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微信白富美骗了怎么诈骗的

20岁小伙微信聊天冒充“白富美”骗取近3万元将被严惩
来源:法制晚报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杨国华)来自安徽的陈刚(化名)在无锡一家公司上班。不过,他所在的公司可不是一般的公司,而是为实施网络诈骗专门成立的一家骗子公司。今年刚满20周岁的陈刚就被老板任命为业务主管,但事实上,他的主要&业务&就是假扮&白富美&通过网络诱使男性网友上当后骗取其钱财。经查明: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张某甲、张某乙二人为实施诈骗而设立了无锡市某商贸有限公司。在此期间,二人先后任命陈刚及王某担任该公司的主管、经理,负责运营管理公司业务。据了解,陈刚等人的主要诈骗手段是使用微信等网络聊天软件,以虚构的&白富美&女性形象与男性被害人进行恋爱交友。在获得对方信任后,再通过互赠礼物、索要红包后再回赠礼物等方式,对他人实施诈骗。据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了解,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在同伴的帮助人,陈刚等人成功地&迷晕&了四位男性网友,四人几乎天天给他们发红包送钱。网友徐某是其中一个受害者。 2015年9月间,陈刚伙同王某等人,虚构自己是&白富美&要和他谈恋爱,在经过多次&热情&的聊天和互动后,陈刚等成功地将徐某&迷晕&了。经事后查实,通过这种手法,骗了徐某4600元。网友许某是第二个受害者,2016年4月至5月,以为自己认识了&白富美&的他被骗去了2832元;另一位男性网友刘某也因此被骗了3800元。网友李某是被骗金额最多的一位。2016年5月间,李某通过网络认识了陈刚等人假冒的&白富美&,采用上述手法,陈刚等人共骗了被害人李某人民币17086元。日,陈刚被无锡市新吴区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而截止被抓,其先后参与诈骗了人民币28000余元。据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日前了解,因涉嫌诈骗罪,陈刚被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人民检察院提出公诉,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而另据了解,在陈刚被起诉前,陈刚所在公司张某甲、张某乙二老板已被判刑,而其他涉案人员均被另案处理。法制晚报&看法新闻原创作品拒绝任何形式删改,看法新闻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责任编辑:范逸昕(EK004)
面对这低得让人不忍心的价格,有顾客劝他涨价,于晏普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够用就行呗!”
作为医生的他,将捐献造血干细胞视为他医生事业的一种延伸。
李洪升,山东潍坊公安边防支队下营边防派出所的一名59岁的老护边员,曾经被公安部边防局表彰为“优秀护边员”。
无锡市人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吴小波和妻子乘坐国际航班探亲,在往返途中,两次救助突发疾病的乘客。
本次比赛共设有儿童组、少年组、成人组和老年组4个组别。当日比赛共吸引来自南京、扬州、河南、安徽等地的99位记忆达人参赛。
点击加载更多
24小时精选政法 > 观察-->&&>&&
河南郑州:微信面具下的罪恶 “白富美”骗局覆灭记
18:58&&来源:综合大河报、河南法制报&&责任编辑:王淑静
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至:
  几年间,从农家女变千万巨骗,河南郑州警方侦破特大电信诈骗团伙,抓获近百人,主要嫌疑人是一31岁女子。
  警方展示涉案赃款赃物
  郑州警方打掉特大电信诈骗团伙涉案超7000万,抓近百人
  【核心提示】
  一个农村出来的女孩,短短几年便拥有上亿身家,在郑东新区一出手就豪掷1800多万购住宅和商铺。而她“光鲜”的背后,其实是精心编织的“伪期指平台”……
  而一位细心女警的入户走访调查,竟让这个吞噬投资人血汗的“骗局”瞬间崩塌。
  日前,河南省郑州市公安局柳林分局通过缜密调查,成功打掉这个涉案金额达7000余万元的特大电信诈骗团伙,刑拘以“白姐”马某为核心的涉案人员95名。令人唏嘘的是,95人中只有6人是核心成员,有40多人是刚刚走出校门涉世未深的年轻人。
  警方缴获的现金和银行卡、手机等
  【抓捕】
  敲了半天门才开,进去后里面的人在忙着关“对话框”,回答闪烁其词。邻居说他们公司的人整天在屋里喊“买房买车”的口号……
  这一切都让社区女警心中犯疑。经过卧底侦查、精密部署后,警方一张巨大的天网织成。
  社区女警发现异常民警卧底揭开 “冰山一角 ”
  两个多月前的9月8日,郑州市公安局柳林分局社区民警夏尚宇在社区进行“一标三实”信息采集。但是,位于风雅颂北区小雅商务B座6单元5楼501室的郑州尚铭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却拒不提供信息,她感觉该公司很可疑。
  于是,展开深入摸排,她发现该公司在小雅商务A座1单元4楼还有一个办公地点,且两处公司名称不一致。
  调查中,夏尚宇发现该公司总是从内部将门反锁,员工主要工作是添加微信好友进行聊天。“我进去后,公司电脑前坐的人纷纷关闭对话弹框,询问时对方言辞闪烁……”夏尚宇说。
  随后,夏尚宇将情况上报,柳林公安分局负责人安排年轻民警小赵进入该公司卧底。一进入公司,小赵就被洗脑,被要求记下“对话模板”,然后将自己微信包装成“白富美”。
  涉案的公司被查
  警方“兵分两路”一举抓获92名犯罪嫌疑人
  经过一番调查,柳林公安分局认定该公司涉嫌电信诈骗,遂决定10月18日收网。当日下午5时,治安管理服务大队负责人陈文举组织民警、辅警上百人赶往风雅颂小区。
  看到大批警察,楼下一名男子转身边打电话边跑。柳林公安分局治安三中队指导员窦坤立即与20多名民警追击。“直觉告诉我,该男子和那个公司有牵连,后来证实了我的判断。”窦坤告诉记者。
  整个抓捕行动仅用了半个多小时,当场缴获作案手机45部、电脑98台以及记有大量公民个人信息的台账等。最后,通过4辆大巴车才将92名嫌疑人带回柳林分局。
  经审讯,专案组得知,还有3名主要嫌疑人马某、秦某、厉某在逃。
  随后,柳林公安分局立即组织20多名民警分为8个小队前往全国20多个涉案省份进行取证,并成立抓捕小组抓捕3人。
   11月2日,秦某在郑州被抓。随后,马某和厉某在开封市龙亭区一出租房内被抓,民警当场搜出赃款50余万元。经现场突审,马某还交代了其姐姐家藏的赃款和让厉某父亲“跑事”的赃款。随后,近400万元赃款被追回。
  犯罪嫌疑人使用的手机和手机朋友圈中的虚假宣传
  【调查】
  把天然气指数化名“尿素”,原油指数化名“黑角”,迷惑执法机构,然后通过接入相关走势软件后台、放大倍率、反向喊单等手段,让受害人误以为自己的钱是亏掉的。受骗对象多是有炒股经验的、学历较高的中产人员。
  利用平台炒“虚拟指数”骗客户钱
  经审讯查明,该公司自2013年7月以来,成立了“郑州先策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并先后在网上搭建“青岛九州”“湖南韦德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虚拟期货炒作交易平台,聘请业务员、分析师、客服等通过手机微信虚拟身份加好友聊天的方式拉拢客户,并通过公司平台上的虚拟账户模拟出大盘指数及走势图,骗取客户的信任,诱导客户进行无实物交割的投资交易,进而赚取客户手续费和客损。
  据马某、秦某、厉某供述,该公司搭建的“青岛九州”“湖南韦德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先后于2016年7月和2017年2月因为诈骗被当地政府查封。
  据介绍,郑州先策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名义上是做农产品交易,实际上是炒一些国际上的指数,并将国家明令禁止炒的天然气、石油、贵金属等换用别的代名词,依据国际上大盘模拟出自己的大盘指数及走势图,然后让客户投资购买。
  今年3月,为让平台看起来更正规,经人介绍,马某、秦某、厉某等3人到黑龙江中远农业商品交易中心考察后,利用厉某之前注册的河南盛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和该交易中心签订了合同。
  各种手机卡
  公司“高大上”,员工“白富美”
  警方初步调查发现,郑州先策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分为母公司和子公司,大多数子公司的新进员工根本不知道母公司的存在。
  这家公司招聘的业务员,主要是各大专院校和技校的毕业生,初出校门即有机会月入过万,还能被奖励苹果手机。
  业务员的工作内容是更新朋友圈,将自己标榜成“白富美”,以吸引陌生微信好友的关注。记者注意到他们的对话培训模板:“以上的问答方法,能提高客户的回复率”“客户不谈投资我们不主动提及,不谈赚钱”。整个对话模板把握心理,逐步下套。
  他们设置的门槛很高,要求10万元起步,如果对方资金不够,才勉强答应5万元也行,始终给客户一种“高大上”的感觉。
  在初期,他们会让客户尝到一些甜头,接着就千方百计劝客户进行买卖,在不知不觉中让客户一步步亏损,继而客户继续投钱。
  缴获的现金需要行李箱来搬运
  【揭秘】
  几年积攒上亿身家,屡屡得手的“白姐”在郑州被抓。
  一个农村出来的女孩,短短几年便拥有上亿身家。她“光鲜”的背后,其实是精心构织的骗局。它除了吞噬很多人血汗钱外,还让很多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误入歧途。
“白姐”还拟定了新规划订购豪车、学习MBA
  据警方介绍,案件主犯马某,今年31岁,来自农村。2010年,马某大学本科毕业后在郑务工,2013年底开始经营郑州先策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先后从事淘宝、微商、青岛九州平台炒现货、湖南韦德平台炒期货,2017年3月开始做黑龙江中远农业商品交易中心交易平台,炒“黑角”和“尿素”。
  出于某种考虑,马某对外使用了新名字。公司员工所知道的“白姐”,平时开一辆保时捷Macan代步。
  最近,她还刚花15万元订购了保时捷Panamera。而警方还发现,她近期在一所高校报名自费学习MBA课程的发票。
  马某此次代理的中远交易平台,短短半年,为她带来了超千万元的收益。
  但是,马某在住房上并不露富,“和员工在外租房住的,而其实她拥有诸多房产”。一位办案民警透露。据了解,马某在郑州国际城小区购有一套二手房,半年前又以母亲的名字在花园路某写字楼购置5套房屋,当时市场价为1224万元。日,马某在一天之内,先后在融创龙府小区和建业天筑小区,花费1800多万元购进多套住房和商铺。
   “利用湖南韦德平台,马某挣了几千万,可并没有迷途知返。”一位办案民警分析说,这是因为网络诈骗带来的巨额财富让人难以自拔。
  犯罪嫌疑人记录的电话号码单
  交易平台并无资质和手续受骗者“爱面子”多不愿报案
  11月7日,柳林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刘鹏飞带领两名民警来到哈尔滨市,对该案中出现的交易平台进行调查。
  当地监管部门证实这个交易平台并未获得进行期货交易的资格,并表示将对其进行调查处理。
  “目前,查证落实的受害人已有近百人,分布全国各地。”柳林分局治安一中队副中队长张存说。
  在山西太原,一名女商人今年4月进入该交易平台,投了600多万元,3个月亏损了150万元,而她仍认为是正常的风险和亏损。在民警讲解下,她才愿意配合警方打印了相关的交易流水信息。
   “几乎所有的受害人都认为,玩股票、玩期货赔就赔了,不认为中间存在欺诈。”办案民警徐卫东说,大部分受害人在受骗后都选择隐瞒,这才让骗局持续了下去。
  此案中,除了一些投资者成了受害者,其实很多涉案的年轻人也令人惋惜。95个犯罪嫌疑人中只有6名核心成员,有40多名犯罪嫌疑人都是刚刚走出校门涉世未深的年轻人。
  民警提醒,投资者在进行期货交易前,可以在证监会和期货业协会网站,查询期货经营机构的资质、从业人员的从业资格以及合法期货经营机构的网址,避免上当受骗。(记者李一川文 洪波摄影)
谁也想不到,这个身高1米75的壮汉,在连续加班3周,通宵夜班,又上了一天白班后,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0岁。
判处彭宇华有期徒刑七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判处李明哲有期徒刑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
让宗教人管理宗教地,更容易让各路神仙归位,还原宗教文化本身。出家人总不想自己的院子里总是熙熙攘攘皆为利,更不会让 ...
选择了检察工作,就意味着选择了使命和责任;从事反贪工作,就意味着选择奉献和孤独。微信朋友圈中的“白富美”骗子是怎么练成的?看完服了
去年,江苏无锡警方摧毁了一个面向22个省份实施婚恋诈骗的“白富美”诈骗集团,受骗者达数百人。这些所谓的“白富美”既会卖萌又会撒娇,可绝大多数由青年男子假扮而成。近日,该案开庭审理,诈骗人员的作案手段被曝光。
冒充女性“白富美” 骗大额红包
10多位被告人大都是年龄在20多岁的青年男子,而他们在微信上的名字却是“沈诗蓝”、“胡音音”这样富有诗意的女性名字。
警方介绍,诈骗人员和受骗男性迅速形成所谓的网上恋爱关系,直接向这些男性索要红包或要求对方转账,都是520(我爱你)、1314(一生一世)、或888(发发发)之类有特殊寓意的数字金额。
王先生是众多的受害人之一。去年3月8日当天,就给骗子转账了6000多元。“一共发了三个红包,第一个红包上写‘三’,第二个上写‘八’,一直写到‘乐’(三八妇女节快乐)。每个红包都是388.88,七个红包一共将近3000元,加上第一笔,转的是3888.88,一共转了6000多。”
1个月养一新微信号 朋友圈秀“白富美”形象
让警方疑惑的是,受害人加了犯罪嫌疑人的微信后,怎么会心甘情愿地转出大笔金钱呢?
警方对涉案的手机进行了取证。经调查,业务员通过搜索新浪微博不太知名的“网红”,下载50到80张照片,包括生活照、工作照、与亲友和宠物的照片以及私密照等,营造出一个“白富美”形象,然后利用微信、QQ添加全国各地的男性好友实施诈骗。
诈骗人员介绍,“一个新的微信号大概需要养一个月的时间,养这个号去加客户,积攒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开展工作了。”
回馈礼物麻痹被害人
办案民警介绍,这些受害人多是25岁到50岁、有一定经济能力的男性,其中有商人、医生、工程师,还有达到一定级别的公务员。那么所谓的“白富美”在收了受害人的钱之后,为什么要回赠礼物呢?
“通过所谓回馈礼物的方式,可以让被害人心理产生麻木感觉,好像真的是跟她谈女朋友,真的是有礼尚往来,不只是纯粹的感情交流。”警方介绍,但这之后付出的代价可能会越来越高。
部分业务员被抓后都是百般抵赖,他们认为,最终客户给了钱,他们给了客户商品,这是一种销售模式,所谓的虚构女性身份,也只是一种对自己的包装。
其实,警方还发现这个骗子公司和5家网站关联,这几家网站同属一个老板,打着销售红酒、茶叶、皮包等旗号,实施诈骗。“这个诈骗团伙结合了以往酒托诈骗、购物诈骗、婚恋诈骗等种种诈骗形式特点,进行了改良。”
有个被害人,被忽悠在网站上买了一个标价15000多元的拉杆箱,经相关部门鉴定,这个箱子的价值只有150元左右。
各种借口 百般推脱拒绝视频或见面
很多受害者碰到这样的“网络美女”,想的肯定是能见上一面。但据受害人反映,在长达三四个月的时间里,每天都在微信聊天,犯罪嫌疑人会找各种借口拒绝见面。
被害人介绍,“视频都用各种借口给挂断了,打过电话,但也不多,基本都是微信语音。”
犯罪嫌疑人称,公司有女孩子,让公司女孩子临时进行语音聊天,一般不接视频。
警方提示,在微信和QQ聊天的过程中,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凡是涉及到需要汇钱转账或者购物的,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要充分核实之后才能进行具体操作。
来源:央视新闻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90后女子摆阔冒充“白富美” 靠微信诈骗为生|李某|叶某_凤凰资讯
90后女子摆阔冒充“白富美” 靠微信诈骗为生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微信中的她日子过得十分滋润,不仅狂买奢侈品、晒旅游照片,还出手阔绰,经常发大额微信红包,是微友眼中的“白富美”。
原标题:90后女子摆阔冒充&白富美& 靠微信诈骗为生 中新网金华5月27日电 (见习记者奚金燕 通讯员张代磊)微信中的她日子过得十分滋润,不仅狂买奢侈品、晒照片,还出手阔绰,经常发大额微信红包,是微友眼中的&白富美&;而现实中的她,初中辍学,无所事事,其在朋友圈中炫耀资本全是向微友&借&来的。27日记者获悉,因涉嫌诈骗罪,李某被浙江省义乌市检察院批准逮捕。 2014年1月底,嘉兴女子叶某通过微信群认识了一个叫&花菇凉&的人,聊得久了,两人就成为了朋友。&花菇凉&自称英国留学回来,曾在汇丰银行上班,目前刚辞职,在成都开了家咖啡馆,父亲在东阳开有服装厂,家里经济实力不错。 在&花菇凉&的朋友圈,叶某发现里面全是其晒出的奢侈品、名牌包以及在世界各地旅游的照片,活脱脱一个&白富美&。看了朋友圈里面的照片,叶某对此深信不疑。 今年3月5日,叶某突然接到了&花菇凉&的电话,称其在旅游,钱都在汇丰银行卡里,而银行卡不小心消磁了,不能取钱,问叶某是否能借10000元钱,晚上12点后就会还她。 &我觉得她肯定不缺钱&,叶某遂通过支付宝分两笔将10000元钱转给了&花菇凉&。第二天,叶某发现&花菇凉&没有还钱,&花菇凉&在微信上称自己的微信因为发红包的原因又限额了,所以不能及时还钱。到了下午1点30分左右,&花菇凉&又打电话给叶某,称自己在三亚要去,还要再借5000元,叶某通过支付宝再次将钱转给了她。 随后的几天里,&花菇凉&先后以免税店购物、坐飞机、出去玩手里没钱等为由向叶某借钱7次,每次不等,共计6.8万余元。 眼看借出的钱越来越多,叶某就一直在微信上问&花菇凉&什么时候还钱,而&花菇凉&却始终以卡有问题为由拖着。到了4月4号,叶某无奈下从嘉兴赶来义乌找到&花菇凉&并报警。 经查,&花菇凉&系93年四川人李某,无业,并不是自己所宣称的&白富美&。据李某父母证实,2008年地震后,在读初中的李某便辍学随父母来义乌打工,干了一两年后就不愿随父母一起打工,自己出去找事情做,至于干什么,他们也不清楚。而李某父母也不是什么办服装厂的,只是在服装厂帮老板烧饭的,两个人工资一共也才六七千元。李某诈骗所得也都被其买了高档衣服、化妆品、包以及旅游消费掉了。
[责任编辑:PN053]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914
播放数:3311
播放数:941
播放数:164357
48小时点击排行我有个朋友是做网络销售的,做第三方。就是利用微信伪装成白富美去跟客户聊天 - 110网免费法律咨询
您的位置:
&& 查看咨询        今日活跃律师: &&&&&&&&&&
该问题已关闭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我有个朋友是做网络销售的,做第三方。就是利用微信伪装成白富美去跟客户聊天
广东-广州&10-11 22:49&&悬赏 0&&发布者:ask201…… & 回答:(2)
我有个朋友是做网络销售的,做第三方。就是利用微信伪装成白富美去跟客户聊天,时机成熟就聊原油,说她做得很好。说动了客户,客户自己去开户!投资也是自己操作,资金也是。只是赚取一些服务费。属于犯法吗
您也有法律问题? 您可以 发布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广西-贵港]
332552积分
回复时间:
是违法的。
[广东-深圳]
回复时间:
呵呵,是要坐牢的,信不信由你
问题答案可能在这里 →
无锡推荐律师
最佳律师解答
(陈铠楷)()&
(郎海华)()&
(李保忠)()&
(陈铠楷)()&
(毕丽荣)()&
最新回复律师
人气:115570
北京 朝阳区
人气:709054
人气:155240
人气:26309
北京 朝阳区
人气:353931
人气:51327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女微信感情骗局 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