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锐龙52600X2700X的装机清单

作为曾经的A粉,看到AMD新一代锐龙2700X就忍不住入手了,虽然这次有八成是冲着散热器去的,但是原本的1700X+RX560配置现在玩一些大型单机游戏已经感到是否吃力了,再加上某些游戏A卡没有优化,那个游戏体验实在是有点不尽人意,所以放弃了信仰整了一张GTX&1070Ti,就如同之前被采访因为一句话“打工是不可能打工”小偷哥,现在也被网友传出了在饭店打工的视频,信仰什么的不存在的。只能说现在的快递真的有毒,同时下的单显卡隔天就到了,都玩了两三天了我的锐龙才到,还给我提前显示已签收,真的令人反感,影响我愉悦的开箱心情。算了先给我的新玩物来一套写真集,不然给我折腾一段时间就会变得相当难看了。新品先来一张大合照,AMD&Ryzen7&2700X和耕升GeForce&GTX&1070Ti。盒子中不过是一U,一壳,一散热而已。毕竟是买风扇送CPU,先来看看这个风扇如何,虽然与之前相同是纵向的一体风冷散热,但是底座变成了4铜管!比起之前的那一个圆形小铜片散热,4铜管毫无疑问散热效果要更加强悍一些,有可能是因为2700X发热更严重所以才强化了散热。从侧面看整个散热方方正正的,体积也不会太大,刚好覆盖了整个主板上的CPU模块,比起之前那个圆形的散热,从外观来说自然是更加讨喜的,并且这一代的散热还增加了RGB的灯光效果,并且非常的好看!可以说AMD这一次的散热做的非常成功,应该是帮它们圈了不少的粉。嗯,R7&2700X的没啥好说的,买散热器送的,就这样吧。开玩笑的,在CPU性能上比起前带还是有一定的提升的,对比前代的CPU性能R7&2700X的3.7GHz-4.3频率倒是与I7&8700K持平,但是8核16线程多少占了一点点优势,虽然价格方面2700X与8700K相差不大,但是由于前段时间的各种漏洞门打消了我入手酷睿的想法。显卡方面,英伟达近期的动态让我产生了些好感,像是各种第一时间的游戏优化,还有GFE软件的各项方便功能,例如视频录制、截图以及游戏滤镜等功能,的确可以给我提升不少游戏体验,令我对显卡有A转N的冲动。之前用的迪兰的RX&650,从配色就能看的出我是有多喜欢红黑了吧,以目前显卡的趋势,想换N卡的话性价比最高的估计就是耕升的显卡了,并且偶尔会玩玩超频,显卡体质不能太低,最终还是选择了系列里面用料最足的G魂极客版。耕升G魂极客版的供电还是很给力的,双8pin供电比RX560足足多了一倍有余,不管是超频还是游戏,双8pin的供电无疑是更加稳定的,可能性能提高后增加了显卡的产热,所以GTX1070&Ti的体积比RX560长了三分之一左右,厚度也有所增加,并且增加了一个风扇,直接有效的提高散热效果,不过这种体积的显卡对中小型机箱明显不太友好就是了。&原本的配置除了1700X和RX560,主板用的是华擎的X370,两根DDR4&2400频率的内存条,一个120G的威刚固态硬盘,和一个WD的2TB机械硬盘。这个主板是挺早买的,不到千元的板子居然有12相供电,跟着我拆拆装装的,可以说也是身经百战了吧,至今还没有出现啥毛病,质量的确不错,一直觉得高性价比的产品基本都是消耗品,华擎这板子倒是改变了这个想法。电源用的是航嘉的K650,也是选择了一个感觉比较适中的,电源一般分为三种,分别是非模组、半模组和全模组,很好理解就是字面意思,感觉非模组的扩展性比较差,全模组的又太贵了,所以当时选择了这款半模组的电源,游戏电脑的话电源推荐600W以上会比较好,供电稳定,对于之后的电脑升级或者扩展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如果当时选的是400W的话这次升级硬件肯定有得再买个电源,这样就会增加升级硬件的成本。升级硬件其实非常的简单,就把原先的拆下将新的硬件插上去就完事了,并没有什么很复杂的操作,只不过电源线要接对就是了,因为不同的电源线输出的功率是不一样的,如果接错了可能会冒烟哟。&整台机最漂亮的光源就是这个AMD的散热器了,这波RGB灯效非常喜欢,我记得有这类的小风扇可以买,下回买一套这个小风扇和机箱弄一套这种类型的光污染应该会很好看。性能测试篇花了钱升级硬件当然是要得到更高的性能来满足自己的需求,那么先来看看这一组搭配的性能如何。CPU和显卡的基本参数,2700X没有超频点亮直接开机默频只有2G,核心电压1.39V,TDP105W感觉默频好像稍微有点低,不过没关系这块2700X是个潜力股,国外已经有超频大神将这块CPU超到了6G的频率,虽然我没有液氮没法这么玩,但是超个4点几G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绝地求生的游戏性能对比,我知道这样对比或许不太公平,但是这样能最直观的看到我更新硬件后的游戏性能提升,如果花了这么多钱升级硬件得不到该有的游戏性能的话,那么钱不就白花了。曲线图数据对比更加明显,提升有两倍之多,但是升级硬件后帧数的波动更大了,不知道原因,不过对正常游戏过程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就算掉帧最低也是90左右,在游戏过程中是看不出来的,还有一点比较明显的变化就是声音安静了许多,原来的CPU散热器和显卡在长时间的游戏过程时,散热风扇会发出非常大的噪音,更换了AMD的新散热和显卡后,玩了一下午的游戏也没有听到与之前一样吵闹的声音,这一点还是比较明显的。换上了N卡当然要下一个GFE软件来用一用,打开发现显卡的驱动可以更新,那就顺手更新了一下。一键下载更新还是挺方便的。更新完后可直接使用GFE进行游戏的优化设置,基本也就是自动识别游戏然后优化就可以了。这个GFE软件在游戏中可以录制视频截图等等,里面有个ANSEL的功能是我特别喜欢的,可以给游戏加滤镜后截图,并且角度方位全都可以直接调节,只要游戏支持就可以,就连铁拳这类格斗游戏也能在不同的角度截出精美的图片,有图有真相。这些都是我用GFE软件的ANSEL功能在游戏中截取的游戏图片,感觉是不是非常不错,整体来说这一波升级硬件终于可以让我把新买的游戏好好的体验一遍了。总评R7&2700X主要还是奔着全新的散热器去的,性能方面相比上一代虽然有着一定的提升,但感觉还是像挤牙膏似的一点一点来,不过整体来说倒是可以取得上一代的R7&1800X,更别说我的1700X了,像上一代的游戏性能不佳问题,在这一代也得到好转,至少不会被酷睿吊打了。耕升&GTX&1070Ti&性能的提升很明显,经过一些数据的对比,耕升的1070Ti和其它的性能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从性价比的方面来说,还是挺划算的,而且近期显卡的价格都开始回调了,价格也是能接受的。
我用的显卡就是活动时6折抢购的。。挺不错的每天空闲时间我会逛逛买点便宜又实用的东西。有时候也会抢购特优惠的产品。当你成功抢到的那一刻心里只有一个字爽。
不用因为amd的效率太低多核没有用因为主板&是连续各种硬件的中心载体主板芯片&intel&&sis&最强然后是nvidia&uli&翔硕&基本最后了
正憋着想买了个1070呢,不过貌似最近显卡价格松动的趋势很明显,所以还是忍忍看。你的1070TI多少钱?为什么不直接来个丐版的1080?&
金属配置高端、大气、让人感觉时尚大方,很喜欢
颜值挺高的,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我身边的大神都在用。
性价比还是不错的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哈哈哈哈,莫名喜欢这句话,
比起之前那个圆形的散热,从外观来说自然是更加讨喜的,并且这一代的散热还增加了RGB的灯光效果,并且非常的好看!
华擎X370&Killer&SLI算是x370里最便宜的一块板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其他登录方式:求锐龙2700x的装机清单?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4被浏览548分享邀请回答【微星套装】微星(MSI)B350 TOMAHAWK战斧导弹 主板+AMD 锐龙 7 2700X CPU 板U套装【行情 报价 价格 评测】-京东item.jd.com内存 芝奇(G.SKILL) AEGIS系列 DDR4 2666 8G JD499.00¥*2SSD 三星PM981 TB498.00¥机械硬盘 西部数据(WD)蓝盘 2TB JD399.00¥显卡 影驰 GTX1050Ti 大将 4GB JD1099.00¥散热器 利民(Thermalright)TS140D JD299.00¥电源 酷冷至尊MWE500 JD279.00¥机箱 酷冷至尊MasterBox Lite 5(睿)
JD299.00¥总价:6809显卡觉得不好可以自行选择1065或者1070TiTB华硕1065 大概15691070Ti买个三千四左右的就行。部分配件的购买链接可以参考我下面的这个回答各位大神能否看看我的计划单有没有什么问题,以及推荐一款6000以下值得信赖的1080ti呢? - 李响的回答 - 知乎赞同 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原创新人#AMD Ryzen 锐龙 7 2700X 处理器 简单开箱测试 & 6700K 平台对比_开箱晒物_什么值得买
#原创新人#AMD Ryzen 锐龙 7 2700X 处理器 简单开箱测试 & 6700K 平台对比
自从2月底Ryzen二代发布以来,便萌生了升级的想法,恰逢大佬慷慨解囊,送了张雕牌X370 Gaming 5给我,于是就有了本文的机子。下面是配置单:项目新平台旧平台CPURyzen 2700XI7 6700K主板技嘉 AORUS AX370 GAMING 5 ROG MAXIMUS VIII GENE内存芝奇 幻光戟 DDR4
C16宇帷 DDR4
原谅绿显卡技嘉 1070 FE技嘉 1070 FESSD东芝 XG3 512GB东芝 XG3 512GB机箱 P110 VR2电源Tt Toughpower RGB 650WXFX XTR 650先晒一下本文主角,2700X:包装比一代稍有变化,但总体差别不大。其实处理器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下面是今年的良心散热Prism RGB,单这个散热怎么也要有两百块钱了,何况还有杀马特信仰灯,非常良心。2700X本体,旁边还配了张信仰贴纸,相得益彰。Prism RGB,杀马特炫光加AMDLogo,非常的骚包,四热管这个算是正常水平。2700X和Prism RGB来张合照。雕牌 AX370 Gaming 5,挺规整的,就是没Wi-Fi有点遗憾。把2700X和Prism RGB按上去合个影。Tt Toughpower RGB 650W,带RGB灯的电源……现在真是什么都要带灯了,捂脸……来张Prism RGB上机效果,这个渐变真的是很骚包了。&话不多说,简单测试一下。由于3DMark在老平台上有时候会崩溃,跑不完,故有的测试无法对比,请多见谅。&测试软件:AIDA64CPU-ZCinebench R15Fritz ChessSuperPiWinRAR3DMark&先来AIDA64 GPGPU理论性能测试2700X6700K两者互有胜负,本身理论性能对实际反映也影响有限。再是AIDA64 内存缓存测试2700X6700K备受诟病的内存延迟已经有了一定提高,不过还是没有达到6700K的水准,考虑到这是小升级版本,还是很不错的。&Cinebench R15测试2700X6700K不用看,醒来又是一场大胜,单核也已经无限接近默频4GHz的6700K,差距只有很小的6%。&Fritz Chess 理论性能测试2700X6700K由于只认得到8线程,2700X反而不如6700K,这软件是该被淘汰了。&SuperPi 理论性能测试2700X6700K这个是I系传统项目,看看就得。&WinRAR 压缩测试 运行时长2分钟2700X6700K多线程运算无疑是2700X的天下,2700X大幅度领先6700K。&CPU-Z 性能测试2700X6700K毕竟4核打8核,多线程拉开了巨大差距。单核性能2700X与 6700K差距在10%左右。&3DMark 测试&Time Spy2700X6700KCPU子项部分,2700X领先6700K有50%左右,很不错。&Time Spy Extreme2700X6700K平台由于无法完整运行,成绩欠奉。&Fire Strike Ultra2700X6700K物理分数子项中,2700X领先6700K有35%左右。&Fire Strike Extreme2700X6700K物理分数子项,与FSU情况基本相同,2700X领先幅度在35%左右。&AIDA64 稳定性与散热测试17分钟的烤鸡过后,可以见到过程中2700X的温度在85-90度上下徘徊,Prime RGB四热管散热效果尚可。&总结:Ryzen二代秉承了Ryzen一代性价比高的特点,同时改善了之前单核性能较弱的特点,在游戏方面也有了一定的竞争力,同时还在2700X中附上了散热效果尚可,外观骚包的,大大节省了DIY玩家打造一副杀马特炫光系统的成本,对于追求性价比,并因单核游戏性能对Ryzen持观望态度的用户,可以考虑入手了。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文中提到的商品
【轻众测】南孚 镀金车钥纽扣*3&充电锂电池
【轻众测】匹奇电器 电动磨脚器+蒸汽喷雾离子直发梳
【轻众测】AUGLAMOUR徕声 F200 入耳式动圈耳机
【轻众测】Perfectlands柏菲兰 新西兰纯牛奶 1L*10
胡桃科技 SPECTRA Pro AI智能体感电动滑板
RooMeye乐檬 银河系列 儿童安全座椅
赞316评论354
赞564评论112
赞108评论89
赞1694评论586
赞985评论242
赞390评论162
赞494评论451
赞243评论255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高端A粉信仰装机 1.5万锐龙R7-2700X配GTX1080Ti游戏发烧友电脑配置
自从AMD推出锐龙发布之后,不少用户的目光转向锐龙系列处理器,同价位中处理器,AMD显得更具有性价比化,一直被intel打压的AMD处理器,近两年AMD确实咸鱼大翻身了。继AMD锐龙之后,AMD二代锐龙上市,性能较上一代提升了不少,12NM工艺制程也超越intel,值得选购。
而今天装机之家推荐的是一款1.5万锐龙R7-2700X配GTX1080Ti游戏发烧友电脑配置,高端A粉信仰装机,适合大型游戏、专业设计、视频渲染等用途,具体电脑配置清单如下。
电脑配置清单:
1.5万锐龙R7-2700X配GTX1080Ti游戏发烧友电脑配置
AMD锐龙R7 2700X盒装
盒装CPU自带RGB散热器
技嘉 GTX1080Ti gaming 11G
华硕 PRIME X470-PRO主板
美商海盗船 复仇者LPX DDR4 3000 16GB 内存*2根
希捷(ST)酷鱼系列 2TB 7200转64M
三星 960EVO 250GB M.2 NVME固态硬盘
酷冷至尊MasterBox Lite 5(睿)游戏机箱
美商海盗船 RM650X(额定650W)
适合2K/4K/144Hz游戏、专业设计、视频渲染等
电脑硬件点评:
Ryzen7 2700X是一款AMD全新推出的二代锐龙旗舰级处理器,有着多线程、大缓存的优势,性能超越了intel八代酷睿i7-8700K,是目前二代锐龙最强的一款处理器,除了游戏用户之外,更适合专业设计、视频渲染、程序多开的用户群体。
AMD锐龙Ryzen7 2700X
AMD 原装RGB幽灵散热器
AMD二代锐龙Ryzen7 2700X采用了先进的12NM工艺,逆袭intel的14nm工艺,这也是AMD首次在工艺方面的逆袭。拥有八核十六线程设计,默认主频3.7GHz,锐龙4.3Ghz,并且支持一般超频与XFR自适应动态扩频,性能可谓十分强悍。值得一提的是R7 2700X内部采用钎焊散热工艺,散热效率更高,而盒装还附送了一款良心的幽灵RGB散热器,满足R7 2700X一般性超频。
锐龙Ryzen7 2700X最佳搭配的是X470,同时也兼容X370,坚守买新不买旧的原则,装机之家推荐的是最新400系列的X470主板,当然您也可以搭配上一代X370节省成本,性价比更高,毕竟主板对性能的影响极小。
华硕 PRIME X470-PRO主板
X470芯片主板主要是供电部分进行了加强,并改进了电源基础架构,由于第二代锐龙处理器在频率方面有着更好的表现,需要芯片组来更好地进行适配。华硕 PRIME X470-PRO主板作为一款高端X470芯片的一线品牌主板,做工用料豪华,扩展丰富,稳定性与超频以及扩展性均不用担心。
其它硬件介绍与配置点评:
显卡方面,专业设计与视频渲染主要是考验CPU运行性能,而3D建模或者大型游戏对显卡的要求比较苛刻。这套配置基本属于全能型高端装机方案,同时满足了大型游戏、视频渲染、专业设计等需求。当然如果只是用作设计、视频渲染、对游戏的要求并不太高,那么可以适当降低显卡。如果3D建模用户,不考虑游戏,也可以将其替换丽台图形专业卡。
技嘉 GTX1080Ti gaming 11G显卡
技嘉 GTX1080Ti gaming 11G作为一款高端旗舰级显卡,算是家用级顶级的显卡之一,性能无疑爽玩各类大型游戏,并特效全开,满足144Hz、2K、4K的性能需求。
内存方面,对于一款旗舰性能的电脑配置,8G肯定不够用的,无疑是16G内存或者以上容量,这里装机之家推荐的是2根美商海盗船 复仇者LPX DDR4 3000 16GB 内存,组建了32G双通道超大内存方案,用户可按需增加或降低。
美商海盗船 复仇者LPX DDR4 3000 16GB 内存*2(32G内存)
硬盘方面,固态硬盘是目前装机不可或缺的,单独搭配机械硬盘,可能会受到木桶短板效应,被机械硬盘速度拖后腿。而这里装机之家推荐的是三星 960EVO 250GB M.2 NVME固态+希捷(ST)酷鱼系列 2TB 7200转64M机械双硬盘方案,兼备高速与大容量的需求。
三星 960EVO 250GB M.2 NVME固态硬盘
MasterBox Lite 5机箱是知名品牌酷冷至尊推出的一款中塔机箱,中文名叫“睿”,采用了简约沉稳而又高雅大气的风格,全侧透盖板,并且前置面板也运用了多面体镜面设计,支持水冷,颜值爆表。海盗船RM650X电源额定功率为650W,支持100-240V全电压输入,,因而电源的适用性以及稳定性能就更加完善。其中支持核心硬件供电的+12V输出达到了54A,硬件性能强效发挥。电源采用了全模组接口设计,摆脱了多余线材束缚,走线更加完美化。
酷冷至尊MasterBox Lite 5(睿)游戏机箱
电脑配置点评:
这套主机搭配的是拥有八核十六线程设计的Ryzen 2700X、32G超大内存、250G固态+2T机械双硬盘以及旗舰级GTX1080Ti独显的装机方案,对于这款AMD旗舰主机的性能方面,无疑是毋庸置疑的,满足市面上所有的大型游戏,当然预算自然也不便宜,单纯主机高达1.5万左右。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免费咨询电脑配置
Q或者V信 4003151 免费咨询电脑配置
今日搜狐热点首款12nm桌面旗舰!AMD锐龙X对比i7-8700K/i5-8600K首测 ZT
AMD在去年4月份的时候,正式发布了Zen架构的锐龙系列处理器,顶配8核16线程,支持DDR4处理器且不带核显等特性,标志着AMD正式进入到了高端发烧友的视线中。当然,锐龙也确实给力,虽然最早的一批产品由于兼容、驱动等原因,在玩家心中留下一个小小的遗憾。不过好在AMD实力够强,随后的优化补丁、固件更新也确确实实的挽回了锐龙在玩家心中的地位,并真正把锐龙正式推向了发烧级的舞台,赢得了DIY玩家们的认可。自然,锐龙的诞生标志着AMD重夺高端DIY市场的信心。同样的,这一经过几百位工程师历时两百多万小时研发的产品,AMD也不希望它就止步于此。于是,我们锐龙系列处理器的后续之作——第二代锐龙(2000系列)诞生了。而本次给大家带来的,则是来自AMD锐龙的R5 2600X以及R7 2700X两款处理器的评测,这两款处理器一款面向游戏,一款面向更高一级的发烧、直播。其实早在AMD之前公布的线路图上就可以看到,今年4月份推出的必然是Zen+架构的处理器,而AMD正式把这一系列的型号定位在2000。因此本次测试的两款CPU:R7 2700X以及R5 2600X则分别对应早期的R7 1700X以及R5 1600X。再来说说本次测试的处理器,这次的第二代锐龙处理器的代号为Pinnacle Ridge,采用了12nm的Zen+架构。其R7 2700X拥有8核心以及16线程,其主频为3.7GHz(Boost 4.3GHz),并且拥有8*512KB的二级缓存以及16MB的三级缓存(共计20MB)。而R5 2600X拥有6核心以及12线程,其主频为3.6GHz(Boost 4.2GHz),并且拥有6*512KB的二级缓存以及16MB的三级缓存(共计18MB)。随着处理器发售的,还有400系列芯片组,而本次首发的高端型号则是X470主板。当然,与Intel不同,X470主板依然使用的AM4接口,因此虽然是X470,但仍然支持上一代的AMD锐龙一代处理器。同样的,即使是300系列主板,通过刷新BIOS也可以增加对锐龙二代处理器的支持。相比300系列主板,400系列主板最大的改进就是增加了针对CPU供电进行的优化改进(锐龙超频的时代要来临了?)。同时,X470也增加了对AMD STOREMI(固态、硬盘混合加速)技术的原生支持。那么,这两款处理器究竟能给大家带来怎样的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开箱:RGB LED幽灵散热器:与初代锐龙相同,二代锐龙依旧保持了灰、红相间的配色,新一代的R7 2700X自带Wraith PRISM“幽灵”RGB LED散热器,而R5 2600X则标配了Wraith PRISM“幽灵”散热器(非LED)。当然,两款散热器在扣具方面也略有区别,其中R7 2700X使用的是扣具式散热器,用户在需要安装时直接将散热器扣在散热器支架上即可轻松完成安装。而R5 2600X使用的则是螺丝固定式散热器,用户需要先将主板上的散热器支架卸下,然后将散热器通过固定弹簧螺丝拧紧在主板上,因此在安装方面,R5 2600X比较费劲。R7 2700X(左)以及R5 2600X(右)处理器处理器背面,因为同样是AM4接口,所以背面与上代相比并没有不同。测试平台:本次测试会使用Intel的两款处理器来做对比,所以用到2个平台,同时仅修改BIOS的内存X.M.P.模式为配置1(DDR4-3400),其它均保持默认设置,并不做任何改动。测试使用的内存为芝奇的F4-GSXW。测试使用的主板为技嘉的X470 AORUS Gaming 7。测试使用的显卡为迪兰恒进的DEVIL RX VEGA64 8GB。最后,整体测试平台。测试项目:因为锐龙系列处理器并没有融合显示核心,因此整体测试都是使用了独立显卡来进行显示。测试分为6个部分,分别为系统带宽测试、CPU理论性能测试、CPU基准性能测试、CPU渲染性能测试、3D基准性能测试以及游戏测试。注:由于体质和环境等原因,本次不做超频以及温度测试。系统带宽及CPU理论性能测试:该测试部分使用的是AIDA64这款检测软件,软件的版本为5.97.4600,该版本已经增加了针对AMD锐龙二代处理器的支持。测试系统带宽使用的是软件的“内存与缓存测试”功能,而CPU理论性能测试则是用到该软件的“GPGPU测试”功能,值得一提的是,GPGPU测试时仅测试CPU,GPU选项去掉。在系统带宽测试方方面,AMD锐龙第二代处理器可以说是各方面占先,无论是在内存,还是在3个级别的缓存的读取、写入、复制以及延迟方面,甚至R5 2600X都足以和i7-8700K媲美了。而在CPU理论性能测试方面,单、双精度的性能、整数以及单、双精度浮点的应用依然是锐龙系列处理器的弱项。CPU基准性能测试(一):在基准测试中,使用到的软件则是CPU-Z的单、多线程测试,PCMark 10的Extended模式测试,Super PI的32M计算用时,wPrimi的32M以及2014M计算用时,此外,还有WinRAR单线程以及多线程的处理速度。在CPU-Z的线程测试中,无论AMD的锐龙R7 2700X还是Intel的酷睿i7-8700K以及i5-8600K,单核心的情况下均只能达到AMD锐龙R7 1700X的128%性能,而在这方面R5 2600X则稍微逊色点,只有122%。不过在多线程的情况下,R7 2700X还是达到了前代处理器R7 1700X的116%性能,其余处理器均未能超越R7 1700X。在PCMark 10的Extended模式中,R7 2700X进比i7-8700K差了38分,而R5 2600X则比i5-8600K高了近189分。Super PI的32M计算时间要长一些,将近8-9分钟左右,不过可以发现的是这项测试确实并非AMD锐龙处理器的强项,其计算时间均要落后与Intel的处理器。在wPrime 32M计算中可以发现,用时最短的反而是i5-8600K,在这方面的计算能力,AMD锐龙仍旧稍逊Intel一筹。wPrime 1024M的计算,仍然是i5-8600K领先,单比多线程的R7 2700X以及i7-8700K的话,其实差异不大,双方仅差了13秒左右。CPU基准性能测试(二):在Fritz Chess Benchmark中,AMD锐龙处理器的表现要比Intel好一些,其中R7 2700X与R5 2600X均领先i7-8700K和i5-8600K约2000分左右。在WinRAR的单核心基准压缩测试中,锐龙系列处理器略逊色于Intel酷睿处理器。在多核心的WinRAR基准测试中,R7 2700X与i7-8700K的表现相仿,不过得益于6核12线程的魅力,R5 2600X要比单纯6核心的i5-8600K高出了23%了以上。CPU渲染及3D基准性能测试:本页所含测试内容为CINEBenchmark R15的OpenGL帧数测试,以及CPU测试。同时还有3DMark的Time Spy测试和VRMark的Cyan Room测试。在CINEBench R15的OpenGL测试中,R5 2600X的帧数反而是最高的,相比之下R7 2700X的得分确是最低的。在CPU测试中,则可以看出来R7 2700X一枝独秀了。以高出29%的成绩来碾压全场。3DMark的Time Spy模式下,仍然是R7 2700X的得分遥遥领先,而R5 2600X虽然不低i7-8700K(差距644分),但是以1340的差距领先i5-8600K。得益于新架构的优势,在VR游戏的性能表现上,AMD锐龙第二代处理器可以说完胜Intel第八代酷睿处理器。而在VRMark的Cyan Room测试中,Intel的i7-8700K甚至不敌自家的i5-8600K。游戏测试:本次游戏测试的内容有《起点灰烬:扩张》的CPU Benchmark,《文明6》的AI Bechmark,《绝地求生》的Fraps FPS Benchmark以及《古墓丽影:崛起》的Benchmark和《最终幻想15》的Benchmark。共计5款游戏。在《起点灰烬:扩张》的CPU Benchmark测试结果中可以看到,该游戏对于多核多线程的要求还是蛮高的,拥有8核心16线程的R7 2700X遥遥领先,其次是主频较高的6核12线程的i7-8700K,然后是主频略低同样是6核12线程的R5 2600X,最后才是仅有6核6线程的i5-8600K。《文明6》的AI Benchmark则需要针对电脑的回合进行计算,通过该测试可以发现,4款的差距都不到1帧,其中计算最快的是i7-8700K,R7 2700X次之,然后是R5 2600X,而Intel的i5-8600K则排名最后。比较遗憾的是,在《绝地求生》这款游戏中,AMD的R7 2700X以及R5 2600X均要逊色于Intel的处理器。Intel要比AMD在吃鸡中高出10%左右。《古墓丽影:崛起》的Benchmark则是通过计算平均值来进行得分,而通过游戏自带的Benchmark工具可以发现,表现最好的是R5 2600X处理器,其次是R7 2700X处理器,然后是Intel的两款处理器,最多仅有2帧的差距,整体差距并不明显。《最终幻想15》的Benchmark差距并不是很大,仅有1%左右,不过在该作的表现上,AMD的锐龙系列处理器仍旧稍逊一筹。测试总结:第二代锐龙处理器能够让我们看到AMD的诚心,且AMD的处理器正在向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甚至在部分游戏中已经超过Intel的处理器了。第二代的锐龙在兼容、优化甚至是TDP上都做的非常完美,且在一些多线程的任务中,也得到了非常出色的发挥。可以看到的是,AMD在进步,且AMD兑现了自己的承诺,让玩家免除了换CPU就得换主板的痛苦,也因此,我们可以说本次AMD处理器表现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它能够在很多地方与Intel的主打产品战的不相上下,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随着AMD的驱动跟上,锐龙在游戏的表现还能得到更加出色的发挥!
这些回帖亮了
帮楼主总结一下:2600x,2700x,8600k,8700k四款cpu一共测试了5款游戏其中三款双方基本打成平手,一款AU胜出,一款IU胜出,可以说平分秋色。不过有点遗憾的是,IU胜出的那款游戏是吃鸡。。。
牙膏厂多方便啊,换CPU直接把主板一起换了,省事;反观农企,换个CPU还要刷bios,真麻烦/txtx
帮楼主总结一下:2600x,2700x,8600k,8700k四款cpu一共测试了5款游戏其中三款双方基本打成平手,一款AU胜出,一款IU胜出,可以说平分秋色。不过有点遗憾的是,IU胜出的那款游戏是吃鸡。。。
引用1楼 @ 发表的:帮楼主总结一下:2600x,2700x,8600k,8700k四款cpu一共测试了5款游戏其中三款双方基本打成平手,一款AU胜出,一款IU胜出,可以说平分秋色。不过有点遗憾的是,IU胜出的那款游戏是吃鸡。。。你就说买哪个吧
引用2楼 @ 发表的:你就说买哪个吧看需求了,吃鸡就买8600k,其他需求买锐龙
进步值得肯定,不过目前价格没优势
牙膏厂多方便啊,换CPU直接把主板一起换了,省事;反观农企,换个CPU还要刷bios,真麻烦/txtx
然而我看了很多游戏测评都是IU完胜
玩吃鸡还是iu吧,不用考虑
等过2个月价格稳定以后,2600X一套也就2000吧,不知道8600K一套多少钱
锐龙一代对7代
二代对上了8代 好好好 very nice
两家再干2年 就可以换新u了
还是老观点不考虑价格的情况下,玩游戏iu,其他au考虑价格的情况下,玩游戏iu和au大概得有7 3开,看预算,其他au
引用9楼 @ 发表的:锐龙一代对7代
二代对上了8代 好好好 very nice这没问题吧,本来第一代就是为了对标7系列的,8系列随后才更新的。
引用12楼 @ 发表的:这没问题吧,本来第一代就是为了对标7系列的,8系列随后才更新的。其实还是有点错位的
发布时间有错位
实际上1代性能已经领先7代不少了,和8代对标问题都不大。
2代提升算是正常挤牙膏范畴的。。。
2代补上游戏和内存性能方面的短板,变得更均衡了
锐龙送散热还真不如送个核显亮机,有很多工作需要高性能CPU,但不需要独显,这个时候为了亮机只能买二手入门独显,即便如此还是花钱太多,因为散热并不贵。
8代i7最强不是8700k啊有人实测过8086k吗,听说能睿频5.1?
引用15楼 @ 发表的:8代i7最强不是8700k啊有人实测过8086k吗,听说能睿频5.1?单核5.1吧
显卡不行就iu,显卡好随便买
引用12楼 @ 发表的:这没问题吧,本来第一代就是为了对标7系列的,8系列随后才更新的。太多二货拿一代锐龙对8代了
引用15楼 @ 发表的:8代i7最强不是8700k啊有人实测过8086k吗,听说能睿频5.1?找颗8700k超上去就行了 再说8080k全核睿频是4.4
引用14楼 @ 发表的:锐龙送散热还真不如送个核显亮机,有很多工作需要高性能CPU,但不需要独显,这个时候为了亮机只能买二手入门独显,即便如此还是花钱太多,因为散热并不贵。淘宝个亮机卡。。
不过你说的对,我也觉得不如集成个核显点亮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1942人参加团购96.00元&229.00元
5人参加团购59.00元&89.00元
596人参加团购358.00元&899.00元
20人参加团购109.00元&369.00元
759人参加团购1179.00元&1399.00元
54人参加团购218.00元&499.00元
11人参加团购145.00元&228.00元
465人参加团购368.00元&699.00元
663人参加团购259.00元&569.00元
451人参加团购559.00元&1099.00元
11人参加团购149.00元&419.00元
149人参加团购99.00元&329.00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锐龙2700X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