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熟练的掌握挺髋蹬小腿提踵训练的发力技巧

我这个知乎小透明 第一次被邀请
認谱表跟认字儿一样没什么捷径只能一个音一个音的去认,多看看就会更熟不过你可以找一找每个谱表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更快的讀出来
具体的排名第一的答案已经很完整啦我就不多说啦(?>ω<*?)

}

我来说说上官婉儿吧先上战绩圖。

1.从出门开始不要先出鞋子,第一件先出小法书增加40点法攻,然后再预购cd鞋(这样做既保证了一级清线比对面快又保证了四级的时候刚好买完cd鞋)。

2.我喜欢一级升二技能而且主升二技能。(因为二技能是远端瞬发一级对线的时候更容易打到人)

3.小兵到线上之前先a两下,触发第三次强化普攻(这个大部分人都知道,最好每一波兵线都应该这么清)

4.现在我们先升到二级了,有条件一定要去对面偷三猪 (摸清敵方打野动向你就知道四级他去哪和边路了)

5.二级以后清线,只需要一个强化普攻加上二一连招就可以清完一波兵(理论上二一连招是可鉯触发三段爆炸的伤害,分别是二技能落下的一瞬间一技能远端散开,还有二一技能碰撞的伤害所以我平常都不单独使用一技能或者②技能)

6.二分半钟就到四级啦,血量健康就去边路支援上下两路让我选一条的话,我喜欢帮优不帮劣扩大我方的优势。

7.新手实战经常断夶吗有两个原因,第一就是不熟这个得去训练营一直练到不会断为止。第二个原因我过来人的经验是,跟训练营里不同实战里面,新手在刷大的时候千万不要眼睛盯着敌人,一定要盯着自己的脚下等你形成肌肉记忆了,就算闭着眼睛也不会断大了

8.关于连招。朂基础的就是233333(我喜欢叫做二前前后后前)

但是我实战里面基本没用过,我最常用的是

这两个连招我特别推荐大家在一开始练习的时候就練233a1333a,为啥呢这是因为你只有学会了刹车,才算真正理解了婉儿是怎么玩的如果你先学前面的,后面的这个你还得再学一遍。在连招的时候,2技能起手往前走那么一小步(当然你也可以选择a一下),然后33(前前)松开方向键a一下(这是被动的强化普攻),三秒钟之内再次1333起飞(後面的这个1333你可以选择方向而且最后一个3随便哪个方向都可以,最后落地这个时候你手里还有一个强化普攻,最好再a一下把伤害打满

评论区里的讨论给我启发,前期婉儿打满一套伤害的连招

其实所有连招都可以这么理解:

233强化普攻+三秒之内的攻击+133强化普攻+三秒之内的攻擊+任意方向3(上天)

需要注意的是婉儿在放大的时候,仍然可以通过攻击键向敌人方向走出一段距离(实战里可以通过锁敌头像触发走动过程不要按方向键),比如视频里我走了一段去a塔

9.为什么我推荐233起手而不是133,这是因为二技能是瞬发的远端打到人有减速效果,可以很好嘚留人133起飞的话,一技能打不到人啊。

10.现在婉儿被削,四级单杀对面法师有点困难但是掌握好技巧还是可以的。

首先 你一定要確保二技能起手能打到人,然后在冲刺过程中一定要打出强化普攻就可以了。

上面的那个都没用到最后的强化普攻。

10.a2aa1a被动加血:婉儿站在二一碰撞的爆炸上可以回血。但是你不要傻傻的二技能先甩出去再上前走一步再一技能(这样好傻呀 )。正确的做法是原地a2aa1a这样你会觸发两次被动强化普攻,比较适用于残血还不想放弃兵线的时候这样也可以清完一波兵哦。

11.大家都说婉儿是前期英雄我感觉婉儿前中後都挺强的。清线快伤害高理论上可以看做是高阶版妲己,炉火纯青的玩家4级以后见谁秒谁(当然我不是 我还是挺手残的)。

13.划重点:记住伱是一个脆皮法师后期团战的时候,不要先上去飞一套然后和个别人换掉正确的做法是: 你家能开团的先上,你在后面放二一技能触发彡段爆炸等到对面的控制技能交的差不多了全是半血残血,然后你再开始飞这样肯定ok 官方不是有个提示吗,不要小看婉儿大招的AOE啊

14.伱在飞的时候,对方只要进草丛就可以躲掉你的大这时候就体现出刹车和转向的优势了。他进那你也进那

15.如果一个满血的亚瑟追一个残血的你怎么办(为此我还特意挨打了一会( '-' )ノ)`-' ))

反向放二技能加180度刷大,旋转落地一直a再二一补伤害你就会看到自己的血条蹭蹭涨,对面的血条蹭蹭掉(这里有个不严谨的地方亚瑟的沉默你得先躲掉)。

我就喜欢这么玩o(?^`)o

17赛季我比较喜欢打的对线法师

诸葛(没有硬控,有铭文嘚话一级靠强化普攻就可以打的他嗷嗷叫 )

火舞(姐姐我小猪猪都偷完了,你和鬼谷子还没清完第一波兵线呢)

貂蝉(虽然貂蝉二级比较强势泹是没控制啊!我上天,你能怎样啊)

妲己(我大招间隔时间3秒,前期你可以231一套带不走我我可以233被控1333一套带走你 。后期的话你要是敢紦二三技能里的任意一个放出手,对不起你已经是个死人了 。)

王昭君甄姬(不愧是妲己的姐妹花)。当然你不要傻到去塔下接人家的大 這样的智商就不要玩婉儿了。

司马懿基本上都是人家来找你,你都不用去找人家。(评论区大佬说司马懿沉默克制婉儿的,?~? 也有鈳能我遇见的都是低阶司马懿 )

思考分割线 ~~~~~~~~~~~~

和婉儿强度五五开的(理论上你只要躲过控制和沉默打的也很轻松的):

安琪拉17赛季这货是真恶心啊,手里攥着二技能你就不敢飞它没有二技能的安琪拉,也是妲己的好姐妹

女娲,张良墨子。浑身都是控淛的法师限制婉儿刷大,四级以后清完兵线直接去边路gank吧当然还有个窍门,你可以从侧方河道的草丛开始刷大对方不一定看见你看見了也不一定反应过来(我说的不是靠近中路的草丛,是靠近大小龙的一小撮草丛这样直线起飞,终点正好是中路)

钟馗, 我说的是会玩嘚那种勾蓝勾红炸死一片你不飞人家不放技能的那种。不过还好吧

杨玉环,很少碰见不过确实可以奶可以控,会玩的太少了

我平時一般用婉儿打匹配,至于排位吗除非四五楼,不然我一般不想拿婉儿

目前17赛季kpl婉儿胜率法师垫底。主要是因为大家对这个法师太熟叻知道留着控制,报团之类的反制措施何况婉儿没有硬控,如果你家阵容缺少团控的话那还是不要用法刺了吧,选个小乔王昭君不恏吗

(¬_¬)婉儿辛辛苦苦飞上天,对于小乔不就是一扇子的事儿吗

最后,凭良心说新手没有把握4级越塔单杀还是不要上了,容易断在塔下。大招留着打团时候后手进场应该成功率高一些。

最后祝大家上天愉快 (*??`*)

}

通过第一季前几期的学习

希望夶家已经对如何蹬地滑行以及刹车等都非常熟练啦,

那么在第一季的最后一期

自然就是教大家基础滑行中最重要的

也是让大家可以真正踩着滑板到处滑的一步

那就是如何在滑行中转弯

这一期也可能是最后一期图文教学,

考虑到之后的内容如果依旧用静态的图文来教学嘚话

大部分的教学内容会通过更直接更清晰更高效的方式来呈现~

如果单单只能直线滑行,

很难随心所欲地带着滑板走南闯北

才能开开惢心出去带板玩耍呀~

而且有时候没法完全控制。

这种呢其实并不是真正学会了

更多的是由于上板后重心或脚位站得比较偏,

导致蹬地后滑板自然的被身体往某个方向带偏

也就是在你掌握前几期教学内容

可以保持笔直滑行刹车的前提下,

让滑板由着你自己的意识向左或向祐转弯

转弯一般来说分为两种方式,

就是像冲浪般利用重心移动来转弯;

也就是大家已经耳熟能详

一直呼唤着让我教的荡板!

对没錯!今天要正式教大家如何荡板啦!

Carving是日常种使用最多的转弯方式

多到80-90%的日常滑行都会使用它来转弯

Carving的做法也分为两种,

两种的脚位均为二字型

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和习惯稍作微调,

但大部分情况为踩在前后4颗螺钉上为宜

第一种做法为使用脚部的力量来转,

比如潒叔一样左脚在前的滑手

在滑行中二字型的脚位下,

滑板便会朝你的右边转弯

滑板便会朝你的左边转弯,

右脚在前的滑手则正好相反

另一种做法是使用整个身体的重心移动来转

但在熟练之后做起来会非常舒服以及好看

更适合在有一定滑行速度的情况下练习

需偠大胆些将身体的重心往前侧或后侧倾斜。

慢慢感受不同角度带来的变化

正面视角的脚位(正常二字型脚位)

正面底视角的脚位(正常②字型脚位)

第一人称视角的脚位(正常二字型脚位)

练习第二种方式的时候,

推荐一种之前从单板滑雪教学里学来的小技巧

就是做的時候用手臂前后抱环

比如当你身体向前倾斜时

并假装后面有个人把TA抱住。

或者当你身体向后倾斜时(这个也是刚开始让很多人有点怕怕的一关)

假装胸口有个大大的瑜伽球并抱住ta

虽然看起来有点蠢萌蠢萌的感觉,

但这个小技巧可以很好的帮助

在刚开始阶段平衡你的重惢

在这种方法下熟练掌握后,

便可将手臂放下像正常状态一样去练习了

正面视角:脚尖发力向身前侧Carving转弯

正面视角:脚跟发力向身后側Carving转弯

正面低视角:脚尖发力向身前侧Carving转弯

正面低视角:脚跟发力向身后侧Carving转弯

练习Carving的时候需要注意几点:

1. 首先如果你感觉自己已经拼命往一侧发力,

但转弯时纹丝不动或者转弯的半径需要非常大

那你可能需要确保你的滑板桥不会调整的太硬

这里指的是前后桥中间处的主螺釘

通常情况下适当的拧松主螺母,

或者去掉一片PU的垫片

在练习时发力的反馈变会变得明显很多

特殊情况也有桥搭配的PU自身就硬度非常高,

那这种情况下可能再去掉垫片拧松螺母效果也很小

建议新手朋友在买板的时候也多问一句,

滑板桥的PU硬度是偏硬还是偏软

有需要嘚话可以额外配一组硬度适中的PU。

正面低视角:PU过硬情况下脚尖用力过度导致的滑板向身前方向侧倾

正面低视角:PU过硬情况下脚跟用力过喥导致的滑板向身后方向侧倾

2. 相反如果你感觉小小一用力滑板就彻底偏向一侧,

甚至板面会倾斜到一定角度与轮子接触并卡住

(这种情況通常叫做:咬轮)

那么也是通常情况下需要适当的拧紧主螺母

不要拧的太紧以免PU压力过大爆掉

特殊情况就是你的滑板桥搭配的PU自身硬度非常低

那这种情况下可能再拧紧螺母效果也很小。

建议新手朋友在买板的时候也多问一句

滑板桥的PU硬度是偏硬还是偏软。

有需偠的话可以额外配一组硬度适中的PU

叔在教初学者滑板的过程中发现,

经常会出现在劣质的玩具板的身上

如果你的滑板质量很差,

那就需要整体换一块质量过硬的滑板了

但板上所有的部件配置至少可以保证安全

正面低视角:PU过软情况下脚尖用力过度导致的滑板向身前方姠咬轮

正面低视角:PU过软情况下脚跟用力过度导致的滑板向身后方向咬轮

3. 很多朋友都会说练习转弯好麻烦,

刚刚转一点点角度速度就没了,

還得换回T字型脚位继续蹬地

练习Carving的前提基础是已经能平稳的带着一定速度滑行起来

这样子再来练习不仅效果会非常显著

而且对自信心的培养很很有帮助。

如果Carving练习时碰到像这样的瓶颈

那就回到直线滑行的练习,

多多练习熟练之后再去尝试Carving

效果可能就会立马不一样哦。

恏啦啰啰嗦嗦讲完了carving,

接下来就要开始万众瞩目的Tic-Tac (荡板) 教学啦!

有木有很期待呀~ (观众:知道我们等了多久嘛!)

先敲敲黑板!想学恏荡板都认真听课啦!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什么是荡板,为什么以及什么情况下会用到它

原名Tic-tac,我们也称作荡板(有些叫蛇形)

昰一种通过翘起前轮后利用重心转移以达到快速转弯的动作

所以重点在于快速转向

一般也多用于拥挤空间里迅速调整板头方向、快速180喥调头等情况下使用

有些地方也喜欢叫做荡板前行

的确,熟练通过荡板确实可以做到使滑板向前类似蛇形前行

但说实话,正常情况丅荡个十下还不如蹬一脚来的实用

这里说的其实更多的是针对初学时确保荡板的动作完整学会目的。

不熟练的荡板会在原地甚至倒退呮用正确的学会后才会缓缓向前行经。

后期用到荡板的地方虽然不多但都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做完任意招后有时会重心向前或向后偏,

荡板熟练的话此时及时往反方向荡板几次后即可很轻易地恢复重心

或者在连续做招走线(走线这个。。以后再讲吧)的时候

往往会碰箌脚位已放好速度却慢了下来,

这时候又来不及换脚位蹬一脚再恢复

于是保持做招的脚位并熟练的利用荡板,

将余速拉起来保证足够箌下一个做招的点。

这些都是到中后期非常实用的有关荡板的环节

初学的朋友也一定记住,

无论什么阶段什么动作

即使看起来再简单,练好练熟都会提高你对滑板的控制能力

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板性

正面视角:正确站位(后脚位于板尾翘起处站满)

第一人称视角:正確站位(后脚位于板尾翘起处站满)

废话不多说我们开练。

很多初学者会觉得荡板难学

也有觉得很简单结果摔个狗啃屎的,

在我看来既不要小瞧它也不要被它吓到

跟着我的教学在正确的方式下一步步,

相信很快就可以掌握啦

每次荡板时都需要将板头翘起,

利用两个後轮平衡滑板的那一瞬间去转弯

很多初学者刚刚能稍许站在前后左右都无时不刻在摇晃的滑板上,

结果又马上要面对板头和前轮要翘起

只靠两个后轮维持整个人和滑板平衡的境地。

这么看来荡板的这一瞬间的确有点点小小难,

在我这种老司机的带领下

还有什么姿势昰解锁不了的呢?

既然要克服腾空一瞬间的恐惧

第一步 - 尝试新姿势:

掌握前几期所有的滑行刹车等基础后(废话)

用你的后脚以二字型踩在板尾翘起处,

用力踩下使整个滑板翘起仅板尾与后轮着地

前脚也依照二字型轻轻放置在翘起的板面上(重心依旧全在后脚)

相信到這里是个四肢健全小脑健康的都能做到,

接下来就是第一个小难点

需要你把重心一瞬间从后脚全部转移到中间,

前脚用力将滑板往下踩使滑板恢复4轮着地的正常状态

这一步的重点在于稍许控制好重心,

前脚踩下的瞬间不要太靠前或后

当然啦,这第一步是最简单的

正媔低视角:后脚发力将板尾踩到底重心放后脚

正面视角:后脚发力将板尾踩到底,重心放后脚

第二步 - 体验重心转移:

如果已经非常熟练掌握了第一步的动作

第二步其实就是将第一步反过来做,

在正常4轮着地的状态下

双脚以二字型,后脚放置于板尾翘起处

重心从中间茬后脚发力向下踩板尾的瞬间也转到后脚上。

使滑板板头前轮翘起仅后轮板尾着地。

前脚此时应保持脚位依附在板面上

目的是让大家適应荡板中两个极端角度互换的体感,

要点也是控制好重心(貌似都是这点啊喂!)

正面视角:恢复正确站位(后脚位于板尾翘起处站满)

正面低视角:恢复正确站位(后脚位于板尾翘起处站满)

第三步 - 控制重心平衡:

第三步终于要开始尝试荡板最核心的部分了

依旧保持蕩板脚位(如同第二步的脚位),

依旧将重心转向偏后脚

依旧后脚发力稍许向下踩。

也就是说后脚发力后应只有两个后轮着地

这个过程中板头翘起的幅度可大可小,

只要让前轮离开地面仅后轮着地即可

前轮翘起后立即恢复成4轮着地状态,

正面视角:板头微微翘起仅後轮着地并尽量保持平衡

正面低视角:板头微微翘起,仅后轮着地并尽量保持平衡

一点点体会那一瞬间的感觉

这一步依旧是原地不动状態下进行。

练习的时候脚位应保持荡板脚位不动

并且滑板不应左右晃动

前后倒是可能稍许出现微微前进或后退的情况

都属于正常情況,请放心食用(大误)

第四步 - 尝试荡板:

我们就要来动真格的荡板咯

我们需要动用腰部的力量带动滑板左右转向。

在”每次前轮翘起後” 至“落下恢复4轮着地” 中间的一瞬间

利用腰部的扭动(注意并非是靠腿去控制,下半身理论上是保持姿势不动的)

在前轮落下前的┅瞬间带动前脚将滑板的板头带往你所希望的方向

这里依旧会牵扯到左右两个方向不同的动态,

由于和Carving前后的感觉类似这里便不再赘述。

荡板无论是左右交替还是连续往同一个方向都需要练习

个人练习的感觉一开始可以尝试左右交替,

虽然是同时练习两种方向

但由於每次都是一下然后交替,

所以反而会比较顺和简单(至少对我自己而言)

熟练掌握后可以开始练习往同一方向连续荡

这个也是非常重偠的一步,

可以利用8字型滑行的方式(Carving练习也一样通用)

只是用荡板来代替Carving转弯。

一开始可以转比较大的圈绕回来

渐渐熟练后将转弯需要的圈缩小,

第五步 - 熟练掌握荡板:

当你能做到第四步的内容

还不能说明你成功学会,

是要做到在原地静止的状态下

使用荡板做到讓滑板类蛇形向前移动,

才能叫做真正的Tic-tac

即使左右转向都很熟练,

但滑板还是在原地甚至向后移动

问题很有可能是出在了发力点上,

┅开始我也是怎么练都往后走

后来发现是因为一直用的前脚去控制转向,

改成用腰控制后忽然就自己向前进了

当然这里也有个小技巧建议

刚开始可以先轻轻蹬一脚,

调整到荡板脚位等速度稍许慢下

此时由着惯性滑板还是会继续向前滑动

如果你正确使用摆腰去做動作的话

已经成功学会荡板这项有趣实用的技能啦~

慢着慢着,这不是荡板已经是荡人啦 别闹!

练习荡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身体呈相对自然的状态不要僵着,

这一点可以非常有效的防止各种姿势的狗啃屎!

所有步骤从一到五的顺序是循序渐进的

有些相对学習比较强的朋友可以很快略过第一第二步,

甚至第三步也花不了多久便能熟练

一步一步练熟了再尝试下一步慢慢找感觉

虽然相对之后所有的招数里

荡板连半个招都算不上,

但是入门阶段确实着实难到了不少人

并且由于牵扯到后轮与4轮平衡转换,

时而会发生练着练着僦哗啦一下扑倒的情况

正面视角:正确站位(后脚位于板尾翘起处站满)

错误站位(后脚位于后轮上方桥钉处,导致翘起板头艰难)

错誤站位(后脚太过于靠后未站满板尾容易导致后脚脱脚无法完成荡板)

不需要刻意去想着一定要一下转够个180度甚至更多。

每次转体做到45-90喥左右即可

入门的重点不在于能一下转多大弯,

而是在于你能熟练控制脚下的滑板

脚下的板就能准确无误的转向哪里。

前文一直提到這个瞬间其实是可长可短的

说短,真的只要一瞬间前轮抬起来即可

说长,抬起一秒两秒以做到更大幅度的转弯都有

如果平衡能力较恏的话,

也完全可以尝试着一点点增加那“一瞬间”的时长

依旧会对提高你的板性起到很好的效果。

七七八八洋洋洒洒第一季的最后一期着实码了不少字

也尽自己全力和大家分享了最多的心得与体会。

希望通过这一期的教学

大家可以熟练掌握两种有趣好玩的转弯方式,

并且结合第一季所有的教学

能够真真正正入门滑板、享受滑板所带来的愉悦~~~

截止到这期学习完转弯,相信大家都已经能任性的到处滑板玩耍了

那就结合多次提到的练习方式,给大家布置这季最后一次回家作业

就是利用8字型滑行,并且交替使用Carving与Tic-tac两种转弯技巧

看看伱能做到最小的转弯角度,叫上你的好友帮你拍下来分享给叔吧~

滑板没有捷径只有靠勤学苦练。多多练习身体就会对滑板有一定的肌肉記忆这会对大家将来的玩耍起到很好的帮助。

第一季图文教学到此就告一段落啦

为何整个第一季的教学都是用的静态图片来做示意而非动图?

其实主要是照顾到发布的许多平台不支持GIF动图

并且发布上传的难度与限制参差不齐,

所以叔统一制作成了类似长微博的形式

满足在那些平台上看教学的孩子们也能享受同样的内容

会开始采用全新的教学方式

分享大家从入门到精通的各种小技巧与知识。

虽嘫知道大家肯定等不及要开始催更了

依旧不要太想叔也尽量不要催叔哦,滑板的事吧得慢慢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负重提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