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词汇量很高,却读不懂经济学人讲解比较好的

为什么你读不懂《经济学人》?
来源:乱码与英文;作者:乱码
微信号:ReadwithLM
全文近万字,建议收藏后分次阅读。
本文所谈论的《经济学人》为由 James Wilson 于1843年创刊于伦敦的报纸 The Economist. 本文不对 Espresso 或 1843 Magazine 或 The Economist 官网(www.economist.com/)上的其它内容做讨论。
什么是《经济学人》?
听过《经济学人》的人不少,但知道《经济学人》的人太少。
Wikipedia 是这样介绍 The Economist 的:
The Economist is an English-language weekly magazine-format newspaper owned by the Economist Group and edited at offices in London.
关键词:weekly, newspaper
第一,《经济学人》不是杂志,是报纸;第二,《经济学人》不是日报,是周报。
为何强调“报纸”?
报纸不同杂志。前者更具时效性,但后者生命周期更长。但更重要的是,由于报纸多报道时事,它更像情节紧凑的电视剧——错过一集(期),你可能就会看不懂下一集(期)。看杂志则无此担忧。
为何强调“周报”?
在这个信息为王的时代,为什么大家对《经济学人》这种周报的喜好还不减反增?因为《经济学人》不靠快,而靠其独树一帜的评论取胜。每周五,当上一周的新闻已成旧闻,但还没有旧到被人遗忘时,《经济学人》会及时发出它对各种时事的评论。也正因为此,观点和事实相互交织已成《经济学人》文章的特色。
所以,我对《经济学人》的定位是时事评论周报。
当然,《经济学人》视野宽广,除时事评论外,它还涉及商业、金融和科技等诸多领域。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经济学人》的各个板块:
红框所示的板块基本上都会出现在 Print edition(印刷版)中,其中 Special report 不定期出版,Technology Quarterly 则每季出版一次 。
但 Print edition 中有四个板块没有出现在上图中:The world this week, Letters, Business Books Quarterly (也是每季出版一次 ) 以及 Economic and financial indicators.
The world this week只报道事实,分 Politics 和Business两部分;在年终双刊时该板块会变为The world this year.
Leaders 即社论,《经济学人》对外输出价值观的主战场,通常由5篇观点性极强的文章组成。
Letters为读者来信,所讨论的内容通常为《经济学人》两周前发表的文章。
Briefing 即简报,所讨论话题常与某篇社论直接相关,相比 Leaders,事实居多。
United States (Lexington), The Americas (Bello), Asia (Banyan), China, Middle East and Africa, Europe (Charlemagne), Britain (Bagehot) 为地区性时政评论。
括号内的是相应板块的专栏名(常以历史人物或地点命名),相较非专栏文章,专栏文章见解更深,生命周期更长,但语言更难。
Special Report 为特别报告,每次围绕某一特定话题进行深入讨论,有观点,也有事实。
International聚焦社会和文化问题,所讨论话题常与某篇社论相关。
Business(Schumpeter)讲商业。
Finance (Buttonwood) and Economics (Free exchange)讲金融和经济。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讲新兴技术。
Technology Quarterly则围绕某一前沿科技进行深入讨论。
Books and arts (Johnson) 多为新书推荐,有时会聊聊艺术,该板块的专栏 Johnson 则以“语言”为主。
Business Books Quarterly 无它,商业书籍推荐而已。
Economic and financial indicators为数据分享。
Obituary 为讣告,所描绘人物有大有小。
何谓“读懂”?
在谈为什么我们会读不懂《经济学人》之前,我们先来谈谈“读懂”。
何谓“读懂”?
宋代学者陈善在《扪虱新话》一书中写道:
“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唯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我一直将这句话作为自己的读书座右铭。即便在近九百年后的今天,即便是阅读另一门语言,陈善的读书法依然适用。
读《经济学人》也要有“入”和“出”。
何谓“入”?
查几个单词,生硬地把英文译成中文不是“入”。
“入”是寻求与作者对话:感受内容、品味文字、领会主旨。或被言语打动,或被论证折服,此为“见得亲切”。
何谓“出”?
抄几个段落,把笔记简单地粘贴到网络上不是“出”。
“出”是上帝视角:考究内容、分析文字、评价主旨。能将所读所学为我所用,但又不拘泥于此,此为“用得透脱”。
有入有出,方为读懂。
为什么你读不懂《经济学人》
究竟是哪些因素阻碍了我们读懂《经济学人》?
下面,请允许乱码斗胆为大家分析一二。
我将按照如下顺序一一揪出这些拦路虎,并说明它们对“入”和“出”的影响。
价值观:价值观决定立场
知识:没知识你读不懂
信息:没信息你读不顺
文章布局:全景视野
过渡词:指南针
词汇:抽象与具体
词汇:你以为你认识但是实际上你不认识的词
词汇:演绎法 vs. 归纳法
语法:演绎法 & 归纳法
修辞:强有力的武器
价值观:价值观决定立场
作为一份评论性报刊,《经济学人》有着极强的价值观。毫不夸张地说,《经济学人》的价值观渗透在除了 The world this week 和 Economic and financial indicators 以外的其它所有板块,而 Leaders 则是其对外输出价值观的主战场。
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学人》存在的意义就是给你灌输它的价值观。
且不谈你是否认同它的价值观,但只要你知晓它的立场,读起文章来你就会颇有方向感,如此一来,“领会主旨”的难度便大大降低。
那究竟什么是《经济学人》的价值观?
Wikipedia 介绍到:
The Economist takes an editorial stance of classical and economic liberalism that supports free trade, globalisation, free immigration, and cultural liberalism (such as supporting legal recognition for same-sex marriage or drug liberalization).
而这其实也是 “The Economist” 这一名字的来源:
When the news magazine was founded, the term "economism" denoted what would today be termed "economic liberalism".
可见,《经济学人》和很多人想象中的“经济学”没有任何关系。
在知晓了《经济学人》的价值观后,再看到如下封面或标题,你应该不难联想到对应文章的观点。
下次,如果你再摸不清文章的方向,你可以尝试以终为始,从猜测文章的观点开始,到验证自己的猜想结束。
当然,《经济学人》还有一价值观:
Published since September 1843 to take part in“severe contest between intelligence, which presses forward, and an unworthy, timid ignorance obstructing our progress.”
或者说这是它的使命。你可以在其官网的最下方或任何一本 Print edition 的目录页看到这句话。
“智识”时刻都在和“无知”斗争。
对个人来讲,看《经济学人》能避免无知。
但这是否意味着看《经济学人》就能达到“智识”?
答案是否定的。
评论难无偏见。
如果我们总是偏见阅世,“智识”从何谈起?
那如何才能避免偏见呢?
博览群书。
下图是推特网友 vlotero 依据文章质量和政治倾向整理的媒体分类图:
可见除了《经济学人》外,还有不少优质媒体可供选择。英国另一家媒体,the Guardian, 我也非常喜欢。
避免偏见的另一有效方法就是多阅读《经济学人》的 Letters 板块或其官网上的评论。
《经济学人》的读者来信都写得很有水平(后文有示例),官网上的评论也可作参考。
打开自己,跳出《经济学人》,你也能做到“评价主旨”。
知识:没知识你读不懂
下面我们来谈谈知识对于阅读《经济学人》的影响。
相较语言,我把知识看得更为重要。
何谓“知识”?
所有文章中提到但你不知道的“梗”都是知识。
如果缺失知识,“感受内容”会大打折扣。
为了说明知识的重要性,我准备了四个例子。在这四个例子中,就感受内容而言,知识的重要性逐级递增。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 Family life in Putin’s Russia
在这篇文章中,《经济学人》用了这样一副插图:
如标题所示,这篇文章的观点是 Russia should not decriminalise wife-beating, 但插图有何深意?
事实上,图片中摔碎的不是一般的制品,而正是俄罗斯民间艺术的代表——俄罗斯套娃,即 Matryoshka doll.
Matryoshaka 从字面上理解是 而 matron 可理解为妇女。
套娃被打碎,图案里的妇女被打得鼻青脸肿,《经济学人》对俄罗斯的女性歧视和家暴进行了讽刺。
老实说,不知道这个“梗”对阅读没有任何影响,但错过了插图,也算是错过了不少“内容”。
- Courting troubling
在这篇文章中,《经济学人》将川普比作为了亨利八世:
Courting trouble
Why Trumponomics won’t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The impulsiveness and shallowness of America’s president threaten the economy as well as the rule of law
DONALD TRUMP rules over Washington as if he were a king and the White House his court. His displays of dominance, his need to be the centre of attention and his impetuousness have a whiff of Henry VIIIabout them. Fortified by his belief that his extraordinary route to power is proof of the collective mediocrity of Congress, the bureaucracy and the media, he attacks any person and any idea standing in his way.
如果你只是认识 Henry VIII 这个名字但不知其人其事,那这篇文章的前几段对你来说将显得相当乏味。
为何把川普比作亨利八世?
首先,他们长得就挺像嘛…
再者,他们都娶过不少老婆…
不过,更多的是他们行事风格的相似,限于篇幅,仅举两例。
一,他们都很自大且冲动。当年,亨利八世为了休掉阿拉贡的凯瑟琳,娶安妮·博林为妻,公然与罗马教皇反目,推行宗教改革。
虽然今天看来,当时英国推行宗教改革为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亨利八世的这一举动,无疑是利用公共政策来满足个人欲望。
现在,川普会不会让自己的欲望/利益影响到美国国策?比如时下正在热论的议题全球变暖。众所周知,川普否认全球变暖,他的这一“喜好”会不会影响美国乃至世界的环境政策?
二,亨利八世喜欢处决人,川普喜欢开除人。Courting trouble 这篇文章中也提到了川普开除 James Comey:
“Just how much trouble that can cause was on sensational display this week, with his sacking of James Comey—only the second director of the FBI to have been kicked out.”
如果不知 Henry VIII 这号人物,这篇文章读起来会少不少乐趣。
而不了解下面这个知识则会给你带来痛苦。
- Deep Trouble
这篇文章讲解了海洋问题以及海洋问题严重的原因,下面这一段或许会难到不少人:
A second problem is governance. The ocean is subject to a patchwork of laws and agreements. Enforcement is hard and incentives are often misaligned. Waters outside national jurisdictions—the high seas—are a global commons.Without defined property rights or a community invested in their upkeep, the interests of individual actors in exploiting such areas win out over the collective interest in husbanding them. Fish are particularly tricky because they move. Why observe quotas if you think your neighbour can haul in catches with impunity?
把它译成中文不难,但如果缺乏相应的知识,我们还是很难看懂它到底在说什么。
但如果你知道tragedy of the commons就不一样了: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is an economic theory of a situation within a shared-resource system where individual users acting independently according to their own self-interest behave contrary to the common good of all users by depleting or spoiling that resource through their collective action. (Wikipedia)
现在回头看看上面那段,感觉是否不一样?
所以说,缺乏相应的知识而导致整段看不懂实在是痛苦。
不过,更痛苦的是整篇都看不懂。
- Clean energy’s dirty secret
限于篇幅,这篇文章我就不贴了。
表面上看这篇文章说的是清洁能源,但实际上说的是整个电力体系。
如果脑海中不具备发电厂、电网和消费者这几个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模型,读者很难找到方向感。
或许你会问,为什么我能写出这样的解读?
或者说,在阅读《经济学人》的过程中如何才能不被“知识”所困扰?
我建议你可以先看 Briefing 或 Special Report 等普及知识的板块,再看如 Leaders 这样观点性更强的板块。
当然,更好的答案是:
放下《经济学人》,转去探寻知识源头。
何谓“知识源头”?
你可以将其理解为具备超强生产力或繁殖力的基础知识。
去哪里寻找知识源头?
Wikipedia, Google, 教科书,优秀老师,行业大牛。
和它们/他们对话也不失为对《经济学人》的内容进行“考究”。
站在知识源头,你是俯视而不是仰视《经济学人》。
其实我想说,我们仰视它太久了,但它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可怕或可敬。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 Letters 板块。因为,在我的印象中,投稿的这些读者个个都是敢于质疑(当然是合理质疑)《经济学人》的表率。
这期的 Letters 中,有读者表示相较于亨利八世,川普其实更像德皇威廉二世:
Perhaps a better comparison, and of greater concern in these centenary years remembering the first world war, would be a reincarnation of Kaiser Wilhelm Trump, blundering us all into another war “to end all wars”.
川普像德皇威廉二世吗?仔细一下,他们确有相似之处。
如果我们能具备如此批判性精神和思维,读懂《经济学人》不在话下。
信息:没信息你读不顺
说完知识后,再来说说信息。
何谓“信息”?
世界上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都是信息。
我个人反对接受无用信息,但所掌握信息过少势必会影响我们对“内容”的理解。
我们就只看一个例子:
- The indispensable European
LOOK around Europe, and one leader stands above all the rest: Angela Merkel. In France Fran?ois Hollande has given up thepretence that his country leads the continent. David Cameron, triumphantly re-elected, is turning Britain intolittle England. Matteo Renzi is preoccupied with Italy’scomatose economy.
这篇文章比较早了,但假设让我们回到2015年11月,你能否看懂为什么《经济学人》要这样描述德法英意的近况以及他们的领导人?
后文可能会有关于默克尔的更多解释(毕竟她是本文主角),但可能不会有关于其他领导人的解释。
如果你不了解相应的信息,你就不会明白为什么《经济学人》要用 “pretence”, “little England”, “comatose”等词。
如此一来,“感受内容”也会打折扣。
那如何才能摆脱由信息匮乏所带来的困扰?
对于阅读《经济学人》,很多老师的建议是少而精。
对此,我只同意一半:我的建议是多而精。
前面说过,读报犹如看电视剧,信息是连续的,掉一期,可能你就看不懂下一期了。
对于很多时事,比如前期的英国退欧与美国大选,如果你选择一路跟下来,你只会越看越轻松;但如果你选择只盯着其中某一篇看,读懂文章的难度瞬间加大。
所以你一定要抱着追剧的态度去追《经济学人》,而且要尽量去追主题。
如果困扰你的是信息,你一定要采用主题式阅读法。
文章布局:全景视野
那什么时候采用板块式阅读法呢?
当我们摸不清《经济学人》的文章布局之时。
如同知晓价值观,摸清文章框架能让“入”事半功倍。
虽然有一本叫 The Economist Style Guide 的书专讲《经济学人》的写作风格,但这本书里没有涉及《经济学人》的写作结构。
虽然文风一致是《经济学人》的特色,但其每个板块的写作结构不尽相同。
据我观察,社论,尤其是“封面文章”的结构格外鲜明。
通常“封面文章”由三部分组成:介绍问题、分析问题、给予解决方案。
绝大多数时候,“介绍问题”会占据全文的前三段,“分析问题”和“给予解决方案”则会平分剩下的篇幅,在“给予解决方案”的最后,《经济学人》则会高调地表明自己的价值观。
我的另一个观察告诉我 Briefing 通常会由一个特殊案例(或细节)入手,引入问题,再对问题进行阐释或分析。
对于我的这些观察,大家可以自行验证。
当然,作文并没有死规矩。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过渡词:指南针
不过,看清结构,不仅要从宏观入手,更要从微观入手。
很多时候,找准transitional words 就会让我们的阅读轻松不少。
对于 addition signals, 《经济学人》通常用 First, second, third, last, another, also;《经济学人》很少或几乎没有用过 finally.
对于 space signals,《经济学人》通常用 at home, abroad.
对于change-of-direction signals,《经济学人》通常用 but, however, although, nevertheless, instead.
对于time signals,《经济学人》会用如 before, after 等常规表达。
对于 illustration signals,《经济学人》也会用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等常规表达。
《经济学人》几乎不用 conclusion signals,它一般会直接告诉你该怎么做,所以我们可以留意 should.
当然,很多词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 transitional words,但同时也起到了相应的作用,我们同样不能忽视它们。
如果说文章布局是地图,那过渡词就是路标。心中有地图,时刻找路标,你迷路的概率会大大降低。
下面给大家来一个找“路标”的例子:
- Cheating death
在这篇文章中,《经济学人》为我们勾勒了一个长生不死的世界:
IMAGINEa world in whichgetting fitted with a new heart, liver or set of kidneys, all grown from your own body cells, was as commonplace as knee and hip replacements are now. Or one in whichyou celebrated your 94th birthday by running a marathon with your school friends.Imagine, in other words, a world in whichageing had been abolished.
That world is not yet on offer. Buta semblance of it might be one day. Senescence, the general dwindling of prowess experienced by all as time takes its toll, is coming under scrutiny from doctors and biologists. Suspending it is not yet on the cards. Butslowing it probably is. Average lifespans have risen a lot over the past century, butthat was thanks to better food, housing, public health and some medicines. The new increase would be brought about by specific anti-senescence drugs, some of which may already exist.
This, optimists claim, will extend life for many people to today’s ceiling of 120 or so. Butit may be just the beginning. In the next phase not just average lifespans butmaximum lifespans will rise. If a body part wears out, it will be repaired or replaced altogether. DNA will be optimised for long life. Add in anti-ageing drugs, and centenarians will become two a penny.
这是一篇“封面文章”的前三段,符合我前文所讲的“介绍问题”的原则。
当然,我们重点是看《经济学人》是如何将这三段串起来的:三个 imagine,三个 a world in which,五个 but,就是这么简单。
你自己在看的时候会注意到这些勾勒结构的词吗?
品味文字,感受内容,一举两得。
词汇:抽象与具体
我们接着讲词汇。
下面我将和大家一一讲到:1.抽象与具体 2.你以为你认识但是实际上你不认识的词 3.演绎法 vs. 归纳法
我们先说抽象与具体。
抽象与具体太重要。何谓“抽象”?何谓“具体”?
我们还是举例说明:
- The indispensable European
LOOK around Europe, and one leader stands above all the rest: Angela Merkel.[1]In FranceFran?ois Hollandehas given up the pretence that his country leads the continent.[2]David Cameron,triumphantly re-elected, is turning Britaininto little England.[3]Matteo Renziis preoccupied withItaly’scomatose economy.[4]
这一段在“信息”那一处出现过。现在我们来找找抽象和具体。
句1234,谁是抽象,谁是具体?
相较而言,句1是抽象,句234是具体。
找出抽象和具体又有何用?
如果你能看出句1234的区别,你就能看清这一段的结构(总-分)和逻辑(观点-解释)。可见,修炼识别抽象与具体的能力同样有助于识破文章的结构。
品味文字,感受内容,再次一举两得。
如果你还没有完全理解抽象和具体,欢迎点击查阅该文的解读。这篇文章共计57句,我对其中每一句都从抽象和具体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如果你能看透抽象的表达和具体的表达,你的英语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词汇:你以为你认识但是实际上你不认识的词
下面再来说说那些“你以为你认识但是实际上你不认识的词”。
其实“过渡词”那处的“but”就是一个完美的例子:你看到了它,你忽视了它。
比“忽视”更可怕的是“认错”。
- The Trump era
这个段落我此前详细解读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阅读/收听。
Start with the observationthat America has voted not for a change of party so much as a change of regime. Mr Trump was carried to office on a tide of popular rage. This is powered partly by the fact that ordinary Americans have notshared intheir country’s prosperity. In real terms median male earnings are still lower than they were in the 1970s. In the past 50 years, barring the expansion of the 1990s, middle-ranking households have taken longer toclaw backlost income with each recession. Social mobility is too low to hold outthe promise of something better. The resulting loss of self-respect is not neutralised by a few quarters of rising wages.
这一段有很多容易认错的单词:observation, share in, claw back, hold out.
你可能认识作“观察”时的 observation,但可能不认识作“观察评论”时的 observation;你可能认识 share, claw, hold,但可能不认识文中出现的它们的短语动词。
如果你真不认识而又一直以为自己认识这些单词,那你又怎么可能完全读懂《经济学人》呢?
有时候,学习需要较真。就算不过度纠结,至少也不能囫囵吞枣。
而且,我还没提那些“你以为你会用但是实际上你不会用的词”呢。如果真挑起来,这段里的这类单词也不少。
在“认知-理解-运用”这个学习过程中,对任何单词但凡有一丁点的疑惑,我建议你立刻查英英词典。我推荐 LDOCE5 和 Wiktionary.
查字典的过程,就是收获惊喜的过程,也属于“品味文字”的过程。
查字典不能保证你一定能读懂,但不查字典,你一定读不懂。
词汇:演绎法 vs. 归纳法
最后,关于词汇,我想纠正一个常见的学习误区。
大多数人喜欢用演绎法学单词:先背单词,然后拿着自己备好的“武器库”去和《经济学人》一较高下。
这是低效的单词学习法:你幻想的世界永远和真实世界有差距。
上面 The Trump era 那个段落就是一个完美的例子。
如果你沉迷于自己的世界无法自拔,时间长了,你将认不清世界的模样。最终,很多其实你并不认识的词你也会觉得你认识。想想就可怕。
因此,对于已经达到阅读《经济学人》门槛的同学,我建议使用归纳法学习词汇:遇到一个,灭一个,再遇到一个,再灭一个。
那如果确实没达到阅读《经济学人》的门槛呢?
我也建议你用归纳法。好书好报太多了,不必限于《经济学人》。如果实在是因为词汇量不足导致阅读速度过慢,可以先从难度更低的材料入手 。
这里多说一句,只要真心想读,只要你会借助工具,词汇量不会成为大家的绊脚石。因此,上面的那个“门槛”其实是因人而异的:你想读,门槛就低;你不想读,门槛就高。
语法:演绎法 & 归纳法
其实语法学习也分演绎法和归纳法。
和词汇学习不同,对于语法,我们要演绎和归纳并用。
对于学习语法规则,演绎法更有效:先通读语法书,再到真实世界中寻求检验。
对于学习如何运用语法,归纳法或更为适用:大量的鲜活案例有助于解开我们心中关于语法运用的枷锁。
关于语法书,我建议直接阅读英文原版语法书。如果一定要用中文学语法,我推荐张满胜和旋元佑老师的作品。
关于语法使用,我们还是来看看刚才的那个例子:
- The Trump ear
Start with the observation that America has voted not for a change of party so much as a change of regime. Mr Trump was carried to office on a tide of popular rage. This is powered partly by the fact thatordinary Americanshave not shared in their country’s prosperity.In real terms median male earnings are still lower thanthey were in the 1970s. In the past 50 years, barring the expansion of the 1990s, middle-ranking householdshave taken longer to claw backlost income with each recession. Social mobility istoolow tohold out the promise of something better. The resulting loss of self-respect is not neutralised bya few quarters of rising wages.
其实这段想说的点是“落差”。有落差,就有对比。所以,这一段很好地示范了如何进行对比。
你能不能找到一个你观察到的或者你亲身经历的“落差”?如果有,能否模仿这一段的句型进行描写?
这不仅是“品味文字”,也是“分析文字”。
有“入”有“出”,岂不乐哉?
当然,关于词汇和语法,我只提供方法,用或不用,诸君自行判断。
修辞:强有力的武器
何谓“修辞”?
修辞即说服的艺术。
如果说语法讲究的是正确性,那修辞则是追求的有效性。
赏析修辞或许是阅读《经济学人》的最大乐趣所在。
错过了《经济学人》,你就错过了修辞;错过了修辞,你就错过了《经济学人》。
我们还是以实例说话。
我选的几个段落都源于关于“英国退欧”的文章。
先来看看《经济学人》是如何说理的:
- The real danger of Brexit
这篇文章写于英国退欧前,《经济学人》分析英国退欧的潜在危险。
Those outside Britain marvelling at this proposed act of self-harm[1]should worry for themselves, too. Brexit would deal a heavy blow to Europe, a continent already on the ropes. It would uncouple the world’s fifth-largest economy from its biggest market, and unmoor the fifth-largest defence spender from its allies. Poorer, less secure and disunited, the new EU[2]the West, reliant on the balancing forces of America and Europe, would be enfeebled, too.
1. marvel 指“叹服”或“惊叹”,其形容词为 marvellous (extremely good, impressive, enjoyable), 属于非常“积极”的形容词,而 marvel at 后面接的是 “proposed act of self-harm”,属于一个非常“消极”的举动。用“积极”搭配“消极”,讽刺效果十足。
2. 两个否定前缀有没有给你一种“英国和欧洲是被强行分开”的感觉?三个最高级有没有给你一种“英国和欧洲都很重要”的感觉?三个比较级有没有给你一种“分开后欧洲会很惨”的感觉?这些手法连在一起有没有给你一种“英国和欧洲还是在一起好”的感觉?
- Managing chaos
本文写于 Brexit 公投结果出来后。
Forecasts for economic growth are being revised down—markedlyfor Britain, materiallyfor Europe, and modestlyfor the world.
3个M,看上去读上去都相当和谐,更宝贵的是这三个词都用得非常准:退欧结果出来后英镑直接创下31年来新低,确实算“markedly”;英国原来可是欧洲的“成分”之一,现在走了,确实算“materially”;对于整个世界,英国退欧也有影响,用“modestly”也挺合适。
当然,有时《经济学人》还挺感性:
- An aggravating absence
Fractious as the marriage with Britain has sometimes been, there was resigned sorrow and regret at the decision to end it.
“婚姻走尽,就此别离。虽有不合,但你走了,我还是会长叹一口气。”
- A tragic split
The leaders of Leave counter with the promise to unleash a vibrant, outward-looking 21st-century economy. We doubt that Brexit will achieve this, but nothing would make us happier than to be proved wrong.
“我坚守我的价值观,但如果我错了,我将开心无比。”
修辞就是这么有魅力。
感受内容、品味语言、领会主旨,一举三得。
但我们也要警惕修辞:
- A hollow superpower
在这篇社论中,《经济学人》对俄罗斯及普京进行了批判:
He[Vladimir Putin] has“weaponised” refugees by scattering Syrians among his foes in the European Union.
我想说说 weaponise 这个词。
虽然《经济学人》把 weaponise 打上了引号,但这个暗喻仍然威力不小。如果你理解不了,就想想“空气”和“言论自由”吧。
这里,weaponise 指“武器化”或“把...当武器”。但普京真有“武器化”难民吗?
而且,这句话也还有个“by”,by 后面的内容也是需要负责的。
事后,我做过调研,发现这句话有恶意攻击普京之嫌:
叙利亚内战始于2011年初,欧洲难民危机爆发于2015年的夏天。虽然此前俄罗斯也有通过各种途径对叙利亚内战进行干涉,但是直到2015年9月普京才直接出兵叙利亚。所以难民潮爆发于普京出兵叙利亚之前。
另外,来自其它国家的难民也不少,叙利亚难民确实较多,但如若看整体占比,叙利亚难民的数量也没有那么突出。
所以,“He has “weaponised” refugees by scattering Syrians among his foes in the European Union”这句话言过其实。
前面说过,评论难无偏见。对于《经济学人》的言论,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力。有些言论与事实不符,我们不能被它们带偏。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考究内容、分析文字、评价主旨,一举三得。
《经济学人》是一份时事评论周报,它信奉 classical and economic liberalism 以及 cultural liberalism.
读懂《经济学人》,我们须知“入”知“出”。
知晓《经济学人》的价值观,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会更有方向感。
具备相应的知识,我们能在阅读中发现乐趣;追本溯源(寻找知识源头)是学习知识的有效方法。
了解相应的信息,我们的阅读会变得更加顺畅;像追剧一样去追《经济学人》,“信息荒”会不攻自破。
心有布局,眼观“路标”,走失的概率大大降低。
时刻挂念抽象与具体;对于会的词,也要以为自己不会;词汇学习归纳不演绎。
语法学习归纳演绎并用,重“形”但更要重“实”。
修辞是美,但欣赏的同时不忘警惕。
如果你读到这里,想必一定是《经济学人》的爱好者。
俄裔美国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曾说:
“There are worse crimes than burning books. One of them is not reading them.”
如今,“烧书”已成过往。电子时代,信息唾手可得。
但有时候,它们来得太容易,容易到引不起人们的珍重。
其实还有比不读书更可恨的犯罪,那就是把大量的书囤积到硬盘但却从来不读。
别做收藏家了,做读书人吧!
祝各位读报顺利,学习愉快!
如不嫌弃,欢迎和乱码一起读报一起学习!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学人英文版订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