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足够强大时 才能输在起跑线,凭什么才能跑赢人生

《极限挑战》对高考生的残酷六问:当你输在起跑线,凭什么才能跑赢人生?-学路网-学习路上 有我相伴
《极限挑战》对高考生的残酷六问:当你输在起跑线,凭什么才能跑赢人生?
来源:QQ快报 &责任编辑:小易 &
最近,《极限挑战》针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做了一次特别的专题节目。节目组邀请了上海市某中学马上要参加高考的一批高三考生参与了这次节目的录制。节目安排学生们站在足球场的同一条起跑线上,由《极限挑战》的六位成员依次分别向在场的同学提出一个问题。节目组提出,在成员提问后,如果同学们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就可以前进到下一条线。反之,如果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就只能留在原地,继续等待下一轮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黄渤的提问:“你的父母都接受过大学教育吗?”这个问题后,有十几个孩子走到了下一条分界线,学生们拉开了第一个差距。之后几个问题,依次是:“你的父母是否给你请过一对一的家教?”“你父母是否让你持续学习功课以外的一门特长,且目前还保持一定水准?”“你是否有过一次出国旅行的经历?”“你父母是否承诺过送你出国留学?”“你父母在你从小到大,是否一直视你为骄傲,并在亲友面前炫耀你?”从题目看,被选中的这六个问题,看似普通,但它们也着实能大致的将每一位学生甚至是背后家长目前所拥有、积累下来的见识、资源、特长、家庭环境等都勾勒出来。六个问题提问完毕后,原本站在同一起跑线的孩子们明显分开。学生中有始终遥遥领先的,也有后来者居上的,甚至,还有零星几位始终在原地不动的。然而到此,游戏并未结束。在提问过后,节目组让所有学生从现在站立的起跑线开始,集体奔向学校的室内篮球场。并且最先到达的20位同学,可以得到一份节目组准备的礼物。在学生们奋力奔跑的时候,字幕上用这样的一句话形容了这次“赛跑”:“父母尽力送你到这,剩下的全靠自己。”当你输在起跑线还能凭什么跑赢人生?抛开节目设置不言,看了这期节目后,许多人都不禁唏嘘。然而,这还仅仅是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一个小小缩影。总有人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有些人天生就出生在罗马。”所有人的起跑线确实不尽相同,但当所有人开始同时向前努力奔跑,也依旧有人最终能突破现有的差距从而领先于所有人。放在竞赛中,是谁先跑到终点获得冠军;放在学习中,就是谁能通过不断汲取知识从而逐渐接近、甚至超越那些生在“罗马”的人,实现阶级跨越。只要你肯努力,“后来者居上”,从来都不是一句谎言。诚然,随着社会中各种层次、各种学历、各种年纪创业成功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发现很多人都逐渐有了这些个想法:大学都差不多,即使清华北大也有很多逃课的,也有老师不负责任。马云,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不也成了中国首富?乔布斯,在里德学院仅读一个学期之后就辍学了。我的邻居×××,没上过大学,照样把公司做得很好。......他们说的似乎很有道理,不过仔细想起来,问题太大了。三流大学的学生的成功也要考虑幸存者偏差这里我提一个心理学现象“幸存者偏差”,这是什么意思呢?当取得信息的渠道,仅来自幸存者时(因为死人不会说话),此信息可能会存在与实际情况不同的偏差。举一个例子:现在创业如火如荼,媒体上也经常报道各种成功案例,似乎创业的人都风光无限,拿风投如探囊取物。实际情况呢,是大部分创业者挣扎在死亡线上,根据国家工商局的统计,中国近五成的企业年龄在5年以下其中有1/3的企业不到一年就倒闭了,这些失败者是没有发言的机会的,你看到的都是那些幸存者。具体到大学里面,因为三流大学的基数大、学生多,会有些冒尖的人出现,肯定有超过名牌大学的。相当于三流大学的300万人去PK清华、北大的8000人,结果可想而知。再扩展一下,未来10年的中国首富中,是清华北大毕业的多,还是三流大学毕业的多?我的答案是三流大学的多。但是有这个结论又如何?你能保证自己是这300万人中的那个顶尖高手?那些在三流大学做出事业的人,肯定有他独到的地方,比如父母很厉害、能抓住机会、能吃苦、沟通能力极强等,不是普通人能比的。如果你连高考这个最单一的指标都拼不过人家,凭什么一定能比人家做得好。为什么要努力上更好的大学?老师决定你的眼界读大学之前,你主要从老师和父母身上学习,他们逐渐让你形成自己的理想,这个理想比较简单,就是考上×××大学但是上大学之后,能影响你的是老师和同学。你面对的是多元化的世界,学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何形成完整的价值观、兴趣爱好、核心竞争力,这是更重要的。好大学的老师能接触更多的前沿课题,和大企业交流的机会也多,在上课的时候会不知不觉地渗透进去,布置的作业更有前瞻性。而二、三流大学的老师水平低很多,甚至只会照本宣科学生的问题都解答不了。我的高中同学,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时候读电子系,对数字逻辑很感兴趣,因为学得好,其间获得了大公司的实习机会,因此技术突飞猛进。大学毕业后,他想读个研究生,再深入学习下,结果考研成绩一般,被分到了一个普通的教授那里。面试以后,他直接放弃了研究生的学习,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这个导师掌握的知识,都是上一代技术,马上就要被淘汰了,和他学没前途。”我这个同学是幸运的,他有了自己的判断力,因此没有在“庸师”那里浪费时间,而高中则不同,考到二、三流学校,只能听天由命,很有可能因为一个老师就丧失了专业兴趣。为什么要努力上更好的大学?同学决定你的未来心理学有一个名词“从众效应”,是指当个人受到集体的影响,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和行为,朝着与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而在大学中,离开了家庭的约束,同学们一起上课、一起活动大家都在观察其他人在干什么。如果你的同学都逃课,考试作弊,你会怎么办?如果你的同学都在打游戏、抽烟、喝酒、烫头,你会怎么办?如果你的同学都在做科研,努力刷分,你会怎么办?如果你的同学都在实习、做兼职、创业,你会怎么办?想象一下,你早上每天起来背单词,但舍友一个个鼾声如雷,你可以坚持一个月,但接下来的两个月、三个月,你会觉得非常疲惫以至于无法继续坚持,然后开始找借口:今天下雨了,我也睡一会儿吧。就这样自己一天一天地懈怠下来,用不了半年,你也就和其他舍友一样了。一个不上进的大学毁掉的不仅是你的学习热情,还有你整个积极向上的品质。这只是在大学4年的经历,等到毕业以后,你可能会听到清华系北大系这些派别,可能某个公司的中上层大部分是清华的,他们更愿意照顾学弟学妹,那二、三流大学的学生呢?排到后面吧。“实现不了阶级跨越?”别为自己的无能找借口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都源于对自己无能的愤怒。因为成绩不好,又不愿意承认,于是炮制出了各种借口:考上好大学还不是一样找工作;数学老师教得不好,所以我数学才不及格;同桌爱说话,总打扰我;这次试卷太难了,好几个考点都没复习到;......前面严肃地说了好大学的优点,其实最后这段才是真正的重点。无论何时,只要你需要前进,就请放下你的面子,放下酸葡萄心理,端正心态,多向老师请教,多向同学请教。不要以为自己是差生,老师就不愿意理你,勤学好问的人,真的没有人会不喜欢。图源:网络部分素材来自《极限挑战》截图编辑:祁蕊作者:陈陆淼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内容简介《学习力 我是这样考上清华的》是写给550分以下的同学看的,目标是把不及格的学生提升为及格,把中等水平的学生提升为学霸。当然,前提是你要有决心,能切实行动起来。全书共分为12章,前面6章讲解了宏观的学习方法,包括认清自己的编辑、对高考的错误认识、有效利用时间、学渣如何逆袭、错题本的运用、快速记忆方法等内容。后面6章针对具体科目,讲解了答题技巧,这些技巧你可能在其他辅导书上也看过,但都是作为旁门左道来讲,而本书旨在提高考试成绩,同时训练思维能力,相信能给你不一样的感觉。本书是作为提升高中学生学习力的训练手册,不只是有望考上清华的学生才可以看,其实可以作为所有中学生和家长朋友们阅读,用其中的方法提升自己的学习技能。欢迎各位爱书的朋友踊跃在文末点赞及留言我们将不定期选取留言最精彩者免费赠送一本图书无论你是否爱过,赞都先点一个吧
本文相关:
- Copyright & 2018 www.xue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致高考丨《极限挑战》残酷六问:输在起跑线,凭什么跑赢人生?
总是听到很多人说,“人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决定起跑线的究竟是什么?
最新一季《极限挑战》的第二期节目,借助高考这一契机,以“知识改变命运”为主题,以“6步实验”的形式及充满激情的话语,进行了一场对父母对孩子的“戳心杀”。
没有伞的孩子
必须全力奔跑
节目中,极限男人帮们做了个特别的实验。
高三考生们站在足球场的同一条起跑线上,黄渤等六个主持人每人提一个问题,如果答案肯定,前进到下一条线,否定,就只能留在原地。
这六个问题简单却不平常,它们能将孩子的见识、资源、特长、家庭环境等一一暴露出来。前两个问题一出来,就引起全场沉默...
“你父母是否都接受过大学以上的教育?”
“父母是否为你请过一对一的家教?”
“父母是否让你持续地学习功课以外的一门特长而且现在还保持着一定水准?”
“你从小到大的旅行经历当中,是否有过一次出国经历?”
“父母是否承诺过要送你出国留学?”
“父母是否一直视你为骄傲,并在亲友面前炫耀你?”
六题答完,走在最前面的只有一个女孩。而起点处,还有几个孩子一步都未能踏出。从第一题开始,这几个孩子就满脸犹豫和不自信,看着身边的同学一个个向前走去,他们从相互调笑到沉默不语。
到此,游戏并未结束。
节目组让所有学生从现在站立的起跑线开始,一起奔向学校的室内篮球场。最先到的20位,能够得到一份礼物。
孩子们拼尽全力向前奔跑,仿佛刚刚答题时积攒的那些郁闷、不甘、委屈、羡慕和苦涩全部转化成用不完的力气,推动着他们向前。
“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全力奔跑。”
父母越努力
孩子越幸运
但在这场奔跑过后,感触最多的,应该是坐在体育馆里看着自己孩子奔跑的父母。
这不仅仅是步数的差距,而是一生里父母对你在前程上的所有付出!
所以每一位父母不仅要反思自身的过去,也要思考着孩子的未来——你要成为怎样的父母。
父母竭尽所能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不是因为要和别人比成绩,而是希望孩子在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走得最远的同学很幸运,而最后的同学,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无疑以后的路会难走很多,即使拼尽全力,也许只能追上前面的人,但也只是也许!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家长是不是应该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学业规划,生涯规划,职业规划,人生规划,幸福规划?帮助孩子拥有超越他人的能力,给予孩子一生的幸福!
不久前上映的一部印度电影,名字叫《起跑线》。
家境殷实的印度中产夫妇,为了让女儿上名校,上辅导、装贵族、造身份...只为一个入学名额。
同一个世界,同一条起跑线,同一款我妈:为了让孩子上好学校,全世界的爹妈都可以化身虎妈狼爸。
输在起跑线的孩子
凭什么跑赢人生
有人说,清北交复里难见贫寒子弟。
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捷径,而高考是最公平公正的平台。父母给的背景孩子无力改变,为了更好地未来,只能自己努力。而到底需要多努力,就要看孩子和别人的差距有多大了。
如果你曾是黑暗中四处碰壁,无人可依的孩子;如果你曾品尝没有长辈庇荫,单打独斗的辛酸,你一定不愿意你的孩子也遭遇你曾受过的苦难。
输在起跑线的孩子,凭什么跑赢人生?
——不让孩子输人一等,从亚历山大开始!
亚历山大VIP一对一全科培训,助力孩子中高考!
亚历山大全线备考雅思托福金牌方案启动,为孩子出国留学助力!
每一次出国游学都将改变孩子一生,亚历山大2018年暑期海外游学待你启程!
更多海外游学详情请戳↓↓↓
别阻止我,我要去看世界!
与优秀的人同行,你也会变得更加优秀,亚历山大2018暑期夏令营“我要去北大,携手进清华”待你启程!
更多暑期夏令营详情请戳↓↓↓
这个暑假,让我们在状元的陪伴下上北大、上清华!
Alexander Education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没有唯一,更多开始:输在起跑线,输在半道,都还有机会赢没有唯一,更多开始:输在起跑线,输在半道,都还有机会赢职场蓝海百家号【题记】输在起跑线,输在半山腰,都不算输。输在终点,也只代表漫漫人生路上的某个终点输了,人生还有无数个终点可以赢。重温一组颇为励志的高考标语:除了高考,你别无选择。高考是你唯一出路。高考是你一生中最公平的一次考试。有来路,没退路,留退路,是绝路。……为了证明这些标语的绝对合理,有的老师举出很多例子,甚至把影视人物也编入教案:《欢乐颂》中的关关,之所以能够进入500强企业,是因为自己的大学专业非常棒!安迪之所以能够成为华尔街女高管也是因为考上了常春藤大学!《人民的名义》中的祁同伟,作为山村里出来的穷孩子,能够走出山村的唯一办法,就是考上大学。看多了上面类型的标语,听多了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例子,很容易产生一个错觉:以为错过高考就错过一生,高考败了,此生完了。无意之中误人子弟,有没有?能参加高考固然很好,没有参加高考是否就永无翻身之日?考得高分固然很好,没考出高分,是否败局已定?不可否认,世上有很多成功人士来自985、211。这并不是说,985、211以外的人就难以成功。上大学当然有助于成功,但绝不是唯一路径。这样的例子也有不少:娃哈哈集团创办人宗庆后,初中毕业后便外出工作;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毕业于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狂人、吉利创始人李书福,高中毕业开始创业;马云,1982年马云首次参加高考,落榜;之后又两次参加高考,勉强被杭州师范学院以专科生录取;华为创办人任正非,中专毕业参军入伍……条条道路通罗马有人说了,这些奇才毕竟是少数。可是,当初如果他们迷信“高考是通向成功的唯一之路”,那他们就失去了更多选择,完全可能“泯然众人矣”,不会有今天的建树。再说说我熟悉的身边人吧:OM公司董事长李梁,学历:初中;QX公司董事长曾济君,学历:职高;CY公司董事长李代勇,学历:高中……他们没有机会参加高考,没有机会进入高校学习,或许他们输在了人生的起跑线,输在了人生的半山腰,但他们却赢在了终点。他们凭什么赢?一是不迷信“高考唯一出路”,二是持久的学习力远超很多大学生。他们在选择的领域摸爬滚打多年,持久学习,深入钻研,反复探索,找到规律,把握大势,实现别样辉煌。不要相信“唯一”,世上没有非去不可的唯一高考,没有非上不可的唯一大学,毕业后也没有唯一别无选择的行当,只要勤劳敬业,肯学肯钻,学精钻透,有千千万万的职业适宜我们经营。作家毕淑敏说得好:世上没有唯一的机遇,只要做好万全准备,希望就会顽强地闪光。最后,给各位看官推荐一款思维模式:凡事必有三个以上的解决方法。1、对事情只有一个方法的人,必陷困境,因为别无选择。2、对事情只有两个方法的人也会陷入困境,因为他非此即彼,左右为难。3、有第三个方法的人,通常会找到第四、第五,甚至更多的方法。用这种思维模式来面对高考,不再“唯一”,高考完了,意味着更多选择,更多开始……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职场蓝海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与其红海拼得血浸,不如蓝海另辟蹊径。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极限挑战 》残酷六问:当你输在起跑线,凭什么才能跑赢人生?
&  看完综艺节目《极限挑战》中关于人生起跑线的部分,很多人被戳中了泪点。极限男人帮问了高三学子们六个问题。答案为是,则向前走六步;不是,则留在原地。
  1、你的父母都接受过大学教育吗――黄渤
  2、你父母是否给你请过一对一的家教――张艺兴
  3、你父母是否让你持续学习功课以外的一门特长,且目前还保持一定水准――黄磊
  4、你是否有过一次出国旅行的经历――王迅
  5、你父母是否承诺过送你出国留学――罗志祥
  6、你父母在你从小到大,是否一直视你为骄傲,并在亲友面前炫耀你――孙红雷
  问题结束后。有些孩子走了36步,而有些孩子还停留在原地。不得不承认,有些人一出生就已经遥遥领先,赢在了起跑线。
  我们常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有的人出生在罗马。人生这场马拉松,你愿意为了自己或者孩子去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吗?
  和大家分享一篇文章,来自财蜜@清灵水毓。
  当你输在起跑线,凭什么才能跑赢人生?by她理财财蜜@清灵水毓
  我高三的时候,被分到了文科重点班。我所在的中学是省重点,凭考试分数选拔进来的,优中选优,所以理所当然,每次模拟的平均成绩都是全市最好的。
  班里有很多同学都是寄宿生,换言之,是出身于农村的孩子。他们对于改变命运的执着与渴望,终究化成了努力学习的动力。对于他们来说,高考是最好也是唯一一次,鲤鱼跃龙门的机会。
  可以想象,这样的一群人会多么拼命地读书。自身没有过高的天赋,家里经济条件一般,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除了邻里街坊几乎不可能有什么人脉。同学们心里清楚,他们除了努力,孑然一身。
  早晨6点一睁眼,学到半夜12点之后。手边永远有看不完的书,做不完的题,连吃饭喝水上厕所都是争分夺秒的。有时候白天实在困得受不了,就趁着课间打个盹儿,上课铃一响立刻打起精神记笔记。
  最近租了个新房,一直忙着搬家。一早就约了师傅过来安装空调。这两个师傅都很健谈,休息的时候主动跟我聊天。他们问我:这房子租下来怎么也得两千?我告诉他们是四千,他们顿时惊讶了:这么贵,怎么租得起?在北京收入低都过不下去了。
  他们说,北漂好多年了,不认识人,也没啥文化,就靠着这点技术,卖体力讨口饭吃。他们装了几千家的空调,然而自己别说买房子,就连好好的租房都没有。
  交谈得知,即便在夏冬这两个旺季也只有四千多的工资,淡季更是只有两千,不由诧异:你们这种工作是最辛苦的,消耗体力不说,而且工作环境很差,这么低的工资为什么还要坚持?
  他们回答:不会干别的,回老家工作机会更少。另一个补充道:我想努把力,把老家的孩子接过来上学。北京教育好,我有个表妹在北京读了大学,毕业快两年,现在每个月能拿一万多的工资呢。
  这句话深刻地震撼了我。两个普普通通的男人,没读过多少书,搞不清自己有什么人生理想,但就是有一股一往无前的韧劲:为了孩子的未来能轻松一点,再苦再累也咬紧牙关,努力工作。
  不能不承认,我们中的大多数,都只是普通人。普通人的定义是:没有超高的智商,没有出众的天赋,没有万贯的家财,在决定人生方向的时刻,除了努力,孑然一身。
  中国有十几亿人口,我周围随处可见的,都是为了生存而忙碌的芸芸众生。我们无法等待幸运之神的青睐,因缘际会把我们送上云端,而只能凭借自身之力向上。
  比如我的高中同学,父母无法为之奔走牵线,所以他们想要谋一个好前程,只能通过努力学习,考上一所理想大学,然后用文凭去当敲门砖,获得足够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职位,和一份能养活自己的薪水。
  比如给我装空调的师傅,也许他们的家乡比我想的更加贫困,固守其间的人们辗转于匮乏的生活之中无法自拔,走出来的人们被大城市的繁华撩拨了心底欲望的同时,也激发出无穷无尽的奋斗动力。而他们的努力,也确实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改变。即使没有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他们的人生,也终究向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前进了一点的。
  普通人无权无钱无势,没有坚不可摧的后盾,只有自己。要么放弃抗争,在这个浮华世界沉沦到底,要么憋住气闭上嘴,默默地努力,为自己在上层空间争取一席之地。
  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当然,我很早就知道,世界是不公平的。有些人生下来毫不费力就拥有你拼命想实现的理想生活;有人一个月的理财收益就比你一年的工资还多……
  很多人羡慕我,学生时代,写得一手漂亮文章,老师对我欣赏有加;毕业之后,工作顺利,升职加薪不在话下。但是几乎所有人都忘了,其实我也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芸芸众生而已。甚至,我所拥有的,我所能依靠的,也是普普通通的家庭环境。
  他们永远不知道,这些都是长期的积累,十几年如一日,逐渐磨炼出的习惯。天长日久的积累,比临时抱佛脚的虔诚要管用得多。当然,我做的这一切都出于自我意愿,没有人监督我,更没有人帮助我。因为我一早就意识到,我这一生的际遇好坏,都源于我努力程度的深浅。因为除了努力,我无所依傍。
  有一句很鸡汤的真理:你只有拼尽全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作为一个普通人,起点不够高,那么努力就是安身立命的唯一途径。
  我虽然没有体会过全力以赴的感觉,但是因为我小幅而持久地努力着,所以结果也不算太坏。普通人的上限的确难以突破,但是下限是可以通过努力不断提高的。首富不是人人当得,但是买房买车,有节制地生活无忧,给下一代提供更好的起点,还是可以努力实现的。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她理财。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岳权利 HN152)
想了解更多关于《《极限挑战 》残酷六问:当你输在起跑线,凭什么才能跑赢人生?...》的报道,那就扫码下载和讯财经APP阅读吧。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staff.hexun.com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你有能力了,才能影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