名:陈思静
作品解读:这是一幅清雅的作品,题材是荷花。荷花始终都是清洁无暇,出尘离染的象征。所以整张作品都没有使用太重的色彩。为的就是配合荷花本身的定义。孩子一直对于颜色很有想法。这次选的题材比较清雅。所以用的颜色也比较清淡。而且用笔仔细谨慎。一些细节上也采用了点水的画法。让荷花荷叶仿佛在水中一样。使得画与意境二者结合,浑然一体。
《隶书五言联》
姓名:周喜蓓
学习时长:一年
“海为龙世界,天是鹤家乡”由清代安徽完白山人邓石如撰写,此联是一种隐喻,是说海是龙活动的地方,鹤能翱翔于天,天就像它的家一样。龙是炎黄子孙的赤子情怀,鹤是中华儒道的不朽象征。它代表了一种广而高远的境界。小学员以斗笔书写隶书大字,首次为之,四尺整纸一气呵成,或能表现此联意境。学员周喜蓓学书一年有余,已入门径。年龄随小,聪颖好学,课堂始终坚持站姿练习,能够很好的驾驭线条,中锋为之,能处理笔法、字法、章法之间的关系,和谐统一。假以时日,必有所获。
乙瑛碑古诗创作《渡汉江》
姓名:赵涵怡
学习时长:一年
作品解读:《乙瑛碑》书风颇严谨,富素朴之趣,是汉隶成熟时期的典型作品,也是后人学习隶书最佳范本之一。故选择乙瑛碑进行古诗创作。赵涵怡小朋友虽然年龄不大,但天分不错,在笔性上表现出较好的理解力和表达力,结构章法上也整体比较合理,在今后学习中希望能更加勤奋,更上一层楼。
姓名:赵漫妮
作品解读: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凌霄花看似柔弱,但她擅长攀缘,只要有踏脚的地方,就能一直向上攀爬,一簇簇橘红色的花朵缀于枝头,迎风飘舞,好不壮观。凌霄花柔弱却坚强的精神让人不由得感动和敬佩。凭画笔以写情,借《凌霄》以咏志。赵漫妮小友于去年前始习国画,至今已有一年矣。虽年纪尚小,但性温和谦恭,富有天赋,上课亦极为认真,小小年纪便知奋发,定能竿头日上。
《锦绣前程》
姓名:王心悦
学习时长:一年
作品解读:两只慕春的孔雀来到了紫藤树下,一直回望过去,一直眺望未来。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笔墨之间透露出了童真,构图巧妙。色彩搭配和谐,无意间透露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落花游鱼》
姓名:徐子迦
年龄:4岁半
学习时长:七个月
作品解读:春天来了,花开了,小鱼活泼起来了。画面中的小树开满了花,有深有浅,风一吹,落了下来,有的飘到了河里,小鱼好奇地围了过来,小朋友的画面表现了一种活泼生动的春天的气息。徐子迦是一个非常喜欢画画的小朋友,现在4岁半,学习国画半年多。在平时上课的时候总是安静的听课,尊敬老师,待人有礼,是老师贴心的小助手,能主动帮助其他小朋友洗毛笔、换水等。《落花游鱼》这幅作品是小朋友根据在公园里见到的场景想到的,将学过的题材进行重新组合创作,很生动,很有意境,老师期待你一点一点地成长与进步。
《事不宜迟》
姓名:刘牧尧
作品解读:作品用了复古色的卡纸,内容确是一个高效率生活节奏的产物。内容和纸质似乎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看得出作者有大胆的想法并敢于尝试。从四个字中看得出作者临帖的丰富性,笔下有崔子玉和乙瑛之所长,加上麻绳的连接与卡纸之间产生了一些空间。活泼又有趣,突出了作品的亮点。
姓名:刘胜奇
学习时长:两年
早期画的一幅作品,两只松鼠在树间嬉戏的一个场景。在这幅早期的作品中,能回忆起当初画这幅作品的喜悦感。两只小松鼠,形态憨厚可爱,一静一动形成生动有趣的对比。
《江岸望林图》
姓名:刘浩然
作品解读:这幅山水小品以几株不同的树木为主,可以看得出来作者已经掌握树的基本形态。做到了出枝自然,小枝似连非连,似断非断,显出了树木繁茂,也就是画出了树的枝干。有立体感、空间感,给观众一种前后左右均有枝的感受。学习中国山水画都离不开画树,而且画树最难,所以画山水画先学画树。画树主要是把自然的写生和传统画树法相结合,方能得心应手。因此要多观察了解树四季中的变化。再考虑传统使用笔墨的方法。
《无问西东》
姓名:刘伊琳
学习时长:两年
作品解读:这是一幅对传统书法表达材质的突破,构图效仿了西方油画的艺术效果,所表达的寓意是中国五千年以来的文化尤其是众多的字体就是丰厚的孕育土壤,艺术的种子在土壤中生发,孕育出百花争艳,有的雍容华贵,有的清雅高冷,不管哪一种都是美的象征,有了技法与审美的根基,才能做到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无问西东。伊琳是一位我所见过的少有的控笔能力强的孩子,在刚刚学习书法时就崭露出很强的临摹能力,观察入微,笔触细腻,擅长秀丽风格的书体,现阶段正在学习行书,愿学书的经历能够让她用艺术的眼光看待和处理事物,取得更大的进步。
《花卉系列》
姓名:徐梓萱
年龄:13岁
作品解读:第一次画没骨花卉,感觉特别有趣,体会到万物的魅力。但也感觉比较有挑战,尤其是最初的起形,很难到位。在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我学到了很多。但是细节方面还需要继续努力。这幅作品临习的是明末清初的花鸟画家恽寿平的作品。作品敷色明丽,用笔工整俊秀,运用了“色染水晕”的没骨之法。原作中运笔飘逸潇洒,达到了“维能极似,乃称与花传神”的形神皆备境界,此作品随不能与之所媲美,但小作者也画出了古人几分清新简逸、直率自然的淡雅韵味。
《如意图》
姓名:孙小艾
作品解读:柿子饱满圆润,寓意事事(柿柿)如意。金黄耀眼的“柿子”果挂满枝头,象征着喜庆吉祥。熟透的柿子预示着幸福美满的生活,萌萌可爱的样子令人十分喜爱。小爱年龄不大胆落笔有神,习画没有太久,但有自己对国画的理解,每次给小爱上课都特别的开心,脸上始终挂着笑容,就如看到这幅如意图的美好,构图饱满有趣!
姓名:李月夕
学习时长:一年半
作品解读:秋意浓,寒霜降,瓜果熟,百菜馨,院子里藤架上攀了一季的瓜秧,终于结出了硕果,它们经历了整夏浓烈阳光的浸染,一概变成了金黄色,地上颗颗收获的白菜,散发着绿叶的清香,想想凛冬将至,北风呼号,这白菜,南瓜,必然成为那时候的珍馐佳肴,丰收的喜悦不禁爬上农民伯伯的眉梢。月夕作画用笔大胆有识,颜色透亮有序,构图饱满有趣,百菜不如白菜,金瓜银瓜不如秋天南瓜,正所谓,天凉好个秋,白菜南瓜一起收。好一个秋趣!
姓名:李诗彧
年龄:16岁
作品解读:观云,一观风云,二观世事,三观人心。观云这幅作品气势磅礴,尤其观字把见隐去一部分,更能给人以遐想空间。
《楷书创作诗一首》
姓名:陈弘毅
作品解读:内容为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款:岁在戊戌初夏陈弘毅书之。作品气势充足,楷法严谨,用笔流畅饱满,整幅作品的气息一致,对于学书不到两年的孩子来说是不错的。
《京剧其实很好玩》
姓名:张皓宁
学习时长:一年半
作品解读:一个孩子站在自己的角度运用书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京剧的理解和想法,即调皮又不失童真。一个发自内心热爱书法,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小伙子,用自己手里的毛笔勇敢表达自己当下的热爱。
《松树秋山图》
姓名:葛亚笑
作品解读:秋高气爽,文人抚琴于茅屋。陶醉在山间回音之中。整幅画构图巧妙,用笔简练而又精准。墨的层次别具一格。气韵流畅,显示出了作者对山水的醉心和对生活的热爱。
《登鹳雀楼》
姓名:陈昊轩
作品解读:唐,王之涣,登鹳雀楼一首。作品形式:条幅。作品书体:隶书曹全碑。作者写出了隶书的大气和曹全碑的灵动,古朴又神采飞扬。
节临《白氏草堂记》
姓名:曲思颖
年龄: 10岁
学习时长:一年半
作品解读:用最朴实的方式展示最古的用笔,用最扎实的笔法于古人沟通。篆书功底扎实,临摹能力强,细节部分把控精准,对于书写有自己的理解和书写语言,很有灵气的一个小姑娘。
《松风阁诗帖节选》
姓名:李梓萌
作品解读:内容为黄庭坚o《松风阁》节选。款:岁在戊戌初夏节临黄庭坚松风阁诗帖于京李梓萌书之。作品书写流畅,章法布局合理,字形结构把握准确,结尾落款与作品相得益彰。
《曹全碑集字》
姓名:王茉卿
作品解读:这幅作品是集曹全碑,进行的对联创作,作品整体形式新颖,纸张搭配和谐统一,内容雅致。茉卿同学聪慧好学,对书法特别热爱,学习隶书两月,便能集字创作,实属难得,希望茉卿继续努力学习!
《石门颂》集字创作
姓名:孟楷彧
学习时长:两年
作品解读:君子尊仁义,大道有天常。集汉隶石门颂碑。石门颂素有隶中之草的美誉,其风格具有闲云野鹤之称。被历代书家所景仰。张祖翼先生评此碑曰:胆怯者不敢学,力弱者不能学也。
《九成宫》集联
姓名:王悦瑄
学习时长:一年半
作品解读:初唐大书法家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为欧体楷书代表。历代学欧的大书法家不胜枚举。欧体用笔之规范,结字而险峻,非常适合初学者入手。集九成宫原碑联,小友学欧楷一年左右把欧体的特点掌握的极其到位!借用赞唐太宗的联句,瞬间让你我有种梦回大唐之感!
《九成宫》临摹
姓名:宗安宁
年龄:13岁
学习时长:一年
作品解读:书法史上初唐四杰,欧,虞,褚,薛。唯欧阳率更书法度森严,清劲险峻!他上承北魏之方正朴茂,下启大唐盛世之书风!在继承隋碑真髓的前提下,自成一家!欧楷代表当属九成宫醴泉铭之碑为最!适合初学者开蒙……小友安宁的性格恰如这幅作品,内秀质洁,古朴素雅!
《圣教序》临摹
姓名:孙熙越
年龄:16岁
学习时长:三年
作品解读:节临唐怀仁集王羲之圣教集序。此为唐代和尚怀仁法师集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字所成之碑。其艺术价值可以与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相媲美。是初学王派行书的不二发帖。熙越小友习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半年多,初学以欧楷得法,现已经初步掌握圣教序的基本用笔,所谓虚艰实易,今后再能克服这一点,则庶乎近焉!
《小篆创作》
姓名:张奈闻 张奈歆
年龄:12岁
学习时长:两年
作品解读:水流有其源,木盛追其根!小篆斟酌史籀篇大篆字经秦人法变而成,万川奔流归海,对于文字的统一和书法的创新起到了开篇作用,由其秦代小篆刻石倍受历代书家所摩拜。姐妹二人接触小篆书体两个月有余,藏头护尾,玉筋铁线,胸中之言腕下之力,尽洒脱于颖毫。姐姐奈闻妹妹奈歆为孪生姐妹,犹如此联,实为一体恰分上下,合二为一珠玑润玉……
《滁州西涧》
姓名:郭一申
学习时长:两年
作品解读:汉字的释义表达意境,形态表达情志。这首《滁州西涧》是唐朝韦应物一首著名的山水诗,托物言志,8岁小作者郭一申用自己的笔触分层表达了诗中描绘的溪边草随风摆动,黄鹂在深林中啼叫的生命力,湍湍急流的节奏和独自无人欣赏的独立与坚强。书法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可以通过这样有着遒劲飘逸的隶书线条,上下跳跃的章法形态构建出的一幅逸趣横生,错落有致的佳作,通古达今,感受诗作带来的精神启迪。
《贵寿仙风》
姓名:王映方
学习时长:两年
作品解读:作品牡丹寓意富贵,借水仙的仙字故命名贵寿仙风。映方小朋友学习国画两年有余,而今能够独立完成一副作品 。并且能够简单掌握古人的用笔方法,构图形式,未来勤加练习,观察、感受,定有不错的成绩。
《临赵构行书千字文》
姓名:刘姊敬
年龄:成人
学习时长: 两年
作品解读:赵构行书千字文深得二王之余韵,具有怀仁集字圣教序之风范。此作品临写较为精准,深有二王行书之灵动、俊秀、飘逸之风范。
《元显儁墓志选抄》
姓名:闫晨菲
年龄:10岁
作品解读:作者节选了元显儁墓志的内容,看的出作者从小接触书法以来技法的进步同时也伴随着审美的提升,对于民间一些比较拙的解体也有了自己的认识。作者选用绢来书写的想法大胆又有新意,从用笔看的出在这种新材料绢的尝试中,作者并无胆怯,对墓志也有一定的理解。加上四条绢上的不同的摆布和留白,着实自信观赏者的眼球。
《隶书创作》
姓名:尹杭
学习时长:三年
作品解读:隶书创作。本篇作品,融入了张迁碑的厚重,曹全碑的圆润。融合在一起形成不一样的审美。
《樱桃子》
姓名:周傲若
年龄:10岁
学习时长:一年
作品解读:作品纸是四尺对裁的半生宣,在描画桃子时颜色衔接会更加自然。桃始终被作为福寿吉祥的美好象征。本幅作品构图饱满,疏密有致。图中绘一桃枝斜入画面,色泽光亮,果实圆润,硕果累累。
《山水画》
姓名:耿南钧
年龄:12岁
学习时长:三年
作品解读:在山水画之中,用笔用墨一定要讲究一气呵成,要讲究笔锋的急缓顿挫之感,讲究皴法,讲究笔墨的韵味以及一波三折的感觉。在用笔的过程中注意墨的浓淡的结合,笔墨的运用应该一气呵成,不应该有断气不畅的感觉。所以找感觉试创意。耿南钧学习绘画3年有余其颇爱山水,习山水不到半年能够掌握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实属不易,后定再接再厉加以练习会更棒。
汉翔中日巡展作品精选集(八)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修复古籍用的枸皮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