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 为什么要粘合机

拆解华为P20 pro!徕卡镜头背后竟还有秘密拆解华为P20 pro!徕卡镜头背后竟还有秘密挚爱科技百家号日前,华为在巴黎发布了新旗舰手机P20/P20 Pro,除了常规的配置升级外,华为这次在拍照方面做的也很让人惊喜,直接在手机拍照评测机构DxOMark上冲到榜首,P20 Pro/P20分别夺得了现役智能手机的拍照第一二名。再来看外观,P20 Pro 正面继续采用了P系列的正面指纹识别,但是屏幕变为了现在最流行的“刘海屏”设计,屏幕大小为6.1英寸,分辨率为2240 * 1080。还搭载的麒麟970处理器以及后置0 万像素的三摄像头!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著名拆解网站iFixit对华为P20 Pro进行的完整拆解,来深入了解这款新旗舰机的内部结构,几个重要信息如下:首先,华为P20 Pro采用了分体式主板的设计,为此手机能够在7.8毫米的机身内塞进4000毫安时的大电池。其次,华为P20 Pro部分零件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更换简单。最后,从iFixit的拆解可以发现一个华为从未公开的秘密,那就是P20 Pro后置的三个相机似乎都支持OIS光学防抖。下面开始正式拆解:华为P20 Pro在手机背部没有采用螺丝,而是采用的胶水粘结。所以在拆解的时候还是比较容易的。用热风枪跟吸盘就可以解决了。P20 Pro的后壳也是没有螺丝的,但在主板依旧有螺丝。用在了NFC天线和主板屏蔽层上。拆下主板屏蔽层之后可以看到华为P20 Pro最强悍的三摄像头模组了,此次华为将三颗摄像头都设计成同一个模块,并且还是紧挨着主板上的,而闪光灯也是被后置三摄给拖拽着。关于后置三颗摄像头的细节,左边是2000万像素的黑白摄像头;中间是4000万像素的主摄像头;右侧是800万像素的长焦摄像头。华为这次在电池方面的设计也是非常友好的。模块化设计的充电接口对于小白用户而言是非常好拆解的,让电池拆解也方便了不少。由于P20 Pro缺少Face ID和虹膜扫描硬件,所以拆下来的屏幕内的元器件也不是很多。下面展示一下拆解下来的全部元器件:附上所有配置清单:*6.1英寸OLED触控屏,分辨率,长宽比为18.7:9 7. 八核麒麟970 CPU配以Mali-G72 MP12 GPU辅以专用NPU后置莱卡三摄,分别为40 MP+8 MP+20 MP,光圈为/1.8+/2.4+/1.624 MP/2.0 光圈前置摄像头128 GB存储以及6 GB RAM镁光(Micron)MT53D768M64D8WF-053 WT:D 6 GB LPDDR4 SDRAM封装于麒麟(Kirin)970 SoC*三星(Samsung)KLUDG4U1EA-B0C1 128 GB V-NAND闪存 * 海思半导体(HiSilicon)Hi6403-GWCV110音频IC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BQ25895 I2C 充电控制模块*恩智浦半导体(NXP)55102 PN548 NFC控制器 * 海思半导体(HiSilicon)Hi6363-GFCV100射频收发模块Skyworks 114-61以及78117-4A Skyone前端LTE模块海思半导体(HiSilicon)Hi6421-GFCV810电源管理IC赛普拉斯(Cypress)BCM43596 Wi-Fi及蓝牙模块海思半导体(HiSilicon)Hi6423-GWCV100电源管理ICiFixit给华为 P20 Pro的可修复性评分为4分,满分10分为最容易拆解:许多组件为模块化设计,并且能独立更换电池更换是可能的,但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精力双面玻璃的设计增加了玻璃碎裂的风险更换屏幕至少需要处理两层的粘合剂与一定量的拆解工作华为将于4月26日在上海召开新品发布会,届时华为P20、P20 Pro和华为Mate RS国行版本将会正式发布。(国际电子商情微信众公号ID:esmcol,本文综合iFixit网站,凤凰网科技等)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挚爱科技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属于科技爱好者的平台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CMOS手机摄像头LENS IR镀膜玻璃片和支座粘合UV胶水
手机镜头内部构造:
在微小的手机镜头里面,主要分布着Sensor、IR和Lens最重要的三重结构,分别是图像感应器、红外滤波片和镜片。其中影响手机镜头部分最重要的因素就是Lens的构造。
Lens一般有两种材料,一种是球面玻璃(Glass),代号为G;另一种是非球面塑胶(Plastic),代号为P,手机镜头制造商在前面用数字表示镜片数量。例如厂商们宣传的5P或6P镜片,意思就是它们的手机镜头采用的是5层或6层塑胶镜片。
事实上,真正成像好的镜头理论上必须使用玻璃镜片才能够达到,比如使用4G镜片。我们知道玻璃镜片的透光率高于塑胶镜片,而且光学折射和热膨胀系数远低于塑胶,但是唯一的缺点就是制造成本高、工序复杂,在成本低廉的手机上不可能大规模采用,没有谁愿意花费高昂的代价使用全玻璃镜片。好在目前非球面塑胶的工艺在逐渐提高,基本可以满足民用摄像领域。
手机镜片之间的两种镀膜.
另外,稍微提一下镜头镀膜。镜头镀膜分为增透膜和滤色片镀膜两种,分布于手机镜片之间。增透膜主要用于提高光线在镜片之间的通过率,从而改善鬼影和眩光问题(由于镜片构造所限,只能称之为改善,无法彻底杜绝);滤色片镀膜主要用于控制画面的色彩均衡。在透光率和清晰度这两个矛盾之间,并不是单纯认为镜片越多越好或者越少越好,而是达到整体的协调性才是最重要的。事实上,最外面一层的保护玻璃,姑且也可以认为是一层镜片,而且是影响透光率最为主要的镜片,所以用手机拍照之前记得一定要保证镜头是干净的。
手机摄像头LENS IR片和支座粘合UV胶需求条件:
图一:玻璃镀膜;图二为成品,将镀膜面和黑色塑料进行粘合固定。
结构图参考:红色为镀膜玻璃,黑色为塑料框,材质PC。
生产工艺:
点胶—贴IR滤光片—UV固化—清洗—烘干
UV胶水要求:
塑料玻璃金属通用粘合UV胶水。
胶水具有对IR玻璃,钢化玻璃,PC,ABS,PBT等材料具有优秀的粘结强度。
UV胶水固化后需要进行耐水性、抗温湿度、耐高低温、跌落试验等才是,达到胶水不脱胶,玻璃不移位,胶水不泛白,胶水不起气泡,胶水不起白点等要求。
相关介绍:http://www.kychemical.com/product-detail-3-17-49.html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干货:卡尔蔡司镜头结构_生活记录_什么值得买
干货:卡尔蔡司镜头结构
小编注:此篇文章来自#原创新人#活动,成功参与活动将获得额外100金币奖励。详细活动规则,请猛戳!上一篇意外走红:收藏量突破2500,评论198条。对于大家提出的各种宝贵意见,对于大家的指正非常感谢!文章里的很多内容我也一家之言,难免有纰漏和不实之处。大家的捧场和互动是我愿意继续写文章的动力。对于原创,自己有两点要求:1、从自己的摄影感悟和实际经历出发给大家带来一些基础的摄影知识或常识,帮助大家提升摄影兴趣和乐趣;2、定位于摄影初学者,如何选购现阶段最性价比的器材,如何使用入门器材拍好照片,关于后一点我准备开一个系列——“屌丝学摄影”,要求必须使用入门器材、普通模特、日常场景、自然光或机顶。目前我正忽悠我那口子和我在城里到处转转,等整理完毕就投稿。一、文章背景之前有值友留言:“介绍镜头不讲镜头结构就是耍流氓!”(原话没这么糙,我就自我嘲讽一下哈&),确实镜头结构对镜头的影响极大,一枚好镜头离不开优秀的结构设计。但谈论镜头结构在现代有几个难点:1、每家厂商设计的镜头都有自己的独特结构,甚至同一款镜头的升级都用了不同的镜头结构,导致目前镜头结构体系庞大复杂,如果一 一介绍即没这么多资料,篇幅也会过长大家肯定不愿意看;2、在注重知识产权的现代,镜头结构是每家厂商的核心机密,已经不会再到处宣传了,这在材料收集方面困难重重;3、随着变焦镜头、非球面玻璃、特种玻璃的流行,现代镜头开始越来越依靠计算机辅助设计,导致镜头结构前所未有的复杂,同时厂商也不会特地去整理和规划镜头结构体系,这为镜头结构介绍带来困难。因为以上几个难点的存在,我把文章的篇幅限定在“卡尔蔡司镜头结构”这一块,一方面是蔡司对镜头结构贡献巨大,很多现代镜头仍在使用类似的结构,介绍蔡司镜头结构可以帮助大家了解现代镜头体系;另一方面蔡司对镜头结构体系搭建特别重视,现代发布的镜头都能划入各自体系,方便整理和叙述。下面文中提到的镜头结构,如无特殊说明,都是定焦镜头结构,蔡司本来发布的变焦镜头就少,而且变焦镜头也走一镜一结构的路子(没办法,变焦设计难于定焦数倍),导致收集困难。本文章大量理论知识参考了网友 “gdbluesea&和“闲云野鹤归庐隐”两位在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存在侵权或不适宜发布的内容,可与我联系进行删减!二、什么是镜头结构很多网友在镜头厂商的宣传页都看到过这样一张图片——在这张图片中我们看到了镜头的外形图和颜色。品牌标识告诉我们这是卡尔蔡司公司出品的35mm焦距最大光圈F2镜头,使用以徕卡为代表的M卡口、使用T*镀膜技术;而文字描述中的 “Biogon“ (比奥刚)就是镜头结构名称,具体结构标示在图片右下角。这是一枚”9片5组“结构的镜头,指的是“总共用了9块镜片,分5组先后排列(专业命名会是这样表示:1-3-2-2-1)”。比奥刚(有的称”标刚“)结构发布于1932年,这80年里结构没有大改动,虽然从7片4组结构增加到了9片5组,但大致的分布没有改动,所以这枚镜头仍然使用比奥刚的名称。对镜头结构熟悉的人即使没用过也可以马上描述出这枚镜头的特点”广角镜头、对称设计所以不能用于单反、几乎0畸变、有暗角、中心分辨率极高“。这就是镜头结构带来的优势——帮助摄友迅速分辨镜头取向和风格,以确定购买与否。二、标准镜头结构我们先从标准镜头结构来入手,蔡司镜头有两个经久考验的结构:”Tessar“(天赛)和”Planar“(普兰纳)1、Planar镜头&&如果你问:“卡尔蔡司最经典的镜头结构是什么?”,研制于1896年的普兰纳(Planar)绝对是无可争议的王者——它就是蔡司的代名词!1817年德国数学家卡尔.F.高斯发明了一种独特的透镜结构,特别适合制作:左图就是高斯博士发明的透镜结构,但由于当时的制造工艺不过关,直到60年后由美国发明家阿尔万.克拉克根据这个结构制作出成品望远镜。而那个时候高斯博士已经去世了(高斯逝世于1855年),克拉克的儿子阿尔万.G.克拉克通过在镜片后方增加一组一模一样但方向相反的镜片,修复了单高斯结构存在像差的缺点,使影像清晰度大幅提高,这个结构就是大名鼎鼎的“对称双高斯结构”(右图)。现代镜头从小广角到中长焦大多使用了对称双高斯结构,只是在具体镜片设置上有差别,称对称双高斯结构是现代镜头之父都不为过。1896年,蔡司工程师保罗.鲁道夫博士在研究了对称双高斯结构后,开创性的把第2、3片镜头增厚,在第2、3片镜头的背面各粘贴了一片凸透镜,一个传奇就此诞生:普兰纳镜头使用了6片镜片,组成4个镜头组(简称6片4组,或1-2-2-1),普兰纳对像差和色散控制极佳,分辨率高,色彩浓郁,畸变小,光圈大——今天你能想到的所有优点都在这枚镜头上。把普兰纳推上神坛的,是60年代两大相机巨头——哈苏&禄莱推出各自旗舰相机时,不约而同使用了卡尔蔡司Planar 80mm F2.8标准镜头,那种令人过目难忘的浓郁色彩、过渡自然的焦外虚化、清晰扎实的影像风格,影响了一代人。后世留下了一个专有名字——“德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石广元摄影)我曾经拥有过一枚最便宜的普兰纳镜头——蔡司为亲儿子康太时G系统开发的G45/2,虽然只有1千多元(现在居然翻了一倍,丧心病狂的JS啊!),但已能展现其独有的色彩,画面有种浓浓的油润感,影像并不以清晰度著称,甚至有点模糊的感觉,焦外的二线性也很严重,但那个色彩牢牢抓住了我的心。早期拍的照片被弄丢了,桑心......&PS:我大部分照片在一次搬家的时候被工人弄丢了,早期影像无一幸免!电脑经历了两次硬盘损坏和光盘损坏也都没有长久保存,网盘我早期用的115和360,现在都阵亡了。照片特别是数码照片的保存真是个大头疼的大问题,我现在保存在NAS上,大伙有没有更好的主意可以留言我。鲁道夫博士留给现代我们最大遗产是所以你见过买过用过的135画幅50mmF1.4镜头上,都可以看到普兰纳的身影,除了比拼镀膜技术、非球面镜头加工能力、异型玻璃质量和下血本程度,结构上标准镜头早被普兰纳千秋万载一统江湖了。如果你想享受纯真蔡司普兰纳现代风格,11999元的索尼50F1.4在向你招手,买不了上当买不了吃亏,只要11999元,蔡司纯真血统抱回家,顺便别忘记带走亲儿子85F1.4(别扔臭鸡蛋,我爱吃西红柿&)。2、Tessar镜头1902年,保罗.鲁道夫博士(没错,就是6年前发明普兰纳的那个牛人)将自己发明的4片4组Unar(乌纳)镜头进行改良,制作成4片3组(1-1-2)的Tessar(天塞)镜头如果说普兰纳是巧夺天工,代表了顶级镜头的水准。天塞就是可以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大众代表。使用一片凸透镜、一片凹透镜、一组粘结的凹透镜和凸透镜,就能做出清晰度高、反差大、畸变小的摄影镜头,结构和工艺如此简单。正是天塞镜头的发明和推广,使摄影可以以低廉的价格进入大众市场,使更多人享受到摄影的乐趣。从柯达的一次性相机到太空望远镜都使用天塞结构镜头。今天我们最常接触的镜头都有天塞结构的影子索式“小痰盂”大家喜闻乐见的各家“小痰盂”和“小三元”基本都用了天塞结构。天塞镜头最突出的特点是“锐”,不但中心成像锐,边缘成像也异常清晰;而结构简单可以把镜头做的很轻薄,成本低廉,适合大量制造。正是由于结构简单成像出色,天塞镜头的产量极大,世界各镜头厂商都制造过天塞结构的镜头。我曾经使用过的海鸥双反相机使用了一枚75mm F3.5天塞镜头,成像色彩毫无特色,但影像非常锐利,适合城市风光特别是建筑的拍摄,那有如刀切斧劈的边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大家能买到的最好天塞镜头是2002年为纪念天塞发明100周年推出的CONTAX 45MM F2.8镜头,使用可以轻松接在C/N/S的数码单反或微单上,只是这枚镜头也停产已久,只能二手市场碰碰手气了。&&三、广角镜头1、Biogon镜头随着摄影工业的蓬勃发展,我们开始不仅仅需要35-85mm焦段的对称结构镜头,更需要能突破这些焦段的广角和长焦镜头。非对称结构是设计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的主力方向通过一枚巨大的前透镜,再附加一组内镜头系统就可以设计出对焦点大于或小于焦距的镜头系统,秘诀在内镜头系统:如果凸镜在前凹镜在后,就是前对焦的“望远结构”,这些镜头就是通常的长焦镜头。如果相反把凹镜放在前凸镜放在后,就是后对焦的“反望远结构”,这些镜头通常是广角镜头。这也是为什么长焦镜头又大又粗,广角镜头也是又大由粗,长焦光圈做不大、广角也好不到哪。反而是标准镜头体积小、光圈大、价格还便宜,所谓“标头无弱旅”就是这样对比出来的。但在这种主流设计中,Biogon(比奥刚)是个异类,它设计的镜头通常是广角甚至超广角,但它却是不折不扣的蔡司黑科技——对称结构的广角镜头。比奥刚镜头是梅塔博士于1932年发明、为当时热门的联动测距旁抽相机设计的镜头。我在上篇文章提到过:由于德国的胶片质量高于美英等国,德国率先使用135系统的相机,当时最主流的135相机是各种旁抽相机,徕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联动测距旁轴相机,让旁轴相机真正实用化,在此之前的相机只能靠估焦拍照。关于相机结构我会在第三篇文章进行详细描述。比奥刚镜头的特点是“对称结构”,最初为7片4组结构(2-2-2-1),这个设计导致它的后组镜片异常长,基本要顶到焦平面快门的位置,不可能兼容的反光箱,这是比奥刚镜头消失长久的根本原因。从发明至今它最常出现在以徕卡为代表的M卡口(35/2 28/2.8 21/2.8)和蔡司亲儿子旁轴——CONTAX G系列(28/2.8 21/2.8),现代由于微单的日益壮大,我们应该可以在不久的未来看到比奥刚的复兴。比奥刚最大的特点是修复了广角镜头的致命缺陷——畸变问题,比奥刚的镜头在广角端几乎不会产生任何畸变。同时由于后镜片组紧贴焦平面,中心和边缘的画质差异性小,分辨率高。比奥刚唯一的问题是四角失光严重,有明显暗角。比奥刚特别适合于风光和全景拍摄,而在人文摄影题材中,边缘失光造成的暗角能给照片带来独特的韵味。比奥刚最著名的实战案例是用于哈苏SW(super wide超广角)系列相机上的这枚38mmF4.5的镜头,成像锐利明快、几乎没有畸变、像差和色散也控制极佳,是名副其实的风光利器。当然在论坛和网络上听它和500系列使用的Distagon(迪斯塔刚)PK也是茶余饭后的趣事。今天能买到的比奥刚镜头是蔡司为M卡口设计的一系列广角&超广角镜头,至于价格,这都不是给普通老百姓准备的东西,大家看看就行我用过的比奥刚镜头是CONTAX G系统中的G21/2.8镜头,虽然JS涨的厉害,还是可以入手玩玩的&2、Distagon镜头Distagon(迪斯塔刚)镜头是标准的“反望远结构”镜头,设计之初就是为了使用在单反相机上迪斯塔刚的设计能有效把镜片组前移,这样就能在镜头和胶片之间容纳一个反光箱。基本上现代广角F1.4、F2的镜头都是这个架构:&在这里我想吐个槽:微单作为一种先进的相机结构,E卡口极短的法兰距是恢复旁轴高质量镜头的一个大好时机,结果大法家“兄弟部门拆台”的现象又发生了,镜头部门拼命的设计了一个个单反结构镜头,GM大师系列就是无脑堆料,看不出比全幅定焦好在哪?看着大法也是把无反单电系统一条路走到路了,这种反常的举动真心不思其解。3、Hologon镜头Hologon(荷洛刚)镜头发明于1966年,为3片3组(1-1-1)镜头,三块玻璃造型奇异,加工难度超级大,产量极低、成本巨大,是蔡司公司至今产量最低,唯一没有被别的厂商复制成功的传奇镜头,每一枚荷洛刚镜头都不是镜头,是艺术品,荷洛刚镜头装在上是这样的contax G系统为了能使用荷洛刚,特别设计了一组外部测光部件,只用于荷洛刚镜头,当然世界上99.99%的G系统玩家和摄影师都没有用过这个功能,因为荷洛刚镜头是世界上买不起、买不到的镜头系列中的一员,理论上拥有者最多的荷洛刚镜头长这样:没错,你看到的下半部分像橡胶一样的东西是镜头后盖,所以这些地方到时候是插在机身里面看不到的。这种镜头无法测光、没有光圈环(就一档F8,不能调节),却能在15mm的焦距上做到0畸变的超广角镜头,代价是:不使用中灰镜的话,画面上就一圈亮的。如果使用中灰镜还要再缩2档光圈,所以是一个等效(注意:我第一次用了等效,因为是真等效)F16的镜头,这枚镜头即使在阳光明媚的户外在ISO100时也只有可怜巴巴的1/60速度的快门(别问我怎么知道的,阳光16法则还是要学学的),但画面中的0畸变、极强的镜头分辨率和可投资属性(这镜头绝对越放越贵)不愧&神镜&的名号,土豪请下手——以后摄影装逼界你第一,普通人看看就可以。附上淘宝的搜索链接,大家参考一下:&四、长焦镜头1、Sonnar镜头Sonnar(索纳)镜头是1931年由蔡司工程师路德维希·雅可布·贝尔特勒博士发明,最初是为长焦镜头(135mm-250mm)设计:可以明显的看到镜头结构使用了“望远结构”,特点是:无球面像差、失光极微、几乎没有畸变(官方解释“低到肉眼无法辨别”的程度)。索纳最早的开发目的是蔡司公司打算制造大光圈镜头——1931年发布的第一枚索纳镜头就有F2的超大光圈,隔年设计出了第二款索纳拥有F1.5这种匪夷所思的大光圈(上世纪30年代的时候,在没有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年代,非常不容易)。索纳结构是对普兰纳和天塞的平衡,即没有普兰纳过于浓郁的风格风格,也不是天塞光“锐”其他方面一团糟的设计,是一种色彩和清晰度的完美平衡,许多电影摄影师喜欢使用索纳镜头拍摄影片。DxOMark世界排名第七的蔡司镜头&这两年索尼的A7系列大流行,我推荐所有A7爱好者入手一枚 FE55/1.8镜头作为自己的标准镜头设置。不到5000的价格比普兰纳50 1.4的性价比提升巨大,这枚镜头我觉得是近年索尼推出的“最值得拥有”的一枚镜头。明明是长焦镜头环节,硬是推荐了一个标准焦段的镜头,不代表索纳没有优质的长焦镜头——135mm焦段的两枚镜头同样质量出众,就是这价格已不是普通消费者能承受的了最后:洋洋洒洒又是一天,第二篇原创文章也新鲜出炉了,大家踊跃拍砖、积极挑刺,共同成长!!!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1)
文中提到的商品
【轻众测】Perfectlands柏菲兰 新西兰纯牛奶 1L*10
胡桃科技 SPECTRA Pro AI智能体感电动滑板
RooMeye乐檬 银河系列 儿童安全座椅
BONECO博瑞客超声波加湿器
【轻众测】Perfectlands柏菲兰 新西兰纯牛奶 1L*10
玩客云 畅快下载的私人云盘
COMO LIVING石墨烯远红外舒适保暖被
北极考察任务——勇敢者招募中
赞172评论96
赞124评论115
赞86评论117
赞1572评论511
赞1107评论529
赞666评论243
赞546评论271
赞625评论353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厌倦了巨大的手机外置镜头? 看看这个
我们在市面上常见的手机外置镜头都不免体积巨大,就像在手机上上带了一个大包,非常不便于携带。而最近我们在网络上发现了一款名叫“Blips”非常神奇的手机外置镜头,只需轻轻一贴便可以用你的手机来探索微观世界。 Blips镜头套装
Blips的外观就像是一张贴纸,只需要贴在手机的摄像头上即可开始工作,与传统的手机外置镜头工作原理完全相同,不过绿色微距镜头(Macro Lens)的镜片厚度仅为0.5mm,光学放大倍数为10倍,可以拍摄出非常不错的微距照片。绿色微距镜头效果蓝色显微镜头效果
而蓝色的显微镜头(Micro Lens)厚度为1.2mm,放大倍数达到了100倍,这一倍数可以带你进入微观世界的大门口转一圈了。不过这需要镜头与拍摄物之间保持非常近的距离,大约6mm左右。Blips可以反复粘贴
由于镜头厚度非常小,所以当你将它贴在手机上时,你根本不会感觉到任何不便,而贴纸所用的粘合剂可以多次使用,只要你不把它弄得太脏。至于清洁镜头的问题,用手指抹一下就好。目前,Blips正在众筹网站Kickstarter上众筹,价格方面,一套Blips,包括一个微距镜头、一个显微镜头,目前能买到的售价是23美元。这个价格与市面上普通的手机外置镜头售价相差无几,不过尺寸绝对是它最大的竞争力。
手机应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region-detail-title
粘结镜头胶、电脑手机边框专用PUR胶 替代3M2665 热熔结构胶3542T
region-detail-gallery
用阿里巴巴客户端扫码
手机下单享受额外优惠
region-detail-property
该产品是供应商为会员提供的低价或新款产品,登录并申请成为会员后,可查看供应商所有授权产品的详细信息。
享受会员价、淘宝数据等更多权益
手机下单更便宜
申请已发出!
已选0瓶/0.00元
一般情况下:
划线价格:划线的价格可能是商品的销售指导价或该商品的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等,并非原价,仅供参考。
未划线价格:未划线的价格是商品在阿里巴巴中国站上的销售标价,具体的成交价格根据商品参加活动,或因用户使用优惠券等发生变化,最终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
活动预热状态下:
划线价格:划线的价格是商品在目前活动预热状态下的销售标价,并非原价,具体的成交价可能因用户使用优惠券等发生变化,最终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
未划线价格:未划线的价格可能是商品即将参加活动的活动价,仅供参考,具体活动时的成交价可能因用户使用优惠券等发生变化,最终以活动是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
*注:前述说明仅当出现价格比较时有效。若商家单独对划线价格进行说明的,以商家的表述为准。
联系卖家:
交易勋章:
供应等级:
在线销售产品金额等级,彰显供应商在线销售服务能力
经营模式:
所在地区:
&先生&(总经理)
电&&&&&&话:
移动电话:
传&&&&&&真:
抱歉,公司地址无法被地图定位
地址因网络出错无法加载,请刷新页面试试
@88.com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孙悟空为什么是粘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