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4尼康3000mm超长焦镜头镜头有什么推荐的牌子吗?

重炮集群 万元以内400mm级望远镜头推荐
 作者: REX 编辑:
  【IT168 导购】相信绝大多数色友在刚刚接触单反相机的时候都曾梦想拥有一支超望远镜头,然而这个梦想却往往因为高昂的价格、巨大的体积、或者是沉重的分量而被迫放弃。不过,随着近两年来第三方镜头厂商的崛起、技术的不断进步,别说是300mm,就连400mm甚至是500mm的镜头也变的触手可及。&  而今天,咱们就来说说现在市面上物理焦距能够达到400mm或者更高、支持全画幅单反、而且价格又都在万元以下的单反镜头都有哪些。PS:必须说明的是,由于价格上都是万元以下的产品,因此即将介绍的这几款镜头差不多都是浮动光圈结构的变焦镜头,如果你是个追求大光圈或者恒定光源的&超级玩家&,那就不用再看下去了。另外,实际上适马公司推出的符合要求的此类镜头有很多,但其中不少已经难觅踪影,因此本文就不介绍了。
佳能EF 100-400mm f/4.5-5.6L IS USM售价:10300元(水货)  EF 100-400mm f/4.5-5.6L IS USM被佳能的簇拥们亲切地称为&大白&,从其面世至今的10余年里,其机械性能及光学表现均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可惜推拉变焦的方式非常过时,而且其变焦锁定环很难单手操作)。同时,由于价格上较为亲民,因此&大白&也成为佳能单反用户中保有量最高的超望远镜头之一。&佳能EF 100-400mm f/4.5-5.6L IS USM  根据无数&大白&用户的反馈以及海量的实拍样片显示,EF 100-400mm f/4.5-5.6L IS USM除了在100mm焦段存在轻微的桶状畸变外,其他焦段的像差和色差均控制均非常不错。而在分辨率和画面明锐度方面,其在100mm、200mm和300mm焦段上也保持了极佳的水准,仅在400mm时结像偏软,画面通透感也略显不足。  光学结构上,EF 100-400mm f/4.5-5.6L IS USM采用了14组17枚镜片结构,从前至后的第4至第6枚镜片为浮动结构,用于实现佳能著名的IS光学防抖功能,而第3和第7枚镜片则是佳能招牌的萤石镜片和UD低色散镜片。  其他方面,EF 100-400mm f/4.5-5.6L IS USM还采用了内对焦结构,方便安装圆形偏振,其USM对焦马达可保证安静、快速的自动对焦,并且带有全时手动对焦功能(即使自动对焦系统已经合焦也可以再通过手动对焦环进行微调)。该镜头带有8枚光圈叶片,最近对焦距离为1.8米,放大倍率是0.2倍,其体积达到了92&189mm,重1360g,滤光镜口径为77mm。PS:鉴于大白的威名以及仅差300元便突破万元大关的现实,笔者觉得还是很有必要介绍一下EF 100-400mm f/4.5-5.6L IS USM的。
佳能EF 400mm f/5.6L USM售价:9600元  EF 400mm f/5.6L USM是目前售价在万元以下的、唯一的400mm原厂定焦镜头,如果你不满意&大白&在400mm下的光学表现,或者愿意放弃变焦的实用性以及光学防抖功能的话,那么这支能够高速合焦、操控手感一流、并且拥有不凡解析力的EF 400mm f/5.6L USM绝对是最佳选择(关于此款镜头唯一的负面评价就是较为生硬的焦外成像表现)。&佳能EF 400mm f/5.6L USM  光学结构上,EF 400mm f/5.6L USM采用了非常简洁的6组7枚结构,而这也是保证其高速对焦的前提。同时,为了保证L级镜头的色散控制力,它还提供了1枚超级UD及1枚普通UD镜片。  其他方面,EF 400mm f/5.6L USM同样采用8枚光圈叶片,其最近对焦距离为3.5米,放大倍率为0.12倍,该镜头体积只有90&256mm,重量仅1250g,其滤光镜口径为77mm,采用内置避光罩,并且可以安装佳能1.4或者2倍增距镜。
尼康AF VR 80-400mm f/4.5-5.6D ED售价:9800元  AF VR 80-400mm f/4.5-5.6D ED无论从性能还是定位上都特别针对佳能的&大白&,不过它没有超声波对焦马达,因此给人对焦犹豫的印象。而且,AF VR 80-400mm f/4.5-5.6D ED也不是一支内变焦镜头,变焦时镜头会伸出一部分,这即不利于防尘防滴漏,也给人档次较低的感觉。&尼康AF VR 80-400mm f/4.5-5.6D ED  不过,作为一款金圈镜头,AF VR 80-400mm f/4.5-5.6D ED在多数焦段均展现了优良的画质表现,仅400mm下成像偏软(这一点跟大白也差不多)。同时,它还是第一支搭载了VR光学防抖系统的尼康镜头,实用性不用置疑。  光学结构上,AF VR 80-400mm f/4.5-5.6D ED采用了11组17枚镜片结构,其中包含了多达3枚ED镜片。同时,此款镜头的光圈叶片数量也多达9枚。  其他方面,AF VR 80-400mm f/4.5-5.6D ED的最近对焦距离为2.3米,放大倍率为1:4.8,其体积是91&171mm,重1360g,滤光镜口径也是77mm。
腾龙SP AF200-500mm f/5-6.3 Di LD [IF]售价:7300元  尽管是一支2004年上市的镜头,但由于保有量较低,因此罕见用户对SP AF200-500mm f/5-6.3 Di LD [IF]做出的评价,其实测样片同样也是少之又少。&腾龙SP AF200-500mm f/5-6.3 Di LD [IF]  不过,根据少数拥有此款镜头的用户表示,SP AF200-500mm f/5-6.3 Di LD [IF]在200-300mm下拥有非常不错的成像均匀性,但锐度稍低,且500mm下的锐度会进一步降低,其最大的优势就是超大焦距及9枚光圈叶片带来的优美虚化效果。  光学结构上,腾龙SP AF200-500mm f/5-6.3 Di LD [IF]采用10组13枚镜片结构,它内含2枚LD异常低色散镜片,并提供了多达9枚光圈叶片。  其他方面,SP AF200-500mm f/5-6.3 Di LD [IF]经过腾龙专门的数码优化,带有方便调整滤镜的操控环(戴上避光罩也一样能够方便的调整滤镜),其最近对焦距离为2.5米,放大倍率是1:5。最后,该镜头体积为93.5&224.5mm,重1226g,滤光镜口径达到了86mm。
适马APO 150-500mm f/5-6.3 DG OS HSM售价:6600元  此款镜头是适马旗下最早一批搭载了OS光学防抖功能的超远变焦镜头,其Optical Stabilizer系统可以将安全快门降低4档。同时,APO 150-500mm f/5-6.3 DG OS HSM还具有适马先进的HSM超声波对焦马达,结合RF后组对焦系统能够实现安静快速的自动对焦及全时手动对焦功能。&适马APO 150-500mm f/5-6.3 DG OS HSM  光学结构上,APO 150-500mm f/5-6.3 DG OS HSM采用了复杂的15组21枚镜片结构,并应用了全新改良的SML超多层踱膜镜片,配合镜头内部的3枚SLD镜片可保证出色的光学性能。  其他方面,APO 150-500mm f/5-6.3 DG OS HSM具有9枚光圈叶片,其最小光圈为F22,最近对焦距离是220cm,放大倍率为1:5.2。该镜头的滤光镜口径达86mm,体积为94.7&252mm,重1910g,附带TS-31型三脚架支架。
适马APO 120-400mm f/4.5-5.6 DG OS HSM售价:5900元  APO 120-400mm f/4.5-5.6 DG OS HSM是与APO 150-500mm f/5-6.3 DG OS HSM同时发布的适马新一代望远变焦镜头,它与前者一样提供了Optical Stabilizer光学防抖系统、HSM超声波对焦马达、RF后组对焦系统以及全新改良的SML超多层踱膜。&适马APO 120-400mm f/4.5-5.6 DG OS HSM  而在光学结构上,APO 120-400mm f/4.5-5.6 DG OS HSM也同样采用15组21枚镜片结构,并且同样内含3枚SLD镜片。另外,它的光圈叶片数量也同样达到了9枚,最小光圈也能达到F22。  其他方面,APO 120-400mm f/4.5-5.6 DG OS HSM还可以支持适马的1.4或者2倍增距镜,它的最近对焦距离为150cm,最大摄影倍率为1:4.2,其体积是92.5&203.5mm,重量为1750g,滤光镜口径是较为常规的77mm。
适马APO 50-500mm f/4-6.3 EX DG HSM售价:8800元  APO 50-500mm f/4-6.3 EX DG HSM是一支结合了超级远摄能力及10倍光学变焦功能镜头,其在应用当中的实用性毋庸置疑。同时,作为适马顶尖的EX系镜头,APO 50-500mm f/4-6.3 EX DG HSM还提供了多达4枚SLD镜片,配合HSM超声波马达以及三轨凸轮后对焦设计能够在营造优秀画质的同时保证快速而安静的自动对焦性能。&适马APO 50-500mm f/4-6.3 EX DG HSM  光学结构上,APO 50-500mm f/4-6.3 EX DG HSM采用了16组20枚镜片,提供多达4枚SLD镜片以及9枚光圈叶片,其最小光圈为F22,最近对焦距离为1-3米,最大放大倍率则为1:5.2。  其他方面,适马还为APO 50-500mm f/4-6.3 EX DG HSM提供了镁合金三脚架底座,并且在镜身上安装了防滑锁钮。最后,APO 50-500mm f/4-6.3 EX DG HSM的体积为95&218.5mm,重量也达到了1840g。
适马APO 50-500mm f/4.5-6.3 DG OS HSM售价:10900元(这是行货价格,水货价格肯定在万元以下)  APO 50-500mm f/4.5-6.3 DG OS HSM乍看上去好像就是APO 50-500mm f/4-6.3 EX DG HSM的防抖版本,但其实两者之间的差异还是蛮大的,这一点从APO 50-500mm f/4.5-6.3 DG OS HSM并非EX级镜头就可以看出来。&适马APO 50-500mm f/4.5-6.3 DG OS HSM  而从此款镜头的实际测试表现上看,APO 50-500mm f/4.5-6.3 DG OS HSM作为一款10倍光变镜头的成像素质还是值得肯定的,尤其是全开光圈时各个焦段都有不错的中心锐度(可惜望远端的成像素质还是不及佳能的&大白&)。不过,如果你是在全画幅单反上使用它,那么暗角的问题以及200mm以上周边画质的降低可能会令你感到一丝不爽。  具体光学参数上,APO 50-500mm f/4.5-6.3 DG OS HSM采用了16组22枚镜片结构,内含4枚SLD镜片,其在保证良好光学成像质量的同时还提供了OS光学防抖及HSM超声波对焦马达。该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只有0.5-1.8米,最大摄影倍率达到了1:3.1,它采用9枚光圈叶片,最小光圈F22。  其他方面,APO 50-500mm f/4.5-6.3 DG OS HSM的体积为104.4&219mm,重量达1970g,它可以支持适马的1.4或者2倍增距镜,而滤光镜口径是比较罕见的86mm(为方便使用者随镜头提供了95mm转86mm的滤光镜适配器)。
图丽AT-X 840D AF II(80-400mm f/4.5-5.6)售价:4940元  这是今天介绍的所有产品中最便宜的一款,但却绝不是做工最差的,AT-X 840D AF II的镜身采用了全金属材质打造,配以皱纹烤漆涂层和坚固的变焦锁更显精良的制造工艺。不过,没有超声波对焦马达、没有光学防抖、没有内变焦结构也令人颇感遗憾(相信这也是其价格低廉的原因吧)。&图丽AT-X 840D AF II(80-400mm f/4.5-5.6)  从成像质量上讲,AT-X 840D AF II的背景虚化效果自然、柔和,在80-300mm焦距内均表现出不错的焦点稳定性及锐度,但在400mm端则同此类镜头一样有些偏软,而且在逆光环境下,AT-X 840D AF II的画直表现较为混沌。  光学结构方面,图丽AT-X 840D AF II采用了10组16枚镜片结构,其中包括2枚LD及1枚SD镜片。其光圈叶片数量为8枚,最小光圈F32,最近对焦距离为2.5米,放大倍率是1:5.4。  其他方面,AT-X 840D AF II并未采用内变焦方式,但其在80mm端的长度仅136mm(带有焦距锁定装置,镜头直径仅77mm,滤光镜口径为72mm),而且重量也不过1050g,这使其便携性非常突出。宾得(Pentax) DAL 18-55mm F/3.5-5.6 AL 标准变焦镜头
有52人评论
佳能(Canon) EF 50mm f/1.8 II STM微距定焦镜头
有7329人评论
佳能(Canon) EF 24mm f/2.8 STM 广角定焦镜头
有398人评论
尼康(Nikon) AF 50mm f/1.8D 标准定焦镜头
有2945人评论
尼康(Nikon) AF-S DX VR 55-200mm f/4-5.6G IF-ED 中长焦变焦镜头
有618人评论
佳能(Canon) EF 40mm f/2.8 STM 标准定焦镜头
有3116人评论
尼康(Nikon) AF-S DX 35mm f/1.8G 标准定焦镜头
有4521人评论
尼康(Nikon) AF-S DX 尼克尔 35mm f/1.8G 广角定焦镜头
有223人评论
奥林巴斯(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12-50mm f/3.5-6.3 EZ 标准变焦镜头
有197人评论
佳能(Canon) EF-S 60mm f/2.8 USM 微距定焦镜头
有132人评论
尼康(Nikon) AF-S DX 尼克尔 40mm f/2.8G 微距定焦镜头
有571人评论
尼康(Nikon) AF 尼克尔 28mm f/2.8D 广角定焦镜头
有10人评论
尼康(Nikon) AF-S DX 尼克尔 40mm f/2.8G 微距定焦镜头
有47人评论
尼康(Nikon) AF 尼克尔 35mm f/2D 广角定焦镜头
尼康(Nikon) AF 28mm f/2.8D 广角定焦镜头
有33人评论
尼康(Nikon) AF 尼克尔 50mm f/1.4D 标准定焦镜头
有76人评论
松下(Panasonic)
H-FSA45200GK 45-200mm f/4.0-5.6 广角变焦镜头
尼康(Nikon) AF 35mm f/2D 广角定焦镜头
有162人评论
尼康(Nikon) AF 24mm f/2.8D 定焦镜头
有27人评论
佳能(Canon) EF 50mm f/2.5 微距定焦镜头
有54人评论
尼康(Nikon) AF-S DX 85mm f/3.5G ED VR 微距定焦镜头
有581人评论
富士(FUJIFILM) XF 18mm f/2.0 R 广角定焦镜头
有387人评论
富士(FUJIFILM)
XF 35mm f/1.4 R 标准定焦镜头
有526人评论
佳能(Canon) EF 28mm f/2.8 is usm 广角定焦镜头
有24人评论
尼康(Nikon) AF-S 500mm f/4G ED VR 尼克尔 超长焦定焦镜头
佳能(Canon) EF 135mm f/2L USM 中长焦定焦镜头
有148人评论
佳能(Canon) EF 8-15mm f/4L USM 鱼眼变焦镜头
有641人评论
尼康(Nikon) AF-S 800mm f/5.6E FL ED VR 超长焦定焦镜头
有14人评论
尼康(Nikon) AF-S 尼克尔 300mm f/2.8G ED VR II 超长焦定焦镜头
有27人评论
尼康(Nikon) AF-S 尼克尔 300mm f/2.8G ED 定焦镜头
佳能(Canon) EF 200MM f/2L IS USM 中长焦定焦镜头
有59人评论
佳能(Canon) EF 300mm f/2.8L IS USM 中长焦定焦镜头
有73人评论
尼康(Nikon) AF-S VR 200-400mm f/4G ED II 超长焦变焦镜头
有16人评论
尼康(Nikon) AF-S 尼克尔 200-400mm f/4G ED 变焦镜头
佳能(Canon) EF 400mm f/4L DO IS USM 超长焦定焦镜头
佳能(Canon) EF 500mm f/4L IS USM 超长焦定焦镜头
有12人评论
佳能(Canon) EF 200-400mm f/4L IS USM 超长焦变焦镜头
有11人评论
佳能(Canon) EF 600mm f/4L IS II USM 超长焦定焦镜头
尼康(Nikon) AF-S 400mm f/2.8G ED VR 定焦镜头
佳能(Canon) EF 800mm f/5.6L IS USM 超长焦定焦镜头
有36人评论
全网比价,查历史价格最佳远摄神镜 索尼SEL 100-400mm F4.5-5.6 GM OSS评测
我的图书馆
最佳远摄神镜 索尼SEL 100-400mm F4.5-5.6 GM OSS评测
最佳远摄神镜 索尼SEL 100-400mm F4.5-5.6 GM OSS评测发表时间: 来源: 作者:Kiwi 责任编辑:kiwi& & &随着索尼全画幅微单α9的面世,索尼迈向专业摄影领域的计划正式开始。针对专业摄影师,α9很好的满足了他们对相机对焦、画质以及操控等方面的要求。但对于体育或生态摄影来说,索尼微单镜头体系中确实还缺少一位长焦悍将。也是出于同样考虑,索尼在发布α9的同时,也公布了G大师系列最新成员——FE 100-400mm F4.5-5.6 GM OSS (以下简称FE 100-400mm GM)。&&  在索尼发布会上介绍,本次的FE 100-400mm GM镜头主要目标人群就是专业摄影师,在配合α9相机使用时,为用户提供最顶级的光学素质表现。作为索尼目前最长的一支镜头,FE 100-400mm GM追求的是高分辨率、柔和自然的焦外虚化效果等特点。近日,这支索尼FE 100-400mm GM镜头就来到了我们色影无忌编辑部,想要了解它的朋友可不要错过哦。&镜头结构&  在镜头设计参数方面,索尼FE 100-400mm GM的结构为16组22片光学结构,包含2片ED镜片、1片超级ED镜片,最近对焦距离0.98米、最大放大倍率0.35倍,其采用了9片光圈叶片,滤镜口径77mm,镜头最大直径×长度为94×205mm,镜头重量1395g。&详细镜头参数(点击查看大图)整体外观&  在实际拍摄的素质测试开始之前,笔者先向大家展示一下这支索尼FE 100-400mm GM镜头的外观和细节。通过前几款G大师系列镜头,我们都可以看到索尼在其顶级镜头上煞费苦心,无论用料还是设计都非常严谨。&索尼FE 100-400mm F4.5-5.6 GM OSS镜头+α9机身(加装手柄)&  这次的FE 100-400mm GM镜筒使用金属材质,具备防尘防滴溅的能力,实现了更高的耐用性与牢固性,能够满足专业摄影师在苛刻拍摄条件下使用的需求。它的整体三围是93.9 x 205mm,重量为1395g。&&索尼FE 100-400mm F4.5-5.6 GM OSS镜头 功能按键(点击查看大图)&&索尼FE 100-400mm F4.5-5.6 GM OSS镜头 对焦锁定按键&变焦阻尼调节(点击查看大图)&  在索尼FE 100-400mm GM镜身上有各种功能按键,其中包括:自动/手动对焦切换、对焦距离选择、防抖开关、防抖模式开关以及对焦锁定按键。除此之外,为了防止镜头长时间使用导致阻尼减弱的情况,索尼本次特意加入了一个阻尼调节环,有“SMooth”(平稳)和“TIGHT”(紧密)两种模式,用户可根据自己习惯进行调节。&&索尼FE 100-400mm F4.5-5.6 GM OSS镜头 镀膜&金属卡口(点击查看大图)&  为了减少眩光和鬼影的产生,索尼FE 70-200mm F2.8 GM OSS镜头使用了纳米AR涂层技术。卡口部分采用了金属材质,可以保证它的使用寿命和强度。&索尼FE 100-400mm F4.5-5.6 GM OSS镜头 脚架环&  这支镜头的脚架环官方名称为“可脱卸旋转式三脚架接口”,它不是传统的可脱摘式设计,而是分为脚架支撑和镜头环两个部分,脚架环保证了镜头可以360°进行转动,方便用户的拍摄构图。而脚架支撑部分则是连接快装板的部位,上面有前后两个标准螺口,用户根据自己需求确定位置。除此之外,大家也可以将这个部件全部拆卸,其下面还隐藏了一个螺口,可直接连接独脚架。&&索尼FE 100-400mm F4.5-5.6 GM OSS镜头 遮光罩(点击查看大图)&  随镜头索尼会附赠ALC-SH151型号的直筒型遮光罩,这款遮光罩采用了内置绒的设计,可以有效的阻挡从不同角度射来的干扰光线。遮光罩通过旋拧进行安装,拆卸时需按动解锁才可卸下。遮光罩一侧还留有调节滤镜使用的窗口,用户在使用可变ND或CPL等滤镜时,不必拆卸遮光罩。VG-C3EM 竖拍手柄&  测试索尼FE 100-400mm GM镜头自然会拍摄一些高速运动或动动物题材,为了更好的握持何操控,笔者也向索尼方面借来了索尼全画幅微单α9所使用的VG-C3EM 竖拍手柄。&索尼α9全画幅微单相机 VG-C3EM 竖拍手柄&  VG-C3EM竖拍手柄专为α9微单相机设计,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方面是提供更好的握持感,毕竟拍摄一些体育题材时要用上长焦大炮,增加握持空间可以让摄影师抓握相机更牢固。第二点就是竖排,手柄提供更多功能按键,可以让用户竖排更加方便,调整参数更快捷。&&VG-C3EM 竖拍手柄 功能按键(点击查看大图)&  在VG-C3EM 竖拍手柄上,对应有双拨轮设计,可以同时快速调整两项拍摄参数。在手柄顶部设计有第二快门,这里主要是竖向使用相机时方便大家拍摄,快门旁边为锁定按键,用户可以选择使不使用手柄按键。除此之外,手柄还保留了对焦拨杆设计,让用户使用手柄调整焦点时,与相机一样方便,并且还有C1和C2两个自定义按键,用户可以根据自己习惯来自定义设置。&&VG-C3EM 竖拍手柄 握柄&电池仓(点击查看大图)&  在VG-C3EM 竖拍手柄的握槽深度非常大,整体面积为相机整个宽度,并且整个手柄位置都有荔枝纹蒙皮包裹,防滑性能和抓握手感非常好。在手柄中,我们可以装载两块NP-FZ100型号电池,可以让α9相机的续航翻倍。此外,用户可以通过相机机身上的USB接口对手柄内电池进行充电,无需将手柄从相机上取下,即可完成充电。&VG-C3EM 竖拍手柄 机身电池盖固定位置&VG-C3EM 竖拍手柄+A9微单相机&  手柄同样通过电池仓的位置与相机相连,不过这里索尼有一个贴心的设计,那就是手柄顶端的电池仓盖收纳设计。当我们取下相机的电池仓盖后,很容易弄丢,使用这款手柄时,可以直接将其卡入相应位置,用完再装回即可。中心&边缘分辨率测试&  100mm端&  当我们看过了索尼FE 100-400mm GM镜头的外观后,接下来的一个环节可能就是您最关心的一个项目——镜头分辨率测试。索尼FE 100-400mm GM镜头为了满足专业要求的锐度,其采用了ED(超低色散)和增强ED玻璃镜片设计,它们可以有效抑制色差,防止整个图像出现分辨率衰减。&&索尼FE 100-400mm F4.5–5.6 GM OSS镜头分辨率测试100mm端&下图为红框内中心/边缘100%截图效果&  在分辨率测试环节,笔者使用了索尼α9全画幅微单相机,有效像素为2420万。测试光源充足未发生改变,白平衡为机内AWB自动模式,固定三脚架使用相机两秒定时拍摄,争取做到最大客观程度。(测试过程中提前关闭相机所有镜头补偿功能,拍摄RAW格式后期转换为JPEG格式进行截图)&左:中心 右:边缘 光圈:F4.5(点击查看大图)&左:中心 右:边缘 光圈:F5.6(点击查看大图)&左:中心 右:边缘& 光圈:F8.0(点击查看大图)&左:中心 右:边缘& 光圈:F11(点击查看大图)&左:中心 右:边缘 光圈:F16(点击查看大图)&左:中心 右:边缘 光圈:F22(点击查看大图)&左:中心 右:边缘 左:中心 右:边缘 光圈:F32(点击查看大图)&  通过上面的100%截图照片,我们可以直观看出索尼FE 100-400mm GM镜头的100mm端分辨率表现。单从中心分辨率来说,光圈在最大F4.5状态下,中心画面就展示出不错的锐度表现,随着光圈的缩小,画质再度上升,最佳工作光圈应该是F5.6-F11之间,在这个状态下画面中心画质达到巅峰。当光圈缩小到F16以后,中心画面锐度因为光线衍射的原因随之下降。&  相比于中心,索尼FE 100-400mm GM镜头100mm端的边缘更值得表扬。在大变焦比长焦镜头中,边缘画质的控制一直是一个难题,可在索尼本次的新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画面边缘的锐度有很大改善。在F4.5-F16之间边缘画面中的细节得到很好还原,并且镜头没有出现较为明显的分水岭。当然,光圈在F16后的状态也并不算太理想,同样因为衍射现象,边缘分辨率也有所影响。中心&边缘分辨率测试  400mm端&索尼FE 100-400mm F4.5–5.6 GM OSS镜头分辨率测试400mm端&下图为红框内中心/边缘100%截图效果&  看过了100mm的中心和边缘锐度表现,接下来就是400mm的远摄焦段。在变焦发生改变后,镜头内部结构也会发生改变,在这样的情况下,索尼FE 100-400mm GM的锐度也能保持优异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左:中心 右:边缘 光圈:F5.6(点击查看大图)&左:中心 右:边缘 光圈:F8.0(点击查看大图)&左:中心 右:边缘 光圈:F11(点击查看大图)&左:中心 右:边缘 光圈:F16(点击查看大图)&左:中心 右:边缘 光圈:F22(点击查看大图)&左:中心 右:边缘 光圈:F32(点击查看大图)&左:中心 右:边缘 光圈:F40(点击查看大图)&  当我们将索尼FE 100-400mm GM镜头调整到400mm端时,最大光圈缩小到F5.6。在此光圈下,画面中心和边缘分辨率从最大光圈就达到了非常优异的状态,画面中墙面和金属边缘的细节都得到了很好保留,无论边缘还是中心画质都非常扎实。最佳的锐度效果保持在F5.6-F11之间,衍射影响从F16才开始。也许是因为变焦后镜头结构改变和光圈过小,在F22-F40小光圈时,画面分辨率到了较大影响,肉眼可以看到细节的流失。防抖测试&&  在一些中长焦镜头中,厂商一般都会配备防抖机制。一方面是减少因受到而造成的影像模糊,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在低快门下保持影像清晰。索尼FE 100-400mm GM镜头就使用了自家OSS防抖组件,可以为用户提供一定补偿效果。至于效果如何?笔者也进行了一系列对比测试。&索尼FE 100-400mm F4.5–5.6 GM OSS镜头 镜头防抖测试 下图为白框内截图&&  本次测试环境为室内,光源为日光灯,焦段选择160mm,从1/160s安全快门进行拍摄。前后拍摄开启防抖(模式1)和关闭防抖两组照片,下面放出截图让大家直观看到防抖效果到底如何。&左:开启防抖 右:关闭防抖 1/160s&左:开启防抖 右:关闭防抖 1/80s&左:开启防抖 右:关闭防抖 1/40s&左:开启防抖 右:关闭防抖 1/15s&左:开启防抖 右:关闭防抖 1/5s&  整个测试过程中,笔者都是手持相机,从截图中可以清楚看到在1/160s到1/40s范围内,两边的截图都保持清晰。但随着快门的减慢,右侧关闭防抖的画面出现了明显晃动,而开启防抖一侧则保持了很好的清晰。最终在1/5s快门下,防抖功能也无力回天,画面出现晃动。索尼FE 100-400mm GM镜头中的OSS防抖机制起到了不错的作用,大概可以提供用户4-5档快门的补偿。畸变&暗角&眩光测试&  <font color="#0mm端各项表现&  镜头失光,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暗角”,这是一种较多出现于大光圈和广角镜头上的现象。各位可以自己拿出镜头,对着天空或者亮度均匀的墙面进行拍摄,在照片四角中出现的黑边即是“暗角”。&暗角测试&  因为索尼FE 100-400mm GM镜头100mm端的最大光圈为F4.5,本身就不是特别大,所以在暗角方面的影像也并不严重。在F4.5光圈下,四周出现轻微失光现象,但缩小一档后这种情况就得到很好的抑制,暗角情况基本在F8光圈时完全消失不见。&畸变测试&  100mm焦段并没有过长,所以在畸变方面并不是非常严重。在关闭所有镜头补偿功能下,画面中的砖缝基本保持平整。&眩光测试 F4.5&眩光测试 F11&  眩光和鬼影这两个东西一般会出现在逆光的情况下,考察这方面的好坏主要影响因素就是镜头的镀膜,但对于大变焦比镜头来说,物理结构也会对其有一定影响。索尼FE 100-400mm GM镜头100mm端的眩光表现还算不错,在F4.5光圈下,高光边缘和画面其他位置都没有什么影响。在F11小光圈下,画面中依旧没有什么变化。畸变&暗角&眩光测试&  <font color="#0mm端各项表现&暗角测试&  相比于100mm端,索尼FE 100-400mm GM镜头在400mm端下的暗角情况几乎不会出现。因为400mm焦段的最大光圈已经缩小到F5.6,所以整体失光情况并不严重。&畸变测试&  当笔者将FE 100-400mm GM镜头焦段调整到400mm时,因为焦段过长,所以画面中出现了枕型畸变。不过从上面的测试来看,畸变的情况并不是很严重,大家在平日使用中可以打开机内镜头校正,防止这种情况出现。&眩光测试 F5.6&&眩光测试 F11&  在眩光和鬼影方面,400mm端表现并没有那么抢眼,也许正因为大变焦比的原因,镜头在调整到400mm时镜头内部结构出现改变,导致光线更加难以控制,所以在F5.6和F11光圈下,画面中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眩光和鬼影。在光线非常强的实际使用中,笔者建议大家佩戴好遮光罩。<font face="微软雅黑" style="font-size: 16" color="#0mm色散测试&索尼FE 100-400mm F4.5–5.6 GM OSS镜头色散测试100mm端下图为红框内100%截图效果&  镜头色散一般会出现在光比比较大的场景下,例如逆光等场景,这种情况下,大家可以在主体的边缘看到一圈扩大的紫边效果,这也就是色散现象。本次测试阶段正是北京艳阳高照的期间,天气非常好空气也极为通透,笔者选在了午后太阳入射角较大的时候,保证了足够亮的环境去测试。&左:F4.5 右:F5.6 (点击查大图)&左:F8.0 右:F11 (点击查大图)&左:F16 右:F22 (点击查大图)&左:F32(点击查大图)&  在色散的控制方面,索尼FE 100-400mm GM控制的相当不错。在夏天光线直射的条件下,我们在焦内树枝边缘几乎看到不什么色散产生,只是F4.5和F5.6状态下,焦外会有轻微紫边出现。这样的成绩,对于一款大变焦比镜头已经相当好了,对于色散的控制,相信镜头使用的ED(超低色散)和增强ED玻璃镜片起了不少作用。<font face="微软雅黑" style="font-size: 16" color="#0mm色散测试&索尼FE 100-400mm F4.5–5.6 GM OSS镜头色散测试40mm端下图为红框内100%截图效果&&左:F5.6 右:F8.0 (点击查大图)&左:F11 右:F16 (点击查大图)&&左:F22 右:F32 (点击查大图)&左:F40 (点击查大图)&  相比于100mm端的色散情况,400mm端的表现更加优异。在任何光圈下,画面中的紫边微乎其微,高光与阴影部分过度非常自然。其实在平日拍摄工程中,一般在大光圈焦外高光反差或者金属边缘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大家拍摄时不大放心,完全可以打开机内镜头补偿功能,杜绝这种问题的出现。样张赏析&  下面为编辑毕超使用索尼A9微单相机和索尼FE 100-400mm GM镜头拍摄的样片。ISO选择自动,白平衡为自动,图片为RAW转JPEG格式。(以下样片缩小至1200宽,保留EXIF信息)&总结&  索尼的FE100-400mm GM的推出及时的弥补了目前FE阵容缺乏长焦镜头的问题。100-400mm的焦距范围能够非常方便的进行体育、野生等题材的拍摄。与70-200mm F2.8 GM组合为有力的远摄拍摄搭配。这次与A9机身的实拍来看,100-400mm GM的对焦速度属于中上水平,在拍摄高速运动的目标时有着比较稳定发挥。同时在镜头上还增加了变焦阻尼调整,变焦的流畅度也不错。&&  它的成像画质基本符合GM的定位,尤其在400mm端表现比较出色,大部分情况下使用F5.6就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照片了。总的来说,对于索尼FE用户来讲,它是你目前超长焦的唯一选择。但不得不说一下它的售价,目前也是同规格产品中最高的,这有可能会成为很多用户需要考虑的一点因素。&&  优点:&  1 400mm端成像优秀  2 镜头做工好,变焦手感不错  3 防抖效果不错  4 对焦速度尚可&  缺点:&  1 目前价格过高  2 没有配备镜头锁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0mm镜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