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活

一个民工的生活
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回头看看
&&/&&&&/&&&&/&& &&/&&&&/&&&&/&&
&&/&&&&/&&&&/&&
&&/&&&&/&&&&/&&
&&/&&&&/&&标签:
&&/&&&&/&&&&/&&
啊哈哈哈,已经好久没写东西了,,最近挺习惯用evernote得,,有点把你忘记的赶脚。。
不过没事,我会慢慢把东西补充上去
&&/&&&&/&&标签: &&/&&
&&/&&&&/&&&&/&&
看看我的饮食,我快哭了
&&/&&&&/&&标签: &&/&&
&&/&&&&/&&&&/&&
大家一定要爱惜自己,远离不远离IT就看自己,哈哈
&&/&&&&/&&标签: &&/&&
&&/&&&&/&&&&/&&
各种事情,各种麻烦
&&/&&&&/&&标签: &&/&&
&&/&&&&/&&&&/&&
一定要成功!~~一定~!
&&/&&&&/&&标签: &&/&&
&&/&&&&/&&&&/&&
Passenger - Let Her Go 放手爱情
&&/&&&&/&&标签:
&&/&&&&/&&&&/&&
大家要注意身体了
&&/&&&&/&&标签:
&&/&&&&/&&&&/&&不能读取jquery
不能读取工具条配置
不能读取工具条
&/ &&/ &&/ &
(四)上海外来农民工生活情况
由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承担。
数据来自于对外来农民工的2014年常规住户调查数据和专项调查结果。从2009年起对上海市外来农民工开展跟踪监测调查,全市17个区县、140个乡镇、287个村居委会共1200户外来农民工调查样本纳入国家住户调查网点,进行常规住户调查和各类农民工专项调查。
一、基本特征
人口分布:邻近省份居多。其中,来自安徽的占37.5%,江苏占13.6%。外来农民工家庭成员的平均年龄为32岁,其中16&60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83.8%。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的占69.0%,大专及以上占6.4%。
家庭人口:1~2人户占六成,1人户占16.4%,2人户占43.3%,3人户占25.6%。逾四成家庭为2代或3代户。
二、工作就业
16&60岁的外来农民工中有九成在就业,在岗位的平均工作时间为5年1个月。从行业看,从事制造业的占42.5%,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的占11.1%。
居住地到工作地的通勤时间平均为20分钟。43.9%选择骑自行车或助动车上下班,34.4%选择步行。
平均周劳动时间达47.9小时,按照每日8小时标准工作时间计算,每周实际工作6天。部分外来农民工反映,他们常以超时劳动来提高收入。
对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对收入满意度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但认为&获得的收入大于或等于付出&的比重要高出全市水平13.3个百分点(表1)。
表1 2014年上海外来农民工对工作和收入的评价
对目前工作的评价
对目前收入的评价
珍惜和比较珍惜
能够发挥个人才能程度
有利于个人发展前途
满意和比较满意
收入大于或等于付出
收入水平在朋友圈处于中等及以上
外来农民工
在外来农民工中仅有11.3%接受过职业教育。受到自身学历和技能水平的限制,76.2%认为自己从事职业技术含量一般或较差。50.5%表示愿意自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三、劳动保障
在就业的外来农民工中,受雇于企业、单位或个人的占82.5%。在受雇农民工中,签订劳动用工合同的占59.7%(图1)。
图1受雇外来农民工劳动合同签约情况
在外来农民工群体中,不参加任何保险的占9.9%,参加各种保险的逾九成。其中,参加本市城镇职工基本社会保险的占48.8%,参加老家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占54.9%,参加商业保险的占7.3%(多选)。
外来就业农民工总体社保参保率不足五成。在遇到工伤、大病或生育状况时,分别仅有42.5%、47.8%的外来农民工表示所在企业均会依法保障其基本权益。
外来农民工对上海市社会保障工作的评价中,对劳动权益和医疗保障工作的满意度最高,表示&尚可&或&满意&的分别占85.3%、82.5%。
四、生活状况
2014年外来农民工家庭人均现金收入为34760元,主要来源于打工和自营收入。其中,工资性收入29936元,占总收入的86.1%(表2)。有64.4%的外来农民工家庭认为未来五年家庭收入&会继续改善&。
表22014年本市外来农民工家庭人均现金收入
2014年(元)
工资性收入
2014年(元)
经营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
外来农民工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8987元。从八大类消费支出看,食品、居住、交通通信支出分列前三位(图2)。
图2 2014年外来农民工家庭生活消费支出
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仅为15.3平方米,是上海市户籍家庭人均水平的一半。其中,租赁住宅的家庭占78.0%,人均面积为12平方米。另有逾10.0%的外来农民工居住在集体宿舍,通常为8&10人共居一室。
在外来农民工家庭住宅中,合用厕所的占40.1%,无厕所的占33.3%。在洗浴设施方面,无洗浴设施的住宅占57.5%。
五、子女教育
外来农民工家庭中的未成年子女,跟随父母一起在沪生活学习的占35.0%,平均年龄为10.3岁。逾六成的未成年子女不得不长期与父母分离,在老家留守。
农民工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的占66.3%,就读民办学校或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占33.7%。分阶段看,就读公办学校的学生中小学阶段占61.3%,初中阶段占83.3%,高中阶段占75.0%。
外来农民工认为老家教育水平相对较差、子女在老家缺乏照顾和管束等原因,有58.1%的外来农民工希望留守子女能来上海市接受教育。而另一方面,外来农民工子女由于受到政策限制,也无法安心在上海接受完整的教育。
六、健康和就医
外来农民工普遍认为自己健康状况良好,但有七成人群感到心理压力很大。选择去打工地附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的外来农民工占24.1%,位列第一(图3)。
图3在沪外来农民工就医方式
外来农民工最近一次就诊费用未报销的人群占58.6%。当问及&医疗费用未能报销的原因&时,参加老家农保的外来农民工表示回户籍地办理医疗费用的异地报销手续十分复杂,及时报销存在困难。另有部分外来农民工则认为本市职工社会保险的报销金额也很有限。
七、社会融入状况
63.7%的外来农民工有上网经历,其中三分之一人群表示经常上网。外来农民工经常性的网络行为主要有浏览新闻、网络支付和网购,分别占16.0%、9.0%和8.0%
外来农民工交往较多的人群,前五位分别为家人、同事、朋友、亲属和老乡。在交友方面,38.5%的外来农民工愿意和本地人做亲密朋友,仅13.3%表示不愿意,其余表示无所谓。
在日常交往中,44.5%的外来农民工表示&自己完全遵守本地人的办事习惯&,34.5%表示&自己仅仅在和本地人交往时才遵守本地人的办事习惯&。外来农民工对本地居民接受自己的程度评价分值为72.8分(满分100分)。
在春节期间有61.1%的外来农民工表示节后携带家人来上海居住。在问及&是否有在沪定居意向&时,希望定居上海市的占44.7%,打算回农村老家的占36.5%。想回老家的主要原因,一是希望将来回家养老(占48.4%),二是目前工作或未来不确定(占20.2%),三是想回去照顾家人(占16.1%),四是不想放弃老家的承包地和宅基地(占8.9%)。
(市统计局)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中国上海”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统筹:臧春蕾 制图:沈亦伶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2017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8652万人。随着新生代农民工成为群体中的大多数,他们的学历、收入、技术水平和生活环境都在逐步提升。农民工群体出现了哪些新特征?他们的职业选择和发展有什么新变化?
如今,在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够看到农民工的身影。他们是即将建成的高楼里忙碌的建筑工,是烈日下奔忙的快递员,是照顾一家生活起居的保姆,是早餐铺子里摊鸡蛋灌饼的夫妇……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8652万人,其中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群体的绝大多数。在城市中打拼的他们正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不断学习技能、提升自我,为更好的明天奋斗着。
新生代农民工占比
从散工到技术能手:“掌握一门技术,活儿才能干得长久”
拧紧螺丝、添加润滑剂、安装和维修塔吊镝灯……在中建三局昆明分公司润城八区的项目工地上,胡贤林正一丝不苟地工作着。虽然今年还不到30岁,胡贤林却已经是工地上有资历的“老工人”,外出务工已有十来年的时间,现在负责着6台塔吊、15台电箱的正常运行。
展开剩余84%
像胡贤林这样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大军的主流。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50.5%,比上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
胡贤林的老家在云南富源县大河镇黄泥村,因为偏僻落后,早年外出务工的人很多。在村里人的带动下,胡贤林早早地就跟着出了村子。一开始,胡贤林只是打点散工,在工地上搬搬砖,做点杂活。
“杂工是个体力活儿,虽然简单,挣的钱也能糊口,但我想要的不止这么多。”在一次县里的技术培训中,胡贤林意识到了技术的重要性,“掌握一门技术,活儿才能干得长久,也能挣得多些。”
培训后,胡贤林报考了一所大专的技术专业,开始系统学习理论和技术。在一系列培训和学习后,胡贤林正式成为一名机电工人。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几年的时间里,他考取了电工证,去年还通过了全国二级注册建筑师考试。“胡师傅在我们工地务工快6年了,他勤奋好学,一直是工地上大家学习的榜样。”中建三局昆明分公司润城八区项目经理颜澈说。
中建三局昆明分公司在各个项目上都设置了农民工夜校,每天晚上为农民工学员讲授各类施工规范、先进施工工艺、新型材料运用、质量标准、安全知识等。即使再累再辛苦,只要不用加班,胡贤林基本上都会准时出现在夜校的课堂上。“我自己就是吃了学习少的亏,增加点理论知识对自己没有坏处。”胡贤林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前,在云南省第十五届职工技术技能大赛重点工程类决赛上,来自云南省28个重点工程的150名混凝土浇筑工和50名临水临电安装工同台比拼了工程技能,胡贤林参加了临水临电安装的大比拼,并一举夺得了“技术状元”。
“我们建筑工人靠的就是手艺,参加这样的比赛可以和同行切磋技术,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胡贤林说。
现在,作为技术工人,胡贤林一年能有十来万的收入。每年回家,说起自己的工作,村里人都羡慕不已。两年前,胡贤林用攒了几年的积蓄,在老家盖起了新居,说起将来,胡贤林一脸期待,“希望能够在技术上更加精进,然后早日成家。”
接受技能培训人员占比
从临时工到劳动模范:“是职业培训把我这块石头点成"金"
农民工侯金秀的生命之河,在中铁大桥局突然拐弯。
工地搬砖、餐馆刷盘子……10多年前在北京“卖苦力”的他,从未想过只有初中文化的自己,能拥有19项革新成果和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劳模工作室。
2005年,他来到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京津城际铁路项目部,成为一名学徒电工。刚开始,面对一窍不通的电路设备和维修、施工等技术问题,他手忙脚乱。有一次操作机器时,还差点引起安全事故。从此,他主动睡到了工地移动板房的门口,隔壁师傅一有动静,他马上穿戴整齐,跟着去工地干活,借机“偷偷学艺”。同时,他还参加了公司组织的农民工夜校,利用晚上的时间学习理论知识。
靠着这股学习和钻研的劲头,侯金秀逐渐成为公司的技术能手。他爱琢磨“金点子”,不断进行节材降耗的技术革新尝试,累计完成19项机电设备革新,成为施工一线的“多面手”。“是职业培训把我这块石头点成"金"。”侯金秀感慨地说。
日,对于侯金秀来说是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他和中铁大桥局签订了劳务合同,完成从“临时工”到正式职工的华丽转身。后来,他又先后获得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中铁大桥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农民工的全面发展,公司提供农民工夜校、职工书屋等帮助他们技能提升,还经常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等相关领域的培训教育。通过每年开展青年创新创意大赛、职工技能大赛等活动,激发职工的发明创造灵感,助力职工成长成才。
针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越来越受到用工单位的重视。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接受过农业或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32.9%,其中,接受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30.6%,接受农业技能培训的占9.5%,农业和非农职业技能培训都参加过的占7.1%。
湖北省内600万农民工,占全省产业工人的半壁江山。2017年9月,湖北印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将农民工纳入终身职业培训体系,鼓励建设农民工实训基地,切实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水平;公平保障农民工落户、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作为城镇常住人口的权益,加快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等。
今年,湖北还将推动100万非户籍人口在城镇落户、培训建筑业农民工20万人次、将杰出农民工优先纳入劳模评选等63件实事落地落实,进一步增强农民工的获得感。
义务教育年龄段随迁儿童在校率
随迁儿童有学上:“我们一家人能在一起了”
“离家在外,最惦记孩子有没有书念!”担心了大半年的唐君,听到儿子今秋能在西安顺利上小学,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唐君和丈夫从四川巴中来到西安打工。6年前,儿子出生后,夫妻俩在西安市南郊乳驾庄社区租了套两室的房子,离工地不算远,上下班挺方便,唐君觉得生活还不错。
“今年春节刚过,我就有点焦虑了。”唐君说,儿子眼瞅着幼儿园就要毕业,但秋季上小学,还没个着落。
没承想,上个月幼儿园开家长会,附近小学校长也赶了过来。“大家放心,娃娃们肯定有学上!”校长耐心提醒,“外地的家长,记得备齐四份材料,登记一下就没问题了。”
“四份材料”都有啥?西安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当地按照以“流入地政府为主,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实施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四证审核”制度,即居住证明、户籍证明、务工证明、流出证明。
“持"四证"到指定单位登记,区县教育局审核后,会统筹安排入学。”该负责人表示,“各区县教育局协调派位,要确保符合条件的学生,应入尽入。”
“原本我还担心,儿子得回巴中念书。”开完家长会,唐君就咧着嘴笑了,“现在好了,我们一家人能在一起了!”
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3—5岁随迁儿童入园率(含学前班)为83.3%,义务教育年龄段随迁儿童的在校率为98.7%。在西安老城碑林区,东羊市小学的520名在校学生中,近一半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除了本地户籍居民,在学区内务工的外地人员,只要持"四证"登记,我们都保证其子女顺利入校。”东羊市小学校长李娟告诉记者,碑林区教育局会统筹辖区内适龄儿童人数和学校资源分布,“我们的原则是,"一个都不能少"。去年,18名附近学区的孩子,也就近安排到我们学校就读。”
顺利入校重要,过得快乐更重要。“前一阵儿,各班的心理剧展演,受到了大家的欢迎。”李娟介绍,班主任根据本班情况,撰写剧本;学生和家长同台表演,其乐融融。“不管是哪种生源,跨进了校门,都是我们的孩子。大家庭里,所有人都要感受到温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实拍工地民工的“性福”生活(组图)
实拍工地民工的“性福”生活(组图)
转载▼
夜深人静,工地一派繁忙景象。农民工夫妻们为了儿女、老人不得不外出打工养家糊口,虽然他们每天生活在一起,却难以享受正常人的性福。
郑州市东郊一处工地宿舍,上下两层共34间简易房。其中一间,十几平方米的空间里摆放了5张架子床,10人居住。几乎每个床头前,都挂着一顶安全帽和一个比脸盆小一点的饭碗,床底下塞满了五颜六色的蛇皮袋和杂物。狭小的空间飘散着混浊的气味。刘奎元夫妻的工棚里住了8位男性,唯有他媳妇苟素英一个女人。
屋里还有一张看不清内容的床,外面用大床单遮着,床下是两双拖鞋,男女各一双。里面的人担心晚上起风帘子“跑光”,所以中间留出的缝隙也夹上了几个塑料夹子,屋里几个光膀子大汉胡乱地睡着。此刻,有些情绪需要克制,因为帘子里躺着一对小夫妻。帘子外的人紧张,帘子里的人更委屈,整夜都要屏住呼吸,生怕惊醒了左邻右舍。图为一块布帘子,几个塑料夹子,这就是农民工夫妻临时居所。
炎热的夏日,汗流浃背的农民工回到宿舍提一点热水在厕所里擦个身,缓解一天的疲劳。
46岁的翁者伍各刚从工地下班回来,妻子坐在床边等待他早点休息。
41岁的沙马什古是四川越西县瓦岩乡前进村人(彝族),夫妻俩和哥哥嫂嫂同住在二楼东头的一间宿舍里,其余三张架子床上是6位男性。大家相处得很好,带媳妇的优先挑选床位。为什么选择东头?沙马什古说这样隔音,再将15瓦电灯泡用硬纸板遮住就行。他说,光线太刺眼了,屋里的工友都知道沙马什古的用意,不说话光笑。荒郊野外的工地上一个蚊子飞过去都能听到动静,翻个身床板发出的响声会让大家彻夜无眠,单身男子怎么受得了。而沙马什古比他们更难熬,零距离躺着自己的媳妇,却不敢有丝毫动静。来到工地20多天里没有过一次夫妻生活,激动的时候就是克制、克制、再克制!这简直是折磨。
在这间工棚里,32岁的日衣古木夫妇和另外两对年轻夫妻住在一起,在狭小的空间里,夫妻之间在一起时也显得很别扭。
&&&&&&&&&&&&
&&&38岁的肖得荣是安徽博州区沙土乡杂姓村人。2010年和丈夫来到郑州,丈夫在搅拌厂打工,她在别人家做保姆。今年春节过后,肖得荣就投入紧张的工作,她和丈夫同在一个城市,两人却一直未能见过面,闲暇之时,只能相互发送短信,甚至转发一些黄段子。肖得荣称这很正常,他们还年轻,生理上的需求不可避免。发短信比打电话划算,再说两人在电话里打情骂俏让屋里的工友听见多不好意思。图为郑州,在狭小的工棚里,夫妻之间们的个人隐私难以得到保护,不过,工友们也不在意,就是这个生存环境。
8月22日,肖得荣来到老公的工地,这是春节过后第一次与老公见面。那天是老公的生日,肖得荣来到工地时,老公还没下班,工头已给他们腾出一间夫妻房,这间房是专门为农民工夫妻准备的,床上的生活用品也都是工地提供的。床上的被子都不知道有多少人使用过。从事保姆工作的肖得荣自然比较讲究,趁老公还没下班,先将床上的被子拿到外面晒,又将老公的脏衣服洗完,之后在屋子里来回晃荡,大热天两只手掌不停地搓,也许是因为夫妻俩有太长的时间没见面了。中午有短暂的一段休息时间,肖得荣和老公顾不得什么了,只能“抓紧时间”,只是最害怕有人来敲门。郑州,看似一家人,实际是两家人,只是这两对夫妻床与床之间不足两米。
45岁的俄则阿牛至今回想起四个月前给儿媳妇在工棚里接生太冒险了。
这就是建筑工地农民工夫妻的正常生活。
日衣古木要去酒店过“七夕”之夜,他的媳妇在布帘子里面整装待发。
在城里做保姆的肖得荣赶到丈夫工地,将临时的夫妻房打扫的干干净净,等待丈夫回来。
61岁的汪国营是河南鲁山县观音寺石坡头村人,在另一处工地打工,居住面积比较宽敞,是一座正在建造的住宅楼。得知“七夕”这天可免费住高档酒店,汪国营赶紧给老家打电话,叫媳妇进城来感受酒店里的夫妻生活。媳妇薛小妮今年50岁,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大许多,自从接到丈夫打来的电话就心潮澎湃。第二天早上5点就起床,赶最早班车进县城,再转长途车到郑州。一路颠簸,薛小妮花了46元车费。薛小妮很认真地说:“老公没有身份证就没法去酒店开房,就担心他在城里学坏了!”为了感受星级酒店享受,50岁的薛小妮带着结婚证专程从老家赶来与丈夫汇合。
四川遂宁县54岁的苟素英撩起这道门帘说,“这就是我们的夫妻房。”
农民工白天在工地干活,只有晚上回来给媳妇发个短信。打电话成本高,暴露个人隐私让工友们耻笑。
来自郑州交通职业学院的12名大学生打算用暑期打工赚来的1.2万元,在宾馆开200间房为农民工搭“鹊桥”。在欢迎酒宴上,60岁的赵党军激动的和媳妇喝起了交杯酒。
见到别人的媳妇来到工地,很容易勾起单身工友思念自己的妻室儿女。
我的更多文章:
( 08:40:50)( 18:13:59)( 18:04:20)( 14:26:20)( 08:13:11)( 08:28:55)( 15:03:16)( 08:21:54)( 08:24:32)( 17:46:09)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让人心酸的民工生活
此时有人在和您一起浏览筑龙优搜库
让人心酸的民工生活相关专题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民生活水平提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