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作全中国最价值上亿的顶级超跑车队的学生车队,他们凭什么

看曾经“黑马”再登赛道,能否重铸辉煌
​​
他们,曾经首次出战就以名不见经传的黑马姿态跃居2014壳牌亚洲环保马拉松赛事第二名。
他们,曾经在隔年准备冲击冠军的时候,因为临时更换部件而遗憾落选。
如今,作为一支经历了跌宕起伏的队伍,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原型车队(以下简称华汽原型车队)已然更加成熟、坦然。带着愈发沉稳的心态、经验积累以及对极致的追求,
他们是否能够在今年的比赛中再续黑马前缘?他们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背后故事?跟着我们一起来看看造车背后的故事。
人车合一,同休戚,共进退
<font COLOR="#14年,由于老师在机缘巧合下看到电视上壳牌马拉松大赛的消息,华汽原型车队就这样与壳牌环保马拉松拉力赛结了缘。然而,没想到第一次比赛,机智的车队小伙伴就靠一辆零部件全部来自网购的车意外成为了赛事黑马,战胜了不少造价成本高昂的竞争对手,从激烈的赛事中脱颖而出,为此名声大噪。然而就在他们饱含信心踏上15年赛场的同时,却被告知参赛汽车的电池不符合比赛规则。当时为了能够上场继续比赛,他们临时制作了新的电池配件,装上新电池后的赛车虽然通过了耗时1天,多达80项指标的车检,获得上场参赛的资格,但可惜的是,因为新电池不够稳定,最终的比赛成绩很不理想。那一年,车队未能拿到名次。
可以说,15年车队的铩羽而归反而激发了他们追求卓越的信念。比赛后,他们很快从沮丧中恢复过来,总结失败的经验并针对赛制逐条研究最后谨慎地制定下汽车改造计划。意外失败带来的心理落差被他们转化为强劲的动力——如今不仅要重新回到赛场证明自己,更要以更高的标准去要求车和人不断进步。
如今,在参赛车已有的基础上,他们不仅重新设计制作了汽车电池,还依据时下汽车设计发展的潮流,大刀阔斧地革新了汽车的构造以适应今年赛事的新要求。而参赛的队伍在经过了三年的自然更替后,无论是亲身经历过那次挫败的老成员和还是继承造车梦想的新成员,都怀着对今年重新踏上征途的渴望。这辆沉寂了多年的华汽原型车,如今载着少年们追求卓越的心重新驶入众人期待的视野。
追求极致的过程本身比极致更有意义——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在造车这件事儿上,车队里每一个小伙伴,都以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要求着自己。
在要求“用最少的燃料跑最远的路”的原则上,今年的比赛又为参加原型车组的选手们增设了一个新难题——要求必须采用碟刹制动系统。“采用碟刹制动系统会增加阻力,以往汽车依靠滑行来增加的距离就会相应缩短。”华汽电动车队副队长陈家裕同学解释道。
经过认真的思考和讨论过后,这个新难题最终没有难住华汽同学们前进的步伐。他们发现了问题的关键——虽然比赛提高了标准,但是大家都一样,我们也许通过减小阻力可以弥补采用新型制动系统带来的影响。
于是他们选择采用尺寸更小的轮子,将车架材质由以前的不锈钢更换为较轻的铝材质,车身也更换为更轻量的纤维材料,以减轻汽车的重量,减少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阻力。
在所有的环节中,最让车队自豪的是由他们自主设计的后轮传动系统以及自主研发的电动车控制器。新的后轮传动系统能够让汽车轻量化,带动汽车行驶更远的距离;而电动车控制器的设计则对汽车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汽车最核心的部件,技术含量最高。而这一切都出自他们年轻的大脑和灵巧的双手。同时,这也应证了壳牌环保马拉松赛举办的初衷——借助比赛,壳牌希望让更多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在能源科技领域进行思想的碰撞,科技的革新,为全球能源贡献哪怕一小份力也好。
为了充分准备这次比赛,车队的同学们每天要花七、八个小时在实验室。在别人放松休息的周末,他们还要早起在学校的试车场地反复测试汽车的行驶距离。这个执着努力的过程即是追求卓越的最佳写照。他们充满期待的目光紧紧注视着每一次测试过程,把实验结果精确到每一厘米,只为了能够获得哪怕再多一厘米的成绩。而队友清一色被汗水浸湿的身影,也成为了学校里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用最少的燃料,跑最远的路”
壳牌亚洲汽车环保马拉松赛本身就是一个对能源效率极致追求的平台。来自各个国家的学生通过研发、设计,制造的新型车辆预示了全球未来能源的趋势。
“用最少的燃料,跑最远的路”这个最初的梦想,至今还影响着一批又一批年轻的充满创意的学生们
。比赛设有“原型车”和“城市概念车”两个不同组别,此次华汽原型车队所参与的“原型车”项目,着重打造极具未来感的流线型车型,通常车体较小,以减少阻力并实现燃油效率最大化为设计理念。在符合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学生们可以充分发挥他们在技术和设计方面的创意。
由高空坠落般的失败激发出的少年心是否能在今年的比赛中再造辉煌?让我们拭目以待。
&#8203;&#8203;&#8203;&#8203;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打造F1顶级车队还有多远? - 卓不凡
当前位置: & &
中国打造F1顶级车队还有多远?
中国打造F1顶级车队还有多远?
最后编辑: 16:54:07
一直以来,F1业内大佬都惊诧为何已然全球最大经济体的中国却难以打造一支F1车队。FIA Formula 1 World Championship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简称F1,是由国际汽车运动联合会(FIA)举办的最高等级的年度系列场地赛车比赛,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赛车比赛,与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并称为“世界三大体育盛事”。2015赛季开始以来,路特斯车队的未来一直成为焦点。红牛的引擎供应商雷诺已经明确表示考虑重组厂商车队,“回收”路特斯就成为最有可能的方式之一,而且有消息透露中国投资人或与雷诺进行合作。筹备车队.买现成or新组建收购车队是参与F1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像饭店换新老板一样,关键在于价格以及时机。2009年雷诺被爆“撞车门”丑闻之后急于离开,卢森堡商人杰拉德·洛佩兹低价吸进部分股份并在2012年完整地拿下车队。2009年布朗GP车队问鼎世界冠军算是奇迹,多亏2008年底“技术大师”罗斯·布朗在本田退出后联合同伴以象征性的价格接盘。一年后,梅赛德斯联合阿布扎比财团从布朗GP买下75%的股份组成厂商车队,看准的正是布朗GP没有财力支持第二年的运作,据推算这笔收购高达1.5亿英镑。收购车队后重新命名也是学问。首先,根据《协和协议》车队只有保持主体名字不变才能获得上一赛季年度奖金,除非征得其他车队的一致同意。今年的马诺依旧保留玛鲁西亚的名字就是最好的例子。相比之下2010年的梅赛德斯幸运则很多。另外,路特斯其实是从马来西亚宝腾汽车(莲花汽车的母公司)买来了“Lotus”之名的使用权。不仅如此,因为商业权益,在名称中使用“F1”理论上也是需要付费给FOM的。独立组队方便之处在于只需要向国际汽联支付5000美元的初步管理费(不可退款)作为报名并在规定日期前完成注册,然而复杂之处是必须递交足够的材料证明有参赛资质。国际汽联考量的关键因素包括:1、技术能力和资源;2、吸收和维持资金来保证竞争水平的能力;3、经验和人力资源;4、为F1锦标赛带来的市场价值。Haas F1 Team十年来只有4支全新的车队参加过F1,其中的三支已经消亡。2013年底国际汽联开放了年新车队注册,美国哈斯F1车队就此成立,将在2016年参赛。无论如何,组建一支F1车队最重要的是有足够的金钱。根据当下车队的预算,一亿美元只够勉强支持一年。所以,没有殷实的家底或者高超的吸金本领,否则难以支持长期参赛。收购车队一般包括基地,例如:梅赛德斯驻扎在本田/布朗GP过去所在的布莱克利。但是,如果白手起家,就需要自选基地。现在十支车队中有7支在英国银石赛道周围安家,很大原因是银石周边有成熟的产业链。美国哈斯车队虽然“老家”在夏洛特,但买下了玛鲁西亚退出时位于英国班伯里的基地。基地选址从运输角度来说也很重要,因为FOM针对欧洲以外的分站赛设立了两个机场统一运输赛车和装备,一个是伦敦希斯罗,另一个则是慕尼黑。半数车队的基地内拥有自己的风洞,而其他车队则租用别人的,例如原丰田车队位于科隆的研发中心。风洞造价昂贵,所以对新车队来说需要衡量自身经济能力。模拟器亦然,一套完美的模拟器代价不菲,迈凯伦的模拟器系统堪称F1业内最出色的,从不对外开放,而红牛二队车手可以使用“大红牛”的模拟器。人员构成.最低配置350人如今成功的F1车队主管并非赛车手/技术人员背景出身,更重要的是有将车队上下拧成一股绳,团结一心的能力。梅赛德斯刚买下布朗GP时留用罗斯·布朗担任领队,但三年未见成效后,同时原梅赛德斯运动总监豪格退休,戴姆勒集团将奥地利人托托·沃尔夫扶持上位。刚到梅赛德斯,沃尔夫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已经有了协议(原本去到威廉姆斯)的帕迪·洛维带到布莱克利,而布朗识时务地在2013赛季结束后离开。沃尔夫和洛维在梅赛德斯车队分工明确,前者主管商务运营,把技术事务管理全权交给后者,只在比赛中涉及梅赛德斯厂商利益时做出最后决定。这样的高层结构早在“法拉利王朝”时就被托德和布朗证明是最成功和有效的,而红牛四连冠时期使用的是“霍纳+纽维”,区别在于红牛还有个赛车顾问,马尔科博士作为老板马特希茨的传声筒。出色的车队领导必定是人员管理的大师。沃尔夫手底下集中了多位其他车队的技术高管。他的哲学就是:“你需要理解这些明星雇员的想法,他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领域里数一数二,而且年轻。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不用顺着同一条道走,只要互相信任。同时,你需要让车手明白所有员工的付出,他们的背后有将近八百人在辛勤劳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拧成一股绳。”本赛季法拉利成绩有所起色也归功于去年自上而下的重大高层人事变动,阿里瓦贝内重新整理了马拉内罗的脉络后终于让整个团队凝聚在一起。有消息暗示,如果雷诺重新从路特斯手中买回车队,很可能让形象大使、四届世界冠军阿兰·普罗斯特主持大局。就现有车队规模来看,如法拉利、红牛、梅赛德斯、迈凯伦等大车队有500-550名员工,而其他车队的配置也至少在350名员工以上。虽然能够到现场的车队成员人数被强制控制在60人以下,但其实车队更多的工作都是在后方完成,这其中就包括对每场比赛的数据在基地内进行详细分析,对赛车加以改进。除了最重要的技术工程部门,机械师团队也达到100人左右,否则难以维持19-20场比赛高效率的进站工作。另外,车队还需要大量的市场商务开发人才、有经验的后勤人员、媒体公共关系团队以及负责现场餐饮和招待工作的人手。车手选择.经验与赞助费间的平衡真正优秀的车手可以凭借一己之力改变战局,就像阿隆索屡次证明的那样。他与汉密尔顿被誉为“现役最优秀的两位车手”,但是这样的人才不可多得。目标争冠的车队当然需要最优秀的车手,而新车队——尤其是从零开始的车队——往往只能挑选剩下的车手。拿卡特汉姆来说,首个赛季请来有经验的特鲁利和科瓦莱宁,希望帮助赛车研发,但因为多种原因效果不佳,第二年就选择了可以带来赞助的俄罗斯人佩特罗夫。对新车队来说,车手阵容往往是经验与赞助费之间的平衡,一方面需要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又需要生存下去。印度力量老板维杰·玛尔雅的话非常务实:“要生存就必须有足够的经费。我不觉得车手通过赞助费出场比赛有什么错,只要他们有实力,我就把赛车交给他们。如果他们取得不错的成绩,那么自然又能吸引更多赞助商,如果有大车队对他们感兴趣的话,当然我也不会阻拦。”15年前,保罗·斯图达特买下米纳尔迪后,连续把机会交给阿隆索和韦伯;2005年红牛组队时,雇来有经验的库尔特哈德和年轻的克莱恩,如今贯彻培养世界冠军的宗旨;财大气粗的梅赛德斯则重邀舒马赫复出搭档罗斯伯格组成全德阵容。所以,新车队挑选车手时关键在于自身定位以及有多少预算。团队运转.长远规划定未来车队在比赛间歇期或休赛期其实也忙个不停,主要工作就是研发和设计赛车。但是其他部门也十分忙碌,特别是商务部门,因为赞助商不会自动送上门。就连威廉姆斯行动不方便的车队主席弗兰克·威廉姆斯爵士曾经为了与中东财团达成合作关系而一周内连续奔波于工厂、赛道和海湾地区。除了商业谈判之外,一些车队还策划进行路演或推广活动增加曝光率,红牛就曾将F1赛车带到雪山上挑战极限。大多数情况下车队有专门的路演团队,包括工程师和机械师,替补车手一般会承担演出任务,但偶尔特殊需要主力车手也会亲自出马。譬如:维特尔就在匈牙利举行的法拉利赛道日作为神秘嘉宾捧场,而同一个周末莱库宁代表法拉利出席了古德伍德赛车节。里卡多则为红牛去到墨西哥为11月1日的墨西哥大奖赛进行预热宣传。对F1车队来说,主要的收入来源于赞助费、年度奖金和纪念品销售。据悉,2014年F1净收入估计为16亿美元,梅赛德斯作为制造商年度冠军总共获得1.26亿美元,但仍旧不如法拉利收到1.64亿美元,尽管只排名年度第四。在收入榜末尾的是积零分的索伯,仅收到4400万美元,而且靠的还是2013年的排名。由此可见,新车队——尤其是白手起家的车队——除非像梅赛德斯、雷诺这样的厂商拥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否则如何安然度过第一年是一大挑战。HRT在参赛三年后倒闭,根本原因就是战绩差、资金短缺的恶性循环。从这个角度来说,新车队如何长期规划自己在F1的未来相当重要。如果要像红牛那样成为世界冠军,除了必要的金钱投入外,务必做好蛰伏数年的心理准备。要不然就像布朗那样空手套白狼,或者至少也得像路特斯那样低价吸纳。最惨的就是落得与HRT一样的下场——倒闭关门,无人可怜。商机无限.中国车队在哪儿?F1相比其他项目,因为涉及技术——技术发展本身是烧钱——和高度商业化模式而极为复杂,由此树立了很高的门槛,要不全球那么多富豪,为何只有10支车队?不均衡的利益分配和独树一帜的权力结构使得没有强大财政背景的独立车队在F1越来越难以生存。然而,仍有人愿意一头跳进火坑,例如美国人吉尼·哈斯,他的哈斯车队将在明年起参赛。伯尼一直怀抱着美国梦,如果历史上第一支美国车队能够在明年4月3日在墨尔本“安全上垒”,对美国市场的推动作用可想而知。中国同样是F1上下觊觎的“处女地”。国际汽联的发言人说如果中国人真心实意考虑组建车队,国际汽联可以在车队报名程序上予以宽容。然而,中国车队的影子在哪里?中国人并非没有参与国际大赛,从A1GP到如今的FE都有同一支“中国队”的身影。6月底,小尼尔森·皮奎特在伦敦代表中国队赢得FE首个赛季车手总冠军是对这支车队十年来呕心沥血的最大回报,但更有借鉴意义的是车队在运营上的重大突破。你或许会说FE的电动、环保主题可能比当前的F1更有吸引力,但从组队、经营的角度来说是一样的:请专业的技术团队、找合适的车手、挖掘适合自己的商机。中国汽车运动发展刚刚成形,出门“缴学费”是正常的,关键在于如何博得业内的信任。中国队CEO吕洋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不仅代表中国队,也代表了中国人的形象,所以我们一旦要做就必须认真去做,决不能骗人,答应的事情就要争取做到。这样今后别人听到中国,才愿意与你合作。”过去一年来,一位中国汽车运动推广元老积极与F1车队接触,寻求合作可能。在中国真要找能出一两亿美元的老板说难也不难,关键在于是否清楚自己的目标。如果“玩”个三年转手挣到钱,那也是成功的经营,最担心的就是车队关门、赔钱又丢面子,因为那就会像吕洋说的一样,以后没人跟你玩了。
中国打造F1顶级车队还有多远? 相关内容
昵称:游客[未登陆]没有帐号?
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安卓APP下载国际中学生奥数竞赛开赛,竟有7支“中国”队!论华人的数学能力如何超越英美好几个时区!
据了解,第58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于日-23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这个足球“称霸”的国家迎来了来自115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学天才,参赛选手人数将近600人。
前几天,各个国家也已经公布参赛的阵容。小编惊奇地发现,至少有7支“中国”队参赛!
CD君(ID:chinadailywx)先来说说这7支队伍的概况。
中国一队:中国队
这一次国家队的阵容仍然不容小觑。
领队 :姚一隽老师
副领队 :张思汇老师
观察员:瞿振华老师、万军老师
参赛选手:
人大附中,周行健,18岁
华南师大附中,何天成,17岁
华南师大附中,任秋宇,18岁
武汉二中,吴金泽,18岁
长沙长郡中学,张騄,16岁
宁波鄞州中学,江元旸,18岁
中国二队:中国台湾省队(上届第5名)
中国三队:中国香港队(上届第9名)
中国四队:中国澳门队(上届第39名)
小小的澳门在世界百强中稳定在30多名,实属不易!
中国五队:加拿大队(上届第12名)
全华班的阵容,平均年龄最小。一名14岁,两名15岁!刚刚代表美国队获得欧洲中学生女子数学竞赛冠军的Qi Qi 为一号队员,中国出生,加拿大国籍,在美国读书。
中国六队:澳大利亚队(上届第11名)
六名队员, 五名是华裔。
中国七队:美国队(卫冕冠军)
六名队员中有四名是华裔。
看着阵容,CD君不由得感慨,我大中华的数学天才真是承包了数学界的半壁江山。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是什么?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简称:IMO),是国际科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历史最长的赛事。
目前每个参赛代表队可派出最多6位参赛选手、一名领队、一名副领队和观察员。参赛者必须在比赛时未满20周岁,最高学历为中学,不过每名选手参加IMO的次数没有限制。
(本次出征的中国一队队员,从左至右依次是:江元旸、任秋宇、何天成、李大潜(复旦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周行健、张騄、吴金泽)
试卷共由6道题目组成,每题7分,满分42分。赛事分两日进行,每天参赛者有4.5小时(上午9时到下午1时30分)来解决3道问题。
所有题目不超出公认的中学数学课程范围,一般分为代数、几何、数论和组合数学四大类。
原则上,IMO不鼓励选手利用超出中学范畴的数学知识与工具解决问题(但并没有明确限制),并会在确定题目时充分考量这点。
小编在网上找到了2015年在泰国清迈举行的IMO比赛的真题。
你能不能做出来这些题目?(反正自认为数学还不错的小编现在已经一道题都看不懂了……)
在这次比赛中,美国队获得第一名,这也是他们21年来首次夺冠。在2016年香港举行的IMO比赛中,美国蝉联第一(比第三名中国队高10分)。
而此前,从1989年至今的28年中,中国队19次夺冠。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中国队一贯的优势会在前两年被美国队打破呢?的确,美国队这几年实力崛起,成为了中国队最强劲的对手。
美国队取得好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总教练罗博深,他是卡内基梅隆大学数学系的华裔副教授。
而且,美国队两次夺冠都有亚裔尤其是华裔选手参加。
(2015年第56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冠军得主美国队全体参赛选手。)
中国人的数学到底有多好?
总说中国人数学好,那么我们的数学到底有多好?不对比真的不知道。
三个月前微博博主@张逗张花 做了个视频,让初二学生做10道随机抽取的SAT(美国高考)数学题。
第一个交卷的只用了2分42秒,6分钟就收齐了试卷。再看正确率,43位同学,大约有一半秒杀了这份试卷。800分的数学题,中国人基本上都是满分,外国人680、750就已经算是高分了。
看看外国朋友的数学能力,就知道中国学生为何能轻松秒杀SAT数学了。
比如,国外超市算法神奇的价格标签。(外国人可能真的会欢欣鼓舞地买两个回家,还觉得捡了大便宜。)
(一个2刀,2个4.5刀……)
比如,外国店员永远过不了的零钱关。6块的商品,给了11想换张5块,对方却退了1块再找了4块。
再比如,离开了计算器,完全没办法正确收银。当你买1块1的东西,买10个,中国小朋友都能迅速算出一共11元。而国外店员们需要用计算器连加10次,最后计算出数字。而当你帮他们算好时,他们还会一脸懵圈地看着你,不可置信地接着用计算器核实。
许多网友晒出了自己的经历,感叹道:果然在国内,数学不好连售货员都当不了……
有时外国人的数学计算能力,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别问小编和网友为什么如此吐槽外国人的数学能力,当你拿着沉重的一大袋子硬币无计可施时,就懂了:多么痛的领悟……
当然,除了我们吐槽外国朋友“惊人”的数学能力,他们也经常自嘲。
我用计算器也算不了那么快啊。
让我算下1+1=?讨厌,我的计算器到哪儿去了?
他们算出了结果,写下了答案,带着家人去巴哈马度了个假,而我还没读完那道要命的题目……
朋友们,我真不敢确定,这些中国人是不是有更强大脑?
在外国人看来,中国人的数学已经是“超神”级别。
有美国网友在美国版知乎Quora平台上问:“中国人数学真的都很好吗?”
“学校里有很多来自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同学,感觉他们数学都特别好。和他们相比,我老拿低分,不开心,感觉自己很笨。我不想拿种族说事儿,但我就是很想知道是不是真的所有中国人都很擅长数学。”
对于这位网友的问题,小编真的不忍心告诉你真相,但事实确实如此,正如网友所言:讲道理,我大中华的数学教学水平大概完胜美英好几个时区吧。
讲真,也是心疼你们这些数学渣渣啊,那么就让我们的数学能力去拯救你们吧。
中国人为什么数学这么好?
中国人数学好几乎是全球公认的,甚至有官方的评估可以作证。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起了一次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结果显示,上海的15岁学生在数学水平测试中超过其他75个城市,排名第一。
那么,中国人的数学为什么会这么好呢?
因为,我们有伟大的数学家。
三国时期东吴的赵爽最早证明了勾股定律;魏晋时期的刘徽最早提出十进小数的概念,并用十进小数来表示无理数的立方根;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最早将圆周率数值推算到7位数字以上;陈景润攻克了世界级难题“哥德巴赫猜想”……
因为,我们有伟大的数学著作。
公元前1世纪成书的《周髀算经》最早介绍了勾股定律;东汉早期的《九章算术》讲述了平面几何图形的计算方法、开立方、开平方的方法等;《数书九章》讲述的高次方程数值解法比霍纳提出的方法早五百多年,高次招差法比牛顿等人早近四百年……
还因为,我们有扎实的数学功底。
当看到外国朋友画线做乘法时,我们“不厚道地”笑了。
因为,我们从小就对九九乘法表倒背如流,连文具盒里印的图案都是它。
西方国家崇尚素质教育,鼓励孩子们在探索、实践中增长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思辨能力。
然而,对于幼小的孩子而言,要想走得长远,还需要通过反复、大量的练习、总结,才能夯实基础,打好基本功,而这些不得不说是应试教育的优点。
虽然屡遭诟病,但不可否认的是,应试教育帮助孩子打好基础方面真是好处多多。
现在就连那些曾经极力反对应试教育的西方国家也不得不承认甚至引入中国的教学模式。中国教学模式不断在国际上得到认可。
如今,中式教育开始“出口”英国、美国、芬兰和南非等国家。
据报道,因澳大利亚学生在科学和数学方面的能力普遍表现较差,近日,澳大利亚维州州长率团前往江苏,会见当地教育专家,与他们一起讨论如何提高澳洲学生的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成绩。
2015年,英国BBC曾推出一部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其中讲述了5位中国老师赴英国公立学校用“中式方法”教学,4周内教出的“中国实验班”,在期末考试中数学、自然科学、普通话三科平均分高出其他班约10%,堪称完胜。
(参加数学考试的英国学生)
去年7月初,英国教育部宣布,根据改革计划,将斥资4100万英镑在全英8000所小学推广“上海掌握教学模式”。
柯林斯轻松学出版社(哈珀·柯林斯出版社英国分公司)总经理科林·休斯表示:
“就我所知,把为中国学生量身定制的教材原原本本地翻译过来卖给英国学生这种事情以前从未有过。”
负责这项改革的国务大臣尼克·吉布称:
这种数学教学方法应该成为英国学校的固定标准。这种标准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据英媒报道,英国部分小学从今年秋季开始,将陆续使用上海一至六年级数学课本、课本练习册和教师用书。
网友纷纷发来贺电,恭喜英国小伙伴的数学水平有望提升到新的高度。
@小怪兽打得过奥特曼:看我的口型,你们还缺一本王后雄,薛金星和黄冈试题。
@念白lynn:坐标江苏,现在是小学老师,看了孩子们的数学教材,我觉得思维训练远大于机械运算,趣味性也有,我觉得无脑中国教育黑可以退散了。
@pretty9685:漂洋过海来虐你,未来还有微积分,线代,高数。
此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不少国际组织,也纷纷来中国“取经”。
从饱受批评到开始认同,从引进到出口,中国的基础教育正在以兼容并蓄的方式走出国门,为国际化教育和人才培养提供“中国方案”。
资料来源:转载于中国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删。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亨利.基辛格《论中国》六到十二章 - 另眼看历史的日志,人人网,另眼看历史的公共主页
转自不知道是哪位名人的名言: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会死在明天晚上,却见不到后天的太阳(mo)~。~九号菌代表10号菌发言
亨利.基辛格《论中国》六到十二章
中国与两个超级大国的抗衡  十九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外交家奥拓。冯。俾斯麦曾经说过,在一个由五个国家组成的世界秩序里,你最好是三个一组的其中一个。由此推理,在三个大国的游戏当中,你应该选择一个双人组。  这一俗套戏路没有被中、美、苏三角关系的任何一方采纳--至少要等十五年后&部分因为毛不按常规动作。在外交政策中,政治以撮合共同的利益为目标。毛的政策是基于相反的目的。他学会利用交叠的敌意。莫斯科和华盛顿之间的争斗才是冷战的战略实质,华盛顿和北京的敌意是次要矛盾,尽管它决定了亚洲的外交。但是两个共产国家从来没有把他们分别对美国的敌意合并到一起&除了在朝鲜战争中短暂而不完全的那一刻&因为毛在意识形态原则和地理战略上逐渐演变为莫斯科的对手。  以传统强权政治的观点来看,毛当然不在三角关系的平等对手位置上。他是当时最弱最易受攻击的一位。但是,凭着玩弄超级核大国之间的敌意和制造一个藐视核毁灭的印象,他为中国营造了一个外交避难所。毛给强权政治空间增加了一个新的维度&我还不知史上有此先例。非但没有向任何一个超级大国寻求支持&如传统的力量平衡理论所提醒的&他利用苏联和美国互相害怕这点同时分别挑战他的对手。  在朝鲜战争结束一年内,毛又在台湾海峡的一次危机中与美国军事对抗。几乎同时,他开始与苏联在意识形态上对抗。他感到非常自信能够同时从事这两个事业,因为他计算到没有一个超级大国会让另一个打败他。这就是诸葛亮空城计的光辉应用典范,它把物质贫乏变成一种心理财富。  在朝鲜战争结束时,传统的国际关系学生&特别是西方学者&以为毛需要一段静养期。自GCD胜利后,几乎没有一个满月的消停。土地改革,经济苏联化,三反五反等等组成了一个一幕接一幕的戏剧性的国内议事日程。同时,这个远未发达的国家还与具有最先进军事技术的核大国进行了一场战争。  毛没有意图以一个养息社会的人物走进历史。相反,他发动中国打出一套组合拳:两次在台海与美国对抗,中印战争,和与苏联之间的不断增长的意识形态和地理政治斗争。  与此相对比,在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换届为怀特。艾森豪威尔总统,国内秩序恢复&正常&并持续其后十年之久。在国际上,朝鲜战争成为共产扩张的样板,无论是以政治颠覆还是军事侵略的形式。亚洲其他地区提供了相互证实的事实证据:马来西亚的游击战争;新加坡激进左派的暴动;和印度支那的战争。美国曲解共产主义的地方就是认为共产国家是紧密一体。其实,即使在早期,两个共产巨人之间就存在着深深的壑沟。  艾森豪威尔政府借鉴美国在欧洲的经验办法处理(亚洲共产)侵略的威胁。他以马歇尔计划为榜样试图帮助与共产世界接壤的国家鼓起活力,用北约的形式建立军事联盟,如由中国南部周边国家组成的东南亚联盟条约组织。它没有考虑亚洲的政治气候与欧洲的条件不同。战后的欧洲国家都是有着良好政体的成型国家。这些国家的活力在于提升现实达到预期目标,即恢复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捣毁的政治经济体系&这一发展性工程被证明在历史长河的简短一瞬间是可以管理好的。由于国内稳定基本得以保障,安全问题就是防卫军事进攻跨过国际确认的边境线。  在亚洲中国的周边,那些国家还正处于成型的过程中。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是在种族和宗教分歧之上树立一个政治共识和可以接受的政体。这不是一个军事任务,而更是观念性的任务。安全威胁主要来自于国内叛乱分子的游击战争,而不是来自边境的有组织的进攻。这一挑战在印度支那尤为甚,在那里法国殖民工程项目的结束留下了四个国家:北越,南越,柬埔寨和老挝。这几个国家之间有着不明的边界和独立性弱的国家传统。这些矛盾有着本身的动力学,不是北京,莫斯科或华盛顿可以完全控制的,但受三角关系政治影响。因此,在亚洲,几乎没有纯粹军事意义上的挑战。军事战略和政治及社会改革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第一次台海危机  北京和台北都承认同一个中国的国家身份,但他们各自宣称相互竞争的版本。以国民党的看法,台湾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它是流亡的中华民国政府的暂居地,就像国民党宣传的那样,他们是被共产主义起义排斥到这里的,他们会返回大陆恢复它正宗的地位。在北京的概念中,台湾是一个叛离的省份,它与大陆分开并与外国强权结盟是中国&百年耻辱&的最后污点。两边都承认大陆和台湾是同一政治实体的部分。异议在于哪个&中央政府&是正统的统治者。  华盛顿和它的盟国周期性地试探把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不同的国家承认这一想法&也就是&两个中国&的方案。中国的两边都大声吵嚷地拒绝这一提议&基于一点是它排除了他们各自解放对方而完成国家统一的神圣义务。华盛顿,与其最初(关于中国内战结果的)判断相悖,肯定了台湾的姿态,即承认中华民国是&真正的&中国政府,享有在联合国和其它国际机构代表中国的席位。美国远东事务助理国务卿&后成为国务卿&迪。卢斯科1951年讲明了当时杜鲁门政府的这一姿态:&北京政府不是中国的政府。。。它不具备代表中国在国际社会说话的资格。&首都在北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美国来说是法律和外交的虚无体,尽管她实际控制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将是以后二十年美国的官方姿态,虽不时有些微调。  臆想未到的后果就是美国自动卷入中国内战。在北京的概念中,它把美国投入到近百年来西方列强瓜分控制中国的阴谋中去。以北京的观点看,只要台湾保持一个分立的政权并接受外国政治军事援助,建立&新中国&的工程就没有完成。  美国,蒋的主要盟友,对国民党反攻大陆没有多少胃口。尽管国会中台湾的支持者不时地对白宫呛声:&放手让蒋干!&,没有哪一位美国总统认真考虑一个将中国内战GCD胜利结果逆转的战役&但GCD对此却有深深的误解。  第一次台海危机发生在1954年8月,仅比朝鲜战争结束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其前戏是国民党从大陆撤退:国民党军残部留守在几个环绕大陆海岸的防御工事加固的近海岛屿上。这些岛屿,包括金门、马祖和几个刚刚露出海面的礁石岛,与大陆比与台湾更接近。依据谁来看,这些近海岛屿可以说是台湾的第一防线,或者说,像国民党宣传的那样,是最后反攻大陆的前沿阵地。  对于十年内将要引起两次台海危机和苏美一时扬言准备使用核武器的事件严重程度来说,这些近海岛屿的位置就有点奇怪了。苏联和美国都对这些近海岛屿没有战略兴趣。事实证明,中国(大陆)也没有。相反地,毛只把它们当作国际关系的边鼓来敲:是他在第一次对美国和第二次对苏联&特别是赫鲁晓夫--大战略的一部分。  金门离大陆的主要港口城市厦门在最近点也就两英里;马祖与福州几乎也一样近。这两个岛屿可以从大陆用肉眼看到并在炮兵的容易射程之内。台湾在其一百英里之后。1949年PLA抢滩登岛的企图被国民党顽强的抵抗打退了。朝鲜战争开始时杜鲁门派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强迫毛无限期地推迟了进攻台湾的计划,而北京对莫斯科支援&解放&台湾的请求也被推诿了&导致最终疏远的第一个缝隙。  当艾森豪威尔继杜鲁门成为总统的时候,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在日他的第一个国情咨文中,艾森豪威尔宣布结束第七舰队在台湾海峡的巡逻任务。因为第七舰队防止了双边的攻击,艾森豪威尔推理道:这一任务&意味着美国海军事实上被要求作为一支保护共产中国的臂膀&即使中国军队正在朝鲜杀伤美国部队。现在,他命令它撤出海峡,因为美国人&当然没有义务保护在朝鲜与我们打仗的国家。&  在中国,第七舰队入驶台海被看作是美国的一个主要侵略行动。现在,相互矛盾的是,它的驶出拉开了一个新危机的序幕。台北开始派上万的部队和军械装备加强金门马祖的防卫。  中美两边都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中国绝不会放弃收回台湾的承诺,他可以在压倒性障碍如第七舰队面前推迟实施行动。当第七舰队撤离后,与其相当的障碍没有了。对美国来说,它承诺台湾的防卫,但为了如国务卿约翰。杜勒斯描述的像&一堆礁石&一样的那些近海岛屿开战就是另一回事了。当艾森豪威尔政府开始与台湾谈判联防条款和其后建立东盟组织的时候,冲突就迫在眉睫了。  当遇到挑战时,毛通常采取最令人无法想像的和最复杂的路径。当国务卿约翰。杜勒斯飞往马尼拉建立东盟组织时,毛下令大举炮轰金门马祖&敲击台湾自治的船首和考验华盛顿对亚洲多边防务的承诺。  首批炮轰金门打死了两名美国军官,于是招来三个美国航空母舰战斗群开到台海附近区域。为保持与不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保护臂膀&的声调一致,华盛顿现在同意国民党军队对大陆进行报复性的炮击和空袭。与此同时,联席参谋长会议的参谋们开始研究可能使用核武器的计划,如果危机升级的话。艾森豪威尔让此计划暂时搁置一边,同意先寻求一个联合国停火议案。在没人想要的领土上发生的危机变得具有全球意味。  不过,这一危机貌似没有任何政治目标。中国没有直接威胁台湾;美国也不想改变海峡的现状。这一危机与其说是匆忙的对抗&像媒体报道的那样&毋宁说是危机管理的一道微妙的练习题。两边都在政治层面上宣布这是一个军事冲突但却实际上朝着防止它发生的复杂原则运作。在台湾海峡的外交角力场上,孙子活了。  结果是&斗共存&,不是战争。为了威慑由于误解美国决心而可能产生战争&如在朝鲜那样&日,杜勒斯跟台湾驻华盛顿大使在计划了很长时间的美台联防条款上签了字。不过,有关正在受到炮击的岛屿,美国则言辞模糊:条款只包含台湾和澎湖列岛。它没提到金门马祖和其它接近大陆的领土,把他们留在其后的定义中,&如双方同意而决定&。  在毛这边,他一面用标识笔把美国最犀利的武器涂抹圆浑,一面禁止他的指挥官攻击美国军队。在一个气氛不相称的会谈中,他对芬兰(驻京)大使表示他藐视核威胁,他说:  中国人民不会屈服于美国原子弹的恫吓。我们的国家有六亿人口和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美国只有一小打原子弹,不够消灭中国。就算美国的原子弹强大,它掉到中国的土地上,也就砸个大洞穿透地球,即使地球爆炸,对整个宇宙也不算什么,也许是太阳系的一个主要事件。。。如果美国用飞机加A弹来侵略中国,那么中国就用小米加步枪肯定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全世界人民都支持我们。  中国的两边都在玩围棋,大陆开始向美台联防条款留出的空地落子。1月18日,她侵占了大陈岛和一江山岛,两个没有被条款包含的小岛。两边都继续小心地定义他们的界线。美国不想防卫那些小岛,事实上,第七舰队还帮助国民党军队撤离。解放军则不朝美国军舰开火。  事实证明,毛的夸大其词更让苏联头皮发麻而对美国没什么影响。因为他迫使赫鲁晓夫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有义务)支持他的盟友一方面为对俄罗斯没有战略意义的小岛担着卷入核战争的风险。对此,赫鲁晓夫不断强调这是不可接受的。苏联的那些人口稀少的东欧同盟更是害怕毛所说的中国能够牺牲半数人口在战争中最后取得胜利的逛逛大言。  在美国这一面,艾森豪威尔和杜勒斯的表现堪称匹配毛的灵活性。他们没有真想考验毛对核武的忍耐度。但他们也没有放弃保卫国家利益的选项。在1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他们安排国会两院通过了一个议案授权艾森豪威尔使用美国的军事力量保卫台湾、澎湖列岛和台海的&其他有关位置和领土&。危机管理的艺术就是把注下得足够大使得对手跟不起,而在形式上避免以牙还牙。以这一原理为基准,在日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杜勒斯宣称美国已准备好用战略核武器迎接任何新的共产主义进攻,&就像你会用子弹或其它什么东西一样。&这是美国第一次就正在发生的危机作出有所指的核威胁。  毛也证明他自己更愿意口称藐视核战争而不想实践它。他命令正在印度尼西亚参加亚非不结盟国家大会的周恩来发出退让的声音。日,周伸出了橄榄枝:  &中国政府不想与美利坚合众国进行一场战争。中国政府愿意坐下来与美国政府谈判讨论松弛远东紧张关系的问题,特别是松弛台湾地区的紧张关系。&  一周后,中国停止了台湾海峡的炮击战役。  结果跟朝鲜战争一样是打个平手,各自取得短期目标。美国压下了一次军事威胁。毛知道大陆军队在协调抵抗下没有能力占领金门马祖。其后,他解释他另有更深的策略。他告诉赫鲁晓夫他不想占领那些近海岛屿,他是把它当作一种威胁使得台湾不得脱离大陆:  &我们所做的就是表现我们的能力。我们不想让蒋介石离我们太远。我们要把他留在我们能够得着的地方。有他在(金门马祖)就意味着我们能用我们的岸炮和我们的空军打他。如果我们占领了那些岛屿,我们就失去了任何时候我们想让他难受的机会。&  按那个说法,北京炮击金门是重新强调&一个中国&但又抑制她的行动到防止&两个中国&的概念产生的程度为止。  莫斯科只懂得直白的战略意图并有着实际的核武器知识,它发现一个领袖只为了象征性的一点意思而甘冒核战争风险是不可理喻的。正如赫鲁晓夫向毛抱怨道:  &你要射击,你就应该拿下这些岛屿;如果你认为没必要拿下这些岛屿,那么开火有什么用呢?我不明白你的这个方针。&  在一本一面倒的甚至有些言辞冒火的毛的传记中,甚至有人说在危机中毛的真正动机是制造一个核战争的气氛有多么迫在眉睫,从而迫使莫斯科加快帮助北京发展核武以分担苏联的压力。在所有关于这次危机的非直觉效果方面,明显地就是苏联的决定&在第二次台海危机中重新加强了&帮助北京搞核项目,使自己能够在未来的危机中离这位爱惹麻烦的盟友远点,和把中国核防护问题留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  中美外交插曲  危机的一个结果是美国和中国恢复了正式对话。在1954年为解决法国和共产党领导的独立运动之间的第一次越南战争而召开的日内瓦会议上,北京和华盛顿似乎极不情愿地同意在日内瓦建立领事级官方接触。  这一安排为避免由误会引起冲突而设置了一个安全网构架。但两边都没有明确说明。或者说,明确的是朝着相反的方向走。朝鲜战争使得杜鲁门政府中止了所有对中国的外交倡议。艾森豪威尔政府--在朝鲜战争后期入主白宫&认为中国是最不妥协最革命的共产大国。因此它的主要战略目标是在亚洲建立一个安全体系阻挡中国可能的侵略。对中国的外交原则是避免她破坏仍然脆弱的安全体系如东盟和即将建立的日韩联盟。在日内瓦会议上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就反映了道德拒绝和战略设计。  毛的态度是杜勒斯和艾森豪威尔在镜子里的影像。台湾问题为双方冲突制造了一个永远的起因,特别是只要美国把台湾当作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中美外交关系中这本质上是一个死扣,因为中国不会谈其他事情除非美国从台湾撤兵,而美国不会谈撤兵除非中国宣称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同样道理,中美对话在第一次台海危机后转入地下,因为只要双方仍停留在原地就没什么可谈的。美国重申台湾的身份要通过北京和台北之间的谈判来解决,而且要有美国和日本参加。北京将此提议解释为重新打开开罗会议决定的包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罗会议决议宣布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坚拒&放弃使用武力&的要求,称其为是对中国政府在其管辖下的国土上行使主权的干涉。王炳南大使,那十年里中国的主要谈判者,在他的回忆录里描述了这一死扣:&回过头来看,当时让美国改变它的中国政策是不可能的。在当时的形势下,我们单刀直入地谈台湾问题,这个问题是最困难的,最不可能解决的,也是最带感情色彩的。自然地,谈话毫无结果。&  但至少,以上谈判达成两点一致。一个是步骤性的:把日内瓦接触从领事级提升到大使级。(大使级的重要性在于大使是国家首脑的个人代表,可能有更大的回旋余地和影响。)这一步骤只把无所作为机构化了。在从1955年到1971年的十六年间里,在中国和美国驻当地的大使之间举行了一百三十六次会议(其中大多数在华沙举行)。只有一个实质性的一致是在1955年9月达成的,美国和中国都同意让由于内战滞留在各自国家的对方公民回国。  因此,在十多年的时间里,美国的方针聚焦在从中国打探是否有放弃使用武力的信息。正如卢斯科1966年在国会外交事务委员会的听证会上所说:&我们年复一年地寻找某些信号能够表明共产中国准备放弃使用武力去解决争论。我们还寻找了能够暗示中它准备放弃美国是头号敌人这一立场的标识。中国共产党的态度是充满敌意的和坚决的。&  美国的外交政策对其他任何国家都从来没有展示过这么严格的谈判先决条件,总括放弃使用武力。卢斯科注意到在中国的激烈的言辞和相对抑制的国际表现之间存在的差距。尽管如此,他争辩道,美国的政策实际上应当基于言辞&意识形态比行为更重要:  有人说我们应该忽视中国共产领袖所说的话而根据他们所做的事判断他们。确实是,他们在行动上比言语上更谨慎&他们自己做得比他们挑动苏联做得更谨慎。。。但是我们不认同他们宣称的未来意图和计划,我们不能放弃这一原则。  基于以上态度,以中国拒绝放弃使用武力为借口,美国把日内瓦会谈从大使级降级到一等秘书级。中国撤走了她的代表团,会谈暂停。第二次台海危机接踵而来&当然表面上是另一个原因。  毛、赫鲁晓夫和中苏分裂  1953年,斯大林在执政三十年后辞世。他的接班人是&经过一个短暂的过渡期&赫鲁晓夫。斯大林统治的恐怖给赫鲁晓夫一代留下了心理伤疤。他们都是一些从三十年代大肃反运动中爬到云梯最高层的人,其他几乎一代领导人都在人间消失了。他们用情感上的不安全感为代价买来了政治上的高升。他们见证了&并且参加了&统治集团的下岗大甩卖,他们更担心同样的命运也在等待着他们;斯大林确实在他死前正着手另一波肃反。他们还没有准备好改造这一产生组织性恐怖的体系。他们只试图改变一些行为方法,批评斯大林滥用权利,同时坚持他们为之终身奋斗的核心信仰。(这正是&臭名昭著&的赫鲁晓夫秘密讲话的心理根据,如下讨论。)  无论作何姿态,新的领导层在心里深处知道苏联在终极意义上是竞争不利的。赫鲁晓夫大部分的外交政策可以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来形容:1961年的超高当量的热核爆,1958年的柏林最后通牒,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等等。在当时的形势下,这些杂乱无章的脚步似乎是在走向与美国(赫鲁晓夫心里知道它远比苏联强大)谈判前获得一定的心理平衡。  对于中国,赫鲁晓夫的姿态既是屈尊施恩又郁闷于中国领导人的自信和挑战莫斯科在意识形态上的领导地位。他乐意获得与中国联盟的战略利益,但他又害怕中国版的意识形态。他想给毛一个好印象,但又没有学习毛真正用的语法。毛利用苏联威胁,从来不管苏联的优先选项。最后,赫鲁晓夫绷着冷漠的脸收回了他当初与中国结盟的承诺并逐渐加强了苏联在中国边境的军事力量部署。他的接班人列昂尼德&#8226;伊里奇&#8226;勃列日涅夫,受这一姿态鼓舞,采取了对中国先发制人的行动(此是后话)。  意识形态把北京和莫斯科连结到一起,意识形态又使他们分离。有太多的历史问题提出问号。中国领导人不能忘记沙皇的领土吞噬和斯大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背着中国共产党与蒋介石作的交易。斯大林和毛之间的第一次会晤进行得也不太好。当毛主动走进苏联的保护伞下时,他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说服斯大林,而且他为结盟付出了在满洲和新疆的重大经济让步,使中国的统一跛脚。  历史只是开端,当代的经历更是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摩擦因素。苏联把共产世界当作一个整体,它的领袖在莫斯科。它在东欧建立了一片卫星国,在军事上和经济上依赖于苏联。对苏维埃政治局来说,同样的格局在亚洲出现应当是自然的(和必须的)。  用中国历史的辞句、他的中国中心论、和他自己对共产意识形态的定义来说,没有任何东西比这(苏联的老大感,译者)更令毛厌恶。文化差异也加大了潜在的紧张关系&特别是苏联领导人普遍对中国历史的敏感性茫然无知。一个很说明问题的例子是,赫鲁晓夫要求中国为西伯利亚的伐木工程提供劳力。他触碰了毛身上的敏感神经。毛在1958年对他说:  &你知道,赫鲁晓夫同志,多年来广泛的观点是中国经济不发达、人口过多和大批失业,它是廉价劳动力的好市场。但是你知道,我们中国人认为这一态度非常具有侮辱性。从您口中说出,更是尴尬。如果我们接受您的提议,其他国家。。。会认为苏联对中国的印象和资本主义西方一样。&  毛的感情丰富的中国中心论不允许他参加莫斯科管理的苏维埃帝国企业。那个帝国安全和政治的焦点是在欧洲,这是毛次要关心的问题。当1955年苏联建立共产国家的华沙条约组织与北约作对时,毛拒绝参加。中国不会把自己的国家利益捍卫权交给一个联盟。  与此相反,周恩来被派往万隆参加1955年的亚非国家会议。这一会议掀起了一个新鲜的并自相矛盾的运动--不结盟运动。毛想用苏联作为减轻美国在角逐亚洲霸权中给中国施压的平衡砝码。但同时他也试图组织不结盟国家形成反对苏联霸权的安全网。在这个意义上,几乎从一开始,两位共产巨人就在互相竞争。  基本的差别植根于两个社会的本质之中。俄罗斯曾遭受外国残暴力量的经久摧残,它从未宣称过它是其他社会的普世楷模。其人口大部分是非俄罗斯人。他的最伟大的统治者,如彼得大帝和卡捷琳女皇,曾把外国的思想家和专家请到朝中向他们学习先进的东西&这对中国朝廷是不可想象的。俄罗斯统治者以他们的坚韧性赢得人民的爱戴,而不是&伟大性&。俄罗斯外交在超乎寻常的程度上依赖于超级权力。俄罗斯几乎没有他不在其地驻军的盟友。因此,俄罗斯外交是权力相向的,顽强地坚守固定位置并把外交变成残酷的战争。  毛代表的社会,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最有组织的和,至少在中国人眼里,最温馨的政治体制。她的表现给予国际最广泛的影响是智慧。当一个中国统治者恳求他的人民辛勤劳动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他是在鼓励他们再现辉煌。(不幸的是)只在最近百年里这一观念被(西方列强)移位了。这样的国家显然不可能玩一个小角色。  在基于意识形态的社会里,定义合权利的法性是关键。毛当着埃德加。斯诺的面把自己描述成一个教师;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有成就的哲学家,他不会让出共产世界智慧领袖的位子。毛的拥有自我定义正统权利的宣称威胁了莫斯科帝国的粘合性并为马克思主义的其他国家解释开了先例。以解释主义开始的刺激演变成关于理论和实践的争论并最后导致实际军事碰撞。  人民共和国开始根据苏联三、四十年代的经济政策计划它的经济。1952年,周恩来跑大老远到莫斯科征询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方案。1953年初,斯大林发出他的意见,强调北京要采取一个平衡的方式把经济增长率控制在每年13-14%。  但是到了1955年12月,毛公开地把中国经济与苏联经济区分开来并强调与苏联盟国相比中国面对的&特殊&和&巨大&的挑战:  &我们有二十年根据地的经验和经受了三场革命战争的锻炼;我们有丰富的经验。。。。因此,我们能够快速地建立一个国家,并完成革命的任务。。。。我们人口众多,我们的形势大好。我们的人民勤苦耐劳。。。所以,我们能够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在1956年四月一次关于经济政策的讲话中,毛把实际差别转变成哲学意义上的问题,他把中国的社会主义之路定义为有特色的和超越苏联的:  &我们已经比苏联和其他东欧国家做得更好了。苏联长期未能达到十月革命前的最高粮食产量。东欧国家的重工业和轻工业之间严重发展不平衡。我们的国家不存在这些问题。&  中国和苏联对当务之急概念理解的差别转变成一种意识形态上的冲突。1956年2月,赫鲁晓夫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否定了斯大林,并细数其罪行。赫鲁晓夫的讲话震撼了共产世界。几十年的经验是基于斯大林不倒的神化形象建立起来的,包括在中国,不管毛对斯大林作为盟友的行为有多么不快,他正式承认斯大林在意识形态上的特殊贡献。当时,非苏联代表--包括中国代表&都不被允许在会议大厅聆听赫鲁晓夫的讲话,莫斯科甚至拒绝给这些亲如兄弟的盟友一份权威性的文本,这更加深了侮辱性的隔阂。北京根据中国代表的不完全笔记临时拼凑了一份赫鲁晓夫讲话二手版;最后中国领导人不得不依据从纽约时报报导翻译过来的中文译本。  北京没有浪费多少时间就指责莫斯科&扔掉了斯大林的宝剑。&斯大林当初害怕的中国铁托主义以捍卫斯大林的意识形态遗产的方式抬起头来。毛把赫鲁晓夫的&去斯大林化&起名叫&修正主义&&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攻击&它暗示苏联正在偏离共产主义回到资本主义的过去。  为了恢复一统,1957年赫鲁晓夫在莫斯科召集了一次社会主义国家的大会。毛也参加了;这是他第二次离开中国的国土,也是他最后一次出国旅行。苏联刚刚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伴侣号&(Sputnik),大会为此欢欣鼓舞,相信--许多西方国家亦有同感&苏联的技术和力量正在蒸蒸日上。毛采纳了这一观点,讥讽性地宣称:现在是&东风压倒西风&。但是他从美国力量相对衰退这一表象得出的结论更让他的苏联盟友头疼,也就是说,中国处在一个更强的自主自立位置。其后,毛对他的身边人员(医生)说:&他们的真正目的是想控制我们。他们要捆住我们的手脚。但他们是一厢情愿,痴人说梦。&  1957年莫斯科大会重新明确了赫鲁晓夫的号召,社会主义阵营要与资本主义世界&和平共存&(另有一说,和平竞争,译者),这一目标正是赫鲁晓夫在1956年的会议上批评斯大林的同时首次提出来的。在令人吃惊地反驳赫鲁晓夫的方针同时,毛利用这个时机号召他的社会主义同伴在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中肩并肩联合起来,同时不忘再次发表中国藐视核毁灭的标准宣言,他宣称:  我们不应该害怕战争。我们不应该害怕原子弹和导弹。无论任何战争爆发&常规的或是热核的&我们将胜利。对于中国来说,如果帝国主义把战争强加在我们的头上,我们可能损失三亿人。这算什么?战争就是战争。几年就过去了,我们会开始干活,生出比以往更多的小孩子。  赫鲁晓夫发现毛的讲话&让人忧心忡忡&,回忆起当毛用异想天开的乡土语言描述核武的&世界末日&时台下听众神经紧张的咧嘴干笑。毛讲话以后,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领袖安托宁&#8226;诺沃特尼抱怨道:&那我们呢?我们捷克斯洛伐克只有两千万人。我们可能在战争中失去最后的一个灵魂,我们会不剩一人何谈重新开始。&  到现在,中国和苏联开始经常地公开地闹矛盾,然而他们仍然是正式的盟友。赫鲁晓夫似乎相信恢复同志式友谊秩序等待苏联的主动倡议。他没明白&或者说,他明白了但不承认&他的和平共存方针在毛的眼里是与中苏联盟不协调的。因为毛确信,在危机中,害怕只能长他人志气。  在这些情况下,毛没有失去任何机会加强中国的自主自立。1958年,赫鲁晓夫通过苏联大使向毛提议在中国建一座无线电发射台与苏联潜艇通讯,并帮助中国造潜艇,作为苏联海军使用中国港口的回报。因为中国是苏联的正式盟友,而苏联为增强中国军力又提供了大量装备和技术,赫鲁晓夫显然以为毛会欣然接受。他被证明是犯了灾难性的错误。毛(龙颜)大怒,严厉训斥了苏联大使。这给莫斯科敲响了警钟,以致于赫鲁晓夫亲赴北京去宽慰这位盟友受伤的骄傲。  不过,到了北京之后,赫鲁晓夫又提出了一个更糟糕的方案,他提出给予中国使用北冰洋苏联潜艇基地特殊许可--以换取苏联使用中国太平洋的不冻港。&不!&毛回答,&我们两样都不同意。每个国家都应该把武装部队放在自己的领土上而不是其他国家的。&正如主席回忆道:  &我们有过英国人和其它外国人在我们的土地上呆了好些年,我们再也不会让任何人用我们的土地达到他们的目的。&  在正常的结盟关系中,在某个特定问题上的意见分歧通常导致双方加倍努力去解决其他议题上的分歧。在赫鲁晓夫1958年那个命途多舛的访问期间,它好像为双方提供了一个时机罗列无穷无尽的抱怨分类表。  赫鲁晓夫一开始责怪他的大使作出了未授权的表示就使自己处于下风。毛对共产世界的运作方式太熟悉了,一眼就看穿了那个提案的荒唐性。毛和赫鲁晓夫进行了一系列对话,在其中毛诱使赫鲁晓夫表现得又蠢又尴尬&也许故意让中国干部看这个挑战斯大林形象的苏联领导人是多么不靠谱。  它还给毛一个机会言明莫斯科的过分行为是如何深深刺伤他。毛特别提到斯大林的居高临下态度。  毛:我们革命胜利后,斯大林怀疑它的性质。他相信中国是另一个南斯拉夫。  赫鲁晓夫:是的。他认为那是可能的。  毛:我去莫斯科(1949年十二月)的时候,他不想跟我们签订友好条约,他也不想废除与国民党的旧条约。我想起费多连柯(苏联翻译)和科瓦列夫(苏联特使)转告我斯大林的建议让我去乡间走走看看。但我告诉他们我只有三项任务:吃,睡和拉。我不只是到莫斯科为斯大林祝寿的。因此我说如果你们不想签订友好条约,那就那么地,我会完成我的三项任务。  双方的需要很快将话题从历史转到当前的争论中来。当赫鲁晓夫问毛是不是中国真的认为苏联是&红色帝国主义&时,毛让赫鲁晓夫明白这种物质交换性的同盟很伤感情:  &这不是红色或白色帝国主义的问题。有一个人名字叫斯大林,他拿去旅顺港并把新疆和满洲变成半殖民地,他还开了四家合资公司。这都是他干的好事。&  依然是,无论毛如何以国家利益为重批评斯大林,他尊重他的意识形态贡献。  赫鲁晓夫:你捍卫斯大林。而你批评我批评斯大林。现在又反过来。  毛:你批评的是不同的事情。  赫鲁晓夫:在党代会上,我也讲了这个。  毛:我总是说,现在,和那时在莫斯科,对斯大林错误的批评应当是公正的。我们只是对批评的严格标准有不同意见。我们相信斯大林的十个手指,只有三个是坏的。  第二天,毛以在游泳池接待赫鲁晓夫而不是贵宾室的方式把会谈的调子定好了。赫鲁晓夫不会游泳,只得套上游泳圈。两位政治家边游边谈,翻译就在游泳池两边跟着来回跑。赫鲁晓夫后来抱怨道:&那是毛把自己摆在上风位置的方式。过一会儿,我有点晕。。。。我爬上来,坐在边上,把两腿放在泳池里。现在,我在上而他在下面游泳。&  (两国)关系在接下的一年中变得越来越坏了。日(一年后),赫鲁晓夫又来到北京。这次是他访问美国与艾森豪威尔总统举行峰会返回的途中,来给他的易怒的盟友作简报。中国领导人早就非常怀疑赫鲁晓夫在美国逗留(的动机),更被他关于达。赖。喇。嘛问题(书中说的是中印交战,估计是穿越时空的错误,译者)站在印度的立场上而激怒。  赫鲁晓夫,外交不是他的华丽外套,在会谈中提到达。赖。喇。嘛这一敏感问题;没有几个这样的问题更能够让中国人怒发冲冠。他批评毛在那一年3月西藏。暴乱期间手段不够硬,使得达。赖。喇。嘛逃到印度北部:  &我跟你说一个客人不该说的话:西藏。事件是你的错。你统治西藏,你就应该有情报来源在那里,你就应该知道达。赖。喇。嘛的意图和计划。&毛不想谈这个问题,但赫鲁晓夫坚持讨论这个题目,直言中国人应该把达。赖。喇。嘛干掉而不是让他跑掉:  赫鲁晓夫:。。。关于达。赖。喇。嘛从西藏逃跑这件事,如果我在你的位置上,我就不会让他跑掉。他躺在棺材里更好。而现在他在印度,也许他会去美国。这对社会主义国家好吗?  毛:这不可能;我们那时不能逮捕他。我们也不能禁止他离境,因为与印度的边境很长,他可以在任何一点跨过。  赫鲁晓夫:不是逮捕的问题;我是说你让他走是个错误。如果你给他机会逃到印度,那么干尼赫鲁什么事儿?我们相信西藏。事件是ZG-GCD的错,而不是尼赫鲁的错。  那是毛和赫鲁晓夫最后一次谈话。令人奇怪的是在其后十几年的时间里世界把中苏紧张看作是共产大家庭里两个大人吵架而不是存在主义的战斗。在与苏联关系紧张上升期间,毛又发动了一场与美国有关的危机。  -----------------------------------------------------------------------  第二次台海危机  日,人民解放军对近海岛屿开始了另一波大规模炮击,并伴随着宣传喇叭大声齐鸣解放台湾。两周后,它暂停了一时,接着又展开连续二十九天的轰击。最后,它有点奇怪地形成每月单日打双日不打的规律,还特意明白警告岛上居民并避开岛上的重要军事设施&毛对他的高级将领说这是一场&政治仗&而不是常规的军事战略。  在这次危机中起作用的一些因素是(我们)熟悉的。北京再一次试探美国对台湾防卫的承诺。炮击也是对美国把第一次危机后建立起来的中美对话机制降级而做出的反应。但是最主要的动力似乎是提升中国在全球的作用。在危机开始的一次领导集训会上,毛对他的同僚解释说炮击金门马祖是中国对美国干涉黎巴嫩的反应,那年夏天美国和英国部队在那里登陆:  &坦白地说,炮轰金门就是该轮到我们有目的地制造国际紧张关系了。我们要给美国一个教训。美国欺负(霸凌)我们好多年了,现在我们有了机会,为什么不做给他瞧瞧?美国在中东点了一把火,我们就在远东点一把。我们看他们能怎么样。&  炮打近海岛屿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是打苏联的脸。苏联默许美国在中东的战略举动正好与中国在意识形态和战略上的给力呈鲜明对比。  彰显了它的军事决心,毛解释道,中国现在可以在两个场地上重新与美国对话了,&一个行动的场地和一个谈话的场地&&这是孙子的斗争共存原理在现代主动攻击威慑中的应用。  炮击近海岛屿的最重要的一个维度与其说是刺激美国超级强权毋宁说是挑战中国的正式盟友苏联。赫鲁晓夫的和平共存原则在毛的眼里会让苏联成为一个麻烦的盟友甚至说是潜在的对手。毛是这样推理的,如果台海危机被推向战争边缘,赫鲁晓夫就不得不在和平共存和与中国为盟之间选择。  在某种意义上毛又赢了。让毛有恃无恐的是至少当着全世界的面苏联表面上公开支持中国对台湾海峡的政策。当时正是赫鲁晓夫访问北京&那次关于潜艇基地的灾难性的相遇&三个星期之后,更巧的是第一次台海危机开始的那周赫鲁晓夫也在北京。两次,无论是开始还是期间,毛都没有告诉苏联他的意图。但在每次危机中华盛顿都假定&正如艾森豪威尔在给赫鲁晓夫的信中指控的&毛的行动不仅仅得到苏联的支持甚至直接受苏联指示。北京把它的苏联盟友夹塞在它的外交队伍里而莫斯科不知道自己在被利用。  ----------------------------------------------------------------------  第二次台海危机与第一次基本平行,除了主要差别在于苏联为盟友不自觉地卷入核威胁而这位盟友正在羞辱它。  在1958年的台海危机中,大约有1000人左右的伤亡。如在第一次台海危机一样,北京结合了挑衅性的核威胁召唤和巧妙校对的战略。毛最初要求他的将官们以避免造成美军的伤亡的方式炮击。将官们回答这个保证做不到。然后,他命令他们不要射过这些近海岛屿的领空,只朝国民党军舰开火,即使美国军舰开火也不回击。在这次危机之前和期间,中国的宣传机器吹响了&我们必须解放台湾&的号角。但当解放军的电台广播中国军队登陆&近在眼前&并号召国民党官兵站过来&参加解放台湾的伟大事业&时,毛宣布这是个&严重错误。&  至于约翰。福斯特。杜勒斯,毛遇到了一个会玩斗争共存的对手。日,杜勒斯重申了美国对台湾防卫的承诺,包括&有关阵地如金门和马祖。&杜勒斯直觉到中国的有限目标,因此释放了美国有意将危机控制在一定局限内的信号:  &任凭中国共产党人怎么说和到目前为止所做,不过,还不清楚他们的目的事实上就是用武力全面攻克台湾和近海岛屿。&  9月5日,周恩来肯定了中国的有限目标,称北京这次冲突的目的是恢复大使级中美对话。  9月6日,白宫发表了一个声明说美国驻华沙大使已准备好代表美国恢复对话。  交流至此,危机就该结束了。就像排演一部熟络的戏,两边开始都重复老掉牙的威胁最后又峰回路转地以恢复大使级对话而谢幕。  在这一三角关系游戏中唯一不知所以然的就是赫鲁晓夫。不止一次地听到毛大胆宣称对核战争的藐视(一年前在莫斯科和这次在北京),他几乎被一方面惧怕核战争一方面害怕如果不站在中国一边失去这个重要的盟友的双重矛盾撕裂开来。他忠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使他不能理解他的意识形态盟友会是他战略上的对手,而他的核武器知识又太多使他不可能舒服地把它结合到以不断威胁使用它为基点的外交中去。  -----------------------------------------------------------------------  当一个哆嗦的政治家走到两难的十字路口,他有可能慌不择路。赫鲁晓夫派他的外交部长安德烈。葛罗米柯到北京去恳劝北京克制冲动;他知道这可能不好使,作为平衡,他又给中国领导人看一封他写给艾森豪威尔的信的草稿。这封信强调:&对我们伟大的朋友、同盟和紧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攻击就是对苏联的攻击&并警告&苏联将做任何可以做到的。。。去保卫我们两个国家。&  结果两招都不中。9月12日,艾森豪威尔婉拒了赫鲁晓夫的信。艾森豪威尔表示欢迎中国愿意回到大使级会谈的态度并坚持中国在台湾问题上放弃使用武力,而对赫鲁晓夫,只让他奉劝北京克制。艾森豪威尔对赫鲁晓夫只是别人编排的戏剧里的一个角色这一事实仍茫然不知,他在信中暗示莫斯科跟北京共谋,他指出:&这一紧张的军事行动于八月二十三日开始,仅在您访问北京三个星期之后。&  几乎同时,在日发布的公告中,艾森豪威尔用了一堆风卷残叶式的理由将美国的参与公正化。他警告:炮击金门马祖就如希特勒占领莱茵兰,墨索里尼占领埃塞俄比亚,或者日本人1931年占领满洲(这个比较肯定很令中国人生气)。  葛罗米柯在北京也没好到哪里去。毛看了信的草稿后公开地大谈核战争的可能性和苏联对美国核报复的条件。因为毛看到(到了这个时候)战争的危险已经远去了,核威胁只是空口白话。在他的回忆录中,葛罗米柯回忆起被毛的胆大包天惊呆了的情景,他引述中国领导人对他讲的:  我想美国人很可能会对中国发起战争,中国必须考虑这个可能性,我们确实考虑了。但我们绝不投降!如果美国使用核武器攻击中国,我们的军队必须从边境地区往内部深处撤回。我们先吸引敌人深入进来,然后像钳子一样把美国军队钳制在中国内部。等到美国人正好到了中国中部的省份时,你们就把你们所有的东西往他们的头上砸。  毛没有请求苏联的帮助,除非等待美国军队被吸引到中国的纵深,而这一情景根本不会发生。葛罗米柯发给赫鲁晓夫的报告好像又把他震住了。尽管华盛顿和北京已经同意大使级会谈,赫鲁晓夫仍出了两手昏招以防核战争。为了镇定他以为的北京对美国侵略的害怕,他提出派苏联的防空导弹部队到福建的建议。北京推迟答复直到危机过去了又同意接受,但条件是苏联部队必须在中国指挥之下&结果是不可能的。9月19日,赫鲁晓夫给艾森豪威尔的另一封信是他神经紧张的进一步表现,他恳请克制并警告核战争就要到来。他只是不知中国和美国事实上在他发出第二封信之前就已经把问题解决了。  1959年3月,赫鲁晓夫在与毛的会谈中交代了苏联在台海外交中的态度:  就我们两个之间保密地说,我们说我们不会就台湾问题打仗,但是为了给外人听,我们则说相反的话,也就是说当因为台湾而局势恶化时苏联将保卫中国。与之相反,美国宣布他们将保卫台湾。因此,出现了一种战前状态。  赫鲁晓夫让毛把他调戏进一个一事无成的事业,他还同时装作聪明和玩世不恭。特别是当要作战争与和平的最终决定时,一个战略家必须明白讹诈并考虑空洞的恐吓给未来的可信度带来何等影响。在台湾问题上,毛利用了赫鲁晓夫的两难引诱他作出自己不想实施的核威胁,为了维护一个他不关心的利益和一个憎恨他的盟国领袖,绷紧了莫斯科和华盛顿之间的弦。  现在我们只能想象毛在偷着乐:他把莫斯科和华盛顿骗得互相威胁使用核武器,只为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微不足道的地方争得可能是世界地理政治意义上最不值钱的一块房地产。更何况,毛是在他想做的时候做的,是以他在宣传得胜的方式做的,而当时中国仍然比美国或苏联弱很多。中国的宣传机器宣称重返中美大使级会谈大大加强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一手挑起危机又一手关闭它,毛断言他达到了目的:   &我们打了这场战役,使得美国愿意跟我们谈话了。美国打开了大门。形势好象对他们不利,如果他们不和我们谈,他们就日夜不得安宁。OK,那我们就谈吧。在总的形势上看,与美国以会话或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是好的,因为我们是热爱和平的人们。&  周恩来提供了一个更复杂的估算。他把第二次台海危机当作是证明了中国的两个党有能力能够在核威胁的乌云下跨过意识形态的障碍心照不宣地相互讨价还价。十五年后,周对访华的尼克松总统阐述了当时北京的战略:  &在1958年的时候,那时的国务卿杜勒斯要蒋介石放弃金门和马祖,以使台湾跟大陆彻底断开,并在那里划一条线。蒋介石不想这样做。我们也劝他不要从金门马祖撤退。我们劝他的办法就是朝他们打炮弹&也就是说,我们在单日炮打他们,双日不打,节假日我们也不打。不用其它传递信息的办法,只用炮打的办法他们就明白了。&  不过,这些辉煌战果必须与危机的全球影响平衡。大使级会谈几乎刚刚恢复就陷于死寂。毛的不明确的动作事实上将中美关系冻结在对手的姿势上,其后十年不变。中国决心要把美国赶出西太平洋的表达像种子在华盛顿生长成一个信仰教条,使得双边都失去了灵活外交的腾挪余地。  而对苏联领导的影响也与毛的意愿相反。非但没有放弃和平共存方针,莫斯科对毛的诳语和打核战争的擦边球感到相当恐惧。他戏谑性地扬言核战争对世界社会主义有利和对莫斯科不请示也令莫斯科相当不快。在危机之后,莫斯科中断了与北京的核合作,并在1959年6月撤回了送给北京一个模型原子弹的承诺。1960年,赫鲁晓夫从中国撤走苏联专家并取消全部援助项目,他宣称:  &我们不能简单地坐视不管,让我们的最合格的专家--些那在我们自己的工业和农业中受到锻炼的人&用他们提供的帮助换来不是别的而是骚扰。&  在国际上,毛让人看到了中国在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受到威胁时让人汗毛倒树的反应。这会使她的强邻在中国发生(毛即将发起)内乱时不敢贸然利用。但另一方面它也使中国日趋孤立,使得毛不得不在十年后重新考虑他的外交政策。  第七章 危机四伏的十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第一个十年期间,她的坚强的领导驾驶着他们征服的古老的帝国破船走到一个国际重要大国的位置上。第二个十年由毛加速国内继续革命的企图所主导。继续革命的动力是毛的主义,他相信道德和意识形态力量能够克服物质的局限性。这十年是在国内混乱中开始也是在混乱中结束,两次都是由中国自己的领袖命令发起的。这次危机震动了中国大厦的每块砖头使中国几乎断绝了与外界所有的接触;几乎所有的外交官都被召回北京。中国的两大主要社会结构停运修整:一是经济,以大跃进开始;二是秩序,以文化大革命结束。外交不时髦了,战争才是。当毛感到国家利益再次受到挑战,在他自己造成的阵痛中,中国再次站立起来,在西部最前线,在艰苦的喜马拉雅山麓,打了一仗。  大跃进  喜马拉雅山麓下的边境争端和1962年中印战争  至196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成立开始刚刚走过十年多一点的时间,她已经与美国在朝鲜打过一仗并就台海近海岛屿进行了两场有美国参与的军事对抗。她重新占领西藏和新疆,恢复了帝国王朝历史边境范围内(除蒙古和台湾外)的中国权威。大跃进造成的大饥荒还没有完全过去。尽管如此,当中国定义的历史边境被印度挑战时,毛在另一个军事冲突面前没有萎缩。  中印边境危机有关两块领土,位于喜马拉雅山麓下渺无人迹的高原,坐落在西藏和印度的不可攀越的山峰之间。基本上,问题出自对殖民历史的解释。  中国宣布沿着喜马拉雅山南面山麓的帝国王朝边境线,包括中国称之为的&南西藏&,但实际上是被印度管理的&阿鲁纳恰尔邦&。而印度的定义就是相对年代近的了。它是由英国人为阻止俄罗斯帝国在西藏的前进而界定的分界线发展而来。最后有关文件是由大不列颠和西藏在1914年签署的,在东区划下了一条以英国的主要谈判者起名的麦克马洪线。  中国与西藏有过相当长的关系。蒙古人曾经在十三世纪发起的一波远征中同时征服过西藏和中原,使两者在政治上亲密接触。以后,清朝曾经常地干涉西藏事务,驱逐其他非汉族力量从南边或西边进入西藏。最后,北京宣称其宗主权有&天朝特使&在拉萨行使。北京,从清朝开始,认为西藏是由中国皇帝统治的&天下&的一部分。并保留推翻有敌意的&无照经营者&的权利;但是距离和西藏人的游牧文化使得完全中国化行不通。以此方式,西藏人在日常生活上享有相当的自治度。  到了清朝末期的1912年,由于中国的管理能力受到西方列强的严重制约,中国政府在西藏的代表性萎缩了。在清朝垮台后,印度的英国殖民当局在西姆拉召开了一个有中国和西藏代表参加的会议,目标是划定印度与西藏的边境线。中国政府,没有有效的力量去反对这一行动,在原则上否定了任何对历史宣称过的领土主权的退让。北京的态度由其驻加尔各答(英属印度政府所在地)代办陆兴祺的话反映出来:  &我们的国家现在很虚弱;我们的外交关系很复杂很困难而我们的财政又十分紧张。但无论如何,西藏对中国十分重要,我们必须在会议谈判上寸步不让。&  出席会议的中国代表在两难的境地中在决议文件上只写上名字的首字母而没有签字。西藏和英国的代表签了字。在外交实践中,写上名字的首字代表冻结书面文字,它意味着谈判结束。签字则意味生效。中国坚持西藏代表不具备签署边界协议的合法权利,因为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因而无效力行使主权。她拒绝承认麦克马洪线南部的印度当局的有效性,尽管她开始也没反对。  在西区,有争议的领土被称为阿克塞钦。她几乎不可从印度进入,这也正是为什么1955年中国修建一条连接新疆和西藏的铁路时印度花了几个月才知道的原因。这一地区的历史起源也是有问题的。英国把它画在几乎所有的官方地图上但却从来没有管理过。当印度宣布从大英联邦独立出来时,它没有宣称与英国过去宣称的领土不相关。她把阿克塞钦和麦克马洪线都包括在它的地图上。  两条分界线都具有战略意义。在五十年代,两边的位置之间存在一定的平衡。中国把麦克马洪线看作是代表英国计划分离西藏甚至控制她的符号。印度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宣称对西藏有文化和宗教感情,因为印度的传统佛教和西藏佛教之间有历史联系。但他有准备承认中国在西藏的主权,只要西藏保持相当程度的自治。在这一政策指引下,尼赫鲁拒绝了把西藏政治身份问题提交联合国的请愿。  但是当达。赖。喇。嘛1959年逃到印度并被给予政治避难时,中国开始以战略眼光对待这些分界线了。周提出一个以中国对东部领土宣称换取印度对西部领土宣称的交易,换句话说,就是接受麦克马洪线作为承认中国对阿克塞钦主权宣称的谈判基础。  几乎所有的后殖民地国家都坚持他们独立时的(殖民地)边界。把这个摆在谈判桌上招来无尽的争议和国内的压力。基于他不是被选举谈判他认为是印度不可争议的领土的原则,尼赫鲁以不回答的方式拒绝了中国的提议。  1961年,印度采取了所谓的&前进政策&。为了克服它对有争议领土的不抗争印象,印度向前推进了它的哨所,接近中国以前越过分界线建立的岗哨。印度指挥官被授权可以在他们自行辨别的情况下对中国军队开火,他们认为中国人是侵略者。1959年的时候,毛为了避免冲突曾命令中国军队后撤二十公里,这一举动更加强了印度的方针。印度的计划者得出结论认为中国军队不会抵抗印度的前进而只是以此为借口规避。印度军队被命令,用印度关于战争的历史记录中的话说,&从我们目前的位置朝着国际承认的边境巡逻尽可能地远,防止中国人进一步前进并攻下任何在我们领土上建立起来的中国哨所。&  这证明完全是计算错误。毛立刻撤销了以前的后退命令。但他仍然谨慎地告诫北京的中央军委:&小不忍则乱大谋。我们要注意形势。&这还不是军事行动命令;而是提醒作战略准备计划。这样,我们所熟悉的中国战略运筹开始了:贯穿全局的分析;心理和政治因素的精心准备;速战速决。  在中央军委和高级指挥官的会议上,毛用一句成语评论尼赫鲁的前进政策:&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换句话说,喜马拉雅山下的中国部队对印度的前进政策太容忍了&中国人认为这是在中国的土地上。  中央军委随即下令部队停止后撤,并要求中国军队在新建的印度哨所对面建立自己的哨所。中国的哨所接近他们,包围他们。正如毛概括道:&你挥枪,我也挥枪。我们面对面看谁怕谁。&毛把这一方针叫做:&针锋相对&(基辛格原话:武装共存)。事实上,这开始了一盘喜马拉雅山下的围棋。  准确的指示下达到部队指战员。目标仍然是避免大冲突。中国部队被要求不准开火,除非印军接近到五十米以内。除此之外,任何军事行动需要来自更高权威的命令。  印度的计划者注意到中国已经停止后退但也观察到中国人的克制开火。他们下结论认为再捅一下就成了。印度不是在空地上试探,而是把目标定在&将中国人已经占领的哨所推回去。&  因为中国声明的两个方针目标&阻止印军前进和避免流血&都没得到满足,中国领导人开始考虑突然出击或许能逼迫印度回到谈判桌上来并终止目前这种以牙还牙的状态。  在追求着一目标的过程中,中国领导人很关心美国是否会借中印冲突之机放手让台湾反攻大陆。另一个忧虑是美国为了防止河内将老挝变成越南战争的后方基地而作的外交努力会是美国最后通过老挝进攻中国的前奏。中国领导人不能相信美国在印度支那的卷入(那时还没有战争升级)只是为了局部战略利益。  中国领导人想办法把两点都搞明白了,这显示了中国政策制定过程的全面性。华沙会谈被选定为获取美方意图的途径。中国大使被从度假中召回并被指示约见美国大使。他宣称北京注意到了台湾准备在大陆登陆的迹象。美国大使一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为事实上根本没有这回事儿,他被指示回答美国希望和平因而 &在当前局势下&不会支持台湾的主动进攻。正如会谈中的中国大使王炳南事后回忆,这一信息对北京的最后决定&至关重大&。没有证据显示美国政府是否问过自己为什么(中国)有这一特殊约见要求。这就是在政策制定上的分段方式和全面方式的差别。  老挝问题也自动解决了。在1962年的日内瓦会议上,老挝中立化和美国撤兵打消了中国的忧虑。  战争结束了,毛又一次经受住了危机的考验&而这次他大获全胜&尽管中国境内的*大*饥*荒*刚刚结束。在某种程度上,这是朝鲜战争的重演,包括以下因素:对手对中国的低估;关于中国能力估计的未经证实的情报;对中国如何看待她的安全环境和她在军事上如何反应的严重错误把握。  同时,1962年的战争在中苏关系不可挽回地变坏的时候为中国增添了另一个对手。事实证明苏联的支持跟它在古巴的导弹运载船一样逃得快。  一旦喜马拉雅山麓的军事冲突升级,莫斯科立马采取中立立场。好比往中国的伤口上撒盐,赫鲁晓夫用毛憎恨的和平共存原则为他的中立辩护。1962年2月一篇《人民日报》&中国GCD的官方喉舌&编辑部评论文章忿怒地指出这是第一次一个GC国家没有站在另一个GC国家一边反对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对一个共产主义者来说,他应该清楚地区分谁是敌人谁是朋友,他应该对敌人冷酷无情而对自己的同志充满热情。&评论文章要求中国的盟友&检查他们的意识并问他们自己什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什么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  到了1964年,苏联甚至摘掉了中立的面纱。提到古巴导弹危机,米哈伊尔。苏斯洛夫,苏维埃政治局委员和理论家,指责中国在苏联最困难的时刻侵略印度:  &事实是在加勒比海危机的最关键时刻,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印边境扩大了武装冲突。不论中国领导人以何种借口为他们的行为辩护,他们逃脱不掉实际上帮助了最反动的帝国主义联盟的责任。&  中国,几乎刚刚克服*大*饥*荒*,现在四面树敌。  老挝问题也自动解决了。在1962年的日内瓦会议上,老挝中立化和美国撤兵打消了中国的忧虑。  有了这些保证,毛于1962年十月召集中国领导人宣布了最后的决定,即开战:  &我们跟老蒋打过。我们跟日本打过,跟美国也打过。我们都没有害怕过。而且每次都是我们赢了。现在印度(阿三)想跟我们打。自然地,我们是不害怕的。我们不能让出一寸土地,我们若让出一寸,他们就会得寸进尺掠取相当于福建省那么大的一块地盘。。。。现在尼赫鲁把头伸出来让我们打,我们不打就是不够朋友。来而不往礼非礼也!&  在10月6日,决定基本传达下去了。战略计划是发起大部队攻击产生惊敌之效果逼迫印度谈判或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停止对中国的骚扰。  在进攻命令下达之前,赫鲁晓夫传来话说一旦发生战争苏联将履行中苏友好联盟条约支持中国。鉴于中苏近几年的关系和克里姆林宫以前在中印关系上的中立态度,这一表态一反常态。最可信的解释是赫鲁晓夫需要中国在即将到来的加勒比海危机中支持他为苏联在古巴部署核武器向美国摊牌。古巴危机过后他就再也不提这事了。  文化大革命  在这一潜在的国家危急时刻,毛选择了砸碎国家机器和GC党。他向顽固的传统中国文化残余发动了他希望证明是最后的一次攻击&从这个废墟上将站立起一代,他预言,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的革命者起来反对国内外一切敌人并能够保卫革命事业成果。他把中国推进一场历时十年的意识形态狂热、恶毒的拉帮结派、和近乎内战的运动&它被称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没有一个机构在运动的浪潮中幸免。在全国范围内,地方政府在由北京宣传机器鼓动起来的&群众&暴力冲突中解体。杰出的GCD和PLA领袖&他们是人民革命战争的领导&被一一打倒并遭到公开的羞辱。中国的教育系统&中国社会的脊梁&全面瘫痪,课堂停课使得年轻一代在全国到处串联并响应毛的号召:&到革命斗争的大风大浪中锻炼自己。&  许多这些突然毫无约束的青年参加到红卫兵的不同派别中去,青年民兵们发着意识形态高烧行动在正常的组织机构之外(经常与之相对)和法律之上。毛用含糊但是充满激情的口号鼓励他们的干劲:&造反有理!&和&炮打司令部!&等等。他赞许他们攻击现存的GCD官僚体系和传统的社会习俗并鼓励他们在扫除&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传统和旧习惯)的斗争中不要怕&天下大乱&。毛认为&四旧&是中国虚弱的根本原因。《人民日报》更是以发表编辑部评论文章&无政府主义好&煽风点火&明显地、政府批准地反对中国几千年的河蟹秩序的传统。  结果是惊人的人性和组织机构性涂炭,中国的权利和权威的组织&包括GCD高层&一个接一个地在青年意识形态突击队面前低头。中国&之前以勤学和博学而受到尊重的文明&变成一个乾坤倒置的世界。孩童反叛父母,学生暴打老师和烧毁书籍,专家和高官被送到农场和工厂向文盲的工人和农民学习革命实践。残忍的场景在全国范围内不断上演,红卫兵和同派的群众&有些人只是任意加入其中为了躲过&革命风暴&&把他们的愤怒发泄到任何一个他们以为带有复辟封建旧秩序先兆的靶子上。  即使是逝去几千年的鬼魂也无法平息打砸抢的怒火。革命师生从北京跑到孔子的家乡,发誓将老圣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连根拔除,焚书、砸碑、掘坟。在北京,红卫兵的打砸抢毁坏了首都6843处中的4992处&历史文物&古迹。紫禁城据说是在周恩来的个人交涉下幸免于难。  一个在传统上由孔学精英们管理的社会现在要从没受过教育的农民那里寻找智慧的源泉。大学关门了。任何人被指定为&专家&就成为嫌疑犯,专业能力被认为是资产阶级概念。  中国的外交形象也掉了链子。世界不可理解地看到了中国对苏联集团、西方国家和她自己的历史文化不分青红皂白的愤怒。中国的外交官和使馆人员对所在国公民高谈阔论&MZD思想&等革命理论。与七十年前的义和团场景相似,红卫兵团伙冲击外国驻京使馆,包括暴打和羞辱英国逃奔的英国领馆人员。当英国外交部长写信给中国外交部长陈毅元帅,建议中英两国&在现阶段保持外交关系但从各国首都撤回领事馆人员&时,他没有收到回音,因为中国外交部长本人也被&斗争&了而不能回信。最后,除了&非常有能力的、意识形态无懈可击的&驻开罗大使黄华一人,所有的中国大使和三分之二的使馆人员都被召回国到农村&接受再教育&和参加革命运动。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和几十个国家整天处于争吵之中,她只跟一个国家&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保持真正正面的关系。  文化大革命的一个象征性标记就是毛的语录&小红书(红宝书,译者)&,由林彪在1964年编辑而成(林彪后来成为毛的接班人,但在一次被指控的政变企图后坐飞机逃往国外的途中不明不白地摔死在蒙古温都尔汗)。每个中国人都被要求携带一本&小红书&。在北京的指令&至少是默许--下,在全国范围内红卫兵高举着红宝书&围困&公共建筑,冲击地方官僚政府。  但是红卫兵也不比被他们革命的干部更幸运,最终也落入革命者被革命的两难遭遇。以意识形态而非正式组织联系在一起,红卫兵分成不同派系争取他们自己的意识形态选择和个人追求。派系斗争变得相当激烈,到了1968年,毛在官方上禁止了红卫兵并把忠于他的党政军领导人安排到负责重建各省政府的位置上。  一个&知识青年下乡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新政策开始了。截至此时,军队是中国最后的一个指令结构仍然树立不到的组织。于是,它被指令去发挥远远超出其能力的作用。部队指战员被派去管理政府、农村和工厂,而这一切都是在他们保卫国家的责任之上。  文化大革命的最直接影响是灾难性的。毛逝世以后,第二代和第三代&这些人几乎都曾经是受害者&对它的评价都是谴责性的。邓小平,年间中国的主要领导人,曾经争辩道文化大革命几乎在组织上毁灭GCD并至少暂时地将她的声誉降低到最低点。  最近几年,当人们的个人记忆消退时,另一种风潮正悄然兴起。其观点是承认文化大革命的巨大错误,但是它开始反思是否毛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使他的答案是灾难性的。毛观察的问题是现代国家&特别是GC国家&与其人民的关系。在主要以农业为基础&尽管初步工业化--的社会,统治方法取决于公民大众的理解力。当然,在独裁社会,相关者人数有限。但无论何种政体,决策者和决策实施者之间必须有一种心照不宣的共识。否则,统治就得用强制的办法贯彻下去,这通常不能保持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现代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顶级山地车车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